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拓宽德育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育体系;必要条件;综合素质;职业形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55-01
下面就提高中职德育水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基础,构建德育教育体系
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学生家庭尤其是学生家长密不可分,同时也受到社会就业氛围、环境的影响。中职学校要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作用的同时,花大气力,精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主动与社会、相关企事业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及时把握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要求、新观念,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要建立明确的工作方案,密切关注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保持与其他学校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班主任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面“镜子”,对学生能起到表率、楷模的作用。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其形象、地位甚至比父母还要高大,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要利用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多沟通、多谈心、多鼓励、多帮助,要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做好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班主任为“桥梁”,加强与学生家庭特别是家长的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携手教育学生,从而形成合力,营造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二、寓“爱”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不断提高学生德力的法宝
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是教师作为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执行者而承担的责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指导,确保进入我校的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将都能生存和发展。在学生生活和各项活动过程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父母般或是兄弟姐妹般关心他们,处处充满着无私的爱。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平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尚美、向善、宽容大度、有希望、有追求、有阳光灿烂心情的美好环境。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总是力争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是不断提高学生德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职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和感受,独立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过去种种原因又使他们充满了自卑心理。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逐步提出了帮助学生找回成功的自信和成才的愿望的德育教育思想。要求每位教师接纳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心理现状,认真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愿意去做的事情,即寻找兴奋点,逐步利用表扬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从普通的行为中获得自信,从优秀的行为中获得荣誉感,从对困难的克服和劳动创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安排一些低起点、小步走活动。例如,大、小型体育活动、晚会、趣味活动、特长一显伸手活动、技能节活动、各种常规达标评比等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而感受成功。
四、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拓展学校德育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为主要内容,着重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教育,逐步树立学生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法纪观念,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一是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全面、深刻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完成道德教育中的不同价值,并且通过体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能力是指技能训练以外的从业能力。主要包括对事物的认知和创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中职学校的德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要把较多的自由思考、 自由活动、多方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在教学秩序的适当规范指导下,学校的任务在于提供舞台,提供较宽松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去发展个性。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水平都得到全面的、综合的发展。
六、以职业形象的塑造为归宿,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 ----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 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一、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是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从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方面来说,中学生志愿服务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有效途径。13~18岁的中学生既处在叛逆期,也处在品德形成的关键期。故在中学阶段将德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发动学生无偿地为他人提供服务,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自我教育、优化社会环境等目的。中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青春活力和生命力,在传递志愿精神中也实现了文明的传递。通过志愿服务,引导中学生用具体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就学校德育工作而言,不仅需要传播知识与技能,更要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德育工作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而志愿服务活动能使德育形式多样化,这主要表现为四个“转变”:德育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德育过程由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德育方式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接受,德育内容由枯燥的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体验、沉淀,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能力,完成道德“思、行、意”的完美结合,而且拓宽了中学德育的空间,将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有效地渗透到志愿服务全过程。
三是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新途径。就教育方面而言,中学生志愿服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践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学生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深入接触到社会实际和人民需求,感到自己“被需要”,唤醒了道德情感和奉献精神,促使自己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志愿服务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主参与德育的过程,能达到帮助他人、提升自己、服务社会的效果。学生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甚至提升了承受压力的能力。志愿服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
