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

古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

时间:2023-06-19 16:18: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

第1篇

【摘要】古希腊是欧洲艺术与文化的发源地。它对古罗马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艺术来说,这是一个缺乏创造性的时代。在没有创新的过程中,更多的只能是对希腊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古罗马;希腊;建筑;雕刻

古罗马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帝国在经历了六百多年的不断发展与扩张后,终于成为了强盛的伟大帝国。它于公元前146年征服了希腊本土,而遗憾的是它的艺术比起他政治上的成就要暗淡许多。正如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所言:“被俘的希腊反使蛮族主人成为俘虏,她把艺术带给了粗野不文明的拉丁姆。”

由于古罗马艺术主要承袭了希腊艺术的风格,所以美术史常常把古希腊、罗马艺术并称。但它同时也受意大利土著文化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影响,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创造。古罗马艺术和希腊艺术的不同点又在于:古希腊艺术追求的是理想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艺术表现,给人以典雅精致的感觉。而古罗马艺术讲究的是实用主义,享乐的,强调个性的艺术表达,给人以宏伟壮丽的气息。古罗马和希腊对于艺术表现的共同特点是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它的突出成就集中体现在人像(包括神像)雕刻,特别是人体雕刻上。古罗马的雕刻,其成就集中体现在肖像雕刻上,其特点是既写实而又个性化。与古希腊相比,罗马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追求享乐与世俗,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人物表现强调个性,与古希腊追求”和谐”不同,古罗马总的美学思想追求是:”崇高”。它的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刻、绘画上。与希腊文化的开天辟地不同,罗马文化不是文明的奠基人,但它却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文化建设者,它把希腊文化的辉煌以及由希腊文化发展出的理性回归到质朴,这点当然与罗马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

首先,在建筑艺术方面,罗马人发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在券拱结构的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罗马人将券拱结构与希腊的柱式艺术进行了创新式的结合,在对希腊建筑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发展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将古罗马更为华丽的艺术风格显现在了建筑物上。

其次,在雕刻艺术方面,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当时,一些统治者除致力于内部的政治稳固和对外的武力扩张外,还十分开明的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所以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于对神话的膜拜或是对体育竞技的赞扬。求实的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敬神,那样神重于人,而是更重视自己在艺术中的地位。当罗马的统治者、贵族认识到通过肖像的传播可以炫耀个人的权威,制造个人崇拜的时候,他们变把肖像的雕刻变成了歌功颂德的一种最佳表现手段了,这是罗马肖像雕塑发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我们常会觉得古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而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虽然古罗马雕刻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罗马人和希腊人一样虔诚的崇拜神明,不同的是,古罗马信仰多神教,相信祖先的灵魂常降临家庭享受祭祀,并保佑家庭成员。有地位的贵族家庭中总设置房间保存祖先的遗容。这遗容是从死者面部翻制的蜡模面具,或是根据面具制作的雕像。这种肖像酷似真人,没有艺术的创造性,不过它却奠定了罗马肖像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的特点。所以,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缺乏希腊雕刻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对力量和动态美的刻划,人物大多陷于凝神沉思中。人物形象虽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竣、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古罗马雕塑对西方的雕塑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实主义在雕塑艺术中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罗马艺术和希腊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它们社会历史、民族特点和自然条件密切扣关。虽然罗马和希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但发达的航海技术和自由贸易的形成促使希腊社会发展成为不同于后来古罗马的和谐世界,使得希腊人的那种“外向型扩张”的浪漫主义气质得以被当时的艺术家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这就决定了罗马人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乏幻想和想像力。罗马人对于艺术实用性的看重,对于创造性的轻视,使它始终缺少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高精度的模仿希腊艺术,无意中也使的希腊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我们常说古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除了对希腊文化的传承之外,罗马也同时接受吸收了埃及、伊特鲁斯肯、以及西亚文化等多种民族风格。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种族繁多的帝国中,其视觉艺术风格的复杂多样可见一斑,绝非风格单纯一致的埃及艺术或阶段分期鲜明的希腊艺术所能比拟。古罗马艺术与希腊艺术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古罗马艺术对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使得它们共同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彼得·阿克罗伊德 (Peter Ackroyd)、冷杉、杨立新.古代罗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01出版

[2]伍德福德、钱乘旦.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 译林出版社2009-01出版

[3]欧阳英. 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8-11出版

第2篇

所谓“他者”(the other),就是“指主导性主体以外的一个不熟悉的对立面或否定因素,因为它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界定。西方之所以自视优越,正是因为它把殖民地人民看作是没有力量、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考和统治的能力的结果。”英国当代学者艾勒克・博埃默说:“对欧洲的中心地位、技术成就以及发展模式的笃信,把对于异域的好奇心和兴趣中性化,这些都是很难改变的。西方的准则就是人类通行的常规,世界就该是这种样子。因此T・S・艾略特在《荒原》中,把支离破碎的社会图景和多国语言的呓语不是安排在恒河平原,而是安排在伦敦,不是没有道理的。一般说来,欧洲在引用外国文化时所表达的是对自己的关怀。殖民地的文化只是宗主国在自我质询时使用的催化剂。”

当代著名理论家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引用了欧洲中世纪神学家圣维克多的雨果一段话:“发现世上只有家乡好的人只是一个稚嫩的雏儿;认为每一块土地都像自己的家乡一样好的人已经强壮;但只有当认识到整个世界都不属于自己时一个人才最终走向完善。”萨义德接着说道:“一个人离自己的文化家园越远,越容易对其做出判断;整个世界同样如此,要想对世界获得真正了解,从精神上对其加以疏远以及以宽容之心坦然接受一切是必要的条件。同样,一个人只有在疏远与亲近二者之间达到均衡时,才能对自己以及异质文化做出合理的判断。”这两段话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首先,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西方文化只有在与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比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再次,学习西方文化无疑可以使我们反观自身的文化,使我们对中国文化获得更深入、甚至是更独到的理解和认识。

西方文化是相对于东方文化或中国文化而言的。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的眼光,凭自己的好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积累去研究和学习西方文化。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或学者,无论你借鉴和运用了多少西方的思想和方法,你的研究必然首先是中国的。对于西方文化,你永远是一个“他者”,正如对于中国文化,外国学者也永远只是“他者”一样。对于自我的认识不能仅仅通过自我来完成,必须借助于一个参照,一个不同于自我的“他者”形象来完成。只有在与“他者”的比较中,“我”才能知道自己是“谁”;只有通过“他者”的眼光,“我”才能确认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因此,我们在了解和认识西方文化之前,应当约略地知道什么是东方文化或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历代王朝总是以大国自居,并不重视在海洋的发展,在清朝时更是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半封闭型的大河内陆文化。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我们正是在此基础上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有其共同的源头,共同的发展规律和轨迹,以及共同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影响。因此,总体上概括和描述西方文化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西方文化内部又存在十分惊人的差异性、多样性,甚至矛盾性,这使得我们又必须注重对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文化现象的把握和分析。

西方文化是个极其复杂的混合体,它代表着先前多种文明成就的融合。其中有三种文化,即古典文化、希伯莱文化和哥特文化,似乎特别显著地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发展。这里的古典文化指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西方学者认为,“古典文化发端于希腊,并在古罗马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它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人们通常所指的生活的世俗方面。我们的教育体系、民政机构、科学以及许多艺术和手工艺,都可溯源于古典文化……古希腊人和罗马人试图创造一个秩序井然的理智社会,使人类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类的成就最终得到鼓励……那种将人视为崇高的理性动物的观点,便是古典文化的最终成就。”“希伯莱文化的特点却在于它对纯洁心灵的赞美,而不在于对敏捷思维的强调。”哥特人则被认为是日尔曼部落中最凶暴、最活跃的一支。哥特人的主要特点是躁动不安和激情好动。他们没有在书面文学、艺术形式以及文化装饰品方面作出贡献,但是,“他们对个人自由理想的强调、对怪诞事物的迷恋、对妇女的神秘态度以及个人对首领的忠诚等观念,在创造中世纪和后来的欧洲生活形态过程中也颇有影响力。”

西方文化大致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19世纪西方文化、20世纪西方文化等内容。

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文化,其产生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我们知道,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中北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希腊。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东达小亚细亚、叙利亚,南达埃及、北非,西达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北达黑海。它三面临海,海岸线曲折而漫长,有利于文学的吸收和传播。希腊文化发源于克里特岛,并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当欧洲中部部落入侵爱琴海区域时,并未带来任何形式的文化。相反,当他们向南进入伯罗奔尼撒时,却发现一个文化正等待着他们,即迈锡尼人的丰富文化遗产。他们在征服土地的同时,文化上却被反征服了。这种情形就如同中国的游牧民族征服了汉民族一样。

关于爱琴海名称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雅典王埃勾斯之子忒修斯作为七对童男童女中的一员,献祭给南海(克里特)的牛怪弥洛陶洛斯。忒修斯借助于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赠送的两件宝物魔剑和金线团杀死了怪兽,逃出了迷宫。但在逃离追兵时忘记了将黑帆换成白帆。埃勾斯以为儿子必死无疑,纵身跳进了这片蓝色的大海。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雅典王,便将这片大海取名为埃勾斯海,即爱琴海。

希腊是海洋国家,在这里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商业和交通,商业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样商业的发展必定会刺激人们的各种私欲的发展,这种精神品格以后又成了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文化精神源头。希腊人生活在一个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短暂的国度里,这里一年四季几乎都适宜于庄稼的生长。他们无须准备御冬的食物、温暖的住房。他们的社交活动一般都在户外进行。他们生活简朴,不必采取复杂的生活方式。中国则属大陆国家,这里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农业。农业的根本在于土地,土地搬不走,所以要定居,定居后繁衍,故有大家族,有家族崇拜,有“家邦社会”,于是也就有了儒家学说,强调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农业的关键还在于勤劳节俭、团结合作,以及与各种自然灾害作不懈斗争,所以中国神话赞美一砖一石的劳动,歌颂坚韧不拔的意志,崇尚温柔敦厚的恬静美。同时,古代希腊由于商业、交通的发展,人民向往整一、系统的生活,其神话与此吻合,也渐渐被编撰得体系完整、丰富多彩;中国过早发展起来的定居农耕生活,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自然经济,一个个分散的氏族部落,犹如一处处“世外桃园”,虽“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因此,愚公宁肯子子孙孙搬山不止,也不愿搬家迁徙。这种封闭自足、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自然不利于文化的整合,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神话也只能是零散的、缺乏联系的、自生自灭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先生说:“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

第3篇

2013年10月29日至 2014年2月1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第一次向中国公众系统介绍地中海数千年以来的文明和艺术精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腓尼基、赫梯、米诺斯、迈锡尼、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奥斯曼帝国等诸多时期的文物精品,可谓是地中海诸文明在北京的一次“邂逅”,举办展览的意图十分明显:不仅介绍有关古代地中海文化和艺术,也祝愿各国人民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一、上古地中海东部沿岸和西亚各民族的艺术

地中海文明的曙光最初映现在东部沿岸,在今天并不起眼的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勒斯坦,距今九千年乃至一万年前,耶利哥(今巴勒斯坦之 Tall as-sult

n)和沙塔尔 -休於(今土耳其中南部)的人们已经兴建了具有圆形碉楼的村落和最早的城镇。当时,沙塔尔 -休於的人民雕塑了象征生殖力量的母亲神像,以及可能是图腾象征的豹子和母狮艺术形象。

四千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诸城邦(公元前 4000年代末至公元前 2000年)已经建起了高高的塔庙,祭奉天上七颗星星: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这就是现在一个星期为七天的由来。苏美尔人最先使用楔形字符,苏美尔文化为古巴比伦(前 1894-前1150)、亚述(前 3000-前605)和迦勒底王国(即新巴比伦,前626-前538)所传承。

本次展出有出土自埃及和叙利亚的两件《阿卡德语楔形文字泥板》(图 1),上面还有苏美尔滚筒印章压印出的浅浮雕,使我们回到了三千多年前的苏美尔 -古巴比伦时代。

早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民已经建起了高高的金字塔,他们相信灵魂不灭,他们精心制作木乃伊,把他们来世的幸福寄托在尼罗河大神奥西里斯和伊西斯女神的身上。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的悬崖上开凿并修建了陵墓建筑,还兴建了诸多壮丽的神庙,他们的雕像和壁画庄严而神圣,他们的金属、玻璃和宝石诸工艺极为精湛。

本次展品中有诸多古埃及风格浅浮雕、人物雕像、《饰有游泳女像的脂粉勺》、《饰有哈托尔女神的脂粉勺》、《女子手捧小匣之马骨脂粉勺》、《三耳玻璃瓶》、《香水玻璃瓶》、各种施釉彩的小香水陶瓶,埃及风格的方解石瓶、石罐、石壶、银制碗等。还展出有埃及风格之大型玄武岩《霍尔将军雕像》、大理石之《埃及风格人物雕像残件》,还有《柏木制作的木乃伊棺》,它们严守埃及艺术正面律。

在非常遥远的年代,腓尼基人已航行在地中海万顷碧波之中,甚至从海路环绕了非洲大陆。此外,能够远航地中海的还有克里特水手,其祖先来自小亚细亚和北非,他们在克里特岛相遇并创建西方历史上最早的米诺斯文明(前 3000-前1450),但克里特人却不属于印欧民族。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人民把诸神塑造成威风凛凛屹立在猛兽背上的样子,还把诸神雕像作为柱子支撑皇宫。叙利亚、黎巴嫩和塞浦路斯还擅长制作青铜圆盘、金盘和象牙雕刻。站立兽背诸神保佑着海上航行的腓尼基人,也保佑着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和稍后的阿拉米亚人。诸神头顶宫殿的传统流传到爱琴海,成为西方人形柱的来源。

