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绘本的语言特点

绘本的语言特点

时间:2023-06-21 08:5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绘本的语言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绘本的语言特点

第1篇

摘要:绘本这种画出来的故事书,有她独特的特征,使用在习作教学教与学的互动上,能让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饶富趣味,是解决彝族聚居区小学习作教学尴尬现状的有效策略之一,能使学校教程注入一股新的活水。

关键词:绘本 习作教学 作用

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长期以来,凉山彝族聚居区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对习作教学的经验总结不够,没有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可循,习作难教,举步维艰。学生对习作更是苦不堪言,普遍存在怕习作的心理,一提习作就愁眉苦脸,一让习作就抓耳挠腮。这样的情形,影响了习作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本人在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问题上,借鉴了长三角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深地体会到:绘本作文教学是解决此类地区教与学问题的强有力策略之一。

一、根据特点,选择合适绘本。在众多的绘本作品中,适宜进行读写的绘本较多。要根据彝族聚居区班级孩子年龄特点、独特的好奇心理特点和汉语理解、表达有障碍的语言特点,选择一些接近他们成长故事和幽默故事的绘本。如:第一学段选择《鼠小弟荡秋千》、《鸡蛋哥哥》、《我爸爸》等等绘本。这些绘本艺术性较强,大多来自于孩子生活体验,会诱发童真童趣,能引起学生共鸣,激起学生表达欲望。在这一学段,还要多选择一些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等,给孩子较多想象的空间,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且能够对故事进行扩充、延伸,篇幅短小,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的经典作品。

二、读写结合,恰当使用绘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绘本作文教学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愉快教学,快乐作文的主题,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为他们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例如:将美国绘本作家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作为第三学段的绘本作文教学教材,可把教学环节设计为:(一)激趣导入绘本,(二)静心阅读绘本,(三)用心回味绘本,(四)真情表达感受,(五)总结升华,(六)独立完成习作。教学时,师生共同一副副地欣赏、阅读作品,学生在看图想象的过程中,参与了文本的二度创造。学生乘着文字的翅膀翱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崭新文本。在给学生阅读绘本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绘本的特点和魅力所在,尤其要注意大量的留白,因为这些留白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引领孩子带着想象走进情节,完整地读完绘本。为了做足做深阅读,不能蜻蜓点水、面面俱到,要在某个关注点上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自然中形成。如:上面的回味环节,可引导思考:大树什么时候最快乐?最后它变成了一个矮矮的树墩了,为什么还是那样快乐?在我们的生命中书中的大树是谁呢?男孩又是谁呢?为什么呢?在一定的思考后,让学生围绕“快乐”这个话题谈谈感受,谈谈看法。学生在前面充分阅读绘本的基础上,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课后进行习作练习。当然,习作的过程是抒感的过程,更是创造美丽的过程。类似这样的习作,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温暖而美丽的心理旅行。这种激励学生愉快阅读体验后,进行习作的训练,是儿童吸收之后的倾吐,感悟之后的升华,是一种融积累、表达于一体的习作训练模式。事实表明,绘本作文走进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情趣,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绘本作文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是无穷的,那份快乐荡漾在孩子们的心理,洋溢在孩子们的小脸上,弥漫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之中。

三、大量创作,用上地方绘本。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见识贫乏的彝族孩子更喜欢听故事,一旦老师讲故事,他们立刻振作精神,注意力集中到所讲故事之中。绘本就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所以,我认为创作一些在彝族小学生的生活圈子内,符合他们实际的绘本,如:火把节中玩火把的欢快场景,盛夏密林采蘑菇的喜悦情景,夕阳晚照时玩打仗的快乐场面……当然,绘本内容的创作还可涉及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创作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绘本使用、创作,能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实际意义并产生参与的强烈欲望,有利于他们阅读、习作习惯的养成,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总之,凉山彝族聚居区的小学习作教学,要利用绘本经典作品和地方特色绘本,这种习作教学策略能让我们的教师摆脱习作难教的尴尬现状,更重要的是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在奇妙的、图文营造的、美轮美奂的情景中,去观察、去认知、去说故事、去完善故事、去编创故事。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解决了怕习作的心理,习作变成了一件使他们十分快乐的事。这一箭双雕的工作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民族重点寄宿制小学校)

第2篇

[关键词]语言文字教学;引领文本阅读;反复品读;涵养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语文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语文课的根本。如果根不粗壮,树的花枝叶冠便不丰盈;如果打不好语言文字的基础,那语文课的其他能力便是虚设,便是无根的教学。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做好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根本,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语文课应改变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方式,探索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字词教学模式。

进入初中,我们的语文课在字词积累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过分强调字词教学,还没有从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影响中走出来,耗时多,效率低,摆脱不了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模式。二是忽视字词教学,认为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事,初中语文教学应从欣赏美文的角度进行,对课后字词一概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其实进入初中,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字词教学虽不是重中之重,但仍然在课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初中阶段语文字词教学不应被弱化和淡化。

针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教师可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寻求激发学生兴趣、传扬中华语言之美的教学方法,将字词识记与词语解读、分析品味、揣摩运用结合在一起,将导与学、读与写、积累与运用、悟与评结合,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针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我利用单元字词教学进行打包式的教学设计:1、在这个单元的“读一读,写一写”中,你认为生动的词有哪些?将它摘抄在笔记本上。2、找出含有这些词的句子,推荐给小组内的同学,说清你推荐的理由,每一小组整理自己小组的推荐语,进行专题汇报3、从这一单元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五个词,用这五个词写一段话。这个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解读词语,在推荐中赏析词语,在连词成句中训练学生理解运用文字的能力,推荐词语、句子使学生更深的理解了词语的生动性,使单调的文字教学活泼生动起来,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的同时,也能深切体会到汉语的魅力。

单元字词教学可以进行打包式的摘抄积累,而在课文中字词的教学可以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抓住课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字词教学。

如余秋雨的《信客》,对信客这个质朴的人物作者运用了质朴而又典雅的语言来描述。如“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文中典雅的词语随处可见,如“长途跋涉”“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声辩不清”“满脸戚容”“猝然昏厥”“细声慢气”“破碎焦灼”“满纸幽怨”“伤痕累累”“赋闲在家”“身体不济、恕难从命”“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世故人情”“属于上乘”等等。针对这课的语言特点我这样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文中有哪些词是典雅的,请你摘录出来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这样教学,学生既积累了词语,也感悟到了《信客》的语言特点。这课运用的是词语摘录法,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掌握文字的漫无目的、效率低的缺限,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类掌握,促进学生深入体会语言特点,有助于开展阅读教学。

