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具体内容

德育的具体内容

时间:2023-06-21 08:5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具体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具体内容

第1篇

推行“八礼”教育,提升文明素质

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市人民都在积极行动起来,清除脏乱差,弘扬真善美,我校的德育特色活动——EQ加油站亦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纵观全校,不文明的行为依然存在,衣着不整、言语粗俗、吵吵闹闹、追追打打、攀枝摘花、乱涂乱画、破坏公物、乱倒饭菜、乱扔纸屑果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乱扔纸屑、食品包装袋、饮料瓶等现象频频出现,使学校杂乱不堪。下面通报上周乱扔垃圾的同学名单:                                                                                   

 

这些同学已经扣除年级组考评分5分,从今天开始,这些同学每节课下课后必须到旗杆下报到、捡纸,一天冲减一分,或抓住别的在走廊、楼梯、操场乱扔垃圾的同学,抓一个冲减一分,一周内清零。超过一周,不再冲减。

下面,我就八礼具体内容进行解读,与大家共同学习。

 

八礼具体内容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化学学习 环境教学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以达到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通过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正确确立的前提条件。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所采用的激发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创境激趣法。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该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如在教二氧化碳性质时,我首先“变”了一个小魔术——“清水变牛奶”,即用一根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结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这一小小的魔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勾了出来,使他们产生了想要学习本节知识的强烈的愿望。

2.实验激趣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果一个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是凭借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话,即使讲得再深透,语言再动听也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课本要求的学生实验我一个不漏地让学生动手做了,不仅如此,我还努力改进课本实验,把一些演示实验也改成了学生实验,通过人人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环境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益增加,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把环境保护教育穿插在化学教学之中,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具有重大意义。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挖掘化学教学内容,从学生身边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比如在讲到二氧化硫时,就可以渗透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告诉学生二氧化硫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它能导致水质酸化,毁坏树木、庄稼。

2.规范试验操作。例如,进行化学实验时,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有些药品取最小或采用微型实验,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会节省药品,减少污染,也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改进实验操作。将一些有毒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实验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合理有效,又能控制或避免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如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是一个演示实验,我们将实验中的铜屑改为弯成螺旋状的细铜丝,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即反应,脱离即停止反应,可以让学生轮流观察或操作,使二氧化硫的产生降到最低限度。总之,改进实验操作方法有多种,我们要根据学校实验条件和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旧物质和废物,将原有的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改进,以达到更安全可靠、趣味新颖、快捷方便、可控制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等目的。

三、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唯物主义精神

第3篇

一、 选择题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第4篇

    一、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实行校长室、少先队室、班主任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二)、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学校通过培训、经验介绍等形式开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及时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并把班主任工作纳入教师评价体系。

    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一)重视养成教育,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常规教育。

    坚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仪、遵规守纪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并根据教育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细化成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进行教育,做到经常抓,反复抓。

    1、以每周文明班级评比为重要方式,狠抓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出勤、卫生,纪律、仪容仪表、升旗、做操、等方面进行一日常规的检查评比,每周评出文明班级授予流动红旗。

    2、发挥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师能开拓性地应用教材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体验,在知、情、行中得到统一。其他课程教师能积极挖掘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充分发挥校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各类阵地在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宣传中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生;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304-01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所开展的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基础教育阶段所开展的养成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的思维和言行训练入手,采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能够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收到明显的效果。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以及对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都处于可塑期,学校对于他们的养成教育不可忽视,抓住学生们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期,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走向成功人生和幸福人生奠基。那么,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说来,应该怎样开张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自己深感所肩负的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责任的沉重,根据个人的学习和思考,结合学校在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的经验,认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方面可以尝试以下六种方法的综合利用来求取良好的效果。

一、与德育示范校创建的大目标契合

德育示范校创建活动是中小学教学管理方面的主线活动,要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与这项主线活动相契合,将学生的养成教育的目标、方法、考评都设计为这一主线活动的具体内容。德育示范校创建活动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处于统领地位,将学生的养成教育置于其中,作为必要的组成部分,使得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大目标联系起来,可起到目标一致,相互促进的作用,既可为德育示范校建设充实具体内容,又能够使得养成教育获取更充分的教育资源。

