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德育管理 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08-02
一、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解决德育管理评价问题始终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为强化对学校德育的认识,提高德育工作的绩效,推进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理论界和实践中开展了长期而深刻的探索。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正式设立德育研究课题以来,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这种研究推进了一系列的演变和成果:“八五”时期确立了“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方针,“九五”“十五”时期提出了提高“理论一体化”的道路,“十一五”时期注重探索学校德育体系实践模式的实验及推广。这些研究和探索成果,对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来说,整体构建中学德育体系,包括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德育管理和评价三个方面。而其中的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信息,对德育活动及其效果所进行的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德育评价不仅是测试学校德育成效的有效手段,更是确保学校德育核心与成效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学德育评价既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进行评价,也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即学生的品德进行评价。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对构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体系进行探索实验,初步完成了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为做好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
在进一步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解决农村初中德育管理评价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德育评价模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德育评价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德育评价模式的优秀成果,大胆地把模糊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德育评价模式,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进行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两种评价方法及其优劣势
(一)“模糊”评价与定量评价
德育管理评价中的“模糊”评价模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评价模式,它主要是评价的主体通过对客体在某一阶段上的行为考察运用模糊教学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全面的、总体的大概印象,同时划分出不同的等级类型。它是一种偏重定性的评价模式。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管理人员判断、专家的意见、小组讨论、集体意见法、德尔菲法等等。
德育管理评价中的定量评价模式,是一种比较现代的评价模式,它是评价的主体把客体的在某一阶段的各种行为通过各种数据指标进行衡量,从而划分出不同的等级类型。它是一种偏重于定量性的评价模式。由于定量方法很多,且不断深入,在实践中需根据具体情况应用相应的工具,如数理统计、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等。
定性和定量虽有着本质区别,但两者的结合可以对事物更有准确的把握,德育管理实践中有学者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德育管理评价体系中的“模糊”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统一模式,就是把“模糊”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克服各种的局限性,使定量和定性得到高度的统一。
(二)量化评价与模糊评价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
量化评价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把德育活动的主体在某一阶段和各自行为以数据(量)的形式表示出来,具备量上的客观性,为评价主体对客体的等级评定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但是,就数据本身所反映的相同数量的质,即在德育工作中实际效能并不完全相同的。如果单纯用数据来衡量实效,评定等级,很难反映出德育实效的真实性,这就是它的局限性。
模糊评价的优势在于它是评价的主体通过对客体一定阶段的行为的全面考察而形成的总体印象,如果主体不带任何偏见,往往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德育活动的实际效能。然而,它毕竟只是评价者的一种主观印象,如果再加上评价主体的某种偏见,容易导致评价结论失实,这就是它的局限之所在。
因此,在农村初中的德育评价中,只有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充分发各种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才能有效地发挥德育管理评价的作用。
三、农村初中德育管理评价采用量化与“模糊”评价相结合模式的主要依据
(一)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对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意义
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由来已久,其中美国评价专家古贝和林肯经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第四代教育评估理论,认为教育评估发展至今已经历经四代,前三代评估理论普遍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包括管理主义的倾向、忽略价值多元化、对科学方式的过分强调等。基于此,第四代评估理论提出了以建构主义为方法论的“响应式建构主义评估”,强调通过包括评估活动的人、评估的受益者和评估的受害者等各种角色组成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协商确定评估参数和界限,评估的结果是“多方协商的共识”。该理论因其更准确完整地把握现代教育特质而成为当今主流评价方法,其中的很多观点已经或正在给教育评价领域带来新的思想启示与实践指导。正是其中的“多方协商的共识”为“模糊”评判提供依据,而“响应式建构主义”也需要有数据和量化的支撑。因此第四代评估理论,对包括初中在内的德育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活动的特点决定其评价模式必须是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
首先,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正处成长阶段的活生生的青少年,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及其品质的状况,我们不可能用单纯的数据和单纯的主观印象来作出评判。
其次,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活动和活动主体是学校。各个学校的条件千差万别,客观条件的差异也决定着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各不相同,即使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各种固定的数据量化指标也不可能真实反映出德育工作的初犯。当然,单纯评价主体的主观印象,完全脱离数据指标,也不可能做出正确评判。
再次,克服德育工作的不正之风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各个学校的领导者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的不同,因此在具体行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只强调量化,就有可能导致走过场,流于形式,忽视实效,甚至弄虚作假。反之,只注重模糊,势必会使一些学校重智轻德,把德育工作打入冷宫。
(三)贯彻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原则,必须采用量化和“模糊”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6)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7)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8)德育评价诸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在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评价,要真正贯彻这些原则,就必须把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运用量化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正确处理量化评价与“模糊”评价的关系
在两种模式中,量化评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是“模糊”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模糊”评价反映出对客体的全面的、整体的结论,是对量化评价的抽象和概括,是评价的最终结果。因此,要把这两种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量化评价中既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又要注意考察数据反映的实效;在“模糊”评价中,首先要注意形成印象(结论)的依据(数据),同时又要关注每个数据反映实值指标。
(二)采取恰当的具体评估方法
运用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进行德育管理评价,必须从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出发,采取恰当的具体方式。首先,对于量化评价指标的确定注重实效,切实可行,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其次,“模糊”评价要注重客观公正。评价的主体要具有广泛性,充分体现民主,如对学生的评价,主体应包括同学、老师、家长等。同时要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三)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德育管理评价活动
运用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进行德育管理评价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在进行量化评价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各项数据指标真实可靠,要广泛悼念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力争做到每个数据有根据、真实准确。在进行“模糊”评价的过程中,要主动听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对不同的意见进行鉴别,最终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校德育管理评价质量