字词教学的形式有很多,除了运用词语摘录法读写字形、赏析字词外,还可以进行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的比较、辨析,提高学生识记词语的效率。也可以进行单元、学期、学年的字词归纳,引导学生编写每一学段重点字词的字典、词典,对词语的音、形、意进行统编,对词语的意义与运用进行解释评点,对词语进行分类总结,形成学生系统化的理解,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统编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

语文课应该多探求语言文字教学的创新模式,探究字词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在创新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从细小的文字教学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正如《爱的教育》中所说:“我不是诗人,未曾写过一首诗,但我想在人生平凡的琐事上种下诗去……”如果教改能在文字这些细节上下功夫,每一个语文教师就都在每一个汉字上种下了一颗诗的种子,每一节课都会开放出诗的花朵。只有守住了语言文字的教学,语文课才会是一首灿烂的诗。

二、语文课可以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引领文本阅读,纵横连贯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钱理群教授有一段精辟的见解极好的诠释了文章与语言的关系:“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讲经典作品,应有别于社会教育中的经典普及,它应服从于语文教育的目标,注意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始终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环节,因文而会心。对文与心都不可忽略,不可将其割裂,对立,而要从具体文本出发,找到具体的文与心的契合点”(钱理群《我对经典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语言文字是文心的载体,充分挖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的一个捷径。因为语言文字的教学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对话。

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一文时,用解析“虐”的形体结构、意思理解导入课文内容的教学:“虐”字是什么意思呢?又可以组哪些词呢?课文中有哪些情节极好的诠释了“虐杀”这个词呢?在这里词语的教学是课文内容教学的突破口,既使学生记住了“虐”字的字形,理解了意思,也引领学生极快的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进行对话。

语言文字的教学不仅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对话,还可以提纲挈领,成为统领课堂教学的核心话题。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紧扣住“温晴”进行了教学设计:“温晴”怎么理解,文中有哪些它的近义词,为什么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而它“温晴”的特点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对“温晴”一词的教学成为此次课堂教学的核心话题,成为整体感知课文的纲领。而在《那树》一文中,“绿”的意蕴丰富,对此词的体味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话题,我在教学中提取了文中的关键句“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我和学生一起对这四个“绿”字进行了意思的体味,在体味中结合全文进行了深度阅读,深刻体会了作者的忧虑与对生命的悲悯情怀。在这个教学设计中,“绿”字成为理解主题的核心话题。

再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狂”字,《渔家傲 秋思》中的“异”字,《口技》中的“善”字,《敬畏自然》中的“敬畏”二字,《观舞记》中的“飞动”……对这些字词的教学无不“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构架起文章的层次骨架,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彰显作者的情感态度。扣住一字一词,纵横连贯课文的整篇教学,语言文字的教学引领了文本阅读,带领学生在文本深处与经典对话,与作者共舞。

三、语文课应培养学生在文本深处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将字词读得有声、有情、有味,在反复品读中涵养语言。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的确如此,一字一词勾勒出文章的精神内涵,在字词的细微之处可以领略到课文的精华。

语言文字的教学脱离不了文本,语言文字教学应融于文本教学的深处,语文课应从研读文本的深处培养学生品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教学《那树》一文时,我在备课中发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量词,并赋予量词以丰富的内涵,寄托作者深厚复杂的感情。我就在“精读品味”环节中进行了问题设计:“文中运用了量词对那树进行了绘形、绘色、绘情,你能从这些量词的形象描绘、对比中揣摩出哪些深意?任选一两句话进行精读品味”围绕着量词学生对这下面这些句子进行了品味赏析“1、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摇,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2、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3、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4、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5、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学生在精读品味的深度阅读中,第一次发现原来量词也可以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也可以进行深情的赞颂,也可以表达无奈的忧虑与悲愤的控诉,原来生动不仅仅是动词、形容词的专利。在教学中学生除了理解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更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课应踏踏实实的回归文本,聚焦语言文字,突出课堂本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内功。应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在深入的文字鉴赏中让学生涵养语言。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一个字词折射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语言世界,深入到每一个词的朗读会打开学生学习语言、涵养语言的大门。

如《沁园春 雪》以朗读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读出“望”字的领起作用,读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舞、驰”的力度,读好“惜秦皇汉武”的“惜”字的领起作用与惋惜之态,读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数”字的深层意味与自豪之感。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既理解了词的内涵也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韵味。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读出“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的“竟”与“多么”的意味,体会社会的世态炎凉;在《唐雎不辱使命》中朗读文言虚词“也、哉、乎、矣”的语气,在朗读“也、哉、乎、矣”的语气中品读人物形象;在《马说》中读“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在读出“其、真、邪、也”的语气,品味作者的感情态度,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些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语言文字进行的朗读可以引领学生更深的走进课文,领悟汉语的韵味与魅力,可以启迪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字。

第3篇

一、记者要具备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

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是完成现场报道的必要基础,能力体现在能够从头到尾把握采访的进程,避免被动,争取主动。要做到有效地现场驾驭,记者口述要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记者口述在现场报道中占有相当比重,它是整个报道的血肉,具有衔接、过渡段落和音响的作用。在采录现场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口述首先要围绕主题绘物描景。进入采访现场后,记者要迅速进入状态,注意观察并抓住现场主要特点,然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晰的口述,把现场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生动地刻画出来,让听众了解新闻现场环境气氛和记者所处的位置,以唤起听众经验范围内的记忆储存,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绘现场时,记者不要将口述完全放在自然风光上,要紧紧围绕新闻事件的主题进行。

二、提问是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途径

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采访方案、报道意图能否顺利实现。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开掘新闻事实的价值,使其报道的思想观点得以具体化、深刻化。因此,在新闻现场,记者的提问要单刀直入,问题要简洁、明确,小而具体,以便于谈话人直接讲出报道所需的内容。这也就要求记者能够从采访中获得的大量新闻背景、新闻事实中理清头绪,抓住中心,选取最能体现新闻主题的某件事、某个人进行采访。在看似简短的采访中,把大量的信息传给听众。

三、现场音响要真实清晰,具有典型性

在选用音响时,无论是主体音响、环境音响还是背景音响,都要注意它的典型性,即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最具有现场感的音响。恰当选用现场音响,如现场机器声、敲锣打鼓声……会对听众的听觉形成立体“笼罩”,产生空间感、立体现场感,使现场报道更具有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强烈效应。

由于广播新闻一瞬即逝、过耳不留的线性特点,决定了其既不能像报纸那样用书面语言,也不能用电视的跳跃式语言,而应该是通俗、生动、简洁、优美,琅琅上口,通俗易懂,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现场播报选择的词语,既要语言生动形象,又要顺口顺耳,让整个新闻更真实、可感、生动。

所以,现场播报所用的语言应该是“为耳朵写话”。这既是对广播语言特点最简要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广播记者最基本的要求。广播新闻口语化总的要求是: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使人一听就明白。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广播稿应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件,人家不必花费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这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时时去做的。

