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5: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分层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贺佳莉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家奥尔夫创造的关于音乐教学的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明显不同。在小学
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依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家奥尔夫创造的关于音乐教学
的系统。奥尔夫认为,人类会在不知不觉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利用语言、唱歌和跳舞可以有效表达人类内心的感情倾向。所以,
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注重人的感性认识,表达人的本来愿望,
它详细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为学生创造
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将全部精神投入到音乐学习当
中,将音乐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负担或累赘。
如果学生发自内心地提出,自己需要音乐、向往音乐,这时关于
音乐的各种知识就会非常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相对自由与轻松的
教学氛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
力与集体主义精神,达到的这种效果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好相
符。
一、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优势
研究奥尔夫教学法,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
学方法存在明显不同。观察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在学生刚刚接触
音乐课时,往往都是学习唱歌,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接触一
些器乐。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是学习已经存在的音乐作品,教师的
责任就是监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遗传素质不同,对音
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有的学生不愿意上音乐课,有的甚至厌
烦音乐课。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唱歌、跳舞、演奏,学
生都不会感到太多困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情展现自
己,学生就不会形成太大的精神压力,不但如此,学生在唱歌和
跳舞过程中还会具有一定的成功感,心理得到一定的满足,只有
让学生自由展现自己,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充分
开动脑筋,在音乐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还有另外一种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与我国
传统音乐教学观念也存在明显不同。要求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
“动”,学生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愿望,运用自己的手、脚、身
体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因为人的身体各部分可以发出各种声
音,所以他指出人体乐器,利用人的身体进行演奏,在老师的鼓
励下,学生的身体各部分都会运动,使音乐学习课堂变得轻松和
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学生具有了音乐方面的各
种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可以给我国的音乐教学带
来很大变化。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策略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首先教师可以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所
以教师可以轻易将学生带入自己制定的教学环境当中。利用多媒
体技术的声音、图像、颜色相统一的特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教师可以设置
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参加活动时,
享受音乐学习带来的快乐。我们都明白,音乐取材于生活,与生
活息息相关。音乐学习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学生在
参加活动过程中,也会增加大量的课外知识,能够将所学的音乐
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教师可以依据
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和兴趣不同进
行分层。在实际分层过程中,不要只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
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研究全体学生的整体情况。教师要明
白,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罢了,分层教学的最
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使全
部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坚决禁止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要照顾
全体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学习成绩稍差一点的学生要热情帮助,
以语言鼓励为主,切不可打击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
成绩优秀的学生,要时时提醒他们,督促他们进步。
(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
的情感情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以我国传统音乐教学中,对
培养学生的情商一直是一个空白。奥尔夫教学法的出现适时解决
了这一难题。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教
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音乐教学本身的
特点是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变被动学习
为主动学习。学生们听到音乐音响时,有的摇晃身体,有的用手
击打节拍,有的随着音乐唱歌,有的随着音乐跳舞等,这些现象
都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表现。所以,在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
要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即使是
简单的听音乐也要鼓励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与此同时,教
师要想尽办法,对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予以表扬,
及时肯定学生的不同表现,对学生的唱歌、跳舞、创作歌词等教
师要给予赞赏,哪怕只是一点进步也是积极的。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不但要求教师
要深入理解这种教学法的内涵,而且要求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奥尔夫教学法的优势,不断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安民.《在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儿
童音乐》,2011年第1期.