在学校德育管理评价中,无论量化评价还是“模糊”评价,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和各种媒体提高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的质量,提高学校德育水平。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评价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能是刚刚起步,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它、解决它。我们将通过不懈的努力,大胆探索,尽可能让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管理评价体系早日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肖凤翔,薛栋.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其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
关键词:初中物理;德育;渗透;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46-01
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一些片面或错误理解德育的情况,有的认为德育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学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等在课余时间开展,与课堂教学无关。有的认为德育教育是文科教师的事,与理科教师无关。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渗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把握物理德育渗透的原则
物理学科中的德育教育,应充分利用与物理知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应用等有关素材来进行。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科德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渗透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德育内容的科学性,核心是传授的观点和思想的准确性。要用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古代、现代的科学成就和国情,正确无误地介绍物理学史,选用的素材要有据可查,有争议的,不科学的说法、材料不要引入教学中,使物理学中的德育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统一性原则。在传授知识进行德育渗透时,要将知识与德育融为一体,切忌“穿靴带帽”。物理课毕竟不同于政治课,德育要靠浸润式,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从教材实际出发,在“寓”上下功夫,把教书、育人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得到教育。
3、趣味性原则。不讲求方法,对学生大道理、小道理的讲述,学生根本不感兴趣,也听不进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选择内容要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上,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思想实际。教学中以引代注,以需引趣,引起学生质疑、析疑、觖疑,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才能把渗透于教学中的德育发挥作用,同时被学生充分接受。
4、以身作则原则。初中生仍处于喜欢模仿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无不影响着学生,为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意志,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状态去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等哲学著作,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还要研究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方法和途径。
5、正面教育原则。初中生的头脑还比较单纯,他们好奇、好动,易于受感染,物理教材中科学家刻苦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及他们的爱国热情,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励他们发愤向上,为振兴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二、明确物理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初中物理学科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以及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等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用古今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我国历史上有关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较多地方提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结合教材内容,相应介绍,尤其要突出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如地磁场偏角的论述早在宋代沈括已提出,比西方早400多年,惯性现象的描述在公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期的《考工记》已有记载,“地动仪”的发明、哈雷彗星的发现记载等都早于西方几百年,通过这些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用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事迹教育学生,介绍中外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精神的有效方法。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在分子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时间在受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这些观点、方法对学习、研究事物及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接受这些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在讲述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时,强调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在讲述导体和绝缘体、电磁联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可渗透“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讲述“惯性”“摩擦力”对人类有益一面和有害一面,可帮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3、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介绍法拉第经过十年实践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白炽灯一节教学中,可介绍爱迪生经过上千次试验才找到灯丝钨的事例,来说明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方法。
4、良好品德、行为习惯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德育目标;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38-01
新时期大专阶段的班级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的现象,一方面是一些学生不好教,自己的真诚付出,往往得到的却是学生的冷漠拒绝;另一方面是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的脱节;最后就是现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滞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德育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做出改变。
一、德育目标的确立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二、需要遵循的德育原则
根据大专学生心理、生理以及培养方向的变化,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德育原则。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学生的“实际”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道德行为、道德意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其次,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再次,是学生当前的思想实际。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所以其思想实际必然会有时代色彩,会随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深入学生调查研究,做到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二)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实践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这要求班主任做到:1、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一些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这也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2、要敢于、善于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应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要求一经提出,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朝令夕改,以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影响德育的严肃性。
