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科德育内涵

学科德育内涵

时间:2023-06-21 08:5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科德育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科德育内涵

第1篇

厘清学科德育的几个问题

1. 关于课程德育与学科德育的范畴

课程德育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通过各类课程有目标、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以及法制教育,包括地方和校本课程和学科德育。课程德育在教学目标上,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在教学内容上,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内容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不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科德育是指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实现学科德育的过程化。这一界定把研究从德育角度引入学科角度,从学科自身来研究学科德育,拓宽了对学科德育内涵的认识。

2. 关于学科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是显性结合,即与学科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与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相联系。二是隐性挖掘,即与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相关的寓德内容。目前,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提倡的探究、体验、合作等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本身蕴涵着一定的寓德因素。三是动态生成,即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寓德内容。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规划,这是预设的,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方式、角度等都是未知的,因此在师生和生生的交流过程中可能蕴含着一定的寓德因素。

3. 关于学科德育和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是学科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科德育的主要内容。新课改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并且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二是学科德育的部分内容不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制定时即有的,而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交往中生成的。基于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教和学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过程,教学在本质上是具有道德性质的。

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学科德育实践

1. 研制与实验“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研制了《北京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科德育的指导工作意见》,为教师教学提供宏观性的教学导向,为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每个学科如何依据教学内容挖掘寓德点?实施学科德育的途径有哪些?如何评价学科德育实施的效果?为此,基教研中心为27个中小学学科研制了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的《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一是学科德育范畴,简要、清晰地阐释了该学科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方面,基本是源于对新课程中情感类目标的分析和提炼;二是学科德育主要内容、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主要以表格的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蓝本,着重分析、挖掘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承载的德育点及德育目标,并提出了教学活动及教学资源建议;三是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及评析,列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科德育案例片段,并从德育实施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析。《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宏观性的教学指导,在研制—实验—征求意见—修订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突显了在基础教育领域有效实施学科德育的可行性,对一线教师教书育人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2. 依托研究实验基地开展针对性研究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研究中确定了丰台、顺义、西城为学科德育研究的市级实验基地。我们还建立了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统筹规划,市区(县)校共同承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的三级研究网络。依据区县和学校的特点,确定丰台区的研究重点为中小学学科德育资源网络平台的建设,顺义区的研究重点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培养,结合新课程改革地方课程的编写和研究,编制与课程相适应的配套地方(乡土)教材,西城区则结合区域性资源,开展课内外教学研究。

3. 研制典型案例,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科德育的新方式

在各学科层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每年推出具有引导和示范价值的学科德育教学研究课例;编辑出版了以教研员和教师的学科德育研究论文、优秀教学案例描述、教学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德育案例集》和课例集锦,通过各学科教研员和教学专家点评的形式,启发一线教师潜心研究学科德育问题,加强有效实施学科德育研究,引导各学科教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初步形成北京市开展学科德育的经验

北京市开展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取得的成效,其主要的经验有:

加强研究,营造氛围。注重理论学习、注重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引导全体教师人人关心德育,科学实施德育,提升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广大教师自觉地将学科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使学习知识与培养思想道德情操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同时学会做人,充分发挥了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作用。

第2篇

[关键词]加强 德育工作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83-01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新的形势和新的教育对象相适应,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值得学校德育工作者探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

1.加强德育领导,注重德育队伍建设

1.1学校要对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并要求学校各部门工作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定详实可行的具体工作目标,形成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层次性,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1.2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德育管理全员化

师资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保障,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教师政治学习制度,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学校与教师签订《廉洁从教责任状》、《党员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并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

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育人水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以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开展班主任读书活动,引导班主任深入研读《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教师的建议》《赏识你的学生》等书,召开读书交流会,引导教师学习知名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读书使班主任队伍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校指导和引领班主任老师将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理论材料,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水平,并组织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引导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2.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小学各科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保证学科德育渗透有效开展,学校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使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规范化、系列化。

2.1成立学科渗透领导小组,组织研究落实这项工作

成立由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的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专门组织研究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方法、要求和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2.2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

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把学科德育渗透当做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导学案编制、教学内容、课堂常规等方面均体现学科德育渗透内容,并把学科德育渗透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把学科德育渗透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2.3定期梳理教材,列举德育渗透关键点

组织全校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间把各学科教材中各部分知识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列举出来,作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依据,进行专题研究,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使德育渗透具有规范性和经常性。

2.4组织活动,提高教师德育渗透研究水平

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究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优秀课评比,促进教师研究德育渗透的方法、手段,逐步提高教师德育渗透水平。

3.强化班级管理,狠抓学生养成教育

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努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实施学生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要求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倡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责任感、尊严感和道德感。同时进~步规范日常管理,努力实现学生教育的规范性,以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对班级卫生、纪律、间操、学生的仪容仪表、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常规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有效地控制不讲卫生、不穿校服、乱抛乱扔、讲脏话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增强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4.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3篇

目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主要表述为“渗透”或“融入”。“渗透”与“融入”的本意何在?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问题有哪些呢?

