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时间:2023-06-21 08:55: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第1篇

Abstrac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has brought the world impacts and challenge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Korean Culture How to main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premise, but also to absorb the essence of other cultures,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its own,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the development of Korean culture,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Korean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全球化 朝鲜族文化 研究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of Korean culture

作者简介:郭艳春,职称: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自助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意味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全球化势必形成世界经济技术的交流,经济技术的交流也必然带来人员的频繁往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员往来必然带来文化发展的交流性和交融性。文化是民族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民族以自身的文化为标识,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没有民族,也就无所谓文化;同样,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存在的。世界是多民族的,因此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

二、文化全球化对朝鲜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朝鲜族文化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学者认为:“朝鲜族文化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虽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双重性,但毕竟与中华文化、朝鲜半岛文化有不同点。因此,在与国内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之间的矛盾。朝鲜族文化在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文化发生冲突,这实际上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同的矛盾。在文化交流中,朝鲜族努力学习中华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

第一、朝鲜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各个国家、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朝鲜族文化的民族特色的问题。朝鲜族文化作为舶来文化,自从来到中国东北落地生根后,一直保持着鲜明的民族个性。朝鲜族那种古朴的生活习性和勤劳的奋斗精神,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以及追求进步、崇尚新事物的价值体系如何得以延续,朝鲜族文化产生以来,就以鲜明的民族性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位子。

第二、朝鲜族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增强自己的生命力。毫无疑问,文化全球化加速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在文化交流中各个民族文化之间必然进行生存竞争。

三、全球化条件下朝鲜族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发展朝鲜族文化要研究朝鲜族文化,搞清楚朝鲜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朝鲜族文化的特色及优势,研究朝鲜族文化发展的矛盾。只有立足朝鲜族文化现实,才能寻求到发展的路径。目前,关于朝鲜族文化的研究应当说很不够的,对朝鲜族文化的认识还缺少理性成分。在文化上,我们有许多人盲目乐观,不思进取,对文化发展采取一种自然主义心态。因此,我们要把民族发展的立脚点放到文化上来。21世纪朝鲜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说来就是朝鲜族文化的发展。

第二、文化发展根本点在于朝鲜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发展朝鲜族文化要立足发展朝鲜经济社会。文化来源于经济社会,文化的主体是民族,但民族是依托于经济社会的。一个民族文化的昌盛,常常与这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联。朝鲜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各种滞阻因素接踵而至。面对错综复杂国际国内形势,朝鲜族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摆脱传统的发展观念,摆脱等靠要的思想,立足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我调整,自我发展。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党的民族政策的惠顾,但是党的民族政策毕竟是输血型的,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在充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前提下,发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0多万各族人民的智慧,改革经济体制,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招商引资,拓宽新兴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

总之,由于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生活中积淀形成的,文化的民族特色十分鲜明。正是这样一个特点,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来源于外部,而是来源于民族内部。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靠的是这个民族自身。“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文化发展也同样没有什么救世主。朝鲜族文化发展,最终要靠朝鲜族自身文化发展意识的进步。“过去,由于受到冷战格局及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朝鲜族在自身化建构过程中,曾一度把意识形态要素看作主要的内容。特别是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以后,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倾向于朝鲜。而现在,种种迹象表明,朝鲜族文化建设又受到韩国文化的冲击。事实上,朝鲜半岛与延边朝鲜族有着特殊的文化上的纽带关系,我们不可能完全拒绝来自朝鲜半岛的文化影响。问题在于我们以什么为原则去接受它。在目前朝鲜族已经形成和拥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价值体系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来自朝鲜半岛的文化当作外来文化的一种来借鉴,加快朝鲜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朝鲜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新的世纪,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朝鲜族着眼更新文化发展意识,转变文化发展观念,立足文化全球化的背景,站在大文化的视角上审视朝鲜族文化,走出封闭,丢弃保守,大胆改革,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展创新自身的文化。

第2篇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3篇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民族文化强区的本质特征。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全区51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7.2%,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4%。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西各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富有特色、丰富多姿、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山歌文化,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别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传奇美丽的民间故事,风格独特的建筑文化,无不彰显着广西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广西被喻为“歌海”,人人爱唱山歌,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美丽智慧、能歌善唱的壮族歌仙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文化的形象化身,昭显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和魅力。在壮族歌圩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让首府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其浓郁的民族性、强劲的现代性、高雅的艺术性备受世人瞩目,影响力越来越大。经过十多年的倾力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一样成为我国三大艺术节之一,蜚声国内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让广西越发流光溢彩,魅力四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根。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广西要建设的民族文化强区是具有“壮乡风格”的文化强区,因此必将在“民族性”上大做文章,下足功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多样性

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强区的形态特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突出“和谐兼容”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构建和谐文化,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全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兼容并蓄,共生共存,创新发展。广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生活生产,他们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荣共生,却又保持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色。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团结和谐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故事、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和民居建筑等融会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民族风情画卷。这里不仅有以粤文化为主要代表的汉族文化,也有以壮族山歌、瑶族铜鼓、侗族风雨桥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壮、瑶、苗、侗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和睦相处、多元共生,形成了文化多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里不仅积淀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且融合了魅力四射的都市文化;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还荟萃了东南亚的异域风情。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南亚美食节的成功举办,彰显着现代都市文化的生机活力和东南亚风情的无穷魅力。民族文化与东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相映生辉。

(三)开放性

开放性是民族文化强区的气质特征。《意见》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加快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奋斗目标。这表明,广西将以一种更加积极自信的心态和开放包容的胸襟参与到国内、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和竞争中。近年来,广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发展平台,更注重并积极地与东盟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开展广西海外“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打造“广西文化年”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强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加快广西文化“走出去”步伐。实施文化传播交流工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工作硬任务,体现了广西文化兼容并包、开放进取的胸怀。

二、民族文化强区的创新性

(一)实施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树立广西文化新形象《意见》提出:“把广西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广西比邻东盟,地缘相连,文化相近,在历史上,广西与东盟国家长期保持着文化交流和商务贸易,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如期建成,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更加频繁和密切,这给广西文化“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确立了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贸易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共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举办“欢乐春节”、“广西文化年”等活动打造广西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品牌,不断提高广西文化在国际上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当下的广西文化今非昔比,战略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边缘逐步走向前沿,辐射面将更广,影响力会更大。实施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彰显了广西文化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开放进取的精神,生动展现了广西文化的新形象。

(二)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广西文化新品牌广西文化是由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不断融合而成,总体上呈现出源远流长、开放兼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多元共生的特征。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掘和发挥自身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文化新品牌。如以传统山歌艺术为基础,融入现代艺术元素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现已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文化品牌,成为广西文化的亮丽名片;以刘三姐文化为创作元素,桂林山水为背景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的先河,打响了广西文化新品牌,2004年公演至今,总票房超过7亿元。它荣获了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部首届创新奖及中国乡土文化艺术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被纳入中国文化产业十大经典案例。近年来,广西大力打造具有时代风貌、壮乡气派的舞台艺术精品,推出《碧海丝路》、《八桂大歌》、《大儒还乡》、《妈勒访天边》、《天上恋曲》等一批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力精品力作,彰显了广西文化的实力和强度。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要继续抓好文化品牌的打造工作,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新品牌。

(三)借助经济强力支撑文化发展,推动广西文化建设新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离不开经济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广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令人称赞的“北部湾速度”让世界瞩目。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至201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进驻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电子、中广核电、中粮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以石化、冶金、林浆纸、电子、能源为主的产业布局。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建成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新增长区域之一。与此同时,西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带动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建成南宁至贵港1000吨级、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高等级航道,沿江中心城市形成汽车、机械、冶金、建材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布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势头迅猛。桂西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形成铝、锰、有色金属、水能、制糖、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国家建立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定位的有力支持,为推动广西文化建设新,加快实现民族文化强区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结语

第4篇

为推动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现有文化产业资源、着眼创新发展新业态、整合规划产业布局的原则,逐步建立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拟建设1个综合集聚园,8到10个专业集聚园。通过发挥集聚园的产业聚集效应,催生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进一步提高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同时依据《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新区实际,制定《滨海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一区多园”专业集聚园认定和管理办法》。

