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矿安全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煤矿安全;建设;研究
“煤矿安全”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熟悉煤矿井下灾害的发生机理,掌握煤矿灾害治理的基本手段。
一、精选教学内容
“煤矿安全”系统地阐述了矿井瓦斯、矿尘、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规律和具体防治措施。该课程的总学时为40学时,课程的讲解内容较多,学时较少。要求任课教师了解煤矿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程的重点,以便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如果课程内容不分主次,必然会造成重点知识不突出。因此,我认为“煤矿安全”课程最重要的内容应放在瓦斯涌出和突出的防治、煤矿顶板事故的预防上,这两种灾害对煤矿危害最大。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效果。第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精彩的开始能够引起学生对煤矿安全课程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收集大量典型实例,精心准备。
教师一定是在自己精熟的情况下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认真地学习。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教师的讲解应该更形象化、具体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但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地挑选集合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手法,更好地结合板书的内容解释有关知识点,最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注重案例分析
一些技术的理论计算分析非常枯燥,如果这些部分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讲解,会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就能防止犯同类的错误。讲解案例分析时,应将事故的来龙去脉都原本地呈现给学生,同步讲解灾害常见的预防措施和应吸取的教训。比如,在讲授瓦斯部分时,可以用典型事故案例:2005年2月14日15时01分,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直接原因为3316风道外段大量瓦斯异常涌出,工人违章带电检修,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案例分析能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将来矿井实际工作提供间接经验,有利于矿井事故的防范。
在讲授“煤矿安全”过程中,笔者通过精选授课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注重案例分析环节入手,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建设“煤矿安全”课程有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其建.煤矿安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所谓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是指用多媒体作为条件,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多媒体效果,使师生、生生之间能够双向和多向互动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掌握相应知识的教学法。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以交互性、集成性、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煤矿安全培训中,深受矿业从业人员欢迎和喜爱。煤矿安全培训及考试利用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逐步实现了网络报名、教考分离、上机考试、证书查验、分析统计等信息化管理,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我国煤矿作业人员培训及考核过程规范化、信息化,是煤矿安全培训的重要发展趋势。
二、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煤矿安全培训的优势
(1)充分尊重学员主体地位,调动学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尊重学员主体地位就是遵循学员认知发展客观规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学员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方式不同,多媒体案例教学为煤矿安全培训程提供直观立体的教学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大大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培训效率。多媒体案例教学是教学方式现代化的体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发展和超越。尽管如此,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依然不可置疑。教师结合学员特点和培训目标制作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动态开放的教学方法引起学员思想共鸣,增大单位时间教学信息量,有效提高培训效率。没有预先设定的标准答案,有效选择案例和组织讨论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保持课堂旺盛生命力和吸引力。
(3)创新师生交往方式,提升师生良性互动。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基础知识、事故分析处理程序是安全培训的重点,需要学员全面掌握。教与学双方相互差异、相互对立,也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师生交往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是全面、综合的人与人的交流,教师用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化学员的过程。多媒体案例教学使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起学员的积极主动性,打破重点以教师为中心的沉闷严肃课堂氛围,双方在平等真诚的氛围中互动。现代传播学理论认为,平等交流沟通是改变人际交往方式的重要因素。案例启发思考和课堂讨论代替理论说教,能够让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得知识、锻炼能力,提升双方良性互动。
三、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运用
多媒体案例教学的特点在于案例是主要教学方法,学员通过案例引发思考讨论,教师根据发言了解学员掌握教学内容,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煤矿安全培训中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来讲分为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评价三个环节。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多媒体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包含精选设计案例和学员课前思考两部分。第一方面,精选设计的案例要求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可研究性和疑难性等特点。在信息网络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手机、数字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正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也成为学员学习生活必备工具。资讯获得的便捷性使得学员更容易获取海量信息,也更容易把握时代脉搏。教师在案例选择时既要符合学员身心发展特点,也要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典型性。另外,案例本身要具备可研究性和疑难性。案例过于简单不具有分析价值,不能激发学员思考的兴趣,也没有探索、争辩的学习过程。每个案例的理论价值、实际价值和现实影响能够在教师引导和学员讨论中得到展现,学员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学员课前思考为课堂讨论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如安全法律法规、煤矿事故基础知识、煤矿事故分析与处理等知识教师在教学实践前把知识点告诉学员,让其查阅相关资料和观点,形成自身初步的想法,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组织
(1)导入案例。知识点讲解可以放在案例展示之前,也可以放在案例展示之后,根据教师授课习惯和学员现场状态灵活安排。多媒体案例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注意力、激发好奇心。需要注意的是,多个案例的展示需要有设计地逐步展开,切不可将内容和盘托出,让学员带着悬念慢慢深入,牢牢抓住学员的注意力。此时多媒体整合、暂停、重播视频的优势凸显出来。教师做导语引入案例后进一步描述和分析,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导学员进入思考状态。一个案例可能会同时展示诸多信息,什么信息是课堂教学需要的,什么信息是不重要可以忽略的,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引导,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现场失控局面。这一步骤能很好锻炼学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材料梳理的能力。
(2)自由讨论。案例导入后立即进入自由讨论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逐一抛出,引导学员进行深入思考,控制讨论的主题和气氛。问题置应该具有开放性,鼓励学员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同时也要注意,不管是自由辩论还是主题发言都要围绕主题进行,防止简单重复或者跑题偏题的情况出现。另外,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宽松的讨论环境。讨论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员分析错误或者表达不到位甚至偏激表现,教师不能像“审判官”一样立马指出对方问题所在,应该尊重学员发言权力,尽量减少束缚条件。教师从言语和行为方面对于学员进行积极引导。如学员对某些问题的探索可能是失败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评价时将“是的,但是......”改为“是的,还有......”,充分肯定他们回答中的合理成分,能让学员感受到意见受到尊重,这样愉悦的情绪体验能激发他们创造更多的创造热情。学员敢想、敢说,使师生在思想、认识、情感等方面充分平等交流与分享,激发、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总结反馈。多媒体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教师总结反馈。在所有学员都进行讨论发言后,教师将分散的观点汇聚起来,进行系统分析,联系案例讲解知识点,加深学员对内容的理解和认同,帮助学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先,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肯定学员发言中正确的意见,特别是有创造性的观点要大加鼓励;对于模糊和错误的结论要有意识加以澄清引导。其次,适当延伸培训内容。对案例讨论不够深入的部分要进行提高性分析,提供学员新的思考成长空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观点不能强加于学员,不能以标准答案自居,仅仅是提供他们继续思考的参考。最后,对于学员讨论发言中的总体表现进行总结。不仅仅对于积极发言的学员加以肯定,平时很少发言在此次课堂教学中有进步的学员也要鼓励;参与分组讨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善于倾听他人的虚心态度都是教师总结中的重要反馈,增加学员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信心。
3、课后评价
