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5: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初中物理教材以科学探究为编写主线,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贯穿始终。“一件事情重复21次进入潜意识,重复100次成为习惯。”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经过130次的课内活动,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 激发兴趣; 潜移默化
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关心学生学到什么,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更忽略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立意为能力的发展。课标突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即与物理学相关的自然、生活和社会中的事实、现象等为内容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初中物理教材以科学探究为编写主线,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贯穿始终。苏科版物理课本中活动安排有138次,其中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占了130次,包括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今年暑假有所领悟,知足常乐,知不足者成长。本人报名参加《自然的恩典》西安欧亚学院青少年心灵成长夏令营,热心为学员服务成为了营中一位优秀义工,梦想着成长为一名更优秀的物理教师。夏令营里有着强有力的讲师团队,一位陕西省著名的教育心理专家伽南老师讲:“一件事情重复21次进入潜意识,重复100次成为习惯。"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经过130次的课内活动,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物理教学中,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主要的是:
首先,要激发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现行教材在130多个实验中,都千方百计的从学生兴趣入手。活动1.1 探究声音的产生: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在这个环节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用“试一试”给学生勇气完成“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譬如一张纸就有多种发声方法:单手晃动,手指弹纸,双手搓揉,双手猝拉,撕纸片等。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下一个环节是问题的提出:想一想,上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日常生活的声现象集中展示,经过思考提出问题。学生把自己的发现,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物理问题,从‘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到‘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明确了探究方向。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体验声音的产生,把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讲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音叉在振动吗?走下去就是结论。此次活动内容简单,活动环节简单,从活动中能否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是最关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在课堂活动中由老师适时说出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声音的产生,是多么好的鼓励性话语,更能激发兴趣和勇气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物理知识深入理解。例如:活动3.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观察与思考:图3-35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激起了观察兴趣,‘浇不灭的烛焰’成为观察的目标。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说说你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这是怎么回事?也许…’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使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方向,平面镜所成的像就是学生确定的观察目标,实验环节的重点观察:物的像是在镜前还是在镜后?观察并比较物的像与物的大小,把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卡片上能否出现物的像恰是所学物理知识重点。又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预先的细心观察形成学生的感性认知对学生学习有积极意义。
最后,更要重视物理实验探究。8-9年级的物理课程是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在小学阶段已经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初步实践,并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科学探究能力。8-9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相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更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要重视课堂内的探究活动。这类活动主要由老师与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探究方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进行。认真观察老师的开示性实验,并鼓励学生课内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一般进行以下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并提出新的问题。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一要素或若干要素在130次课内活动中,一丝丝一点点嵌入学生的学习习惯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猜想不是胡猜乱想,猜想是有一定依据的对问题可能的解释,是科学结论的先导,使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内容和方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虽然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但也是薄弱环节,应择机引导练习。科学探究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每次探究活动,学生能学习、了解某一探究要素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选择好的方法、确定的实验器材、规范的操作、有了科学事实,推理得到科学结论,评价证据发现新问题。
学完8年级后,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及对应的知识和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在科学探究 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不会到会,从把握不定到熟练操作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锻炼。认真实施课堂活动可使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乐见的课题氛围。
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要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中进行!
摘 要:有人曾经问爱因斯坦,他的方法和常人有什么不同,爱因斯坦的回答是 “如果你叫常人在干草堆找一根针,他找到一根针就会停下来,而我会翻遍干草堆,找到所有的针。”科学家总是有一种孩童的目光和好奇的心情,一种直觉,超人的毅志,不断地探索未知的世界。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探究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结果,往往淡化甚至不管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人是具有思维活动的,通过人的尝试活动,人逐渐学会思考如何获得成功。人是有感情的,人在尝试活动中,不仅会思考,而且还能从尝试活动本身获得成功的喜悦,尝试成功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具有促进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作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的结果得出的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但这样做恰恰是本末倒置的。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先去尝试,自己初步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中的难点,进行引导、点拨。学生在不断地追求尝试活动中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把尝试成功作为学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对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指导。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1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事物有探究的欲望时,就会在大脑中形成最优秀的兴奋剂,促使各种器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探究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因此,在课前教师要精心创设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激情”情境,尽可能地引起学生的惊奇、新鲜、疑问、猜测,使探究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让学生怀着由惊奇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到科学活动的探究中去,去积极地探究其中的无穷奥妙。如:在教学《有趣的磁现象》一课时,我先在手里拿着一根小铁钉,一不小心掉在讲台前的地上,接着请三位同学来帮我寻找,可三位同学忙乎了一阵都没有找到。这时,我拿出一块磁铁给其中一位同 学说,请它出来帮忙找吧。果然,一会儿磁铁就把小铁钉吸起来了,接着,我又请这位同学去吸文具盒里的削笔刀、小剪刀、铅笔、圆珠笔??,这时,同学们个个睁大眼睛,十分好奇,为什么有的东西能吸起来,有的东西不能吸起来呢?于是,同学们个个动起手来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究弄清磁铁的基本特征。
