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污染解决办法

环境污染解决办法

时间:2023-06-19 16:18: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污染解决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污染解决办法

第1篇

一、美、加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历史回顾

在越界环境污染方面,法学界一直高度重视曾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一件经典判例――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是,该案件的解决过程及其裁决结果至今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影响深远。案情是这样的:特雷尔冶炼厂位于原英国自治领地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这家工厂因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硫给美国境内的农作物、牧场、森林造成损害引起环境纠纷。该厂从1896年起开始冶炼锌和锡,到1930 年,每月的排硫量高达10000吨。该厂含硫烟气随气流南下,沿哥伦比亚的溪谷越境进入美国的华盛顿州,污染了该州的土地、农作物、森林、牧场,使美国蒙受损害,为此,美国将此问题提交给美加联合委员会审理。1932年2月该委员会向冶炼厂发出劝告,但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双方为了谋求该问题的彻底解决,于1935年将此纠纷交由一个比利时人任主席和美国、加拿大各一人任仲裁员的仲裁庭裁决。仲裁庭于1938年和1941年分别发出第一和第二裁决书。法庭认为:根据国际法原则,“任何国家无权使用或允许使用其领土,在他国域内或对着他国国民财产,以这样一种方式施放烟雾,只要这种施放具有严重的损害后果和明白可靠的证据。”还认为“国家有义务尊重他国及其领土,有义务对他国领土给以保护,使之不受由于自己领土内的个人行为而造成的损失。根据国际法,加拿大自治领地应对特雷尔冶炼厂的行为负责。加拿大政府有责任弄清它的行为是否与加拿大根据国际法所应负的义务相称。”纠纷随之得以解决。

此案是国际法历史上第一起越界环境污染案例。该案的裁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仲裁庭作出裁决依据的是英美法系公害法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自己财产的使用不应损及他人的财产”。据此该判决确立了国际环境法中的“各国环境和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这为跨国环境损害所引起的国际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基本准则。针对该案的上述裁决,不仅为美加两国,并且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成为一项公认的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

二、越界环境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分析环境和发展的曲折历程,不难发现,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比较偏重经济指标的增长,甚至会一度忽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即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到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已经严重阻碍到了本国经济发展时候,政府才开始猛然醒悟,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抑制因发展而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降低其损害程度。这几乎成了规律。但是,如果发展过程中损害的环境成本是具有国际性的,如:上游国家对界河或者国际河流产生了污染,污染物顺流而下,最严重的损害情况反而发生在下游国家。这时候就容易产生跨国界的环境污染纠纷。其实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如果相关国家事先能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越界环境污染是有可能被避免的。但是,单个国家在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时,不排除其首先要考虑其经济效益以及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如何。因此,就容易形成如下局面:一方面,对于跨国环境污染,需要相关双方或多方共同合作进行防治;另一方面,由于相关国家为环境保护而付出大笔费用将削弱其产品的竞争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价格优势,从而使国民经济受到影响。因此,在自由竞争的世界市场上,各国都不愿付出巨大费用来整治环境污染而削弱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这是越界环境污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越界环境污染未必在经济上缺乏效率,但必然产生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因此,越界环境污染的实质是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即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扩散到污染国之外的国家,一些国家从产生污染的发展中得益或者虽受损但获益较大,另一些国家从污染中受害,而受害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总体上可能有效率的经济收益只为污染国占有。因此,为弥补受损的环境公平,一国的行为若对别国管辖下的环境造成污染,则应承担制止这种危害结果的责任。

从国际法律责任的视角分析,一国在其境内从事的行为,如果对它国环境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则构成了国际不当行为。尽管该国在其境内的行为有可能是符合本国法律的,或者是法律未加以禁止和限制的,甚至可能大多数是对该国至关重要的,该国仍然需要为其行为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在“特雷尔冶炼厂案”中,仲裁庭的裁决已经清楚表明,国际法对越界环境污染造成的别国环境或者国际公域受损认定为是一种国际不当行为,如果后果严重,污染国应当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毫无疑问,这体现了人们对环境公平的追求,但由于越界环境污染的复杂性与领土障碍,公平的结果往往不易实现。在通往最终解决方案的路途上,不同国家往往会斟酌解决越界环境污染纠纷的各种可能备选方法,衡量拟采取的方法对本国以及本国企业的利益影响程度,最终作出决策。

三、越界环境污染的几种国际解决途经

根据国际环境保护的有关实践,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

1.外交途径。外交解决途径主要包括谈判、协商、斡旋和调停方法。其中,谈判和协商是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办法,许多国际环境条约都规定了这种解决办法,如《联合国》第33条就是明确地把谈判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首要方法。例如,我国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影响到了下游俄罗斯渔民的相关活动,中俄两国就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了解决协议,顺利解决了该污染事件。一般来说,谈判和协商的基本操作途径是,与越界环境污染事件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国围绕彼此间的环境争议而进行交涉。其中,外交谈判方法由来已久,也比较成熟,已经有了较固定的一套形式和原则。在谈判过程中,应遵循利益均衡原则。以谈判和协商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或者二者同时并用;可采取双边形式或者由有关国家召开国际会议的多边形式进行;可由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参加,也可由环境部长、驻外使节或特派全权代表参加。在采用该类方法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平等原则,在谈判中坚持利益平衡原则,各方在平等基础上,互谅互让,解决争端。由于具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特点,谈判和协商方法成为解决跨国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途径。

当越界环境污染当事国不愿意直接谈判或者虽然谈判了但是仍未能解决双方分歧时,第三国或国际组织可以出面协助当事国解决,这就是外交斡旋和调停方法。斡旋和调停本身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斡旋是第三国以各种有助于促成当事国进行直接谈判的行动,但是斡旋者本身不参加谈判;而后者则是第三国以调停者的资格直接参与当事国的谈判,如缓和紧张气氛、主持谈判、调和双方的分歧、提出折衷建议等。应当明确的是,在斡旋或调停中,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当事国都保留了完全自由,斡旋或调停无论最后结果如何,第三方的任务也就终止了,而且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仲裁途径。除了外交途径,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还有一种常见方法,即仲裁途径。仲裁是一种古老的争端解决方式,早在12世纪,就已经被瑞典、英国等国家所应用,成为与司法途径并重的纠纷解决办法。具体来说,仲裁是争端当事方根据协议,约定把争端交给他们所选择的仲裁员处理并接受和遵守仲裁员作出的裁决。使用该方法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双方应当达成仲裁的意愿,即具有仲裁协议;二是裁决应当依据国际环境公约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作出;三是仲裁裁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由于该解决方法既能够充分尊重越界环境污染当事国的意愿,又能体现国际法保护全球环境的立法宗旨,所以成为许多越界环境污染案件解决的首选途径。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发生的的著名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特雷尔冶炼厂案件最终也采取了仲裁途径解决。