广播是听觉艺术,记者的普通话虽不要求像播音员一样字正腔圆,但必须咬字准确,发音清晰,让听众一听就懂。内容方面,记者首先要有话要说,不能张口结舌,不知所云。其次要言之有物,能说到点子上。将受众最想知道的内容一一说到。最后,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准确精辟地说明问题的实质,记者也要尽量破除专业化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语言进行报道。

第4篇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胜任内驱力、创新内驱力、互惠内驱力,关注和开发学生的个性、旺盛的求知欲、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自制力、坚定的自主性、积极的求异性、灵活的变通性和超俗的独创性。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自己产生要学习的内部力量,从生理或心理上提高对能满足学习需要的刺激的反应能力,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一)上好英语学习第一堂课

老师要十分重视上好自己的第一堂课。①注意仪表。仪表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精神气质的自然流露。②调节情绪。在上课之前未生成积极的情绪,师生之间在尚未谋面之前,教师就先筑起隐形的藩篱,对改善教学交往,提高教育效果是十分不利的。③对话交流。老师揣摩开场白,先以英语简要介绍语言特点和用途,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④让学生毫无顾忌地说说对老师有什么希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中试着从多方面,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精神振奋,积极思考,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老师所发出的信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

教师也应注意把问题情境引向课外,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在课外随时随地讲英语,形成浓厚的课外英语氛围。注意引导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第二课堂是一个极有效的辅助手段。

(三)引导学生铸就坚强的意志

学生成绩的好坏与意志水平的高低是一致的,意志力强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强,能持之以恒,对待困难锲而不舍。有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成功,这种成功进一步影响学习的其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持之以恒的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经过艰苦的努力后解决了问题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引导。若是冷静分析一下学生的“天天改过”“经常立志”,其中也有他们成功动机的闪现。而要达到“志功合一”的目标,还需教师经常不断地坚定他们的成功意志。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

作业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宝地”,教师充分利用这块“宝地”,在作业批改中深思每个学生的成功之点,使用激励性评语。 转贴于

(五)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引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CAI即电脑辅助教学,因其具有能集成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而愈来愈受到欢迎。实践证明,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产生教与学的最佳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刺激学生的思维,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②多媒体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③多媒体的运用可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绘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更多,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比如,利用研制课件的特长,在复习英语介词时,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大容量特点,归纳了初中年的所有介词用法,帮助学生识记和运用。

也注意掌握以下几个原则:①根据外语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充分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②把握好“度”,不“喧宾夺主”;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主体性;③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力求简明,脉络清晰,自然和谐,并具有灵活性。

(六)合理运用英语教学评价

合理评价学生,会更好激发和促进英语学习,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注意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

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表现出的发展潜能等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评价的原则: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注重过程。评价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

评价的方式和形式:形成性评价通过考查、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作业、口头问答、演讲、朗读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作出评价。

第5篇

关键词:油画创作;“诗意”;“诗心”;意象

笔者酷爱古典诗词,于闲暇之际常常作古体诗文聊以自娱自诫,每每心神畅快。而于绘画创作之时,却常有不知如何下笔之感,并非不能以笔画色彩描形绘物,而是不知应画何物。偶受灵机触动,心忖为何不将构思诗文之心用于作画之际?大凡情景可称得有“诗意”者,无不美妙动人,如以“诗心”为画,岂不快哉!

1 以“诗心”观形感物,把握灵感

要在画面中表现一种“诗”的境界,那么先要以诗人的情志来感受事物,笔者把种情志或说情怀与思维总括为“诗心”。而要以“诗心”为画,必先对客观世界保持一种敏感而细腻的好奇心与灵慧的感悟之心。庄子评庖丁解牛“砉然响然,奏刀d然,莫不中音”,以为有音乐之美。若不是庄子有一颗诚挚的“诗心”,怎么会觉得这种血腥的场面有音乐之美感呢?“诗心”使然,许多看似寻常的事物,却能以不寻常的角度来观察感受,收获美感。

即使有了“诗心”,似乎还不足以为画,或者说不足以为好画。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虽是针对诗歌而言的,但也可用在绘画之上。这里所说的“神”,朱光潜先生在其《谈美》一书中解释为“灵感”。和诗人写诗一样,绘画也常常提到“灵感”。“灵感”于我们而言,似乎就是那种突如其来、转瞬而逝的飘渺意识,如此不由自主简直难以为人力所控制。而“读书破万卷”就可以解此症结。《家训》有云:“须熟读古人佳篇……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1]按此话说来,熟知与临摹前人绘画,磨练和掌握绘画技法和技巧,于画者来说,“灵感”才不会招而不至。同时,也要避免灵感引发的兴致被打扰,进而造成思维断层的情况。思维一旦被打断,就很难再续前想。特别是“灵光闪现”时,我们更要保持思路,一气呵成,至少把灵感所得形成文字记录或绘出画稿。

2 以“诗心”构思立意,动静结合

引发灵感突现的事物,不一定全部合乎创作或表达的要求,我们期望在作品中表现的情趣可能和灵感闪现出来的内容有所出入。这就需要对这些事物进行适当选择和修改,把它们作为合乎个人审美的意象。在选择时,首先当以个人审美情趣的表达或凸显为标准。与个人审美情趣不相契合的,应该舍弃;联系稍弱的,可以视画面实际的构图情况进行删减。取舍得当,才能准确地传达画面意图,且增强画面的艺术性。

与此同时,选择“意象”应化动为静,以静生动,动静相谐。“以静生动”应作何解释呢?诗词作品很多时候都把静态的景物生动化,如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横斜”和“浮动”两个词把梅花的影、梅花的香写得生动活泼。笔者既然是决定以“诗心”为画,又寄望在中国传统中找到灵感,因而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绘画。

