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时间:2023-06-21 08:5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导向性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第1篇

一、德育哲学的切近基础:德育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的走势

所谓德育哲学的切近基础,就是指现代大德育的时空拓展,需求哲学层面的反思、批判、总结和概括,因而德育哲学应运而生。

现代大德育的基础性问题,是德育的社会化,是德育社会化的内在趋势和必然走向。这集中表现在:一方面,德育概念的涵量更为丰富和广阔。另一方面,德育运动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

人类社会的德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它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发展,规定了德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德育概念更具丰富和广阔的涵量。就内容而言,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等),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就形式而论,倡导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都要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观教育作用,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盲人和服务育人,加强加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功能,尤其是在社会环境、社区建设中的德育功能,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德育作用,等等,都是德育不断获得更为丰富和广阔涵量的基本体现。

随着德育涵量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社会化,德育必然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这主要表现为四个“回归”。其一,德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德育的社会化,德育亦将成为民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德性修养的基本形式,从而实现由国家主体向社会主体的回归。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德育本真化的走势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比如,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加强、社区建设的兴起与功能强化等,都突出表现了这一点。其二,德育的本质存在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党的十五大报告曾讲了这样一段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它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存在方式,它意味着文化建设将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随着德育社会化的推进,德育的本质存在方式也是如此。其三,德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建设人本身回归。德育要为政治服务,要为国家服务,要为社会服务,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本质规定之一。问题在于,德育的本真目的任务是建设人本身。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要求以建设人本身为出发点,这势必推进“主导”者的逐步回归,但这与德育的工具理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因为以建设人本身为主导,将从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层面上发挥出德育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将把德育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工具理性置放于更为坚实的基础上。其四,德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因为德育社会化本身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载体运作过程,都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普遍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在当今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德性修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仅有过去那种一对一的德育单向运作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

总之,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势。这种“走势”显然已经超出传统德育学研究的范围。毫无疑问,德育“领域的发展”,确需德育哲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探索和确证。

二、德育哲学的边界、对象和任务

德育哲学思想的实际存在是渊远流长的,但德育哲学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出,却首见于1996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而作为一个门新兴学科建构,目前仍然处于探索、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

从哲学的视野看,任何事物包括理论学科要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存权,其基本条件是具有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因此,探索德育哲学的学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给定它的边界。

第一,学科界定。一般说来,学科界定总是与研究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必须准确把握其特定视角、特殊层面和内涵应然性的特殊价值指向。黑格尔说,“一个定义和它的必然证明只存在于它的发展里。这就是说,定义只是从发展过程里产生出来的结果”④据此,德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所蕴涵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作为理论形态,德育观是关于德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德育哲学研究首先要立足于这一层面上,但却不是局限于德育观本身,而是探索研究德育观的前提性问题,即追问反思德育(包括其理论和行为实践)运动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依据、条件及其应然性形式。另一方面,哲学有两个主要视角:一是真理性认知,即追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二是价值性把握,即求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评价性确证。哲学思维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运用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研究,德育哲学的对象便获得了真理观与价值观及其相统一的意义。所以总结起来说,笔者以为,德育哲学是否可以这样界定:德育哲学是关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的哲学前提性问题的理论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有机契合,开展对于德育观及其实践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人的德性修养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揭示德育观形成、运演、发展的历史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揭示德育运动规律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及其实现形式,等等。

第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主要是与德育学、哲学、教育哲学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德育”概念在通常语义上有三种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二是德育学科;三是德性培育状态的直接现实。但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作为理论它原本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从中剥离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实际是标示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哲学”通常有三重意义:一是所谓“元哲学”,即哲学的基本原理;二是部门哲学(包括各种应用哲学);三是指某个领域、某类事物的最高理念或信条。德育哲学作为德育学与哲学的结合体,本质上是以哲学思维解读和创新德育理论与实践,开发其哲学价值和效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德育哲学虽然与德育学、哲学等双重“母体”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但三者之间的“边界”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它毕竟要有个学科归类的话,毋宁说它是教育哲学的一个层次,即相对独立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当然,两者的边界也是非常清楚的。转贴于

第三,设定德育哲学的边界,还应从辩证思维中得到深入一步的说明。从这方面看,德育哲学主要不是去建立新的具体的德育范式,而是着重考察已有范式的依据、条件性、特性、表达方式以及范式更迭转换的可能性空间;它不是要描述德育过程本身,而是要规范人们在德育活动中的选择、定位和行为理性;它不是要作出德育学层面的结论和成果,而是要探讨、评价德育学结论和成果中超出德育学层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它主要不是去揭示德育运行的特殊规律,而是要探求反思人们揭示规律的思路、能力和方式;它主要不是去规范和给出德育研究的具体方法,而是要评价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等等。总之,德育哲学植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又超越于这些问题而探索其前提性的哲学底蕴,这实际也就是德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三、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

德育哲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其发生的根源,说到底,在于当今时代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亟需哲学的介入和哲学方法论的统摄。反过来说,即:对于德育理论与实践从哲学视角作出多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对于德育的前提条件、基本理念、结构体系、实践范式以及重要的德育现象做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深层次确证,这就是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从实践操作的意义上看,德育哲学的价值实现,是整个德育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那么,德育哲学具有哪些价值呢?