3.司法途径。司法途径的基本做法是越界环境污染事件的争议双方在共同同意的基础上,把争端交给一个国际司法机构,以判决来解决该争端。目前,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能够受理国际环境诉讼的司法机构主要有联合国国际法院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海洋法庭。此外,欧洲法院可以受理欧盟成员国提起的环境诉讼,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也有权向欧洲法院提起司法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和仲裁方法一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越界环境污染案件也必须以争端各方的同意为前提条件,并依照国际环境条约、协定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等作出判决。例如,国际法院自设立以来,曾解决过多起跨国污染事件,包括1949年的科孚海峡案、1974年的核试验案和1997年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水坝案等。

四、中国在解决越界环境污染事件过程中的立场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类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明显具有越界环境污染的特征,如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类似的问题仍然有可能发生。那么,我国在面对和解决这些越界环境污染问题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如何才能充分体现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呢?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国际环境问题林林总总,但是,无论是从工业化的时间还是从对全球环境资源的占有和耗损比例上看,发达国家都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较大责任。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紧迫的经济发展任务,因此,在解决越界环境污染问题时,在坚持保护国际环境要素的前提下,也要区别对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其次,寻求国家间的合作解决。由于越界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没有一个国家或集团有能力在一个时期只依靠自己保护环境,但秉承国际合作精神就能够以全球伙伴关系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包含越界环境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和专业性的国际组织的参与,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和治理方案。

第2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具体制度 赔付

一、背景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经有许多学者就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但是当发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后,如何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也是一大难题。环境污染发生后带来的是人身、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然而弥补这些损失和修复破坏的环境对于污染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因此,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这一险种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轻投保人(或受益人)因环境破坏而带来的巨额赔偿,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快修复损失,弥补给公民、环境带来的破坏。虽然目前我国还未出台这一险种,但是各地已经开始了相关的试点工作,该险种也被写入了《环境法》法条中。因此,设立这一险种势在必行,在将来地相关立法工作中也需要对这一险种加以完善。所以,本文在结合具体的试点工作的指导内容和各国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对保险公司的制度规制和从对企业的制度规制两个方面,具体探讨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设立后的相关具体制度。

二、定义

对于很对人来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能闻所未闻。这一制度在我国一些地方开展了试点工作,但还未全面推向市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当企业在投保这一险种之后,一旦发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就可以由保险公司在一定的限额瘸械E獬ピ鹑巍R环矫婵梢约跚崞笠档呐飧堆沽Γ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快弥补给社会带来的各种损失。有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一条河流污染,将会导致附近居民的基本用水问题无法保障,甚至会因饮用污染水源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这也是这一险种需要推行的重要原因。

三、对保险公司的规制

(一)环境污染评估机制

对于环境责任保险的评估,需要建立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机制,以及追踪评估机制。

1.事前评估。对于需要投保以及续保的企业,保险公司应当建立现场勘查与评估小组,对投保人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划分相应的风险等级,据此确定保险费用、最高赔付限额以及险种。

2.事后评估。当被保险人出现了实际的环境污染损害之后,保险公司仍然需进行实地的考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真实性、程度、范围的评估,确定是否赔偿以及赔偿的数额。

(二)追踪评估机制

当前环境责任保险的评估制度不健全,单靠事前评估可能会导致评估差异。同时,也不乏有企业为了降低保费会虚报环境污染的情况。再者,企业的发展速度快,在投保期间可能建设了新的环境污染项目。因此,单靠事前的评估是不够的,保险公司应当建立追踪评估制度,定期对于被保险人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检查,实时更新被保险人的环境污染情况,防止不必要的赔偿金额。

1.专业保险机构和一般保险机构相结合。专业保险机构,主要是指以国家专项基金、税收以及政府补贴支持的国有性质的保险机构。一般保险机构主要是指市场上存在的由市场杠杆调整的保险机构。笔者建议将专业保险机构与一般保险机构结合。首先,对于环境污染风险高的企业,由专业保险机构来承保,受害人权益的保障性更强。环境污染风险低的企业,由一般的保险公司承保,有助于环境责任保险迅速开拓市场。其次,突发性的环境污染由一般的保险机构承保,而渐进性的环境污染,其影响大、赔偿数额大,由专业的保险机构来承保,防止一般保险机构因赔付能力不足导致破产,也能更好地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2.保险费率与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挂钩。首先,要对企业的环境污染情况划分等级,据此来确定保险费率。同时,对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对保险费给予一定的减免,对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差的企业,提高保险费率,促使企业改革自己的环境治理能力,通过保险费的负担,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四、对企业的规制

(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首先,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将企业过去的环境污染情况公开,作为保险公司确认是否予以投保,以及如何确定保险费率和最高限额的依据。同时,由于环境责任保险赔偿的数额较大,通过信息公开,可以使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是否虚假投保的情况作出判断。如果企业出现了骗保的情况,可以将其写入社会诚信档案,从而对企业进行强有力的道德约束。

同时,对于政府来说,可以根据企业的投保情况,予以政策上的扶持与奖励,并且对于诚信等级低的企业,也应当加大整改力度。最后,在企业发生环境污染后的罚款上,可以根据诚信档案,加重或减轻处罚。

(二)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顺序

由于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数额大,对于造成污染的企业和保险公司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企业很有可能支付不了巨大的赔款,所以确立赔偿的顺位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在扣除调查勘验费、鉴定及相关合理费用之后可以按照下列顺序赔付:

1.受害人的人身损害赔偿及精神损害赔偿;

2.受害人的财产损失;

3.污染物清理费;

4.环境污染的修复费用;

5.其他相关费用。

第3篇

【关键词】 突发性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 能力建设

近年来,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趋于频繁,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危害。其特点具有爆发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和长期性。如何加强环境突发性事故的应急监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已成为我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 应急监测的重要性

1.1 确保环境应急处置系统正常运转。通过应急监测,可以及时判断突发事故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的危害,为环境应急处置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突发事故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应急处置系统控制污染危害的蔓延赢得宝贵的时间。

1.2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生态省建设保驾护航。生态省建设中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通过应急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危害范围,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更大损失,并将事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至最低。

1.3通过应急监测,可以及时信息,以正视听,让人民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

2 当前我省应急监测主要存在问题

2.1 装备少且落后。由于经费问题,各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应急监测仪器配备少且落后,特别是县级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设备更可以说是基本空白,没有配备相应的应急监测车、现场监测仪器和防护装置,在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面前,经常感到束手无策,根本无法做到“测得准”、“说得清”。

2.2 监测技术人员的应急监测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我省对监测技术人员的应急监测能力培训重视不够,监测技术人员的应急监测能力和水平偏低。

