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法律研究性报告

法律研究性报告

时间:2023-06-21 08:5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律研究性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法律研究性报告

第1篇

一、立足 教材 .唱 响研究性学习主旋律

教师说教的传统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既难理解,又难启迪思维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甚至导致学生厌学,使思想品德课课堂丧失了活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 给学生一 些自主学习 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主动获得知识,体会思想情感,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为适应新课改要求,恰当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则能克服 说教 传统式教学缺陷,构建充满活力的 思品课堂。而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立足教材 ,唱响研究性学习 主旋律。

(一)、做好课前预习,确定研讨目标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深入研究新课标,结合所教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预习提纲,学生根据预习提纲预习所学的内容,仔细阅读和分析教材后发现一些疑点问题,共同设计出本课具有代表性的讨论题。完成这一个教学环节后,学生对所学内容就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就会萌发了对疑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欲望,进入主动思维状态。

(二)、改变教学方 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性学习氛围。我常把4至6位学生分成一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进行合作研讨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形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研究性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敢说敢想,无拘无束地交流对议题的感受和疑问,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创设情景,主动探究。我在课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预习情况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具体情景可以根据 实地 情 况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 获取知识、受到教育。体会感受和分析问题 ,也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媒体的镜头或一幅寓意深刻的漫画,或是用激情的语言描述等等。例如在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一框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实地观看了赛马镇的小河到大河的流段情况 , 接着给同学们讲述了二十年前这条小河清澈透明的情况,学生们很惊讶 ,为什么现在是这样呢 ?学生感悟到了是近年的发展。人们的污染不断破坏了环境 所致,看完后同学们就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及青少年如何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良好的情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智力活动的剂,让学生摆脱了依赖走向自主,也让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参加研究和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四)、建立平 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散发研究性学习的独特魅力。 课堂研讨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认识、情感、意志方面的交流 和沟通 过程,是认识上的协调,情感上的互应和意志方面的相互鼓励。为此, 课堂上自己 经常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讨论丶引导. 在讨论中启 发学生思维,而不以知识权威的角色发号施令。这样的课堂形成了一种热情鼓励,真诚帮助、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同学们在心理上感到温馨,体验到快乐。这样的课堂散发出研究性学习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课题 明确.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最佳途径

(一)、确立研究课题,组建课题小组。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确立课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实际,自己确立课题;二是由教师提供若干个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课题。我根据教学实际 在初 中三年级中开展分组合作,自由组合,自由选择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基本上是5至6人为一组,成立了"家乡环境状况与对策"、"家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农民法律意识与现状"、" 安居花园社区建设"等课题小组。

(二)、制定研究方案,正式实施研究。课题小组确立后,首先根据小组各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确定组长、采访员、资料员等。然后根据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步骤和程序,研究的具体方法和 内容等, 以保证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性。课题研究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活动,学生学习任务紧,时间有限,我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双休日、法定假日、中午、傍晚等时间实施研究,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或是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走访、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获得大量的信息。

(三)、处理信 息,撰写报告。 各课题小组将收集到的具体的事实、数据、材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加工,结合自己的思考,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四)、 成果交流, 总结反思。各小组的调查报告完成后,利用班级活动课进行交流,一是交流自己的小论文,二是交流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总结,同学们思维得到碰撞,学会了尊重他人、与人交往合作分享等做人的道理,锻炼了吃苦耐劳、意志坚强的品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实践活动能力。

三、共同实践,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成长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政治 研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课程改革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并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为此,笔者对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分层指导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

我们的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为此,研究性学习必须贯彻分层指导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应是优秀生的专利,一些后进生也应参与进来。教师心中应装着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实施有差异的研究性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后进生”,让他们在探究中得到认知上的发展,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自信。由于学生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可实施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可自行组织小组,自行分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在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中,既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也可以利用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使其优势互补。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借鉴学习好的学生的策略,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前不久报纸刊登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对可口可乐公司侵权一事提讼,要求该公司赔偿其精神损失费一元并登报道歉。学生对这起“一元钱官司”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便因势利导,以打“一元钱的官司是否值得”为题,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学生按所持观点进行分组,每组又定出四位辩手。在教师的策划下,每方辩手中都有一名成绩一般的同学,没有作为辩手的同学必须在自由辩论中发言,否则该组将被扣分。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辩论进行得精采纷呈,学生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内化为自己的观点,从法律、道德、社会等多角度加以阐述,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充分发扬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开放式研究与校本课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

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中基本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去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较少干预。校本课程则适应了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通过亲身实践,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为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校开设了“生活教育与生活科普”校本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学习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针对学生追求名牌、讲究个性化的现状,我开设了一堂“穿出青春风采”的研究课。我将课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设计研究内容,教师仅仅提出一些建议。在最后的研究成果汇报课上,学生针对中学生是否应该穿名牌服装、讲究个性化等问题,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伦理道德等方面,辩证地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许多令人信服的精辟见解。

3 变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因此,变革传统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重过程轻结果,重在看学生是否按科学规律掌握了调查研究、科学探索的方法。重过程、重参与,把学生平时的表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测评。从教学评价看,主要做法可分为两种形式:

4.1 评价研究成果的质量。如课题研究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新颖性、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小论文、调查报告完成的质量等等。对成果的质量一般采取打分或评价的形式。

4.2 评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质量。对学生参与程度的评价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评语及颁发纪念品等形式。

参考文献

1 黄德江.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0.55

第3篇

A、第一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开展研究式学习。 现在不少学校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即,研究性学习就是做课题。事实上,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研究性学习”的中心词是学习而不是研究。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学校学习的主要形式,还要以学校和教室为主要空间,以教材为主要载体。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主战场应该是教室,即让学生以研究的精神走进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学习对象。我认为要开展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政治教学的研究性空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理书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把握新课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知识点。我的做法分三步:第一步,导入,即导入新物,启迪学生思维。其方法大体有:就本节课的中心论点提出设问的方法,导人新课;利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导入新课,如通过趣事逸闻、成语故事、诗词歌曲等,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制造悬念,即由问题导人,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利用新旧知识进行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运用幽默性语言,创造愉悦、和谐的气氛,导人新课等等。第二步。展示导学提纲。学生读书前,教师应提示本课的主要内容或读书的基本要求,给学生以思维的支撑点,以聚焦集思,不致使学生大海捞针。也就是说,让学生围绕几个主要问题去读书思考,以免分散精力,偏离教学目标。通过导学提纲给学生引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通过自学尝试解答问题。第三步,理书。“所谓理书就是理清课本的内容、结构层次”。从结构层次上理书就是指学生看书后,能理出课本上共讲了几个问题,先讲的是哪些问题,后讲的是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是从哪几个层次和角度来阐述的?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证的。这些基础知识学生不仅要找出来、画下来,更要理解这些基础知识,记住这些基础知识。找出来、画下来是前提,理解是关键,。记住是落脚点。三者缺一不可。学生通过了这三步,就为下面的引导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引导探究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依照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探究”教学过程的重点是探究,其学习过程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已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引导探究进行教学,其步骤是:第一步,教师针对讲授知识的内核供给相关的材料;第二步,教师根据所授知识与材料的有机联系及特点,设置若干启发性问题;第三步,激活思维机能,诱发学生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讨论思考,分析讨论,抽象概括;第四步,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小结或让学生独立归纳得出结论,获取新知识。它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以具体实际问题人手,提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按照教师设计和揭示的活动程序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研究,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节课为例。

