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音乐创作教学

音乐创作教学

时间:2023-06-21 08:5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创作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创作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创作教学方法

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婴儿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和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我国学者许卓娅研究发现: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进行嗓音游戏,2岁前后许多儿童开始进入近似歌唱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为短小、重复的歌曲填写新的歌词,4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意识到创作应该与别人不同,4—6岁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能独立地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在口琴、竖笛等器乐教学中,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可以将即兴创作的手法引进来。如: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吹奏这一旋律;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吹奏这一片断的逆行;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发展旋律;教师指定一个形象(小鸟、闹钟、汽车等),要求学生用器乐表现这一形象,等等。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节奏填空练习。3.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创作教学质量的依据。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们的创作,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例如:《闪烁的小星》是一节小学高年级以学习音乐创作为主的综合课,该课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引导聆听、分析《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变奏曲;探究环节,通过对《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分段聆听、讨论、归纳,使学生知道几种常见的变奏手法;应用(迁移)环节,以学习过的歌曲《小松树》旋律为主题,进行变奏曲的创作练习。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模仿运用了《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中的变奏手法,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加深了对变奏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课堂上创作的关于《小松树》的变奏不可能达到出版、发表的水平,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

新课程改革将音乐创作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发展。音乐创作教学是极具探索价值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出现,为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第2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名言。他在首倡普及教育、百科全书式教育、四阶段学制(幼、小、中、大)、确立学期、学年、寒暑假、班级制、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量力性等等教育原则的同时,还提出了兴趣教学的至理名言,对后世及全世界教育,起到了硕大和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以学生的兴趣所在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ina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10周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计划在短短的6周时间就得以完成,而且许多同学都自行购买了软件,决定要在课后继续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尝试。

第3篇

关键词:音乐;创作;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217-01

音乐创作是一种艺术实践。我们在这里谈的主要是音乐教育中的广义的音乐创作教育,因此对于作曲方面的教育内容不做深入介绍。但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作教育对于作曲技术理论中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知识技能要有深入浅出的介绍与运用,因此作为施教者的音乐教师应对这些知识技能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一、音乐创作教育的内容

(一)狭义意义上的音乐创作教育

和声指多声部音乐进行时所构成的一系列音的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和声使音乐音响更加浑厚、丰满,音响色彩变化更为丰富,为音乐艺术在表现上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声在多声部音乐中还是使各个声部彼此结合成有机的统一体的纽带和基础,并且对曲式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音乐作品中各种和声现象,从理论上阐发和声的内部结构、连接方式及其音响价值与应用法则的专门学问叫和声学。和声学是作曲技术的基础。

复调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同时表现同一音乐形象的不同侧面,或同时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作为学习和研究复调音乐写作的一门课程,“复调音乐”课在作曲专业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曲式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乐曲的组织结构主要是通过旋律(曲调)以及节奏、和声等基本因素相互结合及其贯穿发展、对比境一之中体现出来的。分析、归纳前人音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曲式结构上的规律与法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音乐表现手段上理解这些音乐作品,而且可以作为我们新的音乐创作的借鉴。曲式学专门阐述各种曲式结构的方式、类型、特点及其规律,并介绍分析研究音乐作品的方法,是音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二)广义的音乐创作教育

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作教育,其内容包括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即兴演奏(唱)、创作短小曲调等。

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现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在歌唱、音乐欣赏、器乐等音乐活动中,都应注意使受教者体验、积累用声音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想象到的东西。唱歌、演奏不应单纯地再现乐谱上的东西,而要进行创造性的再创作。总之,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就是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尽可能地使学生自由地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

用即兴演奏(唱)的方法进行简短的节奏、曲调的创作,并把它直接演奏(唱)出来,可以避开记谱的中间过程,这更接近于音乐的本原形式。在这方面,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创作短小曲调也是高专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作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包括施教者提供音高,受教者选择节奏、节拍来构成曲调、为原曲作变奏、乐句填空、为歌词配曲等多种方式。

广义地讲,对音乐作品的演奏、演唱,也属于音乐创作的范畴――音乐的二度创作。因此,对于音乐的二度创作――音乐作品的演奏、演唱中的创造性因素的培养,也应是音乐创作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在音乐创作的教育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作教学,它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受教者创作出多么像样的音乐作品,而要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受教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进行音乐创作不仅需要音乐创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记谱方面的、表现音乐方面的技能,而普通国民音乐教育的受教者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音乐创作的教学一定要十分注意受教者的实际水平与接受能力,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三)施教者还要想办法尽量减低音乐创作教学的技术难度,探寻出一条“既要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又要使受教者比较容易做到”的路子。外国音乐教学法“图形乐谱”、“即兴演奏”就是这种思路的产物,我们可以借鉴学习。

(四)要用尽量简明扼要的语言将有关知识与练习要求讲明白,不要长篇大论地讲得太多。音乐创作的教学要以受教者的思考、讨论、练习为主,以施教者的讲授为辅。讲得太多效果反而不好。

第4篇

关键词:音乐;创作;实践;快乐

一、开展音乐创作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大人有时认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不过是“乱弹琴”“瞎胡闹”,毫无价值,只有作曲家的创作才有价值。其实不然,莫扎特、贝多芬的不朽之作,也正是从他们“幼稚”的创作中积淀起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造的灵感、信心、兴趣、能力,可以从这里起步,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可以从这里诞生。

开展音乐创作实践教学必须取得学生的配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教师的引导、激发对学生树立音乐创作实践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及时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获得欢愉和成就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音乐创作实践中的闪光点,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实践的兴趣,使其形成持久的音乐创作追求。如在《雪绒花》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同学们‘雪绒花’圣洁美丽,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赞美它?”“你能不能用自己别具一格的方式来赞美‘雪绒花’?”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用配乐朗诵,有的用竖笛吹奏,有的用“恩”轻声哼唱。最后在教师的引领下,还采用了卡农形式的二声部合唱。多种形式,同一目标,使得学生在自我音乐创作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同时也了解到音乐形式的多样性及歌曲音乐内容本身的魅力,使歌(乐)曲更加深入人心。教师用简单易懂的教学形式,在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创作的乐趣后,使他们对音乐创作实践变得兴趣盎然,信心十足地步入音乐创作的大门。