2.3 应急监测经验欠缺。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如何快速得出监测结果,在现场迅速判别污染物的种类、性质,进行污染浓度初步定量,并在此基础上,能快速对污染扩散趋势作出分析,为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处理和制定恢复性措施提供依据,各级环境监测站的经验仍是非常欠缺。

3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3.1 高度重视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加大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投入,建立及完善应急监测体系。

3.1.1各级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建议在生态市(县、区)建设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政府环保目标任期责任制考核以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中加入应急监测及处置能力建设的内容。

3.1.2 建立及完善应急监测体系。应急监测体系应包括如下内容:应急监测预案的制订、应急监测仪器装备的配置和人员队伍的建设、应急监测技术的培训及研究、应急监测报告的编制、污染源应急监测数据库的建立等。

3.1.3 解决应急监测所需的资金渠道。各级财政应形成一项制度,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中安排一部分,作为应急监测系统建设的专项资金。

3.2 加大监测分析人员应急监测水平的培训力度,提高应急监测水平。省、市站应不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重点讲授环境突发事件中应急监测的组织安排、应急监测数据报告和相关信息的保送与、应急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办法、环境监测在环境突发事件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应急监测预案的编制、应急监测仪器与设备的配置等。同时,着重介绍常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和方法,分析剖析典型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案例,组织各监测站互相交流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更好地应对当前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严峻形势。

3.3 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环境应急监测大练兵活动。主要采取专题辅导、现场演练、知识问答等方式,从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现场监测断面的设置以及布点、采样、监测方法、优化方案等方面加强应急环境监测模拟演练和培训。

只要各级政府、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应急监测的建设和管理,应急监测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就能在发生突发事故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第4篇

2016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进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00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10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00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至少要减少60%,到2010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以规范大众的资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续治理,才能奏效。总之,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我们必须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也应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保证现在的经济发展,又保证后代享受资源的权利,让我们世代都生活在没有污染的天空下吧。

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2016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二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为了我们能够对我们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我们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我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们周边的人进行了民意调查。本次调查是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问卷是发电子版到受访者的邮箱并提醒她、他进行填写的方式进行的。本次发出问卷是35份,收回33份,最后有效的问卷有32份。调查的范围涉及了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或者是市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调查显示真正知道世界环境日或者有意识去关注环境污染指数的受访者只有50%。主动去关注污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47.5%。然而在他们身边环境的受污染程度是达到61%的。而这些污染的环境有45%是来自工业三废的影响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污染,由于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等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做成的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奥运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不过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政府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态度是政府的环保的监管力度还是有待提高和改进。

对于受访者反应的种种问题。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我们要多了解有关知识 ,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协助政府做好工作。其次,我们的生活中的废弃物要分类回收。尽量使用可循环再用的日用品。还有就是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要爱护植物,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不要吃野生动物也是为保护环境献力量的一种做法。在个人方面要注意,平时不去做污染环境的事情;多参加一些环境宣传活动;时刻记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政府部门方面,应采取有力,有效,有法可依的方法,改变群众观念,开展少而精的宣传活动,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实际行动是最好的方法。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有一半以上人类活动的结果,我们人类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只有先保持环境,才可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好环境是发展工业的前提,保护好环境也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环保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不可能说等到环境被破坏的无法治理的时候才来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要知道加强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观念,保护大自然不受污染,是促进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奠基性工程。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第5篇

【关键词】埃及留学生 文化体验 案例分析

目前,多数的对外汉语教学相关文献更加侧重于欧美国家和日韩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中文语言教学策略的研究,相对于埃及留学生的研究却比较单一。因此,本文借助对本校暑期埃及留学生班教学的机会,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针对埃及留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课内文化体验及案例展示

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实现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融合。针对埃及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过多讲解文化还可能挤占语言训练的时间。让埃及留学生在教学中经历“感知文化―了解文化―理解文化―比较文化”四个阶段,从而促进训练学习者使用汉语进行叙述、描述、表演、概括、解释、比较、评价等语言功能的过程。

埃及留学生教学案例分析一

这里用吹画课为例来讲解下教学案例分析。吹画,它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美术艺术绘画形式,通过借助创作者口里的空气,吹动颜料形成艺术图画的美术形式。由于埃及的国花是莲花,在传统习俗和中,他们认为莲花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圣灵之花;而在中国,莲花历来为我国人们所喜爱,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具有忠贞、高洁的品质。从这一点出发,共同的文化便能激发埃及留学生的兴趣点,削弱两种不同文化间的障碍。因此本次吹画课则以《采莲》为主题进行授课。

1.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工具:毛笔、宣纸或A4纸、墨汁、吸管、化学实验室使用的滴管。

教学视频:吹画作品演示视频《采莲》,在操作前给留学生介绍吹画文化,播放视频感受吹画艺术魅力。

口语练习:“我喜g吹画,我们一起吹采莲这幅画。我喜欢用红色的墨作画……等等”。

2.课堂活动设计。将中国的笔、墨、纸、砚一一展示给埃及留学生,并介绍用法用途。再播放笔墨纸砚简介的视频(5分钟)给埃及留学生观看,让他们初步了解这个文化点,引起兴趣。教其使用毛笔学写“莲花”两个字,体会与硬笔书法的差异。写完后再互相使用汉语评价对方作品以练习口语。最后有老师示范指导“采莲”吹画,让埃及留学生亲自操作,感受用不同的吹画方式描绘出他们喜爱的莲花。最后模仿中国画盖章签名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吹画作品上签名。

3.教学效果。吹画文化教学课程整堂课学生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一改传统中国式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相反实现了埃及留学生参与和体验文化过程的最大化。教学期间,以莲花为主题达到了文化共同,不仅有作画体验过程,还包括汉语口语练习,全程汉语交流满足了埃及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操作中的互相协助合作又符合其群体式交流方式,一堂课下来,埃及留学生状态极佳、酣畅淋漓,这样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也使得中国语言与文化的传播变得轻松快乐。

二、课外文化体验及案例展示

国外学校课外教学实践更多追求的是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只要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不管是课堂还是外出教学,都能达到别有用心的效果。Field Trip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课外活动。学校里一切与学校教育活动有关的外出活动,包括踏青,去动物园,博物馆,去宇航中心看飞船,去参加橄榄球比赛,去听音乐会等等,都统称为Field Trip。目前Field Trip盛行于欧美国家中小学教育,在此,本文加以借鉴应用于埃及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

埃及留学生教学案例分析二

1.教学资料的准备。设计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研究课题,分小组进行资料查阅、问题分析、调研对象等,按照要求制定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题。

