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8: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廉洁自律自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精髓;当代价值
在2014年两会期间,在参加贵州代表团会议时说到,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因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增强文化自信自是题中应有之意,而“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这一继承了前人陆象山的“心即理也”思想的思想体系如何能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精华又在何处将是关系到其当代价值乃至于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切入点的关键所在。
一、王阳明及其心学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自号阳明子,学者们遂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王阳明早年是朱子学说的忠实拥趸,一心想成为圣贤。根据其在《传习录》中的自述,王阳明早年因朱子学说的“格物致知”一说之故,遂与人打赌格竹,不料格了七天劳思成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王阳明由是对朱子学说所倡导的“格物致知”说产生了怀疑。
正德三年的时候,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即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自此彻底与朱子理学决裂。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思想转变为以主观唯心主义的“心”为基的思想体系的重大转折点。这便是后来在宋人陆象山的心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阳明心学的重要基础。
但是与陆象山所提出的心学不同的是,尽管二者在“心即理也”这一基本逻辑起点上是一致的,然而在此后诸多方面王阳明皆有所超越和发展,他提出了与陆象山截然不同的“知行合一”说以及创造性地提出了“致良知”说,二者更是阳明心学的精华之所在。
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说的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与行是一回事,是不能割裂开来的,“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便超越了陆象山的知行相分的观点。但是他同时又强调“知”的决定性,认为“以知为行,知决定行”,因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克服了朱子学说将道德教化简单地归之于人的自觉性上,实现了道德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此外,阳明心学提出了陆象山所未涉及的良知。所谓良知,语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心之虚灵明觉,良知在体内.在自性之内。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人人都有良知,她不在外面,更不在别人那里。所以如果想要成为圣贤,那么就一定要“致良知”。这其中的“致”在古语里是“使之至也”的意思。但是同时,王阳明又说“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换言之,良知的本体依然在于心。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成为圣贤,只要修炼心性即可。
二、心学的精髓
应当承认的是,阳明心学毕竟是古人的哲学思考,它必然的同我国现当代社会有不相适应的一部分,但是瑕不掩瑜,这并不能掩盖其精髓的光辉璀璨。阳明心学的精华部分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与深思的。
具体而言,阳明心学的精髓可以用王阳明晚年所述的四句教概括之,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里就是“为善去恶”。正如其在《大学问》中所言:“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简而言之,即善恶本身皆是相伴生而存在的,正如阴阳一样,善恶也共同构成一对矛盾。就具体的事物而言,它包含了“善”的成分的同时也必然包含了“恶”的成分。而所谓事物的善恶,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感知(意之动)并做出评价所致,或被欲望激发形成的某种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共价值标准。当然,随着各个时代的社会公共价值标准不同,对于善恶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从这一点上出发,单纯的区分所谓善恶是非便失却了其意义。这无疑是对以往传统儒学的道德价值判断体系的一次发展。
但是如果万事万物都处于和合的状态下,那么也就不会表现出“善”“恶”之分了,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于是便归于心的本体之中了。是以钱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
当善恶是非的界限明晰了以后,那么基于心之本体而发的对事物的认识自然就是良知,因为“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在此基础之上,为善去恶便是儒家所倡导的格物了。而唯有物格,方有意诚。也即是阳明心学谓“致良知”了。事实上,心学的精髓归根结底是要“致良知”的,与陆象山的学说不同的是,阳明心学同时也是方法论。这正是其“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所以称为精华所在的原因之一。
为了能够“致良知”,所以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本心,而本心乃是“无善无恶”的,须知“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一经有了自己的意念,譬如欲望和邪念,那么善恶也就随之而来,也自然无法分辨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更不可能做到物格意诚了。
三、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
正如前文所述,阳明心学的精髓正在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以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回归本心,才能真正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所以曾明确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正因为人们“意动”了,所以才会产生诸多邪念、贪念,而如果保持本心,经得住诱惑,那么也就能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腐败。这是阳明心学留给我们的当代启示之一。
其二,知行合一说不仅仅是阳明心学在强调,、思想乃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无不在时时刻刻强调着这一点。可见在当代这一思想仍然能有着强大生命力。阳明心学在阐述“知行合一”说时坚决反对以朱子学说为代表的割裂知与行二者关系的看法,它不仅仅突出了道德意识的内在性、主观能动性,还强调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对于道德行为的决定性,能够使人自觉地依循内心的道德规范,并付之于道德实践活动。它着重强调理论同实际相结合,这是使其有别于同时期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体系的一点,也是其在当代所以具有合理性的缘由所在。
同样地,我们更不能忽视王阳明的“心之体”中给我们的启示,按照他的观点。我们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与世界则完全取决于自己。这对于当前一些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难道不是一种警醒吗?因为我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行为是在我们的心灵主导下的。而我们所享受的生活更是我们行为的直接结果。与其抱怨社会抱怨他人,不如调整我们自身。这对于我们当下自然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