一是整合校内资源,全方位开发志愿服务岗位。在校内设立中学生志愿服务岗位,拓展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调动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从教学活动、日常管理、体育艺术等方面开设学习辅导岗、心理疏导岗、图书管理岗、信息技术岗、教师助理岗等岗位,各岗位统一管理、各司其职,达到了“处处是志愿服务,时时是学习机遇”的效果。
二是整合校外资源,共建社会志愿服务基地。发挥区域化团建优势,完善供需对接机制,为中学生走M社区、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提供项目支持。走进社区:配合街道办、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学校所在地的环保宣传和环卫清洁工作,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及时劝解乱扔垃圾、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走进企业:与学校附近的地铁站、公司联系,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利用周末、寒暑假开展乘车指引、生产线体验、定岗实习等志愿服务。走进社会:与图书馆、交警队、老人院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充分挖掘学校周边景区的优质资源,建立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为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
三、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法
为高效地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切实可行的志愿服务方法尤为重要。
一是管理注重制度化。为了使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有效开展,必须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分为招募、选拔、培训、评价和激励四大板块。招募机制:包括信息、营造氛围、申请人报名、志愿者面谈、岗位确认等。选拔机制:综合考察动机、技能、知识、经验、特长,以及爱心、恒心、责任心等。培训机制:主要有集中面授、实践培训和远程培训等,旨在了解志愿服务理念和提升服务技巧。评估和激励机制:依据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认定记录的服务时间、服务成效进行必要的激励表彰,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开展团内评选表彰的重要条件。
二是管理注重长效化。志愿服务活动不是某个时间段的特有活动,也不是仅仅针对某个年级、某些群体开展的活动,而是一届一届传承下来的校园文化,更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也能自觉投入的活动。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已和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和学生个人的理念相融合。学校要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能参与一项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让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乃至使志愿服务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
三是管理注重特色化。立足于学校办学特色,确立志愿服务方向,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除了在校内设立志愿服务岗之外,还要建立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尤其是校外服务活动基地。这是学生的志愿服务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加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校内志愿服务岗由分管校领导一抓到底,由团委教师具体负责;与校外志愿服务基地有长期合作协议,由专人负责联系。根据学校所属的街道或社区,联系当地老人院、幼儿园、医院、公园、图书馆、志愿驿站等,建立长期的特色合作项目,如“交通安全指引”“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乘车”等。
四、结束语
播种“火种”
学校推行以重视个体的认知、情感体验和意志行为为特征的主体性德育,将真、善、美的“火种”植入学生心田,并内化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
序列养成教育,科学习惯培养
德育贵在养成。学校遵循“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制定《易三实验小学养成教育序列》,横向上,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分解为遵章守纪、文明礼仪、自理自立、勤学向上四个训导模块;纵向上,分解为一、二、三、四、五学段训导点,梯度分明。另外学校重课题引领,2011年学校《小学生诚信教育途径研究》被评为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十二五期间,学校又承担国家、省级养成教育课题的研究,科学有效地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深化课程德育,提高育人实效
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德育资源,努力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学校推出幸福课堂“六关注”,即关注学生、目标、学法、问题、训练、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健全了人格。
开发“教师即课程”资源。学校制定并推行《易三实验小学课堂德育实施意见》,从教师道德素养、语言素养、心理素养、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管理、自主合作教学方式六个方面开发“教师即课程”资源,让教师真正走进课程,成为德育课程的要素之一。
星级少年评价,多员化全面育人
学校建构了“星级少年”育人评价体系,实行动态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在班级评选出与学生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守纪星、礼仪星、感恩星、诚信星、学习星等十颗“星星”。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比,期末进行全校性的总结表彰。“星级少年”育人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入选了“全国德育一百例”。
点燃“火焰”
“火焰行动”中,学校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为依托,结合传统节日,借助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创设校园主题月。为培养学生懂得“关爱、创造、生存、奉献、科学”,学校创设爱国、环保、理想信念、感恩、法制、读书等8个主题教育月,每周围绕月教育主题设计系列子活动,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性情,修德励志,提高综合素质。
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学校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尊老敬老教育、热爱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开展各项传统节日专题教育,释放潜在德育魅力,提高德育实效。
特色升旗教育。学校以规范升旗仪式、创新升旗教育、开展升旗手序列活动为重点,探索出七环节升旗教育。开展了升旗手感怀、升旗手跟踪调查、升旗手专题会、升旗手事迹报告会等升旗手序列教育。学校特色升旗教育作为蓬莱德育模块在全国德育现场中推崇展示。
校园“四节”显魅力。读书节让校园弥漫浓郁书香,体育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健康运动的快乐和自豪,校园“科技节”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科技、探究的意识,艺术节让每个生命都展现风采。学生在校园节日里接受道德熏陶,提高综合能力,也在此获得了承认和尊重。
幸福“典礼教育”。学校打造“典礼教育”,每个典礼场面宏大、环环相扣、隆重热烈、感人至深,极大的引导着学生自信、感恩、向上。“入学典礼”“毕业典礼”被蓬莱市教体局作为德育模块向全市推广,并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活动中宣传观摩。
炫彩校园吉尼斯。为激发学生“挑战自我,冲击极限”的参与竞争意识,学校推出校园吉尼斯特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一分钟跳绳、转呼啦圈、水面浮硬币等吉尼斯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燎原”社会
德育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学校的“星火”德育燎原行动使教育最终成就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
优办家长学校。学校开设“父母学堂”,或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或利用家教光盘,组织家长聆听讲座。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校级家长会,两周举办一次班级“家长开放日”,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家长访校、家校论坛、家校联系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大节日活动等形式,提升了家长的育子能力。
“父母大讲堂”是学校开放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的新举措。学校邀请各行业“专家型”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课,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了解社会和学做社会人的的能力,同时拉近了家长、教师、学校之间的距离。