第一步:提出案例,1999年12月16日,北京市民刘桂成状告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一案,由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做出判决:上海大众给付退车款8,7万元,赔偿经济损失l万元,刘将桑塔纳轿车退给大众公司。据北京市汽车质量监督检验该车方向严重跑偏;发动机等多个部件被更换。一项权威调查证呢在5000万名城市消费者中受伪劣产品侵害的占93,9%,约4700万人;受到劣质服务侵害的占14.8%。约740人。在受侵害的消费者中,98.5%蒙受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约折合人民币68亿元。受到侵害的消费者中,主动寻求解决的仅为22,3%。而近70%的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后自认倒霉。通过各类渠道,受侵害后主动寻求解决的消费者中有73%的人挽回了经济损失,挽回的金额约为11亿元。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不同的消费者,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了解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  第二步: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如下探究主题:①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探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②为什么不同的消费者维权的成功与否不同?③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④我们保护、捍卫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给予消费者“上帝”的美誉,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为所欲为,滥用手中的权利?  第三步:讨论解决问题。学生个别思考。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完善。如对问题②学生讨论后认为:维权成功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消费者自身素质有较大差异。从而得出法知识多少和法律意识的强弱是消费者维护权利成功的关键。

第四步:拓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怎样才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完善有关法规,宣传维护消费者权利的知识,建立健全有关行政机构等等。通过案例拓展,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等创新思维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还可以探讨并运用的其他教学方法:采用剧情演示进行研究性学习,剧情演示是指运用一定的道具。直观地提供出课堂教学的具体场景,通过演员对白提出问题,并在演员(学生)――演员(学生),演员(学生)――观众(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揭示出问题的答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编写出一份学案,提供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教学方法;结合学校电教设备的普及和各校对时政教育的重视等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电视媒体所提供的及时、迅速的时政新闻。创设问题情景,并结合课堂教学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优化小结

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是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

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让学生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的境界,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在讲解“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节课时我最后让学生谈谈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课的研究性成果。学生都会清楚的谈到作为消费者。一定要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自身权利受到损害时决不姑息纵容,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理直气壮地捍卫自身的权利。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要互信互利,使我们的社会充满和谐。消费者也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损害经营者的正当利益,这样才能真正切实地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学法、懂法、用法,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还可以用精粹而又便于记忆的结束语,概括教学内容得要领,例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中我用“棒子”、“鞭子”、“筛子”这六个字生动地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精粹而便于记亿,使学生终身难忘。

使政治教学成为有吸引力的活动。使政治课堂成为有活力和生机的课堂,这应该是我们政治课教学的口号和目标。课堂教学始终是主阵地,让每一节课都充满魅力,让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这是应该我们坚定不移的做法和希望。

B、第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延伸

课题研究是高于课本、高于课堂的研究。是“课堂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延伸。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实践也是培养和发展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视实践的作用,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4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备受关注,如何将中职生培养成为遵纪守法的高素质劳动者,使法律课程的教育功能落到实处,值得思考和探索。只有改革观念、拓展思路,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有效达成中职学校法律教学目标。

【关键词】职校;法律;课改;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基础知识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而,中职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更应该担当起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健全学生人格的重任。

1. 现状不乐观,原因有多种 中职法律基础知识课,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和道德规范教育,是一门对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观念的思想品德课,它不同于普通高校专业的法律课。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内化为学生的法律信仰和法律行为,为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顺利走向岗位、走向社会做好精神储备。然而,现实中职校法律课令人十分困惑。

(1)学校清视,忽略目标。学校忽视法律课的教学目标和育人功能,将法律知识课视为与专业课等同的一门学生必修课,平时看进度、期末看分数、过关大吉。甚至有些学校压缩课时,削减内容,免除活动,否则视为不务正业,相悖于课程设置的初衷。

(2)教师应付,脱离生活。任何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之上的。法学是一种实践性、人性化很强的学科,是来自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学科,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然而现实中我们的老师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严格教学程序、传授知识系统、死记硬背条文,这种无视人的需要和发展的封闭教学,怎能触及人的灵魂,怎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优秀人才呢?

(3)学生怠学,重专轻文。在法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中职校教师教学应付、手段陈旧、脱离生活,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被动接受,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法律课上怎能振作精神?

2. 理论联实际,教学有实效 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长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模仿力强、好奇心强、自控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误入歧途。再者,中职生中,独生子女多,个人素质差的多。因此,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健全学生人格就成为职校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

(1)法律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中职法律课程编入的是我国宏观的法律法规,理论性强、范围广、内容多、概念抽象,不便于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把抽象难懂的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现实例子,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而且也受到了教育。

(2)法律教学必须与学生实际相联系。需要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在法律教学中,教师要急学生所需,要了解学生最需要哪些法律知识,最想了解哪些法律常识,最缺乏哪些法律知识、针对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对面临毕业的中职生,要重点讲《劳动法》、《公司法》,以及有关人事改革制度、工资制度、求职择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

(3)法律教学必须与改革开放相结合。我国的改革开放正从政策性调整转变为法律性调整,用法律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国家加强立法建设,努力实现法制型国家的目标。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制订,原有的法律法规不断得到修改和补充。因此在中职法律课教学中,必须紧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不断充实新内容,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

3. 改革旧课堂,创建新模式 课堂教学的效果与内容的呈现方式密切相关。恰当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干劲倍增。笔者在法律知识教学实践中,对以下几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效果颇佳。

(1)案例教学法。从教学目的出发,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设计实际案例。以例说法,以法释例。讲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这一方法首先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到法院、公安派出所、律师所等政法机构或借助于法制方面的报纸、杂志、网络等收集整理典型案例。其次,在教学中要遵循如下原则:①教师引导、推出案例,②学生思考、分析案例,③分组交流、讨论案例,④师生互动、深化案例。这个过程能引发学生对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逐步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效增强了他们的是非观念。

(2)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法庭是在特定场所内,再现真实法庭场景,并对法庭审理过程进行模拟。教学中的模拟法庭法是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综合演练的实践性手段。这种形式操作性强,程序严格。教师首先要与法院、律师取得联系,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做好安排。其次,做好学生的角色分配,使其通过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去。模拟法庭中所需成员全部由学生组成,有合议庭、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人、被告人。这样形象直观的演“法”场景,使空口说“法”的法律课变得生动形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对规范学生行为也起到一种警示作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3)基地教学法。这是一种让师生共同现场感受教育的法律教学模式,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法制教育基础参观图片展览,观看法制教育影片,听法制教育专题报告,将法律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例如,到看守所与在押的青少年面对面现场对话,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可以让中职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违法的代。

