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

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

时间:2023-06-21 08:55: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

第1篇

物理是一门以数学作为基础的学科,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是在物理方面的研究,物理方面的研究离不开数学方法,尤其是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进行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数学方法也是我们必须掌握和学好的,我们在进行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对于数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用,正确的运用我们所学到的数学方法,解决物理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数学能够运用最简单、最简洁的方法来解决初中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学习物理的过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也给我们的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带来了乐趣,也在整个的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应用初中数学的重要性

不管是在对初中物理进行学习还是对初中物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我们在整个的物理的学习和研究生涯的过程中离不开的一个基础学科,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对于整个物理的学习和教学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积极作用。

1.能够使物理中的问题更加的简单

数学方法的需要很强的逻辑能力,能够将很复杂的数学公式简化为很简单的数学公式,就是能够化繁为简,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初中物理,就可以使整个物理的学习和教学过程更加的简单,在初中阶段,在我们刚刚接触物理的时候,运用数学方法使物理的学习过程更加的简单,这就会使我们的学习更加的简单,也能够使物理知识更好的被我们接受和消化。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学的老师们也积极的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的话就会使整个的教学更加的有意义,能够运用最简单的方法使同学们接受所学的物理知识,也会使教学的思路更加的开阔,就会使整个的物理教学更加的容易接受,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刚刚接触到物理学科的学生来说也有着促进作用。

2.能够解决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在进行初中物理学习的时候,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物理方法和物理公式,可能有的得不到解决,这样的话,就要用到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物理本来就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所以,在整个的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抽象的问题,这样的话,物理方面的知识不能够很好的将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就要用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方法将这些问题化抽象为具体,然后在进行适当的计算,就能够使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的很多的问题得到解决。

3.能够促进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

其实,在进行物理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采取将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这样的话,就会使我们的学习过程更加的有趣。将数学方法运用到物理方面,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使我们更好的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开阔思路,是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发散,使我们的思路更加的开阔。使得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存在相互渗透的原理,激发学习的动力。

三、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的应用

在实际的进行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方法都得到了光大的应用,我们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很多的数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法的运用:

1.三角函数方法的运用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于数学方法的运用也并不陌生,尤其是三角函数的运用。三角函数主要是反映三角形的边与边、角与角、边与角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进行数据之间的计算,可以运用正弦定理来求力的大小,也可以根据两边只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的解决来求一些物理量的范围,这些都是三角函数在初中物理方法中的应用。如右图中研究受力问题即可采用三角函数方法。

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有的时候,物理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会让我们依据一些现象或者是数据进行猜想,这样的话,我们就要运用到数学归纳法进行计算,首先依据我们的猜想进行数据的计算,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想,这样的话,就会使整个的计算更加的简单,它的过程主要是先猜想再证实,会使整个物理计算的过程更有力,虽然是猜想,但是我们用科学的数学方法证明了我们自己的猜想,这样的化就会使整个的数据的说明更加的有力,也会使整个的学习物理的过程更加的简单。如处理热学中的抽气、打气问题。

3.图像法的应用

我们在进行物理数据计算的过程中,也经常用到图像法,如受力分析图、物理过程分析图等,这种方法的运用也十分的普遍。图像法能够使我们的计算的数据更加清晰的表达出来,也能够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的简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物理课本的搬运工,而应是课堂的创新者、推动者。物理教师在教学时要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得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物理授课一般是以讲课为主,实验为辅,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实验器材及实验室有限,无法满足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求,受到条件的限制,很多师生只能选择以单纯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讲课模式较为单一。单独的授课,没有实验作为辅导,不利于学生理解深奥的物理原理,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吃力,枯燥乏味,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实物理世界五彩纷呈,教师如能结合实验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利用实验的新奇有趣,便可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二、对物理教学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以语数英三科为主要科目,轻视其他学科。教师对物理学科不重视,会导致物理走向边缘化,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并形成一种物理学科不重要的思想。老师对物理学科重视程度不高,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就很难。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这一新的学科,如果没有教师积极的教学与辅导,部分学生会在新鲜好奇过后感到学习物理知识很枯燥,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物理具有很多的原理性知识,这些原理如果没有通过实验或具体的表象加以演绎,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实验教学法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对策,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验进行讲解,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物理教学的发展。

