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5: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阿拉伯语语言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改革;第二课堂
阿拉伯语视听课是《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专业必修课。作为一门专业课,阿拉伯语视听课与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课程相比,在阿拉伯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极小。据调查,各高校开设的阿拉伯语视听课基本设置为大二至大三年级,共四学期128课时,每周2课时。而阿拉伯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占整张试卷分数的比例是20/120,即1/6,所占比重大,这就对听力教学提出了高效率的要求,即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发挥视听课的最大效用。
一、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在全国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的30余所高校中均开设了这门课,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各具特色,无材,各校学生听力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受到课程安排、课时分配、学习环境等制约,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表现出以下特征。
1.教学内容不丰富不新颖
近几年来虽然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但阿语专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却是滞后的,尤其体现在专业教材、资料的建设上。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教材只有北大出版社的《阿拉伯语基础听力教程》(2009)和外教社出版的《阿拉伯语听说教程》(1993)。这两套教材有些内容(如新闻时事)已经严重过时,有些远离真实语言运用,语速过慢,音调夸张,缺乏口语特征。部分高校使用阿拉伯语原版教材??????? ??? ????(你手中的阿拉伯语),这套教材由沙特教育部制定和编写,针对母语非阿拉伯语的学习者,内容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交际到阿拉伯人的文化、风俗、国情等,但宗教性较强,有些内容不适合用于教学。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因此视听材料不能拘泥于单一陈旧的课本教材,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新出现的视听资源并加以分类整合,形成更丰富、更新颖的教学资源库。
2.教学模式的改革没有落到实处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阿拉伯语的教学手段也有所更新,原本的阿拉伯语听力课改为了视听课,但并没有真正地改头换面,在教学中仍由教师主导,采取单一的三部曲“放录音或视频――讲解疑难词句――提问回答”的教学模式,“教”仍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处于被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听力潜能的发展。对于电影、广播节目等的处理,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如一节课放整部影片和整段节目,只是让学生看和听而没有训练和反馈,实则是无意义的形式化“创新”。
3.教学环境沉闷
阿拉伯语视听课的教学一般在语音室内进行,长期在典型的语音室内接受听力训练,学生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缺乏自信,过于焦虑,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行交际的欲望受到抑制。且每次2课时90分钟的长时间听力,容易使人疲劳、走神,影响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当前阿拉伯语视听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的单一、机械、枯燥,听说脱节、视听资源陈旧、课堂互动性差、多媒体设备利用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在我校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改革探索。
二、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及实践
对于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模式的改革,笔者的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听说能力为目标,努力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改革的方向:一是丰富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引进国外教材、搜集整合网络视听资源;二是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各类课堂活动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三是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训练与反馈,实现视听说三者的有机结合;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课外活动以弥补视听课在课时上的不足。以此思路为指导,进行了以下视听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1.建设多元化的视听资源库
以现有教材为基础,大量搜集网络资源,如前方记者报道的CCTV-ARABIC、半岛、联合国网站新闻及片长10分钟左右的多主题视频材料,引进阿拉伯语影视、动画等辅听材料,并搜集阿拉伯语广播、视频网站,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形成“视听说”结合的教学模式
实现从传统的只听不说或多听少说的模式向听说结合模式的转换。例如,截取一段5分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2-3遍后复述内容。与传统模式相比,听完后的复述和模仿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更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也给了学生展示自己听说能力的空间。又如,在听说训练中使用影子跟读法,使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逐渐适应阿语发音以及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和朗读习惯。
3.注重文化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标全然无关的事情,而是语言学习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能因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不懂文化规则和模式,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语言。[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熟悉的内容能更容易听懂和理解,但对于生疏的内容尽管单词都学过却很难理解。因此,笔者在视听课的教学中注重给学生介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人生活习俗、评述阿拉伯国家的热点时政,帮助学生理解与汉语不同的阿拉伯语语言使用特点,使习惯于中文思维方式的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差异敏感性,以便迅速正确理解阿拉伯语会话和语篇。例如,在使用影片“阿布拉曰长”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课前搜索观看电影相关信息,上课放映前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中的方言和特殊用语处稍作停顿,加以解释。最后,选取一些片段让学生反复听和分组进行模仿,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亲切地体会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联,加强对语言的听力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如,讲到西奈半岛时,要求学生课前做好相关预习,在课前先用5-10分钟提几个相关问题,与学生共同回答使学生对西奈半岛有总体、大致了解。再听录音,学生就有了一定的相关背景知识,更好地听懂语段大意。
4.发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通常被称为“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将其称为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而言。“课外活动”首次在美国大学中出现,是以文学社团的形式起源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之后,课外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社团、学生会、焦点活动、联谊活动、电影俱乐部、读书俱乐部等。大学的外语第二课堂形式通常有外语角、组织学生观看外语原版电影、收看电视节目、组织学科竞赛等。基于这一教学理念,笔者为阿拉伯语视听课的第二课堂设计了一些活动。首先,是每学期都进行的文化演习周,这是我校较有特色的一项活动,安排的与视听课相关的活动包括中阿影视配音比赛、阿拉伯语歌曲演唱、阿拉伯语猜词游戏、共同观赏阿拉伯电影等。这些活动起初反应并不热烈,但坚持每学期进行后,教师和学生都更加有经验和热情,学生分组由各老师进行指导后,对自己的作品更加有信心,也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其次,是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任务,如给一段新闻要求他们反复观看,模拟播报表演;又如在外教指导下进行杭州知名景点介绍的视频拍摄,并加入中阿对照字幕,最后所有同学集中一起观看每组的视频作品,互相点评。此外,还开设了阿拉伯语广播,内容主要是新闻、诗歌、小故事等。
这些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教师不会给学生记录学分。但是,由于活动的趣味性使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在娱乐的同时获取知识、得到语言技能的训练。
三、阿拉伯语视听课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挑战及思考
在对阿拉伯语视听课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也遇到许多问题。
第一,目前阿拉伯语的学习资源在国内仍然极少,虽然引进了许多阿拉伯语图书,但对于阿拉伯电影、音频等音像教学资源的获取还是较困难,只能通过教师或留学生从国外带回。同时,网络上可用的阿拉伯语视听资源也是凤毛麟角。但相信随着中阿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推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第二,英语自主学习的软件很多,如同声传译的训练软件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十分有益。而阿拉伯语的学习软件非常少,只有电子词典和一些手机APP,比较有特色的是新近开发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这种电子教科书可以在IPAD和手机上使用,包括文字、图片、多图画廊、声音、视频、3D对象以及互动式组件等集成在同一页面中,使学生的看书体验有了很大提升。[3]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希望以后能多开发同类型的阿拉伯语学习软件供学习自主学习。
第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视听课的重视度都不够。虽然它是一门必修课,但许多学生还是认为只有阿拉伯语基础课才是“主课”,而视听、阅读等课程都被视为“副课”。虽然,建设和发展第二课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视听课在课时上的缺失,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才是更加重要的。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就像初生的婴儿般,人对于语言的第一感触应该是听和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是先听说后读写,但国内的教学常常与之相反。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重视视听课的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视听课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并提升学生实际交际中的语言应用能力,满足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朵宸颉.阿拉伯语基础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4(30).
[2]冯智文.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调查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2.03.
[3]田嵩,魏启荣.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与评价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01.
作者简介:
关键词:电子教科书;阿拉伯语学习;整合学习;评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1-0084-07
引言
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的闪语族,在中东和北非等广大地区使用,同时阿拉伯语也是穆斯林世界的宗教语言。近年来越来越多学生开始对阿拉伯文化感兴趣,阿拉伯语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在实际的阿拉伯语教学活动中,由于阿拉伯语本身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征,客观上增加了阿拉伯语的学习难度,也对阿拉伯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阿拉伯文字是从右向左的书写阅读习惯,并且“产生了以抄写《古兰经》为特点的书法艺术”,阿拉伯文章通常要从整体角度去审视,传统的页面化文献浏览方式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却无法很好地展现艺术特色。阿拉伯语发音包括有28个辅音字母,“每个字母还有13个发音音素”。传统教学方式中使用教材配录音带的形式,一方面不便于携带,另一方面分散的媒体也很难给学生整体化的学习体验。还有就是阿拉伯世界特色鲜明的穆斯林宗教文化背景,是学习阿拉伯语必不可少的知识组成,而单一的媒体形式无法更加有效地传播阿拉伯文化知识,在客观上又增加了初学者学习阿拉伯语的难度。
