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苏教版初中化学

苏教版初中化学

时间:2023-06-19 16:16: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苏教版初中化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苏教版初中化学

第1篇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源思维能力的构建

基于问题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策略分析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反馈策略的研究

高中化学中的一些教学误区初步探索

数轴和坐标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一道溶液计算题的教学反思和对策

高一化学教学与初中有效衔接的尝试

例析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谈化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体会与思考

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巧用课堂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效率

探析电解质中的“关系”考点

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探究性”

情感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积极作用

对九年级化学几个问题的思考

浅议“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研读教材深挖知识走出误区提升素养

“六小组”式随堂实验教学模式

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高中彳匕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

例谈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困惑与反思

关于硫酸性质的三个问题解释

教材单元章节引言设计特点浅析

培养高一新生学科兴趣初探

化学教科书模型呈现形式与使用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材的处理与使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习题特点的分析

“化学与生活”的教材内容与学习目标

浅析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的新突破

浅谈教学中渗透与培养学生的化学守恒思想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不可忽视对比实验

漫谈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开发教材附加资源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结尾”艺术漫谈

浅谈化学探究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上海世博会,唱响“低碳”主旋律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改中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化学新教材主题图的特点与使用策略

中学有机化学“断键”机理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例析

对新教材(苏教版)的编写与使用的商榷

浅析粤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特点及教学策略

对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材的几点感悟

第2篇

关键词: 质疑;比较;反思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1-000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新的起点,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教材的变化及呈现方式,深刻领会教材的意图。关注教材所辐射出来的价值和功能,同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反思。并使之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南。

中学化学新教材有多种版本,初中化学有人教版、粤教版、上教版等,高中化学有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对这些教材,中学教师应该穿透教材的表象,看到学科的本质,应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敢于对新教材提出质疑, 即事穷理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新教材既然有多种版本,其目的之一就是提倡百家争鸣,但百家的观点是否都是科学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在应用新教材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与思考,“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案例1]:上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61页,想一想: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编者的意图当然是想说明微粒间存在空隙。但这真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吗?笔者认为不能用这一现象说明微粒之间存在着间隙,理由如下:

物质中的微粒可以进入对方,不是因为微粒间有间隙才进行的,不同物质的微粒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溶解。溶解进行与否,不是依靠微粒间的间隙,而是根据不同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或其它因素决定的。例①:水和酒精可以按任何比例“无限互溶”,它们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原理;两种物质液态混合时,还有氢键缔合现象。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两种分子互相进入对方。例②:水和四氯化碳,两者的本身微粒之间的间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将两种液体混合,静置,液体分两层,经分析鉴定,属于“完全不溶。”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似。

如果溶解现象是以物体中的分子不紧密(较稀疏),有空隙为条件的。具备这些条件,不同物质的分子就可以互相去填补对方的空隙。若如是说,两种物质的分子互相占据对方间隙后,总体积应该是变小的,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判定:1升氢气与1升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混合(两种分子充分接触)后,总体积仍为两升。根据实验证明:1升醋酸与1升苯互溶后,体积大于2升。两例充分证明:物质混合后总体积没有减少,甚至增大,说明了混合后并不是微粒利用对方微粒间隙或占据对方微粒间隙。

教材这样安排也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认识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用空隙的观点来解释这个现象显得简单易懂,更加直观。

新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有,教师教书育人,我们要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而不能盲目认同权威、榜样,要有一份质疑的精神,向权威学者学习,但不“顶礼膜拜”。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在不断地质疑和辩驳中发展和完善的,我们要学习袁隆平,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2 善于对新教材进行比较,集思广益

俗话讲:“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善于采用比较法,所谓比较法 ,是指在思维过程中 ,确定认识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或差异点 ,从而正确认识事物 ,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科学思维方法中最基本的认识方法。

新教材不同的版本,有着各自不同编排的知识体系,有着各自的优点,也有着各自的不足,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和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而言,两套教材有着各自的特点,人教版突出现代化学正在逐步走向定量化的特征,合理处理抽象概念,重视学习者的参与,富有张力,适于教师因材施教。苏教版着力挖掘和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知识结构、思想方法,注重科学性,突出新思想、新内容,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将定性与定量,现象与本质有机统一,注重学生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关注核心知识与STSE内容的整合。因此我们要知道哪些知识点是两套教材共有的,哪些知识点是苏教版有而人教版没有,又有哪些内容是苏教版没有有而人教版有的,它们增加这些知识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同样的知识点,它们处理的方式是否相同,他们有什么优缺点,这些我们都必须进行比较。

[案例2]: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18页:

实验2-1

按图2-1安装两套装置,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 mL 1 mol・L和40 mL 4mol・L的硫酸,比较两者收集10 mL H2所用的时间。把实验结果填入下表2: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32页: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O2,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CO2气体的体积,可测定该反应的速率。请完成下列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

1.如图2所示,在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5 g,加入2 mol・L-1盐酸20 mL。每隔30 s观察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将实验数据记录到表3。

2. 以mL・s-1为反应速率的单位,计算每30 s时间间隔内的反应速率,将计算的结果填入表3。

3. 以反应速率为横坐标。产生气体体积为纵坐标,绘制二氧化碳气体体积[V(CO2)]―反应时间(t)曲线图。

4. 比较你与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如有差异,分析产生差异可能的原因。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这部分内容都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两者处理的方法就不相同。

⑴反应原理

①人教版:Zn+H2SO4=ZnSO4+H2

②苏教版:CaCO3+2HCl=CaCl2+CO2+H2O

⑵反应装置

①人教版:双孔橡皮塞上插有导管和分液漏斗。

②苏教版:单孔橡皮塞上只插有导管。

⑶测量对象

①人教版:收集10 mL氢气所需时间。

②苏教版:每30秒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⑷优点

①人教版:除了硫酸的浓度不同,其它条件基本相同,说服力强。

②苏教版:只需要做一次实验。

⑸不足

①人教版:实验需要做两次,且根据反应装置“收集的10 mL氢气”说法不妥,因为反应前系统中存在空气,收集的气体中肯定含有空气。

②苏教版:随着反应的进行,大理石的表面积变小,反应中也有热量的变化,而大理石的表面积和温度都会对化学速率有影响,因此降低了因为盐酸浓度变稀使化学反应速率变小的说服力。