2.教学设计。(1)全班12人,每4人一组,共分成3组。(2)以“环境污染和保护”为实践主题,划分成环境污染现象、环境污染原因和环境保护解决办法三部分,三个小组各负责一部分进行调查分析。规定时间为3天,留学生按时间要求上交社会调查结果,否则会降低综合评分成绩。要求问卷调查、调查报告纸质版为拼音版,查阅资料做采访时要求中英双语交流,并给出了一些常用词,如“和……有关系”、“是……的原因”、“因为……所以……”、“……引起了……”、“解决的办法有……”、“是……的责任”、“我建议……”等。

3.教学效果。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中,充分调动了埃及留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环境污染与保护”是中埃两国共同关注的课题,即使身在中国,留学生也非常愿意投入实践,同时联系本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另外在口语老师和写作老师的要求下,留学生积极配合,汉语能力在短短一个月内有了不小的提高,同时在时间和成绩约束下,一改往日迟到作风,实现了文化共通。

文化体验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主体,注重的是文化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这种模式深受留学生欢迎,特别是短期来华留学生。

第6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科技;科技档案;管理

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人们的突出问题。在治理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科技发展是关键性技术。它对解决重大夫人环境问题,建立环境管理制度或者或者应对生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环境科技工作有利于做出科学研究,解决技术难题,治污能力会提高很多,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结实的技术保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之间搭建了友谊的桥梁,促进和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环境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工作很难推进,尤其到了现在,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阶段。环境保护怡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制度层面的,有执行层面的,有意识层面的,有法制方面的,有风险方面的,等等。环境问题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被忽视的问题,监管和处理都很不力,因此,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累积下来就是祸患。部分企业,尤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环保意识观念很差,加之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造成环境纠纷和事故频发。面对种种环境难题,面对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工业化的脚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治理环境的难度无疑加大了不少,为此,要充分利用环境科技的力量来加以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重工业,但近些年污染严重。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地域,面临着复杂的地域特征,环境污染又繁杂,加大了流域治理污染的难度。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的污染浓度高,风险重,化工产业的环境污染和突发事件频发,环境安全受严重威胁,形势严峻,另外,因为地域关系也影响着中俄关系和国家安全,境外压力大,要切实保护国际界河水环。在实际的事件中表明,技术进步是治理环境污染和水污染重要的方式。新技术支撑着污染物减排的工作,是一切减排工作的基础,为有效开展环保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凸显科技力量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应对环境污染的优势。要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科技进步在环境发展领域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人去关注。这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是其得以实现的最佳途径,也可能是唯一的途径。黑龙江省要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经济的道路,换言之,必须要实现科技的进步。破解环保的一切障碍,强大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创设一条符合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的具有低排放、高效益、低代价、持续性强等特征的新道路。新形势下,科技环保工作开展难度大,要充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科技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环境科技创新的加强,为复合型、压缩型、和结构型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工具;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提供了保障;为推进环保工作、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扫清了障碍;为应对资源、环境、市场等要素互相制约提供了解决办法。民富则国强,实现途径需依照创新的科技力量。因此,要加强环境科技创新工作的力度。经济的发展要从此改变以前高耗能、高污染、低收益的传统方式,进行优化企业生产升级,主旨那个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利用换机科技这一有利法宝,将黑龙江省建设成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优美的综合实力强的省份。

二、科技档案的分类与地位

环境科技档案内容各有不同,特点与差异,据此可化为不同的单元,构成具有一定从属或者平行关系的管理库。环境科技档案一般指具有编制的单位以及相关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从事环境科研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和意义的文件资料。种类有很多,有环保基本建设档案、环保设备档案、环境科技一般档案、环保科研档案等。环境科技档案要求完整、准确、系统,是否具有这样的特点可以作为环保科技人员的考评奖惩办法,也为环境科学的探讨提供了充分而有力的条件,保证了环境科研工作的速率。环境科技档案的集体分类要根据专业特点和技术文件的内容来定,没有随意性,很科学,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环保科技档案能给科技性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有意义的资料,起到凭证与依据的作用。环境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折射,为经济发展所服务。环境科技档案作为科技研究的基础,作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凭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完整的科技研究档案让科技工作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耗能最少的情况下,取得相关研究的最大成果,实现了科研价值,充当了阶梯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引导性。环境科研档案充分的促进了科研的进步,为科研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如何整理好环境科技的档案

1.制度上墙必不可少。为了管理上更科学,必须要建立环境科技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摆脱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向科学管理的方向转变。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很多保管期、销毁、归理、保密等细化制度,全要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来建设,反方向为环境科技的发展提供进步的保障。2.环境科技档案在收集整理方面要高度重视。没有正确的收集和管理,环境科技档案就不能实现。它作为一个必然的过程或者前提存在的,为科技档案的档案信息准确和可靠乃至具有完整的系统提供了保障。环境档案接受之后,要按照档案整理的相关事项或者规律,加以逐份登记、归类、编排、登录、备卷等,进而放入档案库。3.建立环境科技档案的鉴定规则和销毁办法。成立档案鉴定小组,对相关档案进行合理有效的鉴定,按照领导小组的形式进行,如果有作废的技术纸张,由鉴定分管领导同意之后,再按照相关制度进行销毁。环境科技档案的一切事务都须依照相关政策从事,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严格执行,谨慎行事。如果是销毁文件的,现场要有销案鉴定人员和相关档案员一起根据登记清册核对无误后,再进行销毁签字。4.加强环境档案人员的教育及管理。切实要求相关人员基友服务思想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这样有利于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提升其业务能力与素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环境科技档案,但同时还要精通传统档案管理事项,并建立档案管理的信心化系统,提高了档案管理员的职责要求。现代化的环境档案管理办法,更加准确、规范、系统的将信息整合到一块,有利档案的存放、管理、应用及销毁,也顺应了现代档案管理的要求,使得环境档案的管理更加先进。5.在这个科技日益发达色时代,信息化手段在档案管理中也必不可少。环境科技档案中也存在着不少电子文献及档案。因此,在科技档案管理中,必须积极的采用技术强、全方位、富有层次的现代科技档案管理。互联网的应用使得档案的转送和存放的基本方式发生了改变,无时空限制,可实现所有信息、文档、资源的远程传送。传统的纸质材料都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成文档、表格、图片甚至视频等材料,极大的丰富的存放的形式,节省空间,而且有利于快速查阅、传输、检查索取、整合存放。进而有助于档案信息的可延续性的传送和发展。与传统文件相比,现代电子档案具有可存性强、运转快、稳定、形式多样、操控性强等特点,改变了过去的文献保存办法和管理方式。因此,我们要建立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之与网络信息库结合起来为档案管理服务。

作者:孙莉娜 单位:环境无害化技术转移中心北方分中心

参考文献:

第7篇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导致了庞大数字的塑料袋使用量,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袋生产和消费国家。巨大的塑料袋消耗量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塑料袋的合理使用问题也被提上日程。