第3篇

一、引起高一学生对物理学习的重视

能否引起学生的重视是决定高一物理学习成绩甚至是高中物理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高一物理的知识架构与初中的物理知识架构有相似性。打开高一物理课本目录部分,许多学生一眼看过都觉得似曾相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中都已经学过,故在学习上无论教师怎样强调,一些学生总会有轻视的思想。“这些内容我在初中都学习过了,大不了稍微加深一点,初中的中考我都考得不错,高中的物理我随便都能学好啦。”这是曾经的一个高一新生在看了高一物理课本后给我写的一段话。而且据统计,这是很大的一部分同学,特别是初中物理学得好的同学很普遍的一种感觉。别小看这一心理暗示,很可能就影响其三年高中物理的学习。在2000年9月,我第一次教高一的物理课程,由于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尽管教学也使尽浑身招数,但到期中考试很多同学的物理成绩都不合格。2003年当我再一次教高一物理时,特别重视这一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结果这一年学生的期中考试物理成绩相当好。从这可以侧面地印证这一观点。

解决方案:开学第一课,开门见山地与学生说明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知识架构基本相同,但学习的层次和深广度不同。例如初中物理学习过的摩擦力,它的方向是如何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约有70%多的同学这样认为。但我们知道,日常很多摩擦力的方向均与运动方向相同。类似这样,将初中讲的不是很透彻的内容拿出来让学生回答,甚至有一年我以小测验的形式,结果有80%的同学不合格。让学生明白:这些原来在初中学得这么得心应手的科目竟然考得这么不如意,看来高中的学习真的要认真!这样在学生的观念中便对高中的物理重视起来,学习起来就会格外认真。

二、充分重视物理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超前性

高一物理中应用的数学知识,有些是数学课还没有学习过的。比如:第一学期的矢量(数学中叫向量),数学还没有学习,但物理第一章就用到。像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矢量,不但知道它们的方向,而且在加速度中还涉及到矢量的运算,这更是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学生主要有两个困难的地方:

1.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这之前的学习中,学生都只习惯于说它的大小,而忽略它的方向,因而在回答问题时总是遗漏。在教学中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深记脑中。我在讲这方面内容时,先问学生数学中0和负数(如-5)谁大?100%的学生回答是0大。但如果加上速度的单位,0m/s和-5m/s谁大?有些同学便开始思考多了单位后的意义,会得出正确的答案:-5m/s>0m/s。再次强调,在矢量中负值可能比0和正值都大,这与数学中的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几乎所有的学生便体会到矢量方向的重要性,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地考虑矢量的方向。

2.矢量的运算。矢量的运算,不再是简单的数量的运算,在高一物理中也是先于数学用到,故在教学中要注意讲授的艺术性。可以在讲相关内容时,先让学生回答类似以下的问题:5m/s-5m/s=?学生几乎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0。这时画出如图的运动过程,在A处和B处的速度分别为5m/s,这时候VA-VB≠0。为什么呢?学生此时会想起速度是有方向的,它的运算应该与数量的运算有不同。指出在此过程中,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为0,水到渠成。

三、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心理学上说,人的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持久性较差,不稳定;而间接兴趣较稳定、持久。故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学生学习物理的间接兴趣,大抵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考大学。对这一类型的学生要多从高考成绩的构成来阐述,高分层的学生90%数理化成绩均优秀,与中等生的成绩分差约为40~50分,其它学科考试成绩差距不大,故想考好的大学,物理必须学好。2、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成绩的对比。理想的物理成绩是学生保持物理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高一的物理教学别注意控制好每一次测验、考试的难度,题力求不偏不怪,不“折腾”。。

从初中到高中,物理学科的梯度较大,能否让学生顺利地过渡,关乎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因此,高一物理教学时刻要注意与初中物理的学科知识衔接,否则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张丽萍 鲁增贤 陈爱华《中学物理教学论》(中国石化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学生生活为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课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并不断地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切实的感受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作为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和要求转化成为生活系列的主题内在要求,进而强化学生物理的综合技能和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一、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成功则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物理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教师更多的是采取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从而使得学生被动的学习物理,甚至有的学生对物理失去了兴趣,不利于自我今后的发展。生活化教学则不同,它以学生熟知的生活为背景开展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思维之光。笔者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借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去。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介质”教学内容时,笔者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合,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辅助教学内容的展示,即:在地里的两端,一个人呼唤另一个人的名字,远处的这个人需要过一会才能够听到呼唤声。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核心性内容,也是知识渗透以及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可以说,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源泉。新课改一直倡导生活化物理教学,主要是希望教师能够将原本的理性的物理知识转化成为学生熟知的生活,进而一方面促使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拉近学生内心对物理的认知,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关联性,物理知识的实用性等,增强自我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我们知道,生活是物理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映现着物理原理。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为生活常识,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借以来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如:在学习“光的色散”教学内容时,教材中单一的知识讲解,以及配图学生很难真正的感受到,对知识产生不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此,笔者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雨后彩虹”现象来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构思教学内容,即:大雨过后天空有时候会出现彩虹,但是有的时候就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很容易就会说出其中的奥妙:大雨过后,出太阳,太阳照到空气中一些残留的小水珠就会出现彩虹。笔者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术语进行解释,从而学生很容易掌握其中的原理内容,即:大雨过后,阳光穿过空气中残余的小水珠时,产生了色散现象,进而形成了肉眼可以看到的七色彩虹。