2 精心创设学习情境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大胆质疑,进而对自然进行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进而释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探究活动中,如在进行"电磁铁"这一知识点教学时,上课刚开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听到电铃声我们开始上课,而电铃是怎么样的,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而引导其提出各种问题,为本次教学埋下伏笔,这样的教学首先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其探究的热情,再经过教师引导就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学习行为。开拓探究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掌握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因为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思维、任意猜测,教师从中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和积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转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
3 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
4 做好评价工作
一提到评价,老师们往往会联想到考查、考试。其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查、考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在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标准中强调“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单纯以一纸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另外,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考试这一种形式。应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电磁铁”一课,学生在实验时发现电磁铁也有南北两极,我没有告诉他们原因,而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从矛盾现象出发提出问题:南北极不同与什么有关?为什么材料相同,电磁铁南北极不同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验假设,促使学生设计探究方案解决问题
一些科学实验,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独立设想,设计出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实验。如,教“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时,在学习“霜是怎样形成”时,让学生根据露水的形成,设计一个霜形成模拟实验,小组讨论后,选择所需材料,自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发现规律。
二、拓宽培养自主探究兴趣的空间
1.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敢于提问,勇于求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例如,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头发导不导电?骨头导不导电?水导不导电?”这些大胆的提问,也正是探究精神的真实体现。
2.让学生尽情表达交流,交还学生的探究权力
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讲台上摆着的各种能发声音的材料:锣、鼓、音叉、橡皮琴、铁盒、钢管,问:“这些物体就这样放在这里不动,它们能发出声音吗?”学生个个回答:“不能。”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去摆弄这些材料,直至能发出声音为止,最后一致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扩大和延伸自主探究的发展范围
一、要吃透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吃透它的基本要素,“吃透”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1. 要清楚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该途径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多个要素。曾经有教师跟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先问他有多少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有多少个要素,他的反应很茫然。学生如果不清楚科学探究有哪些要素,自然就无法自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也就不可能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更不可能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明白,只有让学生清晰了科学探究的要素,在脑海中建立起了科学探究的模型,才能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自主和自觉的行为。
2. 要理解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
只是知道了科学探究有几个要素还不够,因为探究各要素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出问题”就是确定了整个探究的方向和主题,也为“猜想与假设”明确了范围;“猜想与假设”是在“提出问题”范围内判断可能性,也为“制订计划”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制订计划”是针对“猜想与假设”设计的方案,也是“进行实验”的活动依据;“进行实验”是在“制订计划”的指引下开展的实践活动,也为“收集证据”提供了事实依据;“收集证据”是对“进行实验”的有关现象和数据的记录,也为“解释与结论”提供了实践证据;“反思与评价”是对探究过程、探究结果和个人参与的评价,也为“表达与交流”进行梳理、整理和提炼;“表达与交流”是对探究成果的分享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教育意义的升华。科学探究的各要素之间承上启下,互为因果,理解其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建立对科学探究的整体思维。
3. 要领会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
在建立了科学探究各要素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认真领会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提出问题”是在问题情景下,抓住问题矛盾的冲突,发现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猜想与假设”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推断问题涉及原因的所有可能性;“制订计划”就是设计验证假设的方案,包括活动方案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验证性实验,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实验方法;“收集证据”包括记录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以及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间接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就是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处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反思与评价”就是对探究结论进行可靠性评价,并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表达与交流”就是对探究结果进行加工,变成作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领会了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准确把握思路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思维。
二、科学探究教学要讲究基本策略
要把科学探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做到既能熟练驾驭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又能真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就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 要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完全熟悉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在脑海里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课标确定了科学探究由八个要素组成,其实就是科学探究的八个环节,这八个环节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教材设计的科学探究主题,往往只是活动探究的情景,或者是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没有包含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开展这些探究主题教学时,一定要把它们作为学生建立完整的探究模型的教育机会,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全部环节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科学探究模型的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 要在教学中分解渗透科学探究各要素
在教学中不追求科学探究各要素同时呈现,也不追求各要素呈现顺序固化。这与要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并不矛盾,如果一味强调八要素的落实,势必会使科学探究变得僵化,使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变得被动。我们应该将科学探究各要素分解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各种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把握机会,尽可能创造条件,有所侧重地对科学探究某些素养进行训练。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讨论的时候,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大胆地对问题可能的原因或答案提出猜想,培养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在验证性实验教学时,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尝试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等。