第一,解读性价值。从泛意上讲,任何精神文化现象都是一种社会性解读。解读与解释意义相近,它们都是直接面对思想和实践的现实的,但解读更接近于操作实践层面。就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而论,其独特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注入了理想性追求。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主要不在于对德育现象的映像式、模本式的解释和说明,而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历史观为基础,以一定理想性追求为参照,反思、解悟和权衡其得失成败,从而发掘和拓展出新的“历史可能性”。二是注入了穷根究底式的思维原则。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不断追索事物、现象的深层次本质,以期不断获得极度而适度的认识成果,因为被解读的“文本”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哲学思维表明:“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⑤所以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并不满足于德育理论的一般解说,更不是停留在德育现象的表层理解,而是不断追问德育现象背后的“更深刻的本质”。

第二,批判性价值。哲学思维的又一显著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在哲学视野中,“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它的核心思想是否定现状和追求未来,其真谛是“扬弃”和创新。“批判”具有物质实践和精神文化两种基本形态。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主要是精神文化方面的,它价值归宿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是德育的一种前提性批判。所谓“前提”,从逻辑上讲,是指推理过程的确定依据。逻辑结论若要正确,首要条件是逻辑前提必须正确。从行为实践上看,“前提”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德育前提性批判的重要价值,就是以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动为背景材料,以哲学思维和德育本真走势为凭籍,不断重新审视德育既成既有的出发点、根据、真理性标准、价值性尺度,不断重新鉴别、选择、取舍和筛定其前提性认知和价值取向,以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当然,这种前提性批判又是辩证性质的。因为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批判就是一种否定。但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生发的新质要素克服了旧的质的规定性;同时,恰恰又是由于新事物吸收、联合了旧事物的合理成分,才能真正克服旧事物,实现发展。所以辩证性质的批判,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主张以认同、继承传统为特征的‘收敛式思维’与以批判、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发散式思维’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这一影响深远的见解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⑥因此,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前提性批判,而且还在于它是一种辩证性质的批判,由此便孕育了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必然带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革,促进人的德性修养的更新。这便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前提性批判的价值。

第三,导向性价值。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是指向未来的。它的特点是前瞻性、超前性和预示性,这与价值本身的内涵是直接同一的。价值概念回答的问题主要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应当如何”。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在绝对的意义上都是为或远或近的将来“准备着”,亦即面对未来“应当如何”。这样,“导向性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导向即导引方向,实质是事物发展中内部诸要素的历史性趋势性的必然联系。德育的导向性价值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其导向价值的观照和实现在于作用于人的认知和心理层面。二是德育学科理论的教学活动,其导向价值的体现和作用在于德育对象的理性和理论层面。三是德育哲学层面,它的直接对象主要是德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其导向价值在于通过德育的前提性问题研究,革新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活动,导引德育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改革就有一系列前提性问题亟待研究。比如,既要坚持德育的一元化导向,又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化社会生活,发展人的个性品质,两者统一的现实倾向性、历史合理性及未来走势的人性根据、实现条件、理想模式是怎样的,它对德育体系革新具有何种价值?又如,德育的功能作用与人的精神世界自主自组织之间应当建构怎样的合理性尺度?因为有个性需要就意味着有选择,而有选择就意味着至少对部分德育预期效应的否定,所以如何培养和造就人的德育需求理性自觉,便成为德育创新的立足点和前提性问题了,等等。总之,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生发于较深层次,关乎于德育宏观走向,意义深远而重大。

第四,方法论价值。抽象地讲,上述解读性价值、批判性价值、导向性价值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因为方法的实质是理论自身实现过程的“反哺”形式,换言之,拿了理论去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就转化为方法了。所以理论与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更为接近实践的方面看,方法论应当是理论在认识上的深化层次。德育哲学的方法论不同于德育的具体方法论,而是一种宏大而深邃的方法论,具有重要价值。扼要地讲,其一,它对德育一般方法论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其二,它是德育工作者实际工作的最切近的理论基础。其三,它为人们的德性修养提供深刻的哲理性视野。其四,它是德育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原则,等等。

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②转引自《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③《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3页。

④转引自《哲学动态》1991年第7期第12页。

第2篇

【关键词】主题明确;自主合作;全员参与;富有艺术

Class the brigade topic activityhighlight virtuous teach magic power

Li Ai-xia

【Abstract】Class brigade topic the activity be the importance that the school be virtuous to teach an activity to constitute part and have a very strong direction, infection and participate sex.Its topic is explicit and aim at sex strong, the contents be abundant colorful, the form be vivid, is to the student to carry on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of valid path, have special virtuous teach magic power.

