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6-21 08:55: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第1篇

关键词“:会诊式”;德育;集体

一“、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内涵及基本原则

(一)“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涵

何为“会诊式”教学法?中国有句古话叫“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而这后一句正好体现出“会诊式”德育工作的精髓。传统的班主任工作以班主任个人为主体,而“会诊式”德育工作模式中的班主任则是在其他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共同协助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并不只是要求班主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而是班主任必须将自己融入集体,热爱与关心班集体,培养班集体意识和为班集体服务的能力,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当班主任遇到很棘手,且自身不能解决的学生问题时,就可以联合班主任集体或该年级其他任课教师一起解决。

(二)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时,特别是处理“问题学生”时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等重要信息,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根据他们自身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班主任不能盲目地评定一个学生,要实事求是。

2.集体主义原则。“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不同于其他班主任工作模式,它要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以往的班主任工作往往只需处理本班学生的问题,对于别的班级的问题不会插手去管理,而“会诊式”工作模式则是要求各班班主任共同协商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出谋划策。再者,集体主义原则要求班主任将自身融入到班集体中去,走进班级,走进学生,关心热爱班集体,这样有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与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

3.尊重学生原则。新课改之后,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萌芽阶段,特别是那些叛逆行为严重的学生,虽然他们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麻烦,但是,班主任还是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尊重,保证他们的身心不受到伤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案例分析

笔者在H小学实习期间担任某班班主任的工作,H小学正好开展了“会诊式”教学活动,笔者所在的班级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做作业,爱捉弄同学,甚至影响到其他人的学习,因此,他原来的班主任将他的座位安排在跟讲台平齐的一排,这样既能好好看着他,又不至于让他影响别的同学上课。为此,笔者对于该学生进行了了解,并尝试采用“会诊式”教学法帮助该学生。

(一)各科教师联合会诊

由于各科教师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情况最为清楚,所以,“会诊式”教学法首选是各科教师联合会诊,各科教师由于自身的经历、学识各不相同,对每一位学生的看法也不相同,如果把每一位教师的意见综合起来,那么问题就会集中显现出来,更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因此,笔者通过该同学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了解他的情况,得知:该学生从小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后将其判给了父亲,他的父亲基本不管,由爷爷奶奶带大,所有的事都顺着他的心意,而且由于他学习成绩差,经常成为教师办公室的“座上客”,而同学们也会因为他叛逆的性格而疏远他,他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自己的行为得不到改善,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二)师生共同会诊

由于他一直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疏远,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都得不到改善,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自卑心理。为了使他摆脱这种自卑心理,在学习、生活上,笔者通过对他的多加关心爱护,让他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从而慢慢走近他,与他聊生活聊学习。一开始该生是抵触的,但是,时间长了也就愿意跟教师谈心。平时在课堂上,鼓励他发言,答对了全班同学给他鼓掌,答错了跟他说没关系,慢慢地该生上课开始积极发言,并认真听讲。对于他的努力,笔者一方面,给予一定的肯定;另一方面,不断给他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这样激发了他内在潜力和斗志,树立了自信心。在笔者和各科教师的相互协助下,该学生渐渐改掉了学习上的坏毛病,跟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改善,自信心也有所提高。综上所述,“会诊式”班主任工作的推进对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完善,班主任自身的德育水平也逐渐提高,对于学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非.基于“会诊式”的班主任德育工作[J].安顺学院学报,2015(1):33-34.

第2篇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德育是包含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法律、心理教育。而小学德育的教学是针对小学生的,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学龄阶段,自身批判能力较差,需要更为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形式则是对以教育者自己对教学进行评价,以为发展学习者的道德为根本目的来对小学德育教学进行合理的评价。

2、构建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的原则

只有真正掌握了构建形成性小学德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才能够在教学中对形成性评价体系应用自如。所以从对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和小学德育教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小学德育评价体系。

(1)评价标准之类别归属。相对标准、绝对标准和个体内部差异和发展变化标准为评价的主要形式,相对标准通过参照组的评判标准来进行评判,而绝对标准是以特定的目标和标准来进行评判的,个体内部差异和发展变化标准则是侧重于个体的特点和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进行评价。在对比较和选拔相对降低,从信息反馈中来进行主要评判方式的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对小学德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以绝对标准为基础,对德育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与绝对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完善学校德育教学;其次,在考虑到不同的学校拥有其各自不同德育背景、历史和发展经历等多方面的差异,从而通过辅助运用个体内部差异和发展的方法来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

(2)评价标准之不直接应用政府文本条文。其实,为了能够让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运行正常,我国颁布了《小学德育大纲》、《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等多部文件、准则和条例。通过对小学德育教学的考察我们能够发现,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德育教学以国家颁布的各项文件、准则和条例为主要依据,这样对发展小学德育教育有方向性的指导,但也存在着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是盲目的搬用、套用,缺乏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的相互结合。所以,为了确保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标准的实施,一定要杜绝照搬国家德育评价的相关规定和条例。

(3)评价标准之超越教育目标。形成性的小学德育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而是应该从加强德育条件和活动本身合理性的角度,来进行教育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多类型的全面教学,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3、构建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的方法

形成性的德育评价并不是说非要创建完全标新立异的评价模式,是通过在实际应用中得出更适合本学校的评价模式,在不断改进中不断完善形成性德育评价体系。而如何创建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选择方法呢?