3. 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应该鼓励把整节课教学设计成探究活动。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所以,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转化为科学探究的主题,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在“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高中化学必修1)的教学时,可以把教材中“CuSO4溶液与NaCl溶液不反应,CuSO4与BaCl2溶液能反应”的实验现象作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已学的酸碱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等知识,鼓励学生对反应发生条件进行大胆猜想,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最后整理形成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等知识。这就是整体设计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实现了把科学探究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和探究能力。
1 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就是让学生动动手而已吗?不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只有思维动起来,学生才会有意识地去做每一步实验,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生动手,而不注重学生动脑(即思维)。
比如“热”单元,每课每一项实验都以动手操作活动的形式进行。拿“液体的热胀冷缩”这课来看,让学生从不成功的装置进行思考,与组间同学探讨装置的改进,动脑设计实验方案,如何一步步动手操作来证明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让学生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来动手操作。研究完成后发现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液体也有吗?为了让大家研究的更彻底一些,笔者从平常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入手,一一出示给大家,有酱油、黄酒、醋、牛奶、果汁、啤酒、可乐……把学生的研究活动向着更宽广的方向拓展。但是这样的进一步实验也提出一个思考难点:在原来的实验基础上哪些实验步骤需要改动?思考过后再动手自己去“玩一玩,做一做”。在每小组有选择地动手完成实验探究后,再来阐述所研究的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样的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真正地让思维动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如在教学“观察、描述矿物”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讨论得热火朝天。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适时地让学生来自己动手观察,从颜色、条痕、光滑度等方面着手。有时自己把不对的步骤调整一下,方法不好的换个方法再试一试。最后,学生描述的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有课本上有的,也有课本上没有的,真正达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凭耳朵听,一般只能吸收5%~20%的信息,传统的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即使尖子生的回答是100%正确,这一尖子生单位时间里得益是100%,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收益甚少。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来动脑、动口、动手,他们每一个既是老师又是学生,还是听众,耳、口、眼、脑并用,学习的效率才会大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飞速发展。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其中强调“发展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科目,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其中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科学实验探究中,要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懂得说的方法,同时也要有说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也不怕说不完整,而且能够做到声音洪亮、语言清晰、条理性强。这些要求在科学探究学习的课堂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想养成学生说的习惯,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说的机会。在平常的课堂中,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多,但是很多时候科学教师对于学生回答更多的是关注答案的准确性,而忽视学生回答的完整性。既然要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就应该让多一些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同样的一个问题,在第一个学生回答完毕以后,可以追问谁还能比他回答得更好,期待下一个学生能有更加完善的回答,并且在关注学生的准确性的时候,还要适当地关注一下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
关键词:科学课;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48-0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那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 鼓励学生质疑,激发探究意识
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造的基石。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教学《给冷水加热》一课,可以让学生质疑: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水在加热的过程中,重量和体积是否会发生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质疑,如:在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时,直接加热冷水,看不清变化呀?这时,学生质疑思考:怎样使看到的变化比较明显,如何来设计这个试验?只有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逐渐提高,探究意识才会大大增强。
二、增强师生互动,培养探究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组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教学《溶解》一课,要求学生掌握溶解的特征,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将实验报告表发放到各组,学生根据实验目标进行操作。他们将自己准备的沙子、面粉、高锰酸甲、白砂塘、食盐等物质分别放入盛水的杯子中,搅拌后观察,让记录员填写实验报告表。实验结果显示“面粉、高锰酸钾分散在水中是否均匀?”争议很大,这时,我引导学生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得出正确结论。当学生结论不一致时,我们只有通过实验来,让他们乐于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养成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抓住各类试验,指导探究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进行探究方法的指导呢?
1、注重实验的直观性
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试验,引导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和比较科学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为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奠定基础。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注重科学实验的直观性,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实验,也要认真地去做,认真地观察,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把这种态度迁移到对科学和生活的认识上。
2、注重现象的说理性
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实验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真思考,以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用通俗的生活语言,有条理地表述科学现象,过渡到科学术语规范的表述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评析科学现象,提高概括科学问题的能力。
3、注重方法的多样性
在学生自主参与科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学习成效的效度也具有差异性,教师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实验教学中,有些学生正确对光后,在“镜筒上升过程中找像”这一步骤中反复做几次都找不到像,或者找到了尘埃等异物以为是像,学生内心焦急而有些失落,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在看清晰这些异物时,你已经调焦到位了!为什么还找不到像呢?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很快就明白:这时就该停止调焦,轻微移动载玻片就能找到像了。这一操作细节课本是不会提及的,就这样,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领会到了改变方法的重要性。
四、开展积极评价,形成探究习惯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
1、评价的时机要适当
评价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评价,可以将评价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也要对学生课前准备做出评价;不仅对学生的试验报告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及其间的经历进行评价。
2、评价的方式要灵活
评价不仅有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
学生自评、互评的效果也是相当有效的,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进步了,今后要比现在更有进步才对。
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无价的表扬,都是一种激励。
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发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这样会使学生的进步更加透明,学生会感到人人都在关注他,关心他,从而会使他更加有信心,进步得更快,探究能力也就逐步得到提高。
一、学会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产生的,人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模仿学习是初中学生学会探究性实验的第一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修订本)一开始就推出模仿实验。
模仿环节教学过程是:演示——模仿——讨论——练习。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即提出实验问题,解决方案和要求,并且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实验目的、实验内容、现象和结论等,然后进行演示操作;其次学生动手模仿做实验;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和作业。如探究镁带可燃性教学过程是:
1.提出问题:镁带有可燃性吗,如果有该如何验证?