通过比较,我们就能正确且比较客观地把握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集思广益。

3勤于对新教材进行反思,高屋建瓴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教材新增了一些内容,如盖斯定律、盐桥、焓变、熵和熵变、平衡常数、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等,为什么要增加这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增加的这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化学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反思,深刻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以化学平衡常数为例,笔者认为增加化学平衡常数的目的有三方面:

⑴完善知识整体的结构

化学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可能性以及进行的程度,解决了反应的可能性问题。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的速率,解决反应现实性问题。而化学平衡常数能客观的反映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能进行的程度。

⑵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旧教材里用了右图的实验装置,通过增大体系的压强,观察体系颜色的变化来说明平衡移动的方向,严格的来说,这种方法不是太严谨的,因为增大压强至新平衡后,体系的颜色毕竟比原来体系的颜色深。新教材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案例3]: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51页:

苏教版在讨论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通过改变体系压强,平衡移动方向时,是通过计算浓度商,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作比较

①若Qc>K,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Qc=K,平衡不移动

③若Qc

从而得出结论: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态物质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态物质增多的方向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改变压强平衡则不移动。

⑶完成知识模块的衔接

化学动态平衡有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等,化学平衡有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有电离平衡常数,溶解平衡有溶度积常数,通过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将常见的动态平衡实现有机的衔接。

第3篇

关键词: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编写;体系结构;评价与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1-0026-05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讨论修改,于2003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他们将高中化学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8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6个。新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目前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共有3种,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在6个选修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主旨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融合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中,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研究、推敲的。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版本的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评价,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材的简介

1.1教材的设计思路

结构决定性质,进而影响到物质的用途。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与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并且物质结构理论还与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息息相关。物质结构理论为这些科学提供理论依据,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将“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选修模块3,就是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前提下,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自己不断探索,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增强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是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之后,对物质结构理论的拓展与加深。

本着这个宗旨,三种教材(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在设计上的总体思路均为: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材的主要内容

教材从原子、分子水平上介绍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围绕着“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这条基本主线展开,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教材通过各种栏目或附加的资料展示相关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化学学科的背景下去掌握物质结构的知识,体会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2 三种教材内容的编排

2.1以课程标准为本,整体设置教材的体系结构

三种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所编排的内容都是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的,但在此基础上编者根据各自的设计风格整体设置教材的具体结构,对教材的编写形式、侧重方向的确定都有很大的自由度,使得三种教材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和编写方式。

针对三种教材的体系结构与化学课程标准内容的比较(见附录)。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三种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的异同。

2.1.1 人教版

教材的引言部分体现了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的大部分内容标准,其中包括“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研究物质结构的意义”等等。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基本上是按照化学课标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编写,主要包括“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电子排布、能级跃迁”等内容,此外在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还包含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中“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共价键的形成、类型、键参数,共价分子的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同时还密切联系实际说明了“手性分子”、“等电子原理”、“无机含氧酸的酸性”等知识,这一章包括了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与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的部分内容;主题2与主题3的其余内容编排在教材第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中,所包含的内容与课标一致,只是知识出现的顺序有所不同。

2.1.2 苏教版

根据课程标准的4个主题进行整体编排,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划分为5个专题。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及专题5“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与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相对应;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中所编排的内容与课标主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本上一致,其中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还包含课标主题4中“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教材专题3和专题4将课标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的内容进行融合,重新编排,从另一个角度划分为“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专题3包含了“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及其构成的晶体等主要内容,专题4则着重编排了“分子或离子的构型、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等内容,并通过实例介绍了“手性分子”、“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2.1.3 山东科技版

教材把课程标准中的4个主题融合为三章进行编写,课标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与教材第1章“原子结构”的内容编排一致,其中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中“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也被分散到教材第1章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里;教材第2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对应于课标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性质”、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在内容安排上是把两个主题内容进行融合,重新分类,第2章的主要内容为“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立体模型”等,第3章的内容是在承接第2章的基础上,主要编排了在微粒间作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以及这些物质的性质”,还包括了“物质聚集的其他状态”的内容。

2.1.4 三种教材内容编排具体实例

三种版本的教材在呈现“晶体”的相关内容时,编排的方式不同。人教版、山东科技版的编排方式较为类似,它们是将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聚集状态分为两章来设置,而苏教版是将二者合并,教材中每介绍一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接下来就引出这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晶体,如:金属键―金属晶体、共价键―原子晶体。从内容的设置来看,苏教版的编排,使得相关知识排列紧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有章可循,而教师在教学中更容易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适当指导。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但是,在“物质的聚集状态”这方面的内容,苏教版仅仅是根据新课标介绍了几种晶体,而人教版、山东科技版的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拓展。人教版除了介绍“晶体”外还简单介绍了“非晶体”的知识;山东科技版则拓展得较深,教材用一节的篇幅来介绍除“晶体”以外的物质的聚集状态,如非晶体、液晶、纳米材料、等离子体。

2.2 通过多样化的教材栏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版的三种教材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编者在编写教材时,穿插了丰富多彩的栏目,将其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阅读这些内容生动的栏目,学生遵循栏目的提示,明确自我学习的方向,获得自主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突出了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方式,增强师生之间以及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表1 教材栏目设置及出现频次统计

上表对三种教材所包含的栏目进行了统计,以下针对栏目的类型及其设置的意义进行分析:

表2 教材栏目归类分析

三种教材中所出现的栏目种类众多,各种栏目也都具备各自的内容和功能,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在上述的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有些具备同一功能的栏目又细分为几个栏目,如山东科技版的教材中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基本资料的栏目有“工具栏”、“知识支持”,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的栏目有“身边的化学”、“身体里的化学”、“化学与技术”等,这些功能相同的栏目设计过多会显得重复、累赘,使教材不够整体自洽,建议将其合并。