三、生活化的实验活动

实验室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为喜欢的内容。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以及物理的相关原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端正科学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性,决定了初中物理实验的生活化开展。新背景下,初中物理一直强调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切实的了解科学,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创造更新的价值。对此,笔者则在教学中较为侧重生活化的实验活动,一方面生活化的实验活动可行性较强,另一方面生活化的实现活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强化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如:在学习“大气压”教学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做实验,即:将矿泉水瓶里边放满热水,之后将瓶盖拧紧,上下摇一摇,再将这个装满热水的矿泉水瓶放在冷水口下或者冷水盆里进行观察,看矿泉水有什么变化,切实的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再如:学习并联、串联教学内容时,鼓励学生制作“小汽车”、“小灯泡”等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物理知识,促使学生技能和素养的双重提升。总的来说,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是相通的,生活化教学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整个物理教学的质量。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的适当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借以来深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初中物理教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1 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严谨的知识体系

第一学期所学的(粤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四章:力与运动,四章的基本内容就构成一个基本的动力学体系。第一、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构建理想物理模型质点,从而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从速度等矢量着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加速度,第三章讲述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为动力学做准备,第四章讲述力与运动,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就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 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孤立、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线索逻辑性的研究

如物体的运动,初中只介绍到距离、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则更为深入,从理想模型质点出发,点到点的移动形成距离和位移的概念,描述点点移动的快慢引入了速度、速率,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的概念,接着总结了标量和矢量的区别,进而描述了速度的改变引出加速度的概念,知识的铺垫是层层递进的,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运动学知识体系。再比如弹力的形变原因和方向,摩擦力有无和摩擦力方向的判定都是难点,“摩擦力总是要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首先要分清是发生在哪个面,相对哪个面,其次要用运动学的知识来判断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然后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问题中甚至还要用物体平衡的知识能才得出结论。例如:在水平面上有一物体B,其上有一物体A,今用一水平力F拉B物体,它们刚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和B之间的摩擦力。分析: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3 初中物理注重学科定性分析,高中物体则注重学科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比定性的要难,当然也更精确。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则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体的状态来决定。高中物理还强调:首先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清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针对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更应该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过程及物理量的变化,就容易出错。其次注意运用图象:图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对我们处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就容易混淆,同学们常感到头痛,其实只要分清楚纵坐标的物理量,结合运动学的变化规律,就比较容易掌握。再次注意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它对于我们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切实做好学生实验,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4 初中物和高中物理学习产生差异的原因

初中学生升入高中一年级学习,普遍感到物理难学难懂,教师也感到难教,根据上述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经过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4.1 定性的学习变为定量的学习。

初中物理学习和教学都是对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遇到定量的计算也是比较简单的套公式,简单的运算,而高中的问题不光是定性的分析还要定量的研究和计算。

4.2 学科的形象思维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初中物理的学部分都是建立在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基础上,在现实的生活中几乎都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们通过感知、形象思维获得知识;步入高中则是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就目前教材的编写来看,虽然经过修整,但是坡度台阶还是有的,比如理想模型的构建,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定律等,都从抽象逻辑思维给与学生很大的磨练空间。再者很多初中生秉承了初中的形象思维,进入高一以后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遇到问题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不善于判断和推理,只会简单的套公式,没有定量的分析,所以出现一带公式就错的现象。

4.3 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

初中学生更多的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学习中在相当程度上则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包括预习、独立地观察和总结实验以及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等)。此外,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理解、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越来越显得更重要。

5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5.1 树立学好高中物理的信心。

改变以前初中学习物理的观念和做法,彻底抛弃分数高就代表着会学物理,就代表着物理就能学好的陈旧观念,在刚开学的过程中会感到物理不是很好学,也不太适应,此时一定走出初中的学习光环,坚定信念,及时改变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使自己尽快的适应高中的物理学习生活,及时的爬上高中的坡度,培养自己学好物理的良好心态。

5.2 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留意身边的许多物理现象,比如喝饮料时是大气压帮了忙,走路时是静摩擦力帮了忙,洗衣机、微波炉、电视机、手机等家用电器都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学到的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理论用于实践,使自己在知识享受的快乐中得到收获,再者积极的参加各种物理的课外活动,多做一些小制作.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成功式教学 美学 能力的迁移 创造性思维

