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防治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引言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我国一次能量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工业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在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煤矿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煤矿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煤矿开采对土地的破坏,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煤矿开采对大气的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煤矿石全国堆存超过4000Mt,每年产量约占煤产量的10%,由矿井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已超过70万公顷,我国每年超过200亿立方米瓦斯排入大气,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煤矿开采确实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煤矿开采中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2.1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
煤炭开采会引发地表塌陷,造成水土流失、道路断裂、基础设施和房屋破损等,矿区百姓的生活、生计、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塌陷区的治理要与矿井矿石废渣治理相结合。一方面,在井下回采过程中,用矿石直接充填采空区,随采随填,有利于抑制地表塌陷,减少矿石的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煤矿石充填技术对已塌陷区域的土地进行复垦,通过土地复垦,可以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农民有地可种,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可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
2.2.1实行保护性开采。通过改革矿井开拓部署、合理选择开采方法、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采用条带开采等措施,减小地表塌陷破坏。
2.2.2利用粉煤灰井下充填减小地表下沉。粉煤灰地面排放既占地又污染环境,将粉煤灰用管道充填到采空区或充填覆岩离层带空间,既减少地表塌陷对土地的破坏,又可避免粉煤灰占地污染环境。该方法已在我国一些矿区得到应用,效果较好。
2.2.3矿石不出井工艺。对半煤岩巷道施行宽工作面掘进,将挑顶和卧底的矿石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巷旁、支架壁后或采空区充填;对夹石厚的煤层,采用分采分拣工艺,拣出的矿石直接丢弃于采空区。这样既可减少矿石排到地表压占土地,又可使矿石起到支护作用。
由于矿区部分塌陷水域大而深,可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另外,可在塌陷水域建立水上公园,周围建设休闲或旅游的景点,改善矿区的景观环境,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
为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矿区已塌陷土地,减少新建筑征占良田,节省征用土地费用,可以在塌陷区填垫矿石复垦地上建设住宅楼。
2.2煤矿石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措施
煤矿石的大量堆放,不仅压占土地,影响生态环境,矿石淋溶水污染周围土壤和地下水,而且煤矿石中含有一定的可燃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生自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影响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矿区的煤矿石应该加以处理和综合利用。煤矿石可作为水泥掺和原料,制煤矿石砖、煤矿石加气混凝土、釉面砖等建筑材料制品。有的煤矿石有一定的发热量,可作为低热值燃料,供沸腾炉使用或建煤矿石电站。大量矿石还可以直接作为充填材料,直接回填采空区和塌陷区。在煤矿开采中,将不可利用的矿石应用于充填工业广场和道路等。
2.3矿区水污染控制措施
煤矿矿井水是指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从各种途径流入矿井并经矿井排水系统外排的水。目前我国煤矿矿井水的年排放量约为22亿吨,而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率仅在20%左右,大量未经处理的矿井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宝贵的矿井水资源。
对煤矿水资源的破坏与污染有如下防治措施。
2.3.1为减少矿井水质污染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能清污分流的尽量做到清污分流;对矿井污水可视条件先采取井下水仓沉淀和井口过滤等方法处理,最后经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实现矿井水资源化。
2.3.2超前开采利用疏干水。在煤矿开采前或开采过程中,对即将被疏干或破坏的含水层,选择合适的疏干方式,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或储存疏干水,既能满足煤炭开采的需要,又可解决供水水源问题。
2.3.3建立反渗透帐幕。在开采地段周围设置一道封闭的反渗透围墙,用于防止地下水流入矿坑或井巷,保护地下水不枯竭、不被污染,使地下水仍保持或接近天然状态。
2.3.4填堵导水通道。对塌陷的地质构造形成的含水层及井巷导水通道,采用回填、注浆等方法封堵;对渗漏严重的河床,采取河流改道、修整河底的方法既可减少矿井涌水,又可保护水资源。
2.3.5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和措施保护水资源。利用充填、条采等方法减少采煤对覆岩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破坏。
2.3.6就地循环利用。矿井生产中产生的污水通过稀释、混合、沉淀等作用,杂物浓度降低,通过防尘管路作防尘水使用,实现矿井水井下循环。
2.3.7加强煤矿水资源的管理,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防治污染,实现污水的再资源化。
2.4噪声的控制措施
由于煤矿生产活动多数发生在井下,作业空间小、设备相对集中、功率较大,因此在煤炭生产各个环节都有高噪声源存在。噪声不仅妨碍听觉,导致职业性耳聋,掩蔽音响信号和事故前征兆,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而且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噪声,既污染了煤矿的生产环境,又影响了矿工的身心健康,降低劳动生产率,给煤炭生产造成不良后果。
由于矿井工业场地内产噪设备的噪声极大,声源集中,因此可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尽量选用低噪声机电设备,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绿化,从而减少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还要加强个体防护,如使用防声棉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个体防护工具,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矿噪声的危害。另外,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高噪声设备,如煤矿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气动凿岩机等进行噪声控制。如设计时可将矿井主要通风机放在远离居民区外或装消声器减少噪声。
2.5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对大气产生污染,如自燃矿石山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煤层瓦斯中的甲烷对温室效应的作用等,因此应加强对大气质量的监测,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常用矿石山的灭火方法有覆盖法、表面浇灌法和注浆法。覆盖法是将黄土等惰性物质覆盖在燃烧区上,隔绝空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表面浇灌法是向燃烧区的表面喷洒、浇灌石灰乳或其他灭火浆液,一方面降低燃烧温度,另一方面将浆液中的某些有效成分被覆在矿石表面,阻止矿石进一步氧化。注浆法是将灭火材料制成浆液后,再借助机械将其压入矿石山内部,浆液渗透充填到矿石的空隙中。该法的灭火机理类同于表面浇灌法,也是通过降温与隔氧的双重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降温与隔氧效果均优于表面浇灌法。覆盖法需要大量的泥土。表面浇灌法简便易行,但与灭火浆液渗入矿石山内部相比,效果欠佳。注浆法灭火效果最好,多被国内外采用。
预防矿石山自燃可采用减少矿石中的可燃物质和减少矿石山内部空气的渗入两种方法。减少矿石山内部空气的渗入量,可延缓可燃物的氧化速度。主要措施是改变矿石山堆积形式,将传统的锥形堆积改为平面堆积,以减少矿石山的侧翼面积。因为空气主要从侧面进入矿石山的内部,自燃也主要发生在侧面,还可以将矿石山的自然堆放改为压实堆放。
3.结语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给矿区人民生活带来不便,所以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为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从煤矿开采、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矿区土地复垦、矿区煤矿石的治理与利用等各方面下手,切实保护好矿区的生态环境。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使合理开发与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矿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引亮.矿区工业生态经济[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6.
[2]李金柱等.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与利用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9.
[3]曾键年.矿山安全与矿山环境保护[M].地质出版社,1998.6.
[4]张国良.矿区环境与土地复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3.