二、开展音乐创作实践教学的方法

在培养和建立起学生对音乐创作实践的兴趣后,怎样保持学生对音乐创作实践的热情也是同样重要的问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自身创造性思维

“音乐艺术,贵在创造”。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树立创作意识是贯彻音乐创作实践,营造良好音乐创作实践氛围的关键。因-为音乐教学不可能有一个刻板的程序、固定的模式,只有通过音乐教师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善于发现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启迪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2.学生创作追求百花齐放

音乐创作是一项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音乐教学始终,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可用“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教师应认识到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我们应在学生的音乐创作实践过程中追求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让学生的个性、才能在音乐创作实践中得到自由地发挥、发展。

3.创设音乐创作实践多样性

音乐创作实践的活动形式有很多种,除歌词、旋律的创编外,还有节奏、情绪、速度、舞蹈动作的创编等。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音乐创作实践,不仅可以丰富歌(乐)曲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技能和多种情感体验。同时,对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机会也有很大帮助。

总之,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实践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音乐创作,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用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进行不同的音乐创作实践,真正起到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音乐、掌握多种音乐表现手法、发展创新思维、提升创作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04。

第5篇

的确,作曲家的艺术创造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小学生为抒己之情、达己之意进行的音乐创作,同样闪耀出创造的火花,同样具有艺术的价值。作曲教学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并非要求学生创作出“惊人的作品”,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音符、节奏、节拍、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谱等知识创造音乐旋律,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并在不断的创作中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提高。

一、小学生音乐作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小学生作曲虽然不同于作曲家们的艺术创作,但同样也符合准备酝酿时的情感调动、投入创作时的灵感捕捉、加工成型时的修改完善的音乐创作规律

同时,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的,小学生作曲过程往往还呈现出独特的创作特点:

1.趣味性。趣味性是小学生作曲学习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旦音乐创造活动没有了吸引儿童参与的趣味性,教学生作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小学生作曲时,千万不要将其等同于成人的音乐创作,应尊重并顺应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特别是在学生尝试作曲的初级阶段,应时时让趣味性体现在作曲学习之中。

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热情,调动他们参与创作。2.简易性。由于小学生是初步尝试创作,而且音乐知识的学习还处于基础阶段,因此,他们的旋律创作就带有简单化、儿童化的特点。例如:在旋律节奏的组合上,常用“菖—”、“菖”、“菖菖”组成的节奏;旋律起伏不大,创作作品简单、短小;音符也主要是八度以内的基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音级;音乐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生活化、口语化的儿童语言。

教学生作曲并不一定要让学生创作出多么完善、优秀的作品,只要是他们乐于参与创作,能尝试用其掌握的音乐技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就足够了。3.协作性。受到个体认识水平、音乐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制约,儿童在进行音乐创作,特别是初步尝试作曲时,在很大程度上会依赖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协助。

这种师生、生生共同协作的活动,是扶持儿童走过旋律创作的启蒙阶段,并逐步完善创作,培养创作自信,直至以后能独立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这种协作性在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作品修改完善这两个创作环节中会有突出的实用意义。

比如:通过学习、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模仿伙伴的创作技巧,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当创作思维受阻时,教师或同学的一个点拨、启发会让自己豁然开朗,产生创作灵感,等等。

二、培养小学生音乐作曲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作曲,点燃其内心的音乐火花,提升音乐创作学习的价值

这是很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探索的新课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努力寻找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切入口,寻求作曲教学的最佳方式。现将点滴所得总结如下,以求指正。

(一)初步尝试作曲,由“唱”开始1.尝试用“唱”的方式介绍自己。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创作灵感的突然性,音乐创作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教学生学作曲的最初阶段,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音乐创作难度。我是由“唱”入手,引起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给三年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小朋友上课时,我提议每人创编旋律创造性地介绍自己的名字,我先带头介绍:“5313襔5—”。这样新奇的自我介绍方式让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个个跃跃欲试,经过老师简单引导和点拨,很多学生能流畅地用旋律唱出自己:“53襔53襔2—”、“3—5襔6—5襔1——”等等。这样的即兴作曲是临场发挥,要求不可过高,要善于发现其创作的“火花”,予以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励。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模仿。低年级音乐创作可以尝试由创编歌词入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动物说话》这支歌之后,教师就请学生重新编歌词,尝试创编其它动物的说话。当学生能模仿着歌词“小鸡说话叽叽叽”创作出歌词:“喜鹊说话喳喳喳,小羊说话咩咩咩,青蛙说话呱呱呱”之后,教师提出新要求:“你们想不想自己创作一首歌曲来唱?”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将原旋律也进行改编,自编旋律唱一首全新的《动物说话》。

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每个人都在哼哼自己的旋律,完全都是一副小作曲家的模样。之后,老师将一部分同学的旋律进行记谱,邀请大家一起来唱一唱、改一改,一首儿童自编自唱的全新的《动物说话》就诞生了。

(二)自编自唱,体验创作乐趣某天,我准备上四年级的音乐课,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教室里的学生在大声地唱《千里之外》,进教室一看,学生们兴高彩烈,唱得好不得意。我问同学们:“这支歌好听吗?”“听!”我接着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是谁作的曲子吗?”“周杰伦!”看到学生一脸崇拜的神情,我继续问:“你们知不知道,周杰伦刚开始创作歌曲时,他写出的歌曲并不被人看好,没人愿意唱。可是,他还继续写,最后,干脆自己唱。

不断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看到同学们沉思的样子,我进一步激励他们:“我们也可以尝试自己亲自动手创作歌曲,写我们自己想唱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歌呀!”在我的鼓动下,这节课成了教孩子学作曲的启蒙课,大家摩拳擦掌,都想试试自己的作曲本领。我不断地给予学生引导、建议和提示,并将学生创作的曲子用钢琴弹奏出来,请大家一起倾听,参与修改和补充。经过两节音乐课的雕琢,一首首童趣盎然、充满稚气的歌曲就诞生了:《我高兴》、《下课铃声响》、《蜜蜂飞》等等。

