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制药前景

化学制药前景

时间:2023-06-19 16:15: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制药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制药前景

第1篇

【关键词】制药;污水;工艺;应用

制药企业从规模上可以划分为小、中、大三种,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要想让制药企业更好的处理污水,就必须在工艺上进行一定的努力,帮助他们选择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方法。本文就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及其应用进行一定的讨论。

一、制药企业污水处理现状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现阶段的污水处理并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漏洞,我们需要趁着漏洞和隐患在可控范围之内的时候,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就是整个制药行业呈现出了“一小、二多、三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小,生产药品的数量多、重复多,药品生产的技术含量低、新药的研发能力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低。这一问题导致了药企在进行废水处理的时候,一些大的企业尚能达到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一些条件较差的企业则只能达到一级处理,有些制药厂甚至未对废水进行清污分流。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对制药企业的污水进行处理,避免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制药企业废水的类别

(一)中成药类的制药废水 中成药类的制药废水是制药企业主要排放的废水之一,现阶段的中成药主要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生成不同的剂型的重要制品。由于剂型类别的不同,中成药的废水类型也较多。目前的制药企业在制药工作中,中成药的制药废水主要来自于各个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洗药、煎煮、瓶罐清洗等工序,还有一些管道及地面冲洗水、蒸气冷凝水等,这些污水中含有很多的中成药制剂,残渣的含量也不少,因此,中成药类的制药废水需要谨慎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城市对中药的需求都不同,因此生产中成药的企业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在处理中成药废水的时候,需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处理中成药废水,避免埋下安全隐患。

(二)生物制药的废水 生物制药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粮食等有机原料进行发酵、过滤、提炼而制造药剂的方法。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生物制药的废水排放量很大,随着社会上疾病的不断增多,生物制药的种类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制药的废水呈几何倍数增长,为了保证生物制药的废水能够合理地处理,我们需要对原有的一些处理方式进行深化。生物制药是最近几年发展较好的一种制药方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但是生物制药的优势和劣势都非常明显,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保存优势,解除劣势。从整体的情况来看,生物制药的废水按照工程科学范围的划分可以分为发酵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和酶工程制药。其中,社会上最为关注的就是发酵工程制药中抗生素废水的处理。相对于其他两种来说,发酵工程非常复杂,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参半,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

(三)化学制药的废水 化学制药是现阶段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不仅工艺先进,而且用时很短,能够在短时间内制出较多的药品,充分满足社会上的需求。化学制药企业的废水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有机物种类繁多、浓度高、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化学制药废水几乎得不到二次利用,在处理工艺上也分为很多的步骤。其次,化学制药废水的盐分浓度非常高,严重影响废水处理的效率,甚至造成污泥膨胀、微生物死亡。由此可见,在处理化学制药废水的时候,必须采用针对性的方式进行,传统工艺已经没有办法对现阶段的化学制药废水产生应有的处理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制药废水的种类非常多,有时候需要将多种工艺并用,否则很难将废水处理干净。

三、活性污泥法的应用

制药企业的废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制药企业的废水与城市日常生活废水有很大的区别,前者的污染程度更高,内部含有的元素也更加复杂。为了保证在今后的生活中,获得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必须有效的处理制药企业的废水。在本文中,主要对以下几种针对性的污水处理方式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USAB--SBR活性污泥法处理中成药废水 从以上的表述来看,中成药废水在制药企业的废水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经过一定的讨论和研究,本文认为,采用USAB--SBR活性污泥法处理中成药废水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所谓的USAB就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降解一些复杂的有机物,最大限度的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面的好氧处理做好准备。由此可见,采用USAB--SBR活性污泥法处理中成药废水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比方说,我国著名的制药企业云南白药,在利用此种方法处理污水以后,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5%以上,BOD的去除率达到了90%--99%。

(二)活性污泥法处理生物制药中抗生素废水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比较健全的方法,在很多的方面都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另外,这种方法对生物制药废水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通过详细的统计,哈药集团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之后,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9%左右,BOD的去除率超过了95%,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法的优势来处理废水,只有这样才能将制药企业的废水更好的处理,从而避免一系列的不良问题发生。但是,仅仅依靠活性污泥法处理生物废水还是有所不足,其他的方式虽然效果不如活性污泥法好,但是可以在多种方法共同作用下,将生物制药废水更好的处理。

(三)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化学制药废水 化学制药废水在三种废水当中,可以说是最难处理的一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很少的技术能够较好的处理化学制药废水。其中,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并且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优势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有效提高了传氧的推动力,另一个是气泡与液体的接触时间长达3--5分钟,提高了氧的利用率。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方法非常实用。例如,扬子江药业集团利用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能够保持一个较高的COD、BOD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和99%左右。相对而言,普通方法在COD去除率方面只有70%--80%。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不仅达到了技术上的要求,而且走到了社会的前面,在未来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相信在不断深化以后,能够更有效的处理废水。

总结

本文对制药企业的水处理工艺选择及其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我国整体的情况来看,制药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设备和工艺仍然需要加强配合。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制药企业的污水进一步分析,得到最精确的数据和资料,从而改进设备和工艺,形成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污水。

参考文献

[1]张国芳,肖书虎,肖宏康,宋永会,曾萍,李辉,邵红.黄连素制药废水的电化学预处理试验[J].环境科学研究,2011(01).

第2篇

2010年生物医药板块又喜上眉梢。10月份生物产业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让生物医药板块憧憬更美好的未来。

截至12月22日,生物医药板块以34.51%的涨幅摘得申万行业分类涨幅的“探花”。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仅为1.61%。

生物制品最受益

10月18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指出在生物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爱建证券分析师林兴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物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受益的是生物制品这个行业。

根据申银万围行业分类,生物医药板块分为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商业、中药、医疗服务这六个子行业。

在生物医药板块中,截至12月22日生物制品今年涨幅最低,仅为17.58%,远远落后于医疗器械(93.09%)、医疗服务(80.63%)。2010年生物制品行业涨幅最小,今年业绩增速最快,估值也较为合理。

疫苗是生物制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据了解,全球疫苗市场2008年是192亿美元,2009年是221亿美元,2012年预计会增长到340亿美元,疫苗市场的增速远高于整个医药行业,并且我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总体来说,我国疫苗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上市公司可以关注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

诊断试剂、基因检测方面的上市公司前景也、止人“心驰神往”。“新医改提倡‘治未病’,注重前期的预防,而不是后期的治疗,给生物制品企业(诊断试剂、基因检测、疫苗)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说。

化学药提高附加值

在化学制药方面,林兴秋关注恒瑞医药和海正药业。海正药业已到海外寻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并在往毛利率更高的制剂出口方面发展。

化学制药相对于生物制品而言技术含量并不高。维生素就属于化学制药,我国是维生素产量最大的国家,VC和VE产量占到全球70%以上,但技术含量比较低,大部分都出口。东北制药、浙江医药华北制药都是生产化学药的大企业。

中科院院士张礼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国很多原料药的出口,实际上是按化工原料出口的,但印度在很早前就把原料药生产基地按美国FDA的要求来论证其工艺过程,所以可按药物出口,比我国附加值高很多。

现代中药方面,郭凡礼建议可关注云南白药、同仁堂、康美药业、东阿阿胶等。

中银国际报告称,看好鱼跃医疗在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扩张,并看好九安医疗、阳普医疗、乐普医疗在中档医疗设备材料方面的出口和进口替代进程。

林兴秋认为,2011年还可关注药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但有单独定价权的卜市公司,比如云南向药、马应龙。

研发能力是关键

研发能力是上市公司未来能否发力的利刃。“企业要具备新药方面的研发能力,总体要有一定的新药储备,若完全没有,未来发展空间受限。”林兴秋说。

生物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流程一般是,先在实验室阶段研制出药物,然后进入临床前的毒性疗效试验(在小白鼠或者其他动物身上),再把相关数据上报到国家药监局,拿到临床批件之后再在健康人或者病人身上进行临床试验,疗效确定后在监管部门的许可下药物才能生产并上市流通。临床试验要做三期。

“产业链很长,从一开始研发到上市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久,仿制药时间会短一些。”郫凡礼称,国内的大企业投入资金还是比较少的,国外的生物医药公司,把年销售额的15%~20%拿出来做研发基金,国内能拿出1%资金的公司都很少。

郭凡礼进一步表示,很多大企业有资金实力,但不愿意做研发;小企业虽然真的想创新,但没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因此就陷入了“大企业不愿做,小企业做不了”这样的怪圈,与国外差距越来越大了。

第3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培养从事化工生产、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艺和设备的特点和规律,既可在化学反应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等传统化工领域从事科研和设计,又可在生物化工、环境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高分子化工等相关领域从事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精细化工、化学工艺学、生物化学工程、现代分离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新材料导论、化工商务、现代化工物流技术、化工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毕业生可在基础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轻工、冶金、能源、环境、化工物流、化工贸易等部门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产品开发、管理、教学、营销等工作,也可到金融、商检、外贸、海关、公安、政府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或攻读更高的学位。毕业生适应面广,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一次就业率多次达到100%。

应用化学。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为国内最早创办的应用化学专业之一,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够进行应用化学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的高级科技人才。要求学生在较扎实地掌握工科公共基础、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从事应用化学专业,尤其是精细化学品化学、工业分析,应用电化学和现代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实验、结构化学、分离化学、无机功能材料、无机合成、精细化学品概论、有机合成、有机分析、环境化学、工业分析、商品理化检验、胶体与界面化学、催化及能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毕业生可在商品检验、食品检验、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化工安全评估、涂料、医药、洗涤用品、化妆品等相当广阔的领域就业,近年来一次就业率近100%。也可以攻读更高学位。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能从事在石油化工、天然气输送及利用、电力生产及自动化、制冷与空调等传统能源领域及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及新能源领域进行研发、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东省是能源消耗大省,且一次能源匮乏,电力产业发展迅速,夏季时间长,空调和食品冷藏需求旺盛,液化天然气(LNG)的引入及惠州、湛江等几个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将使广东能源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本专业将为能源工程领域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制冷技术、工业催化、天然气开采与利用、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石油炼制等基础及专 24业课程。学生将在专业学习阶段分为石油化工及天然气利用两个模块。毕业生可在石油炼制、天然气输配、电力生产、制冷空调、能源化工、可再生能源开发、高等院校等从事生产、管理、设计、营销、教学、科研工作,也可攻读更高学位。自2004年创办以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次就业率均为100%。