阿拉伯语的特性使得其学习过程不能完全照搬英语语言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文化和语言学习并重的形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下的整合学习环境,系统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的能力。本文所要探讨的即是充分发挥以互动式电子教科书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阿拉伯语学习资源整合和文化传播领域的优势,实现阿拉伯语创新学习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一、电子教科书模式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电子教科书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载体,柴艳霞等曾总结过新媒体技术的几大特征,包括:泛媒体化、交互性与融入感、资源充分共享、虚拟化等。新媒体环境实际上早己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例如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各类媒体资源以链接形式整合在一起,微博平台可以将“多元化的交互机制”融入到语言学习中,增强现实技术将“视觉感官系统进行景象增强与扩张”并实现多媒体科普电子书学习等。新媒体环境在教学中的应用一直是近些年研究的重要方向,前面提到的这些教学应用往往只能发挥新媒体技术的部分优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还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阿拉伯语教学实际上也是阿拉伯文化传播过程的体现,现阶段的阿拉伯语学习基本以面授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信息载体主要为纸质书籍。近些年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音视频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开始广泛使用。在新媒体环境中,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互动式教学软件等。其中网络教学平台通常提供的是通用型学习资源存储、分享中心,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但是近年来“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和形式越来越同质化,功能在低层次上徘徊,没有跟上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教学发展趋势”。多媒体课件和互动式教学软件“可以实现异步交际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软件的开发需要一定的成本,且开发周期往往较长,并且难以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本文所探讨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是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且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或者电子课本等学习资源载体,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具有如下特点:依托互联网分享或销售;能够提供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电子教科书的观看设备更接近于传统的纸质书籍,以支持触摸操作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这类便携设备为主。这一意义上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应该说以2010年苹果公司iPad平板电脑为标志,iPad的使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具备了成熟的硬件条件。到了2012年1月,苹果公司又推出了iOS平台上用于互动式电子教科书浏览的软件iBooks2和制作软件iBooks Author,以及分享平台iTunes u和iBooks Store。这使得在iOS平台上,电子教科书模式具备了完备的实现条件,剩下的就是在教科书内容上的充实和实际课堂教学的检验。利用iBooksAuthor制作的互动式电子教科书充分发挥了iOS设备多点触摸操作的优势,操作上的极致简化使得浏览电子书与翻阅纸质书籍的体验非常相似,而且电子教科书可以将文字、图片(分为单张图片、多图画廊、交互式图像等)、声音、视频、3D虚拟模型等多种媒体整合到一起展现,另外在iBooks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中还可以添加片头影片、目录、封面、互动测验题等内容,使得其制作的电子教科书具备了替代多媒体课件的条件,甚至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其资源组织的形式是基于章节和页面这样的形式,因此更加符合教学书籍的编写规范,使得教师能够方便地将传统教科书转换为互动式电子教科书。以iBooksAuthor为例,我们针对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制作了一本用于辅助课堂教学的电子教科书。电子教科书的制作过程可以与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相类比,两种展示形式都是以页面为基本展示单位,而在iBooks Author中强调以章节的形式组织学习资源。阿拉伯语视听说这门课程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所以我们将电子教科书安装教学大纲分成若干章,每一章的学习内容以背景介绍、文字阅读、听力训练、课程测验等多个节的形式组成,基本上每一章组成一个学习单元。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可以方便地整合各类交互式媒体,在电子教科书设计时我们特意在每一节的开头添加一段介绍课程背景信息的视频,在学习内容页面中通过滚动式文本框、图片画廊、交互式图像和多媒体影音的整合来组织学习内容。最后还会通过选择和判断这类测验题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另外在每一章最后还会给出由多媒体资源整合而成的参考文献。
iBooksAuthor电子教科书的分享也是非常方便的,通过导出功能可以直接生成iBooks图书或PDF文档,也可以直接导入到iPad或iPhone中观看。随着iBook Store电子图书市场的完善,生成的电子教科书可以直接到互联网中销售,电子教科书的制作人员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收益,同时电子文档的版权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电子教科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呈现的特征
我们在iBooksAuthor中针对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制作了电子教科书,并将电子教科书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其具有的如下特征:
1.信息呈现多样化
与传统纸质教科书相比,电子教科书能够使用的媒体形式更加多样,包括文字、图片、多图画廊、声音、视频、3D对象以及互动式组件在内的富媒体对象都可以很好的呈现并整合在同一页面中。图l为笔者所做的一本用于阿拉伯语试听说课程的iBooks电子教科书,在一个页面中可以整合多种媒体对象,同时多点触摸操作上的便利,使得学生浏览电子教科书的体验较传统纸质图书有了很大的提升。
2.教学用途多元化
电子教科书最适合的使用设备是支持多点触摸功能的平板电脑,主要的操作方式是手指的点击、划动和双指缩放,简洁的操作方式实际上是对传统阅读习惯的回归。在使用VGA或HDMI连接器后,平板电脑也可以像普通计算机那样输出屏幕图像和音频信号,利用AirPlay技术甚至可以实现音视频信号的无线输出。
我们将电子教科书模式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这种新的课堂教学内容展示方式非常认可,iPad本身精美的界面和绚丽的特效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整合了多种媒体的电子教科书只需要教师的触屏操作即可快速地实现媒体的播放,所达到的流畅度远远超过传统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效果,iOS系统本身安全和稳定的特性也使得由于计算机故障影响授课的情况大大降低,使用电子教科书的iPad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计算机作为课堂教学展示的主要设备。另外,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微课堂也非常适合使用电子教科书作为课程展现的平台,将每节微课堂以章节的形式出现,对微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播和课堂活动的开展都非常有利。
电子教科书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分享给学生安装到自己的iPad中,iOS系统强大的特性也保证了学生们不必为格式兼容性或病毒问题所困扰。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还有一个很好的特性,就是可以实现查看选定文字定义、进行重点标注、录入电子笔记、联网搜索关键词等功能,同时还可以将学习笔记组织成学习卡的形式来强化记忆。这些附加功能可以让电子教科书超越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成为辅助学习的新形式。
3.语言环境统一化
电子教科书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了不同语种间的兼容性问题,在iBooksAuthor中,依托于iOS平台本身强大的多语言支持,包括阿拉伯语在内的绝大多数语言文字都可以直接显示,不会出现Windows平台中常见的乱码问题。对阿拉伯语来讲,阿语文字的输入只要在iOS设置中的“系统偏好”添加了阿拉伯文输入法即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排版时阿拉伯语是从右到左的显示方式。制作电子教科书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多语言支持的好处,阿拉伯文字在iBooksAuthor中可以直接输入或复制粘贴,样式的设置也与中文基本一致。对于使用电子教科书的学生来讲,在iBooks中可以直接使用阿拉伯文进行文字输入,相比其他系统下需要先安装输入法或插件的方式方便了很多。
4.阅读设备专业化
电子教科书具有上面介绍的种种优势,但是不足之处也是存在的。电子教科书普及的最大障碍就是浏览电子教科书需要使用昂贵专业的平板电脑。以iPad为例,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我校学生平板电脑和智能移动终端保有率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以我校为例,在大学阶段正在使用iPad的学生大概有35.4%,拥有iPhone手机的学生大概为33.8%,拥有Android手机的学生大概为66.1%,拥有Android平板电脑的学生仅为3.1%。而另一方面,尽管iBooks Author软件本身免费提供并且使用简单,但是iBooks Author只能运行在Mac OSX系统的苹果电脑中,这类设备在我国教师中普及率还很低,大多数教师还是只能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多媒体课件。
尽管电子教科书模式存在着需要较大的初期硬件投入的不足,在可预见的将来电子教科书模式仍将成为新媒体时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要普及这种模式,则需要将电子教科书覆盖的课程范围增加,使电子教科书模式的整体制作成本降低,同时需要有更多能够充分发挥新媒体特性的高素质教师,制作更多展现效果精美、内容充实的作品。对于学习者来讲,可以尝试使用租赁或者多人共享一台阅读设备的模式,降低学生的使用成本,同时也带动学生问团队学习的意识,最终推动电子教科书市场的整体发展,成为新媒体时代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
三、电子教科书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电子教科书模式最终是为教学而服务的,本次利用iBooksAuthor开发的电子教科书在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中针对一年级新生班使用了一个学期,并在学期末对这48名学生进行了针对教学效果的调查。
1.课堂教学接受度调查
iBooks Author软件制作的电子教科书在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中直接代替了传统的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使用。在整个学期课程中,我们使用iPad和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分别进行了一半的课程,课程教学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教学过程包括播放文字、图片和视频素材,聆听语音回答问题等。针对电子教科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接受度调查及与PowerPoint的对比分别见表1和表2。
从收到的调查表统计结果来看,学生们对iBooks Author制作的电子教科书认可度较高,电子教科书中的图片画廊功能、音频视频播放效果等非常满意,选择不满意主要是认为多媒体素材质量不高,这一点以后可以通过选择高清音视频素材的方式解决。课堂测验题是对所学内容加强记忆的一种手段,总体接受度较高,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测验题型过于单一。
2.自学内容满意度调查
在将iBooksAuthor电子教科书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也将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的电子教科书分享给了有条件的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电子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要注意的是,对于没有电子教科书阅读设备的学生,老师将电子教科书中的内容用其他形式提供,以此来保证教育的公平。期末我们所收集到的学生们对电子教科书内容的满意度调查见表3。
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把阿拉伯语视听说课程的电子教科书交给学生自学其中指定的内容时,大多数学生每周会浏览电子教科书2~4次左右,且每次浏览电子教科书的时间在10到30分钟。学生们对电子教科书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丰富的媒体资源,这也是学生们在自学知识时吸引其注意力的主要方式,同时学生们对电子教科书的交互式操作界面评价也较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为电子教科书对自学知识有一定帮助,这也说明电子教科书不仅仅适合在课堂中使用,同时也非常适合语言类课程的自学。
3.电子教科书模式优劣分析
通过前面的调查表可以看出,电子教科书模式在阿拉伯语课程教学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学生们的肯定,但同时电子教科书模式也一定存在着些许不足。因此我们让每位参与实验的同学写下他认为电子教科书最大的优点和最大的不足,汇总后的结果如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电子教科书的优势是携带灵活、使用方便,且媒体整合效果出色,主要缺点就是阅读设备的初期购买投入较大、比较耗电,且可能会损伤视力。以iPad为例,只是把iPad作为单一的电子教科书阅读器则成本过高,但是如果iPad作为人们随身的娱乐设备,同时兼顾学习的功能,则设备的投入就可以接受了。从健康角度考虑,我们不建议每个学习单元内容过多,10~3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学习单元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回族文化的内容首先是对语言的掌握问题,今天的回回民族,其共同语言是汉文汉字。但在历史上,特别是回回民族形成的初期,外来语确实曾经在回回先民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宗教的缘故及其他因素,这些外来语中的某些词汇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回回民族语言上的特色之一。根据这种遗留和积淀,从文献上提及的“亦思替非”文字到《回回馆杂字》的材料,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两种名称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波斯文。当然,阿拉伯语作为伊斯兰教的语言,在回回先民中的使用和流传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回族的民族语言是怎样从外来语过渡到汉语的呢7本文拟就回回民族形成初期的语言问题,做一概略性认识。
一、先民成分的多元化
回回民族的先民除唐宋时期的著客外,大多来自于元代中亚、西亚迁发而来的穆斯林,这在回族史学界是公认的。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国家、语言及其分布如此之复杂,以致于我们到今天仍不能准确地说清究竟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多少种语言我们只能大致推断出他们主要是由波斯、阿拉伯、突厥等等民族组成的民族混合体。
谈到回族的先民问题。首先应提及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香客。唐代中西交通的大开,穆斯林民族的商业精神,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警容东来,经过定居和华化,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穆斯林居民——回族先民。