[2]夏亚夫.《浅谈如火热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儿童
音乐》,2009年第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 小学音乐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分层教学,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根据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激情等方面,按学生音乐技能、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和歌曲演唱综合能力由高到低依次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是指进行过音乐系统学习过,且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或是没有受过单独音乐学习,但音乐感觉非常好、喜欢展示、嗓音和音准突出的学生,在平日的课堂上所起到的作用是带头、引领,带动其他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的学生。B层略低于A层,是指嗓音和音准一般,由于胆小导致唱歌声音小、不自信老师平时容易忽略的学生,C层是指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激情少,音准差且学习态度、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极差的学生。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3-4位学生构成,并任命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调整一次。然后根据每组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分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教学目标分层,使每个学生都能“摘到果子”
以苏少版第九册为例: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乐理知识多等等。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对三组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和达到的要求有所区别。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制定难易适中的目标,使这些目标恰好落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们都“跳起来摘果子”。教学目标大致分为以下三层:
这样的分层,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效的学习,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好的学习水平。当然教学目标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当学生能够完成“简单识读乐谱,学习一些简单乐理知识”后,可让他尝试达成下一个目标“能够唱简单乐谱,能够表现自己,了解一些乐理知识”……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依据课时内容适当调整。
二、根据课内训练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层次较好的学生,适当加大音乐知识的技巧训练的难度、深度、而对层次较差的学生,教学进度就要放慢,难度也要降低一些,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
1.歌曲教学
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工具,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熟练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如在学习歌曲《七子之歌》时,在学生都唱会了之后,我出示了《七子之歌》的简谱旋律,并分成了几部分,先请A层的个别同学完整的演唱歌谱,然后请B层的同学跟着琴声完整唱谱,最后再请C层的个别学生跟琴唱上一两句歌谱。这对于A和B层的同学来说肯定没问题,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难度也大大降低了,因为歌曲已经唱会,对音高有概念了,而且A和B层的学生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所以这些孩子唱得都很好,让他们感到视唱并不是一件难事,这在无形中树立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在歌曲教学中就同一学习内容,我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样利于调控其情绪,因为过高的要求会使一部分学生为难,过低的要求又会使优等生觉得无味,他们可能缺乏激情而敷衍了事。比如在歌曲《白兰鸽》的教学中,我分层提出了下面的要求:
2.音乐创造
在学生音乐创造方面也要注重各个层次之间的差距,定好各层的要求:如在《红河谷》一课中,我请学生进行歌词创编,主题是漂泊在外的中国人思念自己的祖国,这部分A、B层的学生还是占主导,然后请歌唱水平欠佳,也就是C层的学生改用朗读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倾诉着思乡之情……最后师生一起在钢琴的伴奏中哼唱改写的歌词。
三、根据层次拟定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音乐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评价的作用,提出通过评价,能使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考察孩子们的学唱情况,尝试用分层评价,将学生分为三个等级,都有不同的测试要求:
A:除了要求能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外,还要会演唱一两首歌曲旋律。
B:要求能熟练演唱歌曲,还能用肢体语言和拍手等形式来掌握好歌曲的节奏。
C:只要能会唱一半歌曲就可以了。
[关键词]音乐课 聆听艺术 聆听步骤 创设聆听 分层聆听 相互聆听 主动聆听
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会聆听。聆听是通向音乐的桥梁,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步入音乐天地的阶梯。因此,聆听教育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启蒙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由此可见,注重聆听,感受音乐,在整个音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乐于聆听,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来享受音乐呢?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聆听伴随整个音乐课堂教学始终,我把聆听这一教学方法分为四个步骤:创设聆听、分层聆听、相互聆听和主动聆听,让聆听为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来服务,让学生持久地养成一种好的聆听习惯,从而有效地实现我们的音乐教学目标。
一、创设聆听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注重聆听,感受音乐,是音乐审美的一个前提。享受音乐就必须有一种美的氛围,因此想让学生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教师在创设音乐情境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音乐,感受和欣赏音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小学生都有着好奇的天性,对一切新鲜的有趣的美妙的事物他们都有着探索的热情。所以聆听教学中的创设聆听——“导入”十分重要,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有效地导入也是指导学生理解、感受音乐的前提。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音乐有着不同的艺术形象,故要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以激起学生聆听音乐的期待心理。
例如:我在欣赏杨小望素华老师执教的湘教版四年级《春晓》一课中,在开课时望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精彩的课件,她用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然后用自己动听的声音解说在春天里人和自然亲密接触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着春天大自然的景色,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很快地融入音乐情景中。这种创设的聆听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学生情感和音乐作品有了“共鸣”。他们也能更好地去理解、感受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与时间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密切相连。舒缓的节奏使人心境平和,密集有力的节奏使人情绪跌荡。我在教长江版一年级下册《艺术》教材第三单元的《好个长鼻子》一课时,首先我播放歌曲《小象》,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愉快地走进教室,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然后让学生在不知道课题的情况下听管弦乐《大象》和《小象》,让学生通过节奏的不同对比分析音乐:你们听了音乐后感受到了哪里?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聆听,能很快的说出乐曲的不同,并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分层聆听
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所以重视学唱前的聆听在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这个阶段可以是教师范唱,也可以是听音响。但目的都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这时的聆听,可根据歌曲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聆听的次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多方位的、有目的地聆听,不能单纯的重复播放,每一次的聆听都要逐步提高要求,而且目的要非常明确,分层的聆听,教师设计难度依次提升,这样聆听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有效的聆听”。
