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化学标况

高中化学标况

时间:2023-06-21 08:5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化学标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化学标况

第1篇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成为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有很大部分,教师一味在课堂上讲解,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和空间,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教学质量一直处在较低状态。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看法。

一、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使国际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大,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国际竞争中成了热议话题。新背景课程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为了改变当前陈旧和老套的教学方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化学人才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同时,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也是为了扭转和改变自古以来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教师的独白和填鸭式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下,总是教师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学习主体变得很被动,从而使学生无法将其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都发挥出来,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点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新型教学体制下更好地学习,不断提高和发现自己,增强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和自觉地学习,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达到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理想状态。

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1.合理有效地备课。

备课是授课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备课质量好坏直接关系教师课堂进度及教学效率高低,良好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想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有效备课。首先,教师要明白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再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完整流畅的教学流程等,怎样导入新课题,怎样讲解重点等都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还应该准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题,注意设计与学生互动的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另外教师还应该领导学生对上节课知识进行回顾,并对该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况准备解决方案,例如:个别学生提出的较尖锐的问题等;备课工作完成之后,教师还应该进行课前模拟,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完善。有效的备课是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不仅保证课堂稳定进度,而且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学生学习方式。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关键还是学习方式。正如物理学上功的消耗,不同运动模式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功是不同的,化学学习同样如此。因此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以学生为主,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将有效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一方面不仅需要高中化学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首先,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作为基础,很难探索出大部分学生学习规律及化学知识规律,很多缺乏经验的教师就是照本宣科,甚至有的教师基本依靠教辅资料,一旦没有教辅完全无法讲完一堂课。其次,创新思维是必不可少的,高中化学知识是许多优秀化学家实践得出的理论,其科学性是经得住现实考验的,如果将这些既定且晦涩的知识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需要教师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有效引导,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3.挖掘化学课程特点,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每节化学课都离不开实验,有的时候我们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通过展示实验代替。其实这样做大大抹杀了化学实验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化学学科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更多地挖掘化学课程的特点――实验性强,并由此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注意力。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各学科学习压力比较大,如何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有个饱满的精神状态、注意力集中起来?是化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化学课堂上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用较难的问题促进他们思考,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用难度系数低的问题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学习,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4.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课程的探究性。

目前,各学科教学存在同一个缺点就是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学生不知道学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考试或得高分吗”?这是好多高中生共同的疑问。其实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多应用,只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将化学知识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有教育学家指出:学生要想学好一门课程,必须经过整合、分析、运用、总结这些过程,才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化学教学中最缺乏的就是“运用”的过程。专家所指的“运用”不是单纯的习题训练,更多的是指与生活实践相关联,在实践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化学知识。要想做到这点,对于化学来说并不难。化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讲解化学知识,让学生看到化学知识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是十分实用的知识技能。这样一来便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精神,促进他们积极地思考、学习。

时展催生着教育制度和教学理念改革,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具备高尚的职业情操,要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打造高效课堂,将新课程改革理念融入教学中,将有效教育理念真正落实于教学实践中,积极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高效课堂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保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兴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学周刊,2016.10.

第2篇

一、“物质的量”的概念教学步骤

1.前概念测查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接触新知识之前,从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概念看法和印象;或者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记住了概念的定义,却没能弄清概念实质.通过对学生前概念的测查,教师可以从中找到学生在思维和看法上的误区,有利于下一步化学教学的开展.在“物质的量”的概念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设置了几个问题来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的前概念.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打鸡蛋”、“一盒香烟”、“一令纸”等描述,那么你们知道其中的“一打”、“一盒”、“一令”具体代表多少呢?如果用“个”、“根”、“张”等量词来代替会有怎样的影响?

(2)请同学们估计一下,每一滴水中有多少水分子呢?有以下几个数量级选项:105、1012、1023,同学们猜测是哪个呢?

(3)虽说我们还没有学过“物质的量”的概念,那么有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猜测一下它的含义呢?

提问显示,很多学生对“一打”、“一令”等量词的具体数值表示未知,学生们表示利用“个”、“张”等量词来代替会面临表述数值过大的现象.在第二问中,很多学生们选择了1012的选项,其实正确的答案是1023这个选项.对于“物质的量”的概念理解上,很多学生就认为它是和令、打等量词差不多的意思,只是它的数量级要远比别的大.如此一来,教师对学生的概念理[JP3]解就有了一个模糊性的认识,可以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概念教学.[JP]

2.物质的量的概念形成教学

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了相对原子质量、质量等化学概念,于是教师可以提问:一个原子或是分子的质量可以测出来么?虽说他们都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但却是客观存在的,是具有质量的特殊物质.“物质的量”作为联系微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出“物质的量”与其单位“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含微粒数量的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比值,常用n来表示,其单位是摩尔,每1 mol的粒子集体所含的微粒数与

0.012 kg的碳12所含的分子数相同(这里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即是12 g 碳所含的微粒数6.02×1023).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已经可以被测出来了,实践证明,其质[JP3]量与理论推算相差无几,进一步证明了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可靠性.[JP]

