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5: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网络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时代的迅速发展,渴望求知的人是越来越多,然而网络教育给了我们一个大好时机——再次重返校园。尤其对于在职人员来说,网络教育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知识,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说起网络教育,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它给我的感觉是新颖、好奇。或许就是这种好奇心,像一个强大的磁场,使我对网络学习产生很大的乐趣。刚开始接触网络学习,我也是有点陌生,不太习惯。跟大家感觉是一样的,在接触新事物的同时,必然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吗?只要习惯了,慢慢地就会找到学习的家窍门和网络学习的规律。参加网络学习,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兴趣,更不是为了时髦、装门面。而是想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辅设一条使自己成为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生之路。我深知这条路上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更不会总是坦途。在“求知”的道路上,我还必须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会伴我勇敢地走下去,必会到达光辉的彼岸。
我也曾说过,既然选择了校网络教育,就要把握机遇,克服种种困难,战胜自我就是顺利!珍惜现在,珍惜所有。最后把自己特喜欢的人生语录送给网络学习的全体同事!
人生:因有朋友而酣畅,因有事业而从容;因有成就而自豪;因有家庭而温馨;因有爱人而强大;因有希望而奋发;因有健康而快乐!祝大家都能够拥有
利用校园网络的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传统的教师和学生地位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有从以他人的指导为主体到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转变.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教师参加培训是必要的,但是能否做到学以致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即自己的投入和实践.哲学的观点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就是这个道理.人家的经验毕竟是人家的,我们可以借鉴,但是否行得通,还需要自己去实践.只要我们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实践,多探索,多研究,不怕困难,不怕困难,就能到达自己期望的目标.
总之,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再从知之较多到知之较精的过程.教师对校园网络建设的认识,也是这样.只要自己能尽快地实现以上几个方面角色的转变,并能正确,合理,高效的利用校园网络,那么他不仅可以培养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从而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相信,"“以人为本”的作用便能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资源的潜能.以上便是本人对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的认识和理解。新晨:
一、网络教育的国内外现状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具有的跨时空、跨地域、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教学特点正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一)国外网络教育现状英国的大学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全世界的全方位开放的大学,它的教学以网络为基础,采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应用CAI课件。目前,英国在全国的各级学校都建有自己的网上学校。加拿大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很重视网络教育,拨专款2亿美元让中小学生一律上网。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就为中小学电脑上网拨款1.3亿加元,另外提供1亿加元购买课本和其它学习用品,让学生们能接触到世界最新信息。
(二)国内的网络教育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晚,1995年底我国首条覆盖全国的计算机互联网络CERNET才正式建成和投入使用。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在CERNET建成后才开始进行网络远程教学与研究工作,但发展相当迅速。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高校自己组建网络学校。这种类型的教育特点基本都是提供学历教育。另一种是由专业的网络教育公司经营。如中国教育在线、中华学习网等。与高校相比,他们有更多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并且在经营管理上更加市场化和商业化。
二、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纵观近几年来网络教育发展态势,我们也看见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规模的扩大,服务及管理的不完善导致教育质量低下,人们对网络教育的认知程度逐渐递减等等。因此,我们应当看到网络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技术上的优势将会提高其效率,应用层面进一步扩大网络教育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使其应用展现出更加光辉灿烂的一面。利用这些技术,你可以进入到交互式人工世界,置身其中并全心投入到当前的虚拟世界中,能改善辅助教学环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习服务体系将会呈现多元化,多功能化网络教育的服务质量、服务标准应该是今后网络教育长期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为学习者提供各类网络在线服务、鼓励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和同学间的协作学习也是网络教育应用发展之一,并且各类网络在线服务同当地社区可能提供的其它教学和社会结合起来,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开发学习者的学习智能,提供个性化辅导等等,这也将是网络教育应用的方向。
(三)网上学校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网络教育应用的一个直接形式就是网上学校。国内目前已批准了包括北大、人大、清华等在内的68所高校开展网络教育,主要面向成人在职人员进行非全日制教育。但是,网上学校与网络远距离教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尽管通过网上学校可以实施一定的远距离教学。真正的网上学校应该是指将一所传统学校所具有的全部功能搬上网络,而不是仅有几门网上课程和部分教学资源就可称网上学校。
关键词 网络教育 学校社会 政府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CHEN Guanyu
(Shandong Polytechnic, Ji'nan, Shandong 250104)
AbstractAccompanied by the internet, network education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network resource sharing, the education of the success of it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education. The level of resources share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lose relations. So, the author debate the network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relevant factor analysis of internet education to increase by sharing of resources.