(三)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学生相应的实际锻炼和行为训练,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联系起来,使学生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做到:1、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道德理论教育,晓之以理。2、指导学生将思想认识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导之以行。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重视和依靠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又重视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通过个人教育集体,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相互影响关系。要求做到:1、重视组织和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2、善于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五)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加以组织和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德育内容和要求应循序渐进,前后连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要求做到:1、统一校内教育力量,对学生形成一致的要求。2、争取社会和家庭的配合。3、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1、树立高校德育工作新观念,确立现代化的德育思想;建立完整而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要与时俱进,带有时代性的特点。确立现代化的德育思想,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是我们进行德育实践和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第一、要正确看待现实社会对德育的影响,特别是从市场经济新的利益关系中,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第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让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体现在实现德育目标的要求中,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第三、树立“德育首位”和“素质教育”的德育观念。同时,我们还要树立“德育效益”、“终身发展”和“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的人才观念”等,并在德育实践中加以明确和不断地深化。建立完整而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主张他评与自评相结合;评价的过程要采用纵向性和个体化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内容要以注重学生的精神品德,情感态度的发展为主,并给予学生不断的鼓励。
2、推行德育民主化,强调以学生为重心,构建?“主体育德”的现代化德育模式。大专的德育模式建立应强调科学化和高层次。在新时期德育中,要真正把德育重心从德育工作者转向学生,视学生为道德生成的主体,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树立“主体育德”的思想,构建“主体育德”的德育模式,即德育的思考从教育者的意愿转换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学生的愿望。
3、改变和创新现代化的德育方法,实现德育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由传授知识向塑造人格、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增强德育实效。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法,实现由单向灌输向与学生平等交流,由封闭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由简单的传授知识到塑造学生和谐人格的转变。推行多元化、立体化和开放式的德育方法。如利用现现代化设备的功能,建立网上信息库,开展网上咨询与交流活动,进行网上横向联合教育,利用好校园的BBS,创建学生喜欢的德育网站。
4、建设新型的德育人才队伍,实现现代化的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是人们德育思想转化为德育实践活动的中介或渠道,它集中体现了德育主体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能动作用。高校德育管理包括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德育计划、德育质量的管理等。要以尊重人,理解人、鼓励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作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在校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德育组织系统。
5、全方位的整合德育力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思想品德学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在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德育时机,利用德育资源,将学科课堂纳入到学校德育的一盘棋中,用以强化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思想品德学科因为其学科特点,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下面就从德育渗透注重把握的原则、德育渗透的方法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注重把握以下原则:
1、方向性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健康的感情和e极的行为;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劳动结合起来,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2、科学性的原则。德育渗透的观点与方法应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合乎逻辑、贴切自然,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
3、体现学科特点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都是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由于中学各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学科的性质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应根据各门学科的“个性”,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发掘教材内蕴含的德育因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渗透的艺术,使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例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当代国际和国内政治生活的一些重要问题,对各种社会政治现象根据学科教材,构建教育框架,把握住结合点,进行德育渗透。
4、切入点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深入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现实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那些意义重大、说服力和感染力强、具有时代气息和新鲜感,学生普遍关心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渗透的切入点,例如科技成就、奥运盛会、世博盛会、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最美乡村教师、医生等,正面引导、透彻说理、有的放矢、因势利导。
5、针对性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个性的差异。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心理年龄特征,确定渗透内容的重点、深度、广度,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区别对待不同群体,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把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科德育渗透除把握以上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中,需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1、注意联系社会实践,延伸课堂德育功能。各科教学在课前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的教育因素深入发掘,授课时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扩展学生知识视野,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重加强思想性,发挥德育功能,应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材料,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
3、在教学的日常性活动中渗透。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作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在习惯教育中渗透。许多良好的习惯正是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基础,这也是学科教育渗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在教学渗透德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重视情感教育,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决定着他们接受外界教育影响的程度,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德育影响内化为学生品德的关键。教学中,努力创造情境,扭转学生的消极心理定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让德育在教育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2、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德育实效。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在由感性到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产生情感,养成习惯,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关心;德育管理;关心型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88-02
德育管理,重在德育,它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心灵健康的人。为此,笔者在德育管理领域内引进了关心理论。关心,才是一个教育者应该持有的最根本的态度。
一、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概念界定
1.关心的含义
要对关心型德育管理进行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关心这一概念。何谓关心?
