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诗的语言特点

古诗的语言特点

时间:2023-06-21 08:58: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诗的语言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诗的语言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初中 古诗词鉴赏 层次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48-02

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而对古诗词的学习又在语文课程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想要学好古诗词,死记硬背是起不到相应的效果的,但就目前的语文古诗词教学状况来看,教师采用的往往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法,这样一来,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涵义,更达不到鉴赏古诗词的目的,因此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然后再在背诵的基础上对古诗词达到更深入的理解,以至于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文章将根据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详细举例分析古诗词鉴赏教学的三个层次,希望通过分析,能够使初中生达到更好的鉴赏古诗词的目的。

一、对表层意思的了解

了解古诗词的表层意思是鉴赏古诗词的第一步。任何文章都是由基本的字、词、句组成的,因此想要更好的了解古诗词的表层意思主要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二是理清诗词的语句顺序。

首先,要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在这里我们需要做的是将文章肢解开来,先抛开文章的整体意义不谈,而是首先分析文章每个词语的意思。这里对词语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推敲这些词语在诗词中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整首诗词之前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其次,要理清诗词的语句顺序。

为求作品结构工整,诗词作者往往会运用一些独特的写作手法,这就难免会导致古诗词的语句出现错位的现象。在学习这种类型的诗词时,教师一定要明确指出语句中的顺序问题,以免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词造成影响。

二、对诗词进行深入分析

在了解了诗词的表层意思之后,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诗词进行分析。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使学生在了解了诗词的表面意思之后继而能够在诗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到作者写这首诗的意义所在。深入分析古诗词的涵义应从两方面入手,一理解诗词的语境,二是分析诗词的意境。

首先,要理解诗词的语境,对语境的理解一定要注意联系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这是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其次要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把握整首诗的语境以及作者的意图。以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为例,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在国家战败以后被俘,被逼写招降书,但作者断然拒绝的事,同时这也就是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联系上下文,在理解了每一个诗句的意思之后,将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来深入理解整首诗的语境。

其次,要理解诗词的意境。作者创作作品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整首诗表达一种意境,从而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同时使读者了解到自己的意图。同样以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为例。文章前几句着重渲染战败之后的悲凉气氛,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开始着重表达自己即使战败也绝不向敌人低头的爱国之情,最后作者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收尾,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表达的淋漓尽致,使人在读过文章之后能够深切的感觉到作者那种慷慨激昂的情绪和誓死不为亡国奴的高尚的情怀。

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诗词从语境和意境两方面入手,以使学生能够了解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候的心情,从语句中看出作者的情怀,从而对诗词达到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从艺术角度对诗词进行赏析

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最后一步便是从艺术角度对古诗词进行赏析,这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从艺术角度鉴赏古诗词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是分析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二是分析诗词写作的艺术手法。

要分析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古人在创作时,对诗词语言的运用是非常重视的,甚至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仔细斟酌,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其语言特点尤其值得我们研究。研究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诗词的理解,同时对深入的赏析古诗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古诗词进行鉴赏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在第一个层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初步的了解,以为学生深入了解诗词的意义奠定基础。在第二个层次,因为有了对诗词的初步了解,学生对诗词的深入了解便会变得简单一些。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便是根据对诗词的理解,从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方面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只要在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这三个层次进行,就一定能使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达到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海梅.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三个层次[J].语文学刊.2014(5).

第2篇

我们都知道,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讲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我让学生依据这三点去研读第二、三自然段,仔细体会课文语言上的特色。以下是学生研读后我们师生的交流。

生:“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句中的“出鸭”“鸭多”,语言简练,运用方言,富有地方特色,我们平时也会这么讲的。

生:“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突出了高邮咸鸭蛋的好,体现出作者对高邮鸭蛋的喜爱和自豪。

师:很好。你们发现了作者运用方言、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生:“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这句话中的“所食鸭蛋多矣”,文白夹杂,充满了淡淡的幽默。

师:不错。用“文白夹杂”来概括,很到位,体悟出作者淡淡的幽默的语言风格。

生:“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也是充满淡淡的幽默,引用古诗,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师:是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元稹《离思》中的诗句,写的是,只要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作者对咸鸭蛋的赞美之情也就尽在其中了。

生:我们组发现,“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也是文白夹杂,语言上也体现“淡淡的幽默”。

师:对了。我们平时在写作中如果适时穿插一些“文白夹杂”的句子,是能够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充满幽默感的。

生:“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里的“挖”“扎”“吱”“冒”等词语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普普通通的几个词语,就把孩子们喜欢吃咸鸭蛋的情形以及咸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这里汪曾祺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充分体现“平淡而有味”的特点。

……

品味完了汪曾祺的语言特点,接下来,我让学生模仿“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这个句子,写一段话,介绍岑溪的家乡小吃,写出它的特点来。

学生的兴致很高,有的写“三黄鸡”,有的写“河粉”,有的写“狗肉”,五花八门,各显其能。其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三黄鸡是岑溪独具特色的传统名鸡,因其毛黄、脚黄、嘴黄而得名。其特点是肉厚而皮薄,骨酥而肉嫩,不似别处的肉硬皮坚,味同嚼蜡。其味道之鲜美当居两广之首。