我在设计人教版五年级《蝈蝈和蛐蛐》这课时,由于这是一首戏歌,歌曲的曲调汲取于北方戏曲、说唱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学生对这样的音乐旋律不是很熟悉,所以我通过三次(和京剧的对比找不同处、说出故事、找出印象最深处)不同地分层聆听,让学生熟悉音乐并喜欢音乐到最后能吸引他主动的学习音乐,如此反复聆听、对比、演唱,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学会了正确的演唱,提高了鉴赏能力,也让学生在不断的聆听中学会了歌曲里出现的休止、倚音、唱腔等要学习的基本音乐常识。有些乐感好的学生还能简单的哼唱几句了。
特别是在欣赏课时这种分层聆听显得格外重要,让学生静心聆听,带着问题去聆听,在音乐中找答案,在答案中去感知,在感知中去探索,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学生有效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必须长期努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光要有细心,更要有恒心。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和能力。
三、相互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通过听觉浸润心灵,使心灵进发创造性的音乐。聆听音乐时,当学生和乐曲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时,音乐就走进了他们的心里。情动了心弦,便溢于表,这时学生体验到了聆听所带来的美的感受,他们迫不及待地用各种方式很自然地流露出对音乐的理解,比如歌唱是最易表现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教唱歌曲时,应培养学生相互聆听,以避免学生在情绪兴奋激动时大声忘我的歌唱,以至于忽略周围的声音。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有效课堂 策略
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愉悦人们心情的同时,放松心情,调节情绪,激发人们的创造欲望,提升人的思想品质。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强调礼乐治国,在我国的小学教育阶段,音乐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改明确指出,音乐教学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音乐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需要持久的动力。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无尽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产生强烈的认知动能,从而取得较好的音乐学习效果。音乐学习需要学生投入足够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只有对音乐充满兴趣,学习音乐热情很高,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跟着老师进行互动,更好地感知音乐,培养学生的初步乐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初级能力,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促进学生表演、演奏、演唱、欣赏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立足学生基础,实施分层教学
新课改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实施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小学生由于家庭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有不少学生家庭比较重视学生的音乐培养,经常给学生一定的辅导,有的从小就已经在家买了钢琴,并请专业老师进行辅导,有的对音乐从小就有天赋,在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不少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一直没有接触过音乐,没有一点基础。这有要求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训练掌握基本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实现整体有效教学,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学习舒伯特的《摇篮曲》,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让学生听音乐的旋律,体会音乐的和谐,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可能早就练习过这首音乐,就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这首音乐的主题,让学生感知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根据音乐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好地感知。
三、突出学生主体,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只有学生真正学习了,音乐教学才有效果。为此,小学音乐教学一定要突出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一定要明白,教师的教永远都不能替代学生的学,老师教得很精彩,教得很用心用力,这只是学生学习好的外在条件,学生只有真正用心学习了,有兴趣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了,真正把知识掌握了,真正学会演奏了,真正唱得合乎韵律了,真正学会欣赏音乐了,才是真正的有效学习,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唱《小乌鸦爱妈妈》时,我在课堂中安排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与歌曲情境相配合的活动图片来给歌曲编故事和题目,同学们马上展开丰富的联想,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这个环节中准确地叙述了小乌鸦的可贵品行,并表达了同学们自己对父母的爱,形成了积极热烈的交流环境,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做好学生评价,增强学生自信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对学生表现出的进步和创新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不断收获自己的成就与快乐,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持久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如学习音乐歌表演《哦,苏珊娜》,鼓励更多的学生演唱表演,个体与群体同演,学生情绪放松,课堂之中充满着生气。这种互动方式能增进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要给予更多的肯定和表扬。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一定要注重课堂有效性,立足学生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爱上音乐,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字 新课标 小学音乐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让充分的课前准备成为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教材是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音乐课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研究文本并充分理解,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确定教学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课前准备要将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真正吃透教材,充分掌握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学生需要掌握,才能更好地将教材内容完整地诠释给学生,让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并很好地吸收,所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让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现代音乐教育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格局,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与教师的单向活动方式,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变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主动的“学”的目标,让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三、让恰当的教学方法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当教师在课堂上拥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时,学生也会被深深感染,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如利用VCD片、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手段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在地板上画上五条线代表五线谱,让学生像跳格子一样,在上面边唱边跳,这样识谱既好玩又有趣,学生易于接受,识谱能力在玩中得到了提高。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方法中的重点,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运用灵活的课堂语言