初中物理的内容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结晶。我国几十年一贯制地讲解书本上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对陈旧的内容厌烦,因此我在教学中以书本为基础,在讲解的过程中大量地加入一些现代的例子,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以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获得积极奋进的内驱力;激励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寻精神和培养向未来挑战的想象力;使其在将来的竞争中不被淘汰。

一个好物理教师在课堂上犹如一个优秀的导游,在讲述中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在课堂上,不是仅仅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象一个引路人一样领着学生翱翔在物理的美妙境界,在为学生讲解书本知识的同时不忘为学生创设一个物理的情境。通过一些例子巧妙的组合,提高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记住“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做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物理不再感到离生活、离当今科技太远,不再感到物理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当学生能有这样一些感觉时,他就会自己去学。在课堂上老师要激励学生去提出问题,在要求讨论时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踊跃发言,在教学中逐渐将“教”转移到“学”上,从“学会”转移到“会学”上,从“掌握科学内容”转移到“掌握科学过程”上。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物理教育应以成功式教学为主体

长期一来,我们都在搞应试教育,一部分学生在长期的高压下失去了对物理的兴趣,当然也更谈不上如何去提高教育质量,我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认为成功式教学比较适合初中物理教学,达到了提高学生物理素质的效果。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成功式教学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体呢?因为现在学校往往过于强调启发式教学,当然我们不是否定启发式教学,而是觉得许多人对启发式教学存在理解上的偏见,片面地追求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他们也很想启发学生,这样的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殊不知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如果学生不接受你的启发,且不是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教好初中物理,首先得治根治本,要从学生这个主体入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这恰恰需要我们实施成功式教学法。

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因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措施不当,导致许多学生成绩下降,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学生把学习视为畏途,兴趣索然,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很多学生觉得“越读越不爱读,越读越愚笨”,这时如果我们能施之于成功式教学法,可以基本解决这样的弊端。

成功式教学并不抹杀竞争,而是保证现有的成功者继续成功,让他们继续往上攀登,去感受新的成功的快乐。成功式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它在保障现有的学生成功的同时,也把现有的差生,即已形成的失败者,也包括在自己争取的“成功”的范围内,这样就可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培养出优秀者。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不光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只有具有良好人格的学生才能真正地投入到物理世界中。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美丽的科学,这是使学生热爱物理并能为之而献出一切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课堂上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美妙,经常讲解物理学家们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单纯地把一个物理定理、公式教给学生,而是强调要“溯源通今”,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介绍伟人们的思维,更进一步体现出物理的绚丽多姿,一但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物理学的无穷魅力,这就会产生学习物理的动力,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人格的培养。

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美学的体现,让学生体会物理是为了体现宇宙间和谐美好的关系的科学。不断加强物理定律、公式之间存在的内在的和谐的美的教学,让学生感到空间的美妙,让学生感到巧妙地解一道物理题内心里充满的犹如行云流水般的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人格才会完美,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就算将来不会选物理为人生道路,也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渗透现代物理知识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研究

物理作为初中生必学的自然学科,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科学性,物理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了解自然规律的平台,并且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解,帮助他们熟悉自然界中某些事物发展的本质,并理解一些现象的科学内涵(例如雷电的形成、电流的形成、人体的静电现象等)。正是因为物理严谨的科学性,使学生们接触它的时候也带来了一些困难,比如对有些现象的解释太抽象,并且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都是以老师授课为主,老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只一味的向同学们简单的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课堂的灵活性,导致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漏洞。因此,借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平台,老师应该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1.结合案例分析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案例一——力学

力学是初中物理课程中最基本的章节,它是带领学生走进物理世界的开篇之章,因此力学知识授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也会奠定学生们对物理印象基础。在我国几乎所有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物理老师在讲授力学这一章时也是这样,缺乏和学生的交流,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不了主体作用,并且物理是一门相当乏味的自然科学学科,因此,许多学生在接收物理知识时都存有被动心理,有的也只是为了完成学业的需要,并没有真正的去好好掌握。

1.2案例二——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章就是《欧姆定律》,它作为初中物理课程中最基础的知识章节,影响着许许多多初学者对物理课程的印象以及日后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在讲授该章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而不是一股脑的把所有知识概念都讲完。

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物理老师在讲授这一节时一般都是先把需要解释的概念给学生讲解一下,然后把这一章节涉及到的公式(主要是I=U/R)在例题中给同学们讲解。这种授课方式如果不是天生对物理充满兴趣的人在听起来时都会觉得很无聊。这就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章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留的作业题也是抄别人的,使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教学任务也几乎不能按时完成。