(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课件手法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全方位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心理,能有效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中职生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弱,不善于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而多媒体技术能以动态和灵活的方式、视频和文字方式展现内容,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潜移默化的提高。教师制作课件除要精心自作外,还要多渠道搜集资料。

(5)研究性学习教学法:这是一种内外结合的方法,它的价值在于学习者经过了科学研究的过程,获得了新的体验,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研究性学习教学法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①准备阶段:根据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实际,选取研究课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列出研究提纲,制订研究计划,同时,学生还要根据教师列出的参考书目或案例搜集资料。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思增加知识储备。②研究阶段:这个阶段,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其次,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梳理、提炼,同时让参加调查的同学谈感受、谈认识、谈收获,形成生生间、师生间的良好互动,顺利完成知识迁移。③评价阶段: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不仅使知识得到深化,而且使学生学会了沟通合作,培养了追求科学的精神,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应只看回答的精彩不精彩,应遵循多元化的评价理念,关注其研究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沟通能力的提高,让法律知识课成为中职生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主渠道。

中职教育要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学生在教学中的受体改变为教学的主体,由被动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参与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好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是我们法律教育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唐善茂、莫凌侠: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第5篇

关键词:化学专题型;研究性学习;实践与体会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9-0031-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专题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科却又游离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它以学科知识点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或以学科教学的某个知识点作为问题探讨的指向,以专题的方式开展研究活动。研究性学习延伸到学科教学,及至课堂教学中,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更高层次、更趋本质的理解,通过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促使学生从接受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型的研究性学习。

1化学专题型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定原则

化学专题型研究性学习不应是相应知识、方法的简单再现或重复,也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模仿、记忆与练习。一个有价值的专题型研究性课题,其最终目的不仅获得问题的解,而应当是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对学科知识的概念、方法、观念获得一些新的理解,或者重新认识一些新的联系与观点。因此,化学学科中学生选择课题以及教师确定研究课题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依据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内容;

(2)源于化学学科课堂学习中的疑惑确定研究性专题;

(3)立足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作为探究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深入探讨;

(4) 从化学学科角度对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涉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关系的研究性专题;

(5) 有利于学生自身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并以此为据获得知识之间新的联系为基础的课题,包括化学知识的内容体系以及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的研究性专题;

(6) 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实验设计类课题和实验改进类课题。

2化学专题型研究性学习的类型

化学专题型研究性学习一般一个专题控制在2-5个教学时数中完成,其内容要紧密联系教材,但可以适度地跳出教材、高于教材。这种专题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紧密结合各年级、各章节的教学进度和内容有机选取专题,与学生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其研究过程的独立程度、研究方法的掌握水平等目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一般化学专题型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几种类型:

2.1形成型探究

选题要求:针对教材内容,将知识形成过程的典型材料设计为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的研究性问题,这些材料的提出过程,也可以是结论的推导分析和论证过程,或是解题思路的探索、解题方法及规律的概括过程。

实例:铁在什么条件下最易生锈?

学习内容:通过多次实验、比较,总结铁生锈的条件。

研究过程:①分析下列因素对铁生锈的可能影响:水、空气、食盐溶液和铁的形状等,分别设计对比实验方案。②准备好各物品 ,分组完成上述实验,观察一周并记录相关数据。③综合比较,得出结论,撰写实验报告。

2.2建构型探究

选题要求:立足于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具体内容包括对化学知识内容、系统结构的归纳整理,对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整理。

实例:乙醇的结构

学习内容:认识、理解乙醇的结构及其支持证据。

研究过程:①教师给出乙醇的分子式,由同学猜测其可能的结构,即提出假设。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理论或论点,或者设计验证性实验。③学生展示自己的论据或实验等,并进行说明。④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点评、总结,布置学生写出活动心得。

2.3发现型探究

选题要求:立足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对现实问题或化学学科本身问题的规律进行归纳、推测和发现。主要内容包括对知识生长点的延伸、新旧知识产生的矛盾,以及对结论的反思、变换、延伸与拓展等。

实例:氢气是未来的最佳能源吗?

学习内容:通过辩论,认识氢气作为新型能源的开发前景。

研究过程:①由教师宣布课题活动意图,并由学生自主推举活动主持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收集,对“氢气是否是未来的最佳能源”的观点,并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互相对立的两种观点进行分组,同时选定“仲裁组”人员。②各组搜集资料,准备辩论。“仲裁组”确定评判标准。③召开辩论会进行现场辩论。④全体同学根据辩论进行讨论,并由"仲裁组"作出总结,各参加人员写出活动心得。

2.4应用型探究

选题要求:立足于化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和探究,包括化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主要包括:知识应用方法、方案、结果的探究,化学知识在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探究和各学科间多知识点的联系探究等。

实例:小心!食物中的“吊白块”

活动内容:经过充分准备,向社会宣传食品中添加“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这一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商业行为的实质及危害。

活动过程:①查阅文献、访谈工商部门,了解“吊白块”的成份、功能、危害及有关法律法规,作好知识准备,并进行活动设计。②搜集添加了“吊白块”的食物样品,如面筋、米粉、粉条等,并搜集有关图片,作好实物准备。③发起一次面向消费大众和商贩的宣传展示活动,向社会展示“吊白块”、食品中添加“吊白块”后的质量假象、部分样品、中毒图片等,并同时印发传单宣传,进行讲解,回答咨询。④返校进行活动总结。

上述类型的研究小专题,在操作过程中一般是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研究专题,由指导教师作相关知识背景介绍,增加学生对专题的了解,同时给学生以方法论的指导。然后学生围绕专题,组建学习研究小组,根据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层次概况,可以选择更加小的子课题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实施全程监控和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相互间不断地或与教师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初步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由同学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汇报、接受评议,并作进一步的修改后定稿,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上交。

3化学专题型研究性学习案例

案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学段:初中三年级

3.1课题的提出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这样的组成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地球上存在许多能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因素,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许多动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要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海水吸收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要消耗二氧化碳气体……。在教学过程中,不时有学生提出:上述因素会不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我觉得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密切,且学生已进入第二学期的化学学习,已有足够的知识、能力解决该问题。于是便建议学生进行大胆的预测并进行研究活动。

3.2 课题研究的过程

3.2.1大胆猜想

课题确定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不变?学生们认真思考后,提出了许多猜想,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作出了预测:

(1)地球上二氧化碳气体的消耗和生成保持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白天增强,晚上减弱,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白天低,晚上高。

(3)在不同地段环境、不同的时间里,某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能会发生波动,但由于空气的流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总体变化不大。

(4)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逐渐升高,人们所说的“温室效应”就是例证。

3.2.2设计方案

学生的预测哪一个是正确的呢?我鼓励全班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设计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探究方案。第二天,全班除几个学生以外,其余学生均设计出自己的探究方案,体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学生的探究方案不仅多而且各有差异,我让几位化学成绩好、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把整理好的几套方案在课堂上让全体学生讨论,最终形成了一套最优方案。