拓展德育途径。为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挖掘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学校开展星火德育“燎原”活动。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教育资源,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高校、走进军营、走进自然、走进社区”,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关注社会,学会健康、负责、智慧、创意地生活。
摘 要:主要对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致力于开拓初中德育教育新途径,希望能够给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新途径;探索
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及阳光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促进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综合素质的养成,使其具备我国新一代接班人的风采,承担起社会的使命。
一、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满足初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初中生现阶段最容易被外在的环境所影响,初中生很容易在判断的过程中失去方向,学生一旦掌握不好是非就会对学生的整个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也可能导致学生的命运就此改变。其次是为国家培育新一代的接班人,保证我国新一代学生不断健康成长,这是我国发展的新希望。因此,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非常必要,初中班主任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的健康l展。
二、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瓶颈
初中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一直是初中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对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现瓶颈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思想道德方面。初中学生因为年龄的特征加之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偏离正确轨道,走向了思想上的歧途。加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老人和家长的过度溺爱,生活习惯方面远远没有达到此年龄段应该具备的标准。对待家长、教师和同学之间不能保持基本的信任态度,更重要的是现在学生普遍重视物质生活,学生之间相互攀比,是否穿名牌、用名牌,而本该具备的拼搏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却不被看重。
2.心理健康方面。初中学生心智尚且不是很成熟,因此不能很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和问题,由于现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在无意识中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从而导致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大。这种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会对他们的性格造成深刻的影响,引发学生的自卑甚至是抑郁,这些心理问题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很多初中生选择叛逆从而逃避现实,通过选择网络游戏来缓解学习的压力,从而不断堕落下去。有些极少数思想较为偏激的学生还出现离家出走或者是自杀行为,从而给个人、家庭和学校都带来较大的困扰。因此,初中院校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开拓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1.加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初中班主任首先应该意识到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是目前最重要的途径,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不断地做好准备工作,进行细致的调研与计划工作,合理地选择合适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转化学生的叛逆观念。有些初中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新生力量,我们必须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从而转化学生的叛逆观念。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国家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3.灵活利用励志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志向。目前,班主任通过灵活励志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志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途径,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励志的故事使学生树立自己的志向也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梦想和激励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初中班主任通过针对学生展开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不断规范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人生理想,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开展初中德育教育的途径很多,核心就是通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快速养成。初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互动式德育教学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种模式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不断转变学生的叛逆观念,通过励志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志向,从而拓宽德育教育的空间,推进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思想道德教学 德育教育 有效途径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应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想品德课程知识,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又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以便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德育教学工作,让每位学生都能均衡发展,从而为我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由于初中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熟的阶段,就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大部分初中学生都会在学习中、生活中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如不加以引导,势必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德育教育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能够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分清是非观。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应该加强德育教育建设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1.深挖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
教材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加以利用,会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更能满足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学前,教师应该深挖教材内涵,提炼出合适有效的德育因素,再寻找一个切入点,加以引导。但由于德育教育属于情感态度区域,涉及范围较广,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课程课程,并结合学生的内心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呈现课程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教师的威严,盲目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只顾把课程内容灌输给学生,完全不顾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也没有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严重弱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思维,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与引导者。为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角色,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多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寓教于乐。