2.3 运用丰富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这些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导致疲乏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根据高中生的特点穿插了丰富的图片,增加了理论知识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下是对三种教材中的图片的分类统计和分析:

表3三种教材中图片的分类、统计

从上表的分类统计,可以看出三种教材中数量占多数的插图是“理论、模型、分类、归纳”。这是由“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这类图片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时,将抽象化为形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教材中还安排了部分“实验仪器装置”的插图,将现代科学技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扩大学生的视野;“生产、生活、科技”类插图是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结构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到“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类插图在人教版和山东科技版中出现得较多,在苏教版中较少;“人物”这类插图是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良好的学科背景,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4 编排多样化的习题,注重实践性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的编排在教材编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多样化的习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程度也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程度。新教材中习题的编排数量不多,但是形式多样,综合性强,不仅有适量的巩固性习题用以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还出现了如调查报告、小论文、查阅资料等实践性题型。这些新题型的出现既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又使学生能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取得相应的发展。

表4教材习题分类统计及所占百分比

注:习题数量统计包括每一章(专题)后的习题

从统计比较结果来看,新教材的习题与以往教材的习题相比有两大特色,其一是主观题在总习题数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三种教材中的问答题、调查研讨以及实验设计这些题型占大部分,而客观题如选择题只占了20%~30%左右,苏教版则更少一些。这样的习题构成有助于在立足于基础知识的要求上,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在大量的主观题中出现了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新题型,其中包括小论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用计算机制作物质结构模型、方案设计等,这是新教材习题设计的又一大亮点。人教版中编排的习题新题型出现得较多,苏教版中传统题型较多。学生通过这类新题型可以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感受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在多个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3 对三种教材的几点评价与建议

3.1 三种教材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整体安排上的指导思想是相同的,首先是设置问题情境,利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特点,引导学生推理、论证,体验科学思维的过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视野,向学生渗透化学思想方法,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最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兼顾。

3.2 三种教材内容总体编排是遵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的,但不同版本有些内容呈现方式与课标之间还是有些不符。如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人教版将其大部分内容安排在引言和第一章,苏教版在专题1、专题2、专题5中分散编排相关内容,而山东科技版中只出现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这一内容,其余内容虽然通过部分栏目有所表现,但并不完整,知识呈现不够系统化。

3.3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一门属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多采用活动探究如实验、模型制作、方案设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迪思维,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三种教材都安排了一些需要学生动手的活动探究,苏教版教材中包含实验部分较多。教师在选择与运用教材时可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形成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理论探究的过程。

3.4 习题的编排在三种教材中都体现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不足的是在教材中很少出现习题范例。习题范例作为学生学习解题的示范,具有很好的借鉴性、参照性和引导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帮助,而三种教材在这方面的编排都略显不足。同样,苏教版的教材在栏目“问题解决”中设置的诸多问题也欠缺一些适当的参照、引导,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增大,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

3.5 已通过初审三种新版教材在印刷方面采用的是全彩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眼前色彩丰富,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不易产生疲劳、枯燥、厌学的情绪,而且教材印刷用纸纸质较好,防水,经久耐用。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孙夕礼.研究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寻找新的教学策略[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2,(6):55-56.

[4]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郑媛媛,照日格图.谈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栏目设计与科学探究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5,18(6):119-121.

[7]边雅莉.谈新编高中化学教材图片的运用[J].化学教育,2003,24(10):12-13.

[8]韩峰,吴俊明.多元智能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2005,(6):18-21.

第4篇

初高中的学习属于两种不同的学段,其中既有知识的断层,也有衔接的规律可循。从中学化学课程培养目标角度,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衔接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化学;教学衔接;教学相长

自2008级高一新生起,青岛市采用了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就本套教材来看,更加注重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教学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初中人教版教材衔接不够紧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一新生普遍感到“高中化学入门难”,而高中教师对此也非常困惑,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看法不一。国内知名化学专家王云生老师认为原因如下: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科书与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学习要求和内容选编衔接的处理不好;初中课程改革后的化学学习要求、中考化学考试要求过低,指挥有偏差;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教育,忽视接受学习和描述性、结论性、规律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学得不扎实;部分地区中考化学用等级制评价作为中考录取的参考,而语、数、外却用实际分数计入总分作为录取依据,造成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只重视三个工具学科而忽视理化学习的不良倾向。也有人认为,高中化学教师不理解初中课程改革理念,以老眼光、旧学习要求看待、评价课改后的初中学生,对初中学生的化学基础要求过高,学生不适应高中教师习惯运用的单一的教学方式等等。笔者通过对几年来教学情况的总结,以及查阅诸多资料,对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积累了一点个人看法,在此抛砖引玉,敬企方家批评指正。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开拓

教学内容的衔接,即进行好“过渡”教学,这一点尤为重要,也就是要研究初高中化学教育的差异,争取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平稳过渡。这一点上王云生老师认为:初、高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实际上并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本次改革实施之前,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已经由来已久。传统上很多学校和教师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不少完全中学要求初中化学教学要主动考虑衔接问题,不以初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作为学习标准,要求加强高中所需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多数学校还在高中一年级采取各种方法开设“衔接教学”课。有的在新生录取后开学初集中补课、有的在高一先划出一定时数复习初中化学、还有的采取“用到什么,复习补充什么”的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复习补充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

笔者以为,高中教师搞好衔接教学的角色尤为重要――学生经历了中考,心理上肯定很放松,在两个多月的假期中对基本知识的遗忘在所难免,所以在开学之后的一个月以内,最好能把初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点简要地复习一遍。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数。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同时结合高一新教材,把必要的联系展开,即使教学进度再紧,至少也要保证两个周的时间进行衔接教学,切忌为赶教学进度立刻展开高中内容的教学,因为学生要接触的第一部分就是“物质的量”,理解上有相当难度,很容易让一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化学的心理,继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力不从心。所以化学衔接教学首先是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平稳过渡的问题。

