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德育的途径

中学德育的途径

时间:2023-06-21 08:55: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德育的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德育的途径

第1篇

摘要: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中学德育途径中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对中学数学教育的德育途径进行阐述,探讨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以及实施德育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德育途径

道德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中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中有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数学的历史悠久,我国人民在数学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智慧,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施,探究数学教学中渗入的德育教育途径。

一、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

1.依据数学历史的德育教育。数学在中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发展经历了古代数学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和中西数学的融合期。例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中出现了数学的图案或圆点,西周出现了勾股定理,甲骨文中出现了数学记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中国数学教学史的介绍,并与西方数学发展历程相比较,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我国数学发展灿烂文明的文化财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促进爱国情怀的培养。2.根据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教育。高中是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数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把数学教学的知识点与有关德育教学联系起来,引发对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出数学发展也是通过不断解决矛盾、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发展、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3.依据教材进行德育教育。高中教材是针对学生知识传承和思维培养编写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思维和知识的教育。德育教学存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适当渗入德育教学思想,但是教学中要保证主要部分的实施,又要保证德育教学的渗透。因此,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得到知识、培养思维,又能适当进行德育教学,才能达到德育渗透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1.课前合理引导。数学教学在课前学生预习掌握住课程知识点。教师有意识引导数学知识的历史,学生了解数学课外的知识,意识到数学在中国的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德育教育。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目标的发展,数学教学模式和方式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以往的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适应数学教学,也不能促进数学的德育实施。课前备课不仅要对知识进行合理预习和规划,还要注意德育教育在其中的渗透。2.课堂中随机寓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中。高中数学中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为主,培养学生的辩证的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在德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学课堂教学包括知识教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并运用到德育观念。例如,通过两个圆之间位置的传授,能够让学生得到:物质时刻能够运动,不同的运动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3.课后小结的德育途径。课后对数学的总结和练习,总结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现实。例如对问题进行解决时,有时会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选择最方便合理的方法。这和高中生对人生的选择一样,人生之路多样,选择符合自身的发展的方向,并积极坚定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三、教师示范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发挥着教授知识和引导学生人生观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对数学教学知识和德育教育具有关键作用。例如,课堂教学中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讲知识要准确详细,用词要简洁准确,解答问题要态度认真。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方式促进学生对师德的理解,展现出职业道德情操。教师在教学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地影响着学生。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力量,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培养,促进学生道德的积极发展。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和外在表现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既能促进学生刻苦学习,又能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四、德育途径中要注意的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多种德育教育的途径,但是数学的教学作用决定了德育只是其中的较少的部分。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中要注意下列问题:1.注意数学教学和德育的主次之分。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课堂中重视知识教学和思维培养,德育只是在合理的时间和情况下渗透。毕竟数学教学是知识的课堂,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2.注重教学的实效性,避免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新课程要求学科教学要渗透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只是学科教学的附加成分,不能成为主体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保持合理性,不要牵强地加入德育教育,使数学教学出现形式超越内容、繁琐复杂的现象。3.长期合理德育教学渗透,不能一蹴而就。数学教学和德育教学都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通过长期进行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德育慢慢融入数学教学的课堂。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忌龙头蛇尾或者一蹴而就,不能让其成为学科教学的装饰,而应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并能长期发展,慢慢见成效的。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具多种途径,文章给出了能够实施的途径,能否实施还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德育途径多方面实施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作用。

作者:阮艳艳 单位:安徽省太和中学

第2篇

关键词:中学教师 德育教育 实践 诚信 榜样 潜移默化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高尚风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学习成长修身养德的好风气,下面就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二、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课堂上,还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课下,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动小组”,相互质疑问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良好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坏的习气逐渐减少的好局面。

三、营造诚信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 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

2. 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标语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关注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的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在班内张贴“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取信于民,方可得天下”,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关注诚信教育。

3. 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任务,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广播等形式,给学生设置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

四、采用榜样教育法

树立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在树立榜样时,既要注重树立优等生榜样,又要特别注重树立中等生、学困生的榜样,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发扬他们的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榜样,可以是劳动方面的,可以是助人为乐的,可以是守纪律的,可以是文艺的,可以是体育的,等等。总之,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第3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 班级氛围 “班级冷漠” 策略

一、德育工作的概念、内涵及功能

1.德育工作的概念及内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的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工作是教育者通过开展包括各种活动、文化宣传、规章制度和人际关系等内容的活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产生教育与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