制药工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制药工程发展需要,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轻工和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生产工艺、新药研究与开发、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制剂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学、制药分离技术、制药过程控制原理与仪表、计算机应用、药品营销、药事管理与法规等。毕业生可在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医疗卫生、高等院校从事生产、管理、设计、营销、教学、科研和药品开发工作,也可到金融、商检、外贸、海关、公安、政府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或攻读更高学位。制药工程专业涉及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天然产物(包括中药)制药三大方向。本专业将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业务素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毕业生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一次就业率均为98%。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浙江;地方经济

进入21世纪后,传统医药在“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药品市场上,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植物药市场份额达到近300亿美元,对中草药和中草药制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大。然而,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日本、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已出现多种采用新学科、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植物药的新思路,在制剂、质控等方面,有些已走到前面。我国中药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很低,且多为初级产品,以出口资源为主;相反,日、韩、德、法、英等国的一些产品已进入中国市场,甚至开始在中国申请专利,这对我国中药产业已形成巨大的挑战。有关专家指出,面对日趋直接而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我国发展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已是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主要在如何利用多种科学技术,开发“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三便”(便储存、便携带、便服用)新型中药,且与国外在技术方面存在较大距离。我们必须通过提高整个中药工业的高技术含量,推动中药工业产业向现代化高技术产业方向发展。但我国目前以中药为背景的制药工程人才很缺乏,以中药为背景的生物制药工程专业也少见,尤其是浙江省更没有培养这类人才的专业。基于这种情况,根据浙江省地方经济的需求,开设以中医、中药为背景的具有中药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非常必要;同时,由于以中药为背景的生物制药工程专业在浙江省尚属首次开设,关于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笔者现就已做的相关调研总结如下。

1 性质与人才培养的目的

具有中医药特色制药工程专业以中医药为背景,以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眼于生物制药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新药研制、中药药用资源发掘、中药开发及生产为主要特色,涵盖食品、环保、生物制品及生化分离、发酵工程等领域。该专业应将中药制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等领域中的先进科学技术有机地组合起来,以解决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实施GMP。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较宽厚的中药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技术和中药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拥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学习、实践、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

2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

制药工程专业在我国各高校开设较多,但他们主要注重于化学制药,与以中药为中心的制药工程在培养方式和内涵上有一定的差别。同时,虽然浙江省各高校开设的制药专业主要注重于化学制药,但在学科建设上有很多借鉴之处,为具有中医药特色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在专业设置上,本校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是浙江省第一个以中医药为背景的制药工程专业,专业已于2004招生,目前在校学生近200人。专业开设至今,在校领导的关怀及相关老师的努力下,教学改革工作有一定的积累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为培养模式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成功实施将为培养优秀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制药工程人才,对解决浙江省地方药厂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中医药背景的技术人员匮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将能更好地为浙江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紧缺的具有中医、中药特色制药工程专业人才,为浙江省甚至我国的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后备力量。

此外,本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中医药大学,具有雄厚的中医药基础,为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学校的重视和社会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3 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

笔者通过两次学生座谈会对40位同学进行了初步调查。有30人认为首先要在课程安排上体现本校的特点,在内容上不能照搬其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模式,要侧重培养学生的中医药知识,体现出真正的中医药背景;有8位同学希望课程涉及的范围广泛一些,中、西医都要学,便于找工作或考研究生等;其他2位同学认为在内容上没有什么想法,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授课方式上,有38人希望实验和教学紧密结合,并希望开设的实验课内容要跟上学科发展的需要,其他想法的只有2人。在合作方面,关于校校合作,有39人希望实验在本校完成,而希望有名校的老师参与到理论课中来,最好请省内或国内的名专家来上理论课或开设与专业紧密相关的专题讲座以扩大知识面;关于校企合作,40位同学都希望能和企业多联系,特别是一些专业课,希望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到企业进行见习,甚至与企业共同开课,把一部分实验课放到工厂或大的企业上,其中有35位同学提出是否能每门专业课都能与相关企业联系在一起,进行联合教学。

笔者在进行调研时曾专门邀请了浙江、上海医药企业高层开发和管理人员以及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制药工程方面的专家进行了研讨。企业界人士希望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好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最好是在大学期间参与过老师的课题,并具有参与国际交流的潜能。

4 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具中医药特色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动手和实验设计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这些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工厂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来进行训练。一般的培养模式是在开设专业课的时候开设这一门专业课的相关实验,对理论课讲解的知识点、原理、方法等进行验证和巩固。我们在实践探索中,不仅重视双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保证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还在一些专业相关的方面,让教师在一定范围内指定题目,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实验任务,或者采用多种形式,如自定题目、科技课外活动、科技立项和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等方式,提高综合性设计实验,增加研究性实验,使实验教学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多种实验相结合,受到同学的普遍欢迎,特别是一些综合性设计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因紧跟学科和专业的前沿,而且实验中同学们自己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来,而不似验证实验一样被动跟着老师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对学习和专业的兴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当然,实验室的条件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其规模也难以与工厂相比,在实践教学中,笔者还对工厂实习进行了调研。工厂实习虽然很辛苦,但学生们都很喜欢,兴趣很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遇到问题,通过指导老师的帮助,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有机地与生产结合起来加以解决,认识到课堂上学的东西还是很有用,提高了学习和上课的积极性。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暑期工厂实习,加深了专业的认识,对自己要学什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也充满热情。

第5篇

一、制药工程专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基础薄弱

综合性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往往依从现有的人员队伍和办学条件而设立。教师一部分是从相近专业调整过来,一部分是从校外引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调用或进行改造。教师无论是从原有的研究方向进行调整,还是新引进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环境的适应。都需要时间和经费的投入,因此缺乏学科积累、药学背景不足是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教师的药学背景对于培养制药工程学生的药学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引进来的教师在非药学的大环境下,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科学研究平台,很难整合有效的科研团队,对于申请各级科研项目甚至申报硕士点都造成很大的障碍,由此影响到本科生教育很难有创造性的教育思维,至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配角专业所带来的系列问题

综合性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往往是在学校扩张或升格成大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在学校的布局和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常常在一些传统优势专业的阴影下沦为弱势专业。弱势专业首先面对的就是领导的重视不够,在学校甚至学院的地位不高,这直接会导致后续经费投入的不足,经费的不足会影响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本科生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质量和高度,最终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弱势专业在学校或学院政策的制定上往往属于被忽视的群体,专业的特殊性往往在评职、奖励等涉及教师的利益的方面未被考虑,使得教师的个人发展常常受阻,进而影响到专业整体水平越来越落后于强势专业。

二、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对策

(一)借强势专业之力求发展

制药工程专业可以在校内或校外借助相近的强势专业的力量谋求发展。例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与制药工程专业同属于工科专业,如果某高校的前两个专业发展优势明显,学科基础雄厚,制药工程专业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平台借力发展,比如在硕士点的申报上可以把软硬件进行整合,能够大大降低申报的难度。另外,制药工程专业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方式,增加与兄弟院校的交流,获得其他院校同行的支持或合作,在学生互派、共同申报课题等方面进行探索,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突出特色,以点带面

制药工程专业基础薄弱就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点,突出特色,把特色发展起来,全面铺开。例如引进强势的学科带头人,搭建一支特色突出、定位明确的团队,迅速在某领域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三)培养体系的构建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涉及到药学、工学、化学等多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方面既要考虑全面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课程设置过难,学习压力过大,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有所侧重。例如,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侧重制药工业设计和工程关键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围绕农药展开。

(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因为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不仅实现学生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培养,能着眼于本科教育的长远战略,为本科生报考本专业研究生提供机会,促进专业连续性人才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还为教师梯队的培养和人才建设奠定基础。

(五)重视教学

近年来,部分大学的职能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型逐步向教学科研型转变,随之而来产生的问题是轻教学重科研。教师在有限的精力范围内,追随学校绩效考核和奖励条例的指挥棒逐渐把重点向科研倾斜,忽视了教学本身的重要性。制药工程专业仅有十余年的历史,有的院校的毕业生到目前为止不超过十届,而这些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得到的评价就是对培养过他们的母校最直接最客观的评价,同时也是最好的宣传。认真做好每一个教学课件,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认真去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这些都是一名教师天经地义的责任。因此,认真做好本科生教学工作不仅是回归大学的本质,也是制药工程专业将来发展的一个抓手。

(六)重视就业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市场对人才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短期内很难吸纳大规模的新人才,因此,无论是供需失衡还是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难以在近期内解决。虽然制药工程专业就业范围比较广,没有像其他单纯理论学科的就业形势那样紧张,但学生对工作的环境、待遇、发展空间等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本科生就业情况也普遍反映出一个专业的成熟度和发展前景,所以,重视本科生的就业也是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本专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历史较短,校友资源比较匮乏,无法形成强大的就业资源链条,只有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积累校友资源这笔财富,不断提高专业在本领域的知名度,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往届毕业生介绍、推荐等就业途径获得成功。

另外,加强校企合作也是提高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缩短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能了解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理论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企业在合作中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解决技术研发方面的难题,定向培养人才,从而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因此,校企合作是双赢的结果,可操作性强,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制药工程专业可以在建立实习基地、技术和仪器共享等方面进行探索。

第6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课程建设;第二课堂

医药产业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之一,是高度依赖技术创新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对人才需求量大,尤其是对实践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需求尤为迫切。台州是全国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医药产业已列为台州市的支柱产业。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医药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增大,急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的医药人才。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医药人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示范性院校,内设7个分院33个专业,其中生物与化工学院的生化制药技术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省示范建设重点专业。面对台州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生化分院充分发挥现有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采取以学生为本,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建设力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也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但在2012届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本专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对就业不利(44%)、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企业需要(40%)和课程内容无法使学生感兴趣(38%);认为学院所开设的专业课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依次为:增加实践环节(62%)、培养创新能力(56%)和强化能力培养(48%)。针对以上的问题,生化制药技术专业近几年来进行了课程建设与改革介绍如下。

