时间:2023-06-19 16:1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教学的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该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近年来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有所下滑,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脱节。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便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和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育训练学 课程体系 现状 对策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是由“体育教学训练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两门学科组合而成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体育学下设的四个二级学科点之一,是以探索、研究体育教学规律与运动训练规律为目的,以了解和解决体育教育和运动过程中,因实践需要而导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运动技术难题为内容,具有显著的实践应用性的一门综合科学。具体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游泳等术科专业方向和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方向。而专业技术水平是本专业最基本、最集中的标志。主要培养目标是:高校体育师资、教练、科研及管理人员,其中体育师资的培养是第一位。
一、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发展趋势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从1954年开始至今己有50年历史。虽然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特别前苏联)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研究方向由单一到多元,体现更大的包容性,突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用“研究方向”实质上是二级学科的下一层,即三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关系到能否保持专业总体优势和学术特点,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方向一直是以竟技项目划分,把研究方向与从事的体育项目相对应,所以我们曾经出现过如:田径研究领域又分为跑的方向、跳的方向、投的方向等越分越细的现象。专业研究方向过多,过细、过窄且不少研究方向已陈旧过时,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们是以二级学科设置学位点,并以此设置课程,培养研究生。同时,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普遍存在因人设课、改课程名称不改课程内容的情况。这种课程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体育发展的需要。
(一)单科性课程设置多,综合性课程偏少
目前各校都是以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设置学位点,并以此设置课程培养研究生,这种设置导致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和必需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窄,影响了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
(二)重复内容偏多,研究性、前沿性不够
多年来,我们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部分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本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问题,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降低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三)选修课程门数偏少,跨学科、选修课的开设尚未得到重视
高校开设选修课门数差别很大,从调查结果看出各校开设的选修课门数较少,学生缺乏选择余地,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很多学校对跨学科选修均未做出规定,有些高校甚至未开出跨学科选修课,不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科学设置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为体育教师和训练队教练,良好的专业技术是他们从业的根本,所以一定要加强该专业的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这就要求培养单位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方面要增加专项技术课程的课时数,另一方面设置一些技术性教学的选修课,并且调整技术课程的设置时间,使研究生二、三年级有技术课程的学习。组织各种项目的比赛活动,使学生在相互比赛中进行学习。
(二)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管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设置的课时数对本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课堂教学,对出现教师不给研究生上课、代替教师上课的情况一定要严格处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使任课教师严格对待硕士研究生教学,认真备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三)提高学生进行课下学习的自觉性
为硕士研究生设置专门的自习室,以便提供良好的自习环境,并将学生的课下自学列入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评比中。
(四)加强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提倡鼓励硕士研究生多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对研究生发表文章的版面费,设立专门的扶持资金,并对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学生进行奖励。定期组织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邀请导师对科研思路进行指导,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 曹丽华.福建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课程设置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8(5):566-568.
一、高职体育教学的基本教学背景
1.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不佳进入高职,但是并非在高职学习就不能发挥学生的优势,高职的教学方式就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并尽可能地发挥。对于学习体育的学生而言,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进行锻炼,比如在体育教学中一般教师会让学生从长跑开始进行体育锻炼,然后在一定的时间里再检验学生基本的体育素质,这是一般的体育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同时得到大多数体育教学工作者的认可,但是对于一对一的体育教学工作者而言,必须在具体体育教学中对体育运动的意义和加强体育运动对学生今后发展的益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明确指出,这样既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又可以从侧面保证学生对于体育这门学科的后续学习产生极大的期待。
2.体育教学中对于运动美学讲授的基本情况
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一般只看到一些表象性因素,并没有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比如在具体篮球运动中,虽然比赛的输赢对于队员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对体育运动所表现出的非运动因素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比如队员的跳跃及投篮动作都可以成为其关注的方面。而对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了解一些关于运动美学方面知识不仅可以保证其对体育运动学的初步了解,而且可以使其在高职阶段就掌握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内容,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学生后续学习,在具体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简单的运动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向对于体育教学的延续性会有所帮助。但是,反观高职的教学内容,一些教师并没有人为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因为在不同的学校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一方面受到本校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体育运动美学方面的知识欠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忽视对具体运动体的分析,这是比较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
二、展开体育运动美学教学需要注意的要点