诺丁斯认为“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作者注: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而且关心者与被关心者必须具有如下的条件才能构成关心关系:(1)W关怀X。在这一过程中,关心者即W的心理状态是以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专注是指关心者对被关心者的开放的、不加选择的接受;而动机移位则是指关心者感受到了被关心者的需要,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要帮助他的愿望。(2)X承认W关怀X。在这一过程中,被关心者即X显示了接受(接受他人的关心)、确认(显示接受了关心)、反馈(这种确认反过来又被关心者所认知)的心理状态。只有满足这样两个条件,关心的关系才能得以完成。
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关心,诺丁斯认为应该“把关心作为线索,贯穿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连接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东西: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和责任感”。在组织这些不同形式的关心时,必须注意关心的“目的的连续性、地点的连续性、人的连续性、课程的连续性”。
2.关心型德育管理的含义
在明了何谓关心之后,笔者尝试这样来界定关心型德育管理:关心型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以关心为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组织、指导和协调,在管理过程中,学生接受了关心并反馈给教育者,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德育效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关心型德育管理的原则
1.关心主导原则
这是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核心原则,它必须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之中。目前德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以党代政、德育与行政管理互相脱节、教育的不一致、信息反馈不灵、管理方式单一封闭、管理上重形式轻效果等缺点都是管理过程中缺乏关心导致的。
2.多层次原则
关心也是有层次的。诺丁斯认为关心应该由近及远,首先是关心自我,然后关心最亲近的人、关心所有与自己有关系和没有关系的人。关心非人类的生命,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环境,到最后才应该关心意识形态的知识。根据此理论,笔者认为,我们在实施关心型德育管理时也应该有层次,不能要求学生一开始就有崇高的理想。可以遵循多层次原则,首先做到爱自己,而后逐渐的提升自己的德育情操,做到爱他人,爱环境,爱学习。
3.互动原则
关心最根本的特征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1)W关怀X;(2)X承认W关怀X。这就要求关怀的双方必须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对方的想法。放到关心型德育管理中来,就需要领导层面互通有无,需要领导者和学生及时沟通。
4.连续性原则
关心是个连续的过程,教育中的关心必须建立在一种牢固的信任的关系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在德育管理中必须保持连续性,包括目的的连续性、地点的连续性、人的连续性以及课程的连续性。
三、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方法
1.榜样
诺丁斯认为榜样是实现关心的关键因素。“教育学家和学校管理者不能以讥讽和威胁的手段迫使教师去关心他们的学生”,只能通过“向学生展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范围内怎样去关心”。这种方法同样适合德育管理。
在德育组织的过程中,我们要确立目标、组建机构、组建队伍、制定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科渗透德育目标、通过活动补充学科教育的不足、通过家校合作确保教育的一致性。无论哪一个环节,我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榜样。而当我们成为榜样的时候,就要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必须是以关心者的姿态出现,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学生。“以关心者的身份对学生的需要做出反应,这是源于我们内心的道德反应”。
2.对话
所谓对话,参与者在对话的开始并不知道对话的结果,是一种开放性的交流。它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人们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必须充分地占有信息。因此,它可以让对话者双方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关系。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确立德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学生到底能达到怎样的目标,对话是最好的途径;我们要制定制度,就必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同样需要对话来实现这种沟通;我们要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目标,对话仍然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进行课外活动渗透德育管理,还需要对话来协助;家校合作,同样是由对话来沟通学校家长的关系。“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
3.实践
“关心的实践活动应该有助于变革学校并且最终变革我们的社会”。如果时间囿于现行的学校结构,那这种实践就失去了它的关心意义。
我们在进行德育管理时,无一不是实践。但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的关心主旨,让我们的行为充满关心,否则,实践就会扭曲。假如我们制定目标只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水平,那这种实践就不是关心;假如我们通过学科来渗透时,通过考试打分这种形式,很有可能让本来蕴含着关心的课程变成了竞争,从而失去了关心的本来含义。总之,实践活动应该在新的理念下进行。
4.认可
在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当学生做出关心行为时,教育者还必须鼓励他发扬光大,这就是认可他的做法。但是假如学生做出了本来应该受到谴责的行为时,教育者是不是还能够体现出关心呢?我们可以试图通过对话了解他这么做的动机,这才是我们关心的开始。教育者应该传递一个清楚的信息:我不赞成你的做法,但是我肯定你的动机,这是另外一种认可。学生从这种认可中能够感受到关心:他知道我的本质是好的,我只是这次的行为不合适,我还能够改正。
必须说明的是,这几种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方法并不是在德育管理的某个过程中单独的出现,而是贯穿于整个德育管理过程之中,在某一个环节中可能会同时运用几种方法。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
参考文献:
[1]赵翰章.德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2]胡守.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德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00-01
根据我国2000年对全国14个省市26所全日制高校的性文明现状调查结果,与同性发生实质性者所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5%。笔者就此问题对一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在421名学生接受调查中,有35.46%的学生认为完全接受同性恋行为,3.5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有同性恋趋势,从中仍可反映出大学校园里客观存在着同性恋现象。
一、大学生同性恋的成因分析及其心理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所呈现的开放性和宣传渠道的多样性,在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下,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同性恋的形成起着复杂的综合作用。从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来看,特别是在与异性隔离的群体中,如男子或女子中学内、远洋海员、庵庙、监狱中,较易出现境遇性同性恋行为,当然,这种行为在环境得到改变后将会随之消失。通过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因幼年家庭的不同影响发生的同性恋行为是主要因素,如父母离异、处境孤独、伙伴为清一色的异性等,而遗传、器官发育、内分泌等因素居次要地位。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同性恋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一是自信心不足。不少男同性恋者因受先天体格矮小瘦弱,声音高尖,外生殖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欠佳,一方面担心自己缺乏男子汉气概,不敢与异往,一方面对魁梧高大的同性男生非常羡慕,喜欢接近他们。而同性恋的女生通常自感缺乏女性魅力,在异往过程中感到紧张,觉得在同性面前才能得到放松和自在的交流。二是有矛盾和冲突的心理状态。同性恋者一方面感受到内心对同性的渴望,另一方面承受着社会对同性恋行为否定的巨大压力,这种冲突使她(他)产生强烈自责、内疚、抗拒,厌恶甚至自杀念头。
二、大学生同性恋中的德育评价标准存在的误区
虽然同性恋的价值取向越来越为社会所包容和接纳,但与我国德育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婚恋导向有冲击,大学生同性恋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包容,容易受到否定和排挤,甚至遭受师生的轻视和嘲笑。大学生同性恋行为在德育评价上,往往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认为大学生同性恋不符合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二是对同性恋思想存在一元思维和异性霸权;三是对同性恋者有误会或刻板印象而予以歧视。这些以偏概全的说法恰可以反映现代德育评价的困境。在日益开放的世界里,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价值多元化以不可阻挡的形势深刻地变化着,这对大学生同性恋的德育评价标准带来极大的冲击,为德育工作者进一步对德育评价原则提出反思。
三、确立符合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倾向的德育评价原则