譬如:教学前,教师先设计出几个探索性且导向性较强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也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勾画出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发挥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更是促进学生情感激发最重要的途径,从而使德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感情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在基于大纲要求和学生心理情况的基础上创设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用情入境,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用一种更加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器官,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为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譬如:讲解《举世瞩目》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唱国歌、表演节目等方式,都能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陶冶爱国情操。
4.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
有效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中,而应该尝试将课程内容拓展于课外活动中。譬如:在校园内,开展手抄报、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大部分学生都已染上了网瘾的恶习,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开展课堂辩论会,正方代表: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不应该玩电脑,反方代表,计算机能够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知识。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敢于发言的习惯,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让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德育是我国教育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教师应该深挖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身示教,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大力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以便将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于教学中,增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梅.思想品德课法律常识教育实效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虽然发展迅速,但自身还面临着很多新挑战。德育工作属于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健全他们的人格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以期获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树立大德育观,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曾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部门都要负责任。[1]”这表示德育工作属于大德育范畴,学校每位干部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明白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德育工作,事事都是德育内容。为此,高职院校党委必须将德育工作上升到教育工作的首位,明确工作目标,为构建健全的大德育体系打好基础。同时,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校风建设为重点,以素质拓展为导向,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后确定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并逐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在领导方式上要形成专兼结合、齐抓共管的“大德育”局面,具体来讲就是要以校党委为中心,党的基础组织与行政管理系统为主线,政工干部与德育教师为主要力量,全体教职人员与工会、共青团等组织要大力配合。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而且也能给人们留下鲜明的学校形象。要坚持统筹规划,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抓实践、抓社团、抓活动”的方式,加强思政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广播、院报等平台作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打造健康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校园内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学生喜欢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技能竞赛[2]。通过这些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建一些校园社团,既给了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发挥他们的特长,也能营造出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
四、采用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德育工作德育是对学生精神道德层面的培养,不同于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精神培养,德育的目的是指导行为,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从本质上来讲,德育就是对实践精神的培养,因此,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实践,贴近生活实际。德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德育的灌输、说教模式,而要积极整合德育资源,采用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开展的实践活动除了传统的讨论会、辩论赛、座谈会外,还可以多举办一些联谊型群体活动、基地实践活动、设计型的专题活动、专题型报告活动。通过活动参与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德育工作的力量,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五、建设网络德育工作平台
网络德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启迪思想、转变观念,指导行为与塑造人格等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自身的德育网络平台,拓宽德育工作面,提高德育有效性。对此,高职院校要根据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德育网站、网页来开辟德育工作新阵地[3]。比如,可建设本校德育专题网站或校园德育网站来开展德育工作。网站上设置不同栏目,贴上不同的内容,以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要根据高职生的思维特点,并结合德育工作的重点来设计德育网页,打造集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教育性为一体的德育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喜好来选择不同的板块,了解相应的内容,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加以关注与思考。这样学生从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达到德育美化灵魂、陶冶情操的目的。班主任、辅导员、思政教师可开通微博、博客或网络邮箱,便于与学生的沟通。针对学生在理想、就业、交友、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困惑给予指导与解答,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六、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德育工作者是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其综合素质对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产生着明显的影响[4]。可见,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组织保证。高职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引导他们学习相关知识,拓宽他们的工作视野,掌握德育工作的技巧与有效方法,提高德育效率。总之,高职院校要根据新形势要求与德育实际,逐步构建起各部门配合协作的大德育体系,为德育工作做好组织保障。同时,要与时俱进,加强创新,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与新手段,不断提高德育质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罗林英.浅析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52-55.