1.运动美学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对于教师而言,发现运动美学的基本价值需要学生了解,教师对于具体的运动项目的美学感知也需要得到学生认可,当然对于该时期的学生而言,由于自身基本文化知识水平的相对欠缺导致学生在有些情况下并没有那种相应的意识发现运动的美感,更难理解体育运动学中的含义,因此对于体育教学者而言,不仅需要强调学生对一些基本运动项目有基本了解并且可以较熟练地进行实践运动,而且需要在锻炼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特别是对于运动美学上的理论进行较系统的讲解分析,当然这里所说到的运动美学概念并不是说需要让学生要拥有同阶段其他体育学院教学中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而是说在该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至少要让学生具有这方面的思考方向和基本的分析意识,因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的学习或许就是某些学生在这三年时间中主要的学习方向,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掌握并尽可能拥有这些体育运动学上的知识并不是什么坏事,而且对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在一系列体育运动中,学生对于具体的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运动方法都有较好的基础,这个时候对于一些运动项目的外在美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基础背景。
2.体育教学对于运动美学塑造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个人对美学的认识感知能力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作为基础,但是对于体育运动而言,运动美学的感知则需要相应的对象对主体有充分了解,因为客观世界所表象出的具体情形并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阶段而是会随着一定的物质运动而产生相应的参照体,因此将这种美学理论分析方式运动到具体的体育项目上,学生发现运动美感也就会相对容易许多,但是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其体育教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就会受到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时间和体育运动学和美学的结合点上,对于前者而言课堂的教学时间是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认识运动美学,而体育运动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则是考验学生对于不同理论知识体系之间相互联系并且互相结合分析对待具体物质的意识形态,这是体现体育教学工作者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的重要形式。
作者:叶均如 单位: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校 教学模式 木球教学
体育教学的目的日益趋向于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的大方向,木球运动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内地推广之初以高校为主,针对高校木球教学刚刚兴起,提出在木球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木球运动提供更加有利的学习方法。
1、合作教学模式的概念
是指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学生之间,学生团体之间,为了完成具体的课程的目标与任务、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相互帮助、相互协作,达到具体授课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为教学服务的团队协作模式。
2、木球教学中合作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2.1合作模式是一种常见的为教学服务的团队协作模式,在木球术科教学中,合作模式的授课与其他体育课程相比,有共性但也有特殊之处,在木球课程授课的具体设计如下流程图1。
2.2 具体操作实践(合作学习小组学生与常规学习学生比较)(见表1)
3、木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优劣比较分析
3.1木球教学中准确性项目成绩对比(见表2)
3.2木球教学中量力性项目成绩对比(见表3)
3.3木球教学中场地辨析能力对比(见表4)
3.4木球教学中整体考试成绩对比(见表5)
通过比较,合作学习小组的在准确性项目、量力性项目、场地辨析能力及整体的考试成绩都明显好于常规学习小组,表面在相互协作的学习能更好地学习、掌握好技术,也能更好地进行调整,发挥出该有的技能水平。
4、结语
在木球教学授课中需要教师根据木球课程的运动量偏低的特点,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木球课教师全程贯穿掌控,把握好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理念。把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也要积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木球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苏彬.合作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0(2):107-108.
[2]王雄锋,杨国庆,李笋南.美国动作教育与中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J]. 体育学刊,2004,11(5):114-115.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353-1
一、前言
深化教育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事业不断前行的重要内容。高职体育作为传统课程,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却面临尴尬的局面,其中教学地位不突出、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已成为了高职体育教学的“痼疾”,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所以,审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创新教学模式,强调多样化教学形态,对于创造积极的体育教育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一)高职体育教育意识不强,教学地位不突出。体育课程作为传统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体育教学的境地让人担忧,薄弱的体育意识造成高职体育教学地位不突出,学校领导不重视、师生漠不关心的情形,逐渐将体育教学忽视在“浩瀚”的课程体系中。从实际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对体育存在成见,孤立体育教学开展,流于形式的课程设置,无法促使体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领导忙于学校升格,而体育科学就无暇顾及,关于相关规定的贯彻实施不到位,体育教学改革事业停滞不前。
(二)教学内容单一,考核方式过于片面。现代大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运动需求形成偏差。特别是教师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不符合现代学生的个性追求。从实际来看,体育教学内容几乎是竞技类运动项目,项目内容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学习,而在大学期间仍然持续广泛进行,无疑是抹杀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出现逃课或抵触的现象。
(三)体育硬件建设滞后,基础条件欠缺。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依托完备的教学设备,这样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经费投放力度仍不足,硬件建设滞后,现有的体育设备老化严重、场地破旧等问题均比较突出。与此,新设备的采购跟不上,添置的都是一些简单的体育器具,而乒乓球、篮球等,无意于体育教学的全面开展。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尴尬的境地,教学活动要开展,却缺乏必要而完善的教学设施,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
(一)落实体育教育方针,强化体育教学地位。体育教育的指导方针是“健康第一”,全面而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中,体能的提高、健康的增进,是两项重要目标。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首先要端正体育教学的态度,重视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特别是积极调动教师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这点非常重要。学校要创造条件,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严格贯彻国家相关规定,一手抓好学校建设,一手抓好体育课程发展,这样才能促使体育教学健康而持续发展。在对待体育教师上,要与其他学科老师一视同仁,在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均要和其他学科老师一样,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端正教师自身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态度。
(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考核评分方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僵化,对学生的积极性带来较大影响。所以,高职体育教学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立足学生的个性特点,整合教学大纲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执行教学大纲时,应该灵活处理,学生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更多的体现自主性,尊重学生学习的意愿。同时,教师需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设必修和选修课,促使教学内容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情形。