【Key words】The topic is explicit;Independence cooperation;The whole member participate;Full of art

德育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的媒介和桥梁。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德育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促进自身道德的内化和发展。而班队主题活动是最直接的、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独特的德育魅力。

1. 主题明确

班队主题活动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感染性、参与性。教师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德育目标,确定活动的主题,使活动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又体现教育性和科学性。如:四川地震之后开展“情系灾区风雨同行”主题活动,奥运会前期开展“迎奥运树新风”、“童心迎奥运共建文明班”主题活动,“双创”期间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等。明确的主题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形成对祖国、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如:“民族精神代代传”、呼唤“英雄”、“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小树和我一起长大”、“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

2. 自主合作

主题活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和谐的、合作的关系,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启发、引导、指导与学生的认知、体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是师生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班队活动是全中队共同的事情,不能辅导员一人说了算,应让每个队员积极参与,出主意,想办法,共同讨论活动方案,充分调动每个队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如:“感恩父母与爱同行”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讨论、准备、汇报、分工,确定了主持人、活动形式,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再经过小组合作、编排,有朗诵诗文的,有讲故事的,有现场书法、绘画的,有歌唱的等等,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方式中表达了对父母的爱心。

3. 全员参与

学生是主题活动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体验是德育活动的本质。当学生觉得"活动需要我,我需要活动时,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就能得到充分激发,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预设的德育目标更易达成。活动设计时,老师要确立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德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活动安排力争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有收获;活动过程中,要细致分工,人人有任务,人人展特长;活动后,每人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思想认识。

4. 富有艺术

教育需要艺术,教学需要艺术,主题活动同样需要艺术。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添了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为学生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如 “我爱红领巾”、“我们面对错误”、“爱别人就是爱自己”、“我把安全记心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活动,通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歌舞、快板、短剧以及问答、辩论等形式进行自我教育。班队主题活动立意新,内容广、形式多、教育意义深远,让学生在语言美、表演美、行为美中感受到了艺术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良好品质。

学校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班队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文明、自律为要求,积极开展班队主题体验性活动,形成了“朴实中创新,和谐中争先”的良好德育氛围。教师根据学生的年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班级实际,创造性地大胆构思设计活动主题、方案。教师坚持德育工作“近、小、实”的原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主题活动入手,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积极参与、快乐体验、享受艺术中受到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新德育》[1]2009年第七期、2008年第十期 主编:詹万生

[2] 《小学德育》[2]2009年第五期、2009年第七期 总编:王清平

第3篇

德育一直是国家教育以及教学的重要领域,其的重要性是每一位教育人员都不容小觑的。因此无论是在国家的教育政策的拟定以及制定中,还是在学校长期教育活动的开展中,都少不了“德育”的“身影”。“德育”情况如何影响着所教导出来的学生的人品、价值观、思想观念。但是在“德育”的实际“育才”实践中,实效性却很低。

一、中小学生德育“低实效”之因素

通过“德育”是可以将一个孩子教导成品德、修养良好的人才,但是“德育”并不是能杜绝社会上所有不好的风气以及素质、道德问题。在现在功利味的商业性时代,很多中小学生很小就受到这种风气的熏陶,进而在校园以及社会中,做一些不讲道德、违背学生、社会准则的事情。很多中小学生在校园抽烟,骂脏话、染头发,早恋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于“德育”的失败。但是“德育”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学生受社会逐渐功利性发展的干扰。很多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在电视上或者大街上、生活中看到一些人为了金钱去出卖自己的良心,出卖自己的人格,出卖自己的原则,中小学生处于发育、思想成长阶段,这些行为、思想势必会对其产生“诱导”。其次,“德育”课堂的不足。“德育”是给学生心灵内在进行净化以及修养精神传输的途径。但是教师在“德育”教导中,却是“空洞讲解、虚化讲解”,所讲解的精神以及要求与学生所在的年龄以及教育路线严重脱离,例如:在小学时期里的学生,年龄尚小,教师在讲解“德育”要求以及精神之时,却给学生泛泛的讲解一些法制、道德、竞争、义务、价值观念、权利等等内容。试问:小学生内心能听懂吗?能吸收的了吗?教师这种空洞的“德育”,致使“德育”教导“形同虚设”。最后,错误定位“德育”成效。“德育”教导能让中小学生在行为、精神、修养等方面正确化,但是“德育”并不是解除一切“罪恶”的根源,它是一种导向,精神的引导,但具体还要靠支配人员的表现定夺,因此人们不要将“德育”当作是优化修养的“万能药”,否则只会“希望有多么高,失望就会有多么大。”

二、改善中小学德育“低实效”之状况策略

1.清楚“德育”之根本。“德育”并不是对学生在“智商”上的教育。一个学生头脑很聪明并不能和“德育”素质好相等同。德育就是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的教育路径。德育不是传输知识和道理就行了。而是将其所在本质教育精神一种思想内在的意会方式传输给学生关于“德育”的信号。然而在现实的精神传递之中,很多教师混淆了“德育”之根本,把“德育”教导当作“智力教育”来开展,让学生对“德育”课本之中所涵括的知识进行“硬性记忆”,而不是领悟其中所传递的“德育”信息和精神,到头来即便学生什么都记住了,面对考试,他考的是高分。但是只是高分,没有任何社会、精神意义,在内在的“德育”修养方面,他却是考了零分。因此,“德育”教导的是学生的心灵和品质,教师要清楚“德育”之根本,进而从其的本质上改善中小学生德育教导“低实效”的状况。

