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德育表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在我国是指进入到中学学习时期的高级中学学习的学生,主要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高中生品德和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祖国的稳定和繁荣,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新世纪的高中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各种诱惑此起彼伏。而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健全,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引导,树立高中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轨。德育的内容主要是来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德育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具有生动性的。目前我国的高中生道德教育主要讲的都是僵化的课本教条,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相差很远,不接地气。造成学生很难从自身的需要里找到与课本德育内容相一致的契合点,进而很难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高中生成了一个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精神世界完善、个性独立的生活中的人。
(2)德育评价的动态化与多元化的缺失。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主流的驱动下,很多高中对“人”的关注度持续下降。“人的教育”从过去教育任务的“中心”退却为现在教育的“边缘”,并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教育内容。面对高中生们惨淡的德育现状,作为社会人士均已为光凭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不足以判断学生道德高低的。尼采说过:“最大的恶属于最大的善,当我们称某些行为与思想为善或恶时,不应该考虑它们过去被称为什么。过去被称为恶的东西,现在完全可以称为善,反之亦然。”在现实的高中生德育教育中,往往缺少动态的评价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在学生犯错后,不假思索的给学生妄加评论,如道德败坏、思想不端等。
(3)社会转型期思想道德取向的多样化对德育工作的新挑战。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型阶段,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差异性、复杂性不时增加,社会的思想意思朝着多元的特点变化发展。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不良思想、暴力行为开始增多,一些地方的封建迷信、黄赌毒以及非法的传销活动、拐卖妇女儿童现象死灰复燃与此不无关系。转型期带来的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我们的高中生德育教育,对我们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1)加强德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切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根据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中每个高中生的不同的心理素质、道德状况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为每一 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学校教育就应当由此入手。” 作为一名高中德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和学习里适当的道德欲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好吸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和道德评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又能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把社会对自己道德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
(2)在灌输教育的同时,坚持自我教育的同时开展,使他律和自律相统一。日常的灌输教育是要把合理的道德标准教给高中生,这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步骤。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怎样才算是构成对他人的伤害或者是帮助,他在一定程度上就不能够在突发事件下避免某些事或者说采取某项行动。于是乎,在什么样的时候,需要表现出应有的道德行为,这就要求广大高中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评判能力,进行自我判断。学校的德育教育无疑是灌输型教育,这就要求在灌输的同时,确保自我教育的开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年级的各项活动检查和评估,可以交由班干部执行;学校的宿舍卫生大评比可以交给学生会组织;校园内不文明活动的监督,可以让全校学生轮流进行。灌输教育要想深入脑海并在一定时间转化为道德行动,必须使其和自主教育有力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他律和自律相统一。
(3)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优势,提高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通过积极开展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教育,开展弘扬和培养高中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高度认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当代高中生在日益变换的社会中,能够积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加强高中生的科学文化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德育显得特别重要。广大的高中德育工作者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导,要对当前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分析,把握德育教育的重点、难点,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继普.当前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2]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J].教学研究,2006
[3]提高中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
[4]中学生德育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
一、新形势下高中德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性
1.德育是高中生继承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
德育教学对促进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新时期的高中生德育教学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国情,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德育是高中生继承优良传统的载体,其主要表现为高中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将祖先遗留下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只有具备了这种集体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在应对未来的挑战时保持高昂的斗志。通过宣传革命先烈们的爱国事迹,赞扬爱国人士,抒发爱国情怀,让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中传扬,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祖国的重要性,树立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尤其是要将我国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断弘扬。这些都是当今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将他们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之中。
2.德育是高中生弘扬新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的不断加强,人才对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会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所以,高中的德育教育为他们未来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是弘扬新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结合历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的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利益关系,其中包括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等。在进行德育实践时,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具体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这样才会有利于带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密切相关。学生有了压力才能在生活中把目标明确化,才能激发行动的动力,成人成才。
二、高中开展德育教学可以推动素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德育对良好校风的形成和传承至关重要
校风通俗地讲就是治学、求学的风气,它是治学精神、态度、方法、氛围和育人环境的综合体现,是长期形成的一种良好传统。每一所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的学校,都必然拥有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起着凝聚人心、吸引人才、培养英才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中学校在进行素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与学校的良好校风的形成与传承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们的自觉意识,避免传统的机械式教育方式,提高学生们学习德育课程的主动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建设,有效的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2.德育对良好教风的形成至关重要
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其学生素质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良好道德的巨大魅力,并且从中体会到教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良好的教风对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与提高学习效率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通过开展评选和表彰师德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对教师加强年度师德考核、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领导评教师等活动,可以引导教师注重师德的培养,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