3.2.3人员分工

将参加不同地段、不同时间探究活动的同学分成八个自然小组,由学生自由选择报名参加,并自己推荐出小组长。

3.2.4实验探究

(1)测定液的配制

取浓氨水1滴滴入250mL蒸馏水中,配成很稀的氨水,再滴入2滴酚酞指示剂,由于稀氨水的碱性,此时酚酞显红色。

(2)测定方法:

用50mL的注射器吸取上述红色溶液10mL,到测定区中进行抽气,需抽到50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入口,振荡一至二分钟以后小心排出残余气体。如此反复抽气排气数次,直到红色褪去(说明氨水已被二氧化碳中和),并记录抽气次数。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定正在开大会的阶梯教室、学校操场、正在上课且门窗紧闭的教室、吴江肖甸湖森林公园、吴江热电厂区(分别测中午12点和晚上8点)二氧化碳含量,记录抽气次数。通过抽气次数的比较,能较粗略地定量计算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3.5得出结论

经过八个小组的实验探究,大家测出了不同地段、不同时间里使注射器内溶液红色恰好褪色的抽气数。将结果进行汇总,让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并作了认真的分析,最终大家形成了共识:

(1)总的来说,各地所测出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差不很大(抽气数最多为8次,最少为6次)。但也能看出差别来。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矿物质燃料的使用、森林植被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3)人类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参加了这次探究活动,大家普遍感到很有收获,对自己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虽说有些同学平时学习上不是很好,但实验动手能力很强,观察、分析比较细致、全面。活动中大家普遍积极、主动,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实践了大家所学的书本知识,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4 开展化学专题型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4.1 正确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化学专题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教学氛围,我们应该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不能把二者割裂,更不能忽视或偏废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我们只有在搞好 “双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研究,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4.2 正确指导学生认真选好课题

指导学生选好课题是化学研究性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和关键,课题的研究水平应尽量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学科基础和学校研究的条件及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又要考虑学生能力发展问题。课题的选择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4.3教师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就对我们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指导时要注重与学科课本知识结合的相关度,培养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并拓宽深化地去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研究中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王厥轩.高中研究型课程案例[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

《体育科学》杂志(CHINA SPORT SCIENCE)创刊于198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刊。

 

主要栏目

设有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群众体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史学等。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设有特约专论、研究报告、动物实验、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前沿动态、学会信息等栏目。

 

投稿须知

1 所投稿件须系作者(或课题组)独立研究完成,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按学术研究规范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文稿不得包含任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的内容;稿件的内容是真实的。

2 注册投稿人需为本文第一作者,其他作者注册投稿无效。文章有关事宜编辑部只与第一作者联系。所有作者按系统要求添加,一经入库,作者及排序按投稿时添加的为准,不得修改。

3 凡向本部投稿,承诺该文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并保证不会将该文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先于《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

4 所投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并上传相关文件。学位论文请在论文整体框架下进行适当精简,所刊论文原则上与学位论文文题保持一致,本刊原则上不刊发学位论文节选内容。

 

第7篇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 存在不足 推进实践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首始课程。开设“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合格的大学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水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实践教学作为“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整个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是指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以“基础”课理论知识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直接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得到感性的再教育,主体能力得以优化。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已经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对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积极的作用。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基础”课实践教学,大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四是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五是让大学生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六是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

2.“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基础”课实践教学已经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但是随着“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某些问题依然困扰“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的现象,无论是学生和教师,还是学校和社会力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的问题。二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由于高职院校不遵循“双赢”原则,只考虑社会实践基地能否满足教育的需要,学生是否得到切实的锻炼,而不考虑社会的需要,造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失去外部的支持;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的教学基地,这就造成教师和学生需要花很大力气四处奔波寻找实践教学场所。三是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由社团、学生会发起的社会实践,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参加。“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社会实践环节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有机会参加的。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筹措渠道不畅,是实践教学难以全面有效展开的原因之一。四是社会实践有效机制尚未形成。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具有教学性、寒暑假性、勤工助学、学生自发性的特点,这些社会实践形式和“基础”课的社会实践尚未接轨,还处于一种各做各的状态。五是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由于缺乏相应的条件和经费等原因,一些“基础”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时,更倾向于课堂上的实践教学,而很少使用更贴近社会的实践形式。百闻不如一见,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只有限度地进行着,其深度不够。六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实践教学由于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规范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体系,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导致“基础”课实践教学很难持久、深入地开展,流于形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我国“基础”课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科学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许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对实施实践教学没有硬性要求,对学时、学分等都缺少相应的规定。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得实践教学被认为是可有可无或流于形式。第二,人力、财力投入不足。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扩招速度较快,而相应的资金、设备、实践场地无法保证,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第三,各方面力量重视均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由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与参与者组成的复杂活动。无论是领导者与组织者,还是实施者与参与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影响和制约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三、“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探索

为改变我院“基础”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局面,本课题组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新的方式,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

1.设立适合大班的教学模式。

“基础”课重在积极开拓创新,根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设置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创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以团队为组织,以专题为内容,最终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合一、课内与课外合一、适合大班教学的探究式实践教学模式。

2.建立新的教学目标。

围绕学生应具备的团队合作、敬业精神等诸多能力加以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

3.以小组为单位,摸索“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模式。

实践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不适合大班型授课,而现实中教学资源有限,很难实现小班型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有一次参与研究性学习和上台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在本学期第一次课上,任课教师作如下七大步骤策划:一是帮助学生组建团队。每班级按人数自由搭配,组建八个研究性学习团队,以培养学生集体主队合作的能力。二是选择任务。每个学习团队任意选择八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研究,以培养学生自助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三是资料收集。每个团队根据所选的主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主题撰写。主题的撰写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论文、演讲稿、散文、议论文、诗歌、心得等多种格式,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五是汇报准备。在汇报中要求使用PPT,部分学生不会做PPT,如何制作、如何操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以培养学生处理困难的能力。六是主题汇报。每次上课留下30分钟的时间作为课堂实践教学,各班派出一个学习团队作代表,以同一个主题作汇报(6分钟为宜),进行PK,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自我展现意识。七是评分与总结。在团队汇报后,老师与学生评委评分、教师点评和鼓励并指导后面的团队操作。做到成果展示在课堂功夫施展在课外,以培养学生总结经验的能力。

4.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精心设计成果展示。

(1)“学习汇报书”,学习汇报书是每个团队根据选择的主题学习性调查研究,经调查结果以论文、演讲稿、散文、议论文、诗歌、心得等形式展现的纸质报告书。

(2)“团队亮相”,要求每个团队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展示自己的队名、口号甚至是logo,还可以用各种形式展示团队成员的风格和特长。

(3)“现场汇报”,把主题的研究成果以多种形式,如论文、演讲稿、散文、议论文、诗歌、心得等格式,做成PPT与大家分享。

(4)“活动感悟”,要求每个团队以简洁的语言谈谈此次活动的收获和感触,如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遇到最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解决后的心态等等。

5.以学生为服务主体,精细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每个团队主题汇报的成绩,作为“基础”课的平时成绩的一半,总分为100分,此分数在学生总评中按20%计算,该团队成员成绩共享,此成绩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定。

“学习汇报书”、“团队亮相”、“现场汇报”、“活动感悟”四项的分值比为3∶2∶4∶1。

参考文献:

[1]程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4.