二、用“守则”和“规范”的尺度约束

“守则”对中小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做事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规范”对中小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做事提出了具体性要求,“守则”和“规范”教育是中小学生道德养成的标准和尺度。作为学校领导者包括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带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守则”和“规范”的落实工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守则”和“规范”的达标训练活动,让学生熟知,并能安之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开展养成教育的有益活动能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喜欢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教育形式,以活动的开展来增加教育氛围,进行行为方向的指点十分必要,效果也好。且通过不断地开张形式新颖的活动,会让中小学生在认识上不断提高,在行为上受到激励,不断地受到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影响,校正所存在的不足。实际上学校对于学生所开展的任何内容的教育都离不开活动这种形式,对于养成教育的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要取得最佳效果关键在于怎样设计和怎样组织,设计和组织得好,效果自然会好。

四、将加强师德建设作为养成教育的基础条件

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更主要的教育力量是教师,教师们承担着向学生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教师们既承担着将学校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具体安排和要求扎扎实实地践行好的具体责任,又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示范性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说教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教师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说来,自己首先必须做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的楷模。须知,教师威信,是指教师所拥有的为学生所共仰的声威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

五、让校园环境形成有利氛围

校园是学生的大家庭,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校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的打造。从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看,既包括硬件条件的打造,特包括软件条件的打造,而无论杨建条件和软件条件的打造都需要投放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绝对不能因为条件的优劣来决定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不要把校园环境的打造只看作为是“门面”的事情。学校杨让校园环境整洁起来、美化起来、亮丽起来、温馨起来,在硬件条件上不能含糊,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到最大可能。在软件条件上可通过师生的共同创意来打扮校园。如“让每一面墙壁都发出声音”,以名人名家的作品、格言警句来装点墙壁,以学校的荣誉或学生的荣誉见诸于荣誉窗,让宣传图画不断地在墙壁和橱窗的展示中不断地更新就是其中的很好的做法,要将校园文化环境努力营造得“以美促德、以美益智”。

六、持制度性规范进行考评和督导

第6篇

高中学习期间,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是学校德育的中流砥柱。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强弱对学生的各个价值观都有深远的影响,因而,无论从班主任专业发展、班级有效管理方面,还是从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研究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都具有必要性。

一、德育能力定义

德育能力是为顺利完成德育任务或有效进行学生品德教育活动所具备的潜在心理品质和基本素养条件。戴锐教授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刊发“德育能力综论”一文提出:所谓德育能力是指运用个人努力和全部知识、经验和个人威望,把握、引导和控制所有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使之朝向德育目标的个性心理特征。按其功能分,既包括认识能力,也包括实际操作能力。按其内容分,具体包括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心理品质和操行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且易反复的知、情、意、行的复杂过程,既有来自校内的影响,又有来自校外影响。由于德育本质的综合性、学生发展的“三重空间”(家庭、学校、社会)的穿越性及教育过程的流动性特点,因此,建构班主任德育能力必然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可变性和立体性的素质模型。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是各种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有机组合而成的综合体。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是指班主任专业能力,其具体内容有组织班级活动能力、了解研究学生能力、指导学生发展能力、人际协调沟通能力、管理评价学生能力、心理辅导诊断能力、德育研究能力、规避育人风险能力、移情能力等。班主任德育能力除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之外,也具有自我专业发展、自我提高的价值。德育能力形成既需要内生动力因素,也需要外部制度和环境条件因素。德育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个体差异性的特征。

二、影响德育能力提升的因素

在实际教学当中,影响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诸多因素是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其中,德育知识是班主任德育能力形成的基础,德育能力提升需要科学知识指导;德育观念是构成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核心,现代德育观念要求把每位学生都看作是完整的生命个体,独立人格的人,确立学生主体性、尊重个体差异性,焕发自我教育热情;德育经验是班主任德育能力形成的关键,是建立在班主任育人经验积累、实践感悟和自我反思基础上的行动策略和实际操作,不同班主任面对不同学生教育任务和环境,形成不同的德育经验和个人风格。