为了顺应多元文化的价值世界,更好地尊重大学生同性恋者的人格,努力让同性恋倾向者的情感不被边缘化,应从对大学生同性恋较单一的价值评价发展到以人为本、尊重客观存在同性恋取向的事实评价,避免大学生同性恋中出现极端行为,需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德育评价原则,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要坚持德育评价的人本性原则。人文性的德育理念就是要求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同性恋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社会现象,如果忽视同性恋群体的特定需求,就会使他(她)们失去自觉接受外在道德的内在动力,而且会使他(她)们把德育视为一种外在于个人需要的来自强权的被迫要求,疏远甚至拒绝德育。因此,大学生同性恋者作为德育的主体,理应把这一主体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把德育服务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完善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认识大学生同性恋的人本性,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理解和把握同性恋者的心理,取得同性恋的信任,促进同性恋者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要注重德育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原则。在大学生同性恋这一问题上,德育评价方法尤其要注意避免主观片面和单一性。针对大学生同性恋的普遍心理,我们应客观看待大学生同性恋的性取向问题,了解同性恋的生活状态和相关知识,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发现他(她)们的长处,并加以欣赏,做到真情互动,以期达到德育评价方法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三要坚持德育活动中的心理疏导原则。同性恋大学生通常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道德压力,如果他(她)们一时无法抗拒这些压力时,常常会让自己陷于自我封闭的困境中,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沟通,将有可能导致其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恶性事件。德育工作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应利用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同性恋人群进行疏导,通过及时对处在思想困境中的甚至是即将发生危险的大学生同性恋提供支持和帮助。
作者单位: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廖苏莉,女,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张典兵.德育评价研究30年:回溯•反思•展望[J].学术论坛,2011,(1).
[2]周永娟.浅谈高校德育评价的原则[J].工会论坛,2005,(5).
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创设各种条件与机遇,让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小学教育阶段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地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课程发展目标:开展以“实施自主发展教育,形成学生完整人格”为主题的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探索一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完整人格形成的新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和塑造具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自主发展型人格的一代新人。
同时构建了学生培养目标:通过构建以“诚、德”为核心的学生自主发展德育体系,让学生体验做人的道理,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诚实的行为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展示优势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二、德育课程设臵的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在制定德育课程计划时,必须以“全员德育”的观念来制订管理策略、课程内容、实施途径,合理组织与调动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以及学校外部(家庭、社会)的力量,使其协调一致地和谐联动,取得最
佳的教育效果;同时要强调整体育人,以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层次性原则
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德育课程的设臵中注重分层、体现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 创造性原则
打破传统教育中不合理、不科学的观念和做法带来的束缚,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根据学校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建立起新的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4. 适应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和师生特点,制订相应的计划。要采用广大师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实施有效教育;此外,各类规章制度、管理措施也要主动适应学校环境和师生群体特点,以求得社会、家长及师生对德育课程的认同。
5. 校本性原则
要充分体现鲜明的学校特色,立足学校实际,确立校本发展的理念,形成学校有特色、有实效的德育课程。
6. 操作性原则
课程设臵、内容选择的切入口要小、要实,从理念、方法、内容等各方面都能被师生接受和认同,操作性要强,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课程设臵与课时安排
根据上述学校
和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学校德育课程设臵的基本原则,特制订2015学年的德育课程整体计划如下。
四、课程实施
(一)基础型课程
教师要以“全员育人”的观念,通过各基础型课程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并落实在备课、听课、评课、教研等各个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要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尽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充分体现德育主渠道的功能。
(二)拓展型课程 1. 学科类、活动类课程
这两类课程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努力开发学科德育资源来增加本学科的育人功能,并逐步形成校本课程及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
语文读书指导系列活动是颇有特色的学科类校本拓展课程。由学校统一规定每学期的必读和选读数目,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进行读书指导,写好读书笔记,重点是读书收获。
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到:
① 每周一节读书指导课进入课程表。 ② 每班有专职的读书指导老师。
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来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习惯于用所谓的辩证思维而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德育过程,将整个德育过程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忽视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没有对德育过程作系统的有机的辩证的研究,综观一下已出版的各种教育学和德育原理著作,通常都是分别对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割裂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之间的有机联系。①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有关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如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在有的论著中是作为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来探讨,居于原理层次;而在有的论著中,则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原则或要求来研究,降到规范层次,造成把原理阐述成规范,或者把规范论证成原理的混乱,使得广大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理论面前分不出“必然”和“应然”,无所适从,给理论联系实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导之逻辑推理上的矛盾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混乱情况,许多德育理论研究者便用“什么与什么相结合”或“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的命题来回避矛盾,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多种途径和方法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相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命题在有关论著中比比皆是。这种形式上貌似“辩证”而实质上“形而上学”的刻板机械的生硬捏合,既不利于德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发展,又不能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正是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冲击和反正。因为德育模式既是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要求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符号来反映它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又是对某些具体德育经验的优癣加工和概括,它要求起着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德育理论研究者从整体上去系统地综合全面地去认识和分析德育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从动态上去把握德育过程点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与操作化,有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那刻板单一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益于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空间的拓展。故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
