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数学公式汇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联想能力
创造性思维强调的是一种带有创见性、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指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解答纸上各种题目的时候,加入相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超脱书面的限制,学会运用知识来思考甚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且不断自主地摸索和创新,发现新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总而言之,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一种实践性与创造性的积极自主的培养。借此,下文简要讨论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中,不可否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难以估量,并且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承担着引导的角色,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应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只负责讲授知识,学生只负责接受知识和练习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机械性严重压制了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活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断深化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引用启发式、探讨性的教学模式: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如利用计算机、投影仪来展现数学天地的色彩斑斓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营造轻松愉悦、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发言,在师生的积极参与中,整合集体的智慧摩擦出创新的火花;课堂中改变教师的主场地位,教师的平面讲述方式改为具有启发性的提点方式,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正面引导的榜样,另一方面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来进行探索和创新。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放在重要位置,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
2 加强学生观察能力,丰富学生联想能力
信息资源的有效获取需要观察,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需要联想,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高中数学而言,较强的观察能力能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深入而细致的认识,在信息获取环节中,便认真分辨真伪,去除装饰性无用的成分,汲取其中有用的部分,然后帮助学生寻找一个正确的方向来思考解决途径。联想能力是指学生在处理信息时,将大脑中相关联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有效地调动起来,从而有一定关联性地发散思维,联想能帮助学生突破旧有的思维定性,扩大思考广度,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思考方向。联想力应区别于想象力,想象具有一种漫无边际的天马行空感,很容易让学生偏离主题,找不到中心地“走神”,而联想力更有效率,比想象拥有多一点的限制。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创新性思维能力有效培养的前提条件,而丰富的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无限源泉,是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系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并且学会对自身学习经验的总结思考,学会耐心细致地观察,然后调动整个大脑的能量来思考和探寻。
3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数学是一门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高中数学中学生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大段大段的语文表达,还有变化多姿多彩多样的图形和符号语言。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转换能力,例如,将语文表达转换成为数学表达,将文字中反映出来的信息完整地表达在图形上或者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多使用数学语言中的图形、符号和公式来说明问题。再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兴趣和热情,计算机语言也是一种数学语言形式,现代社会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能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无限的便利,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数学学习的辅助工具,使用计算机编程解决数学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高中数学中,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达和体现,也是辅助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必然脱离不了数学的特有特色,抽象的数学需要一定的数学语言将其具体化表达,以此来帮助学生动手,尤其是在空间几何中,动手画辅助线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思考。
4 鼓励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和研究
乔治·波利亚曾说过“数学的创新教育,更需要数学实验、猜想”,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数学实验,而现代化科学技术能很好地辅助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从而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并进行一定的数学猜想,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合理使用和研究现代化科学技术。例如数据库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纳汇总、对比分析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等,这样具有高度实践性和自主探讨性的数学实验是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绝佳手段。
5 总结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地渗透和渐进性地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做自己的重要任务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每一次数学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氛围,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并在培养过程中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
[1]朱伟.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渐进培养[J].文理导航,2010(10).
[2]陈增保.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3]郑巧文.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J].科技创业月刊.2004(8)
[4]徐维风.深度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框架。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
一、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评价学生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在评价学生时,应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协作精神、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允许学生大胆猜想,取得不同的成果,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没有得出正确结论,也应给予成功的评价,对在探究性学习中有独创性的学生,大力进行表扬鼓励,把他们的成果在班级进行展示。这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
二、引导学生实践,促进自我认知
教学的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作为教师就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问题,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回答、板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准备、实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有时是编剧、有时是导演、有时是观众,学生不仅是演员、是观众、还是修订、补充剧本的编剧。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错误原因让学生说,方法与规律让学生归纳。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凝炼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险、敢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三、课堂科学练习,发展学生个性
虽然新课程追求学生主动、愉快学习,但双基不能忽视,因此,在新知识结束后,为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巩固的效果,自主科学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练习可以消化理解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可以提高学生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自主练习是让学生有机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总之,所有的练习都要努力体现应用性和科学性。新课程提倡数学教学重活动、重合作、重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教师通过问题串,让学生个体发言,同位讨论、小组探讨,全班辩证,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自主解答,教师适时肯定与点拨,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点拨精讲,解难释疑。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自主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教师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例如: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问题串的处理方法。第(1)问针对情境中的问题结论引导学生弄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并以此解决后面的实际问题。
四、创造问题情境,倡导自主探究
教师应该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这里的问题情境,最好是用一段文字编写或描述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故事或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中;也可以是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的数学问题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想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探究的前提、基础。学生主要是观察实验、体会变化、自主参与、发现规律。给予学生自由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仅仅起到主导作用。许多教育家认为“学生自己也可独立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对学生的自由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好坏的分水岭”。并对传统学校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给予了尖锐的抨击,认为“纪律则是通过自由而来”。的确,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应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