评价是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对于培训过程产生重要的反作用,既有对教学过程的激励作用,又有对教学价值的导向作用。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丰富多媒体案例教学评价手段、发挥评价促进发展功能都是构建新型评价体系的有益探索。首先,评价体系应该做到学员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从多元角度对多媒体案例教学进行评价。注意学员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坚持学员的自我评估为整体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根据学员的主观评估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作用。其次,发挥评价促进发展功能。评价不是目的,只是促进改善和发展的手段。通过评价使学员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使学员能够全面、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充分运用实践评价结果将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既要向学员提供其思想认识、语言表达、理解分析问题方面的信息,指明今后发展的方法步骤;又要根据客观评价向老师提供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优,真正发挥好评价的预测、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的整体功能,最终实现煤矿安全培训自保互保功能的发挥,有力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案例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有着明显的优点,但在培训过程中仍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案例教学。不管是传统教学法还是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手段,都是为培训内容和培训目的服务。教学不能形成对多媒体案例的依赖。老师离开多媒体不能上课,学员没有多媒体无心上课,如若如此师生在课堂上不仅没有创新,已然成为多媒体的奴隶。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法、讨论式教育法可能忽略了师生良性互动和学员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但是有利于学员学习和掌握正确的煤矿安全知识。因此,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法,教师应当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多媒体案例,结合其他传统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效果整体最优。
(2)案例选择应注意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相结合。选择案例不仅要求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可研究性和疑难性等特点,还要注意正反面案例相结合,坚持正面案例引导、反面案例警示的教学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现代传播学策略认为,“两面提示”往往比“一面提示”效果更好。“两面提示”是指对某些存在两项或是多项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说服者可以将要表达的内容或评论的焦点有技巧地指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也可以将所表达的内容扩展到对对立的内容或评论的认识。让学员在鲜明的对比中澄清是非界限,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3)课件设计要符合学员认知规律,切忌过于繁杂和和花哨。多媒体课件中所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选择和界面色彩搭配都应该以简洁明了为基本原则,既能通过多媒体增强培训的直观性、趣味性,又要避免过于繁杂和花哨冲淡培训主题。学员求知欲旺盛,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因此课件制作也要符合这一认知特点,不能设计过于详细具体,让学员失去思考空间。
2、学员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思考和讨论,不能走马观花。多媒体案例教学具有生动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而深受学员喜爱,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学员理性思考和积极讨论才能真正理解培训内容,达到培训目的,否则煤矿安全培训就成为了“电影课”、“视频课”,失去学习安全知识的培训作用。教师在培训设计时注意案例介入的节点和频次,使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真正用到启发学员思考、促进学员成长上。
1.1培训教材建设教材是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培训对象需要不同的培训教材,因此教材要有针对性,同时,教材要及时更新,实时引入先进的技术,淘汰落后的技术,跟上生产现场的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培训教材既包括讲义、教材、课件、指导书等教学材料,也包括各类培训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权有关培训机构组织编写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简称“三项岗位人员”)的培训教材以及培训大纲,除上述三类人员以外的教学大纲则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国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教材的推荐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的安全培训教材,供安全培训机构优先使用。根据《安全培训教材建设“十二五”规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十二五”期间,将分期分批开发100种以上适应各级分类培训需要的多样化、系列化的精品教材,20种以上动漫、影视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材。
1.2培训考核体系
我国在建立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同时,就开始规划建立考核体系,确立了考核体系制约和监督培训体系的思想。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实行的是“教考分离、统一标准、统一题库、分级负责”的原则,并逐步开始推行有远程视频监视的计算机考试。考核体系包括考核标准、题库和考核部门。煤矿“三项岗位人员”的考核大纲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除“三项岗位人员”以外的一般从业人员的考核标准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考试题库由国家级题库和省级题库两部分组成,国家级题库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编写,省级题库由各省安监部门组织编写。考核试题从题库中抽取,国家级题库和省级题库各占一定比例。
1.3培训档案与质量监督
建立健全的安全培训档案,有利于培训工作向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让教师根据培训档案的具体情况,总结出教学经验,拓展自己的擅长领域,选取更加合适的教学参考资料,使课程更加贴合安全培训的实际需要。我国煤矿安全培训档案按照《档案法》的要求进行建立,建立培训档案资料库,合理使用档案资料库、及时更新或充实内容,收集、整理和编辑培训档案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编排类别、目录和时间。培训档案的内容较多,包括有关培训的法律法规、培训工作计划、培训组织机构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培训教学大纲、教学辅导书、培训教学计划、教案、培训成绩质量分析汇总表;培训班学员签到表、学员登记表、考勤表、试题、考卷等。安全培训质量监督是指各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对辖区内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机构,以及有关人员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和开展培训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煤炭企业各类人员培训考核与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制度、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培训档案建立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2安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以及大批安全培训机构的建立,我国煤矿安全培训体系稳步运行,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传统教学手段单一
普遍采用课堂式教学,对着教材照本宣科,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革新现有培训手段已迫在眉睫。
2)培训针对性不强
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教师授课时,未能体现出结合实际、针对现场和操作技能的内容。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实际情况多变,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作业需要。
3)缺乏多工种联合实训
煤矿井下许多工种都是相互配合作业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培训中缺少多个工种的联合实践培训,容易造成现场操作时各作业人员各干各的,配合不协调,不够紧密,进而留下安全隐患。
3煤矿安全培训发展趋势
2013年8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11件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3号),取消了安全培训机构资格认可和培训教师认证。这使得我国安全培训将发生复杂而巨大的变化,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可能会存在以下发展特点:
1)现有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继续发挥作用
在保证培训工作不间断、培训秩序不混乱的同时,一段时间内大量社会资本将涌入安全培训市场,导致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但从长时间来看,市场纠偏的能力将会逐渐体现出来。
2)安全培训管理方式加快转变
安全培训机构从业行为监管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将更加贴合安全培训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迫使安全培训机构重视社会效益,自觉改善条件,加强过程管理,有效提高安全培训质量,以吸引更多学员。
3)安全培训机构设立成本降低
催生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安全培训市场,并展开激烈的竞争,比拼师资、比拼硬件、比拼通过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培训机构将遵循市场优胜劣汰规律,培训质量高、服务好、口碑好的安全培训机构将得以保存,培训质量稍逊的将被淘汰出安全培训市场,招不到培训学员。如此一来,我国安全培训将更加社会化、市场化,并向着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4)培训形式多样化
煤矿对职工的业务培训越来越重视,传统的培训方式受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因素影响,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安全培训将逐渐开始转变,而实训作为更接近作业现场的培训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主的欢迎。鉴于部分从业人员作业环境复杂,如大型机械操作人员,采用实训的方式投资较大,且在培训过程中容易造成受训人员伤害,这就催生了物理仿真和虚拟实训的培训方式。物理仿真则参照作业场所按一定比例制作成具有实物一部分功能的仿真模型,虚拟实训则是将大型机械操作台按一定比例制作成仿真操作台,再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研发教学操作情景,通过仿真操作台上的操作,在环幕、球幕或是其他显示设备上显示虚拟作业场景,实现虚拟培训。
5)多人协同训练
随着煤矿对培训深度的要求增加,而作为薄弱环节的多工种协同培训演练也越来越受重视,传统培训方法对这一块涉及较少,这就要求培训教师采用新的方法来进行培训。当前多人在线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并分别在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和设备操作仿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使得研制多人协同演练系统成为可能。
6)从严治考
煤矿安全培训监管重心将转移到考核上,安全资格培训考核方式将加快转变,逐渐形成类似于汽车驾驶员培训考核的方式,由社会培训机构培训,安全监管部门统一组织考核,在考核上严格把关,使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得以保障。