对于体育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优化体育教学的重要工作。考核方式不能单纯的看达标成绩和技评,这样反而会恶化体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中,应该加入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学生成绩提高幅度的观察,这样才能合理考核体育,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体育教学尴尬的教学境地,强调体育教学应该强化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高职体育要转变当前的教学现状,要不断强化资金投放力度,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尽力改变现有的陈旧器材、添置匮乏的体育器材,建立一些体育场地,这样可以创设良好的体育氛围。
四、结束语
体育课程相较于其他科目,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强调了体育教学在该些领域存在诸多的问题。从实际来看,高职体育教学的境地较为尴尬,要想摆脱传统教学问题的束缚,关键还是在于优化与改革,促使体育教学形成全面而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体育教学真正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粉霞.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其解决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02).
[2]侯义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1,(07).
[3]黑旭东.对体育教学的初步探索[J].新课程(教研),2011(08).
【关键词】 高职 体育 师生关系 优化
1. 相关概念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中至少包括了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三个方面。
高职体育师生关系是指在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中的关系即指该层面的关系,尤指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所产生的师生关系。它既包括了一般的教学活动中生成的师生关系,也内涵体育教育的规律。
2. 高职体育师生关系研究现状及意义
2.1研究现状
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针对师生关系的改善作出的调查和优化研究。但是针对某个教育领域(如体育、德育等)的师生关系研究少有涉猎。如郑华萍等在《现代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选取陕西省7所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研究指出在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权威依附式师生关系、单向度知识传播式师生关系和主客体二元对立式师生关系。[1]
在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对造成当前高校师生关系问题的因素中,主要是社会大教育环境的影响因素、学校对师生关系重视程度的不够和高校管理模式制度的变化等。
2.2研究意义
郝占辉等在关于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状况调查的研究中,指出高达83.5﹪的学生认为和老师的关系很平淡,79.8﹪的学生基本没有或者很少有在课余时间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当前高职体育中存在的问题亦较多,体育中的师生关系改善对提高教学效果无疑具有助益。因此本研究选取高职体育师生关系优化作为研究方向,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寻求优化高职体育师生关系的途径,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
3. 影响高职体育师生关系的因素
3.1 社会大教育环境的影响因素
社会文明程度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影响。当前高校学风下降、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教育过度功利化等问题,直接导致教师地位下降。这些问题都对高校中师生关系的和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虽然有其特殊的职业性,但是在发展的前期阶段,仍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因此,高职师生同样面临着互相肯定与被肯定的问题。
3.2 家庭的教育引导因素
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家庭成员如何认知教师这一职业,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如何搞好与教师的相处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说,来自父母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参与体育的热情、频度,对体育参与的认知又会影响学生在学校体育中的参与效果,在与体育教师的关系处理中也或多或少受此影响。
3.3 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本人的前期调查表明高职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校。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条件、体育教学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落实情况、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学校体育氛围都对师生关系的和谐产生细微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教育制度是组织开展教学的直接法规性文件,良好的制度可以促进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推进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为高职师生关系的优化创造直接的土壤环境。
3.4 师生自身的特质因素
教学活动主要参与对象是教师和学生。高职师生关系的改善最终还是师生间的彼此互动。相关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言行对学生道德素质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师对此具有什么样的认知、态度直接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质量。高职学生普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活泼多变,思想不够稳定,其如何认识师生关系这一问题,对建立、改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4. 优化高职体育师生关系的途径
有研究提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3] 。本研究从体育教学实践过程出发,提出改善高职体育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即理顺、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和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的素养。理顺、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是从制度“面”提出优化的办法,提高教师的素养则是从小的“点”寻求最佳优化方案。
4.1 理顺、规范各项规章制度
张燕杰在《高校体育课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指出建立更具时代特点的新型师生关系,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除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外,学校体制、管理制度、分配制度、考核标准、教学可利用资源等,都会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在实际教学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规范不仅可以保障良好体育教学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对于构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基本保障,为营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教学竞技平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提供了内在动力。
4.2 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的素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调动者,即教师的主观努力对改善师生关系具有先导作用。张燕杰在《高校体育课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指出师生关系的强化应该是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4]。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组织的主要责任人,如果对师生关系的改善有充分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研究高职体育的规律,分析高职体育对象的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一定可以不断优化高职体育师生关系,促进高职体育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华萍,巩 斐等.现代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前沿,2011年04期.