(三)作曲与集体游戏相互融合小学三、四年级音乐课本上均有“接龙”的音乐游戏,这种音乐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简易的作曲练习。例如,四年级音乐上册出现的“接龙”练习:1=C2/453襔3襔襔襔襔襔襔练习要求下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必须与前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相同。如果按要求直接让学生个人完成这个作曲练习,可能会有一些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生缺乏热情,效果也不见得好。

我设计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一个集体“接龙”:按照座位的顺序让音乐旋律不停地进行下去。如果要想让游戏顺利进行,大家就得回去作些准备,下节课进行“接龙”。这样一来,大家的积极性全给调动起来了,有几个音乐感不是很好的学生也在大家的指导下认真地作音阶、音准的练习,惟恐到下节课“接龙”时“梗阻”,影响游戏进行。借助集体游戏推动学生投入到音乐创作中来,不仅能让每一个孩子都不会掉队,而且使音乐作曲学习变得有趣、活泼,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创作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要让学生明白,音乐作曲并不是一种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燥、单调的活动,它也是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四)为学生提供展示作曲成果的舞台给学生提供音乐创作展示的舞台,要让学生及时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获得欢愉感与成就感。学生是音乐的创作者,同时,也是音乐的表演者、欣赏者和评价者。要把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例如,举办班级或校内的学生音乐创作作品表演;将学生优秀的音乐创作作品向有关报刊或杂志投稿;推荐学生的音乐作品给学校的广播站或艺术比赛使用等等,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音乐创造才能的平台。利用一切机会展示学生音乐创作的成果,让他们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每次音乐创作活动结束后,我都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创作体会和对其他同学作品的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创作的认识和水平,鼓励学生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为今后的音乐创作学习作准备。超级秘书网

三、指导小学生音乐作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作曲学习应注意由易到难。

作曲教学要依据小学生年龄及认知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点,在教学中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在教学方法及步骤的确定上,都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例如,在学习步骤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小三度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和熟悉的歌谣。在方法上,通过生动、愉悦的游戏来进行作曲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和程度,使学生逐步积累音乐创作的方法和经验。只有创作目标适当,才能最大程度地兼顾全体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在音乐创作中使学生获得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快乐。

2.标新立异,鼓励创造。学生学习音乐创作常常从模仿入手。

模仿是音乐创作学习的必经之路。例如,按照歌曲范例填写新词;按照范例创编旋律等。

通过这种模仿可以学习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技法,应由易到难,边学习范例边进行作曲。然而,音乐创作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要避免按照某种固定的框框进行简单的模仿,尽可能鼓励学生的创造。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立异”,并通过具体指导开阔其创新思路。

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音乐制作;创新;教学改革

一、大学生影视音乐制作教学现状

传统的大学影视音乐制作课程主要开设于音乐和传媒类专业院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影视音乐创作的方法并能独立完成一部或多部的,曲式多样、结构完整的音乐作品创作。这类影视音乐作品通常都是具有严格的曲式结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专业性的,独立完整的音乐作品。课程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的音乐专业大学生,他们大都掌握一样或两样以上的器乐演奏,学习过和声、曲式、作曲等跟一系列音乐创作相关的前置专业课程,有比较扎实的音乐创作基础。

二、大学生影视音乐制作教学改革策略

(一)创新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手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为更多的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学习音乐创作的条件。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普遍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并熟练掌握手机的使用。随着大学生微视频制作、自媒体的视频创作与传播热潮,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也很愿意去尝试一些音乐作品,或者是短小音乐片段的创作与制作,以满足他们自制视频的原创需要。许多生产商也在不断地开发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计算机软件以及手机应用程序。使影视音乐的创作除了专业的音乐制作单位、音乐专业主创人员以外,普通的大学生也能够成为影视音乐创作队伍中的一分子。因此,影视音乐制作课程的教学对象可以尝试大胆创新,为更多喜爱影视音乐创作的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开设课程,并制定新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内容

虽然同属听觉艺术,同属音乐作品,但是影视音乐的创作制作与普通音乐作品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影视音乐需要配合画面,也要配合其他的音响,因此需要注意配乐的目的性与相对完整性。由于受到影视作品播放时长的限制,影视音乐多以短小灵活的音乐乐句或单段体乐段呈示较多。相对独立的音乐作品需要具有完整的曲式结构,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对于音乐基础比较薄弱的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首先从以短小精干、相对完整的小乐段音乐创作开始,慢慢过渡到完整的单段体音乐创作教学。再者,结合优秀影视音乐作品赏析,从影视音乐的音乐结构、配器特点,以及节奏性、时间性、保真性的影视音乐艺术特性等,从多方面去立体剖析影视音乐艺术的创作与运用艺术。鼓励大学生从模仿创作开始,从短小精干的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成功运用,再慢慢过渡到完全创新的音乐内容创作与制作。从易到难,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其音乐制作的兴趣与自信,并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与艺术创作的积极自主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有机会并有条件利用新媒体技术与手段,开展影视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制作。因此,我们也需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以适应新媒体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时代要求。

1.教学方法创新

面对影视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制作课程要求,我们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并结合任务驱动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紧紧围绕既定的目标,学习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并掌握清晰的思路和知识的脉络[1]。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使用任务驱动式,要求每个同学在既定的时间中完成其中一个声部的旋律创作,并进行现场的电子音乐演奏合成。这种方式即减少了多声部作品完成的时间,同时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把单人单旋律创作与小组协作完成多声部的音乐创作项目作为教学的创新尝试。增加了课堂的互动,让学生可以快速地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即场效果,为及时的调整与修正提供了便利,也增加了创作的乐趣。在小组协作学习中,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交流与协作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创新