(一)“渗透”与“融入”意在两物之交融

“渗透”一词产生于近现代,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出现。古代一般都将“渗”和“漉”连在一起表达意思。《说文》曰:“渗,下漉也。”[1]370“渗”指液体向下滴流。而“透”作为动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取跳跃之意。《说文新附》曰:“透,跳也。”[1]347二是取穿过、透过之意。《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有“渐渐透出”,这里“透”即为渐渐穿过的意思。《汉语大辞典》中“渗透”被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从某一方面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科技上,将“渗透”定义为:当利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的溶剂(如水)自动地透过半透膜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直到化学位平衡为止的现象。它强调的是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见,“渗”是指某一事物从一个区域范围向另外一个区域范围慢慢进入,而在此之前,后面的区域范围并没有这一事物。“透”是指某一事物穿过或跳过一个区域范围进入另一区域范围。“渗”“透”意思接近,两者连在一起使用,意在强调两种不同事物通过运动而交融。从词源上来看,按照《说文》的解释,“融”本义为冰雪等化为水(如“消融”),引申指蒸汽升腾。“融”又引申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水融”。[1]629“入”本义为进来、进去之意。《说文》曰:入,内也。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融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意是融合,混入、混合。一是指有形物质的彼此融合,或者一种物质融入另一种物质。二是指非物质形态的融合,如一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成为一个更大的群组。在用于人的范畴时,更多的是指精神层级的融合和接纳。由此来看,“融”本身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同一事物不同形态之间的变化,二是指不同事物合为一体。而“融入”一词的基本涵义则完全倾向于后者,即有形的或无形的两者的融合和彼此接纳。

(二)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将“渗透”与德育相连,形成了“德育渗透”之说。对德育渗透的界定,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如“所谓渗透性,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灌输而言的,是指结合教学、管理等业务工作一道进行并贯穿和渗透其中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原则”[2],如“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依据德育与其它领域的联系,运用各种手段与措施以不易察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内容缓慢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3],等等。据此理解,德育和学科教学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渗透是德育进入学科教学原则、方式、途径。德育融入是另一种对德育与学科教学关系的理解。如,高校学科德育渗透要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要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要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要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要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4]。在中小学,德育融入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最具代表性的比喻是“盐说”,即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视为“盐与汤”的关系,将德育比喻成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盐,将学科教学比喻成汤。在日常生活中,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单独使用,融在汤菜中,方显汤菜之美味、盐之价值。由此来启示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这样教学才有意义。“德育是盐,教学为汤”这一比喻还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了两件事。由此可见,无论是德育渗透,还是德育融入,都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两件事,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德育并不在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本身也没有德育之意。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实质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

(三)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之危害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带来教师认识上与行动上的误区,是学校德育实效难以真正提高的症结所在。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学科教学失去了德育之魂而降为单纯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一些教师心中、眼中只有教材、考试、分数,而没有了学生、生命、成长。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导致教师难以从源头上认识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开来。但为了完成三维课程目标,教师还不得不在学科教学中生硬地“加入”德育内容,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流于形式等现象广泛存在。从表面上看,教学中是有了德育,但实质还是一种“无教育的教学”。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元的存在,一些教师对德育也难免不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面对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教师已然没有精力再去思考和实施德育渗透。教师会主观认为,自己只要搞好自己教学就可以了。可见,由于在根源上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所以造成现实中无论是采用“渗透”还是“融入”的方式,都无法真正解决好两者的关系。德育依旧是德育,学科教学依旧是学科教学,育人与教书仍在两个维度下各自为战,德育与学科教学难以逃脱“两张皮”的命运。

二、学科德育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一体共在”

赫尔巴特早就表达过“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麦克莱伦也曾说过,没有道德性的“教”(如训练、灌输、建立条件反射等)是“教”的“赝品”,有道德性的“教”才是“教”的真品。可见,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的,而非外在生生“渗透”进去。

(一)学科中蕴含德育

学科中蕴含德育元素,“文以载道”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描述恩师给予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的同时,还从侧面反映了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高尚的师德。又如,在高中数学数列一章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事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再如,音乐教材中《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等催人向上的歌曲,不仅从正面介绍歌曲内容可以鼓舞人的斗志,向人传递热爱祖国的信念,而且从侧面介绍作者生平也是一次德育机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可见,德育不是学科教学的“身外之物”,而是其本身的“应有之物”。

(二)德育应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来

既然德育是学科教学“应有之物”,那么学科教学中就应该将德育“体现”出来。何谓“体现”?回到词源来看,“体”本义指身体,引申指手脚、四肢,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即指人的两手两足。“体”用作动词,表示亲身体验、实行,如成语“身体力行”[5]。“现”在古作“见”,本义为显现、出现、实现的意思。“现”作动词时又有显露、表现之意。“体现”,谓本性表现于外,引申为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体现”比喻某一种事物自身内的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种契机下显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由此看来,所谓学科教学中体现德育,就是使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德育之本性、德育之元素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可以说,德育体现是对学科德育的真正回归和践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渗透或融入。

三、德育体现如何在学科教学实现

学科德育是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挖掘出来,自然地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并促使学生感悟,从而实现其育人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德育体现?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在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其教育智慧“挖掘”“呈现”“促悟”。