3.物质的量的概念的拓展教学

“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等物理单位一样是七个国际物理单位之一.它是用来描述微粒的数量的物理量,因此,它的对象就必须是微粒,例如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对此,我们可以讲1 mol的铁原子,1 mol的钠离子,而不能说1 mol的苹果、1 mol的粉尘.物质的量n=N/NA,这是从物质所含微粒数的角度出发,对物质的量的诠释.同时,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还有n=m/M.例如,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一摩尔碳所含原子的微粒数就是6.02×1023.于是,也就实现了将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和微粒数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如此一来,学生们必然可以对物质的量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因此,任意原子的原子量都可以利用碳原子的质量作[JP3]为依据,于是可知原子量的比同样可以利用原子质量的比来代替.[JP]

二、“物质的量”的应用教学

高中化学概念种类繁多、内容复杂,给学生们的化学学习带来了阻碍.利用训练,将概念与习题联系起来,学生们在习题训练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了化学概念的学习.要想帮助高中生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教师必须进行适当针对性训练,进行“物质的量”的应用教学.

1.纯概念应用

例题已知1 mol O2,其中含有

个O2,mol O,约含有个O.

分析该题属于基础型概念应用题,只要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量的定义,对分子和原子、物质的量和质量、物质的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解,便可以顺利求出该题.首先,1 mol的氧气分子,由于氧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故其氧原子含量为2 mol.1 mol的氧气分子即含有6.02×1023个的氧分子,这在我们进行物质的量的概念形成教学中就予以说明.同样的可知,1 mol的氧气分子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利用这些简单基础的纯概念应用案例,来帮助学生认清“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学生初步掌握这些概念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和拓展训练.

2.综合性应用

在新授课阶段,教师必须利用一定量的概念训练题来加深学生的认识,检验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但是,教师必须注意训练题的难度,在起始阶段应当选取一些纯概念训练,帮助学生分清概念的易混点和难点.

例题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中所含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5 NA

C.常温下,2.7 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氦气与22.4 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

发散性思维实质是思维材料和知识的迁移。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课堂活动,高中化学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上合理分配布局,巧妙设计构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催化剂教材这样下定义: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笔者设定如下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加快反应速率还是减慢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不变是指始终不变还是指反应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总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其中隐含的深义。我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气体摩尔体积对固体和液体是否也适用?占有的体积是多大?物质的体积跟什么因素有关?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22.4 L/mol那么其他状态下是多少?只有标况下才有气体摩尔体积吗?学生逐一思考,抽象的理论有了实质的再现。采用发散的思维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思考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善于总结、归纳、联想,找出同类习题的解法,相似题型的累积可以发现知识点的变通与应对方法,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以及水化物存在、性质、用途”等为主线来学习。对于具体的某一种物质的学习,可以通过“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主线进行思考掌握。同时,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组建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找出规律,加强记忆。又如,对于有机物的学习,可以通过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来分类记忆。如掌握了乙烯的性质就可以掌握所有含C=C的物质的性质。通过醇、酚的性质比较,以及苯、甲苯的性质比较等,来理解连接不同的烃基对官能团的性质有什么影响。熟悉了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就可以把握各类有机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从而将知识连接成网络。如掌握“卤代烃醇醛羧酸酯”这一主线的变化来掌握有机物之间的衍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结成网,串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三、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理清各知识点的关联,精选质量好的习题来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拓宽学生思路,克服思维的单向性和平面性,促进思维的迁移。比如实验室制Cl2时,提出以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反应中浓盐酸体现了什么性质?可否用浓盐酸与实验室制O2的残渣制取Cl2?如何得到纯净、干燥的Cl2?以H2,O2及Cl2的制备为例总结出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如何鉴别盐酸和氯水?“一题多变”的发散思维培养可以拓宽学生思路,便于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和智力得到升华。“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所使用的化学知识是多维的,不是在同一认识水平上转圈。 “一题多解”的训练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使思维灵活、认知深刻。例如,鉴别Na2CO3,NaCl,NaBr,KI要求学生根据四种物质的特性设计不同方案。选出几种不同的鉴别方案进行实验探究、鉴别。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不同方案的设计,学生开阔了思维,实现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目标,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充分训练。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由直观现象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在钠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先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响声,火焰黄色的。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本质。设问:钠可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学生实验验证发现得到的并非是铜,而是Cu(OH)2沉淀。新旧知识的尖锐矛盾摆在学生面前,诱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学生的发散思维也由此展开,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通过判断推理获得真知: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而不是置换出铜。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课外活动是主课堂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它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比如从植物的花、叶、根中提取花青素,制成酸、碱指示剂;通过测定卷烟中一些有害成分,了解卷烟的危害,等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发明创造:如用注射器、输液管、废药瓶制成可控性固、液发生器;用蜡烛、铁丝制成甲烷、乙烯的球棍模型;用土豆和铁钉制成电池等。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探索实验,学生的个性特长、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结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和机会很多,如果经常训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红徐;化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谭月辉;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机智;高效课堂;教学系统;应变技巧