Key wordsnetwork education; school social; government policy
经过相关的数据分析与问卷调查,在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影响其共享的因素主要有教育资源开发单位、学校与教师以及政府政策等,因此我们需要对各个影响因子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单位与市场经济
1.1 研发机构与学校单一的客户关系影响资源共享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大多是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如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网站等一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在客户上普及的不是很广泛,多是学校、网络教育结构等,而且教育资源开发的专业人员很少,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小的市场空间,使网络教育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研发产品也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在后需研究上缺乏资金上的补充,这无疑进一步阻碍了资源的共享。
1.2 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能遵守资源建设标准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使用对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我国教育普及和建立终生学习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的互操作、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避免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工作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并能与国际网上教育体系相沟通,保障网络教育服务质量。①但是当下的问题是:按照这个标准开发造成了难度的加大,因此很多机构为了省事而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这种没有标准的教育资源,在共享上便受到了限制。
2 高校和教师
2.1 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保守观念无法推进共享
数据显示,很多高校教育不喜欢借鉴别人优秀的教育资源,认为那样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或者害怕使用了别人的资源体现不出自己的独创性。学校也是这样,高校之间不情愿实现彼此的教育资源共享,感觉使用别的资源就是自己实力不够强大。这些保守落后的观念使得教师们开发出的优秀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拥有这些资源的学校更不愿意拿出资源与人共享,正是这些观念使得教育资源共享收到了阻碍。
2.2 学校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与合作
由上可知,由于落后观念等原因,致使学校间的教育资源不能实现共享,虽然有些学校在实施教育合作,如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在共同参加教育部“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和天地网结合项目”的推动下,提出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优化解决方案及技术规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建、共享优质数字化课程,实现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及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共管。②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仅仅是局部的区域或同类的学校,这些资源的共享与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合作来说作用甚微。
2.3 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目的逐渐向功利化方向发展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最初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在实际状况中,教育资源的建设性成果如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掺杂了不少我饿了评职称的因素,这样导致了网络教育资源的重复性建设,扎堆现象严重,大多的教育资源多是教师临时为了职称而进行的创作,致使教育成果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发挥很大的用处,造成了资源建设的浪费,可见网络资源的开发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而是逐步向功利化发展。在全国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不计其数,尤其是网络教育学校的生源上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这使得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编制自己的教学资源就成为一种创收的手段,自己的有特色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愿意使自我的教育资源与其它学校共享,这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3 政府政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信息化社会我们对网络教育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为了应对这个新形势,(下转第27页)(上接第17页)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某种意义上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现实发展中,都还未充分对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做到足够的重视。表现为:
(1)国家缺乏统一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现状中,重复建设现象很普遍。这由于缺少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上的统一协调机制、专门的远程教育法律法规等,这样使得各个高校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特色而不使用其他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而是花更多的费用去请专门的科研单位开发一套教育资源,结果网络教育资源内容基本相似,花费多,制作出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在质量上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可见,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缺少统一的机制,已有的教育资源也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致使在资源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断重复,网络教育资源的水平也得不到明显发展。
(2)网络教育资源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推广力度不够。影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工作的另一个来自政府方面的因素就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在现实中,我国公民法制意识淡薄,侵权盗版现象司空见惯,这使得各个教育资源开发单位与各高校都从维护自己的特色网络教育资源出发,必然使得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得不到更好的实施。
(3)对网络教育资源缺少长期的资金支持。远程教育是在大量化的专业网络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运行的,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作一个专门的网络教学课件就是几十万的费用,也就是说一个网络教育学院有200门课的话,要投入上亿元,这个是一般的高等学府所不能够承担的,因此,为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国家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如教育部实施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政府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三百余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试题库等,到2004年,有近一半验收,但是这些成功的网络教育资源只有一小部分在个别的教育学院使用,这也使得资源得到了浪费。
另外,政府或者社会团体不能给科研单位提够长期有力的资金支持,致使教育资料在质量上与共享上受阻。社会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那些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的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版权不愿与人共享,这对教育资源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为防止自己的利益被损害,网络教育资源所有者在资源开发之初就要求教育资源开发单位对所开发的资源中所含知识给予适当的保护,很多网络教育资源在开始就设置了用户和密码机制。网络教育资源市场体制也不完善。
注释
我国的网络教育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尤其是在“非典”肆虐大地之时,网络教育已经开始从观念的层面向实际运用的层面转化。可以说,“非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全国已有上千所高校建立了校园网,有68所院校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注册学生人数近百万;在基础教育中,有近4000多所学校集成了校园网,并且有30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网校[3]。由于网络教育本身具有资源丰富,时间、地域不受限制等许多优势,因此越来越被人们看中。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也将非常乐观。
一、网络教育发展概况
(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网络教育伴随着互联网的热潮应运而生,至今已发展七八年之久。从不为人知到为人熟知,从学步到初长成,网络教育逐渐将其独特的一面呈现出来。一般认为网络教育是通过互联网开展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义上的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各种形式的培训、辅导等非学校教育。由于网络教育具有资源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随着网络的不断延伸,网络教育也不断延伸。据CNNIC2005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学习时间灵活、自由掌握进度、学习地点灵活、提高专业技能是网民选择网络教育的四大因素,如图所示:
网民选择网络教育的四大因素
同样根据上述文献,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接近1亿人,且有6.3%的网民在过去一年内已经使用了有偿网络教育,那么对于“新化学在线”、“化学实验手册”等这种免费的网络教育,可想而知它们的用户自然要在这些网民中占据更大的比例。而且在这1亿网民中有近25%的网民表示可能会使用网络教育,这说明网络教育的用户群体数量可能达到2500万左右。
(二)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状况
目前在高等网络教育中学历教育占主要部分,主要分布于本科和专科教育,也有部分研究生学历教育和准学历教育。高等网络教育自1998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开始迅速启动,到2004年试点高校数量多达68所,学员数量已达250万人[4]。而2003年我国高等学历远程教育进入调整期,2004年以后招生数量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现阶段高等学历远程教育从早期只注重数量和规模,发展为注重教学质量。所以说我国高等学历远程教育产业将向低速增长态势发展。但受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影响,此领域还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三)网络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发展状况
基础教育指的是高中阶段以下的教育,国际上一般用“K12”(Kindergarden12)来代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基础网络教育指的是中小学网络教育,在我国一般称为“中小学网校”,简称“网校”。中小学网校在网络教育行业中发源最早,在1996年就诞生了我国第一家中小学网校—101网校,那时互联网经济在中国才刚刚萌芽,高等网络教育1998年才开始试点。中小学网校经历了市场培育期、市场启动期和市场分化期这三个阶段,到目前据中小学网校业内人士估测,中小学网校的付费学生数量已达20万人左右。由于我国教育资源总体上匮乏且分布极不均衡,所以中小学网络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