[2]管大伟.浅谈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9,26(33):59-60.
[3]陈薇薇.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9):16-17.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70-01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需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落实德育教育,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谈谈几点看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
所谓的德育教育,指的就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其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德育教学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道德观念存在的不足,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其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认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于:一是受教师教育观念的影响,二是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面对诸多的教育问题,只有不断地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而有效的德育渗透,能完善德育内容,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
1、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渗透
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由于现代经济浪潮的冲击,很多学生性格孤僻、心理压抑扭曲,不热爱自己的生命更不热爱生活。小学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有效德育教育活动的前提在于教学内容应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把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效的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渗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通过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语文的热情。
2、联系实际,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渗透
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有机地将德育引入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创新。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积极渗透德育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实践,有效选择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习得德育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例如:小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所以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这样,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在有效的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3、联系课外,在课外阅读中进行渗透
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的寓德育于语文教学的渠道外,我们教师还应积极的联系课外,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或是通过演讲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渗透于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如《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之类的读物,以培养学生自我献身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忍的意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并没有一种固有的模式,我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认真总结,不断吸取教学经验,不断拓宽教学途径,德育教育就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在当下,素质教育正在各个中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中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和创新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才的需要,从而,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可以更好地弥补这一方面的缺点。素质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己发挥的空间,它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但是,当下素质教育的开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地、认真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开展,然而,德育教育却是孕育其中的重要部分。
二、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德育教育的工作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第一,在软件环境方面要使是教师工作者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第二,在硬件环境方面要为学生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设备。然而,在当下所处的教育环境下这两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软件环境方面是一些老师没有经过一些相关专业的培训,再就是在硬件条件方面没有为中学生专门设置的设施。所以面对当下的德育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在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加强培养,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只有这样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条件才能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三、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原有的传统德育教育模式
中学生始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要实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突破,从学生的本身出发进行切身教育。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老师知识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言传身教,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一种固有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在个人的德育素质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仍有很大的欠缺。面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同时,也使得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促进了社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四、认识到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正确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德育教育的真正核心是要对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对学生的个人能力、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提高,让他们能够在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教育环境进行改善,还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学校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好地改善,因此,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处在核心重要的位置,必须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五、实时推行课程的改革,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
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课程方面必须要做出实时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在学科课程方面要对中学生的学科进行实时的改变,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能够浅显易懂而且能够更符合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其次,在环境课程方面要对学生本身的德育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德育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才能让学生能够实时实地地得到更好的教育。最后,要加强德育教育中的活动课程的改革,这就需要学校及老师和家长能够有很好的配合,学校和老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实现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合到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中去,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关键词】德育系统 德育信息 作用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22-02