(一)教师要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挖掘”出来

在教学中,学科中的德育与学科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显性存在的关系,通常称之为显性德育;二是蕴含在学科中的隐性关系,通常称之为隐性德育。前者可以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点直接反映出来,后者一般不直接与学科知识点挂钩,而是蕴含于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知识价值观中。这就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德育意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智慧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将其挖掘出来。朱小蔓教授曾从学科分类角度,将不同学科内容、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等所蕴含的道德资源做了归纳与总结。[6]

(二)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呈现”出来

仅仅将德育内容“挖掘”出来,还不足以使学科德育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挖掘”之于“体现”少了一个环节,即“呈现”。也就是说,教师在将学科德育的内容“挖掘”出来之后,还要使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呈现”或“表现”出来。学科德育不止是“挖到”,更是使之“现出”。也就是说,学科德育体现,首先强调的是回到学科本身挖掘德育元素,是一种内涵式德育;同时,还应注重将所挖掘出来的学科本有的德育显现、实现出来,是一种过程式德育。这是学科德育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这里需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个环节上入手,依据德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年级要求和学科自身特点将德育元素有层次、有侧重点、有系列地体现出来,并贯穿教学始终。

(三)教师要在学科德育过程中使学生“感悟”

第4篇

一、工作目标

1.制定、完善、健全各项相关的安全制度,杜绝各种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发生。

2.结合学生自身行为,把《守则》、《规范》、贯穿到整个学期,让学生做到言行一致,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3.通过开展公德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树立公德意识。

4.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延伸、社会辐射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要继续完善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突发事故处置工作预案,要进一步落实预防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要把安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落实好每周的安全教育重点及安全工作例会制度、月总结汇报制度等,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完善职责,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层层落实,层层追究。

组长:

副组长:

组员:每周带班领导值日教师所有教师及更夫工友

2.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板、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严峻性,并定期召开班会、校会,安全演练等。各班除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外,每周利用班队会,晨会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做实,让安全深入人心,从而使学生关爱生命,学会生存,掌握多种自我保护的防范措施,让安全事故为0。

3.加大检查力度,有制度就要有落实,有布置就要有检查,不搞形式主义。

4.强化班主任和值日老师的责任制度。

(二)构建德育机制

1.转变学校德育干部角色

学校德育干部不应只是抓纪律卫生的代言人,而是开展德育活动和推进学校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及时了解学科德育实施情况,有效推进教育教学的一体化;要制定各类人员岗位育人职责,全面落实全员育人;要扎实推进班级、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团队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区域德育资源利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方面做好统筹协调。

2.建立学科德育评价体系

学校要把学科德育的实施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要素之一,认真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全体教师落实教书育人的职责,切实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要探索建立学科、年段德育工作评价落实体系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考评机制。

(三)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提升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育人技能和育人艺术。今后在评选各级各类优秀教师时,将逐步通过述职评比等方式产生,真正推选出广大师生信服的先进个人。

2.加强班主任工作

一是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班主任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力求科学化、系统化;二是要密切家校联系。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通知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校外情况。对学生进行家访,并做好家访记录。三是要做好三好学生、规范生、优秀学生干部、校园之星的评选工作,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以使评选的结果公正。

3.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

少先队组织要成为组织德育活动、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力军。学校大队部要健全组织机构,把团队干部有机的组织起来,发挥大队部的职能作用,通过日检查、周公布、月总结、学期总评的制度,大力宣传榜样学生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提高学生践行文明礼仪的自觉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四)加强养成教育

1.养成教育系列每周训练重点必须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守则》、《规范》的学习,并贯穿到平时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来,解决班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加强巡视,加大值日力度,检查贯彻落实情况。

2.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主题活动,将公德教育贯穿整个学期。从第一周校长的国旗下讲话开始,为学校的公德教育拉开序幕。要通过开展公德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树立公德意识。要切实上好晨会、班队会课,有班会教案和记录,杜绝被占用现象。

3.利用每周的升旗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公德教育、诚信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的系列活动。

4.发挥校外教育功能。学校要主动与社区联动、与家庭配合,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明确社会、家庭教育责任,确保校园周边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不断挖掘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不断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发挥校外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校外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5.加强本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深入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全员学习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强化对学校后勤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深化校务公开。

(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通过狠抓考风考纪,促进校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规范办学行为;二是多开展一些能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能培养学生自治自律、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主题活动;三是根据学生需要,广泛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积极开展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四是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第5篇

关键词: 学科教学 渗透德育 四大原则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科教师往往只着眼于“智育”,满足于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是为了应付考试,逐步远离了教育的“育人”本质。反过来,德育课的内容却越来越多,国家或地方领导对某方面重视,提出要“加强”,于是相关部门就组织编一本教材,开一门课,交给德育教师去讲。结果是德育课的教学不堪重负,承载了过高的期望,而其他各科的课堂教学无形中却逃避了应负的德育责任。学生学的知识越来越多,知道的做人道理却越来越少,学生行为失范的现象越来越显著,人们普遍对学校德育感到失望。