二、网络教育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为了推动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曾在1993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在英国伦敦发起了一个名叫“全球网络远程教育学会”(GNA)的组织[5]。它是非营利性的数据库,免费提供有关网络远程教育的信息,GNA还计划为“进”网上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大力扶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估计,2002年全世界已经建立网站的学校,仅大学就超过了1000家,2003年全世界所有的大学都将在网上拥有自己的网站,而四分之一左右会在网上推出网络教育科目。1998年4月,一个耗资1500万美元的超高速因特网在美国洛杉矶初步建成,这个有135所院校和公司联合建立的工程称为“加州研究与教育网络”或叫“网上大学”,将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培养各门类高科技人员。美国目前已有480所大学建立了网上虚拟学校,开设了200多个专业,拥有学生35万多人[6]。而英国政府对网络教育则更加重视,他们在2004年底建立了全国教育网络,把所有的学校与因特网相连,并且给每个学生配备了E-mail地址。可见,随着通过互联网教育人数的日益增多,网上学习将逐渐发展为全球性教育趋势。
三、网络教育的优势及局限性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教育正是利用网络这一特点而实现师资共享、课件共享和科研力量共享的。计算机联网后,不仅可以在网上传递教育信息,而且各地区的师生还可以在网上进行研讨、交流和对话,可以选择不同的指导教师对问题进行辅导,实施“一人多师,一师众用”。在网上,可以按照专业设置的课程轻松的阅览有关教材和参考资料,实现教材共享。
网络教育在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上给学习者充分的选择机会。它不是传统师生“面对面”的教育,不受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内容和进度等方面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这种在个人兴趣支配下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有效途径,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既能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又为学生提供了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条件。
网络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生源少,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教育的普及。而网络教育的推行,大大缩短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距,使边远地区的人们同样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网络教育也可以方便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不仅可以通过E-mail 将作业或疑问发给老师或同学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与交流。而且通过电子公告板(BBS),学生可以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进行答疑,随时观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并视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因材施教的引导。并且计算机的视频会议系统还提供了进行信息实时交流的功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实时性[7]。
网络教育信息量大,知识更新迅速,视野宽广。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学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和各种信息库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海量信息库,而且这些信息易于增删、修改和更新[8]。信息的更新能迅速反应到互联网的终端上,使各地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共享人类的最新研究成果,消除传统教育内容滞后的弊端。
网络教育拓宽了教育领域,使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都可以接受教育,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二)网络教育的局限性
虽然网络教育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由于它本身所固有的特点,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网络教育必须在拥有电脑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者中进行,它的学习环境要求具备网上学习的基本物质和技能条件,而这些条件对于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不可能拥有的。所以网络教育的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贫穷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普及和发展。
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对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要兼有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基础[9]。对学习者的概括归纳能力提出了挑战,并且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学习者的自控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学习者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要求才能够在网络教育环境中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再次,网络教育是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要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学习方式质的转变,就必须有大量高质量的课件和丰富完善的辅助资源来支撑,而这些资源的积累不是一个单位就能够完成的。所以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特点,才能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除此之外,网络教育的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网络教育的优点,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教育的局限性。从而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本身的优势,挖掘其各方面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年任德.网络文化的特征,教育探索,2003,8:36-38
[2]刘黄玲子.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教育科学研究,2005,3:23-27
[3]李建华.网络学习资源相关标准及其本土化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5,3上 :48-52
[4]《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 ,中国网络教育产业综合研究报告,中国远程教育,2005,3:41-44
[5]李忠东.网络教育前景诱人,教育信息技术,2005,2:27-28
[6]中华时报.网络教育渐成全球趋势,中国远程教育,2003,12:16-17
[7]黄乐,王涛涛.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大学化学,2003,6:42-46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服务
1.网络教育资源使用综述与现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高校已普遍建设自身的校内网,初步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网络教育资源作为高校数字化教学的核心、信息化服务的基础,有效地整合高校的各方信息资源,一方面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一方面为师生的课程信息传递交流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基于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对于教师,可进行课件制作、教学资源收集、发现学生对教学的问题等,从而使教师更具针对地开展自身的教学计划,在有效辅助其进行传统教学的同时,可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内容的展示;对于学生,在发现课程问题时,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网络课程、课件、案例库、学科阅读资料、习题题库与解析等拓展了知识来源的途径,打破了传统的“有问题找老师”的学习模式,并可通过在线答疑系统、在线测评系统进行学习疑难的交流与学习成果的检测。
从上面的介绍可看出,网络资源共享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时间与距离的障碍,让学生面对的授课、教学对象不仅有传统意义课堂上的老师,还有网络共享教学资源这一无形的助手。据了解,学生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却并不在多数,其更倾向于书本学习,更多去寻找网络资源的时候,可能也是在老师所给的资料不能满足同学的需要,或者说学生想通过一些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时,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去寻找一些自己想要的内容,很少考虑通过学校的精品课程这样的模块,或者说一些专业的权威性网络课堂来实现学习。
2. 网络教育资源使用现状原因分析
首先从微观的层面考虑,主要以高校老师与学生的参与度展开论述。(1)现实任课老师不同,教学风格、培养偏重点有差异。网络资源中所展示的是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些资源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程度极高,主要表现为流程化的教学模式,有些重点知识点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讲解不如现实课堂讲解生动有力;(2)学生被告知情况以及学生主动挖掘因素。试想,如果一个任课老师将自己的授课内容在学院精品课程的网站上,并附加课本上相关习题的解析等内容,学生可能就会增加对网络资源的依赖性;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学校学院的信息资源,让信息的存在价值最大化,实现这一方法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自己的授课内容与网络信息资源形成最大的贴近度,并使得网络资源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与扩展,并提供学生留言提问的板块,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问题是否可视化,可视的时候也许正好也解决了学生共有的问题。由于学生目前对此使用并不多,所以第一步先培养其对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粘性,今后,随着技术的提高与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益的提升,再让网络教育资源慢慢实现由“替补角色”到“主角”的转变。
再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高校间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运作,发现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存在着缺乏整体协调运作等诸多问题。(1)高校同高校或其他建设机构缺乏整体沟通与规划,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观察一些高校或相关机构对于“精品课程”的设置可以发现,许多在课程设置上有相似与重复之处。学校利用了大量的经费致力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却可能有不少在进行着低水平的重复性工作,此种现象容易导致用户在选择上由于资源水平相差不大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被指向性,网站普遍会被“光顾”,然而其“成绩”平平,没有突出的特色,既不利于网站建设的效益,也不利于用户的选择与使用。由于各高校、机构独立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规划,使得一些高校的专业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种类繁多,组织性、条理性差,容易造成网站整体资源结构的混乱,有碍于用户的遴选与评判,甚至会降低整体网络教育资源的服务质量。(2)网络信息技术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开始进行了网络技术的建设和规划。但是各个学校网络技术的普及的程度较为悬殊,同时网络信息缺乏前瞻性、兼容性和规范性。甚至有的还需升级换代,网络建设缺乏远景规划,各个学校的网络资源仅为满足学校自身的需要,网络互联程度极差,不利于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用户的使用障碍。[1]