(1)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重点。赞同定量评价的人觉得通过采用定量评价的评价方法能够将德育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隐形的旧观点打破。同时,也有与之相反的观点。在看似矛盾的观点中我们能够发现,他们以评价功能的不同来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评价,造成对评价方法不同观点的不同。为了能够降低这种混乱的产生,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则是在对定性分析、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和定量分析三者进行相互结合中来进行评价的。

(2)注意事项。在以定性分析作为主要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基本评价方法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定量分析的相关方向,但要注意的是定量分析一定不能喧宾夺主,它始终处于评价构成次要位置。在对小学德育评价进行形成性运用时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注意:首先,只有对于德育范畴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才能在形成性评价中进行合理的定量分析;其次,通过应用定量分析来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来形成小学德育评价的初期阶段,之后以文字描述的形式来对相关信息进行反馈;最后,要注意的是定量和定性的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对数据进行收集的阶段就要确定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

第3篇

【关键词】桂西北地区 地域文化 德育资源 利用

桂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相当恶劣,交通不便,文化发展水平落后,再加上居民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不利于记录,对该区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和一些学术期刊论文之中,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关该区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构性的文化类型,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容忽视,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值得参照的宝贵资源。特定的区域本身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身处其中的人更容易认同和接受这种文化,有效利用这种区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桂西北既是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探讨该区域文化的德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对广西及其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桂西北地区充分有效利用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区域特色德育,推进区域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及其走访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对桂西北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对此,做以下的回顾和评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的《广西市县概况》对广西各个市县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梳理,介绍各个市县的概况,但是对具体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壮族学者梁庭望在《壮族文化概论》以历史发展的脉络阐述了壮族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来叙述壮族具体的文化,最后总结了壮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容小宁主编的《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生动完整的叙述了壮族《米洛甲》《布洛陀》《密洛陀》神话史诗,反映了壮、瑶族先民顺应、征服自然、创世创业的历史实践随着时代的更换而更换,如道德、团结、爱国主义等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些神话史诗也包含了一些该区的禁忌文化或是当地习俗信仰,如在讲述佳宴屯文化中当地人认为凡是出门办事或是运行,最忌碰上女人带刀,如遇上了就折回来,另择时辰上路。丘振声的《壮族图腾考》从图腾入手把触角伸向壮族文化内核的探索。

余的《广西民俗文化》分别从人生礼俗、节庆礼俗、信仰礼俗三个层面讲述了广西的民俗文化。过伟主编的《中国民俗大系.广西民俗》则比较细化地,分别从生产民俗、家庭民俗、居住和交通民俗、饮食和医药民俗、服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育婚嫁和交际民俗、祝寿和丧葬民俗、村寨社区组织和民间社团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民间艺术及其民俗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述和评述了广西民俗。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地区居民情感的纽带,是值得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为此,对桂西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研究从不间断,不断的挖掘发展。

除了以上有专门著作的记载,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还散见于一些期刊论文中,如刘武军一系列的文章《壮族传统道德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优秀传统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中涉及桂西北壮族的传统道德文化;黄筱娜的《百色市民族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侧重桂西北地区的百色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述;黎年茂、刘 一的《广西民俗节庆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探析》在讲述广西民俗节庆时涉及桂西北地区的民俗节庆文化;石丽琳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微》侧重对河池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对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多散见于地方县志或是从整个广西的角度来叙述,没有系统地整理,明确指出该区地域文化及其蕴涵的德育资源。不易于家庭、学校、社会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应的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工作,造成德育资源的缺失和浪费。

二、关于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关于德育资源利用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比较局限于宏观的范围,针对本土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相对滞后。本课题针对的是对桂西北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所以侧重参考其他相关少数民族地区对乡土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基本途径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三、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第5篇

(一)生长环境和家庭状况的差异性寄宿制小学学生的生长环境各不行同,有来偏远农村的,也有来自周边城镇的;有的是家里面的独生子,而有的家里面兄弟姐们众多;有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捧在手心里长大,也有的小学生是单亲家庭长大。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家庭状况直接影响了寄宿制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校方和家庭在小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差异较大寄宿制小学倡导小学生自理、自律,提倡小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但由于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把孩子当作家里的小皇帝,让孩子养成了“以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效果。