回回民族的形成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先民来源的多元化。除了上面提到的穆斯林蓄客外,宋代开封的犹太人(也里可温),元代大批的中亚、西亚穆斯林,南洋、南亚穆斯林以及中国内地土著各民族都有不少先后加入了回回民族先民的行列。宋代居于开封的犹太人,被称为“青回回”,这主要是由于在生活习惯上不食猪肉,与回族相同的缘故,后来其中的一部分真的变成了回族。②
元时,蒙古人究竟迁发了多少中亚、西亚等地的色国人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众说不一,有言二、三百万的,有言一百万的,但既使保守一点,几十万人大体上是有的。元代,每以地名作为种族之名,色国人的名称、基本上是其居住国或地区的名称。象阿鲁浑人、撒马5尔罕人、大食人等。陶宗仪认为色国人有三十一种,③清人钱大听经过考证,竟举出三十三种。④可见,就在色国人内部,语言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回族先民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南洋穆斯林。这一支人数虽然不多,但颇具特色。据我们所知,至少有两个地方的回族是南洋穆斯林的后裔,一是海南省的崖县,那里的回族先民是由于海上遭遇风浪被迫避居于岛上的,原来是占城(越南)穆斯林。史书上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占城夷人忽宣等族三百一人求附。”⑤这里的忽宣是Hussain的音译,又译作胡赛因等,他们是穆斯林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二是山东德州。明成祖时苏禄国国王来贡,卒于此地,为他守墓的后代因为信仰伊斯兰教也加入了回回的行列。南洋穆斯林成为回回来源可佐见于明《四夷馆考》中:“占城、日本、爪哇、满刺加诸国皆习回回教,遇到进贡,番文也属本馆代译”。这个“本馆”,指的就是回回馆。
我们在强调回族族源中外来成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我国境内的士著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成分。比如内蒙地区称回民为“Hotun”,它是“和田”的古音,说明内蒙一部分回族很可能是古代畏兀儿人。一方面是因为华族女子与外来穆斯林通婚,另一方面是这些民族中的一部分人改信伊斯兰教,从而成为回族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所说的回族族源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外来成分的复杂上,也体现在国内民族成分的多样上。
二、回族先民语言的多元化
回回先民来源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语言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语言,发展为今天所使用的共同语言——汉语,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与民族形成及发展同步的过程的。由于回族的先民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而在他们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扎根之初,就必然操有不同的语言,就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先民们至少使用过以下诸种语:
1·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是重要媒介。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在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时,阿拉伯帝国仍在东征西讨,阿拉伯语及连同用它书写的《古兰经》一起,被传播到四面八方。由于伊斯兰教的胜利,阿拉伯语也被蒙上了一层神圣而又高贵的色彩。直到现在,《古兰经》不仅在世界,而且在中国,都以阿拉伯语诵读,历百千年而不变。无怪乎回族内部有些人把阿语当作自己的母语了。明人陶九成曾记录,“回回字,其母二十有)九,横行而写,自前拟后,复归于前,@旧说的就是阿拉伯字。
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客,特别是唐初来华的穆斯林所使用的语言,毫无疑问,是他们的1母语——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据记载,大约到七世纪中,就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商人来华1了。到八世纪时,大食国人李彦升经过春司考察,“以进士第名显”,⑤《苏莱曼游记》记载]彼时广州无一人会阿拉伯语,虽失之偏颇,但也正说明穆斯林蕃客在语言上华化程度之1深,在与华人交往中基本上可以使用汉语。到元代回族形成之前,这个华化的过程一直在]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着。
阿拉伯语因为宗教的缘故,“其经三十,藏凡三千六百余卷,其书体旁行,有篆、草、楷三法。”③又在清真寺中,“堂中有碑,广袤数文,上皆刻异书,如篆箱,是为像主。”⑤既是《古兰经》的文字,在中国,千余年来,一直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其他民族中占有至高地位
2.波斯语
阿拉伯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宗教上,但在回族先民中使用更广泛的,则是稍晚一些由波斯穆斯林商人使用的波斯语。在蕃坊之内,“回妇谓之波斯妇”,又,唐词牌中有“菩萨蛮”者,也为“波斯语Mussulman(Bussulma)之音译。”在唐宋时期,说波斯语的人可能并不多,但到了元代,由于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三次西征而东迁的中亚西亚人中,大多数都属波斯语种。法国人昂里·马塞认为忽必烈时“穆斯林在中国所使用的语言中国语,就渗进了法尔斯语(即波斯语),这是略一研究回族语言特点的人都知道的。”波斯语使用,可能是因为:
第一,波斯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波斯文化以其固有的光彩影响着中亚及西亚各族人。
第二,阿拉伯帝国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萨珊王朝,但在语言文化上却为波斯所征服。这大概也是元明两代,把波斯文字当成回回字的缘由吧。《四夷馆考》云:“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③这句话把“回回”与“天方”(阿拉伯)截然分开,足见明之回回文断非阿拉伯文,按地理分布,当为波斯。又元以后,大食已为蒙古帝国所灭,此时所谓回回进贡者,亦非阿拉伯帝国的使臣。清人文廷式在其所著《纯常子枝语》卷计七中也以为,元代之回回国子监,所授为波斯字母。
3、中亚各国语
元时中亚各族中,亦即后来等级划分中的“色目人”,虽然以波斯语为主,但其他各种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我们翻开清人钱大听的《元史·氏族表》,从色目人的种类上,不难看出他们在语言上的多样性。这样说并不与前文“以波斯文为主”相矛盾,人们崇尚一种文化,就会学习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这不等于说完全摒弃本民族语而全盘“波斯化”,这与今天我国各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使用汉语,但同时又保留民族语言文字,道理是一样的。
4、马来语
山东德州的回族由来,相比之下更晚一些。永乐十五年,苏禄(菲律宾)国的东王、西王、峒王率部众三百四十余人来华,“东王至德州,卒于馆……留妻妾兼从十人守墓。”这十人成为今天山东德州回族的渊源,最初所使用的语言,显然是马来语种。海南崖县的回辉村,至今语言上仍然习其祖先,据专家们鉴定,也是马来语。
5、中国境内各民族语
既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土著民族加入回族行列,在语言上也必然给回族先民注入了新的因素,比较突出的是黎语、壮语、傣语、藏语,汉语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查阅《海南甘蕉蒲氏家谱》,就会发现蒲氏家族中所娶之妇女,多为陈,黄等,均属广东之黎族大姓,其他如青海卡力岗藏回,云南傣回等,这种称呼本身,就很能说明不同民族在血缘及语言上的杂揉性。不同民族的人与回回通婚,该民族语就在回回先民中出现过。这样,我们看到了一种语言的大汇合现象:回回先民所使用的语言,既有汉藏语系,也有南岛、阿尔泰语系。这些语类几乎超过了世界语言分类的一半。这恐怕在其他民族中还不多见。
作为一个民族,支离破碎,五花八门的语言显然是不胜其任的。我们从元代回回国子监教授“亦思替非”文及明《回回馆杂字》的事实,看到了作为中亚、西亚穆斯林,在语言上受到波斯的影响所萌发的统一趋势,只是这个发展趋势还没有成为现实,就在汉文化的冲击下被打断了。“亦思替非”文。‘“实际上就是波斯文”《回回馆杂字》及陆次云《译史记余狈u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种文字的实例。
波斯语在回回先民中的优势地位,不久就遇到了竞争者的挑战,文化高度发达的汉语汉字在先民生活中的出现,使回回先民语言的同化和融合,出现了新的趋向。
三、回族共同语的形成
几种不同的语言相遇后,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
A语言
1.B语言统一为A人或其他语言
A语言A语言
2、B语言B语言(多种语言并存)
回族的先民语言与汉语相遇后,发生的变化属于第一种情况,即两种语言融为一种语言。语言的融合是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同步的。回回先民在语言上逐渐学习汉语的过程,不同来源的先民是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唐宋的穆斯林蓄客是先导;蒙元时期的色目人华化是主体,是;明以后南洋穆斯林入附是尾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在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汉族中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为了交往的方便,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再者,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特别是相互婚姻诸方面的联系的加强,是他们学习和掌握居住区汉语的推动力。
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人数多.文化先进的民族的语言文字对其他民族的影响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但多种语言演变为一种语言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减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间有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双重或多重语言制的过渡,最后才能实现语言的统一。回族从先民的多元语言,到最终完全实现以汉语代替所有的非汉语语种,也经历了这样广个过程。
笔者以为,回族语言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通婚的结果。
拿回国先民典型意义上的家庭(——即男方为外来穆斯林,女方是中国妇女)来说,一个穆斯林在中国娶妻生子,那么他可能在同国籍的穆斯林中仍说本民族语,但回到家庭中,他不得不试图说妻子可以懂的话。这样,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内部通行的是两种语言——-一丈夫的非汉语语言和妻子的语言。他们的后代在中国土生土长,不管其父母使用什么语言,他们对掌握汉语的需要,显然较其父母更加迫切,尽管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学的是父辈的语言。由于周围环境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他更多使用的只能是汉语。到了第三代,接受汉语学习的可能性就更大,对祖辈的语言就会保留得越小……一代一代下去。祖辈语言的实用性及对它的依赖性依次递减。元代色目人参加科举时以修汉学取科第者,人数不少。⑤足见色目人汉学程度之高。汉语的使用量在回回家庭中逐年逐代的增长,直至最终在社会生活诸方面,彻底取代了先民的语言,而只在宗教生活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淀积。
纵观历史,回族先民中的双重语言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元明两代的历史看,至少在明永乐年间,在回回人中还通行波斯等文,若从唐宋时住唐的著客开始,这个双重语言制过渡期大约经历了好几百年。这一过程的基本结束大致是在明代,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已很明显之后。如前所述,明成祖时为苏禄王守墓而留在德州的十余人,他们要在德州生活下去,就必然要与更多的汉人打交道,并最终使用汉语,这是回族先民中最后一个外来成分语言转化的结束。留在内地的外国穆斯林。无论是通婚,还是文化经济活动,除了加强和汉族人民的来往外别无他途,这就加速了他们掌握汉语的进程。
四、回族共同语的特点
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是其必不可少的民族特征之一。
我们不能忽视共同语言对于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回回民族的形成来说,如果说伊斯兰教是先民们的精神纽带,是回族共同心理素质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因素,相同或相似的经济生活,是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经济基础的话,那么汉语则是回族形成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语言条件。“回回民族的形成以有了以汉语为共同语言为一个标志”。四以这个标志来看,回回民族的形成在全国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东南沿海是穆斯林蓄客曾经活跃的地区,在元代就已基本上成为回族的一部分,而西北及元代内迁至各地的中亚穆斯林要晚一些,大约在明前期或中期。回回民族在语言的上特点主要有三点;
1、使用汉语文
汉语之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是经过了一个从多元化到双重语言制,再到共同的语言----汉语的演化过程的。这个过程前后持续大约到明中叶后完成。不同来源的回回先民来到中国后,为了社会交往的方便,他们必须有一种新的共同语言。再没有形成民族之前,回族先民们使用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后来逐渐接受了汉语,加上其他一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才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
2、回族语言中的特殊词语
回回民族虽然使用汉语,但其中仅为回族人民所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又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这些特殊词语一般说来有两大类:一是非汉语来源的汉语词,象“乜贴”、“主麻”、“玛致”等等,这里不全是宗教用语,也有日常用语;还有一类是汉语来源的汉语词,但现在只有在回族人民中经常使用,如“无常”、“出散”、“教门”等。
3、对先民语言的保留
回族语言中的外来成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而不仅仅是宗教词汇或日常用语回族先民使用过的语言,再后来民族的发展中有一定程度的保留,这又反证了回族来源的多元性在这种继承与保留中,有阿拉伯文字母书写的“小儿锦”,有波斯文字母书写的“回回文”等。
关键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开放性;保守性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糅合了东西方古代优秀文化,尤其是汲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属于阿拉伯人固有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多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的新文化。所以,可以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贯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流媒介,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