3.针对提高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功能提出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微观和宏观层次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倡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突出网络教育资源在高校网站中的位置,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网络课程的参与。首先学校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在网站的建设上,可以从其内容的丰富度、与课堂授课知识的互补性与关联性、网站的美观度、网站的链接位置、重要事项的告知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无论从外表感知还是从网站内容的服务效用上,都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依赖性。此外,要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校或学院自身建设网站的推广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向网络教育资源网站提供实验课程、课后作业、课下测评、教辅资料等方式,使学生参与体验网站的服务功能。该途径一方面能够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一个特定的网络平台,并通过网络技术帮助各学校学院实现自身关于教学的特色数据库,加强其自身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可因教师与学生的广泛参与为网络的建设提出合理的评价意见,通过“用户是主体”的服务理念,最终强化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功能。
二,加强高校、相关机构间的沟通合作,努力形成资源组织规范,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整体协调提升高校教育资源服务质量。具体可从以下途径实现:1)制定规范的网络教育资源项目体系,各高校按照有关标准严格实施;2)各高校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高校间形成优势互补,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知识产权的问题;3)高校与高校间、高校与相关机构、企业间形成商业合作,整合有效资源,摒弃与预防重复低水平资源的组织开发,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增强品牌效益;4)在网络技术的规划与建设上充分考虑未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发展形势与用户需求,在网络的构建、网络间的互联等方面具有前瞻性。(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从国内高校发展来看,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国家直属高校相比,不论是在教学质量、经费投入、研究条件、师资,还是其他教学条件方面都明显地处于劣势。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寻找教学资源不足的替代或补充资源。
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上看,目前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表现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越来越低,导致了家长、学生对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也越来越不满意。要提升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地方高校要思考和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看,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过程中又历经曲折,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地方高校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有一席之地,必须想法摆脱其在资源配置上的劣势地位。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高校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而教学条件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设施和教学信息资源方面。信息时代,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教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整合。
因此,地方高校要完成其为所在区域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任务,就必需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
一、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
网络教育中有哪些资源呢?根据因素分析法,笔者认为网络教育中的资源”包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包括各种网络教育设施、设备,软件资源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料,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要指负责教育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协调使用的相关人员等;教学人员主要指学科教师;教辅人员包括网络管理中心人员、教育技术中心人员和图书管理人员等。所谓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就是指按照高质量、高效率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学校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将相对独立的网络教育系统中的学校有关人员,网络教育设备、设施,网络教育软件(包括网络教学资料)进行优化组合,并对其功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融合和重组,构造成一个新的网络教育系统,形成新的资源创建、应用和管理体系。
(一)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地方高校开展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不仅要整合校内的资源,还要整合国内外的优秀资源,借鉴国外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经验。地方高校在经费、师资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通过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如香港某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社科专业,但由于经费和师资不足,聘请世界知名专家通过网络异地教学,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办学水平。
不仅香港高校如此,许多国家正在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满足人们在学习上不同需求的特点,对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进行逐步改善,积极利用互联网来开辟和扩大高等教育的渠道”。利用网络拓展高等教育渠道,关键是网络教育资源。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其在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图书资源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吸收和借鉴。”如美国的一些高校为使教师能获得更好的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一是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目标,二是提供相应的条件保证,三是学校有关部门整合相应资源进行开发,四是学校重视对项目的进展情况、总体表现、成果和不足进行评价。当然,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应充分注意到国度、时代、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条件、科学与技术水平、价值取向和选择取向等都与我国的国情并不完全相同,照搬肯定是行不通的,我国和国外的教育资源建设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社会背景,我们要根据中国的特点研究如何吸取国外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经验。
(二)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促进地方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当前,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改革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资源,传统的教育资源的利用与研究已历经几百年(近现代教育),也可以说是几千年(古代教育),较难挖掘其内在的潜力,许多人转向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上。网络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的科技等知识,教学内容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拘泥于陈旧的教材当中。学生在网上既可以获得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也可以在网上了解某个学科最新的发展,寻找适合自己的网络课程或学习材料。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中,学生变成了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如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教师、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可以从网上查询自己想学的课程和资料,还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问题、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知识的重新建构,激发起创造灵感。事实上,近年来网络教育实践已经证明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够为教育改革注入活力。
地方高校的发展,要寻找其支撑点。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支撑点是什么呢?许多专家认为教育信息化能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能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部分高校和试点学科的经验已证明了这一点,如我国部分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优质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虽然目前有些网络教育学院存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这些是观念和管理方法层面上的问题,不是网络教育资源应用的固有缺陷,通过对网络教育的再认识及其管理过程的科学调控可以消除这些问题,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三)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地方高校的竞争力
地方高校的竞争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高校本身的竞争力,二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竞争力。不论是学校的竞争力,还是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上。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两条:其一,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学生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
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保证其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目标多元化要求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体自身的状况将其培养成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发展方向,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类型人才。由于传统的教学受其资源的限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已被实践所证明。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科前沿知识融入的及时性等特点,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
学生是否获得充分的发展是衡量现代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传统的高校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过度以学科为中心、教学观念中的学生物化等,不仅使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网络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具有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具有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功能。如应用网络学习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据文献,“美国通过学习网站进行学习的人数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长,超过7千万人通过网络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和工作技能”。另据赵国宏(论网络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说:‘美国各个层次的大学近年来在教学中使用网上资源’的比例每年上升16%左右,具有独立主页的课程比例上升的速度更快。”这表明,网络教育资源在美国高校教学中的作用在不断增强,效用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对国内能查阅到网络课程、教学网站或教学资源的36所地方高校校园网进行了调查,同时对这些学校现有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数量也进行了统计。调查与统计表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硬件设施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其一,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数量不足。在调查的36所地方高校中有独立网络课程或课程教学网站(含精品课程)的约占开设课程数量的3.1%,其他类型的网络教育资源(含教学视频、课件等)件数占所开设课程数量的4.8°%。