中国画所追求的目标向来以“气韵生动”为首,可“气韵生动”的内涵太过笼统,这里以美国人高居翰的研究为例进行说明。他在说撰写的《诗之旅》中叙说“没有诗文的诗意画”时,拿出几张宋代院体画的小品(团扇扇面),仔细分析了其中景物、人物所处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可能关系。他认为诗意“情趣”正是在这种构图的暗示中产生,画面由此而灵动生趣。受到此说法的启发,笔者仔细参详了多幅宋代同等题材的作品以及院体花鸟画,果然发现了其中“情趣”之生动所在。如南宋李迪所绘的《枫鹰雉鸡图》,此画中,以枫树为代表的景、鹰、雉鸡构成了三方的互动关系。虽然在画面中,三方其实都是定格的,是静态的瞬间,但我们清楚地看到鹰站在枫树梢上,它正虎视眈眈地望着在地面上撒腿奔逃的雉鸡,如此一来,画面立即生动不少。我们甚至想到了鹰飞扑雉鸡的情景。所谓的生动,即是如此。再如南宋马兴祖绘的《疏荷沙鸟图》,此画里,小鸟停栖在莲蓬梗上,它正扭头望着画面最上方飞舞着的一只小昆虫,而一下刻,小鸟会飞向小昆虫吗?这是一个悬念,也是诗意情趣的体现。在静态的画面当中隐含动态,比直接描绘动态,更具魅力。即便是山水画的审美中,也有此要求,不但要“可观”“可望”,还要“可游”“可居”。因此,山水画从来都不避讳点缀人居的茅舍、野渡中无人的舟船、樵夫等人的行迹之类的意象物,这些人迹内容增加了画面所绘的真实感,以达生动之境,引人遐思。当然,动和静的表达应该达到一种平衡,如果《枫鹰雉鸡图》中,鹰也像撒腿而奔的雉鸡一般,定格在一个活动的状态,或者画家描绘的是鹰扑抓雉鸡的一幕,那么这幅画的生动感反而会被削弱,因为人们在观画的过程中,少了一个可以启发想象的内容。笔者认为,在对因灵感而来的“意象”进行选择和修改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画面的“动静结合”,作为考虑的内容。

3 转诗言为画语

笔者把诗画之间的语言转换概括为“化有言之诗为无言,变无言之画为有言”。“有言之诗”指的就是有文字可循、已经固定了含意的一首诗,是狭隘的“诗意”,而笔者所要提倡和希望在绘画中追求的,是无字可循的、包罗万象的广义“诗意”。画自然是“无言”的,笔者的作品最终还是以油画的形式来表达,不可能如国画一般,直接把想表达的内容写在画面上。但如果“意象”选取切合画者之情感意趣,而画面表达又足够生动的话,就可以用画面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当然,作诗和绘画毕竟有所区别,笔者要在画面中“说话”,就要把感受到的诗意情趣,转化为绘画中对意象的构图、形、色、光等绘画语言方面的思考。

以“诗心”为画,是笔者个人油画创作的研究与思考结果,希望以此文为契机,为个人的油画创作道路开启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诗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

[2] 邓牛顿,周锋.丹青意趣――绘画艺术文粹[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3] 钟巧灵.宋代山水画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 孙敏强.诗意・诗心――观照中国古代诗人审美追求与心灵的历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5] 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 盛天晔,颜晓军.历代经典绘画解析――宋代花鸟[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7] 盛天晔,历代经典绘画解析――宋代小品[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第6篇

关键词:传统绘画;美学特色;审美境界;诗画相通;以情寄画

1 空灵传神的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不以真物实景、逼真描绘为追求,而是在绘画中追求写意,在形象的塑造中又注意空间留白和以眼传神,从而使画面空灵飘逸、生动传神。

1.1 追求写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感性的文化、养生的文化,注重对自然万物的感悟。受传统文化和老庄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侧重于对写意的追求。身外之物的描绘不再是事物本来的准确面貌,而是通过画家内心加工过、真心感悟过后所形成的画像。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不是注重形式,而是崇尚写意。

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画家认为所绘之物“太似则俗,不似欺世”,绘画的最高境界是处于“似与不似”间。因此,画家在绘画时敢于大胆取舍、遗貌取神,在传情达意间绘出动人心灵的美景美人,使欣赏者陶醉在形神俱佳的境界中。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进行山水绘画时,画家会身体力行,深入山水茂林去细细观察和感悟身在其中的真实感受,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把能表达自己感悟的物象入画。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也说:“我画的虾和平常看见的虾不一样,我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可见,画家绘画时不是以一时一地的真实景物作为绘画的对象,而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感悟和想象中重新塑造外物形象,以达到物与心通的审美境界。

1.2 空间留白

空间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又一美学特征。绘画中的空白,给人留下联想的空间,使画面于有限的空间中传达出无限的意蕴。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可见空白笔法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传统绘画讲究留白,即素底不着画,形成画面中的空白,这些留白是构成画面形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留白虽无画象,但是能在画中实象的衬托下产生想象中的形象,这在传统绘画中被称为“计白当黑”。画面于空白处传达出无形之美,开拓欣赏者的思维,传达出大于整个画面形象的内涵和美感。

画面的留白在传统绘画中有多重意义。首先,从形式上看,空白的余留使得所画主体形象更为突出,以虚衬实,虚实相生,使画面结构紧凑,又不失大方;其次,从内涵上讲,空白给人足够的心灵空间来感悟画面传达的真意,于空白处激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思考;第三,从意蕴传神效果看,空白使得整个画面更为飘逸灵动,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任思绪飞翔,将画面的意蕴扩展到无限大。

1.3 以眼绘神

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说道:“一像之明昧,不如悟对之通神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悟对通神”呢?我国自古以来有“画龙点睛”一说,强调的是眼睛在绘画传神方面的关键作用,以眼绘神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重要艺术特征。

据《世说新语・巧异》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睛目”,为什么不点睛目呢?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可见眼睛在传达人物画神韵中不可忽视的作用。眼睛,在古代中国人心中与人的精神、灵魂息息相关。

刘劭在《人物志・九征》中说:“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明学家陈士元也说:“人之昼兴也,魂丽于目,破宿于肝”。在人物画中,若通过眼睛使画中形象“窃谋私语”,“览之若面”,则宛若见其真人,即可使欣赏者与画中人进行“神交”,达到传神的境界。以眼绘神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眼神可使人读懂画面的整个含义,读懂画家的着眼点所在。眼睛的灵动可以带来绘画中人物形象的“生气”,渲染画面的气氛。

2 诗画相通的艺术思维

宋朝的苏轼提出“画中有诗”、“诗画本一律”,可见在传统绘画中,画和诗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所谓“画中有诗”,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诗意,其二是指自宋代以后出现的在画中题诗的现象。

2.1 意境美的营造

诗画的相通表现在两者共同的艺术追求,即意境美的营造。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使其具有了意境美,从而带有挥之不去的诗意。宗白华认为,诗境是画的灵魂。诗意即气韵灵动,画家通过对万物的感悟和思考,描绘出带有诗意的画面,欣赏者从中可以感受到画中飘渺的诗情,从而加深对所画之物象的理解。

明朝沈周的《落花诗意图》构图极为简单。在寂静的空山中,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站在一块大石上,手里拄着一根长长的竹杖,看着眼前的落花流水,陷入沉思。他的背后,是几株翠绿的柏树和一座小木桥。远处是几行淡淡的山影。老人、落花、流水、木桥、远山构成一幅韵味十足的画卷,勾勒出一个宁静悠远、伤感惆怅的意境。落花时节,春意阑珊,不能不引起人的感伤之情。画中老人的感伤之情,也许是因为“花落水流红”,也许是因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许是感叹“人人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给人留下无数想象的可能,增强了绘画的意境美。