显然,学生已经能够学以致用了。

第3篇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疏言;显像;悟意;化言

古诗是文学殿堂中美丽动人的文化。要是古代诗人智慧的结晶,它蕴涵的丰富文化是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学习的宝贵财富,它对小学生的心智与审美的养成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一、目前小学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1过于着重释义而忽略内涵

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在教授古诗时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就是过于着重诗中某字某词的意思,导致一节古诗课变成了“词语解释课”。教师们认为古诗教学就是把古诗逐字逐句地翻译出来,认为这样能够便于学生理解,也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殊不知如此一来古诗的绝美意境往往被破坏,同时翻译成的白话文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2过于强调答案的标准性

一些教师向学生提问,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往往遭到教师的否定,因为学生没有说出“标准答案”。其实,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一些教师过于强调答案的标准性和唯一性,以致他们强行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学生,一定要把学生引到标准答案上。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想思考,觉得自己说的都是错的,从而,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3过于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古诗的意境美在于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与想象。但是现在许多教师为了更快速、方便地展示古诗中的意境美,便一味地利用多媒体课堂人工把古诗的意境展示出来。利用多媒体还原某些场景确实能够利于古诗的理解,但是次数过多且不加分辨地全部采用多媒体技术往往适得其反。学生的思维会固定在已给出的画面上,难以发挥自己想象。

二、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1疏言

疏言,就是要把古诗语言疏通,能让学生了解其语言大意。疏言不光是古诗教学的基础环节,更是一切语文教学的基础。古诗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在于其语言特点与白话文差别较大,其中运用的一些省略、倒置等手法过于难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不必做到对应每一句话、每个词,否则,只会让学生失去兴趣。

2显像

显像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把诗句转化为具体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诗句所要呈现的意象。

(1)媒体重现。教师适当地利用绘画、影视作品等艺术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可感的场景,还可以配合一定的音乐。

(2)语言描述。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加工尽可能地为学生描述出传神、生动的诗歌场景,学生再加以联想便很容易还原古诗中的意象。不仅能让学生把自己的联想描述说出来,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化言能力。

3悟意

悟意,就是感受和领悟古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一是感受意象,获得情感体验;二是在意象触发下,领悟意蕴;三是在领悟诗情意蕴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升华。但是,小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或是性格、爱好的不同,可能难以理解某些诗歌要表达的特殊情感。教师不要强求学生理解,要尽可能地多加语言描述,无论学生从中体会出何种思想情感都应尊重学生的个人体会,切不可因追求标准答案而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4化言

化言是指把古诗的表达内化,运用到自身的语言表达上。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教师可以提供某一语境,让学生用所学到的古诗来描述。这样一来更显得古诗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够联系所学古诗,并且加强对古诗的理解,也更容易接受。

上述四个环节为最基本的古诗教学环节,依次排列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也更利于学生去接受。但是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群体、学生层次、学生心理特点等不同的实际情况去做一些调整,教师只有灵活运用上述四个环节才能把小学古诗课上好。

参考文献:

第4篇

在考场中如何快速、准确地对古诗词进行赏析呢?你可以试着运用下面介绍的四招:

第一招:根据知识储备。推测写作背景。

诗词的写作和文章一样,往往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了解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写作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当然,在考场上一时很难对写作背景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你首先要在平时多阅读有关书籍,了解一些名作家的生平;另外。你可以结合作者的生活年代来推断他的主要历史经历,以此作为对诗词内容与主题理解的一个依据。比如,盛唐时国势兴盛。诗人多渴望建功立业。诗中多昂扬慷慨气慨。安史之乱后。国势衰微,诗作则多悲壮伤感;宋后期外忧内患不断。诗作多反映对收复失地的内容以及对统治者软弱的愤慨。

第二招:把握整体内容。分析诗词主题。

和文章相比,诗歌的写作语言富有更大的跳跃性和想象空间,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因此要力求做到抓住重点词句,连缀成较为完整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去理解主题。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从“匈奴”、“汉家大将西出师?等词句可以看出本诗的内容是与出击匈奴有关,而从“虏骑闻之应胆慑”中的“应”和“料知短兵不敢接”中的“料知”两词可知本诗是写,战前。再综合全诗内容来看,不难理解本诗表现的是汉军将士的高昂士气,和诗人对将士们的无畏精神的赞扬和对战争胜利的信心。

第三招:掌握一点术语。品味语言风格。

古诗词作者们往往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如杜甫的诗重对史实的描写,内容厚重,语言朴实。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李白的诗多用大胆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奇特,形成了浪漫的诗风;岑参的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李清照的词多写作个人情思,用语细腻精巧,形成了清丽婉约的风格;苏轼、辛弃疾的词则多用典故。抒写个人的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抑郁,词风豪放激越。把握诗词作者总体的风格特点,掌握有关术语,有利于言简意赅地表达对诗词鉴赏见解。

第四招:抓住重点名旬。点击精辟用词。

一首好的诗词中往往有一两个句子写作特别精妙。它们或者在境界上高人一等,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一反离别诗的凄凉伤感,表现了诗人豁达开阔的胸襟;或者在写作手法上有独到之处。如李清照的“载不动许多愁”,将无形的愁刻画得可知可感。这些句子因此而成为全诗或全词的点睛之笔。这样的句子在赏析时应做重点剖析。

另外,诗词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的凝炼,有时一个字、一个词的使用就表达了相当深刻的内容。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一任群芳妒”一句,“一任”写出了梅无视百花的嫉妒。凌寒盛开的傲然不群。对词语的分析是最能体现赏析的功底的,所以在答题时不要忘记这一环节。