作者:杜玉海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中学
1.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触发高中生团结向上的学习情态
学习情感和思想情感的培养和树立,需要良好学习氛围、适宜教学情境的熏染。高中生经过阶段性的实践和锻炼,学习技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良好的思想品质得到了培养。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集体性、互的整体过程,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出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设置生动、真实、趣味的教学氛围,将学生个体引到教学活动中,带着情感主动参与集体学习活动,保持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情态。如在“三角函数”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教材内容的生活应用特性,设置“货轮进入港口”的教学氛围,抓住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使高中生保持学习主动性,深入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中,进而构建团结合作的学习情感。
2.强化实践过程指导,奠定高中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求知情感
实践探究是高中生学习新知、掌握策略、有效解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实践探究活动的有效、深入开展,能够对高中生勇于实践的探索求知情感培养起到促进和提升作用。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实践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学科,学生在探知解答过程中,需要通过思考、分析、推理、概括等实践手段,这有助于培养高中生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的求知情感。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实践过程的指导,教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动手探究解决疑难问题,树立知难而进、克难求进的进取精神和能动探索的求知情感。
问题:设对于任意实数x,不等式|x+7|+|x-1|≥m恒成立。(1)求m的取值范围;(2)当m取最大值时,解关于x的不等式:|x-3|-2x≤2m-12。
学生分析问题条件内容后认为:“解题时需要运用到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条件找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小组合作探析认为“第一小题要使不等式|x+7|+|x-1|≥m恒成立,需f(x)=|x+7|+|x-1|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m,问题转化为求f(x)的最小值;第二小题当m取最大值8时,原不等式等价于:|x-3|-2x≤4,去掉绝对值符号,解此不等式”。此时,教师对学生所探求的解题思路进行补充指导,学生开始解题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解题策略的总结归纳活动,得出:解题时要渗透等价转化的解题思想,将解不等式问题转化为解函数的问题案例。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解题活动过程进行评析,对学生实践探究中战胜困难、找寻出路的活动进行表扬,并提出进一步的希望和期待,逐步帮助学生树立和奠定勇于克难的求知情感。
3.肯定思维辨析成果,培养高中生乐于思考的积极心态
思维辨析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能和素养。而数学学科抽象性较强、逻辑性较强,学生在思考分析过程中,面对较为复杂的疑难问题时,往往表现出不想思考、不愿思维的消极情感。在教学活动中,部分高中生在遇到具有一定解答难度、思考难度的数学问题案例时,内心产生“畏惧”“消极”情绪,不愿参与思考分析活动,产生“不劳而获”“吃现成饭”的心理,思考分析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制。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主动思维情感培养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提供学生思考分析时机,指导学生思考分析活动,肯定学生思考分析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树立主动积极思考分析的学习情感。
如在“已知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2,且asinA-csinC=(a-b)sinB。求∠C的度数以及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问题的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对问题条件的整体感知,认为该问题解题时:“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到关系式,再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C,将得出的关系式代入求出cosC的值,即可确定出C的度数;由C的度数求出sinC的值,利用正弦定理表示出a与b,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出S,将a、b、sinC代入,用A表示出B,整理后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化为一个角的正弦函数,根据正弦函数的值域即可确定出S的最大值”,并得出该问题解答的策略方法。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思考分析活动进行肯定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活动反思,进一步找出解题分析活动的不足,改进思考分析过程,树立正确高效的思辨活动,逐步形成主动探析、高效思维的积极情感。
一、学生德育不良行为的表现
当今是一个经济迅猛发展、文化五彩缤纷、物质极具诱惑的时代。学生的德育行为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就其不良行为表现来看,主要表现在:
在家庭:生活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学生不能正确面对师长、父母的批评,和家庭的代沟越来越大,不理解父母,甚至憎恶家庭。
在学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考试有一个好分数,今后有一个好职业,还有极少数是为了一纸文凭,为了报效祖国和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读书的所占比例较小;不能正确看待一次考试的成败得失,不能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友情和矛盾,不能辩证看待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在遭遇挫折和不幸或是与自己的心理认同不一致时,轻则郁郁寡欢痛苦难耐,重则报复他人或自闭自残甚至走向轻生。
在社会:不少学生奉行的是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是非观念淡薄,往往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其判断标准,以收入高低、社会地位等名利来衡量个人价值,生活中崇尚时髦与消费攀比,学生中吸烟、喝酒势头还有所抬头;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责任感普遍不强,甚至有的认为讲诚信就是“老实”,讲责任就是“固执”等;打架、骂人等行为时有发生,迷恋网络、游戏与低级黄色文化不能自拔的大有人在,对在公共场合随地乱扔、出口成脏等不良举止表现得麻木不仁等。
现在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学生每天接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大量信息,从而形成了思想上各自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在这种情况下,从客观上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的一些固有观念,及时研究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发现学生思想上的新观点,积极寻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努力实现教育方法的更新。简单地讲,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以及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二、德育教育的工作策略
(一)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充分利用网络作为高中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有助于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者通过采用更多的有效途径并在及时、准确把握高中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变化趋势的情况下,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德育教育工作。
第一,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网络自由化和渗透性的特征,创建特色网络心理教育课程,可借助网络技术,在广覆盖的前提下实现点对点的个别化教育。例如,学校可定期对高中生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并通过网络而非面授的形式开设相应的教学套餐,使心理敏感脆弱的那一部分高中生能够给在乐于接受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第二,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利用闲暇时间广泛和深入阅读心理学经典理论,逐渐从穿套的“我讲你听、我令你行”的教育模式过渡到与学生平等“耐心倾听、互动交流”的双向反馈模式。
(二)加强心理教育,滋润学生心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学校设专职心理教师,建立心理辅导系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渗透。我校在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内容涉及学习方法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全人格培养、抗耐挫力和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使学生们学会科学地理解人生、客观地面对现实、合理地对待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地处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冲突和矛盾。
(三)抓好学科中德育渗透,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各学科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四有”新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必须发挥各学科在日常教学渗透道德教育的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同时,学校的政教处与教务处要团结协作,建立良好的横向联系,使教书与育人落实到实处,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学科中的分层次教学,不但突出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德育的培养,不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职责,也要充分调动和借助学科教师的教育合力,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四) 坚持以人力本,与时俱进,创新德育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农牧区