(一)开放性的形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早在公元7世纪之初的阿拉伯部落林立、缺乏统一的文化思想,直至传播伊斯兰教,才使得阿拉伯人成为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然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伴随着穆斯林向东西方扩张的历史,阿拉伯人先后征服多个国家建立起“阿拉伯帝”,其中原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了交融发展,使得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同时,也使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融合古代多种优秀文明的综合性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医学、天文学、游艺、美术、工艺、占星学等多种文明成果糅合在一起,涉及到波斯、古希腊、罗马、印度以及中国等各种优秀的古典文化。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互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善于汲取其它文化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长期的征服战争过程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且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对其他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然而,早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毕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上与其他优秀文化相比处于劣势,古代印度、埃及、罗马、叙利亚等国家的文明程度要高于阿拉伯人,所以,当阿拉伯人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在积极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各种民族文化在阿拉伯人的精神世界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逐渐形成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尤其是在阿拔斯朝时期所掀起的“翻译古典文明运动”,使得阿拉伯人大量吸收了来自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化纷纷以阿拉伯文为载体而被保存下来。同时随着伊斯兰教向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其他民族也在积极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也成为许多民族的通用语言。可以说,阿拉伯人在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拉伯文明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东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桥梁作用,使得大量的东西方古代优秀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多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如赫伯特・格特沙尔克所说的“全世界都应感谢阿拉伯这个媒介”一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保存与传播作用,例如中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在中世纪通过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的。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创新者,他们在翻译其他优秀文化过程中,会融合进入更有价值的解释和评论,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没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那么世界文明发展的脚步无疑将会延缓。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
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作为统治者,在吸纳外来民族文化时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在保留自身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兼容并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取舍标准主要是依据伊斯兰意识,对外来文化进行筛选和加工,适合帝国政治和伊斯兰宗教发展会予以保留,对于那些非伊斯兰的文化会排斥,以此来确保伊斯兰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所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是相统一的,开放性建立在保守性的基础之上。随着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倒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却得以庇护延续下来,二战以后,阿拉伯国家陆续获得民族解放,伊斯兰文化复兴有了新进展,也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阿拉伯民族文化的保守性和排他性也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面对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当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更加凸显,开放性与保守性的对话一直没有停止过。
三、结语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与伊斯兰教本身的理性思维密切相关。同时也证明,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和渗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世界文化也得以借助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媒介作用,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更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新时期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面临着重新审视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一、文化与语言
文化一词内涵丰富,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称,包括饮食、器具、房屋、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风俗习惯、学术思想等等,语言也在其中。许多学者认为,“文化”这一概念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抑或是指一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由二者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通常称之为深层文化。狭义的文化仅仅指文学艺术。这一阐述较为贴切,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文化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语言,一方面,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如汉语、西班牙语,由语音、语法、词汇等构成;另一方面,也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说出的话,写出的书信、文件、文章。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必须借助语言。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许多西语学生,由于对西班牙或拉丁美洲的文化知识缺乏了解,常常对一些谚语类或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句子不理解。如例1: la revoluci??n de terciopelo; (实际指的是和平演变)。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说像摩尔人那样,揪掉胡子?原来西班牙人把生活在北非的阿拉伯人称为摩尔人。据说,摩尔人遇事,一着急就揪自己的胡子。如若不了解西语对象国的有关知识,很难理解上面几个例子的含义。
二、西班牙历史与语言的形成
要了解一个民族现在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历史,历史与现在息息相关,是现在许多文化现象的根源所在。一个国家的语言总是在漫漫历史中变化发展,有些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大部分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保留至今。
西班牙的民族、文化和语言是由印欧文化的多个民族及语言和的阿拉伯人的灿烂文化及其语言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融和演化形成的,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得天独后的地理位置使得西班牙文明伊始就成为欧洲和非洲文化的天然纽带。这也使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遭受外族的入侵。
公元前218年罗马大举入侵西班牙,并于公元前206年占领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罗马人入侵后,与半岛人通婚,西班牙民族经历了一次混血过程。罗马人把他们的影响扩大到西班牙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把他们的拉丁语带到了西班牙,沿海居民首先接受并使用了拉丁语,内地人则较多地保持自己的语言,或使用夹杂着拉丁语的土著语。
在罗马人长达6个世纪的统治中,西班牙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不断的罗马化(Romanizaci??n)。罗马人按照自己的城市模式,将西班牙的许多居民点建造为城市,所以大多数的西班牙城市都有罗马渊源。而梅里达(Merida)城市的命名正是源于罗马皇帝Emerita之名。罗马人还在各个城市中修建了具有罗马风格的寺庙(templos)、圆形剧场(anfiteatros)、竞技场(circos)、凯旋门(arcos de triunfo)、引水管道(acueductos)等。这些词都是由罗马人当时的命名演化而来的。
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赶走了罗马人,开始了对西班牙300多年的统治。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语言又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变化。由于日耳曼人勇敢善战,军事较为发达,因此军事词汇丰富,许多军事词汇先为拉丁语吸收,而后演变成西班牙语,如: bot??n (战利品),guerra (战争),tropa (军队),tregua (停战),ganar (取胜),esp??a (奸细)等。
在西班牙的人名和地名中也留下了日耳曼人的痕迹。现在西班牙人常用的人名Alfonso (阿方索)、Fernando (费尔南多)、Rodrigo (罗得里戈)、Gonzalo (冈萨罗)、Adolfo (阿道夫)等。西班牙南部Andaluc??a (安达卢西亚)这一地名也是在西哥特的征战中形成的。
关键词:乌姆鲁勒・盖斯 悬诗 丝绸之路
一、作品翻译存疑及大胆解读。
(一)、乌姆鲁勒・盖斯的名句“al yawm khamron w ghadan amaro”出处
乌姆鲁勒・盖斯的父亲被人杀害后,他闻讯长吟了一整句话,《阿拉伯文学选集》里的阿拉伯语原文(音)如下:
“Daya’any saghiran, whamalny damoho kabiran,wla sahw al yawm wla sokr ghadan,
Al yawm khamron w ghadan amaro.”
作为该选集的编写者薛庆国教授在其另一著作《阿拉伯文化大观园》中对这一段的译文是:“‘父王从小把我抛弃,却要我长大后为他报仇!’并发出了流传千古的誓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醒来干正事!’”在陈丹青笔录木心讲述的《文学回忆录》中是:“后来父亲被杀,他得知消息后,叫道:‘你毁了我的青春,又把复仇重任压在我身。今天喝酒,明天办事!’”二本著作中没有提到原文的第二句(即“wla sahw al yawm wla sokr ghadan”)。
在仲跻昆教授的《阿拉伯文学通史》里关于这一段的译文直接明了:“小时候他让我浪游,长大了却让我复仇。今日不醒,明日不醉。今日且饮酒,明日壮志酬!”黎巴嫩汉纳・法胡里著郅溥浩译的《阿拉伯文学史》中为:“于是他叹道:‘父王从小把我抛弃,却要我长大为他复仇,今日虽然痛饮,明天却醉不成,莫如金朝有酒金朝醉,明日好去干正事!’”而王复、陆孝修编译的《悬诗》中则为:“他伤心地说:‘我年幼的时候,父亲听任我日益消瘦,如今我已长大成人,他却对我十分关心。’他耸耸肩又说:‘今日不戒酒,明日还痛饮: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动手干大业。’”三部著作对于第二句的翻译“今日不醉,明日不醒”、“今日虽然痛饮,明天却醉不成”和“今日不戒酒,明日还痛饮”出现了明显的意思上的差别:仲跻昆教授对原作的解读表达了某种“一不做二不休”的决绝意志,强调不管是今日还是明日都要喝;郅溥浩译著则给人一种不情愿的被迫放弃饮酒的感觉;最后王复陆孝修编译的《悬诗》著作则是明确表达不放弃饮酒。
(二)、对第二句“wla sahw al yawm wla sokr ghadan”的大胆解读
《阿拉伯文化大观园》和《文学回忆录》里不知道是何原因没有提及第二句,后三本著作中几位前辈大家在翻译第二句时又各具特色甚至意思大相径庭,笔者斗胆猜想也许前二位作者对第二句意思存有疑问所以不提,而后三位则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各自解读。出于好学之心和“越是外行,勇气越大”的鲁莽之气,笔者大胆对第二句给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翻译:“如果今朝还酩酊大醉,明日定会是‘无药可救’”。这里笔者把sokr译成名词“糖”(sokr作为外来词在现代阿拉伯语里就是糖的意思)而不是“饮”这个动词,而且把“糖”引申为一种“解酒药”。这一启发来自于季羡林教授《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这篇报告中谈及其对“糖”历史的一段精彩论述。季羡林教授认为“糖”的背后有一部文化交流的历史,他从语言起源的角度论证“糖”(这里主要指经过人工炼制的白糖)是从印度传出去的,中国的米字旁的“糖”字,到六朝(即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才出现,进而说到至唐贞观年间我国已经能够制糖,但是水平不高,要派人去印度学习。后来我国制出来的糖,颜色、味道都超过了印度。《新唐书》说“色味逾西域远甚”。同时季羡林教授还谈到中古时期白糖很贵,当药来用,非皇家贵族、大商人是吃不起的。这里笔者大胆提出这样的假设:在乌姆鲁勒・盖斯年代的历史背景下是否有糖传人了阿拉伯半岛的可能性,以他的家庭背景是否可以品尝到当药来用的糖?如果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那么诗人所言道的sokr解读成“糖”一词似乎就有了一些依据。
二、乌姆鲁勒・盖斯生活年代的历史背景和他所处的地理位置
(一)、乌姆鲁勒・盖斯生活的年代
关于乌姆鲁勒・盖斯的生卒年观点不一。蔡伟良教授著的《阿拉伯文学史》中认为他大约生于公元500年,死于530-540年间,仲跻昆教授的《阿拉伯文学通史》里直接给出500-540年,郅溥浩译著的黎巴嫩汉纳・法胡里著的《阿拉伯文学史》与仲跻昆教授给出的年份相同,王复、陆孝修编译的《悬诗》中则认为是约500-540年。从以上对乌姆鲁勒・盖斯生卒年介绍中我们可以圈定一个时间范围就是公元6世纪初到世纪中叶,这个时期的我国正处在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和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开展贸易的时期。从汉张骞凿通西域后,通使西域骆驿不绝,《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支、身毒国”,《汉书・张骞传》有:"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有、条支、身毒国。"“条支”就是指阿拉伯地区,“身毒国”即印度。由此可见从那时起我国已经与阿拉伯地区和印度半岛打通了道路。到了南北朝时期,虽然当时处于诸侯割据,南北方政权更迭的历史条件下,但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并未中断反而成为了此后阿巴斯王朝和唐王朝二大帝国之间丝路贸易进入繁荣时期的必要过渡阶段。《魏书・西域传》、《北史・列传第八十五・西域传》、《梁书》等史书对此时的中国与西方包括阿拉伯地区的各种贸易往来与人文交流都有详实的记载。根据季羡林教授对“糖”历史的研究,此时中国就出现了由印度东部传入我国的“糖”,既然“糖”可以从印度向东传入我国,那么不能排除向西传入阿拉伯地区的可能性,因为印度只是丝绸之路的一个中转站或节点。那么这个时期的 “糖”由印度向西又可以流通到哪里了?
