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

时间:2023-06-21 08:56: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最基本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德育;特征

幼儿德育有些什么主要特征呢?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幼儿德育具有基础性特征

幼儿德育具有基础性的特征,是我们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最基本的起点。例如,培养幼儿爱劳动、守纪律等优良品质的时候,应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得到生活的体验并从中使幼儿受到熏陶与感染。另外,要把良好的道德培养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可以说,幼儿如果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具有一些较基本的能力,假如幼儿没有这些基础能力,就无法呈现幼儿自己想要表现的思想行为。

二、幼儿德育具有感知性特征

幼儿德育具有感知性特征,所以,要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就要尽早地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引导幼儿加入角色之中。例如,培养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及爱憎分明的情感,就可以由演童话剧《小白兔与大灰狼》来表现,以剧中的角色让幼儿进行分辨和体会。另外,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的感知往往会直接影响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家中老爸常常说粗话、说脏话,幼儿久而久之便能效仿;老妈天天爱打扮、浓妆艳抹,久而久之,幼儿也会酷爱打扮。为此,应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并随时针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及时对幼儿进行说服、进行教育,绝不要错失良机。

三、幼儿德育具有情感性特征

幼儿对身边的一切,不像成年人那样以道德认识开始。而是凭借印象断定是是非非,去凭自己的主观情趣辨别他的好与坏。例如,一个人不管他的心地如何善良,假如他的容貌丑陋、穿着破烂,幼儿就不会与之接触,更有甚者会认为他是“坏人”;相反,一个人的内心不管如何阴险狡诈,假如他能呈现温柔、和善,幼儿就会很快与之接近,把他当作“好人”。正是由于幼儿具有这种以情感体验为主的心理,就形成了幼儿德育的情感性特征。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不能空洞地说教,更不能强制压迫,令其服从。而要正面进行引导,用美好的情感去滋润幼儿纯真无邪的美好心灵,促使幼儿茁壮成长。

总之,了解掌握幼儿德育的基本特征,明确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不是单靠教师的“教”就能奏效的,而是要依据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的趋势去创设教育情境,内在地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引导幼儿巩固其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第2篇

一、朗诵

朗诵似乎是语文学习的专利。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新的政治教学中有许多人文性、情感性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民族精神等,对于这些人文性、情感性较强的内容,我觉得讲授起来比较枯燥,效果也不是很好。只有我们感受到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正好新课程的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感受这些情感的平台----朗诵。比如在学到友情时,关于真正的友情是什么是值得每一位学生思考的问题,答案也很广,此时课本中的中英文对照诗歌《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干脆举行一个小小的朗诵比赛,学生们很起劲,有的干脆用英语版的朗诵。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此时再去讨论,学生们对友情的理解便已经基本到位。再比如学习精神时,我想,再多的解说也比不上的《七律.》来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所以我就干脆让学生朗诵甚至要求背诵,这样,学生不仅对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提升了人文素养。

二、概括段落大意、分层次

这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个学科之间的综合越来越加强,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成绩不好、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学好政治,尤其是一到综合试卷,材料一长,有些学生就无法下手了。不会看材料,看不懂材料,看不懂问题的现象非常严重。我想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不妨就借鉴一下语文的分层、概括大意的方法,让学生得到锻炼。比如在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我们就拿出一小节,让学生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大意。由学生概括出两层的大意:一是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后在复习时加上我国哪些政策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这样一种概括式自主学习得出的东西远比我们老师讲授理解得深刻,同时也理清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这样一种最基本的认识问题的基本思路。

当然,政治课毕竟不是语文课,所以用语文的方法上政治课时也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1)教学方法毕竟只是形式,政治课本身的内容尤其是它的德育功能不能忽视。(2)不能过分依赖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是借鉴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政治学科本身的特色不能丢掉。我们还是需立足政治教材本身的特点,上出让学生喜欢的政治特色。

在传统的教法之外,政治课肯定还有许多其他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政治课的语文教法为我打开了思路,我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积极探讨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以求进步。

第3篇

思想品德课;主载体;德育功能;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35-02

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想就如何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体会:

1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才能胜任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他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有良好的言行修养和道德觉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2要认真专研教材大纲、学习《课标》要求,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认真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行为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努力使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2.2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吸引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条件。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生命力。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如当前存在“经商热”、“出国热”和“超前消费”等现象。在教学中,要讲清讲透原理,也要敢于触及现象,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使理论知识更具体、更深刻、更生动,从而更具有吸引力。提高说服力,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用举例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弄通理论知识,增强思想品德课的信度。如学习十六大报告、国内国际的最新建设成就和时事等,材料要“精”,对所掌握的材料要“去粗求精”,尽可能做到完整、典型、精确。材料要“实”,就是要言之有物,要有实际的东西,要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经验、实际感受的内容来举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内容的起真实感和亲切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说服力。

2.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自我教育形式和社会实践活动。

2.3.1学生的自我教育形式很多,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妨围绕学生的思路转,当“导演”,而不当“演员”。可以结合国内重大时事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走向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3.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请进来”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走出去”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3思想品德课还需要教师进行合作教育。

第4篇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但目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存在着模式僵化,缺乏人文关怀;内容跟不上时代更新的需求,缺少幸福内涵;途径单一,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机制不健全,缺少立德树人实施的保障等问题。

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明确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向,从而使高职院校更增强德育忧患意识,确立"以德治校、立德树人"的工作思路。通过教学手段促进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进一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搞好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

二、“立德树人” 的含义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思政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在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为我们学校的师资建设明确了标准。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研究“立德树人”的基础

1.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目前,企业在招聘学生时,最看重的除了学生的专业和技能外,主要是考虑学生的品德。他们认为,技能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但品德不好,就没有培养的价值。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自尊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厚善良、为人正直、助人为乐、孝亲敬长、勤劳节俭、富有责任感的优良品德。

2.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学习就是要掌握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操作的技能的科学方法和技巧;选择并建立适合自己及职业的知识结构;懂得如何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等。

3.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事

这是对每个职业人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这其中包括做事要有思路、方法、竞争力,创造性思维训练等。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不同,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大家的集体智慧,所以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4.要帮助学生学会择业与求职

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重点,确定职业方向,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实现由大学到社会的过渡。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学会多方位择业。

四、研究“立德树人”的意义

《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第三轮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这就对德育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道德教育既要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基础文明,传承人类社会的道德知识和信念,更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负责任地活在当下。“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应作为当代学校德育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

一、德育课程资源的涵义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德育课程资源,“即指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德育有效进行的保证,它为德育课程及其实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德育课程及其实施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德育的课程资源是教师们进行德育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没有德育课程的安排,教师就很难进行下去。同时如果没有德育课程资源的支持的话,德育教师们就很难对德育课程开展下去,就很难达到德育课改的目标要求。因此,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实现德育的教学目标,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文化资源结构单一

德育文化资源,包括传统中华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现代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外国德育课程资源等。以往,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开发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存在着政治功利倾向,偏重德育和政治的关系,片面地强调国家利益、整体利益,突出政治性,忽视德育与个人德性修养的关系,轻视个人利益和个性品德修养,一些基本的、贴近大众生活的、有现实群众基础的内容继承较少,致使德育内容政治教育多、个人养成教育少。

我国中职学校中的德育课程资源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鉴定筛选德育课程资源条件有限,一些优质的德育课程资源不能及时、全面地被吸取利用;另一方面对有些德育课程资源不客观、不现实、理想化过重,任意拔高。例如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树立总是定位很高,远离群众,远离生活,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起不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上述原因使这些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造成德育内容更新缓慢,枯燥,乏味,脱离实际,跟不上形势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可信度低,说服力差,学生不易甚至不愿接受。

(二)校内德育课程资源各自为营,缺乏整合协调

第一,学校对学科德育资源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尤其是手工课中只传授手工方法,丢掉了知识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法思想。二是各学科与相关德育内容断裂,不能将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

第二,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与沟通。一方面是德育教师队伍与德育管理队伍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脱节”,德育教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德育管理部门如宣传部、团委、学生科、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这两支队伍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往往缺乏沟通、协作,各自为政,造成教育重叠、断层。另一方面是非德育教职工队伍和德育教职工队伍“脱节”,非德育教职工认为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与己无关,工作中单纯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观念淡薄,不能从各自的角度和岗位发挥对德育的影响作用,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潜在状况,德育队伍孤军奋战,德育课程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三、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难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化”和学校德育“书本化”的影响,学生在当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仅仅作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或“局外人”而存在,他们并未真正融入到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去,并未与真实的、具体的、冲突化的道德情景和道德事件“相遇”,由此导致其在道德生活或社会学习方面的“幼稚化”、“脆弱化”以及在“长大成人”方面的滞后现象。