德育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各具特定功能的要素组成的,德育系统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信息。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质量的保证取决于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信息过程,是德育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反馈的过程。德育的一切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由此德育信息在德育系统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发挥其功能,对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德育信息的特点及分类
德育信息是指在德育系统中和德育过程中得到利用、传递和转换的信息。德育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转换、交流、传递等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文字和人的行为。
德育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德育信息具有正确性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有时传递的信息不一定完全正确甚至故意传递错误信息。但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绝不允许教育者利用德育传播错误的思想观念,以致误人子弟。随着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日趋激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高科技和信息占有量的优势,利用信息霸权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针对各种政治思潮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教育者要始终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受教育者传递正确的德育信息。
2.德育信息源具有不固定性
在德育过程中,信息源是不固定的。从时间上看,德育信息既可源于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可反映现代伦理乃至对未来的理想信念;从空间上看,德育信息既有来自国际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对本国现实的认知;从主客体关系看,教师、家长、朋友能够成为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源头,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也能够成为受教育者的信息源。
3.德育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新旧价值观念激烈的交织、冲突,学校德育的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变化更加剧了受教育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受教育者的思想的多层次和千差万别就要求德育信息必须是多层次和多样性的,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德育信息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包括德育信息在内容上的多样性、德育信息在传输形式和渠道上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如报告、演讲、谈心、访问等。
德育信息按照其传递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四种:第一,知识性信息。如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第二,教育性信息。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第三,控制性信息,即教育者为保证德育系统的有序性,保证德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传输给受教育者的信息,如公民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准则等。第四,反馈性信息,即反映德育信息传输结果的信息。反馈信息是教育者将德育信息传输给受教育者之后,受教育者做出的反映性信息。如学生对老师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的评价、建议等。
二 德育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往往是由外部信息刺激开始的,当外部德育信息对青少年产生刺激时,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吸收、内化,然后把内化了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象化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实践行为。在社会舆论对这种行为作出评价后,青少年将会对评价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正是这样不断地内化、对象化,才把外在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对象化为外在的道德实践。因此,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中,德育信息的刺激是前提,德育信息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1.德育信息量的增大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辨别和接受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德育信息随着青少年获得信息量的增大而相应地增大。无论知识性德育信息还是教育性德育信息将会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进入青少年的视野。这些德育信息使当代青少年思想变得更复杂,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而且由于信息的铺天盖地使青少年无所适从,德育信息量的增大正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辨别和接受能力,使他们在选择中出现苦闷与彷徨,部分青少年甚至吸收了错误的思想道德信息,形成了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最终被误入了思想道德发展的误区。
2.德育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比较和选择能力
如前所述,德育信息在传输形式和渠道上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传统的传输渠道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而当前随着德育信息传输渠道的增多,一方面使青少年能多渠道、多层次地获得思想道德信息,弥补了单一信息渠道会出现信息不通的弊端,并有机会对不同信息渠道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比较选择,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有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之分,如果不同信息渠道传递的信息相左或是矛盾的,很容易使青少年出现思想混乱,再加上青少年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驱使,有时不愿听取正规渠道的信息,而喜欢听取非正规渠道的信息。如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的信息传输差别较大,需要教育者加以引导,才能使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3.德育信息传递速度的迅速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吸收能力
当前社会的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一方面使青少年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有关信息,能够随时掌握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变化的信息,大大地加强了青少年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信息的吸收速度;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传递速度快则容易导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中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因为及时的信息传递有时可能瞬息万变。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可能使青少年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 积极培育德育信息意识,不断提高德育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1.教育者要培育敏锐的德育信息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信息意识就是人类社会中信息客观状态在大脑中的能动反映。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信息利用效应。教师的德育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锐感,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特别是对有关德育信息的敏感度。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自觉地意识到信息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德育信息,并具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整合到德育工作中的意识。
德育信息意识的形成,主要依靠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排除干扰,有选择、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输德育信息,而且要向受教育者传授德育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传递的技巧,使其也树立起良好的德育信息意识。
2.教育者要拓宽德育信息收集的渠道
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过程。教育者通过对德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运用科学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将德育信息有效传输给受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觉器官。经过受教育者感官的接收、神经系统的传输和大脑的整理加工,逐步提高其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在德育过程中,信息是灵魂,具体、准确、丰富而及时的信息是提高德育工作灵敏度的关键。德育工作者只有随时掌握社会变化的信息,以及教育对象在此影响下的思想变动情况,才能将工作做在前头,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因此,采用现代技术拓宽信息收集的渠道,加快信息收集的速度是德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