(三)家庭整体素质低下部分小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整体素质也不高。这样的家庭往往缺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忽略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不懂得教孩子学会乐于助人、孝敬长辈、感恩等。

(四)教师工作量重,难以全面落实寄宿制小学校的老师白天需要给学生上课,晚上还需要进行轮流值班。这样导致老师工作任务繁重,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大大减少,造成老师一天下来早已筋疲力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寄宿制小学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每门课程都需要渗透德育工作的内容目前,部分小学教师受到“唯成绩论”的影响,关注重点大多停留在少数尖子生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班级其它学生的了解。因此,不能及时发现班级其他学生的心理变化,使班级凝聚力大大减弱。从而导致对学生集体主义、意志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缺失,使寄宿制完全丧失其优越性。所以,必须努力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小学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各门课程中。

(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寄宿制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科任老师、宿舍管理员、生活老师、甚至学校餐厅厨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工作中。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生活老师和寄宿小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因此,他们必须从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出发,劲量弥补和完善家庭教育的不足之处。比如:班主任应详细记录学生姓名、班级、家庭住址,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宿舍管理人员应教会小学生整理被子、清洗衣物、打扫寝室等,从而让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完善和落实寄宿制小学生都远离亲人在学习住宿,但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对父母依耐性大。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主动担起小学生第二父母的责任,不仅需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生活习惯,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与特点,因材施教地进行指引,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人。因此,寄宿制小学德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开展的一切校园活动都应该以“安全第一”基本原则,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比如:开展环保小卫士、生活自理小能手、节约用电小榜样的评比活动,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6篇

一、当前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低效的特征 

德育目标不清晰,目标达成度低。陶行知说:“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由此看来,教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当下许多学校也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但由于学校育人目标过于宏大或笼统,或者又偏狭于某项特色,导致德育目标设置空泛或者不准确,德育工作仍然停留在纸上。 

“品德”课普遍没有“教好”。原因一是不重视,二是教学方式也没有回归社会,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校本化的改造。 

德育都是以“搞活动”的形式呈现,教育体验短暂。校内德育实践活动程碎片式的活动,缺乏应用课程的技术固定下来,呈现出不稳定、不完整、不系统等特征。 

二、结合晓庄师院附小案例进行研究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1. 校本课程开发覆盖三级课程 

案例一:《陶娃发展计划》校本课程开发 

本课程以陶娃素质发展目标为根本,直接指向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培养诚信、责任、友善的人。陶娃的核心素养是健康的身体、良好的道德品质、创新的思维方式、高雅的艺术品位、丰富的科学知识。以此为目标,一方面进行国家课程品质化、校本化改造,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若干校本课程。本课程是行知思想引领的生活教育课程,是面向未来的自主学习课程。 

确定的德育校本课程目标来自于教育实际的需要,并且目标设置清晰,师生容易认识。校本课程既然是反映学校的育人特色,就要关注到整个课程设置。做到了全面落实培养目标的校本德育课程覆盖三个基本层面,在国家的课程框架体系内,教育主体从落实道德教育出发,对各类课程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学校、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从取得德育实效出发,对于各类课程进行的校本化规划、选择与落实;学校、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主体在国家预留的课程空间内,从地区、学校实际出发所进行的完全自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开发特征。 

2. 德育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教材 

案例2:“诚信教育”校本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多数学校停留在口号教育上,基本以灌输教育为主;或者开展几次活动,学生有一些短暂的碎片化体验,不成系统,不够长效。但师院附小校园里很少有宣传口号,所有的课程都是扎根于生活教育当中。关于诚信教育课程的开发做法是首先是建立学校诚信超市。学校后勤部把商品采购回来,无人售货,学生自动投币购买。在超市周边,有学生每天的关于诚信书签,有每天学校诚信分数公布,有语音教育设备,有爱心捐款公布栏。学校都会对诚信成绩进行评价和分析。学生每次在购买过程中,实际上都是在进行诚信的自我教育和训练。学校在及时评价的时候,也是在激发孩子的反思和教育的反复。诚信校本课程开发方法的启示: 

第一,德育活动不适宜只停留在说教上,德育更需要“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活的教育”思想拓宽了我们课程开发的思维,这样的课程才有生命力。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师生作为道德主体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而生成意义与价值;学生在教师指引下,通过围绕生活问题进行道德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价值体认、情感体验,乃至产生态度、行为或观念上的改变或升华;在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而生成意义与价值。 