【关键词】海洋污染;危害;途径;防治措施
0 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越来越频繁,航运业也随之不断的发展,船舶活动对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船舶活动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一些民营个体船舶,船舶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和增加效益,在船舶防污染方面的投入往往不足,致使船舶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海洋环境。
1 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
海洋环境的污染物大体可分为三类:1)生活污染物;2)油类污染物;3)物理污染因子(辐射、噪声等)。船舶生活污染物排人海中之后,会逐渐被海洋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消耗掉海水中的氧。当海水中溶解的氧不足时,船舶生活污染物就会发生无氧分解,即发生腐烂,致使海水发臭,对海洋生物的生存产生一定的危害。例如,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后,由于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和硝酸盐,容易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致使海水中的澡类大量繁殖。在这些藻类死亡后,枝叶氧化腐烂,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氧,致使高级海洋生物无法生存,海水变黑腐臭。另外,1ml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中往往含有几百万个细菌,其中大部分是病原体或是诱发因子,可能会造成一些疾病的传播,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
船舶活动往往会因船舶操作不当或船舶事故而造成海洋油污染事件的发生,当船舶油类污染物入海后,往往会在海面上形成一层油膜,油膜存在不仅降低了阳光向海水的辐射,削弱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致使地球上氧气量下降,同时还阻挡了空气中氧向海水中的扩散,破坏了海洋食物链,最终导致生态的失调。因此,海洋污染不仅直接危害着沿海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还会破坏海滨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2 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途径
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通过事故性和操作性等因素将污染物带入大气或海洋而造成污染。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有:
1)船舶压载水、洗舱水、生活污水、含油舱底水的排放。
2)船舶垃圾和包装有害物质的倾倒。
3)船舶发生事故造成溢油入海。
4)船舶有毒液体的排放。
5)船舶废气的排放。
3 减少船舶对海洋污染的措施
3.1 加强船舶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法律体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人类在海上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活动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海洋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应根据现代海洋污染的表现形式和国际相关海洋防污染条约的规定,在我国现有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不断完善我国船舶污染防治立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全面强化海洋环境管理,提高人们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3.2 通过船员培训教育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船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对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发现,船员的安全意识、防污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致使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比较严重,是造成船舶海洋污染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污染意识是减少船舶海洋污染事故的有效途径。通过船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船员对防污染设备的操作技能以及对国内和国外相关防污染公约和法规的认识,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的强化,使船员充分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公司应该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是船员能够自觉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技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从而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保护海洋环境。
3.3 加强船舶安全检查,完善船舶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制
作为船舶污染防治监管的主管机关,海事主管部门应具备配套的、有效的海洋环境污染监督管理机制。在船舶安全检查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检查船舶防污染设备的配备是否符合标准,还要对船舶防污染设备的性能和结构以及使用情况作详细的检查和记录。除了对防污染设备做严格的检查之外,还要对船员严格检查,一方面严格考察船员对船舶防污染设备操作程序的认识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操作程序或不规范的操作,要及时纠正并要求整改。另一方面还要考察船员对一些国际防污染公约以及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 使船员能够真正具备防污染知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船舶防污染设备的操作管理技能。此外,海事主管部门还应配备必要的装备和仪器,加强危险品货物运输船舶的现场监督以及船舶防污染设备的专项检查,对于一些违章操作以及违法排放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船舶,应加大惩治力度,要求及时整改并承担相应责任,增强船方的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3.4 建立完善的海洋污染监控系统,提高处理海洋污染事故的能力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船舶污染海洋事故,分析和判断船舶污染事故发生的规模、地点,扩散趋势等,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将船舶污染损害降到最低,在国家沿海海域建立先进的网络化监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一些船舶将海洋污染物直接排放入海的违章操作,还应建立陆-海-空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利用巡逻艇、直升机、卫星等设备加大海洋监控力度,对于一些故意违章操作引起海洋环境污染的船舶和个人,应加大惩处力度,并限时整改,使船员能够真正吸取教训,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故意违章操作而引起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在做好海洋环境污染监控的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做好海洋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以及应急反应体系,一旦海上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能够整合较多的应急资源,建立强大的污染事故处理力量,并且能够自上而下有条不紊、积极有效应对和处理污染事故,使污染的损失能够降到最低。
4 结束语
海洋占据了地球将近四分之三的面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海洋庞大的资源,但是随着海洋环境不断的被污染,海洋资源也正遭到巨大的破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人们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各个国家尤其是一些沿海发达国家不断采取措施甚至是通过立法来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保护海洋环境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真正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承担起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尤其是作为船员,应该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和活动都直接影响着海洋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自己对船舶防污设备的操作技能,不断改进自己对船舶设备尤其是船舶防污染设备的管理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从而使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环境更清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建设;施工环境;防治措施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 measures
lu jun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 ltd. jiangsu yong tong changshu jiangsu 215500)
【abstract】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growing strength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point. no matter what kind of technological means to build homes or municipal utilities,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make people get a comfortable accommodation. currently we have both the speed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but also to focus on building quality and safety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 the building safe production of important content, enterprises not only to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efficiency, strict production supervision, even from themselves,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me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s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te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ll the way to the green, you can not strictly implement the eia system, resulting in the lack of effective control of pollution sources. only standard enterpris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aximize effectiveness. i at 20 year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ade several environmental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urban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environment;prevention measures
1.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选用低噪声设备,可从根本上降低声强,低噪型运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声级比同类水平其它车辆约降低10~15db(a),不同型号压路机噪声声级可相差5db(a)。要合理安排设备位置。
(2)施工单位要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
(3)针对市政工程的机械施工噪声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可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等措施加以缓解。如噪声源强大的作业可放在昼间(06:00~22:00)进行。
(4)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对距居民区150m以内的施工现场,噪声大的施工机具在夜间(22:00~06:00)应停止施工。
(5) 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布施工通告和投诉电话。如因施工需要,需连续夜间施工的,还应事先报环保部门审批。建设单位在接到报案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2. 水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量不是很大,但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针对不同的建筑废水,需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1)砂石料冲洗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行沉淀后排放。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建筑工地洒水防尘。 (2)混凝土养护废水。混凝土养护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液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
料薄膜,使混凝土与空气隔离。
(3)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应尽量要求施工机械和车辆到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修理。
(4)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应尽量选择有污水排放系统的地点作为项目部所在地,使生活污水进入排污系统。
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以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小粉尘影响时间。
(2)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蓬布遮盖严实。