 

一、国家为什么要出台“限塑令”

 

常被我们称作“白色污染”的塑料袋,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中国兴起的,因为廉价、重量轻、容积大等优点广受消费者的喜欢。但塑料袋的被埋在土壤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被降解,处理起来较为困难,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塑料袋的成分是聚乙烯,其本身是无害的,但由于要制成聚乙烯薄膜,需要在聚乙烯的基础上添加诸多有害的添加剂,故对人体产生了伤害。

 

根据中国塑料协会的测算数据显示,在国家的“限塑令”之前,每天中国人仅用于买菜就可消耗掉10亿个塑料袋,除此外用于其他用途的塑料袋量在 20亿个,总量可达160万T,废弃的塑料购物袋所产生的垃圾占需要清理的垃圾总量的3%-5%。由于塑料袋的降解过程非常的缓慢,所以会对环境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对此国家各级政府都出台过相应限制使用塑料袋的政策,但由于法规的区域性限制,导致法规实行的效果欠佳。2007年12月,国务院开始集结各级政府对塑料袋污染问题做研讨,并制定了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限塑令”。并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各大超市商城实行塑料购物袋收费制度,以此来降低塑料袋的消耗数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塑料购物袋的回收利用工作。

 

二、“限塑令”的短期成效如何

 

2.1 “限塑令”的短期效果

 

2008年6月“限塑令”开始正式实施,各大超市、商店都不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根据统计表明,政策的出台导致了塑料袋的使用量急速的下降,我们来看一组详细的数据:

 

(1)单次购物中消费塑料袋的人数从“限塑令”前的99%,减少至43%,数据非常客观,也就是说有6成的消费人群已经不会再购买新的塑料袋;

 

(2)消费的塑料袋个数极具下降。“限塑令”之前,消费者单次购物平均新塑料袋个数是2.517个,政策后的数量为0.535个,缩减的幅度接近80%;

 

(3)新的塑料袋使用量在下滑,提高了塑料袋的重复使用,根据统计显示,”限塑令“之后塑料袋的重复使用次数增幅达到70%,由之前的不足1次到现今的1.5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4)塑料袋替代品的使用概率增加,由于“限塑令”的出台,消费者在购物时,会根据所购买的物品的容量,按需购买新的塑料袋,同时增加了消费者对布袋、篮子等代替塑料袋容器的使用概率。

 

根据多方的数据可以看出,“限塑令”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消费者对塑料袋的使用率,减低了消费者购买新塑料袋的概率,同时增加了塑料袋代替品的使用几率,因此,塑料袋的使用量得到大幅的减低。

 

2.2 “限塑令”在不同类型超市有不同的效果

 

根据“限塑令”的规定是针对各省市为消费者提供塑料袋的超市、商店等消费场所,由于消费场所和商铺的类别不同,所以在“限塑令”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正规的大型消费场所,“限塑令”的执行率高达98.6%,消费者对塑料袋的购买也变得十分理性,新塑料的购买力在逐渐的减少;但在某些小规模超市、市场性的农贸市场,“限塑令”的执行力就有些差强人意,仅有33.8%占前者的1/3。大量的商贩仍然向消费者提供免费塑料袋,而且这些塑料袋的质量大都不符合国家的标准,属于超薄塑料袋,对环境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限塑令”政策的出台对该类型消费场所没有产生相应的影响,塑料袋的使用量仍然处在高位。

 

2.3 “限塑令”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效果

 

在“限塑令”的实施上,还存在地域的差异。在实施政策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新塑料袋的购买力呈下滑状态,塑料袋的重复利用率则是直线上升,相比较之下,经济欠佳的地区,新塑料袋的购买力出现了大比例的下滑,超过经济发达地区,在塑料袋的重复利用率上则不及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是人民的素质问题,从该项政策的实施也可以看的出不同地区的人文素质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三、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政策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3.1 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政策的不足

 

3.1.1 “限塑令”的执行力度不够

 

根据“限塑令”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规范的大型超市、商城和小规模的商铺在政策实行力上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而且两者所使用的塑料袋的质量也没有统一,后者所使用的不符合规定的超薄塑料袋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3.1.2 定价机制不统一

 

目前针对塑料袋有偿消费,定价是商家自行决定的,大型超市针对塑料袋的容量大小,给出0.2元、0.5元不等的有偿塑料袋,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但对于小型商铺来讲,塑料袋的价格则是乱象,没用统一的定价。

 

3.1.3 塑料袋的质量有待提升

 

不同成分的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也不同,超薄的塑料袋污染情况最为严重。现在市面上的塑料袋型号、大小各不相同,材质也不一样,导致消费者在选购使用时会出现是否等价的顾虑。

 

3.2 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政策的解决方法

 

3.2.1 加强对商家的监控力度

 

调动工商力量对商家的“限塑令”执行情况做统计分析,同时利用市场进行有“奖励”的监管,商家们在自省的同时还可以监督别人,打造有序的塑料袋消费市场。

 

3.2.2 加大塑料袋生产环节的监控

 

塑料袋的质量是环境污染的源头,所以解决环境问题,就需要对塑料袋的制作环节进行把控。相关的执法部门需要严格把控塑料袋的生产商家的产品质量,对于没有任何牌照的塑料袋小作坊要严惩。

 

3.2.3 树立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社区的环保宣传,加深广大群众对塑料袋有偿消费的概念,同时明确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可以分发一些可多次利用的购物袋,减少大家对塑料购物袋的需求。

 

【总结】2008年6月1日开始“限塑令”,控制了我国的塑料袋使用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减缓了环境污染的速度。但现有的塑料袋有偿消费市场,仍然存在“限塑令”的执行力度不够、定价机制不统一、塑料袋的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此也提出了加强对商家的监控力度、加大塑料袋生产环节的监控、树立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的解决办法。在“限塑令”的环境保护的道路上,我国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程经济;风险;防范措施;管理方法

低碳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必然产物,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和谐,还同时实现了环保进步与科技进步,为人类生存创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结合我国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笔者对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发展问题作详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工程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风险以及风险防范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1.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概况

低碳经济的基本定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降低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为发展目标,尽可能的引进并应用新技术、开发新能源,为人类生存创造更多的环境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低碳经济是我国现阶段所倡导的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尽管我国社会总体经济持续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水、能源等污染与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危害着国民生命安全。分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发现主要由我国粗矿型经济模式导致,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视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理念以及资源节约理念考虑到经济发展中,实现低碳经济,并坚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切实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问题。

2.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的发展风险

要提及的是,低碳经济发展虽然可以解决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问题,但该经济发展模式在实际实施时同样会遇到风险问题,尤其是对企业,对工程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工程经济发展会在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一旦处理不好,就极有可能导致工程经济增长失败,对企业,对工程建设市场产生危害。下面对工程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形式与风险种类作详细分析。