通过对GarageBand,LogicProX,AdobeAudition等数字化音乐编辑与制作软件的教学以及软件技术的创新利用,让即便是没有音乐知识基础和乐器演奏基础的大学生,通过掌握电脑软件以及手机软件的操作,实现个人独立完成单个音乐作品创作任务,以及团队实时共同协作创作并共享音乐作品。还可以结合线上和线下的音乐创作课堂,利用多元化、开放化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影视(音乐)作品传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传播效率并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创作自信。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作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103-01

创作音乐,需要一定水平的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学生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已经掌握的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去表现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去表现自己的理想及内心感情。因此,创作教学对推动学生全面地学习音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造――想象力的学习领域

通过音乐分析,能够将学习者的音乐思维能力充分调动起来,而这种思维能力正是音乐创作的基础。音乐创作需要有三个方面的积累:一是听觉感性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依赖于大量聆听音乐而获得;二是情感体验的积累,任何一个作曲家进行音乐创作,莫不采用以往音乐情感体验中的音乐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三是音乐材料组织手法的积累,音乐采用什么样的材料?这些材料如何组织和发展?如何把握音乐的风格?音乐分析正是在这些方面为创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具体理性分析指导的感性材料。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最为复杂的创造结果之一。音乐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也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种直接体现。李岚清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曾经说过:“音乐的美育功能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意动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音乐创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国外有的学者把创造性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前者是天才人物如科学家、发明者、艺术家等特殊人才的创造性,他们的创造活动,能给社会带来新的价值。而后者是人人都具有的,虽然在社会上不一定能获得多高的评价,然而对其本人来说是创造性的,向某一专门领域的深化发展,可以转化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教育与这两种创造性都有关联。音乐专业教育从自身培养目标出发,重视前者,而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亦从自身的培养目标考虑,而侧重于后者。因此,广义的音乐创作学习,是“自我实现创造性”的学习,不仅包括音乐作曲,如曲调创作、歌曲创作、音乐伴奏创作、改编音乐作品,・还包括即兴创作表演等创造性音乐活动在内的活动。

人类的音乐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意活动,但长期以来这种活动本身并没有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解释行为。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许多音乐活动有着自己固定的传承模式,例如古代的祭祀音乐活动,现代的音乐教育活动,音乐会活动等,由于其活动方式的固定化,其创造性含义反被淡漠了。其二是因为传统习惯中人们更看重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作为音乐活动策划者与接受者,他们的创造性参与也往往被淡漠。例如我们所说的欣赏,其概念内涵,就有被动接受的意思。然而,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脱离实际表演的音像制品极大发展,音乐由此而空前地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无需表演者直接参与的固定性音乐活动方式日益成为社会音乐活动的主要方式。音乐创意活动的重要性与可能性也日益显现出来。创意活动在音乐解释实践中也就更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创作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第8篇

关键词:midi 虚拟乐器;声场

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一切皆有可能。在电脑音乐刚刚起步的时候,人们运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波表合成器来播放MIDI音乐。然而,“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信息技术的革新已经推动我们的世界飞速向前发展。由电脑、软音源、插件效果器等构成的数字音频工作站已经成为音乐制作方式的主流。”1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音乐创作的方式有很多,但常用的、有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运用电脑制谱软件代替传统的纸和笔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

自从人们将MIDI技术与电脑结合起来的那一时刻开始,有关音乐的种种变化也随之而来,许许多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梦想得以实现。就像人们可以运用电脑绘画制图,可以用电脑制作动画一样,终于可以在电脑上制作音乐了。运用电脑音乐软件进行乐谱制作同传统的作曲者用笔在纸上进行创作优越性有很多:

(一)输入简单,软件功能强大,为作曲者节省时间和精力

在传统的运用纸笔进行音乐创作的模式当中,作曲者的每一个音符都是要写在纸上的,无论是一样的片段还是不一样的片段,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但在音乐软件当中,这些问题就变得简单得多。以软件为例,运用不但可以制作传统的交响乐队总谱,还可以制作电声乐队的总谱,以及吉他谱等。下图为Sibelius软件的工作界面:

(二)既可看见乐谱,又能听到实时的演奏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多声部音乐创作方式,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创作不仅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所写出的音符,还可以对音符进行回放,并实时听到虚拟乐器的发声效果。这样,对作曲者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作曲者不会再因为花力气和金钱去找乐队进行排练和进行修改了,只需要在电脑对所作音乐进行回放的时候进行修改就可以了。在运用软件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的时候,作曲者可以在乐谱制作完成的同时,身临管弦乐乐队演奏现场一样聆听到非常逼真地演奏效果。“难以演奏的极快的经过句、复杂的音型、任意的多连音、纵向的多变节奏等,对于计算机音乐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操作简单,进而使作曲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缮以达到理想的创作效果。这样使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宝贵的时间。同时也真正实现了作曲者的创作者、演奏者和欣赏者三者合一的超凡体验。”2

(三)改变了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传播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家庭电脑及网络的普及,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互联网上浏览、查阅资料等阅读行为也越来越影响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信息的传播方式。音乐的传播也是如此,现在人们欣赏音乐已经很少会有人到音像店曲购买CD光盘,更多的是到网上在线欣赏或下载到电脑硬盘或MP3播放器上。对于乐谱资料在网上也有很多的图片格式的乐谱图片或其他文件格式的乐谱流传。Sibelius软件在这些方面的功能是很强大的,作曲者可以利用软件的Scorch Web Page命令即可将创作完成的多声部音乐作品生成网页格式的乐谱,然后在互联网上,以供其他人欣赏和浏览。

(四)强大的作曲工具

在很多电脑音乐制作软件当中都有自动作曲功能,如在软件当中就有Composing Tools(作曲工具)类的插件九种,“分别是12音序列表、添加鼓模式、添加和声、倒影、音高映射、识别和弦标记和指板图、识别贝斯指法、逆行、显示手铃记谱样式等。”3如下图:

要为上图中的一段旋律生成和声,只需要选择软件Plug-ins菜单下中的Composing tools下的Add Simple Harmony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上点击OK键即可。配置好的和声,如下图:

尽管有的和声连接部分需要修改,但这样会给作曲者节省很多时间。同时,在多声部音乐教学当中针对一些和声基础较差的同学,这个功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虚拟乐器与真实乐器结合的创作方法