(3)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和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和运行状态良好。
(4)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仓库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现场散装水泥桶周围应有防止粉尘拆散的围护。
(5)粉尘、扬尘、燃油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对受影响的施工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
(6)施工期间燃油机械设备较多,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运行点在敏感点上风向50m范围以内,需装烟尘除尘设备。
4. 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1)清场废物处理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应及时清运。表层土可集中堆存,用作绿化用土。
(2)施工弃土处理路基开挖废土除部分回填外,应统一规划处置。对弃土应设立弃土场,进行集中处置。
(3)施工生产废料处理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
(4)施工生活垃圾处理如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和加强管理,人员较多时可增设垃圾筒。临时垃圾堆放点应有沟道相通,以防浸出液浸流。
目前施工人员居住的宿舍有施工单位统一建设,按照文民工地的标准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必须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
5. 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措施
5.1 加强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业主单位应加大施工前期的生态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对承包商、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严禁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的行为。
5.2 管理措施加强对承包商施工组织方案的审查工作,确保其工程取土、路基填筑及其防护工程按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监理应加大土方、散装建材运送及路基填筑的监理力度,堆放前必须进行防护工程。
5.3 市政工程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雨季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应及时将气象预报资料通报资料通报所有施工单位,以便其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
(2)坡面工程措施。沿线多处的高填工点,应采取挡墙、护墙和浆砌片石等工程措施,并与边坡植草措施相配合,以使边坡稳定,防止坡面崩塌。
(3)桥梁及立交措施。桥梁立交施工中的工程用水需经沉淀池沉降后方可排放,工程弃方不能随意丢弃河流中或岸边;涵洞出口流速较大时,必须在进出口进行加固,防止冲刷。
6. 结束语
由于环境监测站的监测对象多而复杂,在进行监测分析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废气,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大致分为试剂以及样品挥发物和分析中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因此实验过程中必须要通风,并在通风橱内操作,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室内气体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其次是废水,实验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样品残夜、实效试剂和大量的洗涤水等,大多数环境监测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废水污染。而废水主要成分有重金属离子,阴阳离子,以及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是非常复杂的一类污染物;最后是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大致分为分析产物,剩余样品以及破损的实验用品等。这些固体废弃物的成分大多数是各类污染物和实效的化学试剂,如果不能谨慎处理,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
2环境监测实验室治理污染物所存在的问题
2.1污染物难以收集
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所要监测分析的对象多而复杂,使得所产生的污染物量少,同时也比较分散,这样就不利于对它们收集。加之,较长时间内,实验室内环境污染都不被重视,导致了污染物收集和治理工作都难以展开。即使实验室已经广泛开展了标准化建设,但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实验室对环境污染管理方面都不能严格履行规范化要求,导致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不仅仅是难以收集,而且在收集和处理的设备上也很落后。
2.2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危害较大
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实验室污染物是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大多数环境污染物种类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类和酸碱类污染物以及部分刺激性气体等,实验室环境污染物种类多,危害大,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带来很大的危害。
2.3污染的治理方法较少
总的来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一直都未收到上级部门的重视,这样也就致使污染治工作无法得以有效的进行。虽然很多实验室也已经根据化学实验室的规范要求,分配不同放置污染物的残液缸,而事实操作过程中却没有按类别放置,而是一概丢向下水道。然这种状态是普遍存在的。上级管理部门一直都未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管是进一步进行规范化监测实验室的建设,还是增强对环境监测实验室问题的意识,都离不开监测能力以及质量管理。
3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治理措施
3.1合理有效处置实验室污染物
尽管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污染物在数量方面并不出奇,可是由于污染物的种类多而复杂,而且这些污染物的成分以及危害也相差很大,所以在处理实验室的污染物时,要严格按照它们的性质和状态,对它们进行分类收集,从而避免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实验室的这些污染物必须要及时回收,不同的废液分类装入相应的回收瓶中,并安排相关的负责人员妥善保管,然后将它们送至专业的单位处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治理成本,有效的进行循环利用,以此来处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中的污染,对于那些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实验室废弃物,统一收集后交由资质的污染物处理单位统一处理。
3.2充分提高认识
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治理环境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提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认识,并且严格按照实验室站点的实际监测工作的特点以及重点,找出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实验室的污染状况。除此之外,实验室的重要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调动专业人员对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进行更彻底的调查和研究,并根据实际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的技术规范,而且还要及时的把这些技术规范落实到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中去,使得这些技术规范切实的成为能力建设的重要成分,为各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的贯彻落实提供可靠地依据。
3.3控制环境污染源头以及改进分析方法控制
环境污染的源头,不得不说这是降低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产生量的根本措施,在满足实验分析的要求下,要对分析污染物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分析测定方法要尽量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试剂毒性小,取样量少,试剂消耗量少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例如在对COD进行分析测定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是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而不是利用传统的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利用ICP以及ICP-MS对重金属进行分析,可以一次性对多种物质同时分析,同时这种方法所消耗的试剂量要远远低于光度法;在分析测定多种阴阳离子的时候,采用离子色谱法要比光度法以及滴定法效果好的多;在对有机污染物分析测定时,密闭的固相萃取法或者密闭液相萃取法更占据优势,不但降低了有机溶剂的挥发,还减少了有关操作人员与污染物的接触时间。
4结束语
关键词:环境因素;马尾松毛虫;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4-0086-03
1 引 言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森林害虫,以马尾松等松类林木为危害对象而马尾松是南安市主要森林树种。南安市现有马尾松林木面积73600hm2。近年来,该市马尾松松毛虫发生面临严峻形势,而且上升幅度较大。根据马尾松毛虫发生期的特点,笔者对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史及习性进行观察,并对马尾松毛虫采取综合措施进行了防治试验。
2 虫害原因及危害
其主要原因:①森林结构简单,树种单一,纯林较多,森林生态环境比较脆弱;②近年来新造的大面积人工纯林;③气候异常,尤其是“暖冬”现象是林业有害生物高发的最大诱因。
经过调查发现,该市马尾松毛虫幼虫在每年5月份~8月份上旬取食马尾松针叶,受害林木针叶被食光后,林分呈一片枯黄,严重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生长量明显下降。
3 马尾松毛虫生长过程
马尾松毛虫1年发生2~3代,4龄幼虫在树冠顶端,松针丛或树干的皮裂内越冬。越冬幼虫翌日2月上旬~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结茧于越冬场所,灌木或地被物中。4月中旬~10月均可见成虫,成虫羽化、交尾、产卵都在夜间进行,性比约1∶10卵聚产于松针或小枝上,每卵块10~800粒,产卵量平均200~400粒。初孵化幼虫嚼食卵壳后在附近的针叶上群集取食,具有群集性,啃食针叶边缘,使叶丛呈枯黄卷曲,这种现象又可作为发生动态的预测标志,1、2龄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并可随风传播;3、4龄幼虫分散危害,啃食整根针叶,遇惊即弹跳掉落;5、6龄幼虫有迁移习性,喜食老叶,食料缺乏则下树爬行迁徙。4龄以后幼虫食叶量占幼虫期食量的70%~80%。
4 环境因素对松毛虫虫害的影响
4.1 虫害发生与坡向的关系
温度气候最适于马尾松毛虫在针叶、树皮下地面枯枝中越冬,有利于松毛虫在阳坡森林中生长取食。因此,从分析调查中发现,在防治区阳坡区域,马尾松受害情况较严重。
4.2 虫害发生与林分郁闭度的关系
据分别对林分郁闭度0.3以下、0.5~0.6和0.7以上3种林分调查,发现郁闭度小的比郁闭度大的林分危害重。林分郁闭度小,通风透光好,温度较高,有助于马尾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
4.3 虫害发生与林分结构的关系
一般较复杂的混交林内均有丰富的植物,林内由于树种较多,昆虫群落结构复杂,害虫一旦发生,各虫期被大量天敌捕食和寄生率高,不易造成灾害。实验中发现,在马尾松纯林中,由于树种单一,昆虫群落结构简单,天敌数量少,虫害一旦发生,数量繁殖极快,容易造成灾害。
4.4 虫害发生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条件,植被状况均有差异,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也有区别,一般马尾松毛虫灾区多分布在丘陵浅山区,海拔在400m以下。地处丘陵海拔250m~400m范围内的松毛虫活动较猖獗。
4.5 虫害发生与经营管理不善的关系
防治区内经营管理也是影响马尾松松毛虫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管理不善容易造成灾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由于部分区域管理不善,林区滥砍滥伐现象严重,也是造成大片松林松毛虫猖獗成灾的重要原因。
5 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分析马尾松虫害环境因素的影响,应从营林、加强测报、生物防治等方面入手,分析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史及习性,有针对性的缓解松毛虫对该市主要林木的危害。
5.1 营林措施
(1)封山育林及营造混交林,提供有利于松毛虫天敌而不利于松毛虫的栖息环境。
(2)适当伐出林下灌木,增强林分天然更新能力,加强林分抚育,提高林分整体抗虫性,改变虫害入侵和繁殖的适生条件。
(3)选种抗虫树种,有效抵御虫害袭击。
5.2 做好测报工作
做好虫口数量变化监测是及时控制虫灾的前提。虫口密度调查方法常用的有:①振落法。②性激素监测法。③黑光灯诱测法。通过调查虫口密度,及时做好测报工作,在灾害多发时间段,提高测评频率、加大测评密度,从而有效预防防虫害。
5.3 生物防治
(1)施放白僵菌。白僵菌是目前林业上防治食叶害虫有效的生物农药,它可以在林分中较长时间内控制防治对象的虫口密度。近年来在松树、速生桉的防治工作中,深受林农的欢迎。使用白僵菌防虫的有效方法是:让菌粉在林间均匀地分布,使之与害虫身体接触或进入害虫体内,从而寄生于害虫并置其于死地。可在越冬代的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份放菌,在幼虫越冬前放菌效果好。在早晨露水多,林间湿度大,幼虫取食活跃的天气,此时是防治最佳时期,选用白僵菌BT粉综合喷粉防治,可有效控制危害,防治效果85%~90%。
(2)喷洒苏云金杆菌。用每毫升含0.5~1亿孢子的菌防治3~4龄幼虫,5天后死亡率达90%左右。
(3)引入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6 结 论
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毁灭性和灾害性害虫,只要松针受害超过一定耐性,无论是对高生长,还是直径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马尾松树木一但发生松毛虫,没有及时防治,就会连片毁灭。通过实地调查摸清马尾松毛虫的生长、繁殖情况,对各虫态历期及重要的生活习性的分析,找到松毛虫虫害的薄弱环节。抓住幼虫初卵期和大量转移期,选择林间湿度大的天气采用白僵菌BT粉喷粉防治可控制危害;也可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多数雌虫尚未产卵前,抢晴天采用白僵菌BT粉喷粉防治,可明显压低下代虫数量。加强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虫情,备足药剂,适时开展防治工作,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成德.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柴希民,蒋平,王武昂,等.白僵菌防治松毛研究和技术推广[J].浙江林业科技,1993(2):1~9.