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当中,偶尔会出现实验失败的现象,学生就会突发奇想,问一些令教师尴尬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这样,教师的教学就不能再按照教师课前准备的计划来执行。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下,注意培养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教学机智。这样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教学需要,在课堂上很好地驾驭教学。教师要激发教学机智,洞察学生的思维,能够在遇到意外情况时,很好地调整教学的方案,从而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最近几年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总结,对于如何激发教师的教学机智,进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有效地利用教学信息反馈调整课堂教学

和其他功能系统相似,化学教学系统也需要利用教学信息反馈来调整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随时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课前设计的教学安排之间的差距,有助于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提问时学生的回答情况,以及学生的一些面部表情来调整教学方案。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快地反馈教学情况,根据学生提供的有效教学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保证教与学有效地进行,获得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旦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就要在原来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及时地做出调整,从而控制课堂教学,保证教学不受影响。

二、设计完备的教学系统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任务,并联系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完备的教学系统,并设想学生接受学习的行为和自己的教学行为,推测可能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样,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教材是教学活动的根本,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本,教师要做到对教材熟烂于心,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冷场,教师要换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进行设问。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熟练掌握。其次,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期间,了解学生的基本爱好,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前面讲过的知识的接受情况。在课堂上时刻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最后,教师要在课下做好备课工作。实际上,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在脑海设想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仔细推敲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在脑海中把课堂教学进行一遍。对于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思考相应的答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会增强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三、掌握常见的课堂教学随机应变技巧

随机应变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稳重处理问题的一个标准。教师除了要具有以上的基本的素质之外,还要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控制自己脾气的能力等。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能够做到很好地应对和处理。化学课堂中的偶然性因素确实很多,其中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大致会有以下几种:

第一,教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估计过高,对于问题的设置难度比较大,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就比较容易陷入被动。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估计过低,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没有任何挑战,整个课堂可能会很活跃,但是学到的知识不多,或者学生懒得回答教师太过简单的问题,课堂变得索然无味。

第三,对于班级里那些学习很是差劲的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和教学内容不太相关的问题,对于教学进行有害无益。

第四,缺乏教学的有效设备,不利于课堂实验的展开。

第五,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提出一些超出教学内容的问题,或者提出的教学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才涉及。

面对这样的一些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调控,以下是几种应变技巧:

适当调节问题的难度,采用迂回的策略。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现备课中设计的问题难度较大时,要及时地调整。要变换一下设问的角度,从其他各个方面做好铺垫工作,把思维的梯度适当放小一些。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教师要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添加问题,增加难度,从而实现设定的教学效果。

顺势指导,注意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出现突发的情况,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很尴尬。这时候,教师可以设法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顺势指导,把突况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自己的角度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例如,在进行实验演示的时候,如果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导致实验失败,这时课堂可能会陷入混乱的场面,教师可以顺势而来,问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这样就会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原理,从实验的环境和实验的器材等角度进行思考。这样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完成教学目标。

化学的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化学课堂当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事件,所以对于教师的教学机智要求比较高。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加固自己的教学功力,扩展教学知识,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熟练掌握教材,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动向有了把握。不能在自己应对不了突发事件时,对学生的问题敷衍了事,不负责任,这样对于以后的教学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教师要不断地改进自身,做到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构建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史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刍议[J].新课程教育:基础教育,2007(03).

2.顾雪莲.教学机智让课堂异彩纷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第5篇

【关键词】以学定教;高中化学;教学

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及时反馈课堂动态调整教学以优化学习过程,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1.做好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策略

做好学情分析是以学定教模式的基础,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进行学情分析,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知识基础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如在进行公家键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进行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基础]化学键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在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原子、离子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分布以及离子键的相关内容是本课学习的基础之一。

[教学目标分析]在本课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共价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通过学习离子键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策略初设计]

(1)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较为抽象,可以利用球棍模型表示来增强学生对于共价键的空间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在教学前复习电子式和离子键的相关内容以提高学生掌握度

(3)对于化学式较为简单的采用模型展示,如HCl、H2。对于化学式复杂的如Na2O2要求学生自行书写电子式和结构式。

遵循以学定教原则教师对课程进行学情分析,并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确定,为后续教学课程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2.了解预习情况,明确教学任务

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进行设计预习任务。合理有效的预习过程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在预习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预习任务进行研究,明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在课堂教学时对于预习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如在进行硝酸一课时,教师设计预习任务如下:

[预习任务]

旧课回顾:回忆硝酸的性质;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与硝酸的酸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标注电子转移过程)

新知学习: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能否制备氧气;写出铜与浓(稀)硝酸、炭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标出氧化剂、还原剂;如何证明铜与稀硝酸的生成气体为NO。

[预习分析]

在旧课回顾中,学生能够准确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旧知识的掌握度踏实;在新课学习中,学生能够对硝酸的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很多学生无法写出炭与浓硝酸反应方程式;对于NO的气体的证明不能提出正确的观点。