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个性的特点,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这样在整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课堂评价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四、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实践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通过学习音乐,并把音乐融入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音乐教学目标的延续。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实践是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知识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并在指导学生自己模仿、重新编排、自唱旋律等创作过程中,让学生们在体验美妙音乐的同时,在实践中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体验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竞赛等形式,丰富学生的音乐实践经验,从而教会学生将音乐融汇到生活当中,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充实和丰富自己,大胆创新,为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不断发展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一直以来,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提升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现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长期以来,小学音乐教学一直承袭着应试教育的理念,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也是以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没有以素质教育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中,始终以教师的教学需要作为教学实施的依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开展的核心,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着教师的活动而展开,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彰显。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从教学观念的更新入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依据,要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以生本思想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运用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以音乐知识的机械讲述为主,教学的内容枯燥乏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着知识的传授与缺乏个性的音乐训练为主,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中难以满足其音乐学习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实效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应该看到,在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比较大,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即便是一些已经改革的教学方式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学方式改革只是流于形式,不仅没有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还有可能成为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的绊脚石。因此,要改变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以及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现实需要,创新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创新要善于在原有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一些实效性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保留下来,将一些不适应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淘汰,与此同时,还要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以往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缺乏对小学音乐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视,教学中很少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设计出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来说也是缺乏吸引力的。我们应该看到,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大有益处的,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就要充分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点,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分层次地开展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不同的教学情境创设中都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是充满魅力的。如,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中经常看到一些充满大自然气息的音乐作品,教师如果运用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很难引起学生学习这部分音乐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的自然风光片,教师要让视频内容的播放与音乐作品巧妙地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充分感受这类作品的审美意蕴,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欣赏中享受充满魅力的视听盛宴,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的,学生在诸如此类的教学情境创设中,音乐学习的兴趣会变得越来越浓,也越来越喜欢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对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研究,对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依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1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的问题分析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进行结合,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下面就来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的问题进行分析。教师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让其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过大。教师利用网络去搜集相关内容,在课堂中展示多媒体资源以及网络资源,这是十分可取的教学行为。但过多的展示,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得不到体现,也无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师的语言与行为都被多媒体代替,教师成为课堂中的课件播放者,没有创新性与独立性。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反而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无法体现。小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影响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成长阶段,受到年龄以及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他们的认知还处于形象阶段,对于一切生动的事物有着强大的追求欲望。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资源的展示,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但是,一些小学生往往会沉浸在多媒体课件中不能自拔,在关注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同时,忽视了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内容,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过于丰富与鲜活的课外材料会导致小学生注意力的分散,而要再次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则是十分困难的。现代教育技术方法指导不足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结合,不仅仅是教师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更要让小学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者。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自主利用网络或者其他现代技术去搜集自己喜欢的课外资源,从更多角度去学习音乐知识。但是,教师很少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去讲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法。在课下,小学生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进行资料的查找,也不知道如何去选择音乐知识,还有可能会沉迷于网络中。因此,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方法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