2.合理定“德育”之成效。“德育”的成效并不是一瞬之间就能建立起的“效果”,对其的成效要求要有一个慢慢递进的过程,随着中小学生的进步,一点点的提升“德育”标准。总之,不能违背学生在生长之中以及发展之中的自然规律。使其能因所处教育阶段的不同,进而有不同的“德育”要求。例如:在学生的小学“德育”时期,其的“德育”成效重点就是“规范行为”。在学生的初中“德育”时期,其要接收到的“德育”信号就是“心理、道德、情感、责任、法律”等意识领域的“德育”。若学生步入了高中之后,其要接收到的“德育”信号就是“竞争、人生、国家、权利、法制、价值观念、义务”等意识领域的“德育”。总之,就是“德育”的要求要跟随学生“德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3.优化课堂“德育”之策略。通常因为教学大纲的不停修改,致使教师所接受到的“德育”信息在形式上不停变换,但是究其根本、宗旨还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变动程度过高导致德育教导的信誉严重恶化,学生看到的是不停改变的德育内容,因此学起来自然也觉得没有可靠度。教师在“德育”教导中的方式也应在脑海中加以浅析、思考。“德育”形式有“间接暗示型”和“直接明示型”两种,但是具体用哪一种形式比较好呢?教师要使得“德育”对学生的“启发度”升高,必须将“直接、间接、暗示、明示”等形式并用。多给学生在思想“德育”上的暗示和引导,通过启发、导向性的实施,帮助学生在所处的社会生长环境之中能够“洁身自好”,树立“德育”应有品德。

在中小学生的受教之中,德育无处不在,但是由于社会功利性发展的干扰,“德育”课堂教师教导方式的不足,以及错误定位“德育”成效等,导致“德育”犹如竹子一般,空洞无比,没有实效,因此学生在不完整的“德育”环境中,品德以及心灵、价值的观念等充斥着社会的功利性。为了改善中小学德育“低实效”的状况,笔者总结了一些改善策略,例如:清楚“德育”之根本;合理“德育”之成效;优化课堂“德育”之策略。希望教师对“德育”有一个实际的认识,进而在“德育”实施中,避免“空洞、虚假”的教育现象。

第4篇

一、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德育观念

(一)树立高职德育的特色观

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注重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择业观教育,尤其要把职业观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使学生在预演、模仿企业人、职业人、社会人的过程中,为实现充分就业作好非智力方面的思想准备。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特色,还要以就业为导向选择、设计德育内容,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德育评价,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就业导向特色的高职德育模式。

(二)树立高职德育的人本观

传统的高职教育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单纯地理解或定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或削弱德育,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高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德育融人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从高职人才培养的角度说,如果德育缺失,培养出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自制力和意志薄弱,敬业爱岗意识不强,就难以被企业接纳而实现就业,即使是暂时就业,也终究会被企业排斥。

(三)树立高职德育的实践观

高职德育的实践观是由德育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首先,从道德运行过程来看,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还要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其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它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l。实践教学中的实验、课程实习、模拟实训、毕业设计、企业见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既是形成职业技能的主要教学过程,也是进行德育实践、形成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德育过程。由此可见,正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并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

(四)树立高职德育的开放观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这就要求高职德育也应是一种开放的德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高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要求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而德育内容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不同的专业其德育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从横向上看,高职德育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实习基地)、到社会都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就决定了其德育素质的形成,除校内影响外,还直接受家庭、工厂、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德育素质的好坏,也会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工厂、社会的德育状况与德育建设。

二、以就业为导向选择德育内容

(一)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基础工程

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是高职德育的基本任务。具有爱国心、民族责任感,具备现代文明意识,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现代人才最起码的人格品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规则,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职业岗位上,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二)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特色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首先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业观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能力上的综合反映,良好的择业观念必须是:顺应时代要求;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一致;具有宽泛性和可调试性。加强x,l-~生择业观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别。无论是何种类型企业,无论是沿海企业还是内地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肌体不可分割的细胞;无论何种就业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高职德育应当把基础理论教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结合起来,使之具备更加实际、富有弹性和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择业意识,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

(三)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核心内容

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首先,要加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规守时、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分专业进行特殊职业道德训练,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x,j-性。第三,高职德育应当把培育学生不怕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热爱科学、献身事业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敢于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作为必修内容。

(四)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重要补充

高职生既带着高考失败的阴影,又面临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高职德育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面对现实,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遇到困难不退却,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途径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两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两课”教学不能遵循旧的模式,必须彻底摒弃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突出引导和启发,

突出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中蕴涵了丰富的职业道德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管教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高职德育实践

高职教育中课程的实验、课程实习、校内实训、毕业设计及企业见习、企业实习等,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只是在观念上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德性”与涵养,却忽视了道德实践,没能形成“德行”。高职院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道德行为。如在学校或企业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对学生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制,进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三)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

首先,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很强的职业性,根据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文化来改造校园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在产品定位上满足企业的要求,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第二课堂的开展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新晨

