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信息工程职业价值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实践能力 电子信息 教学改革 专业导师
中图分类号:TN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51-02
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省和国家粮食局共建的一所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介于培养理论型人才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之间,属于教学应用型大学,该类院校是国内主要的教育类型,也是国际高教界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物。自2012年以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我校首批一本招生专业,作为学校、学院、系所重点建设的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实践环境的强化[1],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从教学体系建设方面,要体现“应用”[2],结合地方特色,形成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学生生涯指导方面,要积极组织、引导并提供场地供学生进行创新实验[3]和实习实训。该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以“专业导师”的视角,对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除此之外,实践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不断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理论上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还存在差距[4]。这些差距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及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体系包括随堂实验、实习实训、电子设计大赛以及第二课堂,这四个方面的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见表1。
因此,在大学四年间,要想让学生在实践能力提升方面有所成效,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实践活动进行分级指导,利用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专业导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分级指导
根据第二部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知要想达到提高全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需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分级指导。详见表2。
由表2可见,分级指导的思想贯穿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信息学院“导师制”的管理更有利与分级指导的实施。每位导师所带的各级学生更容易开展团队管理。团队内部的学术交流和设计经验更容易自上而下形成传帮带的关系。对导师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多费一点心思,多一些指导,多和同学交流沟通,但对同学们来说,这些可能就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让他们的学习规划变得理性,职业生涯更为清晰。
3 结语
该文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实习实训、随堂实验以及第二课堂中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针对不同年级的课程学习递进关系进行分级指导的实践能力培养思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分级指导思想的实施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官能动性,充实第二课堂,也间接的提高我院实验、实训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顺仁,赵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探索[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130-132.
[2] 林志雄,留黎钦,赵芳丽,等.地方高校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探索[J].廊坊示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97-99.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陈荣(1963-),男,江苏大丰人,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院长,教授。(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26-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的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服务。
按照规划要求,“卓越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0年6月和2011年9月,国家教育部分别公布了第一、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盐城工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专业是第二批公布的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经信委公布了江苏省实施“软件类”专业卓越计划实施高校,盐城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卓越计划。
本文根据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完善及具体实施情况交流实施卓越计划的做法、看法与体会。
一、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专业培养方案是卓越计划培养具体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卓越计划能否正常实现的关键。自从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卓越计划实施的学校之后,学校便组织相关专业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成立专门从事卓越计划实施的教学管理机构“卓越学院”,组织学校、合作企业有关管理和专业人员组成卓越计划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卓越计划教学进行协调、研讨、指导。学校首先组织各专业的骨干教师,联合各专业实施载体的企业人员到有关学校、企业进行调研,交流企业、行业对专业技能、学生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仔细研究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结合卓越计划的框架文本,以原来的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与合作企业一起研究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培养方案。
在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为使培养方案符合专业培养规范及合作企业(行业)的基本要求,校企合作双方开展了以下工作:
1.给实施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以明确定位
我校是以工科为特色的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办学60年来一直致力于建材、化工、机械等工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建筑材料及建材环保机械相关领域已经为地方培养了大量颇有建树的工程技术人员,并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之一。进入21世纪,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办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办学定位仍然保持不变,仍然是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因此,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原则和要求,结合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专业的专业基础以及联合培养企业的基本情况,确定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参与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从事专业化软件开发或软件项目管理工作,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实用型的卓越软件工程师。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既有较宽知识面,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
2.专业培养方案要符合本专业的专业培养规范,课程配置及教学内容需要涵盖本专业需要的知识点——校内培养方案的制订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国家教育部主持下,大多数专业分别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在一批热心于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专家教授研讨下编制了相关专业指导性培养规范,以对各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给予指导、规范。各专业规范阐述了该专业培养目标、规格的最基本要求,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在满足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下,根据其办学定位、自身条件提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卓越计划的加入正是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原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造就一批致力于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运营工程师的基础上得以加强。盐城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然应该在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上下功夫。
在进行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时,各专业均根据本专业培养规范对卓越计划培养方案进行约束。在满足专业培养规范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我院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背景情况,考虑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卓越计划实施专业教学计划的知识点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及课程知识点的前后关系进行整合,在满足专业规范知识点要求的前提情况下着重研讨、构建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环节。
对于通识类课程,学校组织专家探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法,将部分课程的教学活动形式进行调整,通过灵活多样的调研、读书活动、群团活动等实施课程教学,并获得学分。将少数课程改成具有必须获得学分的自学课程,采用提交学结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这些方法的采用有效压缩学生的课内学习时间,保证了后续基础、专业课程的正常开展。
对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对照本专业指导性培养规范,根据课程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确定各知识点前后的衔接关系,编制课程体系拓扑图。经过课程整合,该两个专业原来在两年半内完成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被压缩在两年内完成,为实施卓越计划提供了充裕的时间。[1-3]
本专业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均包含了许多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前两类课程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辅以部分设计性实验,其课程的教学总时数均包含了课程实验教学课时数,采用实验室的开放保证学生实验教学的完成,这些教学环节也大多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让学生课后有事做,以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因为专业课程实验大多容易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工程背景,其实验性质基本为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这些实验部分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完成,部分结合校企合作在企业完成,或者结合企业特定生产过程完成课程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因此,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有一部分属于实验的教学内容在校内实施,有一部分在校外合作企业中实施。至此,完成了卓越计划校内培养方案的制定。
3.研究专业培养方案与合作企业的对接,使学生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有对应的实习、实训机会和条件,保证到企业的实习时间——校外培养方案的制定
为合理制订卓越计划的校外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培养规范,将合作企业中具有代表性、通识性的技术、工艺培训材料纳入到专业培养计划中,并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一道,深入探讨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时间、内容、实施的方法、考核的要求等具体细节,以保证培养方案实施的可行性、科学性。由于我院的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专业不像有些专业那样具备强烈的行业背景和优越的企业人脉资源,因此,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背景,考虑实施卓越计划学员的容量、地理位置、环境及后备支持等因素,以保证卓越计划实施的质量与效率。
在与企业联合制订校外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合作培养的时间和培养项目载体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两个方面。按照要求,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企业完成的教学总时间不得少于一年。针对企业培养时间的保证,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认识实习、单元项目实习、系统项目实习、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甚至包括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放到企业中完成;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训、系统项目实践、职业素养培训、企业岗位实践、企业开发实战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放到企业中完成。对于毕业设计,由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未必能保证到位,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实施教学,保证实际教学的时间,又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校外实践教学项目的选择,需要考虑实施项目对专业的涉及面,让实施项目很好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根据其培养目标要求,所选择的合作培养企业中有一家是专业从事示波器生产的厂家。大家知道,示波器是电子测量仪器中一种比较典型的检测、调理、信号处理、信号显示及其相关电子线路综合运用的电子设备,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可以承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许多的知识点。因此,本着以示波器生产为载体,从示波器的设计、分析、工艺流程到元器件的组织、插件、焊接、组装、调试、联调,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其中,学生通过参加示波器生产整个过程的实训参与,对本专业的目标、对象、就业的方向等建立了比较清晰的影像,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就业、择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软件工程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所选择的合作培养企业中有一家企业是面向电力、线缆、汽配等行业提供先进成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产品的企业。根据校企双方协商,在企业实施大型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经过软件架构、设计师的细化分解,让学生分组进入到单元软件的编制过程中,使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通过企业方软件架构、设计师的现场讲课通盘了解工程软件的结构、需求分析、框架搭建、项目分解、项目协作等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得到进入工作岗位前的综合训练,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培训。