3. 解决教育中问题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 

案例3:环境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开发始于学校厕纸供应问题。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淘气,又积极好学。起初,学校供应的厕纸被孩子拿来玩耍,浪费很大。学校德育处从发动孩子捐纸到发动学生在校卖废品购纸,到最后开展家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于是学校设计了一套环境教育的游戏,“逗”着孩子们玩,于是,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就出现了。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可以来自于教育实践中的久攻不下的难题。校本课程开发到最后,成效就在于细节的功克和完善。德育最后落脚在行为的自觉上。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学校精神文化创建活动,旨在促进学校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学校文化形成与建设中能够起到价值引领、活动调控、行为规范等作用,因而必须始终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展开。在这个意义上,自觉性就成为校本德育课程开发这种专门化的学校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的基本特征。 

三、结论 

1.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稳定、动态发展,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最佳方法之一,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原动力。 

2. 由于生活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基础,生活实践对于教育、学习、知识的决定性作用,品德教育除了让学生认知之外,最重要的是体验,社会生活的现场就是教育的最佳场所,由此,德育校本课程设计来自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3.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特别强调自下而上的原则,从生活教育着手,从解决教育细节中突破,这样,师生置身其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活动当中更主动,更有实践意义。 

四、策略 

1. 用课程技术开展德育活动,有效落实德育目标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基于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实际为出发点,发生在校内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的一种动态生成过程。它以一定的课程开发思想为指引,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其一般过程为:背景分析—目标—过程—评价。 

2. 建立以生活世界、时展为导向,面向生活的德育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择最终落脚点在现实生活,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科学世界,而不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核心内容。 

第7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在文化方面受到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需要一个健全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并用科学发展观调控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才能促使德育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笔者根据管理工作经验,对用科学发展观调控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几点探讨。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

在当前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德育目标设定不合理,大都设置得过高,从而导致目标很难实现,进而影响了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我认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对社会是非认知还存在不足,要根据他们不同的身心发展状况制订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首先,应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比如要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课时不要交头接耳、吃饭时不挑食、不随地乱扔垃圾,等等。在具有良好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家尊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使用文明用语,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等。在以上教育的基础上,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分辨是非、荣辱,并具有基本的责任意识。为此,学校制订了创新德育模式、优化德育过程和提升育人实效性的德育工作目标。

二、德育内容应当与时俱进

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对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时要鼓励他们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探索不同的道路。特别是各个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学校也在努力构建“创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当前,要想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成功,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合作,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合作,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因此,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论是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当教育学生彼此之间多互相合作帮助,而不能养成自私自利的习惯,使小学生能够正常地交流、学习和生活。比如,学校组建了“红领巾小区”假日小队,广泛开展对社区居民的服务活动;当某个问题不会时,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请教,通过合作学习,在学习上实现共同进步。

第三,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增强德育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指出:“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文化娱乐活动。”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减轻学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同时,作为学校领导,应当组织开展一些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

三、丰富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

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当前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德育形式还比较单一,工作内容还有待丰富完善,只有不断改进,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往往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较为重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即使有一部分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呆板,难以发挥出德育的真正效果。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应重视丰富德育的形式和内容,要认识到德育工作不是形式主义,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搞好德育管理工作。在德育形式上,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注重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如校园广播、横幅标语以及校园黑板报等,充分利用“深业新岸线”、“幸福海岸”等社区资源,聘请优秀社区居民来校做讲座;联系交警净化学校周边社区环境,使学校周边无网吧等。在德育内容上,既要有宣传爱国主义的文章,也要有宣传尊老爱幼的名人事迹,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通过丰富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德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德育评价体系中,大都是教师在学期末给学生做出一个评语,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我们应当改变这种状况,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其中比较有效的是激励性评价制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一天的表现记录下来,并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找出对方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评价,比如学生非常善于朗读课文,能够读出作者需要表达的感情,或者学生写字写得很好,这些教师都应当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使他们向好的一面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整合《宝安中学附属小学学生成长手册》,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定期评选“钻石中队”、“优秀义工”等。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总之,用科学发展观调控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管理水平,使德育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第8篇

一、有关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途径、方法及基本原则做出了规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条件保障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要求。2002年8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及组织实施等都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许多地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行政推动不够,科研指导力度缺乏,机制不健全,心理专兼职教师无职称系列可走,心理老师师资队伍出现了这边培训那边流失的严重问题等。

二、有关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随着社会发展和升学竞争的加剧,广大小学生的心理负荷不断加重,心理问题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在小学心理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时,凭借的是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很少把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这种主观判断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乐于学习、遵守纪律、求知欲强等;二是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与教师相处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征为主的个体行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和乐于交往、不固执己见等。由于理论界对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应包括哪些内容等,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再加上小学教师缺乏对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各种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深刻认识,小学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与心理学界所界定的标准比较起来,往往表现出许多差异,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制定科学的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能够判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解决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的关键,而制定科学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应注意:(1)体现发展性。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心理学界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研究,制定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要及时地体现发展了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富有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特征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时期的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3)具有全面性。制定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在内容上要全面,能够反映出小学生心理的各个维度的发展特征。