一、农牧区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农牧区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与学生接触时间多,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内心变化和不良心理倾向。
2.班主任能够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时机,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3.班主任能够连贯、系统地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心理成长予以关注,必要时进行辅导,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农牧区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高中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习了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训练方法后,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学会了自我教育,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2.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的工作,是提高班级德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有利于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相互接纳、尊重和理解,使班级日常管理更加轻松。
二、农牧区高中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厌学情绪
高中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家庭关系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首当其冲,某些学生父母关系紧张,动辄大吵大闹,极大地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法专注于学习。其次,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对高中生思想水平滑坡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严重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他们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再次,由于某些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无法理解,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情趣,产生了怠惰的心理倾向,无心于学习,甚至开始迟到、逃课、撒谎。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源于缺乏对自身的准确了解、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身持否定态度的消极内心体验,常常表现为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得过且过、悲观失望。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往往认为别人的成功是自身无法企及的,内心渴望同样的成功体验,梦想着一鸣惊人、梦想着超越别人,却胆怯、轻视自己,严重缺乏尝试的勇气,更怕尝试失败后遭遇嘲笑和冷落的困境。
(三)早恋倾向
早恋问题是家长和教师普遍关注的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从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来看,高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异性表现出爱慕之情是情理之中的现象,但在当今风靡网络的爱情故事以及电视荧幕催人泪下的泡沫剧的狂轰滥炸下,学生的心理防线被击溃,高中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催生尝试的意识。
三、农牧区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营造有益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问题,多数是由于心理产生了负面情绪。为使学生身心良好发展,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适宜于健康心理B成的环境,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看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观念。在人际交往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建立班级文化、开展班级活动,使学生体验积极的合作,在积极乐观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积极奋发、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过于严肃、呆板的态度,必然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营造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时,教师尤其要注意班级氛围的民主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以民主、宽松的班级文化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以此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二)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针对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及时走出困境。教师可以多渠道采取措施,例如,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课外活动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在详细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系统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使学生自觉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倾向,在自我调节或主动寻求帮助的情况下解决问题,保证心理健康发展,促使学生人格全面发展。
(三)开展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说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个别疏导,以此扫清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排忧解难。例如,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际,更不愿意主动吐露心事,而且缺乏必要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时,就要求教师平时多观察学生,留意每位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并主动接近学生,多关爱学生,与之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使学生在初步信任教师的基础之上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障碍,使学生准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教给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行为处事方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自我调适的能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思想政治课;德育
家庭能够是人们从出生以后开始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庭这所学校中所接受的教育很重要。由于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那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基础也可以说就是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家庭教育显而易见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的教育。家庭中的成员主要就包括父母、长辈和孩子。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指家长和长辈对孩子所进行的综合性教育或是对孩子形成的家庭影响。因此,其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表现:第一,启蒙性。家庭是人生第一学校,父母、长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的特点。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特点,把握好时机,做好家庭教育,为孩子日后成人的教育打下很好的基础。第二,终身性。一般情况下人从生下来以后,不论是在家、上学、工作等等时候,都要与家人联系,无时不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随机性和随意性,少了学校教育的那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比较系统式的教育,更多的是家长的言行举止上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将是终身式的,影响着人的一生。第三,亲和性。多数的家庭,都包含了父母、长辈对子女无私的关爱和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这是家庭教育特有的亲和性特点。
二、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负面作用
(1)重物质关心、轻精神关怀的做法严重阻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现在一家一个孩子,正处于读高中的这个非常时期,家长们对于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是“一求百应”,甚至出现为了上孩子吃得好、穿的暖,孩子不求也主动的给予孩子,从而以显示其对孩子的关怀。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大大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成长,不仅没有给予积极的引导,反而带入了误区,让孩子不能健康成长,精神世界一片狼藉,道德理性严重缺失,从而不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
(2)重分数、轻德育的思想使得学生也不重视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方面的教育功能。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到了高中,马上就要进入大学了,那么以我们目前的升学体制来说,还是分数最重要。所以,多数家长只看重高分,看孩子每次模拟考试、每一科儿考试的分数,排了多少名次,有多少升入重点或是理想大学的机会。对于高中政治课的学习也只是看这科的分数,而并不在意其是否起到了德育的教育目的。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受其影响,忽视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并不考虑自己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都得了什么道理,对世界产生了什么积极的想法,而也只是关注成绩和排名。