4结语
1)我国的煤矿安全培训体系是主要依靠《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建立起来的,配合《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由各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分工培训,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分级监督,以及考核发证部门共同组成的培训考核体系。
2)我国煤矿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实行“教考分离、统一标准、统一题库、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发统一的考核平台,并逐步开始推行有远程视频监视的计算机考试。
3)取消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认可以后,我国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将更加市场化,势必推动培训机构通过竞争而不断提高培训条件和培训质量。
4)安全培训手段将向物理仿真、虚拟实训和多人协同演练方向探索发展。
关键字:安全培训;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TD791; C975 文献标识码:A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提高煤矿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对煤矿员工安全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员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更显得重要。在此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技术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是当前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迫切要求。现根据本单位在安全培训方面的一些做法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当前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情况
(一)当前安全培训工作总体来说,尚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基本上是采取课堂上讲,职工听,但很少动手记笔记,一晃而过,造成培训效果不突出。在课程总体设置上,用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少;传统的内容多,创新的知识少;共性教育多,个性教育少,造成培训效果极差。
(二)员工对安全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是培训职工希望培训从形式上要生动活泼,讲授者要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使参训职工不仅得到知识充实,而且感到轻松有趣,而不是死气沉沉,枯燥乏味。二是培训内容要有意境。我们的员工接受了培训之后是否感到意味深长,能够受到很大的启发,对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目前的职工培训,多数培训的方式比较陈旧,以课堂灌输型的教学为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安全培训方法,努力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二、提高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方法
为加强员工日常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基层员工教育培训的新方法,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员工实际的几种效果较好的安全培训模式。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法。
在以往的安全培训中,往往都是采取集中授课,由教师向学员灌输理论知识,学员成为被动地接受填鸭式地教育,学员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地意识到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应侧重于应知应会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所以,把培训课堂设到工作现场,从实践操作入手,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资源开展地面、基地、井下三个培训课堂学习,组织矿职工分批分期进行参观学习,聘请矿实践经验丰富各类工程师、技术人员为现场实训指导老师开展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培训,使职工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培养矿井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员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教练结合,从感性认识直接到理性认识、视觉、触觉、感观同时投入学习,不但易懂而且记得牢,也利于工人学习一些真本领。
(二)开展“特聘技师、特聘技工”活动。
对每名新员工,我们都不拘一格地聘任各专业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为特聘技师、技工,指定为“师傅”,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和培训任务。要求师傅针对实际拟定合理的年度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培训内容,并按计划实施,要求徒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刻苦钻研,与师傅共同工作。多措并举促使师傅在实践工作中手把手地毫无保留的向徒弟传授知识,提高学徒工的动手能力,在工作中合作研究“小发明、小创造”等五小成果,拓展徒弟的工作学习思路,提高业务技能。近年来,通过这种通过“传、帮、带、教”的培训形式,提高了青工操作技能水平和现场应变能力,其中有多名青工成为矿生产技术骨干力量,为我矿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典型示范培训法。
在我们日常安全生产中常有一些安全生产先进区队、班组和个人,要及时把他们的先进经验做法总结出来,使其经验做法更具有可操作性,作为安全培训中的教材,老师在讲课时把这些先进个人或区队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安全培训中的例证一一介绍给学员,使老师的讲课更加有说服力,同时也使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操作起来也方便。例如,我们矿在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创建样板化区队和本质安全型区队创建活动中,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我们及时把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出来,在班长培训班和其他安全培训班中进行典型示范法教学。老师讲得实在,学员们听得省劲。因为都是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通过教师的总结归纳,使其更具有条理化、知识化。因此,学员们反映较好,使他们的认知水平提高很快,大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有力地推进全矿质量标准化建设和本质安全型区队的创建活动。
(四)案例警示培训法。
事故案例教育在培训中对学员有极大的震撼力和说服力,每一起煤矿伤亡事故案例都是矿工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培训,学员听起来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去年至今,我矿把制作的《煤矿班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教育视频》光盘、《安全为了谁》教学课件、典型事故案例电教片等,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导学员进行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是什么?教训在哪里?防范措施有几点?今后在现场应注意什么?进行互动交流,触及灵魂,使其深刻理解什么是“三违”、如何预防“三违”,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做到按章操作,远离“三违”。通过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提高了广大员工安全技术培训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之前安全教育形式枯燥乏味的情况,有效激发了广大员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当安全技能型职工,为矿井安全发展做贡献的工作热情,为现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凝、李建勤,浅议新形势下的职工培训[J],甘肃科技,2009,(10);
[2] 张琦,加强职工素质教育,促进企业快速发展[J],发展,2010,(6);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 精品课程 质量工程
一、引言
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的社会地位、招生和就业。“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全面启动高等院校质量工程建设,其中,精品课程和专业特色建设是重要的内容。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因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相关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教学涉及的相关课程有:《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检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2008年批准为湖南省精品建设课程,经过近4年的建设与实践,课程建设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结合自身特色和条件,制定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五年建设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1)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进行课程教学大纲(含实践教学环节)、考试大纲的修订;
(2)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计划,特别是青年主讲教师的培养;
(3)教材建设计划;
(4)与本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
(5)教学科研互动、产学研结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6)健全和规范课程考核制度(包括:试题库软件开发);
(7)课程课件建设;
(8)与本课程教学相关的教学研究;
(9)课程网站建设。
三、课程教学大纲修订
根据市场对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进行课程教学大纲(含实践教学环节)、考试大纲的修订,我校是原煤炭工业部在南方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我校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南方煤矿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中,增加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等方面的内容。新的课程教学大纲注重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队伍建设
制定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经过4年的培养,师资队伍结构有了明显改善,4名主讲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课程建设责任人周少武教授入选湖南省跨世纪人才人选,是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2009年获得湖南科技大学教学名师称号。目前,本课程主讲教师有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青年教师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效果显著。部分青年教师已成为学院的学术骨干,教学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五、教材建设