一、精心打造基础课堂教学

(一)以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程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加强课程建设在现有药品生产工艺系列课程:《无机物研制与检测》、《有机物合成与鉴定》、《制药小试》、《项目开发》等;装备与设备系列课程:《制药过程与设备》、《制药单元操作》和《车间设计与设备》;生产管理系列课程:《关键工序控制(SOP)》、《生产现场管理》、《QEHS管理》以及实践课程: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优化教学资源,加快各个专业的课程建设步伐,促进和提高专业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结合企业对医药类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和吸收各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台州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给教学课程内容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根据本专业教育的目标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补充新的成果,删去陈旧的方法,使课程具有科学性、社会性和前沿性。

二、努力营造特色第二课堂

(一)开设精品选修课,如《药物制备工艺设计与开发》,该课程为生化制药技术专业打造特色的选修课程,培养卓越专业人才,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实现导师制育人模式。是以台职院的化学制药研究所与生物制药研究所为平台,特点为跟导师做科研实验,在具体做项目过程中,学习文献资料检索方法、工艺路线设计方法、药物制备操作方法、过程分析跟踪方法和研究论文或专利写作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及自主学习能力。近阶段,生化学院各研究所开展了学生辅助研究人员与指导老师的双向选择工作,录取了30名学生为《药物制备工艺设计与开发》选修课的人员,以便研究人员与学生辅助研究人员下学期及时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可以吸收高年级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为教学助理,可以协助教师的基础实验课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另外,发挥学院的资源,可以开设专业相关的系列专业讲座,让多位博士及高工介绍自己熟悉领域的前沿科学,为同学们开阔眼界。

(二)实验教学与实验技能竞赛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及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挑战杯等,将实验教学与各类竞赛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锤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产学研相结合,根据市场需要,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科研意识。重视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及岗前培训工作的开展,利用已签约的“新东港生化学院”产学研基地和数十家教学实习基地,科学地构建学生实习、顶岗的规范体系,合理安排毕业生的教学课程,利用“新东港订单班”为平台,课余安排学生多下企业实习,为就业增加筹码。同时,强化校企合作,实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等,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四)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研讨式、双向交流式等教学方法,积极推行“问题式”、“ 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相长,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做到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学习、师生之间多交流互动。此外,在现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室、多媒体互动实验室、教学资源库)普及的基础上,加快网络课程建设步伐。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结语

生化制药技术专业近几年实行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提高了课程的职业满足度,学生得到了质的提高;让教师找到了一个载体,提升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成长;搭建了校政企合作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使教学的成效和受益面最大化。2014年对毕业生关于本专业的重要程度和满足度问卷调查中,认为本专业课程的总体重要程度为85%,满足度为81%,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在全校排名第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斌,王勤,龚名师等.药学类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120-121.

第7篇

6月16日,在走了一个过场之后,联想控股以8.7亿元的价格 顺利收购了石家庄制药集团100%的股权。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产权转让,业内盛传已久,而石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石药集团国有股权转让公告》中,要求受让方是一家以制造业为主营业务、总资产规模在5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年销售收入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型内资企业集团,基本就是为联想量身打造。收购完成后,联想控股同时也持有石药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中国制药约50.93%的股本。

石药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和综合制剂生产基地2_--,位列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前列。1997年8月21日,石家庄一药集团、石家庄二药企业集团、石家庄四药股份、河北制药集团4家企业联合组建了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并将优良资产注入中国制药,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由蔡东晨任董事长。这次的企业联合其实是政府拉郎配的结果,当时政府还比较热衷于强弱联合。这次联合对蔡东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时国内一些不错的企业就是在这种拉郎配中开始走向衰落。某种程度上,蔡东晨像这个企业的家长。经过一番挣扎,联合后的石家庄制药集团走出低谷,利润开始节节攀升,成为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到2003年,企业达到一个发展高峰,并成为石家庄市首个利税过10亿元的企业。在石家庄市政府打造“药都”的定位中,石药占据重要地位。

但是,没有被拉郎配打倒的石药集团,却几乎倒在了国家的调控下。从2004年开始,发改委共对药品进行了24次降价调控,原料药企业利润空间一再缩小,由于受行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加之民营资本、外资大举进军中国医药行业,使得企业经营面临严峻形势。石药两大类产品青霉素和维C价格反复下降,赢利能力大不如前。与2003年比,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制药市值已缩水20多亿港元。

到2006年,国内的原料药企业已大面积亏损,石药集团虽然还在赢利,但已是举步维艰,石药集团在寻找出路。据记者调查,早在2006年中,石药集团已和联想达成初步意向,联想曾派人到石药集团历时数月做了详细考察,随后,石药集团召开了职代会,传达了改制信息。但是,随着联想将收购石药的传闻愈演愈烈,收购似乎被搁置了,各相关方对此都三缄其口。而此时,老牌制药企业已陷入了低谷。

这次的股权转让,对石药集团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机会。联想控股承诺,在受让石药集团国有产权后,将以石药集团作为其发展医药产业的平台,未来5年内拟投资50亿元,把石药集团打造成在世界上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型制药企业,使其新增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25亿元。

而石药集团的管理层,也将比他们作为国企干部得到更多的实惠。“联想控股收购石药集团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管理层拥有股份,让他们从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能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签约当天,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便向石药管理层立下承诺。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中层以上人员共约300名左右都有可能得到股份。有接近此事的消息人士透露,MBO是石药在与联想谈判时就已经订好的。除了MBO外,联想控股还保证未来5年内保持石药集团管理层的基本稳定,但联想将派人出任集团董事。记者拿到的部分联想和石药集团收购意向的草案中的图表也显示,联想收购石药后,将会整体上市,随后进行MBO。

在石药转让给联想的同一天,河北省另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确定了战略合作框架,给自己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能源发展。此前,两家已在合作生产生物能源丁醇。在制药行业的寒冬中,这些老牌的制药企业都很清楚,不在停滞中沦陷,就在革命中重生。

三赢的收购

联想收购石药可以说是三赢。中国的青霉素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0%,维C也占了70%,这两大原料药是石药集团的主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了极大份额。长期以来,我国原料药出口价格战打得很激烈,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又调低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将对我国原料药出口造成影响。欧盟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制度》,我国维生素C出口前景不容乐观。石药集团掌门人蔡东晨表示,石药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必须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升级换代。联想控股将注入的大笔资金无疑有助于石药的转变。

柳传志公开称,联想控股收购石药之后,将为石药提供如资源、资金、管理经验等各种帮助,使石药完成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联想有收购医药企业的经验。2005年,联想控股公司下属的弘毅投资曾出资2.1亿元,收购先声药业31%的股份。这一收购所注入的资金,直接推动了先声药业随后的产品并购和赴美上市。在联想参股之后,2006年先声药业首涉抗癌药市场。先声药业斥资2亿元购得烟台麦得津生物公司80%股权,将其开发的抗肿瘤新药“恩度”收进囊中,创下国内药业以单一品种专利为目标的最大金额并购纪录。石药集团的规模及企业状况等优于先声药业,石药集团转让后的前景很可预期。

根据转让合同,石药集团转让后注册地点不变,这就保证了税收关系不变,石家庄政府的税收收入不受任何影响。同时盘活了国有资产,拿回了现金,石家庄市国资委在得到转让石药产权的资金后,将主要用于本市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职工安置、偿还企业负债等方面。据悉,这次收购中,石家庄市国资委―直唱主角。

这次的股权转让,收益最大的可能是联想控股。从收购本身来说,今年原料药市场转暖,价格开始大幅回升,收购石药后,只要再包装异地上市,就可以收回投资并获得很好的收益。更有业内人士认为,石家庄国资委希望尽快把石药卖掉。尽管标价8.4亿元,石药的实际价值可能超过20亿元。业内的共识,收购国企总是会有超出预期的实惠。据介绍,在过去的几年中,联想收购了9家企业,其中5家是国企,其利润都上涨了几倍,个别的甚至上涨了近10倍。

从联想的整体发展来说,收购石药这步棋是蓄谋已久。近年来,联想控股积极在其他行业寻找发展机会,并以资本运作和行业整合的方式,着力在新领域培育骨干优势企业。联想控股非常看好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并清晰认识到石家庄市作为医药产业基地突出的区位优势。有业内人士认为,联想成立弘毅投资的初衷就是为了收购石药,前年收购先声药业,也是为了收购更大的制药企业试水。收购石药完成后,联想控股将进入医药行业三甲。

抄底的资本

石药和华药选择了自己的变革之路,而他们的变化仅仅是中国医药产业的一个缩影。站在全球的角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院长朱宝泉把整个医药环境称之为“寒冬”。他说:“2006年,全球主要市场的增幅在变缓,上市新药数量下降,大型制药公司在裁员。而中国医药行业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酷的一年,整个医药行业透着寒意。”

药品24次降价、反商业贿赂、严控新药审批、刚刚启动不可预料的医改等等,让医药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潮。从2003年到2006年,医药行业的税前利润率从9.4%降到7.98%。2006年,医药行业在政策性寒流的冲击下,增长速度显著放慢。全年行业销售收入增长为17.52%,利润增长为11%,这两项指标均创下10年来的新低。2007年前5个月医药经济效益指标出现回暖,但国内医药市场药品降价、成本费用压力仍然存在。业内人士认为,整个行业暂时还难以完全好转,这个谷底将持续几年。像石药和华药一样,医药行业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自2006年开始,中国整个医药行业明显出现了重组、私募、上市的热潮。现在我国的医药企业普遍规模较小,集中度偏低,行业整合存在很多机会,继前几年的并购风潮之后,步入谷底的医药行业迎来了另一个热潮,那就是资本的大举进入。现在的低谷,给了资本抄底的机会。

第8篇

本期杂志,小编邀请了三位就读于天津大学工学院的同学,为大家现身说法。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王文毅