2.1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风险

受以往工程施工经济利益的影响,现代工程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大多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从而忽视了对环境、材料以及污染排放等因素的考虑,最终导致工程施工大量浪费能源,污染环境。低碳经济模式实施以后,相关部门在施工方案设计期间开始重视环境影响,并将境保护理念应用到了施工方案设计中,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但由于我国工程经济正处于低碳经济转型期,所以施工方案设计存在一定风险。

2.2工程招投标中的风险

从国内当前的工程建设市场形势来看,建设单位的数量比买方数量要多得多,所以就招投标工作而言,投标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比招标压力大得多。而投标竞争压力增加之后,建设单位可能会为了争取业务,赢得到竞标而刻意降低工程报价,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因为投资成本过低而降低工程质量,或者建设单位刻意压缩施工人员工资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极有可能造成招投标市场竞争呈现恶性,进而导致工程招投标风险。

2.3环境保护制度中的风险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后果的措施,然后实施跟踪监测的制度。低碳经济模式下,工程建设单位要把环境因素的成本考虑进去,在压价行为普遍的情况下,这更加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对工程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便。这种低碳经济下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工程单位的环保成本之间,这就是环保制度的新风险。

2.4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工程承包合同中都包含建设材料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下,需要修改工程承包合同中关于建设材料的规定。而在此基础上,环保材料的价格势必上扬,而由此增加的开支由施工单位负责,这无疑又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这些风险都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转嫁到了工程建设单位,这就是低碳经济下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3.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内容对工程经济风险形式的分析,现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对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方法与控制措施作详细分析,如下。

3.1施工方案中风险的应对措施

实践中可供采取的施工方案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施工中强调环保和节能的重要性,尽量选择能源节约型建筑模式,优化材料选择,并在工程中设置相应的污染排放设施,将环保节能理念贯穿在施工全过程,以此获得招标单位的认可;二是应用现有的高科技技术和手段来预测工程经济,消除对工程经济有所影响的因素,切实减少施工中不确定风险对工程经济的损失。

3.2工程投标与报价风险对策

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竞标企业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的结果。工程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赢得竞争力,需要转变企业发展理念,以低碳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企业发展,进行工程环保选址、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引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竞标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3.3环境保护制度新风险对策

环保制度的新风险主要是由于新增的环保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旧有的环保制度又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矛盾。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要求企业重视环保的同时给与企业以适当补贴,降低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二是工程建设单位要把低碳环保思想融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员工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训,使节能环保意识成为企业的发展理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其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以后,能更好的实现工程节能,为我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低碳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所以在发展工程低碳经济时,还应对工程经济风险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志宏.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J].生产力研究,2012(6).

第9篇

>>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源及解决路径 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突出问题 浅谈当前农村社会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治理几个突出问题 当前城市义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酒店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的选择 当前旅游网络营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建设项目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 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当前中学外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物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经济运行的新变化及突出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及应对 当前影响企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年2月29日。

②程同顺:“村民自治的时代困境及未来趋势”,《人民论坛》,2013年第26期。

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信网,http:///,2016年1月22日。

④吴景双:“外出务工致农村人才流失超8成,职业农民培养难”,新华网,http:///,2015年5月11日。

⑤齐东杰,周海生:“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第2期。

⑥李丹丹,杨雨奇,赵欢:“12起村官巨腐案涉22亿”,《新京报》,2014年8月7日。

⑦曹溢:“‘村官巨贪’戏码缘何不断上演?”,《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10月22日。

⑧刘苗苗,宋明爽:“社会治理理论视域下的农村基层探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⑨叙岚:“反家暴更须关注留守妇女权益”,中国青年网,http:///,2016年3月10日。

⑩潘岳:“环境不公加重社会不公”,《t望》,2004年第45期。

苏扬:“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2期。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环境监测任务日益繁重,所以各级环境监测站最重要的职能是监测和分析辖区环境质量,掌握污染物及其污染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和特征。而主要的任务是分析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和底质、生物、噪声与振动等五大类项目。但是环境监测实验室本身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监测分析的过程一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污染物。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的监测实验室,特别是占总量80%的环境监测站由于技术资金人员素质等方面限制,对排放的污染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危害较大。

2 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及特点

2.1 环境的各种各样污染

环境监测按监测类别分为大气和废气监测、地表水和废水( 含降水) 监测、土壤及底泥监测、生物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噪声与振动监测等五大类。通过近年来全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一般县级监测站的监测项目均达数十项,东部发达地区如江苏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对县级监测站的要求则超过120项,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普通化学分析,但由于环境监测的对象和方法十分广泛和复杂,因此除噪声以外,其余四大类分析均产生三废污染物。

废气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的中间产物、泄漏的标气、载气等,包括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以及试剂的挥发物等。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虽然保证了室内空气质量和分析人员健康安全,但通风橱大多无吸附装置,只将废气直接排出室外,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

固体废物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 培养基) 、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 如玻璃器皿、滤纸等) 、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这些固废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特别是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若处理不慎,极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2.2 实验室污染的危害性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种类齐全,虽然多数项目产生的污染量较少,但在常规分析过程中,加入有毒有害物质的现象十分普通。水质分析中最常见的COD分析( 重铬酸钾) ,需加入重铬酸钾、硫酸汞、硫酸银;溶解氧测定时,需加入叠氮化钠;测定氨氮时需加入纳氏试剂( 含氯化汞) ;测定叶绿素时用到丙酮试剂;红外光度法测定水质石油类时,需加入四氯化碳;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时需加入三氯甲烷;硝酸汞滴定法测定氯化物时用到硝酸汞。以上例举的分析项目均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常规监测项目,监测频次高,试剂使用量大,累积排放量十分可观。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不管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排放到外环境中都将危害人类健康。

2.3 缺乏相关部门的重视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污染治理基本上还未有效开展。虽然一般县级监测站的实验室均按要求配备了多种残液缸,但残液缸满后如何处理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实际操作中残液缸形同虚设,最终往往还是下水道一倒了之。而上级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重视这个问题,各级检查中只要求设置残液缸,而对残液的最终流向并不过问,致使监测实验室在环境管理上缺乏压力进而缺乏推动力。

3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措施

3.1 源头控制,减量排放

为将实验室污染物产量控制在最低限度,首先应对其产生进行首端控制,这是污染减量化的起点和根本所在。为此,实验室应从各个环节减少污染的产生。

3.1.1 适量降低采样量

监测采样时要采用优化布点方法用尽可能少的监测点位获取最有空间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根据所需监测的项目初步估算出所需样品量,在满足分析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采样量。对一些排放浓度大、需多次稀释后才能检测的样品(如造纸、印染、化工等进口水样),酌情减少取样量,以免所采样品带回实验室后,因取样分析量少而废弃大部分样品造成污染。