以上是考场应对诗词赏析的一点技巧,但只是权宜之计。要真正做到准确地赏析诗词,并非一日之功,更多地需要平时的练习,厚积才能做到薄发。同学们应在平时多注意读、练、积累,才可能在考场上有出色的发挥。

第5篇

关键词:语感 诗情 诗境 情感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199-01

1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吟”。语言的品味必须伴随着大量的诵读和细细地品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再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每次读的目的不同,节奏、语感、情感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或是鲜明对比,或是层层深化。最后,熟读成诵。要做到学完一首诗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当堂背诵下来。通过反复诵读,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反复品味语言,以诵读作为基本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既深化了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2 品味语言,感悟诗情

语文教学中必须把握好古诗词以诗传情这一特点,必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2.1 抓住背景,深刻理解诗意

有些古诗由于其时代背景的独特,学生学习时空距离的遥远,光从字面上看,不容易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因此有必要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和真实情感。例如学习杜甫的《春望》时,先让学生了解作者本人的经历及本诗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困居长安,已到中年。有了这样的了解,然后再学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时,学生自然体会到诗人爱国爱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引起共鸣。

2.2 紧扣诗眼,理解诗词主旨

所谓“诗眼”,是指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或词。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就必须扣准“诗眼”作为突破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都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细细品味。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要了解诗人写此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诗中一个“爱”字即为诗眼,学生读诗悟诗时就要顺着这个“爱”字来进行。那么作者接下来要怎么描写自己所喜爱的这个春天呢?那就要看诗中作者抓取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来丰富诗意了。诗人选择了“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迷眼之景,动静结合,突现了春天之初的生机盎然以及作者对初春时节的喜爱之情。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怎奈一个“愁”字极尽诗人对王昌龄被贬后的不胜同情,欲将己之愁心交付明月,随友人同去贬所,从而体现了诗人对王昌龄的诚挚感情,所以这首诗是以凄迷之景写感伤之情。同样是情景相生的佳作,但却与上面所提到的以迷眼之景写喜爱之情截然相反。这是从诗眼中能抓取到的信息,同时也是理解诗歌主题的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诗词情感的感悟要和语言的感悟融为一体,古诗词情感的感悟,必须立足于语言感悟的逐步深化。随着对语言感悟的加深,学生对诗词情感的共鸣也在不断地升华内化。所以,作为教师就要重视处理好语言的理解品味和情感的体验熏陶的关系。

3 想象融合,体验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所以,我们要重视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

3.1 要从文本出发,拓展想象的空间

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把诗中语言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春望》,从读题开始,就让学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山河、草木、花、鸟、想象未“国破”前长安街头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色;再想象“国破”后“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满目凄凉的景色。边想象,边诵读,从景悟出了情。

3.2 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想象

教师也可以借助多种媒体组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这样更直观,更便于学生理解。例如:我们在进行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教学时,根据诗意展示一组画面,广袤无垠的大漠,汹涌澎湃的黄河,一缕烽烟、一轮落日。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来配诗句。学生一看到此景,马上就会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看到孤身一人行走在大漠上,就会配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看到“征蓬、归雁”,则会配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样一来,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4 想象诵读,再悟诗情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等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

5 同类拓展,纵向延伸

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大量阅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另一特点。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及原有教材内容、语言特点,适当补充教材,寻找拓展基点,注重其内在联系,相辅相成;层次分明,主次适当,举一反三,融类旁通,实现能力的迁移。从而优化整合资源,扩展古诗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6 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学习,不仅是一种语言的积累,也是思想、情感、形象等多方面的积累。所以,古诗词教学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作为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古诗词。教育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古诗词的教学结构可以多样,教学方法更是千变万化。但我们坚信在诸多前辈、专家的引领下,在各位同仁的教学研讨下所开展的古诗词阅读教学研究,一定会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兆群.诗歌教学论[A].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C].武陵:武陵学刊,1998 (1).

第6篇

1. 正确诵读诗歌,读出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2. 了解诗歌主要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3. 体会诗歌意境,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试一试:我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1・四川省成都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 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1・四川省德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 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1・江西省南昌市)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题目。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 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一听:我一定会深受启发!

本课时侧重于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方面的训练。一般来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诗歌具有想象丰富、语言精练、讲究押韵与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具体考试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从关键词语上着手,把握动词、色彩词语的含义与作用,品味词语的妙处。

2. 从关键诗句上着手,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写诗歌展现的画面。

3. 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4. 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等)着手,分析其作用。

5. 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着手,分析其作用。

6. 从作者的风格(浪漫与现实、婉约与豪放)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着手,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7. 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着手,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与音韵美。

本课时的知能点属于诗词鉴赏的难点,考试中普遍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古诗词常识欠缺,特别是涉及古诗词手法分析、语言特点、语言风格、文章结构等方面的专用名词术语,知之甚少,无法准确地使用诗歌鉴赏的术语来提炼概说其精妙;另一方面源于鉴赏能力不强,想象力不够丰富,对于要求创造性地描写画面类的题型,答题时往往缺乏形象的勾勒,流于干瘪的字词翻译,缺少美感。

要想掌握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表达技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准确把握古诗词的抒情方式。