“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在新的文化发展观指导下,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以深化广电、报纸等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产品需求为目标,以发展文化用品制造业、影视动漫业、广告会展业和设计创意业等为产业重点,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多个文化产业专业聚集园为载体,以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文化内容产业化为特色,与科技、金融、旅游、现代工业相结合,按照高起点、新奇特、示范性发展成支柱性产业。争取到2015年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地区生产总值6%,打造10个以上文化产业专业聚集园,设立每年1亿元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促成2至3家上市文化公司,资产过10亿元的文化企业力争达到20家,培育10个以上国内外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名牌文化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产业发展排头兵。

二、文化与经济并轨,建立区域发展新引擎

1、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切实整合天津文化资源。通过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服务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高附加价值。同时,以现代服务业建设,改善、提升天津人居环境、产业环境、商务环境。主打服务牌建设环渤海经济带的商务会展贸易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

2、加强亚洲文化及文化产业交流,吸引先进的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经验与管理技术。使天津成为亚洲文化贸易交流中心、亚洲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文化产业基地既能拉动环渤海经济圈,又能与北京、上海错位,确立天津在环渤海,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文化贸易一线地位。

3、建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交易中心。现代国际关系中,文化交流是最主要的主要方式。文化成为国际形象、经济地位、城市形象的体现。在国际文化的竞争中,文化产业是竞争的主要载体和力量。天津应该把握机遇,建设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出口和文化对外交流的桥头堡、生产基地和信息技术中心。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功能

1、利用文化产业进一步拉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区域服务和区域品牌。天津文化产业建设首先要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方面着手,打好“服务牌”、“中华牌”,发挥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滨海新区既是天津的新区,也是环渤海的新区、全国的新区。因此,更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宽广的视野统筹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推动区域发展,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体现滨海新区的引擎功能。滨海新区在未来服务和带动环渤海经济振兴中,将发挥出五大功能作用: 一是制造研发功能;二是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功能; 三是滨海休闲旅游功能;四是改革创新示范功能;五是宜居生态功能。文化产业中的创意制造、文化贸易、娱乐演艺、娱乐休闲等文化产业是实现上述功能必不可少的产业支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产业链式开发,能够更加高质高效地完成产业建设。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品牌化已是文化产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势在必行。

四、促进文化产业进出口贸易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既是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交汇点,也是“东中西”板块与“南中北”板块在环渤海地区的连结点,可以接东部,可以辐射西部。在对外贸易关系中与蒙、日、韩、新、港、台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港口型外向型的城市和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工业城市,天津应该借此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和文化交流。

向内整合东西部文化资源,向外积聚亚太文化资源。学习日韩文化产业技术和经验,创建中国亚洲文化交流中心。近期成立的亚洲文化联盟为天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进出口提供契机。借此成立的打造亚洲文化产业园区,为天津确立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至高点奠定良好的开端。

五、核心项目建设——亚洲文化产业园

滨海新区亚洲文化产业园以天津文化区位的地缘优势,借亚洲文化联盟成立为契机,建设亚洲文化交流基地与北京定位不同。天津滨海新区以亚洲文化交流中心为主要定位,背靠三北,面向东北亚,辐射亚太文化及文化产业交流。

1、以亚洲文化合作与交流为核心,促使天津及滨海新区形成规模化的亚洲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通过动态体验性与互动性为主的活动经济项目,打造现代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链条,拓宽滨海新区旅游资源的深度和广度。

2、形成软硬件配套设施齐全,研、产、学、贸一体化的环渤海文化产品集散地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数字/信息产业、网络科技、活动经济、文化创意等跨媒体经营的手段,完善现代化“多媒体超级走廊”的软、硬件设施,加速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工业制造产品的高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文化工艺产品和民族文化商品出口基地。

第5篇

一、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新问题

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对两岸社会融合将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1、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

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认同一样,都可以使两岸人民产生强烈的“自己人效应”。所不同的是,文化价值认同比文化认同有更强烈的情感因素、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更主动的践行。文化认同只能使两岸产生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缘联想,价值认同却能使人产生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的政治联想。两岸文化交流有着心灵对话与情感沟通的重要作用,但两岸文化交流的终极价值是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塑出两岸新的文化认同,结成促进两岸全面融合的新的文化纽带。“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势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②由文化认同走向价值观的整合,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

因此,两岸文化交流必须牢牢把握“认同”这个核心价值。但从两岸交流的实际情况看,文化交流不但明显滞后于经贸交流,而且文化交流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如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文化市场轻文化内涵,重文化消费轻文化整合,重经济文化轻精神文化等现象。两岸文化交流的泛物质化倾向,不利于两岸社会融合,不利于寻求两岸文化价值认同中的共识与差异,更无法达到两岸文化交流的最终目标,即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包容差异、互利共赢、心灵相通中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实现统一。

2、对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两岸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共同的传统价值观念,共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毋庸讳言,台湾在历史上经历过荷兰、日本等殖民主义的统治,多少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1949年政权退台后,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与母体文化有着不尽相同的新特征。但这些从自己母体文化发展逻辑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差异性特征,并不能改变自己从属于母体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正是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和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才有今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因此从根本上讲,台湾文化并没有生成一种与中华文化完全不同、存在着本质差别的文化,台湾文化与大陆各民族、各区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有些台湾同胞却认为,台湾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但已经形成了自主的台湾文化,或者说跟中华文化已经没有关系,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对立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主要在于执政后,在教育文化领域中宣传“台湾文化主体性”,大肆推行“去中国化”。

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后果非常可怕,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否认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实际上就使两岸文化交流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发生了变化,这会对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带来困难,对两岸的文化融合形成阻力,对构建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十分不利而且有害。

3、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及现代化存在认知差异

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存在认知差异。部分台湾民众因20世纪60--70年代大陆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曾走过一段弯路,认为传统文化在大陆支离破碎,质疑大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就大陆而言,赞赏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并不赞同岛内某些并不理性的指责;更不主张打着各种旗号,进行中华文化正统性之争。

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两岸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但自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两岸选择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走上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于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期间两岸又都曾在意识形态宣教上有过一定程度的极端做法,导致两岸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发展产生认知差异。台湾将大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化”。大陆也并不赞同台湾过度依赖所谓西方民主、自由,过于强调本土文化的做法。

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这种矛盾虽与异质文化间的冲突有本质的区别,但不利于两岸敌对情绪的缓解与不信任感的消除,也会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推进。

4、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存在认知差异

中华文化是连结两岸同胞的文化脐带,在两岸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的特殊历史年代,对维系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与整合,在增进两岸同胞了解、加深两岸同胞信任、促进两岸社会融合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两岸文化交流也有推动消除两岸政治歧见、推进政治和解的功能;两岸文化交流特殊的溢出效应,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在内的两岸全面交流起到独特的作用。

然而两岸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有差异。大陆并不赞同将两岸文化交流泛政治化的做法,但同时认为两岸理应尊重并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消解两岸政治歧见、弱化两岸敌对情绪、促进两岸统一方面的作用。而台湾在蓝绿对峙的政治生态及美国压力下,某种程度上希望两岸的文化交流是脱政治性的、“柏拉图式”的交流,或者希望两岸文化交流的溢出效应仅限于经济、社会领域。等“”势力更是将两岸文化交流污名化,将其视为大陆“吞并”台湾的前奏,当然不会理性看待两岸文化交流对两岸政治关系促进的正面意义。

若两岸长期就两岸文化交流的功能无法聚同化异,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5、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存在认知差异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多为区域性、局部性、短期性,缺乏统筹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的规范性。由于交流机制的长期缺位,两岸文化交流中政策措施的不对等、交流规模的不对称、交流领域受限等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处理,所引发的如学历采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规范、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等现实问题,都亟待通过稳固的交流平台,通过制度性的文化交流逐步解决。因此适时商签两岸文化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化、制度化,已成为两岸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6、对民主等政治价值观念与祖国统一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两岸统一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早年台湾拒绝同大陆统一的理由是强调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岸的生活质量不同,甚至担心统一了大陆会把台湾的财富拿走。

伴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两岸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差异但生活水平越来越接近时,台湾岛内出现了另外一种拒绝和平统一的理由:大陆的民主制度不如台湾的民主制度先进和优越。从台湾的学者到普通民众,从蓝营到绿营,对大陆的政治体制不认同甚至有攻击言论,对台湾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十分认同并将台湾的政治制度看成是绝对优越于大陆。