关键词:室内装修;室内环境检测;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已经成为人们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众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使得改善工作、生活和居住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室内装修的标准、档次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各种新型建筑装修材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室内环境的污染,以及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事例时有报道。长期待在受污染的室内环境中,人们常常会出现头晕、头痛、过敏和眼、鼻、喉刺痛等不适感,甚至其它一些急、慢性疾病,人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1.室内环境检测重要性
据国际有关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60%的室内空气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这些有害气体引起全球人类发病死亡率不断增加。室内环境污染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五大环境因素之一。人们在经历了“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以后,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装修已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水平的表现之一。但是由于装修采用大量的非环保材料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亦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室内环境污染而引起的人口健康问题时有报道,已经引起全球人类的广泛关注。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而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尤其是老、弱、病、残、幼、孕等体弱者在室内活动时间更长,室内环境质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对保证人类健康,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2.室内环境检测存在的问题
2.1室内污染物质的来源
室内环境污染物来源主要有吸烟、家用电器、做饭等室内活动和装修用的建筑材料如有机溶剂、油漆黏合剂、涂料、板材、家具等挥发的气体两个方面,包含了氨(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和木质板材中)、氡(主要来自石材、瓷砖)、醛类及苯类等挥发性的有机物质。这些污染物性质上的差别使得在检测室内环境质量时不能采用统一的技术手段、方法和标准。目前通用的是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这里面明确规定了住宅(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污染物限量的浓度标准:氡(Bq/m3)≤200、甲醛(mg/m3)≤0.08、苯(mg/m3)≤0.09、氨(mg/m3)≤0.2、TVOC(mg/m3)≤0.5。
2.2相关的国家检测法律法规
在上个世纪末,为了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我国才开始关注室内环境的污染为题,后来才由于装修、家具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开始颁布一些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作为室内环境检测得一个参照标准,相关部门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刚开始,政府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室内的温度、CO、CO2、甲醛、细菌数等指标做了规定。再后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国务院、质监局、卫生部颁布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它们是我国目前公认的、科学客观的法典,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能够为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
2.3检测时取样
作为检测过程中最重要及最灵活的一个环节,检测取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环境检测的整体结果。不同的取样人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用不同的仪器取的不同样都会导致不同的检测结果。
2.3.1取样位置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检测取样应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取样要尽量分布在上、中、下有代表性的平面。确定采样点可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的方法。检测点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因为0.8~1.5m是人的呼吸带高度,在这一高度取样检测,可代表人吸入污染物的真实情况,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2.3.2取样数量
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有关规定:(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自然间总数的5%,并不得少于3间。(2)房间面积<50m2时,设1个检测点;房间面积≥50且<100m2时,设2个检测点;房间面积≥100且<500m2时,不少于3个检测点;房间面积≥500且<1000m2时,不少于5个检测点;房间面积≥1000且<3000m2时,不少于6个检测点;房间面积≥3000m2时,每1000 m2不少于3个检测点。
因此,在实际取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环节,根据现场的布局,合理选择检测的位置和取样数,使得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注意事项和防治对策
3.1室内环境检测注意事项
(1)检测机构在制定方案时,要结合本地特点和检测的内容,减少检测资源浪费和业主经济负担。
(2)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应在工程完工至少七天后,工程交付使用前开展室内环境检测,这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得有害污染物释放逸失,使检测结果更趋于合理。
(3)室内环境检测过程中,如有室内环境污染超标的情况,要针对具体情况,开展调查检测,帮助业主查找污染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3.2防治措施
(1)优化设计及合理装修
采用将建筑设计和生态环境设计相结合的原则,将建筑总平面进行合理规划,另外城市微气候的改善等都考虑在内,尽可能利用即少又有效的资源来达到最理想效果,最主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此外,在装修上也应该走绿色装修道路,本着“自然、美观、安全、简捷、舒适以及低耗”的理念,在室内适量添置一些有益的花卉作为装饰,不仅美化室内环境,同时也保证了室内环境质量,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施工工艺的选择
施工工艺要尽量选用无污染以及无毒的施工工艺。在装修的时候,最好不要采用人工合成板,因为合成板中含有的大量的污染物。应将室内污染源消除在萌芽阶段,污染源的减少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提高舒适度的最经济且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在铺地板、隔音板、安装墙壁装饰板以及室内家具等时,不要选含有甲醛的刨花板、硬木胶合板或中强度纤维板等材料;选择污染较少或无污染的涂料及家具,对于污染严重的涂料和材料不予考虑;尽量采用纯天然的木材或者搪瓷地板,少使用带有污染性质的化学物品等。
(3)通风换气,消除室内空气污染
保证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另外室内外的空气流通速率越高,其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效果也越高。因此,加强室内外的通风换气,特别是新装修的房屋,尽量做到空气流通,这样室内的空气得到新鲜空气的稀释,其污染物浓度降低,从而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这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方便又快捷的方法。近年来,空调已进入千家万户,当然空调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同时空调所带来的隐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空调的合理使用,对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合理调整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温差等方面的情况,注意季节性的温度变化,调节好自身与外界的状况;空调最好不要长时间开着,在使用空调的时候开一点窗户,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选用一些室内空气处理设备来配合空调一起使用,例如:去湿机、过滤器、加湿机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等。
(4)室内绿化
植物净化是指人们用绿色植物来点缀并美化室内环境,同时也是净化室内空气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部分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的相当一部分地区,在这方面已有了成功经验,例如:种植石榴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铅;种植龟背竹能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种植吊兰、芦荟等植物,能够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蔷薇、月季的种植能吸收氟化氢、硫化氢、乙醚以及苯酚等一些有害气体等等。
4.结语
随着国家对室内环境、建筑建材及相关行业的重视,对这些行业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室内环境检测及相关行业的业务空间将越来越大。这项事业的发展对解决我国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家装、建材、涂料行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萍,柳欣.室内污染及其防治[J].今日科苑,2007,01
[2]徐志伟.美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初探[J].中国环境卫生,2003,06
[3]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H].2006.