上了大学之后,每当我和高中同学说起自己专业是化工时,几乎都被误解为化学,这时,我常常会用做菜的例子来解释两者的差别。如果把做菜比作做实验,那么化学专业研究的是什么食材搭配什么食材才好吃,或者说多少食材A搭配多少食材B才好吃,它研究的是“为什么”(Why)。而化工专业研究的是这次做的是这个味道,下次如何能做出相同的味道。这次在家用小锅做两三个人量味道很好,下次在食堂用大锅做几十个人的分量如何能够保持同样的味道。总之,化工研究的是“怎么办”(How)。从一个角度来说,化学是在实验室中用试管做实验探索。化工则是用比一间屋子还大的容器来实验。它研究的是在安全、环保、稳定和节能的条件下得到最大产量。

我们专业课程十分繁重,除了必修的化学类课程外,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等成了我们的专业课,这些课都是在推导公式,要求数学和物理知识。为实验课打下基础。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化工设计这堂课,课堂上老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给我们讲解许多实际问题。如今,国内许多化工厂的工艺要么是国外已经淘汰的,要么是花了重金从国外买的新工艺,自己的技术很少。比如,我国每年用于从国外进口芯片的外汇甚至高于石油进口。但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并未达到预期。化学工程师的匮乏就是原因之一。

老师提到,我们的化工厂之所以常常伴随着污染,一部分原因是有的地方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的环境利益,不注重或者根本就不治理污染造成的,另一部分原因就在技术上。这也是我们化工人应当注意的地方,治理污染常常需要花很多钱,我们如果能研发出成本很低的治污技术,或者说研发出整个生产过程中,只产生一点或者根本不产生污染物的生产工艺,那么人类的生存环境将会好很多。化工虽然会产生污染,但处理污染,还是得靠化工。老师的讲课让我情绪高涨,也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国内的化工存在技术落后、污染重的情况,因此我们化工人任重而道远,国内哪儿有不足,我们今后就朝改进它的方向奋斗。

我们的专业最有趣的,是实验课。我们的实验课程很多,能够给同学们提供足够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有趣的化学现象,进一步提升了对化学的兴趣。学院有许多优秀的导师,我们可以在大二之后进入课题组,参与科研。这些都调动了我的积极性。

大三、大四学年,我们分别设计了换热器和精馏塔,之前学习的那些枯燥的公式和规则,此刻突然变得有用起来。同时,理论课也远比前两学年少,我们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了。在大三学年末,我与同学组队参加了全国化工设计大赛,比赛中,我们要设计从生产到防污的全套工艺流程。设计常见的设备同时考虑它们的布置,同时设计自动化控制方案,还得为工厂选址以及做经济核算。我们不仅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还学习了有趣的三维画图软件。大大丰富了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请到了学校里有工程经验的教授做指导老师,并且,我们还得到了国内最好的精馏技术老师的指导。这次比赛收获很大,我们综合运用了所学的课本上的知识,还从老师那儿学到了实际的工程经验。更让人难忘的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聚在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历程。同时,可喜的是,这个比赛中我们的指导老师,现在成了我的研究生导师。

现在我们已经大四,我的同学中有的签约了宝洁之类的日化行业,有的选择进石化等企业,还有的选择出国深造,而我保送了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我希望继续深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努力从老师那儿学得实际经验。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刘芃宏

经历了惊心动魄万分紧张的高考之后,根据估计的分数和我的兴趣爱好,我决定填报工科专业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可是当我拿起填报志愿指导书时,各式各样的专业名称让我眼花缭乱。在基本了解各专业的概要介绍后,我填写了六个志愿专业,最后又因为调剂的原因,我误打误撞成为一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学子。

一踏入校门,系主任和老师们就为我们进行了详尽的专业介绍。广为人知的是,工程科学分为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能源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电气工程几大下属分支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工程科学的一个分支,但严格地讲,它又不能完全归属于传统意义上对工程科学的分支。它是在多个大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交叉、融合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分支,也是生产需求牵引、工程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过控专业的前身叫做化工机械,顾名思义,它是化工和机械的结合产物。天津大学等一些化工比较强势的高校将过控专业划归在化工学院,而山东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则将过控专业划归在机械学院,这和学校的定位有关。1998年开始,教育部根据发展要求将专业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充分考虑到自动化控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而更名的。

至此,过控专业主要研究加工制造流程性材料的由过程单元设备和机泵群通过管路、阀等连成的机电仪监控一体化的连续性复杂系统的定位进一步明确。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交叉专业,这些特点决定了过控专业的课业负担也是比较重的,比如我们要学习基础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有专业基础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等,也有专业核心的工程材料、过程装备控制工程、化工流体机械、化工设备设计、现代化工设备制造技术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以及许许多多的基础课和专业实验。

刚开始学习基础理论课程时,是比较枯燥的,我也觉得毫无目的性,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我发现大多数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条件都与基础的数学和物理有关,所以按部就班的学习是有必要的。总而言之,我们既要学习机械工程类专业的知识,也要学习化学工程类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本专业独特的知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自觉地学习和应用自动化控制、焊接和防腐等专业的内容。我们的确是走在一条交叉学科的康庄大道上。

学即有所用,正是因为过控专业的同学们掌握了许多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有很多的用武之地。

许多年前。刚从苏联引进这一专业时,本专业毕业生们被企业戏称为“万金油”。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应用范围之广。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论发生什么条件的反应,设备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没有设备的支持,再好的工艺都是纸上谈兵。

近些年来。实现大型炼油设备的设计、制造成为关键。农业是一国之本。而化肥的生产过程与设备也是过控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的煤化工,新兴的生物质能、核能都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泛的应用领域决定了过控专业的良好就业情况。在最新出炉的《麦可思2012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我们过控专业的就业率高居前列。常见的石油、化工、冶金、重工、发电(火力发电/核电)、制药、食品、橡胶制品等企业,自然是一部分同学的好去处。而一些地区的特种设备检验所,管道运输部门,设计院也需要过控专业的学生。在一些航天、海船等方面的科研院所也有我们过控学长学姐们的身影。就这样,一批批的过控学子们斗志昂扬。去拥抱属于他们自己也属于过控专业的美好未来。

制药工程专业 谭清杰

经过了高考的洗礼,我们的人生又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我想,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后,大家会纷纷对报什么专业,哪个专业好和学的专业毕业后如何就业等问题感到迷茫。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才得知自己被化工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录取。我当时对制药工程这个专业完全不知道。非常担心以后学了这个专业怎么就业,我自己能学会这些东西吗。就这样怀揣着这些疑问我上了大学。

我现在是一名大四学生。经过这三年专业课的培养,我从一个门外汉到变得非常喜爱我的专业,以身为一名制药人而骄傲。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型交叉学科,作为化工学院的制药工程,我们专业偏向于工程,它是奠定在化学、药学、生物技术和工程学基础上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制药业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样研究药物的药理药效,而是致力于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刚开始步入大学,我很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大学里很随意,学习完全靠自己,我对要学习的专业也是一头雾水,由于我们专业的特殊性,我们从大一开始就接触双语教学。我们所上的物理化学、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与分离工程、药物化学等课程都是双语教学,老师的PPT都是英文,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课下多花时间复习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我们经常是既买中文教材又买英文教材。两份教材同时看有助于我们理解。

对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我在开始的时候也很头疼,特别是高等数学,它里面的概念和高中时所接触的概念大相径庭。我记得当时我除了上课认真听老师所讲的课,记好笔记,课下还经常和老师、同学探讨问题。总之,对于大学的学习我们要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一定要自己积极主动去问老师、同学,不要像高中那样指望着老师主动给你讲,毕竟大学里的老师都比较忙,还有自己的科研项目。

大一、大二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学习了许多关于化学方面的知识,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大三的时候我们开始涉及专业课。我们是一个以工程为主的专业。制药工程设立在化工学院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不在于探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而是要研究如何将药品生产实现工业化,因此我们接触到的专业课程是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与分离工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这些课程都是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而我们知道实际药厂的生产都是由一个个化工单元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制药工程是在传统化工单元操作的基础上发展深化的学科。

我们学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在本科生阶段并不区分方向,在研究生阶段分为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以及药物制剂方向。专业的就业情况也很乐观。对于本科生而言,可以从事药品检测与分析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医药代表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以至于制药专业在本科就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都选择读研继续深造,还有少部分人选择出国深造。以我们系为例,全系一共58人,每年大约能保研11人,而这58人中大约有4-5名同学选择出国,工作同学大约有10个左右,剩下的同学就是考研。研究生毕业后是可以进入药物研发部门、进入工程设计公司、从事药品质量保证等工作。

从茫然不知到投身制药工程专业,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从对制药专业的一无所知到爱上这个专业,我以身为一名制药人而自豪!

问题1:报考化工类专业对身体有没有要求?

答案:化工类专业对眼睛有一定的要求,色弱和色盲不能报考。因为化学做实验时要经常分辨试剂的颜色,以鉴定成分和纯度。

问题2:化工类专业是否适合女生报考?

回答:一般的化工院系,男女比例差不多在2:1。当然,在就业的时候,由于某些岗位的特殊要求,使男生的需求量要远远要高于女生,导致女生在就业中产生一定的压力,但也并不是太大的难题。

问题3:化工行业的就业环境据说比较差。而且不安全?