2.2 画与诗的结合

“画中有诗”在形式上体现为题画诗的出现。清方薰曾说:“画之不足,题诗以发之。”题画诗从宋代开始出现,指画家作画时,感到画不能尽情尽意,于是以诗文辅之。自此以后,诗和书法融合于画面,成为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题诗对画面有揭示意义、深化主题的作用。比如郑思肖题《墨兰图》诗中写道:“向来俯首向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此画作于元成宗大德十年,据宋亡已经三十年了,所以画家没有画土,这首题画诗就对发现画意很有作用。

又如明朝唐寅的《落霞孤鹜图》,描绘的是《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江边是巨大的石山,延伸向远方。近处是土坡累石,几处绿柳。柳荫中有一临江的水阁,一人于阁中面江而坐,默默望着苍茫的江面,落霞与孤鹜已经没有踪影……整个画面给人以空寂落寞之感。唐寅在画上题诗曰:“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王勃才华横溢,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滕王阁序》,但命运多舛;唐寅也是大才子,命运却连王勃都不如,所以他感叹自己连王勃那样的机会都没有。画上的题诗点明了画家创作时的心态,使人更好地理解画面的内蕴,体会其中怀才不遇的空寂之感。

诗书画的结合,加之后来印章的出现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书卷气特色,提升了绘画的艺术内涵。

3 以画寄情的艺术精神

任何艺术品的诞生都是艺术家辛勤创作的结晶,凝聚着艺术家的心血,伟大的艺术家往往都是在用心灵进行着创作。中国传统画家秉承着这一艺术精神,“以我手写我心”,在绘画中抑或展示着自己独特的人生情趣;抑或寄寓着自己坚持的志向和节操;抑或体现出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

3.1 个人情趣和志向的写照

金章宗年间的武元直善画山水,他留下的《赤壁图》依据苏轼两篇《赤壁赋》而作,取景江水转折处,左、右两下角,描绘的是近景,苍劲的松柏,瘦劲的山石傲然挺立。左半画面是陡峭的山壁耸立在江边,山壁下是滔滔江水奔流而下,流向画面的右上方,不见尽头。江中有一叶扁舟顺流而下,船夫撑篙,苏轼与二友坐于舱中,观江上清风而对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幅画面表现了画家陶醉于历史和山水之间的人生情趣。

而著名画家郑板桥则在自己的画中始终表现着坚贞不屈的个人节操。身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画兰、竹著称,他笔下的兰、竹是他高尚节操的寄托。他的画皆有题,如《竹石图》上题的这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面上写竹,其实上写人,表达了作者凛风而立、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风骨和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2 胸怀天下的情怀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代的不少画家在绘画中体现着自己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的博怀,这也是我国传统文人显著的精神写照。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社会风俗图。画家在画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某一年清明节的繁华景象。画家采取“散点透视”法,将远景人物、风光人情尽收卷中。兼有界画和写意画的长处,神情并肖。这幅图表现了画家对和平安乐、欣欣向荣的生活的赞美。

而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苦和不易也常常体现在画中。同样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著有一幅《渔父图》。此画中的渔父,年龄已经不小,头发胡须皆已花白,脸上刻满了皱纹。他左手提着一条鱼,右手持钓竿,佝偻着身体笑看着手中的鱼。画上题有一诗“篮内河鱼换酒钱,芦花被里醉孤眠。每逢风雨不归去,红蓼滩头泊钓船。”画家在画中给予了对渔父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下层人民苦难的同情。而郑板桥在他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也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可见画家关心民生、挞伐社会不公现象的思想情怀。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空灵传神的审美境界、诗画相通的艺术思维、以画寄情的艺术精神在中国美学史上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影响着现代艺术家的美术绘画创作,为我们当下的美学艺术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士人心灵和民族精神的写照,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上、下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唐建.中国古代美术史话[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蒋平畴.中国书画精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4]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第7篇

一、儿童科普读物

儿童科普读物隐含众多开展科学教育的有利因素。从功能上来说,儿童科普图书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给科学概念的学习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情景。科学概念通常比较抽象,而儿童科普图书通过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与生动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增加科学的可理解性与可阅读性,把科学融于一定的故事内容中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奇妙的数王国》将许多数字,如分数、小数等拟人化、形象化,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多采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说明,这些特殊的处理方式会减少儿童对科学的畏惧,增加他们进一步了解数学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来说,儿童科普图书通常都是图文并茂,书中包含的图片与注解能减少儿童的困惑,帮助儿童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美国“神奇校车”系列丛书是将科学融入到故事中的典型代表,实现图画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另外,它还借助侧边栏、对话框等把某些科学故事以附加内容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是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的教育元素。而且,儿童科普读物的呈现形式较为生动直观,与儿童形象思维的认知方式不谋而合。以法国“第一次发现”科普丛书为例,该丛书将高精度的图画与神奇的胶片材质相结合,借助手电筒、放大镜等工具将一个个直观、逼真、生动的世界展示给读者。

从语言方面来说,儿童科普读物的语言特点在于它的浅显易懂,既能表达复杂的科学观点,又兼具趣味性与讲述性。基于语言方面的特性,国外许多科学教师都会借助儿童科普读物开展“大声朗读(Readˉaloud)”课程,许多家长也会选择儿童科普读物作为科学课堂以外的重要科普阅读材料。除以上典型案例的剖析外,一些研究表明,儿童科普读物与科学教材相比,和现实生活的相关程度更高,能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科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1]。儿童科普读物含有丰富多样的科学主题,阅读多种类型的儿童科普图书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内容、主题之间的联系。儿童科普图书与其他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措施(如修建科技场馆、建立科普基地、培训科学教师)相比,是最简便、成本最低、覆盖性更高的科普资源[2]。因此,便捷可得性也是儿童科普读物运用于科学教育的有利元素。

二、儿童科普读物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儿童需求的多元化,中国出现了科普漫画、科普童话、科普绘本等形式多样的儿童科普读物。基于对儿童科普读物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儿童科普读物在科学教育中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帮助读者开阔视野,体验和感受不同的科学文化。科普读物内容涉及世界的方方面面,儿童透过它能够进入一个精彩纷呈的科学世界。由于地域文化存在差异,不同国别的儿童科普读物蕴含不同的科学文化。以“可怕的科学”(英国)、“第一次发现”(法国)、“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为代表的西方儿童科普读物强调科学本身的直观性与客观性,特别关注儿童的观察体验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十万个为什么(儿童版)”(中国)、“小牛顿爱探索”(韩国)、“从小爱科学”(韩国)为代表的东方儿童科普读物则更注重科学知识的传递,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散发浓厚的人文气息。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孩子能感受到不同的科学世界与科学文化,拓宽眼界。