三、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际上,很多年轻教师在入职后立即接任班主任,教育经验不丰富,缺乏实际工作锻炼;部分中年教师,在入职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指导,教育理论功底不足;还有一些老年教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习惯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而一些班主任教师受单面的知识本位课堂观、分数本位评价观的影响,不能把握时代脉搏,仍习惯地采用传统的德育模式和方法,造成德育能力不强。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对班级活动的把握能力不足;2.对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把控力不足;3.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引力不清晰;4.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策略缺失。

四、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策略

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策略主要有:完善班级管理以提升德育能力;加强人际沟通交往以提升德育能力;利用对学生多方面指导提升德育能力;以自我素质提升来提升德育能力等。实践之外,内在的动因以及行政制度、周边条件的保障因素也是德育能力提升的必要支柱。高中班主任依据先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新德育理念,创新发展德育手段,在之后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德育能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方面的教学相长。1.完善班级管理以提升德育能力的主要措施。(1)建立制度化管理;(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3)积极进行班级组织建设;(4)提升班级文化建设。2.加强人际沟通交往以提升德育能力的目标。(1)促进师生关系和谐;(2)科学探索科任教师关系;(3)协调学生与家长关系。3.利用对学生指导提升德育能力的方向。(1)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2)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3)对学生进行社交技巧培训;(4)对学生进行未来职业规划指导。4.以自我素质提升来提升德育能力的机遇。(1)利用职业培训的机会提升德育能力;(2)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提升德育能力;(3)在与他交流中提升德育能力。影响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因素包括个体实践经验、教育程度、环境影响、管理制度等。德育在整个国家已被提高到了关系“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地位,这是德育的“春天”,也是德育的责任。实现这一目标可谓任重道远。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宏观上去把握,也需要从微观上去

着手。因此加强对一线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应当不遗余力的持续下去。

第7篇

关键词古代礼仪;教育;思想政治;德育;目标

1引言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逐渐演变成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但是本质上相差不多,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更加注重道德教化和对行为的约束,所以,从古至今都延续着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也是基于古代礼仪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教育者需要根据古代礼仪文化进行对受教者的德育工作。古代礼仪注重“礼”的培养和教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活动,只有在懂规矩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够有秩序地生产和发展,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前提条件。从目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来看,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这说明对于人们的德育工作并不到位,即使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了道德底线,但这并不是基本的伦理伦常和行为准则,通过对古代礼仪内容的宣传和教育,能够使人们重新全面地认识礼仪文化和树立行为的标尺,进而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这也是目前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工作。

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在联系

2.1内容统一性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中的“礼”是人类社会、天地、自然的基本法则,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规范,同时也是国家各项制度的基础,为人们规定了合理的行为准则,这也是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一致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具有在内容方面的统一性联系。所谓统一性,是指二者表达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一致,并且能够相互融合和促进,共同传达同一个目标或者同一个理念,古代礼仪教育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对社会进行控制,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使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层面的关系以及义务和权利等都能够拥有统一的准则和规范,这也是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容,同样提倡受教的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这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实践的内容以及方向,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是统一的,并且共同塑造在人类社会中统一的伦理道德规范,使社会能够更加秩序化和可控化。

2.2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制定了标准的体系,同时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德育目标的树立有一定的根据和基础,证明思想政治课德育内容具有科学的内涵,并不是

凭空想象出来的空谈理论,而是根据古代礼仪进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德育资源,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学目标能够进一步展现我国礼仪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促进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美誉能够广泛地宣传和感染更多的人们,使古代礼仪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将我国的文化发扬广大。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相互之间融合了道德规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目标,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不仅仅代表了古代文化的长久传承,也体现了道德规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3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意义

3.1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借鉴

中国古代礼仪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特别重视礼仪文化,学习礼仪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的素养,同时也是对礼仪文化的发扬和保护,古代礼仪的内涵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实现的可借鉴的重点内容。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学习了古代礼仪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大部分礼仪文化也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不仅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古代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可取之处,同时也将古代的文化传承下去,成为现代教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古代礼仪文化的剖析和研究,使学生能够结合现实和个人来理解礼仪建立的好处和必要性。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需要知礼仪懂廉耻,这也是学生通过德育逐渐养成的规律和习惯,所以,现代的德育目标是基于古代礼仪教育之上的,通过古代文化的借鉴,实现古为今用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和效果。