在校外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找准项目、找准现场教学的载体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结合专业的自身需求情况,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找到合适的工程项目作为实施教学的载体。如果生产企业没有很合适的项目载体,也可以分解组合各个生产过程,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满足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将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散插入到不同项目中,甚至是不同的企业中去。
4.保证实施卓越计划软硬件条件,包括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学师资、保证实施卓越计划的资金准备
卓越计划的实施需要校企合作双方在实验、实训基地上加大投入,以满足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一般情况下,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专业的基本教学条件均已经具备,卓越计划的实施实际上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培养方案中有关实践教学的部分予以强化,对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上更多地考虑生产对象的需求,更多地考虑具体的实际生产过程。因此,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需要更多地借鉴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在满足专业教学基本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将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内容编制到实训环节中。实训项目的设置必须是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仅仅满足个例企业的需要,以使学生毕业后的适应面比较广,就业门路通畅。
实施卓越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配备专业培养所需要的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创办以来,我院一直重视年轻教师的工程化培训。从2008年以来,对年轻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必须参与以工程项目为背景的项目实训,项目实施的周期不限。要求教师参与整个项目的调研、需求分析、软件架构、程序编制、软件测试、调试与运行的全过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必须参加以实际生产对象(电子装置)为依托的生产过程,参加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外协采购、工艺过程编制、项目的分解与组合,承担实际生产对象某个功能环节,完成该环节的设计、工艺、制作、调试,参加整个系统的联调、编制装置设计与调试报告。教师所参与的项目完成之后,要求编制完成项目总结报告,包括该教师所完成的部分内容及其运行情况。请校外专家评阅,给出评阅结果,并作为教师获得年度考核等及获得校内津贴档次的主要依据。通过四年多的实际操作,我院的年轻教师均轮岗轮训一次,极大地丰富了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充实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在教师轮训的过程中,为丰富教师资源,我院聘请企业里具有实践经验又具有理论水平、善于表达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校外兼职教师,以外聘兼职教师的编制管理,预先和他们交流教学环节、教学要求,使兼职教师顺利承担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充实卓越计划的教师资源,实施教学过程中引进了一些具备实践工程背景的教师加盟卓越计划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逐利的进一步强化,企业逐步失去原有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能。但是,卓越计划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需要企业承担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企业技术人员的额外投入,或多或少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行,需要学校对此工作有更大的投入,充分利用学校的社会资源保证卓越计划的实施。而教育部、教育厅在给予学校以卓越计划实施高校的“头衔”时,并没有额外给予高等学校以经费支持。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企业人员参与卓越计划教学过程的人员学校需要给予适当的报酬,以调动企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为此,学校针对参与卓越计划培养的专业均给予了适当的经费支持,学院内部则通过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包括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申报、企业所属产品的更新换代、装备的技术改造、技术或新产品开发等,增强学校实施卓越计划教学活动的造血功能,维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赢合作关系。
5.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多次反复,不断完善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制订完成后,经过校内、校外、企业专家评审这三个环节多个回合,吸纳校友及合作企业方的意见,修改培养方案与专业培养规范相抵触的教学内容,修改并筛选与专业培养规范不能很好吻合的实训教学内容,调整与企业运作不相适应的教学实训环节,以使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得到校企双方的一致认可,保证卓越计划后续实施的可行性。[4]
卓越计划开始实施之前,校内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娴熟有加。校外的实践教学因为是企业的额外事务,需要校内、外教师的广泛沟通、深入交流教学环节的各个细节,甚至包含实践教学过程中每天的安排、学生的住宿、吃饭等生活的琐事均要考虑到,毕竟学生要离开原来有一批服务人员为其提供学习、生活条件的环境,到一个相对陌生而又需要更多自理的场所中,进行一个比较新鲜教学过程。如果原计划的教学环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相冲突,就需要校企双方探讨教学环节的调整及实施的调整方案,以保证教学环节的如期实施。
二、项目的实施及实践的意义
软件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于2012年秋学期如期实施。目前,两专业涉及到与校企双方合作进行的教学项目主要是一些前期的基础项目,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认识实习、单元项目实习、软件工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训等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尚不需要企业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实施的时间也比较短,项目的进展情况、考核情况良好。今年春学期,学校安排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了为期1周的专业认识实习及2周的单元项目实习,安排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了为期1周职业生涯规划和2周的课程实训。因为预先计划比较周密,学生在现场实习教学工作比较紧凑,工作量比较饱满,实习效果明显,学生收获颇丰,企业老师、学校老师评价及学生的反映良好。
目前正在规划今秋、明春两学期的校企合作培训、实践教学环节的计划与安排工作。随着合作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尤其是后续合作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时间比较长,势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出现比较多的问题,需要合作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承担并高质量地进行卓越计划教学过程,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
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卓越计划才实施了一年,后面的路还很长、很艰辛,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协调,毕竟校企合作进行卓越计划培养涉及到两个独立的体制、群体,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在双方协调后才能进行,出现问题也需要校企双方坐下来交流才得以解决。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合作给双方带来的一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不言而喻,具有在学校无法用黑板、多媒体传递的很多信息,对学生的专业规划、个人发展、价值观形成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束语
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的许多环节实施还有待实践的检验,随后的合作教学过程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加以完善与提高。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的建立还需要逐步建立与完善、丰富与发展,相关的教学配套措施还需要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建立,实践、实训场地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总之,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一个逐步展开、逐步完善提高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梁万用,江泳,等.面向卓越计划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5-86.
[2]谢东,.基于卓越计划的电类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80-83.
沙克:田院长,面对各地的青年读者包括广大学子,我代表《现代青年》杂志采访您。首先想听您说说,在青少年时代你是怎样追求理想的,那个时代什么东西在你心中最有份量?
田敏:我1965年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一个军人家庭,后随父亲转业到苏北生活。我的青少年时处于七八十年代,正是我读书求学的时期,经过中小学阶段的学习,1983年考入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分配在江苏省淮阴工学院任教。90年代读研究生,获得东南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学生时代追求理想的方式比较单纯,刻苦学习文化和专业技能,取得优良成绩,不断晋升学业,增长知识和技能。人不能没有信仰,这一点最重要。我青少年时期心怀崇高的信仰,首先是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求学,然后是把小我价值融入事业追求,立志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沙克:请向大家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历。促成您事业成就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人生应该有怎样的担当?
田敏:我从事教育事业20多年来,历任淮阴工业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教师、电气技术教研室主任,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主任,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等职。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动力和因素有很多,我觉得社会责任和人生目标是事业的重要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就能勤于思、敏于行。
李银河的许多文化观、价值观基于人本主义,我比较赞同她对实现自我价值、维护自身利益的观点。同时我也认为,一个社会的价值构成,永远应该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双向系统,这是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全部动力。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别人,对家庭还是社会,人生必须有所担当,有担当的人能够客观而认真地对待事物,就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样,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得出不同结果和解决方案,多做事,多解题,多积累,逐步实现事业的价值。
沙克:当我们的社会从电子技术时代进入信息技术时代,数字生活的无穷关联、无限丰富带来无尽的机会。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你身为一院之长,对办学持着什么理念,学生培养如何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田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培养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多年来,学院秉承“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设立“校中厂”和“厂中校”,不断深化与联想集团、华为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和西子奥的斯公司等大型企业的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合作培训等,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
沙克:从媒体信息和社会评价得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集质量、特色和品牌于一身的高职院校,您怎么看待这份评价。
田敏:学院非常重视人才质量的培养,把办学质量当作生命线,精心打造办学特色,以质量铸就品牌,用特色引领发展。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的专业建设体系,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形成电子信息、通信技术、软件服务外包等优势专业群。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连续四年在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天津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金牌,团体和个人金牌总数达到了12块,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当前,学院正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狠抓内涵建设,为建设国内一流的、特色化、创新型的品牌高职院而不断进取。
沙克:您觉得当代大学生具有那些特点和优势,存在那些不足需要改进,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此有何作为。
田敏:普遍来讲,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求学和生活的条件比较优越,他们比较聪明,思维活跃,使用电脑网络的能力,外语能力,利用现代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较强,文化知识的信息量比过去大得多。
在生活多元化的社会里,青年人的注意力和精力容易分散,缺少恒定的奋斗目标,因而一些大学生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有时候会眼高手低,跟社会实践产生脱节。一旦遭遇困难和挫折,承受能力往往比较弱。
我们学院注重实训,即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出了校门,能上岗当任,发挥专业技术的作用。
沙克:有成功者说,人生要按计划走,也有成功者说,人生要应时顺变。按您的阅历经验,觉得应该怎么把持人生?