四、以就业为导向丰富德育评价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空间可以拓展到企业,企业员-1-和指导学生实习的师傅也成为学生德育评价的主体,从而形成了由学校教师(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者等)、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员工、同学、家长及学生本人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

(二)评价内容综合化

德育评价应从认识、实践、心理3个层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查,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考核他们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又要考核他们的实践表现;既要关心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既要根据在校期间表现,又要看实习期间的表现,特别是高职德育的评价更要看学生在实践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突出其实践性。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

德育考核具体可分为理论与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课前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创新;实践考核应重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中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情况、日常行为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评价过程中尽可能让所有的评价主体都能参与,努力把德育教学和学校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使这些层面相互补充、相互贯通,体现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

一、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技能考核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考核结合起来,使实习成绩成为技能成绩与职业道德考核成绩的综合。

第5篇

社会文化历来负有传播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引导未成年人在美的熏陶中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功能。而今,令人忧虑的是文化市场出现了审美的错位。因此,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这是非常必要又重要的。多年来,应该说社会各界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成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如文化市场的扫黄打假长期坚持不懈,营业性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规范和管理不断加强。

因此,民族地区、民族学校应全面把握德育概念,学校德育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性和方向性,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态,在实际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告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要体现我们的民族性和社会主义特色。它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民族精神,就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固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梦;是民族的道德行为,就是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准则框架内的道德行为。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内涵,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观念都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在有形无形地腐蚀着一代青少年的灵魂,这是对我们德育工作的一种挑战,是造就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确立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育人导向,确立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评价标准,依此培育学生健全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能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命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为了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要求新型人才要全面具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创造的当代文理和人本思想素质。

因此,德育工作的重点要上升到提高人的素质,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高度上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德育的内容上重点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养成诚实守信品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教育,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努力形成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充分认识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关系到接班人的大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协力,互相配合,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己任,采取各种手段,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并与文化素养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引导问题青少年朝好的方面转化。

学校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神圣的职责,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引导问题青少年的转化与发展。

综上所述,德育功能在学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因此,学校、教师应以开拓的精神,以务实的态度与其他教育者齐心协力,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加强德育工作。

对学生进行合作,协作,谦让宽容等各方面工作势在必行,常抓不懈。

第6篇

一、德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原则

美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它直观、形象,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美是多方面的:从伦理道德观念上讲,美就是善,要与人为善;从人的生活目的上讲,美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从人的关系性质上说,认为美就是和谐、对称;从人的审美观上判断,美就是产生的愉悦感。由此,我们在德育中的美育实施不应是在某一个方面的单相思,而应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思考。其次,要循序渐进,因人因事把握美的措施。在对学生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异,知识构成的不同层次,对美的理解、体会的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有序发展。其三,在思想品德课上应实施渗透教学,艺术性地引导学生逐步跨入美育的殿堂,让学生在思想深处及行为表现上真正落实美的理念,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原则。最后,要让学生善于创造美,使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以科学发展的思想教育学生分清是非、真假、善恶;要在各方面,诸如语言交际、公益劳动、相处交友等方面实践美。

二、德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

德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是有其客观规律性的,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有以下“三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育人环境要体现人文美育理念。

例如,学校建筑群要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处处表现为人文理念、美的氛围。学校内的宣传标语、广告,既要注意色彩鲜明,又要讲究内容文明健康、积极向上。在图案设计、字体誊写、版面安排等细节问题上都要体现美育理念。整个校园环境也要有整洁美,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总而言之,要让整个育人环境要体现四化,即绿化、净化、美化、教育化。

第二条途径:课堂教学要渗透人文美育理念。

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导向性地进行一系列美育活动。如,进行美育专题讨论,邀请美育专家讲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即使在新授课文知识的时候,也应有意识地渗透美育理念。

第三条途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实施美育理念。

美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对学生的美育教学要多方向实施。学校有任务,家庭有责任。纵向时间里学校要对家庭中的美育教学适时指导,学生要在社会这个环境里,横向联系各方面的知识,真正体味社会美、艺术美、环境美等多方面的美育理念。

三、德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

在新课改理念下,美育与德育相得益彰。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理顺好美育与德育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具体要抓好“四个结合”:

其一,集体与个体相结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谈话法、讨论法和辩论法是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不断地拓宽、加深学生的思维空间,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而且能有针对性地对个别语言不美、心灵不够纯洁的学生,适时进行引导教育,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其二,学科渗透与专题教学相结合。

学科渗透是思想品德教师实施美育的工作范畴。所谓在学科中渗透美育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区分是非、美丑、真假、善恶,从而树立美好的理想,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艺术上狠下功夫。例如:教师的流畅语言能轻松地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教学情景;抑扬顿挫、节奏张弛的音质所产生的听课享受;工整潇洒的板书,色彩搭配组合的版面形式都将给学生以美的感官刺激;教具图片、录像电视等课件中的美育内容更能使之锦上添花。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经常性地开发一些专题让学生展开创新的翅膀,深入地进行研讨,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实现美育理念整体提升的教学目标。