[教学任务明确]

在课本中学习了炭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学生无法写出炭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说明其知识拓展能力不足,在课堂上应着重联系;气体的检验需要对气体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考察,学生对NO的概念掌握不足,产生了这些缺陷,教学时应注意明确。

通过布置任务、预习反馈,教师对教学任务再次进行了明确,符合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学效率提高有很大帮助。

3.关注课堂动态,引导教学方向

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要求及时对于课堂情况予以反馈,在学情分析和预习中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堂上出现突况时教师应适时改变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向,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合理有效指导。如在进行盐类的水解一课的教学时,教学过程如下:

[原教学计划]

(1)以侯德榜制碱的视频为引入开展教学,吸引学生兴趣。

(2)提问学生Na2CO3是盐类,为何成为纯碱。

(3)书写Na2CO3水解的方程式,帮助学生认识盐类水解对pH值的影响,书写、的水解方程式。

[课堂教学调整]

在进行Na2CO3水解的教学时,学生从方程式中认识到水解后溶液呈碱性,但是对水解过程仍持有质疑的态度,教师在此增加酚酞检验酸碱性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在书写、的水解方程式时,很多学生都写不出来或书写错误,教师在此增加分组讨论环节,通过小组探讨、分析质疑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提高他们对于盐类水解的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适时改变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遵循学生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理解力。

4.注重课后训练,巩固教学成果

课后训练是教学环节的重要过程之一,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整理学生的课堂难点,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课后任务布置,确保作业环节能够起到巩固学习成果,明确学习重点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原电池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下:

[课堂学习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原电池的化学原理;学生易出错点是对于正电极部分的电子转化以及原电池反应和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在作业布置时从这两方面进行。

[作业布置]在Fe-CuSO4溶液-Cu原电池中,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原电池是否属于置换反应;②铁表面会析出金属铜吗;③书写两个电极的电子反应式以及总的反应方程式;④电子是沿导线进行转移的。

在作业布置中,问题①和③对于原电池的反应原理进行了考察;②③④考察了学生的易错点,作业布置虽然简单,但是考察点较多,帮助学生再次复习了教学内容,深化了对于重难点的掌握。

以学定教模式是对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一项探索,对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优化教学过程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参考文献】

[1]丁革兵,李赤,刘春华.高中化学新授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化学教育,2012.08:29-34+41

第6篇

在生活和实验中,我们取用的物质都是用器具可以称量的,比如称质量或量体积,而在化学反应中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反应。为此,我们要把宏观物质与微观微粒联系起来,就要建立一个桥梁,那就是“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而本节内容被编排在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正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学生在初中化学中没有这些内容的基础,加上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理解,很多学生学不好、学不会,从而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笔者根据这节内容的特点及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学习“物质的量”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首先,“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这里要特别强调理解“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意思。比如,我们平时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双是两个,一打是12支,人为地把一定数目的物体定为一组,而这一组就是一个集合体。对于“物质的量”,把约6.02×1023个微粒(包含分子、原子、离子、中子、电子等肉眼看不到的粒子)分为一组,也就是一个集合体,把这个集合体称为一摩尔即1mol。因此,摩尔就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NA,这里就有了n=N/NA(N表示粒子的数目)。根据这个公式只要知道了粒子的数目就知道了它的“物质的量”;反过来,知道了粒子的“物质的量”就知道了它的个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了1mol微粒的数目是NA个,即6.02×1023个,那么1mol微粒的质量又是多少呢?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如,碳原子的相对原子量=碳原子的真实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量=氧原子的实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由此可推知,两种原子的真实质量之比就等于其相对原子量之比。由实验证明,1mol碳-12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其质量是0.012kg。那么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1mol氧原子含有约6.02×1023个氧原子,质量是0.016kg。在此得出结论: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而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在这里,要强调相对原子量与摩尔质量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是没有单位的,而摩尔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g/mol。例如,我们可以说1molH2O的质量是18克,H2O的摩尔质量是18g/mol,而H2O的相对原子量是18。“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n=m/M,这三个量中可以把“物质的量”认为是一个常量,而其它两个量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就能求第二个。

当物质处于气体状态时,我们往往是通过测量其体积进行计算,那么1mol气体的体积是多少呢?