展品中有出土于黎巴嫩推罗的《装有船首图案和塔尼特女神的方形铅秤砣》,乃记录了腓尼基人的航海和贸易活动。还展出一件出土于塞浦路斯的腓尼基《双耳尖底瓶》,在古代,这种尖底瓶是用来装橄榄油的,运输橄榄油是腓尼基商船的主要任务之一。有一件《刻有腓尼基语祭文的石碑》,上面不仅有东方的语言,描绘的图案是古希腊经典的卷草 -棕榈纹。本次展览中有来自塞浦路斯的一件《饰有神话场面的金银碗》,上面饰有埃及人战胜敌人的线刻画面,环绕着斯芬克司与卧地神.组合的二方连续,具有古埃及 -叙利亚的混合艺术风格。其他还有地中海各地的黄金、石和象牙等制品

在古波斯帝国(前 550-前330)之前,米底亚人就已经确立了伊朗历史上最早的文明格局,为波斯文明奠定了基础。波斯人把帝国疆域从亚洲扩展到欧洲和非洲。波斯青铜和黄金工艺华丽而精湛,他们建立了壮丽的波斯波利斯皇宫。古希腊文献记载,他们通过米底亚和波斯获得了来自东方的丝绸。亚历山大远征后,希腊人、安息人在西亚 -伊朗的土地上建起了诸希腊化国家,经过五百年的沉寂,萨珊波斯( 224-651)国家再度兴起,萨珊的文化和艺术对拜占庭和丝绸之路产生深远影响。

本次展览虽无古波斯作品,却有波斯风格的影子,如塞浦路斯出土的一件《玻璃浅棱纹平底杯》(图 2)实际上模仿了米底亚 -古波斯风格的黄金篚.( Phialae,“碗”的波斯语音译)造型。本次展品中的拜占庭手镯则具有萨珊波斯银器的装饰特色。

二、古希腊、罗马、中世纪西方艺术

腓尼基人和克里特人之后,轮到古希腊人在爱琴海上自由航行,在遥远的传说里,最早的说希腊语人——阿该亚人为了美女海伦而远征特洛伊。阿该亚人创建了欧洲大陆上最早的迈锡尼文明(前 1650-前 1100),随后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公元前 1600年,爱奥尼亚人进入阿提卡半岛建立雅典等城邦。前 1100年左右,多利亚人灭迈锡尼文明,建斯巴达城。历经黑暗时代和移民浪潮之后,公元前 9世纪左右,希腊民族有了共有称谓——希腊人。公元前 8世纪到前 4世纪,古希腊人重建了爱琴海文明,并在希波战争(前 492-前 449)之后迅速走向全盛时期,创造了辉煌的古典建筑、古典雕刻、古典戏剧和古典哲学体系。

古希腊人以理想化的古典美塑造了他们心目中宙斯、阿波罗、阿耳忒弥斯、阿芙洛蒂忒等诸神造型,这使希腊雕刻成为古代艺术无与伦比的楷模。希腊哲学和戏剧(特别是悲剧)也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温克尔曼将古典美判定为“静穆的伟大,高贵的单纯”,他说:“正如大海的深处,经常是静止的,不管海面上波涛多么汹涌,希腊人所造的形体在表情上亦都显出在一切激情之下他们仍表现出一种伟大而沉静的心灵。 ”[1]亚里士多德将希腊文化的因素称为“卡塔西斯”(即净化),净化中包含了“爱洛斯”(Eros,情感)和“逻各斯”(Logic,理性) [2],也就是说,古典美的内涵包含了理性与情感的和谐。但促成希腊文明产生的源头不仅在于其自身,西亚和爱琴海文明对他们具有极大影响,他们在吸收西亚诸因素之后制作出希腊彩陶,特别是在东方风格基础上,发展出黑像式风格、红像式风格等彩陶艺术,奠定了西方工艺的基本风格。

古希腊彩陶方面,有诸多黑绘式、红绘式希腊彩陶展品,上面多描绘有希腊诸神和英雄形象,如丰收女神得墨忒尔(《红像双耳爵》)、雅典娜(《黑像双耳尖底瓶》)、柏勒洛丰(《雅典黑像杯》)和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红像双耳瓮》)等,还有腓尼基公主欧罗巴(《绘有宙斯掳走欧罗巴图案的红像双耳爵》),欧洲的地名即由她而来。有一件《红像双耳瓶》(图 3)描绘了吕底亚(前 7世纪 -前546)国王克洛伊索斯之受刑。公元前 546年,他被波斯军队俘获拒绝投降,被推上柴垛处以火刑,大火点燃时,他高声喊叫希腊政治家梭伦之名,感动了波斯王居鲁士二世,遂松绑赦免。 [3]

公元前 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前 336-前323在位)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远征,一举摧毁了古波斯帝国。希腊军队把古希腊文化传播到地中海东岸各国、波斯和遥远的印度,使希腊文化和亚洲文化得以融合,形成了希腊化文化。

展品中有一尊出土于意大利的罗马时代的《佩带王冠的伊西斯头像》,面部已经完全希腊化,仅仅是额头兽角和王冠上的眼镜蛇显示了埃及女神的特色。一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克娄帕特拉七世残片》,与我们心目中的“埃及艳后”相去较远,其冠冕下方的联珠纹具有东方特色,而《克娄帕特拉七世青铜立像》则把埃及雕刻正面律与希腊写实风格融为一体。还展出了诸多《披纱女子立像》彩陶小雕像,具有希腊罗马风格。展品中有一个《刻有希腊文的供桌》,为托勒密王朝埃及某地一卫戍官所为。赛拉比斯神为托勒密时代神.,是埃及阿匹斯神牛与冥神奥西里斯的混合体,一度在地中海流行,展品中一件出自迦太基的《赛拉比斯神头像》,展示了埃及-希腊和腓尼基文化的混合,头像是写实的希腊风格,头顶则模仿了人形柱。

公元前 2世纪,罗马人战胜劲敌迦太基王国(前 814-前146)。又过了一个世纪,罗马人乘古希腊衰落之际,向东扩张,征服古希腊全境和托勒密王国(公元前 305-前 30),吞并了整个地中海,建立了罗马帝国(前 27-公元 395)。罗马艺术主要模仿了希腊古典写实风格。公元前 212年,罗马人马尔凯勒鲁斯征服西西里岛希腊殖民城市锡拉库萨,凯旋时带回大量希腊艺术品,罗马贵族从此爱上了希腊艺术。罗马人并不像希腊人那么虔诚崇拜诸神,其艺术神韵要比希腊逊色,罗马雕刻的成就乃是把恺撒大帝、屋大维(即奥古斯都大帝)、君士坦丁大帝,诸政治家、演说家及贵族们的脸庞雕刻得栩栩如生,罗马工艺具有希腊遗风,但也有自身特色,其陶塑、银器、青铜灯具、玻璃制品、宝石镶嵌和小型胸章异常精致。

古罗马展品主要是雕刻。《身着大祭司服的屋大维半身像》(图 4),展现了罗马帝国创建者富于人性的一面,其脸部缺陷没有被掩饰,而不像我们通常在身着戎装、指点江山的奥古斯都大帝立像上所看到的那样完美、神圣而高不可攀。《身着戎装的哈德良半身像》,其凝神专注的眼神仿佛越过罗马城垣,眺望着帝国边疆。有一尊帝国时期希腊政治家、演说家《哈罗德·阿提库斯半身像》,鼻部已损坏,但坚毅、专注的表情和纷乱发型与俗称“海盗”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卡雕像极为相似。《罗马将军雕像》传承了希腊人体美的遗风。而《刻有弹奏琵琶音乐家残片》则遗留了古希腊的音乐传统,并使人联想起印度-阿富汗犍陀罗艺术的舞蹈形象。还有两件古罗马时代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雕像》和《阿耳忒弥斯雕像》,保留有希腊艺术古典美的风韵。

展品中有一件前 9世纪的陶瓮,但刻有 1世纪时的埃及式拉丁文,留下了希腊化的烙印。还展出了极为著名和珍贵的托勒密王朝时代的《罗塞塔石碑》(前 196)。1822年,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主要就是根据罗塞塔碑三种铭文(希腊文、埃及祭司体象形文和埃及世俗体草书)破解了埃及文。展品中有一件神秘的《密特拉献祭公牛的浮雕》,表现了密特拉用短剑宰杀公牛的情景。本次展览有罗马帝国、希腊化世界流行诸多马赛克镶嵌地砖画,描绘有小爱神与海豚嬉戏的场面。

公元 3世纪,君士坦丁大帝把首都迁徙到拜占庭,改其名为君士坦丁堡。其后不久,罗马人的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即拜占庭)和西罗马。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将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延续至文艺复兴。拜占庭人的文化把欧洲、古希腊和萨珊波斯诸文明集于一身。

5世纪至 15世纪是欧洲中世纪。从 392年起,西方人废弃古希腊罗马文明,转而信奉基督教文明。中世纪早期,日耳曼人四处迁徙,他们建立了法兰克王国(486-9世纪)等诸多“蛮族”国家。 8世纪,查理曼大帝提倡文化,重建了西方文明,并把法兰克王国扩大为全欧洲的帝国。公元 1096-1291年,西方十字军发动了八次大规模东征,十字军、阿拉伯军和拜占庭军在西亚、北非和小亚细亚的土地上浴血鏖战。十字军在东方建立诸拉丁王国,最后被阿拉伯人所驱逐。而君士坦丁堡遭到蹂躏,从此一蹶不振。

中世纪西方展品中有《国王形象的象棋子》和一件饰瞪羚纹样的《海象牙主教权杖》等。拜占庭时期的展品有《带棕榈饰的象牙小盒子侧板》(图 5)、《饰骑士和格里芬镀金银手镯》,其纹样风格是希腊化、萨珊波斯和拜占庭的融合特色,具有卷草纹和联珠纹的混合结构。展品中有诸多东方拉丁王国时期的彩釉小碗,具有西方和西亚的融合特色。还有十字军时代的《柱头浮雕》、《耶稣进入耶路撒冷雕塑残片》和《刻有阿拉伯文字的十字军纪念牌》、《天使雕像残片》、大理石墓碑、十字架和首饰盒等,十字军纪念牌上出现了穆斯林军首领萨拉丁的名字。有当时幸存下来的拉丁王国之一塞浦路斯王国的遗物,包括中世纪风格的《鲁西格南国王子祈祷雕像》和阿拉伯风格的《鲁西格南国王胡格四世的铜盆》,铜盆上有阿拉伯铭文,风格接近伊朗伊斯兰工艺,上刻耶路撒冷徽章和阿拉伯风格的精美书法。

三、阿拉伯世界、奥斯曼帝国和现代地中海艺术

公元 610年,创建了伟大的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旗帜下,穆斯林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向外扩张,先后征服西亚、北非和中亚,建立起庞大的阿拉伯帝国,欧洲称之为萨拉森帝国,中国史书上称之为“大食”。伊斯兰文明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覆盖面极为辽阔,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向东到中亚腹地,向西经地中海南岸到西班牙南部,皆为伊斯兰世界,其中有和四大哈里发建立的阿拉伯帝国,还有倭马亚王朝( 661-750)、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 750-1258)、法蒂玛王朝绿衣大食, 909-1171)、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白衣大食, 929-1031)等。阿拉伯人继承了上古西亚、中亚诸多文明的精华,并把它们伊斯兰化,阿拉伯人的清真寺无梁殿建筑,阿拉伯工艺制品,阿拉伯植物纹样和波斯细密画,阿拉伯书法,皆无比精湛。阿拉伯与西方除了战争之外,双方文化也得到了交流。当基督徒废弃古希腊罗马文化时,他们像拜占庭人一样,为西方保留住了希腊罗马的文明火种,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突厥起源于遥远的东方,他们中的一些部族后来来到了西亚,他们在西亚建立了伊斯兰特色的塞尔柱王朝(1037-1194),并将领土扩展到了拜占庭帝国。 1299年,奥斯曼一世创建奥斯曼国家。 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迅速扩大了疆域。 1453年,奥斯曼帝国最终占领君士坦丁堡,改其名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宣告灭亡。奥斯曼人继承了伊斯兰文明,并把遥远东方的文化和西方特色注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土耳其文化。

本次展览的阿拉伯展品中有《贝都因人的斗篷》、《阿拉伯风格的女子衣裙》。来自土耳其的石膏《灰墁墙壁装饰》充分显示了伊斯兰抽象纹样的复杂和精巧,但其中仍然可以辨认上古西亚重叠三角、卷草、水滴、对角交叉、龟背、棕榈诸纹样因素的痕迹,但穆斯林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加入了很多阿拉伯因素。展品中还有产自近代土耳其的具有西亚和西方古典主义混合特色的陶器,包括烟斗、茶杯、托盘、糖罐、酒壶和牛奶壶(图 6)等,其深沉的红色温馨而典雅。展品中还有一件奥斯曼帝国的旗帜,其上的圆形纹样具有萨珊-拜占庭遗风,中间饰有阿拉伯书法组成的纹样。

15世纪至今,西方世界经过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和科学技术的革新,全面兴起了近现代西方文明,并把地中海的文明传播到了全世界。

从17世纪以来,西方探险家就陆续前往两河、波斯和埃及。 1798年,拿破仑 ·波拿巴将军攻入埃及,随军带领 175名学者组成的科学艺术团随军南下,法国人对埃及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考察,其成就体现在 1809年出版的 24卷文献和 12卷画册的《埃及地方志》,这部大型画册在现代考古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9世纪,法国、德国、英国、捷克等国考古学家在土耳其、希腊、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等地多有重大考古发现,如发现亚述王宫、赫梯都城哈图萨斯、特洛伊、迈锡尼和克诺索斯等遗址。