3.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保障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能够长期稳定地传承和发扬,并且在教育事业中一直以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这说明古代礼仪文化具有科学性和可利用性,能够切实地使人们学习到良好的文化,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和道德修养,正是由于古代礼仪教育的重要价值,也为现代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提供了保证,通过礼仪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不断感染和修正,同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使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工作也能够顺利地实施,并且在此基础上添加时代因素和现实需求因素,更加符合人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如果没有古代礼仪文化的存在,那么思想政治课德育资源的形成就会失去支持和保证,不仅仅不能够使人们产生信任和依赖,同时从内容本身就缺少科学的依据和参照,这对于教育来说毫无可信度可言,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的显著效果和传承性为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推进目标的快速实现和广泛地应用。

4运用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践行策略

4.1宣传和弘扬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促进德育目标的实施

中国古代礼仪已经扎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无形中已经受到了影响和引导,这就是文化的巨大魅力和作用,但是,人们对于古代礼仪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都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所以,现代社会为了进一步将我国的古代文化发扬光大,需要大力地宣传古代礼仪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使人们能够充分地理解文化,并且受到全面的启发和督促,这样对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就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因此,宣传古代礼仪文化是为了使更多的人们理解和认可思想道德规范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支持,从而更加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响应德育工作,这样所建立的德育目标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4.2提高教师对古代礼仪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与现实结合的能力

古代礼仪文化虽然长期以来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但是对于礼仪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界定并不是每个人都熟记于心的,对于教师也是如此,还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礼仪文化的复杂和繁多也为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各种礼仪的概念和分类,同时需要重点研究礼仪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所以,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都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培养,知识是无穷的,礼仪文化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要工作者,其个人的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普遍学习水平,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和实际能力的培训和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快地实现德育目标,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将我国的礼仪文化和道德不断地发扬和传承。因此,教师的培养工作也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定期地测评,形成奖罚分明的政策体系,对教师也能够形成一种激励和促进,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礼仪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我国礼仪文化的广泛应用,也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4.3创建情境教学,形成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教学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可以模拟相关的礼仪内容进行现场演练教学,可以是行为表演,也可以是语言表达的演练,这些都是对固定的礼仪文化的动态表现,能够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效果,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规范和高素质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现代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和变化,增加了情境教学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探索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进行古代礼仪文化的真实模拟,尤其注重学生的言行举止的表现,教师根据实际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且纠正演练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体会礼仪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实际的应用,将理论切实地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德育目标能够快速地实现,为现代学生创建了道德规范标准和行为约束,使人们能够逐渐按照规矩和伦理道德进行活动。

5结论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是最主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它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和整体的人民素质高度,是其他国家对其评价的标准,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这说明从古代就开始注重礼仪的学习和使用,这也是我国能够屹立于国际舞台的重要原因,只有懂得礼仪道德和规矩的国家才值得尊重和信赖。现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于德育方面,通过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巨大作用,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德育目标,所以,本文对于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也是现代社会长期坚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也为未来的更多学者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方向和条件,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能够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曲祖江.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迷失及其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2]张丽.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3]张晓丽.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的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4]黄成菊.从思想政治课的变迁看中学德育发展的方向[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第8篇

一、校级骨干教师认定范围。

根据相关荣誉和称号,对校级骨干教师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教学能手、教科能手、示范课、aa级优质课。

第二类:教坛新秀、教科新秀、德育新秀、a级优质课获得者、基本功竞赛获得优胜者。

二、校级骨干教师岗位要求

1、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富有奉献意识和合作精神,高质量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每年研读一本教育专著,并研读1-2种相应专业的教学期刊,并做好学习笔记或撰写好学习体会。

3、积极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1~2名或带好一个兴趣组,并有具体指导方案和过程安排,每学期本校上公开课1~2次。

4、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每位骨干教师独立承担或参与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

5、积极撰写本学科教学研究论文。每年有1—2篇教育教学专业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市级及以上教育杂志发表。