1.3案例三——物理实验课

物理实验课是带领学生走入物理世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教学资金的缺乏,许多初中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一门课程,或者是开设了这一门课程,却因为缺乏实验道具和器材,而从未真正上过。这种教学漏洞的出现,损失了教育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机会,由于物理知识大多数都十分抽象,初中生基本上无法从理论课上真正搞懂那些知识,而又没有最直观的教学实验来演示,错失了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最佳机会。

2.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

2.1消除力学知识的学习障碍

由于力学知识是物理课程最基本的入门知识,因此学好它对学好物理课程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是一个人学生生涯中最容易对事物充满好奇的时间段,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引入物理的世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问,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在上课时带一个苹果,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实的体验万有引力;在讲授自由落体的知识时,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用自己的笔、纸片等来感受自由落体的妙处;在讲力是相互的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报名来前台互相感受一下;在讲摩擦力时借助实验道具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演示等。

2.2学习欧姆定律的有效途径

其实要想有效的学习欧姆定律,在老师授完理论课的基础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设这一章节的实验课。欧姆定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物体、导体的电阻不是一成不变的、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广式不同。

这些有关电路的问题在实际的课堂讲解上是十分抽象的,教师只有亲自带领学生,让学生们在实验课中自己动手,体验欧姆定律的实验表现,才能使他们把这些知识真正掌握,否则即使他们掌握了理论要点,也无法真正的与实际相结合。

2.3充分借助多媒体资源

其实以上方法适用于所有物理章节的学习,实验课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课程不能忽视。随着科技的发达,多媒体教学方式也逐渐引入了物理教学的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实施,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学习知识的新鲜感,PPT上鲜活的文字、图片以及教学视频等内容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学生们对物理课程的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多媒体资源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在多媒体中得以具象化。

此外,改变教学最根本的方式是增加教师授课的趣味性,一个幽默的物理教师和一个死板的物理教师教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要改变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从自身寻找问题,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不仅要把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还要让他们能够接受并且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逐渐走进了千千万万的大中小学校,因此,物理老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来使枯燥的物理知识多彩化。此外物理课程中还应该多安排一些实验课程,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物理世界的多姿多彩,培养他们不断探索科学的精神,培养他们对物理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红岩.《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与分析》.教学实践,2012

[2]代卫建.《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新课程·中学,2010年9月8日

第8篇

?P键词:初中物理;科学方法;运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76-01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是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重要学科。随着初中物理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初中物理教学面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新课标也要求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要从传统的单纯的学科教育转向渗透科学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专业的物理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具备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物理知识素养。很多学校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逐渐采用了探究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型成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要逐渐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在其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物理教学的答案而忽视了过程。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而实际上,在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明白物理概念和知识的同时,对其科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物理教学和全面培养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

1.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过程

初中物理的相关教材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编写的,而贯穿初中物理学科的是相关的物理知识体系和框架,教材主要就是把相关的知识点和逻辑内容加以联系,而针对物理知识内部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表达的相对来说比较隐蔽。虽然教材表达的不多,但是相关的科学方法仍然是贯穿物理知识的重点内容,但是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关于物理科学方法的相关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只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掌握和领悟。

2.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中渗透科学方法的策略

2.1 利用物理基础知识渗透科学方法。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学就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学过程,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探究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因为是探究教学,所以教学的重点是探究为主,探究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所以在探究教学环节中要想对涉及到相关的科学方法进行渗透就要利用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科学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

2.2 利用建立物理实验来渗透科学方法。在很多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物理知识,往往会利用相关的物理模型和物理实验来进行辅助教学。尤其是在进行探究教学的时候,物理实验也是很重要的工具,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物理实验过程来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在探究教学法中,师生之间还可以就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展开相关的讨论和沟通。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渗透相关的科学方法。例: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关于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进行相关的思考。首先可以把一个电铃放在完全密封的塑料罩内,然后接通电路,这个时候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然后用抽气机把塑料罩内的空气逐渐抽走,那么听到的铃声就会越来越弱。这个现象就可以说明,当空气越稀薄,声音的传播能力就越弱。但是实验是无法完全达到真空状态的,实验所模拟的状态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即便如此,也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来说明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2.3 利用物理现象来渗透科学方法。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学过程中,物理现象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不仅可以发现物理世界的奇妙,也可以验证学生的猜想。所以完全可以利用物理现象来渗透相关的科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来引导学生分析光的反射和折射,同时渗透关于光传播的相关科学方法。就是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是很多的,通过一些相关的科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所以在平时的探究教学法中要不断地给学生渗透相关的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这些科学方法,逐渐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物理科学方法也能为他们后续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学科特点 多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44-01