2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的方法分析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结合,是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升级的重要手段。开发正确且丰富的结合方法,对于小学生音乐学习快乐感的提高十分重要。下面就来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结合方法进行分析。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在过去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一直被动地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当代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小学生音乐技能的形成,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全面提高,加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素质的提高,需要建立在小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基础之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给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音乐学习材料,小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满足自己胃口的音乐作品,从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音乐学习、欣赏以及交流。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视频与动画,促进画面与音乐的结合,让音乐学习内容可以在动静结合、声像结合中得以表达,会让学生享受音乐学习。比如在讲解《玩具兵进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玩具的图片或者播放《玩具总动员》的片段,让小学生关注音乐作品描述的主体。之后,让学生聆听音乐,在有效的情感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这样一来,小学生可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再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音乐教学方法完善性现代教育技术在提供丰富的资源的同时,也给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很多便利之处。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如果已快速地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家及其作品,更能从音乐主题出发进行相关视频或者动画的搜集。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活泼生动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更多的小学生可以在音乐课堂中欣赏他们喜爱的音乐作品,也能通过这些资源的欣赏去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促进小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去加强教学方法的完善,会让小学音乐课堂更加丰富、更加充实。像在引导学生学习《闪烁的小星星》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小星星的图片,最好是星星闪烁的动态图片,让学生去模仿小星星。之后,为学生播放一个相关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进行律动,在课堂中动起来,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讲解作者的背景知识,利用竞赛活动去考察,促进课堂质量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音乐教学活动针对性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对于教学活动的全面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在小学音乐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利用分层教学去促进全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传统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一起提出三个层次性问题,会让学生觉得迷惑。而教师如果利用课件提出三个问题,并将三个问题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则会显得更加清晰。比如在讲解《过新年》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歌曲分为三个部分,根据难度分给学习能力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学生,让学生通过努力可以习得歌曲,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加强课堂参与度。
3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作品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利用音乐去表达情谊,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在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的模式也得到了有效更新。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时体验音乐、欣赏音乐,可以让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音乐观。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启迪阶段,现代教育技术让音乐的魅力更有效地表现出来,有利于高效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
作者:林秋子
教学现场
为期4天的第四届海淀区小学“世纪杯”音乐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于12月4日在北师大实验小学圆满结束,来自海淀区11个学区、22所小学,经过初赛选拔出的24名区骨干音乐教师参加了展评。
“世纪杯”小学教学展评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海淀区目前有音乐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00多名,他们在做课、教学、管理学生等方面积极为普通教师做出表率,“世纪杯”教学展评活动正是为他们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闫赤兵认为:“通过‘世纪杯’对海淀的音乐骨干教师进行评选,旨在进一步研究和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关注课堂实践,提高教学智慧,课改几年来我们也发现了老师们一些很好的教学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公开课得以在全区普及。”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教研中心的许洪帅博士是本次活动唯一的专家评委,他对老师们重视“音基”的教学方式评价颇高:“以前我们对基础的东西关心不够,美、创造、表现、感受、情绪等等都是需要提倡的,但是让学生把音唱准是所有问题的落脚点,我们很多基础音乐教学对‘基础’的强调不够。”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音乐教研员王骐认为“关注学生,改变过去以评价老师如何上课为主”的观念是本届“世纪杯”展评课最大的亮点:“我们要看老师对学生的现状是不是会进行科学的测评。课前也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和预设,但课上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即兴生成的教学活动,即问诊式教学。以学生的实际程度来寻找教学点,这样的结果也是真实、可信、科学的。”
从现场情况看,参评老师大部分已经掌握了这种问诊式的教学方式,模仿式学习也体现得不错,每堂课都有学生到前面充当“小老师”,做示范,体现了“同伴互助在先,教师专业引领在后”的概念,一个教学点先让孩子自己尝试着攻克一下,解决不了的老师再提供帮助,解决得好的就以这个学生的方式带动大家的学习,提高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谈到展评课中暴露的问题,王骐认为:“我们要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分层目标教学的设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上都有收获,这一点老师们做的普遍不好,有的老师教案上写了,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或体现不充分,大部分老师都是整版块地按照一个目标来学习,使得很多学生被边缘化。另外,24节课中很少看到有器乐的参与,器乐的遗失使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受到了限制,这是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