田敏: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人生既要有长远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计划,让自己产生责任和压力,催促自己获得做人做事的正能量。
生活在现实环境中,外界的事物不断发生变化,青年人的生理心理不断变化,容易造成主观意愿与客观现实的错位或落差。如果一个人太个性化、太理想化,只顾自身的愿望诉求而不联系实际,就会与社会发生碰撞,影响自身情绪和积极性。一个人应该顺势而上,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也应该因势而变,调整完善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这样才能适应现实,反过来克服弊端、促使社会进步。
作家沈从文说过,社会是一本大书。我们在阅读这本大书时,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实践出真知,实事求是,把握人生,实现理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文化软实力;实施构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30-02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目前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综合竞争力博弈的重要体现,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所凸显的社会性、职业性、实践性和特色性相互交融都为区域社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建设,普遍只关注硬件设施建设的物质保障等硬指标上,却往往忽略了校园文化软实力架构。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社会性文化不突出、校园内职业性氛围不浓郁,高职精神文化、办学理念和文化宣传不重视等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如何发挥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如何着力打造和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相关理论概述
(一)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概述
“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他指出:“力量的这一方面,即使人随我欲,可称为间接地或者同化式的实力表现”[2],“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无形力量资源关系紧密。这一方面可以认为是软实力。”[3]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等产生的吸引力,通过让他人自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文化软实力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国民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等一系列包含物态化在内的精神性因素,通过媒体、信息资源、学术著作及规章制度等途径,将民族习性、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及政治制度等精神因素对外展现和渗透的力量,具有无形性和“润物无声”的特点。孙子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老子的《道德经》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阐释出“至弱”可以“至坚”,甚至势不可挡的威力,体现出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化于人、物而外示光辉和魅力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概述
马克斯・韦伯曾从文化层面提出社会学假说,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的文化精神,并外化为一种“社会精神气质”[4]。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构架本质,即是提升高职院校的精神气质,体现在物质、制度、意识等方面,内化外溢能够渗透到校园文化运行的各个层面发挥特定功能并起动力作用。通过高职院校的历史、行业企业历史、校风校纪及主流意识形态蕴涵的整体价值取向,提供给个体或社会运行的精神动力,同时对外表现为学院精神、道德规范、纪律约束等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认同力,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素。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构成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不断融合行业企业文化、区域社会文化及学院内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深化,因此校园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的不同层面,在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力而表现出来的,以下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软实力三个层面实施构架。
(一)物质层面文化软实力
物质层面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是指学院主体在校园学习生活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具体指直接满足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设备、设施等文化产品等,物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是其他层面文化软实力形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制度、规范观念及文化精神等要素,必须借助物质层面的文化软实力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社会建立沟通、交流与联系,传播自己的制度、价值观和文化精神,产生感染力、影响力和说服力,逐渐得到社会的理解、熟悉直至认同接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物质层面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机理,是借助各种传播途径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信息,让外界感知和接受、并产生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文化资源。
(二)制度层面文化软实力
制度层面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是由高职院校的组织架构、相关规则所构成的制度文化,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校风校纪,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企业行业以及与区域社会发展的特定地位关系所建立起来的规范性体系,并用这些规范所反映的价值观念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在长期沟通和发展中,逐渐形成被行业、企业和区域社会所认知直至接受的各种制度、规范等资源的运用能力。制度层面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机理是引导外界从物质层面文化软实力过渡到精神层面文化软实力的推动力,促进人们对高职院校内部运行特有的组织架构和相关规则了解的基础上起到加强的作用,引导人们认识到该高职院校核心价值的驱动力。
(三)精神层面文化软实力
精神层面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是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等体现人们文化超越性和创造性本质,内在于人们心理和观念层面的深层认知资源的运用能力,表现为学院精神、学院传统和学院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人们形成对待事物的价值信念和思维模式,从而进行价值判断、确立价值取向的作用力。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精神层面文化,挖掘内涵于其中的“深层”价值观、信仰、文化理念的引导力,凝结出独有的高职院校校园群体心理状态,体现出该群体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外界对其校园文化所体现的内涵价值观进行了解的引导力。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三个层次间相互联系、影响、制约和渗透,构成既相适应又具张力的内外层级的隶属关系,是一个互联互动全面协调且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精神层面的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中最稳定的部分,起到统领、支配和激励的作用;物质层面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体系中最活跃的层面,它与经验的外部自然环境衔接,归属、服从并提供资源或能量;制度层面文化软实力是过渡层,将超验理念变成实际行动的桥梁。三者构成统一的价值观,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逐步完成从个体无序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和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导向功能,可保障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稳定,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操作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能够服务行业企业,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高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行业职业特色,因此在高职院校物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凸显出行业企业和职业特色,承载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传承和基础。
1.学院教学楼实训楼的环境布置体现行业企业特色,优化大学软环境。相关环境布置要凸显出学院专业发展的历程、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发展情况的简介和说明,以及相关单位用人要求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信息。在教学楼或实训楼的走廊或楼梯处,陈列出著名校友、成功企业家的事迹图展,从整体外部环境中体现行业、企业特色,围绕“服务行业、服务产业”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布置教学楼和实训教室。
2.建设和开发标志性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实验实训基地是满足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操作人才的摇篮,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配备设施齐全实验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丰富专业建设和发展,集中建设数控实习车间、拆装维修实训室、材料性能实验室、计算机拆装实验室、CAXA仿真实训室、JAVA实验室、动画设计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可以满足各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3.突出以生为本,转变培养方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需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努力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合作讨论、虚拟情境、模拟仿真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例如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真实工作场景的模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项目的操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模拟车间和电子产品生产线,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虚拟公司。通过仿真模拟训练,使学生在学校实训室就能体会到产品生产操作的感受,不仅较好的掌握专业操作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职业岗位规范的初步训练,同时创造出学院的文化品牌和特色,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和提炼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而成为学院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
建设高质量特色化的高职院校,不仅仅需要设施、教科研仪器等硬件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和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既是学院教育教学全过程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同时也是其独特性、社会性、创造性、职业性和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是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从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看,加强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顺应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是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使命体现;从高职院校的内部环境看,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凝聚力量、加强管理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有利举措。
参考文献:
[1]袁廷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努力办好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在第十次全国社院学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2]Joseph Nye.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NewYork:Basic Book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0:23-45.