不仅如此,中职学校的德育还存在着两种需要反省的倾向:一是“虚无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虽然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业绩为出发点和归属,注重学校的“就业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虚无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场所的内在逻辑,忽视了学校固有的育人价值和责任担当,视学校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竞技场、知识场、功名场,将学生引向单向度的知识人、名利人、工具人。

二是“包办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以“布道者”的角色扮演,以简单、机械的知识传递方式,不断向学生灌输各种道德信条,包办学生在学习做人或社会学习过程中的一切事务,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德性是在与环境不断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养成的客观事实。“包办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内在逻辑,将学生视为客体人、局外人、无知者,使本应在道德上不断自主发展的学生,长期处于道德上的“婴幼儿状态”。

德育课是一门复杂的人文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性,还需要有灵活的实践方法。随着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不断开发和利用德育课堂新资源,通过德育课堂上的教学,在学生中引起思想的共鸣和行为的转变,最终促进德育教学与学生教育双重效果的实现。

四、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增强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实现德育课程的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广义的德育课程资源观,树立正确使用德育课程资源的观念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德育课程资源观问题。由于认识不够,一方面,许多有教育意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未被纳入德育课程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资源观,发挥各类德育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德育实施和发展服务。

(二)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方德育课程资源

广袤的中华大地,风景宜人,在游山玩水者眼里,它们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在德育工作者眼里,青山绿水是天然的德育课程资源,是陶情冶性的德育课程资源。中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把德育教育与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科普知识、地域文化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走进生活、自主进行资源探索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活用教材,发挥其在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基础作用

教材一直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要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尽管新课程改革凸现了课程资源的意义,使得人们不再把教材看作为金科玉律,它开始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平台、一个基础,是德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从普遍情况来看,教材仍然是最基本的德育课程资源,仍是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灵活使用教材,赋予教材新的内涵,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简单说就是要活用教材。

教材既不是唯一的德育课程资源,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把教材看成是开放的系统,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教学,生成新的德育内容,使学生的个体经验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走进教材、理解教材”,然后要“跳出教材”。走进教材是为了了解教材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跳出教材,把要传授的知识技能和学生的情况联系起来,能为学生所用。

(四)整合校内德育课程资源

新一轮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期望推动学校教育将立足点真正从传递知识调整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而且德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刻意的形式和程式,讲究的是“随风入夜”、“润物无声”,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它通常伴随着主体的活动自然而然地生发,水到渠成地推进。

在各学科教学中,既存在一些共性的德育因素,又存在具有较明显的学科特点的德育因素,探讨学科德育因素,就要客观地分析教育过程中德育时机和德育课程资源的载体。因此,激活蕴含于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关键在于教师对其的开发利用,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充分认识到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的可贵价值,然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适时有效开展引导,在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它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通过德育课程引导中职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冬梅.浅谈德育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2(7):87.

[2] 李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 曹威.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 2013(12).

[4]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第6篇

摘 要:在微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德育渗透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微机课的教育机会和学生沟通交流。

关键词:微机课;教学过程;教育机会在微机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微机操作基本能力,但是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甚至运用微机玩游戏成瘾,导致学生不但没有能够恰当运用微机进行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反而使微机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伤害了学生。因此,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微机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在微机课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一些学生在使用微机方便自己的同时,不懂得保护学校的公共财产甚至运用微机抄袭作业以及在计算机课上任意删除他人的信息。教师在每一堂微机课上要教育学生要爱护学校集体财产,对微机要有最基本的维护意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微机渗透。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微机画“中国梦”的电脑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相关的道德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梦想,让学生心存感恩,善待身边的一切,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微机课尽管涉及很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知识,但是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如学生在进行文档操作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自己不明白文档操作方法时可以与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懂得交流合作的好处以及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识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在按照教师指导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程序”的意识,让学生了解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三、利用各种微机课的教育机会和学生沟通交流