2000年我校与河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联合编写了原煤炭部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由周少武教授主持组织重新编写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课程教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彰显学科专业特色,该教材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六、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综合设计能力的关键。2009年以来,利用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经费300万元,新建了“现代控制工程实验室”(见图1),该实验室的建立为本课程综合系统实验提供了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控制对象,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能开出的主要综合系统实验有:双水槽液位控制系统、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等、小型DCS系统、FC5系统等实验。学校自筹资金120万元新建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实验室。目前本课程拥有专门的实验设备总值达到500多万元。
新增的本科教学实习基地有湘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谭家山煤矿、涟邵矿务局、湘潭平安电气集团等;新增精品课程产学研基地:湖南省工矿车辆电传动工程技术中心、先进矿山装备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和湘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七、教学科研互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讲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程教学效果好,很受学生欢迎。部分学生还参与了老师的科研课题,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程设计也结合实际工程系统实例进行。
八、健全和规范课程考核制度
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构成: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2010年完成了课程试题库软件开发工作,实现教考分离。理论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试题由试题库软件自动生成,试题库软件同时生成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实验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情况、实验总结报告综合评分。
九、课程课件建设
2009年-2010年主讲教师制作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多媒体课件,并在2010届和2011届课程教学中使用,效果良好。同时,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完成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全程录像,并已上传至课程网站。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员;培训内容;培训质量
0引言
矿山救援队伍是处理矿山灾害事故、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专业队伍,在矿山行业中属于高危行业。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矿山救护队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和一流的技术水平,才可能在抢险救灾中实现安全、快捷、高效救援。要有效提高矿山救护队员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矿山救护队员培训是非常重要有效的途径[1?2]。但目前矿山救护队员培训工作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矿山救援队伍的发展,适应矿井安全生产需求。
1当前矿山救护队员培训中存在问题
1.1招录方面
《矿山救护规程》规定:新招收的矿山救护队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5周岁以下,从事煤矿井下工作1年以上,身体素质符合矿山救护队员标准。近年来,由于煤炭市场萧条,煤炭企业经营困难,大部分矿山企业在招收矿山救护队员时,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招录新队员,致使招录的新队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身体素质差异较大,招录的少部分新队员年龄超限、文化程度低、身体素质不符合要求、没有井下工作经验等,这都给矿山救护队员培训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
1.2培训内容方面
矿山救护队员培训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制定的《矿山救护培训教学大纲》。培训单位及任课教师依据培训大纲要求,制定相应授课计划,根据教材编写授课教案。教师的教学一方面应符合大纲要求,以保证课程的基本规格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要在深入钻研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救护队员实际水平、现场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大纲只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基本内容,而教材才是授课老师的教学范围和基本落脚点。教材内容安排设计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培训质量的高低,教材能否为学员提供合理切实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员学习效果。目前,矿山救护队员培训所用教材普遍存在如下问题:①教材中实训、实验、实操内容较少。实训、实验、实操是提高培训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教材中增加必要的实训、实验、实操内容,才能加深学员印象、激发学习兴趣,使培训教学真正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功能。②教材中少部分事故案例时间久远,与现在矿井实际不符,起不到针对性、对比性、借鉴性的教学效果。③教材中涉及技能操作项目较少。一些技能项目,如:医疗急救、一般技术操作等,教材中没有编写,缺乏统一标准,致使相同的授课内容、不同的授课教师讲解的不尽相同。
1.3培训教师队伍方面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具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经验以及现场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基础。但从整个矿山救护队员培训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来看,仍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教师没有矿山救护培训教师资格,课堂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灵活性差,课堂应变能力有限,调节课堂气氛能力不足;与学员沟通不够,不善于了解学员,上课只管讲,不管学员能否听得懂,完成任务了事;强制性课堂灌输,效果较差,这些都制约了救护队员培训质量的提高。
1.4培训实操方面
实操是矿山救护队员培训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让救护队员直观地了解、认识和掌握仪器装备原理、结构、性能以及操作方法、要求、标准、注意事项等,锻炼学员的动手实操能力。同时,通过实操训练及考核,还可以考核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仪器装备故障处理能力,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效。但是,大部分培训机构由于条件有限,没有实习场地和实操设备,仅依靠课堂上老师讲述,救护队员得不到动手锻炼机会,致使一些实操内容上课时救护队员听起来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培训质量和效果不理想。
2提高矿山救护队员培训质量的对策
矿山救护队员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和信息传递行为[3]。为了能让矿山救护队员进一步通过教学、训练手段,更好地掌握标准,提高专业知识素质、技能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使矿山救援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矿井的发展相适应,在矿山救护队员培训教师队伍素质、教学理念方式、教学配套设施、教学培训管理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矿山救护队员整体培训质量才会进一步提升,才能不断提高矿山救护队员综合素质。
2.1严格把关矿山救护队员招录
各矿山救护队要严格按照《矿山救护规程》规定,严格把关矿山救护新队员招录,把好救护队员入队资格关,尽可能挑选有井下一线生产经验、身体素质符合条件、文化程度高、年龄适宜的队员,避免和禁止一些“先天性不足”的人员被招进矿山救援队伍。同时,在矿山救护新队员培训时,各矿山救护培训机构要具有严格标准,对一些不符合矿山救护队员条件的人员予以辞退,为矿山救护队员培训打好基础。
2.2优化矿山救护队员培训内容
采用调查问卷、对矿山救护队员进行访谈、结合矿山救护队员在较大事件中的表现等方法,提前收集、制定矿山救护队员培训需求分析[4]。根据需求分析,依据矿山救护培训教学大纲要求,精选教材,按照“针对性、实用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本着科学务实、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教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要选择适合培训需要、贴近实际需求的教材。坚持针对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1)强化安全救援教育。强化安全教育是矿山救护队培训的重要内容,编制教学内容要坚持围绕安全救援、科学救援这一主题,通过对《煤矿安全规程》和《矿山救护规程》详细的学习,提高救护指战员遵章守纪的思想意识,增加收集近年来全国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案例,特别是发生救援人员伤亡事故的案例,编入培训内容,以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把救护队安全、快捷、高效的救援理念贯穿于培训全过程,不断提高救护指战员的安全意识,并运用于应急救援工作全过程。(2)依靠新科技,更新教学内容。随着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现实中的应用,矿山救护队员培训教材也应不断更新和完善。授课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技术、最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并贯穿于教学课堂中。同时,根据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制定授课计划、课件和实训、实验、实操内容。培训课件要贴近培训内容,要挑选近时期发生的正反2方面案例进行讲解、比较、分析和引导,达到矿山救护队员培训符合要求、贴近实际、指导性强、实用性高的目的。针对实训、实验、实操等技能培训内容,要编写操作项目标准,统一仪器装备操作、一般技术操作、医疗急救等技能操作方法和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实训和实验,要让矿山救护队员接触到实物,了解操作流程,自己动手亲自操作和实训,总结方法,熟练掌握标准,并不断提高。(3)改善仪器装备实操教学方式。增加矿山救护仪器装备及创伤急救操作的音视频教材,让学员对照影像画面按标准程序进行操作演练,改进单一理论讲述的教学形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熟练操作程度,对每位队员进行安全救援活动的强制性行为规范,提高其规范化、标准化的行为意识。(4)丰富模拟实战演练教学内容。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严格管理,矿山安全事故大幅减少,救护指战员参加实战救援的机会很少,事故救灾能力锻炼不够,缺乏实战经验,致使队伍整体技术能力较弱,严重制约着安全、快速、高效的救援需要。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训练模式,要贴近实战抓住演练,从严从难锻炼队伍,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①面向实战,改善训练环境,转换训练手段,利用演习巷道,开展高温浓烟演习训练,提高指战员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结合矿井的灾害情况和事故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演练,提高救护指战员在高温浓烟、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窒息等复杂情况下的实战能力。②对煤矿事故进行现场仿真,模拟灾害场景,观察灾害处理过程,锻炼队员在现场如何正确使用救援装备、救援方法是否得当、安全措施落实是否到位等。通过现场考察、总结讲评,达到模拟救灾演练的教学目的。制定出符合实际且有利于救援队员现场救灾的方案、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