第二,为小读者提供一种易于接受的探究科学的方式。科学给人们的感觉往往是生硬、难以理解的,但儿童科普读物却是生动的、易于接受的。以“可怕的科学”系列科普图书为例,它的内容风格是“寓学于乐”型的,是学习与娱乐的有效结合体,书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含量较大,但作者却能通过轻松幽默的笔调把小读者的注意力抓得牢牢的。此外,书中穿插许多好玩又简单的实验,小读者只需要借助白纸、土豆、面粉等生活常见材料就能完成,动手实验的过程就是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相比教材而言,儿童科普图书能够更好地激励他们思考与感受科学探究,而教材通常会将科学概念或科学实验步骤等科学内容直接呈现给孩子,并且儿童科普读物设定的一定问题与情景会激励他们主动进行思考探索而非直接接受知识。2001年,国际基础科学理事会建议将图画书、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类型的科普图书平衡地整合到科学课程中,因为每种类型的图书为学生提供不同性质的建构知识的机会[3]。科学家传记能够增加小读者对科学家、科学生活的了解,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将来也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科学发明发现类书籍能够帮助小读者了解科学方法及其运用;科学小说更能使小读者形成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参与科学探究;其他类型的科普图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堂中未涵盖的科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某个科学领域产生兴趣。

第三,为儿童科学学习提供广泛的题材与多样化的视角。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的百科类儿童科普图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与《DK儿童百科全书》等书籍包含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等众多学科的科学知识。这类图书涵盖的科学内容丰富而广泛,科学教师在科学课堂中可以借助这些百科全书对所学科学主题做相应的拓展。例如,教师要讲授“动物的蛋”这一主题时,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查阅与“蛋”有关的科普类百科全书,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该主题做资源共享或相关方面的讨论,丰富他们对这一特定主题的认识。《101个有趣的实验》与《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等操作探究类儿童科普图书主要以介绍科学实验、方法为主,科学教师可根据课堂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技术史少年读本》属于介绍科学发展的科学文化类儿童科普读物,精选大量有代表性的科学人物与事件,以时间和逻辑顺序介绍科学技术演进的历史,借助该图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历程与科学文化。《科学家工作大揭秘》、《影响孩子一生的大科学家》等儿童科普类图书以介绍科学职业为主,科学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图书帮助学生了解科学职业、了解科学家具备的种种特质。科学教师还可根据科学学习单元与主题的不同去寻找内容相关的科普读物,丰富科学课堂,拓展科学学习资源。

结合对儿童科普读物在科学教育中的角色分析,在实际的科学课堂中,科学教师可以借鉴如下做法。第一,通过给学生列书单的形式鼓励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兴趣,把儿童科普读物合并到科学课堂之中,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材料。陈列书单应包含学生乐于学习的一般话题,如对某一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与某个科学领域相关的职业等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与当前学习单元相关或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信息,阅读包含科学事实热点的报刊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科学对现实世界的重大意义。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各种各样的儿童科普读物,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与报告要求,建立自由阅读中心,提供各种科学期刊、图书,学生可自行分组阅读,每组阅读完后,交流其中提到的概念,或每位成员选择一本与阅读话题相关的书进行研究,然后将汇总内容分享给大家。第三,教师可以选择含有现有研究话题的书,把书分为若干部分,然后给不同学生分配不同的章节,最后请每位学生复述分享章节中的重要概念或组织大家讨论。分配的规则是将较长、较复杂的章节分配给能力强的学生,短而简单的章节分配给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又能保证所有同学在同一时间段完成阅读任务。上述做法仅仅是将儿童科普读物融入科学教育的部分路径,还有待课堂实践的检验。

中国关于儿童科普读物在课堂中应用的实例并不多,因此,如何将儿童科普读物更好地应用到科学教育中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需各位研究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期待儿童科普读物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注:本文所指的儿童科普读物主要是儿童科普图书,也包含儿童科普报刊、绘本等。科普图书相当于英文中的“science book”、“science trade book”、“popular science book”等。

参考文献:

[1]Saville, K.Understanding Science Concepts through Trade Books[D].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Retrieved from http://facstaff.unca.edu/jmcglinn/Karthe_whole_paperrev.doc,2005.

[2]张秋林.论科普出版与儿童成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7-07.

第8篇

    “妙悟”一词最初见于东汉曾肇的《长阿含经序》:“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妙悟此语一出,在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中被普遍使用。(注:参见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以禅喻诗”一节。)

    由于禅宗和老庄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巨大影响与渗透,因此,作为禅宗的“妙悟”说也同其它“自然”、“境界”等范畴一样逐步被中国的美学理论所吸纳、融化和发展,从而成为中国美学史上一个极富价值和生命力的美学命题。下面试从历时性的角度加以发掘,梳理,以期对这个美学命题作出比较准确的历史定位。

    纵观“妙悟”一说,以南宋严羽为界,可分为三个时期,严羽以前可称为“妙悟”说的发展期,严羽可称为“妙悟”说的成熟期,严羽以后的元明清时期可称为“妙悟”说的深化期。

                        一、严羽以前的“妙悟”说

    严羽以前的妙悟说,如果从语源学的角度看,可以追溯到庄子的《田子方》:“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不过庄子的悟是使人醒悟到做人要纯真自然、无为寡欲的道理,而真正用悟或妙悟来表述审美活动和审美认识的,是在魏晋南北朝佛教东渐之后。如“深通内典”的刘宋时期大诗人谢灵运用悟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体察的审美感悟:“情用赏为美,事昧觉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从斤竹澜越岭溪行》)而南朝齐梁时代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则用悟来论述书法创造:“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但谈妙悟比较多的,则从隋唐开始。这个时期的妙悟说,主要是针对“目击道存”的书画而言。代表人物有隋唐时期的虞世南,唐代的李世民、孙过庭、李嗣真、张彦远等。

    虞世南在《佩书斋书画谱》中指出:“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作为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以其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独到的眼光提出,书法艺术要依靠神遇而不可力求,书法机巧必须心悟而不可以目取,强调了心领神悟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作为“心灵艺术”的书法来说,是非常中肯的。而作为唐代著名书论家的孙过庭,对妙悟的理解又进了一步。一方面他指出可以通过用笔的领悟去掌握书法的技巧,另一方面,他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法家的情感要符合书法内容的特点,同时要运用不同的书体来体现不同的情感。《书谱》指出:“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去未悟。”“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由此可见,孙过庭所强调的悟,不但是指书法的机巧笔法,而且还包括“情深调合”的内容与书体。因此,它无疑比虞世南的妙悟说具有更具体丰富的内容。不过,他们的妙悟说,都还停留在心神领悟,心解神领阶段,还未涉及到比较深层的心理层面。而这一点,被中唐时期著名的美术史家张彦远揭示出来了。他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