2.德育工作的功能。(1)通过开展德育工作,可以多方位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学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方式进行的。另外还需采取多种途径作为辅助,如通过常规教学、生活管理、校园文化、教学环境、规章制度等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德育工作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心理具有一种“自身免疫”的功能,当其他思想试图进入人的自身思想体系时,人自身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中学德育工作把教育的目的隐藏在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学生愿意接受的形式,采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教育目的。(3)德育工作能补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实效。中学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充分开展德育工作,可以补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中学德育工作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德育的目的和内容放置于各种环境因素中,追求“润物无声”的效应,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方式。

二、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减少“班级冷漠”的有效途径

1.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础教育时期,在此期间,中学生心理多变、情绪不稳、思想活跃。因此,要采取多种多样、易于为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历史教育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成才。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和渗透德育。在中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渗透德育,注重经验总结和交流。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提出符合中学特色、符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一整套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另外,德育课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和美好心灵。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造成冷漠。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充满积极向上的氛围,就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如何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因此,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开展相应的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进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4.注重家庭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在青少年道德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发育、健全人格、情趣培养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德育的首要参与者和首要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也是孩子终身的教师。因此,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和互动,积极引导孩子努力提高道德意识和为人处事的能力。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家长要循序引导,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在生活中形成德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减少“班级冷漠”,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本质;德育教育;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60-02

教育是育人的根本,传统的教育发展形式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然而,素质教育的产生正是顺应社会大环境的趋势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目的,然而,素质教育的开展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为了让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有更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德育教育有其自身的重要性。

一、认清当下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

在当下,素质教育正在各个中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中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和创新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才的需要,从而,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可以更好地弥补这一方面的缺点。素质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己发挥的空间,它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但是,当下素质教育的开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地、认真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开展,然而,德育教育却是孕育其中的重要部分。

二、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德育教育的工作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第一,在软件环境方面要使是教师工作者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第二,在硬件环境方面要为学生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设备。然而,在当下所处的教育环境下这两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软件环境方面是一些老师没有经过一些相关专业的培训,再就是在硬件条件方面没有为中学生专门设置的设施。所以面对当下的德育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在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加强培养,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只有这样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条件才能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三、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原有的传统德育教育模式

中学生始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要实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突破,从学生的本身出发进行切身教育。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老师知识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言传身教,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一种固有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在个人的德育素质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仍有很大的欠缺。面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同时,也使得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促进了社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四、认识到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正确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德育教育的真正核心是要对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对学生的个人能力、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提高,让他们能够在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教育环境进行改善,还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学校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好地改善,因此,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处在核心重要的位置,必须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五、实时推行课程的改革,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

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课程方面必须要做出实时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在学科课程方面要对中学生的学科进行实时的改变,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能够浅显易懂而且能够更符合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其次,在环境课程方面要对学生本身的德育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德育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才能让学生能够实时实地地得到更好的教育。最后,要加强德育教育中的活动课程的改革,这就需要学校及老师和家长能够有很好的配合,学校和老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实现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合到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中去,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结语:

本文通过论述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发展,素质教育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素质教育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创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这就需要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中学物理教学

新课改下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任务,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是我们面对的新的课题。根据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要求,物理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物理课程目标的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相互渗透,实现和谐统一。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德育观念,注意捕捉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其融入物理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认识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迫切要求学科教学加强德育渗透

目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作为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育工作者,挖掘和利用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责无旁贷。

(二)《中学德育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明确提出了要求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德育的地位,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德育对促进学生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及培养能力也有特殊的作用。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或模拟道德冲突,通过分析、研究和讨论,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真诚与坦率的环境中体验,唤起他们对学习、生活和社会火一般的热情和铁一般的道德责任,提升他们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二、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钻研新课程标准,把握各模块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制定德育目标

各模块的教材中都有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确定德育渗透的结合点,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及教材每一章节的要求,整体地、系统地制定教学中的德育计划,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以整体的功能,产生更大的效果。

(二)遵循德育教育的原则进行德育渗透与熏陶

1.科学性原则。德育内容的科学性,核心是传授的观点和思想的准确性。要用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介绍科学成就,正确无误地介绍物理学史,选用的素材要有据可查,使物理学中的德育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意识性和可行性统一的原则。意识性就是要求物理教师在备课时,要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广泛收集德育的素材,有意识地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但在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要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思想实际,内容选择要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上,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能够接受、乐意接受,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育效果。

3.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是教学的客观规律之一。在传授知识进行德育渗透时,要将知识与德育融为一体,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在“寓”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接受物理知识的同时,十分自然地接受德育渗透,达到教育的一致性和同步性。

(三)提高教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

教师崇高的思想品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奠基作用,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修正作用,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完善作用,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最好的教育。

(四)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巩固提高德育效果

新课标教材中设置大量的实践活动,这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极好时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机会,加强德育熏陶和感染,扩大学生德育方面的视野,满足学生认识和心理的特殊需求,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成人、成才,实现教育的目的。