三、当前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小学心理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许多小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为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不少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问题,而且有时有意无意地制造了学生新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新的心理疾患,从而使心理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认为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许多学校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是对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实质上是把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责任推卸到个别心理咨询教师身上,致使广大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得不到满足。(3)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教育课。不少学校每周安排固定的课时开展心理教育课堂教学。这种做法,不仅很难深入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不能灵活、及时地顾及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解决好实施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是获得心理教育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小学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注重实施两个策略:一是全面动员,多渠道、全方位地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小学各项工作之中,形成专门与非专门渠道;二是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合唱”。只有形成小学心理教育网络,才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总之,当今社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重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了当前业内工作者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才能准确、深刻地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江海燕.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2.

[3]李建平,金志明.《认清功能明确目的》,《中国教育报》.

[4]林建华.《中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9篇

“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百年老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弘扬“诚笃、善学、日新、喜乐”的校训,立足“小学传大道,立心以立人”的办学宗旨,乘势前进,努力做到“学习创造最好的自己,努力成就最棒的我们”。

一、德育工作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具体工作安排及措施

1、总结往年优秀的常规教育内容,开展学生学校常规养成教育。

学校利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周进行常规养成教育,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成为一名小学生;让二—六年级学生尽快从假期生活中过渡,适合校园生活,树立大哥哥大姐姐榜样作用,争当一名了不起的小学生。

2、评选优秀班主任,通过引领示范,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强化师德、师风为重点,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我校教师工作纪律。把各种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师德评价上。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发生,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敬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

3、结合传统节日,上好班会、队会课

班会是班级工作每周的布置和总结课,队会是少先队员活动的主阵地,上好每周一节班会、队会课,总结学生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批评、表扬、活动,发扬成绩、纠正不足,达到育人的目的。

4、落实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加强行为规范教育。遵循“高起点、严要求、小步子、经常抓”的原则,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训练,重点开展以文明礼貌好、交通行为好、遵纪守法好、学习习惯好、勤俭节约好为主要内容的“学规范、争五好”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5、利用各重大节日,开展“暑假共读一本书”、“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中队、征文、心得交流活动中来。

6、本学期的评比工作仍以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的,进一步巩固、完善评比工作细则,加大评比的力度,由少先队具体负责,从细微之处入手,强化管理,给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要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与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由知到行,环环扣紧。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结合时势特点开展每月的主题教育周活动,如九月份的“入学养成教育周”活动,结合学习、活动等养成教育标准对学生评价.对学生日常行规以及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要继续强化,加大力度,扣紧重点,注重实效。做到要求明、检查细、考核严、奖罚清。

8、要继续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家长学校要按要求办好,做到计划落实、内容落实、主讲人落实,各项资料齐全。家长座谈会各年级每学期要举行2次以上,一学期中班主任的家校交流率必须达到100%。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社会实践活动。各年级深入加强对学生自理、自治、自律、自学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并把“四自”能力的培养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9、深挖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将宣传栏、班级文化墙进行富有文化底蕴布置。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降低德育工作起点和重心。以追求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师道德素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为目的,使学校德育工作富有时代特色,充满生命力。

三、具体工作内容。

九月份:

第一周:

1、开学典礼。

2、开展“入学养成教育周”主题活动。

第二周:

1、制订好德育、少先队、班级等工作计划。

2、整顿校容校貌 、班级文化。

3、借助教师节,评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并对学生进行“尊师重教”教育。

第三周:

1、开展暑假共读一本书征文。

2、开展传统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第四周:

1、完成征文的评选工作。

2、结合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十月份:

第二周:

少先队干部竞选活动,少先队大队委干部培训,及建队日主题活动。

第三周:

传统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

第四周:

争当先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

十一月份:

第一周:

法制教育。

第二周:

听常规课,检查班级学生课堂行为习惯。

第三周:

1、召开期中家长会。

2、感恩教育

第四周:

1、文明行为评比

十二月份:

第一周:

1、防寒、防火、防盗、防中毒等教育。

第二周:

筹备庆元旦活动。

第三周:

1、筹备庆元旦活动。

2、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活动。

第四周:

开展“迎新”主题活动。

2019年元月份:

第一周:

组织开展庆祝元旦活动。

第二周:

诚信教育

第三周:

第10篇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三个必须

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这一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即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坚持德育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明确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把这些要求扎实落地,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从行动上将德育课程与实践活动列为工作重点。《指南》的,为中小学德育课程和德育实践的系统化提供了充分的指引。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来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活动、轻课程的倾向。有些学校,热热闹闹地组织一次德育活动,就算是完成了德育任务,而对于需要持久发力的德育课程,则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位,无论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在评价环节,都难以体现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有的地区甚至以德育课程就是解决思想素质问题为借口,将德育课程排斥在考试评价体系之外,以可有可无的开卷考查,简单地给学生一个是否合格的等次,就算完成了德育。这样的做法,不仅极大损害了德育教师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更对这些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德育实践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只做表面文章、不问实际效果的做法。以上问题必须加以根本改变。要切实落实《指南》所说的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和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的要求,让德育课程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德育课程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核心课程,必须在教学体系中给予优先保证。当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并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做法,正是德育课程落在实处的重要契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在落实上下功夫,让德育课堂真正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德育课真正成为影响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课程。同时,要从实效性角度审视和评价德育实践活动,不求花样、只求有效,切实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提供条件。将这些内容系统部署是《指南》的亮点,将这一任务扎实落实则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发现和优化德育课程的实践方式。《指南》确定了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需赘言。而对于这些内容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落实,则需要认真考虑。现在有不少人将德育工作理解为中央文件的翻版,认为只有用非常高大上的文件语言,才能体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按照这一思路,很多德育课堂就剥夺了学生表述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而让他们以念或者背的方式,復述文件语言。其结果,不仅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更增加了其对于德育课程的反感,进而导致社会上对于德育课程和德育实践活动的误解和曲解。德育的本质在于人本身,所以上述德育内容只有落实到学生身上才是真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就必须从这些工作与中小学生的关联入手,切实实现从源于生活到感悟生活再到高于生活的转化。无论是德育课程还是德育实践,都必须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做文章。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讲好国家发展的故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育于生活,让德育教化如春风化雨一般,在生活化的呈现中润物无声。这样的发现和优化,需要教师付出心力,用工匠精神精心设计德育形式和环节。如果能够发现和找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解疑释惑,真正拨动学生心弦,这样的努力才是有效的。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关注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是落实《指南》的中坚力量。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并不尽如人意。在很多学校,德育课教师在课程安排、薪酬待遇、职称评定、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被边缘化的现象。有不少学校以中高考的分数权重作为学校资源分配的依据,忽视了德育课的课程价值和育人价值。也有的校长坚持德育课谁都能教、德育工作谁都能做的错误观念,对德育课程的专业性缺少认识,使得德育课教师的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另外,班主任和各级德育管理者不仅承担了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而且他们又是学科教师,繁重的学科任务加上复杂的德育工作,使得这些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专业成长,无法通过外出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为自己的德育实践提供改进的可能。《指南》明确将加强队伍建设作为组织实施的内容之一,明确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德育队伍人员培养选拔,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要求。这些具体化的要求,是实现德育工作队伍优化的根本措施,必须尽快落实。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专业学会也应该根据《指南》的要求,组织面向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专项培训,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机会。只有让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有机会学习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才能保证他们在德育课的教学与实践中实现创新。

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指南》是落实德育工作的根本依据之一。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切实将这一文件的要求转变成实际教育教学的指南,才能让这一重要文件真正发挥作用。这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也是每个人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关注这一文件的落地生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都应该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尽自己所能,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有生命力的德育,成就学生有内涵、有品质的未来。

第11篇

关键词:教师德育专业化;班主任;主题班会;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6-0014-04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阵地。从班级管理的视角,主题班会还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内容新颖、形式活泼、为学生所喜爱的主题班会本身就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

一、主题班会概况

(一)主题班会的特点与类型

从主题类型看,主题班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日常主题班会,即班会的主题来自学生日常的生活,从与他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活动中提炼而来,例如“我们班里的故事”“同桌的你”等。

政治主题班会,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的主题班会。这些主题可以国内的重要政治活动为背景,例如“我们身边的八荣八耻”“畅谈科学发展观”“祖国发展60年”等。

阶段性主题班会,是指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阶段,帮助学生解决阶段性发展问题的主题班会。例如,针对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心理压力,有经验的班主任会在考前组织“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中考”的班会。

节日性主题班会,即选择在有教育意义的节日或纪念日里开展的与之相关的班会。很多节日都适合作为班会的主题,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12月13日纪念日等。把相关主题的班会放在这一天,节日或纪念日的特殊氛围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相关主题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偶发主题班会,是由突然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偶发事件所引发的主题班会。如“5.12”汶川大地震,既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也涌现了无数感天动地的故事,展现了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很多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从活动类型看,主题班会可以分为体验型、讨论型、表演型、叙事型几种。这实质上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真正的主题班会往往是几种类型的综合。如“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之类的感恩主题班会,通常会用到叙事、讨论、体验等多种活动方式。

(二)主题班会对班主任的要求

总体上看,主题班会课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因素: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的教育理念;平日里相关知识和素材的积累;主题班会组织实施中展现的实践智慧。