回答:近几年化工行业的工作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方面是国家对企业的严格要求,凡是不达标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另外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从经营的角度选择新工艺,严格管理与控制。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降低成本的目的。事实上,人们听到的化工厂的危险事故,往往是由于违章操作导致的,如果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来实施,事故发生的几率很小。

第9篇

一、 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但医药产业仍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年均递增速度达到10.6%。2003年国际医药市场的总销售额只有4300亿美元,到2010年已增加达7000亿美元以上。在北美、欧盟、日本形成3个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三大药品市场的销售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87.7%。药品销售多年来一直呈稳定增长势头。2005年欧盟市场增速达7.1%,日本达6.8%,拉美达18.5%,亚洲太平洋地区(除日本)和非洲为11%。目前排名全球前50名的大型医药集团均属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新型生物药物开发中,化学小分子药物份额保持在80%上下。2000年以来,美国医药产业的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08年尽管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研发费用仍达652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国际医药产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购并和重组,增强了对市场份额和销售市场的实际控制力。

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医药制造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销售网络,2009年制药总产值已突破10000亿元大关,2007年以来医药工业保持年均递增15%~20%的增速。我国化学制药工业目前可生产原料药1500种,产量达到110万吨,且有多个品种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如青霉素、维生素C、土霉素等约占全球产量的50%~65%。出口比重超过40%,占全球原料药贸易额的1/4。我国的原研产品青蒿素,在国际上疟疾高发地区被广泛使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的产量,也都在国际市场占有相当份额。但从产业的角度看,我国医药产业仍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仍然存在制造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生产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另外因投入不足,尤其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所以对新药的创新开发能力较弱,难与国际较强同类企业比肩和抗衡。近年来行业研发投入的比重平均为1.02%,新药生产能力仅占药品总量的10%。

二、医药产业研发创新情况

1.医药创新的分类

(1)仿制创新。仿制创新药的研发主要是运用一些公认、成熟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已有的装备和材料,研发出“价廉质优”的产品,实践中表现得最多的是集成创新。仿制创新主要是通过制备工艺的创新,突破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最终获得具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且制备成本低、产品质量优和生产环境较好的工艺路线。目前,国内很多仿制药物通过技术创新,已经达到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

(2) 改进创新。改进创新的主要特征是运用一些公知、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规避已有的专利保护,发明和制造比母体新药更具治疗优势的专利新药。由于这类新药的作用靶标没有改变,临床风险较小,且是确立临床应用的成熟产品,因此研发成本相对较低。但这类新药拥有创新专利权,其创新程度大大提高。

(3)原始创新。是新药创新研发的最高级别。它以大量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或以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利用发现新的病因学机制建立新的药物筛选模型并加以应用。制造出全新结构的新药或先导化合物。这类新药研发投资大、耗时长,收益大但研发风险高。当前国际新药研发新宠是植物原料药,中草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已成为热点,植物原料药开发不断涌现。与化学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相比,以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中药具有命中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新药研制的重要途径。

医药研发的三种创新模式中,仿制创新属于初级阶段,创新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其占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原有成熟药品资源优势,对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条比较简单易行的创新渠道。

2. 国内医药产业研发创新概况

我国的医药生产企业,目前在创新方面主要集中在仿制创新与改进创新。在原始创新阶段,药物研发外包企业主要做的是新药研发的药物合成及优化合成路线和工艺的工作,这是新药创新最费时耗力的核心研究层面。国内药企一般通过低成本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以相对低廉的合同定价和优质的研发服务吸引海外医药巨头的订单合同,帮助其完成合成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这种创新研发过程中,最终的药物知识产权属于合同发包方,即海外医药公司,参与创新研发的中国药企无专利享有权,即使你的合成方法和工艺非常先进,具有极高的创新价值,也不能在专利中分得一点点份额。

三、南京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1.南京医药产业的发展优势

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南京拥有众多位居全国前列的的科教和研究优势资源。高校众多,学科基础雄厚,研发力量强大,人才资源突出。市域内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11所名列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前列的国家“985”和“211”工程知名高等院校,拥有14名两院院士,7名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去年以来江苏省还引进海内外97名国际生物技术产业领域杰出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南京进行创新创业。南京大学建设了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中国药科大学建立了国家级的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围绕新药开发,江苏在全省范围内还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的新药筛选、药物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和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技术等创新平台,基本形成了符合国际新药创制流程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体系。

2.南京医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1980年南京市只有12家医药制造企业,2008 年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企业已达100多家,且有60多家已通过GMP国家认证。1981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不足一亿元,到2008年已达到7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近20 % ,超过南京市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空间布局上,目前南京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浦口、栖霞(新港)、鼓楼三区,浦口和新港生物医药产业园、鼓楼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已成为南京生物医药发展的“根据地”。新港医药工业园主要研发生物和中西药制剂,浦口医药工业园主要研发方向为抗感染、抗癌和生物基因类药物。浦口生物医药园还是第一家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从制药、包装以及医疗器械相互配套、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南京新港生物医药园已成为省级三药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和新药研发基地,目前已有50家医药生产企业进驻。南京生物医药产业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第三(仅次于京、沪)。

四、南京医药产业发展的探索

1.面临的发展机遇

我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带来1000多亿元的新增医保支付能力,预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药品需求量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极大发展空间。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的突破,也大大加快了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步伐。同时,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也增加了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现实可能性。南京在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方面具有区位、人才和先发优势,为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全球医药产业布局正面临新的大规模调整。面对激烈的竞争,医药公司出于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的考虑,把医药研发和生产环节中的非核心试验部分通过合同方式交给其他有能力的研发公司和机构来完成。目前作为高端服务业的医药研发外包公司(CRO)已承担了全球近1/3的新药开发工作,预计2014年全球CRO市场将会达到3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人力成本是医药研发成本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在医药研发外包中的竞争优势变得十分突出。印度、俄罗斯、巴西等人力成本相对低廉国家已经承接了大量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而中国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日益受到国际医药公司的青睐,使中国医药研发外包市场规模与日俱增,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医药研发产业链的成熟。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医药公司大多从事于仿制药和原料药的生产,由于资金力量薄弱和成本承担能力有限的原因,新药研发一直是国内医药企业的软肋,严重制约了国内制药产业的发展。理论上新药研发的主体是医药企业,但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极弱,研发主体主要由高校和科研单位承担,这种研发体制急需改变。当前还普遍存在着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医疗机构的协作不够,产、学、研结合形成“双赢”意识不强,各医药企业间的分工合作、错位发展不到位,新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医药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创新研发的意识比较薄弱等主要问题。

3.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1)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核心,整合完善现有医药产业园区的资源,打造医药创新孵化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大力发展高端化学药物、生物制品,选择发展低污染、低能耗和高附加值配套原料药、重要医药中间体;发展新型药用辅料和关键制药装备,积极推进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业发展。

(2)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引导作用,加快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努力按照国际制药技术的标准和规范,整合材料、化工、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展大品种药物的原料药工艺优化技术、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制备技术,新型药用辅料的开发技术等科技攻关,加强智能化药用发酵装置、节能高效提取纯化装置、一体化制剂装置生产线等关键制药工艺装备的产业化,打造在全国具有明显领先优势的原料药、中间体、药用辅料、生产装备等制药工艺产业链,构建立足我国、面向全球医药制造业辐射的制药基础产业集聚区。

(3)重点发展医药生产制造业,着力培育医药外包服务业。发挥南京高端人才积聚优势,紧盯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前沿技术,加快生物诊断试剂产业的发展和高端生物制品的应用突破。加强植物资源有效部位分离与有效单体提取、质量控制与现代制剂技术等关键制药工艺的产业化突破,建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工程化技术平台,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产业应用。

第10篇

10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其中首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目前实行的增值税属于商品增值税,即在生产销售商品的时候征收,不涉及劳务服务,对服务业是征收营业税。招商证券表示,选择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增值税改革的试点,体现了国家对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与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方针一脉相承。招商证券更进一步认为,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与交通运输业一起成为增值税改革的试点。由于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增值税属于国税,“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的规定消除了地方的最大顾虑,为本次改革的执行落实提供了重要保证。

道路运输业“十二五”规划,重点突破综合运输体系。11月15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十二五”期间行业面临的形势,对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纲要》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列为“十二五”期间现代交通运输业必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任务。

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丁俊发认为,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是现代物流的基础,而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还处于分割状态,因而将行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特别是加强与铁道部的联系是交通运输业必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

丁俊发还指出,交通运输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还存在技术性和体制性的问题,需要加大行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力度,国家各部门如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也要加强协调,实现全国整体规划和空间布局一体化。

正是在政策的强力扶持下,交通运输板块近期的风生水起亦在情理当中了。展望该板块的未来,民生证券表示,在“十二五”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新兴能源替代和消费升级是交通运输仓储行业增长的逻辑起点。从行业基本面来看,航空受益于消费升级带来的中端消费品的崛起;而铁路、港口及化工仓储则受益于新兴能源替代带来的阶段性传统能源供需缺口。

本期入选的25只综合盈利预测调高股票中,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有6只股票的安全星级为三星或以上级别,我们选择运输基础设施行业当中的威海广泰(002111)进行重点点评。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36.69%;营业利润5536.91万元,同比增长30.2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193.83万元,同比增长20.01%;基本每股收益0.19元。

2011年3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8.1%;单季环比增长1.68%;营业利润1,844万元,同比增长23.4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806万元,同比增长16.89%;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

收入增长符合预期。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长基本符合预期,空港设备增长稳健,消防车业务并表后实现了快速增长。我们预计4季度仍将维持稳健增长的态势。考虑到募投项目达产以及开放低空政策效应显现,我们对公司2012年的前景较为乐观。

毛利率略降,期间费用率略升。报告期,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2.52%,同比上升0.35个百分点。考虑到高端消费车投放市场以及公司空港设备新品投放市场,公司未来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报告期,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8.7%,较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主要是管理费用率较上年上升1.15个百分点。说明成本上升对公司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

空服设备行业可持续看好。通用航空将被列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培育重点。通航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预计未来20年新增飞机数量为3040架,这对于2009年底我国飞机数量1400余架来说,增长2倍以上。公司作为国内空港设备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公司空服设备种类齐全、产品链完整、性价比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将充分受益航空通用航空发展带来的空服设备市场繁荣,我们认为未来五年是公司的黄金发展期。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11-2013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0.38、0.51和0.47元,当前共有2位分析师跟踪关注,1位给予“强力买入”评级,1位给予“买入”评级,综合评级系数为1.50。

制药行业:投资机会较小

上周综合盈利预测(2011年)调低幅度居前的25只股票中,行业分布相对均匀,除制药行业以4家入围而名列榜首外,机械制造和化工品分别以3家入围而并列榜眼位置,其它如水运、金属与采矿等均录得2家入围。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基本药物平均中标价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普药品种降幅明显,独家品种相对稳定,总体上看中标价开始趋稳。此外,上市公司中标率高于平均水平,但平均中标价没有普遍高于平均价格,印证了商务标并没有起到区分企业综合水平的观点。基层医疗机构实际采购总量远低于预期,预计明年缓慢放量但对上市公司业绩贡献有限。对此,上海证券表示,今年以来,在生产成本大幅上涨而销售价格备受压制的情况下,化学制药板块呈现生产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但利润增速显著下滑的特征。因此,以基本药物、普药品种为主的企业投资机会较小,维持行业“中性”评级。