物理是一门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学科,更进一步探析,它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技能。在实践中,知识是技能的载体,而技能则是学习物理的外在体现,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知识渗透,才能构建多彩课堂,并提升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近年来,随着初中物理新课标的实施,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指出,要“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注重学科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由此可见,“学科渗透”在当前已不仅是新时期的教育需要,更是“新课标”所规划的整体战略目的。本文论述了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学科的渗透方法,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并为如何构建多彩课堂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1 培养中学生的“物理观”

“物理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客观认识物理学科的态度、意识和行为规范。物理观能帮助中学生更准确的把握物理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懂得用物理的眼光来看问题,并掌握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物理观的培养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要有效实现物理观渗透,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制定完善的引导体系。

1.1提取物理学科特点

任何学科都有其多面性特征,即如物理学科,它兼具科学性与工具性两种特征,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物理的科学性应大于其工具性,但也并非一味摒弃工具性渗透,而是应当有层次、有策略的进行综合性培养。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一学科的特点,更需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主旨是探究未知。在实践中,提取物理学科特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一方面需要教师通过日常讲解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策略。例如以问题进行引导:你知道一块普通的石头所蕴含的的能量吗?这一问题是需要用物理知识去解答的。再如用实例进行引导:“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两个不同质量的铁球从高处落下真的会同时着地吗?等等。

1.2加强物理要素渗透

力、功、空气、光、质量等等都是构成物理基础知识的要素,要培养中学生的物理观,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加强对这些要素的渗透,让学生由此而了解物理的研究对象,把握物理的基本特点。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涉及到了这些物理要素,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是以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主,对单一的物理要素,仅做了简单的介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弥补教材的不足,着重提取物理学科中的这些基本要素,加强对它们的诠释力度,首先让学生熟知这些要素知识,其次再掌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此,则更能够培养中学生的物理观,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

1.3强化诠释物理与自然的关系

物理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中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换一个角度探析,大自然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物理的研究对象。因此,物理学科和大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让中学生了解这一联系,是让培养他们物理观的重要举措。这需要教师从“自然”的角度来诠释物理知识,在课堂上每讲解一个知识都及时跟进一个简短的实例,将知识与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如此,则能够有效让学生掌握物理的研究对象,并树立物理观,懂得用物理的眼光来看世界。

2 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物理实验也是强化学科渗透的重要举措,同时,在课堂上导入实验还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阅历并构建出多彩课堂。综合来说,物理实验在课堂上有两种应用方式。

2.1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操作,学生观摩

这种实验方式的优势在于节约课堂时间,让学生以第三者的角度来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眼光,提升学生对生活中物质或物理现象的认识。例如《力》一课,在课堂开篇,笔者并没有直接导入课题,而是首先让学生们对身边一些物体的重量进行估算,如一本书、一个铅笔盒等等;其次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弹簧测力计,开始对这些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进而导入问题:①测力计为什么能够测出物体的重量?②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③本课的学习内容与这个实验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如此,通过实验和问题,首先创设了活跃的课堂情境,其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带着疑问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2以学生为主导,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初中学生正处在物理启蒙阶段,他们对学习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抱有很大的信心,而这正是培养学生物理观和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丰富的物理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们自主操作进行实验,不仅能够创设多彩课堂,更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掌握知识[1]。例如,让学生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从而学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将铅笔在桌上滚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惯性;让学生用圆珠笔杆在头发上摩擦,随即吸起桌上的小纸片,从而学习摩擦起电的原理,等等。

总之,要打造多彩课堂,离不开教师对物理学科的充分渗透,只有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懂得用物理的眼光来看物质,课堂教学才能更具实效,而初中物理课堂也才更具色彩,更加充满活力[2-3]。因此,强化学科渗透是打造多彩课堂的主要媒介,而多彩课堂的形成,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谢自贤.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7):28-29.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成功式教学 美学 能力的迁移 创造性思维

在我国的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基本上是在课堂上满堂贯,总是怕学生听不懂,不给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同时教师把课堂上的物理问题讲的过于严密,没有一点问题,好像物理世界的问题都解决完了一样,学生觉得不再需要他做什么,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好奇心也就受到了抹杀。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强调理论,不太注重应用技术的衔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教师在课堂上所举的例子过于陈旧,也就是教师不能用朴素的语言为初中学生展望当今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觉得学习没意思,缺乏创新的思维。以上这些都阻碍了物理教学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物理教育界的重视,目前全国都在进行物理教学改革,而且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引起了全国的普遍关注,这种改革包括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的改革,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一、初中物理教学观念的现代化