从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来考察尽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在德育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德育理论与中小学德育实际之间仍存在着许多相互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小学德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际的难度,感到有关德育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可望而不可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某种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虽然不少德育论著面面俱到地提出什么与什么相结合,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命题,但对如何结合怎样统一却语焉不详,给广大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许多困惑,“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相对稳定的德育理论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的中小学德育实际总是难以贴近,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德育模式恰好能解决这个矛盾,能起到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为德育模式是有关德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化,是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来反映有关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使德育实际工作者能对抽象的德育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有利于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把握和运用有关德育原理。故德育模式能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得以发挥其中介作用;同时,德育模式是直接来源于德育实践,是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而逐步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形式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比德育经验层次高,应用范围广,给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 套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有益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德育模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来说,确实有着重要的实践功能。>
【关键词】德育教育考核
在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找到德育教育在学校培养合格人才这一宗旨中所处的位置。如果把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组成学校教育系统,那么,德育是这个系统的“首席”子系统,它对智育、体育起着“导向”和“调节”的作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灵魂和动力。
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个教育系统包括了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教育和思想品德操行。它的任务不仅对学生施加良好的思想品德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遵循思想品德的行为规范。然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很不相称,它与智育、体育相比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职业学校的智育一般来说都抓得比较实在,根据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对培养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开设课程,各门课程如何考核,都规定得具体明确。学校的体育也都能落到实处,除了体育课的教学以外,还规定了体锻“达标”的要求,考核标准也是非常明确的。可是,学校的德育教育虽在专业的教学计划也有所要求,但相对地说比较抽象、笼统,教育目标不具体,更缺乏为实现教育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考核办法。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把德育看成是“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状况比较普遍。有些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虽有班主任的“评语”或操行“等第”,对培养学生起了有益的作用。但这种“评语”和“等第”存在着主观随意性,一般套话较多,且很片面,评价也偏重学生的行为表象,缺乏对学生内在素质的评价,不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质量”。有些班主任因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在评价学生时,甚至会出现抹煞学生特色和创新精神的现象,这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消极影响。目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和德育考核的这种现状极需改进完善,以便逐步做到对学生德育教育和教育考核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德育教育目标的确定。当代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富有朝气,善于思考,求知欲强,优点很多;但缺点也很明显,如他们比较缺乏社会责任感,容易把社会理想化,稍不如意怨天尤人,又比较自负,不注重实际,怕吃苦等,因此,对学生的德育就必须针对学生当前的思想实际,特别是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弱点进行有效的教育。德育教育目标的确定,除了常规的教育内容以外,在当今改革的形势下,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提出新的要求。依我之见,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①德育的教育目标,首先还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至关重要的。要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心改革、开放,这也可以说是培养合格学生的政治标准。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具有辨别是非,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②要教育学生有理想抱负,特别要教育学生树立立志成才的职业理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③教育学生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要有法制观念。
④要培养学生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意志和性格,要热爱劳动,注重实践。
⑤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务实的思想作风。
上述几点,不是德育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全部,而是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和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的需要加强教育的几个方面。
2.德育教育的途径。学校在制定了德育教育目标以后,就要探索实现目标的途径,使德育教育进行得更为自觉,富有成效。根据职业学校的教育实践,我以为学校实现德育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课教育、时事政策课教育、思想品德课教育。
②全校教职工履行“育人”职责。教师教书育人,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各项业务教学活动之中;行政人员履行管理育人;后勤人员提倡服务育人。
③学校管理制度的制约,班主任(辅导员)及职能科室对学生进行的日常教育和训练。
④学校党团组织生活和开展各项思想教育活动。学校组织的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毕业分配教育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的“第二课堂”和文体活动。
⑤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这是一条不可忽视的、内在的、充满活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也不仅是学校领导的责任,而是要织成一个包括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本人在内的教育网络,要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格局,才能完成德育教育这个艰巨的任务。
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状况应该实行考核。当然,这个考核不能象智育、体育那样,有一个精确的量化标准,它比智育、体育的考核要复杂得多,难度更大。因为,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模糊的、互相渗透的动态,难以找到一个精确量化标准,只能采用适当量化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以求相对的合理和准确。
3.学生德育考核必须遵循基本原理。
3.1全面性原理。对学生的德育考核面要覆盖德育教育目标的全部要求。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既是智育的重要课程,它的考核成绩又是德育考核的重要依据。思想品德操行的考核涉及的面更广,它不是“一张试卷”所能完成的,它需要用科学的方法,由班主任、任课老师、有关部门和学生共同参加,进行民主评议、综合评议。考核的素材和数据,尽可能从实施德育教育的各个渠道收集,包括社会、家庭反馈的信息,使考核尽量全面、客观一些。
3.2可行性原则。对学生德育考核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要能接受,学生要能承受,这是搞好考核工作的基础。如得不到师生的支持,是难以奏效的。考核由班主任组织实施,班主任老师认真负责和公正的工作态度十分重要。考核也要学生本人参加,但对一些素质差,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学生要进行教育和引导,并采取相应的制约措施,避免考核发生偏差。学生本人参加能明确自己在德育考核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人重视会对考核采取积极的态度,使考核成为学生进取的内在动力,制定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既不能笼统而难以测评,又不能太繁琐而陷入形式主义,要尽可能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3.3科学性原则。德育考核的原则和方法要有科学性,这主要体现在不能违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育原则,特别是对思想领域里的认识问题,不能简单定论,考虑到学生处在成长时期,思想有可塑性,认识有反复性,应当允许学生认识有个过程,即使犯了错误也要允许改正,改正了错误还是好学生。对考核思想意识领域里的问题,考核测评宜粗不宜细,以定性描述为主,如果要量化,也只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适当量化。德育考核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思想品德下个结论,还要反映学生品德发展的趋势和进展程度,起到“导向”的作用,培养学生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进取的精神。