(3)说得多,做得少让高中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成为空谈。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的基础,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德育教育上更是需要言传身教才可以,但往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是说得多,做得少,滔滔不绝的用理论来灌输子女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应该如何如何,但是自己不做,甚至做不到,更有甚者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并不具备完全的判断是非能力,而且其自小从父母那里学来的都是些习惯。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那么对于其来说,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所传达的德育教育也不会对其产生效果,所以,家长这种说得多,做得少的教育方式,只会让高中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成为空谈。
三、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正面作用
(1)发挥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作用,辅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作为高中生来说,其思想上还有很多不够成熟的地方,所以在做事时容易产生判断失误而发生行为偏差的错误,这个时期是需要给予高中生积极引导,从而防止其走上歧途。高中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就是要发挥这样的作用的,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也处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不可能很全面、及时的发现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积极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因为家长对于自己子女的了解、观察要比学校老师跟容易,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给予积极、及时的干预,那么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确保高中生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辅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向正方向发展。
(2)发挥家庭教育的监督性作用,为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的常规工作做好监督。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体现在日常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就涉及了除了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学校颁布了一些校规、校纪对这些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而这个规定的具体实行除了学校外,还要受到家长的教育和监督,从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发挥家庭教育的指导性作用,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发挥其引导作用。由于很多家长重分数、排名,而使得学生也不注重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只想着分数、排名。可见家长的指导作用有多重要,家长应该把智育和德育同时重视起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知道政治课的分数和德育教育同样重要,认识到自己不仅要具有高文化、高分数,考入到理想的学校,还要同样具备良好的德性,这样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潮流。家庭教育要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相结合,积极发挥其指导性作用。
四、促使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发挥正面作用的建议
(1)形成家长和学校具有思想德育教育统一战线。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就是家长了,家长和学校教育比较起来具有启蒙性、终身性、亲和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所以,家长和学校如果形成了思想德育教育统一战线,就更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培育出智能和德能全面发展的学生。
(2)提高高中生家长的素质。高中生家长的素质决定了学生能否具有高素质的前提。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长如果素质高,子女耳濡目染也会得到一定的熏陶。那么就会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学生,更有利于开展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开展。
(3)重视对家长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要想让家庭教育很好的对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发挥正面作用,就必须和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进行积极沟通,并对其进行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培训,让家长掌握更为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方式,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五、结论
总之,家庭教育的存在是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以其自身的特点对孩子进行着重要的教育过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品德、高素质的孩子,有着更好的人生和前途。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也是对高中生这一特殊时段的孩子进行更为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希望培育出更为有用的接班人。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而有效的发挥其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实践方略
教育学认为德育能力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所获得的可以影响、引导甚至控制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方向的能力,通过自我引导与教育让学生形成与德育教育目标相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德育教学一般包括组织班级活动、引导学生互动、整合教学资源并优化自我教学能力,从而改变德育教育的困境。随着社会发展的丰富化程度的加深,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更严峻,学生厌学、早恋、抑郁、暴力、自我等思想及行为愈演愈烈,这就需要不断提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才能满足现代教育目标,具体如本文所述。
1.拓展班级活动与管理
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者,又是知识传授者,学校中开展的与学生切身相关的活动都需要班主任完成,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完善班级活动拓展事务才能营造良好的班风,引导学生德育发展朝向既定目标进发,包括第一,积极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活动的价值在于通过集体活动提升学生的成就感、集体意识及使命感,班主任应该定期有目的地开展班级活动,不断创新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愉悦,学会自我生活管理[1]。除开展课堂活动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活动等,班主任作为参与者而非主导者,选出有能力的学生作为相应活动的组织者,也可以组成管理团队进行更全面的管理,一方面让学生自我学习与升华,另一方面在活动中不断观察,提升教师的感召力与观察力;第二,定期召开班会,班会主题可以根据对应时期的学习目标、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及教育前线知识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组织开展,也可以联谊其他班级共同开展,让学生有一种现实感,同时班会的主题应该非常明确,以培养优秀人才、积极奉献社会为主线,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的能力。
2.增强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桥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关系,高中生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三年学习生涯中百分之五十的时间与班主任进行互动,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眼神、语气、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影响,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是引导学生朝向既定德育目标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师生互动:第一,沟通真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更是人与人情感拉近的催化剂,班主任不能持有传统式“权威”意识,认为教师是上帝,可以主宰学生的一切,师生之间的矛盾常常因双方沟通不畅引起,班主任应该开通留言信箱,让无法当面表达的话语通过文字联络,一方面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另一方面让班主任更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调整德育方式[2];第二,积极鼓励,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经常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尤其面对一些“问题”学生,更应该了解其生活情况、性格及想法,鼓励其积极改变生活、学习习惯,同时调整性格,为学生的成长留有一定的空间,切记“穷追猛打”。大量教学实践互动证明,一味的批评式教育达到的效果非常有限,甚至有明显的反作用。
3.整合教学资源