本期入选的25只综合盈利预测调低股票中,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有高达20只股票的安全星级为三星以下级别,本期我们选择制药行业当中的鑫富药业(002019)进行简要点评。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23.66%;营业利润亏损218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83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亏损183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20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为了降低产品单一的风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近年来陆续投资了PBS、PVB胶片、EVA胶片、三氯蔗糖、活性炭等项目。新材料是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市场前景良好。公司“年产20000吨全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二期工程1万吨/年连续法生产线已按计划于4月底试车并成功,进入试生产状态,预计明年正式投产;EVA胶片产能由3000吨扩至6000吨,PVB胶片的产能也于今年陆续释放,有少量销售,未来仍看市场销售情况。

第11篇

关键词:离子液体;天然产物;提取分离

中图分类号:TQ35 文献标识码:A

1 离子液体概述

液体状态下的离子化合物可以称之为离子液体(Ionic Liquid,简称IL)。绝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才能呈现液态,如氯化钠(NaCl)熔点为为801℃成液体,基本上由钠阳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在高温熔融的状态下,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并不稳定,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但是有一类有机化合物在室温或接近室温的条件下稳定地以液态形式存在,由大体积的有机阳离子与有机或无机阴离子构成,被称为室温离子液体,又被称为室温熔融盐。室温离子液体一般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组成而不含电中性分子的化合物,有机阳离子主要有:咪唑类、吡啶类、季铵盐类、季膦盐类4类;无机阴离子主要为卤化物,如Br-、Cl- 、BF4- 、PF6-、[AlCl4]-、[Al2Cl7]-等,以及[CF3SO3]-、[CH3CO2]-等有机阴离子。

室温离子液体与水、汽油等由电中性分子构成的液体不同,也与常见的有机溶剂不同,室温离子液体中存在强大的静电吸引作用,具有熔点低、不挥发、液程范围宽、热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性质可调、不易燃烧等性质[1]。本文所论述的离子液体即指室温离子液体。

2 离子液体作为提取溶剂的相关特征

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一系列突出特点,是取代传统有机溶剂的环境友好型绿色溶剂。作为优良的提取溶剂,离子液体具有以下特点。

2.1 稳定性好

离子液体的熔点低,在室温或相近温度下即为液态,其液态的温度区间较大,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都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性质和结构能够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2 溶解性好

有机离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溶解范围广,能够溶解许多有机物、无机物、有机金属以及高分子材料等,使许多化学反应可在均相中完成。并且由于不同的离子液体中离子结构各不相同,与不同的溶剂相溶性存在显著差异,为选择适应不同体系的离子液体提供了可能[2]。

2.3 可控性好

离子液体具有结构可调控性,不同的阴、阳离子及其取代基的结构和配对方式决定了离子液体的密度、黏度、极性、疏水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根据实际应用中所要溶解的天然产物可以定向设计相对应的离子液体体系。

2.4 安全环保性好

离子液体几乎无蒸汽压,即使在温度很高的条件下也不易挥发,这是由于离子液体中大量离子之间的离子作用力导致的。离子液体作为溶剂使用安全,不易挥发、不易燃、不易爆,易与产物分离,便于回收再利用,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使用中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健康问题和安全问题,是环境友好型绿色溶剂。

3 离子液体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分离提取天然产物,尤其是天然药物定的有效成分一直存在很大的困难。传统的提取分离技术存在着提取效率低、能耗高、污染大、制备周期长、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且产品的出成率低、杂质多、品质差等诸多缺点[3],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高提取率、低能耗、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的新型提取分离技术。由于离子液体的独特性能,得到了化学领域广泛的关注,已经在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成功地得到应用。作为良好的溶剂,离子液体可以进行液液萃取、液固萃取、双水相萃取等操作,有效分离提取天然生物成分,已提取分离的天然产物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多酚类、苷类、萜类、蒽醌类、果胶、色素、香兰素、植物内酯等物质。

3.1 液-液萃取

液-液萃取是中药等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中常用的手段。传统的有机化学溶剂多易挥发或有一定的毒性,与之相比离子液体蒸汽压几乎为零,不易挥发,无毒或毒性较低,是更安全的绿色溶剂。根据不同的水溶性,离子液体可以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2种类型,研究表明疏水性离子液体对红霉素的萃取有良好的效果。

3.2 液-固萃取

离子液体萃取固态天然产物,提取率高,提纯晶体纯度高,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经过闪蒸操作可以实现循环使用。外国学者已成功应用离子液体分离提取青蒿素。应用离子液体提取分离特定固态天然产物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重结晶法和电渗析法。

3.3 双水相萃取

与传统的分子型萃取溶剂相比,离子液体为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液体,它可与水或有机溶剂形成两相,根据溶质在两相中的不同分配系数达到萃取的目的。双水相萃取是新型的天然产物提取纯化分离方法,操作简单、活性损失较小,在提取生物活性物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研究表明利用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萃取青霉素和浸取牛磺酸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离子液体的应用前景展望

离子液体因其良好的溶解性、可控性、安全环保性等特点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领域,表现出传统方法不具备的提取率高、选择性高、操作简单、循环使用、安全环保等优势,但是由于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对离子液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数据仍不够完善、对其萃取机制和规律研究仍显不足。随着离子液体优势的不断显现,离子液体将在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中应用得更加广泛,对离子液体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领域应用的研究也将更加系统和深入,有利于离子液体在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中更加广泛和成熟地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保等现实意义,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姚曦,岳永德,汤锋.离子液体在天然产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3,33(3):143-148.

[2] 张进,朴香兰,朱慎林.离子液体在化工分离过程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试剂,2007,29(5):269-272,283.

第12篇

我国生物科技与产业

将发展领域

在近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生物科技与生物产业发展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介绍了我国生物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点。

这些重点领域包括:加强生命科学前沿基础研究,不断探索生命科学的规律;加速培育生物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品和品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技术以及重点疾病预防、疾病诊断等技术,为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发展工业生物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绿色制造业发展;加速发展生物智能,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加强生物技术研究应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物技术深度开发,培育一批新的生物产业;加强生物安全研究。

王伟中说,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优先发展的选择。在多年的培育和支持下,特别是在国家科技计划基金的专项扶持下。我国生物科技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干细胞、生物信息、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的原创能力不断提升,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对产业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在农业、工业、环保等领域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

与会专家说,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几乎每5年翻一番,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预计到2020年,生物经济的规模有望达15万亿芙元,超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力量。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动物转基因技术以及疾病相关基因研究等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生物技术可以说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与国外差距最小的领域,但我国生物工程大部分技术成果还未实现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比较少。为此,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来源:新华网)

上药引入研发副总裁

随着原中国人民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院长姜远英加盟新上药主管研发与技术创新工作,重组后的新上药行政班子组成人员中分管研发、营销、生产技术和投资的4位副总裁全部到位。

据披露,姜远英生于1963年,为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1997年9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先后担任中国人民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姜远英曾牵头负责多项国家、军队、上海市重大研发项目或重大研发平台,是国家重点学科“药学一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中国人民第二军医大学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大平台的负责人等。

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向记者表示,“姜远英教授的加盟,将有助于新上药进一步提升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整合现有研发资源,建设新上药以中央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持续推进新上药在国医药行业自主创新领域的领先水平。”

此前,重组后的新上药任命的新的行政班子中,除了新竞聘上任的总裁徐国雄,分管营销、生产技术和投资的副总裁及财务总监均已亮相。

“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一位负责研发的副总裁后,新上药的管理班子最终将由‘一正、四副、一总监’组成。”吕明方向记者介绍。

记者了解到,上海医药董事会对新的管理层的经营指标要求是:任期内3年,公司税后盈利年复合增长率不能低于20%,否则将面临引咎辞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外企主导我国医院市场,

上海罗氏以13.8亿元居首位

近日,在第64届API期间召开的原料药市场信息会上,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公布了2009年药企销售前100位的排名。

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排在前100位企业的增幅为23%,比整体增幅高0.8%,环比下降1.9%,51%的企业增幅超过平均值,环比下降13%。

在排名前100位的企业中,上海罗氏、辽宁大连辉瑞和山东齐鲁制药分别以17.2%、27.2%和26.6%的增长率保持了前三甲的地位。

在药品进口方面,2009年22个城市进口药品为123.4亿元,同比增长了24.6%,增幅比上午高出2%。在14个大类中,4个大类药品增幅超过平均值,其中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增幅最高,达到了45.4%,肌肉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药物分列2、3位,分别增长了44.5%和37.3%,泌尿系统和性激素药物增长了28%。

在2009年医院药品销售前10位中,上海罗氏以13.8亿元销售额位居首位,大连辉瑞则以12.1亿元位居第2位,国企业齐鲁制药此次跃升至第3位,销售额为11.9亿元。除齐鲁制药外,跻入前10位的国企业还有江苏恒瑞制药(销售额为9.7亿元)、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为7亿元)、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销售额为6.7亿元)。

在居前100位的企业中,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瑞士诺华制药和成都天台山制药的增幅都超过了50%。

和上年相比,2009年新进入前200位的企业有6家,这些企业是:Baxter Healthcare Corporation、山之内制药(中国)和北京世桥制药等。其中,Baxter Healthcare Corporation因其人血白蛋白的销售增长达到117%,推动该公司进入了前200位。

山之内制药的增幅位列前100位企业中的第1位,其产品他克莫司是从链霉菌中提取的免疫抑制剂,2008年在样本医院销售额仅为千万元,2009年用量翻番,跨上亿元台阶,位列第44位,同比增长94.3%。

在2009年,辉瑞公司的5个主打品种表现突出,其中抗癌药伊立替康和心血管用药多沙唑嗪增幅达到20%左右,塞来昔布在2008年仅有3个城市销售,2009年扩大到22个城市,销售金额从14万元猛增到1500万元。在5大品种的推动下,辉瑞在2009年取得了27.17%的增幅。

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沈贤姬介绍,由于跨国企业多数在中国建有独资或合资企业,不少进口品种已经完成了国产化的过程,因此品种调整幅度非常大。