[4]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2年
关键词:环境振动;建筑结构;振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 言
目前,国际上七大环境公害就包括振动,由此可见当今人们习以为常的振动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以环境振动尤为突出。而今襄阳市发展步伐快速向前,随处可见的在建项目也显示了襄阳经济发展的繁荣气象,因而也相继出现了许多环境振动对建筑物造成的倾斜、裂缝等问题,所以有效控制与治理本地区环境诱发建筑振动的事例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意义。
针对环境振动给居民以及建筑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我们可以从振源、传播途径和建筑结构自身三个方面入手,尽量减少环境振动对建筑结构的负面影响。
1 控制振源
振源控制是解决环境诱发建筑振动最为有效的方法。目前襄阳的在建项目很多,最大的振源就是施工机械振动,如打桩、夯实等,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此类振动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理想环境、合理布局能减小振动,避免共振发生。将同类机械设备的振动方向呈对称或反对称布置,避免多台运行时处于同向状态,以便使其振动在不同相位上匀相有所抵消,达到相匀减弱,从而减少振动影响;二是加大设备基础以提高地基刚度。可以采用桩基或灌注水泥浆胶结松散地基,使设备基础建造在一个比较稳固的地基上,达到有效减少基础振动的效果。扩大底面积加深基础能有效减少垂直振动,加大基础上部面积及加强地面与设备基础上部的整体连接能很大程度减少水平振动,把同类设备联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地基刚度,又可增加基础质量,降低基地应力,从而达到减少振源振动;三是隔离振源减少振动能量的输出。在机械设备较少,干扰明显的情况下,宜采用积极隔振或将振源迁移到较远的地方,对扰力较大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离振源措施,并经过严格的隔振计算,采用性能优越的钢弹簧加阻尼装置和剪切型橡胶减震器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四是振子减振。振子减振的原理是在振动的设备上加设振子,振动时,阵子对设备形成反方向的激振力,从而达到减振目的。理论上可以完全使设备达到无振动状态,虽然实际当中由于环境技术等条件限制不能达到无振动,但确实有显著减振效果。
2 阻断传播途径
对于某些振源无法有效控制时,可以从传播途径着手治理,采取使传播介质传递振动能量削弱的方法,如在振源和建筑之间挖隔振沟的措施、建隔振墙及对道路进行特殊做法等。
隔振沟是使振动能量在传播的过程中进行消耗的较好方法,它不需要对建筑结构做任何改动,也不需对产生“振源”的工业机械停厂改造,唯一的工程就是在振源与建筑物间挖一条具有一定深度的沟,并在沟中填充松散软介质。当应力波传至隔振沟时,由于断层刚度小,应力波大部分能量被吸收或反射,能起到较好的隔振效果。建隔振墙的方法能防止地铁和其它同类振动对建筑物的干扰,利用向地层下打入柱桩,形成柱列或柱阵来获得显著的减振效果的,所以对道路进行特殊处理能防止汽车振动对邻近建筑的危害,可将建筑周围的路面设计为柔性路面,并适当加厚沥青层面,以便吸收振动能量,减小振动的影响,必要时还可限速减振,或限时运行,避开干扰时间。
3 加强建筑结构自身抗振
建筑振动的产生主要是环境振动的主频率与结构自身频率相近,有效减小振动的发生主要是改变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通常改变建筑结构自身动力特性主要有增加建筑物的质量、基础隔振、增加建筑刚度等方法。
其中方法一增加建筑物质量有效且合理的做法有加层、夹层、建造屋顶花园等等,并且屋顶花园还可以作成调谐质量阻尼器来吸收振动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建筑振动,当然这种方法仅限于有足够承载力的基础结构;方法二基础隔振可以采用刚性和柔性的方法,达到减少振动输出的目的,例如可以在新建建筑的基础和地面间设置橡胶垫、玻璃纤维毡减振垫层、软木减振动垫层、复合式隔振装置等等;另外加固基础和构件可增加建筑刚度。方法三适当调整建筑刚度,如采取增加次梁以减小楼板跨度来增加了楼板刚度,同时采取加大截面法增加次梁刚度,以减小次梁在振动荷载下的线位移调整建筑结构构件自身的刚度,使构件的固有频率远离机器设备的强迫振动频率。这样均能有效减少建筑结构振动的发生。
结 语
随着现在建筑施工任务的加大和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由大型机械和车辆引起的环境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振动引起建筑振动的防治对策,对提高环境质量、降低振动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证建筑物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并且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振动引起的建筑振动在理论上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也有广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良省·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2004: 42-47·
[2]舒歌群,高文志,刘月辉·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115-124·
[3]茅玉泉.环境振动影响和防止,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第1期)
矿山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社会、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矿山企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既合理地开发矿产资源,又不至于造成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针对邢台某石膏矿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为总体目标,分别从保护性措施、工程治理措施以及监测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一、矿山基本情况
矿山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境内,京珠高速公路从矿区西侧通过,内邱至隆尧公路从矿内南侧通过,交通便利。
矿界由七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0.6968km2,开采标高+55~-220m,设计生产能力20万吨/年,服务年限25年。矿山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矿体厚度较小时采用房柱法采矿,矿体厚度较大时采用有底部结构的浅孔留矿法采矿。自1998年开采以来,已形成两个立井,一个开采水平(-125m),两个采区。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矿区位于太行山东麓,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年降水量433mm。为冲洪积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介于+47.5~+66.2m之间。
矿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上部以黄土状亚粘土、亚砂土为主,下部主要为灰绿色亚粘土和砂层。其下为第三系,以始~渐新统的沙河街组为主体,岩性以泥岩和砂岩为主,石膏矿体主要赋存于该组。
矿区内地层总体上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层,倾向180°~225°,倾角8°~15°。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有走向为北东向或北东东向的正断层四条。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强富水性,为本区主要含水层;第三系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基本不含水。隔水层主要为:第四系粘土层和亚粘土层;第三系石膏及其顶、底板围岩中的泥岩类。含水层间水力联系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矿层顶、底板泥岩抗压强度平均13.1MPa,属软弱岩石。膏矿石抗压强度最大为平均23.33MPa,属较弱岩石。矿体自上而下分为5、6、7、8号矿体,均赋存于沙河街组,为南东倾斜的单斜层状矿体,层位较稳定,产状基本一致,倾向165~220°,倾角8~14°。矿山主采的7号矿体东西长1205m,南北宽780m,平均厚度32.69m,顶板埋深82m~214m。
三、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根据现场调查及已有资料分析,目前该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地面塌陷,分为已有地面塌陷和潜在地面塌陷。
(一)已有地面塌陷。塌陷区位于工业广场西侧,呈椭圆形,东西长350m,南北宽110m,塌陷面积21035m2,图1地面塌陷最深约1.5m,塌陷时间为2002年,塌陷坑范围内全部为耕地。沿塌陷区周边形成多条伴生地裂缝,目前多被填埋。图1为地面塌陷。塌陷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主要破坏耕地和电力设施。
(二)潜在地面塌陷。矿山经多年开采,已形成了面积约112520m2的地下采空区,约占整个矿区面积的16.1%。除已形成的塌陷外,其他采坑区域尚未发现较大规模的地表变形、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随着未来井下采空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可能使采空区上部岩体的纵向裂隙、裂缝进一步扩展与贯通,当遇连阴雨或暴雨等不利外部环境因素时,进而诱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四、防治原则和目标
(一)防治原则
根据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确定本次防治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二)防治目标
通过防治工程,减少地面塌陷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设备以及过往行人车辆安全;减少对土地植被以及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采矿造成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地裂缝进行平整,保持土地的使用功能。
五、防治措施
结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危害程度、资金投入等实际情况,依据上述防治原则和目标,主要采取保护性措施、工程治理措施以及监测措施等手段对矿山所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性防治。