三、物理教学加强德育的途径

(一)运用教材进行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从科学知识中提炼思想教育内容,找准渗透德育的最佳结合点,不失时机的渗透德育。

(二)通过课外活动进行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必要的途径。如组织学生参观水电站工程,不仅可以从现场看到电站工作原理,而且可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体会到学科学、用科学造福人类的乐趣,利用时事报告会的形式,使学生深深懂得要使祖国强盛,科教才能兴国的道理。

第6篇

[关键词]大中小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德育衔接

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十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德育已经从国家层面提高到了很高的层次加以重视。然而,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德育并非单独割裂开来的,而是应该由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共同完成。分析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实效性并明确其影响因素即成为当前学校德育亟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一、大中小学德育衔接

我国德育包含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各个不同学段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德育衔接更是其中最重要的接洽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德育大纲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目标要求,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特点、发展的规律,从纵向发展要求科学地规划和实施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具体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使大中小学校德育相互照应,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从而实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德育的自然过渡和人才科学培养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目标。

二、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有效性

大中小不同学段的德育能否有效衔接,直接影响到全过程德育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德育实效,这就要求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德育要具有目标的统一性、教育的前瞻性以及协调的保障机制,确保德育衔接的有效性,最终提升德育实效性。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有效性具体细化,可包括四大方面衔接的有效性,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德育管理和评价。

(1)德育目标衔接有效性

德育目标的设定在每一阶段都应该具备并突出自身的特点,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同时还要注意各个阶段目标的衔接性,充分做到既突出了目标的层次性,又兼顾了目标的整体性。当前大学、中学和小学的德育目标缺少差异性,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区别仅在深入程度上,这样的目标无疑不能很好地为德育指明方向。德育目标作为德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德育各方面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统领作用。

(2)德育内容衔接有效性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能够在各个学段教育中为学生所接受并认可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设定不但要考虑能否实现德育目标,更应考虑各个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其心理和思想的发展规律,能够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德育内容衔接有效,应该是由教育的各个阶段共同完成的。这就不仅要求大学、中学和小学各个阶段自身的内容设定符合整体德育目标,最大限度降低重复率和不结合实际的可能性,更要求其具有瞻前顾后的特点,即每个学段的内容都向上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延伸一点,以使各个阶段的内容能够很好地衔接,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

(3)德育途径和方法有效性

德育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德育内容、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渠道和手段。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德育方法的选取需要适应德育途径,而德育途径的应用又应该根据德育内容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差异,其辨别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德育途径和方法能否适应各学段、各年龄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生长规律,在继承前人行之有效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升其实效性,将是最终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4)德育管理和评价有效性

德育管理是德育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其中的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考核监督等,将涉及德育工作者和与德育有关的多种因素有机整合而成德育工作的重要硬实力德育评价则能够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德育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多方面的角度去测量德育工作及其各学段衔接的实效性,更加科学地体现出德育工作效果,从而为德育工作质量提升提供必要的软实力。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有可行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各学段评价的连贯性和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通过有效的德育管理与评价,能够保障德育途径和方法的科学性,促进德育内容的有效传输,最终完成德育目标的实现,提升德育工作整体的实效性。

三、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但同时学校德育又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其效果及各个学段德育衔接有效性势必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分析学校德育衔接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提供客观依据和必要参考。

(1)教育体制

影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一个突出重要因素就是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长期的应试教育深入人心,在各阶段学生升学率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各阶段的毕业班几乎都忽视或者干脆停止了德育相关的活动,唯考试成绩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毕业班恰恰就处在智育和德育的衔接关键点,片面的重智轻德,就不仅是影响德育衔接,甚至是制约了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2)管理主体意识

德育管理主体主要指各层次的政府管理部门、与德育相关的各级组织和各级学校相应机构。这些德育管理主体,尤其是德育的主管部门主要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分层分级设立,管辖各有范畴,并分别由不同单位管理指导,这种各自为政的工作方式导致了管理主体衔接意识淡泊,直接造成德育衔接的领导力先天不足以及在德育衔接制度、标准、方法等方面的建设上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3)教师队伍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以及德育衔接的实效性。首先,在大中小学各层次学校中,任课教师由于没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具体德育工作,往往缺少德育意识和责任,忽视了应有的德育职责,发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交给班主任、辅导员了事,违背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髓,必然影响德育效果。其次,各层次学校的德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忙于本身的各种工作,无暇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德育发展的必然过渡要求,不能主动参与到前后各相邻学段的德育过程中,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德育衔接意识的主观缺失,从而影响各个学段的德育连贯性和学校德育衔接的实效性。