为了实现平稳过渡,应把初、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实验教科书,联系起来研究分析,最大限度地消除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中可能存在的衔接不畅的问题。要研究初、高中教学内容是否存在知识、技能点要求脱节的问题。要分析初中课程对某些高中学习必备的双基知识的学习要求是否偏低,高中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对初中学习所提供的知识、技能是否要求太高,研究高中必修的学习是否要提供一定的时数进行初中知识技能的复习提高等等。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与创新

一踏入高中课堂,学生肯定要把自己的新老师与自己熟悉的初中教师进行比较,老师在风格、习惯上的差异会让很多学生得出这个老师很好或者这个老师不行的印象,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这种比较中对学科产生了兴趣或者厌烦感。经历课程改革的高一学生知识面较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积极性较强,有合作精神,比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应当说,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初中课程改革在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上与旧课程相比,要求的深度、学习的系统性有所降低。在高一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研究初中化学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升入高一学习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心理发展程度。依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采取“低起点、高落点”的教学策略,注意创设学习台阶,分层次落实教学要求,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争取不同程度学生都能逐渐适应高中课程学习,减少学习程度的进一步分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亲切和蔼的教学形象亲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感染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尤其要注意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学生一开始就“迷”上化学,并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同时充分利用图表、图片、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探讨实施了以下几点:

1.通过摸底检测、师生座谈等方式,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素质情况,采取有力措施,让学生尽快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改进学习方法,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学习上“不适应”的情况。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把相关知识转化成直观、生动,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分析,降低学生接受的门槛。比如在引入“物质的量”“摩尔”这些概念的时候,不是生硬地把学生未接触过的概念搬出来,而是借助我们容易理解的质量、长度、时间等引入,“我们到集市上买白菜,论‘斤’买;我们衡量一棵树的高度,多少‘米’;我们说从早晨到现在,过了两个‘小时’,这些问题,都是单位和物理量的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3.充分挖掘教学背景资料,充分利用图书杂志、互联网等资源,结合苏教版教材接近生活实际的特点,以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科学家们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我国近现代化学科学、化学工业比较落后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在对生活、工业、热点的关注中自然而然地理解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4.重点探索化学实验课的作用,由于新课程大大加强了实验、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的探究学习的要求,学校要尽快解决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设施)与新课程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不少初中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无法满足初中新课程在实验和探究学习活动的要求,使初中学生在实验和探究学习方面的水平难以达到标准的要求。这些学生升入高中,要顺利接受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必然十分困难。所以,如果高中化学能够把大量的化学演示课和分组实验课备齐上好,可便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反之,若高中不能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或教师不能按新课程的理念加强实验,不提倡探究学习,不仅使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遇到(下转第7页)(上接第4页)困难,也会使经历了初中化学教学的高一新生觉得高中化学毫无新意,感到失望和厌倦,以至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与指导

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化学接轨教学的有力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的科学与否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一接轨教学的重要任务。

1.开设学法指导课。在高中化学开始阶段,分析初高中化学的区别――知识量增加、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增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要求的提高等,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重视实验教学内容,对于知识的识记采取理解记忆等等。

2.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近年来的学生情况来看,学习能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不规范,因此从高一入学开始,教师就应该花大力气规范学生的基本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上增效、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对学生课堂笔记本、典例精研本、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严格要求,笔者从实际教学过程中认识到,“纠错本”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一些易错题、难题的精细处理,能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对平行班级的取样分析,纠错本建立且使用良好的同学比未建立或不经常改错的同学的成绩平均要高10分左右。

3.学法指导不应是简单地提出“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等一些空泛的概念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分类指导,这将是一个长期而烦琐的过程,这对教师工作的深入程度以及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悉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规范学习基本思路和环节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个别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高一与初中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课改形势对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更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角色蕴含更为深刻的含义,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地进行关注,因此我们要做到把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搞好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

第5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贯穿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情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都具有相当的基础性、目的性、典型性、指导性的意义,教师要在熟悉教材和实验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好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所需药品、操作步骤,并认真观察和记录现象,并经缜密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必须用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在演示实验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各个环节的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总结。例如在做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让学生对比前面所讲次氯酸的漂白性和初中化学学过的活性炭的吸附性,比较这几种漂白的原理、效果的异同,加深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理解。

二、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新课标强调探究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就是挖掘书本已有的实验内容和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有新意境、新内容的实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和思考;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索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他们亲历其境,刻苦努力地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猎取新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上观察和思考,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创新探究能力,并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灵感”有所激发。如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实验(1—5)配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学生实验中,以往教学是教师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的程序,即先讲述用什么仪器、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甚至写到黑板上,学生按照教师讲的去做。而按探索性实验的要求,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等有关知识,应该能够自己完成这个实验。所以在教学时,只告诉学生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做实验时,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述,巡回对个别问题加以指导。我对两个班级分别采取上面的两种教法,结果,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去做的班级,课堂秩序井然,全部学生操作有序,学生很快并顺利地做完实验,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后一种教法截然不同,课堂秩序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操作步骤和方法各不相同,暴露出不少问题。实验结束后,每组同学都拿着自己配制的溶液请老师观看。这时教师不失时机以几组的实验为主,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或违背操作规程的现象,并结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发展智能及实验技能的有关问题,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在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并相互讨论,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正确的总结性评价。这样既能掌握实验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创新思维得以发展,知识视野得以拓宽,达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内容及教材编排,都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教科书是基本的课程资源,就化学实验的编排而言,有实验、实验设计、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等形式,并且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灵活处理,自主开发教具,有选择性地使用好教辅资料,有效地拓展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补充教科书内容的不足。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就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课本以“科学探究”的形式提出,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在总结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课本、教辅资料中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实验方案,让学生比较,真正明白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每种设计的优缺点,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又辅以练习,使该问题由探究讨论上升到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样,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不断搜集证据,通过相互交流、评价反思,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水平和能力。

总之,经过多年的教学和新课程教学的实践,我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理性的思考,深深体会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当好主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苏教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苏教版.