虽然高中生与班主任相处时间最长,日常生活都在校园内,但仅依靠学校教育力量是不够的,最终获得的教育效果非常有限。家庭作为教育体系的一员对学生德育品质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学校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教育困境归根溯源都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找到归因。因此,德育教育不能孤立地看,应该整合单独的教学资源,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并驾齐驱,共同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3]。这就要求班主任具备整合各项教学资源的能力与水准,善于在复杂的教学模式中找到最佳的教学结构,挖掘潜在的教学资源,找到德育教育的升华节点,包括:第一,班主任协调各科教师关系,任何一科教师都担负着相应的德育责任,但某些科任教师无论其观念还是认识都局限于传授知识,认为育人之责并不关己,从而忽略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德育价值的链接,出现德育断层。班主任应该积极协调各科任教师关系,尤其主动协调本班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引导学生与教师形成积极良好的互动,尽可能满足科任教室上课要求。第二,协调家长与学生的关系,高中生处于心理逆反期,与家长存在较多纷争,传统模式的家访主要是班主任电话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多以学习成绩下降、表现不好为主,而成功的家访应该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了解各个学生的家庭教育模式,从而找到学生兴趣爱好的归宿,帮助教师对学生有更清晰的认识,必要时应该告知家长应该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并详细说明学生的期望,此外,可以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双方的沟通,改善教育关系。第三,协调学校与社区关系,高中学生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班主任应该积极拓展学校社区资源,让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志愿者实践服务活动,还可以借助社区力量组织农业体验、夏令营、春游等活动,提高学生行动力与思想力之前的契合度,丰富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培养学生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方面更重要,现代社会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更要有积极向上的德育品质,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必须不断提升自我德育能力,帮助完善教学结构。
作者:刘雪梅 单位: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大杨树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但承富.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257-258.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心理、政治以及道德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班级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有效的基础单位。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应该注重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高中生德育素质,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高中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高中生的情绪比较复杂,所以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许多。提高班主任德育能力,提高班级德育工作效率,要求教师应该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发挥合力,实现德育工作高效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咨询不同学科的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本学科时候的变现,然后与学科教师沟通学生的基本状况。这样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会更加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情况了解比较深刻。同时,其他学科教师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德育素质。
二、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综合素质
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要求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接受德育教育。首先,班主任应该具备无私的精神,能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付出更多的精力。这样可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同时,班主任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学生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班主任能够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奠定德育工作的基础。最后,班主任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可以在德育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这就需要班主任应该注重心理学的研究,参加心理学教学,掌握心理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由于每个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所以全部依赖班主任进行管理,那么就会使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增加,影响工作的有效性。所以,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作用,加强德育工作的渗透,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班干部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受到进取心理的影响,会尽力模仿班干部,所以可以起到很好的德育工作效果,提升班级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
四、优化传统德育工作理念
传统高中德育工作以说教为主,班主任之间有简单的沟通,但是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够乐观。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主体性没能够有效发挥出来,与德育教育的发展要求不相符。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求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注重德育工作理念的转变,创新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德育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展班会的时候进行德育教育,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小小的“惩罚”。这样,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的影响,学生会更加积极向上,从而起到很好的德育教育的目标,提升学生整体德育素质。
五、着重班级“问题生”的转化工作
在每个班级都会存在着几个“问题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够努力,在思想道德方面认识能力匮乏。所以,想要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应该注重解决班级问题生,采取有效的方式,使问题生能够转化为积极学习的优秀生,提高班级学生整体实力。一般来说,班级的问题生逆反心理会比较严重,并且班主任在解决逆反心理的时候常常手无足措。这就需要班主任针对问题生的实际情况,找到问题生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偏科,所以学习上存在困惑;有的学生可能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观念上存在问题;还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家庭或者人际关系存在问题,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加强沟通,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切实解决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教师自身德育能力提升。
六、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关系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是保证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接收教师的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应该注重关心学生,努力与学生成为朋友,这样教师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就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同时,学生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去进行德育教育,学生也会更加愿意接受。在学习中,班主任应该信任和尊重学生,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努力获取学生更多的信任,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提升班主任自身的德育能力。
七、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成功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因为德育工作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学生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应该重视德育工作,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自身在综合素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实施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帮助作用,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接受德育教育,提升自身德育素质。
作者:宋豹 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韩传信,段多梅.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5,02:88-91.
[2]罗万丽.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亚太教育,2016,19:176.
【关键词】德育;高中教育;挑战;机遇
随着二十一世纪,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到来,媒体的迅速发展几乎渗透和影响到了经济、文化、政治、艺术等各个行业和领域。新媒体的介入,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高中的德育教育而言,它是机遇,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同样对教师、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建设高中德育教育体系,强化德育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新媒体介入下的新环境中,需要积极应对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特点分析
1.多元性与及时性并存
新媒体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输方式,互联网为传统媒体也提供了更为立体的传播方式。传播方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宽带、光纤的广泛运用,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传播方式不再是以往的平面的或是立体的方式,渠道也获得了极大的丰富从而具备多元性。如微博、微信、腾讯、miao等客户端为人们广泛使用,这些既可以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传送,更可以以视听结合的多维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传播渠道的多元和及时性,为传播内容的丰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作为传统媒体,传播的主要内容是文字和图片,作为综合传播媒介的电视和音像制品虽然可以传播声音和画面,但是这些传统的传播途径受到的局限性非常大,而且传播成本相对于新媒体而言更高,这势必会影响到传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新媒体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传播成本相对较低,受到的场所和播放条件的限制也较小,传播可以实现复制性。