但大陆对这一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民主制度与和平统一没有必然联系;大陆目前的民主政治是适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需要的。

二、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的途径

两岸社会的大融合,需要不断扩大两岸民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为此作者基于两岸社会融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建议。

1、树立共生与发展理念,构建两岸文化价值认同

有学者指出:“实现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根本路径就是透过两岸共同发展,培植两岸共同利益,形塑两岸共同价值,加快两岸同胞情感趋融、价值趋近、认同趋合的进程,加快两岸一体化进程,建构两岸共同体。”两岸文化价值认同,诞生于两岸同胞频繁交流的实践活动中。透过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形成共同的生活圈、生活方式,促成两岸语言、价值的趋同化、同步化。

近年来,大陆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理念,都获得了台湾民众广泛的认可。因此,不仅应当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同胞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应当让他们了解大陆民众价值观的最新变化,使两岸民众互相认可与接受,为两岸最终的统一奠定心理基础。

同时,努力寻求两岸文化的共通之处,包容两岸文化的差异,寻求两岸文化价值的对接。为此,可以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交流。目前,大陆涉及台湾民间民族文化遗产(如祖庙、祖墓、寺庙、礼仪、民间音乐、工艺和民间建筑等)需做好普查、抢救、传承工作。此外,台湾提出将阿里山、日月潭等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陆要鼎力支持。两岸“要共同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正确梳理台湾本土认同感,将台湾乡土情怀引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本土认同感、乡土情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与正当的情感诉求,与中国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的。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有着不同于大陆其他地方文化的特殊性。要充分了解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现实政治文化生态,客观地看待台湾民众的历史悲情,不要简单地把“台湾意识”理解为“”意识。因此,大陆要在学理上梳理本土化的合理成分,将乡土情怀引导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3、加强历史记忆,构筑两岸共有的精神家园

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构成两岸同胞国民身份的核心和安全保障,是增强台湾同胞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国认同的核心内容。为拉近两岸民众的情感,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一方面,要强化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纳一些台湾学者的建议,选择一些合适的历史文化议题,如、、等,“以藉此培养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

另一方面,要逐步消解两岸间差异性的历史记忆。通过加强两岸的文教交流,来不断消解两岸的差异性历史记忆。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整合,可以考虑设立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基金,资助不同层次的政党、城市、学校、工会、协会、学会交流,扩大两岸文化交流范围与基础。

4、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努力构建制度化的互动体系

“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文化ECFA”的协商签署,已经成为两岸的共识。有学者提出可先谈框架后充实补齐细则。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文化管理机构的对话机制、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机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机制。两岸可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协商签署“文化ECFA”事宜。但目前在双方尤其是台湾方面认为商签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两岸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就具体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如教育、影视、出版传媒等商签交流合作协议。

事实上,两岸交流合作一直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推进。如在国共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提出了“积极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7项建议;在2009年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6大类29项“共同建议”中,有5大类26项涉及两岸文教、文创产业和新闻交流的内容。在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22项“共同建议”中,有10项涉及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内容。上述建议内容有许多已取得积极进展。

5、设立文化办事机构,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两岸建立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针对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议题,持续进行深入且全面性的讨论与协商;此外,两岸可设立文化办事机构,办理、推动并维系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事务,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第6篇

2月21日,应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品牌目《城市1对1》的邀请,重庆市牵线重庆市巴南区与台湾南投县相关人员共同参与这个目,录制了文化高端对话节目“不朽的音符”。通过央视这一平台,巴南与南投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展开了友好对话和交流,双方在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等交流合作方面达成共同意愿。

重庆市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台湾南投县文化基金会,还在北京签订了《重庆巴南区与台湾南投县文化交流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文化、艺术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木洞山歌与歌仔戏唱晌央视大舞台

在节目录制现场,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喻良华与台湾歌仔戏传人、台湾明珠女子歌剧团花旦李静芳女士同台竞技,精彩展示了巴南木洞山歌、台湾歌仔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首先即兴演唱木洞山歌,获得全场掌声。之后,他针对文化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精彩演说。李建春认为,经济可以让一个地区强大,文化则可以让一个地区伟大,能够使一个地区走得更远。巴南独特的民间文化资源是巴南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重新唤起民族记忆。据了解,近几年来,巴南区把非遗保护传承作为打造城市品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在队伍传承、理论研究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台湾南投县县长李朝卿与李建春激情互动,现场演唱了台湾本土传统戏曲歌仔戏的一个名段,并对巴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传承保护措施表示赞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当前两岸交流的良好态势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新的生机,不管是木洞山歌、接龙吹打、歌仔戏,还是妈祖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如果懂得利用好‘非遗’品牌,对大陆和台湾都将带来巨大的收益”。

通过巴南区与台湾南投县两城市的“非遗”管理者、传承者对话,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谈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弘扬的看法和观点,交流彼此经验,相互促进文化交流,整个节目录制下来,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李建春与李朝卿还当场表示,巴南区与南投县缔结为兄弟城市,共同推进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事业。

签订文化交流备忘录

为进一步深化两地的文化交流,形成常态交流机制,经过双方商议,决定签署两地文化交流合作备忘录。签约内容显示,双方同意建立沟通机制,鼓励并协助对方从事文化、艺术、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组织和个人,通过文化对话、学习考察、学术交流、地方文化推介展示等形式,共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共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期待在此基础上,促进双方在旅游、商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与交流。

重庆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台湾南投县县长李朝卿、重庆市会长吴凯琦、台湾南投县文化局局长游守中,以及两地的文化人士出席了签约仪式。

第7篇

    

    地方文献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某一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地方文献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文种多样,文献内容复杂不同,各民族间文献交流融合特征显著等。

 内蒙古地方文献是指有关内蒙古地区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种文献,文种上主要包括蒙文文献和汉文文献两部分。内蒙古地方文献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蒙文文献更是独树一帜。内蒙古地区地处北边,历来民族活动频繁,语言文字复杂,这使得其地方文献发展与内地汉文化长期单一影响下的地方文献相比较,显得更加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因而也具有与内地地方文献迥然不同的特点。

 1         内蒙古地方文献更多地体现出民族意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内蒙古地方文献并非只具有单纯的地域概念,而是更多体现出民族意义。可以说,自从内蒙古地区有文字记载以来,该地区民族间的交流也便自始至终地被记述下来。在这种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地方文献,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融合的印记,这从内蒙古地方文献的文种上能得到充分表明。内蒙古地方文献的文种从北魏时期起便一直纷纭多样,有汉文文献、蒙文文献、满蒙合璧、藏蒙合璧,甚至还有梵文文献。具有明显多文种并存的文献现象是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地方文献的主要差异,而象内蒙古地方文献这样涵括了中国数个主要文种,则表现出该地区多民族互为影响、融合的激烈程度。单看汉文文献,它集中反映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内蒙古地区的交流史。最早在战国时,汉族人民即在该地垦务戍边,到清朝统一蒙古部落,大批汉人来到塞外,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解放后,汉族与蒙、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平等相处,共同为内蒙古的经济文化繁荣而努力,汉族的活动使汉文文献从古至今都是内蒙古地方文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汉文文献不仅是历史过程的反映、记录,同时也担负了传播汉族先进文化科学知识的重任。没有汉文文献的介入,蒙文文献不会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再从蒙文文献来看,它不仅仅是为满足内蒙一地蒙古一族的自身需要,它也担负着内蒙古地方文化向外辐射的功能,如保持邻近八省区蒙古族聚居的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又如国际研究蒙古学的需求。蒙古族文学艺术、医药等方面的文明贡献也正是通过蒙文文献的传播得以在整个中华文明中占据一席之地。内蒙古地方文献中的语言工具书,也是出于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出诸如蒙汉会话、满蒙会话、蒙文文法等书籍,它们可以说是内蒙古地方民族文化传播交融的见证。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它的历史发展总是伴随着多民族交融的过程,因为它的文献也总是超越了地区意义。从这个角度,笔者在理清该地区地方文献发展脉络时,尽力更多地从民族交往、文化融合上把握。事实上,这种划分也正反映了内蒙古地方文献“更多表现出民族交融的文化意义”这个重要特征。