(一)保护性措施
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首先通过采取各项保护性措施事先预防,具体预防措施包括:
1、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组织领导机构,完善管理规章与目标责任制度,明确矿山法人代表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的第一责任人,设立专门岗位并安排责任心强、懂技术的专职人员负责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
2、全面掌握矿区范围内土地资源、植物资源、水资源、井下采空区等的分布情况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的数量、规模、危险程度与危害对象等,对重要保护对象设立警示牌,逐一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危险源档案管理信息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及时掌握其动态变化趋势。
3、严禁随意扩大用地范围与毁坏地表植被、无序排放各类污水与固体废弃物、随意开采保安矿柱等破坏地质环境的行为。
4、不断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经验,逐步提高日常管理水平。
(二)工程治理措施
对已形成的地面塌陷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予以整治,工程措施为土地平整。
平整地面塌陷,地面倾角小于15°的区域进行简易平整;大于15°的区域进行重点平整。内容包括平整土地、填堵裂缝等,裂缝采用人工回填、人工夯实;损坏的渠道可以采用柔性塑料管代替;平整标高随塌陷地表曲率,不进行较大规模的回填,地坎随种植农作物的不同设置。
矿山现状地面塌陷区面积21035m2,最大塌陷深度1.5m,需要重点平整的面积约2104m2,需要简易平整的面积约18931m2。
(三)监测措施
为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的发展趋势,预防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应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制和矿山地质灾害预警机制,建立专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设专职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统一管理。
监测内容:矿体开采后,在采空区上方监测岩土体错动,监测其最大下沉值、倾斜变形值、曲率变形值等;绘制下沉等值线图、水平变形分布图等,监测采空塌陷的发生、发展趋势。
监测方法:矿山在布设监测系统前须准确掌握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的形态、位置,将其范围、形态测绘到矿山平面、剖面上。根据矿区采空区位置,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布设监测点,监测点成网状分布,既要能控制采空区变化,又要符合测量二级水准精度要求。根据矿山生产进度,45天监测一次,雨季为15天一次。监测巡视检查人员不少于5人,观察巡视应在地下采场周围每周一次,雨季加密为每天一次。基准点埋设标志桩,要埋设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稳定、不受地面塌陷影响的地方,也要成一个网系,基准点要严格保护,不能破坏。
结束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既是环境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通过防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使得矿山原存的各种地质灾害和隐患得以消除或减缓,地形地貌景观得以治理、恢复,消除或减轻了对矿区及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构成的潜在威胁,有利于构筑和谐社会,缓解地方政府、矿山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产生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矿山资源;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策略;研究
1矿山工程概况
田东县坡洪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按桂政发(2011)43号文“关于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改造的决定”的精神,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决定对坡洪煤矿进行机械化改造,生产能力为9万t/a。为办理采矿权延续伸请登记,需要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13年下发的《广西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文地质详查规程(试行)》要求:“对傍河、傍海、傍水库、傍供水水源地的矿山,或岩溶地区傍城镇或集中居民点的矿山、深凹开采矿山、重金属矿山等,凡是可能造成含水层破坏或污染、可能引发严重地质环境问题的矿山,必须开展水文地质详查工作”。坡洪煤矿为傍河以及可能造成含水层破坏或污染的矿山,应进行矿山恢复治理水文地质调查。
2当前国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2.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开始的时候,在矿山地质环境污染中存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废渣污染。从以往经验得出,煤矿生产中出现的粉尘和一些容易挥发的气体,是产生矿山区域环境中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而,也深深的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特别是煤矸石,给更加严重影响大气污染打导致,在影响地下水的同时也对土质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这主要是由煤矸石本身具备相对强的可燃性,易爆炸的特征决定的,一旦出现燃烧、爆炸,就会快速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直接严重影响大气环境。在开采运用矿产资源的时候,会形成废石、尾矿和冶炼废渣等,他们如果很大数量的堆积在一起,并且不做任何的处理,就会形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很大的原因是这些矿产资源副产品中存在很多的重金属和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在废弃矿石长时间、堆放的情况下,不仅水资源受其影响,这一区域的土地也会出现严重的沙漠化现象。与此同时,伴随着采矿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会破坏潜水层,疏干性排水现象出现,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发生明显下降,更为严重时,会引起河流断流,一些相对稳定的水环境发生不良改变,例如地下水资源枯竭,地表水漏失、区域水不平衡等,对矿山地质环境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后来,固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成为矿山地质环境污染中的重点。现状矿山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采矿,无高边坡存在,现有井口边坡均已喷浆或浆砌石支护,边坡稳定性较好,建井至今井口边坡从未发生过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现状周边亦无成规模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矿区地表主要为粘性土所覆盖,汇水面积小,现状无自然形成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矿井开采后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煤矸石,主要卖到附近砖厂作砖,堆放时间一般为数天,矸石场没有永久矸石山,现状未发生崩塌、滑坡及泥石地质灾害。因此,矿区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弱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矿井以斜井向下开采,地面变形总体不大,一般不会产生较大规模的山体滑坡。矿山地面建筑基本利用原有设施,井口均已有护坡措施。预测矿山改造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2.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第一,矿山地质资源开发企业缺少环境保护思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关键因素是理念指导水平相对低。在开发运用矿产资源的时候,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成为重点,关于矿山的地质环境完全被抛诸脑后,没有准确的思想指导,群龙无首,进而,对环境保护的了解方面发生严重的偏差。第二,没有有效的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督管理,矿山地质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在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过程中,安监、国土和环保等部门自然也会牵扯其中,但实际情况是,在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很多地方存在明显的空白,责任不能详细落实到位,部门分工缺乏明确性,部门之间很少交流和协助,进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出现也屡见不鲜。第三,现在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从教训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在我国矿山环境的监管力度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最为关键的地方是,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管机制不完善,执法监管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力度明显不足。
3关于矿山地质出现的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1)矿区浅部存在老窑,开采的Ⅳ煤层时,大部分在已形成的采空区下开采。采空区积水对开采仍构成一定影响,开采过程中务必先将采空区积水疏干,防范其积水透水、突水对矿山的威胁。