[3]Robert W.Rydell,Rob Kroes.The Americanization of the World
“明礼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行为。大学生没有真正的进入社会,虽然懂得一些基本的礼貌,但还是缺乏应有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校内进行必要的文明礼貌教育,既能帮助他们懂得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又能提高他们个人的社交能力。“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很多人认为社会转轨时期自然会出现信用危机,甚至把市场经济与信用滑坡混为一谈,其实市场经济的前提是信用经济,“诚信”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现在社会上的信用危机也开始侵入校园,大学生中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大学生个人至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学校和他人的利益。所以,要让大学生成为守信用、重良知的人,必须进行信用教育,这是学会做人的一个基本道理。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立身处世之道,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模式。
“团结友善”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现代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强调个性,好胜心强,所以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厉害,很容易造成好、中、差学生的分化现象,这使学生间的交往有了一定的障碍,也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原因之一。所以,教育大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适当地让他们学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有利于加强同学间的亲善关系,增加与人相处的亲和力。
“勤俭自强”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现代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依赖性较强,个人意识比较强,于是就出现了“勤俭”不足,“自强、自立”意识不足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学校里要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学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鼓励他们参加勤工俭学,让他们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艰辛,在这基础上培养“勤俭自强”的道德素质。
“奉献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敬业”就是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地了解世界,了解他人,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成为符合时代精神的成功的人;“奉献”主要是规范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申出大学生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学校可以在校内外设立一系列学生实践基地,组织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奉献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校德育要有成效,《纲要》的道德规范在高校德育中要有其侧重点,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大学生道德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上
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我们重视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别是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系统应一其他机构一起,帮助促进人权、培养民主的行为和确定从未像当今时代如此必要的价值观,如尊重人的尊严,宽容,对话,团结和互助。”
就我国的历史、现实情况而言,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都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其根本之点在于全体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专门活动组织,其对大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尤为深刻。尤其是在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趋于复杂化、多样化,社会上存在着道德松弛、世风沉沦、价值混乱、舆论不张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素质,建立起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培养道德健全的公民。无论是从减少犯罪、减少道德上的无序,还是从建设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而言,都将有其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有:
1、要加强普世伦理的教育,使大学生在“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意识层面上逐渐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有道德自律。全球伦理,又叫世界伦理或全球伦理,简言之,即是全球共行的道德规范和共同道德价值。它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处基本共识,凝聚了各种文化传统、各种伦理思想的共同智慧和主要精华。决定人类的共同命运的诸多世界性问题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因此,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全球伦理可以被理解为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关系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体系,是人类整体为了求得生存和健康发展所能够接受、也应当遵守的一系列基本伦理道德原则。应通过全球伦理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经济伦理观、环境伦理观、生命伦理观、生态伦理观、科技伦理观、交住伦理观、消费伦理观等等,使大学生学会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前提来思考道德问题,吸收和借鉴人类共同的道德文明成果,具有整合不同道德价值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事务。
与本篇 2012年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总结 内容有关的:
关键词:新生班级 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42
现在民办高职大专院校中的学生都是90后,所处于的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且家庭经济环境比较好,有比较明显的“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少与人沟通,少过集体生活”的特点。进入大学后,除了班级团队,还有各种各样的团队融入他们的大学生活,这些团队能够固定或者完善他们原来还不太完整的集体价值观。作为新生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的成长都离不开这些团队的影响,以下各种团队的正面影响正好能够促进新生班级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学长团队就像一盏明灯,点亮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道路
刚从高中毕业过来的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是处于陌生状态,如何能够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长在这段过渡时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分担了辅导员的大量工作。所以挑选一批学习成绩,职业规划、沟通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大二学生,组建起一批学长团队显得尤为重要。学长团队的构成可以考虑到男女比例,对应专业等合理搭配。学长团队的工作重点可以由刚开始的事务性工作到后期思想引导的合理转变。学长团队的沿用周期可以从以往的“阶段性任用”到“永远的学长”的转变,让学长一直引导学弟学妹到毕业,甚至到工作阶段。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方式,能让学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成就感也愈发强烈,班级管理工作就愈发活力。
2 团结奋进的班干团队对建设新生班级起关键作用
入学初,新生班级中同学之间虽然互不了解,但还是需要通过民主方式尽快组建起本班的班干团队,以有利于班上事务正常运行和凝聚班级每一位同学。通过同学们之间最初的印象和上台竞选,民主投票选出来的班干,肯定在能力素质或者业务水平上参差不齐,所以班干团队民主产生后的班干培训是必要的。培训班干团队,可以从各个班干所负责的工作范围进行对应的业务培训,及对全体干部进行态度和标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一个优秀班干和优秀班级团队的标准存在哪些维度,他们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才能注意到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由于民主选举的班干是凭全班同学的最初印象,其工作中的能力素质或工作态度需要时间检验,所以在一个月的试用期之后,可以对最初选出的班干团队尝试进行班级民主评议,根据评议结果针对每个班干进行考量,如果出现比较多差评,反馈表明不再适合担任班干的可以进行个别调整,对存在一些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可以反馈给班干加以改正,这样可以对班干团队作最大的优化,为班级管理添增有效活力。
3 拥有浓厚团队氛围和合理制度的班级团队,能让同学有集体的归宿感和方向感
班级是学生来到大学里面的第一个团队,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团队。班级最初的建立常要从制度建设和团队文化上花大功夫,大学三年的班级规划书,能够很好地指引班级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班级班规能够规范每个同学的日常行为。班徽、班歌、班服,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班级微博等元素都是能够凝聚班级人心,塑造班级友爱氛围的有效工具。班干通过班级事务手册、班级微博或博客、微视频和相册等方式记录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积累班级生活的美好回忆,让同学感受大学生活的精彩,班级同学才不至于空虚寂寞,才会更加有信心和冲劲为自己充实大学生活而更加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每个同学建立起一种班级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个体对班级集体的有效合力。
4 宿舍团队就像一个“家”,呵护成员成长的日日夜夜
大学生在宿舍的时间占了大学生活时间的绝大部分,且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在高中就没有住宿的经历,不懂如何度过宿舍的集体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都因一些生活小事或者性格不合等问题引起不少的宿舍矛盾。譬如现在复旦大学投毒案等高校凶杀案就是宿舍团队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而引起的悲剧。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跟新生们强调宿舍和谐友爱的氛围是精彩大学生活的一个强有力保障。平时的宿舍生活可以慢慢地营造闺蜜或者亲密战友的氛围。一个融洽的宿舍团队氛围才能为他们学习、工作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为班级这个大“家”起促进作用。
5 非正式领导团队是班级团队的“隐形细胞”
非正式领导团队是指共同的工作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它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明确的领导者。譬如在一些班级当中,很多因同乡情、兴趣爱好或共同价值观而常聚在一起的非正式领导团队,这团队中虽然没有明确的一个领导者,但是日常学习生活中总有一个人在当中威望比较高或有影响力,所以对这些团队的管理要注意比较随性地与这些团队沟通,准确地辨别出哪个是当中的“领导者”,主动与其沟通,把正面的信息向其传达,这样就有利于对这个非正式领导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
6 各种学生工作的团队可对学生可以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新生刚进入大学,诸如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各种团体的招聘面试纷至沓来。每个团体的组织者为了本团体的团队氛围和工作目标,都能对这些新生以人文关怀的姿态进行工作生活上的引导,新生们也潜移默化地对本团队或部门的负责人产生深厚的工作情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干部对这些新生的影响也不亚于老师教育的影响,也间接为新生班级建设提供辅助教育。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思维模式方面不够成熟。对这些新生班级的管理,不能单靠老师的教育管理,更加应该重视他们所在的团队的打造或借力,这样才能够让这些新生快速健康地成长为独立人格的成年人,和建立起和谐上进的优秀班级团队。
参考文献:
[1]江本智.大学新生团队意识的特点及其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9):192.
[2]农智杰.90后大学新生团队合作精神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80.