其二,网络教育信息资源质量不高。网络课程或教学网站表现为教学功能单一,大多数仅有知识呈现部分,缺少网上学习工具、交流和评估功能等;课件大多是以文字为主的PPT文件;教学视频大多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视频。主要原因是:网络教育资源中大多数是显性知识的存储,很少有隐性知识的挖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隐性知识的学习,缺乏思考性的东西,缺乏应有的导学作用,是文字教材的电子化。
其三,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使用率不高。从网络课程和教学网站的点击率上看,点击率不高;从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络课程或教学网站的论坛上看,发言或问题探讨的人数不多。
我们又以其中一所学校为个案作进一步研究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缺乏规划。资源建设无序,各自为政,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编制网络课程或教学网站,缺乏规划和协调。
二是难以共享。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课件,网络教育资源的开放意识不足,不提供共享。
三是管理不到位。学校内部缺乏统筹和协调,没有形成资源建设团队,各行其是,不能形成合力。
四是资源形式单一。大多是以文字呈现教学内容的HTML和PPT格式的资源,这些资源只是文字教材、资料的电子化,提供的往往只是单一的具体的服务,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
五是缺少人性化的设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学与教的应用,重视开发技术是必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媒体呈现等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设计更为重要。
三、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策略
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要树立挖掘内部资源潜力,依靠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育质量和经营效益的观念。以优秀资源建设为前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于社会和专业人才成长的需要。网络教育资源是信息时代高等学校中的重要资源,必须优化整合。
(—)科学组织与有效协调策略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宏观角度看,它涉及到学校内部机构的管理、教学、科研和教学服务等领域;从微观角度来说,它包括高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因此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组织领导、规划和指导十分重要。
建立强有力的资源整合的组织机构体系。学校应成立资源整合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挂帅,根据学校的总体建设方针与发展思路,领导全校的资源整合工作。
组织与指导要遵循网络教育规律。地方高校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组织与指导过程中应坚持下述原则:一是协调配套原则,克服重硬轻软、重物轻人、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即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协调配套,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新型教师培养协调配套,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创新与新型管理人才培养协调配套等。还要以科研、教学实验带动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以应用促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二是重点突破原则。根据本校的条件和特点,结合地方经济信息化发展需要、IT产业实力和可能争取的支持,确定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深度与广度,组织力量突破,以重点带动全局。三是合适有效原则。构建网络教育系统切勿贪大求全,选择技术不可一味追求高新。要关注地方高校的特殊性,注重适应性、有效性和综合效益。重视联合协作,共建、整合、共享,走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路子。四是循序渐进原则。应按照试点阶段、发展阶段、扩展阶段分期投资,分段实施。选择具体目标结合科研实验进行试点,在做好先行准备(组织体系建立、规划与政策制定、建设资金筹措、骨干队伍培训、重点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再有计划地大规模推进。五是保持张力原则。由于技术发展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研究、实验和决策的局限性,必须保证系统的可扩展、可兼容、可替代性。六是标准规范原则。为保证数据共享和系统运行的安全高效,必须坚持信息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
(二)系统配置软硬件资源策略
目前,地方高校网络资源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于发展期。网络教育资源整合,首先要有软硬件条件。软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这样才能为教育资源整合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地方高校校园网络不仅用于学校日常事务和教学管理,更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教和学的需要。高校校园网络的软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
校园网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易管理,能解决用户私设、恶意盗用等问题,规范用户的上网行为,确保网络安全运行;校园网还必须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扩展性,具有QoS服务质量保证。根据学校规模,能保证2万个以上用户并行时网络运行的稳定和管理简便,并有较大的升级改造空间。
多媒体教室建设。多媒体课室是网络环境下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条件,缺少这一条件,网络教育资源将无法整合到教学过程当中。多媒体教室建设要能满足各种媒体信息呈现和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的需要,学校还可配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学习室建设。随着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及各种电子期刊的日益增多,网络学习室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课程学习,课外学习都需要在网络化环境中进行,要满足这一需要,学校需提供足够数量的网络学习终端和学习信息资源。
建立无线校园网络。虽然学生可以在多媒体课室获取教师呈现的课程教学信息,在网络学习室内自主地进行课程或课外专业学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条件的学校还要考虑学生跨时空网络学习的需要。因此,学校可考虑建立无线校园网络,这样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化学习。
(三)人性化与个性化结合策略
如何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中将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开发数量足、质量高的资源开发系统?这就要求学校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中坚持以人为本、制度激励、任务驱动的原则。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策略,一方面要求整合中要根据整合人员专业特长,合理地承担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角色;另一方面要求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学生面对冷冰冰的机器,如果资源内容缺少趣味性、结构缺乏逻辑性、呈现方式缺少艺术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制度激励是指学校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资源建设立项、成果评奖、开发与应用评估等。任务驱动是指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岗位,提出相应的任务,提出达到的目标与时间等,并在条件上给以满足。在制度激励和任务驱动的过程中也要体现人性化的要求。
个性化资源整合策略是要求在整合中既要有统一的规划,又要兼顾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既要坚持统一的资源标准要求,又要坚持在统一标准下的多种技术的选择。个性化资源整合策略既要求资源整合要面向专业、面向课程、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有的放矢,又要求兼顾各种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跟踪、记录,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与辅导等。
(四)团队多元组合策略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新的资源建设活动。建设师生满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要组成一个多元化的资源建设团队。多元化是指从事不同工作,有着不同的教学、管理与技术背景的人员,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有着不同见解与经历。不同岗位、教学、技术背景的人员,对于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相关人员的沟通和工作联系及校际间甚至于学校和社会的横向协作联系等,并对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目标,作出科学的、前瞻性的规划。
教学人员。负责网络课程信息资源开发项目的提出与教学应用。不论是学校购进的网络课程资源还是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最终使用者都是教师或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其所教的学科科学地提出资源建设的目标与内容,对学生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提出具体的方法建议。
教育技术中心人员。根据教学人员提出的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内容,和教师一道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自身的力量确定是购买还是自主开发,如果是购买,要考虑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二次开发,如果是自主开发,要选择合理的开发工具,制作相应的素材和素材的整合。
网络管理中心人员。负责网络硬件系统的维护和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或选购,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
四、结束语
关键词:中小学;网络教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7-0000-02
Exploration on the Problem of Middle&Primay School Online Education
Chen Jun
(NO.1 Middle School of ChangLe,Changle262400,China)
Abstract:In this information age,online teaching as a brand-new teaching mode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people.It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more important role especiall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In this article,we restudied and explored the online education and go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s connotation.The article mainly deals with problems we are fac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ing online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which can be the basis for future counter-measures.These problems include:renewal of education conception,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resourses,investment of online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training.