现代社会获取德育信息的主要形式有:一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各类书籍、杂志、报纸;二是广播电视媒体;三是计算机网络。此外,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也应用于学校德育工作中。手机短信作为新型的信息互动方式,使用范围广、影响大,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思想宣传阵地。移动“飞信”的出现,为手机短信辅助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构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移动“飞信”可以使用手机或计算机与对方进行手机语聊、信息交互和发送文件,移动“飞信”具有免费短信无限发送功能。通过计算机可以给飞信用户快速、便捷地传送信息;如果对方不在线,信息将以短信形式自动转发到接收者的手机上,保证信息即时到达不会丢失。另外,移动“飞信”具有快捷群发功能,可以将信息一次性地发送给需要该信息的所有学生。因此,移动“飞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信息的传递”方面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有多方面的优势。
3.教育者要树立崇高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是否具备崇高的信息道德,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的立场问题。教师在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用的、有正确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以生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学生的信息,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判断评价信息的好坏。
4.教育者要提高对德育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德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有关德育信息的收集,更多的是对所搜集信息的分析处理,去伪存真。显然,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者可以获取数量庞大的德育信息。但大量的信息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有许多假信息、冗余信息。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控制处理。德育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德育信息的控制处理能力。只有对德育信息进行控制处理,信息才能转化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德育在此种信息运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教育者要坚持以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处理德育信息,对信息进行全面研究,并把关注点放在那些反映新动态、新情况、新事物和新见解的信息上。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德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40
1传统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人才培养,更是如此。德育教育是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及学生特点,遵循当代大学生培育规律,结合理论授课和第二课堂等有效手段,把一定的思想观点、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外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的教育活动。在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时代的变革、学生特点的变化、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均引起了高校德育工作一系列新的问题,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1高校德育工作定位模糊,价值体系混乱
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转型期的动荡造成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与重塑,传统观念与现代德育的文化传承与冲突、西方价值理念与中国特色德育理念的借鉴与碰撞,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受到质疑,这种质疑既有来自学生群体对于主流文化的不认同;也有来自德育工作者在当代高校“科研重于教学、教学重于德育”背景下的自我否认和怀疑;更包括学校建设目标中对德育工作的忽视,最终均导致高校德育工作定位不明确,教育目标不清晰。
1.2高校德育工作主体性严重缺失,学生参与度、认可度低
德育工作是价值体系内化的过程,这一个过程需要当代大学生的主动参与与行动。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德育工作单纯的理论授课及生硬的以规章制度约束行为等教育手段抵触情绪严重,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持否定和怀疑态度,认为德育工作就是枯燥乏味的说教,不认同不接受。学生参与度、认可度较低,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3高校德育工作重理论轻实践,单向传输缺乏互动,难见成效
在教育实践中,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理论教学,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主流观点、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是实践教育,由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负责,通过组织举办校园活动,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实践。目前现行的德育工作模式,无论是第一课堂的理论授课还是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都偏重于单向传输,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内容片面、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德育工作难见成效。
综上所述,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德育工作的需求,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解决高校德育工作载体的问题。
2高校志愿服务德育功能分析
主动性、实践性、感染性等特点使得志愿服务日益成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2.1志愿服务活动具有主动性,是提升在校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志愿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参与活动的学生具有主动性,是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选择的结果。这一特点使得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德育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德育教育,以在志愿服务中的个人体验为基础,用课堂获得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际行动,逐步树立起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政治意识和道德信念。因此,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体系,引导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提升在校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2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实践性,是高校德育工作模式的丰富和创新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受教育主体对于德育教学内容从认知、认可到践行的过程。只有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一部分,实现认知、认可到践行的统一,德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德育工作重理论而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对认可、践行的关注与实践不足,具有较强的“说教”色彩,显得内容单一、枯燥无趣,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志愿服务注重学生自身参与程度的特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相对于传统的德育模式,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德育工作做到了有主题、有组织、有主体、有活动,从原来空洞、麻木的接受到直观、亲身的体验,更具有实践性,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为高校开辟了新的德育模式,是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丰富和创新。
2.3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感染性,是建设先进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形式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是传递文明、爱心接力的有效载体,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计报酬、不辞辛劳、他们的所作所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感动受助者、感染周围的人,参与者和受助者乃至更多同学都会受到影响。志愿服务能唤醒并激活每个参与者、受助者内心深处的仁爱、善良等美好品质,在校园内传播“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使更多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心灵的成长和道德之化育,创建更加积极的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环境,有助于实现高校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的效果叠加,同时志愿服务的特性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是高校德育工作价值标准建设的重要体现。
3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施途径