3提高矿山救护队员培训教师队伍水平
按照国家局有关要求,各矿山救护培训机构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授课教师参加矿山救护师资培训,取得矿山救援培训教师资格,交流质量高的授课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提升授课水平。为适应新形势下矿山救护队员培训工作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也要在课件质量上做到图文并茂、音像俱有,尽可能使用视频课件,使参加培训救护队员在视觉、听觉受到语言和图像的双重冲击,身临其境,高度参与,从而提高培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鼓励授课教师制作优质课件的同时,尽可能引进先进的教学软件,具有设备结构原理的3D动画讲解、3D全景可旋转角度零部件拆装等,能够让教师的讲授更加形象、生动,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加强教师与矿山救护队员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矿山救护队员的学习状况,拉近与矿山救护队员间的距离,通过矿山救护队员了解不同情况,达到教师和矿山救护队员之间思路一致、和谐共振,产生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如在讲解各类矿山事故处理时,可以先介绍一起事故案例的基本情况,然后请参培的矿山救护队员来阐述事故处理的方案和注意事项,最后由授课教师讲解事故案例处理时的不足,分析事故的原因、总结事故经验教训等,利用互动式教学手段,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营造轻松愉悦、相互交流的课堂氛围。
煤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教育的培训和开展,每个煤矿企业都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从根本上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教学工作。
1.1加大培训教学硬件的资金投入。煤矿企业安全教育的培训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培训教学的硬件,可以在煤矿中设立多媒体安全教育展厅,工艺实验室,矿井仿真系统等试验场地;其次,可以在煤矿企业中,开办一个小型的企业图书馆,购买一批先进的提高煤矿企业的报纸和期刊,设立图书阅览室,供煤矿职工学历和借鉴先进的煤矿技术经验和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另外,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计算机操作室,方便安全管理人员等上机演练和考试使用等;最后,为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可以适当的选出一块空地,修建篮球场,健身器材等,提高学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1.2构建优秀的师资团队。煤矿企业的安全教育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指导,良好的师资团队是提高员工获得安全教育的首要的筹码。为此,所以培训的教师必须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专业知识不断地学习,以更好的适应煤炭企业生产的新形势;根据需要,安全培训的教师最好能够到实地的生产一线进行学习参观,总结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其次,企业为了壮大自己的师资队伍,可以征召一批煤矿企业的退休专家和技术骨干进行定期的讲座,提高员工对安全意识的高度警惕和认识,员工获得安全意识的培训之后,要督促其从实践中把握和控制,帮助其尽快提高自我安全的意识。
1.3完善教学的方法。教师对安全教育的培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员工的学习气氛和积极性。主要包括:
(1)研讨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需要提出问题,职工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想法进行讨论,辩论,分析解决问题,使得职工和教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的;
(2)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可以根据需要将课件做成ppt动漫的形式,帮助职工对安全管理的理念,案例,工艺流程等进行生动细致的描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思维拓展能力;(3)强化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的讲解,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可以进行演示,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职工的记忆能力,调动职工的整体积极性等;
(4)新来的职工对现场的情况存在很多的疑虑和不足,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职工下矿参观实习,帮助学员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这样,新来的职工能够更好的容易到这个企业团队中,教学效果也会非常的好。
1.4提高职工的自我学习意识。大部分企业职工的自我学习意识淡薄,为此,教师要根据职工的学习情况,肯抓培训班级的管理工作,比如说每天统计员工的出勤,定期要求员工上报学结等,对于培训中旷课的职工进行批评和说教,严重不守班级规定的给予一定惩罚等,以此来约束职工对安全培训的重视。
1.5严格考试制度管理。职工安全培训的考试是最终的考核标准,通常,职工培训的考试分为计算机网上作业,标准答题卡填涂,还有传统的试卷考试,为了防止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背后操作等,笔者建议,职工培训考试统一系统评分,填涂答题卡和网上作业,考试试卷统一交由安全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封存好,交给煤矿企业监督局进行计算机改卷,通常,在考试完成之后,半个月之内对职工学员的成绩进行公布,尽最大努力做到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本上杜绝职工学员投机取巧的心理。
1.6培训追踪调查,总结培训经验。培训工作人员为了更好的提高自我的培训效果,可以不定期的对职工学员进行培训效果反馈,查看职工上岗等是否按照培训的要求;那些培训之后效果比较明显,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查漏补缺,从中总结更加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案,提高煤矿职工培训工作的效果。
2、总结
我叫。。。分管公司的安全工作。2010年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同志们的帮助下,立足本职,找准位置,安全工作以践行“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抓手,积极落实集团公司“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生产目标,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下面就我一年来履行职责和廉政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学习的过程,是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今年以来,我立足单位的实际和煤矿安全工作发展的需要,既注重有关知识学习,又注重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有关学习,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同时还要学习煤矿新的知识,使自己理论学习有了明显的增加,学习内容和质量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利用下井,到区队、到班组、到职工中去了解问题、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经常与有关科室探讨,努力在工作实践中思考、总结、提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自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上,始终与河南煤化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各项政策在自己工作中得到了严格的贯彻落实。
二、树立可控理念,探索安全长效机制
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长治久安为目标,以培育本质安全人为重点,以精心管理为手段,以新型安全管理思路为模式,通过大力推广“双基”建设、三项机制、四大体系和五自管理,安全管理工作呈现了良性发展势头。2010年公司共生产标煤38万吨;完成掘进进尺3400米,消灭了重伤以上等级事故。
㈠认真践行集团公司安全发展模式
按照xx煤化独特有效的“012345”管理模式,在日常工作中,公司对标前进、对标落实、对标发展,完善了白云公司的安全管理模式。
㈡细化安全管理模式,铸造安全发展灵魂。
首先出台了公司安全文化理念体系文件。号召全体员工学习领会文化理念内容,并付诸于各个岗位的实际操作中。利用斜井600余米巷道两侧悬挂安全排版260余幅,版面以赏心悦目的图画和安全标语,让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随时接受安全教育,得到警示;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二是确立“一号工程”意识,把握矿井安全发展关键。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地位。三是加大双基建设力度,筑牢安全发展根基。出台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标准和考核细则,并强化推进,全面落实。对于基层建设,公司为各工种、各职能部门队伍建设制定出相应要求,实行了层次化、规范化、效能化管理。在安全管理上,形成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业务部门、生产区队、班组、职工的梯次管理网路;在安全检查上,形成分管领导、安监科、信息站、安监员、群众检查队伍构成的监督检查格局。安全管理重在现场,为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公司党政创建了“四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在安全管理网络设置上以生产现场为中心,以安全管理为主线,以党员为骨干,带动同班的长员、网员、岗员相配合,在岗位上创安全、包安全的同时,在责任范围内同目标、同工作、同监督,激励带动工友遵章操作共同努力保安全,班班“四位成一体”,在生产前沿形成了一道安全防线。该管理法在2010年被焦煤集团评定为管理创新“二等奖”。基础建设上重在完善制度,强化落实。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抓手的安全生产基本管理制度,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个方面,做到管理精细化、现场标准化、环境人性化。公司的双基建设逐月受到了上级的奖励。质量标准获得了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四是突出工作重点。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机电、运输5个工作重点和薄弱时间、薄弱地点、薄弱人物等薄弱环节,实施有效监控。
㈢以三项机制为抓手,积储安全发展动力。
一是用人机制。优先启用安全效益好的团队、个人和安全生产条件复杂岗位中的专职安全干部。安全不好的干部不用、安全不好的人员不评先、安全不好的农民工不留转。二是奖惩机制。实行安全结构工资,用安全效果来决定每一名员工的工资收入。三是考核机制。按照“抓系统,横向到边;系统抓,纵向到底”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区队、班组、个人“三级纵向”考核体系。每月按照动态化、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四化”考核原则进行考核。把安全管理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范畴,机关安全奖金的总额分配到各区队,通过查找隐患,解决隐患以买卖市场来获得奖励,区队管理人员以减少隐患和积极处理隐患定奖罚,职工以发现隐患,解决隐患而加分。
㈣完善安全四大体系,提供安全发展保障。