(4)德育环境

德育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学校德育衔接的影响因素。首先,学校环境是学校德育实施的主要空间,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学风和校风环境都对学生德育效果产生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学校环境也是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基础。其次,家庭环境是学生最稳定的生活空间,对于德育效果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尤其中小学生最大的生活世界就是家庭,家庭环境也成了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连接点。再次,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学校德育也无法摆脱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中小学各层次学生都时刻受到社会风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各种媒体的多方面影响,社会环境介于各学段之间,也成为学校德育衔接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7篇

德育是我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的一个层面,在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的德育工作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阻碍和不足,本文就如何深化开展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深化开展;策略

德育工作是中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道德习惯的培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开展受教育水平和条件限制还存在一定弊端,这也使得改善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成为新教育改革最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分析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现状入手,以期有针对性地找出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学德育工作的办法。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现状分析

(一)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经济也得到了相应地改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新型移动通信设备、媒体也不再只是城市孩子的专利。但这些在为农村中学生拓展接触面,提供更丰富信息的同时,也给农村中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到负面信息、不良信息的机会,而这些不良讯息对于自我意识还未形成、缺乏信息识别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在其思想意识、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构成不良危害。[1]

(二)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家庭也是中学阶段孩子待得最久的空间场所,可以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家长。[2]但现在的很多农村家长只一味地督促孩子在学校要好好学习,提高学习成绩,而从不注重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没有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好配合。

(三)对德育目标抱有过高的期望。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背景下,很多德育教育者忽视了城市和农村间的差异,对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抱有过高期望,导致德育目标的制定脱离实际,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和空泛,让德育教学缺少实际生活的味道和现实意义,使中学生只知道一些道德概念和固化的行为准则,无法获得真正处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道德冲突。

(四)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开展模式僵化。

当前大多数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模式仍然以说教和灌输为主,而没有从学生主体的精神建设出发,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使中学德育教学流于形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升和生活经验的增多以及个性的日渐养成,很容易对此种德育教育模式产生抵触和质疑,使德育教育得不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二、进一步深化开展中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强化农村中学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加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道德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念,把德育工作作为中学阶段教育的重点来抓,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对农村中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德育教师队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需要提高德育教师团队建设管理系统和相关的系统的安全性,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监管责任,建立了相应的道德教育目标,指明的德育工作和方向。学校要对德育教师的工作价值给予科学的评价,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二)加大对中学德育工作宣传的力度。

应从学生家长入手,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向农村学生家长宣传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增强学校和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在中学生德育方面的联系和配合。

(三)加强对农村中学德育课程的重视。

中学德育工作的课程内容应贴近生活实际,将德育融入学科和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和基础,然后再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德育活动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践行能力。[3]

(四)扩宽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途径和方式。

其一,以课堂教育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中学教师道德导师的作用,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和意识。其二,开展多种形式有关德育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社会,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三、总结

道德品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构成要素,缺乏德育,只注重智育的教育是不全面的,难以培养出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建设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对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视,从德育内容、方式、制度等多方面入手,联合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深化开展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

作者:赵志刚 单位:二道甸子镇中学

参考文献:

[1]徐绍辉.实施感恩教育,培植感恩文化——农村中学构建德育特色的点滴体会[J].关爱明天,2014,(9):62-62.

第8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大学;中学

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是指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过程中,担负着不同任务的大、中学校德育,根据本阶段任务要求和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而开展的分工与协作,使大、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呈纵向衔接、层次递进、螺旋上升的面貌。具体而言就是:德育工作者立足于学生德性形成的全过程,整体把握中学和大学德育的内容、目标以及实际效果,研究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以保证学段间德育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不过,目前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工作尚未得到人们充分重视,其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衔接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大学与中学德育的衔接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德育主体德性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人的德性随年龄的增长有一个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新的阶段从前一阶段中发展出来,成为旧与新的综合体。这里就内含着新旧阶段的衔接问题。这说明个体德性的培养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辩证过程,它客观上要求各阶段德育自身要有稳定性,又要求各阶段德育要相互交融、循序渐进、前后衔接、形成合力。各教育阶段德育目标的高低、德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德育管理和评价方式的运用应该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地提高,这就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提出了客观要求。由于从中学到大学要完成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跨越,对人的一生影响极为重大,德育在这一关键的跨越阶段既要巩固未成年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又要向成年阶段必须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迈进,因此它必须遵循德育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展开道德教育的牵引工作,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将个体化要求向社会化要求转化。

(二)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目标模式。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并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从内容上看,中学德育主要是思想道德教育(初中)和一定的思想政治常识教育(高中),而大学德育主要是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提升中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两类“教育”虽都属于广义的“德育”范畴,却不是两种统一的教育,而是各有侧重。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属于国民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政治信念教育,属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但两者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想道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良好的思想道德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正确的政治观念为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提供保障。因此,理想人格的培养目标要靠持续的,由规范性到认知性再到方向性的德育内容的实施和阶段性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其中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的断裂都会影响理想人格的最终形成。因此,大、中学校德育的紧密衔接是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合作与沟通的机制和渠道不通