初中物理的内容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结晶。我国几十年一贯制地讲解书本上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对陈旧的内容厌烦,因此我在教学中以书本为基础,在讲解的过程中大量地加入一些现代的例子,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以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获得积极奋进的内驱力;激励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寻精神和培养向未来挑战的想象力;使其在将来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在教学中我注重为学生讲清楚物理慨念的来龙去脉,而不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某个公式、定理。要让学生知道前人走过的艰苦道路。让学生去体会伟人的思想及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和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当今科技的一些发展。当然有一些人可能会提出:这样不可能把现代物理讲清楚讲透,确实是这样,但我们并不需要对初中学生讲得非常清楚,而且也不可能讲得非常清楚,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敢于向未知世界挑战的精神。只要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对现代的物理问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二、初中物理教育应以成功式教学为主体

长期一来,我们都在搞应试教育,一部分学生在长期的高压下失去了对物理的兴趣,当然也更谈不上如何去提高教育质量,我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认为成功式教学比较适合初中物理教学,达到了提高学生物理素质的效果。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成功式教学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体呢?因为现在学校往往过于强调启发式教学,当然我们不是否定启发式教学,而是觉得许多人对启发式教学存在理解上的偏见,片面地追求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他们也很想启发学生,这样的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殊不知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如果学生不接受你的启发,且不是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教好初中物理,首先得治根治本,要从学生这个主体入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这恰恰需要我们实施成功式教学法。

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不光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只有具有良好人格的学生才能真正地投入到物理世界中。物理学是一门十分美丽的科学,这是使学生热爱物理并能为之而献出一切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课堂上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美妙,经常讲解物理学家们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单纯地把一个物理定理、公式教给学生,而是强调要“溯源通今”,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介绍伟人们的思维,更进一步体现出物理的绚丽多姿,一但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物理学的无穷魅力,这就会产生学习物理的动力,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人格的培养。

四、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渗透现代物理知识

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大部分学生对现代物理知识了解的渴望,但传统的物理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并不了解,他们不了解当今的物理学的发展,不了解物理学中存在哪些难题,不了解当今的物理学家正在做什么工作,在他们两年的时间里只学会了一些古老的物理,了解了一些成百上千年以前的物理知识,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学的物理到底跟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们渴望获得新的知识,但传统教育并不告诉学生这些。我认为在教学中没有现代物理知识就没有现代的物理教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非常重视把现代物理知识引进初中物理的课堂。例如:讲到电阻,我必然要讲到超导;讲到电子联系到夸克;讲到照相机,引深到全息照相;讲到空间,联系到宇宙大爆炸。这些知识都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知识面,引导他们从老师教物理到自己热爱学物理,通过实践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创设情境 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G633.7

引言

为教学创设情境,就是要让每个学生从生活中、实验、名人故事等融入初中物理的教学中,通过这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避免学生出现对物理厌学的心理等。在运用情境中也要注意要结合物理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使教学潜力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到知识的难易深浅,也没有将学生们在生活中所见的联系起来,所以有些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感受不到它有趣的一面,也就是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教学情境没有与教学的目标结合起来,时间一长,学生就对物理课程产生了反感,学习成绩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学习物理成为了学生的精神负担。

二.创设物理情境的原则

初中物理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情景提升学习兴趣,能够对书本的知识消化、吸收,从而促进学生对物理的深入了解。但是目前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入的与学生的生活知识结合起来,情景也用的相对较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极大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可见,学习物理知识还是需要设定一定的情景,且创设的情景应该符合一定的原则。

第一,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学习物理,不仅仅是为了中考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用于日常生活,所以学生需要结合所熟悉的情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物理知识;第二,要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初中物理教学针对的是青少年,年龄集中在十二三岁,面对这样的教育群体,有其自有的理解方式和认知水平,所以创设情境时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第三,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也就是说创设情境不仅要从知识的角度上进行考虑,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文关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重视物理学习。

三.在初中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的方法

初中教学中应该注重物理情境的设置,方法也不尽相同,大体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一)结合真实生活

初中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其实对知识的领域是充满好奇的,也渴望了解身边的事物,尤其是那些能够理解前因后果的事情,他们也十分感兴趣,就因为这样,物理知识的讲解才要从真实的生活中讲起,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到所学到的知识。例如,当讲到电路的时候,可以结合家用手电筒,或者在课程上可以演示简易手电筒的制作方法。当讲到欧姆定律时,可以结合夏季时用电量大,刚开始白炽灯较亮,但是开了大型的空调电器,亮度就会变暗等,结合这些生活素材,还有生活的场景,学生就容易理解所讲的物理知识了。

(二)用演示试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实新物理课本中有很多实验,这些实验有些是比较危险的,需要结合学校的设施来开展,如果学校的条件能够达到,那么可以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实验是通过简单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尤其是能够带来新奇的体验,为他们的学习带来全新的感受。