诗歌往往都要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在情感的处理上,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常表现为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借景抒情是抒情诗中最常见的一种,我们要准确判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是触景生情呢,还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借事抒情,则主要表现为运用典故,抒发作者的情感。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个典故,说明自己遭贬时间之久,抒发了回归后对世迁的怅惘心情。

准确把握古诗词的描写方法。

古诗词往往借助形象来表达感情,而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描写的方式加以展现的,所以作为古诗词运用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描写,将是考试的重点所在。

我们要理清几种关系: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关系;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动与静之间的关系;点与面之间的关系;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之间的关系;等等。比如江西省南昌市的诗歌鉴赏第(1)题,考查的就是虚实之间的关系,诗歌尾句化虚为实,描摹乡愁的浓重。再比如,常建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以及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均使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环境的幽静。

准确把握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比较常见。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既增添了诗歌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又为古诗词平添了一份深远的意境,积蓄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比如李煜的《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人以丝的千头万绪来比喻离愁的纷繁难解,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寄托了作者的亡国哀思。又如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白发如此之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人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几组能代表萧条秋色的景物勾勒出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这一系列景物的铺排,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氛围,为“断肠人”作铺垫,烘托出游子思乡的愁苦心情。

准确把握古诗词的基本表现手法。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象征、对比、衬托、渲染铺垫、伏笔照应等等。正因为这些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诗歌凝练的语言才绽放出特有的光辉。

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言简与意丰之间得以联系起来的桥梁就是想象。比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一次实写,写出今夜的愁;一次虚写,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诗人想象的未来之乐,自然反衬出今夜之苦;而今夜之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现实与想象的交融中,我们领悟出诗人对妻子热切的思念。

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失去力量”。运用象征,可以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可以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使诗歌更含蓄,意境更深远。比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诗人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表现自己不与争宠献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此外,对比衬托的运用可以凸显诗歌的主体对象;渲染铺垫中可以创设诗歌的情境;重章复唱中可以增添诗歌的节奏韵律……这些手法的运用无不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抒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杨花”这一意象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__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____季节的一种__________的气氛。

(2) 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与尾联表达的情感相似的一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游从之,宛在水中。

(1) 这首诗各小节开头的环境描写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习作渗透

阅读和习作中应该学习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教学中要依据课文的语言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随文练笔,并坚持下去,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领悟习作技巧,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一、巧用文本,寻求习作基点

小学生习作的过程就是从仿到创的过程。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被文本束缚,而应该从文本中得到启发联想,挖掘课文中的习作素材,寻求习作的基点。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中,更要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包含的人文性、语言特点以及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仿写。

《我想》这首儿童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充满丰富的想象,是学生仿写的极好范例。在学完第一节后,我问学生:“你想把小手安在哪里呢?”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我想把小手/安在迎春花上。我想把小手/伸到星空……在我的激励下,学生仿写的积极性提高了。一节诗诞生了:我想把小手/安在迎春花上/采着几朵花儿/捧着一缕春风/唱啊,唱――/唱出声声春天的歌/学完整首诗后,我鼓励学生以《我想》为题,仿照诗歌的写法,把自己的梦想写成儿童诗,可以写一节,也可以写一首。这样的结合与训练自然而高效。

二、角色转化,创设语境

语境是伴随着交际活动开展而出现的言语交际环境。自觉利用语境,可以提高自己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技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语境来指导写的训练,使学生意识到读写结合是一种真实的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不是附加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历史故事……这些教学内容,若采用角色转化策略进行习作渗透,既可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文本学习的快乐,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完《负荆请罪》后,让学生根据这一历史故事,编写剧本,并安排时间组织课本剧的表演,学生在角色体验中习得语言,实现了读写结合。

三、据文改写,提炼语言

现行的语文教材编排中出现了多种文体的交叉,相同的内容经过不同体裁的转化表述,所收到的阅读感悟是不同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多种文体的转化,需要学生精读课文、超越课文,在转化的过程中进行另一种探究学习。改写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掌握了不同体裁的习作技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也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改写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古诗改写,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村居》等。这些古诗语言简练,内容给孩子很大的想象空间,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改写的过程,就如描写自己生活一般轻松愉快。儿童诗与记叙文、童话等文体也可以进行互换。儿童诗相对于古诗而言,故事情节完整,更加利于儿童理解和朗诵,学生进行改写并没有多大难度。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述“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达了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的心灵世界。我在教学这首小诗时,训练学生将诗的语言转化成叙事的语言,按照事情发生的原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编成一个小故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想象补白,加深感悟

教材中有许多留白:有时是故事情节之间出现的跳跃,有时是人物的心理活动留下的空白,有时是人物对话中的省略……而这些留白本身是有内容的,既可以是内容的衔接,也可以是情节的变化;既可以是文本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课文的新解。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留白开启想象之门,进行“补白”,这样既可以点燃学生发散思维的火花,又可以为习作训练架设阶梯。

比如,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我针对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即将枯竭这一现象设计了“大瀑布的自述”这一练笔环节,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让学生感到妙趣横生,乐于表达。紧扣文本留白处,加强知识积累,对学生习作能力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又如,在《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我利用文中的三处留白,引领学生思考,让学生任选一处练习想象写话:第一处,送蝈蝈时“我”会说些什么?第二处,盲婆婆在歌声中会看到怎样的大自然?又会想起哪些快乐的童年回忆?第三处,听着蝈蝈的歌唱,盲婆婆会对“我”说些什么?这样的写话,在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感悟的同时也拓展延伸了教材。