3.4能级原则。思想品德考核的成绩要有等级,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为宜。为此,应相应列出四个等级的考核标准,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及格标准,还要向优、良的等级标准,学生可以在考核的过程中,自我对照,为争取更高的等级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进取目标,达到鞭策和激励学生上进的目的。
根据德育考核的基本原则来制定考核方法。思想品德操行考核方法的关键所在是明确考核的指标体系和权重系数,也就是说,把德育教育目标列成一级指标,尔后把一级指标分解成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并对同级指标的几个项目分别给以不同的权重系数,然后,对照不同等级标准进行考核。为便于测评,可以在不同等级标准的各个考场项目附以不同的分值,这样,通过测评综合而成的分数(等级)即为思想品德操行的成绩。德育考核的总成绩应该是政治理论课的成绩、思想品德课的成绩和思想品德操行的成绩(等级)以适当的权重系数综合而成。德育考核的具体办法,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多种多样,不能套用同一个模式。
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和德育考核,不仅对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必要,而且在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由于德育考核有较大的覆盖面,考核的项目都有不同的权重,于是由考核提供的信息就能起到调节学生个人目标使之与学校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的作用。在德育考核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考核所提供的信息,发现德育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倾向和存在问题,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样,考核双方都会从关心的“结果”转变为关心考核“因素”,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在教育的过程中,这对改进学校的教育工作,无疑是很有益的。
德育考核必须有一支检查者和监督者队伍,而且还要求这支队伍从各个渠道提供正确的信息和数据,为考核提供比较准确的素材。这就必然促使学校领导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和考核也象智育、体育一样,落到实处。
德育考核的结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评定奖学金、毕业择优录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是学生工作部门和班主任颇受欢迎的。就学生来说,以比较科学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优”的依据,他们对此信服,这足以说明德育考核在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效用。
总之,有效的德育考核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而且能把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推上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一、初中生心理现状分析
我国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3-16岁之间,此阶段的中学生处于一个叛逆、相对独立、充满个性的心理状态之中,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还不能辩证地分析是非美丑。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人格心理、道德素养还是有所欠缺的。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初中生心理现状的两大表现。
1.人格心理尚不完整。
初中生人格心理的形成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的影响。这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中的学校教育则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心理中思想道德的发展。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初步形成,然后在理性的实践验证中最终定型的。反观当前的初中生群体,很多学生都没有进行过社会实践,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处于一个变动的时期,敏感性和可塑性都很强。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渗透特点和实施原则
1.德育渗透的特点。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渗透有三个特点:目的性、无意识性、艺术性。其中,目的性和无意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德育渗透存在着明显的价值取向目的,也存在无意识性。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关于逆境中成才的故事时,可结合一个小故事――温水里的青蛙,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带着明显的德育目标,希望通过讲故事启发学生的道德思维,而学生则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其中的道德观点。
德育渗透的艺术性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水平息息相关。在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是通过采用不同于一般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使其养成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要避免采用单~枯燥的教育方式,应根据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情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2.德育渗透的实施原则。
为确保初中生能自然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享受思想品德课带来的轻松愉快,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须遵循三个原则:民主开放、贴近学生、情理法结合。民主开放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起主导作用。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将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这两个“课堂”。贴近学生原则是指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契合学生对社会、生活、学习的认知规律,抓住与学生最为贴近的关键点来实施德育教学。情理法结合原则是指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而且,由于初中生敏感、感情细腻,阅历和经验尚不足,德育渗透教学必须遵循情理法结合的原则。
三、发挥思想品德课优势,突出其德育功能的对策分析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中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这不仅体现出了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还明确了德育上作的强制性要求。对此,笔者结合初中生心理现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渗透特点和实施原则,以“发挥思想品德课优势,突出其德育功能”为核心进行了对策分析,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初中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
1.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道德素养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示范,为培养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出贡献,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突出其德育的功能。
2.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
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一改以往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普遍关心社会热点,教师就可将当前的“房产热”、“物价飞涨”等时事热点融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挖掘其中的德育信息,讲清其中的德育原理,通过举例、分析、归纳等多种讲解方法,使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用那些具有时代感、与教材知识紧密相连、贴合学生实际的案例材料,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9课中“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的内容时,引用经典名著《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后接受封佛的事件,然后请学生思考他们授封根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思考两个问题:“如何授封,才能做到公平”和“如果对授封结果不满意,师徒四人将会怎样”。《西游记》近年来被翻拍成各种版本,每次翻拍都能引来热议,教师利用这种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并将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道德教育。
五、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增加情感因素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增加情感因素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进行过多抽象的说教,而应该设置自然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初中生正处于敏感期和叛逆期,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采用真诚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时饱含感情,在情感上陶冶学生,情理法三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以此体现渗透教育的原则,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