在微机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在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微机进行动画创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创新对于现代公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微机制作节日贺卡的时候,教师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亲、敬老、尊重他人的教育。

总之,在微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渗透,运用多种时机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还要强化教研组合作的力量,不断研讨德育渗透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微机课中受到灵魂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第7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学生管理工作 改善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目前在校的很多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使得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如何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确保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有秩序展开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所有在校学生都崇尚独立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处于20岁左右,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从下到大很多学生都深受家长的溺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成长环境也有所改善,一直以来,他们接触的都是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从上初中开始,就唱着歌追着星一路成长。这些孩子崇尚自由,一直宣扬摆脱家长的束缚和管制,对于所有的管理制度都有着深深的反感和厌恶,他们我行我素,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是正确的。比如在宿舍中不服从老师的管教安排,被褥一直不叠,课堂上睡觉不听讲,对于老师的劝阻也不听从,对自己这样的不负责行为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由于这一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多以在家庭的成长中一直被给予厚望。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由于,所以他们从小到大也没有吃过什么苦,他们所有的心愿家长都会极力满足。所以,在很多学生的心中都形成了一种他们想要的就一定要等到的错误观念,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都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知道很多事情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才可以实现,致使很多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任意妄为,把自身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三)所有在校学生心中无所畏惧

这一代大学很多对于学生的规章制度都有抵触情绪,不愿意遵守。对于老师惩罚和社会的谴责也很少放在心里。他们第一不害怕教师,第二不服从教师的管理。本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对待自己的行为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旦出现了错误应该用于承担责任。不过,这一代大学生他们很少可以认识到自身所出现的错误本质。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开导都当做了耳旁风,对待教师也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敬畏,这些都和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有关,同时也和学生的自身的素质有关。

这一代大学生的培养,最终决定着未来社会整体人才的素质水平,前面所提到的这几点问题都是目前在所有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代表着这一代大学生的特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家庭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对于学校的管理也有很多失职的地方。

二、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目前对于在校大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他们是新时期的大学生,从小就过着舒适的生活,所以在他们的成长中也缺乏各种责任感的概念或者意识。他们在成长中也面对很多的诱惑,包括网络,小说漫画,追星等等。所以他们在形形的心想事物面前很难保持原有的坚韧不拔的心态。这一代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热衷于各种文化娱乐,张扬自我的个性,这就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大的难处,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也不希望孩子受到委屈,更不愿意孩子落后于他人,所以尽最大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这样的溺爱对于学生的培养和管理都是无益的。

第二,就是学校管理方面的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体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学生的管理很多教师还存在着疏忽和漏洞。一方面,很多学校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素质就较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不能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多以很难在管理方式上迎合学生,更不能谈创新。

第三,学校自身在各种管理措施上不能做到万无一失,最后很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也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很多考核都停留在表面,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应该是人性化的。比如,学生违规在宿舍内使用各种大功率电器设备,就应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警告或者处分。在食堂中,应该按照学生的意愿提供各种满足他们需要的食品。

三、新时期加强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改善方法

(一)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所有学科的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至始至终都应该放在首位,只有学生的品德过硬,才可以搞好更方面的文化课程学习。对待新学期的大学何时能,要加强他们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课程的学习,从中体会到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会组织一些大学生的义工活动,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感受社会这个大课堂的教育,懂得去风险,同时珍惜目前的辛福生活。

(二)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大学里最基本的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管理值班制度、学生工作例会制度、上课考勤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学生干部例会制度以及宿舍卫生检查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相对比较系统,针对性也比较强,配合科学合理的奖罚措施,会获得更有效的管理效果。要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加强管理者和大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体现出对大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分析不难看出,在大学校园中管理工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也在所难免,在此我们提到的加强德育教育,完善管理体制是最基本的管理措施,同时管理者也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才能使工作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李金山.网络时代大学生管理创新方法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

[2]滑凤云.浅谈激励教育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6(08).

[3]曹同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普洱学院学报,2014(06).