第8篇

一、要了解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

一般来说,实用文体如记叙文的语言生动、形象;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又各具风格,如散文的语言优美动人;把握住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特点,就为准确地进行语言赏析作了很好的知识储备和基础铺垫。

二、要明确语言赏析的题型

中考语言赏析题的题型主要有:

1 用词赏析:

赏析句子中词语运用之妙,如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中考试题第11题: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2 段落语言整体赏析:

赏析一段文字或整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如2006年广东省中考试题第12题: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3 选择性赏析:

从给出的几个句子中选择一个句子,进行赏析,人2006年南京市中考试题第19题: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从本文两个划线的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4 比较性赏析:

给出文中的一个句子和另外一个意思相同、说法不同的句子,进行比较,评出优劣,如2006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第23题: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

5 提示性赏析:从给出的几项赏析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或是填空形式的赏析,如2006年兰州市中考试题第16题“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就是填空的形式。

三、要掌握语言赏析的步骤

(一)明确语言赏析的方向。

要赏析的语言一般都有一定的特色,我们在赏析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赏析对象的特点,这就是语言赏析的方向。

通常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1 词语的使用是否准确、生动;

2 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如衬托、讽刺、欲扬先抑、前后照应等;

3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4 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如记叙中的议论、抒情、描写等。

(二)要掌握语言赏析的命题方式:

语言赏析类的试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指定语句,任同学们在文中自选。这类试题充分尊重考生对语言的独特感受,极具开放性和灵活性。一般要选择句式比较简单、特点鲜明、自己有话可说的句子。另一种是指定语段、语句让考生赏析。答这类题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围绕文章的中心回答问题,切不可断章取义或作孤立的分析。有时候,指定赏析的语句会有多个答题点,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赏析,答题时要考虑周全。

四、要掌握语言赏析常用的术语

进行语言赏析的术语有很多,如: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等,复习中要注意积累一些有关的术语。做语言赏析类试题时,答案的表述也有一定的套路。比如答“喜欢语句的原因”时,常用“第一……第二……第三……”这种形式来呈现赏析语言的思路和答题的不同角度;还可以用“我认为语言运用好的原因是……”作语言赏析的开头。

五、要明确语言赏析的答题模式

语言赏析的答题,可以按以下模式进行:

1 句子特点(选取用词、写法、修辞、表达方式中的一个方面);

2 所起作用(根据各类句子所起的作用来谈);

3 内容表达(结合文章内容和上下文说出产生的效果)。

不过,在具体赏析时,一定要真正地分析句子,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完全套用公式。答题还要注意语言的连贯,要表达出自已对句子的真切体会。

六、要把握语言赏析的切入点,语言赏析大致有以下几种切入点

1 抓关键词。关键词主要指在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使用,能够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如《春》中有这样一句话:“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中的“钻”字传神地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在赏析这个句子的时候,就要抓住“钻”这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进行赏析。

2 抓主旨句。主旨句或点明中心,或总结全文,或说明事理,或表达感悟,在文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往事依依》的结尾这样写道:“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这句话点明了回忆往事的重要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3 抓修辞句。主要指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这是最常用的语言赏析切入点。

①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②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增强了语言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情形。

③运用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进行强调;

如《伟人细胞》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做小事的人,怎么于得成大事?”,这句用了反问的修辞,加强语气,强调了做小事的重要性;

④运用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⑤运用引用的作用:增加文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如《往事依依》中的第四小节引用了许多古诗句,增加了文章的文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印本《千家诗》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

4 抓感情或含义深刻句。主要指文中具有强烈感彩和深刻含义的句子。它们在文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中心或升华主题的作用。

第9篇

一、明确阅读步骤

阅读诗歌时,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通读文本

要想通读,先看题目,再看作者,三看注解,最后才是读诗文。很多诗歌初看题目就可以知道内容,比如是托物言志诗,是思乡怀亲诗,还是送别诗。如《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这个题目,有很明确的信息:故乡人在外偶然相聚,而且是在客舍中,它的内容里一定有思乡怀亲之念,客居在外又有漂泊流离之感,宦海沉浮之痛,不忍离别之情。

问题是大多数学生不看注解,注解被忽略。教师一定要强调看注解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看注解的习惯,知道从注解中寻找信息。

2. 判断手法

分析语言技巧,包括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正常的顺序是,先找修辞,找不

到,再找表现手法,还是没有找到典型的表现手法,最后才找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定是有的。

很多学生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混为一谈,眉毛胡子分不清。如果学生能够记住表现手法的类型与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记住表达方式的类型及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他就可以像学数学一样掌握了公式定理。

诗歌中表现手法十分重要,常见的有: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一般在古诗中,描写细微的声音,如露珠滴落,石上泉水流动,秋冬鸟、虫啼叫,落叶的声响,鱼儿跳动等,就是以动衬静;而描写较大的声音,如竹笛响,牛儿哞叫,箫声,爆竹声等,就是以声衬静。教师让学生记住这些惯例,在分析表现手法时,他会一眼就得出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结论。