2.进行假设:镁带有可燃性。
3.设计方案:镁带可燃性实验方案
①观察镁带的外观,了解的镁带颜色、状态是什么?并用砂纸打磨镁带,观察它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用坩埚钳夹取一段打磨好的镁带,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带开始燃烧时,移到石棉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燃烧的现象和燃烧后产物的状态。
③进行实验时,教师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做实验。期间,教师在课堂上来回走动指导、纠正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和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④观察、记录时,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纠正学生不准确的实验现象记录。
⑤分析、归纳,镁带燃烧生成了新物质,证实了猜想。
⑥交流、讨论,得出结论:镁带具有可燃性。
在教学中,学生要自觉模仿实验每一个过程,一边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一边动手参与实验,一边分析思考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初步学会探究实验。
课后,布置学生做模仿镁带的性质,探究铝片、铁线、铜线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布置学生思考:(1)为什么镁带能够在氧气中燃烧,而铝片、铁线、铜线不能在氧气中燃烧?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2)总结上述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3)比较上述几种金属和氧气反应的异同点。
在教学中,还要多布置一些家庭探究性、改进性实验的作业,让学生探究。多利用课文中的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2页列举了几例将课文有关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的案例,供学生动手学习模仿探究。
二、学会对照
对照试验是指两组或者两组以上实验中,除了一个变量因素不同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的实验。通常,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设置对照实验能够找到影响实验的因素,排除其它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加实验结果的可见度、可信度。对照试验是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要加强指导。
1.要充分利用课本中对照实验,进行教学指导。要让学生分析实验中变量因素、不变因素,使学生渐渐学会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如酒精灯火焰的焰芯、内焰、外焰温度对照实验,活泼金属与盐酸或者盐溶液反应测定金属活泼性顺序的对照实验等。
2.组织学生讨论对照类型和设置方法。如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等实验,使学生学会设置对照组、实验组。
3.多角度设计,提高实验的对照效果。如图A白磷、红磷自身对照实验。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摄氏度,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摄氏度,按左图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此装置中铜片的作用是什么?(2)此实验装置中烧杯内的热水起到的作用有那些?(3)可观察到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什么?通过控制温度的高低(着火点)和跟氧气接触两个变量,探究燃烧的条件。
三、学会设计
实验设计应考虑六个要素: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以及装置、实验操作及规程、实验结果处理、实验程序。如铁生锈的探究性实验设计如下:
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实验假设:钢铁生锈与空气中氧气、水有关或者与空气中氧气、水分共同作用有关。
实验变量:空气中氧气、水。
实验方法:让铁钉跟空气中氧气、水接触,并观察发生的变化。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橡皮塞;用品:铁钉、蒸馏水、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实验步骤:课前布置学生实验:让铁在干燥空气中,铁在蒸馏水中,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空气和水)与空气、水接触,观察三种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空气和水)最容易生锈,在其它两种情况下不容易生锈。
实验结论:铁的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的过程。
通常,实验设计还可以让学生由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用品,设计实验装置和步骤等程序进行分析思考。如实验室制取气体,可以根据反应原理、气体的性质,选择实验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练习实验设计,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多角度设计鉴别实验。如利用家庭条件,区别厨房里精盐(食盐)和面碱(纯碱)的设计,写出几种区别方法(简要写出步骤、方法、现象、结论)。让学生运用尝味道、加食醋等方法进行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多渠道控制实验变量。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当二氧化锰的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不同浓度的双氧水试剂,放出氧气的速度是否一样,有什么规律?当双氧水的浓度和用量不变时,向试管中放入二氧化锰的用量不一样,放出氧气的速度和气体的量是否一样,为什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催化剂的含义;认识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分解速度不一样,初步建立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初步理解变量控制的意义,增强对照意识。
3.多方式改进实验。布置学生开展改进实验的“活动与探究”实验。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让学生在实验目的、原理不变的情况下,更换反应仪器,使实验更简约合理。学生放开思维后,有的学生更换反应容器,用大试管、集气瓶代替锥形瓶;有的用长颈漏斗、针筒替代分液漏斗;有的用开关导管替代无开关导管等,学生通过对实验进行必要的增减、合理的拆分、科学的搭配,更加熟悉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体会各部分实验装置的作用,不断优化设计。