一是构建科技保障体系,公司成立科技市场化领导机构,设立了科技市场化领导小组和科技成果验收评审小组。2010年,科技立项30项,其中“四位一体安全责任网络管理”、“刮板输送机制动装置”、“乳化液回收”、分别获得焦煤集团2008—2010年度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三等奖。通风队副队长研制的“煤矿新型风量开关”还获得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二是健全职工培训体系,公司制定了《职工全员安全培训体系》,对单位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进行全员培训。2010年公司开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886人,复训13期,计981人,管理人员培训26人,复训26人,采煤工取证95人,复训119人,掘进工取证培训75人,复训65人,职业技能鉴定3批,15个工种415人。还开展相关法律培训多期,及时调整了安全管理中出现的偏差,为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三是强化了安全评价体系,公司建立了强化安全管理为导向的安全评价体系。在瓦斯管理上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健全了瓦斯效果评价体系,突出评价效果。开展水害治理效果评价,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开展水害因素分析、预测预报、隐患排查和水害治理等工作。开展了安全投入效果评价。按照“注重实用、突出效果”的原则,从项目计划、设计、实施过程和投用效果进行全过程评价,本年度共对16项安全投入资金进行了安全评价,确保投入资金的准确到位和效果明显。<莲~山课件>开展了培训效果评价。每月都采取基础知识考试、基本技能考核、工作现场抽查等多种形式,促进安全培训质量提高。四是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应急救援机制。重新修订完善了《焦煤集团公司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结合本矿井实际,组织开展的矿井水灾应急实战演练活动,检验了应急功能,健全了应急体系,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严格自律,树好自身形象
关键词:矿山地质 多媒体 问卷调查 效果评价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崭新、高效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但是,由于受到课程专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多媒体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实际的应用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矿山地质是学院采矿、安全专业本、专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平均每学年授课学生人数近300人。所以探讨教学手段的应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院特色专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矿山地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矿山地质是为煤矿安全开采服务的基础课程,同时作为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学习内容既包括传统地质学基础知识,又与煤矿开采实践紧密结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既能充分展示地质学时空演化的魅力,又能使学生理解巷道掘进中地质条件在空间上的复杂多变,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从目前及长远的学科发展来看,传统的教学手段局限性已非常明显。首先,除地质模型和地质标本还在教学中频繁使用外,地质挂图、胶片、幻灯片等受制作过程复杂、成本高、易磨损等因素限制,教学中使用较少;其次,在合班授课的情况下,后排的同学的听课效果会受影响;再次,教学中要展现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及穿梭其中的煤矿巷道在空间的展布情况,仅依靠黑板手绘已经力不从心了;最后,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矿山开采实践的丰富,许多新内容已无法用传统教学手段表达。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是大势所趋。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演示及视频素材有机地结合,在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不足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效果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多媒体教学在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参与调查对象为安全工程学院06采矿、安全专业本科生,共计210人。
共发210份调查表,其中有效调查表190份。根据调查表反馈信息统计结果如下:
(1)认为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显著的有64人次、明显的有61人次、一般的74人次、没有效果的1人次;
(2)认为课堂教学使用幻灯片的优势体现在信息量大的有120人次、内容丰富的118人次;
(3)认为传统板书在教学中不必保留的有14人次,保留比例在20%适宜的有44人次,保留比例在50%适宜的有48人次,随教学内容设定的有96人次;
(4)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比,认为主要缺点是速度快、学生没有时间和空间思考问题的有119人次,认为多媒体有时过分追求视听刺激、致使学生注意力转移的有35人次,认为多媒体淡化了师生间交流的有51人次,认为多媒体信息量太多,致使学生抓不住重点的有93人次;
(5)多媒体内容应突出内容方面,认为应促进简单理论实用化的有62人次,应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有60人次,应将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有75人次,应将重点难点明朗化的有122人次;
(6)课堂教学中希望的教学手段,幻灯片78人次,板书61人次,小电影113人次,实物模型125人次;
(7)认为矿山地质不需要野外实习的有7人次,需要野外实习的有194人次;
(8)矿山地质野外实习适宜时间认为需一周时间的有80人次,10天的 45人次,两周的75人次。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调查结果分析,对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有如下认识:
第一,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在《矿山地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有益的、效果明显的,说明学生认同多媒体教学是加速知识有效流动的强大动力。可见在传统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有一定的必要性。在扩展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优点,对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很有益处。
第二,有超过1/3的同学认为使用了多媒体手段后,教学效果提高不太显著。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课件的设计开发方面应因“课”而异,针对不同专业课自身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应有所区别;另一方面,目前的课件大多是任课教师个人制作,多是采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PPT演示文稿,交互性与模拟性较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CAI课件。但是制作一部精良的CAI课件需要专业课教师和软件工程师合作才能完成。如果没有学校的组织和资金投入,专业课教师个人是力所不及的;第三,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一个鼠标,一张嘴”,过高的“点击率”则会让教师在失去应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与学严重不同步,知识更不会因多媒体而单向加速流动(从教师到学生)。
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不是线性正比关系,太强调视听效果,容易引发学生视听疲劳,降低了对教学的内容的理解与吸收。所以,课件内容上应致力于促进重点难点明朗化,兼顾简单理论实用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化。
第四,尽管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传统教学的一些独特功能不容忽视。“粉笔+黑板”便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师书写、绘图的间隙,学生会获得思考、消化、吸收知识的时间,更易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所以,专业课教师如果能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灵活地穿插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针对矿山地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应用效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是必须的、有效的。
(2)以多媒体课件为主体的同时,应采用其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包括板书、实物模型、地质挂图等。
(3)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过分强调与依赖多媒体技术,也不能脱离“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二者应保持的一个平衡的度。
(4)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如能开展一到两周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煤炭企业;机电设备管理;意义;策略分析
一、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企业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通过修理、改造和更新等手段恢复设备的性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成本,促进煤矿企业的生产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要发展就要生产产品,而设备是生产的基础工具,因此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工作,设备技术性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煤炭企业的煤炭产量高低,还关系到生产的成本和效益,更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设备管理用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获得最佳的设备效率,从而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好地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意义重大。
二、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主要应用
总所周知,电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煤矿生产中的断电不仅会使矿井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提升系统瘫痪,排水系统不畅,而且,对矿井中工作人员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由此可见,为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重要一条就是切实抓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确保矿井机电设备正常运行。在煤矿生产中,依托机电提升设备可将煤炭提升到地面,利用轴流风机可将新鲜风流从地面进入井下通过回风巷抽出地面,也可以把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地下水,安全排至地面。而在采掘过程中的风动设备则需要地面压风系统将高压风送至工作面。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煤矿监测监控设备主要安装在井下采掘工作面,回风巷或是采区变电所,用于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的监控。而且,这些监测监控设备不仅具有矿井有害气体监测,矿井风门开关状态监测动能,还具有矿井整个生产状态的集中监测。应用较为广泛的应为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最大程度地筑牢矿山安全生产防线,所有这些设备,都是保证煤矿正常生产不可或缺的机电设备。对于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维修,不仅要从员工思想认识上抓起,更要从管理制度上严格要求,以真正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加强煤炭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为了能全方位地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充分地发挥好员工学校这一平台,利用电子课件形象地将各种采掘设备展示出来,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员工懂得设备构造,设备原理、设备性能。具体到日常工作中,做到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当然员工的素质提升非一朝一夕,对于同一类型,同一型号的机电设备在井下复杂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故障。因而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对于机电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在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上我们可以采取“导师带徒”这一形式,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新上岗员工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当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全面落实“责任制”,提升日常维护保养水平