合作与沟通机制和渠道的不通以及两阶段德育教师评价标准的不一,使得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难以确立,进而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要做好衔接工作,德育工作者就必须有明确的“衔接意识”。“衔接意识”是指德育工作者从学生终身发展和自身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层次性与连续性出发,整体把握德育全过程的观点和思想的总称。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校和中学德育工作者合作与沟通的机制和渠道,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处于相互疏离的状态。德育工作者只重视对本学段德育工作的研究,忽视大中学校德育的整体性,很少甚至没有去了解和挖掘相邻学段德育的内容和特点。这具体表现为:高校不了解中学的德育内容和规律,很少关注中学德育研究取得的优秀德育成果;中学德育工作者也不了解大学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较少关注大学德育的成功做法,形成了一种狭隘的、孤立的德育观,造成大中学校德育教师对彼此的工作只知差异而不懂联系,使得大、中学校德育教学之间难寻实现有效衔接的切合点。另外,大、中学校教师工作评价标准也不连贯。中学教师的工作评价和劳动报酬与高考和中考的升学率密切相关,而高校教师则与学历提高和职称提升直接挂钩,这样自然难以激发他们形成衔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德育工作者衔接意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高校和中学的德育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其结果是浪费了德育资源,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

(二)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

从对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和1998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及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从政策层面而言,中学与大学德育在目标和内容的层次上虽然存在着差别,但是具有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密切联系。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分化却相当严重,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内容倒挂也极为常见。这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在高中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追求内容的难度、深度,将本属于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到高中阶段讲授,学生学得似懂非懂,造成高中德育知识点的超饱和及大学德育知识点的减少和重复;二是在大学阶段,受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文明基础较差,道德水平和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大学德育不得不给学生补授中学德育的“养成教育”课;三是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普遍缺少联系,对中学德育内容不甚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德育内容的重复,致使大学德育难有深度和新意,使学生总有似曾相识之感而缺乏兴趣。这样,大、中学校德育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发生颠倒、混淆,既破坏了德育目标的阶段性,给德育教学带来混乱,又使大、中学校德育内容出现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影响德育内容的正常实施,给受教育者带来不适,最终也会使德育工作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大学与中学德育途径和管理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中断或削弱

学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各学科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来实现。在中学,学生以班级为固定单位开展各门学科教学、各种班队活动以及各种德育活动,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和行为能及时全面地了解,班级这种固定单位为中学德育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而在大学,随着学分制、选课制度的建立,学生的流动性增加了,班级的概念在大学生心中越来越淡化,班级的形式和作用相对减弱。这使得大学的德育活动缺少固定、有效的组织形式,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管理模式显得很宽松。这种转变极大的管理方法使得许多大学新生不能立即适应。比如: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普遍高于中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是正常的,但由于大学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未具备,一味强调自我管理往往使他们不知所措。加之大学辅导员工作与中学班主任工作相比,在力度上又有明显的削弱,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主动性不强,相应地带来了管理上的“空场”与“中断”,这使得不少大学新生倍感不适应而难以顺利渡过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期”,德育的连贯性大受影响。三、当前做好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建议

(一)树立教师的“衔接意识”

教师是衔接工作的主要计划者、参与者、执行者,树立他们的衔接意识,既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又是当前做好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前提。“衔接意识”要求中学德育教师教学中要有一定的“前瞻”,适当地给中学生介绍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激发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强化他们自我德性发展的需求。大学德育教师教学中要有一定的“回顾”,肯定中学阶段的德育培养,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需要强调的是,“衔接意识”最主要的表现是大学德育工作者要“立足于”中学德育状况。首先,必须了解中学德育课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大学与中学教材,把教学的部分重点放在对中学内容的提升、概括上;要在“精”“深”上挖掘,在“广”“博”上扩展,进而从研究大学教材体系的层次递进的思路去认识中学、大学教材,找到实现不同教育内容的最佳结合点,确保整个德育链的正常连接和德育效果的正常发挥。其次,必须了解中学德育课教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德育课教学方法、评价与管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等,这是大学一年级德育课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地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帮助教师寻找过渡“阶梯”的一条捷径。