(2)矿山为傍河侵蚀基准面下开采,浅部开采有可能受到地表河水通过断层带及不明老窑充水的影响,应按设计留设足够的隔水煤柱,防止河水通过各种裂隙向巷道涌水,确保采空区沉陷盆地边缘离河床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严禁在河流下挖财煤炭,如果一定要在水体下采煤,必须满足试采成功的要求,得到可靠的资料并认真分析后,向有关部门报告,得到批准后才可以实施。在开采的过程中应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进行探放水,防止发生透水、突水事故。
(3)采矿活动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主要为采空区地面变形,为避免在矿井开采后出现造成很大面积的房屋倾斜,开裂,地表沉陷、开裂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现象的出现,应该严格按照原先的设计规定,留设足够保障的保安煤柱,村庄下禁止采煤。在开采中,矿方应认真观测地表沉降,仔细分析地表移动变形的内在规律,最好可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理,从而有效的避免或减小因为地表沉陷而带来的危害。
(4)矿山开采活动产生的废水,应严格按设计和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避免、减轻矿山开采造成土壤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特别是对附近村屯生活饮用水源的污染。确保暴雨季节尾矿淋滤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再外排。
(5)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和其它废石尽量用来充填采空区,尽量减少矸石堆积地表压占土地和污染水土。做好储煤场、堆矸场拦截保护,完善地表排水系统,防止废固进入附近农田。
(6)为防止闭坑后地下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闭坑前应对可能坑道水渗流到第四系的巷道位置进行处理,可采用水泥封闭。当矿山闭坑以后,遵循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以及相关的土地复垦方案的具体要求,对矿山各种工业场地进行恢复,减少土地资源的破坏。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应将矿山的生产与土地复垦方案相结合,尽量减少耕地的压占破坏。
(7)矿山开采过程中,建立地下水水位、水质的监测网及预案机制,对矿区及周边环境进行动态监测,防范于未然,避免矿山开采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4结束语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完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备关键意义,把矿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是完成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所以,关于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成为重中之重,为矿山地质的环保事业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霞,齐冉.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评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1):32-34,55.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存在轻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工程成本和进度的问题,在施工现场没有按照我国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组织施工,对附近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进而导致居民与企业之间出现纠纷。因此,对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1建筑施工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1.1噪声污染
在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到多种建筑设备,而设备在工作中会产生噪声污染,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1.2废水污染
在工程施工中,会产生泥浆、生活废水、养护用水以及清洗水等施工废水,一些建筑企业将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以及下水道中,不仅对附近水域带来污染,同时也会堵塞水道,引发次生水污染等问题。
1.3废气污染
施工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附近空气带来严重的污染,产生扬尘的主要原因为:细集料的使用、存放以及运输,建筑垃圾以及土方挖掘,场地平整,空中废料抛洒以及运输车辆进出等。如果在干旱大风天气下施工,扬尘现象会更加严重。同时,车辆尾气、油漆稀释剂、施工机械以及食堂大灶等,都会产生有机废气。
1.4废物污染
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废包装、废弃材料、废弃拆除物、废弃土方以及废泥浆液等。一些建筑企业没有对废物进行集中处理,只是在施工现场随意堆集,在施工结束后也没有及时清理,当遭遇暴雨天气后,废物流入到河流中,容易造成河水污染。
2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防治措施
2.1提高企业重视程度
首先,企业要组织所有员工开展环保教育,定期举办环保法规学习活动,提高所有员工的环保素质;其次,企业要严格按照环境体系的相关要求,编制施工环保指导书,并且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施工作业;最后,企业要加强施工管理,设立施工环保小组,完善施工环保考核体系,将施工绩效与环保工作挂钩。
2.2防治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设备数量较多,其同时作业会产生噪声污染,当各种噪声不断叠加后,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建筑企业要采取以下措施,合理控制噪声污染:首先,在施工现场砌筑围墙,针对敏感噪声进行保护,如果施工现场噪声过大,要安装降噪声围帘;其次,对人为噪声加强控制,严禁出现大声喧哗以及过度敲打等情况,提高施工人员的降噪意识,在搬运货物、物体装卸以及拆除模板过程中,要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再次,结合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将高噪声的施工器械远离学校、医院以及居民区,并且做好施工协调工作,在居民休息时间段内,尽量不进行施工作业;最后,使用具有消声设备或者低噪声的机械,加强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防止由于设备故障而产生噪声污染。
2.3防治粉尘污染的主要措施
首先,企业要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通过科学的组织方式,有效控制粉尘污染,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对挖土方的数量、阶段以及顺序进行有效分析,减少土方回运和外运的数量以及次数,进而降低扬尘对空气的污染;其次,硬化施工运输路线,并且组织人员定期对路线进行压尘洒水,对施工现场堆集的粉料进行科学处理,并且在施工现场安装除尘设备;再次,严格管理运输车辆,杜绝使用尾气超标的车辆,车辆不能出现超载行为,对于承载散装材料的运输车辆,要设有遮蔽装置,对车轮以及车帮进行及时冲洗,防止出现夹卷以及遗洒等情况;最后,如果是高层建筑,要严禁进行高空抛物,防止灰尘污染附近环境,企业要尽量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施工中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施工现场尽量采用液化或者电能等清洁能源。
2.4防治废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首先,建筑企业要设置废水沉淀池,废水在流过沉淀池后,再经过市政污水网进行进一步过滤,严禁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下水道中;其次,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要一同经由市政污水网,再经过污水处理后进行排放,严禁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以及附近雨水管网中;最后,建筑企业要对各种设备和车辆的油、机油以及燃油等进行科学管理,各种废弃油脂要进行集中处理,严禁排入到附近河流、市政水管网以及随意处置。
2.5防治废物污染的主要措施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废弃物,在施工结束后,一些被废弃的材料被随意堆放,如果遭遇暴雨大风天气,可能会冲进附近水域中,对附近水源造成污染。因此,建筑企业要通过以下措施,对废物污染进行有效防治:首先,建筑企业要规范自身的运输行为,不能随意处理施工垃圾,在工程施工结束后,要组织人员对施工垃圾和建筑废料进行清运,并且拆除工棚等施工建筑物,恢复施工现场的自然景观;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对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对油漆工、钢筋工、焊工、电工以及木工等产生了物料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和利用,保护施工现场的环境。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建筑施工所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建筑企业一定要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遵守我国环保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坚持工程质量与环境保护并重,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为我国社会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小忠,李小燕.浅析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措施[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9,22(3):79-80,78.[2017-09-04].
[2]王跃进.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19):217-218.[2017-09-04].
[3]邵明波.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和防治措施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63.[2017-09-04].