Keywords:Primary&secondary school;Online education;Exploration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引入教育领域使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网络教育成为一种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的新型教育形式。正如互联网先生约翰•钱伯斯在世纪之交的预言“下一个进军Internet的强大杀手就是网络教育”,时至今日,网络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和推进对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对整个民族未来教育的发展水平,对参与国际竞争、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教育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网络教育的含义
早在2003年底,上海师范大学赵金波、黎加厚老师通过对“网络教育”概念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及目前网络发展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网络教育”是一种师生借助网络环境,利用面授教育与非面授教育的形式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说网络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为主要教学手段,运用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交互式网络化的教育方式。
(二)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构造,即主要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意识等。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的)。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
网络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式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其他教学媒体和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二、网络教育之于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的网络教育是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空的特点,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以新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原则,以“四大学习支柱” 为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中小学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的组织形态。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组织形态,主要存在两种典型的应用形态,一种是以独立的远程教与学为主的中小学网校形式,一种是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三、目前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原有的教育观念。在应试教育长期的困扰下,评价教育结果的标准是考试分数,导致很多学校虽然配备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甚至建立了校园网,但并未起到应有的效用,要么闲置,要么另作他用。2004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可见,目前我国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
(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随着中小学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网上资源似乎很丰富,但很多网站的内容彼此重复或覆盖面窄,而且内容单调,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网站主要存在五种形式:百科全书式网站、中小学学校网站、儿童娱乐网站、父母教师网站和商业网站。通过对各个网校网站的拜访,综合来看,许多网校只是把书本、教科书搬到网上去,并没有体现网络教育的交互式等优点;一些中小学学校的网站则似乎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工具,内容大多为学校介绍、获奖情况、园丁风采、校园新闻之类,甚至有些网站还处于建设之中,并未为学生查找学习资料提供多少帮助。在商业网校中,试题库屡见不鲜,在线学习或同步教室则是“电子教案”。同时,很多中小学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有路无车无货”,致使投入大量资金的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开发、研制网上教育资源,已成为解决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瓶颈”问题的当务之急。
(三)中小学网络教育的投入问题
网络教育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1998年美国投入510亿美元,旨在使每一位美国公民都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其中,大约有20亿美元专门作为公立学校建设网络教育系统的额外资助,学校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则由国家全部包下来。法国政府2000年拨款5亿法郎作为支持基金,用于全国小学配备电脑,为上网创造条件。而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投资的主体不明确,中央政府的财力难以覆盖,地方政府财政力不从心。因此很多学校的硬件配备都是靠学校挤出来的,且规模有限。
(四)技术支持系统的建立问题
即使具备了高速宽带的网络条件和基本的基础设施,在实践中也还是不够的。为了使广大的教师和学习者参与进网络教育中,必须有一套网络教学和网上学习的技术支持工具,如网络教育平台。一个完整的网络教育平台应该有望上课堂开发工具、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
这些问题的存在,延缓了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如果这些问题及时得以解决,我国的中小学的网络教育将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陈剑光,杜杰.对中小学网络教育现状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徐建一.网络教育: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J].网络教育研究.在线电子杂志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的方法
(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通过构建网络平台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利用网络教育的平台以提高大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聘请国内著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通过网络进行授课,使得大学生们懂得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学习。通过课一些特色网络课程放在资源共享的网络中,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同事也提高了大学生们学习思想在政治教育课程的主动性。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机制。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章制度,以制度为保障促进落实网络的宣传。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思政网的相关管理制度,引导大学生共建网络道德,使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网的制度,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建立网络技术部,设立专门的网络技术部门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便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网络管理机制,明确相关的负责职责,落实相关的管理负责人,学校各部门明确分工健全责任制度。
(三)培养积极的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内容是网站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不同于其他商业网络,其内容应是贴近大学生生活,跟紧时事根据国家的政策进行适应的调整。突出积极健康校园文化,及提高大学生思想文化品位的内容。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
(四)积极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队伍建立由专职辅导员组成的网络教育团队,专职辅导员们理论水平高、思想敏锐、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通过他们自己的博客、网上评论等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同时秉着“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大学生们参与到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当中来,使之成为每位学生首选网络服务主要途径,成为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首选网上渠道。
二、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经费的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网络硬件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设备经费的投入,是网络教育平台开发的有效保障。利用网上工作平台将各学院学生工作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全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网络化,优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沟通和交换的速度,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网络当中多种意意识形态并存,包括道德、非道德、反道德的各种思想,其多元化的特征,注定大学生们更加要加强自身的网络道德。如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很好的网络道德教育,其网络的反面思想就会渗透大学生的思想当中,使大学生们的思想出现偏差。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其最终还是有人来完成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水平,能够很好地解决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高校要根据自身是情况对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工作者进行全面的知识的培训,包括网络技术、网络管理、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
(四)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工作的考核。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工作归纳其中,在学生工作的考核中列为重要的考核对象之一,将其作为日常工作之一,并在年度考核中加于适当的考虑。考核制度的优化完善,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领域的工作的开展。
作者:李留新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网络教育是在现代技术条件支持下与教育活动相融合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特征使网络教育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资源丰富性和共享性等特性。