[关键词]专业认同;专业学习;优势学科
[中图分类号] G4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38-04
大学阶段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围绕专业展开。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专业认同可理解为“我是谁”及“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1]近些年,随着各种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社会影响力的增强,我国高校的分层化趋势加强。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先选高校,然后选专业。很多高考学生为了能进入理想的高校,往往在专业选择上服从调剂。同时,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存在从众现象,一味地选择高校的优势学科或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而较少考虑专业是否和兴趣相符。因此,进入高校后,并非所有的大学新生都喜欢或了解所学专业,当然也就谈不上认同所学专业了。在这种情 况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受到一程度的影响,甚至有少数大学新生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而退学。
本研究在对大学新生的专业认同水平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试图了解大学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特点,了解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志愿时专业认同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专业认同水平对学业成绩的正向促进关系是否存在?研究这些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在招生和培养环节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能使学生尽可能地选择到满意的专业,在本科学习阶段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一、概念界定
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究。具体表现为学习者能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与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他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与该专业杰出者一样的人的反应。[2]
专业认同可分为认知、情感、价值观和行为四个子维度。专业认知是个人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是形成专业认同的基础。专业情感是个人对专业的态度,当对专业产生否定、抵触情绪时,表现在学习上将是学习者对学业的懈怠;而对专业产生积极情绪时,表现在专业学习上则是学习者会更加的投入和积极。专业价值观是指个人将专业与自己的学习、未来发展以及家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可专业的社会价值并愿意将专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专业行为包括内在的行为动机和外显的行为表现。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2015年1月至3月及2016年1月至3月的两次问卷调查。调查采取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已完成一个学期学习的大学本科新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为90%,有效问卷262份,有效比率达到87.3%。参与调研的大学本科新生来自全国32所高校的56个专业。其中,男生138人,女生124人;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管理科学)116人,数理类专业(数学及应用数学、统计、物理)25人,工程类专业(工程造价、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环境、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建筑等)98人,人文类专业(日语、商务英语、审计、法学、广告学等)23人。专业选择志愿方面,自己选择专业的171人,遵从父母和他人意愿而选择专业的14人,调剂专业77人。学业成绩方面,成绩较差的58人,成绩中等的157人,成绩较好的47人。
(二)主要变量
1.专业认同。专业认同量表改编自秦攀博(2009)[3]和黄涛(2008)[4]的专业认同量表,共有40个题项,采用李克特五分值量表,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等级,依次赋值1到5分,分值越高,表示对专业的认同程度越高。
2.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分为较好、中等和^差三个类别,采取主观评价。
3.控制变量。研究对学生的性别、专业选择志愿、专业和学校等信息进行了调查。
(三)信效度分析
为了确保有效性,本文使用Amos20.0对专业认同量表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从表1可看出,卡方值/自由度介于1和3之间,GFI、NFI、TLI和CFI大于0.90,RMSEA小于0.08,RMR小于0.05,这些说明数据和模型拟合良好。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专业认知和专业价值观的组合信度值均大于0.70,这说明测量模型的构念信度良好。所有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量大于0.50,这说明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良好。总的来说,本文变量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专业认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认同总体情况
专业认同调查采用5分值量表,3分为理论中值,大于等于4为认同状态。
1.专业认知方面。主要考查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就业状况、专业地位及外界评价。调查显示,了解本专业的学生达到141人,占总体受试大学生的比例为53.8%;知道本专业对学习者素质的要求的学生人数为134人,占总体受试大学生的比例为51.1%;了解本专业的就业状况的学生人数为135人,占总体受试大学生的比例为51.5%;知道本专业在学校的地位的学生人数为181人,占总体受试大学生的比例为69.1%;知道外界对本专业的评价的学生人数达到150人,占总体受试大学生的比例为57.3%。
2.专业情感方面。主要考查大学生对专业的喜欢、接受和正面评价程度。喜欢学习本专业的学生达到157人,占总体的比例为59.9%;在内心里已经接受本专业的学生人数为158人,占总体的比例为60.3%;对本专业有比较正面的评价的学生人数166人,占总体的比例为63.4%;有151人对本专业产生了积极的感情,占总体的比例为57.6%;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的学生人数为156人,占总体的比例为59.5%;乐意从事和本专业有关的工作的学生人数为171人,占总体的比例为65.3%。
3.专业价值观方面。主要考查大学生对专业学习、个人努力和专业成就的看法。198人及时认真完成专业课程作业,占体的比例为75.6%;194人将专业学习的进步归功于个人努力,占总体的比例为74%;225人认为专业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占总体的比例为85.9%;209人敬佩本专业领域有成就的专家,占总体的比例为79.8%。
4.专业行为方面。经常阅读专业书籍的人数仅为66人,占总体的比例为25.2%;主动了解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的人数仅为77人,占总体的比例为29.4%;花费很多时间在专业学习上的学生人数为102人,占总体的比例为38.9%;专业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达到159人,占总体的比例为60.7%。
专业认同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行为维度得分是各维度的有关题项得分的平均值。从表2可看出,大学本科新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价值观的均值都高于3,处于中上水平,专业行为相对较低,低于中等水平。
(二)专业认同的性别差异分析
从表3可知,男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高于女生,女生的专业价值观高于男生。在对男生、女生的独立样本检验之后发现,男生、女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价值观没有显著差异,但男生的专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女生(T=2.003,P=0.046)。
(三)专业认同的专业类别差异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情况我们发现,管理类大学本科新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行为水平低于理学类、工程类和人文类,除了管理类和理学类在专业情感的组间差异显著之外,在其他维度的组间差异都不显著,具体如表4所示。
(四)专业认同的专业选择差异
专业选择志愿不同的大学本科新生在专业认同各维度存在差异,具体如表5所示,调剂进校的本科生一年级学生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行为上显著低于自己选择志愿的学生,自己选择志愿的学生和在父母及他人意愿下选择志愿的学生在专业认同各维度的差异不显著。
(五)专业认同的学业成绩差异分析
由于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只考查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在专业认同各维度是否存在差异。从表6可看出,不同学业成绩的大学本科新生在专业认同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成绩较好的大学本科新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显著高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成绩中等的大学本科新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行为显著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成绩中等和成绩较好的大学本科新生在专业价值观的差异不显著。
(六)专业认同的高校差异分析
国内高校大多设立了较高的转专业门槛,譬如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成绩需要在原专业排名10%,或有关课程成绩不低于75分,转入和转出人数比例有限制,等等。在所调研的高校中,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学生可自由调整专业。从表7可看出,转专业难度低的高校的大学本科新生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行为上显著高于转专业难度高的高校学生。
在262位受试对象中,仅有6名学生来自一般本科高校,其他都是一本以上高校。本研究根据高校是否是211高校对学生的专业认同各维度进行比较。从表8可看出,211高校的大学本科新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行为都显著高于非211高校的学生。
(七)专业调整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前述专业调整难度低的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高于专业调整难度高的高校学生。为了考查专业调整和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追踪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级成功实现专业调整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工在线网站的校获奖名单,不考虑新生获奖情况,统计在调整专业之后的两年至少获得1次校铜奖以上的人数。在2012级转专业的194人中,114人获奖,占比58.76%,而各年级的平均获奖率在40%左右。在转入管理学院的35人中,19人获奖,其中2人获得最高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在转入物理学院的53人中,30人获奖,其中2人获得郭沫若奖学金。转入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3人全部获奖,其中1人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在转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15人中, 7人获奖,其中1人获得郭沫若奖学金。2012级共有34人获得郭沫若奖学金者,其中转专业的人数为6人,占比17.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实现专业调整的大学本科新生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学习效率更高,专业发展更好。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第一,大学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仅在专业行为方面低于中等水平。第二,大学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在性别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在专业、专业选择志愿、高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管理类专业的大学新生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行为方面显著低于理科类专业的学生。自己选择专业的大学新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调剂进校的大学新生。可自由调整专业的高校新生专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转专业门槛高的高校新生;211高校的大学新生在专业认同各维度也显著高于非211高校的大学新生。
本研究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首先,高校在招生时要加强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特色、就业等方面的宣传,尽量录取第一志愿的学生。新生入学时,高校要加强对专业培养方案的宣传,减少学生在专业选择时的从众行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价值观水平。
其次,高校可适度降低转专业难度,增强专业的柔性。目前,只有极少数高校在较大范围内允许本科生调整专业。很多高校实行专业大类招生,学生可以在专业大类的多个专业之间进行选择,但专业大类之外的专业选择仍有较高限制。总的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转专业门槛较高。很多对所学专业认同低的学生只能痛苦地继续专业学习,逃课、学习懈怠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增强专业培养过程的柔性,允许学生重新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成功实现专业调整的学生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学习效率更高,专业发展更好。对于不能转专业的学生,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促进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同时,可通过设立第二学位和开设更多的平台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再次,建立创新型本科生培养模式,为本科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专业实践与训练的机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并非固定不变,其在参与专业活动的过程中能逐渐形成高度的专业认同,从而提升本科生教育的整体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Beijaard D., Verloop N., Vermunt J. D., teachers’ per?鄄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 knowledge perspective[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0(7):749-764.