 2         内蒙古地方文献发展更多是中华文明整体带动的结果

从内蒙古地方文献自身来看,由于经济文化长期较为落后,内蒙古地方文献的发展自动力不足,其发展更多的是中华文明整体带动的结果。从脉络上看,内蒙古地方文献史有着较清晰的发端(清以前)、初兴(清末、民国)、发展(建国以来)的阶段性特征。由于文化底蕴不足,其发展并非随蒙古族武力全盛而带来文治大兴,元朝时蒙古族虽拥有四海,内蒙古地方文献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但与同时期的内地相比,只不过是涓涓细流。真正的兴起集中于近代,尤其是建国之后,在经济发展、与内地交流频繁的基础上,党和政府积极发展内蒙古文化事业,出版了大量文献,带来了当地文献事业的繁荣。这充分表明,纳入国家整体文化发展、协作的轨道,内蒙古地方文献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

 3         内蒙古地方文化的发展起始于地方文献的繁荣 

从地方文化开发角度来看,一般而言,是整体文化发展促进了地方文献发展。但在内蒙古,习惯以游牧为生产、生活方式,它的文化发展是缓慢而单纯的,不可能在短期内靠自身的力量立即达到多层面的现代文明高度。这样,浓缩了大量现代信息的图书、报刊文献便成为摆脱地区落后的重要工具。当地区文化普及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又为地方文献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内蒙古的许多地区,地方文献的发展就是经过了这么一个先由文献带动文化发展,然后又由文化促进文献发展的阶段,这种地方文化起始于地方文献的繁荣的发展过程,是我国早期文化发达地区的地方文献所没有经过的。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3)

第8篇

文化战略奠定了一个城市、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路径和走向,随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的地位得以提升,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成为世纪之交世界各首都城市文化变革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本文将北京的文化战略置于这一宏观视野中,并通过北京与国际重要首都城市华盛顿、伦敦、巴黎和东京文化战略的对比,从文化发展战略的理念、目标定位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北京在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并阐释了国际首都城市文化战略对北京的启示。

一、国际视野中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

当前,文化价值观的交锋日益激烈,文化创新在城市和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文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退,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只有从深层次上解决束缚文化发展的障碍,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顶层设计”一词。所谓文化领域的顶层设计就是站在文化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性地协调统筹与文化相关的各种要素、关系,深层次、全方位地对文化的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设计。文化领域顶层设计的目的在于,要从根本上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各种束缚,在实践中树立总控全局性质的价值观或理念,具有整体性、方向性和宏观性的特点。作为对未来的一种整体性筹划,顶层设计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应用表现为文化战略。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重视文化的顶层设计,就本文由收集整理是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文化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对文化的发展进行统筹,明确城市文化发展的定位、目标和措施,从而系统地进行文化建设。

文化战略是一个城市、国家和地区根据内部和外部的文化关系而制定的一种具有方向性的发展选择,是一种竞争性的策略。当代世界各首都城市在制定其发展战略时,都将文化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察,作为城市发展的要务来部署。

世界四大首都城市,华盛顿的文化战略凸显意识形态在城市发展中的构建,对内维护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注重文化艺术和公共设施在价值导向中的作用,对外将文化渗透扩散至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政策之中,服从于国家全方位的文化扩张与渗透。伦敦的文化战略以创意文化的发展为导向,确立了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主导性地位,提出以创意产业的勃兴来推动城市的转型发展,利用创意产业在促进文化、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效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巴黎的文化战略确立了以文化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顺应法国所主张的“文化例外”和“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国策,是站在保护和发展法国文化的高度,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主权的高度来实施的。东京的文化战略以增强东京城市文化的活力和魅力为导向,通过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激活东京的文化资源,展示东京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和国际前沿的文化视野,通过创造性的文化生产拓展东京的文化影响力。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彰显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的文化魅力,创新驱动文化发展,北京市将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作为首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服务国家创新战略,2012年9月,北京市提出最大限度地发挥首都科技创新优势,以首善标准率先在全国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北京文化战略的确定与实施,从国家战略全局的角度看,是新历史条件下,国家在顶层设计上的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它要求加强文化在首都未来发展和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首都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优势、文化事业优势以及科研优势,推动北京创新发展,促进首都文化建设。

二、国外重要首都城市文化战略与北京的比较

文化战略根据城市自身不同的文化关系,在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各有侧重。本文选取战略理念、定位和实施措施三个层面,将北京与华盛顿、伦敦、巴黎、东京四个首都城市的文化战略进行比较分析,以深入把握北京文化战略在实施与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理念比较

城市的文化理念是在城市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它直接影响或主导着文化战略的制定,以及在城市发展中人们对待文化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文化理念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一旦形成便作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内化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影响对文化问题的决策。

华盛顿的文化理念,奉行文化的渗透与扩张。这一理念从根本上受制于美国整体的国家战略。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利用其在文化方面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渗透,使目标国认同和接受美国的文化符号及价值观念,谋求在世界的“话语霸权”,从而在文化和思想上达到对其他国家操纵和控制的目的。

伦敦的文化理念,追求文化的创意与创造。英国1992年公布的《创造性的未来》中指出“创造性”为英国今后长期遵从的文化溯求。对伦敦而言,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使伦敦不再是唯一的世界中心,随着20世纪后半期伦敦第二产业的不断衰落、对泰晤士河的治理以及因工业发展而给伦敦带来“雾都”之称的反思,最终使伦敦确立了以文化创意与创造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并以此为支撑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保持其世界中心的地位。

巴黎的文化理念,强调民主化为主。巴黎是一个文化和艺术积淀浓厚的城市,法国文化部在设立之初就将让最大多数的法国人接触法国文化,使得法国的文化遗产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部门的职责,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主张文化不是奢侈品,不应被资本、权力或市场垄断,而应为所有人服务。

东京的文化理念,以凸显文化独特性为重点。日本在“战后”一直致力于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形象的塑造,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文化立国”的理念后,便通过树立本国文化的独特性来提升日本在文化上的自豪感,并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展示日本的文化形象。

相比较而言,在发展理念上北京并未真正将文化视为北京安身立命的根本,尽管在“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强调“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对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的驱动作用,对文化在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色城市构建、国际形象塑造以及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认识有所加强,但“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仍未彻底改变,对文化的保护还未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尤其是面对地产开发,对文化遗产、历史古迹的保护力度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如2012年1月,已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文物部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拆除,成为北京近年来“最恶劣的文物毁坏事件”;[1]同年12月,北京钟鼓楼附近的66个旧式四合院被划入拆迁范围,引发民众争议。[2]因此,与华盛顿、伦敦、巴黎和东京四大首都城市相比,北京以文化为发展基调的战略理念仍需进一步强化。

(二)发展定位比较

城市文化定位是城市根据自身的文化条件,为城市在未来区域发展或世界竞争中所设立的目标,它将城市文化中的某些要素予以突前,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使之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个性。城市文化的定位是城市文化战略的核心,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首要环节,它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科学鲜明的文化定位能彰显城市在发展竞争中的差异性优势,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和吸引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在定位上,北京与华盛顿、伦敦、巴黎和东京等首都城市存在着差异。

华盛顿的文化定位。华盛顿是世界上少有的仅以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城市,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在整体定位上以服从于政治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文化在价值观建构中的整合和调控作用,彰显美国的价值理念。

伦敦的文化定位。伦敦以建设“模范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城市”和“卓越的创新文化国际中心”为发展目标,并在此过程中,突出文化创意和文化多元性在城市发展中的特色,维持伦敦作为世界文化大都市的形象和地位。

巴黎的文化定位。其以保持巴黎作为艺术之都的世界地位,积极保护民族艺术,以及巴黎老城区的历史古迹、艺术建筑和文化遗产,培养城市的文化氛围,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为目标。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寻求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平衡,延续巴黎独特的文化身份。

东京的文化定位。东京在战后经济得以迅速复苏,在20世纪80年代便将东京定位于在世界上能够代表日本的最主要的城市。《东京都文化振兴方针》(2007)中,提出要在2015年将东京建设为文化魅力感受型、文化富裕型和具有丰厚文化创造底蕴的都市,展示东京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多样性。