我们知道,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影响其体积的只有分子的个数。也就是说,在温度和压强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再确定了分子的数目,那么体积就是一个定值。经过实验测得,在标准状况(零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我们也可以说,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单位为L/mol。即n=V/Vm(标况下,Vm约为22.4L/mol)。这样我们就可以把Vm看作常数,从而进行计算。

如果涉及到溶液中的计算,往往要用到物质的量浓度,它的符号是c(B),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c(B)=n(B)/V,单位为mol/L。

综上所述,“物质的量”的学习首先要牢记以上四个基本公式,并熟练掌握它们在计算中的应用。对于这部分内容,笔者还想谈一下自己的建议。“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在高中化学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但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总是习惯于用初中学习过的质量比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使很多学生舍近求远,在计算中带来了很多麻烦。怎样才能避免学生这样的思维定式呢?很多化学教师都有共同的想法,就是在初中就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当然要把握好这个度,就是简单介绍一下基本的概念,不要过深,这也是打破“一竿子插到底”的教学定式。同时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相对原子量的概念,这和摩尔质量的学习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学习起来也是系统性的。再有,“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桥梁,再有了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微观粒子的集合体也是顺理成章的。还有,有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结束了学业,他们没有机会认识到“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而“物质的量”是化学中的重中之重,这些都是要把“物质的量”的内容移入初中教材的原因。

第7篇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互动性、人文性、探究性,关注情感交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是学习的全部,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应用,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综合素质。

一、 课堂的主导——教师的高效

1.高效备课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教学的高效备课,教师首先要有明确能力目标,并让学生了解,主动投入学习,发挥其创造性,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

要想上好一节高效化学课,课前的准备和估计必不可少。从知识到实验,乃至课上需要的各种资源,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有时事需要从网络下载各种资源,甚至还要自己制作学件和课件。面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做好充分的估计。这样,教师就不会因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突况而措手不及,从而保障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高效的效果。

2.高效激趣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学生虽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方面不同,但在教师眼里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教师要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保持,使自己的课达到“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在”的境地。根据学生的情感迁移特点,课堂上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每个学生。

3.高效导学

建立明确的导学方案,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教材上新知识的80%可由学生自学获得。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节省课堂时间,集中精力突破难点,同时,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自学,让学生明确本节核心内容有哪些,应学会哪些内容。学案给予学生完整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在课前预习,可节省课内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攻克重难点。通过基础练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存在问题。上课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课堂的主体——学生的高效

通过实验、背景材料、图表和模型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与新知识相关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在这些材料的影响下,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图表简明清晰地呈现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内容,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练习的形式有两种: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

课外作业是是一个增效过程,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注意。和课堂作业一样,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防止部分学生的“偷懒”。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四、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第8篇

关键词:物质的量;计算;教学策略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高中化学计算的中心,是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笔者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名称来源于外文翻译和音译,所以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或者曲解其意。例如,很多学生会把物质的量与摩尔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以为物质的量就是摩尔,摩尔就是物质的量,笔者多次测试“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这一选项是否是正确的说法,结果还是有很多高一学生,甚至高三的学生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由于“物质的量”一词是外文翻译名词,所以学生接受这个专有名词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习惯从字面上曲解这一概念的本意,将“物质的量”错误理解为物质的数量、物质的质量等,而偏离了物质的量表示微观粒子集体大小这一本意。还有很多学生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错误理解为物质的“量浓度”,在测试中公然地将“物质的量浓度”缩写为“量浓度”。

第二,因为物质的量这部分概念较多,而且各个概念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又彼此相互联系,所以容易导致这些概念间的混淆。本节内容中与物质的量相关的概念有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质量、摩尔质量、体积、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10余个概念。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么多概念全部正确区分是有难度的。比如,很多学生会把物质的量与物质的摩尔质量混为一谈,把阿伏伽德罗常数与摩尔混为一谈,将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等同起来。

第三,学生对于微观物质世界的构成还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和了解,缺乏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这对于物质的量及其计算的教学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很难对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所含有的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进行分析和计算。所以面对众多资料中诸如此类的练习,学生肯定会无所适从。

综上所述,物质的量及其计算的教学确实具有较高的难度。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引导和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效果不错。我把教学中运用的策略概括为三招,现逐一介绍如下。

第一招:概念符号化,记清公式

如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纵使教师怎么强调这个概念的意义,怎么强调这个专用名词的完整性和一体化,学生总是会简单地从字面意义上曲解。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错误,一方面,我通过人的姓名的意义来类比说明专用名词的完整性,人的姓名是专用名词,不能任意添字或删字,也不能胡乱曲解,姓名就是为区分人的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除此而外,没有别的意义。而物质的量也一样,是表示一定数目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除此而外,没有别的意义。但即使这样讲,部分学生还是会有错误认识,所以,另一方面,我就让学生简单地把物质的量等同于符号n来认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把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想歪”了。同样,对于其他相关概念,我也都是让学生紧密联系概念对应的符号来理解和认识概念的本意,实践表明,这样做的效果是很理想的。

实际上,物质的量的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所以将概念符号化,并将概念间关系公式化,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心,这样的做法,不但避免了冗长拗口的概念名词对学生思维的干扰,而且能使学生将众多复杂概念的关系简单化、程序化、公式化,化繁琐为简单。只要学生弄清了概念的对应符号,并记住了对应的公式,那对于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就成功了一半,本部分知识的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二招:物质微粒化,明确微粒