关键字:建筑施工 环境问题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建筑施工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噪音污染、光污染、扬尘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下分别对其污染问题作出分析。
(一)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时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污染现状之一。现在的建筑物绝大多数是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混泥土需要搅拌、运输、浇灌都会产生噪音。除此之外,施工环节中的脚、手架以及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建筑工地上打桩机、切割机、推土机等等多种机器设备的同时作业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建筑施工噪音污染成为影响市民甚大的污染问题。
(二)光污染
光污染主要是指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对居民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建筑工地夜间施工需要高强度的照明设备,这些高强度的照明设备不仅照亮了建筑工地同时也照亮了附近的居民区,居民家里的窗户抵挡不住工地施工照明所投射进来的光线,使得居民小区变成了“不夜城”。这种光污染影响了居民夜间的正常休息,是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之一。
(三)水污染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水污染主要是由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作业所产生的污水组成。其中施工作业污水主要有施工所用泥浆、物料、混泥土使用的输送管道的清洗水,供给混泥土进行养护排放出来的水以及设备水压的实验水等。一些建筑工地水道设备的质量和管理不合格,出现管道漏水的现象。更有甚者,将废浆、废料直接排到下水道,造成下水道的堵塞。这些水污染的情况都影响居民的生活。
(四)扬尘污染
建筑施工现场粉尘弥漫,严重影响到周围的空气质量。施工现场的扬尘主要有建筑物垃圾的搬运产生,施工场地土方挖掘、装卸和运输的过程产生,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和堆放产生,木工进行木据作业扬尘的产生,清扫楼道垃圾产生,车辆行驶产生等等。这些施工作业以使得施工现场扬尘飘扬,在遇到大风、干燥的天气就会情况加剧,污染了周围居民区的空气质量。
(五)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筑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污染。主要包括有主体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土、砖、砾、水泥等建筑垃圾。有废旧建筑物拆除的建筑垃圾和收尾阶段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这些建筑施工遗留的固体废弃物同样影响着居民的生活。
二、建筑施工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中出现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有合理的防治措施予以应对。以下针对各种环境污染给出几点建议。
(一)如何减少噪音污染。第一,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是减少噪音对小区居民影响的有效方法。施工过程中,特别是高分贝机器使用时,应尽量选择在居民外出工作和学习的白天,减少夜间作业。第二,改进先进设备。改进先进的设备也是一种减少噪音的有效方法。先进的设备功能不仅齐全,而且能产生噪音的分贝低。施工单位针对各自的情况,适当改进设备。第三,减少同时作业。多种机器同时作业,相互之间的噪音叠加在一起是构成噪音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安排合理的作业分工,最大化的减少机器的同时作业,是减少噪音污染的有效手段。第四,安装隔音装置。安装隔音装置也是减少噪音的一种有效途径。一些施工机械,例如:搅拌机、电锯等工作是会产生高分贝的噪音,在这些机械的安装隔音装置能有效的减少机械所制造出的噪音。
(二)如何减少光污染。光污染对一些居民的夜间休息有重大的影响。减少光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减少夜间施工是减少光污染的有效办法。第二,一些工程的施工需要加班加点,要在夜间施工时,应该要调理好照明设备的使用,既能够不影响到施工人员的操作,也能够不影响到居民的夜间休息。
(三)如何减少水污染。建筑施工的水污染问题对居民的生活影响在前文中已经说明过。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供水设备。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用水,用水设备的完善可以避免水源到处流走。这样不仅节约水资源也能保持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第二,修理沉淀池与排污管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要进入沉淀池沉淀之后,可以循环再利用或者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例如:搅拌机工作到却出的污水进入到沉淀池沉淀之后可以回收再用。第三,在污水排放时,要确保地下水道是疏通、完好的条件下,在进行污水排放。第四,要求施工工作人员将生活污水集中在一起,进行处理后在排放,以免员工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造成不必要的事后修理。
(四)如何减少扬尘污染。施工现场漫天弥漫的扬尘使得周围的居民痛苦不堪。要想有效地减少扬尘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组织相关人员打扫.,定期的组织人员打扫施工现场可以有效的减少扬尘。第二,施工现场的道路要经常洒水,道路要铺平整理干净。第三,建筑施工要禁止高空坠物,这样不止能减少扬尘更重要的是能保障安全。第四,尽量减少在干燥的大风天气下强度的施工,大风天气下的施工会使得扬尘飞扬。第五,避免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建筑材料要放在相应妥善的位置,露天堆放的要使用帆布等工具将其遮蔽好,这样能有效减少扬尘的弥漫 。
(五)如何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建筑施工遗留的废弃物不仅仅影响到城市的面貌,也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对施工现场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不得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和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生产废料。第二,设立专门的场地用以堆放生活垃圾及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废料。第三,按时的回收处理生活垃圾,生产废料分类收集后运送到相应地地方处理。
总之,经济在发展,城市在建设。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前进,会渗透到更多的领域。这些污染问题给城市带来了许多的危害,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时更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规范和法律法规。施工企业也要根据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对环境给予保护。总而言之,是为了城市的美丽才去建设城市,不要因为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使城市失去色彩。
参考文献:
[1] 吴立强,历天数,徐列航. 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05)
[2] 李裕平. 建筑施工环境污染剖析与绿色施工组织管理方法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35)
[3] 李庆伟,郭东生. 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和防治措施[J]. 科技信息. 2011(23)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因此由外界因素造成的桥梁病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也不尽相同。对比分析各地区的桥梁病害机理,根据相应机理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指导桥梁的设计、施工、管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外部环境因素特征分析
通过上表1对比可知两地桥梁结构物的所处的外部环境差别明显,导致桥梁病害差别较大。
2病害特征及机理分析
2.1温差破坏
混凝土由于和易性的要求,用水量往往需要比水泥水化本身所需用水量多,多出来的水分以游离的形似滞留于混凝土内部的毛细空洞中。游离的水分遇低温时,结冰膨胀约9%,从而引起内部结构微裂缝和损伤。经过反复多次损害,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混凝土结构破坏;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部温度升降快慢不一,在超静定结构中容易引起温度次应力,产生温度裂缝。由上述机理产生了板梁底部出现混凝土碎落、漏筋;基础出现拔冻;桥墩台严重剥蚀等一系列的破坏特征。这种由于温度造成的桥梁结构破坏在西北内陆地区比较明显。
2.2风沙破坏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风沙天气频繁,风积沙可对河道造成一定得堵塞,而且还能直接侵蚀桥梁结构构件表面,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盛行,桥梁会受到风静力、风动力的作用,对于大跨径桥梁结构安全和车辆行驶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2.3地基破坏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的逐年增加,超限超载现象严重,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冻土地基的热平衡条件发生一定改变,使得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位于冻土地基的桥梁病害显著。出现了地基承载力下降,基础冻胀,桥梁基础倾斜,甚至桥梁结构的开裂的现象。地处沿海软土地基的桥梁,由于软土地基的高压缩性,在路桥结合部位,路面沉降过大,车辆对桥台部位的破坏现象严重,而且桥梁桩基础因地基压缩会产生负摩阻力,基础下沉,影响了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地基破坏对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营带来隐患,需引起一定起重视。
2.4腐蚀破坏
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的桥梁腐蚀现象轻微,并且已发生的腐蚀大都属于盐类结晶型腐蚀、硫酸盐腐蚀、酸腐蚀。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常受到海水,海风的侵蚀,其中含有的Cl-,SO4-2等离子成分对桥梁混凝土结构造成的腐蚀最为严重。使得钢筋发生锈蚀,体积膨胀,周围混凝土剥落破坏,结构的刚度与承载能力下降。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Fe2+ + 2Cl- + 4H2OFeCl2·4H2O
FeCl2·4H2OFe(OH)2 +2Cl- +H+ +2H2O
3 防治措施
基于特殊环境下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考虑,建议一下措施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在风沙严重的地区设置阻沙栅栏、植被固沙以及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方式来降低风沙对结构的风蚀作用;
2)对于冻土地基采取一定措施尽量减少对其扰动影响;软土地基据具体情况采取换填土、排水固结等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
3)适当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加强混凝土振捣密实;
4)在材料上采用耐冻性能和抗盐碱腐蚀性好的材料;
5)对公路桥梁通行车辆加强检查力度,严格控制超限超载车辆;
6)加强对桥梁的检查,对发现的病害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7)在海域环境下的桥梁加强预防性养护,必要时可对结构表面进行涂装防腐处理。
4总结
本文从环境因素(温度,风,地基,腐蚀)方面分析了不同地域环境因素下桥梁结构病害特征及机理,据此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严莉华 高寒冻土地区桥梁病害机理及处理方法研究 2011年 03期[2]张建军 新疆地区桥梁病害及其修缮方法研究 2012年 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