[2]徐倩.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报(汉字综合版),2001(6).

[3]柳礼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5:41.

[4]郭纯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2008(5),6.

第8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研究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问题的确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更注重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对问题的理论价值基本不作要求,这是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的。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实践价值,指研究成果在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研究;思想品德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题与实践题引入中考试卷的作用研究;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研究等。其发展价值是指研究题目的选择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初中文科综合考试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等。

2.研究问题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选定,是在思想品德课本和教辅材料、书籍、文献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或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的。这一思维过程如图所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题目的初步设想思想品德课教科书和教学研究材料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判断使思想品德课教研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科学。

3.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始于问题,思想品德课研究也不外于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内容存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和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选择:(1)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初中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状况研究。(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如何适应文综开卷考试应试误区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研究,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论文研究等。

二、明确思想品德课题分析角度和方法

1.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当思想品德教师选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方式,思想品德研究问题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成为理想的题目。例如:“论深化思想品德课改革,全面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样的课题陈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课题的陈述太宽泛,给人的信息容量太小。就这个研究课题说,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深化对学生的要求。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课研究课题陈述,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师和阅读者更清楚研究方向和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题陈述应着重指出中心议题和课题的前后背景。

如:“单亲家庭子女自我保护能力调查”这一课题陈述,可以使人们基本上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意图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两个变量:家庭结构、自我保护能力;一个假设:家庭结构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某种相关。这样“小题大做”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研究的对象、性质及方法。

2.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思想品德研究课题确定后,必须明确此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如果主要是定量研究,必须明确是用实验研究还是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果主要是定性研究,还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方法。例如:“把握中考探究与实践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又是应用研究,我们一般采用比较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方法。“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监督权研究”属于定性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构建‘和谐河北’、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是定性理论研究。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数据的处理

思想品德课研究数据有多种形式,如定性的、比较的、顺序的,研究者通常会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统计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特征量计算法、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法、统计分组法以及统计实验法等。(1)图表法。是借助几何图形或表格来表现以整理好的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2)特征量计算法。思想品德课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大量现象总是通过数量综合把它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表现出来的,如校园学生诚信状况研究。(3)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的原理确定的。(4)统计分组法。如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研究。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第9篇

一、中学生法律教育中渗透国际理解的途径和方法

(一)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拓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拓展国际理解教育离不开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和途径的扩展。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和途径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教育的实效性。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法律教育主要是从两个层面进行渗透:一方面,利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已有的法律知识展开较为详尽的教育,建立并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在讲解法律知识过程中注意找准契合点进行渗透。例如: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男女不分性别,一律平等。国家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平等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念。我国法律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这些和国际理解教育是相通的。再如,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各国合作,共同应对和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这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我国法律也强调人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尊重,强调合作。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根据时事教育的需要,补充相关内容渗透法律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结合。例如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根据十报告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际规则意识的教育。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将更为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我们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也要遵守国际规则。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和途径,不应该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还应该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每周的升旗仪式、各种民族传统节日的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实践活动逐步形成法律教育与国际理解的结合,形成符合法律要求的国际理解的价值观、行为态度。我校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对课程建设采取“加法”与“乘法”相结合。“加法”就是增开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增长学生的国际知识、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而“乘法”则是将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想、理念,通过日常的学科教学予以贯彻实施,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充分挖掘跨学科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的交集,丰富学科教学的教育内涵。

(二)拓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中学生法律意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多元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以培养学生理解国际的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开展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初中年级开展的英语文化周活动;高中年级组织的国际问题的英语演讲和英语辩论比赛;在方庄社区开展外国人生活情况的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通过形式丰富多样的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国际社会的法律要求、伦理准则、价值判断标准等进行有机融合、渗透,以达到增强学生理解、自立、自治、认同的目的,有效提升学生法律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将法律意识与国际规则的理解落实到自觉行动中。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渗透法律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共生观念。法律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是通过多渠道进行的,我们不能忽视环境育人的巨大功效,要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和法律教育。环境育人是法律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个窗口,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法律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又可以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直接发挥舆论的导向、监督、育人功能,如借助校刊(学生刊物)、校园网、宣传橱窗和学术讲座等方式促进国际理解教育,切实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通过学生自治,强化中学生法律意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人本观念。教育结果应该是受教育者的变化,包括内化和外化。其中更重要的是内化,在中学生的法律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中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内化,培养学生参与民主生活与管理的意识,国际理解教育的人本观念。通过拓宽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让学生体验参与学校民主生活与管理,有效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学生会、团委、年级自治会、班级委员会的竞选,亲身参加民主活动,有效增强权利与义务意识。

二、在中学生法律教育中渗透国际理解时应注意的问题

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目前正处于“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国际关系问题的理解,法律的尊重、遵守及执行力度的状况将决定现今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和未来是否能符合世界公民的要求,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而又伟大的工程。为此,在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应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有失偏颇。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渗透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从事此项工作专业人员的再教育及专业化培训要及时跟进,提高实效性。还应注重学校整体认识的不断提高,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以上所提到的均离不开国家、社会层面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撑。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做到不断的提升与发展。

作者:黄京 单位: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第10篇

一、问题的提出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英美文学史及选读,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美国文学的历史与特点、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课程。该课程将进一步打好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增加他们对英美国家历史、文学、文化及社会的了解,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与宽容性,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然而课程的信息量大,学生需要理解和知记的内容较多,学起来感觉比较吃力,文学课外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遭遇诸多尴尬。学生缺乏系统而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案,学生渴望提高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但是又不了解开展有效阅读的途径。

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到了就业,更多地选择了实用技能的培养和商务英语等课程的学习,除去一些准备考研的学生,文学选读课的学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传统文学课堂教学的弊端也是值得深思和改进的。教师将海量的文学作品的相关信息填鸭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很少。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英美文学教育发展趋势,英语专业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家和作品,亲自参与课堂环节的设计和资料的搜索并展示给大家。有计划地、有步骤地组织学本文由收集整理生课外开展文学作品阅读,读后进行思考并撰写读书报告,交流读书心得一项有益的尝试。

二、读书报告及其写作

依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读书报告,简言之,就是读完书之后的心得报告,是阅读者系统的收集、统整、研读与创作主题相关的各种材料,经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活动,提出个人见解和观点的文字作品。写读书报告的目的在于增加新知、提升研究和表达能力。