2.较小局限性
在传统的传播媒介中,如报纸、杂志,信息的者只能是记者、撰稿人以及部分投稿人,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人”。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一部通网的电脑,通过微博、微信等客户端即可消息,身边的周围了朋友即可看到你刚刚的状态和文字。同时,的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还可以附带图片、视频,以更为立体的形式呈现内容。
信息的时间和地点也不再受到限制。以往的新闻、报刊,有固定的版面限制,有特定的发行时间和发行数量,许多报刊和书籍只有特定的地方才可以阅读和购买,而当下只需要借助手机、电脑,随时随地便可发送信息,这也就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特点。
3.虚拟性较强
在新媒体介入的同时,网络带来的生活虚拟化也是不可以小视的。人们通过网络游戏,借助网络渠道与陌生人交谈,进入网络感受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这也的确是丰富了现实世界的真实生活,也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放松娱乐的手段。网络常常提供给人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乃至触觉的立体体现,让人们进入角色之后会忘记外界的真实世界。
许多人在现实世界的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遇到不顺、阻碍和压力的时候,时常选择进入网络渠道去和陌生人交流,获得理解和安慰;通过网络虚拟游戏,计入一个不同的感受状态释放压力。许多人因在虚拟的环境中获得了情绪的释放,也就出现很多人沉迷于虚拟,以虚当实。
二、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挑战
1.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
教师在教学的资源上选择面更为广泛,不再紧紧局限于学校所发的“思想品德”课本,在案例的讲解的方式也可更为多元。可以通过相关的音乐、视频、展示PPT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色彩和趣味性。
其次,学生在大量接触新媒体的同时,对于新媒体会有自己的看法。不同的学生对新媒体会持有不同的观点,也就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课本上的知识,以及教师一味的说教,效果远不如学生以亲身体验得出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其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料传输、视频交流等途径获得其他地区、其他学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大有裨益。
2.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挑战
新媒体,具有及时、虚拟、多元、立体等特点,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获取的速度就越快,获取的成本就会更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媒体带来大量快速传播的信息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和眼球,不断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
在信息告诉传播的情况下,由于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未完全形成,对于信息的取舍标准并不明确,对于新媒体带来的新鲜和刺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有定力不去一味追求和沉迷其中,对于网络上传播的信息的真伪及可信度的甄别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传播内容的泛滥性,直接会影响学生在思想、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稳定性,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当学生沉迷于刷微博,聊QQ,依赖交友平台和陌生人发泄不满情绪,当学生沉迷网络的游戏甚至是内容不良的影视媒体,教师又该怎么做?如何去引导和规劝学生?
三、应对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与挑战的应对措施
1.以年级为单位,建立相应的网络沟通平台
以年级为单位建立相应的网络沟通平台,学生可以进入相应的年级平台,找自己希望沟通的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也可以进入平台内,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情绪变化以及学习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虽然教师也可以面对面与学生交流,但许多学生因为害怕或是顾虑多而不愿和教师面对面谈话。以网络作为媒介进行交流,是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网络交流平坦,教师可以同时与多民学生进行分开的沟通和交流,也更为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聊天记录得到保存也有利于教师做好相关的记录和分析,总结学生的特点,积累教学经验。此外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关注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当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在关注什么,也就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影响和帮助。
2.以新媒体为纽带,将学校-学生-家长三者联系起来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言行举止、品性德行,学生都会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学校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
比如,对于网络上盛传的某明星吸毒的事件,学校通过教育告诉学生需要引以为戒,要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但是当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却对学校告诫孩子的内容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学校在小题大做,这样则会导致学生对于学校的告诫逐渐抱有否定态度,甚至觉得学校总是在有事没事地危言耸听。
对于这一点,最佳的方式就是加强对家长的德育教育和沟通。通过定期的教师与家长的视频通话,定期给学生家长进行相关的、会议性质的教育课程,让学生和家长以20人为单位进行教师、学生、家长的小范围的交谈式的教育,加强学生父母的德行教育,从而双管齐下去影响学生的德行和品性。
3.找准原因,以真实代替虚拟
高中生与大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高中生所面临的是青春期的迷茫和叛逆、所面临的来自升学的压力、以及不够成熟的心智和生理状态,直接构成了高中生在各方面都面临自我的征服与挑战。
许多学生,尤其是高二、高三的学生,沉迷与新媒体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不愿自拔,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能在虚拟的环节中得到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释放和解脱。网络环境带给他们的和成就感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
对此,教师则必须要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必须要了解到,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认可和荣誉,但常常会表现出对被赞同和被关注的一种反感和不屑。他们的行为常常是出于对自己的一种封闭式的保护,内心是自卑和脆弱的。他们的封闭、过激的言行举止,并不是代表学生的本性有多恶劣,而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教师要以合适的角度和途径去让学生在现实的学习中,生活中也能得到荣誉、肯定和成功。
当然,真实世界是不可能等同于虚拟世界的,作为教师则要让学生明白,沉溺其中其实是在逃避,而逃避生活是不敢面对自己的表现。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拿出勇气去面对生活,以高尚的德行去感化周围,才是一个人真正该去做的。在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中,是如何战胜困难,如何拯救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需要去战胜自己。
4.提升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在新媒体时代下,高中德育教育的关键还在于教育的执行者――教师。教师自身的德行修为成为学生的“活教材”,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自身的德行修为经不起学生的考验,那么德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十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了教育的核心,树立了教育的要求。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德行却会影响学生一生,影响整个社会。教师要时刻重视学生是否品行端正,是否能对不良的行为说“不”,是否有正确的价值观去判断和取舍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教师要时刻将德育铭记于心,要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不可放松,绝对不可以过去许多老师所持的观点:学生学习成绩突出才是最重要的,言行举止上稍微差一些是没有关系的。学习成绩只能说明一个学生在某一阶段对知识的掌握,而德行的优劣却是学生一生的烙印,是学生为人的标准。
四、结语
大学生以及更高学历的研究生代表了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大学生来源于各个高中。各个高中的德育教育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日益重要的大环境下,高中的教学工作者如何去利用好新媒体使学生获益,其方法和渠道是需要自习分析和揣摩的。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既为高中德育教育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难点,它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新的挑战和难点,教学工作者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的同时,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去教育和教化学生。教师的教育是一种艺术,如何做到潜移默化、以情教化,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的。以上笔者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意见,针对高中德育教育中的难点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对所有教育工作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石磊.新媒体导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王道俊,王汉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0.