六、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善于提炼教材内容的思想性,还要求教师把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同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自我监督意识,提高其思想觉悟。例如,在讲授“我们的祖国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相关内容时,可结合图片、录音、实物、视频等教学媒介,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尊心。
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德育教育
对比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活化课堂,突出其德育功能,把学生从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经过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笔者采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有讨论课、演讲课、辩论课等。运用这些形式能够使学生自由表达其对某些问题的真实看法。另外,笔者还引导学生观看一些道德教育类节目,比如《焦点访谈》、《道德与法治》等节目,并鼓励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发表自己对节目中案例的看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主体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平。
八、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权的重要保障体系。在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形成个人健康心理和高尚品德的保障。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讨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措施。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心理健康
一、引言
新课改以来,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教育,即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尤其是在特殊教育学校,更是要注重学生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防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探讨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他们会比较悲观,且心灵也比较脆弱,再加上受家长以及学校的保护,他们通常与社会没有太多的接触,因此当进入社会以后,接触到复杂而又新奇的社会环境,他们很容易产生道德偏差,进而影响三观的正确树立,因此,良好的德育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一些正确的德育教育的开展还可以提升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进而纠正他们的思想,实现社会行为的规范。
2、实现心理疏导
面对社会复杂的环境以及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很多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会感觉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因此有很多的孩子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更是有很多孩子存在自闭心理,不喜欢与他人接触,更不喜欢和他人袒露心扉,这时,良好的心理教育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让他们开始接受外面的世界,与外面的人和事进行接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不要自卑,进而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温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同时也实现心理问题的改善以及纠正,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开展到的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教育性的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指的是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道德教育时,一定要要时刻秉承教育为先的思想,在调节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增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培养。
2、全体性原则
所谓的全体性原则,指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时,一定要保证面对全体的学生,不可以单独面向某一位学生,也不可以只针对部分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且教育的内容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共同拥有的特征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3、差异性原则
所谓的差异性原则指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根据这些差异性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教育方法,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德育教育的全面指导。
4、主体性原则
该原则指的是在对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以学生作为指导中心,以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主体,每一项工作在开展之前都要先考虑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否是具有一定的好处的,进而实现学生的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5、保密性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也属于学生的个人隐私问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单独针对某个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保密性原则,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保密,进而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名誉等都不会受到影响。
四、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措施
1、提升教师的教育意识
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却忽略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指导以及德育教育,因此,若想纠正这一现象,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展学生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教师的教育意识。学校可以通过会议以及宣传会的方式加强对于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工作的宣传,提升教师的道德教育意识以及心理教育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这两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外派教师到一些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去进行学习,进而实现教师自身教育素质的提升,为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2、采用多样化的道德教育开展措施
针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相关的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例如,多媒体教育法、实践活动教育法以及宣讲教育法等等。其中,多媒体教育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大家展开德育教育以及心理教育,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们播放“感动中国”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去观看那些感人的事迹,进而让他们感受到“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播放一系列与道德以及法制相关的节目,进而提升大家的道德意识,实现道德教育的渗透。实践教学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展开学生的道德教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募捐活动或者是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的活动,进而提升大家的道德意识。宣讲教育法则比较简单,主要指的是可以通过开展宣讲会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多样性的,首先可以利用网络的方式开展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最方面的一种方法,毕竟如今的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使用工具,可以制作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相关的PPT转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次可以建立心理问题咨询平台,这样大家有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进行咨询,既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改善以及指导,又可以保证大家的隐私,可以一举多得。当然也可以采用宣讲会等方式,还可以采用宣传手册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同时,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自己的爱与温暖,提升学生的归属感,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健康的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一项长远而富有意义的工作,在德育教育的路途上,教育者们要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培养心理健康的特殊学生作为教学目标,把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作为追求,不断探索特殊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为特殊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王小丽 单位:内蒙古特殊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
[2]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
[3]隋海娇.我国当代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