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德育是开放性体系,它存在于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中,存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按日程排定的德育课中,它不是为了通过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课程考核而学习、学完之后就可以抛弃的东西,它存在于每一个接受教育的青年个体的思、行、言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以学科教学中丰富的素材、直观的场景、可以实验的体验,向学生展示道德和价值准则,为个体接受而内化成生命的体验,这是一种活的价值的体现,是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一直不敢忘记教师“育人”的首要责任,坚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一、有序分层原则

学科教材在其内容的选择和体系的编排上都有其本位的逻辑取向,其蕴含的德育因素都是以一种隐性的状态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德育渗透意识和水平,能够将学科中的隐性德育因素显性化为较明确的德育目标,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本学科的德育目标体系,在备课时将德育目标与智育目标一并构建,然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德育落实于具体教学环节。在设计德育渗透内容时,在考虑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同时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学业规律,针对学生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分阶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目标,在学生对某方面问题最关注、最困惑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引导,在土地干涸时进行浇灌,才能实现百分之百地“渗”进去。

在我校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对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确立远大理想、适应集体生活、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对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遵章守纪、科学素养、正确价值观、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对三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团队精神、感恩教育、规范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对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就业指导、企业文化、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二、有意无痕原则

爱因斯坦说“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思想上要有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强烈意识,但在行动上却要尽量淡化德育的痕迹,隐蔽自己的德育意图。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当教育意图被隐蔽,教育色彩被“淡化”之后,德育的内涵更丰富,过程更轻松,效果自然就更明显了。我们说德育无处不在,是就各种学科整体而言的,并不是要求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具体内容上都要扯上几句思想教育的话题,更不能抛开载体,额外来一段政治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或教学事件处理,自然而适度地开始教育活动。当教师把这种德育的“无痕”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也就真正达到了教学的教育性目标。

三、水到渠成原则

学科德育渗透不是一种外显的、形式化的东西,而是对教学深刻的感悟和把握,是对教学本质和教学艺术与境界的一种新的追求。学科德育渗透是一个需要智慧也呼唤教育智慧的领域,需要充分运用教学机智。能否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智慧的关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的教育策略。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的时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时机,有的是本来就存在于教学过程中,但是往往稍纵即逝,需要教师能即时抓住;有的是需要我们有意进行构建的,促使学生“愤”、“悱”,然后“启”、“发”,即先引“水到”,然后才能“渠成”。捕捉教育时机,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心,还要有极大的热情、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

比如,2010年年底,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加利福尼亚盐水湖的细菌GFAJ-1,它可以将“砷”这种有毒物质融入自身DNA和其他重要分子中,以替代常见的磷,从而改写了教科书上“生命形式的基本构建元素为碳、氢、氮、氧、磷和硫六种”的说法。当时国内电视台进行了多次报道,我就以此作为一堂课的开始,然后引入到教学内容《磷》,讲到磷的基本性质;讲到磷是携带生命基因的DNA和RNA的主要化学成分,被认为是所有活细胞的最重要的元素;讲到中国砷中毒程度高居亚洲第三位,用微生物处理砷中毒的前景;讲到湖南郴州环境治理的尝试,他们大面积种植蜈蚣草,通过抗砷菌促进蜈蚣草富集砷的方式对土壤进行修复,使土地可用于农业生产,解决当地的粮食生产问题。然后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工业污染和环境治理,既融入了前沿科学知识,又渗透了环保意识教育。

再比如一次在连续讲了几个以外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反应时,我忽然神色凝重地叹了口气:“哎!都是以外国人名命名的!”学生顿时表情沉重,若有所思,我想他们已经完全明白了我的心意,甚至还可能想到了我以前讲过的侯德榜的爱国事迹。这种看似无意的“随笔”,其实正是教育的智慧所在。

四、舍大求小原则

当前的学校德育过于追求理想道德、理想人格与理想教育,以培养“高、大、全”的“怪人”为目标,而忽视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为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脱离实际,效果不佳。其实有时我们把标准放低些,内容浅显些,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引开去,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做随堂练习,题目比较多,写了满满一黑板,靠近走廊一侧的学生因为黑板反光看不清楚,要求把桌凳向中间挪挪,我同意了,于是教室顿时里充满了铁质桌腿、凳子腿与水磨石地面强烈摩擦而产生的刺耳的声音,我想当时周围的教室,特别是下面的教室都能真切地听到那声音。我当时很生气,因为以前强调过“要爱护公物,不得在地上直接拖桌凳”。但是我忍住了,因为那时讲此事,学生赶时间完成题目,根本没有心思听你说教。但我悄悄压缩了后面的教学内容,特意提前几分钟结束。然后说:“同学们刚才做练习注意力很集中,埋头苦干,现在闭上眼睛放松放松,想象一下我描述的几个场景。”他们闭上眼睛,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盛夏的中午在家,空调里吹出习习凉风,肚子上盖着的小毛巾被暖暖的,身下的席子凉凉的,你正美美地睡觉……”有的学生已经趴在桌上,脸上露出美梦状,“突然,你床头墙壁的另一侧传来电钻打洞的声音,你一下子惊醒了。”有些学生的眉头蹙了起来。“初冬的星期天,你拿着本喜欢的小说,坐在宿舍的阳台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沉浸在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中,阳台外是你早晨挂出去的被子,上面已经有了些柔柔的太阳的味道……”学生的脸上又笑眯眯的了,“吧嗒吧嗒,你听到一些声音,眼睛从小说中移开,下雨了?太阳还在!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你楼上的阳台伸出一支还在滴水的拖把……”“讨厌!”不少学生睁开了眼睛,嘴里嘟囔着。我接着说:“刚刚过去的学雷锋月,大家在校园里、在社区里做了不少助人为乐的好事,其实向雷锋那样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真得很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先从做一个不损害别人,不让周围的人讨厌的人做起,然后争取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只要注意一些生活中的小节,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快下课了,现在让我们把桌凳恢复到原位吧。”同学们又开始移桌子,有的同学已经换成“搬”的动作,但还有一些同学习惯性地“拉”。“昀病―”全班同学都吃了一惊,那声音这时听起来这么刺耳,于是,那几个“拉”的学生吐了吐舌头,那声音再也没有出现。“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我替其他班的同学感谢你们!”我鼓起掌,其他几排的同学也加入进来。