首先,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决定主题班会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班主任怎样理解德育的本质,决定着班主任如何看待班会中的师生关系。具体而言,科学的理念可以避免方法上的强制与灌输,可以保证主题班会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杜绝主题班会实施中的“新形式主义”。

以科学的理念指导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班会中的道德灌输。道德的强制与灌输不仅有悖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拒斥与逆反心理,也极易导致学生人格的两面性。班主任要用科学的理念设计与实施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实现道德移情,进而改变道德行为,真正成为道德的自我建构者。

“感动中国”是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个备受观众好评的社会公益性节目,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营造了一个强大的情感感染的氛围,它不是生硬地向观众讲述抽象的道德故事,而是以普通人的真实的道德故事和道德情怀去打动观众,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让故事中的人物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内心世界,并为他们所接受和认同。这个栏目体现了情感教育的成功,也是主题班会在设计理念中值得去认真研究和借鉴的成功范例。

其次,主题班会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教师与主题班会相关的知识储备。具体而言主要有:大量素材的搜集与积累能力、对具体主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对主题的提升技巧和创造能力。

大量素材的搜集与积累能力是教师开好主题班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大量素材的积累也是教师开好一个主题班会不可逾越的准备阶段。很多老师开主题班会或者设计主题班会的时候,常常觉得没有什么材料。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和老师素材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一个老师如果平时没有任何积累,而只是在开主题班会的时候,才想到去搜集、整理资料,是没有办法呈现一个充实、生动的主题班会的。

具体主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也是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决定了班主任能不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主题,引领学生深刻地体验主题,并最终提升主题。

一个主题班会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活动类型或主题类型,最终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对主题班会的提升。主题班会的提升是一个主题班会的点睛之笔,经过提升以后的班会主题才能更鲜明,学生才能更清楚班会要达成的目标。

教师关于主题班会基本能力的核心是创造能力。不管是分析综合能力,还是提升的技巧,最终都是班主任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

第三个方面的影响源自班主任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中的实践智慧。班主任在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性班会设计思路,在班会实施过程中根据班会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境,及时采取恰当、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注重班会过程的生成性效果,而不是刻板地按着既定的班会设计方案演绎班会,都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主题的导入方式是影响学生对主题班会兴趣与参与热情的重要因素。如果导入的形式新颖、导入的活动具有趣味性,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就会给接下来的主题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在班会的导入形式上,也如同其它的学科课程,有直接的主题导入和间接的主题导入方式。班主任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实践智慧,采取灵活、生动的间接导入方式。例如,通过当下大家关注的问题,以有启示意义典故等导入主题;通过有趣的视频片断,或者能带给学生深刻启示,具有很强教育意义的视频资料或者以视频形式呈现的故事导入主题;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如趣味智力活动、趣味心理测验活动导入主题,等。

班主任在班会设计实施中往往要面对班会方案制定中难以预见的问题情境,需要班主任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班会的内容或改变班会的进程。例如,在班会方案的时间计划里,研讨交流的时间是5分钟。但是,问题提出以后,大家的兴趣十分浓厚,围绕话题的争论异常激烈。5分钟时限到的时候,大家的讨论还没有实质性结果。这时,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强行结束任务,显然是不恰当的。有经验的班主任会延长讨论的时间,让问题讨论更加深入,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

二、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

(一)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的阶段

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主题酝酿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总结提升阶段。

主题酝酿是班主任选择班会主题的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中存在的具体教育问题和班会的目标来选择适宜的主题。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让所有学生在班会运作、开展过程中都有责可负、有事可做,以达成其应有目的。

组织实施是在主题确定以后,以班级为单位,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实施班会计划的过程。班主任要合理安排时间,考虑角色的分工,准备媒体介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由于一次主题班会只有45分钟,班主任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计划。另外,如果主题班会要使用多媒体的手段,还要准备好所需的媒体介质和硬件设施。如果要邀请家长或者其他年级的学生代表参加,班主任要做好协调工作。

最后,在班会的结尾,由师生共同总结,深化和提升主题。总结提升是主题班会必不可少的环节,适宜、恰到好处的主题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班会主题的清晰感觉和印象,也是检验一个主题班会中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的重要评价指标。

主题班会的总结提升有三个基本策略:凸现主题、深化体验和定向引领。凸现主题策略旨在解决班会活动淹没主题的问题。在班会上,活动除了能够增强主题班会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外,也会带来“负效应”,即活动有时会淹没主题。班会结束前班主任对活动进行全面概括总结,重申主题内涵,以强化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凸显主题的教育意义。深化体验策略是指,在主题班会中,通过体验活动、讨论活动等提升学生的情感层次。定向引领策略要求,做好主题系列设计的预设和过渡,使学生对主题教育内容的理解符合教师所期望的方向,为下一次班会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