第6篇

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对于课堂有效性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备课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这三者对于能否完成或达到策划结果都是相当重要的,缺一不可,只有都做好了,才能明白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能对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再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接受;才能在以后碰上新的题目,把它转化为“旧”的知识点,举一反三,为我所用;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知疲倦,事半功倍。笔者借此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化学课堂的有效性,难求全面,以期抛砖引玉。

一、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呢?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比如对于高一新生来说,他们刚踏入新校门,接触新同学,学习热情较高,急切去吸取课本中的知识,以来充实自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高中学习上的方法与初中的差距较大,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绝对行不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比如苏教版必修一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与组成”,回顾了初中化学学习过的一些物质,如果我们认为那只是简单复习,起到引课的作用,那是不恰当的,编者的意图是想告诉我们,整个高中化学应该要注重同一类物质的学习,把它们的性质串联在一起,起到以点带动面,以面形成体,最后就能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鉴于此,我们在以后的备课中应该要在这两方面上下功夫,不仅备好了学生,还备好了教材,两手一起抓,形成合力。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这次教学的是否成功,所以,就重要性而言,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取得教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问题探究的有效性

怎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我想是问题探究,这对教学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应首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比如,学习镁的性质时,通过学习知道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具有活泼金属的通性。由此可以判断出镁在化学反应中要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此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瓶壁上出现黑色的固体。这时要想使探究起步,就应该把实验现象产生的问题指向镁强还原性等知识背景,并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从而将问题转化。诸如:“镁的原子结构特点如何?”、“镁在化学反应中通常表现出什么性质?”、“黑色的固体物质是什么?”等等。一开始学生还沉浸在初中化学所掌握的知识上,认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呢,最终问题得到解决,镁表现出强的还原性,从二氧化碳中置换出了碳单质。

2、提出问题的有效性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而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师问学生,也应该让学生问老师。很多学生认为提问题,就是把不懂的题目拿到老师面前,让老师帮忙解决了,这就可以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不懂做的题目,如果仅仅是通过这样解决,那么你只是简单的接受,并没有完全转为自己的知识。我觉得应该对题目进行再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在脑海里是否可以再现,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势在必行,比如,有一学生问老师怎样确定碳酸钙沉淀(通过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是否洗净?此时不急告之答案,反问学生“怎样洗涤沉淀啊?”得到回答后,再问“为什么要洗涤沉淀啊?”,又问“沉淀上附着了哪些杂质呢?”,学生再一分析思路就非常的清晰:为什么要洗?洗什么?怎样洗?洗净了吗?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的有效性,为我们的上课的有效性做服务。

三、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课后作业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好手段,作业的质量直接反映了课堂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作业所反映出来的情况。那么,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呢?

第7篇

相比于小学阶段《科学》科目内容的简单易懂,初中阶段的《科学》科目教材明显朝着“深、难、多”的方向发展,并通过从定性到定量、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实现与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和高中生物课程的有效衔接,并出现了大量全新的知识点和实验方式方法。这种教材的跨越式发展让许多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难以适应初中科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要求,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麻烦。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小学科学基础与初中科学教材的有效衔接呢?

一、小学科学教材和中学科学教材之间的异同

1、两者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引领是一致的。不管是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的科学教材都突出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引领是一致的,两个阶段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充分的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让学习在兴趣的引领下获得良好的基础科学教育,并且提出了无视地区差异、无视文化差异、无视天资差异的公平学习和共同发展的要求。两个阶段的课程都从学生的认知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和获得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技能、科学方法,并逐渐养成在科学领域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良好态度,积累良好的科学基础知识、正确的科学思想、正确的科学方法以及探究的科学精神。并且,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为着力点展开,通过让学生对生活中涉及的生活常识的观察和感悟,逐渐深入去了解所涉及所反映的科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动手进行科学探究和科学验证,最终学会分析和解决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现象背后的实际问题。并且,两门课程都呈现了一定的梯度性和开放性,注重与相关学科的有效衔接和对接,比如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就通过科学研究的定性到定量、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实现与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地理和、高中生物课程的有效衔接,

2、两者对科学知识的深入和广度存在差别。从同是苏教版的初中和小学科学教材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虽然总的方向上是实现了有效衔接体现了教材知识布局的科学性和延续性,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来说又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交叉。认真研究之后又发现两个阶段的教材虽然就同一科学知识进行了讲解,但其方向和侧重点是存在了明显的区别。老师可能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别的和联系,但学生就会以为两本教材出现了了雷同,就如部分地区高中阶段数学就进行了微积分学习,但进入大学之后又专门开设微积分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感官效果是一样的。

二、如何根据小学科学基础展开初中科学教学

1、注重学习程度的传承和对接以避免重复。虽然初中阶段学生相较小学阶段其思维能力有了极大的能力,对科学知识、科学现象、科学原理的探究和了解的深入有了全新变化和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小学阶段的许多教学和学习方法在初中阶段仍然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其中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提到的根源探究的思想和许多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仍然适用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并且同样也是重点。因此在初中阶段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这些进行有效的继承以提高学习的连贯性和连续性。同时,对于科学知识的异同和衍生,初中阶段也必须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有效的承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产生继续重复或人为割裂的两种极端感觉产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能保证学生不会因为两个阶段授课知识点机械重复而丧失对科学课程知识的兴趣。

2、注重科学研究的创新和深化以强化能力。通过对小学阶段科学教材和中学阶段科学教材的对比分析我们看以看出,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对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实验主要还是通过让学生对科学现象进行观察而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但在中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则更注重让学生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再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

3、注重科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以提升素养。初中阶段科学的教学还必须注重于其他课程的有效衔接以为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打下及时的基础。应该说,不管是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还是中学阶段的科学教育都是一项基础性的学科,其目的就是要学生对比较浅显的科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并为学生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化学等课程作一个初步的铺垫,许多更深入的知识将在这些专业科目中再做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总之,为保持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现象的持续探究,实现小学和初中科学课程、知识、方法、技巧的有效衔接,并为初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科学老师一定会根据教材的差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确保学生能顺利实现小学、初中科学学习的有效衔接。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江苏】

第8篇

关键词:高一化学;作业批改;问题和弊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10-01

在我国,“学生做,教师改”的作业批改方式从有学校机构建立起就开始沿袭,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传统作业的批改方式一般是“全改全批”,既然这种方式沿袭了数千年,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它可以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针对知识薄弱点,提出改进的方法和计划。但是,时代在进步,传统的批改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体制和情况了,现在的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师的压力和工作量与日俱增。全改全批的批改方式虽在沿袭,但是却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和弊端。