本次展出了 1809年版《埃及地方志》中的一卷珍贵画册,应该是首次来华展出。本次大展还有一个特色,即展出了近代西方探险家、旅行家笔下的希腊、意大利、土耳其、埃及、北非和阿拉伯各国东方风情的素描、水彩、水粉、油画,这些作品记录了18、19世纪各地的建筑、古堡、风俗、服饰、人种和地貌。有一件 19世纪西方画家所绘长卷油画《君士坦丁堡全景》,画面上,博斯普鲁斯海峡港湾中停泊着无数大型海船,城市各处屹立着诸多宏伟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画面再现了古代拜占庭首都和奥斯曼帝国的壮丽景象。

小结

本次《地中海文明》展显示了世界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向公众全面介绍了古代文明的各种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工艺制品的多种材质、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造型等,其最大亮点是凸显了文明的多元性和艺术的多样性,显得气势恢弘、波澜壮阔,而又不失精致生动、美丽典雅。

所谓多元性,就是展示了地中海文明多元文明共存的历史面貌,各个不同的文明具有各自的精神体系、语言和不同的生活习俗。所谓艺术的多样性,包括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和材质,包括古希腊罗马风格、西亚风格、阿拉伯风格和近代西方风格,艺术形式包括大型石雕、小型雕像、棺木、泥板楔形字符文献、陶器制品、玻璃制品、宝石工艺、金属工艺、镶嵌画、大型建筑装饰、丝绢、纸面绘画、木板油画、布面油画等多种形式。

大展也有不足之处,如反映克里特、迈锡尼、赫梯等时期的作品有所缺乏,而对希腊化时代、古罗马则更为重视,整体上略失平衡。而近现代奥斯曼帝国和东方阿拉伯世界,主要是西方探险家和艺术家用他们的画笔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本次大展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为我们研究地中海文明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我们今后的多元化文化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

基金项目:1、国家基金项目来源和编号: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我国西北部古代艺术的文化多样性研究——亚欧内陆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交流》(编号07BA11);2、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艺术学)。

注释:

[1]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页。

[2]亚里士多德:《诗学》(与贺拉斯《诗艺》合订本),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9页。

第4篇

关键词:文化;科学;认知模式

科学作为人的文化产品,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生于特定文化,长于特定文化,它的生长环境必定赋予其特定的目的和手段,至少是影响着它的方向或倾向性,使之带上所处文化的烙印。现代科技之所以不同于经典科学,其重要原因是它们各自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一样。经典科学生长于哲学的土壤之中,其目标和方法是从特定的哲学那里继承而来的。它的目的是通过数学和公理化体系表述一个客观意义上的宇宙基本结构。这其实是metaphysics一词之所指,表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和认知传统。在这种传统中,实际上并不存在独立于哲学观的科学观,就像费希在《新科学》的序中所说的那样:追求真理或共相的科学就是哲学。[1]这种科学观直接引导和支配了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家们的工作,和后来的爱因斯坦的工作。而现代科技则生长于国民经济学的土壤之中。现代科技主要是从国民经济活动中而非哲学中接受它的目的和任务。19世纪以来,科学发展与工业进步日益紧密。航空航天、材料、信息、能源和环境等产业性领域与从哲学分类得出的天文、生物、地理、化学等领域相比,前者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比后者清晰。科学事业的许多成就不再是从“科学家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2]这个由古典哲学确立起来的决心中得来,而是来自工业生产对科学提出的各种要求。

从科学史上著名的“科学中心转移”说来看,就可以发现,近代科学在兴起过程中,活动和成就先是在意大利,后是英国,而法国和德国也相继后来居上。这种现象并不只是表明一些既定抽象的方法时而被意大利人掌握,时而又被英国、法国或德国掌握。事实上每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都意味着一种文化与一种新事业得到充分的结合,文化本身成为了独特的现实的创造力量。

科学认知模式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而非纯粹个体思维的东西,应该首先被视为具体文化中那些使得科学活动的现实目标得以确立的、将不可操作的目标分解至可操作方案的、能够决定下一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对现有结果能够进行评价和取舍的种种观念和思想。比如文艺复兴文化决定了人们将愿意去面对并探究一个属于它自身而非属神的自然,古希腊和中世纪末欧洲的种种观念决定了科学家要把数学和实验结合起来,开普勒要完成对世界的数学描述的决心,开启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包含了柏拉图的数学主义,但最终没有返回到蔑视经验的柏拉图那里,而是通向了把经验和数学拉近的牛顿。牛顿的理论发表后同行都看出它的综合性和潜在的推广能力,并使得力学模型的数学化成为其他学科的方法示范……这一切都是前面所说的那种属于具体文化的认知模式在起作用。

近代科学的认知模式的基本框架直接来源于近代欧洲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新教文化对虔诚和理性的同时尊崇,造成了对宇宙秩序的巨大热情。在此之前,全世界的科学和技术活动都没有那些认识论的、伦理的、美学的指向。默顿考察了新教的思想、观点、信条与科学的直接关系。他认为,“自然秩序”和“不可改变的规律”是科学和清教的共同假设[3]3。有些人从动机的角度考察宗教与科学的这种关系——“人们必须研究上帝的创造物以便更好地理解上帝本身”[4] 4。有时也注意到这种关系对科学家的工作信心的重要性——“他们关于神与世界是人可了解的假设,也使得西欧聪明才智之士产生了一种即使是不自觉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信心,即相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和一致的;没有这种信心,就不会有人去进行科学研究了。”[5]5但更应该注意到,这种关系首先是规定了科学的目的论性质,即韦伯所说的“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义”[6]6,造就了经典科学的性质。

传统的科学认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古希腊文化设定好了。古希腊人的观念中有许多实际上是伦理的和审美的,但都起到了认知模式的作用。比如,以不可见的实体为“最高的善”,这是后来科学追求抽象世界图景的思想前提。16世纪以后,科学的性质和方法渐渐打上了欧洲文化的烙印。作为与古希腊文化不同的近代欧洲文化,它需要的理性是一种可以规范传递的、可以公共检验的、可以用做控制对象的工具的知识。在这种需要之下,复兴古希腊文化就是重新解释古希腊文化。古希腊哲学家并没有十分在意去创作出一种机械论世界观,但机械论世界观已经存在。近代欧洲的机械论世界观导致了前面所说的那种“可以规范传递的、可以公共检验的、可以用做控制对象的工具的知识”。

与欧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经典科学中还包含着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将效率和审美结合在一起的数学和谐和公理化观念。追求关于宇宙的简洁而自洽的数学描述,从美学上被认为是根本的宇宙之美,然而它同时又是最高效的推理模式。所以欧洲科学非常注重理论的简单性、统一性和概念之间的协调。这些观念都起到了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作用。欧洲人率先搞起了科学,但这时的科学的目标和科学的认知方式是在欧洲文化之中产生的,要是没有包括几何学世界观在内的古希腊形而上学、没有机械论、没有理智帝国主义、没有唯理论、没有公理化观念,就没有欧洲式的近代科学。

虽然现代科学作为一种规模巨大的复杂社会活动更加法无定法,但是当我们把科学和科学认知与文化联系在一起考察时,还是可以发现,许多认知目的和认知方式是由文化目标和与此目标有关的现有文化资源中产生出来的。比如,当科学活动的目标从认识论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时,科学的性质就从宇宙的数学肖像变成了最佳垄断手段。原来的科学的主要资源是哲学,它所需要的主要观念甚至概念、基本框架和思维方式都来自哲学,而19世纪的产业科学的目标决定了所需的资源主要不是哲学而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产生了科学托拉斯和科学实业家,使之逐渐取代了自由知识分子式的个体科学家而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体,按不同于经典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推进科学活动。

从古希腊式的追求终极原理的角度来把握科学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变成了从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可操作性和效率的角度来理解和展开科学活动,这种社会文化的变化决定了科学性质的变化。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科学的“理性”的一面是被人们从“效率”的角度而非任何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加以确认的。由科学的性质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变化来得很快,科学的样子毕竟不能是古希腊哲人画好的样子,而必须是工业需要它是的那个样子。科学真正脱离哲学的过程是它与工业结合的过程。一种不同于哲学方案的科学,目标和方法也是不同的。这种质变在19世纪中叶开始进入。

二战以后,科学成为国家事业,与古代和近代的认识活动相比,科学活动的目的和方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美国人并不在乎欧洲人的理性主义,而是完全从更现实的实用主义出发去做事情。所以为宇宙画像的“纯科学”变成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业科学,科学家从自由知识分子变成了雇员,知识从统一和谐变成了爆炸,科学发展的主要资源从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变成了整个社会系统。经典型科学家还在继续研究大统一、宇宙学、基本粒子、非线性动力学、超弦理论的同时,以国家政府为主的现代型科学主体在考虑垄断电气业、制造原子弹和电子计算机、搞能源代替计划、登月和信息高速公路。当欧洲学者瞧着现代数学的庞杂感到不舒服、一心要使全部数学公理化的时候,美国人搞出一堆更加庞杂但是有用的数学,还有说是数学又不像数学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可以看出,一直到二战后,欧洲的文化传统仍然在起作用。公理化运动显然与理性主义有关,希望一劳永逸地占有最好的理智。所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数学基础主义是以哲学上的勤奋掩盖数学上的懒惰。总的来说,现代科学活动的目的和科学认知方式,主要不是从近代欧洲式的科学哪里沿袭而来,而是从现代文化目标和现代文化资源中运筹出来的。

总之,科学是从特定文化中按实际需要生长出来的,科学的性质和相应的认知模式,都不是与具体文化无关的东西。在科学创造活动开始时,关于这种活动的价值、目标、方向、题材、基本概念等必定已经先存在于周围的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意]维柯.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美]杜布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M].陆建华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第5篇

希腊神庙是比较典型的建筑,希腊神庙的发展到公元前6世纪,形成了长方形神庙,的发展以廊环绕的“围柱式”准形式,字希腊神庙中柱子的作用最为重大,它和起上檐部的不同处理,决定着它整个神庙的面貌,老希腊流行的柱式有三种,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楼式和科林斯柱式。其中帕特农神庙才用了多立克的围柱式形式,并且在台阶的建造和柱子的设计上,运用了科学的“视差矫正”方法加强效果。中国的庙宇。普通正堂为四墙环对,为其它附属建筑之中心。庙宇之典型图样,大都是分为数个庭院;凡主要之建筑物及正门,均系坐北朝南。进入庙门,须经过一联串之庭院。古老繁茂的大树点缀着环境,波折弯曲的桠枝,与一排排直立的廊柱,相映成趣。

庙宇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即台基、主体与屋顶。台基在中国建筑上,非常重要。城门楼,虽为数层,其向上之伸展,仍不集中于高度,反而辅以屋顶,洋台,中楼等形体强调横展的特质。中国建筑始终保持横长,中国建筑的“横长”走向与以“向上”发展为主的哥特式根本不同,这种“向横”伸展的要基导源于中国的数目字。罗马的数目字好像直伸的手,而中国的数目字却像横伸的手。因此任何西欧的建筑形式,都无法向中国建筑术之情调进攻,中国的建筑型,正好与西欧之哥特式形成对比。

西欧的倾向是减少屋顶的重要性,甚至以飞檐,或顶边矮垣把屋顶遮蔽起来。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屋顶才有遮风避雨的作用,他们的屋顶有时是由两层或三层的中楼来建造的。中国人并不倾向墙体而是倾向于屋顶才能遮风避雨。墙与屋顶比较,墙好像没有多大作用。这样说起来,那么中国的长城,和其它高大的城垣,以及许多的小城墙,岂不是不合理吗?可是我们这时所谈论的,是一个建筑的围墙,墙在中国有两种作用:保护与隔离。中国人不以墙来支撑建筑物,因此墙壁在中国庙宇住宅的建筑中,只占次要的地位。在欧洲的建筑,墙不尽充当保护和隔离的作用,而主要的是支撑建筑物,因此墙壁扩大,而屋顶却相形见小了。相反的,中国的墙壁只尽保护与隔离的作用,屋顶才是主要的部分。墙壁好像营地的,围墙圈成各家族的帐棚。

中国的建筑与西方的建筑有些差异,从庙宇和教堂可以看出,西方建筑的特点是开放、轩敞、一览无余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中国建筑的特点是封闭、内敛、深藏不露。这种差异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

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一是中东的基督文明。古希腊文明有的是酒神文化,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大相径庭。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基督文明给西方带来了宗教品格,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更多地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

与西方相对,中国的儒教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讲究温良恭俭让,讲究忠恕之道,忠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要推已及人,强调自我约束,强调从内部调节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些,则足以羞耻。由此出发,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小不忍而乱大谋”、“欲速则不达”是忍,“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也是忍。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韧精神。佛、道,做为宗教是儒的制衡与补充。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

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在建筑材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庶几可窥得全貌。即使加上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的审视才可获取整体轮廓,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即使有,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在此举两个例子,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西方建筑的这些特点。一个是比萨教堂,属于罗马风式建筑,著名的比萨斜塔即是它的钟楼,就在它后面。另一个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财政大臣富凯的府邸,属于古典主义建筑。

这种差异同样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这种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古希腊的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即是典型的海洋冒险家。《圣经》中记载犹太人在埃及、巴比伦等地不断流转迁徒。中世纪的骑士在欧洲各地游击作战,骑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的探险之旅更是改写了整个世界史。美国是一群来自欧洲的冒险家的后裔建立的,后来很多美国人到西部淘金,他们追求梦想的过程成就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总之,西方海洋文明富有外向的扩张性。

而中国文明可以说是黄土文明,这种黄土文明即是农业文明。东西方的这种文明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很大。中国人安土重迁,家园不仅提供衣食,而且是宗庙所系,古训有“父母在,不远游”和“叶落归根”。战国秦汉时的纵横家、游侠者流在后世几乎消失了。中国的几次北方人向南方的大迁徒都有军事政治方面的原因。中国人自居于天下之中心,对待周边夷狄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实行德化要近者安而远者归,要四夷宾服。总之,中国文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