6、积极参与本学科教改工作,积极承担或参与教改实践中的课改实验,骨干教师的教学质量要始终处于前列,带动本学科教学质量提高。

三、校级骨干教师考核办法

1、成立考核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副组长,教务、教科、德育和骨干教师所在教研组代表组成考核小组。

2、考核内容:各层次骨干教师岗位要求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师德表现、业务能力、教学工作;科研水平、进修情况和教育成果等方面。

3、考核程序:考核按学年度进行,各骨干教师将自己一学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填好自我评价表)。并附有关的原始业务材料(包括获奖证书、论文、公开课的备课教案、学习笔记等)。考核等第为不合格、合格、优秀。

4、考核对象必须是在职在岗(与荣誉称号对应岗位)的骨干教师,如考核不合格,不得享受相应待遇。

四、骨干教师的有关待遇

第9篇

我们现在通称为“国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它对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行为习惯、伦理观念、人格追求、民族精神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其中,古人总结的道德标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直、刚、勇、惠、敏、宽”等,同样也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将国学中的育人精髓与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机融合,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建立高尚的品格,是充实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的可行之路。

加强课题研究,确定国学生活化的具体内容

我校德育课题组提出“让国学走进孩子生活实践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国学教育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的品德形成、习惯养成富有儿童生活气息。德育课题组的老师在长期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的基础上,把国学经典中不必变、不该变的教育主题找出来,比如爱国、孝悌、立志、惜时等,它们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容易学、也容易做,是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德育内容,完全可以渗透进孩子生活的每个角落和每个细节。

我们遵循小学生道德教育一般规律,结合校本教材《少儿国学读本》中“爱国、好学、明志,诚信、勤俭、自强、敦亲、奉公、审势、荣辱”这10个主题,依据“明规则――懂事理――悟哲理”的修养目标,组织低、中、高年段的老师申报校内德育小课题,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道德教育方式,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如低年级的小课题――《中对规范学生个人生活习惯的联系研究》,找出《弟子规》中与学生个人生活习惯相符的内容,把它具体化;中年级的小课题――《国学教育对养成孩子团结互助的良好交际行为的作用研究》,明确提出“学习《论语》,帮助学生养成十个好习惯”的研究目标;高年级的小课题――《百善孝为先――国学教育促进孩子孝顺父母传统美德的养成》,让学生逐步领悟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付出,顺利地度过青春叛逆期。至此我校形成了低、中、高年级分别侧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交往能力、公民意识的具有梯度的德育内容体系。

深化主题体验活动,拓展国学生活化的实施途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儿童天性未染之前,善言易入、善心易导、善行易养,我校把握好先入为主的原则,用国学中的育人精髓影响学生。我们通过“颂、吟、演、舞、唱、和、评”等方式,开展了以“民族精神代代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为祖国唱赞歌”“学会感恩”等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将《弟子规》与开展“传承中华美德,争当‘礼仪之星’”评价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树立了校园文明礼仪新形象;开展“与经典同行,让书香伴我成长”读书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开展“反腐倡廉,厉行节约”“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主动性。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营造国学生活化的育人氛围

我校自2001年启动经典文化诵读工程以来,一直鼓励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国学经典诵读,并建立家长培训制度,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热爱家乡、孝敬长辈、自立自强、邻里和睦等教育。有位家长谈孩子背诵《弟子规》后的表现:“记得有一次,孩子在玩,我在做饭,我随口叫他来帮忙,原以为他玩得正高兴,不会来,没想到他却很快跑过来。我很奇怪,他却一本正经地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学生的变化不仅让家长惊喜,就连学生自己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一位五年级的男同学说:“国学书给了我快乐,给了我知识,将我改变。生气了,去看它,无聊了,去看它,寂寞时,也去看它,看得不亦说乎。它告诉了我怎么做一个正直的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读了国学书四年多,我心里那个卑鄙小人终于屈服了。这学期我不再与别人打架斗殴,甚至学会了忍让,我不再暴躁了。”学生能立足学校、家庭生活,放眼看社会,心中渐渐有天下了,我校六年级学生给陈建华市长写了一封《饮水思源 关爱珠江源》的倡议书,得到陈市长及广州市教育局的肯定鼓励。