[2] 何志杰,马兰军等.高校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NO.20.
[3] 颉梦宁.阳光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0期.
[4] 张燕杰.高校体育课的新型师生关系[J].体育学刊,2006年9月第5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必要性;实施策略
G633.96
我国高中体育传统教学方法延用了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教学的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理解不深刻,对于体育学习缺乏兴趣,导致体育教学就是学生放松的课程。为此,有必要对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改变,提高其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兴趣。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提升,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不合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东西非常少,例如一些教师使用的课件是一些比较落后的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提不起兴趣,而且,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得不到提高。此外,教学工作缺乏一定的连续性,许多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学习过“三步上篮”,但是在高二和高三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仍会教学生学习“三步上篮”,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和衔接性,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
近几年,国家积极倡导教学体制改革,倡导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其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其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非常有帮助,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高效,学生在高中三年中,能够学习到具有连续性和提高性的体育知识,对学生为了的成长非常有帮助[1]。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一)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也在提高,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倡导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优秀部分要进行发扬,对于其中不利于现代教学的部分要予以舍弃,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现如今,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与高中内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样重复的学习会使得学生的时间浪费,而且对于学生的帮助较少,学生学到的技术和知识非常有限,教师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水平,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通过专项化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结合现如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社会和个体都能带来帮助,学生在学期开始时,能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门运动,然后通过整个学期的学习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这与大学的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是比较适合高中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每周只有一节体育课,只有让学生进行专项的学习,才能提高他们的能力,所以,这也是一种符合客观事实的教学方法[2]。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不能放弃,这样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课中会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学生学习体育的意见,让学生能够通过反馈获得自己想学习的运动课程。赋予学生选择与调换的权利,是教学方式的进步,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认真的审视自己、评价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在高中体育课中,教师要坚持稳扎稳打的原则,不追求较快的进度,要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得到稳固,因为,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技能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学生要熟悉和掌握每个动作,形成一种正确的习惯,在比赛中才能灵活发挥,对于不喜欢体育的学生,教师要使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为学生准备一些电影或者视频,让学生逐渐接触体育运动,在学生对运动产生足够的兴趣之后,再进行技能和知识的教学,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当避免单纯的技能练习,这会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和排斥的反应,教师要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新颖性,经常为学生带来新鲜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三)加强体育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的建设
高中w育专项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过程中,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认识到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重要性,积极调集资金为体育教学提供帮助,对于体育教学能力不达标的教师,学校应当进行培训,或者引进能力更强的教师,提高专项化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定期召开研讨会,商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应当采取的措施,从而集思广益,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除了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外,专项教学还能塑造出体育教研组良好的研究氛围,对于形成本校特色的体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运动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要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使用专项化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手段,其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帮助也更大,让学生能够提高体育专项能力,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积极吸取经验、进行总结,不断完善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雨时.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45.
[2]潘华.新课标下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 (11):17.
[3]孟祥梅.高中体育的新课程改革教学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02):38.
【关键词】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13-01
一、引论
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体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做出一定的改变。近几年我国的体育教学事业发展速度略为缓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学还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方法一直得不到较好的完善,这就导致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跟不上时展的趋势需求。为了提高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速度,针对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拓展训练模式与体育教学的有效结合将会很好地解决我国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拓展训练模式主要是指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传授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这种训练模式有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系统性的体育教育。[1]拓展训练模式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标志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训练联系更为密切,在进行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融入理论知识的培训,有效促进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拓展训练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意义研究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实际训练与理论知识的教学之间的联系不是特别紧密,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育部明确规定要对当代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是不可或缺的。[2]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缺乏丰富的训练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引进拓展训练将大大充实体育教学的训练内容,增设更多种类的训练课程,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提高我国的体育教学水平。作为针对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设计出的集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等成果于一身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之一,拓展练习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将会衍生出一系列的针对学生不足的训练课程,让学生个体和班级在拓展训练中经历一系列考验,培养学生积极奋进的心态,增强团队之间相互协作的意识。拓展训练的引进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是十分巨大的变革,通过对教育现状、学生心理进行分析得到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有助于完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缺陷。[3]
三、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对策研究
(一)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
拓展训练应用于体育教学当中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充实自身的体育教学教育理论,及时更新自身体育教育与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才能高效地引入拓展训练。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与训练方法,并带领学生到专门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体验式教学,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拓展训练能力。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练习,还可自行设计巧妙的教学场景,改变当前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的现状,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二)挖掘拓展训练教学资源
教育部门应该大力支持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这项工作,鼓励学校挖掘拓展训练的各项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充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学校在挖掘拓展训练教育资源过程中,可在学校闲置区域增设可行的拓展训练设施,并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拓展训练进行引导,推进拓展训练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4]
四、结语
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参训者的信心、克服心理惰性、培养团队意识、改善人际关系,这与体育教师崇尚的教学目标一致,但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时还必须注意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教学之前的区别,正确权衡两者在实际体育课堂教育过程中的比例。拓展训练主要注重对学生运动心理的培养,体育教学还要求学生掌握必须的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并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量,以达到体育教学的意义。因此,拓展训练和传统体育教学的有效、高效融合是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洋,郑磊. 拓展训练理念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15,12:129-131.