    “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

    张彦远这段话,旨在谈鉴赏。顾恺之是东晋一代绘画宗师,他以“迁想妙得”之笔,绘“传神写照”之像,在当时和后世影响极大。他的一生画迹颇多,其中以《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最著名。而张彦远所谈的正是鉴赏顾画时的心理感受,一方面是“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另一方面是在鉴赏过程中“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这就表明,张彦远的“妙悟”,不但含有“联想、想像的心理成分,而且还包含了老庄“虚静”、“坐忘”的思想(注:《老子》十六章:“致虚静、守静笃”。《庄子·人间世》:“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可以说,张彦远的“妙悟”说,是禅宗和老庄学说结合的产物。

    到了宋代,禅风大炽,文人士大夫谈禅说理,机锋四起,因此,“妙悟”便成了诗文评论的口头语,所谓“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便几乎成了宋人的共识,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宋诗文的创作和鉴赏。纵观有关资料,宋代谈妙悟的,有范温、吴可,吕本中、程颐、杨万里、陆游等人。他们的理论大抵围绕着以下有关内容进行。

        (一)强调学诗赏诗的悟入,而悟入的前提是饱参、活参。

    吴可说:“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藏海诗话》)范温说:“识文章者,当如禅家有悟门,夫法门千差万别,要须有一转语悟入。如古人文章,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其它妙处。”(《潜溪诗眼》)如果找不到悟门,就不可能领会到诗文的妙处。惠洪在《冷斋夜话》中以陶渊明及唐宋诗人的诗句为例,指出:“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句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不知者困疲精力,至死不知悟,而俗人亦谓之佳。”因此无论诗文的创作或鉴赏,必须找到悟入之门,而悟入的前提则是饱参和活参。所谓“参”就是专心揣摩,仔细玩味的意思。如能对各个时期的诗文深入体味比较,时间一长,功夫到家,自然有所悟入。这一点,宋代的诗文评论家和道学家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如吴可强调:“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学诗诗》)韩驹《赠赵伯鱼》诗“学诗当如学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所以吕本中说:“悟入之理,正在功人勤惰之间耳。”(《苕溪渔隐丛话》)“作文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功夫中来。”(《宋诗话辑佚》)所强调的都是一个意思。而理学家程颐也强调这一点,《遗书》中云:“问:张旭学草书,见担夫与公主争道,而后悟笔法,莫是心常思念至此而感发否?曰:然。须是思方有感悟处,若不是,怎生得如此?然可惜张旭留心于书,若移此心于道,何所不至”。

        如果说吴可、韩驹、吕本中等人是强调学的功苦,那么程颐强调的则是思的功夫。程颐既是宋学的奠基人,又是陆王心学的先导,他是从格物明理的认识论角度来提出专思感悟的。《二程集》中指出:“人要明理,若止一物上明之,亦未济事,须是集从理,然后脱然自有悟处。”

        (二)妙悟的对象及内容。悟有深浅,究竟悟到什么,各人的领会是不同的。

    江西诗派诸君在黄庭坚“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影响下,所悟到的大体是一套谋篇布局,练字选句的艺术方法。所谓“后山(陈师道)论诗说换骨,东湖(徐府)论诗说中的,东莱(吕本中)说话法,子苍(韩驹)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曾季狸《艇斋诗话》)所说的都是形式技法的东西。当然,吕本中的所谓活法,本是指“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夏均父集序》)的意思,但从根本上来说,也还没有脱离江西诗派的诗律与句法的范围。倒是先学江西诗派而后又能跳出其藩篱的杨万里、陆游等,经过长期的曲折的艺术实践,则悟出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才是感发诗歌生命的重要源头。杨万里曾具体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体会: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又学后山五字律,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有所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注:《诚斋荆溪集序》,《诚斋集》卷八十。《诚斋荆溪集序》,卷二六《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注:《诚斋荆溪集序》,《诚斋集》卷八十。《诚斋荆溪集序》,卷二六《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杨万里悟到了摆脱一切规范束缚,师法自然,以耳目感观为创作诗材的天真创作状态,“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字了形形从没描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注:参见钱钟书:《宋诗选注》。),从而创造了新颖活泼,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与杨万里同时的陆游,早年也学江西诗派,曾跟曾几学诗。中年以后,才感悟到感发诗思的是热气腾腾的社会生活。“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非常具体地描写了中年始悟的情形: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如,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qiú@①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热气腾腾、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为陆游开拓了广阔的创作天地,激发了他的诗情,这就是他所悟到的诗家三味。“君诗妙处吾能识,都在山程水驿中”。“如子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正因为他感悟出这一现实生活的创作途径,所以在经历南郑军营生活之后,陆游的诗歌创作便进入了成熟阶段,创作了许多雄浑奔放的作品,自成一体,成为南宋时代的伟大诗人。

    当然在宋代也有一些人谈到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妙悟来捕捉审美意象的问题,如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根据谢灵运诗中的名句“池塘生长草,园柳变鸣禽”指出:“世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耳。此语之工,正要无所用意,猝然与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能到。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苦思言难者,往往不悟。”这里所说的悟,是包含了一种意与景猝然相遇的兴会和审美直觉。这种认识,在宋代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综上所述,严羽以前的妙悟说,从审美对象的角度说,是先由自然、书画的妙悟,再到诗文的妙悟。从创作主体的感悟来说,是由用笔技法,文学技巧的妙悟,再到师法自然,师法社会生活的妙悟。当然也涉及到妙悟中的联想、想象、灵感,直觉等问题,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妙悟说的发展期。

                        二、严羽的“妙悟”说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有相当系统的诗歌理论著作,该著作从“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方面对历代诗歌加以评说,无论在当时或后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给“妙悟”一说赋予了新的内容。可以说《沧浪诗话》的出现,是“妙悟”说成熟的标志。

        《诗话》指出:“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在韩退之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唯妙悟乃当行,乃为本色。”在严羽看来,对于诗歌创作,“妙悟”比学力更重要,因此,尽管孟浩然的学力远远比不上韩愈,但他能“妙悟”,所以诗歌的成就就高于韩愈。

    可以说,“妙悟”是《沧浪诗话》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是,只有把它和《诗话》中的“识”、“兴趣”、“熟参”等概念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把握“妙悟”的全部涵义。