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 德育渗透 有效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个别地方甚至整个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的地位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没有彻底落实素质教育的宗旨,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社会中负面观念对初中生的影响越来越强烈,使得初中生当中道德败坏甚至违法的现象加重。

在这种背景下,初中生无法建立明确的是非观,无法建立长远的人生目标,无法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够改变学生错误的观念和意识,维护我国礼仪大国的形象。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主要阐述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以期抛砖引玉。

二、立足教材抓住“德育”点

要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教材,抓住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

要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较多,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有这个观念和意识。因为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仍然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为主,只是片面地按照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德育教育的工作,也就无法抓住“德育”点。

举例来说,在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中,有一课是讲述责任。大部分教师仅仅按照考试大纲,让学生掌握责任的概念及产生等知识点。显然的,这一课中涉及的“德育”点非常丰富。

教师在讲述责任的同时,可以向学生阐述负责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且通过现实案例的讲述,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负责任的可贵。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领悟责任的作用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培养他们树立责任意识,为其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奠基,而不只是向学生灌输基本的知识点。

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其中的“德育”点,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对责任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改变自身的观念,以己身为出发点,改变学生不负责的做法,这也就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以教师为榜样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涉及到素质和道德的教育,这是一种直接映射到学生心理的教育。同时,德育教育更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因此,教师的行为举止、形象都会影响到德育教育的进行。也就是说,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必须以教师为榜样,在学生心中树立正面的形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简单的说,教师在上课时的举止、课间的行为以及对学生的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却不一定能够胜任德育工作。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将自己塑造成为正面的形象来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做到诚信、正直,要充满正能量,始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观念和形象去感化、影响和带动学生,教师只有维护正面的形象,才能让德育教育具有信服力,让学生愿意去模仿。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教育

以教师为榜样,是以一个具体的形象来让学生进行模仿。但最基本的,则是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明白德育教育中涉及的元素。因此,教师就应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特殊的情景,让学生了解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让学生领悟道德和品质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形象生动地进行德育教育。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社会中暴力事件的报道。在观看当中,学生会深刻地了解到暴力事件造成的恶劣后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认识到出现暴力事件的原因,就是暴力分子没有正面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做出恶劣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到了恶劣的后果,了解到道德品质缺失带来的恶劣影响。此时,因为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教师进行德育教育会受到学生的关注,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益。

五、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才是主体,在进行德育教学的同时,教师应该关爱学生,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抚慰、成长道路上的扶助和关爱。

造成学生道德品质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心灵在受到伤害的同时,受到了外界不良观念的影响。初中生的心灵较为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家庭的影响、同学之间的矛盾或者学习上的压力,都极有可能让学生的心理受到创伤。

此时,如果没有他人的关爱,学生的心灵容易沦落,容易被外界不良的观念带入歧途。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关爱学生,抚慰学生的心灵,及时疏导和扶正。

教师对学生进行关爱,用心灵的力量抚慰学生的创伤,抹除学生心中负面的情绪和心思,让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勇敢的面对挫折、正确的看待社会现象。通过教师的关爱,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从而做到诚信、阳光向上,这也就达到了德育工作的目标。

第9篇

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得出一个结论: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1 体育课最基本的作用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通过体育课堂,根据学生身体情况,安排适当的运动与运动量,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课上教师教一些基本知识,如队列队形、篮球战术、健康知识等等。体育课堂教学把运动技能学习作为基础,把掌握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学习运动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运动技能,在运用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形成运动爱好、专长和习惯,在不断的运动实践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运动意识,逐步养成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寓德育与体育之中

体育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如教育学生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等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生动的动作形象,寓德育与体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通过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成为社会的主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体育活动的社会特征所决定的。在体育活动或竞赛当中,既有互相协作配合,又存在相互竞争,又必须遵守一定规则进行比赛活动,这种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有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体育运动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提高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尊重并关心他人的意识、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将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合理安排运动量,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活动有一定的强度,能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让学生在教师、同学的鼓励下、集体荣誉的影响下,克服惰性,提高“吃苦耐劳”的能力,发扬艰苦拼搏的精神,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课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育教师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体质健康、身心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10篇

一“、德育小组”的构建

德育小组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德育小组工作模式下,以生带生,以“兵”管“兵”,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打造班级德育体系。总体来说,德育小组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建立学生档案

以评测法对当前学生的道德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将评测结果录入学生档案。同时,建立学生评测长效机制,将学生的道德情况以曲线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对每一名学生的道德思想进行细致的掌握。