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的另一种方式是将虚拟乐器与真实乐器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这种方式在目前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多声部音乐与制作模式,很多影视音乐的创作和制作以及歌曲伴奏的制作均采用这种方式。具体创作与制作过程分为:

(一)在电脑上运用电脑音乐软件进行多声部音乐。在这个过程当中作曲者需要将多声部音乐所需要的所有乐器都以虚拟乐器进行演奏,如下图左:

左右

在完成音乐制作软件当中的多声部音乐过程之后,进行真实乐器的替换,这里的替换是指在音乐制作软件当中将需要真实乐器进行演奏的部分进行乐器录音,录音完成之后将原来的虚拟乐器进行替换。如上图右。红色区域内的手风琴和单簧管被替换成真实乐器录音,让原来这两个虚拟乐器呈现在软件内的MIDI信息被替换成代表真实乐器的波形。在音乐后期的工程当中,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各类效果器的加入,使虚拟乐器同真实乐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三、完全运用电脑音乐硬件与软件技术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

与以上所述的运用电脑音乐技术作为音乐创作的辅助措施不同的是,当前很多音乐创作活动完全是依赖于电脑音乐技术、设备进行音乐创作。即如果完全运用电脑音乐技术与设备,同虚拟音色相结合进行音乐创作活动,最后生成音乐作品的成品,中间可以没有其他真实乐器的参与。

(一)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

1.软件音源制作技术的精益求精。在上面提到的运用虚拟乐器与真实乐器结合在一起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其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是在很多方面软件音源的质量不能达到创作者的需求,还有很多不足,为了达到创作上的需要而进行部分乐器的真实录音来替换部分虚拟乐器。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尽管有些软件音源的质量不能达到创作者的要求,但又没有相关条件进行真实乐器的录音,才选择一部分乐器进行真实乐器的录音,而尽量使多声部音乐作品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然而,随着软件音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音源的音色质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如Quantum Leap公司推出了黄金版EWQL管弦乐音色库,带有高性能的Native Instrument插件,运用KONTAKT音频引擎可支持直接从硬盘载入音色样本,避免了内存太小而引起的不便,灵活性极强。它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了多模式的滤波器、包络以及低频振荡器等多样化的音频编辑工具,利用它们会将人们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2.电脑运行速度的加快与数据存储容量的剧增。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在处理数据方面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电脑速度的快速发展早已能够解决软音源的后顾之忧,甚至有一些软音源并不依靠电脑的CPU,而是利用音频卡或是专用芯片盒如PowerCore上的DSP芯片进行运算,运算能力只会在硬件音源之上,而不会比它差。”4

(二)虚拟声场技术的形成与成熟

在传统音乐的演出当中,当欣赏者坐在观众席来欣赏乐队演奏的时候,乐队里的每件乐器的位置已经在演出之前排好,当乐队进行演奏时,每件乐器从不同的方向发出声音,欣赏者可以同时听到不同方向传来的声响,左右、前后、上下等,这就形成了一个声场。而虚拟声场是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虚拟而成的一种声场感觉,它是将输入信号通过音频信号处理器来模拟环绕混响声场。在实际处理系统中,将各种类型的环绕声场,如音乐厅、电影院、教堂、体育场等特定的声场的传播参数贮存在音频信号处理器的存储器内,这样,在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的时候就会使音乐在回放的过程当中有真实乐队在音乐厅或其他环境演出的效果,增强电脑音乐作品的真实感。

从对以上两个方面技术的叙述不难看出,完全运用电脑音乐硬件与软件技术进行音乐创作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实现的。当我们打开电视机观看影视剧的时候,往往会被里面的背景音乐所吸引,而这里面的很多音乐都是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创作的音乐。在如此普遍的音乐创作方式背后预示着运用电脑音乐技术进行音乐创作前景的辉煌。

注释:

1.文海良.《玩转软音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林琳.《浅析计算机技术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内蒙古科技

与经济》.2008年第4期

3.林贵雄,吕军辉.《计算机绘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版第136页

4.文海良.《玩转软音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参考文献:

[1]李向京. 浅谈电脑音乐教学[J]. 福建艺术, 1997, 3.

[2]庄耀. MIDI音乐制作中的声场调制[J]. 乐器, 2000, 4.

[3]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2,4.

作者简介:

第9篇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创作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音乐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利用旋律、节奏创编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音乐课上的创作活动不同于艺术家的音乐创作,这就要求学生打破音乐创作中的神秘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如创作旋律时引导学生通过旋律填空、旋律连接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创作欲。在一开始时,教师出示两小节的乐音“13535鼓励学生大胆地连接下去,再创造几个小节来构成一个完整乐句。开始学生可能会有些害怕,把创作看得很神秘,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1 2 3 5 7”这几个音,接着再用这几个音即兴给学生弹一段音乐,弹完后学生都觉得好听,这样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活跃起来,他们接着使用“13535”就可以创作出许多变化多端又具有创意的音乐旋律。又如在节奏创编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教师先击出节奏“×××××”,请学生一个一个来接,当学生用不同音色的乐器分别击出自己创作的不同节奏时,他们会非常兴奋,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构思喷涌而出人意料。通过这种旋律、节奏创作教学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创作中内容会不断扩展,音乐发展的可能性也会变得更多,由此就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树立起他们的创作信心,培养了求异的思维。

二、利用音乐鉴赏激发学生创作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常常处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伴随审美的愉悦,学生的思维笼罩在美感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思想最活跃的状态,极力想超越经验的世界。此时,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尤其具有创意。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很好地启发学生进行欣赏创作。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应多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出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学生听到国歌时可以想到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如何为祖国争光,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亿万人自豪激动的心情是怎样;有的学生会随着音乐表现人民战士在战场上打仗的情景,而产生一种自豪感;有的学生会用水彩笔画出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上的美丽情景等。通过这种欣赏创作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创意的想象,他们用语言、表演、绘画、讲故事、朗诵等形式创作,寻求不同的结果,使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三、利用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也是创作欲极强、最能大显身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某种游戏的形式去讲解,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发挥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求异思维。如在学习《火车开了》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这一课设置成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扮成山洞,扮演火车司机、小动物等,学生们因此会充满兴致,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边创作边沉醉在自己创作的游戏中。通过这种游戏式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四、利用表演诱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创新思维