[2] 王顶明.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8-22.
【关键词】现状形势;课程体系;就业指导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焦点问题。
袁贵仁部长于2011年11月在京举行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讲到,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在总量压力持续上升的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要与就业的良性互动。并明确提出加强毕业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提出明确要求。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分析高校毕业生的症结并找到解决方案显得尤为必要。
一、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
20世纪末至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由原来的两位数增长下降到目前的一位数。按照经济学的原理,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因此增加一百万个。与此相对应,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就减少一百万个,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大大减少了劳动岗位的供给。传统行业要么缺少市场竞争力逐渐被淘汰,要么是因为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而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政府职能部门减员增效也减少了对大学生的需求。[1]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中,人才市场、就业市场等相关就业体制有待完善。
(二)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全球金融危机来的警示,就是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危机。经济较发达繁荣地域,选择过热,就业压力较大,中西部省市用人需求较多,但条件、待遇较低,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级别来看,学校的差异与就业好坏产生正比例关系。[2]从学历上看,社会越趋于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上看,偏向于计算机、电子、通讯、机械、医药等专业,而对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专业需求较少。
(三)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现状
通过对诸多高校的就业工作调研发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团队素质普遍略显不高,很少受到就业指导培训,只是任凭工作经验和主观认识开展工作。其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在教育手段上缺乏投入,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实用性不强,新鲜信息量少且滞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心理学知识尚未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得以应用。[4]最后,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短缺、信息相对闭塞,导致市场信息不顺畅,使得有关信息传播、反馈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路或断路现象。
二、某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
安徽省某高校率先进行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提出了“不让一个人学生失业”的就业精神。
(一)探索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教育模式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单词的缩写,理解为“‘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 and learning)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是以是以现代工业产品或系统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进甚至终结废弃的全过程为载体,在继续保持科学基础的前提下,着重强调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加强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能力。其标准直接参照工业级的需求。[5]CDIO提倡的精神与其高校的“应用型”校址不谋而合,其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
CDIO对工程毕业生培养目标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故在就业课程体系上,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
该高校开设的课程知识架构和内容围绕“课堂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精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采用Inquiring-based Learning和Experimental Learning,[6]即探究式和实践式教学模式。促进知和行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2.CDIO教学模式教学阶段(如图1)
3.就业指导课具体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计上,采用“计划――实施――评价”三位一体,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听懂多少知识”到“用到多少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概述章节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师思路引导学生应探讨的课题”。该高校压缩了授课课时,课程形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
这种培养突出了CDIO的产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个人素质、团队意识、系统适应能力与综合调控思想得到有效提升。
4.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价
完全根据CDIO教育模式的12条标准,[6]且实施学生自评。自评各项涉及:学习效果、工程就业导论、实习心得、专业评估、教师教学能力等。
(二)将奥德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就业指导课中
就业指导课如何从内容、形式等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案例教学法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1.通过真实的正反案例,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采用奥德案例教学法时候,选材注重真实性、实效性、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以及启发性。案例教学过程是:案例展示――组织引导案例分析――案例点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多媒体,并注重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
(三)毕业生就业心理培训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下就业指导工作新的要务。该高校首次将心理教育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成为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是指毕业生在求职或就业过程遇到挫折,无法看清人生方向产生的消极情绪。轻度焦虑可以激发个人潜能,但过度焦虑易造成生理问题,甚至出现过激行为。目前毕业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天之骄子”的自负心理;
2.“白玉有瑕”的自卑心理;
3.“温良恭俭让”的保守心理;
4.“举棋不定”的犹豫心理。
该高校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培训,配合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心理素质培训。成功解决了一些毕业生的心理障碍,扼杀这些不良心理诱因于摇篮之中。
(四)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对话平台
此平台是一个保证学生就业的综合平台,包含提供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咨询、社会需求信息、就业活动、校企合作论坛等。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方便之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自身,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赢得对未来的主动权。
通过QQ、Fetion、Email、留言等网络新鲜载体,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高校的人文关怀。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空间,及时实习单位具体信息,供学生参考选择。同时开展各类就业指导活动。
三、就业工作的若干对策
(一)政府角色定位
目前,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着指导者、监督者和调控者的角色。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演变过程,正是政府对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7]。
1.政府应是大学生就业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大学生就业系统模式是“市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自主创业”,重新诠释为“政府×(市场+学校+用人单位+自主创业)”。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尚未彻底,政府与其他要素建立起伙伴关系,在政府良好有序的市场调节和人力资源配置前提下,才能让各个要素有效执行,发挥积极效用。
2.政府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保证就业质量
当前各个高校的就业率数字表面让人看上去放心,但就业质量让人担心。就业质量不仅仅只是是否能就业,还包含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待遇福利、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的忠诚程度等内容,反映出就业的优劣、层次、结构和性质。这些年来,就业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整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政府首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更多发展战略性新型企业;其次,加快对区域性经济结构的调制,缩小省与省、市与市、城与乡的经济差距,加强中小城市的发展;再次,对所有制有所协调,政府应把毕业生的就业重点扩大到中小型企业。
3.政府需引导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政府通过对就业需求的宏观预测,引导高校对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政府利用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对高校招生人数、学历层次与专业设置进行监督,防止盲目扩展、盲目设置,建立起“就业面向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评估机制。政府主动协调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加强对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之间联系与互动。
(二)就业指导队伍专家化
前文已阐述了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人员素质不高,这直接牵扯到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能力,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情况。所以高校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迫在眉睫。
1.指导队伍应具有正确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职业道德。这样才有资格去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辅导。
2.其次,就业队伍需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对市场机制、企业用人机制、市场需求机制需深入探究,这样才能有意识、有方向的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网络,与用人单位深入及时有效地交流,将毕业生“营销”给合适的企业。
3.就业指导队伍革新观念,转变思想,及时学习。应从管理学生这种习惯性,转换角色,用新的理论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不断研究就业市场变化,研究供求变化,研究资源使用最佳原则。
(三)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位面向应用的学科,在中国高校教学尚处于萌芽状态。应采用“研究性学习,自我发现为主”,培养学生调研采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能够对信息观点进行自我报告、自我剖析,进行原创性的研究以寻找策略以解决问题,并能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创新研究。
美国学业指导事业发展蓬勃,通过调研发现主要是美国文化崇尚个体,在教学中体现为尊重学生个体需求、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美国高校更强调对学生的服务意识,教师只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引路人与辅助者,在学生自主成长的过程中起保驾护航与航向灯的作用。这种教育内驱动力值得我们高校深思。高校应该在学业指导课程中有大胆尝试,安徽某高校逐步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走在高校前列,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修正,适当时机向高校辐射。
(四)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所谓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是分年级逐步实施就业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创业指导等内容,将求职、就业意识逐步强化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全程化指导的理念。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大学一年级。主要侧重于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初步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设定人生总目标和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
大学二年级。主要侧重于就业能力的培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培养职业理想,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学会挖掘自己的潜能。督促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三年级。主要侧重于职业定向指导,就业指导应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进行分类指导。大多数同学已经明确了自己的选择方向(考研、参军、出国、就业),可采用咨询、讲座、交流会、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指导。要积极开拓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自己想从事的行业、企业、职业中寻找实习锻炼机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大学四年级。主要侧重于就业实战的指导和服务。大学四年级学生进入了毕业阶段,应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掌握面试技巧、求职心理教育等,采用多种方式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模拟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应聘。此外,开展创业教育和就业观教育、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参考文献
[1]吴庆.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2).