文化是首都北京在未来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和优势,北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集中和传播之地,也汇集了全国最多的科研院所、演艺团体、文化设施。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将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在2011年12月北京市又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首都建设成为在国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2012年9月北京市在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首都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将首都初步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北京虽然在目标定位的设立方面有明确的表述,但与华盛顿、伦敦、巴黎和东京四大首都城市相比较而言,在世界首都城市文化体系发展定位上还缺乏较为突出、精准的文化特色。如华盛顿彰显政治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伦敦突出现代创意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巴黎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对城市文化身份的塑造、东京则凸显文化活力和文化多样性在城市中的地位。而北京由于城市功能的重叠,在文化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从思想道德显著提升、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体制活力迸发、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城市文化魅力彰显、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等七个角度对首都的文化发展进行了论述,尽管概括较为全面,但文化特色并不突出,具有鲜明特质的文化个性不强,在文化定位凸显差异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政策措施比较

政策措施是文化战略得以实施的制度保障,也是对文化理念和目标定位的展开和具体化,完善的保障措施有利于文化战略的顺利推进。华盛顿在文化战略的实施中,从城市规划、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增强城市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华盛顿在建城之初,便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国会大厦为城市中心和最高建筑,体现国家立法机构所行使权力的至高无上;在城市中轴线的设计上,确立了东西轴和南北轴的主次之分,体现了美国政体中立法对行政的授权和司法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在国家大草坪中,以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修筑纪念碑、纪念堂或雕塑,如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二战雕塑群、越战纪念碑等,增强国家大草坪作为公共空间的政治记忆和与民众的互动。

伦敦文化建设的开展体现在以市长名义颁布的战略草案中。《伦敦:文化之都——发掘世界级城市的潜力》(2003)和《文化大都市——伦敦市长2009-2012年的文化重点》(2008)作为第一和第二份战略草案分别由市长利文斯通与鲍里斯·约翰逊颁布实施,两份草案均从12个方面对伦敦的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规划。2010年,约翰逊公布了第三份文化战略草案,即《文化大都市——伦敦市长文化战略草案:2012年及其以后》,这一草案着眼于伦敦文化战略在2012年后的发展,草案提出要通过拓展文化发展渠道,加大对教育、技能和职业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和公共领域,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加强大伦敦市政府与其他文化机构、组织的协调,努力维持伦敦作为一个世界级城市在文化层面的地位。草案还指出,2012年伦敦奥运会既是文化和体育的盛会,也为伦敦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应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中,将这些文化遗产纳入到区域发展的规划之中。

巴黎的文化保护表现在几个层面。首先,巴黎执行了自“二战”以来所颁布的文化规划及法律法规,遵从“历史、文化和美学视角下的遗产重要性”、“城市与景观之间的和谐”、“拆除和损坏风险评估”等原则,对老城区中的街道走向、沿街建筑的样式以及新建楼房的高度等进行了严格的保护或监管,并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和开展民众有较强参与性的“巴黎秋日艺术节”、“巴黎不眠之夜”等公共文化活动,促进人们与建筑古迹、文化艺术的互动,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其次,为了缓解老城的拥堵状况并加强对古旧建筑的保护,巴黎于2004年公布了“大巴黎计划”,以利用城市郊区发展卫星城为主要方式,拓展城市的文化空间。第三,为了增强巴黎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中的地位,经法国的倡导和推动,2001年和2005年瞩目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分别在巴黎公布于世,这极大增强了巴黎在世界的文化影响力。

东京着力于对文化活力和文化魅力型城市的打造,注重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2006年,东京政府推出的《十年后的东京——东京在变化》中在述及文化的部分时提出,要充分利用动漫产业等优势文化产业提升东京的城市魅力及国际地位。2009年,东京知事推出了“天堂艺术家事业”项目,通过为艺术家提供适宜的艺术创作环境和“城市中的剧场”,培育艺术氛围,提振东京的观光和文化事业。为进一步实现《东京都文化振兴方针》中为东京描绘的文化发展目标,东京在2011年推出了《〈十年后东京〉2011行动计划》。该计划从领域确定了东京2011—2013年的发展规划,在文化发展方面,指出东京要重点加强“展示平台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和“与其他城市或民间事业者的合作”等三个方面,以提升东京的文化魅力和产业能力。

相比较而言,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塑造方面,较少缺乏华盛顿城市规划的整体性设计,以及文化设施与人们之间的互动式交流。与伦敦相比,北京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上缺乏文化领域的顶层设计,缺少从推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科技文化创新之城的高度,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的科学规划。尽管在“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但仍未打破原有体制按行政部门、层级和区划配置或规划文化资源的方式。由于未能从首都城市宏观的视角对各区域、各部门、各行业进行科学统筹,区域重建、管理重复、行业混乱等现象多有发生,制约了政策的协调推进。在文化保护和推广方面,与巴黎相比人们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性较差,对文化保护的意识不强,在政策的执行上也多有不足。北京传统的城市文化特色在商业性地产过度开发、“建设性破坏”、“异地迁建”等行为的冲击下逐渐消失。北京300余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央行政单位占用了90处,为市区等单位占用了100余处,仅40%的对外开放率严重限制了历史建筑、文化遗迹等在文化展示、传播、推广等层面的效用发挥。[3]与东京相比,在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方面,东京已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动漫创意产业。动漫产业不仅是东京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且通过东京国际动漫节和“动漫外交”等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动漫业在提升东京国际形象、活跃文化氛围等方面作用明显,相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产值虽在2012年1—9月份达到gdp的12.9%,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4]但各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创意性不强,具有世界显著竞争力优势的文化行业并未形成,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国际重要首都城市文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北京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文化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竞争中争夺制高点的焦点。目前,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已进入实施阶段,针对首都北京的发展实际、发展目标及与国际首都城市相比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可以以下方面着力加以完善。

第一,增强国际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研究,加强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与设计。按照中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都要从发展战略高度统筹文化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从国际首都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的高度,制定符合北京发展的文化战略规划。首都的文化建设是北京参与世界文化竞争,构建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内容,因此应从首都城市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结合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的性质功能、文化发展的现状、格局,高起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文化发展予以设计。在城市大竞争的时代格局中,充分将首都文化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复兴以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高度,在“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格局中,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文化话语权。

第二,强化文化保护意识,彰显首都文化特色。保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的挖掘、保护与延续,不仅是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特色世界城市必须思考的文化问题。从国家首都和从国际首都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的高度,将首都文化保护作为延续历史文脉、传承民族文化优秀价值观和美学观的重要途径,将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文化个性作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塑造国家和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遗产层面,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加强整体保护意识,着重处理好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物质形态保护与非物质形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针对北京中轴线区域的“碎片式”开发,[5]应制定整体性的保护规划,对中轴线保护范围内的建筑数量、色彩、高度、格局等做出严格限定。

第三,提升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社会文化效益。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娱乐、休闲基本需求的服务,也是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重要标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的四级体系虽已在全国率先完成,但存在文化服务内容单调、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借鉴巴黎利用遗产日、艺术节普及文化的做法,应以各种形式鼓励人们参与和互动,切实打造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将之作为拓展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与载体,提高活动的社会效益。同时进一步增强公共设施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尤其是针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的历史建筑被占用的情况,可采取腾退或新建筑功能置换等方式,确保公共设施的文化效益。

第9篇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文化交流音乐教育改革

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一)进行文化交流是发展的必然

首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各有千秋,双方皆具有艺术文化特征,有价值且有必要在世界领域中传承。但同时,音乐文化的存在并非完全以物质形态为主,其更多是以精神和意识形态为主进行传播。而人们对于艺术和精神思想的追求皆不受制于空间限制,故在中国古代就常有西方文化传承者进入到东方境内进行交流。其次,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仅在内部进行,国家必须要不断接触新的外部环境,不断与外界进行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国家才能够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中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因此,东西方进行文化交流无论在哪个时间段内都属于必然现象。

(二)可拓展外部交流空间

国家在开展文化外交的过程中不能仅专注于一个方向,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艺术文化体系,每个文化体系都具有可取之处。国家之间建立文化外交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平等状态下,也就是说,我国需要保证自身的文化体系具有传播价值,如此方能不断开拓外部交流空间。而在保证自身传播价值后,国家便应该不断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扩大东方文化传播的渠道,这样便能不断拓展空间,直至令东方文化能够持续在西方文化空间中加以影响。