西方建筑个有中国建筑与自己的特点,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文化。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还有很多差异,它们的差异不仅从文化上从其它方面也有,例如自然物候、材质原料、社会条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但文化的差异是其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西方建筑史》

[2]《中国园林大典》

[3]《世界建筑赏辑》

[4]《中西建筑的差异》

第6篇

关键词:列维―布留尔;互渗律;符号;第二信号系统;逻各斯;创新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不论图像、文字还是数字,所有这些符号的产生与运用,天然印刻着原始互渗律的思维烙印。现代科学虽然建立在数字符号基础之上,但符号、逻辑在被创造之初就被逻各斯信仰赋予了非理性甚至超理性的意蕴。创新本是理性与感性思维整体的升华,建立前理性符号互渗思维与现代科学符号的沟通桥梁,有助于原创性科学的真正突破。

一、原始民族的符号互渗律思维

在现代人看来,人、动物、城市的名字纯粹只具有标签的意义,现代索绪尔语言学认为,符号命名的最大特点就是任意性,只要你愿意,把“鹿”叫做“马”,并不会对真实的鹿产生什么神秘影响。但从原始人看来,名字的标记作用是次要的,个人或物品的名称表现了名字与其图腾集团、祖先、守护神及所参加的秘密团体之间的神秘关联,人们使用名字时充满了崇拜与敬畏的情感,“指鹿为马”的行为是绝对禁止的。这是因为,原始人没有分化出独立的个体意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同婴儿与母亲,对于自然与社会关系有着强烈的精神依赖。

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在其名著《原始思维》中,把原始人的思维总结为一种以集体表象为形式、以互渗为规律的前逻辑式神秘思维,这种思维相信人与外界事物之间有着部分或整体的等同,二者可通过神秘的方式,特别是命名语言、创造符号彼此参与、相互渗透,形成独特的符号互渗认识过程,是建立在互渗律基础之上的符号互渗律思维。

(一)原始互渗思维对于名字符号的渗透

原始民族的思维,本质上具有神秘性质,没有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特性,最主要表现是矛盾律的缺失。列维-布留尔写道:“在灵魂和灵还没有人格化的时候,集体的每个成员的个人意识仍然是与集体意识紧密联系着的。它不是与这个集体意识明确分开,而是完全与它结合,甚至不和它矛盾。”[1]

列维-布留尔将这种思维定律称为:“互渗律”。意思是说,原始意识不关心事物中的客观特征和属性,只关心其中的神秘力量,土著人在没有客观联系的人和物之间建立神秘关系,这些人和物作为集体表象的一部分,缺乏必要的界限而“互渗”在一起,是世界运行的真正动因。

互渗律思维使原始人既无主体与客体的区别,又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差异,因此人类自己创造的符号,比如图像、语言、文字、数字也不可避免的与情感、客体认知、现实行为混杂在一起,丧失了部分理。

比如,一个图像或字符,常常引起原始人异乎寻常的惊恐,列维转述恩聂平神父的叙述:“我有一只放在三脚架上的狮子形的小壶,……野蛮人要是不用什么东西把手包起来,就不敢用手去碰它。我们想把它送给几位首领,但他们拒绝接受和使用它,因为他们相信好象壶里隐藏着一个能够把他们弄死的恶灵。”[1]对于原始人来说,狮子这种猛兽的图像符号与真实的狮子一样,是有生命的,也能赐福或降祸,同样,对名字的使用也透露出原始人将符号神秘化的思维特点,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个民族当中。

(二)名字符号与人格、家族的互渗

原始人把自己的名字看成是神圣的东西。列维记录道:“印第安人把自己的名字不是看成简单的标签,而是看成自己这个人的单独的一部分,看成某种类似自己的眼睛或牙齿的东西。他相信,由于恶意地使用他的名字,他就一定会受苦,如同由于身上的什么部分受了伤一样会受苦。这个信仰在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的各种各样部族那里都能见到。” [1]134

此外,精神分析学派宗师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也大量的记录了各大洲土著部落有关名字的忌讳。比如,澳大利亚土著人中,一位男人在成年仪式上被赋予的新命名必须严加保密。在丧期,人们被禁止呼叫死者的姓名……类似风俗在世界各地的土著民族都存在。原始人将名字视为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到了现代,我们仍然将名字视为人格甚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加以维护,从而在法律中产生了名誉权和姓名权的说法。

命名最重要的功能,是保证名字的所有者和冠名的家族产生永恒的联系。列维说:“名字意味着一种亲族关系,因而意味着一种庇护关系;恩惠和襄助取决于名字的来源,看这名字是不是来源于氏族或者在睡梦中道出了这名字的幻象。因而名字表明个人的亲族关系;它可说是把它的等级、它的社会地位固定下来。”在英属哥伦比亚,“除浑名外,名字从来不是象在我们这里那样作为区别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简单称呼而使用的。在称呼名字的所有者时也不用这些名字。” [1]

名字表现了亲族关系的神秘性和历史性,它们主要被用于仪式上。古代人在进入一生的新时期时,例如行成年礼,个人会获得一个新的名字,当他被接受参加一个秘密团体时,也获得一个新名字。加拿大西北的夸桂提尔部族,“每个氏族拥有一定的有限量的名字,氏族中的每个成员一次只有一个名字。这些名字的拥有者组成了部族的贵族阶级。

正因为如此,孔子特别重视贵族统治的“名正言顺”,把稳定的家族政治秩序建立在“必也正名乎”的基础上。因此,如果新生婴儿是贵族的继承人,命名必须有隆重的仪式和规矩。

二、逻各斯信仰与古希腊语词

对于刚刚脱离蒙昧时代的古希腊文明,前逻辑思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原始人对于语言文字符号的神秘化崇拜。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古希腊为何将语言、语法作为哲学本体论的基本认识框架,而这种语法本体化倾向,又如何形成逻各斯信仰,最终创造了逻辑思维。

(一)逻各斯信仰通达语词神圣性

符号是思维逻辑的标示工具,文字、图形、数字、音符、交通标志等等记录人类思想的可见标记都可叫符号。不论是文字还是数字,符号的功能就是表达思想,为了使表达更加清晰,符号必须依据逻辑法则有序组织起来,展示出严谨的推理结论。所以,按照所起作用的主次,逻辑与符号之间先后的关系可以表示为:逻辑――符号――语言。

逻辑源自古希腊语逻各斯 (logos),逻各斯的最初意思是“词语”或“言语”,原始互渗律造就的语词神圣性进一步发展为理性、规律的体系,最终赋予了逻各斯“道”的终极含义,即所谓逻各斯信仰。如前所述,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在那个所有人深信万物皆有灵魂的纯真年代,许多文化都相信词语、命名具有“通灵感应”的神秘力量。《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仓颉造字时电闪雷鸣鬼哭神泣。为什么鬼要哭泣呢?一种解释是,《淮南子》是宣扬道家思想的著作,老子宣扬的是无为思想,相信“智慧出、有大伪”,认为人只要不学习不思考,就永保纯真,德与天齐。仓颉造字,虽然提高了人类的智慧,但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这样解释文字的创生当然过于悲观,但在古人看来,语言是神赋予人的特殊才能,运用文字及文字本身,确实具有通鬼神的神秘效应。

(二)古希腊语言的逻各斯化

与前逻辑时代的迷狂信仰不同,逻各斯可以引申为“用语言符号进行推理”的意思,最早的表现形式是语法。任何符号,不论是数字还是文字语言,都必须根据逻辑法则展开推演。语法是逻辑的前身,按照语法规范来进行语言表达,是从希腊人开始的。他们之所以急于规范语言,起因于古希腊独特的城邦民主制。

民主就是众人做主,为了一个公共事务的决策,辩论必不可少。那是人类文明的少年期,公民大会辩论时,逻辑混乱、偷换概念、强词夺理、胡搅蛮缠大行其道,很难形成理智的决断,于是最爱说话的希腊人,开始了语言的规范。

为了“在私事中如何能把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在公事中如何能在言语和行动上对城邦产生最大影响”,[2]智者普罗泰戈拉第一次为希腊人制定了语法、修辞和雄辩术的规则。时态表达精确为现在时、不定过去时、完成时和将来时,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名词分为阴性、中性和阳性。最后,普罗泰戈拉制作了对照可查的名词变格表,甚至专门开发了套用公式,希腊文表达终于清晰起来,并为所有欧洲语言提供了语法范本。

再进一步,印欧语系本是拼音文字,希腊文的26个字母可以用26个数字指代,语言的数字化便有了条件。希腊语法为千年之后的西方科学划定了思考框架,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模式,追根溯源皆难逃逻各斯的如来掌心。

三、符号互渗思维成就逻各斯信仰

列维―布留尔的研究显示,原始人的互渗思维,不但包括与第一自然中的现实自然物产生互渗联系,还大量的与第二自然的符号系统产生互渗联系,这一现象可以从心理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造的“第二信号系统”概念中得到解释,同时也说明了理性符号与非理性信仰之间错综的互渗联系。

(一)逻各斯信仰的认识论依据

认识哲学把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统称为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指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包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和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形成的人化自然物。其中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经过改造的自然则是“第二自然”,经过改造的自然不仅是指被劳动改变了的自然景象,也包括经过人类理性编码,重新命名的符号自然。最早懂得创造文字的民族,率先挤进了文明社会的窄门。文字预示人类可以脱离混沌的大自然母体,自创出一个符号自然、清晰世界,也就是所谓“第二自然”。

人类发明文字,有了第二自然,会延续古老的自然崇拜传统,心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产生第二信号系统。心理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将符号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信息刺激,信号刺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第一信号系统,指声、光、电等现实真实的刺激,对应于第一自然;另一类是第二信号系统,指由抽象符号引起的大脑皮质的条件反射,主要是语言文字的刺激,当然也包括图形、数字等其他符号,对应于第二自然。从根本上说,人化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比如“谈虎色变”,人并没有看到真正的老虎,但是一个“虎”字使人脑联想到具体的虎,引起恐惧的心理反应。正如前面所述,原始人看到狮子的图像都不敢触摸。

发明文字,使得人类用思维和头脑再创自我和自然,第二自然象第一自然一样,不断对人的神经感知系统发出刺激信号,形成第二信号系统,并发展出独特的精神信仰方式。在希腊,由第二信号系统激发的信仰就是逻各斯。

(二)古希腊逻各斯信仰的互渗律倾向

对于情感丰富、易受暗示的古代先民,抽象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和具体的第一信号系统刺激一样强烈。原始人对第一自然的崇拜情感,会迁移到第二自然,所以他们对文字的使用和事物的命名格外慎重,文字和名字不只是思维的抽象,还会影响到被命名的物质实体。

第一个意识到语法神圣性的希腊人是爱利亚学派哲学家巴门尼德,他最早注意到,经过前逻辑时代漫长的摸索,印欧语系逐渐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语句结构,即系词结构:一个语句通常是有系词连接主词和宾词而形成,比如“天是蓝的”、“花是红的”、“桌子是方的”,所有的系词都为“是”,即“be”,而“be”的原意就是“存在”的意思。在希腊人看来,语言命名的东西与被命名的东西是一回事,语言就是存在,语言表达的过程就是再创自然的过程。系词“be”不但连接了主词宾词,完成了语言表达,还是连接神灵世界的纽带,因而具有神秘的“第一性”,或神性。

同样,作为真正的古代人,普罗泰戈拉并不以职业语言学家自居,而要借助言语寻求超越于日常生活的神性:逻各斯(logos)。普罗泰戈拉自认发现了神为世界制定的规范秩序,陶醉于自己的语言规范,要求跟他学习的学生,不能仅仅学习辩论的技巧,而要把灵魂交付出来,为了信仰不惧社会嘲笑,敢于坚持逻各斯之路。不只希腊,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许多文化都秉持此类观点。非洲土著捕猎时,不会说出猎物的名字,怕灵魂的召唤引起猎物的警觉。当他们不慎打死一只飞鹰,为避免被猛禽的亡灵追踪报复,会大声说:“我打死了一只小小鸟!”,企图骗过飞鹰的冤魂。总之,古人相信,语言称谓如此神圣,当你为一个事物命名,其实就已经掌控了这个事物,这一事物的灵魂将向你敞开。

“逻各斯”(logos)作为希腊智者的一种信仰,翻译为汉语就是“天道”,是个典型的互渗律概念,只不过老子的“道”不可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希腊人偏要说,途径就是通过语法“悟道”。他们坚信,言说、文字、语法、理性分析是窥见天道更好的方法,逻辑学乃至后来的数字理性都源起于希腊人对语言文字的互渗性神圣认同。

结语

列维-布留尔虽然详细区分了人类思维的逻辑与原逻辑,同时认为,原始互渗律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从未消失。他写道:“即使在我们这样的民族中间,受互渗律支配的表象和表象的关联也远没有消失。它们或多或少独立地存在着,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损害,但并没有被根除,而是与那些服从于逻辑定律的表象并行不悖的。……我们的智力活动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在它里面,前逻辑的和神秘的因素与逻辑的因素共存。” [1]人类的文化发展总是传承先人的思考,不论这种思考现在看起来多么荒谬,都无法割裂它与后世的联系。本质上,现代科学所依赖的各类符号及逻辑体系,绝对不是被动枯燥的思维工具,追根溯源,它与想象、灵魂等前理性认知互渗,充满着灵动的生命力,沟通理性与前理性的内在联系,才是创新认知之本。

参考文献:

[1](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5.

[2]邓晓芒.西方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邓晓芒.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5]徐珂.解构论颠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及其策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6).

[6]闵家胤.原始思维及其文化遗存[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4(4).

[7]于丹丹.由神话思维研究看原始思维研究的新思路――评恩斯特・卡西尔的《神话思维》[J].文教资料,2008(10).

[8]罗红昌.图像与逻各斯――汉字书写对汉语及汉文诗的影响[J].当代文坛,2010(3).

[9]安希孟.西方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论传统[J].社会科学家,2013(12).