据统计,新增品种为144个,2009年不再购进的进口品种为62个;在736个进口品种中,70%左右的品种购药金额同比增长,其中40%的品种增幅在50%以上;26%的品种购药金额同比下降,其中69个品种降幅在50%以上,占进口品种近10%。

在736个进口品种中居前30位品种的购药金额占41.7%。前30位品种中,50%的品种增幅超过了平均值,其中瑞士辉凌制药的脂肪乳进口同比增长221%,使得脂肪乳列前30位品种申增幅第1位;辉瑞制药的抗感染类药物伏立康唑的进口

增长达到了89%,带动该产品列增幅第2位;二异丙酚有多家企业的产品进口,促使品种同比增长67%,列进口增幅第3位。

随着品种的调整,原本进口为主的3个品种进口量下降,这3个品种为他克莫司、紫杉醇和重组促卵泡刺激素。他克莫司是由山之内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在国生产,从而取代了日本藤泽和爱尔兰藤泽的进口产品,使得该产品进口金额下降19.4%;紫杉醇国产化用量已经达到90%,因此,进口产品购药金额下降了10.7%;重组促卵泡刺激素进口量也大幅下降,主要也是受到国生产产品的冲击。

(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小医药流通企业决战

“最后一公里”

在“国”字号企业并购的豪门夜宴中被吃掉,不是必然的选择。事实上,由于手上握有”最后一公里”的终端渠道,反而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绝地反击的完美底牌。

河南圣光集团正计划将河南省108个县全部纳入战略联盟,并争取在近几年将股份公司运作上市。

通过收购一定数量的商业公司控股权,将控股母公司变成省级平台。通过该平台拿到省级配送权,并且控股母公司对所有的医药生产企业作出承诺,承诺回款和对基层的直接配送。与此同时,对于任何一个下属的县公司,控股母公司直接替其回款――圣光正在运行的模式,被认为是目前申小企业结盟中前途光明的一种。

在大企业并购压力下,“梁山义”般的抱团就有了存在的可能。“开始是收购了平顶山的医药公司,后来一个季度就做了13亿元的销售,由此看到,基层基本药物需求是有多么大的增量。”评价该模式,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波认为,河南圣光主导的模式未来产生的增量或许将无法想象。

而联盟发展的顺畅也让圣光集团方面踌躇满志,圣光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运杰公开表示,“我们赚的就是‘最后一公里’的钱”,并要力争在2015年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的目标。

目前,圣光正在逐步开发河北、山东、陕西、湖北、安徽等周边省份市场,最终使战略联盟形成覆盖全国的医药销售网络。

在南方,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医药商业联盟之一,南方医药合作组织由华南30多家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组成,为适应新医改市场变革的典型特征,这一组织在成立之初就特征明显――既有包容性强的特点,不同于一般会员制联盟的排他性;但与此同时,松散型的通病也难以避免。

而在另一医药大省四川,本土商业龙头四川科伦主导的“蓝海A联盟”就更多了一点与大商业对抗叫板的意思。

“通过联盟的3年运作,从2009年开始,我们统购分销、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已经落地。现在,联盟成员公司的采购人员直接到科伦总部来共同完成采购和分销体系,对生产企业的服务更加直接,得到的支持也更大了。”该联盟主要负责人之一刘亚蜀指出。

截至目前,“蓝海A联盟”不仅吸纳了新龙体系、广西泰华、重庆医股,且诸如致力于构建横向和纵向价值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PTO联盟也已经入盟。

在龙头企业紧逼之下,市场网络的强势覆盖,是促使浙江省大小商业企业走到一起的直接原因,尽管已经是浙江省最大的医药企业,但在新上药和国药等全国龙头企业的夹击之下,浙江英特已明显感到了来自“上面”的压力。

浙江英特常务副总经理罗国良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以往集中在大医院市场的跨国药企对于基层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联合14家地市级物流企业,发挥其在浙江省医药配送的“毛细血管”能力,将触角伸至以往并不擅长的基层市场,是“副动脉”浙江英特“屈尊”主动联合的根本谋划。

而通过英特。到达以外资药为代表的医院高端市场,拓展新的网络渠道和客户,增强在商业竞争中的抗风险能力,对中小企业的吸引不言而喻。

资料显示,2008年浙江省药品消费市场约为400多亿元,按全国每年15%的平均增长率泉看,2009年有望达到460亿到480亿元之间。浙江省药品消费量约占全国的1/10,浙江市场不容忽视。

在商务部正在制定的医药物流标准和规划中,兼并重组是主导思想,但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对于中国目前有1.3万家商业企业的现状,一步到位恐怕不是现实的考虑,在一定时期,区域联合的联盟形式等或许都将成为中小流通企业探索区域化和特色化竞争的突破之处。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取消部分医药产品出口退税

财政部、国税总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起将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对此,专家指出,此次政策调整并不意味着中国外贸政策的全面转变,而是一个非常审慎和有限的调整,主要是为应对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减少贸易摩擦。

根据通知,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涉及的商品有6个种类,包括部分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以及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和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涉及406个税号。

“这次政策调整涉及的406个税号商品。大致相当于上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1/6。这说明此次政策的调整是一个非常审慎和有限的调整。”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他表示,取消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实际上是全球金融危机告一段落后,国家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调整,而此次调整比较明显的特点是:调整力度比危机前要小。

据了解,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上一次对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是2009年6月。中国对部分商品实行最高达17%的出口退税率,涉及商品超过2600个税目。

“此次政策调整,大的方向是按照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向进行的,同时这也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一种措施。”张燕生说。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对此表示认同。他说,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大多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这是国家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体现。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曾公开表示,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2010年将下调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他同时强调,下调出口退税率并不意味着中国外贸政策的收紧,贸易政策的稳定是中国的首选。

(来源:证券时报)

医改与监管

国家发改委严核部分

医保品种突击涨价

针对爆出的医保目录品种暗自大幅涨价问题,国家发改委网站近日发表声明强调:“对于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前,企业突击涨价的,将严

格成本核查,属于不合理涨价的,定价时一律不予认可;对于进入目录后、政府定价前涨价的,将责令相关企业恢复原价,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国家发改委再次强调,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是药品最高零售限价。主要是“防涨价”。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新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在控制涨价的同时,将配合招标采购,促进企业通过竞争合理降低价格。对于企业自主定价,正在研究“反暴利”的具体认定标准和程序,将依此打击恶意抬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国家发改委声明申提到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刚刚结束最后一轮的意见征集,目前正式进入文件通道。《第一财经日报》在此前获得的最后一稿《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看到,对于政府制定和调整药品价格的程序,新办法明确将对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品种,开展成本调查、价格调查,组织专家评审或论证,并在“必要时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审定并公布价格方案”。

其中,成本和价格调查,将实行普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制度。而对于“新进入药品定价目录”且“尚未制定政府指导价的,由价格主管部门集中制定公布价格”。

现阶段,中国药价形成主要是3种渠道: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价格;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但进入各省医保补充目录的药品,由所在省制定指导价格;其余品种实行市场定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新版GMP将设3年过渡期,

药企逾期不达标将被叫停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的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新版GMP有可能在2010年7月颁布。新版GMP实施后,将给予企业3年过渡期,逾期不达标的企业或车间将被责令停产。

据了解,中国目前实行的还是1998年版的GMP。此次相隔10余年。经过2009年9月、12月2次公开征求意见以及10余稿修订,即将颁布的新版GMP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涉及到一些生产改造投入,也牵动着药品生产企业的神经。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安全监管司郭清伍处长在上述论坛上透露,目前,新版GMP已经于近日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务会议通过,所有技术层面的工作已经完成,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法规司按程序上报给卫生部,最终由卫生部颁布。

“从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生产形势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国家有关方面对规范内容以及实施方式也比较慎重。此前计划在2010年6月底颁布,但现在看来,可能有些困难。”不过,一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估计,“如果6月不颁布,应该会在7月。”

据介绍,新版GMP实施的基本原则是:新建企业或车间应达到新版GMP要求,按照新规范认证,现有已获原GMP认证的企业给予3年过渡期。如果过渡期后达不到新版GMP要求的,将被责令停产,而药监部门也会将监督检查结果在网上公示。

“这是强制性的。过渡期可以按照新标准,也可以按照老标准实施,但最迟不超过3年期限。”上述人士表示。

据透露,有关部门还要求生产基本药物、注射器类品种的企业在新版GMP实施后两年内达到要求,涉及硬件改造的可适当延期,需要延期的,应在实施后两年内向所在地监管部门报告实施进程,但最迟不超过3年。

“未在规定时限达到新版GMP要求的企业或车间,应主动暂停生产,如果生产了,但未达到新版GMP要求的,即使产品检验合格,也不允许进入市场。”上述人士表示。

此前,有关人士预计“新版GMP的实施,合规企业仅硬件投入就需2000亿~3000亿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对此予以澄清时说,根据最新的投资评估测算,投资应该在300亿~500亿元之间。而这个测算是按照1/3的企业从厂房开始,全部拆掉重建,并按照国高档设备的标准测算得出的,可以说是“满打满算”。

据统计,目前中国药品生产企业有6000多家。有药监部门人士此前称,预计此次新规范的实施将使全国至少500家经营乏力的中小企业关停。对企业来说,短期无疑将面临GMP改造的压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人士指出,提高GMP标准的用意是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使我国药品生产得到国际认可,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产业规范化发展。

不过,外向型制药企业不会太担心新版GMP的实施改造问题。以出口为主的海正药业有关负责人士向记者表示,“其实新版GMP实施对我们的影响不大,目前一些老的车间及工厂是按照老的GMP标准,由于目前企业产品出口占80%,现在所有新建的车间均是按照美国标准建的。”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向记者透露,目前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正在做一个专项,用政府财力泉支持医药生产企业通过要求更高一些的国际GMP的认证,包括欧盟、美国FDA认证等,支持企业“走出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药监当局可能取消双跨

品种,处方药转OTC似无希望

从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和多家企业传出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要取消‘双跨’品种,该局正在制定文件,准备下文。”