其三,榜样与示范相结合。

第7篇

一、导向性

我们正处在剧烈的社会发展和变革阶段,必然会出现多元的价值观念,理想教育有时必然要面对是非的判断与善恶的选择。教师要用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共同理想的教育之中,导向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在学习英语过程之中,要涉及大量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尤其是随着西方强势的文化渗透而对当代中国青年人产生极大影响的西方价值观。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西方文化中那些为世界文化所认可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有益部分,我们要大胆地拿来,同时,我们也要有摒弃其有害成分的胆识和见识。当学生有不同观点出现时,如果是有关价值观等是非判断的,教师不应一味地和稀泥,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二、渗透性

德育的渗透性原则在中国和西方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如中国传统的启发引导、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知行结合、循序渐进、环境熏陶等教育思想,西方杜威的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理论、以科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等等。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理想教育自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渗透性原则注重理想教育的潜移默化、民主平等、循序渐进、间接多样、完整持久,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英语教学渗透理想教育,这就意味着,它不应是旁逸斜出的,而应是与英语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其一,理想教育的内容,一定是从教材内容自然生发出来的,不要牵强附会,为理想教育而理想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理想教育,应该而且只能依附在学科教学的主体上,它是以学科教学为依托而向学生渗透,潜移默化地渗透,点点滴滴地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受熏陶、受感染、得启示、获顿悟。其二,理想教育的方式必须是“英语”的,应该是融入英语知识的掌握、英语技能的训练或英语文化的学习和感悟之中的,应该把理想教育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之中“无声”“无痕”地接受理想教育。

三、对比性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是一种不同于母语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世界。我们既不能固守我们的习惯和方式,也不能完全被英语文化所同化。

对于我们英语学科来说,注重对比自应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英语学科理想教育的一个优势。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源自希腊的西方文明,是值得全人类珍视的文化遗产,相同自有,相异亦多。耶稣要人“爱人如己”,孔子宣扬“仁者爱人”;西方文明注重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中华文明倡导仁义、孝悌、民本、和谐。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鼓励创新竞争,中国讲究中庸和谐;如是等等不胜枚举。真善美的事物总是相通的,我们在教学之中如能善加比较,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拓展、文明素养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第8篇

讨论法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主导、引导作用,以教师或者同学事先拟定的问题为载体,采用同桌之间、小组内部以及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竞赛或者辩论的方式,由学生对课文知识或者背景材料进行探讨、争论、交流、研究,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解决困惑、提高觉悟、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信息交流活动,改变了“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设置新问题,创设新情景,向学生提供导向性信息,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解决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导向性信息,诱导学生思考讨论,评价规范讨论结果,时时处处发挥着主导作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一、在运用讨论法模式时,应该始终把握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上好导读课。学生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导读提纲,搞好自学预习,掌握基础知识。对带有共性的难点、疑点,老师要加以点拨讲解,以扫除教学障碍。

2、收集资料,准备教具。老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及教学的重点、难点,收集好教学用的材料,将一些材料打印成胶片或制成录像带、光盘,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好。

3、讨论题一般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教师应根据针对性、思辨性、层次性,多样性原则确定讨论题。讨论题应该针对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实际,要有适当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使得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设问要多层次,指向性明确,题型要采取选择题,判断比较题,辨析题,评价分析题等多种形式。

二、讨论过程的组织与调控

讨论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随时加以调控和引导,组织学生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不能放任自流。一般来说,讨论前教师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讨论中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讨论过程中的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学生回答时,要及时、准确地给与评价,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跑题现象”或理解上的偏差要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即使答错了也要用鼓励性语言加以鼓励,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三、讨论结果的归纳与深化

讨论结果初步显现出来之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必要的归纳、深化,使结果更加明确、规范,更有利于学生的落实。

1、肯定正确的观点和认识,并提出充分的依据,让学生知道教师所肯定的观点为什么是正确的,使他们真正信服并且掌握。

2、否定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并要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并加以矫正。

3、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必要的扩散,衍生或者变通,防止就题论题,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变通能力。

4、设计测验练习题目,上好测验练习课程,巩固深化讨论结果。应该结合教学要求和讨论的问题,精心设计对应讨论课的测验练习题,巩固深化讨论结果。

第9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现状;德育教育;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41-01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育人的阵地。而中职学校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职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1、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

目前在读的中职学生都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部分是从小就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的独生子女。由于长期生长在家人百般呵护的溺爱环境当中,这些孩子普遍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在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做事率性而为,不计后果。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视校规校纪于无物,将违反纪律当作家常便饭。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甚至逃学、夜不归宿等现象在许多学生身上表现突出,且屡教不改。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挫折承受能力差。

由于从小在溺爱中长大,许多学生养成了凡事以我为主的性格,做事原则只以个人好恶而定,自己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和大局观念。一旦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就哭天抹泪,无所适从,甚至自暴自弃,意志消沉。