1 目前网络教育商业模式的介绍
以网校为例,下面将介绍几种盈利模式:
1.1 B TO C模式
B TO C是基础教育网校的主要商业模式,即网校为教育资源和服务提供者,将教学内容放在网校的网站上,以销售学习卡的形式将学习资源或教学服务销售绘最终消费者――学生。
图1网校B TO C模式示意图
B TO C模式更加强调了学生作为受教育用户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课后选择适合的时间,难易程度适中的课程或者试题进行学习,充分显示学习的个性化。如果有疑问,可以通过在线答疑解决,充分提高学习的效率,巩固学习的成果。
1.2 B TO B模式
B TO B模式则是网校借助网校的品牌,将教学内容及更新服务直接销售给中小学校,学校再安排教师有序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或辅助教学。如:北大附中网校,面向各地学校,通过与各地学校结成合作院校,为终端用户学生提供服务。
图2 网校B TO B模式示意图
B TO B模式的优点在于:作为集团客户,加盟学校相对于个人用户更为稳定,给网校带来的利润也大得多,网校在收入上是有保障的。加盟学校介于网校和学生之间,学校可以对网校的资源进一步的加工,制作出适合本地区、本学校教学需要的课件。与此同时,网校和加盟学校在资源上可以互动,对于双方都是十分有利的。在教学方面,学校的统一网络课堂授课能够保证学生接受、掌握知识的效率,课余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上校园网检测自己的水平,查阅各种资源。这样,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使收益的学生范围更广,学生收益的内容更多,更有利于网络教育的推广。
缺点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提高作为主体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但作为最终用户的学生接受的却是“二手”的学习资料。本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获取的资料的进行修改,相对于原始的学习资源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失真。采取集中授课后,学生的学习灵活性降低,不能根据宣己的需求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特点受到削弱。
1.3 C TO C模式
这种模式的网络学校在现实的网络教育中并不常见,但是针对某些独特的领域,还是有相当的市场。C TO C模式以IM(即时通讯软件)为基础,web+IM的方式构建一个服务于中小学生的瓦动教育应用平台,传授者和受教育者在web平台上,能够构建讲座、专题的视频服务,个体的资料等内容和服务。
图3 网校C TO C模式示意图
客户主体是中小学生,附属主体为学生家长。在商业服务模式上,应充分考虑客户主体的意愿和需求,以不变应万变(客户主体中学生永远不变,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改变针对他们的服务模式和内容)。
C TO C模式把网络教育个性化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等价于在现实生活中为学生请了一个私人家教。C TO C模式网络教育是以现有教学内容为主体,附加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和家庭成员交流等多种内容、形式的服务。
2 SNS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出,C TO C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将应运而生,这种模式集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更强调了教学的交互性。同时结合SNS将提高学习者的社交网络能了。下面根据以上SNS的定义功能对SNS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SNS作为Web的一种运用,其诸多的特点与功能都决定SNS必定在网络教育中有用武之地,SNS的互动性可以给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专家之间提供很好的沟通交流环境。信息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资源,实现知识的转化与交流。再者学习者在SNS上可以进行写作训练,而别人的认同可以给与学习者更大的动力,别人的批评可以帮助学习者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说SNS的社会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社会认知技能。从而发挥在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中的运用的潜力:
关键词:网络教育 质量监控 研究
一、引言
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工作发展至今, 试点院校逐渐增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形式。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提高, 也进一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伴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开始受到普遍关注, 有迹象表明, 网络远程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 并需加以监控。
二、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内涵和意义
网络教育也称为网络远程教育或远程教育, 它是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形式不同于传统教育形式,在网络远程教育形式下, 学生与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信息网络成为传输的主要媒介, 多媒体教学是主要的授课方式; 在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讯和反馈机制, 但并不直接和及时; 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质量的网络教育需要丰富和完善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管理、应用到位的技术、全面的服务和充分满足和体现用户需要这五个方面。要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 就需要对网络教育进行质量管理, 明确教育质量的目标, 实施质量监控。网络教育质量监控主要是指通过控制各种相关因素和行为使网络教育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预期目标。
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主体是办学机构, 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控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各个学校都不注意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督管理, 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不利于网络教育的持续和进一步发展。网络教育质量监控是网络教育发展的根本。
三、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策略
我国网络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 还比较缺乏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教育部网络教育年检内容显示, 各试点学校缺乏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制约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务人员的服务管理等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 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效及时的反馈信息。因此, 在现阶段质量监控对于网络教育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加强网络教育质量监控, 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 并建立相关机制, 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质量监控。教育目标和培养方案是网络教育的宏观指导, 其内容质量是网络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前提保证。由于网络教育的培养对象比较大众化, 其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 网络教育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开设课程、选择教学内容, 在分析每个专业的现状基础上建立起符合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才能形成让制定的培养方案真正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其次, 网络教育要保证高质量, 就需要有适合其特点的教材和网络课件。因此, 对网络教育教材和网络课件质量的监控就比不可少。由于网络教育的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的学生, 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教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网络教育所选用的教材需要有别于传统面授课程选用的教材, 而且这样的教材应该浅显易懂、细致深入。另外,对网络课件质量的监控则主要体现在: 课件内容是否科学、完整并具新颖性, 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满足学生的需要; 是否方便学生学习、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制作的多媒体图片、声音等是否清晰明了; 文字是否容易读懂、方便理解, 是否能充分发挥出各种媒介的作用; 学习者是否容易获取课件并方便使用等等。对这些内容的监控是保证网络教学内容质量的有利措施。
第三, 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服务系统的监控。网络教育环境下, 学生主要是通过媒体来获得教学内容和信息。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 需要具备丰富的可供选择的网络课程、教学课件、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并且学习者可以在学习服务系统的帮助下实现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服务系统是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 要加强对这它们的管理和监控, 采取措施确保教学资料的丰富和服务系统的流畅与稳定。
另外,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校外学习中心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桥梁, 具有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职能, 主要体现在检查和监督学生到校外学习
中心上机学习的情况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 并对学校在学习中心的答疑和课程考试等进行安排管理。网络教育环境下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就要充分调动校外学习中心的积极性, 规范管理, 实施相应的奖惩, 以促进校外学习中心的工作, 保障网络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 网络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 而社会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关注也给网络教育工作带来新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因此, 对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需要不断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1]许晓东, 冯向东. 重点大学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4).