所有的参赛老师事先都被告知:北师大实验小学的学生音乐素质高、头脑灵活、学习氛围自由,每一位通过随机抽取班级合作的老师,经过实战后也都充分感受到,这里的学生音感非常好,纷纷猜测之前肯定做过大量的音感训练。面对这些评价,北师大实验小学主管音乐的副校长王莹感到非常欣慰:“从活动反响来看,我们以往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教育的路还是走对了。我们的教师一直是把音乐课作为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来经营,学校也会创造大量的活动来展示教师在教学当中的成果,如每年的新年音乐会、艺术节、管乐节、合唱节、合唱比赛等等,孩子的素质不尽相同,但最起码我们要培养他们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平时的音乐课我们也经常请专家来指导,每学期都有评优课,每个音乐老师特长不一样,声乐、器乐、舞蹈各有侧重,组内的研究课,学校的汇报课,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组内提倡老带新,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很扎实。”在北师大实验小学,音乐的氛围不仅仅体现在音乐课堂,社团活动、朗诵小组、影视传媒小组、英语小剧表演过程都有音乐穿插其中,语文课学课文、美术课捏泥人,老师都会放音乐,所有学科的老师都感觉到了音乐在教学当中的辅助作用,并且积极合作,乐在其中。
实验小学音乐组长胡斌斌坦言,是学校整体的宽松氛围给了老师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重视的是学生能够学到多少东西,他是不是很快乐地学习。在参加各级比赛方面校领导提倡重在参与,不会给老师过多的压力和指标,老师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孩子进行基础训练,享受过程中的快乐和锻炼。我们从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尖子同学会给它创造一个发光发亮的平台,更多的同学带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有些学校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认识并不清晰,并没有深入挖掘音乐教育自身的功能,也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艺术性,反而是将小学音乐教育与其他小学教育的学科简单结合,甚至是将其艺术性完全抹杀,这不符合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宗旨,更远远偏离了实施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还有些学校将音乐教育看作为一种手段,将音乐的益智功能当作实施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音乐教师便将音乐课堂开展为小学生的娱乐课堂,忽视了其音乐性与艺术性的重要方面。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注重音乐审美,培养学生情操
注重音乐审美能够在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因此,教师在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时,应该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体验的联系,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新年好》这一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教室,在教室里挂满气球、拉花等道具,准备活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新春的氛围。教室中的和谐情境与音乐的旋律和谐统一,更加有利于学生音乐审美的建立,进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与此同时,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流畅通顺,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与艺术美。在为学生示范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音乐特有的表现美展示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受。
(二)注重生活的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情感内涵,努力揭示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启发学生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相信能力,使得学生在获取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欣赏《洗手绢》后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如“你在家是否会做家务?自己会做什么家务?”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主题——爱劳动,这在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的同时,鼓励学生劳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虽然不见得会像成人一样去创造,但是,他们同样对事物感到好奇,甚至其好奇心理要强于成人,他们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其自觉主动地去探索、研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
(四)教师观念的积极转变
首先,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准备,吃透教材,区分好重难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其次,备课时要参考各种相关的资料。现在的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涉及众多的地区,想要充分了解其音乐的具体内涵,必须要认识到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的差异,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最后,不同特点的教师之间应该注重交流。许许多多的老教师在长期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积累出了丰富的经验,而年轻老师身上散发着青春魅力,富有创新精神,思想活跃。因此,教师之间若能实现充分的经验交流,对于他们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都是大有好处的。
(五)改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所以,对小学音乐的学习环境进行改善,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其现实意义。比如说,可以保持音乐教室的整洁干净,从而使师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情,又比如,通过音乐作品中的标语口号,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进而培养小学生自身的艺术价值观念。
(六)及时鼓励学生
教师评价的指挥棒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教师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及时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教师可以将对音乐的考查分为情感、速度、力度、节奏等维度,在各个层面进行不同的考查,以奖励小红花等奖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实现有效教学与实效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与音乐水平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反思性教学,让不同起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三、总结
[关键字]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是指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少投人人力、物力、财力情况下,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按时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课堂,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高效课堂是音乐教学课堂所追求的目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积极推进被动式的“牵引”教学向有效的引导式、开放式教学转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以逐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力争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学科所特有的情感价值,决定了其在陶冶学生情操、涵养、美感及人格方面的优势。可以说,音乐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小学生处于6一12岁之间的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绪、情感日益丰富,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个性;他们的情感、思维、个性、自我意识等都逐渐丰富。而在小学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可以通过音乐学科所特有的情感价值,诱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调动他们潜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消极情感得到宣泄与寄托,以达到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媒体情景,提高学生音乐美感鉴赏能力信息技术的深人推进,为小学音乐教育注人了新的活力。