(三)可互补并更新我国文化属性

东西方文化均发展多年,双方都具有极为特殊的发展价值。双方文化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精炼,在传承过程中会有一些落后的元素被移除,于是文化体系内部便会出现一定的空缺。这种空缺会在短期内形成发展缓慢局面,例如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便在传承过程中受到阻碍。而各个国家为了保证自身文化能够持续传承,就必然会选择融入一些外国的文化元素,取对方体系中的优质部分来填充或糅合到本国文化体系中,两种文化元素进行组合和发酵,就会形成另一种创新形态的文化发展结构。而一个国家在完成发展创新后,国家的文化属性也会从单一的对内或对外发展更新为多元化发展状态。故实现东西方文化交流,实际上就是实现了文化互补,具有落实的必要性。

二、我国音乐教育面向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亟待转型

中国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而音乐文化的成型也源自古代,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征。拥有历史文化价值仅能够说明其对于中国而言具有特殊的含义和价值,中国人应该将古老的音乐文化铭记,这却并不代表坚持传统音乐文化一贯的发展形式具有可行性。我国音乐教育也是如此,传递知识、呼吁传承是我国长期使用的音乐教育方法。但如若国内音乐教育体系长期未能更新内部素材,那么长此以往就会落伍于他国。令学习者产生厌倦情绪,进而一方面会令学习人数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也会降低音乐文化传承的实际效果。因此,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加以转型,而音乐教育作为发展中的核心类别,也有必要进行转型,如此才能配合宏观发展诉求。

(二)多元教育已成为教育转型方向

近年间,国内逐渐开始呼吁音乐教育体系的转型,转型方向即为多元教育。多元教育以本土教育为核心,以其他国家的文化体系作为融合性元素,旨在通过多元的文化传递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奇、更有价值的文化教育服务。当多元教育成为教育转型的基本方向时,我国音乐教育便也应该朝着这一方向及时改革。如此,能及早令音乐教育成为具有多元化特色的现代教育课程,及时为学生提供来自于各个国家的音乐艺术文化与学科知识。

(三)面向东西方文化交流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国家开展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培养专业的音乐艺术人才,但深入研究可知,音乐人才的含义绝不仅仅为音乐的呈现者。国家需要的音乐人才是具有活跃思想、艺术思维,能够以自身音乐素养、音乐审美为核心进行创新创作的人才。因此,国家开展音乐教育的重点绝不会围绕在技巧方面,更多的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而当学生仅能学习内部知识时,他们的眼界以及音乐审美就会停留在中国传统音乐层面,无法对外国文化产生认知,也无法产生新的创作思维。当音乐教育直接面向东西方文化交流时,校方和教师便都会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来自于西方的音乐素材。学生可以在过程中积累自身的音乐审美经验,提升音乐素养。

三、我国音乐教育改革路径

(一)以东西方文化交流为目标,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开展音乐教育的核心仍然以教学人员为主,也就是说教师个人的观念能够直接影响音乐教育的改革状态。对此,校方应为教师深造提供便利条件,保证负责音乐教育的教师能够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继而将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思维带入到学生群体中。不仅如此,除了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外,教师也应对具体的音乐理论体系进行研究,一方面要明确当前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也要适当采集外国音乐教育理念中的价值取向以及音乐思维逻辑等。教师的研究重点应该在于如何将两种音乐教育体系进行融合。只有坚定观念、深入研究,才能保证音乐教育在未来阶段中发挥正确的教育作用,为国家东西方文化交流事业做出推动性贡献。

(二)以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为核心,强化教育根基

国内的音乐教育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虽然需要适当吸收一些来自于外部的音乐艺术元素,但也需要大力维护本土音乐的重要性。当前,国人或多或少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但不可过分吸收外部文化而忽略本土文化。针对此,国内各个院校在改革音乐教育体系时便应该直接以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作为核心,端正多元音乐文化融入的“被动”特征。在教育领域中,强化本土音乐的教育根基属于必然行为,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都需要夯实对于本土音乐的传承态度,大力强调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的核心地位。

(三)以吸收西方音乐文化为形式,丰富教育结构

实际上,国内音乐教育体系多年来都在吸收西方音乐文化,之所以未能收获到更加乐观的成果,根本原因就是在融合和吸收的过程中并未积极创造。也就是说在吸收的过程中,多数院校都会在音乐理论教育层面加入一些西方音乐理论内容,却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西方音乐文化素材。因此,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不深入、不透彻,进而令学生无法在素材过少的状态下产生创新思想。对此,国内的各个音乐院校便应该大胆吸收、大胆融合,令音乐教育能够创新为具有新属性的教育结构。例如,可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作为主题开设新的教育板块,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对比性素材。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和对比学习到多个国家的音乐文化,学生在日后的即兴表演或创作过程中便也能够利用西方文化进行创作,进而成长为具有多元化音乐文化素养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成为国家未来的作曲家和演唱家,利用音乐艺术不断吸引其他国家的艺术欣赏者,继而真正做到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面向西方。

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举措

(一)更新教学方式,突出多元化教学特色

首先,教师在传达新的音乐教育内容时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具体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构建完善的音乐实践场景,令学生在场景中体会和感受,明确多元化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其次,校方也可以适当改革课程设置结构,除了要在乐理课程中加入西方的音阶外,也需要传达一些文化传统和历史习俗方面的音乐文化素材。重点在于校方要在多个教学领域中融入西方文化,进而大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的音乐人才。

第10篇

一、跨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价值的交流在中越老等国全面合作关系中的作用

跨国旅游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交流与展示,有利于中越老三国间在政治与民族方面的往来、合作。处于新时代背景下,中越老关系融洽,三国之间形成了众多的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电影周、相互派送文化艺术团进行表演、中越老三国联合晚会等活动。在诸多行业领域,以不同形式进行旅游文化的交流,凸显出三国的国家形象,在软实力方面获得强化,三国之间存在的部分误解和分歧得以弱化甚至消除,拉近彼此的政治关系,获得一定的认同和信任。

二、关于发挥中越老跨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价值的思索

(一)注重旅游交流文化方面的合作

自中越老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后,旅游跨国民族风情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以利于彼此国家的经济进步和文化价值的凸显。依靠旅游的途径,使民俗风情,文化得到交流互换,让彼此国家人民得到感知。事实上,旅游与文化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活动的开展,让人们体会到不同国家的异域风情,文化魅力,吸引到旅游者的目光,起到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而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文化和民族风情,则对各国游客产生致命的吸引力,众多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凸显出中越老各自的传统特征,激发彼此国家的人民对跨国旅游之旅充满兴趣,使游客数量增加。

(三)尽快构建三国旅游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国际关系合作中,跨文化交流尤其重要,为了推广本国语言与文化,不同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在海外设置旅游民族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便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价值欣赏,增强彼此的友好关系,并凸显出民族风情与传统文化。通过在中越老三国当中设置各自的旅游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以文体比赛、文化展览、艺术节日演出等活动形式,促进中越老三国的文化交流,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为中越老三国未来在体育、教育、旅游,语言交流以及文化艺术价值方面的交流合作计划实施奠定基础。

(三)增加大型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数量

为了让中越老三国人民了解彼此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价值,增加大型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数量可谓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举办一些较为大型的民族风情旅游文化活动,常见的比如跨国文艺晚会、文化价值交流展会以及旅游文化节等。经过上述旅游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三国间的合作,便于文化的传播。并且文化产业的拓展也此过程获得发展。当然,外交与旅游文化间也存在关联,国家间的外交也常采用文化交流活动的形式进行。所以,开展中越老三国跨国大型旅游文化活动非常有益,可以增进中越老三国间的关系,促进各个领域的合作。

(四)推动三国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化发展

旅游和文化在每个国家中均拥有重要的产业地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要,进而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含有一定的旅游文化交流价值的相应产品。显然,这两个领域的产业有利于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在经济、民族风情、艺术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国、越南及老挝等三国人民依靠旅游文化产业兴盛和进步,完成对彼此国家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深入了解,比如: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区、电影、图书等产品的传播、交流,展示三国的形象,进而产生极大的影响力。针对旅游文化市场的规范和拓展,提升服务品质和产品创新能力,从而让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人民可以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国家民族情感、生活状态以及文化价值等。所以,加大促进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非常关键。