1、读书报告的撰写

读书报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用体裁,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复习学过的知识并提高我们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读书报告一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摘要式读书报告、简评式读书报告。摘要式读书报告(summarytape book report)就是只把原作的故事情节或论述要点简要复述一遍,不掺杂自己的看法,不能随心所欲的发挥,但是必须自己审题、构思、布局,按原文顺序,运用自己的话语将原著简述出来,简评式读书报告(brief-comment book report)要求不仅把一

书的情节、要点复述一遍,而且要在简述原作的主要内容之外还必须表达自己对该书和作者的看法。也就是说,从自己的观点来写,必须包括虚实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记录原作的内容,虚的方面是表达自己的见解。

撰写读书报告时可首先在阅读之前准备做下笔记,例如:书名,包括其出版年月;著作的种类,小说、传记、学习辅导还是专著等;作者的姓名、国籍、出生年月;创作的背景、时间、地点;著作内的主要人物以及内容梗概,包括主要情节、论述要点等,最后要有一个初步印象式的简评,即对此著作的印象及评论。做好笔记之后。读书报告对于一本书的主要情节、论述要点等要写得少而精,要侧重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反应和评论,平时要求学生写作的也多为简评式读书报告。

2、教师的指导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图书馆或网上查阅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等,并在课堂上进行口头交流;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制定了英美文学必读书目,并以读书报告和口头汇报的形式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阅读,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作品时要特别考虑两个问题:(1)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阅读的目的是强化输入,增加语言输入量,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教师要认真筛选,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要保证学生语言输入的流畅性,争取尽可能大的输入量。(2)题材要尽量地广,使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风土人情等有一个较全面的感知,扩大在这些领域的知识。在体裁e也要多样化,小说、散文、各类人物的传记等等,以接触多样的语言形式,理解各种语言材料,同时还要兼顾其知识性、趣味性和发展性,促进他们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定题目,鼓励他们运用基本的文学理论方法进行文本分析,要求学生按照学术规范撰写,体现他们对于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思潮、文学流派的掌握情况,不同的维度探究文本,激发自身学习潜能,有效地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学术素养。

第11篇

罗马法上,生物人作为权利义务的承担者,有一个发展过程,反映在概念上表现为三个关于人的概念,即霍谟(homo)、卡布特(caput),泊尔梭那(persona)。Homo即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不一定是权利义务的主体,例如奴隶就是homo,但他们是客体,是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Ca-put和persona都是指权利义务的主体。①李浩培先生等人1979年前翻译,1997年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国民法典》中基本是拿破仑时代法典的内容,当然也有很多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改动,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从该部法典可以看出,民法典对民事主体自然人是一体保护的,生物人即是法律的自然人。②德国民法典规定,“人③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完成之时。”④因为辅助生殖技术和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医学发展的结果,所以不管是罗马法还是近代民法所指的自然人均是以有性生殖的自然繁衍方式而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而《法国民法典》在1994年7月29日的第94—653号法律中以不得侵害人种的完整性为主旨规定:旨在组织对人进行选择的任何优生学实践活动,均予禁止;除为防止与治疗遗传性疾病之目的进行研究外,旨在改变人的后代,对人的遗传特征进行的任何改造,均予禁止。⑤该规定已经体现了法国1994年以后《民法典》不赞同疾病治疗以外的基因技术研究,更不赞同以基因技术介入生命的形成阶段,其保护的自然人就是指以自然繁衍的方式而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

目前我国民法学界对自然人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如有学者认为自然人指因自然规律而产生之人。这种人的产生,归于造化之功。⑥有学者认为自然人是相对于法人的民事主体,指因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自然人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而出生和存在的、具有自然生命形式的哺乳动物;……。⑦也有学者认为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的人。⑧从以上不完全但依然很有代表性的立法和观点的考察可知:自然人的本质特征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的民事主体。那么克隆人能否算自然人,换句话说,克隆人能否算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的民事主体?

二、人类生理规律的探讨

人类的生殖是两个基因组结合重组为新的基因组。而人的生殖性克隆实质上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类似细菌的分裂、植物的插枝等,因而不能成为人的辅助生殖的一种形式。生殖性克隆与体外受精迥然不同,体外受精涉及两个配子的结合,重组成一个新的基因组,只不过结合的地点从输卵管转移到试管里面。⑨生命在辅助生殖技术实施以前,指的是男女以通过自然受精的方式产生的个体存在。辅助生殖技术的出现,使生命的产生可以脱离,借助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方式使人工行为介入到生命形成的最初和最本原阶段,但生命的形成依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即人工只是为和卵子的结合提供了机会,受精卵还是和卵子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和卵子结合的过程是生命形成的关键过程,和卵子的结合就是随机和任意的,但肯定是易于结合并且生命力顽强的获得优先和卵子结合的机会。受精卵之后的生命形成过程是基因控制的物理、化学过程,而基因控制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命本身就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的物理、化学现象。

尽管生命的形成具有随机性,但为了解决一些不孕不育之人的生育问题,法律和伦理允许人工介入生命形成的最初阶段,提供活性高、生命力顽强的与卵子随机结合,但人工结合也仅仅只能介入到这样一个层面,而不能更进一步介入到直接代替和卵子的结合,或用人工方式形成受精卵,也即当下所说的克隆生命,从供体身上提取细胞,然后将该细胞的遗传物质置入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形成受精卵,该受精卵经过刺激后,开始自行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的方式,即不是经由与卵子结合的方式繁衍后代,这种无性生殖方式既排除了男女通过繁衍后代的方式,也排除了体外授精等繁衍后代的方式,其复制出来的个体并不是基于和卵子结合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而是在任一体细胞基础上发育而成。克隆技术使得单性生殖成为可能。

发展观认为:事物发展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人类克隆看似是个生命起点又回到终点的过程,但是回到的那个起点与原起点已经不是同一个起点。生殖性克隆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一种低级生殖方式。克隆的无性生殖和生命起源阶段的无性生殖不是同一意义上的无性生殖,在克隆的无性生殖这种繁殖中,不发生基因的重组,一套不变的陈旧基因组持续下去,容易发生突变,会对克隆出来的个体造成伤害,而且当今和以后的科学技术也无法控制和克服克隆方式所形成生命的障碍和缺陷。克隆动物的科学家所提供的证据说明,克隆动物发生的种种问题不是技术障碍和缺陷,而是严重的生物学障碍和缺陷。技术障碍和缺陷将来可以改进,而生物学障碍和缺陷则无法克服,通过受精的胚胎发育过程与通过细胞核转移技术引发的胚胎发育过程迥然不同。所有克隆动物都有重编程序错误和基因表达异常,并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和幼仔严重缺陷,这是强迫本应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个体行低等生物的无性生殖所致。