一、教师批改作业量大,反馈不及时

高一化学教师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一般一个化学教师要带三到四个班级,若是每次都把学生的作业全部批改的话,大约每周要批改六百多份作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若是全部批改就一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把作业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这一点就很难保证,然而结果的及时反馈却很重要。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等人做过一个有关学习结果及时反馈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他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在学习后进行测验。对第一组每天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每周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三组从不告知其学习结果。从第八周开始,除第二组仍旧每周告知结果外,第一组和第三组的情况对调。如此再进行八周的学习和测验。比较三组在十六周的学习成绩表明:在第八周后,除第二组成绩显示出稳步的前进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变化很大,即第一组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成绩迅速上升。(见图1)他由此得出,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是每天及时的反馈效果更佳。反之,则缺乏学习激励,学习的进步也会很小。[1]

及时反馈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若是作业反馈给学生是在学生完成作业的一周后,很多学生已经忘了自己做作业的情况了,订正批改后的作业相当于重新做一份作业,这不仅没有起到作业的反馈作用而且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负担。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遗忘曲线,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说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学习在最初的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发生大量的遗忘,可见,作业及时反馈的必要性。作业全批全改会给教师带来沉重工作压力。把工作时间和精力大量投入到批改作业中,备课、授课等教学工作就会受影响。

二、作业反馈的信息量太少

有些教师为了能够及时把结果反馈给学生,经常采取简单的批改方式,如用A、B、C、D等级、简单的“√”、“×”来评价或是只是简简单单的写上“查”、“阅”,学生无法从作业的反馈中得到建设性的意见或是建议,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例如,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一专题作业中的第7题: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加别为CuCl2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HNO3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予以区别。学生在完成这种主观的表述题除了方案的选择不同以外,还涉及到取样、操作过程(或加入试剂)、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这里的每一个内容的完成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并且错误的原理也是五花八门的。如果教师在批改的时候只是简单的用等级来评定,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不能明确错误的原因,反馈的效果就比较差。所以,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评定信息越明确,越具体,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就越高,作业反馈的效果就越好。

三、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认真

课业繁重,作业繁多,影响着高一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虽说实行了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有所减轻,但是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学习的负担仍是很大,有九门课要学,有九门课的作业要完成。在有限的课外时间内认真完成大量的作业的确是对学生的巨大挑战。一些学生就会选择性地挑选作业来完成,挑选的条件很多,如:对这门课的喜欢程度、这门课的作业难易程度、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等等。正如前文提到的,教师现在采用的传统的批改方法让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了。

中考考核制度也极大地影响了高一学生对待化学作业的态度。福建省中考采取的评分制度中把化学考核成绩用A、B、C、D等级来衡量,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关注程度,且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要求相对基础、简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高一的学生仍旧带着初中对待化学的态度来学习高中化学,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化学作业,做作业敷衍了事,教师批改后的作业更是弃之不理,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塞进书包。教师的苦心批改显得徒劳无功。

四、作业批改效果不明显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求知,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可是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学生每天疲于应付作业,更无从谈起学生的主动性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批改作业,批改的只是学生的书面作业,而不是思维作业。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会发现错误题的答题情况往往有一个现象:全班出现两三种错误模式,意味着可能互相抄袭,态度不认真。批改的只是学生书面上的错误,而学生头脑中的仍旧根深蒂固。教师辛苦劳作,学生却收获甚少。足见,作业的批改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反馈不及时,那么成效就低了,也是一大因素。一次批改后的作业发下来,页面“满目疮痍”,错得一塌糊涂,时隔好几个日头,学生不爱订正,教师也不爱讲解,变得只校对答案,不分析题目和知识点。结果就是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样的错误仍会发生,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这些都变成了无用功。

作为化学学科的教与学的交叉点的化学作业,更是是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在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主导作用,针对当前化学作业批改的现状,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化学作业批改策略,应是当务之急。

第9篇

一、利用“活动与探究”创设认知冲突情境

学习应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反应,不应是被动行为,而且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的情境中进行的。因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研究表明,那些和学生己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的,学生知道一些的,但是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能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

例如,“配合物的形成与应用”中的“活动与探究”:取0.5 mol/L的CuCl2溶液和 Cu(NO3)2溶液各2mL,分别逐滴加入氨水。实验前,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识预测CuCl2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现象是产生絮状蓝色沉淀。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所做出的实验现象不一,有的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有的产生深蓝色溶液,有的出现上层是深蓝色溶液,中间是蓝色浑浊液,下层是浅蓝色溶液。实验现象的不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积极思考讨论后,找出了问题所在:(1)滴加氨水速度过快,没有仔细观察实验过程;(2)做实验时没有让溶液充分反应。于是,我又组织学生重做一遍,学生都认真观察并得出了实验结果:起初出现蓝色絮状沉淀,随着氨水的滴加,蓝色沉淀溶解变成深蓝色溶液。学生原来以为是实验操作出了问题,在正确操作下发现现象与原来的预测还是有些不同,这时心里就产生疑惑。学生又提出了问题:(1)蓝色絮状沉淀是什么?(2)蓝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深蓝色溶液表明什么?他们在问题的提醒下意识到今天要对这深蓝色的物质做研究,了解深蓝色物质到底是什么。此时,他们有了很强的学习兴趣,对本节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利用“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

由于化学学科具有非常强烈的依赖化学实验的特点,因此掌握化学实验成了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基础。初中化学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求“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高中化学课程在科学探究方面更是向着“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探究能力”的目标迈进,对于实验能力的要求就不是简单地能完成化学实验操作活动,而是要运用实验手段来解决问题,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例如,“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中有两个“活动与探究”:一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把两个探究活动重新整合做些调整改变成“探究浓度、温度、催化剂对2KMnO4+5H2C2O4+3H2SO4=K2SO4 +2MnSO4+10CO2+8H2O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前,我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才能证实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意识。在讨论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我又让学生讨论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两种改变哪者浓度比较好,学生讨论得出为了便于观察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改变草酸浓度。学生在汇报自己设计的方案中只注重改变条件做实验,忽略了如何验证这些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想到要取一组实验作为标准,将其他实验与之对比。最后形成以下方案:

若干实验相互对照,提供了对比强烈、直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变化的规律。通过这次的活动探究,不仅让学生学会化学实验中的对照试验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室温下反应速度偏慢,学生就把温度影响调整为一个是温水一个是热水,效果更好。这也展示了学生在实验中的灵活性。选择、运用化学试验方法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是化学实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年高考的实验题中也反映出大纲对这方面的要求。俗话说“眼观不如手动”,如果只是在纸上谈论实验,学生就很难体会其意义所在。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自己动手完成,自己设计实验,一来可以感受过程,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艰辛;二来可以加深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和运用。

三、利用“活动与探究”发展学生微观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良好的想象力是化学形象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化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成分。在人们认识化学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常要想象物质微观世界粒子运动、粒子的结构等。在以前的微观物质的教学中,我们大量采用假设、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识微观世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其学习效果不一定很好。现行教材中对微观世界探索有一部分采用学生自己探究,这样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微观想象能力。

例如,“同分异构体”中的“活动与探究”是让学生自己搭建一些分子结构的模型。学生用橡皮泥、牙签在课堂上玩起了儿时游戏,在轻松地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搭出各种各样的模型,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了分子中原子的空间位置关系,加深了他们对同分异构体的认识。这种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会比被动接受的知识记忆更深刻。此外,对甲烷结构的认识以及晶体结构的学习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即让学生自己创建模型,自己探索。通过这些活动探究,可让学生养成“宏观看现象,微观找原因”的习惯,经常地进行微观想象活动,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微观想象水平。

第10篇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之后离子方程式的引入和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一

一、 说教材

1、 地位、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离子反应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之后离子方程式的引入和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⑵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⑶能够分辨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

⑷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⑵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⑵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及其电离

2、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二、说教法

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 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实验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知识的巩固、升华均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发挥化学实验作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目的。

四、说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本节课采用实验来导入新课。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探究NaCl固体、纯水和NaCl溶液的导电性。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的神奇与奥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将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在实验结束后自然而然的引入电解质这一概念。

2、新课教学:

讲授部分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的类型、电离、电离方程式、酸碱盐的定义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①详细讲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着重强调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定义中“或”和“和”的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范畴为化合物等等。避免学生进入误区。

②通过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例题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例题要具有典型性其中包括能够导电的混合物如盐酸溶液、能够导电的金属单质、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并非该物质导电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不存在水溶液但是在融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钠和常见的有机非电解质如酒精和蔗糖等。先让学生自己去判断之后配合详细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独立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让学生们明白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这个概念不是一个不是即非的概念,而是首先要满足化合物这一基础。

③通过例题进一步对判断这两个概念做个系统的分条目的总结: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4、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5、酸碱盐水和部分的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

(2)、电解质的类型

通过小结的最后一点,自然而然的引入电解质的类型并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3)、电离

分析课前所做的实验,让同学们自主探究NaCl固体和纯水不能导电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初中所学到得知识入手,概括出物质导电的原理(1、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即金属导体导电的原理;2、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即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导电的原因。)从而得出NaCl固体和纯水不能导电的原因。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到NaCl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引入电离的概念,并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微观粒子的电离过程。

(4)、电离方程式

通过NaCl固体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引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及其书写规律。

(5)、酸碱盐的定义

请同学到黑板写出HCl、 、 这三种常见的强酸的电离方程式。让学生观察三种酸电离后的共同点,利用这个共同点重新对酸下一个定义。学生独立思考用同样的方法对碱和盐重新定义。

(6)、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利用多媒体播放溶液导电性实验的短片,让同学们观察相同浓度的不同溶液的导电性差异。让学生主动探究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同时了解到有的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而有些不能。从而给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并给出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并给出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离子反应》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们回顾之前学过的溶液导电性方面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从各种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二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二、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原理的学习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根据具体外界条件的变化,造成反应速率变化,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便成为突破难点的关键。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本节课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其主要过程设计为:

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概括→实际应用→完善体系。

二、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说服力。教学时,应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的效果。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虽然属于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但并不枯燥。在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预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再回到生产、生活,利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同学们以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知道,不同的反应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应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等问题进行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密切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知识,从“问题”直接引入新课题,使将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从实验探究入手创设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第一、化学反应的快慢的教学

【情景设计】让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呢?运用物理知识引出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概念加强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自学】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表达式及单位。通过自学对3个要点的总结,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自学和总结的能力。

【练习】解答习题,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

【总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第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

可从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什么?一个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来进行质疑。从几组实验比较得到结论: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表面积等。

第三、化学平衡的教学

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是重点。教学过程中,先利用学生熟悉的“溶解一结晶”现象,复习溶解结晶平衡认识平衡的特点,从教学的模式,采用直观的图示认识平衡,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学习变得直观、易懂。通过逻辑分析、化学实验等迁移至化学。

板书设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2、表示方法:

3、表达式:v(B)=c(B)/t

4、单位:mol/(L?s)或mol/(L?min)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1〕温度的影响

〔2〕浓度的影响

〔3〕压强的影响

〔4〕催化剂的影响

〔5〕接触面积的影响

三、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概念

2.化学平衡的特征

3.化学平衡的标志

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三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二氧化碳;教学流程;设计思路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6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2013年11月27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初中化学“名师课堂”研讨活动,活动中展示了我的录像课《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活动现场的点评专家和参与活动的很多老师都提出了“为什么开设这样的一节课?”、“开设这样一节课是基于什么考虑?”的问题,现将本人在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的思路与同行们交流,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进步。

一、教学设计

《奇妙的二氧化碳》是沪教版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教材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的角度带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奇妙之处。实际上学生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已有认识,其中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已涉及到利用小苏打和食醋产生二氧化碳、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向阶梯小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初二生物中,学生也通过学习知道了二氧化碳是参与光合作用,并在呼吸作用中产生,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证明它。