对比衬托。举一个最通俗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什么是衬托,问“很高的人和很矮的人走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胖子和瘦人站在一起什么感觉?”这里既是衬托,又是正反对比衬托。在影视剧中,墙上的钟哒哒哒发出很响的声音,为什么?这里的问题是,学生搞不清楚什么是正面衬托,什么是反面衬托。通俗的解释就是好的,同类的就是正衬,比如两个很高的人在一起;好的和坏的,两个相反的在一起,就是反衬。但是不同的诗歌,要做具体分析。

写景抒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歌典型的

间接抒情。诗句究竟是什么表现手法,在脑子里梳理一下有哪些类型,对号入座。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第一句记叙,同时写景,交代了时间、事件、环境,第二句抒情,情感的落脚点是“悲”字,交代了人物。

虚实结合法。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送别诗往往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明写送别时的情景,虚写送别后的情景,同时也是想象送别后的情景。学生记住了这个规律,只要一明确是送别诗,就可以基本上判断采用了虚实结合法。

表现手法是考的最多的,学生往往会判断失误,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既是比喻,又是想象,很多时候,一句诗既有修辞手法,又有表现手法。很可能学生只判断出比喻,不能够判读出想象。像这种情况,如果阅读题目问的是什么修辞法,只须要答比喻;如果问的是表现手法,就要回答想象。

表达方式只有5种: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在古诗中,描写、抒情是最多的,难得有直接议论的诗句,说明几乎没有,记叙是有的。在诗歌阅读中,很少有分析表达方式。

3. 分析手法

答题包括3点:什么手法、什么作用、什么情感。

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是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把湖水湖面比作白银盘,把远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明丽的美景,又是想象,把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盘,深绿色的远山想象成青螺,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明确阅读的答题模式

诗歌阅读题目的类型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意象类。判断是什么意象,结合原句分析营造了什么氛围,流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技巧类。判断手法,结合原句翻译和分析手法的作用,明确是什么情感。

语言类。概括语言特点,结合原句分析语言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炼字类。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翻译、解释分析作用、氛围,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举例理解阅读步骤和答题模式

诗歌的三大特征是语言凝练,音韵美,饱含情感。教师在教授诗歌阅读时,首先需要提纲挈领地告知学生,每一首诗歌阅读的落脚点都是情感,诗歌就是为了抒情。而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诗歌中通常都是间接抒情。

以诗人戎昱的《塞下曲》(其六)为例,分析诗歌的阅读理解。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VV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解,①VV(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歌的题目告诉读者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中的人物是将领、士兵,这类诗歌作者

对他们是颂扬、怜惜的情感,他们有报国、建功立业、思乡怀亲的愿望,这类诗歌的主旨往往是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VV”的注解可以帮助理解原句,“卢龙塞”是古地名,“烟尘飞至今”就迎刃而解,“烟尘”,借代的修辞手法,仗打得很久了,战争连年。

在这首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月”。“月”在古诗中通常表达思乡,可是有学生说“你怎么知道边将思乡?”这证明,学生连阅读古典诗歌最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但是,“月”不仅仅是表达思乡,它的含义还有:清高孤傲,不同流俗;感叹昔盛今衰等,关于这一点,老师须要给学生讲清楚,以免读诗看见“月”就是思乡。

首句为什么是“北风”?“白草”?因为东风是春天,北风是冬天。知道绿色的草,枯黄的草,也该明白白色的草是怎么一回事。凛冽的西北风中被霜打后又披着白雪的凋敝的枯草在瑟瑟抖动,可见天有多么冷。而胡人的马天天都来侵扰。为全诗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将七的出场作铺垫。

第10篇

关键词:想象意象 感悟意境 深化情感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一首诗是一支歌,一幅画,一段情。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最完美的呈现。教学古诗,要理解其词句、了解其大意,但更重要是引导学生从诗中领略诗人的丰富思想感情,感受诗的整体意境和神韵光彩。

一、借助媒体,渐入意境,感悟诗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古诗词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感知诗的大意,而且要调动学生已有的各种知识和生活体验将其与诗歌有机结合起来,对作者的感受过程进行还原,走进诗人内心,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出诗的韵味来,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怡情益智的目的。

诗的美在于意境,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包括由意象直接构成的“实境”和由意象诱发开拓的艺术氛围及审美想象空间,即虚境。只有由“实境”进入“虚境”,才称得上入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极其凝练地把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与无奈情态真实动人的展现出来。其中的“枯藤”、“人家”、“瘦马”等意象构成的是“实境”,而曲中渲染的、萧瑟的氛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空间则是越境。要想进入意境,单纯地展现意象是不够的,若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展现意象的同时,再配上徐缓忧伤的古筝曲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则能让学生真正进入意境,感悟情感。

教学古诗时,采用直观的手段,如绘画、表演、课件、影视作品等,将语言文字直接转换成鲜活的画面或场景,再配以切合古诗词情感意蕴的音乐,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再造想象,感悟意象,渐入诗境

读诗不仅要把诗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把诗的意味和感觉读出来,读出诗中的诗情画意。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较弱,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大脑的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这就是“再造想象”。例如刘禹锡的《望洞庭》,就是选择了日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对于“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样的优美意境,要想让学生理解“白银盘”、“青螺”,就不能就词释词,而应让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也可以让学生用笔绘画出“白银盘里一青螺”的优美意境。

在老师富有感染的引领与评价中,学生们不再是简单的对诗句的理解,景物已成为有生命的情感的载体,诗句呈现在学生思维中的是美妙的,有动感的画面,而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品诗,重在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想象画面,近而渐入诗境,体悟情感。