前文提及,学生缺乏必要的物质观和微粒观,是影响物质的量学习的一个重要障碍,所以,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复习初中化学中关于物质构成方面的知识,并适当补充阴阳离子的形成、常见原子团的构成、原子的基本构成等简单知识,对学生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扫盲”。通过“扫盲”,学生能比较清晰、完整地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多样性,建立起正确的微粒观,为微粒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奠定了物质基础。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眼中的物质不再只是肉眼能看得见的宏观单一物体,而同时是由各种各样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共同组合构筑起来的复杂物质,从而建立起完整、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例如,对于水的认识,学生不仅知道它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同时也知道水分子里还有氢原子和氧原子,而这些原子内部还含质子和电子等微粒。再如,对于1mol镁离子的认识,不仅知道它含NA个阳离子,而且还知道每个离子内部有质子和电子,且每个离子内电子的数目比质子的数目少2个。

可见,在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的指导下,学生就可以迅速根据题目的情境明确已知的是什么微粒,所要求的微粒又是什么,与已知微粒有着怎样的包含关系,从而可以由已知联系未知,为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做好必要准备。

第三招:微粒关系化,找准比值

明确了已知微粒和所求微粒,只是找到了方向,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要得出正确结论,还必须要用好最后一招:微粒关系化,找准比值。

所谓微粒关系化,就是找到已知微粒和所求微粒之间的联系,确定两者之间的包含关系。所谓找准比值,就是确定已知微粒和所求微粒在物质内部构成的比例关系。例如,求14 g C2H4所含的碳原子和氢原子数分别是多少,关键是建立已知分子和所求原子间的包含关系,也即明确C2H4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再根据分子式C2H4即可建立起已知微粒和所求微粒间的比值关系为1C2H4~2C和1C2H4~4H。然后根据此比例关系就可以得出正确结果。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微粒比值关系的建立过程,我讲了一个“青蛙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如何确定比值关系。我将已知微粒C2H4分子看成青蛙,把C2H4分子中的C原子看成青蛙的眼睛,而把C2H4分子中的H原子看成青蛙的腿。那么一个C2H4分子中含2个C,就如同一只青蛙有2只眼睛,那么,2只青蛙就有4只眼睛,以此类推,3.01×1023只青蛙必然有6.02×1023只眼睛,也就是说3.01×1023个C2H4分子中含6.02×1023个C。同理,一个C2H4分子中含4个H,就如同一只青蛙有4条腿,那么就可以轻松地算出3.01×1023个C2H4分子中含1.204×1024个H。通过这样的类比,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学生学会了确定已知微粒与所求微粒间比值关系的方法,那么对于同类计算问题,学生就能得心应手地解决。

以上三招,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一招是基础,第二招和第三招是关键。没有正确的计算公式,就无法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而弄清物质的构成微粒并正确建立微粒间的比值关系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所在。我将这些策略概括为“记清公式、明确微粒、找准比值、n为中心”的16字方针口诀教给学生,效果特别显著。

第9篇

一、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发现式实验教学方法通常是由老师首先提出实验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再共同探讨研究方案,正确处理实验结果的教学方法。它强调验证化学规律和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还强调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情感体验。因此,发现式实验更加新颖、先进。并充分体现创新的原则,以自主创造性的思维来理解新知识,满足学生的认知结构,从简单到深奥,一步一步加深知识点的难度。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是公开的,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是课堂试验的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发现式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二、发现式教学模式案例

高一化学课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中,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对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有更直观的认识,并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为此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以发现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教师不能用单纯的讲解或课件代替实验。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教学设计方案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1)学生分组实验分组注意:每个小组由A、B、C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按平时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这样分在一个小组内就容易建立起A层次的学生教B层次的学生、B层次的学生教C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学习关系。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能促进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成绩差的同学没有明显的压力感和自卑感,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2)讲清规则和注意事项①讲解各实验品的使用方法:CaO、Zn粉、NaOH溶液、稀HCl、CuSO4溶液、蒸馏水试管、药匙、温度计、洗瓶、废液缸②观察实验现象: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③总结实验结论。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3)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燃料的条件和环境保护新能源的展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况;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发现式教学的意义

根据以上案例,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把抽象难懂的化学原理和性质变成可操作的实验,通过观察现象,不仅增强实验直观性,加深学生对事物性质和原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现事物新的性质和原理,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发现都是在实验中通过思考诞生的。例如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了“大陆漂移说”;伦琴在做一个既定实验时,“不经意发现”了“对着阴极射线发射的一块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幕(这个屏幕用于另外一个实验)发出了光,他为此发生兴趣开始研究,发现了“X射线”。众所周知,这些科学成果已经广泛造福于全人类。

发现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意义,广大高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实验时要不断创新和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更多的化学实验用发现式的教学模式开展。

作者:黄萍萍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第六中学

第10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意外生成;理性;预设;筛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先设定的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鼓励培养学生应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并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开放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导致课堂“意外”成为教学常态,如何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性认识宽容接纳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经验、个性特点等存在较大差异,看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变性、复杂性。更何况,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偶发事件、突况等都会导致一些始料不及的或超出老师预想的“意外”出现。我们一定要理性认识“意外”生成在教学活动中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宽容接纳并妥善处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