3、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空虚。

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部分媒体和影视作品的错误导向,部分学生在生活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食必精品、穿必名牌。不少学生“透支”家里给的生活费用,经常借钱过日子,甚至欺骗家长“挪用”学费。过分追求物质享乐使学生缺乏高尚的人生理想和长远的奋斗目标,精神世界空虚。大部分学生只对时尚潮流、体坛动向、歌坛动向和影视界的动向感兴趣,而对国家、民族、和社会风气等问题则无动于衷。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形式流于表面化,缺乏思想内涵。

长期以来,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总是一味的采用一些“口号式”、“文件式”的空洞理论和说教,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对这些所谓的德育活动很难提起兴趣,甚至非常反感。不能起到思想道德教育所应有的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的作用,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2.生源不足,学校主观放松德育教育。

近年来,由于高考扩招以及社会上新“读书无用论”的盛嚣尘上,导致中职学校普遍出现招生困难、生源不足的问题。为吸引生源,维持自身生存,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迁就学生,主观上放松了对他们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和约束。

三、针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想法

1、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根据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以及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改变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和运动式的一阵风的做法,代之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育模式。首先,要以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美的育人环境为着力点,设计和规划校园的环境建设,从净化、绿化、美化、知识化入手,创优校园校貌;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艺术、课外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其次,要抓好重要节假日、纪念日的有利时机,对学生的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活动。

2、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的中职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来源广泛、各种思想鱼龙混杂的多元世界里,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克服错误思想,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贴近实际、补充内容,促进中职学校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化。

当前,思想道德课程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不够,在解决学生思想、信念、行为习惯等基本问题方面有些欠缺,影响和削弱了思想道德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对技校生加强时事政治教育。发挥时事政治特有的时效性、真实性、导向性特点,弥补政治观点灌输、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律常识学习等理论教育的不足。这样可以更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理想和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己,真正成为自尊、自强、自律、自立的人。

总之,我们要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努力探求一条科学的技工学校德育工作路子,使所有技工学校的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技能型人才。

第10篇

市场经济提出的新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利益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是,利益的驱动也使一些人私欲膨胀,增加了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也往往不尽一致。如何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树立社会的共同理想,寻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点,制止个人主义的膨胀,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信息多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多种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很难管理、控制和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用正面的宣传、信息占领阵地,使青少年既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求知的能力,又要学会筛选,学会鉴别,学会吸收,学会抑制。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接受教育。

迎接新挑战,解决新课题,必须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必然要求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实现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教育价值的科学定位,不是定在专业知识上,不是定在具体教育目的上,而是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上。未来青少年一代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与高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行是合格的未来一代的重要标志。塑造德才兼备的青少年一代,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崇高目的。教育概念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观念。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果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可能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这是十分危险的。

其次,必须把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据调查,目前青少年尽管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性思想品质,比如愈来愈鲜明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但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欠缺,还有待于完善提高。在现代社会,开发非智力因素尤为重要和突出。一个人成才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往往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真正决定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念、毅力和协作精神。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因此,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主导作用,致力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别是要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关注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

第三,必须推进德育创新。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德育要在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应当大有可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青少年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而且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要善于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构筑新型的德育模式,实施情感型模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情感投入。只有从以情感人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要实施隐型模式,注重挖掘科学在影响人的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少人认为只有人文知识能影响人性的养成,而习惯于把科学纳入实用知识的范畴。实际上,作为科学规范的实证标准、逻辑论证和求真态度既是技术的也是道德的,它所昭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人性最可珍视、最为基础的方面。科学精神在人的思想意识方方面面的渗透,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实施氛围型模式。德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学校全部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德育内容要适应青少年特点。道德是分层次的,从行为规范、道德原则到道德理想逐步递升。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形成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提高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第四,必须深入进行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准确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要做实事求是的调研分析。不能将优良传统的继承或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表现当成消极面,也不能将错误思想或低下道德风尚对青少年的影响当成积极进步的因素讴歌和推崇。不能完全以过去历史时期的标准衡量和要求青少年一代,也不能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贻误青少年一代。对普遍存在的某些思想观点和倾向性问题,应加强教育引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回答。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德育管理;实施;检控;创新

一、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1)制定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缺少它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只一样,一切德育活动将无处着手。

(2)制定德育工作的内容及实施步骤。德育工作内容应根据小学的德育目标来确定,使内容符合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放在重要位置。

(3)确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影响小学德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针对德育的固有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及发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德育效果。此外,计划阶段还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经验不足和体力不强等特点,注意德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意外事故,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二、组织实施

(1)建立健全小学德育管理网络和统一的指挥系统。学校应建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由校长、党支部(总支)书记、部分师生、家长代表等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组织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协调校内各组织、各职能机构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关系,宏观指挥并指导德育工作的进行,监督检查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德育质量的评定以及总结等工作,这是进行德育工作的组织保证。

(2)开辟多种教育途径,使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无所不在。在新的形势下,以往的仅通过思想品德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单一途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开辟德育工作的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已是大势所趋。学校除了上好思想品德课外,还应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和全体教职工的作用,把德育寓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寓于课外和校外活动之中,寓于社会实践和劳动中,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三、质量检控

(1)制定德育工作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衡量工作及成果的尺度,没有它,就失去了参照度,也就无法做出科学的评价。制定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小学德育的目标及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