其实,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回归“育人”本质的重要,开始尝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我相信,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树立“德育与教学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南,学校德育现状就一定会彻底改变。

参考文献:

[1]张云环.学科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渗透.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9,(2).

第6篇

1.浅谈高校毕业生德育教育

2.德育答辩在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的价值探索——以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为例

3.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

4.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 

5.茂名卫生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德育调研分析与对策 

6.将德育工作融入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去

7.从就业角度谈高校毕业生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8.德育答辩: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

9.从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表现反观高校德育环境的社会化

10.实行“德育一票否决权”和对毕业生实行“三包”的效果分析

11.德育为先,实践为重,通专合一——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12.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导向 以“德育素质档案”为抓手 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色化发展

13.发挥德育功能 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4.浅谈高校毕业生择业向市场机制转轨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15.将德育工作和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16.教育教学一体化的作法——在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工作 

17.从苏医毕业生情况反馈看我院教学和德育工作成效及改进思路

18.优化德育环境,营造德育氛围——实现毕业生平稳过渡 

19.当前高中毕业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与大学德育对策

20.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的外延模式探讨

21.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2.论德育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相互结合

23.渗透式法律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24.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三大德育答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5.落实中央精神 再创广州市学校德育工作新优势

26.以德育为重 育“四有”新人——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德育工作走出新路子  

28.“德育教师专业化”的逻辑理路及其悖论 

29.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  

30.德育视野中的道德信仰教育  

31.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 

3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 

33.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 

34.置疑“德育生活化” 

35.德育目标应有的要求: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统一

36.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与出路 

37.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38.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教育学视野下的叙事研究

39.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40.关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41.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

42.论德育实效测评的困境与出路 

43.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

44.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 

45.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 

4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探索

47.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 

48.德育叙事之“阻隔”问题探究  

49.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50.对德育实效性的辩证和理性解析  

51.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2.为生活德育论辩护——与冯文全教授商榷

53.论西方主知型德育模式的问题及其理论修正——兼谈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54.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5.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 

56.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

57.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

58.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

59.德育创新不能背离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德育的基本原理——与高德胜教授商榷 

60.论德育的功能 

61.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辅助功能

62.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职德育工作——基于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的实践

63.整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高校德育理念研究述评 

64.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5.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程序设计 

66.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

67.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 

68.“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一项普通初中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69.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0.论青少年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化 

71.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

72.高校主体性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 

73.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其思考 

74.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75.论高校微信德育平台的构建 

76.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77.德育理念研究综述  

78.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德育内容的分析与启示

79.主体性德育模式初探 

80.高校德育课程问题与德育实效性研究 

81.德育生活化——一种开放式德育 

82.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83.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 

84.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85.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 

86.国外德育发展趋势及我们的立足点

87.德育环境论  

88.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 

89.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90.当代中国德育目标的解构和重建——基于传统德育理念的思考

91.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

92.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

93.聚焦“德育目标”

94.家庭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

95.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

96.德育过程的文化解读 

97.从知识德育走向生活德育 

98.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 

99.小学德育教材中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及其伦理困境

100.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  

101.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

102.德育评估:现状、问题及成因

103.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

104.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高校德育教育

105.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

106.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

107.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08.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

109.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体系刍议 

110.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

111.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 

112.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  

113.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归因诊治

114.论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的现代价值 

115.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116.论新时期高校隐性德育的强化

117.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118.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 

119.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兼评“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

120.论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21.德育评价应超越量化取向 

122.创新德育模式 提高学生素质——安徽中职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探寻

123.自由美丽人格的培育—德育思想解读

124.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

125.当代德育模式分类研究与评价

126.寻找公共德育与学科德育相结合的大学德育新路径——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为例

第7篇

关键词:德育 载体 教材 活动 教师行为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每个教师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创造。“润物细无声”应该是德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的最佳描述。而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文化差异和外域特征,学生要学好语言必然要受相应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寻找蕴涵德育渗透契机的载体意义尤为重要。本人认为,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载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

教材是德育的主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力求吃透教材,通过深钻教材,挖掘出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依据大纲要求,切合学生实际,明确教育目的,找准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实施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能见缝插针、点滴渗透,使思想教育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二、多媒体