二、精心预设有的放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每个环节,每项活动都离不开课前的充分预设。预设和生成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前的精心预设。“生成因预设而精彩”。

1.“意料”之内的“意外”

许多对学生而言完全是“意外”的情况,但对教师而言很多是可以预设的,是在教师掌控之中的“意外”,但这些“意外”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更多、更大的收获。如①Na和CuSO4的反应,说明Cu(OH)2不能置换出CuSO4中的Cu,预设现象,有蓝色的Cu(OH)2沉淀,可是,在Na的量较多时,硫酸铜溶液量的多少和浓度不同时,有时会看到看有黑色沉淀,也会看到红色的铜。剖析实验现象,不仅可以复习Na与水反应实质,也会巩固Cu(OH)2性质;②验证SO2的漂白性时,让Cu和H2SO4反应,生成气体通入品红,首先褪色,继续通入又变红了,原因何在?顺藤摸瓜,了解反应与能量关系;③金属Na在Cl2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出现了大量黑烟。因为教材上明确指出Na与Cl2气燃烧出现的应该是大量的白烟,分析产生黑烟原因,从而加深实验操作细节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意外”都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列举的这些“意外”都是可以预设的。

2.“意料”之外的“意外”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故仅有课前预设是不够的,还必须与课堂随机应变相结合。对于一些偶发、或超出了老师预设的“意外”出现时,既不能乱了方寸,更不能熟视无睹。要求我们教师应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随机应变”、“当机立断”。有些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且对学习有干扰作用的“意外”。教师应巧妙处理,灵活应对,适可而止,避免节外生枝,喧宾夺主。对之可以幽默调侃,激活课堂,也可以说明情况,以后解决。任何“意外”如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导致课堂失控,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还会破坏教师形象,影响师生关系。

案例,如银镜反应,这个实验要求十分严格,如:试管洁净与否;氨水是否过量……会导致银镜反应效果不佳,甚至看不到现象;又如银氨溶液久置,反应机理更加复杂,如果学生对于一些新物质,如叠氮化银(AgN3)、氮化银(Ag3N)、亚氨基银(Ag2NH)等产生好奇,提出质疑,毫无疑问,已脱离本节课目标范围,即便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也不应一味纠缠,宣兵夺主。

第11篇

一、高三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误区成因分析

重复错误,指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作业中接触过相同的知识点或者相同类型的知识点,再次遇见时继续犯错。其原因如下:

1.缺乏良好的解题习惯,丢三落四、粗心大意。

例如:标况下0.1molCl2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这个选项在模拟卷中多次做过,但是仍有六位学生误选,让他们书写反应方程式,无一例外全部书写正确,让标电子转移时都恍然大悟。归根结底,学生在做题时过于自信,不能按部就班,看到比较熟悉的知识点就下结论,导致自我感觉良好而犯下低级错误。

2.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基本知识点识记不清。

例如:此装置可用于分离石油,分别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纯净物。八位学生认为这句说法正确。对于石油和煤的成分这个知识点,必修2和选修5都有介绍,石油是各烷烃的混合物,如果识记清楚地话,无需观察装置也能快速判断。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大量的习题中舍弃课本,远离教材。不管平时的练习如何,不管这个题目的考察内容如何,对于高考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以教材为主,这既是基础,更是重点。

3.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思维不严密。

例如:试题中要求说明NH3比AsH3沸点高的原因。学生的答案为NH3存在氢键,有的甚至认为NH3与水存在氢键。单独问他们氢键的概念,学生都能娓娓道来,但是做题时就出现漏洞。究其原因,不能很好地理清概念的应用范围,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造成知识点清晰,但分析问题的能力尚缺,归根结底还是思维不严密。

4.缺少耐心和信心,不能静心思考理清思路。

例如: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江苏高考连续多年出现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答题,计算反应速率、转化率和平衡常数。有些学生每当看到题目中大量的文字、繁杂的数据就心慌意乱,缺少耐心和信心,准备碰运气赌一次。比如考卷上出现的K值的求算,其实只要列出“三段式”,将平衡时的数据找到,根据公式求算出K值,就非常容易确定选项。犯错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不能理清头绪梳理思路。

二、高三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误区纠正对策

1.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教师要在习题讲评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到底是写价电子式还是电子排布式,是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等。这就要求学生将题目中的要求做标记,养成检查的习惯。如滴定终点的判断,只要指导学生彻底弄清什么物质滴定什么物质,分析清楚滴定过程,就会降低犯错的几率。

良好的解题习惯靠学生自身的积累,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只要平日里教师在解题时潜移默化地指导,强化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就一定能够看到成效。

2.以本为纲,回归课本抓基础。

对于高三复习,很多师生认为做题讲题即可,从而导致有些错误再三出现,难以纠正。其实,对于在课本上可以找到原型的知识,我们只要带领学生打开课本,稳固基础,就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迹。比如选修四18页测定锌与硫酸反应速率的装置图1,在习题中经常出现用图2误导学生。我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一个班回归课本,让学生对照题目找错误,一个班就题论题,结果在随后的测试中,回归课本的班级在这个知识点的错误率大大低于另一班。