[2]韩晓虎.体育拓展教学模式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8:169-170.
[3]海.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4:191.
[4]邓诗宁,邓子奋.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0:97-99.
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再单纯以学生的成绩来判定学生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鉴于探究式教学的积极作用,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开始尝试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关键词:
小学体育;探究式教学;意义;价值
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体育。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进行强制性教学,那么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而不能主动参与。因此,要想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改变被动、消极的教学方式,使用探究式教学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和喜欢小学体育学科。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探究式教学的特点、作用以及运用方式,然后结合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一、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更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更加适合现代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首先,探究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努力引导学生,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总结去发现知识、总结经验。除了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之外,探究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发现知识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会尝试使用多种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力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探究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个性化需求,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教学的重要考虑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索和研究,但是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不浓厚,所以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习惯,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用情境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式进行翻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实践自己的思考结果,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探究式教学重视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但是一个人是无法进行探究的,需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只有在团队中,每个人的力量才能得到真正的凝聚,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多和同学合作,必要时,教师可以参与小组合作,在合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训练,必然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体育教学意义重大,探究式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笔者希望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尝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用现代教育的标准来培养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洪毅文 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江湾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梁伟.基于兴趣培养的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运动,2014,(6).
[2]李晓红.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2015,(17).
[3]李晓红.探究式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
[4]乔建梅.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
[5]于文涛,徐志燕,徐恒为.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25).
[6]陈月荣.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2,(7).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科特点;训练学;研究发展
针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口号的提出,中国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增加学生体育的宣传力度,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对运动健康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据调查,现在中国的体育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整个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大学更注重体育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注重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训练强度。另一方面,一些学校重视体育训练,加强学生的运动强度,但缺乏专业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最后,体育训练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很不协调,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训练学是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整个体育训练培训计划进行优化,培养出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丰富,又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寻求。
1.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1.1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内容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这门学科在2003年提出并应用到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但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传统理论对体育教学指导和运动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活力学术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二级学科,它与体育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有显著的区别,它更注重体育训练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的精神培养,更是体育科学的精髓。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保留了传统体育教育学学科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重视,也注重运动实践训练,研究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而去发掘训练和运动中的一些规律,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种综合科学与实践的体育教育学科,在社会的应用中非常实用。
1.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体育教育训练学最初出现的时候,被定义针对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训练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学科,换句话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包含:“体育”、“教育”以及“训练”,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应该是体育学、教育学与运动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研究教育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伴随着教育和研究的深入,教育学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吸收各个方面的自然科学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使教育更实际、更全面、更明显。高校体育学是研究体育项目、体育科学体系、体育教育以及体育发展的方向的学科,体育学非常注重体育的推广,完善体育科学体系,优化体育学科结构。综合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更侧重于教育学。通过体育等手段达到学生教育组织的目的,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专业课程指导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增强学生对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目的。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具体内容就是把体育学、教育学和运动学的理论知识和规律运用到体育训练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和偏好,设置适当的训练方案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的运动,以此达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培养目标。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高校体育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包含体育的本质。
2.中国体育教育训练的研究发展趋势
2.1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服务