(二)、乌姆鲁勒・盖斯所处的地理位置
郭应德教授在《阿拉伯史纲》中对此时期的丝绸之路描述为:“中国丝绸运到塞琉西亚和泰西封后,一部分经美索比达米亚北部至安条克……;一部分经帕尔米拉运到大马士革……’”第一条可以视为“北路”,这里的塞琉西亚和泰西封后均在现巴格达东南32公里处,美索比达米亚就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而安条克在现今的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边界地区,也就是从巴格达经两河流域北部到达沙姆地区北部;第二条路可以视为“南路”,帕尔米拉是叙利亚中部沙漠地区的一个绿洲古城,经此到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由此可见丝绸之路西端在这个时期主要活跃于两河流域的巴格达和以大马士革为中心的靠近地中海沿岸的沙姆地区。
当我们考察此时乌姆鲁勒・盖斯及其家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必然要和他家族的历史渊源联系起来。关于乌姆鲁勒・盖斯的这段家族历史,蔡伟良教授的《阿拉伯文学史》和王复、陆孝修编译的《悬诗》介绍的都比较概括,而郅溥浩译著的黎巴嫩汉纳・法胡里著的《阿拉伯文学史》则介绍的比较详细,但由于人名地名繁多,理解起来颇费思量,笔者用通俗的语言简单介绍如下:
5世纪的时候,当时有二个强大的国家:一个是西面的拜占庭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一个是东面的萨珊波斯帝国,而在中间的阿拉伯人还未形成统一的帝国,部落间各自为政,战事不断。阿拉伯人一方面为了生存他们要讨好两个强大的国家,另一方面在内部为了权力相互厮杀又不断复仇,其中也有二个敌对的阿拉伯国家:东面沙姆地区的迦萨尼王国和西面伊拉克莱赫米人的希拉王国,前者倾向于拜占庭帝国,后者与萨珊帝国结好,并统治着阿拉伯半岛北面包括纳季德(即内志)的广大地区,而统治着阿拉伯半岛南部(今也门地区)的则是希姆叶尔国王。到5世纪中叶,在莱赫米人的希拉王国管辖的纳季德地区新起了一个小国,它的国王则是来自阿拉伯半岛南部希姆叶尔国王的肯达人,形成了一种“北地被南人治理”的局面。 乌姆鲁勒・盖斯的高祖希吉尔・本・阿莫尔・肯迪作为肯达人首领被南面的希姆叶尔国王任命为纳季德国王,那么北面希拉王国的莱赫米人当然不予承认,于是双反产生战事,莱赫米人战败,但是这个仇恨就此结下。到了乌姆鲁勒・盖斯的祖父哈里斯时期,肯达人的王国实力加强,领土也随之扩张。此时哈里斯趁东面的萨珊波斯帝国国王对宿敌莱赫米人不满之际,吞并了统治阿拉伯半岛北面的希拉王国,也就是肯达人统治起莱赫米人,由此他们之间的仇恨裂痕不断扩大。哈里斯任命乌姆鲁勒・盖斯的父亲希吉尔统治阿萨德人和埃脱方人的部落(纳季德西北靠近叙利亚地区)。后来萨珊波斯帝国新国王又转而支持莱赫米人恢复希拉王国的统治,乌姆鲁勒・盖斯的祖父哈里斯和父亲希吉尔先后被莱赫米人杀死,肯达王国也就此消亡。乌姆鲁勒・盖斯面对家破国亡的局面企图借东面拜占庭帝国之力向莱赫米人报仇、恢复失地重振王权,但最终壮志未酬英年惨死。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其家族统治的地区,正是郭应德教授所提到的丝绸之路至巴格达后贸易继续流通的“南路”沿线地区,即东起伊拉克西至叙利亚的汉志地区。因此不能排除“糖”流通到乌姆鲁勒・盖斯所处地理位置的可能性。
三、对乌姆鲁勒・盖斯名句作出“甜蜜”解读的合理性思考。
由上述乌姆鲁勒・盖斯家族历史我们还可以得知他是肯达人,他的家族是王室贵胄,他的身份是王子。所以在直观层面上,笔者首先有理由相信,如果在那个时期“糖”作为丝绸之路贩运商品的话,那么以乌姆鲁勒・盖斯的地位是可以优先品尝到的。
(一)、乌姆鲁勒・盖斯是哈达拉人还是贝都因人
在郅溥浩译著的黎巴嫩汉纳・法胡里著的《阿拉伯文学史》中从生活方式角度把阿拉伯人分为哈达拉人和贝都因人,并指出哈达拉人生活在阿拉伯半岛南部,以经商和农耕为主,过着文明的定居生活;而贝都因人则散居在阿拉伯半岛北部的沙漠地区,以放牧为生,居住在帐篷里,需要通过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一旦迫切需要这些必需品,或为了复仇,他们就进行抢掠。由此可见作者暗示出散居阿拉伯半岛北部的贝都因人比较“野蛮”,和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哈达拉人形成鲜明对比。肯达人来自于阿拉伯半岛南部,诗人乌姆鲁勒・盖斯就是肯达人的后代,他就是哈达拉人而非贝都因人。王复、陆孝修编译的《悬诗》中认为乌姆鲁勒・盖斯是一个贝都因骑士,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沙漠大自然里,这样就出现了一对截然相反的观点。而仲跻昆教授的《阿拉伯文学通史》和蔡伟良教授的《阿拉伯文学史》均未定性乌姆鲁勒・盖斯是哈达拉人亦或是贝都因人。从盖斯肯达人家族历史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他的祖先是来自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哈达拉人,但是他却出生并成长在阿拉伯半岛北部内志地区的肯达王国,是否可以说他是个在贝都因人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却遗传着哈达拉人特质的人,进而具备了二种人的性格特征?
(二)、对“糖”的喜爱
我国学者对乌姆鲁勒・盖斯《悬诗》作品已有诸多分析评价,结合盖斯的生平,笔者认为乌姆鲁勒・盖斯身上所具有的特质和日本哲学大师和y哲郎《风土》里描述的沙漠型人的普遍特征十分相符:对抗、服从和好人工之物。
对抗包括与自然的对抗和与他人的对抗。乌姆鲁勒・盖斯《悬诗》第三部分对黑夜、狼嚎的山谷、马匹与狩猎、闪电和山洪的描绘就展现了他们与自然界的对抗和斗争;而乌姆鲁勒・盖斯家族肯_王国的兴衰也揭示了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生死对抗。对于服从的特征,则是共同生活在一个部落内为了对抗自然、对抗其他部落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当乌姆鲁勒・盖斯得知父亲被杀国已不国时,便抛弃过往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而展现出部落族群利益第一、服从“集体主义”利益至上的精神。笔者这里重点想说明一下第三点好人工之物。在《风土》这本著作中,作者和y哲郎为了论证这一点,描绘了如下的一短文字:
在黑暗的沙漠里,无边的大地黑洞洞地充满着死亡,当遥远的地平线上隐现出一两盏“灯火”,人们是该多么强烈地意识到人世间和生命的温暖呀!这种印象较之横渡大洋时看见地平线上岛屿的灯光更为深刻、感人。过去长途跋涉沙漠的人比如从犹太到赫利奥波利斯的漫长艰苦旅途中,在离目的地还剩一天的行程,从夜营之地可以望见远处地平线上那片灯火时,其喜悦心情只有沙漠型的人才能体会。这种属于人工的东西,仅是以此为由便能予以人们感动的话,那么,自然界所没有的、只有人工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在沙漠中当然是特别为人所好。
乌姆鲁勒・盖斯遗传着哈达拉人善于经商的基因,即使在阿拉伯半岛北部沙漠地区迁徙不定,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以其王室贵胄的身份,对通过丝绸之路贩运而来的各种人工物品诸如丝绸、锦缎、瓷器、马鞍等(当然不能排除“糖”在贩运货物之中的可能)存在着极大的购买需求且享有着优先购买的资格。而此时或许只有像乌姆鲁勒・盖斯这样的王室贵胄才有财力购买得起刚刚传入、如药般珍贵的“糖”。当诗人酣畅淋漓地大醉之后,喝一些如同“解药”般的糖水以便尽早投入对抗自然对抗他人的活动中便是顺理成章之事。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糖水确实有解酒醒脑的作用。这样一来,“糖”到乌姆鲁勒・盖斯那里,他便会对这个人工制造之物充满喜爱,那么在其诗作“wla sahw al yawm wla sokr ghadan”中表达sokr “糖”这样一个概念便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笔者通过对sokr大胆的“甜蜜”解读,仿佛能把整个句子做出这样的一番解读:“我小的时候不培养我,长大了却要我担负社稷苍生(好似你不犁地、不浇水、不除草却要我长出成熟硕美的果实,怎么肯能?),如果今朝还酩酊大醉,明日定会是‘无药可救’,那就干脆今朝有酒今早醉,明日之事明日为。”
四、总结
乌姆鲁勒・盖斯及其同时代的阿拉伯人是丝绸之路一端贸易的“终端用户”,而且只有存在这种“终端用户”的不断需求和持续购买,丝绸之路上互联互通的贩运活动才能活跃起来、沿途交易才能频繁起来,从而把此后阿拉斯王朝和唐王朝的陆上丝绸之路贸易推向繁荣。这种在当时遵循着“经济规律”的运行模式为阿拉伯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和我国从南北朝分裂走向隋唐大统一取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基础贡献了力量。本文对诗人一句名言的大胆解读,妄图通过现有资料证明糖这一商品在公元6世纪已然流通在丝绸之路上的这一可能性,实在是班门弄斧,底气不足。
参考文献:
[1]蔡伟良、周顺贤.《阿拉伯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郭应德.《阿拉伯史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3](日)和y哲郎著;陈力卫译.《风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季羡林、张光U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5](黎)h纳・法胡里著;郅溥浩译.《阿拉伯文学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6]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花儿剧;语言艺术;文化融合;赋比兴
“花儿”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一种山野之歌,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据记载,“花儿”自明清以来就十分流行。历史上,回族在大西北的主要活动区域,也就是“花儿”的主要流传地域。①明清史书中曾有一例关于“花儿”的记载。②但是当时的读书人“都不屑去听这些……竟以词亵语看待。”③其原因还是统治阶级“夷夏之辨”的偏见和歧视。2006年,宁夏“回族山花儿”、甘肃“莲花山花儿会”等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甘肃等地联合申报的“甘肃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顾颉刚说过:“歌谣、唱本及民间戏曲,都不是士大夫阶级的作品。中国向来缺乏民众生活的记载,而这些东西是民众生活最亲切的写真,我们应该努力把它们收集起来才是。”
一、民族性与宗教性对花儿剧语言的影响
一般认为,回族在元代由东迁西域人组成。回族文化之源自然是伊斯兰文化,在中原形成发展过程中,回族文化又深受汉族文化影响。伊斯兰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流经地域广阔,影响巨大,“它像一条纽带将东西方音乐联结起来”。⑤“有元一代,回族之文化自亦将随回族人士而俱来,故其音乐歌曲,亦有传于中国者。”⑥“花儿”作为一个民歌品种,是文化交互融合的结果,发展过程中有过不断吸收、摒弃以及频繁杂交与再杂交过程。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个汲取、交融、再生成的过程。由“花儿”形成的花儿剧是这样,由多民族文化形成的回族文化也是这样。回族语言包含了许多地方民族语言的元素。《曼苏尔》《金鸡姑娘》虽然用汉语传唱,但是其中也有明显的波斯语、阿拉伯语的痕迹,以及伊斯兰教文化色彩。如:“庄严肃穆的清真寺出现了。神情庄重的阿訇走来,人群立即寂静无声。要接都瓦了。”(《曼苏尔》第三场《梦中的婚礼》)⑦“清真寺”源于阿拉伯语Masjid,直接意译为“礼拜的场所”,也称礼拜寺,主要是宗教活动中心、宗教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以及穆斯林民事中心,具有穆斯林联系交往的中心功能。“阿訇”是阿拉伯语akhund的音译,指伊斯兰教主持清真寺教务和传授经典的人。阿訇作为伊斯兰教的职业宗教人士,指导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⑧“都瓦”,是回民的结婚仪式或祈福仪式。又如:“长者(祈祷地)真主啊!你相助你的穆民叶提麦•曼苏尔的米卡哈相成吧!”(《曼苏尔》第四场《跳潭寻妹》);“穆父:真主相助金鸡来,孩子们,再险的路也要打开。”(《金鸡姑娘》第一场《黄妖风呼呼地刮了》);“安大人:愿真主悯福音传,相助你的穆民(嘛)平安。”(《金鸡姑娘》第三场《无价宝端端地丢了》)。“真主”即AI-iIah,常音译为“”“阿拉”等,原意为神,是伊斯兰教信奉的唯一主宰。米卡哈是回族人的婚礼。“胡达”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波斯语khudai或khuda的音译,意为‘自在者’,通用波斯语的穆斯林对的称呼。”中国西北地区的穆斯林亦沿用此称呼。⑨“穆民”,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信仰者”“归信者”“信教者”,旧称为“幕门”“幕民”等,是笃信伊斯兰教者的称谓。凡表示信仰伊斯兰教,并当众朗诵“清真言”“作证者”者,即为穆斯林。其中信仰坚定、坚持宗教功修并恪守伊斯兰教法律和道德行为规范者即称“穆民”。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文化,造就了每个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婚俗礼仪,以及爱情观、人生观。花儿剧作为地方民族戏剧,其方言土语对戏剧语言有着很大的影响。柯杨指出:“‘花儿’里有许多朴素、生动的方言土语,有的反映了多民族语言的相互影响,有的保存了古代语言的词汇,有的表现了特殊的语法结构。”⑩如“盖碗茶”“烫面”“油香”等,表现了当地特色饮食,又如“着气”“难怅”“心疼”“下家”“脸脑”等表示情绪的词语,丰富了花儿剧的艺术表现力,使它有了更鲜明的地方色彩。对于特殊民族文化的表现,能够使回族等穆斯林民族“各美其美”,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使得剧本富于情趣,能够使其他民族的观众增进对“他者”文
二、口语化与“赋”“比”“兴”的融合