教材是主线,是灵魂,高三复习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及时地翻阅课本,抓住基础知识,这样才能稳扎稳打,为高考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3.自主学习,勤思多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不懂就问。“问”应该基于学生一定的理解基础,否则,这种单纯依靠问他人而习得的知识是不能够长久储存在自己头脑中的。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在旁人的点拨理解知识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与完全依附于他人得到的知识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然后与他人交换意见,取长补短。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勤思练思维品质的好方法。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避免盲目听从导致理解不深刻的错误发生。

4.因材施教,抓个案,找典型,逐一突破。

第12篇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根本物理量

B.1摩尔氢

C.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根本微粒

D.物质的量是计算物质质量的物理量

2.加热1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A.58%

B.42%

C.36%

D.64%

3.配制体积为100ml、溶质物质的量为0.2mol的NaOH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4.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那么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A.()mol-1

B.()mol-1

C.()mol-1

D.()mol-1

5.VLFe2(SO4)3溶液中含有ag,取此溶液0.5VL,用水稀释至2VL,那么稀释后的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

6.以下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A.10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B.将1mol

SO3溶于水并配成1L的溶液

C.将0.5mo1·L-1的NaNO3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g水的溶液

D.标况下,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7.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分子,它由4个氧原子构成。液化后能量、密度都比普通氧分子高得多,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摩尔质量是64g

B.它是一种新的化合物

C.它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

D.1

mol该分子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8.以下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 ②所含粒子数 ③粒子本身大小 ④粒子间的距离,其中对气态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以下关于0.5molNa2SO4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含有3.01×1023个SO

B.含有0.5个Na2SO4

C.含有0.5molNa+

D.含有1mol氧原子

10.假设50滴水正好是mmL,水的密度为1gmL-1,那么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A.m×50×18×6.02×1023

B.

C.

D.

11.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响,生成H2

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质量可能是〔

A.2g

B.4g

C.10g

D.12g

12.实验室欲用晶体配制的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晶体

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容量瓶

C.配制时假设容量瓶不枯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13.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X与bg气体Y的分子数相同,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X和Y的体积之比为

B.同温同压下,气体X和气体Y的气体摩尔体积之比为

C.25℃时,1g气体X和1g气体Y的分子数之比为

D.等物质的量的气体X和气体Y的质量之比为

14.以下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

A.1

g

H2

B.11

g

CO2

C.8

g

O2

D.4.5

g

H2O

15.在KCl和CaCl2的混合物中,K+和Ca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那么含有1molCl-的该混合物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A.0.6mol

B.0.6NA

C.0.2mol

D.0.2NA

16.4

℃下,把质量A

g摩尔质量为M

g·mol-1的可溶性盐RCln

溶解在V

mL水中,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密度为ρ

g·cm-3,以下关系式错误的选项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ω=A/(A+V)×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1

000ρ

A/(MA+MV)

mol·L-1

C.该温度下此盐的溶解度S=100A/V

g

D.1

mL该溶液中n(Cl-)=

mol

二、实验题

17.现用98%的浓H2SO4

(密度为1.84)来配制480mL

0.2

mol∙L−1的稀H2SO4。

有关操作:①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冷却;④转移、洗涤;⑤定容;⑥摇匀。

(1)应用量筒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_____,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

(2)第③步中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

(3)将所配制的稀H2SO4进行测定,发现实际浓度大于0.2

mol∙L−1。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操作有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枯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D.将烧杯中稀溶液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烧杯未进行洗涤

F.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8.用固体烧碱配制480mL

0.1

mol·L-1的NaOH溶液,请答复以下问题:

(1)需称量_______g烧碱固体,它应盛在_____中进行称量。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序号)_____。

A.托盘天平

B.药匙

C.烧杯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1000mL容量瓶

G.500mL容量瓶

(3)假设配制0.1

mol·L-1的NaOH溶液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将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将NaOH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将烧杯内的NaOH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局部溅出瓶外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19.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的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在天平上称出27.8

g绿矾,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

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

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以下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根本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下图,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假设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

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________;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______。

(5)假设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

应________________。

20.某市售84消毒液瓶体局部标签如下图,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答复以下问题:

〔1〕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mol/L。〔保存1位小数〕

〔2〕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其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配制500mL

2.3mol/L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②取用任意体积的浓硫酸时,以下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__。

A

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B

溶液的浓度

C

溶液的质量

D

溶液的密度

③配制该稀硫酸过程中,以下情况会使所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大于2.3mol/L的有___________。

A

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B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C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D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参考答案

1.C2.A3.D4.A5.A6.C7.C8.D9.A10.B11.B12.D13.A14.A15.A16.D

17.5.4

500mL容量瓶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参加水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ACF

18.2.0

烧杯

F

D

19.①②④③⑤

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偏高

偏低

偏低

宣告实验失败,从头重新做

宣告实验失败,从头重做

20.4.0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