四、学会评估
在评估实验方案时,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判断过程是否合理,证据的收集是否准确,分析归纳、推理和结论是否正确,实验对照组设置是否合理,能否排除干扰,以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评估实验方案。
1.体现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方法与化学理论知识、化学实验方法相一致,实验设计符合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如鉴别Cl-和SO42-,不能选用硝酸银做试剂,因为硫酸银微溶,氯化银难溶,两者用眼睛观察的视觉条件下是很难区分的。
2.体现可行性。实验手段、方法切实可行,选用的实验药品、仪器容易获得,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体差异。
3.体现简约性。采用简单装置、简约步骤和较少药品。例如,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四种溶液的鉴别。有的学生采用紫色的石磊试液和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两步就完成鉴别;但是也有学生先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把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氯化钠分成2组,再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以及盐酸、氯化钠分别鉴别,用三步完成鉴别。相比之下,选择前一种设计比较好。
4.体现主体性。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才干,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课标中“作出假设”探究能力的内容要求:“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因此,科学探究中“作出假设”能力的培养也是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牛顿曾提示我们:“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因此,一个成功的科学探究往往具有表述清晰、明确的假设。
一、为“作出假设”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1.背景
江苏版科学教材七上和七下中,《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两次设计到种子萌发的探究问题,从课标要求看,是学生必须完成的探究实验;从激发学生兴趣上讲,这类实验在短时间内就有明显的效果,学生乐意去尝试完整的探究过程;从选材角度看,种子萌发实验本身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方面,就是很好的实验素材。但是,在学生的实际实践中,常常因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发霉和发臭,影响了种子的萌发和对假设预见性的判断,因此,教师就有必要针对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对“探究种子萌发发霉的原因”,进行探究实验。
2.初步作出假设
教师可以利用种子发霉的图片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种子萌发的体会。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发霉”的可能原因写在探究工作单上,集中所有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如下:①水质;②水中养分;③水量过多(空气不足);④周边的环境污染;⑤阳光暴晒与否;⑥水量的多少;⑦水是否为酸雨;⑧温度过高;⑨温暖潮湿的环境;⑩无法呼吸(纸巾包裹挡住了空气);???不透风(纸巾粘住);???纸巾的质量(草纸、餐巾纸盖上);???种子大小;???空气是否流通(封口与不封口);???光照程度;???种子浸泡的时间长短(浸泡足够时间后倒掉水);???种子是否已死亡;???纸巾不透气(纸巾厚薄不一样或纱布);???种子本身霉菌问题;???紫外线和温度太高;???生命力旺盛不旺盛(切断一点胚);???新鲜的空气(开窗不封口、封口);???光线不足;???有无胚;???水的pH;???阴暗潮湿;???缺氧;???纸巾沾湿盖泥土与否;???下面的纸巾垫得太厚不透气;???器皿不干净;???水太多;???是否提供氧气;???需要多少阳光(晒几天);???与温度低有关。
因为学生的不同假设都是基于自己的经历或经验提出的,有一定的可能性,而真正作出假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的过程,不能“瞎蒙”或随机猜测,因此,针对作出假设的科学方法和具体过程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培养。
二、对作出的假设进行可检测性评估和筛选
1. 对假设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类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上述假设因素进行初步的整理归纳,按照假设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然后经过师生的共同评议后归类在如下表格里。
2. 师生对表格中的假设进行形成性评价
针对以上作出的假设和猜想,让学生进行逐一评价。评价时思考如下问题:这种假设或猜想有没有科学道理?是不是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合理猜想或假设?能不能讲出合理的依据来支持假设或者选用适当的事例来说明?
生1:我认为关于“空气流通”问题是种子发霉的原因有道理。上一次我在培养种子萌发的时候,发现下面的纸巾湿了以后会粘在种子上,发霉也是从下面开始的,种子萌发不能用纸巾。
生2:可以不要纸巾啊,用纸巾的目的是什么?
师:是保持较多的水分,还是提供营养?
生3:可能是前者,但是也没有必要,多洒点水好了。
师:认同。
生4:提供新鲜的空气,种子不发霉有道理。因为我在培养种子的时候是这样的,白天种子放在水中,晚上我就把水倒掉,第二天白天再放入水,整个过程中,种子就没有发霉。
师:这种方法你怎么知道的?
生4:我爸爸告诉的,今天一想,应该是提供新鲜的空气吧。
生5:我看我们家的豆芽机,豆子都是放在带孔的容器上的,从上面洒水,带孔的容器下面还能接水。
生6:有道理。上一次,我培养种子时,就一直放在水里,结果发臭了,也没有萌发。
生7:到底是空气不新鲜问题还是水量过多问题呢?我还有一个办法就可以检测,像养小金鱼一样,在水里用氧气棒来充氧气。
生8:梅雨季节,空气是不怎么新鲜的,充氧气好些。
生9:当然要保证水质是好的情况下。
师:黄豆种子培养需要在阳光下吗?
生10:我觉得不需要,你看农民不都是种在土壤里吗?
生11:是不是所有的种子萌发都不需要阳光?
师:大家可以在这方面多了解一下,甚至可以用实验验证一下。我们再看看其他像营养、种子本身、器材、温度等因素,还要不要考虑?