(二)创设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交流的渠道

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搞好德育衔接是很必要的。因此,学校必须在机制上搭建大、中学校德育交流的平台,积极提倡和有效推动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创设对话环境,让有关双方经常有机会互通信息,引导大、中学校教师达成德育衔接的共识,进而寻求推动课程衔接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如:组织教师到具有代表性的中学参观、考察、听课,与中学教师面对面探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衔接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定期召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参加的教研会、工作交流会,使衔接工作步入科学化和制度化;组织大学与中学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弄清大学与中学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并研究对策。大、中学校德育交流平台的搭建必须要落实到制度上,这主要依靠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主管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的支持。省级教育主管单位要将促进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作为一项工作,增加到分管高校德育工作的部门,并将其作为对各高校日常德育工作进行考核的子项目。在这种刚性的要求下,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一定能打开局面,带来切实的效果。

(三)立足于大一学生思想实际

大一新生在过渡阶段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表征:想象与现实的落差引起的失落感;“优越”和“自卑”引起的情感交织;激烈角逐后产生的放松心理等。与此同时,他们的世界观呈现雏型:一方面开始关心时事,关心社会,思考人生;另一方面又对诸多政治、社会方面的认识模糊,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因素会给大学初期的学生个体的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德育课教师应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深入,采取多种形式的座谈会、问卷、网上交谈等不同方式对大学新生的品德现状、思想成长的需要进行摸底、调研,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教育对象;要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度、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综合性地选择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进步的教学方法。在大班制教学条件下,可适当采用电化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的机会,由再现型教学向发现型教学过渡,这应是大、中学校教学法衔接的根本方向所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大一新生的德育教育既要立足于他们的思想实际又要超越于他们的思想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树立这样的信念:通过教学引导,将学生从“中学”带到“大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真正的“衔接”。

第9篇

在德育理论充分发展的今天,人们普遍倾向于渗透式的德育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本文就主要论述了中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 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德育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然而,这些年来,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现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从浙江金华的学生徐力杀母,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学生陈果自焚;从北京的14岁男儿残忍的杀害同学的妹妹到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疯狂砍杀4位同学……如果我们教出的都是这样的学生,未来的社会会是和谐向上吗?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重大职责的教师,应该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步入重视素质教育、以德为先的新课程轨道上。

2. 英语教育肩负的重任

英语作为学生的主要学科,深深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之所以要强调“寓德于英语”必要性,是因为任何语言,包括英语都是思想、文化和信息的载体,总是包含人们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使用语言也总是受思想情感的制约,没有思想情感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而且可以有意识的认真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和教育为己任,有目的有计划的达到“育德于心理”。

二、 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1.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比如在教7B A lucky escape时,可以通过学习Justin and Paul 在和robbers成功斗争的故事,教育学生面对危险,首先要学会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能无谓牺牲自己,其次要与邪恶做斗争,为净化社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教8A 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内容时,可启发学生对人品格重要性的思考,教会学生对交友、择友的思考。把知识的讲授,学生的学习,转化成德育渗透的途径,使文道合一,达到了德育教育、英语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2. 创造性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修养

寓德过程以课堂教学为渠道,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具体来说,活动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讨论和辩论等。

(1)角色扮演法 比如在学习8B An interview with an OBRIS doctor Reading时,可以让学生模拟采访,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国际慈善是如何帮助第三世界有眼疾的人们,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助人观。

(2)讨论法 讨论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中隐含的道理加深了解,在发表自己观点、听取他人观点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德育修养和内涵。

(3)辩论法 辩论能更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对道理理解的深刻性、及转换为自我行为的创造性。

在学习 9A The teenage problems 时,可以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探讨“中学生面临的压力及解决的途径”这一社会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乐观的态度对待日见严重的压力问题,极大的加速学生对正确处理问题、寻求正确帮助途径的思想内化的过程。

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关德育的思想、内容、融汇于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悟、模拟、实践,为日后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打下基础。

3. 充分利用潜在课程的优势

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潜在课程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谓潜在课程,指的就是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活动。首先,要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的时间。其间,教师可以通过轻松的谈话方式,了解学生思想上的负担、困惑及模糊认识。以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英语角、英语小品比赛、英语演讲等等。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的德育渗透就更容易。

4. 发挥示范导行的作用

(1)教师人格的作用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用自己的爱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申到对生活的爱。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要注意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同时也激励被表扬的学生。我们在教授Abilities中有个话题是推荐学生会主席,可以让学生自我推荐,展示own abilities,然后让学生推荐一个最佳人选,说说推荐的理由,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行德育的有效学习。

三、 中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为对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这一问题的完整认识,我觉得还有必要提及渗透中应注意的原则性问题。

1. 暗示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独立性,对外在的强迫性教育往往具有一种抗拒性心理,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间接性影响方式。在进行教材讲解时完全可以利用话题联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说说自己,说说同学,说说班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影响。

2. 适度性原则

德育渗透是将思想、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使之在无意中接受。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德育渗透的依附性,要在英语中渗透德育,而不是教授德育。