2.对学生进行分组

根据学生在一个阶段内的表现情况,按道德品质将学生分成优、中、低三个类别,并结合类别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原则以道德思想为主,学习情况为辅。德育小组的主要形式为金字塔结构,按照“2名优等、3名中等、4名后进”的形式排列,青春期叛逆思想较为严重的学生不在小组之列,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由班主任对他们亲自辅导。

3.对德育小组的评价

建成德育小组后,班主任需要定期对一个阶段后各小组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单个学生的评价;(2)对德育小组人员配合情况的评价;(3)对德育小组效果的评价。由班主任设定评价周期,评价完毕后将结果录入档案,同时依照档案重新分组,以确保德育小组最优化,运作“效益”最大化。

二、对“德育小组”的管理

1.德育目标的确立

德育目标是全体师生共同的目标,在实践中,班主任必须要让每一名学生都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同时让每一名学生了解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并向学生渗透道德与学生成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制定德育目标。班主任可引导学生将道德目标分解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制订实施计划。如近期目标为了解我国的道德传统、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中期目标为形成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长期目标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2.德育小组的自我管理

强化德育小组进行自我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那么,自我管理“管”什么?严格来说,除了引导学生对个人行为、思想和心理等进行自我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德育小组成员管理集体行为,并通过德育小组这一平台,以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为手段,借助团队力量进行自我管理。在实践中,班主任应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意识,即公共纪律和行为规范;同时处理好班主任管理与德育小组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给予德育小组一定自我管理的空间,为德育小组确定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德育小组自我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自我管理氛围,推动德育小组工作持续开展。

3.德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第11篇

关键词:课堂;构建;改革

一切先进的教改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最终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回归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已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聚焦点而被人们所重视。叶澜教授新基础理论中的核心部分和精华部分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受此理念的熏染,对自己的德育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改进,要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紧扣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通过平等对话、活动、思辨等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课堂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聊天,构建课堂的生活味

说到德育课,人们往往会与“抽象、说教”等概念联系起来,其实它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科本身就要求德育课教学充满生活味。在教学实践中,聊天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对促进教学的生活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三课中讲“遵守社会公德”时,我就采取对话聊天的方式。我先让学生看视频:“广州小悦悦事件”,看完之后我和学生聊两个话题:(1)针对小悦悦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2)如果你刚巧路过,你会怎么做?

以下是对话记录:

生1:我们应该向见义勇为的陈阿姨致敬,谴责前面那18个路人的行为,公安机关必须对肇事后逃逸的司机严惩不贷。

师:是的,救死扶伤是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对于见义勇为的人我们应该心怀敬意,而那些不讲公德行为的人理应受到人们的谴责,触犯刑律的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生2:碰到这种事,人的本能都是想救的,但救人要讲究方法,可以打电话向110求救,或者我会呼吁周围的人和我一起救,我们也要学会自我保护。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你是一个很有理性并且讲究方法的同学。是的,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也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尤其是你们这些未成年人。

生3:“假如那18个路人都能像第19位路人那样,在第一时间将小悦悦救起,或许小悦悦不会离开这个世界。

师:是的,就像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轻轻地哼着这首歌。

结束时我发现学生有的表情凝重、有的眼里闪着泪花……最后大家形成共鸣:小悦悦事件,令人心痛,也令人反思,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只有人人行动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小悦悦事件”,通过与学生对话聊天的方式,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互动使学生、老师在认识和情感上都得到了升华。这正是德育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二、感悟,构建课堂的人情味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职业学校的德育其实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心”,学生“德”的养成,一方面,要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良知与良心,有赖于其在生活中内在自觉、自然地感悟和生成;另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外得于人”提供适宜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自然地处在一个教师创造的教育情境之中,促使学生发现内在的良知,守护着“善”之价值。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不断生成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是让课堂教学充满人情味的拓展策略之一。我在《德育(一)》第二课中讲“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时,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问题(即对父母和他人缺乏体谅之心、理解之心、感恩之心),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发现的办法。上课时首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邹越老师感人演讲《让生命充满爱》,在音乐的烘托下,邹越老师激情感人的演讲,特别是讲到感恩父母时,让我们很多学生泪流满面,有的学生甚至失声痛哭,是感动的泪水?还是愧疚的泪水?我也说不清。但让学生谈这次演讲的感想时,学生言真意切,可以感受到说的都是心里话。