花儿剧由于受到地方方言、民歌和中国传统民歌形式共同影响,剧作者通过对不同的故事题材、人物形象、剧情发展进行描写,唱词以花儿曲令为主体基调,援引了西北地区地方民歌的演唱形式如信天游等,同时也使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比兴手法的运用。作为地方戏剧,语言具有口语化、通俗化,剧本中常有俚语、俗语出现,增强了戏剧的可看性,使之更接“地气”,便于在民间推广流传。如:《曼苏尔》黑蛇精出场想要强占三公主,三公主骂道:“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金鸡姑娘》阿不都与宝物失之交臂后,其妻责怪他说:“竹篮子打水(嘛)空着。”阿不都在用偷来的金鸡献宝成功后,唱:“芝麻(者)开花节节高,逢喜事一步(嘛)三摇。”这样的语句即富有戏剧性,又贴近民众生活,使花儿剧接近大众。来自山川田野中民众创造的民间歌谣、民间戏剧,大多具有浑朴质实、清新自然的风格。“音生于感,感生于天,油然而出,直输肝肺”⑪,花儿剧的曲令、唱词,都是生于天然,“花儿本是心上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在这种直白表达情感的过程中,又具有戏剧性,如实描绘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展现完整的剧情。花儿剧的另一大语言特点就是唱词中的“赋”“比”“兴”。自《诗经》十五国风始,“赋”“比”“兴”在我国历代民歌中都加以继承和发展。它无形地指导和影响着民间歌谣的创作。“花儿”作为西北地区普遍传唱的民歌,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带到了花儿剧中,为花儿剧的文学性增光不少。“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其作为一种表现方法,对要叙述描写的景色事物加以选择、剪裁、概括、集中,使之典型化,并用精悍的语言以直写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民间歌谣与戏曲,运用这种朴素无华的表现手法,唱出动人的歌。如:花儿(者)红破了一道岭,岭岭的山泉水清,照下牡丹千般景,听下了口口的响声。四方的穆民勤耕种,风雨顺盼下个收成,愿五谷丰登世太平,山花儿永唱个不停!(《金鸡姑娘》)这段唱词先描写山野景色,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转而又写勤劳的穆民耕作,并唱着山歌的场面,最后表达穆民心中的美好愿望,五谷丰登,和谐美满。短短几句唱词,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简单而生动地描绘了穆民生产劳作的场面。所谓“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也”。是把两种本质上不相同的事物和现象,通过对其相似点的比较,使相似的特征更加生动形象,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意义深远。如:曼苏尔(唱)(坚定地)霜染(者)松柏叶更翠,雄鹰(儿)经惯了风雷。告别(者)乡亲闯狼穴,喜鹊儿叫开曼苏尔回。(《曼苏尔》)曼苏尔将自己比喻成霜染的松柏和风雷中的雄鹰,既突出了自己不畏艰难的品质,也表现了勇往直前的决心。比喻有借喻、明喻,也有隐喻,如刘勰所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类鹜,则无所取焉。”无论运用哪一种比喻手法,都要确切、生动、形象,突出主题,提高作品的文学性与艺术性。花儿剧中对于“兴”的使用是大量的,起兴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用眼前所见景色开头;有的是先言他物,用比兴的方式开头;有的是用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作为开头。如:众(唱)五月里什么花儿放?啥叶叶七月里最旺?买丽姆(唱)五月里端阳牡丹开,割麦月牡丹叶最旺。众(唱)有眼(者)无眉是啥名堂?谁翅膀飞不到天上?买丽姆(唱)有眼无眉的是蛤蟆王,水中鱼飞不到天上。众(唱)什么人贪心忘爹娘?什么人心眼儿善良?买丽姆(唱)阿不都贪心忘爹娘,善良是二哥的心肠。众(唱)阿一个姑娘牡丹样?哪里的小伙儿配上?穆罕(唱)买丽姆姑娘牡丹样,一搭的小伙儿配上。(《金鸡姑娘》)这一段对唱循序渐进,由景物说起,最终归于买丽姆与穆罕之间的感情。与《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段的唱词也与后文中出现的情节相呼应。花儿剧中对于“赋”“比”“兴”的巧妙运用,是每一个花儿剧创作者智慧的结晶,使得花儿剧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更高,让花儿剧在民族戏剧中走得更远,更久。
三、结语
花儿剧所赢得的赞赏和日益扩大的影响,正是它强大生命力的标志。中国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养育出了具有独特文化的人民,表现出了西部山川的宏伟气势和粗犷情怀,对于花儿剧的研究,可以为包含各个民族文学的“中华文学史”的构建添砖加瓦。总之,花儿剧的内涵丰富,对于花儿剧的整理与研究,有利于发掘回族民族文化心理的认识价值和西北地区民间社会状况,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宝贵资源。
注释:
①屈文焜.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J].民族文学研究,1996(2).
②清代乾隆年间修编的青海《循化志》。
③袁复礼.甘肃的歌谣—话儿[J].歌谣周刊,1925.
④顾颉刚等.吴歌•吴歌小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683.
⑤(日)岸边成雄.伊斯兰音乐[M].郎樱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8.
⑥刘铭怒.回回与元代之戏曲[J].西北通讯,1948(11).
⑦杨玉经,陶雨芳,雷金银.宁夏回族花儿剧精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本文所引剧本原文均据于此,下不一一注明,以避繁冗。
⑧武宇林.“花儿”民歌与北方少数民族语言[J].宁夏社会科学,2012(2).
智慧,是人的知识、胆识、意识与把握客观世界相结合的结果。知识,学识的深厚、广博是基础,胆识是视野、胸怀、气质、判断、能力结合升华,帷幄运畴才能的表现,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1非洲(课本P13-19)图6-16 6-17 6-24
1、国家:目前,非洲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2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③相对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3、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地形:①高原为主的地形,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①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②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区面积世界最大;
③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河流:①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刚果河——主要流经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居世界第二;水力资源丰富
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4、非洲之最: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
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称为“赤道雪峰”原因:海拔高) 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最长的裂谷——东非大裂谷
/5、亟待发展的经济:①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大洲。 ②玉米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水稻不能自给。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2西亚(课本P47-53)图7-21 7-24 7-29
1、西亚成为长期热点地区原因:①重要的地理位置;
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匮乏的水资源; ④文化差异;
2、地理位置:地处“五海三洲之地”。
三洲:亚、欧、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阿拉伯海、红海;
3、西亚气候与农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因此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非常突出。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著名的农牧产品有①土耳其:安卡拉羊毛;②阿富汗:紫羊羔皮;③阿富汗、伊朗:羊毛地毯;④伊拉克——椰枣;
4、西亚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重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5、石油运输路线(看地图背,课本P52):西线(运往西欧、美国)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东线(运往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6、西亚以阿拉伯人为主,属白色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3日本(课本P69-75) 图8-1
1、首都:东京
/2、日本四个大岛自北向南依次 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九州。
3、日本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4、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5、右图(看图背):A日本海
B太平洋 临国 C俄罗斯 D中国 E 韩国
6、日本的象征:富士山;
国花:樱花;大部分为大和民族;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
7、日本气候:①属温带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8、日本人多地少,矿产资源贫乏,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上)。
9、日本农业: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使用小型机械,科技含量高;
10、日本工业的特点是:进口原材料和燃料和出口工业产品,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①多优良港口,海上运输便利。②有利于进口工业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③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多。
1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①沿海多良港,交通便利;②雄厚的科技力量;③高素质的劳动力;
不利: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性强;
二、埃 及(课本P76-80) 图8-13 首都:开罗
1、埃及地跨亚非两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2、宗教:伊斯兰教;
语言:阿拉伯语;首都:开罗,非洲最大的城市。
3、气候: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注入地中海;
4、历史遗迹: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狮身人面像、木乃伊等;
5、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4俄罗斯(课本P81-85) 图8-23 8-26 6-9
1、首都、最大工业城市:莫斯科
/2、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通用俄语,白种人,主要信仰东正教。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是惟一地跨亚洲、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3、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4、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
俄罗斯许多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导致河流结冰期长;沿途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该国有世界最深的、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5、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 地形区三条分界线——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 鄂毕河 )
6、俄罗斯自然资源:蕴藏量大,自己程度高,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铜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库尔斯克的铁、库兹巴斯的煤、秋明和第二巴库的石油;乌拉尔山脉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
7、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8、俄罗斯自西向东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9、俄罗斯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西伯利亚铁路横跨亚欧大陆,称为“第一亚欧大陆桥”。
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俄罗斯最大港口;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5美 国(课本P90-96)图8-39 8-40 6-44
1、首都:华盛顿
最大城市:纽约
/2、美国的地理位置:美国是地跨北美洲、大洋州两洲的北美洲国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美国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两个海外州组成;
3、美国三大地形区: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北段(由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组成),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4、美国最长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该河流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是世界第四长河;
自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
5、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五大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全部在美国境内。
6、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是美国农业的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也需要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原因是美国本土缺热带气候。农业带的分布:乳畜带——分布在东北部,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凉利于牧草生长;人口稠密,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工业中心:①东北部地区:华盛顿(首都);