班主任在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计划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是主题班会的首要原则。坚持计划性原则要求班主任从课程计划的认识高度设计和安排主题班会,把它纳入学校和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中。一方面,要注意时间安排的计划性,主题班会是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班级学期和学年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在做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时,必须把主题班会的计划和安排写入其中,避免产生随意性和零散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主题内容的系统性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设计要打破单一主题和一次性的主题设计模式,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发展的特点,从系统课程的角度设计一个学年段或年龄段的主题班会的系列主题,构成了一个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关照教育对象和现实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其一,班会的主题必须针对班级中现实的教育问题,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其二,班会的主题和具体实施方式的选择必须关注学生特定年龄的阶段性特征,以学生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依据。如少年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会表现出反抗性和依赖性、闭锁性和开放性、勇敢和懦弱、自卑和高傲、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等矛盾心态。主题班会就必须关注这些矛盾,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设计。

3.整合性原则

所谓整合性原则,是指在班会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主客体关系与各种活动要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协同运筹,在发挥一方作用的同时,不偏废另一方的作用。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

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上。(1)在选择与确定主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班主任在主题酝酿阶段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来共同确定主题内容,但必须清楚主题的针对性,把握主题的方向。(2)班主任还应通过动态掌控班会的实施过程实现主导作用。班主任在班会设计中通常都有一个具体的内容计划和大致的时间安排。有经验的班主任常常会根据班会的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主动改变班会的进程,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寻求最佳的教育效果。(3)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重要环节的适时介入上。当采用学生主持班会的模式时,很多班主任在班会开始以后就完全躲进了“幕后”,直至班会结束。教师完全游离于班会以外,这种做法不可取。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重要的环节上回到班会的现场。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段的主题班会,学生对主题班会的掌控能力有限,班主任要在必要的时候适时介入班会现场,及时引导。(4)在主题班会临近尾声时,需要班主任对班会进行必要的总结提升。主题班会的提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班主任讲话,而是对主题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

二是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目前,多数教师都借助多媒体手段来完成主题班会。多媒体手段的介入让班主任在班会中大量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成为可能。但在实践中,很多班主任给学生呈现图片资料时,并没有进行积极的言语解说,而只是简单地呈现。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事实证明,教师对图片内容的适时、恰当的解说,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关于图片的直接经验,同时也决定着他们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方向和理解的深度。

4.创新性的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根据时下学校德育外部环境和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对班会主题类型、班会内容和开展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改变主题班会一成不变的模式。创造的本质就是出新,巧妙的构思才能令活动焕发出新意。主题班会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对学生形成足够强的吸引力,进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启示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不断,也是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教材:《小学》、《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白鹿洞书院揭示》、《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其中影响最为深广的《四书集注》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教材,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和“明明德”。“变化气质”即改变人的气质,去弊明善,发挥人的善性。“明明德”的意思是弘扬高尚的品德。并且,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要“明明德”,就应该“复尽天理,革尽人欲”。因此,他告诫诸学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

关于教育的目的,朱熹明确将“明人伦”作为其学校教育的目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与此同时,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过分强调追求名利。他要求改革科举,完善学校教育。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他认为8岁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关于小学教育,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其教育内容以“教事” 为主,即“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3]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要把握时机,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让儿童按照《须知》、《学则》的要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大学教育是在15岁以后。大学教育的内容由“教事”转向“教理”,即着重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在《小学辑说》中阐述:“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又解释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4]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任务是在培养“圣贤坯璞”的基础上,把诸多学子培养成对朝廷的有用之才。在大学教育方法上,朱熹总结了两点:第一,注重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5]第二,主张不同学术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德育思想的归宿,也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朱熹对“天理”的解释是“浑然天理便是仁”。具体而言,仁、义、礼、智即天理。朱熹还认为“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这种天理是至善的,是人的本性。朱熹认为“人欲”包括不正当的“欲”和正当的“欲”两个组成部分。正当的“欲”是指不能消灭的、应该提倡的人的要求和欲望,不正当的“欲”是违背天理的要求和欲望。针对正当的“欲”和不正当的“欲”,朱熹反对全盘地提倡“灭欲”。

三、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德育建设。提倡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反对以科举为考试标准想而选拔人才的学校教育。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朱熹“明人伦”“明明德”的德育思想,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朱熹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圣贤之道与人伦之理并根据“三纲五常”遵守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在促进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即使不少相关政策的出台,但都收效甚微。此种现象就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避免此现象蔓延高校,助长不良风气。

(二)朱熹知行结合的德育思想,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朱熹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法,注重“知先行后”、“知行相须”、“行重知轻”,并强调“行”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还是大学阶段的教育朱熹都十分强调德育的“知行合一”,而现如今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传授,忽视了德育的“行”的重要性。因此,导致现在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而且大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有失偏颇。因此,借鉴朱熹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宋】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