[2]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
[3]叶许可.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35).
[4]包枫娇,刘畅.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3).
[5]查建中,董刚,奚春雁.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国行[J].计算机教育,2010(11):3-7.
[6]顾佩华,陆小华.CDIO工作坊手册[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培黎工程技术学院;应用型人才;学院转型;教育模式;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110-02
培黎工程技术学院是兰州城市学院的一个二级学院,学院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院设有工学、理学两个学科门类,学科间协调发展,强调理工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叉渗透,以培养具有现代工程技术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升本以来,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实践体系,努力办出特色,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一、创新教育理念,革新办学思想,探索新颖的教育模式
对于一个升本不久的学院,要实现由师范向非师范、专科向本科、理科向工科的跨越式转变,必须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教学改革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①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培黎工程技术学院在创新教育理念、革新办学思想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办学效果得到了甘肃省本科合格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在发展方向上,学院坚持由专科型学院向教学型学院的转变,由单纯人才培养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并举的转变,由基础学科研究为主向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协调发展的转变。在发展策略上,学院不比一时,求长远;不比外在,求内涵;不比综合,求特色,踏踏实实地走和谐发展之路。在发展理念上,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本科教育为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特色的原则。学院确定了以学科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为动力、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方略。在指导思想上,学院巩固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果,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适度发展教育规模;学院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工科学科群体
学院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2005年将“计算物理学”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2010年积极申报“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工科校级重点学科,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建成院级重点学科。学院已在“计算物理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学科领域初步建成四个学术研究团队,基本确立了工科学科群的发展方向。②
学院在已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焊接工程”、“数控技术”、“汽车应用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等九个专科专业的基础上,从2007年开始申报成功“物理学”本科专业,2008年成功申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9年成功申报“焊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三个本科专业,使学院真正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专业的转变,也实现了从以理科为主到以工科为主的转变,专业结构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二) 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梯队建设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院的原则,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针,加强教学名师培养与教学梯队建设,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发展潜力和应用特色的新型师资队伍。③
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为:第一,创造良好人才氛围。学院领导站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始终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思想舆论引导,使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坚强基石,是学院特色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全院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人才引进与现有教师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思想,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形成既可安居又能创业的工作环境,达到稳定队伍的目的。
第二,建立灵活用人机制。紧紧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赶抓机遇、打破常规、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实施“教师培育工程”、“教授流动站”、海外留学人员“回归工程”,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既可安居又能创业的“进退自如”灵活用人机制,开创师资队伍建设新途径,不拘一格用人才,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第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学术精神,抵制学术失范,反对虚假浮躁、急功近利,不断提高教师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教师集体荣誉感、团队责任感,提倡合作精神,在合作研究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增强教师教育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第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依托“教师高学历工程”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在抓好基础培训、学历补偿教育的同时,把培训工作转移到以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为重点的能力教育上来。重点抓好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双语教学培训和中青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工作,通过中青年在职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学术访问、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学员结构。从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发展需求出发,有计划地引进关键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接收硕士以上毕业生,通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依托“名师培育工程”,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使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培养造就一批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群体。
(三) 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教学水平日益提高
首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活动。④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讲授、讨论、习题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新现象,引入新知识、定理和规律,介绍学科史的生动事例,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实践证明讨论课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增强师生互动,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活跃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发言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发现学生在概念上的理解错误以便及时纠正。习题课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总结、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部分内容首先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指定的内容,同时要求写出自学部分的读书报告;部分难度在学生自学能力范围以内的章节则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写出教案,在课堂上用15分钟左右进行讲授,这种让学生互教的方式,可强化培养学生自学、表达、撰写教案等多项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良好的。再次,全方位、多途径地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适应科学素质教育之需,学院采取开设《学科橱窗》、举办学科专业讲座、开设专业相关选修课、开放学院相关实验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演示实验等多种方式,不仅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开阔了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学科教育与技能鉴定相互协作,“一书多证”培养模式成绩显著
学院明确提出,取得专业技能证书要为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服务,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宗旨。由于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相互协作的工作原则,保证了“一书多证”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书多证”在培黎工程技术学院成绩显著。自2005年以来,学院已有1000多名学生取得了维修电工、钳工、汽车修理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等资格证书,100多名学生取得了中级国家标准制图员资格证书。所有毕业生除毕业证书以外,都取得了两个以上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一书多证”是学科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很好的协作,该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三、建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黎工程技术学院为突出应用特色,加强实践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院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项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要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构建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不断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⑤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搞好实践教学的保证
教师工程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的前提条件,学院建立符合突出实践特色的师资继续教育和企业实践制度,鼓励从事工科教学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必要的工业训练,使之从“双门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选择并依托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教师工业培训基地,让青年教师轮流到企业接受一定时间的工程训练和实践锻炼。同时,吸引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加盟,充实扩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为搞好实践教学提供保证。
(二)新颖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
在学院仪器设备有限、实习条件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学院通过引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解决难题。在实验设计方面,学院摒弃传统简单验证型实验,大量增加综合设计性和工程开发型实验。在实验方法与手段方面,学院坚持“三个转变”的做法,即变实验辅导为实验引导、变静态实验内容为动态实验内容、变面向结果为面向过程实验。在实训方面,学院植入多媒体技术,开展CAI工程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中的操作步骤、要领与技巧,以及实践中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结构性变化、形成过程等以动画形式直观地体现出来,这样将仿真引入实践教学,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后,突出了实践手段的先进性,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起点、授课信息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在联合教育方面,学院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或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3+1”等教学模式,把单一的培养模式改变成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这样既加强了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又为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毕业后顺利就业提供了机会。
(三)实训基地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
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三年来,学院共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用于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院现建有物理、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和汽车工程等五个院级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教学、实验及实习场地7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00多万元,仪器设备完好率95%以上,实验开出率100%,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基本具备了开放性和服务性的功能。另外,学院还设有CAXA培训中心和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的甘肃省第2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这些都为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院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不断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经验技能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目前,学院已与企业和学校建成10个生产实习基地和6个教学实践基地,从而保证了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积极开展科技社团活动,提高应用人才综合素质
学院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育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社团建设活动。学院设有机械创新设计、产品造型设计、CAI设计、计算机绘图、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专业社团,有计划地开展各专业技能操作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学院还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⑥自主设计、自主实习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扩大视野、启发科学思维。通过科技社团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工程设计思想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又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科技社团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证明,学生科技社团组织在形成学生良好学风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学院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实践体系、努力办出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年来,学院出版专著、教材及教参19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97篇,其中核心刊物80多篇,SCI收录30多篇;承担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省级自然科学基金5项;获国家级、省级及其地厅级各类奖励近30项,2009年,有两个项目获得科技厅鉴定,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学院教学工作严格遵循“严教、严学、严抓、严育”的方针,教学成果得到了甘肃省本科质量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风起云涌,人类社会迎来了信息化时代,学院已进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担负着人才资源开发、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和高科技创业的重任,肩负着人才强省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学院将在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城市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加强产、学、研结合,重视与省内外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办学,努力把学院建成甘肃省和兰州市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研究开发基地。