3.1.2 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

大多数环境监测分析方法都有好几种可供选择,应充分考虑方法的环境相容性,尽可能选择环境污染少的分析方法。例如,测定二氧化硫时用“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代替“四氯汞钾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氨氮时用“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滴定法”、“电极法”代替“纳氏试剂法”;测定COD 采用“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或“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代替“重铬酸钾法”等将大大减少污染的排放量。

3.1.3 广泛采用现代测试仪器

充分利用现代测试仪器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和溶解氧测试仪、pH计等,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化学试验剂的用量,减少实验室污染的产生,还能使监测更加迅速、准确。例如,用原子吸收法代替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金属离子,用离子色谱测定二氧化硫和硝酸盐氮,均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运用。

3.2 选择有效的三废处理方式

一般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三废数量不大,但种类较多且复杂,污染危害性大,因此实验室的三废处理应遵循“分类收集,原位处理,资源回收”的原则进行合理处置,杜绝二次污染。

3.2.1 废水处理方式

实验室内大量使用的冷凝水,无污染的可直接排放;洗刷用的污染不大的水可充分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分析产生的废液应分类收集,用特定的收集装置密闭贮存,贴上标签,注明废液性质、日期以便于管理。对于酸、碱、盐水溶液须经中和,调PH值至标准后外排,对于含有少量有用物质的高浓度废水,可将其中的有用物质回收后再集中处理。对有机溶剂可采用蒸馏精馏等分离方法回收;重金属离子可采用沉淀法等集中回收。实验室不具处理能力的可移交具有处理能力的企业污染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

3.2.2 废渣处理方式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一般很难降解或转化,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如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时,将未受污染的四氯化碳回收再利用。对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废渣,应统一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单位统一处理;对其它一般性的废渣,可采用焚烧、与生活垃圾合并处理、挖坑填埋等方式处理。

3.3 提高认识,制定规范

监测站要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并与该站监测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减少污染。建议上级监测部门组织力量,专题研究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制定操作性强、简便实用的技术规范,并出台相应的考核要求和办法,积极引导创建绿色监测实验室,并将其融入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中,使之成为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从而强化整个监测系统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

4 结束语

实验室存在着明显的环境污染且处于监控真空状态,各级实验室应重视环境污染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改变自身环境所出现的污染状况。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完善管理制度,研究解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避免实验室的三废污染。政府部门也应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建立全面、系统的治理方案,逐步推行,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妥善处理实验室三废问题。

参考文献:

[1]徐立生.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氨氮方法的改进[J].环境科学导刊,2013(1).

第11篇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度计 误差 污染来源 样品处理

1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及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光源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光谱即为原子荧光。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荧光物质经紫外线长时间的照射及空气的氧化作用,会使荧光逐渐减退。当测定高浓度样品时,荧光物质发生熄灭和自我吸收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浓度物质的测定准确性。溶液温度下降,介质的粘度增大,荧光物质与分子的碰撞也随之减少,去活化过程也减少,则荧光强度增加。相反,随着温度的上升,荧光物质与分子的碰撞率增加,使去活化几率增加,则荧光强度下降。这些是影响地质化探样中无机元素的测定准确度的一些主要因素。

2 样品中污染的来源及处理

污染是影响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原因,主要的污染源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容器污染:玻璃器皿由于曾盛装过某种物质而未清洗干净容易造成沾污。

解决办法:玻璃器皿要在1:1的硝酸溶液中浸泡12小时以后,使用前用自来水冲洗,再用纯净水冲洗5.6遍。

试剂污染:试剂由于保存使用不当,造成外界的污染物进入试剂中。

解决办法:用移液管吸取试剂前要把移液管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盛放试剂的器皿用完即刻密封好。

环境污染:室内空气,水源等被污染。

解决办法:注意实验室的通风,清洁。不存放易污染,挥发性强的物质。

仪器使用中产生的污染:氢化物原子荧光仪器是用来进行痕量分析的仪器,如果进行了很高含量的样品的测试,势必会造成仪器的污染。

解决办法:尽量事先排查样品。如以发生污染,要停止测试,立即清洗仪器。

3 常见原子荧光分析样品处理技术

(1)敞开体系酸分解。常见的如利用1:1的王水在玻璃试管中水浴加热分解样品,此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分解能力一般。

(2)高压密封溶解样品。用特质的高压密封溶样器对样品进行分解,通常内罐为聚四氟乙烯,外罐为不锈钢外套。一般用混酸进行样品分解。此法分解能力强,可以避免一些元素的挥发。但是不适于分解释放出大量气体的样品,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3)微波消解分解样品。该技术是根据极性分子(酸或水)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以每秒24.5亿的频率改变正负方向,使分子产生高速的碰撞和摩擦而产生高热以及离子定向流动过程中与周围分子和离子发生高速摩擦和碰撞,使微波能转化为热能。该法快速高效,消化在密封状态下进行,但是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解。

(4)干式灰化法。利用在较高温度下使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样品灰化,分析目标物残留在灰份中,用少量的酸分解后即可进行测定。适用于酸难分解的有机质样品。但是分析元素挥发导致结果偏低。

(5)碱全熔或半熔分解样品。利用NaOH,Na2O2 等在较高温度下分解样品。特别适合分解难溶的样品,分解很完全。操作繁琐,试剂空白高,容易引起污染。

(6)蒸气分解。在分析高纯物质中的杂质时,一般杂质的含量是纳克级,样品消解有时用酸蒸气分解的方法。例如测定电子工业材料如高纯硅,石英,石英光纤等。

(7)燃烧发分解。讲样品置于充满常压或者高压O2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是样品分解。燃烧后,待测元素以氧化物或气态形式被容器吸收液吸收,利用吸收液测定样品中的微量元素。

(8)流动注射在线分解样品。该技术利用流动注射讲样品引入毛细管后与另一管道引入的试剂(一般为强氧化剂)汇合,在反应管中通过微波加热或其它方式提供能量使样品消解,并直接送入仪器进行测定。但该法消解的样品很少。

4 测定中的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液相干扰(化学干扰)及其消除方法,主要存在于氢化物反应过程中,是一种严重的干扰形式。

(1)过渡金属离子引起的干扰:过渡金属离子Cu2+,Ni2+,Co2+等离子对氢化物发生存在严重的干扰。过渡金属优先被还原夹带共沉淀(吸附)产生的氢化物,被还原的细小金属单质粉末催化分解产生的氢化物,及过渡金属离子与分析元素竞争还原消耗了还原剂。

(2)可形成氢化物元素之间产生的干扰:这种干扰通常被认为是竞争还原而消耗了还原剂。另外也可能存在共存元素与分析元素形成难溶的化合物,例如当Bi存在时,Se和Bi可能形成Bi2Se3的沉淀,而影响Se的测定。