自从中国的运动员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获取成功以后,国家教育部门和广大观众回顾了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机制,更提出了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从“精英”向“大众”转变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体育教育训练的机制、体育训练具体办法以及体育部门组织形式的改革。世界首号体育强国———美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奖牌很大一部分由大学生获得。这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在国家体育战略调整中,需要为高校运动员提供辅助训练服务和发展模式的一些学科,改变其服务功能是体育教育训练的主体。传统来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总体是为培养日常体育教学训练人员提供服务。但是伴随着国家对高校培育高水平运动员要求的提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研究发展将往辅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方向靠拢。纵观世界上的一些体育强国,比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他们在高校中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业,主要是为了本国或者本校运动员服务,这些专业为体育训练提供了必要的科研支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美国春田学院以及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等,它们都发挥了本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优势,充分地为竞技体育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随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逐步转型,中国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也将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从以前的单一培养体育训练员逐步转变体育科学和技术支持。体育教育与训练课程在转化过程中,首先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提高运动员水平。体育可以转化为真正的表现,实现生产的同时。运用体能训练的各个环节对高校运动员进行学科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高校运动员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平台,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真正把体育训练学和教育学联系到一起。
2.2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性
作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大趋势以及科学进步的重要表现,教育学科的综合化性越来越强。这种大环境对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是由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自身优化和社会环境需求共同决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可以与心理学、生物学等其它相关的学科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它的研究发展将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其包含内容非常广泛,是其他体育教育学科不能比拟的。在中国各个领域全面发展、与国际紧密交流的今天,体育教育训练学必须要扩大自己覆盖的领域。综合延展的方法是强化学科竞争力非常有用的手段,对于本来就是综合其他学科而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要进行更多方面以及更深层次的学科综合,以增加自己的活力。
2.3强化关于生源选拔制度研究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均具有直接影响。在各高校均积极扩招的环境下,想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则需要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冷静面对扩招问题,学校在对自身师资力量以及就业需求等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切合实际制定相应招生计划,真正做到重质不重量。同时学校在关于学生入学选拔过程中,也需要提高选拔自由度,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将其作为是我国体育教学训练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学生选拔过程中如果单纯的依照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入选标准,那么并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成才及就业。在目前招生考试过程中存在重文轻武问题,则需要结合考生及社会实际需求,对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选拔力度,在进行生源选拔过程中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选拔,同时也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免出现“纸上谈兵”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实践能力中,运动技能则最重要,属于基础技能,不管是教学还是健身均属于是技能知识经验的传授,强化训练主要目的也就是提高竞技运动成绩,教学、训练以及指导均能够促进促进运动技能发展。所以在生源选拔过程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制度,以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满足运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均具有真才实学。同时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也能够为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招生考试制度设计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真正做好学生质量控制,选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样突出的学生,提高生源质量,促进体育教育学的健康发展。
2.4强化培训方案研究
学校在进行人才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以能够为国家及社会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则需要对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及学分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免出现课程重复开设问题,合理提高选修课课程数量,以能够为学生选择提供更大自由度,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加大一些实践课程或实践培训课程,以促进理论结合实际,对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业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观念。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但要增加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程,同时也需要基于专业训练课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现代技术和比赛实践经验结合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技术训练课程,不但要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水平,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他相关专业的技能水平。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其中需要加大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学习,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前言:随着中国的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革新时代。笔者通过对最近几年来的大学生体质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情况不太好,耐力素质普遍下降,肥胖人数不断增加,情况不容乐观。现代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作为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就要努力地实现教育目标。
一、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合理,在教学上人文方面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长久以来我国大学在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与中学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体现出丰富的内涵,没有充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和拓展能力。不同年龄的人教学同样的运动,大学教学完全实行强制性的教学,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目标太有限,一味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发展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体现在教学根本不区分反映教学环节内容的文化性、健身性、民族环节性、可接收性等等,且也没把世界观结合起来,只强调掌握体育教学技术的“教”、“实践”,根本就没有顾及针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和体育健康的培养。
2、对大学体育的认识不够充分
体育教育的认识可以说是不足够的重视,意识薄弱。“以文取人”、“ 环节重智轻体”的环节现象仍然十分普遍。社会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准时,很多时候都是看学校有没有知名教授,看学校的科研水平高低等等。这就很容易产生智育代表一切、体育没有用的结论。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很多学生都说:上了高中后,时间不再属于他们自己了。“学习”似乎是学生唯一的任务,目标是“大学”,至于身体就无关紧要了。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一些大学新生,甚至分不清排、篮、足球,跳、跑、投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们硬是不会做。在大学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通过率不高,身体素质普遍偏差。这些高校只能打“债务”教学,体育与健康概念的误差仍然很难改变一些长期形成的观念,更使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变得困难。
3、大学体育师资团队没有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一,很多体育老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更新。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作为了课堂的中心,用课堂纪律、环节机械模仿、环节集体行为等环节规范来管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传授运动技术技能,强化训练身体,进而弱化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也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并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二、目前体育老师的科研水平不高。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很少写论文,他们的科研水平发展十分不均衡。科研水平不高使得年轻老师的学历和职称受到很大的影响。大学体育老师学历低、职称不高将对老师本人的发展十分利,当然也对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十分不利。
4、大学体育的教学环境还不完善,教学投入不够