三、总结

第11篇

关键词:茶文化;对外交流;大学英语教学;应用机制;价值内涵

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整个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的客观发展状况看,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对外交流的表现状况和实际特征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优化茶文化的应用环境,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让整个茶文化元素应用实现了最佳效果。

1基于问题角度剖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欠缺

就目前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实施状况看,其主要欠缺在于开展教学活动时,未能将必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融入其中,从而大大限制了学生参与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影响了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效。通过多样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具体参与学习过程中,将自身掌握的技术以及理念素养,予以全面展现,当然,深层次剖析教学活动的具体状况看,教学体系的单一以及长期不更新,已经成为拦截和制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结合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推进实况看,其中存在诸多欠缺,而认知这些欠缺,不仅是我们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更是立足学生自身实际基础上的必然抉择,事实上,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欠缺及不足的因素是多样化的,而想要全面有效解决教学体系的欠缺点,就需要从课堂上全新课堂关系的有效构建,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等多个层级出发,通过全面创新与优化、完善,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妥善解决,以及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及价值内涵看,大学英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其不仅是一门知识内容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也引导学生充分准确认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具体关联。因此,就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创新推进的整体诉求看,如果能够从文化融入视角出发,尤其是通过开展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交流机制,从而才能满足学生培养的整体要求。在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当前中西方地区都有着该文化元素内容,因此完善的文化交流,其不仅是跨文化交流机制,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其能够赋予整个交流活动更多内涵和特色。

2文化内涵、素养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要求

在当前教学机制革新优化这一大的发展背景下,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想要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实现最佳效果,就必须从学生,以及整个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出发,丰富具体的教学元素,借助相关元素内容的丰富创新,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具有趣味性。不仅如此,通过融入其他元素,制定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相匹配的教学体系,也使得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培养体系实现高度匹配、全面融合。可以说,想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注重从文化内涵的丰富融入视角出发,通过集中发挥文化的魅力元素和价值内涵所在,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来品味教学活动的客观要求。教学需要创新,而产生这一意识的根源在于整个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要始终围绕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生培养的整体诉求,来进行学生教育与培养。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其必须从学生培养的全面性认知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元素内容,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3茶文化对外交流的整体内涵分析

茶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媒介,而茶文化更是我国文化机制成熟诠释的重要缩影,品味茶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亲身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在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创新推进过程中,茶文化的研究与应用,就更具备了发展可能,当然,想要真正应用好茶文化体系内涵,就必须对整个茶文化元素的形成历程、内涵要素等各项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深层次挖掘,从而构建完善的茶文化体系。融入茶文化元素,开展体育教学理论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全新教学方法,也是教学体系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展现。事实上,人文素养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而对于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与实施来说,其本身就是文化发展所推动的具体结果。总的来说,茶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几千年成熟发展之后的有效诠释和具体表达,可以说,整个茶文化资源中所包含的价值元素内容,不仅内容丰富完善,同时其更能够有效激发人们的各项思维理念,从而实现茶文化资源的引导与推动价值。而对于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发展应用来说,其实际上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现。在今天全球文化交流融合不断加快这一大的背景下,其也与各相关元素内容实现了有效融合,尤其是,在西方文明逐渐认可、并接受茶元素及茶文化之后,整个全球茶文化交流速度不断加快。就茶文化体系交流发展的成熟度看,其中充分融入和诠释了多元化元素内涵,尤其是文化元素深层次融合的今天,文明融入的背后,实际上是人类文明成熟发展的表现和诠释,而文化元素的多样化特征,也决定了整个茶文化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

4茶文化对外交流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结合当前教学体系创新发展的要求看,只有立足学生自身特点,以人文元素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以教学内涵丰富为具体的改革切入点,从而才能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形成历程和背景内容,以及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可以看到,整个对外交流过程的基础和前提在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和全面传递。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其展现了语言在不同文化交流过程中所具有的客观价值。所以,完善的茶文化体系,以及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的实施状况,其不仅仅能够为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元素丰富提供前提保障,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内涵,更能够有效弥补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文化元素不足等各种问题和欠缺。因此,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创新优化过程中,想要有效应用茶文化元素,就需要从以下思路,具体出发:在大学英语教学推进过程中,完善的人文素养和英语思维是目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必须充分注重融入的内容和理念,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系统化的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从而必然能够在丰富教学内涵的同时,完善教学机制,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更重要的选择合适的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表现状况以及交流机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实施过程中,其不仅仅是文化元素的应用,同时更重要的是文化思维和价值理念的全面融入,因此,从茶文化对外交流视角出发,完善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在满足教学诉求的同时,创新文化交流机制,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结合当前中西方茶文化体系之间交流层级不断深化,如今在学生具体培养时,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现在合适的茶文化元素内容,从而让学生直观、具体的感知中西方茶文化体系之间的具体交流和差异内涵。事实上,在茶文化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文化交流体系不仅是世界文化机制融合发展的整体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也让我们感受到文化机制与语言应用之间的具体关系。因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的实际开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度探究,其不仅能够提升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也实现了整个茶文化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

5结语

从问题视角看,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虽然实现了成熟而体系化的发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其更多时候将重点和精力放在了英语词汇、语法的学习和掌握上,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尤其是在当前文化深度融合背景下,只有融入完善的文化要素,才能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最佳教学效果。而在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时,可以看到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中包含了深厚而成熟的文化语言交流机制,应用该文化交流机制,将为英语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肖颖.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4,(15):147-152.

[2]马中红.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9):131-132.

第12篇

作者简介:顾江(1965D ),男,汉,江苏南京人,经济学博士,文化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公司与证券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经济,产业组织管理。)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创新为重点,充分凸显江苏文化产业竞争优势,采取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使江苏由文化资源大省变为文化强省。

关键词: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发展战略;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必将深入到文化层次。换而言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要有足够强的文化产业竞争优势,而这又要依托正确的发展战略。目前,文化产业辐射经济、社会,正以其强悍的吸附力和扩张力改变着地域间竞争的格局。

江苏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创新为重点,采取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使江苏由文化资源大省变为文化强省。面对这种新形势,找准自身的文化产业竞争比较优势,并适时将文化产业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内涵、地位和作用,提升总体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以加快“文化江苏”建设为中心,江苏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是多学科支持的区域文化公共政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多年来,江苏已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国家批准了南京大学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两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内社科和综合艺术类杂志发表过一些江苏文化和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文章,2005年江苏文化蓝皮书关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总报告,还得到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的批示。

近年来,关于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及发展战略的研究逐步兴起,即竞争力问题研究。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也逐渐建立完善。但竞争力问题毕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国内竞争力理论研究影响较大的为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理论。该理论的研究框架如下:城市竞争力=f(软竞争力,硬竞争力);硬竞争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软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其中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氛围指数和交往操守指数。此外,有关竞争力的理论还有文化产业竞争力及企业文化竞争力等。如祁述裕在其《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开创性地设计了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世界上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多侧面的比较,对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给予了尽可能准确的定位,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建议。企业文化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竞争力、行为文化竞争力、制度文化竞争力和精神文化竞争力四个方面的内容。

就产业竞争问题研究来看,关于产业竞争力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俄林的资源要素禀赋说,我们已经熟知。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以及威廉姆森等强调外部经济性、报酬递增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从产业区、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了产业的集聚竞争力。对产业竞争力最深入研究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90)在其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四要素加上机遇和政府的“钻石模型”,为研究产业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Rugman(1993)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构建了“双重钻石模型”;Moon、 Ruman 和Verbeke(1998)将“双重钻石模型”进一步拓展为“一般化的钻石模型”。Padmore和Gibson(1998)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GEM模型,这些拓展的钻石模型更多关注国家和区域的竞争力。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金碚(2003,2006)认为,体制因素和竞争所依赖的优势资源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非常大,提出了人气指数等评价指标。曾国宁(2006)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根本上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统一。徐占忱、何明升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种自组织力、协作力、耦合力和集群创新力。李孔岳、钟天送(2006)采用GEM模型,对汕头澄海玩具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刘林青、谭力文(2006)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构建了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模型,认为通过吸收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制造”的产业国家竞争力,而产业的企业竞争力并没有同步显著提高。