[5]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l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6]刘铁芳.守望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中学生;网络;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40-02
随着计算机在全国的普及,互联网也悄然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和便捷途径。但是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一些严重的负面影响。就如同我们所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的高中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尤甚。平时经常看到关于高中生无视学业而沉迷于网络的案例很多。有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强烈刺激,逃课去网吧聊天、打通宵的网络游戏,不惜浪费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网络对高中学生的冲击力不容忽视,我们应该从网络对高中学生的诱因起步进行深入的研究,狠抓高中学生的网络生活管理,给学生一个正确而科学的网络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高中的三年学习是学生的一次转折,决定学生的前方道路是就业还是升学。学校在教育上提出“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但是在执行中扭曲成了“一切为了孩子成绩”。为了学习成绩教师基本对高中学生的网络生活持禁止态度,家长在家里也不赞成学生上网甚至是坚决地否定。网络需要正确的、科学的使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高中生还是对于网络存在猎奇心理的,对于家长和教师的完全禁止存在很强烈的逆反心理。因此,高中生的网络生活需要有效的管理。
一、网络对高中生的生活的诸多影响
如今是信息和通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加大了信息存储的容量,为信息的加工和整理、互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给社会带来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的环境。一张网络把偌大的世界大大地缩小了,通过网络信息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家共享着全球丰富海量的信息资源。
网络充斥着整个高中校园的各个角度。影响着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利的方面是,网络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拓展了学生的学习信息视野,不断带领学生接触新生事物带来的挑战,不断满足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通过互联网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收集整理各种学习资料,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重复学习和记忆,自主探究,为自己开设新的学习空间。不利的方面是,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分,消极的和低价趣味的信息无处不在,这种负面消息严重地冲击着成熟边缘的高中学生。
网络对高中生的生活影响主要表现为:
1.对学习严重不感兴趣,成绩大幅度滑坡。网络的人性化设计,由原来的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形式发展为数字化和高科技形式。海量感性信息刺激着高中生的神经,改变着他们固有的理性信息。通过鼠标遨游在整个信息世界之中。清晰图像化的信息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仅仅满足于信息的表象而对信息所反映的本质不去追究,对学生由初中具体形象思维向高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很不利。尤其是高中的理科的学习,很受影响。据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网络过分迷恋的高中学生,对书本知识多数都是存在厌倦情绪的,最后几乎偏离了正规教育的轨道。忽略学习,沉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大幅度的滑坡,加入学困生的行列的学生逐渐增多。
2.思想上混乱,行动上出现盲从。网络存在点对点、点对面的接受、传播信息互动性。网上超容量的信息量快速更迭。在不同社会形态和国度、民族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相互碰撞中,信息膨胀泛滥,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和理智不能完全辨认信息的合法性和价值判断,使得学生出现思想上的混乱,误导学生的认识,出现价值观和思想上的动荡,使学生的人格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价值取向的偏离在行动上出现了盲从。
3.道德出现偏差。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人―网交流互动代替了人―人的语言交流形式,使得因接触而产生的情感友谊逐渐淡化,开始依赖网络,但是网络中的消极道德观隐藏在其中,谎言、虚假信息包装的潜藏者很多,不顾网络道德和社会责任,大肆进行破坏活动,高中学生由于学习的压力为寻求放松,便开始对此种信息较为崇拜、模仿,一旦控制不住就会出现网络道德的沦陷和网络犯罪的发生。
二、高中学生受网络冲击的原因分析
网络的优越性给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不能忽视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网络对高中学生的冲击,一是网络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迎合了高中生活动的学习特点,大容量、全覆盖,为高中生的信息获取提供了便利平台。二是网络的交互性、虚拟性在高负荷的学习压力下满足高中生的心理解脱和宣泄的需求和梦想的假想实现。三是高中生自身存在对新鲜事物的探究热情,但是心理不成熟,鉴别力差,尝试进入不健康网站浏览,把握不好就深陷其中。
三、在网络冲击下对高中学生的管理措施
由于上述分析了网络对高中学生的影响和冲击是原因的多样性,对高中学生网络生活管理,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管齐下,齐抓共管,为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活环境和秩序,真正让高中生在健康网络中享受快乐。
1.学校、家庭、社会总动员构建健康网络环境。高中生的品德情操的形成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结果。其中学校课堂起主要作用,学校对学生不能强硬地控制而应该是进行疏导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的大方向,既要保证学生都能在电脑上查阅资料、搜索新闻还要注意让学生远离不健康网吧,防患于未然。学校积极携手社会各有关部门,整顿学校周围网吧市场,重拳出击,给学生一个规范的网络秩序。
2.教师积极利用网络新途径。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与课本知识点密切结合,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在网上搜集信息时,使内容符合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学生易接受的方法,来分析各种现象,积极正面引导学生。
3.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网络素质。平时注重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的提高。远离低级趣味的不良信息,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自觉抵制信息的诱惑。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高效,而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消极和负面的影响。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发挥网络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为高中生的健康发展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尼葛落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冰,范梅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高中阶段是学生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这一时期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变化大,矛盾多,但同时也是接受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道德素养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确立班级总体道德素质目标
班主任是指挥棒,要带领全班同学,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产生渗透作用,使学生自然而然接受薰陶感染并且同化。
班级目标可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可以一两个月或一个学期为期限。确立长期目标后再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为短期目标。我们不要苛求学生一天就会养成良好的品德,而是要经过长期坚持反复巩固,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才有良好的班风学风。比如针对学生不尊重他人这个缺点,可用两周或一个月时间反复强调,并随时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不时的指导,并使之成为学生个人固定的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不断促进学生的思想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觉得,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能养成三到四个好习惯,那么班级的德育教育就是成功的。只要每位班主任和老师都如此细致要求学生,那么高中三年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必会有所成就。