第7篇

关键词:建筑空间;意识形态:演变过程

1古希腊的空间

古希腊文明的核心则是户外活动,这种活动不在四面墙壁和一个屋顶的包围之中,也不在家庭和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而是在圣地之上,在卫城上,在露天剧场中。

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如希腊神庙。

希腊神庙的特色在于对人体尺度的绝妙运用,神庙没有设计成礼拜的场所,而是设计成不容入侵的诸神的圣所。希腊神庙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高台基,其上立有列柱,支托团结的过梁,过梁又支承屋顶。神庙中唯一可供人通行的是列柱和内殿之间的廊,还有一间内殿,在古风时期就是该种建筑物唯一的核心部分。这个内部空间从未加以创造性发展,因为古希腊文明的核心则是户外活动,内部空间没有什么社会功能需要。内殿不仅是一个围起来的空间,而且简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见图1)。

宗教仪式是在神庙周围露天举行的,因此,雕刻师兼建筑师的技艺和热情就都倾注在把支柱造成高超的造型艺术品,倾注在用无与伦比的浅浮雕来布满过梁表面、正面山墙檐部和墙。表达了希腊人对自身完美的追求,人、神、自然的共存是其建筑形式的精神基础(见图2)。

希腊神庙的特色,一方面有它的一个缺陷,这一缺陷,在于忽视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又有它那迄今无与伦比的高超之点,其高超之处,则在于人体尺度绝妙的应用。

在当代,两个最有声望的现代建筑师在评价希腊神庙中互相对立,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及其追随者赞赏希腊神庙的人体尺度感,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JoydWright)及其追随者则对希腊神庙忽视内部空间感到遗憾。

总之,希腊文明是以户外活动为核心则,神庙的内部空间是一个封闭的无人的空间。

2古罗马的空间

古罗马建筑是权利肯定的一种象征,人的威望战胜了自然,人的虚荣赋予了建筑的虚荣(见图3)。随着帝国的建筑物宏伟的尺度对技术提出了特殊要求,人们生活在其中的巴西利卡已经具有一种社会生活主题,因为指导人们生活和行动的哲学和文化已经冲破了古希腊那种抽象沉思和完全平稳的理想,要求心理活动更丰富些,要求更喜爱和更善于作宏伟壮丽的修饰处理。将古希腊回廊移入室内就意昧着人已经进入了一种围合的空间,其中一切造型的装饰都是为了增进这种空间效果。

古罗马继承了希腊建筑形式的诸多方面,并力求扩展封闭模式并使之人性化。其空间形式多样,尺度宏伟。拱和券的新技术的运用,表现了对大尺度体积的把握能力和强有力的空间概念。巴西利卡、大浴场、宫殿、竞技场、住宅等构成了一部建筑形式的百科全书。

古罗马的空间已由希腊式的封闭空间向围合空间转变,将包围希腊神庙外部的柱廊移到了室内。它的空间特点在于静态的构思,无论圆形还是方形空间,其共同规律是对称性,内部空间规模设计宏大,与相邻空间的关系是绝对的独立性(见图4)。

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将古希腊回廊移人室内就意味着人已经进入了一种围合的空间,但没有把人考虑在内,为它本身而客观存在,你可以进去、穿过它、离开它,你可以欣赏它但不能被包含在内。

3基督教的空间

基督教的建筑师在建筑史上有着非凡的重要性。因为基督徒们利用旧的构件创造了一种新的体系,具有新的性质和功能作用。

罗马帝国的衰弱,战争的频繁,黑暗年代使人对现实寄托在新生的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发展演变反映了社会情绪的动向,这种讲求精神内省和仁爱的宗教需要一个为人而设的环境,一个按人的尺度来建造的建筑空间。

古罗马巴西利卡是围绕两条轴线来配置的:柱廊对柱廊、后殿对后殿。所创造的空间有一个明显的中心点,这是建筑物本身的功能,而不是人的活动路线的功能要求。古罗马建筑空间没有把人考虑在内,因为它本身而客观存在,你可以进去、穿过它、离开它,你可以欣赏它但不能被包含在内。巴西利卡强调了纵向轴线,其所有的平面和空间概念以及装饰处理,只服从一个动态准则:观者穿过建筑物的流线。而基督教建筑相反,例如在圣萨比娜教堂(见图5),人不会被一种舞台效果般的厅景和过分修饰的处理搞得透不过气来,整个长向布置的内部空间富有节奏感,空间流线是为人而设计的,也只有人在里面的时候,这空间才是有意义的。

基督徒们承认和提倡人的活动性,他们的整个建筑是按人的活动路线来构成方向性的,是沿着他通过建筑物的方向来建造和组织空间的。可见,基督教的空间开始把人的活动路线考虑在内。

4拜占庭的空间

公元5~6世纪,拜占庭帝国十分强大,版图不断向外扩张。但大量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被保存和继承下来,同时也融汇了东方的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及亚美尼亚文化。

宗教建筑是当时主要的建筑,将穹顶支承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型制。在空间方面与其说它是扩展了的空间,不如说是正在扩展着的空间。

例如:索菲亚教堂的平面(见图6),拜占庭特有的带简拱顶的巨型半圆凹室的外形。墙面好像从主要区域的两个固定点出发,远离建筑物的中心面向外逸去,好像以一种有弹性的离心运动向外甩出去,使室内空间显得开敞,疏朗和扩展开来。

拜占庭的空间打破纵轴上形成的单一节奏,加强了内殿的重要性,意味着打破空间的通长效果。总之,拜占庭的奔放的空间透视效果使人迷乱。

5哥特式的空间

公元12~15世纪,为建筑史上的哥特建筑时期,城市教堂为主要的领军建筑,他同时也是市民活动中心,可兼作会堂、市场和剧院等。在空间方面强调剖面的长方形与平面的长方形的维度对比关系以及空间的连续性。纵深对垂直方向占主导地位,而垂直方向极为次要,而人与这两个长方形的相互关系则是次要的(见图7)。

事实上在整个建筑历史上,哥特建筑首次孕育了一种与人体尺度明显对照的空间效果;这种效果引发了观者产生不平衡感。产生矛盾冲突的冲动和激情,产生奋斗的情结,给人不是宁静沉思的气氛,而是提高人的空间感受。

6文艺复兴的空间

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空间形式更多地从心理学和精神方面出发,致力于强调人对建筑空间理性的控制,力求创造一个可以使文化与个人思想高度统一的形式。

人们已不再为早期基督教空间的节奏感所打动,不再为拜占庭时期奔放的空间透视效果

而迷乱,也不再为哥特式的神秘高度及纵深的空间的强烈效果而激动并感到精神痛苦。此时期的建筑师并未被宗教狂热所支配,而是寻求一种不带神秘色彩的合理的有人性的表现方法。人们在建筑物中明显地感到仿佛是在一所充满人性昧的住宅里面而感到亲切随和的气氛。

希腊神庙中雕刻与人的相互关系所表达出的人体尺度呈现了一种类似宁静的平衡感,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伟大在于将那些使希腊神庙生机勃勃的人类感情由建筑外表转移到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效果中去了。在此时期之前的空间决定着人在建筑物中行动的速度,引导人们的眼睛沿着建筑师所设计的流线移动。而此时期不再由建筑物来左右观者,而是观者通过认识贯穿在该空间内的简单规律而把握了建筑物的内涵(见图8)。

7巴洛克式的空间

巴洛克时期是空间解放的时期,这是对规则、传统基本几何关系和稳定感的一次反叛。这是从对称形式,从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对立中的一次解脱。赋予封闭静止的文艺复兴空间以动感和渗透感。

巴洛克风格已越出了原有构图形式,创造出了一种新空间概念的阶段。巴洛克建筑上整片墙壁呈波纹起伏,表现的是一个形成空间的过程,它表现了在活动中的空间、体积与要素。

就空间而论,这种动感根本没有明确而有节奏地划分为几何开关的空间形式,与垂直方向上互相渗透,使每一个空间形式丧失了确定的柱体或体积的明确外观。例如:要根据圣卡利诺教堂的平面来想像其外形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其人口一方,有一个半边椭圆形空间,在其后殿处又有一个;另有两个椭圆的局部,位于教堂的左右两边,这四个几何体的片断,相互渗透,构成一种平面组合形式,已经毫无文艺复兴时期那种明确格律与和谐节奏的痕迹了(见图9)。

可见,巴洛克时期的空间具有动感和渗透感,开始引导人在空间的自由活动。

8现代空间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给城市与建筑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建筑的宏伟纪念性已不是社会的需求,需要解决的是中产阶级、工人、农民的居住问题。这些需要,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主导每个时代的精神氛围的“时代精神”是空间形式产生的基础,也是人对空间体验的指导。

现代技术和审美情趣提倡简洁的设计风格,许多从前的空间创造成果在现代建筑中重新出现时都表现出一种新的艺术面貌。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的巴塞罗那展馆(见图10),用垂直平面来分割连续的空间,创造了一种随观看角度的转移而畅通无阻的动线,这是现代空间形式的灵活发展运用。赖特的设计更是追求空间的连续性(见图11),他的建筑集中围绕内部空间的生活真实的情况。他的“有机建筑论”倡导了人性化建筑的任务。有机的空间充满着动感、方向的诱导性和透视感、生动和明朗的空间意境,它的目地不是追求眩目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人生活在建筑中的真实体验。这一系列空间形式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段的建筑空间观念。

现代建筑是以开放平面为基础,钢材和钢筋混凝土新技术的运用,为灵活开放的平面提供了条件。大面积玻璃的设计使室内外空间达到了完全连续的效果,灵活随意的内隔墙使室内各空间呈现有机的连贯性,体现人在建筑中的真实体验。

9当代空间

在当代西方美学的影响下,以库哈斯、埃森曼、屈米、李伯斯金等为代表的的建筑师通过建筑制造发掘事件,把事件带入了建筑,把眼光投向了审美的主体,强调人在建筑空间中的各种体验活动和感受而形成序列事件的“过程”。

德国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是李伯斯金的一项力作。在博物馆的一个狭小的内院天井空间中,庭院的地面上杂乱地铺满了无数个锈迹斑斑的圆形生铁铸件(见图12),铸件有几种规格,但大小都和人脸差不多。每个上面都有几个圆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骷髅的脸。红褐色的血迹,再现的是纳粹时期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屠杀的场景。当脚踏上去时而翘起,时而落下,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通过混沌土墙的反射,在荒凉的庭院中回荡,象地下的阴魂拖着声音在嚎叫,令人不寒而栗。

在一个通往三层的长长的楼梯的上空,有一些不规则的相互交叉的混泥土构件,象空中的异物似乎随时会塌落下来而心存不安见(图13)。

可见李伯斯金把眼光投向了观者,重视观者在其建筑空间中的各种主观体验活动。

第8篇

古典主义的严谨、浪漫主义的色彩、现实主义的朴实,都弥漫着希腊文明的气息,到第二个千年末,西方文明的艺术本身已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大师们不得不在东方绘画的语言上寻求更多的表现形式。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油然而生;在东方,中国的绘画沿着自身的方向发展着,无论是文人画的兴起,还是道释画衰落,中国画始终以不变应万变。明朝中期,意大利传教士将油画带进了中国,试图推广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适得其反,油画甚至没有在精英阶层得到推广,而且还成为了贵族的,中西结合的绘画在更多时候是一种调侃和无奈,直到以后,中国被迫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和观点“,有识之士”学习“进步的绘画艺术”,卷起了一股西画的热潮。中国的绘画精英们更多选择了接受的态度。徐悲鸿以西画为基础,发扬国画的精神,就是中西绘画在这一时期的一次无奈婚姻的表现。传统的国画观点在某些大师身上依然根深蒂固,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石鲁以其独特的“野、怪、乱、黑”证明了国画是有着千年传统的而自成一体的东方绘画,在第二个千年,中国的艺术依然面临着一个问题:艺术的传统和创新,在这条单行道上我们不妨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回到两河流域,这里曾经是文化和艺术的中心,而这里诞生的象形文字就数不胜数,而主要的有埃及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在这些流域的文字有着共同的特点,人们开始说话,音节十分紧凑,在这些音节的书写中,人们以图画代替,元音和辅音代之以不同的图画,显然,中东的人们在文字的写法中是以归纳为主,在很多的元音和辅音的代替符号上采取了日常我们能经常看见的用具。在这些我们能看见的符号中手法较为写实,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语言和文字的发明都是神创造世界的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文字的书写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符号的清晰形状,立体感甚至是空间,可以说埃及的象形文字是表音和表意的结合,而在其单行道的发展道路上,表音占了很大的部分,而在其书写体中,文字是通过直接的绘画方式表现的,这和古希腊的艺术精神如出一辙,讲究理性,讲究科学性,在归纳和总结方面是其主要的特点,再来看看楔形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单位符号的重复、排列和重组,而这些重组甚至能表意和表音,在《伊楠娜与恩基》这部文献里,我们已经能够看到重复的符号的神奇,它不同于埃及象形文字的写实,也不同于汉字的归纳,这是古老而神奇的文字。而这些抽象的符号所体现出的艺术精神在当代的抽象艺术中得到了体现,我们可以从象形文字的艺术精神中对现当代的艺术有一个较为本质的了解。甲骨文是中国的象形文字,王国维认为: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东方的象形文字中,造字是以表意为主的,无论是传说还是史实,每个象形文字都有一定的出处和史实的根据,无论是结绳还是八卦,或是刻契都体现出了东方象形文字的神秘,作图与作书是密不可分的。