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演中进行创作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并能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欲望,为学

生提供一个广阔的、任由其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创作中体现自我创新的个性,培养异想天开、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教师要多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尝试用肢体语言表演出这三个不同时值的音符。实践中,学生很有创造性和丰富想象力地用乌龟慢慢爬的动作,或用大象慢慢走的动作去表现二分音符,有的用企鹅或是鸭子走路的动作表现四分音符,有的用马或钟表摆动的动作去表现八分音符。通过这种表演创作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联想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及创作能力。

五、利用自制乐器提高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自制简易乐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笔者在教授《认识乐器音色》一课时,由于乐器不够,为保证每个学生手中都要有乐器,课前,笔者就启发学生自己制作一件打击乐器,于是在原有掌握的音乐知识基础上,学生们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材料,如竹筒、黄豆、饮料瓶、酒瓶和易拉罐等制作出简单的、花样繁多的打击乐器。课中,笔者再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乐器去表现各种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第10篇

关键词:民族打击乐;音乐创作;文化要素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97-01

在当代音乐中, 打击乐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打击乐创作中, 要非常注意“音色” 的开发与运用。而音色的开发与运用存在于每一件民族打击乐器, 这种开发与运用是永无止境的。当然, 音色开发绝不是孤立的,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事实上, 在我们过去的作品和不少传统的打击乐作品中)已经直接和间接地、有意和无意地进人了“音色” 开发的领域, 收到了奇异的艺术效果, 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与赞誉。

一、民族打击乐的发展史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人们对于打击乐艺术这个领域,对于打击乐器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她的艺术价值和地位,并不完全认识。早在五十年代,中国的打击乐器曾在世界上闪耀过一阵奇特的光彩,《舟山锣鼓》、《大得胜》、《抛网捕鱼》等乐曲曾在国内外舞台上发出了独特的音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作品都是在传统的锣鼓乐、吹打乐的基础上整理、发展而成的。到了六十年代初,民族打击乐器专业教学首先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创立并发展为专业主修课。七十年代后,各地的音乐学院以及艺术学院也相继创建了打击乐专业教学体系,培训专门人才,这是中国打击乐从民间走向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八十年代初,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在危机中崛起,在困惑中发展,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民族打击乐的兴盛和繁荣,成为八十年代器乐发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八十年代我国的打击乐的发展以多样化、创造性和探索性为其显著特点。一批有志于献身民族打击乐事

业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创作了体裁丰富、数量众多的打击乐作品。这种繁荣兴旺的景象在近几年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民族打击乐创作要素解析

(一)文化要素之主题诉求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打击乐主要是以击、打的方式演奏音乐,不仅能产生节奏,还能和旋律和声奏出美妙的乐章。打击乐有着漫长的历史,民族打击乐与现代打击乐同属打击乐,但从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上看,它们有着各自的特色。

主题诉求是指每位创作者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都会通过优美的词曲来倾诉自身的感情,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表达个人的情感。主题诉求的动力源于作家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化的需求。当然,不同地域和时间段由于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的主题诉求。首先,从不同地域来看,主题诉求随着区域的改变而变化。其次,从不同时间段来看,主题诉求随着不同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打击乐创作是基于音乐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这就决定了打击乐创作的表现形式必须以音乐基础理论为基础。所以每首音乐创作品的主题诉求是各不相同的。由于创作者的创作动力是对文化的需求,所以主题诉求也是文化的产物。主题诉求与音乐创作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由于受到文化的不同的影响,音乐创作者和听众的主题诉求存在不同。这种文化差异来源于空间和时间。首先,不同地域的人所处背景不同,主题诉求当然也会随之而变;其次,不同时代的人对文化的需求不一样,所以主题诉求就更不一样了。就好比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想要表达的感情和风格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辈的人都不怎么欣赏现代歌曲如周杰伦的《双节棍》,反过来现代的年轻人也不怎么喜爱旧时单一的歌曲如孟贵彬的《草原之夜》单从主题诉求的角度,我们并不能分辨不同时代歌曲创作价值的大小,因为不同时代听众的主题诉求不同。但是如今的年代,和谐富裕,人们对非主流和爱情歌曲较为欣赏。所以从主题诉求的方面来讲,任何歌曲都有其自身的价值。

(二)文化要素之听觉经验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和人的生命同在,鼓以自己神奇的功能,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几千年沧桑巨变,朝代更迭,但鼓声一直与人类紧紧相伴,回响在历史长河的深处。创作者在积累的过程中,需要依靠自身的音乐素养对所听到的作品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音乐创作家通常都需要到各地去采风,所谓采风就是音乐创作者为了日后的创作而去一些具有独特音乐风格的地区,聆听和记录一些名族特色的音乐。这些记录在日后的创作中可以大有用途。但如果让我们一个普通人去聆听和记录这些音乐,最终只能记住其简单的旋律。本文之所以将听觉经验作为影响音乐创作的文化要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音乐创作中,听觉经验和语言感觉经验一样,是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的具体体现。打击乐创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其各个演奏、配合环节需要紧密相连。因此,民族打击乐创作对于节点之间的安排、创作内容的描述十分重要。第二个原因是音乐本身就是时代的文化产物,而人类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常用的途径就是通过听、看、摸等各种感官动作来获取信息,并进行不断地扩充和积累。由于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不同创作者会有不同的音乐听觉经验。听觉经验的不相同,导致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