(3)NO3-,NO2-等阴离子引起的干扰:NO2-等阴离子严重干扰Se4+ ,As3+等变价元素的氢化物发生效率,主要是由于NO2- 的存在使Se6+ ,As5+不能完全被还原为适于氢化物发生的Se4+ ,As3+ 。

消除方法:加入络合剂使干扰元素与之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常见的络合剂主要包括:EDTA,KCNS,硫脲,KI等。加入氧化还原电位高于干扰离子的元素可以减慢干扰元素被还原为金属单质的速度,从而可以明显的克服一些金属离子的干扰,加入Fe3+ 可以抑制Ni2+对Se测定的严重干扰。

气相干扰(物理)及消除方法:主要存在于传输过程中,气态氢化物竞争性传输导致传输效率降低;干扰元素竞争原子化区的氢自由基造成分析元素原子化效率下降,从而产生了干扰。同时干扰元素的存在加速了氢基的衰减,同时也加快了分析成分自由原子的衰减,从而导致干扰的发生。

消除办法:采取选择性发生,使干扰元素(可形成氢化物元素)不能转化为氢化物或减慢其生成速度。例如加入Cu2+可以克服Se对As的干扰;在传输阶段可以通过一个气相色谱柱,设法将干扰元素与分析元素分开,大幅度的提高测量准确度。

光谱干扰:检测过程中激发光源被散射或折射造成的激发线背景干扰是一类难以被消除的干扰。特别是如果在测定过程中有大颗粒液滴被带入原子化区,则会造成较严重的散射干扰。

第12篇

现在我国水泥生产总量基本上能满足基本建设需求。其广泛应用于市政改建、水利水电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水泥行业现存主要问题由“供不应求”逐

步转向对其从技术、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水泥生产发展从传统的立窖法到目前的新型流水线生产,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人们对水泥应用的科学研究,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水泥行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建筑建材需求量极大等原因,水泥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严峻的问题。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十一五

”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对水泥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现状不加以改变就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从而成为我国经济

高速发展的“绊脚石”。

其中小水泥厂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泥产量约占我国水泥行业总产量的80%以上,然而,中小水泥厂建设和改造偏重于扩大产量、降低成本,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日益

严重等局面;同时水泥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三大材”之一,使用量、消耗量都很大。水泥熟料为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的水泥熟料,直接排放0.51吨CO2,燃煤排放0.37吨CO2,同

时需要消耗大量石灰石、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且这些原材料在开采过程中也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假设我国GDP按照年均7.5%的速度增长,并基于我国目前的水泥生产情况,可大致预测出2008—

2012年中国水泥的总产量将达71亿多吨。根据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相关报告,我国现存可用于烧制水泥的石灰石储量为450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为250亿吨,按2004年我国水泥产量(约10亿吨)计算,

再过30年我国水泥原材料就面临枯竭,像我国这样正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国家,停止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二、背景介绍

一方面,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浪费大量资源和能源,并排出大量温室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环境,这与我国乃至全世界不可再生资源逐年“稀有化”现状和兴建“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是相悖的,于

是几乎从水泥行业发展之初人们就提出了对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的想法,但是,这种观念意义上的技术改造方案“治标不治本”,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仅仅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改造和使用方法上的

减量优化,未抓住水泥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灰渣胶凝材料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泥行业的压力,然而却由于其价格高昂、适用范围有限、大多数处于试验室研究阶

段、推广力度大等原因,未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三、灰渣胶凝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

这里的灰渣指以各种工业废料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废弃物。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多种灰渣胶凝材料,如美国的“路邦”、南非德ISS稳定剂以及我国的HAS高强耐水土壤固化剂等多种固化材料,它

们在一定范围内替代水泥应用于工程实践,有些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灰渣胶凝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对各种工业废料进行再利用,将其变成产品,提高工业废渣附加值,同时解决因废物堆积而

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如我国的HAS土壤固化剂对工业废渣利用率达到80%以上,从实验室小试到中试然后走向工程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在淤泥处理和污泥处理等领域都取得良好效果。

然而,灰渣胶凝材料从自身材料组成和反映机理上都存在着难以弥补的缺陷,以致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如大多数不能替代水泥浇筑混凝土、做室内装修材料、建筑物地基加固等等。同时,由于新兴

建材在建筑行业推广难度较大、国内尚无相关法律法规支持、核心配方专利性强、原始资金匮乏等原因,造成灰渣胶凝材料价格普遍偏高,尽管从性价比上可能优于水泥,但仍然一定程度上的受到消费

者的抵制而难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同样对我国科技研发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四、“深层次技术改造”方案的提出

要想从根本上缓解或解决目前水泥行业所存在的各种弊病,同时推进环保新型灰渣胶凝材料的研发与推广,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赢”。主要思路是:将水泥厂现行生

产设备和部分原材料进行综合整理投入到新型建材灰渣胶凝材料的生产研发中去,以进一步扩大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同时利用灰渣胶凝材料的先进科研技术对水泥等传统胶凝材料进行技术革新和新层

面的资源配置,以期实现从资源利用到工程实践的各个步骤达到最优最合理的目的,这样不仅提高工业废渣经济附加值,减少因废物堆积而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同时解决了因水泥生产而造成的

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这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加快了科技产业化步伐,实现了资源合理有效配置。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这种“深层次技术改造”方案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同时,自身也许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对现存水泥厂进行行业整体整顿是必需的。这主要针对小型水泥企业,它们的整体生产模式和产品质量都得不到保证的同时还加剧了环境污染、造成资源更大程度的浪费。将它们进行合理配

置、兼并或强行关闭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从经济、政策等外部环境上的支持甚至参与,进一步肃清行业规范、理清发展思路;其次,相关科研机构、各高校等须加强新型建

材的开发进度和力度,并在进行水泥厂“深层次技术改造”过程中向合作单位必须的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意见,以保证改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对水泥厂进行“深层次技术改造”方案的实行将解决现行诸多矛盾的同时能使新技术新理论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实践应用中去,减小环境压力,实现废物再利用和“以废治废”的目的,这将是我国乃

至全世界水泥行业的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冯文权.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

[2]常捷.中小水泥厂的改造技术与发展.2001,(03):12-13.

[3]国家建材局综合计划司.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大中型水泥厂技术改造.

[4]田小峰,张大捷.矿渣胶凝材料稳定软土的微观结构.2006.[5]侯浩波,周旻.HAS土壤固化基固化骨料的特征及工程应用.工业建筑,2006,36(7).

[摘要]水泥行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忧虑”;灰渣胶凝材料的问世给人们带来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新思路。然而,由于材料本身缺陷和其他客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