无论是楔形文字的起源传说,还是古埃及或汉字的起源传说,都以文本形式流传至今,古代文字起源是个长期的过程,早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就开始在各种器物上绘画或刻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图像,在所有的这些象形文字的比较当中,我们发现: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的文字起源观属于文字神造论,而中国古代先民的文字起源观属于英雄造字论,或圣贤造字论。神造字论,无中生有,一蹴而就。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文字,没有产生途径可言,相反,人间的圣贤不可能有心想事成,无中生有的神通,他们的圣贤之处在于体现了继承传统、完善旧制方面,因此,无论是“易之以书契”,还是“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都是继承传统、完善旧制,进而通过改革达到创新。通过以上对东西方象形文字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西方两河流域的象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音的科学,是十分严谨的,在每个单音节都赋予图形代号来代替,图形代号是理性的,是有很强的规则性的,人们可以通过语法直接造新句,而反观中国的象形文字,东方的象形文字是圣贤归纳的,但是我们不能从语法中直接造句或判断出句意,每个字都代表了足够的意义,在造字的过程当中,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味”的科学,是讲究韵味的,而东西方象形文字的艺术精神可见一斑。反观东西方的艺术,在西方世界,古希腊是鼻祖,是西方艺术精神确立的起点,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核心问题是人(主观)与自然(客观)的关系(意识到人自身也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后来的事情)。

艺术中的美来自人的心灵还是自然,古希腊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唯物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322)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尽管希腊艺术中不乏理想主义的美的创造,但可以确定的是,希腊艺术是以写实为本的,希腊人菲洛斯特拉托斯(2-3世纪)认为:“摹仿被看作是一个极为伟大的发明,它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聪慧而灵巧的人发现了摹仿,或称之为绘画艺术,或称之为雕塑艺术。”在这里,摹仿成为绘画和雕塑的同义语。我们来看看希腊人为西方艺术所确立的艺术精神的原则:

1.画家的工作,无非是在墙上或画板上,用线条和颜色勾勒出与实物类似的画面,在一定的距离外,站在某个定点上,能产生立体的效果,看上去很像所画的物体。(摹写实物、定点透视、立体逼真)

2.画家首先应懂得几何学,几何学家很容易就能明白我们的绘画基本原理。(写实绘画的基本原理和权威性来自古老的权威的几何学,达?芬奇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

3.画家们要发展与诗人、演说家的友好交往,他们所具有的渊博知识有助于创作叙述性作品。(写实绘画需要文学构思与叙述性)

4.不管做什么,在你面前总要有经过选择的专门的模特以供对照。(必须要有经过选择的模特-人或实物)

5.(历史)故事画是画家最主要的作品。(历史题材是写实绘画的重点,因为它可以再现〈编造〉历史,以情节性、戏剧性的场景和人物打动观众,劝善惩恶)

6.创作,首先应深思熟虑,找出体现这一场面的最精彩的手法和最佳构图,脑海中形成局部乃至全景的概念,然后分别制作出各部分和全画的草图,征求朋友们的意见。(创作要有构思,寻找最佳构图和相应技法,要画草图)

第9篇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资态步入全球聚焦奥运舞台,中国的体育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世界亿关注。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策划和推出这期体育文物艺术品收藏专号,以独特的视角,将浓缩西方文明精华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收藏演绎给国内的读者,同时也把中国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物内涵以更完广的视野传达给国内读者和国外友人。这是我们献给北京奥运会的一个特别的礼物。

体育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产生而发展,是一种奇特的社会文化现象。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表明,东方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西方体育交相辉映,一同构成了世界体育波澜壮阔的文化景观,作为东方体育的代表,中国体育以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特色体现出来,很多项目已经传播于世界,对世界体育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由于东西方经济发展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体育文化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即便是国人自己,以本国的体育文化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我们推出这期专号的目的,就是借助奥运会这个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让世界了解中国璀璨的传统体育场文化,同时让国人了解西方的体育文明,这本专号分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中国古代体育项目,陕西体育文物精华,古代奥林文物,现代奥运收藏品大现五大部分,以中国体育为主,站在世界体育的大背景下,通过着实的文字和大量精美的外文物图片,全景式的展现我国绚丽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和古希腊厚重的奥林文化,描绘出中西体育文化自古而今,交互影响的发展图景。

这期专号的意义在于:

一、它是一本系统普及,宣传体育文物和体育史料知识的杂志,堪称一个纸上体育博物馆。在我国,体育文物收藏和研究是长期被轻视的项目,大量的古代体育文物存于各地博物馆的陈列中,民间体育文物收藏也始终是一个冷门。虽然在1990年9月第11届亚运会开幕时,我国第一座收藏,陈列体育文物的专业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但由于诸多原因,该博物馆后来成为危房,只得闭馆。近年来,上海,四川,宁夏,杭州,南通等地也在筹划建设体育博物馆,但是文物的征集履维艰,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发展。本专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它所涵纳的15万余字的文字资料和近500幅文物图片,是对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和西方奥林匹斯文物的集中展现与生动解读,这是当下众多综合博物馆和发行量很小的专业的书籍所无法取代的。

二、它是人文奥运的具体体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人文奥运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契合,这期专号就是将中国的文化融入到奥运的参与文化之中的切实之举。中国古代体育和西方奥林匹克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要组成部分,它们借一代代人的继承和体育文物的传承生生不息。这期专号通过我国古代壁画、绘画、铜器、陶瓷器、砖石木雕、画像砖石等实物,以及古希腊雕塑等文化在、载体上的体育活动形象,讲述东西传统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并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收藏品,展现了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从而使读者领略到东西体育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人文奥动的一个亮点。

三、它是中国体育史专家、文博专家和体育文物以期家同打造的科普类读物,作者阵容强大,视野广阔,具有权威性。本期专号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主笔者是中国体育博物馆研究员崔乐泉先生,他是我国首位体育史专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主要从事体育考古学,体育史学和民族体育学方面的研究,出版有十余部学术专著;现代奥运收藏品大观的作者以曾任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体育博物馆馆长的谷丙夫先生,以收藏中国清末到民国体育文物见称,被誉为“中国奥运收藏第一人”的赵晓凯先生以及邮学家李毅民先生为代表。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在为迎奥运从各地市博物馆征集文物,筹备全省性的体育文物专题展,此次也有多位专家组专号撰写了相关文章;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文史研究所的学者通过对古丝绸之路所留存的多种文献和遗址的整理、发掘、尤其是对敦煌洞窟壁画、画像、遗书、科牖的研究,为本专号所撰文章对中国古代的蹴鞠、围棋、角抵、相扑、养生,马球等多种体育活动有独到的视角;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更是鼎力相助,特别组写了《希腊荣光下的奥林匹克》一文,提供了难得古希腊文物图片。在此向为本专号撰稿和提供支持的专家和机构一并表示感谢。

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奥运会是改革开放的纪念碑,是不同以往的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新阶段。在世界文化的舞台,最精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希望这期专号能成为本次奥运会报幕的号角,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纪念碑上一颗闪光的珠粒。

第10篇

从世界科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古代文明很难水到渠成地发展为近代科学,他们或者湮灭,或者徘徊于停滞状态,或者在衰落后转移到其他文明。例如,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但它在近代科学的门槛前却一直徘徊不前,直到西方科学传入之前,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以至美洲和非洲的古代文明都像中国一样发展了非常成熟的经验性技术,但均未能由自身产生近代科学,这些类似的现象中必有共同的原因。只有西欧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后,由于特定的历史机遇,近代科学才幸运地得以产生。可以看出由古代文明孵化出近代科学的成功概率是如此之低,从古代文明(包括古代宗教神学、自然哲学、社会制度、成熟的经验性技术等)中产生近代早期实证科学的过程中,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遇到巨大障碍,这种障碍似乎是文明发展史自身所内在的,是一种难以逾越的关节点,我们不妨把各民族文明史的这种共有的断层现象称为“科学峡谷”。

值得说明的是古希腊也存在“科学峡谷”现象,古希腊文化虽然曾经很繁荣,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科学开拓者,但是古希腊最终未能出现实证科学,反而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落。虽然古希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了西欧,但是古希腊文化和西欧的近代科学之间不仅有地域的差别,而且在时间上间隔了一千多年,因此可以说古希腊像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在其发展史上也出现了衰落现象,并且也有共同的导致文明衰落的原因。虽然西欧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优秀成果,但主要是西欧自己特定的历史条件导致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那么在西欧科技史上是否存在“科学峡谷”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西欧曾经笼罩在中世纪的黑暗中,科学徘徊在停滞或处于倒退状态,这种长期停滞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峡谷”。不过当特定的历史条件具备的时候,科学思想的发展就会越过科学峡谷,从而形成近代早期的实证科学。

二 对“科学峡谷”现象的解释

如果想用科学的动力机制合理解释“科学峡谷”的成因,那么就要分析早期实证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1)科学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2)古代生产与技术之间的关系;(3)科学与社会思想解释系统之间的关系。

原因之一:近代早期科学难以应用于生产

与社会系统被划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意识两个方面相对应,科学也具有两种基本功能,其一是科学的认识功能,科学理论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的回答,对作为生存环境的自然界进行解释和认识的渴望是人的生存本能。其二是生产功能,人们不断地创新生产技术,以便更有效地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获得生存。

根据科学是否具有生产力功能可以将科学史大致上划分为两个阶段:无生产力功能阶段和有生产力功能阶段。在无生产力功能阶段,科学没有生产力功能却有认识功能,科学和技术相互分立,二者各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史。这一阶段包括从自然哲学的思辨到务实证科学的早期形成,在西方科学史上指大约17世纪以前的科学历程。近代早期实证科学属于这个阶段,仅有认识功能而无生产力功能。汤浅光朝认为,“16世纪的技术仍然缺乏精密科学的基础,必须了解到它们与今天的技术之间还有着深刻的差异,那时的经济史和技术史与当时的科学史基本上没有什么很深的关联。”[1]

在科学的无生产力功能阶段,不仅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等的自然学无法应用于日常操作,而且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天文学、力学,拉瓦锡的化学理论,道尔顿的原子理论都无法应用于生活、生产之中。贝尔纳认为近代早期科学没有生产力功能,他说:“直到18世纪末,科学获益于工业,远多于它所能给予工业的,在化学和生物两方面,至少要再过一百年,然后科学家才能给出任何可以取代或改进传统的方法,而生物学方面甚至还要更长些。”“磨机的改良还要掌握在磨工的手里,炮的改良掌握在铸工的手里,为期都相当久。”[2]在当时看来,科学的用途莫过于解释自然现象,满足人们的认识需求,而不考虑生产的效用。

另一个阶段是科学的“有生产力功能”阶段,在西方是指17世纪以后近代科学得到成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科学既具有认识功能又具有生产功能,科学与技术由分立走向了融合,相互促进。当然,在某一阶段有无生产力功能是就总体相对而言,具体到某一学科理论对生产力的贡献,情况则有所不同。

在科学的有生产力功能阶段,某些科学理论与生产应用相结合,转化为生产技术。前者指导后者如何操作,这样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可以看出科学具有长远的、根本性的意义,是技术创新的源泉。[3]例如,统一自然力的能量理论为制造机器所利用,电磁学则为人们提供了电动机和电话等电器,于是能量理论和电磁理论就成为一种生产力。

把科学史区分为有认识功能但无生产力功能的阶段和既有认识功能又有生产力功能的阶段,目的是想说明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前一阶段,科学发展只受认识需求的拉动,而处于某一社会文化中的人的认识极易受到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如经院哲学的自然学根据宗教需要解释物理学。而后一阶段,科学发展不仅受到认识功能的拉动,而且生产力功能也稳定有力地拉动科学加速发展,工业革命以后的科学发展受到生产的推动就说明这一点。

原因之二:经验性技术与古代生产的互洽拒斥实证科学的形成

在科学只具有认识功能的阶段,技术一般来源于生活和生产,而不是从科学理论导出,因此那时的技术是经验性的。古代社会的生产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人们凭力气和双手劳动。由于简单的工作本身不需要非常复杂的工具,不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很远。从经验到技术几乎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人们仅需将经验经过各种形式的类比,就可获得非常实用的技术。例如,鲁班见到带齿的小草在挂破人的皮肤时非常厉害,于是就类比到铁制的锯子可以有效地锯断树木。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都是经验性技术。为了实用的目的,古人仅凭直觉和灵感,经过多次尝试和试验,面不是进行理论研究,就发明了这些技术。至于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有关,在炼丹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化学药品反应的经验。不是依靠理论的演绎,而是对化学药品的爆炸性的注意导致了火药的发明。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从经验所得到的许多要点使人产生对一类事物的普遍判断,而技术就由此兴起。”

经验性技术不仅来自于经验性实践,而且它还基本上满足了工业革命以前的生产需要。古代的生产都是手工劳动,经验性技术可以灵活适应各种各样的特殊环境,仅凭经验性技术就能完成全部劳动过程。一个人可以不懂科学理论,而只凭经验和模仿就能够成为一名好农民、好猎人或好木匠等。经验性技术是以学徒形式世世代代相传下去,在劳动中人们是以直觉和常识去判断类似的事情怎么做,而不是学习某种理论来指导。

在古代和近代早期经验性技术与生活、生产之间可以相互适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科学则被排除出这个联合体之外,几乎成为与生产、生活无关的东西。在古代社会,经验性技术与生产之间愈是相互适应、相互满足,科学就愈被漠视,科学与技术的分立状态就表现得愈明显。例如,中国的李时珍根据中草药的长期试用性医疗实践总结出系统的《本草纲目》,这种中草药知识自成一体,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医疗需要,人们认为不必再进行探求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在西方,人们没有中草药知识,然而疾病必须治疗,人们就开始寻找某种化学药品对人体治疗的有效性,因此西方人对中草药知识的欠缺反而成为他们研究医疗化学的动力。

经验性技术和农业、手工业形成了具有稳定结构的生产系统,这种稳定性拒斥科学作为一种新要素的加入;另一方面,早期实证科学本身并没有生产力功能,新要素的加入并不能使生产系统的品质提高而促使系统演进,因此科学与“技术—生产”系统只能倾向于分离。