听觉经验与主题诉求一样,与音乐创作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丰富的听觉经验是音乐创作的基础,创作者依靠听觉经验寻找个人灵感;音乐创作反过来又积极作用于听觉经验,只有创作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多,音乐的资源不断丰富,听到的音乐才能更多。但是与其他文化要素不同的是听觉经验对创作的影响更为感性。如前面所讲述的采风,以为优秀的创作者在采风是并不需要对音乐死记硬背,他们只需要用心去体会,给自己带来灵感,也就是所谓的融入于胸。这样在采风时,创作者的听觉经验才能更加感性地告诉创作者当地民族音乐的主要特色,从而将这种特色添加到日后的创作中。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音乐创作者的采风就是增加其听觉经验而已。只有将听力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自如的运用到音乐创作中去。由此可见听觉经验对音乐创作的影响非常重大。而听觉经验积累的背后同样是对另一种文化的接收和学习。

(三)文化要素之美学观念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音乐美学包括情感论音乐美学和自律论音乐美学。美学观念源于日常文化,是文化素养的精髓。音乐美学观念是指人们在艺术和审美实践过程中对艺术和美学的态度和观点,这种态度和观点在一段时期内是表现为稳定的。通俗的讲就是人们对于美与丑的普遍认识。这里的美与丑是泛指,可以是生活的多个方面,当然也包括音乐方面。音乐美学观念对音乐创作影响甚大,音乐创作通常会随着美学观念的改变而呈现不同。每个音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都希望自己能作出优美的曲子,被世人喜爱甚至流传百世。有些音乐作品在作者看来是非常优美的,但是听众却不买单。影响创作者和听众评判音乐作品是否优美的要素之一就是美学观念。当然不同时间阶段人们的美学观念会表现的不一样。

音乐创作与美学观念相互影响着彼此,美学观念决定着创作者的音乐产品,反过来时代的产品又影响着人们的美学观念。任何一个音乐创作者在创作之前必定要先学习现有的音乐理论基础,然后在所学习的音乐理论基础上发挥个人的创作空间。这就意味着美学观念对音乐创作的影响非常明显的。又因为美学观念是日常文化素养的精髓,所以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美学观念。正因为如此,每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打击乐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必须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果只追求“真实性”或者只追求“艺术性”,其作品的魅力都会大打折扣,这也正是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节目好不好、定位很重要”,南山区民间艺术团一直围绕“岭南特色”城市特色和时代特色做文章。本人在担任《城市节奏》编导期间,努力寻找“城市”符号,将深圳节奏与鼓的节奏融合起来,最终定位“城市节奏”,有键盘、红酒杯、高脚凳、餐盘、传统鼓乐……11名演员身着时尚华美的演出服,用热情和激情敲打出对深圳这座都市的热爱,演员们青春时尚的造型,独具匠心的编排,让打击乐散发出别样的光芒。正是音乐创作者对音乐始终如一的追逐精神和他们的创作产品不断地丰富了我们的音乐世界,使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绚丽缤纷。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音乐是一门严谨的综合性艺术,而打击乐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能进一步创作出质量上乘的音乐作品,我们就需要将美学观念、主题诉求和听觉经验这三个要素与音乐创作紧密相连,以为音乐创作带来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一个目标

基础教育义务阶段的音乐教学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普及教育的过程,在教育理念上我们要摒弃选拔教育对于被教育者的苛责和要求。而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首先先要教会学生审美,音乐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载体,其独特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和受众的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美丑,懂得在音乐沃土中辨别香草和毒蕈、精华和糟粕,认识音乐百草园中的姹紫嫣红,树立弘扬和继承灿烂中华民族文音化乐,包括被称为中国艺术瑰宝的戏曲、曲艺艺术。其次,学生要在表演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断理解、体会作者运用音乐语言表达的思想内涵,展开丰富的想象,以达到锻炼其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两个渠道

两个渠道就是指课堂教学主渠道和课外文艺活动支渠道。音乐艺术教育这艘大船要想顺利航行,就必须渠道畅通。音乐素质教育是以课堂音乐教学为主渠道,向学生普及音乐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结合教育实践经验不断改革传统的教材教法,师在美中教,生在美中学,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教育,在声情并茂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得到愉悦和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推进素质教育,仅仅靠课堂这个主渠道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拓展第二渠道,即课外文艺活动这个支渠道,这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展,这既能普及音乐教育,又能提高音乐教育,我们的学校要常抓不懈,提供一切条件,创造一切环境,营造一切有利于活动的氛围,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形式,如组织音乐知识兴趣小组、合唱队、各类乐队、舞蹈队等文艺社团,组织专人进行指导训练。为了营造文明、优雅、愉悦的学习环境,我们和社会团体牵手,实行走出去,请进来,让我们的兴趣小组走向社会,面向群众,贴近生活,向社会上的艺术骨干学习,我们的艺术小组很快成长起来,为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三个能力

三个能力是指音乐创作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欣赏能力。这三个能力既是独立的,又是密不可分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能力”是词曲作者的“纸上谈兵”,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之本。“音乐表演能力”是根据创作进行的演唱、演奏、表演、舞蹈等,是把文字、符号等音乐语言变成有感情的声音、旋律和动作。“音乐欣赏能力”是以受众的听、看、理解、思维体现出来,它是三种能力中比较隐蔽的一种,同时也是层次较高的一种能力。三种能力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常把音乐创作教育神秘化,其实它只不过是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人的内心,正如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所以,只要我们转变传统观念,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勇于实践和不断探索,经过不懈努力,也能在音乐创作中发挥巨大的创造力。而“表演”是把创作形象化,实际上是创作的再创作,它是把表演者的心境融入音律、音乐,融入自己,比听音乐更直观,美感更强。所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演唱能力,历来是音乐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控制演奏、演唱的时间,同时增加器乐教学和欣赏课的的授课时间及训练时间。四、多媒体与音乐教学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的推广,音乐课教育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唱唱歌而已,而是已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声乐、器乐、美术等综合性的艺术门类,音乐课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将现代多媒体引入与音乐课堂教学,将会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音乐教学课强调以声乐、器乐,东方、西方,古典、现代音乐为载体,包含丰富的音乐知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材料感染下,通过听觉接受知识信息的。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听觉疲劳。所以,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音乐教学课堂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会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意境在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设必要的音乐意境,特别是对于处于直觉阶段的中小学生尤为重要。这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运用录像、投影等使声像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意境,让学生陶醉其中。欣赏是创作、表演的基础上加强体验、记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里翱翔,发挥其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美好的明天。