(2)加强德育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德育质量的检查是通过调查统计、测量等方式对学校或班主任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果的质量进行分析、检查的过程。检查可分为平时检查与阶段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题检查等,并把通过检查所获得的实际资料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从教师、学生、德育资源、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及德育环境等方面寻找影响德育质量的各种因素。然后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德育的质量控制是通过对影响学校德育质量多种偶然因素与系统因素施加干预,而使德育质量向理想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德育的质量检查是德育控制的基本依据。

(3)德育质量的评定。它是对小学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果作出评价,并以德育质量为依据来衡量德育目标达成度的一项工作。科学的评定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与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学生的发展。’要防止片面地以开展教育活动的次数多少和活动的热闹程度等表面现象来评定德育质量的倾向。评比是激励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好方法。评比只是手段,导向才是目的。而且评比的过程也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对学生的评比要抓“三头”带全校,期末,学校对三类学生代表表彰:进步大的学生,兴趣特长获奖学生,三好学生好干部,针对不同情况正面引导,鼓励他们全面发展,更上一层楼。同时,分别让他们代表在校会上发言,带动各类学生前进。激励其他学生争做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有个性特长的好学生。

四、总结创新

一个月的德育计划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总结要以德育工作计划为依据,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发扬工作中的成绩,寻找差距。因此,总结可以积累德育工作经验,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它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和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实施情况,最为重要的是依据以往的经验,结合下一阶段的实际,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更加完美的德育工作计划。

因此,总结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又是促进德育管理科学化的一条基本途径。小学德育管理除必须重视以上四个环节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不断提高小学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使他们明确德育目标和任务、增强责任感,通晓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其次,要切实处理好小学德育工作中各方面的关系。由于德育工作细致复杂,牵涉面广,因此,一定要协调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等,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再次,德育管理工作一定要贯彻方向性、统一性、示范性、连续性、吸引性等原则。

总之,加强小学德育管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是促进小学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学德育工作实现规范化、系列化、具体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只有切实地抓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才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小学教育真正高质量地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孟涛.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董祥智,萧斌衡.学校管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3

[3]孙莉莉.网络对学校德育上作的挑战及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0.

[4]刘敏.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J].教学与管理,2008.5

第12篇

[关键词] 情感熏陶 情感体验 德育功能

教育的兴衰,其发端和归宿都将突出地表现在对青少年的德育方面,学生思想品质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方教育事业乃至国家教育事业的成败。中学思想政治课重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因此,我们要坚持德育统一,以德为先的原则,发挥政治学科优势,强化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努力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人才。

一、在和谐氛围中受到情感熏陶

苏霍姆期基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为情感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经常地、有意识地留有师生情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心、诚心与爱心去呵护学生,树立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观,达到教育氛围的和谐性,才能为德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总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做个细致的有心人,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的真实动态。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关注和鼓励学生的情感,才能适时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教学有的放矢,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如“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这一教学内容,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祖国的最好教材。对祖国的认识程度如何往往决定了爱国主义情感的深浅。为此,我从地理和历史等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对祖国加深了解、熟悉,并注重感情教育,让学生自然得到认识祖国是多么可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脉相连――我要热爱祖国,与她共命运。在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对学生“晓之以理”。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用历史的事实和现实的事例让学生懂得祖国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有了“情”、懂了“理”之后,还要落实在行动中,教育学生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导之于行”。因为热爱祖国不仅表现为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应该处处以祖国的利益为重,做到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祖国的利益。在整个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和提问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珍视学生智慧的萌芽和独立见解,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于是学生便在这样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及相关的资料,锻炼了思考判断能力,同时对祖国的感情也得到了确认和升华。

二、在点化感悟中加深情感体验

如果说,情感沟通和感悟人生事理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那么“点化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手段,它贯穿于道德教育的过程之中。我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同时,还借助一些实践活动,关注每一个德育细节,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情境之中,触动学生习以为常的思想情感。

大家都知道,国旗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标志和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和尊严。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每个人都会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因为人人对生养自己的国家都怀有深深的感情,所以国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许多学校重智轻德,一些学生道德失范,思想品质下降,引用国旗于教学之中,能更加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家乡”是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起点和源泉,它是祖国的一个部分,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祖国”。于是,我结合教材内容,加强乡土地理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树立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通过这些“活”的德育素材,激发学生产生浓烈的乡土之恋,进而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三、在拓展教学中内化德育功能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很多。因此,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教材优势适当补充一些最新资料,使其更具时代感。众所周知,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小见大,要适时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我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知识的综合性、明确的导向性和心理的吸引性的时事政治素材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来内化德育功能。

如在讲述我国的工业时,通过内容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粮食、棉花、煤炭、电力等都跃居世界前列,许多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综合国力已居世界第五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问题的数据比较,消除一些青少年学生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盲目崇拜的现象和对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视而不见、妄自菲薄心理。教育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而确立社会主义好的思想等。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点随处可见,进行爱国情感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我们要以“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作为主要目标,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让德育融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在他们的心田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并能树立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作出贡献的思想,最终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