这是对违背人类自然生殖规律的警告和惩罚。

三、克隆人不能成为民法上的自然人,民法应为克隆技术设置边界

克隆分为研究性克隆(humanresearchcloning)、治疗性克隆(humantherapeuticcloning)和生殖性克隆(humanreproductivecloning)。研究性克隆的目的是克隆出一个人的胚胎以便研究人类胚胎发育及其中的基因调控过程;治疗性克隆的目的是克隆出一个人的胚胎并由此获得干细胞,然后操纵干细胞以便获得各种细胞、组织甚至器官以供移植、治疗疾病。研究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目前难以严格区分,因为目前治疗性克隆还只是研究阶段,所进行的是人的干细胞研究,而不是治疗。生殖性克隆的目的是克隆出一个人的胚胎,并植入子宫以便发育成人分娩出来。这三种形式的克隆,都使用同一种克隆技术或细胞核转移技术,但目的迥异。

对于这三种克隆,尽管2005年2月在联合国通过了关于禁止一切形式的克隆技术的国际宣言,但不同的国家回应和反响并不相同。一直支持、鼓励治疗性克隆研究及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国家,如英国、中国等认为,禁止生殖性克隆是有充分道理的,但禁止治疗性克隆却难以得到辩护。中国科学技术部和卫生部还联合制定了《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指导生物医学领域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美国政府也由全面反对任何克隆人研究的态度,到放松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限制。德国等则既反对生殖性克隆又反对治疗性克隆。而克隆技术诞生以来,科学界一直认为克隆是为了治疗现在尚不能治疗的疾病,我们需要克隆部分器官和人类早期胚胎,所以其态度基本一致,支持以治疗为目的的胚胎干细胞研究。本文所讨论的克隆仅指生殖性克隆,生殖性克隆因为违反了人的自然生殖规律,介入到生命形成的最本原阶段,民法应当旗帜鲜明的反对,为克隆技术设置边界,克隆人不能成为民法上的民事主体。理由如下:

(一)从技术层面上说,克隆技术本身存在不可克服的生物学上的障碍,克隆人存在先天的诸多缺陷;同时克隆人使人类基因趋于单一化,破坏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人类本为克服自身基因缺陷而萌生生殖克隆想法,但殊不知以克隆技术却可能造出一类基因更加残缺的次品“人类”。正如前文所介绍,克隆动物发生的种种问题不是技术障碍和缺陷,而是严重的生物学障碍和缺陷。技术障碍和缺陷将来可以改进,而生物学障碍和缺陷则无法克服。生命是一种化学、物理现象。科学在理解生命化学的工作方式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但从分子这一水平讲,生物系统的精美和复杂性使科学在试图解释说明物种起源问题方面显得无能为力。实事上,一直还没有人试图说明物种起源的原因或对复杂性的生化系统作出解释,更不用说有什么进步。

生命到底起源于什么原因,当今科学并不能作出解释。在对生命的起源尚无知能的情况下,贸然复制或克隆生命,这是非常危险的。正是自然选择的多样性,才使得人类基因具有多样性,但克隆将会使个体丧失独特性、趋于人种单一性,这样的社会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基因的多样性是物种得以进化适应环境的源泉所在,人类传统生育方式保证了不同基因组之间重新组合的可能性。通过基因组的重新组合和变异产生出新的基因类型,为人类的进化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使人类得以在选择之下更加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要求。基因类型的单一化在生物进化上是一种倒退,即使被认为非常优秀的基因类型也很难适应所有的环境。如果基因组相同的克隆人大量出现,势必破坏基因类型的多样性,从而降低人类对多种环境的适应性。

(二)从法律层面看,人之所以为人,人是主体,具有人格权和身份权,其并非对象,克隆人是人造的产物,是主体的对象。

生殖性克隆是活着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他人禀性的举动。克隆人的行为可能符合人们“旁观者”、“克隆供体”的目的性,但未必合乎克隆人本身的自主性。“我们希望并要求制造‘新质的’人类,但新人未必愿做新人。”

美国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M.Sandel认为,人的生殖性克隆是目前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那种负面倾向的极端表现,这种倾向就是父母试图控制自己的孩子为他们的理想服务,不惜将一些东西强加于孩子。他指出,人的生殖性克隆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某一类孩子,这与父母用基因工程“设计”孩子一样,这样做的时候父母将孩子看作他们的“所有物”、他们的“意志的实现”,他们“幸福的工具”。

克隆人违背了自然的本质,它把神圣的人降格为物,从而使人成为技术操纵的对象以及可以在流水线上大量复制的产品,损害了人的主体性。美国生物学家克拉汉说:“人有权利去拥有自己独特的基因身份。克隆人侵犯了这个权利。”

法国行政法院在1998年年度报告中提出:“在实验室里生产具有根据订单确定的生理甚至心理特征的人对人类尊严和自由构成了比奴隶更彻底的侵害。事实上,不但人类的行为,而且人类的存在都可能无法挽回地被摧毁。”这一论述的深层的思想是克隆技术以及一切对生殖细胞系的干预技术,都有可能是“将人的本体地位转化为物的生物学表现”。这是对人的尊严的严重挑战。

第12篇

 

法学本科教育,对学生要求之目的最终还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习的法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进行重复性工作,而是让学生学会作为一个“法律人”应当如何从事法律工作。但是,大部分法科毕业生在四年本科教育结束以后却不能符合教学目的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法律逻辑思维混乱,虽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和法律条文却无法在具体案件中灵活应用等等问题。从笔者教学经验的角度,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案例与实践教学之概述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用法律事件提供的虚拟情景教学,透过案件将法律事实带入课堂,学生通过讨论,利用归纳与演绎掌握所需学习的法学知识。[1]案例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由苏格拉底最先使用。他通过问答和论辩方式得出一般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质疑的能力和精神。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始于1829年英国学者贝雷斯。[2]案例教学是以法学案例为基础,学生在课堂内外针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辨,进而提升学生对已掌握的法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在讨论中,自主自发的去探索和总结需要其掌握的知识点。案例教学的前提是案例资源的搜集和筛选。案例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渠道:一类是教师在自主从事法律相关事务时,亲自处理过的案件。法学院的教师在担任教师的同时,或多或少会兼任一些从事法律事务的职业,诸如法律顾问,兼职律师等。笔者认为,法学院教师能够从事法律事务职业,无论是先从事后从教,亦或从教同时兼任,对更好的以教师身份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是有利而无害的。法律职业的从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法学知识,将已经积累的法学理论投入应用,了解和掌握事务中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而对于案例教学而言,亲自处理的法律案件,教师本身会理解和讲授的更加透彻,剖析的更为深入和彻底。一类是教师能够从周边人亲自处理的案件中获取的真实案件资源。能够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都经受过大学研究生阶段的精英教育。而完成这些教育阶段,也就为教师提供了相应的人脉资源和案件来源。法学院教师的同学大都从事相关法律职业,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这些职业特点使得其能够大量解除相关专业范围内的实例案件。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不包含隐私和特殊情况的案例可以提供给教师作为教学使用。还有一类是已经形成习题的案例,如司法考试中的案例题,习题集中的案例题等等。就以上三类渠道所获得的案例而言,任课教师都需要从大量案例中先拣选出针对课堂所需讲授的知识点和重点相契合的相关案例,必要时在挑选案例以后还要对现有案例进行修改。尽管如此,前两类的使用却较为困难。因为课堂讲授需要对真实案例进行法律要素提取,不能向讲故事一样将整个案情全盘托出,全盘讲述的介绍方式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干扰学生的理解,还有可能会涉及隐私和职业道德问题。而将真实案例提取为法律要素集中的讲授案例,本身对教师能力就是一个考验。最后一类案例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教师甚至可以不经修改直接照搬用于课堂讲授,但与前两类案例相比,学生对最后一类案例的积极性较低,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意。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指以实践工作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之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3]实践教学这一概念与理论教学相对应。法学院对学生假期实习的要求,及实习报告的撰写,是实践教学的体现。学生透过实习真正的进入到“法律人”的角色,在实践中反复巩固、引证和应用所学习的法学知识,一方面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另一方面提高法律操作技能。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理论教学是课堂之上的教学,实践教学是课堂之外的教学。典型的实践教学方式就是实习。各个院校的法学院一般都会要求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间为3-6个月不等。实习结束后,需要向学院提交实习鉴定报告。还与一些高校的法学院会要求学生进行暑假实习。而现在,这种观念随着新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已经不再符合新情势。如,法律实验室中的法律职业扮演。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上透过法律职业身份的带入,去体验真实处理案件的感受。这种方式也可以称之为仿真实习。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对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而言,实践教学必不可少。