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芝加哥(交通中心);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②西部沿海地区:西雅图(飞机制造);旧金山(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洛杉矶(美国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好莱坞);③南部地区:休斯敦(宇航、石油)
8、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大部分是白色人种,其次是黑色人种。
一、伊斯兰教红堡——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
(一)伊斯兰教与其建筑特色。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al-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顺从”、“和平”。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
(二)历史沿革。公元8世纪,入侵西班牙的摩尔人在现今为圣尼古拉广场处,修建了一座要塞,标志着摩尔人统治格拉纳达的时代开始。公元1002到1031年间,科尔多瓦哈里发王国的衰落导致了许多独立穆斯林小国的建立,其中包括齐里德王朝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这个王朝的统治从1010年一直延续到1090年。在这一政权统治下,格拉纳达发展起来并保持了哈里发王国的艺术成就。
(三)建筑特色及细节。阿尔罕布拉宫坐落于格拉纳达的一座小山,周围环绕着蜿蜒起伏的红石围墙,人们又称之其为“红堡”。从奈斯尔王朝统治者穆罕默德一世着手建造阿尔罕布拉宫开始,虽然几经修缮,但它始终具有极其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阿尔罕布拉宫中有四个主要的中庭:桃金娘中庭、狮庭、达哈拉中庭和哈雷中庭。阿尔罕布拉宫中的“使节大厅”最负盛名,位于桃金娘宫,它是宫里最大最豪华的厅堂,苏丹在这里接见外宾。墙上复杂的花纹取材于贝壳、花和星星等大自然中的要素。伊斯兰教建筑在花纹方面有着独特的传统。相传,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时认为画人像是魔鬼的行为。也正是这样,清真寺建筑装饰纹样不准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
在这座宏伟精美的阿拉伯宫殿中,这些用做装饰的艺术图案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花草植物图案,以花、叶、柱为主,缠绕出数不胜数的图案,图案有规律并讲究对称。二是几何图形,有圆形、波纹形、多边形等,或单一使用或几种套用。集合图形内还有花草图案,这种图案也很规范。三是用阿拉伯数字做花边装饰,它不同于植物图形和集合图形的规则与对称,弯曲的字母笔画既能整齐排列,又富于变化,给人以动感。所以文字装饰的图案既是阿拉伯书法的精品,也是花边图案艺术的上乘之作。
伊斯兰教园林的几大风格特征(园林以伊斯兰的造园形式出现,利用中心十字形水渠分割园林成四个部分,中间设有喷泉;水和园亭是必不可少的设施;植物着重于栽植绿萌树)在阿尔罕布拉宫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这个集城堡、住所、王城于一身的独特建筑综合体中,人们可以看到,伊斯兰艺术及建筑的精致、财富与微妙达到了极致。
二、基督教荟萃一一塞维利亚大教堂(CatedmldeSevilla)
(一)基督教与其建筑特色。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耶和华神和圣灵为核心价值观的一神论宗教。
基督教的建筑主要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种。这座宗教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哥特建筑精巧、张扬,富有英雄气概。避开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来谈论哥特建筑是办不到的,没有独立于基督教本质以外的哥特建筑艺术。
(二)历史沿革。塞维利亚城建于公元前43年。先后被罗马人、西哥特人和阿拉伯人占领。公元11世纪,摩尔人的一个部落在此建立独立王国。1248年,卡斯蒂亚国王费尔南多三世在“光复战争”中夺取该城,赶走摩尔人,从此塞城逐渐繁荣。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这里曾设有“印度群岛(即美洲)交易之家”,垄断着西班牙海外贸易,这是塞城的鼎盛时期。“交易之家”于1717年迀至加地斯,18世纪以来塞城曾一度衰落。
而塞维利亚大教堂就始建于阿拉伯文化兴盛时期。公元711年,摩尔人侵入西班牙,由此开始了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对西班牙长达500年的统治。而塞维利亚则成为了安达卢西亚穆斯林的重要活动中心。1184年,阿拉伯人开始在今天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基址上建造“清真寺”,完工于1198年,是当时穆斯林朝拜的圣地,伊斯兰文化一度在此兴盛。
(三)教堂特色及细节。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它曾是基督教世界里誉为最大的宗教建筑,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并称为世界三大教堂。
大教堂的结构基本具备三个特点:以肋架为拱顶承重构件;采用独立的飞扶壁,使整个建筑充满了神圣性和庄严性;使用尖券调节起券角度,有向上的态势。从外部就可看出它高而尖的顶,有“基督复活的象征”之说。
大教堂经过多次改建和装饰,除局部细节外,现在从外观上已经很难看出清真寺原先的模样,这就是典型的西班牙式扩建,体现的正是基督教收复失地后的信仰和意志。肃穆的哥特风格建筑处处为信仰服务,而一瞥中窥见的伊斯兰建筑也宣告着曾经占领此地的辉煌的民族。它是被天主教教徒掏空了伊斯兰教的内心,奉上了天主教的圣人,建筑风格的转变与交融,体现的正是信仰与文化的冲突。
建筑是文化的符号,是凝固的艺术。建筑在物质层面体现着文化。西班牙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受到了来自不同统治者的统治,统治者们为了显示自己宗教的优越地位,反复进行着破坏和重建。也因此宗教对西班牙的影响自古以来从未曾断绝,西班牙的历史亦是一部宗教史,深入到西班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历了数个异族的相继侵略之后,西班牙在多种文化、多种宗教的交融和洗礼下形成了不同于任何一方的独特的文化特色,而这些奇妙的宗教文化的融合,也在西班牙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建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同文化都有表现其文化精神的实质。在西班牙,各种宗教文化交织,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建筑,它除了融合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亦展现了统治者的崇高信仰。人们利用其伟大的智慧和想象,为世人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具体可感的建筑实体,除了为了建筑史学及建筑美学的学术界和建筑业拓展了一个具有发展空间的理论及实践的领域外,更是为宗教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大的平台,让我们深入探索其建筑之内所蕴含的文化与思想,它就是西班牙宗教历史变迀的舞台。
假如一个人穿越沙漠,艰难跋涉,九死一生,没有把自己的命丢掉,这是他的幸运。当他终于回来,他的身体变了──沙从他眼中夺眶而出,他捂也捂不住,用水也无法清洗干净――沙漠长到他心里去了,包括一幕幕海市蜃楼的幻景。我想起法显、马可・波罗、斯文・赫定这些沙漠旅行家,总能听到他们体内流沙沙沙作响的声音,他们死后的骨灰可能是一捧温
热的细沙。
中国高僧越沙西去
无论是地理的、生态的,还是心理的、象征的,沙漠都是一幅可怕的地狱图,令人心惊胆战,噩梦联翩。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作“死亡之海”,据说它曾在一天之内吞噬了360座城市。撒哈拉沙漠的阿拉伯语含义是“棕黄与空旷”,它高大的沙丘像群山一样连绵起伏,最高可达一百多米。硗瘠和荒凉是沙漠的主宰,最可怕的是缺水,更可怕的是它的一望无垠,对于疲惫不堪、形容枯槁的旅行者来说,它似乎永远没有一个尽头。而沙尘暴一旦形成,就呼啸着,咆哮着,遮天蔽日,其威力能把大地连根拔起,它的狂暴正是“上帝的愤怒”……
倒毙在沙漠里的人、马、骆驼变成了一堆堆狰狞的白骨,秃鹫在高空盘旋,不停地寻找动物腐尸,一只荒漠狐蹲伏着,鼻子上还留着几小时前猎物的鲜血,蜥蜴为了躲避袭击,用松散的沙子隐藏自身,一只母蝎背负一窝小蝎急窜,而狼蜘蛛面如鬼怪,8只眼睛中两只打盹,
其余6只闪着吓人的光芒……然而这一切并未吓退人们跃跃一试的决心。千百年来,进入沙漠的探险队、商队、寻宝者、劫匪、朝觐者络绎不绝,怀揣的目的也各自不同,吸引他们的也许不是湮没的文明、黄金宝藏和别的什么,而恰恰是沙漠恐惧的魅力。
两位去印度取经的伟大的中国和尚领教过沙漠的恐惧。晋代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这样描写敦煌附近的白龙堆沙漠:“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法显以后的一百六十多位中国求法僧,有一百二十多位死在了沙漠、高原或异国他乡。慧立和彦宗合著的《大
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忠实记录了玄奘取经的故事,归国途中他在沙漠中九死一生:“西北而进,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时如雨……水尽,渴不能进……”当佛教越过昆仑,穿越干旱,在沙漠边缘留下繁星般的洞窟,在敦煌则隆起为一个壮丽屋顶,而光芒一直到达潮湿的中国沿海和东亚、南亚。
西方旅行家越沙东来
1224年,马可・波罗经过罗布沙漠。他写道:“这片沙漠是许多罪恶的幽灵出没的场所。它们戏弄往来的旅客,使他们发生一种幻觉,陷入毁灭的深渊。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有些旅客白天睡过了头,或被其他事情羁绊了,滞留在后面,而骆驼大商队已转过了山脚,走得不见踪影。那时,落后的人们会突然听见有人呼唤他们的名字,并且口音又很熟悉,他们误以为自己的同伴在呼唤他。这时候如果循声而去,必将误入歧途,迷失方向,酿成坐而待毙的惨剧。”马可・波罗相信沙漠幽灵的存在,这些幽灵会在空中发出鼓乐齐鸣、管弦并奏的声音,有时又枪声大作,人喊马嘶,所以穿越沙漠的牲畜脖项上都挂着响铃,一方面便于集中走散的人畜,另一方面用来吓退那些可怕的幽灵。探险家巴格诺尔德在撒哈拉沙漠听到过一次怪诞的合唱,持续了五分钟又重归寂静,当地人说这是被流沙掩埋的寺院从地下传来的钟声。古代阿拉伯人也相信沙漠中有隐形精灵存在,它使人听到一种声音,只能觉察其嗓门,而无法发现发出声音的身体。
斯文・赫定把流动沙丘比作“没有十字架的坟墓”,每一次探险队的出征如同出殡。1895年春,他率领五人探险队,带着8峰骆驼、两条狗、3只羊、10只母鸡和一只公鸡,从喀什出发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去寻找传说中的达克拉・马康古城,并绘制这一未知区的地图。这是一次名符其实的死亡之旅,斯文・赫定称之为“我在亚洲东奔西跑中最悲惨的时刻”。可怕的灾难发生在17天之后,探险队已滴水不剩,只能用羊血、鸡血和骆驼尿来解渴,人和动物都疲惫不堪,奄奄一息,每走一步(确切地说是爬)都变得十分艰难。断水的第五天,斯文・赫定抛弃他的探险队和一切辎重,独自去寻找生还的希望。这是一次神助,在绝望的尽头,死神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深绿──树林!和田河!水!当听到水鸟拍打翅膀的起飞声,斯文・赫定知道自己得救了。他写道:“我喝、喝、喝,不停的喝……我身上每一个毛孔和纤维组织都像海绵似地吮吸着这给我以生命的流质。瘪得像木头似的手指,又显
得膨胀起来。像经过烘烤的皮肤,又恢复了湿润和弹性……”
荒芜的自然,宗教的沃土
人在沙漠,因为绝望,因为死的恐惧,他更加频繁虔敬地祈祷上帝,指望上帝将自己从死神的手掌中解救出来。当他终于逃过劫难,得以生还,他由衷地赞美上帝,将奇迹归于上帝,他对上帝就越发坚信,也更加忠贞。对上帝的思慕变得如此急切,它在困厄的人身上切开无数伤口,但也开凿了一个个流水淙淙的涌泉,使他在沙漠中不至于焦渴而死──宗教就是这样诞生的。我们注意到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正是脱胎于沙漠背景,因为沙漠催醒并保护了人的宗教意识。沙漠对于自然来说,是一种荒芜;对于宗教来说,却是一片沃土。
恐惧感是宗教的一个内在源泉,英语中Religion(宗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ligio,意为人在精灵神鬼面前感到的恐惧和敬畏。沙漠同时结合了《创世纪》和《启示录》的大荒景象,它激起的恐惧是巨大的,成为宗教强劲传播的一个前提。诞生于印度丛林的佛教以其阴性特征渗透进阴柔神秘的东方,而从沙漠走出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则如一场飓风,一种阳性的征战,将信仰的火种撒进辽阔、广大的人群。
9世纪末的某一天,喀什噶尔喀剌汗王朝16岁的苏图克・布拉格汗在沙漠中游猎,看到一个中亚穆斯林商队到了日课时间,将自己的行装和货物散放四周而不顾,却面向西方不停地起跪礼拜。他大为惊奇,认为这一虔诚信仰和严格纪律可帮助自己铸就大业,就毅然皈依了伊斯兰教。此后,伊斯兰教便在当地扎下根来,并在几个世纪后成为整个塔克拉玛干地区唯一的宗教。这是一次奇缘还是巧合?诞生于阿拉伯沙漠的伊斯兰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盆
卡塔尔这个被上天眷顾的国家以其丰富的海底油汽资源让人民富可敌国,它因此被称作是“漂在石油上的国家”。它以博大的胸怀吸引着来自南亚多个国家的移民,并屡次协助许多国家实现和平,成为了海湾地区颇有影响力的国家。
提起卡塔尔通常会让人想起美丽的波斯湾。棕榈树小岛和它的首都多哈,这个波斯湾著名的海港是卡塔尔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它位于波斯湾西南岸,与阿联酋和沙特接壤,自古以来就饱经风霜和战火的洗礼,直到1995年卡塔尔的政局才得以平静。经过10多年的发展,卡塔尔正在以石油和天然气上的天然优势,成为波斯湾上一颗耀眼的珍珠。
卡塔尔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并有着世界上最自由的“半岛”电视台,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卡塔尔政府大力投资开发天然气,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制定了开发天然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政府还积极谋求资源之外的生存之道,在这个号称人均年收入世界之首的国度,其旅游和艺术更是大有可为。卡塔尔是一个祟尚自由和开放发展的多元化国家,在200多万的人口中,外籍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70%,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居民太多信奉伊斯兰教。如果说这个国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那要从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大使先生说起,他就是天性友好,懂得与人沟通的人。一提起自己的国家,这个亲和,睿智的大使阿卜杜拉・穆夫塔赫便颇感自豪。
TIDE: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卡塔尔的历史和现状吗?