关键词:网络教育;终身教育;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
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是一种同时异地或异时异地进行的教育方式。远程教育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函授阶段;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介的广电阶段;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媒介的网络教育阶段。
网络教育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伴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将最终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内容、手段和方法,并将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计算机网络教育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有如此大的影响,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具有的对教育、教学过程来讲特别的特征与功能。具体来讲:
1.网络教育强调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老师决定的,学生一直处于被灌输的状态。网络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学生可以实现在任何地点、时间,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按自己可能的进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这种学生地位的改变使得学生站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学生成了信息加工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如此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发挥自己最大潜能。
2.网络教育信息表现丰富,信息容量大。计算机网络具有强大的采用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将多媒体信息表现和处理技术运用于网络课程讲解和知识学习各个环节,使网络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其它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这种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传输可使学生受到听觉、视觉多方面刺激,大大提高获取信息的机会。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真正丰富,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库和所链接的海量资源库,方便地提取相关的学习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网络教育教学信息交互性强。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与学信息的实时、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有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网络的这一重要特性,使网络教育成为惟一的、真正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远程教育方式。
4.网络教育时间机动灵活,受众面广泛。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网上教育是没有边界的教育,不分性别、年龄,不管职业、职务,无论时间、地点,只要具备上网学习条件,都可以主动地学习来发展自我,打破了学习空间的封闭性,有利于教育的终身化与社会化。参加网络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为在职人员,他们不愿意放弃现有工作,再回到大学进行全脱产式的传统教育,但是又想继续“充电”,学习新知识,以避免不被社会所淘汰。网络教育以其灵活性的特点,可以满足社会上大量的在职求学人员的需求。那些受到各种因素限制的人,如:老人、残疾人、家庭妇女,偏远地区的学生等,也可以接受再教育。网上教育提供的不仅是课程和分数,还提供和其他人交流,共享资源和共同建构知识的机会,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二、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使“终生学习”已成为每个人一生中的必要活动。但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长期脱产到学校去参加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由自己决定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网络教育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早在1998年初,我国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
1.扩大高等教育。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来开辟和扩大高等教育的渠道,我国也不例外。1998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4所普通高校开办试点高校网络学院,开始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育。目前我国开办网络教育试点高校逐步增多,网络远程教育配套设施逐步健全,网络教育在线学生数逐年增加。网络教育为失去接受学校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同年龄的人带来了希望。网络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在职人员提供跨越时空、接受教育的机会,包括成人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历学位教育和继续教育。
2.完善基础教育。我国于2000年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教育部投入7000万元实施“西部教育科研网拓展工程”,为西部地区所有的高校、主要的中专和中小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扶持的学校联网创造条件,建设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体系。同年4月中国基础教育网正式开通,10月国家教育部宣布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中小学网校主要工作是利用网络辅助完成课堂教学,注重课外辅导,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相信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基础教育将成为网络高等教育的奠基石。
三、发展我国网络教育的对策
1.扩大网络教育的开放程度,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所谓开放,是指目标开放即学校向学习的对象开放;教育资源即教学课程开放;教育方式即管理的方式开放;教育场所和时间开放。开放性是网络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提高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重要途径。我国应充分吸取国外开放大学先进经验,实行“宽进严出”,实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机制,实行弹性学制与学分制。从学历层次、专业范围和规模上,扩大办学程度,同时积极推动网络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形成以现代教育为手段、社会教育为载体的全方位开放的教育网络体系。信息时代的教育将突破时间限制――教育终身化、突破空间限制――教育社会化、突破对象限制――教育全民化、突破模式限制――教育个性化,这个突破的过
程也是学习化社会不断形成的过程。
2.加强教师技术培训,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新技术培训及技术应用是网络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正象亚里亚那州立大学教授吉姆・M所说:“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教师为将来做好一切准备,而不仅仅是为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将不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都离不开教师。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熟练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和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进行科研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地获取信息,正确地处理和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到高素质学生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3.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实现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按其性质可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目前我国已经开设的学历学位教育分为4个层次: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专科起点攻读本科,高中起点攻读本科,普通专科。但网络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历教育,以在职人员培训为主要目的的非学历教育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将网络教育的优势与传统教育的优势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教育相结合,网络教育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教育的非学历培训必须面向社会需求、就业需求,如果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不能面向需求去设计课程和内容,就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4.依托高校优秀的软硬件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普通高校是我国科技信息密集的中心,有着独特的优秀教师资源和国家扶持下的网络硬件设施优势。但培养人数却十分有限,高智商的教育力量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依托高校优秀的软硬件资源办网络教育,把普通教育与网络远程教育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实现两种教育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将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扩大教育的规模与范围,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使更多的人接受素质教育。依托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有两种办学模式,一是以学校为主体,二是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办。
5.加速网络教育体系建设,使其发展壮大。首先信息产业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高速、优质的网络服务。第二应加强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开发,加大投入建设精品课程。课件的制作要突出重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必须注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灵活运用。第三应重视教学软件的开发。开发素材库与素材库管理软件,简化教师开发网络课件时的素材制作负担;开发针对具体学科的网络课件模板和向导工具,并提供一些模板化的网络课件,使网上课件的制作更加方便快捷;开发一系列的课件制作辅助工具;开发针对网络教学目的的网页和网站开发工具。
6.推进网络立法进程,规范网络教育环境。加大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实施,建立较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制作相关网络教育的法令法规,提供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体制。跟踪国际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推广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完善一致性测试体系。积极推进质量认证。健康、规范的网络教育环境下,网络教育才有可能得以顺利进行。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但是网络教育立法还是空白。因此,应对网络建设投资主体,网络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和课件的开发研制、评审等作出相应的法律规定,才能促进我国网络教育的顺利展开。
四、结束语
随着网络教育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整个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网络教育,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使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做到合理配置。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使终身教育成为现实和可能,网络教育必将成为构造社会化终身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赵国宏,朱新梅.论网络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2,(5).
[2]鲍志莹.论网络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炭经济研究,2005,(8).
[3]汪湘.网络远程教育的现状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
一、大众媒介视野下我国网络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地的教育投入状况也各不相同,形成了严重的差距,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是远程网络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投入,都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第二,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结构不合理,“一手抓”现象严重。对于英语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而言,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资源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英语远程网络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然而,目前,我国的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出现了严重的结构不合理问题,“一手抓”现象非常严重。这里所说的“一手抓”,是指只注重抓硬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而忽视了软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第三,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的形式比较单一。从全国范围看,目前,许多学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而且有条件的学校还实现了“校校通”,远程网络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受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形式还比较单一。它们主要应用于课件的上传或下载、电子图书馆等操作形式。高度的互动性、丰富的表现形式等网络资源优势在许多学校都不能得到体现。第四,远程网络教育资源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现如今,我国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在查找的过程中,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虽然信息资源众所,但有效度和有信度的信息资源却很少。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远程网络教育资源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加强我国英语远程网络教育政策策略分析
第一,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与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结构调整是改善目前英语远程网络教育现状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做好这两项工作,我们既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又要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两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第二,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体系。远程网络教育是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因此,远程网络教育应当有一套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体系。第三,要积极实现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形式多样化。在现实生活中,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应当呈现一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样做,既可以极大地提高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又可以极大地促进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的变革与发展。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积极地实现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形式的多元化。第四,对网络英语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化商业运作。对网络英语教育资源实行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进行有偿使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合作既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资金、技术和资源的强强联合,又有利于统一标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改变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条块分割的格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众媒介时代下,发展英语远程网络教育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相信在我们对远程英语教育有了清晰的认识、准确的分析及切实有效的实践后,英语远程网络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作者:王敏 单位:江苏如皋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