多媒体是寓德于教的催化剂。为使学生更鲜明、更直观地理解教材、接受教育,多媒体的使用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激“活”教科书。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就是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只能想方设法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甚至发出声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情景感染,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接受教育。如在教Good manners这节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礼貌的礼仪行为都生动地在画面上进行展示,同时把人们各种各样的不文明行为(口角之争、乱扔垃圾、踩草地)也在屏幕上展示列举出来,让学生判断正误。学生仿佛亲身经历这些场景,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不仅学习了知识,接受了文明道德教育,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内外活动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最典型的事例,合作中学生不仅达到了学习目的,还互相帮助建立了积极心态,促进了双方的友谊。组织形式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的点拨和引申,有深度的课堂活动不能光限于形式和知识层面,更应挖掘活动的深层内涵,让学生获得智力和非智力的双重收获。

课外活动是德育渗透的补充载体。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活动中,应结合课外活动,向课外延伸拓展,营造人文氛围,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继续学习,继续从中感悟其内在的思想,这样英语学习的德育渗透会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例如,利用课外空间,补充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中外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英语向别人主动礼貌地打招呼和问好,号召学生在节日期间积极实践自己所学的语言,一句简单的祝贺换来了别人不尽的感激和谢意,自己也体验了因“付出”而得到回报的幸福与快乐,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用英语课后的延伸拓展逐渐建立起来了。这样做可以发挥课内教学发挥不了的作用,使德育渗透更加深入。

第8篇

新学期伊始,为了更好的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体现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功能,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人格品质,根据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学期本学科德育工作计划,内容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教程中应该重视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做一个高尚的人。

二、德育内容及目标

1.教育学生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一单元的内容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如《在山的那边》、《紫藤萝瀑布》等文章,可以让学生在品味课文的过程中体味生命,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生命,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第三单元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利用这些篇章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培养学生美的情感,使学生在领略美的同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看云识天气》《月球上的足迹》等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科普世界,自用这些文章的教学,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4.进行亲情教育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在第五单元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利用这几篇文章让学生领悟亲情的可贵,并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亲自去体会感悟这些亲情,培养他们的孝心、爱心,培养他们善良的本性。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想像力极为想为丰富的作品,作者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惊叹,引人遐思。利用这些文章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生活和社会。

三、德育策略

1.深挖德育因素,通过研讨交流,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情商指数。

2.灵活开展活动,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加强写作指导,借助体验反思,真正有效地落实学生的德育教育。

XX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教学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内容德育价值总体分析

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秀人才。

四、单元德育渗透内容

1、结合第一单元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人间关爱与温情,受到爱国主义熏陶。

2、结合第二单元让学生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感受他们心灵无限风光,学习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

3、结合第三单元让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学生的责任,树立环保意识。

4、结合第四单元让学生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对民族、对故乡、对往事的眷恋和神往之情。

5、结合第五单元让学生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习古人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6、结合第六单元让学生激发爱国情感,热爱祖国悠久的文化。

五、利用其它多种形式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辩证思考;理性操作

数学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了参与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必然需要渗透具有时代社会特征的伦理观、道德观。著名学者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对人的素养是如此,对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并要在数学教学中切实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辩证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观点:

1.1 数学教学不需要德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应该是班主任的事,是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语文课的任务,数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这种说理育人的事,与数学无关。但有些教师总认数学仅是一门工具学科,本身就不具备德育的功能,内容上也缺乏德育素材,因此,数学教学不需要德育。

1.2 数学教学必须要渗透德育教育。许多老师认为,既然新课程提倡在各类学科中渗透德育,那么作为主要学科的数学,当然要在教学中强调德育。应该每一堂课都要进行德育教育。甚至,我们一些老师还常常把思想教育作为教学中的设计亮点,为了能进行德育颇费心思。

其实,对这两种对待德育的态度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前者,过分强调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狭隘的理解了数学与德育关系。忽略了数学本身的德育功能。其实,数学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如辨证唯物主义观的启蒙、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科学价值观的建立、数学素养的提升等等。而且,新的国标本数学教材在选材等许多方面都十分注重德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德育素材的有机渗透,比如:“我们去植树”、“折线统计图”、教学小数后安排了与“神五飞天”“刘翔夺冠”为内容的练习等等。如果老师只重视数学学科知识教育,那将回到知识本位的片面认识中,从而,忽视了许许多多德育资源和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后者又过分强调了德育,忽视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德育味”冲淡了“数学味”,本末倒置。认为数学课一定要渗透德育,不然总会显得美中不足。例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后,教者播放了奥运冠军刘翔夺冠的录像,认识了其100米栏的“飞人”成绩,并且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众说纷纭:我要向刘翔学习,长大当奥运冠军!我要从小练跑步,向刘翔学习!……老师还要“画龙点睛”:是啊,这块金牌还是我们中国在短跑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呢!我们要从小学习奥运精神,长大才能为国争光!其实,选用这样的教学资源,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渲染,会让人产生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感觉,而且会使教学的目标发生偏移,不但思想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知识教学的目标也无法很好的达成。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性操作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觉得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必须要注意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让德育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然进行,让人感受到它的真正价值。

2.1 抓住时机 润物无声。“润物无声”常常被用来形容德育渗透的最高境界。它潜移默化地给人以影响,仿佛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教育和启发,但是,这不经意往往蕴含了教者丰富的智慧和敏锐的眼光。例如: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正数和负数”后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后,途中经过6个停靠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公共汽车全程载客数量的变化情况。

(1)说说中间6个站的上下人数各是多少。

(2) 中间的6个站,哪个站没有人上车?哪个站没有人下车?