二、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优势

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与终极目标而越来越受到重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同年,世界银行在的《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报告中也提出,“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并能增加社会资本与社会凝聚力”。文化逐步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综合竞争力研究的兴起,人们对文化本身的竞争力也开始加以关注。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1.2004-2007年,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科研实力雄厚,人才汇聚,这些独特的文化底蕴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反之,经济实力的增强又为江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早在1996年,江苏就提出了“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200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纲要》,全面而科学的规划了江苏的文化大省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到2007年底,江苏文化大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科学发展观和“三创精神”正逐步成为江苏人们新的精神价值观,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有了根本性转变,文化发展的现代体系初见雏形,文化事业建设成就突出,一个覆盖全省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层与群众文化工作不断创新,人们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业不断发展,集团化带动作用增强,在优势与特色产业的形成中,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精品战略成效显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学艺术佳作纷呈。

2.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出现三个层次,经济越发达,竞争优势越强

江苏省城市文化竞争力水平不平衡,主要表现在:13个省辖市文化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次,排在第一方阵的是南京、苏州、无锡;第二方阵为常州、南通、扬州、镇江;第三方阵有徐州、盐城、泰州、连云港、淮安、宿迁。

三个方阵内部,第一方阵是苏州和南京“两强相争”,无锡则与两市相差较大,呈“两强一弱”态势。苏州在基础竞争力与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优于南京,在公共文化服务与传媒竞争力、人力资源与文化创新竞争力以及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方面逊于南京。无锡仅在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方面与南京、苏州相近,在其它指标上与南京、苏州都有一定差距。第二方阵中的常州、南通、扬州、镇江四市形成“四虎争霸”局面,文化竞争力差别不大。“四小虎”你追我赶,竞争激烈。在这一方阵中,常州文化竞争力最高,镇江文化竞争力处于末位。第三方阵的城市间文化竞争力指数相差也不大,各市互相角逐,呈“群雄逐鹿”之势。徐州是这一方阵的领头羊,宿迁处于末位,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宿迁在公共文化服务与传媒竞争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比较薄弱。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阵中的徐州和盐城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较高。

3.基础竞争力与文化资源是竞争优势突出

从2001-2005年,江苏文化资源竞争力指标一直居于全国第一。从总体来看,拉动江苏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的主要因素是江苏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环境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文化资源丰富等。但是,必须看到的是,经济优势与资源优势只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文化的最终发展还是来源于该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文化创新等主体竞争力的提高,同时,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文化资源是江苏文化竞争力的传统优势。江苏经济在十五期间的迅猛发展极大提高了其文化基础竞争力水平。基础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建设情况、道路密度,这些因素都是该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厚,境内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从1982年起,国务院先后三次(分别是1982年2月8日、1986年12月8日、1994年1月4日)批准并公布了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江苏省共有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徐州、淮安七座城市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和2008年又有无锡、南通两座城市入选,共计九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外,江苏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众多,名家迭出。现存的戏种有20余个,影响较大的有昆剧、锡剧、淮剧、扬剧、滑稽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戏等。

4.与兄弟省市比较,优势和挑战并存

北京、上海两市一直处于江苏前列。考虑到GDP、报刊发行量、图书发行量、社会零售总额、中外旅游者人次数、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等指标与一个地区的人口总量、自然禀赋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江苏与上述两市的差距十分明显。广东与江苏文化竞争力最为接近。基础竞争力、公共文化服务与传媒竞争力差距不大,江苏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竞争力高于广东,但是,人力资源与文化创新竞争力、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两个指标均低于广东省。除广东外,山东和浙江两省与江苏的差距也不是太大。

总的来说,江苏超过广东的指标主要是经济竞争力与对外文化交流程度以及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等,其文化创新竞争力远远不如广东。同时,广东的GDP、均绿地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过江苏,其基础竞争力之雄厚,不容小视。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广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江苏发达,其群艺馆、艺术团体个数,人均事业费等均高于江苏。与浙江相比,江苏的历史文化资源、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远超过浙江,但是,R&D投入占GDP比重、城乡恩格尔系数、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各地区人均事业费、均远低于浙江。近年来,浙江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文化研究与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加快浙江文化大省的建设,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山东是一个经济强省,也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很多指标虽然在排名上低于江苏,但是差距不大,江苏在人均绿化面积、人均公共图书占有量、广电覆盖率、居民文化消费系数、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上超出山东较多,但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则远低于山东。因此,江苏随时都有被上述三省赶超的可能。

三、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未来几年,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江苏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应是:率先实现文化现代化、文化国际化、文化产业化、文化平衡化,促进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事业与产业齐头并进,城市文化辐射农村,使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进一步提升我省思想文化凝聚力、区域文化辐射力、精神产品的生产力、文化性格的扩张力、体制创新的牵动力。实施“三优先”战略,即公共文化服务优先、品牌文化优先、文化产业优先。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繁荣的文化事业、先进的文化设施、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一)内容创意时尚战略

江苏要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着力点是进行文化创新,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更是实现代表先进文化的行动。文化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文化创新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文化创新包括对影响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发展的某些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的纠正和创新,以及对文化知识的改善和增进,对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较低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的提升等。江苏省文化创新包括以下内容:

1.文化精神创新。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是文化观念与文化精神的现代化。文化精神创新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创新,价值心理的创新。一个没有先进的文化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必定是没有竞争力的。江苏省委适时提出的“创业、创新、创优”就是对我省传统文化精神的创新与升级。要继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着力构建诚信江苏,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我们要根据新时代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解放思想,更新认识,确立全新的文化观念。只要有利于提高我省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我们都应当予以鼓励、支持和推广。

2.文化知识创新。文化知识创新包括个人的知识创新和国家、地区的知识创新,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创新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等。如果文化知识普及和创新的程度受限,特别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水平不理想,就会使文化创新基础欠牢,根基不深,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均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严重制约和影响文化现代化的创建。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知识普及与创新的载体和舞台。我省人均事业费投入较低,需要加大文化投入,优先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批代表江苏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项目,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重要社科研究机构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重大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在国民教育中扩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深入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优先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产业体系。根据中央的精神和文化工作的实际,当前我省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必须把握好这样几条:一是划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二是政府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三是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放低准入门槛,采取政策扶持,使之更快发展,尽快适应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与竞争。继续创新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方式,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形成国有资本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若干个文化圈或文化带,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引领作用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强市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三)文化市场国际拓展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以及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基本结束,我国将在新起点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这为江苏提升文化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要进一步提高江苏文化对外开放交流的层次和水平,使江苏对外文化交流保持全国领先,成为开放交流活动的文化高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文化,必将增强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推动作用,促进江苏经济文化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省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江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扩大江苏文化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

1.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组织举办高水平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世界对江苏的了解。重视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在国外举办江苏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工作。城市要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龙头作用。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合作出版、版权贸易、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重点办好国际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组织有影响的对外文化演出、展览,积极参加国际文化艺术比赛,扩大江苏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大力扶持文化产品出口,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利用国外营销渠道,进入国外市场。

2.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销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扩大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的影响。建立健全中外学者交流机制,加强与外国有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机构、中国问题专家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文化“走出去”工作与外交、外贸、援外、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把展演、展映和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

3.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重点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集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骨干人才。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服务机构,加快建立国际互认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积极引入适应江苏需要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体系。充分尊重人才,建立能体现人才价值、灵活有效的薪酬机制,创造宽松的氛围,为国际人才来江苏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制定和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及外国专家的力度。积极推进人才柔性流动制度,鼓励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江苏服务、创业。(责任编辑:郭妍琳)

参考文献:

[1]Richard E. Cav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Ordonez, Jennifer. 2002.“Artists Seek to Ease Recording-Pact Law.”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25, p. B2.

[3]骆品亮.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红旗出版社,2003.

[7]刘林青、谭力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8]刘新荣.文化个性与企业价值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2).

[9]徐占忱,何明升.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性质[J].工业技术经济,2005,(2).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Jiangsu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ing Strategy

GU Jiang, ZHU Wen-yan, ZAN Sheng-feng

(1 Research Center of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Shandong Yingcai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