由于煤矿井下的环境潮湿,阴冷,同时各种腐蚀气体也会对机电设备造成故障。所以机电管理工作的重点侧重于维护上。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严格依照标准去开展工作。同时,从工作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用于设备维修中。作为机电设备管理层应该多奖励这样的行为和小发明,小节能举措。设备的“责任制”是落实生产责任制导人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对象可以是一台设备,每一条电缆,每一条管线,每一种安全保障装置,每一段环境卫生等,在这样一些看似简单的实物或环境中,做到岗位固定,分工包干,挂牌留名,责任到人,从而可以更好地做好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三)加强技术更新,提升工作效率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的机电设备也逐步朝着先进,节能不断发展。加之,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的小革新,小改造进而使煤矿机电设备降低了噪声,提高了自身性能和效率。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机电设备管理者更应该多了解煤矿机电设备的发展方向。比如,PLC可编程控制器的逐步推广。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器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器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设备极易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由于采用PLC控制,大大减少了电控设备之间的接线设备,安装也变得简单,大大降低了施工工期。同时,PLC控制系统的运用,大大降低了电流的损耗,极广泛地应用于矿井主扇,主排水泵的远程控制上。
(四)建立建章立制,提升机电管理标准化
通过建章立制来提升机电管理标准化。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增强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机电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为尽快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必须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工作面、机房、硐室,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树立标准化样榜单位,从日常工作抓起,从严要求干标准活,不干返工活,以此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总结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全面落实“责任制”,提升日常维护保养水平;加强技术更新,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建章立制,提升机电管理标准化,来有效地促进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提升运输机械设备;教学改革;虚拟仿真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83-02
Study on Teaching of Hoisting and Transporting Equipment//LI Zhanfang, TONG Junling
Abstract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mine hoisting and transporting equipment, problems in the Hoisting and
Transporting Equipment teaching was analyzed. And then the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s and practical tea-
ching contents were put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virtual simulation in teaching advantage were dis-cussed. There is valuable reference to teaching reform of othe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urses.
Key words hoisting and transporting equipment; teaching reform; virtual simulation
1 引言
提升\输机械类课程是机械工程和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讲授煤矿运输和提升设备的用途、结构性能、工作原理、选型计算等相关知识。近几年煤炭行业一直在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提升小煤矿办矿水平,这对煤机企业打造优质产品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煤矿机械产品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对煤矿机械高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提升运输机械课程担负着培养运输提升机械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因此,课程的教学革新也日益迫在眉睫。针对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对煤矿提升运输机械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以下研究。
2 提升运输机械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内容不适应教学的需要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而机械化开采运输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运营的重要手段。现在煤矿机械设备正在朝着大型化、重型化及智能化、信息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因此,本课程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现代矿山常用的先进的提升运输设备的基本知识,达到能够安全操作,维护和管理大型化、集成化、成套化、低碳化的机电装备的水平,并具备改进、设计和研发机电装备的创新能力。但本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教材部分内容比较陈旧,无法与现代煤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教学模式单一 提升运输机械设备课程以煤矿现场应用的机械设备的原理及结构为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工程制图和液压传动等。即使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这些设备的工作地点与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设备种类及其工作原理等也非常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强调知识的传输,喜欢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只在课堂上听,没有活动,久而久之会失去兴趣。教学模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虽然国内教育专家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提出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激励式教学法、引新式教学法、开发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等,但教师也要根据自身的特长、课堂学生反映状态,灵活掌握,及时进行变换,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
3 提升运输机械设备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煤矿机械相关企业研制出很多新设备或对已有的传统设备进行改进,而现有教材一般是几年前编制的,已经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更新,以满足煤矿对人才的需求。
比如对于提升系统来说,具有环节多、控制复杂、运行速度快、惯性质量大、运行特性复杂的特点,且工作状况经常交替转换。机械结构组成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近几年提升机正向着提升运输能力大、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要想实现深井且提升能力大,那么提升机的尺寸会变大,这就涉及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用到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对于大型矿井提升机,现在主要采用晶闸管变流器―直流电动机传动控制系统和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交―交变频传动控制系统。这两种系统大都采用数字控制方式实现控制系统的高自动化运行,效率高,有准确的制动和定位功能,运行可靠性高,但教材中还是原来的串接电阻的调速方式。因此,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介绍做得还很不够,应予以补充。
更新教学内容,需要重新编写教材,而编写教材一般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出版,对于教学任务比较重的教师来说,自编讲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更新教学内容既要满足论教学要求,又要补充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内容。
2)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是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设备比较大,因此,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看,无法亲自动手操作,容易造成实践与理论教学的脱节,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因此,笔者考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①增加专题讲座。学院可以聘请一些大中型煤矿机械企业的专家,让他们对一些大型煤矿机械设备设计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详细讲解,比如虚拟设计制造技术,大型设备的制造加工工艺及加工用到的设备,在结构上与传统设备的区别等。把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成果和最新的技术应用纳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方向,从而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及本专业的兴趣。
②对于机械专I的学生来说,到煤矿单位实习效果远远不如到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因为有些煤矿设备还没有更新换代,是沿用的老设备。同时,由于正在运转的设备机身比较长,受到煤矿条件限制,一般看不到设备全貌,因此实习收获不大。而让学生到一些先进的设备制造企业去实习,既可以看到设备的加工制造过程,又可以看到先进的产品全貌,一举两得。
③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到企业进行锻炼,在企业里能把具有实际特点的工程材料性能、机械机构学原理、机械加工方法、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课程的内容与生产实践更好地融合起来,在今后的授课中不仅对课程内容从形式上进行更新,经过实际训练的教师将会把课程的内涵传授给学生。