(3) 从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在讨论交流第3个问题时,一位孩子说“我发现了记录时都是先记下车的人数,再记上车的人数。”“是吗?那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记吗?”学生思考了一下,回答:“因为乘车时都是先下后上的。”老师说:“是啊,这样记还反映了先下后上的乘车秩序呢!”结合学生的发言,老师巧妙地进行了德育教育:“先下后上、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乘车规则”,没有“号召”,但是相信学生会记住这个“先下后上”的乘车顺序,因为,它没有豪言壮语,但是却融合进了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融合在教师仿佛“轻描淡写”的点评中,没有痕迹,但让人心有所动!在数学教学中,这样的契机将会无数次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抓住这样的机会,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适当点拨,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2 实践体验 自我认识。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德育体验的主要形式之一。许多老师认为数学课中一般不会有专门的道德实践。然而,随着新课程教材的精心选题,一些数学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开展,我们发现,许多数学实践活动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学生参与数学实践的过程,就是德育体验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要精心组织这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内化德育行为。

例如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数学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一课中,教材在让学生“拼拼算算”,探索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又安排了让学生“拼拼说说”:找10盒火柴,先在小组里拼一拼,看看把10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想想为什么,在全班交流。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先各自探索包装方法,然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在交流对比中发现:将火柴盒较大的两个面拼起来,每两盒一层,堆放五层,这样拼时包装纸最节约。再如“我们去春游”中怎样合理租车等同样也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数学活动来设计合理(即同等条件下花费最少)的租车方案。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言语,学生们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利用自己的计算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发现了合理而又最节省的方法,从而懂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学好数学可以应用于自己的生活,更懂得生活中要时时处处注意节约。正如《数学新课程标准》所说: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这里既有知识的获得,同样也有道德的内化。

2.3 把握教材 相机渗透。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同样传承着真、善、美,数学中丰富的历史故事、众多的数学人物、辉煌的数学成就以及深刻的数学思想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特别是一些真实的数据更能说明一个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些书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相机进行德育渗透。

第10篇

【关键词】学习科研 课堂教学 课程引领 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55-02

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在课程引领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根据各学科课程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点等来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扩充德育的内容,使教师在学习中、课堂教学中、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引领学生健康地成长。

一、在学习中促进教师的引领作用

1.要求教师适应时代的需要

新课程提出课程要向学生提供“五种学习经历”,就是通过提供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体育和健身、艺术修养和发展、社会实践等五大方面的经历,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拓宽基础内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真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人的转化。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既要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加强课程的整合,运用各学科课程;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精神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德育因素,让德育融合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之中,让课程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势必要求学生要迎合新形势,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育人。

2.要求教师自我成长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反思极为重要,不但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文化思想和有关教育发展的新信息,为德育课程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中提供知识帮助,还要不断拓展知识技能,提高自己驾驭德育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发挥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学习为自我改善和自我发展上担负起重大的责任,使学习、追求自我发展成为发自内心的一种真实与迫切的愿望,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

3.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民主意识,因此,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挖掘德育素材,对显性的教育内容,要追求它的深刻含义,对隐性的教育内容,更要挖掘知识背后的价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进入课堂,才能使静态的课程设计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才能使预设的课程转化为创新的课程,从而促进教师深入钻研业务,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师的引领能力

1.要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风格包括教师的人格、情感投入和自身的教育理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它将最大程度地影响到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教师用人格力量来对学生施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的最高教学目标,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挖掘好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

学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比如文科课程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的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理科课程蕴涵着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内容;体艺类课程蕴涵着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和积极的审美意识,因此,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在教学实践中能快速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使用好教材,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素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心灵沟通和交往的媒介。

3.调控好课堂教育的时机

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性、自信心以及合群性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管理课堂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适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就是课堂的德育时机,如果教师能体察学生的内心变化,准确把握时机,在教学活动中适时有效地引导和调适,那么就能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这就势必要求教师要充分调控好课堂教学中教育的时机。

三、在科研中强化教师的引领能力

1.以德育研究课题为引领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不但要实践,更重要的是教育科研的引领。学校要营造全员参与德育科研的氛围,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将科研与德育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并以课题研究为龙头,通过一系列课堂的研究交流,进一步明确教育规律,了解教育中德育发展的新趋势,提高对教育理论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感,通过参与德育课堂的研究,教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德育观念,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与调节,并从中学习到新的教学思想、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我国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上至教育部下至学校都越来越意识到在学生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在学校怎么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呢?学科德育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现今各个国家都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都在积极探讨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因此,我们职业学校的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探索德育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数学学科作为学校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也应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任务。第一,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和图像语言,其显著的特点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和内涵的辩证性。第二,数学学科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是对学生一生受用的方法和能力。这些数学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基础运算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等。第三,数学课作为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之一,所用资源少,易开展教学活动。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德育教育。