作者:张学新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第12篇

关键词:电脑音乐;Encore软件;多媒体手段

声乐教学并是一项轻松随意的教学工作,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仍然有一些难题严重的阻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例如:一是学生对于自己本身的歌唱器官没有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二是学生严重缺乏现场演出的机会;三是学生对于自己的真实的声音和台上的表现没有客观的印象。在我们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可以利用电脑音乐(电脑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电脑及与音乐相关的软件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如:wav文件、mp3文件、midi文件等。它的制作技术,包容MIDI技术与数字音频技术,这两项是它的核心。)软件,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展现出歌曲的标准乐谱来进行音乐教学。学生在视唱的时候既能看到乐谱,同时又能听优美的MIDI音乐,老师可以对歌曲的速度和调性进行任意调整以适合学生的演唱或演奏,还可以为乐曲的主旋律配上钢琴伴奏、低音贝司、背景弦乐、打击乐等丰富的声部,这样一来,电脑音乐也帮助学生加快了识谱的速度,以至于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歌曲。因此,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学生易于接受、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气氛。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明电脑音乐的优势所在:

1电脑音乐绘谱软件的优势

电脑音乐绘谱软件(Encore)是根据音乐教学需要而开发,是最适合教学双方的软件。(Encore)提供的五线谱适合任何音乐理论科目。学生用电脑软件写作业,方便教学双方。

1.1便于教师管理和保存学生作业

教师面对众多的作业进行分类管理,可以进一步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教师把每个班级作个文件夹,每个人建立一个子文件夹,把文件夹起上相应的名字,把每个学生的作业分别存入子文件夹之中)。教师不会因为学生作业的众多而找不到所需的文件。便于教学管理。从另一个方面看,又节约了纸张,节约了资源,有利于学习资料的长期保存。

1.2便于学生书写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

音乐理论知识需要大量的音乐作业来巩固。因此,学生必须面对谱纸。Encore软件为我们提供了规范的谱纸谱面(包含总谱、分谱、钢琴谱等)。Encore为书写者提供标准的音符类型,书写者会把它们准确地定位在五线谱的任意的间线上而不会出现书写误差的情况。教师还可以利用Encore中各种不同颜色的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修改,使学生一目了然。像音符的位置(左右位置)、演奏信息、表情记号、标题、作者信息等都可以通过鼠标移动放置在自己满意的位置,从而使传统书写上脏乱差的现象等到根本性改变。例如: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斯波教材中),平行五八度四部同向等.是被明令禁止的,但这些错误往往是学生常犯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强调谱面上的错误而缺少有力的音响支持,使学生对错误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谱面上,从而缺少对音响的概念,为其在以后的创作课带来诸多潜在的不利因素。利用Encore的电脑绘谱软件提供的模拟音响技术可以提供给教师一个虚拟的演奏员(实时播放),还可以弥补某些师资钢琴水平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节减了教师的工作量。

1.3便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电脑中的各种音乐软件,利用声音和画面的同步合成作用,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进入教室时,教师应提前放一段旋律优美的音乐或歌曲,使学生感到进入音乐世界,与周围环境很快融为一体,然后用音乐师生问候。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觉能力,而且是很好的组织教学形式,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感情。为提高学生兴趣,我们可以把声音与画面通过电脑软件合成起来。例如,在欣赏《蓝色的多瑙河》时,让学生们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多瑙河的粼粼的波光和沿岸的美丽风光,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这样,知识、想象、音乐的完美结合,便犹如身临其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生了喜欢音乐的兴趣。

1.4便于音乐教学省时省力、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背对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拼命书写,这样既费时又乏味,如今,使用电脑媒体,把课前准备好的曲谱播放在教室大屏幕上,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而且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只需课前把准备所讲授的内容中的音响资料与精心准备的相关图片合成音乐视频,在音乐课堂上按照教学程序把电脑软件合成音响资料展示给学生。

1.5便于音乐教学在课堂讲解入深化浅、学习循序渐进

音乐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在向学生讲述调式音级与键盘各音的关系时,可制作完全重合的两张键盘投影片,一张标有音名,一张标有唱名。用一张固定一片推移的方法,讲述各调式音级在键盘相应的位置关系,使之较为难懂的调式,通过课堂上的大屏幕让学生一目了然。又例如,在欣赏课中的乐器介绍方面,通过电脑中的图片,以及该类乐器的演奏方式介绍得更形象,更准确,使教学难点由深化浅,变得通俗易懂。总之,电脑音乐课与传统音乐课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2电脑音乐为音乐教学提供实践和理论帮助

音乐教学中理论的学习需要实践来巩固,音乐创作是检测音乐理论的重要手段。那么,电脑在音乐创作中又该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2.1电脑音乐的虚拟性

电脑音乐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了一些虚拟的乐器及音色,例如非洲鼓等一些特殊的乐器。以MIDI标准中的GM音色为例,共为创作者提供了五大类15组乐器的音色。(键盘类,弦乐类,管乐类,合成音色类,特殊乐器类)在其他的音色标准中还有更多的音色来供创作者参考,相信其中必定有创作者需要的音色。除此之外,音序器软件还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合唱、失真以及自然效果,这一点是原来只有在录音棚里才能实现的事,而现在通过一个软件就可以完成。

2.2电脑音乐的创作性

我们都知道一首乐曲的一、二度创作都非常重要。一度是作曲者,而二度创作是一度创作的体现,所以二度创作好坏也是不容忽略的问题。二度创作是力图最完美地表现出音乐的丰富内容,深入音乐作品之中,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展示出来。然而,二度创作往往因为乐手的技能和对一度创作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原创一些风格情绪上的变化,以致影响到整个作品的效果。所以,二度较之一度更为重要,现在我们通过电脑把演奏效果转化为程序命令。这样就可以避免二度创作与一度创作不一致的情况。现在摆在各位面前的就是一个可以令自己自由发挥想象的、技术精湛的乐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