三、寻觅诗眼,再现场景,深化情感

每首诗都有精彩之处,点睛之笔,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关键的传神的富有情趣的字词句,只有启发学生细细咀嚼,用心感受、品味,才能让学生浸泡在情感的流波里。

对诗歌鉴赏来说,抓住了诗眼就可以说抓住了全诗的灵魂和精髓,它往往在全诗的节骨眼处,使全诗或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因此应当重视对诗眼的寻找和鉴赏。

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是整篇作品的诗眼,它往往是作品中的某一句或某一个关键词。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现出作者对权贵的高度蔑视和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增加了全文的思想含量,堪称全文的诗眼。再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将自己的痛苦遭遇和全天下人民的苦难生活联系起来,一下子拓升了诗歌的思想境界,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很多。 一句之中也有诗眼,它往往表现为作品中的某一个字,一句之眼往往更能表现出作者炼字的功力,并且有很多诗句就是因为某一个关键字的点化而得以流传千古、熠熠生辉。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本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不但生动准确的表现出了当时的情境,而且使全诗显得情趣盎然,具有了勃勃生机,这两句诗也因之得以“卓绝千古”。 因此只有正确把握诗眼,才能更好的理解全句甚至是全篇的意蕴。再如杜甫的两句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因气象宏大历来为人称颂。其中“垂”与“涌”二字可谓两句之诗眼,被前人称到“炼字精警无匹”,野阔天空,繁星在天之尽处,如垂直而下,颇为惊奇;大江涌动,高浪驾空,天上之明月似乎也在随江水而起伏,两句气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这样雄奇阔大的意蕴只有在对诗眼进行充分的联想和分析之后才能感受到。

第11篇

一、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鉴赏古诗就有可能因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演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让学生牢记诗歌发展的“一条线,两个点”。其次,还应对诗歌的格律知识有比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偶、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歌的特点:高度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二、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掌握诗歌种类的特点,有助于整体上理解诗歌。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围,侧重于歌咏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李白、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会。比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3.边塞诗 唐代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4.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鉴赏这类诗歌,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5.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叹,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而表现作者历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感之情。

三、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语言大致有这些类型:

1.清新 其特点是选用语新颖,不在俗套。

2.平淡 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其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 其特点是重在言行,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 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还有铺陈、激越高亢、清婉秀丽、平易隽永、质朴与靡丽、精约与繁琐、典雅与平直、含蓄与直露、阳刚与阴柔、雄浑与清奇、自然与壮美、空灵与艰深、幽默与崇高,等等。

四、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我们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五、表现手法

第12篇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摘要】中国古诗英译是当今翻译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由于翻译家们不懈的努力,对于中国古诗的英译已经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译本。然而由于语言本身的特点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古诗的翻译总是不能完全的传达原诗的音、形、意美。比较鉴赏杨宪益和孙大雨两位翻译家对李白诗歌“蜀道难”的翻译,我们发现两种译文各有千秋,但就诗歌的“三美再现”而言,杨译本在充分诠释原诗意义的基础上更好地向读者传递了诗歌的意境之美;尽管如此,缺憾仍是有的,这要归咎于古诗英译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关键词 古诗英译;蜀道难;译诗三美论;局限性

作者简介:李园园,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0引言

翻译不易,译诗尤难,翻译中国古诗更是难上加难。这是因为汉语言本身具有许多和别的民族语言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汉语和西方拉丁语系的差异,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以及诗歌语言本身的独特性,都给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译诗虽难,由于中国古典诗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且诗歌本身所承载的中国古典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古诗的翻译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整个翻译界的关注,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更为频繁的今天,中西翻译家们都在为更好地表现和传递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做着不懈的努力,也由此诞生了更多的古诗译本。

杨宪益先生多年从事中国古诗的翻译,尤其是唐宋诗词的翻译,成就显著,他的许多古诗译文都被收录在《朝花夕拾之中国古代诗歌卷》,其中李白的“蜀道难”这一“惊风雨、泣鬼神”之作的英译也在其列;孙大雨先生,中国古诗词翻译家,他的《古诗文英译集》里包含了他对传播中国古典文化所付出的心血,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也包括李白的“蜀道难”;本文试图以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的古诗英译“三美”论和翁显良教授的译诗理论为指导,比较鉴赏杨、孙二位的“蜀道难”英译,并结合汉英语言的特点来看古诗英译的阻隔点和局限性。

1李白的诗风以及“蜀道难”一诗的语言和风格特点

李白,中国盛唐时期诗坛上的泰斗级星座,被世人尊誉为“诗仙”、“酒仙、“谪仙”。他的诗歌明快豪放,雄奇飘逸,不拘泥于形式,多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为主;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往往自始至终都带着强烈的情感,体现着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其抒情主人翁的态度十分鲜明,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例如他的“蜀道难”,从开头的一连串惊叹,到中间描写蜀道的险峻,再到结尾再次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语言绮丽,气势磅礴,抒发了作者面临蜀道的惊异、惊悸、惊叹之情,读来给人以震撼心灵的美的感受。这首诗从形式上看不拘一格,韵律多变,句法自由;句式长短不一,参差错落,融散文句式和韵文句式于一体;句式自由但又不损诗意,反而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自然情趣美。意境上,这首诗立意新奇,感情浓烈,采用一咏三叹的写法,直接抒情,借反复咏叹蜀道之难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那阔达的意境、逼人的气势使人怵目惊心,叹为观止。因而翻译这首诗时,必须深刻理解诗人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用心感受并争取传达诗的声韵美和意境美。