基于信息技术的音乐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信息科技与现代化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它能够有效地把网络信息资源融合到音乐教学中,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把学生带人一个全新的世界。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增强音乐美感和培养鉴赏能力。以六年级上册的《大中国》一课为例进行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单纯地知道《大中国》是一首爱国歌曲,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跟唱,而对于曲目自身所蕴含的情感,却缺乏了深人层次的感悟和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曲目自身的文化基础,在强调学生演唱技巧的同时,引人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画面中,萌发爱国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把秧歌音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跟随视频画面进行秧歌表演,并启发他们从中找出不同民族歌曲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2一创设游戏情景、发展学生的美感想象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变迁具有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也就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尝试,去体验。教师在上音乐课时,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利用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游戏情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在“玩中学”、“学中玩”,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学生能力,培养美感素养。以《让我们荡起双浆》一课为例进行分析,倘若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唱、学生跟唱”教学模式,学生的兴趣也不会持久。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游戏场景可以是学生表演在小舟中荡双桨。这样一来,每个小朋友都会积极参与,而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会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发挥想象,自由设计动作,课堂气氛随之也会活跃起来,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二)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受到客观条件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无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性。这一客观差异性同时也使得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行为习惯、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区别与不同。如果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忽略了学生这一客观差异,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难以取得预期成效。为此,教师应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对所教班级学生开展学情调查活动,并根据所调查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因材施教,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融人到音乐学习活动之中,尽最大程度满足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譬如说:部分学生接触音乐的时间较早,他们在尚未进人小学前,就已经学习了乐谱,对“d0:em广或者旋律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也存在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知识,自身的音乐素质薄弱,对音乐乐符缺乏一定的认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与对对帮”的学习形式,鼓励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把自己所了解、掌握的知识讲解给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以进一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三)评价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
积极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为了有效反映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帮助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音乐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爱学、乐学。教师应采用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方式,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掌握度,还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实施评价。以《歌唱祖国》一课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积极性等层面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和赞扬;对于学生表现不足的地方,委婉提出,督促改进。此外,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互评。通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是学校音乐教学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音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基础学科,其所具备的学科优势是其他学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相关教学工作者应从多方面、多层面进行摸索和探究,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参考文献
〔1〕马娟;高效课堂教学,教师执着追求和梦想叶文教资料;2010年36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60-1
如何改变当前单调与枯燥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时代教育课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关于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的心得,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备课工作要做实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做好备课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从而使自己授课资源更加丰富。那么,如何才能做实备课工作呢?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文本,将文本读透、读懂,明确教学目标,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而做好准备工作;分清课堂教学之重点与难点,摸清学生的音乐功底,结合学生实际,适当设立若干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讨论,并采取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学习障碍;认真收集音乐知识点的训练素材,并且选择贴近音乐教材、贴近学生音乐知识水平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备课环节中要注意把对音乐教材的研究心得跟课堂教学具体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按照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等相关教学原则,结合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的知识经验以及不同的个性,有目标、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分类型以及分程度备课。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完全把握音乐作品之内涵与教学重难点,才可以比较好地传授音乐知识给学生,也便于学生吸收与有效掌握音乐知识。可见,认真备好课,做实课前准备工作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之重要保障。
二、注重音乐兴趣的培养