(三) 运用知识对比来创设情境

初中物理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需要结合前后知识,才有利于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尤其是对于同一个知识的不同理解,或者不同问题,需要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掌握知识。例如当讲完了串联电路,图1所示,需要讲解并联电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区别串并联的关系,对今后的知识的理解也会产生较好的作用。

图1

(四)运用物理历史故事来创设情境

在物理知识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名人的故事,他们发现某种科学知识有时是非常有趣的,这样的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无疑能够给物理的教学增添几分生气,使一些枯燥乏味的讲解变得比较有趣,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有机结合。例如,讲到杠杆原理的时候,可以联系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著名言论,讲到牛顿定律时,也可以把他发现定律的有趣故事带到课程上来,以增强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合多媒体设施

多媒体的运用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运用视频和声音的效果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比较直观的接受知识。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时候,就可以运用模拟的动画来解释,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从模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虽然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也能起到模拟的作用,但是它不能代替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式。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教学本身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结合多元化的方式实现预期的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在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习物理的正确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沙建飞.巧妙创设情境,全面激活课堂[J].考试周刊,2009(51).

[2]张维振.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学周刊,2014年第1期:148-149.

[3]王家松.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情境的创设[J].考试,2012年19期:54-55.

第12篇

1.遵循认识规律,循序渐进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物理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到位”是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一次讲解的知识过多、过深、过难,只会导致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对一些重要知识,可以分阶段讲解,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

学生初步接触新知识,宜将难度降低,重心放在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使学生真正掌握其来龙去脉而不是死记硬背,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适当的时机,再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加深。比如学习受力分析时,一开始不要急于讲解复杂情况下的受力分析,而应该把简单情况下物体的受力分析讲解清楚,促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而不是死记硬背。由于难度不大,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深入掌握并熟练应用这些知识。这一方面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复杂情况下的受力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信心,提高兴趣。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高中三年物理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如下安排。高一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做好从初中物理学习到高中物理学习的转变,习惯高中物理的思维模式。一定要把力学基础打牢,把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基础夯实。如果学生高一的基础不扎实的话,对后续知识的理解将是相当困难的。在高一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和物理知识的基础上,高二可以加大综合训练力度,但同时要防止学生产生物理难学的想法。在提高难度的同时,对难点的讲解仍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逐步进行。高三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整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引导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要讲练结合,使学生具备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由于高考的临近,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解题能力、解题速度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

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注意克服高考压力下产生的急功近利的思想。由于高考压力巨大,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增加教学内容和习题难度。如果这些措施挤占了学生打牢基础的时间,容易妨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而妨碍学生对更深知识的把握,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这种表面上一切以高考为重的战术,反而不利于应考,更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2.先易后难、难点分散、化难为易

物理的概念和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习者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数学基础和实验动手能力,是“难学”的一门学科,“物理难学”也成了很多高中生固有的观念。特别是一些高一学生,在学了一学期物理之后,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了积极性,导致整个高中阶段物理成绩不好。

物理的确存在难教难学的一面,但作为教师,就应该想办法引导学生把难学的知识采用好的方法较容易地掌握,而且要掌握好,掌握深入。把握好先易后难、难点分散和化难为易的原则,可以较好地解决物理难教难学的问题。同时要注意不要再人为地增加难度,例如引入“惯性力”等超纲内容。要遵循这一原则,则要求教师平时要多总结经验,比方说多做实验以搭桥过河、进行类比等都是行之有效化难为易的办法。另外一点就是物理教师应该学点哲学,并从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加强语言训练,广泛阅读科普资料,这对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地讲解物理知识大有裨益。

3. 全局观念

讲好一个知识点、一堂课固然应该受到重视,但是把握全局观念,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胸有全局,才能处理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知道主要力量应该集中在何处,避免平均用力。

从大的方面来说,如果将高中物理看成一个全局,那么力、热、电、光、原子诸部分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各个部分。为了处理好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通读全部教材,并进行详细分析。从小的方面来说,如果将一节课作为一个全局来考虑,应该研究如何做到讲好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培养能力,且思路清楚,疏密适当。

4.注意初、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有初中物理的学习作为基础,又为大学物理的学习做准备。因此一个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初中物理和大学物理,了解学生的初中物理基础及大学物理的要求。概括来说,初中物理主要给学生以感性认识,高中物理概念性和理论性比较强,而大学物理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三者对概念、规律等的认识不断深化。要解决好不同教学阶段和不同要求之间的衔接关系,一方面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完成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有兴趣、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另一方面,为将来进入高校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