[注 释]
①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第54~60页。
②胡寿根、殷革兰、杨旭辉:《区域性高等教育普及化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期,第65~66页。
③王文燕、赵冲:《从学者到大师》,《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2期,第11~14页。
④陈彩燕:《当代英国大学课程改革与启示》,《高教探索》,2010年第2期,第65~69页。
关键词:双师型;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转型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质量保证和项目管理等理论和技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术和方法,解决软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1],成为适应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化的教师队伍[2],特别是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技能的专业队伍,即“双师型”教师。国内学者从高等工科教育、高校转型、专业建设等方面开展“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研究。简文彬提出“先期介入式”、企业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等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3]。张应语和王磊从“双师素质培养”“双师结构改善”和“组合教学团队”等方面对“双师型”教师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4]。蔡海云和熊匡汉以行动学习为理论,探讨制度支撑、专业引导、平台打造、自我提升等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举措[5]。王辉认为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建设思路,应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法律制度、考评机制、校内外互聘机制和教师队伍保障机制[6]。王少怀、刘羽和黄培明等将“双师型”专业教师建设的对策归纳为建立考核机制、提高待遇、专兼结合、搭建校企科技合作平台[7]。杨琳琳认为“双师型”专业教师建设路径,应走加强指导、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校企共建专业和课程的路径[8]。刘彦峰、李梅梅和周春生等提出转变观念、完善“双师型”教师规章制度、构建专兼职师资、加大培养力度等举措,推进“新工科”背景下“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9]。目前已有侧重于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但涉及到以软件工程专业为背景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仍较少。本文从地方经济发展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角度和教研室层次,阐述软件工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内涵,提出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多种策略,以期对地方本科院校开展软件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软件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辨析
伴随着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各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9],同时,软件行业对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如要求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承担软件测试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项目管理员、系统架构师、系统需求分析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多种岗位角色;此外,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以笔者所在德州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如下专业素养:针对具体软件项目,能够撰写可行性方案;针对用户需求或者变化的需求,能够采用专业知识进行描述和管理;熟练地阅读项目需求分析报告,选择合适软件架构和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熟练掌握编译和测试工具,编写代码实现项目功能,能够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项目质量检测;针对整个项目,能够理解实施的过程和人员分工与组织;能够根据自己兴趣选修相关课程,如前端设计、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库应用开发等课程。毕业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必然对软件工程专业的任课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专业课程一般可以分成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当然,讲授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师可以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但是这部分教师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贡献度低于专业授课教师;此外,软件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基础,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如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虽然这些专业基础课教师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些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专业基础理论为主,其相应实验或实践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这部分教师可以不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笔者所指“双师型”教师是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授课教师,这部分教师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因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教师讲授的主要是专业核心知识,如软件项目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和项目管理等,学生可以运用这些专业知识解决实际软件项目遇到的工程问题,同时,专业选修课程的授课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对学生毕业后向前端设计、移动应用、大数据应用等工作角色发展打下基础,更好符合地方软件行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应用型高校的“双师型”教师须具备相应的“优质理论教学”和“优质实践教学”,其内涵应从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对学生职业指导等方面进行界定[9],不应以教师拥有“双证书”来界定。一般来说,高校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是强项,但拥有职业技能证书并不代表教师具备一定专业实践能力,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界定“双师型”教师,因此,笔者认为软件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等学科专业教学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确定人生观的复合型教师。
二、软件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索
软件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符合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规划的要求,教研室可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现状,采取可行的措施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支持。
(一)厘清“双师型”教师的组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笔者所在单位的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教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教学工作转型过来的教师;另一部分是人事部门引进的高素质青年教师。前者虽然具备了比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但是缺乏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这部分教师需要增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后者虽然是软件工程专业毕业,但是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与实际专业教学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能力较为薄弱,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责任感还有待加强。在厘清专业教师组成的基础上,才能对从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方面培养转型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注重引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增强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工作,教研室根据专业教师的个人综合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实施对接工作。“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整合提升不是一个短暂的形成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可以提升和拓展的。
(二)注重培养师德意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责任感
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因此,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需要把师德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此外,地方本科院校都采用了教师聘任制,由于教学与科研任务重、人才培养的工程化、应用型要求、教师主导地位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专业教师更需要注重加强师德方面的建设。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思想层面上严格要求自己,要有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其次,提升自己的职业观。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对此无怨无悔,服从专业建设的安排,提升自己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逐步从教学型向教学实践型教师转变。最后,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才培养观、教学观,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不能“窥豹一斑”,而要做到“一叶知秋”的境界,专业教师需要全面熟悉自己讲授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对本专业人才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不仅要在学业方面指导学生,而且要在学生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指导,只有这样专业教师才能成为具有良好师德和教学责任感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三)多元化培养策略,全面提升实践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教师多数是硕士研究生,其成员组成属于不同的专业类型,为此,教研室可以采用校内外多种实践渠道,提升教师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逐步转变成“双师型”教师。第一,采用在实践中学习策略。该学习策略是专业教师在解决实际项目过程中边学习专业理论边实践。多数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授课教师是由其他专业转型过来的,所有专业课程不是在同一学期开设,教研室可以利用寒暑假期或其他空闲时间,组织教师提前学习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以“软件需求分析”课程为例说明如何开展培训工作,该课程开设在第三期,教研室在第一和第二学期开始组织该课程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工作,采用类似项目驱动的策略,由有实际软件项目的教师提供已完成项目的需求资料,专业教师根据该项目的需求资料,一边学习软件需求分析理论知识,一边应用理论完成该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项目的负责教师对这些需求分析报告进行评判并给出优良中差的结论,教研室从这些参与培训活动的教师中选择2~3名教师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此经过多次培训,最后确定该课程的负责人,最后由课程负责人进一步开展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活动。第二,抓住课题申报和学科竞赛等机会,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个性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是向“双师型”教师转化的基础,除了专业教师自主转型之外,教研室根据专业教师个人能力,分类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题的申报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教师可以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指导能力、组织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第三,联合IT实训教育机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一些教育机构会主动联系教研室,为专业教师和学生开展免费的技术讲座、IT实训等活动,教研室需要及时地筛选这些活动信息并把信息落实到相应的教师和学生中,组织好每次活动。另外,专业教师从参加过毕业实训的学生手中获取实训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提炼后可以补充实践教学案例。第四,教研室定期组织校友活动,也会给教师提供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教研室主动联系从事软件行业的校友以返校、在线会议或参观其企业的方式进行交流,及时掌握软件企业在研发、项目实现、质量管理及对人才需求等,促使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改革。第五,教研室鼓励专业教师以承担当地企业的横向课题或担任软件企业的技术顾问等方式提升教师应用专业理论的能力。专业教师通过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并且在资料可以公开的情况下,将结题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典型的教学案例以促进实践教学。第六,教研室搭建专业课程教学圈,助力“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课程教学圈的成员包括专业教师、学院的“技术大拿”、乐于帮助教师成长的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友等。在教学圈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学会弥补专业理论和实践的不足,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第七,“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三个一”育人措施的基础。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的传授,也要注重面向实践的过程培养。为了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教研室制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个一”的育人措施,该措施包括:一是要求每位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一门新技术;二是至少参加一项学科竞赛项目;三是独立撰写一份软件项目申请书。落实“三个一”的育人措施必然需要“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教研室特为此建立相应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场地保障、软硬件平台搭建、教师团队组建以及部分经费支持等。这些支撑体系能够确保育人措施有效地落地执行,从而更好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融合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中。第八,教研室不断地研究与改进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策略。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教研室需要不断地了解、掌握、分析和判断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基本情况,具体把握每一位专业教师对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吸收消化程度、偏好、风格,摒弃简单的实践报告、观课、单打独斗的交流等不务实的途径,最终应该结合教师自身特点,采用成熟且有效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帮扶每位专业教师革新传授实践知识理念,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从而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该建设过程须结合人才需求特点和师资队伍的构成,从教研室角度对培养专业教师的师德意识、采用项目实践驱动方式、申报产学研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搭建课程教学圈等方面进行一定探索,逐渐地推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参考文献:
[1]陈业斌.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及课程组建设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2]徐金益,许小军.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转型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9(12).
[3]简文彬.高等工科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J].中国地质教育,2008(3).
[4]张应语,王磊.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9(5).
[5]蔡海云,熊匡汉.行动学习: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6).
[6]王辉.法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0(Z1).
[7]王少怀,刘羽,黄培明,等.“紫金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与思路[J].中国地质教育,2009(3).
[8]杨琳琳.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的探究[J].智库时代,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