    首先,“识”是妙悟的前提。《诗话》指出:“学者以识为主”。所谓识,就是对诗歌艺术特征的判别能力,它包括对诗歌风格、意境、体裁、语言等方面特点的辨识和领会。如《诗话》中指出:“盛唐诸人,唯在兴趣。”这是对盛唐诗歌创作的整体认识。“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语言,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语言,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副语言。如此,方可具一只眼。”这是对中晚唐乃至宋诗语言特点的辨识。又如,严羽在《答吴景仙书》中,否定吴对盛唐诗“雄深雅健”的评价,而认为盛唐诗是“雄浑悲壮”。这是对盛唐诗总体风格的辨识。严羽认为,这种辨识能力非常重要。“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作诗必须辨尽诸家体制,然后不为旁门所惑”。但仅仅有辨识能力还是不够的,因此,严羽在紧接识的后面,又提了两点要求:“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不高也。行由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鹜愈远,由入门不正也。”由此可见,严羽是把入门正,立志高作为识的具体要求的。

    其次,“兴趣”是妙悟的底蕴。严羽在《诗话》中明确表明要以盛唐诗歌作为师法的对象。“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又说:“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澈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由此可见,透澈之悟的妙悟,即是吟咏性情的兴趣。妙悟是创作主体的能力,兴趣是诗歌本体的特征,两者互为表里。了解了兴趣的涵义,即把握了妙悟的底蕴。

    关于兴趣的涵义,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兴趣就是意境(注:参见蓝华增:《沧浪诗话与意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5辑。),有人认为兴趣是诗人“情性融铸于诗歌形象整体后产生那种蕴藉深沉,余味曲包的美学特点(注:参见陈伯海:《说“兴趣”》,《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2期。)”又有人认为,兴趣是文艺作品给人们的美感(注:参见张文勋:《严羽》一文,《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3卷。),有的则认为“兴趣”是说文艺心理学所说的审美兴趣(注:参见郑松生:《严羽美学思想简述》,《文史哲》1982年第2期。)……因此,对这个莫衷一是概念,还有认真梳理的必要。

    “兴”者,触物起情也。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指出:“兴者起也,取譬引类,发起已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也。”兴的感发大多是由感性直觉触引外物以引起的结果,所以又称为“触兴”。

    “趣”,是指令人兴奋的某种情趣。《晋书·陶潜传》中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唐殷fán@②在《河岳英灵集》中指出:“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扶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情趣对举,这个“趣”,当然是指令人感兴的某种情趣意味。

    由此可见,所谓兴趣,首先是指诗人由外物所触发的那种兴会淋漓的审美状态以及由此生发的某种情趣意味。《诗话》指出:“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师,以才学为师,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务多使事,不问兴致……”这里所提出的“意兴”、“兴致”跟兴趣的意思都是一致的。宋诗尤其是江西诗派的作品,所缺乏的正是那种一唱三叹的感染力量。《诗话》还举出唐诗中的一些例子作说明,如:“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感动激发人意。”这些例子都是对兴趣说的最好注解。

    其次,兴趣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是自然而然、浑然一体的完美整体。“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就是这个意思。《诗话》还指出:“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朝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在严羽看来,汉魏的诗是“不假悟也”,完全达到了无迹可求的境界。“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唐人总体上达到“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的境界,而达到“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境界的,只有盛唐的著名诗人:“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

    第三,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具有既真实又虚幻,既鲜明又隐约的艺术特征,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对于这种特征和效果,《诗话》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加以说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其中“音”、“色”、“月”、“象”本是具体可感的事物,但它是以“空中”“相中”“水中”“镜中”为前提,来说明这些景象是虚幻的不能征实的。由此可见,严羽兴趣说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艺术境界的虚与实、隐与显的统一。这种境界,跟唐末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引述戴容州的说法相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捷之前也。”

    由此可见,严羽所指的“兴趣”,就是指诗人在外物触动下兴感淋漓所创造的浑然一体、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并且具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而这,正是“妙悟”说的核心内涵。但是这种妙悟能力是如何获得的呢?按严羽的说法,那就是要熟参、熟读和进行创作实践。

    《诗话》指出:“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亦如是也。”试取汉魏、晋宋、南北朝、初唐、中晚唐及本朝诗熟参之,“其实是非自有不能隐者”。严羽所说的熟参,就是广泛博览,在此基础上对历代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鉴别出作品的优劣高下,以此开阔视野。在此基础上再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吸取。“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人”。由此可见,严羽的所谓熟读,是挑选那些能作为楷模的优秀作品进行吟咏学习,并且要“酝酿胸中”,以全身心去进行感受消化,以达到融会贯通,使作品中的美和艺术自然而然地为作者所掌握的地步。

    但熟参、熟读,只能提高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是妙悟的第一步,要达到透澈之悟,还必须进行艰苦的艺术创作实践。《诗话》指出:“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而成章。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澈,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所谓透澈,就是指透澈之悟。也就说,通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艺术规律的美,就被创作主体所掌握,并且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就是妙悟的途径和方法。

    本来,参读是宋人的老生常谈,而且早在南朝齐梁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就提出过:“凡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的要求,但严羽把熟参、熟读和艰苦的艺术创作实践结合起来谈,这却是比较全面和辩证的。只参不作,往往是眼高手低,甚至是纸上谈兵;而只作不参,则无疑是盲人瞎马乱闯一场,往往只收到事倍功半之效。因此,只有把参读和创作结合起来,才是达到妙悟境界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由此可见,严羽的“妙悟”说,包括了以辨识为前提,以“兴趣”为底蕴,以参读创作为途径的三个层面,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特别是作为“妙悟”底蕴的兴趣说,是对先秦以来各种诗歌理论的吸取融会和发展,如先秦《尚书》中的“言志”说,《礼记·乐记》中的“感物”说,西汉《诗大序》中的“情志”说,魏晋南北朝陆机《文赋》中的“缘情”说,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唐代司空图的“韵味”和“思与境皆”说等,都被兴趣说有所融纳吸收。可以说,“妙悟”这一美学范畴,到了严羽手中,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

                        三、元明清时期的“妙悟”说

    自严羽“妙悟”说一出,元明清不少文艺评论家都深受其影响,或承袭或发展或变异,当然也有反对的,如冯班等人。但总的说来,可以说是“妙悟”说的深化期。

    元代以谈到妙悟的有画家李澄叟、汤hòu@③等人。汤hòu@③在《古今画鉴》中指出:“东坡先生有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仆平生不但看画法于此诗,至于作诗之法,亦由此悟。”(注:见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全书》第675页。)汤hòu@③所谓“悟”是对绘画或诗歌创作“笔法气韵神采”的领悟。而李澄叟则用自己“自幼而观湘中山水”的切身体会,强调悟的前提,是对生活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他在《画山水诀》中指出:“夫画花竹翎毛者,正当浸润笼养飞放之徒。……画花者,须访问于老圃……画山木者,须要遍历广观,然后方知著笔去处。”“若悟妙理,赋在笔端,何患不精。”(注:见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全书》第9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