二、加强学生个体道德修养的提高与完善
1.要加强学习,充实自己
学习是高中生的主要任务,要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道德修养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新知识,努力充实自己,发展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2.调整心态,注重道德修养
高中生在升学和就业压力面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当学习中的困难和生活中的挫折袭来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要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责任公民”。
3.在实践中提升道德责任意识
很多高中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是认同的,但在实际生活中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却不协调。因此高中生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具体应做到:在家里做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的“好儿女”;在学校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在社会做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爱护环境、遵守公德的“好公民”。
三、特殊学生教育要因材施教
对发展特别优秀或存在严重不足的学生要区别教育,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可采用班会课鼓励表扬同学中的德育先进分子,介绍他们的突出表现,也可以利用板报宣传,设立道德风尚栏目为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学生巩固好的品德行为,并使之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对于那些问题学生,要讲究方法,要采用耐心教育感化,争取学生的信任,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们,让他们懂得受人尊敬爱戴是很幸福的事,良好的品德会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理解。其实一个班集体,把班上几个品德上的“困难户”工作做好了,整个班班风就会产生巨大的改变。
四、班主任要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的桥梁
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方面,家庭是“第一个学校”,父母长辈是最直接的老师。班主任要和家长联合攻关,大家都来重视学生的品德建设,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见不得孩子受苦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自己固然不舍得管教,就连老师管教也觉得心疼。溺爱是害,学生之所以能长成无法无天的性格,与父母的骄纵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教育学生,一定要和家长一定要沟通好,为提高高中生的公民道德素质提供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
五、班级德育工作开展要全面化、系统化
班主任要与各学科的科任老师相互配合,通过科学、系统的规划,在课堂上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还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道德教学。所有的老师都要慎重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特别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可以成德,教导学生从小事做起积累善行,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
各科任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进行意志毅力等个性品格的培养,并且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实践。这样,学生的品德培养处在一个完整而有效的环境中按计划进行,比空喊口号实用得多。各位老师都重视,就会引起学生的重视。
一、高中班主任对德育的认识
德育的教育工作是分不同层次的,大概可以分为基础的也就是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和中等的一般人的德育教学及高等的也就是说我们高中生时期,这一时期学生们对知识有了比较完备的基础知识,对世界观、人生观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在做人方面进行教育。德育的问题层次很多,是循序渐进的,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德育工作传递下去。作为高中生的班主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高中日常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完善班级队伍建设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学生会向着榜样学习,很多学生会觉得榜样就是自己学习的目标。比如说我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会觉得优秀学生就是自己的榜样,他们会模仿优秀学生做笔记,模仿优秀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认为只要什么都向着优秀的学生学习就一定会得到进步,虽然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确实对学差生的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建立得力的班干部,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向着榜样学习,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得力的班干部首先对班级集体是有一定感染力的,他们优秀的品德首先会代表整个班级的形象,让别人对班级刮目相看。其次,班干部以身作则,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对班级进行感染,使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也对此产生影响,模仿他们的良好品德。班干部是班级的旗帜,同时也是班级的领路人。因此,作为教师也必须严格要求班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班集体,用具体的形象来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做,对其他学生是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这也恰好补充了班主任在树立榜样过程中的威慑作用的局限性,很好地补充了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不足。
2.加强对差等生的沟通交流
对待思想有问题的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很好的处理好他们的逆反心理,是德育成败的关键。但是也正是这些学生让老师头疼,认为这些学生难以管教,甚至有的时候会放弃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其实,这是很大的工作失误,逆反心理也有好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里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关怀,这样做往往会使学生打开心结,愿意和老师沟通。例如:有的时候老师在找一些问题学生进行谈话的时候,学生明确地会表现出一些逆反心理,这时老师就要善于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是沟通问题还是学生家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改变沟通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这样,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
3.注重课堂和生活相互融合
在课堂上,平时教师都有课时任务,每节课达到的目标和每个学期要完成的任务,很难有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教育,甚至有的时候就不会涉及到德育的教学工作。这样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问题,导致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忘记了做人的本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工作的渗透,尤其是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只要是涉及到关于德育方面的问题就要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帮助学生成长。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学记》这篇古文的时候,不要只是单纯地站在古代人的思维上教学生如何翻译,如何学习,教师还可以把课文中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教给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教给学生不耻下问的道理,不要觉得是差等生而觉得他什么也不会,也不要小看比自己弱的人,要互相学习,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道德的学习贯穿于我们学生时代的每个时刻,但是作为高中生是进行德育高层德育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很多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教学资源,以便于德育教学的开展,不要单纯地只是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作者:赵璘 单位: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