综上几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加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加快实践教学的步伐。
教学方法的改革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由于矿山机械设备比较庞大,实用性和易搬抬的教具比较少,无法在课堂上来演示,而同时矿山机械设备结构比较复杂,应用环境和地点比较抽象,因此,较多地在课件中加入机构外观图、剖视图及设备与矿井生产系统布置图等,可使教学更形象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矿山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可在课件中加入一些能体现设备运行原理的动画,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虽然机械专业的学生通过采煤概论的学习,对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的布置、矿井地质条件、一通三防、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相关知识具有一般的了解,但他们对矿井空间的概念掌握得还不是很好。在学习提升运输设备时,学生对各种矿山机械处于矿井的什么位置和起什么作用,本身结构特点与工作地点的关系,各种设备之间如何配套等,缺乏一定的形象理解,只是通过图片也无法全方位了解。因此,有必要利用现在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解决。
三维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手段生成逼真的视、听、可操控性一体化的虚拟环境和设备。通过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提升运输设备的三维模型,将此应用于教学中,更能节省时间和成本,因此比起传统的实物实景教学,虚拟仿真能够大大缩短建立实物和获取实训环境的时间。课件中的图片和动画只能观看不能动手,而用虚拟技术建立的提升运输设备的三维模型,可以观看外观,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全方位了解设备的内部结构。同时,三维虚拟技术建立的虚拟环境和设备运行动画,不仅使学生能够对设备本身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还对设备的应用环境和工作情况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虚拟技术建立的实训系统可以多人同时、单人多次使用,设备本身没有损坏,不会给学生带来人身伤害和环境危害,也不会浪费任何财力、物力。虚拟技术建立的实训系统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备及零部件的拆解、检查、调整与安装等,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3)注重德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以自身优良的素质深深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敬重、钦佩、喜爱和信赖。
①对待学生要真诚。教师的授课对象不是事物,而是活生生的人,人都是有感情的,教师的真诚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关键词:地矿特色 水文专业 实践性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76-02
煤矿特色的水文专业人才,要求将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资源开发与矿井防治水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这就要求水文专业不能仅仅局限于地表水资源,必须和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紧密结合。
目前,我国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矿井安全任务艰巨,矿井水害是仅次于瓦斯的煤矿第二大灾害,其防治变得突出重要。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矿井防治水专业人才必须煤矿特色鲜明,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矿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不仅要求毕业生知识面广,而且要适应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专业技能扎实。
面对市场的迫切需求,本文探索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强化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建设完备的实习基地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改革的探索,以培养学生具备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
1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通过专业培养计划来体现和保证,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和规范,并切合煤矿实际需求,具有煤矿的行业特色。实践环节一般包括课程实验和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环节。
在化学、物理、水力学、水文地质学、物探等需要借助试验揭示基本原理的课程中,均安排有适量的实验课时。在学完相应专业课程以后,在培养计划中集中安排对应的专业实习,主要是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间分别安排在二、三、四年级。设计类环节分为针对矿井突水进行注浆堵水、矿井疏干排水、水源地的勘查和评价、抽放水试验等课程性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综合性涉及两类。另外培养计划中还安排有参与科研、大学生创业、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都有一定的学分要求。
2 实验教学环节改革
实验教学是水文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课程演示性实验教学、综合验证性实验教学和科研项目创新性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包括:
2.1 改革实验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的实验一般安排在对应的理论课讲授完以后进行,以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为主,如水文地质学基础的达西定律、抽水试验等。目前普遍存在学生多、指导教师有限、实验操作时间较难保证等问题,学生的实际动手机会受到一定限制。在特色专业培养计划中,按照实验内容的相关性及前后连续性,将几个单项内容的实验集中起来,开设成综合性实验,既保证了单项内容的实验时间,又加强知识的综合和融会贯通,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得到有效地保证。
2.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各单项实验针对具体章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容易造成仪器的浪费,集中开设时,整合实验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创新性,如结合实际的煤矿水害问题,识别矿井出水水源,既要有水化学常规分析,又要同位素分析,还要数学模拟,力学推导,要求必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又要求责任心强,培养了扎实的实验技能。
2.3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受设备限制,专业课程演示性实验较多。由于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实验教学效果有待改善。针对试验中的不足,我们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实验全过程演示出来,原理是什么,怎么操作,重点、难点是什么,那些地方容易出错,都一一作剖析。
2.4 完善实验设备
特色专业培养对实验设备和仪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实验开出率和效果,我们不断补充和更新实验设备和仪器。同时还想办法设计制作部分模型,通过和生产厂家紧密结合,设计制作了河间地块潜水运动、向斜盆地承压水运动实验模型和装置,直观展示了达西流实际应用的问题。
2.5 开放性实验
结合矿井实际需求,并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我们还设计、提供开放性、研究性的实验。这种研究性实验为学生积极参与实际的煤矿项目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这些措施和办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
3 课程设计的改革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充分体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及水害防治这个煤矿特色。主要内容包括富水区勘查、矿井水综合利用、水害防治等。
以往,为了方便批阅,一般让全班就同一个题目开展设计,这样做存在一定不足,比如内容雷同、形式单一,存在学生相互抄袭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为此,我们做相应的改革,如对西北某矿水害问题做设计,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就水源探查、导水构造以及生态需水、水资源保护等内容拟定不同的题目,再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计算和绘图等工作量分解到每个小组成员,这样,整个设计有分工、有合作,较好地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从而有效改善设计的培养效果。
在选题上,我们结合煤矿井的实际工程项目,采用“真题假做”甚至“真题真做”的形式,理论联系实践,充分体现煤矿特色,如东部矿区水资源评价,必须结合矿井水量大、煤泥多,酸性大的特点;西北矿区则体现绿色开采、生态保水的特点;华北型矿区则体现奥灰水的特点等。
在特色水文专业实践教学中,毕业设计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煤矿企业要求特色专业毕业生能独力承担野外调查、钻探、物探、矿井地质、矿井防治水工作,因此在毕业设计中,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矿井地质条件、发现矿井防治水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处理。在以往的毕业设计中,存在选题雷同、内容相近、实用性不足等问题。我们通过毕业设计选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做法是,由教师从实际的煤矿科研项目中提炼,并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从矿井生产中发现问题,凝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保证选题符合煤矿实际,切实要求能够培养特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选题时,我们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一人一题,并鼓励学生到毕业后将要从事工作的煤矿企业,对实际矿井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和指导老师一起提炼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其次严格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毕业实习和设计阶段,明确规定各阶段的任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应提交相关的材料,指导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抽查,并认真批阅。最后还要完善考核机制,特别要注重对实习过程和设计过程的考核。
4 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场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稳定、完备的实习基地不仅教学内容要丰富、代表性要好,还要具备适宜的交通、食宿、安全等条件。
目前,水文专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依托电子、金工和测量等相关专业进行安排;校外实习基地既包括登封、周口店、云台山等世界地质公园,也包括“产、学、研”合作单位,一般设在地质队、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勘探公司、煤矿等,要求各实习单位高度重视,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并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指导老师,学生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生产和项目总结鉴定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