原因之三:思想解释系统的稳态拒斥实证科学的形成

每个民族都需要一个思想解释系统以对自然界和人的存在作一个自圆其说的假定性的说明。个人有自我意识,社会也必须进行自我意识。人类只有搞清楚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才能确立自己行动的目的和价值,才能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利用和改造自然。人们渴望得到关于世界的合理解释,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生活模式。在目前人们看来,各种解释系统只是具有相对性的假设,但人们在当时看来却是符合日常经验的,是合理的。宗教神学、自然哲学和近代科学在不同的时代都被认为是正确的解释系统。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的解释系统,例如在古希腊社会中,自然哲学成为主要的解释系统,而在中国主要解释系统是伦理学、天道观。这些思想解释系统形成的原因是由那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特定的因素来说明,但是那些解释系统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核,形成了定势,并以一种惯性保持下去。宗教神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或者科学思想等解释系统的稳定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否则就会出现思想空穴,并且这种空穴会迅速为其他理论所填充。如果思想空穴被影响力很大的具有反叛性的理论所填充,社会就会出现振荡,因此,社会统治阶层尽力控制思想解释系统以利于自己的统治。基督教神学把人定位于上帝的奴仆,中国封建社会把人定位于天命和伦理纲常。东方和西方都对自然进行了解释,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哲学。这些思想解释系统扩张为文化传统的形式,使人们安于现状。

古人往往对先人为主的思想解释系统感到满足,不会自觉地提出新的理论。古人相信,当时社会所认同的理论解释都已经相当清楚明白了(有时是神学的解释),似乎再没有什么可以探求的了。犹如几乎所有的哲学大家都相信自己的理论是最正确的,但后来都被证明它们不过是思想进程中的一个环节。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图像会有不同的知觉,知觉一旦形成则难以相互转变。这说明人们对某种解释感到满足时,很难转换到新的解释模式。

人们对自己民族的社会思想解释系统的满足会导致难以提出一种与原解释系统相矛盾的实证科学的解释,古代稳定的思想文化形态作为保守力量与近代科学思想作为革命力量基本上是相悖的。前者作为稳态系统愈是稳定,对后者的拒斥力愈大。人们对解释系统感到满足后,力求改进具有生产力功能的实用技术,而不会意识到进行科学研究可以用于经济的目的。这种满足会阻止近代科学的形成,于是出现了科学的惰性(长期保持科学的无意识状态)。丹皮尔说:“印度对医学以外的其他科学贡献贫乏,或许部分的是由于印度宗教的缘故。”[4]

没有科学基础的实用技术难以超出经验所能及的范围,古代社会的经验性技术在达到一定的丰富程度之后将会出现巅峰,巅峰则意味着停滞。如中国在战国时期就出现铁制农具,但直到明清仍无多大改进。中国的经验性技术在唐宋基本上达到了巅峰,以后一直徘徊不前。可以说科学理论的含量是技术进步的标尺,只有科学理论才使经验性技术突破了经验的范围。科技含量是生产力的标尺,而生产力则是文明的标尺。如果一个民族的科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之中,则意味着这个民族的危机。一旦该民族遇到毁灭性灾难,就可能导致它的衰落、湮灭,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就是例证。无怪乎世界上的几个文明古国在近现代大都落后于欧美后起工业国家。

科学发展的进程不仅由科学本身所决定,而且更主要的由社会因素所决定。目前科学哲学的研究转向社会学便说明这一点。科学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社会需要科学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决定了科学史的进展。古代和近代早期的科学缺失了最主要的动力——生产力功能,科学仅仅受到认识需求的驱使。某种社会思想解释系统有时得到社会的维护,有时遭到社会的反对。因此科学认识功能易受社会因素的左右,它对科学的动力作用也变得很不确定,于是“科学峡谷”的形成在情理之中。

三 西欧发生科学革命的独特条件

诸多古代文明或者处于停滞状态或者衰落了,西欧为何能够跨越“科学峡谷“呢?在近代科学形成的世纪里,西欧拥有独特的历史机遇以克服科学发展的障碍。

(一)近代科学之所以在西欧产生,重要原因是西欧借鉴和吸收了很多其他文明的文化精华。

西欧文明在时间上居于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古罗马等许多文明之后,它可以继承这些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地理条件上,它可以与亚非欧各民族便利地相互往来,进行科学文化交流。“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往往与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大汇合、大交流分不开。”[5]“13世纪传入欧洲的科学思想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大部分相互关联着的体系,它在力量和范围上都远远地超出了早期用西方拉丁文所知道的东西。事实上,直到7世纪,它的一般原理一直统治着欧洲科学。”[6]欧洲人用了一个世纪来消化吸收这些知识体系,又用了一个世纪,使在这一新基础上的科学达到了顶峰。西欧从古希腊那里继承了自然哲学中形成的理性传统,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古社会既没有科学建制也没有科学教育,科学往往只是有闲阶层的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倘若不继承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就,科学活动的星星之火难成燎原之势。

(二)思想解释系统的稳态被打破。

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封建宗教保守势力的抑制之间的尖锐矛盾,在思想上表现为实证科学对宗教神学的英勇突击。贝尔纳说:“直到封建秩序的束缚被资产阶级的兴起所突破,科学才能进展。”[7]自12世纪以后数百年里,工商业的发展为新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兴起必然反对与之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急需建立新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科学的兴起准备了必要的文化条件,而观察和实验则是证伪经院哲学的自然学中的错误命题的最有效的工具,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科学作为一种思想解释系统取代经院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斗争意义。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经验性技术与古代手工劳动互相适应的生产系统。

工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急剧扩大,新的工业部门陆续出现,工业生产是以开发新资源为特点。商业则开辟新市场和原料产地,随之航海业兴起,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日增。原有生产模式不能够满足人口的增长和新市场的开辟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的增长,必须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如分工作业的工场手工业。一般而言,工商业区域比同时代的农业区域具有更发达的科学,说明工商业比农业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拓展了人们活动的广阔天地,如纺织业、采矿业、远洋航海等,这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经验基础。罗素说:“新事实的洪流汹涌而来,人们起初只能让这洪流挟持着往前涌进。那些老思想体系显然错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以及盖伦的医学,再勉强扩展也不能包容已有的种种发现。”[8]新经验需要新理论来解释,而科学理论是力图统一所有经验事实的假说。

新事实、新生产方式需要以实证科学作为解释性的知识背景,工商业阶层主导的社会生活也需要重建新的思想解释系统。近代科学具有革命性的认识功能,它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新信仰和新价值观。虽然早期实证科学对实际生产并无多大益处,但是它具有与工商业生产相匹配的认识功能,另外它还能够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因此那时人们尊重科学。贝尔纳在《历史中的科学》一书中写道,“所谓自然哲学(指近代科学)是受重视的,甚至是高贵的职业,而它的获奖者在维护之中,就正是为国争光。”[9]

总之,近代早期的实证科学在欧洲形成,由于其没有生产力功能,不能归因于实际的直接的经济需求,而应主要地归因于科学的社会认识功能——作为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新技术相匹配的知识背景,作为政治文化思想解释系统的革命工具。在欧洲,古希腊理性传统得以传承,古代社会思想解释系统的稳态得以打破,工商业的发展扩大了作为科学基础的经验范围等因素都使科学的认识功能得到了极好的发挥,推动着近代科学跨越科学峡谷。当近代科学发展到能够衍生应用技术时,生产力功能便开始发挥作用,推动科学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浅光朝.科学文化史年表[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45.

[2][9]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81、283.

[3][6] Stokes.Donald E.Pasteur's Quadrant[M].Published by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7.2、25.

[4] 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9.

[5] 萧子健主编.简明科学技术史[M].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7.71.

[7]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Ⅷ.

第11篇

1.找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刊物中“史海拾贝”栏目出现了“尼罗河流域、胡夫金字塔”两个关键词,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该栏目介绍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1901年12月,法国和伊朗联合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古城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3.某校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把“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确定为研究课题。下列研究内容能列入该课题的是( )

①种姓制度②胡夫金字塔③阿拉伯数字的发明④佛教的创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人类早期文明中有些具有明显的海洋文明特征。下列哪幅图片与这种文明有关( )

5.某一地区曾诞生了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下列成就与该地区有关的是( )

A.楔形文字

B.金字塔

C.《俄底浦斯王》

D.种姓制度

6.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指(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7.历史教科书这样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它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方城市出现了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请问下列哪一地图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地图( )

8.它是世界各国穆斯林向往和朝觐礼拜的圣地,寺院周围严禁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行为,故又称禁寺。它就是麦加大清真寺。那么它是下列哪一宗教的第一大圣寺(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10.从人类文明的出现到15世纪,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从未中断过。下面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和平交流的作品是( )

11.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 )

12.“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句话反映的历史最有可能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

D.启蒙运动

13.1955年在瑞士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期间,曾形象地称《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西方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凄美爱情故事的是( )

A.列夫・托尔斯泰

B.贝多芬

C.但丁

D.莎士比亚

1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思想应出现于( )

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15.《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③启蒙运动兴起④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在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下列不属于法国启蒙思想家观点的是( )

A.追求自由平等

B.倡导三权分立

C.遵守社会契约

D.宣扬物种进化

17.对图5两幅图片资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与漫画资料相关的历史人物是阿基米德、达尔文

B.漫画所反映的内容与杠杆定理、生物进化论有关

C.生动论证了近代科学所取得的成就

D.体现了知识的伟大力量

18.弗洛伊德曾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造成这次“打击”的人物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达尔文

19.莎士比亚在作品中赞叹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如果用列夫・托尔斯泰这位杰出人物的成就来证明的话,下列哪一选项符合( )

20.贝多芬曾经一度把拿破仑看作自由之神,希望他能在法国建立一个英雄的共和国,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遍欧洲,怀着这一崇高的理想,他创作了( )

A.《义勇军进行曲》B.《国际歌》

C.《英雄交响曲》

D.《马赛曲》

21.现代文明与科学进步密不可分。然而,某著名科学家说了句令人清醒的话:“原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已改变了除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的一切,因此,我们正在走向空前的灾难。”这位科学家是( )

22.下表是一份世界历史名人简历。请根据所给的信息,选出适合题意的漫画,粘贴在简历左侧的照片处( )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1)观察上述五幅图片,请把它们分成两类,并简要说明你的分类标准。

(2)如果想要探究这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应该选择______

如果想要探究欧洲的建筑风格,应该选择

如果选择图片10,可以探究___________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领域中,文明一般指一种先进的文化。当某阶段的文化较广泛地使用了文字,则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初步形成;当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政治权力出现的时候,则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已较为完备。当文化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就可以称为文明。

材料二 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漫漫征途中,东方文明出现得最早,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紧随其后,多以海洋为中心。东西方文明随着东西方的战争、商贸往来、和平交往、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而互相交融,对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三 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等,以此为源头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明。

材料四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1)根据材料指出东西方文明起源的特点。

(2)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二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

(3)根据材料概括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联系主要有哪些基本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人文主义打破了天主教的文化垄断,为西欧思想家提供了传播新思想的便捷媒介。人文主义肯定“人”,提倡科学文化,促使人们摆脱神学的束缚去认识世界,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的诞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还有就是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大量人才。

――摘自360问答

材料二 牛顿(1642―1727)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五尺的小动物,却可以不把这些法则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怪了。”寻找决定人类事物的这些永恒的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况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的“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指的是什么理论?结合材料二分析“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有何重要价值?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何启迪?

26.英国诗人蒲伯写道:“大自然和自然定律都在黑暗中躲藏,上帝说,让牛顿问世!于是一切都有了光明。”这就说明了牛顿所起的重要作用。请以下图人物为例,叙述他的贡献。(内容应包含:时期、国家、成就、影响。字数在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埃及文明的理解能力。根据尼罗河可知这是埃及文明,再加上胡夫金字塔断定是埃及文明。

2.A 【解析】由题干中“楔形文字”可知最早是在西亚地区使用,而选项中汉谟拉比法典是在西亚地区出现的;《权利法案》出现在英国;《人权宣言》出现在法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颁布的。

3.C 【解析】上述选项中种姓制度是印度古代的等级制度,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佛教也是由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而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的文明成就。

4.D 【解析】金字塔是埃及的,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西亚的文明成就,他们都属于河流文明;《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属于海洋文明类型。

5.A 【解析】由题干“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可知这是汉谟拉比法典,它诞生于古代西亚地区;选项中楔形文字产生在古代西亚地区;金字塔是埃及文明成就;《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的悲剧作品;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

6.B 【解析】“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是指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苏格拉底等人也是古希腊的。

7.A 【解析】亚历山大的东征路线由欧洲、非洲再到西亚、南亚,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

8.C 【解析】穆斯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麦加大清真寺与伊斯兰教有关。

9.A 【解析】由“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可知是与人物个性有关,这体现了人文主义,是与文艺复兴有关。

10.C 【解析】见证东西方文明和平交流的是马可波罗的行纪;A、B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D是19世纪俄国的文学作品。

11.A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百科全书式”可知是达・芬奇。A是《蒙娜丽莎》,作者是达・芬奇;其余不是。

12.B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是一个艺术相当繁荣的年代,而且发生在意大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文艺复兴。

13.D 【解析】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人物。

14.B 【解析】题干这一段话反映的是追求个性解放,体现的是人文主义,联系所学知识,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

15.C 【解析】文艺复兴在14―16世纪,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大约发生在19世纪中叶,不符合题目的要求。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是在17―18世纪,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

16.D 【解析】物种进化是达尔文的观点,他不属于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17.C 【解析】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阿基米德的杠杆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而阿基米德是古代人,所以C不对。

18.D 【解析】题干中提到生物学研究,选项中只有达尔文是此方面的科学家。

19.B 【解析】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战争与和平》,《神曲》是但丁的,莎士比亚写了《哈姆雷特》,曹雪芹写了《红楼梦》。