 

(三)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之区别与联系

 

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都以案例作为其实现的基础。二者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二者有相重叠和竞合的部分。尽管如此,从实现方式而言,二者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虽然有学生参与,但依然以教师为主导。而就实践方式而言,案例教学中,教师抛出案例,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方式依然是口述和反思。另外,案例中的关键要素往往已经被提取,学生只需要将要素与法学理论相连接,来寻求法律处理即可。学生自主参与的内容十分有限,最主要的参与方式是思考。而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亲自进入到一个按键和诉讼中,所获得的案例是一个复杂案例,也即关键要素未被提取的案例。复杂案例中存在很多干扰因素,有些因素对案件的最终结果毫无关系,有些至关重要。学生首先需要自己去寻找案件中的关键要素,而如果第一步提取失败,有可能会决定整个案情的走向和法律适用的错误。在要素提取以后,学生还需要将复杂要素进行简化,将一般事实提取为法律要素以后,再与法学理论相连接。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也可以说,案例教学是学生能够妥善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不可能不经案例教学就能够直接完成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延伸,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法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巩固学生的法学理论知识

 

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是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想要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就需要先对法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积累,这是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的前提。案例和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透过实践倒过来反思理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研究,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

 

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确立法学逻辑思维,搭建法学理论与处理案例的桥梁。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逻辑思维,也就是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了处理法律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正确构建法条与具体案件的桥梁,为具体案件寻求正确的法律适用。另外,透过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法律素养,反思精神,创造精神和应用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法学修养和法律道德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法律人素养,提升法学修养,用法律道德约束自身。法律研究者,若只是单单具备了法律知识,断不能算做是法律人才。法律学问是成为法律人才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法律学问,才能够认识和改善法律。但是,仅仅具备了法律学问并不代表能够应用法律,只有具备了社会常识,才能够正确并恰当的适用法律。而具备了法律学问和社会常识,并不代表就有资格执行法律,他还需要具备法律道德。故而,真正的法律人才,需要于法律学问以外,同时再具备高尚的法律道德。[4]在实践阶段,学生透过担任法律职位,能够接触到社会对法律人修养和道德的要求,从而提升自己,并且严格要求自身。

 

(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案例和实践教学方法对教师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既要求任何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求教师掌握熟练的教学技巧,并且教师自身要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这些要求使得在进行案例和实践教学的同时,教师本身要不断的提升和学习,重视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对社会上的热门法律问题有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法律中存在的新问题,并且不断地透过实践来寻求新的案例。

 

三、教学操作中的问题与方法

 

法学教育具有职业技能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就培养目的性而言,法学教育又具有实践型人才培训和学者型人才培养的二重性。[5]实践中,案例教学中教师存在以自我为重视,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形。老师成为整个案例讲述的主导者和掌控者,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授,而无法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法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实习往往是被迫进行,并且存在普遍的作弊现象。典型的方式体现在学生会依靠家庭关系,在需要提交实习报告时,寻求一个亲戚或者熟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盖上公章提交一份实习鉴定,而并没有真正实习过。在实习阶段,学院监管存在不及时和不到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从笔者已有的教学经验,案例与实践教学的实现方式有以下方法和模式:

 

就案例教学而言,“称职的教师应当能够向学生证明,乱七八糟的案例和条文可以被归纳为一套有序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被纳入清晰的、有逻辑的和系统的形式之中。”[6]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首先要能够妥善的甄选案例,并对案例的要素进行筛选和总结,将案情尽可能简介扼要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节省课堂时间。其次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参与是实现案例教学目的重要实现方式,在这里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择上就选取了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案件,如与热门相关的,或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联的。并且,在向学生讲述案情时要具有趣味性。再次,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总结工作。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法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在案件讲述结束后,对案件所涉及的相关法律规范,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用最简洁的逻辑推理过程将案情重新梳理一遍,帮助学生在不断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就实践教学而言,最典型的模式依然是“实习”实践。但是基于目前在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学校和学院应当在学生实习阶段履行好监管工作。包括对学生所计划实习单位进行预报留存,在实习过程中不定时向实习单位进行电话访问,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工作内容。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进行走访,以确定学生是否真正在岗。在实习完成以后,对学生所撰写的实习报告严格要求,可以抽取学生进行实习问答。另外,对于存在实习作弊的学生进行严格处罚。除了“实习”义务,高校可以采用的实践教学有:一是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透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相应角色中,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完成一个法学案件,或者一个诉讼过程的教学方式。在采用模拟法庭这一教学方式时,要注意让学生对所演练的案件进行总结,其内容包括审理的焦点、判决的理由,所适用的法律等;另外,鼓励学生的相互质询;最后,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并做全面性启示。[7]二是法律实验室。法律实验室是以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目标和模式背景下,对法律诊所的变形。法律实验室为学生在毕业前提供参与法律实务,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反思能力和职业高等技能。但是法律实验室的缺陷在于,并非所有法学学科都能够适用该种方式。其实现方式以为专门课程开设为宜,另外,应为至少一门必修课设置,使得全部学生都能够接触到此类教学方式,透过教学成果的总结,选择继续开设选修课,为适应该种教学方式的学生提供选择的可能。

 

综上所述,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要求在法学教育中应当提供给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观点,脱离了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与教育目的相违背。[8]而案例和实践教学能够帮助正在接受高等法科教育的学生符合法律职业对法科生的基本要求。案例教学着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法律逻辑思维,掌握自主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在掌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技能以后,能够独立的承担法律工作的能力。虽然,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案例和实践教学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和困境,但在实现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素质,塑造符合社会和职业要求的“法律人”而言极具促进作用。教师应当主动学习并提升自身业务技能和法学素养,以提高教学能力,积极创新,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