这节课自始至终,我没说一句“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类似的话,但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教学内容,并能触动内心的情感之弦,引起情感共鸣,强化了情感体验,通过大家交流、自我体验和思想相互碰撞,产生出更多的思想和体验,大家共同分享、相互借鉴,从而建构起共同的做人准则。我课后也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生做人时,问题不在于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他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的准绳,他的责任是促使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通过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辩论,构建课堂的思想味

真理越辩越明,思想在辩论中将会产生火花。在教学中,通过对有争议的社会现实问题以辩论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争辩中,让学生明白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单一的,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更喜欢从唇枪舌剑的辩论对话中明辨是非,除此之外,辩论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更能够启发学生关心社会的问题,关注社会现实。在《道德法律与人生》的第四课“拒绝迷恋网络游戏”的教学中,针对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一现象,我把教学内容以辩论的形式展开:如何看待“网络”,进行辩论对话。我将班级学生分为正方与反方两组,正方的观点是上网利大于弊,要积极上网;反方的观点是上网弊大于利,远离网络。由于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于是在课堂上学生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但经过一番激烈的课堂辩论,意见逐渐趋于统一,最终认同了教材的观点:网络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

这节课课堂气氛之热烈,学生参与热情之高出乎教师的意料,通过辩论对话,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激烈的辩论中不时产生思想的碰撞,让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使课堂充满思想味。

第12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制度化;价值;发展;创新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112-02

学校德育制度化研究是对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无序道德生活与德育困境的理性审思,德育制度化也是当前我国德育新理念之一。就目前学校道德教育而言,它所追求的发展也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趋势。尤其是制度化,逐渐在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一、学校德育制度化的含义

制度是探讨制度德育内涵的前提,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制度”,其内涵不仅包括正式的制度表现形式,还包括道德、风俗、习惯、禁忌、价值观等非正式的表现形式;狭义的“制度”,则指各种具体的规范、规则、程序和确定的活动形式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活动的制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依赖于制度。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更加依赖于制度。显然,学校在对于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为努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规则,使学校德育无论在教育还是在管理方面,都呈现出以制度为准则的现象。然而,制度会随着适用条件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制度会逐渐表现为“制度化”。一般说来,制度的制度化过程,就是一个从不稳定、不严谨、非结构的制度形式,发展为一个稳定的、严谨的、有结构的制度形式的过程。

二、学校德育制度化的特点与价值

德育制度化是近些年探索学校德育教育发展道路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一种必然。因为在现阶段,德育制度化是解决学校德育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而这一切,是由德育制度化自身的特点和价值决定的。

(一)德育制度化的特点

第一,标准性和客观性。德育制度化的规范性和客观性是建立在德育制度基础上的。学校的德育制度将学生需要遵守的基本的道德义务和道德修养的目标,以规范的形式将其制定为清晰、明确的制度准则,要求学生遵守,从而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标准。这也反映出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客观要求。

第二,权威性和强制性。学校的道德教育部门,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通过了制定若干的规范性制度,确立了学生的基本的道德义务。它既强调对个人道德修养行为和道德修养的正确方向的指导,也强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统一。这就体现出了它的权威性。同时这些规范性制度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考核的标准。是需要学生无条件遵守的,一旦违反,我们必须接受惩罚。

第三,参与性和正义性。德育制度化要求让学生参与到制订学校德育制度的过程中,让学生来选择学校的德育制度,主张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并对其生活有关制度进行合理性论证。德育制度化既是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对公民民主参与素质的培养,同时有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正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体现出其特有制度化的正义性,因为制度是人们的社会交往规则。正义的制度不仅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而且深刻影响人的价值观。

(二)德育制度化的价值

随着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整个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局面。青年学生从社会和家庭的生活中,体验到了不同的价值观,包括在道德教育方面。从而容易引起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混乱。而此时,德育制度化就显现其的价值。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德育制度化是一个很好的道德准则和机构构成的道德管理系统。这不仅确保了学校能顺利进行日常的工作,还确保了学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可以有一个标准的基础。从而使学校在一个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德育制度化可以让他们清楚地了解传统,正确地认识学校道德教育对社会发展进程做出的有益的贡献。可见,它的出发点和实施都是对学生有益的。我们必须承认德育制度化对于现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三、学校德育制度化的弊端