1根据中职学校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课的现状,教师的人格

品行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数学学科的特点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德育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每位教师尊重和顺应人性、同学的个性,保护同学的尊严,发掘和表扬学生的内在情感,调动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教师动之以情,才能激发学子之情,使之乐其所学。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从心底上认可这个教师,从而真正建立起新型的科学的师生关系。

2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祖国和爱科学的教育

在用到正负数及运算法则时,教师给学生说明或是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内容,可以知道在世界闻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中,就已经提出了相关概念,使得代数学早于西方于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产生了;著名的勾股定理、“杨辉三角”、圆周率的计算以及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陈氏定理”、华罗庚发起和推广的优选法等,我国科学的成就令世界各地的每个炎黄子孙自豪,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科学、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向上精神。

3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能用数学,因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知道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或是我们所学专业课上的应用。例如我们在学习圆柱时,就可以和汽车专业所学的发动机上的气缸联系起来讲解表面积和体积相关知识;我们在学习分段函数时,就可以和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水费、电费、出租车收费联系起来等。

4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理智的思考、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的人格特征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伽利略:世界的奥秘是本巨大的书,而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数学语言是各种科学的通用语言,可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在数学的观点下,一加一只能等于2不可能是其他结果,但在其他的学科就不一定了。不管是数学语言还是通过数学推理得到的结果都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结合数学的思考方式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事实求是,有根有据,勇于改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和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习惯。

5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数学本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就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恩格斯曾把数学作为“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数学从实践中发现了问题,然后分析已知存在的问题,找出它们间的关系,利用数学知识,总结出来的规律,然后回到实践中检验和运用,这正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论观点。

6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素材,通过美学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思想道德修养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数学中的符号、图形、数字排列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可以告诉学生,圆就代表我们的班集体或者是我们的国家,每个同学就像圆上一个个离散的点,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在学习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时,除了说明符号的简洁、和谐美的同时也可灌输团体意识。在学习直角坐标系时,就可以给学生灌输我们做人也应该方方正正坚持自己的原则。学习点的时候,每个点都是由一对有序的实数组成的,可以把坐标看成是在社会中影响我们自身发展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而后天因素主要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从而鼓励每个学生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认真做人、锻炼各种能力,一定会有美好的将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讨论美,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可行的。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虽然不能像语文、政治那样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就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新论,网络.

第12篇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习惯于对教材中的字词、句段、篇章进行分析,这种分析都是建立在有形文字的基础之上的。然而,语文教师不应忽视于无字处进行教学,这不仅是由汉语言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当前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

一、于无字处挖掘作品内涵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些作者写文章不喜欢直通通一棍子捅到底,而是爱讲究点含蓄的艺术,让读者读来有回味,有思索。例如,在快讲完《孔乙己》一文时,教师便可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于无字处提问。由于作者对孔乙己的结局只作了一个猜测,我们就可提问学生:作者写作的当时,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学生们的讨论自然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孔乙己的自身性格想到孔乙己的生存环境,慢慢地得出“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活不了,他的死是必然的,也是无疑的”的结论,进而切入到作品的深处。

二、于无字处进行德育渗透

学科德育渗透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特级教师宁鸿彬在讲授王愿坚的短篇小说《七根火柴》时,便煞费苦心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珍藏了七根火柴,你们知道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显然,“怎么想的”,作者并没写,宁老师有意让学生于无字处深挖,用他的说法,这叫挖掘人物的潜台词,目的在于让学生触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受到作品的感染。结果怎样呢?且看同学们的回答:“他想把七根火柴交给部队。”“这每一根火柴都能给更多的同志带来光明和温暖。”“能给更多的战士带来生的希望。”“部队有了这火柴,就能战胜困难,走向胜利了。”“他还想,我死了不算什么,要让更多的同志活下去。”学生们的发言充满了对无名战士的崇敬,因为从字里行间中,他们感受到了这位战士闪光的思想和美丽的心灵。在这里,学生们自然地从无名战士身上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三、于无字处训练学生思维

长期以来,人们对有些词语的意义、文章的侧重点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看法,且相关文字叙述及用法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师生的思维便形成了定势,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今天的创新教育要求格格不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想前人所未想,说前人所未说,从这个意义上看便是于无字处教学生。例如,“东施效颦”一词历来被视为贬义词,教师若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褒义”的眼光去看,定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又如《曹刿论战》一文记叙了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的两人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解是:侧重表现曹刿的“远媒”,并反衬鲁庄公的平庸无能。教师若不停留在惯常的理解上,而是一反常规,让学生认真审视一下鲁庄公,其收效一定是可观的。一个学生为此就写了篇立意新奇的读后感,题目为《五赞鲁庄公》,这五赞是:一赞鲁庄公能广开言路,使一介野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战争第一线甘当配角;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的势头吓懵,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甘为小学生。结尾发出感叹并提出愿望:“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可爱吗?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的“鲁庄公”!此种于无字处训练学生的作法的确为语文教学引进了活水,它既避免了照本宣科的老路,又有了全新的教学体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愿每位语文教师都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发掘并抓住这个“无字处”,把语文教育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