本节课是在教材中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后展开的一节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拓展与联系,一方面是在已学知识的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应用,另一方面是从二氧化碳与自然、社会的角度进行不同话题的讨论与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再认识,了解二氧化碳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对人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小结物质的用途,学会由物质的性质小结归纳出用途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再认识,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多与少的分析,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平衡观点,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人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与原来相比有什么不同点;在“做科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学习方式。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流程如下:

以视屏引入,视屏中展示出关于干冰的两个有趣实验,学生从梦幻变化中很快地能猜出相关的物质为干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带着问题很快进入到课堂中来。

教师抛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二氧化碳的相关应用呢?你能知道哪些二氧化碳的应用是对我们有利的呢?即哪些是二氧化碳的功?哪些是二氧化碳的过呢?本环节中给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已然知识,二氧化碳也是同学们比较喜欢谈论的话题,因此在给定时间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始终很兴奋,也很有话题。设计本环节的意图是想在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二氧化碳的知识的拓展,同时也想通过问题的讨论来实现课堂教学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正因为同学们的积极讨论,因此在后续的学生汇报中很快地提出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等。

在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话题中,同学们从光合作用的原理上分析出该变化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问题:“你觉得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意义有哪些呢?”,设计意图是想从同学们的已然知识进行迁移,进入同学们的未然知识,学会从能量、粮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并形成人与自然的平衡观。

在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的话题中,同学们都很活跃,能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教师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角度给出新的问题,即“现代焊接”,同学们从二氧化碳的性质上来分析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的原理,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并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更加坚定化学是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接着给出话题二氧化碳用于储存粮食,由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带学生分析小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设计意图是通过已知的知识中分析出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抵制呼吸作用,达到保存粮食的目的,再由呼吸作用引出二氧化碳的增加,给我们的生活等方面带来的过,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生活观。并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介绍二氧化碳的增加给人体体质的影响,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由学习过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分析出二氧化碳在体内排出不畅时,酸性体质对人体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上面几个话题的讨论,我们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并带着学生由物质的性质分析物质的用途,逐渐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内在联系观。

由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生成物,向同学们提出:人吸入的气体与人呼出的气体相比,哪些成分的含量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设计意图是引导同学们通过讨论,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问题,并提出其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同时能就提出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即用学习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环节中设计了用简单实验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含量变化,设计意图是用真实的实验让同学们体验出其中的变化和不同点。也进一步诠释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等,更多地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体验实验”,在“做科学”中获取知识并提高能力。

同学们对实验进行小结与汇报后,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有一个更准确一点的实验来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究竟增加了多少呢?”,在同学们都觉得困惑时,向同学们介绍二氧化碳传感器,并请一位同学完成测定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实验,实验中同学们能从屏幕中清晰地看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能看出上升到最高点时其浓度是原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几十倍,设计本实验的意图是通过敏感程度高的数字化实验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模糊知识更加具体化和准确化,同时也让同学们认识到化学实验中很多的实验将来可以通过数字化实验来进行,也坚定了同学们学习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实验中我们还根据实验中的现象,结合辅助实验的同学吹过气体后要深呼吸的动作引导同学们分析,为什么人工呼吸时给病人吹入的二氧化碳较大时,病人反而能自主呼吸呢?并适时地给出问题,即二氧化碳的浓度是越大越好吗?设计意图是由问题的讨论引导同学们去分析与思考,二氧化碳的增加给我们的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有功也有过,培养学生客观地、辩证地看待物质,形成认识物质的唯物观和量变引起质变的变化观。

在对二氧化碳进行功与过的讨论中,学生必然会提出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我们再给出与温室效应有关的几个问题,即温室效应会带来哪些危害?温室效应如何来缓解?温室效应就是二氧化碳的过吗?设计意图是带学生用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第三个问题中给出二氧化碳并不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唯一气体,并向同学们介绍一些科学家提出的有关温室效应的其它观点,即认识物质不能只看它的功或只谈它的过,我们在将来的学习中认识物质或变化都要分析并注意它的两面性,人类只有利用好它们,它们才能真正地为人类所用。也只有这样,化学才能真正地走出今天这种尴尬的境界,而成为人类科学发展的工具。

二、选择本课题是基于这样几点认识

1. 民众对化学的误解

在各地中考分值的调整中,部分地区将化学分值降低了,有些地区化学与物理的分值比为6∶9,有些地区变为7∶8,也有一些地区变为6∶10,这些都使得身边很多不懂化学的人更加误解,很多人会提出化学不就是从“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到“工业明胶”事件吗?甚至于有人提出,化学除了给人类带来危害,还能带来什么呢?身边的很多人对化学是害怕、怀疑、否定的态度。我始终认为,化学之所以有着现在这样的被误解,那是因为身边的人们不懂得化学,某些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将这些明令禁止的物质添加进食品中,也是抓住人们不懂化学的软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怎样来改变目前的状况呢?我们不能去一一监督所有的食品加工厂,我们不能去一一研究每一种食品中的所有物质,我们不能一一去教给民众所有的化学知识,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力量去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去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物质、了解常见的食品添加物质、读懂食品中的营养物质,辨别化学在我们身边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人们会逐渐地了解化学,用好化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化学以及化学带来的功与过。

2. 基于学生化学前概念的认识

化学分值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时间的减少,我们考虑能否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梳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因为时间的减少,很多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目标性和目的性很明确,中考考什么我就讲什么!甚至有老师向教研员提出,你能不能具体地讲一下哪些是中考不要的,哪些是要重点讲的?重点讲的内容我们要达到什么度?我想如果化学教学真的变成这样的话,我们何以去发展学生的能力呢?何以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呢?我们的教育谈何明天?

3. 为二氧化碳鸣不平

二氧化碳是身边的常见物质,但更多人对它的认识都停留它是温室效应的元凶,环境恶化都是二氧化碳的错,人们感觉越来越不适也都是二氧化碳的原因。实质上二氧化碳对于我们的生活、生产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节课旨在基于学生化学知识前概念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公正、客观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