为有效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功能,各高校应着重解决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项目运营、教学实践、资源整合等问题,进而实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有效推进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
(1)强化组织管理,促使志愿服务常态化,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解决高校德育工作组织能力的提升问题。第一,健全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完善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电子义工证推广与义工时系统建设工作,为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信息平台支撑,提高志愿者管理组织工作成效。第二,完善管理与培训制度,保障志愿者权益。在志愿者日常管理中,完善志愿者管理与培训制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服务技能培训与志愿者权益培训相结合,在保障志愿者权益的基础上为志愿者搭建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平台,在倡导志愿者服务奉献的同时先做好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促使志愿者变被动为主动,解决德育工作参与度低等问题。第三,完善激励措施,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作用。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学校评奖评优评价体系,使之成为评价指标,激励更多学生成为志愿者;将志愿活动纳入教学体系,以《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为基础,实行学分制,切实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作用,以此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改变高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的现状。
(2)拓宽组织建设广度,促使志愿服务项目化,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解决高校德育工作教育载体的创新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重点加强推行项目小组独立负责运作模式,以项目运作模式取代传统的由学校发起、老师强求、学生“被自愿”参与的临时性工作系统的管理机制,让更多骨干学生干部担任项目负责人角色,独立负责不同志愿服务项目的组织策划、志愿者招募、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帮助骨干志愿者建立起自己的工作团队与特色服务项目,激发其积极性,通过发挥骨干学生先锋带头作用,带动普通同学,引导志愿服务活动以骨干志愿者为主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转变,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为主向常态化活动转变,促使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解决好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平台问题,最终解决高校德育工作载体创新的问题。
(3)促使志愿服务专业化,通过志愿服务解决高校德育工作教学实践的深化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把志愿者专业技能、专业特长融入公益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使志愿者在服务中体验“学以致用”,从而帮助志愿者树立信心,加深他们对专业的认识,提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并通过志愿服务拓宽就业实践的渠道与平台,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以此解决高校德育工作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4)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志愿服务社会化,通过志愿服务解决高校德育工作发展阵地的优化问题。在探索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项目化、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社会支持,通过“校区合作、校企合作”,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向志愿服务组织开放更多公共资源,推动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形成社会功能,将志愿服务打造为一种新的组织化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机制和方式,解决高校德育工作发展阵地问题,也使得志愿服务活动更深入、更专业。
一、开展劳动技术课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应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技术课是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的劳动技术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受到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们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相对轻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选用的教材与实践联系不太密切,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设备也不完善,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相对较少。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技术课的重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二、劳动技术课能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
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为载体,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德育观念传授给同学,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劳动技术课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和主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把技术理性与社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劳动技术课将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劳动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因此,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光荣和艰辛,克服懒惰、散漫的毛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技术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
劳动技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不注重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劳动观念不强和动手能力较差。劳动技术课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课堂中讲解一下各种衣物面料的特性及不同洗涤剂的功能,同时利用不同的洗涤剂来洗不同面料物品上的污渍,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让同学们做记录,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洗涤。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技术课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这样就可以避免枯燥乏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授菜肴烹饪、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宾客礼仪等内容。由于男女学生感兴趣的劳动技能不相同,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比如,女生重点学习洗涤、烹饪等劳动技能,男生重点学习家电维修等劳动技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劳动技术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劳动技术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园艺、工艺美术、家电维修、烹饪、裁剪缝纫等,其中含有化学、物理、生物、几何等多种知识。劳动技术课能够使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通过实践,理论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种问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加强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首先是教材建设,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注重选用教材的思想性、先进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应当包含服务性劳动能力和工农业劳动技能两方面。其次,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基地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最后,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各个学校应当挑选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较高,动手能力较强且热爱劳动技术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一支从事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以保证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劳动技术课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趣味性和技术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劳动技术课在学生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培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劳动技术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