3. 量力性原则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思想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德育素材,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

4. 系统性原则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要遵循教育原则,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反复地向学生渗透其德育内容。只有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收到效果。所以作为英语老师要非常注重为每一节英语课设计明确的德育目标。

5. 情感性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教师动之以情,才能激学子之情,使之乐其所学。在课堂的理性灌输中融进形象化的情感,使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德育就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中学教育的目标是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当代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肩负提高学生美育、德育、体育等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体现。它指出:“语文教育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美的和谐发展。”①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德育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的可塑性极强,信息化的发展对他们品德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包括消极方面的影响,受很多不良价值倾向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存在偏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没有完全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道德和品质的教育重视不足。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没有完全渗透进去,还存在缺失的现象,例如,很多教师不能在课堂训练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在阅读教学中很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德育因素,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可供借鉴。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感情。爱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中学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树立典型的人物形象,营造优美的语言氛围,宣传感人的事迹等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奋斗目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优美语言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现在中学生生活的物质条件优越,居住条件很好,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自卑、孤僻、压抑的心理。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勇敢、乐观地面对挫折,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的中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培养他们形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特别重要。中学语文教材中表现这种传统美德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加以引导。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亲情和友情,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体会到浓浓亲情的感人力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受亲情和友情,并懂得感恩。教师在对爱情作品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增强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可塑性极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中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品德,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以身作则,起到表率的作用,不断提高对情感主题、课文道德的品评水平,让学生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中学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增强德育渗透意识。在语文教学中,要形成教师、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局面,师生之间要加强互动,教师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建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努力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应以亲切、和蔼、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自己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建立师生间融洽、和谐、信赖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在外部环境上也应为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参加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品德修养,感悟人文精神,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的渗透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适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文主题活动和语文活动课,通过音像、图片等教学手段,高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教材,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获得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的。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比如作文竞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等。每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里有不同的主题,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好途径,因为这些综合性学习既要求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德育渗透要想渗透到位、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教师注意方法,适当引导,让学生树立高尚、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在作文指导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点,是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基地。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尽量选取与德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在训练的时候接受德育熏陶,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骨力”,才有“灵魂”,才能感染和教育学生。以德育教育为主体的作文写作强调作文选材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作文立意要真诚,通过作文训练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作文中真正认识自己;作文评语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教师在阅读学生作文时发现学生思想道德情操中体现的闪光点,运用激励性的作文评语唤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及时指出学生偏激的思想和消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充分重视思想内容的指导,文章中的思想内容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外露,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只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这就要求加大对学生健康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力度,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才会积极、健康向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作文,在互相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充分发挥教材中固有的德育教育内容的作用,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五、在课堂教学中加大透德育教育的力度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内容与德育教育有密切的联系,在课文内容中渗透德育素材,充分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加以适当的引导,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如现代诗《母亲》表达了对祖国、对母亲的爱,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受到感染,与作者的感情融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父母长辈的爱。教师尽量找出教材中与德育教育内容相关的内容,利用其独特之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与德育教育没有密切联系,针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德育熏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语文教材中对德育渗透不利的内容要加以避免,有些课文不注重德育教育,在写作方法、谋篇布局的运用等方面比较突出,但作者传达的中心思想有可能较消极悲观,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重点强调对学生思想教育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加强学生的德育训练,尽量避免讲解对学生思想教育不利的内容,可以从作文技巧、写作手法上讲解不适合挖掘其中思想教育内容的课文,不一定每篇都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德育的视角解读中学语文教学的途径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个人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现有的语文教材结合实际,使教育表现出自己的特色,让学生的思想在学习中升华,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注释:

①秦训刚,晏渝生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焦玉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1(17).

[2]任海芬.德育教育渗透初探[J].吉林教育,2010(01).

[3]王晓英,孙丽英.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08(05).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初级中学课程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育理念、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以课堂为途径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德育针对性,使其成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用系统、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使命。当今中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学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理由。学校应树立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上,切实把思想政治课重视起来,抓好课堂教学,重视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学研究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决定了在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育的同时,也要发挥好其它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的德育功能。可以说,其他学科的教师既有利用和结合他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层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同时这也是他们作为教师的责任。

二、以实践活动为途径

是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强调意识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决定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不是仅靠课堂灌输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经过情感体验、自我修养、意志锻炼、行为践行,才能把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形成信仰,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理论联系实际为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并把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基本教学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教育机构要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平衡,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环节是不可以被忽视的。中学的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很多,如学习活动、社团活动、共青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可以说,实践活动不仅是课堂的延伸,起到辅助课堂教学,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力衔接,有助于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信服力。