大使:自从1846年萨尼・本・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我们现在已拥有150多年的历史。在1995年之后卡塔尔政治才趋于稳定,我们的国王埃米尔就一直在寻找利用国家资源的更好方式,我们也加大改革力度,要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和最富裕的人民。我们非常重视改善教育,从国外直接引进先进的教育体制,建立教育基地。我们要将这些国外知名大学集中在我们正在修建的大学城里,它就在首都多哈的市中心,那里将汇集很多知名学府。大学城建筑将延续卡塔尔独具的建筑特色,环境幽美而且交通便利,它集教育、购物、休闲于一体,即将成为卡塔尔又一个地标性建筑之一。
TIDE:您刚才说卡塔尔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请问这是由于1995年卡塔尔发现了天然气吗?
大使:是的,我们从1995年就开始在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现在已出口到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中国,我们已经和中国政府签署了天然气合作计划,天然气开采已经成为继石油之后,又一个国家支柱产业。我现在可以自信地说,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
TIDE:很多人了解卡塔尔是因为多哈,您是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卡塔尔之最?例如,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大使:它应该是在1996年建成的,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改变,是阿拉伯地区电视信息的融合。以前关于阿拉伯地区的报道都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现在半岛电视台就像CNN和BBC一样报道政府和领导者们的真实一面,而且它的英语频道受到了许多阿拉伯地区以外的人喜爱。尽管一些国家,包括美国不喜欢它的内容,或者屏蔽信号,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它永远是最受欢迎的电视台。
TIDE:听您介绍了这些内容。我觉得卡塔尔在阿拉伯地区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请问卡塔尔是怎么看待和周边国家关系的?
大使:我们和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关系都非常友好。可以说,我们没有敌人,而我们团结周边国家的目的很单纯,没有任何自私的想法,我们就是想为大家带来和平。不像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我想美国更多的是基于自身利益才发动这场战争。
我们的国王埃米尔不愿意看到阿拉伯地区的分裂,他希望看到一个和平的大家庭,所以我们先后和黎巴嫩、苏丹、也门还有巴基斯坦斡旋,帮助他们实现国内和平,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说明我们是成功的,我们只想让人民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现在我们坚持平均两个星期举行一次地区性或者国际性的会议,例如今年4月份的达沃斯会议,其中的一部分会议就在多哈举办。我们还将举办更多这样的会议,让国与国之间增进了解与合作,更好地传播世界和平的主题。我还想说,卡塔尔是一个友好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比较小,不像其他国家有着多种文化和语言差异,我们是一个社会,一个大家庭。
TlDE:到过卡塔尔的人都会被它的美食所吸引,请问那里有比较中国化的美食吗?
大使:说起卡塔尔的饮食文化,我们有大型的国际购物中心,那里有世界各国特色的餐馆,你可以品尝到带有意大利、法国、印度、中国等各具特色的美食,说起中国菜,中国餐馆40年前就来到了卡塔尔。
TIDE:对于很多第一次来到卡塔尔的中国人,您可以推荐一些著名的去处吗?
大使:如果对于旅游者来说,我们有很著名的沙滩美景,首都多哈是不能错过的地方。那里的沙滩非常的干净,我们所有的沙滩都对公众开放,你可以尽情地钓鱼、看书,聊天。卡塔尔夏天的气温可以达到5。摄氏度,即便如此,对于那些喜爱阳光浴的游客来说也是难以拒绝的。对于中国游客,我认为冬天是最好的旅游观光季节,冬天的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沙漠里搭起了帐篷,你还可以去Souq Waqif,它是多哈最著名的市集之一,有―百多年的历史,政府于2004年开始翻新,仿照19世纪时的市集设计。修建时,卡塔尔王储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一天要去勘察好几次,现在它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2008年12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馆,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建筑师贝聿铭声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是他设计的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耗资三亿美元。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艺术藏品年代从18世纪到19世纪,不仅仅限于整个伊斯兰世界,还有来自受到伊斯兰艺术影响的印度和西班牙等国家的艺术品。这个博物馆至少有4500项收藏,但是仅有850项藏品在同一时间展出。展出的有金属制品、陶器。珠宝、木雕、纺织品,象牙制品,还有伊斯兰书法、古典书籍以及一些肖像作品等。
TIDE:现在,大约每年平均有多少中国人来到卡塔尔?
大使:现在,大概有超过7000多个中国人定居在卡塔尔。他们多数投身在卡塔尔的建筑行业。每个月大概有500多个中国人因其不同的目的来到这里,例如旅行,商务、还有政府考察等等。
TlDE: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容易就能拿到签证吗?
大使:非常容易。大使馆不受理签证,签证都是在卡塔尔办好的。这里我想介绍三种途径;第一,卡塔尔的酒店可以受理签证:第二,你在卡塔尔的朋友可以帮你办理签证事宜:第三,卡塔尔航空公司也可以办理签证。而且我们一周有5次航班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直飞首都多哈,航行时间一般在7至8小时。
TIDE:听过您介绍卡塔尔之后,我们也非常好奇近年来卡塔尔同中国的双边关系发展如何,请问您是如何看待两国未来的发展前景?
大使:中国和卡塔尔于1988年7月9日建立外交关系。在这20年的发展中,我们同中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等不同领域达成了很多合作的共识。而今年,我认为是我们两国合作最成功的一年,我们已经和中国签署了未来25年的天然气出口计划。我们还和中国的四个城市签署了基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等能源投资开发计划,它们分布在海南、浙江和天津等地。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文化和政治上与中国有很多合作,特别是在联合国对待国际争端的问题上,我们都有一致的观点和态度。
TIDE:据我所知,从中国和卡塔尔建交以来,您就在北京出任大使,这是您第二次又回到北京做大使,那么您对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有何评价?
大使:中国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国家。这4-年的发展速度,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二十年前你会看到有很多自行车,但是现在,大街上你随处可见的却是奔驰、宝马这样的高档车。说真的我还是很怀念那幅大家都骑自行车的画面,那是中国曾经的时代特征。
TIDE:那么,当您来到中国后,您是如何度过您的业余时光呢?在这里您有什么爱好吗?
关键词:口译 语言差异 语言因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38-02
对于口译员来说,影响他们语言产出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我们把这些因素归为两大类:来自语言本身的因素和语言信息外的各种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包括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新生词汇、数字和专业术语等,都对译员的口译质量产生影响。非语言因素包括不同的文化、交际模式和文本背景等。语言因素从根本上制约着译者译语水平和质量。了解这些因素并分析它们如何影响口译质量,会对英语口译的教学和实践有很大帮助。
1 影响英汉汉英口译的语言因素分析
1.1 英汉语言差异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差异给翻译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该文就此做出比较。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例:Women appear to be way ahead in at least one undesirable category while still catching-up to men in some spheres of modern life.
译语:现代生活中,女性在一些领域仍然在追赶男性。但是,在很多不令人不快的领域,她们却远远超过了男性。
在本句中,英语的意思通过句子结构在一个长句中表达,全句通过转折词while使句子化零为整。而译语则通过短句表达出来,两个不同的部分被表达于两个句子。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翻成汉语时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例:We often read in novels how a seemingly respectable person or family has some terrible secret which has been concealed from strangers for years.
译语:在小说中,我们经常读到一个表面上受人尊重的人物或家庭,却有着某种多年不为人知的骇人听闻的秘密。
1.2 新生词汇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使新的语言不断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新生词汇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地反映社会上的发展。当前使用的高频词汇很多都是近年来的新生语言。如手机(cellphone),网民(netizen),扶贫(poverty alleviation),丁克(dink),传销(pyramid scheme),融资(financing),婚介(matchmaking),cybernetcrime(网络犯罪),hypertext(超文本),antivirus(反病毒),teleservices(远程服务)等等。
1.3 数字和专业术语
英汉语言体系不同,数字表达、计数方式差别很大。数字口译很大程度上制约口译的质量。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做好数字口译,对口译工作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文字方面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意译来解决,但是数字的口译不允许有错误或者省略。汉语和英语同样使用阿拉伯语,但是在汉语中,四个数位构成一个部分。因此有如下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等等。而在英语中,每三个数位构成一个部分:one,ten, hundred,thousand,ten thousand,a hundred thousand,million,ten million,hundred million,billion etc.这就使“万”必须有两个英语单词表达“ten thousand”,反过来,英汉翻译中,这个单位必须省略。
术语的特点要求在一个专业领域或学科领域内,一个术语只能用来表述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能用同一术语来表达,不允许歧义现象的出现。全球范围内频繁的技术传播与交流,凸显了翻译和术语的重要性。在翻译过程中术语信息的表达,对于发言人和听众之间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在口译的实践中,译者要处理的各领域术语层出不穷,给口译任务的完成构成极大的挑战。一名合格的译者要有一定的术语能力,化解不同语言间术语的转换问题,确保正确的信息传递。
2 应对策略
2.1 语言知识储备
当前,口译工作的性质越来越职业化,对译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口译译员不是只要知道两门语言就可以胜任的。一个优秀的译员要很好地掌握两门或以上语言,并且有良好的基础。口译译员要掌握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及时了解社会潮流,敏锐发觉新生语言。对于术语的储备,要了解重要领域的高频词汇,在口译任务到来前,针对性的准备该领域的词汇。这样在口译任务时,才会做到胸有成竹,镇定自若。
2.2 笔记法
在数字口译中,笔记法不是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能把错误率降到最低点。在口译过程中,记笔记也是一种分心并消耗精力的工作,不过它的优点在于降低口译员的记忆压力。因此,笔记可以很好地帮助译员储备信息,提高效率。
对数字笔记,我们建议用阿拉伯数字和英语字母相结合的方法。用英语字母T代表万亿(trillion),B代表十亿(thousand),M代表百万(million),K代表千(thousand)。例如数字“四万亿”可以用“4 trillion”,“six hundred and ninety fiv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seventy five”可以记作“695K 275”。这种标记的另一个好处是当数字中间有零位时,可以被清晰的看出。例如“two million fourty six thousand”,在听写时可以记为“2M 46K”,我们可以一眼看到“46”前边有一个空位是应该加上“0”的。
3 结语
成为一名优秀译员不仅需要良好的双语基础,还要精通两门语言之间的差异,善于理解和表达,同时也需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了解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译员要善于学习社会知识,了解时代变迁对语言的影响。
新时代背景下,口译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内容也日益深入,由此对译者术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译员要重视自己的术语能力,掌握源语和目标语不同的语言特征,正确的理解源语术语的意义,并且正确传达到目标语中。口译任务中的数字翻译,要形成一套自己习惯的符号体系,同时力求科学、易用、高效。
参考文献
[1] 波赫哈克,仲伟合.口译研究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 丁宁.话语互动模式下的外交交替传译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 SHI CUITING,网络语言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D].陕西: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
[4] 姚立佳.数字口译分析[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