由于学校的经费不够宽松以及社会对学校评价的不正确因素,导致了很多大学的体育教学环境设施等的投入普遍较少。也就使得学校体育教学的环境不完善,比如在喧嚣的环街马路上跑步,或在尘土飞扬环境的操场上踢球,或在烈日当顶的露天实施体育教学。那些都是常常看到的情况。这表面上看是学校的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可看出那是人们缺失“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笔者就以上问题,再与学校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措施,以达到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1、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浓厚的兴趣是人行为的动力。学生只有有了浓厚兴趣,才有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毅力,以致最后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所以,笔者从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大学体育教学做了如下安排,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还不错。第一学期安排为体育基础素质课,按班为单位开课;第二和第三学期为体育选修课,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最后的时间全部安排为以俱乐部的方式开设任意选修课。还有,对那些身体异常、特型以及病残弱的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从实践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旷课、请假的学生数量也明显降低。也真正在教学活动实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体育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全面认识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要全面彻底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摈弃陈旧教育的不正确的质量观,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必要的位置上,倡导教育的全面质量意识,正确意识到,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很好地发挥人才优势。而大学,是在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人们心目中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现代大学生形象又对社会有一个很好的展示效果。因此,通过目标管理,加强学校体育的科学评价,不使体育成为软任务,也是为了提高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强化大学体育师资团队建设,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帮助学生体质增强以及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言,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根本。所以,必须要强化大学体育师资团队的建设。首先,在大学学校层面上来说,要配备一套科学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要为老师创设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后,体育老师也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全面领悟“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强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态度、习惯以及体育实践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深切地享受和体会体育的快乐,以至使学生终身受益于体育。大学体育老师要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促使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进而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把自己从技术型教师成功转向到理论与技术型教师。在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要克服一切困难做到勤写、勤投稿,不但能使自身的业务研究水平得到提高,还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而会帮助自己取得较高的职务职称。最后大学体育老师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学方法肯定与以前强制性班级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了。在此,体育要树立充分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使学生体质的提高为基本要务,同时还要使高校公共体育课目标和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是,要满足社会教育的功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关键,同时也要得到社会各界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改变人们对体育教育存有的偏见和传统意识;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家长、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协作。我们要根据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和体育教学改革趋势,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拿定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摆正德、智、体的位置。高校公共体育课定会绽放光彩,造就更多的一专多能的身心健康的教育人才,把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功立.对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02.
[2] 牛进平.对高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3] 陈功立,梁艳.高职院校增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02.
[4] 梁慧.浅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 唐平.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
[6] 王海虎,王海英.高职体育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18.
关键词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有效策略
目前,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速度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职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数量日益庞大的学生的要求,扩招使得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无法应对实际的教学需求;此外,还有很多学校刚升级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教师水平不能适应较高教学水平教学工作。体育教师中高学历的教师比例还比较低,不符合国家教育部队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学历的相关规定。针对现阶段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学历及职称结构不高的现状,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解决这种教育困境。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身教育模式、教育对象是息息相关的。职业院校的生源多来自于中高考中的失利者或成绩不突出的学生,这些学生个性十分鲜明,由于各种原因也许文化课成绩并不突出,但往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优点也很多比如活跃团结、可塑性强及精力充沛,但其缺点也很突出,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不够主动,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游戏、交友上,不利于学业的学习。体育教学中要针对职校学生的这些特点,发挥教学优势,创建一种适应于职校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此外,职业教学是有自身的特殊性的,相比于普高教学,职业教学的目的性更强,实质上在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也使得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更为强调实践性,因此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要根据职校的特殊性,将体育和职校职业性的学生培养特征相结合在一起,提供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方法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方法,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教学工作高效地展开。体育教学策略通常指的是体育教学工作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课程设计、内容安排以及组织形式等。体育教学策略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水平的高低,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论述提高职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
1.提高职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适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中,要采用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体育教师在课程前期的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制定出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开展课程竞赛活动球类比赛之类,引导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也可以借助球类活动,让学生充当裁判以此教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
2.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体育教学情境的建立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在体育理论学习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在活跃的氛围中传递知识。比如利用多媒体手段教授篮球课程,列举学生感兴趣的NBA球赛中知名球星的实例,来论述篮球投篮的正确姿势,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模仿篮球明星的标准投篮动作加以练习。这样一来即增强了课程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的。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角,发挥其积极性,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职业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教学中的引导者、组织者,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
4.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具体的实施者是体育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将体育教学课程的创新及教师的实际表现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有利于激发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以利于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要将学生作为重要的评估者纳入其中,依据学生对教学实际情况的反馈,制定有效地改善措施,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得到不断成长。
三、结语
高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针对目前这样的教学现状,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职业教育健康良性地向前发展。现阶段随着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必将对职校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职校体育教学工作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刻板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斌,熊锦平.浅谈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09.17(10):12-13.