生12:温度要考虑的,农民在不同季节种不同的种子,肯定和温度有关。
生13:上次我放在冰箱里的黄豆种子,就没有萌发。
生14:种子储藏久了,会不会已经死了,或者种子上面有很多细菌。
生15: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来自种子自身,与环境中水的养分无关。
3. 遵循严谨的实验逻辑思维,筛选可检测性的假设
有些假设学生已经从基本的科学知识中知道,如种子萌发的营养来自种子的胚或胚乳,就可以不用实验再证明。如果一个假设在实际中还没有接受检验,在理论上也无法清楚论证其真伪的话,这个假设就需要经过检验,可检验性是创立科学假设应坚持的正确方法。
在对照实验设计的理念下,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对作出的假设进行可检测性的筛选。(1)关于水分因素:①水质不同,可以使用两种pH不同的培养液;②水量不同,用量筒来控制水的量;③水量一样,浸泡时间不同。(2)关于空气因素:①空气充足与否,采取一份用塑料薄膜包裹,另一份暴露在空气中;②是否需要更多的新鲜空气,定期充氧几个小时的办法。(3)关于阳光和温度因素:①是否需要阳光,一份见光,另一份遮光,但要保证空气流通,温度合适;②是否需要合适的温度,一份放在冰箱里,另一份放在常温下。(4)关于种子自身因素:①种子大小不同。在同种黄豆种子中,选出大小明显不同的两份种子;②种子本身是否含有霉菌。在保证种子是活的前提下,采用高锰酸钾、高温、石灰水、84消毒液等适当消毒等等。
因此,充分的可检测性的假设,既让学生对假设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又对进一步得到清晰、明确的实验方案设计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理性的逻辑思维。
三、实践思考
1. 假设能力的培养是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预见性的重要途径
由于学生个体不同,能力、经验、思维的广度和敏捷度不同,就要提供充足的猜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甚至辩论,让假设达到应有的深度,实现假设的科学性和理性思考,发展学生的预见能力。因此,选择“种子发霉的原因”这个课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值得学生合作解决的问题,在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之间又有很大的开放空间。既是对学生作出假设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又是对探究实验科学方法的扩充,更是对教材内容和课标的有效解读。
2. 科学探究中创新精神往往在作出假设时产生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已经意识到解决种子的发霉问题就是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问题,此假设首先植根于学生经验的土壤上,如果再创造一个和谐融洽、“心灵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就能提出更好的创意。如对教材中种子萌发的条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不同学生的理解不同,设计的方案就不同,如有的学生就想到了用小的塑料筐倒放在盘子里,用喷水壶在种子上定时洒水,有的学生用塑料盒打上一些小孔,下面放一个接水的容器等。创新的实践尝试,体现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决策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A-009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科学探究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如何有效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呢?笔者在实践中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探究过程中教师讲解少一些。幼儿操作多一些
传统科学教育一般采用“讲解演示一告知结果一反复训练―记住结果”的模式。这种接受式教学,迫使幼儿依赖教师,失去了自主性,同时也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斯宾说过:“应该引导幼儿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少些,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比如让幼儿玩“好玩的磁铁”这一活动,我为每位幼儿提供了一块磁铁。让幼儿运用手中的磁铁去发现它的奥秘。在玩磁铁过程中,有的孩子发现磁铁能吸住夹子,有的发现磁铁能吸住回形针,有的发现磁铁能吸住门上的锁,有的在相互玩磁铁的过程中,发现了两块磁铁能牢牢地吸在一起……
由上可见。给幼儿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和发现。
二、评价机制上鼓励多一些,限制少一些
幼儿的自我意识处于萌芽阶段,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多运用激励性语言,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究行为。例如,“你试试看”“你能行”“大胆想一想”等鼓励性语言,能表明教师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为幼儿营造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这充分表明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可替代幼儿的探究,也不可直接控制,而应给予鼓励和引导;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幼儿操作中的失败,不要马上纠正,而是要相信他们有能力认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在一次“物体的沉浮”教学中,我为幼儿准备了水、钉子、积木、塑料、橡皮泥、泡沫、铁皮、纸等材料,让孩子们操作。孩子们在探究时始终停留在“哪些物体是沉的”“哪些物体是浮起来的”这一知识层面。我进行鼓励:“谁能想办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或者是让浮起来的物体沉下去呢?”孩子们开始了新的探究活动。有一个孩子把铁皮轻轻地放入水面,铁皮沉下去了;他又把铁皮变弯放入水中,还是沉下去了;最后他把铁皮做成了船,放入水中,终于浮起来;他又尝试着将铁钉放人船内,船还是浮着。还有的孩子把橡皮泥搓成细条放入水中,橡皮泥沉入水底;看到橡皮泥沉下去了,他把橡皮泥做成了一个皮球,但它还是沉下去了;接着他把橡皮泥做成了小船,它终于能浮在水面上了,孩子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可见,幼儿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导”,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幼儿“想操作”“去操作”“会操作”,教师应成为幼儿自主探究的“促进者”,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究。
三、课堂互动上交流多一些,结论少一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的交流讨论创造条件,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巩固、加深和扩展自己已获得的经验。
在一次“物体的降落过程”实验中,我是这样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的:“在实验中,你发现哪些材料,哪些形态的物体降落得慢一些,哪些物体降落得快一些?”孩子们普遍认为,羽毛、自制降落伞、棉花团等降落得慢一些,明信片、画纸、木块降落得快一些。有一个孩子却说:“把画纸折成飞机后降落得要慢一些。”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把棉花团撕成小片可以降落得很慢。”我让他们来演示,演示的结果验证了他们的想法,这让幼儿很是兴奋。看到幼儿的兴趣这么浓,我借机提出问题:“我们今天的这些材料,哪些可以通过改变,让它变得比以前降落得快(或慢)些?”通过讨论和对讨论结果的一些演示,幼儿知道:把物体变得轻、薄可以减慢它的降落速度;让物体表面变大,也可以减慢它的降落速度。反之,则可以加快它的降落速度。这样的讨论,语言伴随动作同步进行,同伴间的交流、讨论有时是一种催化剂,在一次次的交流讨论中,孩子们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
四、探究方法上创新多一些,重复少一些
孩子的好奇心强,想象力也丰富,教师要重视幼儿科学活动中点点滴滴的想法和体会,因为其中或许就蕴涵着幼儿灵光一闪的智慧。如在一些实验的操作方法上,有时幼儿会想到一些更简便、更有效、更容易观察的实验操作方式。
记得一次让幼儿做种子发芽的实验,孩子们有的将种子插入泥土中,有的将种子放到水中,有的将种子扔进沙中,有的将种子藏到棉花里,有的将种子丢进石头堆里,方法多种多样。在观察期间,孩子们每天都去照看自己种植的种子,并做仔细的跟踪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发现不光是种在泥土里的种子可以发芽,种在棉花、水和沙子里的种子也发芽了,只是没有种在泥土里的种子长得好,而种在石头堆里的种子没有发芽。由此幼儿总结出了: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空气、土壤,而且还要有适宜的温度。
可见,创新的探究方法对拓展幼儿思维有重要作用。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理想气候”,引导幼儿自由地思考、感受、尝试,并不断鼓励他们敢于创新、探索。教师不要对幼儿的异常举动一笑了之,或做贬低性的评价,扼杀他们的创造力,而应该引导他们敢于变换角度去思考、实践,从而保护他们的创新思维。
实验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于深化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都能够发挥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想要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教师要有意识地革新实验教学的方式。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参与的实验教学过程,并且要让学生有更多开展对于相关学习任务探究的机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展开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才能够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与提升。
一、利用演示实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切入点。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的积极教学功效。演示实验通常是那些具备一定危险性,或者是以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实验水平还难以操作的实验内容。然而,不少需要演示的实验内容中都包含着非常重要的教学知识点,这也是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将其得以呈现的原因。在这部分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并且可以通过思考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特定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或者是实验产物等来让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分析探究。这会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也会很好地实现在演示实验中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很多演示实验都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教学素材。比如,演示20℃的金属钠投入到82~95℃的水中的反应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是金属钠在投入到水中的瞬间,浮于水面并发生非常剧烈的反应,多次试验最后都会发生燃烧。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相关问题,比如,结合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思考精确的金属钠的密度要怎样获得等。通过演示实验和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发挥演示实验的积极教学功效,要通过有效的知识呈现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这才是更为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分析探究