为何一些学生对音乐并不感兴趣呢?一上音乐课就提不起精神来?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使一些学生在心理上没有感觉到音乐的快乐。为此,在课堂教学上可以运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与激情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教学。比如,笔者就是在课堂上运用讲故事、做游戏以及猜谜语等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来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灵感。在传授《小乌鸦爱妈妈》这个教学单元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学会多听、多看与多讲,并且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学会对歌词的编创活动,积极表演,积极参与,互相评价。从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只有把音乐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当中,才可以有效激发出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动力。唯有如此,学生才可以不会学得那么吃力,教师就会教得比较轻松。与此同时,在这节课上,笔者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将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针对课堂提问允许学生给出不一样的答案;积极营造宽松、自然、活跃的课堂气氛。这节课至今令笔者难忘,一方面圆满地、高效率地完成了此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课之浓厚兴趣,可以说教学效果比较佳。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越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教学课件图文并茂,带给学生视、听等感官刺激与享受,可以让一些比较抽象、深奥的音乐理论知识不断形象化、生动化,也可以让一些音乐形象更加具体化,简化一些比较复杂的音乐知识,使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更加趣味化。此外,科学合理、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将音乐比较形象地、生动地向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闻其声”甚至“见其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激活了音乐课堂教学之氛围,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与快乐体验逐步推向,从而为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为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语言的应用,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注意力,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比如,可以将附点音符中的附点看成某某音符后面带了一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是要买半票的(“小弟弟”前面的大哥哥音符是要买整票的)。这个教学语言的奇妙之处就是将附点之时值总是等同于前面音符时值之一半,跟半票就是整票价格之一半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教学语言纠正了学生将附点之时值固定看成半拍之错误观点。
又如,可以将顿音号形象地看成是啄食之鸡嘴:“顿音号,像鸡嘴,要唱得短又脆”;将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像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将延长号形象地看成“眼睛上面加眉毛”;将连音号形象地看成“相同音上搭座桥”等。可见,采用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与记忆音乐知识,调动起来了学生之学习的注意力,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音乐概念之理解。
五、高度重视音乐创造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科价值; 落实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90-01
小学音乐教学有学科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关注音乐学科价值的落实。所谓学科价值落实,是指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要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成长力量。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提升价值观念,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关注音乐本体价值的落实;优化教学引导方法,关注音乐规律的探索;拓展教学实践活动,关注音乐美学表现。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展开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全面塑造学生音乐素质创造条件。
一、创设教学情境,关注音乐本体落实
音乐学科美学因素众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音乐本体价值的落实。所谓学科本体价值,是指音乐学科蕴含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等多种情感思品要义因素的综合。小学生对音乐学科有特殊爱好,教师在教学时,要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深入调研,探知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抓住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才能科学整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针对性,深度挖掘学生音乐价值要素,塑造音乐感知能力。
《拍拍踏踏》这首歌曲是一段体歌曲,作者抓住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把歌曲和拍手、踏步结合起来,目的是营造欢快、热烈气氛,渲染快乐就是这首歌曲的本体情感价值。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先让学生观看歌曲视频片段,然后教唱歌曲,并给出动作设计,让学生在具体学唱时配合动作演绎。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课堂学习气氛浓厚。
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特别是教师给学生设计了肢体动作,让学生边唱边动,在律动中学习歌曲,提升了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获得的学习感知丰富了,音乐本体价值得以有效落实。
二、优化教学引导,关注音乐规律探索
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引导启迪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情感认知的全面升级。小学生音乐感知基础较差,对音乐美学价值理解存在局限性,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引导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课堂教学引导效率。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为学习基础、学习悟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呈现群体特征,不同群体学生对音乐价值感知处于不同维度,教师在制定教学措施时,要具有分层教学意识,根据不同群体学生实际作出个性化设计,提升教学适合度,这对提升课堂教学覆盖面有重要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时,要注意音乐作品内在规律的探寻,这对提升学生音乐情感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在学唱歌曲《紫竹调》时,教师对歌曲进行解读引导:这首歌曲是江南流传的小调,小调是民歌的一种,指的是民间歌舞小曲。具有较强地方特色,表现的是地方文化特质。大家还知道哪些小调呢?不妨进行讨论,说说你对小调的看法。学生立刻展开集体讨论,对自己掌握的小调进行展示对比,形成独特情感认知。
教师通过点拨引导,让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讨论小调的实际应用,以及小调蕴含的地方文化要素,通过民风民情展示,获得音乐作品的情感认知。《紫竹调》是一首民歌,学生从小调角度展开探究,很快就找到情感价值观突破口。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大家对各种小调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这些小调都具有相似点。对音乐作品内在规律进行探索形成的学习认知,自然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维度的本质提升。
三、拓展教学活动,关注音乐美学表现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通过多种实践训练,才能铸就较强学科认知能力。音乐作品感知包含众多维度,情感认知、价值观成长都是音乐教学重要目标,学生要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经历,才能对音乐作品内质美学要素形成切实认知。因此,教师要注重音乐实践活动的设置,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训练,挖掘音乐作品内质要义,形成音乐情感价值体验认知。
在学唱《好孩子要诚实》时,教师范唱时,利用柯尔文手势辅助,让学生跟唱,并要求学生自由设计辅助手势动作或者增加一些敲击伴奏辅助。学生听说可以自由设计动作、增加伴奏,积极行动起来,很多学生开始手舞足蹈,课堂教学呈现活跃气氛。教师让学生自由设计动作和伴奏手段,给学生带来重要启迪。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展开学习探索。这本身就是情感价值体验经历。让音乐作品内质情感因素与学生真实情感实现有机融合,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当然是丰富的、全面的。
小学生对音乐学科特别敏感。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设计针对性。特别是在教学目标设置时,要关注目标三维性。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时,不仅要强调学生音乐认知、音乐技能培养,还要认真落实学生音乐价值观审美观培养措施,为确保音乐课堂教学高效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