20.C 【解析】贝多芬创作的是《英雄交响曲》,而《义勇军进行曲》则是我国国歌,《马赛曲》是法国国歌。

21.A 【解析】这段话说的是原子能的危害,四个选项中只有爱因斯坦与此有关。

22.D 【解析】由表格可知是达尔文,根据特征判断,四个选项中D是达尔文。

23.【答案】(1)图9、图10、图12为一类,是宗教建筑;图11、图13为一类,是文明古国建筑。

(2)图13,图9(或图11),佛教。

24.【答案】(1)特点:东方文明出现得最早,都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紧随其后,多以海洋为中心。

(2)大河文明、海洋文明或东方文明、西方文明。

(3)方式:暴力冲突、和平交往两种方式。

举例:暴力冲突――希波战争(或亚历山大东征等);和平交往――马可・波罗东游(或阿拉伯数字西传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明的分类及传播。

25.【答案】(1)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2)“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是指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或物体三大运动定律;价值:牛顿的发现促使启蒙思想家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等。

(3)启迪:思想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第12篇

关键词: 哲学 索福克勒斯 悲剧 《安提戈涅》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Antigone)是西方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文本之一。它是“忒拜三部曲”(其他两部为《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中之一,讲述了忒拜城国王俄狄浦斯为拯救城邦自我放逐,并死于科罗诺斯之后,他的女儿安提戈涅因执意为哥哥波吕涅克斯收尸下葬而受到惩罚,自缢而死的故事。从情节发展的顺序上来说,应为《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和《安提戈涅》,而实际的写作顺序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并且在最开始创作时,这三部剧并没有归入同一系列中,而是后来研究者发现它们的情节共通处后,把它们从不同系列的剧作中抽取出来,相提并论。这也就造成了这三部作品中作者未加以说明的某些不连贯之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悲剧到达了西方戏剧的第一个巅峰,索福克勒斯可以视为三大悲剧作家中的成就最高者。他出生于公元前496年于雅典附近阿提卡的科罗诺斯,正值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几乎在索福克勒斯去世后的不久,生于公元前384年的亚里士多德便在西方的第一本文学批评著作《诗学》中将他的剧本《俄狄浦斯王》作为分析的典范。18世纪后,它被翻译到各种语言中去,研究者也越来越关注这一文本。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多次涉及剧本《俄狄浦斯王》和《菲罗克忒忒斯》,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影响了一大批的文学研究和创作实践。相较于《俄狄浦斯王》这一文本对西方文化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安提戈涅》似乎没有如此有名。但事实上,细细追究起来,西方对这一文本的研究也丝毫不为逊色。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女性主义思潮的涌起,该文本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安提戈涅》不仅被古典主义者一再重新阐释,也被诗人荷尔德林、西默斯・希尼,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格雷特・维尔,哲学家黑格尔、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心理分析学家雅各布・拉康和斯拉沃热・齐泽克,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者伊利格瑞和巴特勒所涉及。像《俄狄浦斯王》一样,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者和理论家们都从这一部悲剧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养分。

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哲学领域中,西方自18世纪以来至20世纪,几位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是如何看待《安提戈涅》这一文本的。

一、黑格尔论“神律”与“人律”的冲突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精神F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对《安提戈涅》的分析引起了之后在哲学领域的诸多讨论和研究。他认为,《安提戈涅》的悲剧源于“神律”(divine law)与“人律”(human law)的冲突,即安提戈涅在剧中一直强调的自己的行为动机――遵从神的指示和律法与克瑞昂凭借君力、按照个人意志行使的城邦律法之间的冲突,黑格尔进一步解释道:

因此,这是一本非常推崇家礼的著作,即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说明家礼主要是妇女的法律;它是感觉的主观的实体性的法律,即尚未完全达到现实的内部生活的法律;它是古代的神即冥国鬼神的法律,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出现的”;这种法律是同公共的国家的法律相对立的。这种对立是最高的伦理性的对立,从而也是最高的、悲剧性的对立;该剧本是用女性和男性把这种对立予以个别化。①

在这里,“两种最高的伦理性的对立”,意味着“神律”作为观念世界的行为准则和“人律”作为现实世界的行为准则产生对立,这两种行为准则是两个崇高的平行世界里的神圣法则,它们的存在都具有合理性,但本应保持互相敬畏的两个世界,因国王克瑞昂的一道命令而导致以“人律”来粗暴地压制“神律”,作为对波吕涅克斯的惩罚,他的尸体不能被掩埋,灵魂便不能安息。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触犯了“神律”,因此上天降下更重的惩罚在克瑞翁身上,使之年老时丧子丧偶,最终孤独终老,正如“合唱队”中所唱:

智慧是幸福的最主要的部分,

对神的虔敬一定不能违背,

傲慢者的出言狂妄,

必遭神的有力打击。

这种教训使人老来变得智慧。②

这种悲剧性冲突最后和解的方式:分别以安提戈涅的自缢而死和克瑞翁的家庭破裂为代价,这也暗合了黑格尔所认为的历史前进说中的“正―反―合”的发展规律。即先有一种绝对不可被的观念,再有一种与之绝对对立的观念,最后两种观念因某种原因被互相抵消瓦解,历史进入下一个阶段,并循环往复。在黑格尔看来,存在着一种“永恒正义”,它并非一种外在的评判力量,而是直接存在于冲突之否定中,它通过否定双方的片面性而揭示自身:“只在双方都同样地屈服了以后,绝对正义才获得完成,伦理实体才作为吞噬双方的否定势力,或者说,作为全能而公正的命运,显现出来。”③黑格尔的这一解释被后来的研究者逐渐延伸到了伦理学和法学的领域中,学者们集中关注一个问题,即当伦理与法律相冲突时,立法者该如何解决这一冲突。

二、尼采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说

黑格尔之后对古希腊悲剧作出详细分析、并且较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是尼采。黑格尔和尼采的哲学思考,对于他们之后的哲学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深入探讨了西方文明起源之一的古希腊悲剧和精神,并由此提出对当时德国文化和德国精神的看法与改造。尽管他书中涉及的悲剧主要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但是他的解读也可以作为阐发《安提戈涅》的参照。尼采认为,事实上,希腊人一直被西勒尼智慧所困扰。西勒尼指出,人生最美妙的东西是:不要生下来,不要存在,要成为虚无。次等美妙的事是:快快死亡。希腊人被灌输着这样的人生价值观念,认识和感受到了人生的恐怖和可怕。于是,为了继续存在,尼采认为,“他们不得不在这种恐怖面前设立了光辉灿烂的奥林匹斯诸神的梦之诞生”④,通过奥林匹斯诸神的艺术的中间世界不断去克服生之恐怖,用对个体和生存价值的肯定与赞美完成对西勒尼智慧的颠覆――梦之假象提供了他们获得精神救赎的可能性。但这种解脱只是暂时的掩盖与隐蔽,在人性的本源之处依然无法逃脱西勒尼智慧的审判。也就是说,只有个体化的消除与毁灭,才真正获得了西勒尼智慧。因此,在这一层面上,尼采将个体化状态视为一切苦难的根源,要求将其视为某种下流的东西,而将个体的破碎认为是通向希望之所在。所以可以发现,在面临关乎生命的选择时,安提戈涅和她的妹妹伊涅墨斯作出了不一样的决定。安提戈涅不畏惧死亡,甚至把死亡视为通往救赎之路。他们的父亲俄狄浦斯也早已做出残酷的预言:“谁还会娶你们呢?/啊,孩子们,没有人会的。/你们显然只有不结婚,不生育,枯萎而死了。”(《古希腊悲剧喜剧集》,第326页)安提戈涅用自己的生命应验了这一预言,使得悲剧的内在情感力量得以深化。在尼采看来,像安提戈涅所代表的古希腊精神中,个体的受苦和毁灭并非洪水猛兽,而是达到世界本质的必经过程。酒神精神力量使得个体突破自身的表象,与原有的痛苦和恐惧融为一体,成为此种情感力量本身,并沉浸于忘却自我的迷醉之中。安提戈涅对死亡的欲望与执着在之后以拉康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学派中有了更深入的探讨。

三、海德格尔关于“存在之思”

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在他的《形而上学导论》中提出了对《安提戈涅》中第一合唱歌的哲学阐释。值得注意的是,从黑格尔开始,德国哲学家均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有着深入研究,他们往往借助某一文本来证明和推演自己的逻辑体系,并对时代思想产生深刻认知与影响。《形而上学导论》的第四章第三节中,海德格尔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解释《安提戈涅》的第一合唱歌(choral ode),第一合唱歌中主要赞颂了人的勇敢智慧,但同时提出警示:不可逾越神权和法律,若是有所违背,必将付出代价。短短的38行诗句中,海德格尔几乎逐句展开自己的哲学思考。他从最具深意的第一句入手“奇异的东西虽然多,但没有/一种能像人这样奇异”(《古希腊悲剧喜剧集》,第357页),首先他提出了两个概念:deinotaton和deinon,这二者均指存在的无限神秘。deinotaton意味着处于最神秘存在状态的事物,而deinon则是“起制胜作用的意义之下的可怕者,这个起制胜作用以同样的方式逼出惊慌失措的恐怖来,逼出真的畏来,就像逼出聚精会神而在内心搅动的默默的惊恐一样”⑤,它是一种原初的、客观的、无利害的、暴力的和一体的力量。它的本质特点是对主体的暴力反叛。接着,海德格尔认为,人既被这种deinon包含的力量所统治,同时他们本身作为暴力实施者也存在deinon这种力量。因此,人类是用暴力来对付暴力的生物,在这意义上,他们被视为最神秘的存在――deinotaton,而这也是人类本质的特征。神秘而无法捉摸意味着一种没有归属感,而人类就是暴露在这种无归属感之中。在海德格尔的观念中,“暴力”不是我们通常意义所认为的暴力行为,施行暴力类似于创造和确认自我的力量,从政治意义上来说,是在城邦(polis)中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由于本身使用了一套完整的概念术语,解读起来非常的晦涩,在对《安提戈涅》的阐释中,他更多地是从人本身存在的状态来解读,认为安提戈涅带有暴力性的违抗是人本身存在的一种无归属感的困境而造成的,即,她希望通过违抗来确认自我存在。

四、拉康及他人的欲望阐释论

心理分析学家雅各布・拉康在他的第七期研讨班报告《精神分析的伦理学》提到了安提戈涅伦理的维度。他的理论主要是在无意识的领域,而在这一领域人是由欲望的法则主导的。对于拉康而言,文本的冲突是在morality和ethics⑥之间的冲突。如果是有道德地行动(ethically),意味着不是遵从外在的国家或社会团体的法则,而是遵从个人的欲望。在这一意义上,安提戈涅是一个例外的人物:“她有着某种同时吸引着和困惑着我们的品质,威吓着我们;这个可怖的,自我的受害者打乱着我们的思路”⑦。拉康把安提戈涅的欲望的特殊品质解释为不是为他人的欲望,而是一种对死亡和自我毁灭的欲望。拉康认为:“安提戈涅把想要实现纯粹的死亡的欲望推演到极致。她成为了欲望的化身。”⑧安提戈涅把生与死之间的空间缩小,她认为生与死是一体的。安提戈涅的欲望来自她禁忌的母性,在这一层意义上,它不仅仅是自我毁灭的,还是一种带有犯罪意味的欲望。并不偶然地,他还将安提戈涅和萨德侯爵相比较:他们都试图想要遵循他们特有的欲望,这种欲望既让他们成为了外部法律的违反者,也成为了一位以纯粹欲望吸引我们的充满魅力的人物。

拉康的这种解释给予了其他心理分析学家以启示。例如后来的拉康式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将安提戈涅视为一个“极权主义的原型”人物,她拒绝任何理性的说服而是执着于自己的决定,并且齐泽克使用了拉康意义上的术语“真实的伦理道德”:这是一种既不关注善的的想象形式也不关注某种普遍责任的象征形式,而是关注他人的无条件的命令。对于齐泽克而言,一种拉康式的“真实的伦理道德”暗示着道德行为不是由普遍的法则形式所Q定的而是事实上打破规则:“道德行为是对合法范式的一种违背――与刑事犯罪不同,它重新定义了一种合法范式。”伦理行为不仅仅是遵从善――它产生了一种新的被认为是好的形式。在这一意义上,安提戈涅的违背城邦的姿态可以被视为是“真实的伦理道德”的具体化显现:通过坚持为弟弟下葬,她蔑视了对善的占有统治的定义。他们将安提戈涅视为是一个僭越者,但她超越一般所被普遍善的概念,并忽视了社会团体的象征性的律法。因此,在齐泽克的观念中,安提戈涅打破社会规范并按照个人伦理重新建立了新的秩序规范。

通过对《安提戈涅》这一文本的哲学思考,可以发现,除了黑格尔将女性视为“神律”的代表,而把男性视为“人律”的代表的观点为后来很多女性主义批评家所诟病。尼采、海德格尔、拉康及齐泽克的观点都试图赋予安提戈涅的行为以合理性与正面内涵,作为女性的抗争,自她的形象诞生以来,引发无数的解读阐释,可见这一人物的永恒魅力和索福克勒斯所代表的古希腊智慧的光辉与灿烂。

注释: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乞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82-183页。

②[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喜剧集》.张竹明,王焕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第414页。本文以下凡引用此作品,均引自这一译本,不另加注,仅在引文后注明。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朱光潜译.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④[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15年,第33页。

⑤[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译.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07年,第150-151页。

⑥注:morality和ethic虽然基本的含义都是道德,但前者更偏重社会团体,后者更偏重个人。

⑦转引:S.E.Wilmer,Audrone Zukauskaite,Interrogating Antigone in Modern Philosophy and Critici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p2.

⑧同⑦.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乞泰,译.法哲学原理[M/OL].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著.张竹明,王焕生,译.古希腊悲剧喜剧集[M/OL].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3][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精神现象学[M/OL].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4][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悲剧的诞生[M/OL].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