[2]叶金平.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2.10(22):35-36.
[关键词]体育师资队伍 现状 培养方案 途径
[作者简介]杨雷(1964- ),男,河南周口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河南 周口 46600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76-01
一、我国现有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
(一)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学校也往往忽视体育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对于体育师资队伍培养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不高,只是有点体育教学经验和知识就可以充当体育老师,进行体育教学;对体育课程也是尽量压缩,有些学校甚至直接把体育课程的课时分配给其他科目;同时,对教师体育教学的考核以及对学生体育素质的评估也非常不重视。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教授一些简单的体育知识,进行一些基础的体育锻炼,这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
(二)体育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也一样不受重视,使得我国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投入相对较少,国家相关部门用于体育教学实施建设的资金也相对较少。因此,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不够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器材也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需求。画饼始终不能充饥,即使学校拥有优秀的体育师资队伍,在这种教学环境之下,没有足够的体育教学场地和体育教学器材,也不能很好地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同时,一些学校还经常压缩体育教学课程,这样能够用于体育教学的时间就非常少,使得体育教师无法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体育教学也只能匆匆而过,很多时候只是进行体育知识教学,而不得不放弃实践训练。
(三)体育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大多不太重视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学所配备的师资队伍往往也达不到专业教学水平。这些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死板,照本宣科的现象非常普遍,与学生也缺乏互动、沟通与交流,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体育技巧,然后就让学生们自由活动。学生由于贪玩好耍,不愿吃苦受累,对于体育技能也不会用心学习和锻炼。
(四)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不够完善
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将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专业科目的教学与管理上,对于体育教学的评价和管理都不太重视,使得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和管理方法都不够完善。同时,家长关心的也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体育方面的学习和锻炼,甚至认为孩子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体育方面是贪玩好耍的表现。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一些成绩优异学生的身体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不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显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影响的不仅是学生个体,更关系到整个教育乃至国家建设的大局。
二、培养体育师资队伍的有效方法及途径
(一)正视体育教学和体育师资队伍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试教育下的那种呆板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的体育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应改变观念,正视体育教学,明确认识优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体育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从容应对升学的压力。加强体育教学,让学生在拥有优异成绩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从而有能力也有机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加强体育教学的投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
要加强体育教学,就必须以充足的场地和完备的设施作为保障。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有再优秀的体育师资队伍,如果缺乏合适的场地,那么教师也只能在教室里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学生无法参加实践锻炼,对于任何体育技能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身体素质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样的体育教学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学生加强体育锻炼,需要有足够的体育教学器材,这样才能在短暂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
(三)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要满足现代化素质教学的需要,就必须优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把关学校体育教师的招聘和任免,果断淘汰那些不能满足现代化体育教学需要的教师,并且让那些体育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参加进一步的学习,以期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其次,进一步吸收具有优秀体育教学经验和水平的教师,同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后续培养,让学校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至于在体育教师上出现断层和脱节。最后,加强学生之间、体育教师之间、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组织一些体育联谊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成长,教师之间也可以就各自的教学方法进行观摩与学习,从而逐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四)加强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教学探究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需求,也需要加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条条框框,寻求新的适合现代化素质教育需求的体育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五彩缤纷的现代社会,学生容易被太多的东西所吸引,一般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要采用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景之中,更好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五)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体育教学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方法,以评估和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及时指导,对于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方法和错误动作进行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一些错误的动作而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的安全。同时,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锻炼方法指导下,迅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其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之处。教师的合理评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又能逐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方式,明确评价指标和评定标准。教师应根据相应的标准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价指导,这样既有说服力,又能让学生对自身的锻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病秧子”,加强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想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体育师资队伍,让他们来实施体育教学计划。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只有建立一支优秀的体育师资队伍,才能让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至于迷失方向。这样学生在优秀的体育师资队伍的教导之下,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有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为我们的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健,徐飞,赵静,等.重庆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调查与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2]陈玉兰,赵立军,段家琨.浅谈新时期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及培养对策[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6(4).
[3]邓日,黄志武.提高教师素质 促进教学改革――记深圳市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J].体育师友,2000(5).
[4]周绍忠,吴永龄,王忠友,等.湖北省中学青年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剖析――中等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之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