教师同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探究的形式,可以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特定的实验主题展开科学探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有的实验探究问题学生一个人可能很难将其解答,对于这样的内容则可以组织学生间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让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来共同展开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让大家集合集体的智慧,共同为很多问题找到答案。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很多问题的解答更容易,学生们在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也能够让自身的思维受到引导与激发,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积极收获。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渗透到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与总结的能力,这也是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有效锻炼。不少实验过程都需要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只有抓住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实验环节与实验现象,才能够获取整个实验的核心与实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模式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例如,可以适当地引入对比实验,也可以在实验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观察任务。这些都是很值得尝试的教学切入点,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都会发挥很好的效用。比如,在碱金属元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钾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放在一起做,通过对比试验,提升学生的观察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对于两种物质的性质以及对于实验现象都有更深刻的了解。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使用所提供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测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过程中对材料的收集整理,从而能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和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对于促进学生分析总结能力的提升会很有帮助。让学生养成好的观察习惯对于实验教学而言非常重要,这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在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切入点,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的积极教学功效。教师同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探究的形式,可以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特定的实验主题展开科学探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渗透到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与总结的能力,这也会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房春娥 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091-01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课教学更应该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无穷乐趣。科学课应注意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要让儿童了解科学探究涉及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使他们能运用这些过程和方法探究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学问题,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挑战性,进而热爱科学。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呢?
一、从情景导入中唤起学生探究
好奇是小学生天性,他们总喜欢怀着好奇的心境探究未知的领域,以满足内心的需要,增长自己的见识。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件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从问题提出中诱导探究
我们要培养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就得从提出问题开始,透过这个问题,也就是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目标。但是要真正发现探究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科学教师精心的做准备好材料,备好课,让学生能够从充分的感性材料中有问题可以探究,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很高。所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条件。
发现问题的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二是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科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好一个优良的学习情景,把学生导向科学探究,更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出发,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
三、在验证假设中引导探究
所谓假设,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自然或实验室观察的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见解、看法。
在教学《热空气》时,我先出示了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在酒精灯上上方一加热,气球便上升了。这时我问学生,能上浮的气球见过吗?是什么气球?(氢气球)老师手里的不是氢气球,为什么它也能够上升呢?学生们经过思考以后得出好多假设:可能是气球受热以后变轻了;可能是酒精灯点燃以后能够产生一种向上升的力;可能是酒精灯点燃以后周围的气体流通了,是这些气体把气球托上去的……
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小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促进探究的深入和交流。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反过来群体行为也影响学生个体的奋进和努力。
四、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不能盲目进行,科学家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仪器,通过自然情境下的观察和测量以及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和测量来收集实验资料。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如观察、测量、实验以及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资料,以使他们完成探究。
五、在形成和获得结论中交流探究
科学家很乐意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并与同行们交流,他们认为:这种交流是智慧的交换,对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十分有益的,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很注意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即坚持原则,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观点。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小组合作实验完成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他们的细小发现、研究结果,让学生有探究后的成就感,交流探究结果引出的新问题,能加深学生在探究结果与现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的联系。能充分的帮助学生解决还没有解决的疑惑,交流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更加有力的证明实验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标准。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关键词:科学探究;好奇心;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65-02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明确表述为“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既是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也是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物理课程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在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呢?