双跨品种是指药品按照治疗适应证的不同,既可以作处方药又可以作OTC品种存在。目前国中西药双跨品种超过2300多种。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表示,“这个文件如果正在起草,希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部门能通过不同渠道与企业沟通,听听企业的意见。”但是在近日的中国OTC药物协会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注册司、药品审评中心、药品评价中心专题讨论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注册司等未明确给出答案。

而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评价中心负责人张承绪表示,“其实作为双跨品种,如果从政府监管部门管理来看,比较难办,因为一个产品有两张不同的说明书。”

OTC管理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安监司转换到注册司管理后,处方药转OTC已经停顿2年。参加论坛的中外企业也是极力呼吁重启处方药转OTC工作。但是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方面答复:“暂时不恢复处方药转OTC工作。”

国现有4 673个OTC品种,化学药有1000个,其余则是中药品种。涉及双跨的药品中,中药有2 000多个,约占中药OTC的2/3;化学药约300个。

如果取消“双跨“品种,这就意味着,药品要么按照处方药存在,要么依照OTC品种存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如要取消“双跨”这

一政策,特使大品牌药企陷入难以抉择的境地。“不管是暂停也好,取消也好,我们希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注司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会议,征求企业意见。”白慧良表示。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注册司司长张伟表示,“西药有双跨,中药要不要也要双跨,还得讨论。”但他未透露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是否下文暂停或取消双跨品种。

不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评价中心负责人张承绪表示,“双跨品种矛盾点主要集中在中成药。你认为自己的药适合于OTC,那你就选择OOTC,不要双跨,要么你就作为处方药卖,今后的规范调整主要是针对中药。”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大连辉瑞公司注册总监王红梅代表非处方药物协会建议,保留双跨品种,“双跨品种作为OTC,便于患者自我治疗,有助解决看病难;作为处方药,便于风险控制和专业指导”,“如果取消,不利于患者自我用药,会增加患者、医院以及国家的负担”。

王红梅建议,国双跨品种的管理可以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处方药和OTC各自使用独立的批准文号,便于管理;处方药与OTC可以使用不同的说明书,以符合使用人群的需求和理解能力;非处方药与OTC的商品名应有所区别,以免混淆。

一家企业注册负责人举例说,布洛芬400~600毫克,治疗凤湿关节痛,是处方药;但是200毫克可以治疗偏头痛、头痛病,这个时候是非处方药。主要是根据不同量来划分,如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取消双跨品种,这就会面临很多问题。

企业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争议焦点不仅仅局限在“双跨”存留,迟迟不启动处方药转OTC政策审批,也让一些国外企业心急如焚。

尤其是辉瑞、葛兰素史克、诺华和强生等外资企业,在国市场主要产品为处方药,其OTC产品数量较小,随着国新医改的扩容,这些企业希望加快投放OTC新品种。但是这要遭遇国注册的难题。

上述药企注册负责人透露,“处方药转OTC,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2年没有公布转换品种了,企业都很着急,但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这个事情态度不积极。”拜耳、辉瑞等外企明确表示,希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重启“处方药转OTC”。

白慧良表示,“企业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评价中心申报了一批处方药转OTC,一年多了,希望还是给予批准。”但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注册司一下属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在注册司没有深入了解OTC之前,目前暂不会恢复处方药转换OTC的工作。之前,OTC品种的管理主要是由安监司负责,但是从2008年国家机构改革后,这项业务就转到了注册司。

而王红梅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能恢复转换工作,将治疗慢性病的药如降脂药、心血管疾病预防药和糖尿病药等纳入处方药转OTC范围。她举例说,辛伐他汀作为处方药的主要适应证是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等,作为非处方药,每天10毫克可以用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一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外资企业希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能放开心脑血管药品的处方药转OTC工作,辉瑞、拜耳这方面有很多品种,这也是它们的优势品种,如果这方面放开,外企的影响力肯定大增。”

张伟表示,“有一段时间是比较审慎、缓慢地接手OTC的工作,我们现在是在现行法规条件下、现有工作模式下,尽量去完善,至少我们把程序简化了些。”

他表示,现在处方药注册转换没有一个可以操作的规则,大家希望在现有框架下出台一个OTC管理办法,借助国外一些经验,也在考虑研究制定管理办法,但是很多东西需要研究,因为不光是注册问题,注册完了还有后续监管问题。

此前,OTC没有单独的法律法规管理,与非处方药相关的现行的法规也就是《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的通知》、《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技术评价工作程序(试行)》。尚未实施的讨论稿则有《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关于征求非处方药适应证范围等评价原则意见的通知》。

上述药企注册负责人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真正了解OTC的人不多,整个国家都没有把OTC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过去管理本身政策模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基本药物价格降幅

或敲定:30%~40%

《医药经济报》记者近日从可靠渠道获悉,国家发改委酝酿的新一轮基本药物价格调整幅度已经大致确定了。本轮降价幅度可达30%~40%。文件出台后将有3个月的过渡期。

由于各地执行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以来频现价格混乱的情况。国家发改委此前透露了将对基本药物价格进行大范围调整的思路,并明确表示要加强企业自主定价药品的价格购销管理,严格核定药品价格形成,建立基本药物动态调整机制和修订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这4大措施。不过,具体的降价幅度却一直未浮出水面。

此前国家已连续25次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整,但对治理药价虚高的收效并不理想。而对于此次30%~40%的降幅,业内不持乐观态度。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大幅度对基本药物价格进行下调,最终将会导致普药生产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医院药价虚高的问题仍难从根本上解决。

“这样的降价,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头痛医脚,而且是甲头痛医乙的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医改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以药养医的局面,而不是一味地对药价进行下调。

某医药营销人士对药品营销成本构成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认为在目前,药品成本大约60%的费用都用于药品营销,并且这部分的费用不会因为国家政策改变或药品价格下降而改变,因此,如果要真正砍掉价格虚高部分,就要先从这60%开刀。

“如果没有从体制和机制的层面上来进行改革,单纯地出台降低药品价格的政策,将可能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有些‘良心药’从市场上消失,因为在目前的机制和体制下,企业要保证药品质量,需要保证固定的生产成本,一旦利润空间太小,将无法保证生产的持续,最终会使‘良心药’消失;另外一种结果更加可怕,在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之后,如果还能够保证支出不合理的中间费用,那说明这种药品很可能就是假药。”相关专家对此指出,如果此次基本药物降幅这么大,医药行业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商业,都将遭遇新一轮的严峻考验。

记者获悉,由于担心实施降价可能给医药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已经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对本次药品价格调整进行重新审议。

(来源:医药经济报)

医药望

国药医工院研发的

抗抑郁新药获批生产

近日,由国药医工院和现代制药联合申报的抗抑郁药――盐酸米那普仑原料及其制剂(化药3.1类)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批件及新药证书。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患者长时期心情抑郁,失去各种兴趣和快乐感。有关专家预测,在今后20年,抑郁症将会上升为第二大常见病。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刑(TCA)等药,抗抑郁效果不够好,且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而盐酸米那普仑是一种新型的特异性5-H7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在一系列显示抗抑郁活性试验中显示,其活性高,明显优于地昔帕明(desipramine)和丙米嗪(imipramlrle)。这种药物无抗胆碱能作用,口服剂量超过100mg/kR有轻微镇静作用。它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主要症状(焦虑、记忆与睡眠障碍和动作迟缓)而不产生自杀危险,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优于SSRI类药。

这种具有类似TCA的活性而没有TCA所产生的副作用的抑郁症治疗药物,因其特有的疗效将产生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来源:国资委网站)

世界首个胃病疫苗

有望于2011年年底上市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汇报会上获悉,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课题之一,由中国人民第三军医大学研制的世界首个胃病疫苗――“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参加会议听取汇报。

由于没有胃病疫苗,人们长期只能用抗生素来对付幽门螺杆菌,但易复发和再感染,毒副作用较大,费用也高。据了解,“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可使胃部黏膜表面产生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保护率高达72.1%。

目前,该疫苗已获得新药证书,并引进了15亿元投资,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产业化,有望于2011年年底上市。

(来源:重庆晚报)

“肝素系”:再创生化药出口神话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国际肝素类药物市场迅速扩容,从而对我国肝素原料药的需求十分强劲。一季度,我国肝素及其盐出口大幅增长,累计出口29吨,比2009年四季度增长了12%;出口平均价格为9 967美元/公斤,比2009年一季度增长了129%,相比2009年四季度增长了3.5%;出口额达到2.92亿美元,比2009年一季度增长了124%,相比2009年四季度增长了15%。

在出口市场方面,2010年一季度,我国肝素及其盐共出口到38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1个,其中对29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同比显示为增幅。我国肝素及其盐主要出口市场仍然为法国、美国、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这5个国家从我国进口的肝素及其盐占了我国一季度肝素及其盐出口总量的93%以上,且同比增幅高达143%。其中,对法国的出口实现了量价齐升,拉动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3倍,对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关国的出口量虽有所下降,但由于价格的高涨,依然拉动出口额实现了同比60%以上的增长。

2010年一季度,我国共有24家企业出口肝素及其盐,较2009年一季度减少了4家。其中,深圳海普瑞药业、南京健友生物化学制药、常州千红生化制药和烟台东诚生化依然位列肝素出口前4位,所占比重高达77.37%。浙江惠隆对外贸易公司由于出口量的下降,由原来出口排名的第5位下降到了第7位,但由于价格的大幅攀升,出口额同比增幅依然达到了80%。肝素及其盐出口居前10位企业中,除排在第10位的河北常山生化药业出口额有所下降外,其他9家企业出口额都有80%以上的增长,出口价则同比实现了3位数的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肝素类药物的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展,抗血栓类药品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2006年全球肝素类药物销售额为49.15亿美元,2008年增长到59.9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销售额将达到91.0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1.03%。欧关已经实现集约化生产,肝素原料产量基本无提升可能,而我国作为生猪养殖大国,目前只有60%的猪小肠用于肝素粗品生产,肝素原料药产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而言,在美国FDA和欧洲药典修订肝素标准,提高肝素要求的背景下,我国生产的肝素一季度出口仍实现了大幅增长,说明我国肝素质量已经基本达到国际标准,一季度的发展趋势也说明,肝素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未来发展趋势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