我校的国学教育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从国学中学习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自然、社会及国家的关系,并逐步养成爱国爱家、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坚忍不拔、勤劳朴实等良好品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渗透德育教育

前言:

新课改实施后,对于高中地理的教学要求做了新的规定,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渗透。当前国内外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网络信息广泛进行传播,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德育的范畴,利用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对于地理教学乃至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本着以德育教育为灵魂的准则,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教育可以使地理教学把握正确的方向。

一、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其基本内容就是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够以牺牲德育知识为代价。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内容讲解尺度的把握,要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有意识地设计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不能将德育教育轻描淡写,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地理教材的每一个具体内容上,所以也不要企图简单的几节课就完成德育教育任务。地理教材中可以联系到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很多素材是可以用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比如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图片和一些史实影响等,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学地理中我国国情的地理面积和地图形状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具体讲解我国哪些领土是失而复得的,同时介绍一下现在仍存在着哪些争议领土,让学生树立起爱国意识,增强民族情怀。学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可以通过我国地理教学来激发。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排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可以让学生们感受的中华民族的昌盛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同时了解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可利用资源较少的现状,让学生深感责任重大,需要肩负起民族兴衰的重任,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二、分析地理事物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该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对地理事物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理性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理解坚持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物质观的教育,尤其是学习到“宇宙是物质的”、“自然界的物质组成”等内容,突出强调物质观;运动观也应该被广泛了解,比如涉及到地理教材中的“地球的自转”、“海水的运动”和“物质循环”等,世间万物都是在运动的。同时联系的观点也可以从高中地理知识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例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高中地理教材的每一个章节都很好地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开发教材中的可进行德育教育的部分,看准时机,和学生共同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温习问题。

三、通过亲身实践进行德育教育

学习地理知识就需要让学生学到可以应用于社会实践以及帮助生活的地理,这也是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目标和理念。同时,地理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找到许多与地理知识相关的例子。比如现在我国的几大主要城市,每一个城市都会涉及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可利用资源非常紧张。每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甚至出现卫星城,人们逐渐搬出城市,城市化水平达到最高;许多城市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系,甚至在解决这其中的许多问题的时候运用的正式我们的地理知识,同时在全国各地存在的真实案例都可以放在课本中作为我们学习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乃至于整个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在地理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同样,通过有代表性的、真实性的案例也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记忆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地理教学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设计和体验地理活动中的感悟。比如在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全球定位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汽车中的应用、手机中的应用等,这个应用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GPS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帮助,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在生活中感受物理的应用,同时也能够掌握好知识。

四、利用榜样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育德之人,其必先有德,这样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够更加明显。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保持和谐的关系,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让教师的模范作用可以深深地感化到学生,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治学严谨,态度谦虚诚恳,有着很强的进取精神,对待学生必须公平公正,让学生钦佩教师的为人和作风,让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度增加。比如在学习到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支持和拥护,在学生心中树立积极的印象,让学生看到教师热爱祖国家乡的伟大情怀,同时对于具体的知识要客观分析,体现出客观分析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着重要的含义,地理教师必须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把德育教学落到实处,始终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德育教育任务的艰巨性。熟练掌握教材,认真分析教材中的有关思想道德的教育素材,把握好地理教学中素质教学的内容,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争取达到最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田黎鹂.试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教学[J].学周刊.2011(13)

[2]. 张光军.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第11篇

一、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方面:

本期我组教师将在继续深入学习《纲要》的基础上,努力将《纲要》有关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各环节;组织带领本组的教师狠抓一日活动环节和常规教育工作,做好中班幼儿的入园工作。

二、具体安排如下:

1、九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就对中班的幼儿年龄、身心的发展特点,以及各班的具体情况制定教研组计划和各班班务计划;确定本期“绿色环保”“德育主题活动”“我爱家乡”“交通安全”“楼道消防安全”“大中型玩具安全”“健康教育”主题计划。

2、加强各班对“种养区”的妥善管理。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从常规工作入手,保教配合,保证一日各环节活动的工作质量。