不可否认,良好的制度是客观化和权威化的意识,是传播社会意识的重要工具。现阶段学校的管理者过分地强调制度对德育的价值和功用,忽视和违背了德育自身的内在规律(德育应该是制度规范与引导教化的融合与统一),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制度的支持,“以严厉的纪律规范对学生进行监视、惩罚和全面的控制,不允许有任何怀疑和抵抗,以‘塑造’心态强制地使学生发展成特定类型的人。”[1]学校德育制度化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僵滞性。因为制度约束是刚性的约束,其刚性的规范性使其缺乏了一些灵活性,这也就限制了德育手段的发展与创新。现阶段大多数的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依然运用固定的教育手段――“说教与灌输”,无法创新和运用更为有效的手段,使大多数的学生对教师的说教感觉到疲劳,更对教师的灌输感到厌烦,造成了教师“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局面,也使学校的德育停留于制度在表面形成的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判断标准,进而无法达到德育的目的。再完备的制度也具有界定范围和作用边界。比如说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它属于个人自由支配的思想认识领域。如果用制度手段强行干预、限制、禁止,不仅不可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同时,制度是抽象的、概括的、定型的,不可能朝令夕改,致使学校德育在面对因为社会的快速变化而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行为时,往往无法依靠相对稳定的现有制度快速的适应变化。而且,这种不适应性很容易就被强化而走向僵化。

其次,功利性。目前,大多数的学校德育依旧使用和依赖制度规范。学校德育制度的建立者试图以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使学生能够做到在外在行为层面上服从于学校制定的各种道德规范。但是制度也只能涉及德育的基本层面,只规定通常秩序的最基本的道德义务。这一方面导致学校制度的建立者多注重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感知。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校的德育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大多数的考核制度只是对制度的表面性的东西进行考核,诸如学校德育取得的荣誉,嘉奖,而不能真正地考核出学校德育的现实效果。这些都使学校德育的效果只停留于表面的遵守,无法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性,所以其真正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现阶段的学校教育的重点在学生的“智”的发展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的效果,即升学率的高低。而非在学校德育。就更加不用说学校德育会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支持,以最短的时间(以各阶段学制的时间为准)和最小的代价使学生达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标――外在行为和内在道德认知的统一。而学校工作重心的偏移,影响到学校德育制度的制定更加倾向于框架化,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流浮于表面,同时也使学校德育越来越以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好与坏。由此可见,“他们已经远离了生活的真实。他们是为了社会的目的,而非学生的生活;是为了伦理的教育,而非道德的教育。”[2]

四、学校德育制度化的发展与创新

新时期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道德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德育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和行为训练,把学生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的信仰统一起来。德育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变化的道德观念,探索道德法律,提高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成效。鉴于此,学校德育制度化应做出以下改进和创新:

从宏观层面来讲,变革学校教育制度,为个体道德发展提供制度环境,支持学校德育制度化要求新、求实、求活。求新,指德育教育手段的创新,增加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德育教育指导思想与时代的思想相结合,取长补短,互促互进。求实,主要指制度的制定要务实,不能过于理想化,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遵守,同时要将德育工作做进学生的心里,贴近学生的生活,追求现实的德育效果,而不是量化的数据。求活,就是要求德育制度要摆脱死板的、教条式的框架性规范,增加制度的灵活性,将学校德育制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无条件遵守转变为学生自觉内在的修养,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学习到应该如何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方法。

从微观层面讲,变革学校德育制度,为个体道位发展提供制度环境支持。一方面,增强学校德育制度化的个体导向性。学校德育应充分增加学校德育制度化的个性化导向,重视学生个体的性格差异,接受方式的差异,将每一个人要遵守的规范转换为个体乐于接受的形式,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方面使得德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学校德育制度化的兼容性。随着我国整个社会呈现出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并存的局面,学校德育制度的单一准则已经不再适应道德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应该容纳和接受一些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传统。使学校德育教育与社会价值观相联系,帮助涉世未深的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价值观,对比它们与社会主义道德相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真正的发挥出制度化学校德育的实效,就要把握好学校德育制度化的发展创新,真正的使外在的强制约束逐渐变化为内在得自觉自律。那样才能达到培养、塑造合格“新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