一、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周围世界的兴趣
好奇心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与原动力,人一出生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睁开双眼就开始了对身边事物的探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身边的世界逐步习以为常而失去了好奇心,探究兴趣也逐渐消退。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让学生重新找回好奇和探究的兴趣呢?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本身就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中选择的是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比较广泛的知识;有形象生动的感性内容和初中生能理解的理性知识;也介绍了有关的能源、环境保护等重要社会问题和科学成就等现实生活中不可脱离的知识。那么,针对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激发学生对身边世界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认知世界,理解身边事物,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探究时,应注意适时激发兴趣,所探究的问题难度不易太大,探究的结论也不需要统一,只要学生积极地探究就会有收获。例如,探究自然界中物态变化时,学生已经学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化、凝华等物态变化的知识,只要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加以整理就得到了自己的探究成果。有的学生收集了早春的雾、深秋的霜、夏天的雨、冬天的雪,草上的露、河面的冰等自然现象;有的学生收集了生活中的烧开水、吃冰棒、烧液化气等生活过程;还有的学生从书本资料上收集到人工降雨、冰柜致冷等理论知识,虽然探究结果不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对生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了解了生活常见现象中存在着许多知识。例如,探究生活、学习中的磨擦、杠杆等内容时,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原材料,从早上起床洗脸、刷牙、学习、吃饭,一天生活的经过为材料,通过学生对生活、学习过程的观察和思考理解了生活中的磨擦现象、杠杆原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通过这些探究,明白吃饭时手与筷子、写字时手与笔、笔与纸,洗衣服时手与衣服处处都存在摩擦;吃饭的筷子、写字的笔、扫地的扫帚、夹煤的火钳、屈腿时小腿骨等许多生活中的杠杆。有些学生从生活中去找,有的学生从体育运动中去找,有的学生从学习中去找,探究到不同的知识内容。从而让学生对生活有一种物理层面的深层认识。让学生既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观察生活的能力。随着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深入,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自行车等生活工具去探究综合性强的力学知识,理解摩擦、杠杆、轮轴等各种知识综合应用,从理性上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工具,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习惯。
2.结合本地发展,加强人文课程。例如,引导学生参观新建的机械加工厂、热电站,让学生探究工厂生产过程中多种物理知识,特别是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人文知识,如让学生探究身边河流的治理,政府关于环保的新举措等,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使他们认识到人文知识对于个体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获得人文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
3.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开扩了更广泛的领地。例如,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探究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产生、上海开通的磁悬浮列车、“神州5号”飞船升空中的火箭发射等科学知识,让学生学习探究生活世界中的科学成就,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产生对科学研究的向往。
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让课程内容充分走进学生生活,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肯定和鼓励学生对知识的独特理解、质疑和批判,才能真正让学生重新找回那份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周围世界的兴趣。
二、注重探究方法的引导,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根据初中生知识能力的特点,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教师要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1.要给学生收集数据提供足够的资料支持,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如何把握正确的收集方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体会探究过程。在问题的提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例子、现象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探究问题。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给学生一定的材料支持。例如,探究滑动磨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列举人在冰面上行走太滑容易摔倒和用力压住黑板擦擦黑板时黑板擦得更干净等现象,然后让学生猜想滑动磨擦可能有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根据猜想去收集数据,再给一些器材让学生自己验证。如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浸入水中时水面上升,如果是满杯水,水会溢出,提示学生收集溢出的水,浸入部分越多,浮力越大,排出的水越多(包括水的体积大、质量大、重力大),在这一些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然后去探究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可根据学生的要求添加一个器材――量筒,用量筒的测出排出水的体积,由于水密度的特殊值1g/cm3,从数据上推出了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很难想到收集溢出的水,更不会去用弹簧秤测出排出的水重。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猜想电流可能与电压存在什么关系。可能与电阻存在什么关系。利用怎样的实验去验证,需要哪些器材等。然后让学生去做实验,在引导过程中,逐步渗透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
2.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形成解释,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评估。思考有关的证据是否支持提出的解释?这个解释是否足以回答提出的问题?从论据到解释的推理过程是否明显存在某些偏见或缺陷,从相关的证据中是否推出其他的合理解释等问题。如学生得到“重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后,引导学生思考此结论是否能解释“用力压住黑板擦擦黑板时摩擦力大”等问题,提示学生把木块上加钩码与压力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探究,让学生明白木块上加钩码加大了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然后再重新分析自己的实验过程等。从而引导他们对自行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管理。
3.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学会用精炼的语言表叙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作为参与者加入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理解和肯定别人的成绩,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得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