三、以文化建设为途径

文化具有陶冶情操、涵养品德的功能。面对当前多元文化对校园的冲击,中学要努力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校园氛围,占领中学生的思想阵地。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以文化建设为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里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文化的建设。文化具有育人养德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德育途径就是指教育者寓德育内容和信息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使教育对象在优美的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受到熏陶,不断调节和规范自我行为,提升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孔子就十分重视以美好的事物来促进学生的美好品德的形成,后人把其思想称为“以美储善”。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很好地激发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起到陶冶情操的独特作用。当然,学校更应该重视校园软性环境的建设,也就是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它包括校园的人文环境、学校精神环境和舆论环境等。首先,挖掘和确定校园的文化内涵,用主旋律文化引导校园的其他文化,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处处能被优秀的文化所感染和激励。其次,以学校的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再次,发挥舆论导向育人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端正教育对象的态度。

四、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为途径

人际关系途径也可以被称为情感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情感是贯穿教育的因素,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行为上独立、叛逆,但心里孤独,渴望认同、理解和关心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重视、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设,着眼于人与人的情感相容。这也是由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首先,在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应强调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真诚、平等、和谐的氛围,强调教育者要处处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做到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服之以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重视以自己的人格形象、思想品德、精神境界、知识底蕴、人生态度、行为习惯等内在素质去影响受教育者,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次,我们要重视营造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重视以友辅仁,注重学生群体对个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通过集体活动等方式积极建设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五、以学校管理为途径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中学德育课程 价值实现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价值多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新的要求。一方面,青少年求新、求知、求助的需要,迫切要求德育课程内容鲜活、容量加大,形式活泼,成效显著;另一方面,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把德育课程的价值及其实现放在中学教育的突出位置,切实改变学校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本文旨在从中学德育课程的建构、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开放型德育网络的建立及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诸方面,探索中学德育新课程的价值实现途径。

一、挖掘课程资源,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没有丰富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地方化、生活化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德育课程也不例外。根据空间分布之别,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大类。

从校内课程资源视角来看,各校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内外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如我校是首批“全国绿色学校”,学校以此为契机把“环境教育”作为校本德育,在学生中建立“环保协会”,创建“环保助学基金”,构建“自主管理、自主创新、自主实践”的环保德育教育模式,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到环境教育中去,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养成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行为;同时,校本课程开发的根基应定于学生的个性特征上。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体验、个性的“闪光点”,以及潜能发展的“生长点”,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开发学生主体,找到作为发展的“机灵点”,要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经历和体验价值,将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纳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之中去。

从校外课程资源的视角来看,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点、民间风俗等都是各地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在开发以校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课程时,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发挥优势,把握特色。通过地方课程的开发,让学生了解家乡、社区、地方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区、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如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是近代伟大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在南通留下了大量的德育教育基地,可以作为社会德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增进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改革德育教学,注重学生品德自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设计特定的情景”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积极磋商”,是促进建构性学习的两个主要途径。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满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道德能力、道德品质的形成,灌输式、说教式的方法和手段,使德育实效微乎其微。因此,必须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德育理念,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这一过程中,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是一种心验的形式,是主体在积累了一定的亲身阅历和感受的基础上,借助所遇情境、他人表达和自己的想象去领悟表达者生活阅历、生存状态及其人生意义。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表演体验等方式进行。例如,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我班由于没有体育生,得分列于全校最后一名。许多学生以此为耻,班级士气一落千丈。尽管这是一次失败的教训,但却是一次德育的良机。以此我们开展了“运动会我们赢得了什么”的主题班会,学生们通过回忆运动会上的情景,总结出我们在入场式上的步调一致、投稿中的面广量大、长跑比赛中的坚持到底、同学间的相互鼓励加油、宁愿零分而绝不作弊的诚实守信等诸多优点,点点滴滴的交流讨论,让学生们感觉到我们班集体的闪光之处,也由此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

三、力织德育网络,形成多重教育合力

教育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达到多赢的目的。德育尤其需要整个社会氛围,否则就会出现“2大于5”的尴尬局面。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德育活动课程的效果,必须从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考虑,合理配置,努力优化学校、社区育人资源,学校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横向联系,积极引进校外教育力量,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相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一体化。学校还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教育合力。

为此,应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学校组织或学生自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活动式德育课程,活动坚持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活”不宜“乱”,宜“实”不宜“虚”,使学生得以丰富体验、锻炼意志、践履道德,在亲身体验中健全人格,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促进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实施活动式德育课程也需树立大德育观念,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校园,而应消除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界限,让学生进行广阔的社会生活,获得完整的道德经验,促进道德的全面发展。江苏在2008高考方案中强化了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要求,让学生在假期中为社区服务一段时间,这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迈出了积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