3、定期将“每月生日宝宝”、月教育活动内容交给电教老师。 坚持积极使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教学。

4、 及时更换“家长园地”、“教学活动公开栏”的内容。

5、加强德育和安全教育,保证“主题活动”“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6、编排一套中班新早操,做到动静交替,运动适度;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认真做好常规,消毒卫生和疾病防治工作。

7、 在秋冬两季加强户外体育活动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积极组织幼儿参加冬季运动会。

三、教研工作方面:

充分发挥集体教研活动的优势,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充分调动本组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组织好班组教育、教研工作,以《纲要》精神为指导,针对中班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找到突破口。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开展小型课题,结合各主题教育活动及科研课题的发展,及时提取反馈信息,调整本组教育教学进度,积累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确保教育教学及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一)具体内容、措施如下:

1、本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下午进行。每周一次碰头会,每月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要结合《纲要》精神,着力于某个问题、某个领域、某个方面进行讨论。开展小型课题,在课题活动开展中组织讨论课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改进教学教育方法。

2、本期我组集体备课的重点存在于“讨论每日教学活动、德育活动、环保教育主题,交通、楼道消防、大中型玩具安全教育目的及具体措施”。

3、 本期我组教师将积极参加上级各相关部门和园内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学习参观活动;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

4、培养辅导青年教师(易 张)。

四、课题研究工作方面:

协助各课题组完成各阶段研究工作。作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积极支持课题组主研老师的每月研讨活动,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并形成文字。

五、家长工作方面:

1、好家教园地的宣传工作,保证园地内容和网上资料的及时更新,以及宣传栏目的多样性;

2、分利用家访、早操及户外活动、环境布置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争取家长支持、配合。

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达到家园共建的目的。

六、本期我组每月开展的主要工作

1、九月:本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纲要》精神集体创编了一套新早操,召开了新学期家长会。主题活动:(安全、健康、教师节、饮食食品卫生、爱国主义)等活动的教育。

2、十月: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环保主题”教育。

3、十一月: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楼道消防安全”“大中型玩具安全”教育效果好。

4、十二月:组织开展幼儿参加“冬季亲子运动会”

第12篇

为了深化“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期区教育局以“规范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进行了“六查”、“六比”活动。我校严格按照上级领导要求,认真贯彻实施,现将该活动在我校教务方面的具体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有关“六查”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学校一方面完善并优化了多媒体教室、卫生室、师生阅览室,有机整合了生理化实验室,进一步美化校园,改善学校硬件设施,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管理,提升领导班子的工作效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抓好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工作,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教育软实力。

(二)、职教送生情况:为了做好职教送生的工作,学校早作部署,领导包班负责,同班主任一起协调工作,不惜在财力、人力等方面做了大量投入。在去年中考成绩公布时,包班领导、班主任利用学生填志愿的机会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并做好未上线学生信息登记,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去向。校领导及班主任冒着酷暑出巷入户,深入学生家庭,宣传职教政策,多次包车组织学生到渭城高职中、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参观、学习,鼓励学生就读职校,圆满完成职教送生工作。

(三)、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贯彻并落实“一校一品”特色办学方式,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实施德育课程。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活动,如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故事大王比赛、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消防演练知识讲座、举办校运动会、校十佳歌手比赛、学生器乐演奏比赛等,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发展。

(四)、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情况:在管理方面,学校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突破口,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合理安排教师岗位,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有关“六比”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教师的敬业精神。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学生热情关怀、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备每一节课、认真上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认真辅导每一个学生,不敷衍塞责;对学生热切关注、了解每个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设计和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我校教师能够严格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要求实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智育”,更加重视“德育”。各科教师能够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其特点增删教材,调整教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参与的机会;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

(三)、教师教学水平。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各教研组集体议课后形成“共案”,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之后形成“个案”。在备课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各个环节,确保在课堂上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同时,广大教师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教师的教学技能。在教学中,我校教师不断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做到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上课的过程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拒绝“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意精讲精练,老师讲的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精心设计作业,布置作业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尽量避免大量的重复,力求每一次练习都发挥最大的效果;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作业情况,将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我校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出色的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