2比较鉴赏杨、孙英译“蜀道难”

根据许先生的翻译“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三美”是译诗的最高标准。“三美”论认为保持原诗的意美最重要、最根本,音美次之,形美又次之,三者得兼最善。而“蜀道难”这首诗,由于其本身在韵律上不像以往诗歌通篇押韵,句式上又不限于纯粹的五言或七言,所以翻译时正如许先生的“三美”论所言,如果能够生动真实地传达原诗的意境之美,则可称得上佳译了。

以下我们从标题到诗文来鉴赏两位先生的“蜀道难”英译,文中“译文一”代表杨译本,“译文二”代表孙译本:

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译文一:

The Sichuan Road

WHAT heights!

It is easier to climb to Heaven

Than take the Sichuan Road.

Long ago Can Cong and Yu Fu founded the kingdom of Shu;

Forty-eight thousand years went by,

Yet no road linked it with the land of Qin.①

译文二:

Difficult Is the Way to Shu — A Pindaric Ode

—The Poem in Triple-syllabic Measures —

Yi-Xu-Xi!

How dangerously high and steep, the way to Shu

Is more difficult than ascending the blue sky!

Can-cong and Yu-fu, it is mysteriously unknown how

They began to found their remotely ancient state.

Since then for forty-eight millennia

It had been separated from the Qin terrain.②

一首诗的标题往往短小精练,直奔主题,“蜀道难”三个字正是整首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千古传颂的警句是贯穿全诗的基调,诗人一咏三叹,通篇都在描写蜀道之难,因而这首诗的标题关键就在突出一个“难”字。译文一中,只译了“蜀道”二字,可谓短小精练,但不足以表达原诗中所强调的“难”;而译文二所译标题采用倒装句式,突出强调了蜀道之“难”,而且后又解释了这首诗的诗体,虽然句式较长,略显拖沓,但却完整地表达出了全诗的主题。因而,就标题的翻译而言,以笔者拙见,后者更贴切,更能传达原诗的意境。

从诗歌内容的翻译来看,两种译文都是采用自由体译诗,很好地诠释了原文的意义,也符合原诗句式多变,不拘一格的特点。然而在语气和情感的传达方面,由于英语本身的语言特点,只能靠重读音节来体现节奏,而无平仄音调之分,故两种英译文都很难在语气上达到和原作一样的效果。由于李白天生性格豪放,长于直抒胸臆,直接自然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的“蜀道难”在一开始便接连三句惊叹,势如火山爆发,烈焰冲天,充满了炽烈的情怀。译文一采用了更适合于英文表达习惯的处理方法,直接用一句英语感叹句“What heights!”惊叹蜀山之高危;而且变换句式,通过反面比较说登天都比走蜀道容易,比原诗更增添了几分诙谐。相比之下,译文二将诗人直接发出的惊异之叹音译为“Yi-Xu-Xi!”,不能充分向读者传达原文的语用意义;另外中国人讲“比登天还难”,“登天”用climb比ascend更生动一些,而且Heaven也比the blue sky更符合以基督教为信仰的西方国度人民的思维习惯。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涂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译文一:

Westward from Taibai Mountain a bird track

Wandered to the summit of Mount Emei;

But not until brave men had perished in the great land-slide

Were bridges hooked together in the air

And a path hacked through the rocks.

Above, high peaks turn back the sun’s chariot drawn by six dragons;

Below, the charging waves are caught in whirlpools;

Not even yellow cranes dare fly this way,

Monkeys cannot leap those gorges.

At Green Mud Ridge the path winds back and forth,

With nine twists for every hundred steps.

Touching the stars, the traveler looks up and gasps,

Then sinks down, clutching his heart, to groan aloud.

Friend, when will you return from this westward journey?

This is a fearful way. You can not cross these cliffs.

The only living things are birds crying in ancient trees,

Male wooing female up and down the woods,

And the cuckoo, weary of empty hills,

Singing to the moon.

It is easier to climb to heaven

Than take the Sichuan Road.

The mere telling of its perils blanches youthful cheeks.③

该译文关于蜀道之“险”的描述,用翁显良教授的话说,基本上可谓“情信、词达”。作者这段描述性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一副副波澜壮阔的宏浑画图,那鸟道横绝的太白、峨嵋;那地崩山摧的悲壮场景;那天梯、石栈的陡峭途径;那耸入云天、令六龙回日的巍峨高标;那千岩万转,令冲波逆折的汹涌回川,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译者并没有过分拘泥于原文句式,而是抓住了描写性文字本身可以传神的特点,选用一些十分形象生动的英语小动词,例如“hook, hack, turn back, catch”等等,并采用更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简单句式进行翻译。这样,言辞上虽然不像原诗语言那样句式工整,韵律和谐,语气上较之于原文略显弱化,但如此处理更符合英文本身的表达习惯,而诗中意境也能够生动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上文中黑体部分,也是李诗关于蜀道之险描述的精华部分,译文充分显示了译者深厚的英文功底,并透漏了译者对原诗的充分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该译文中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一句的处理,即译文中的斜体部分。诗人此句采用的是夸张手法,以状山之高峻;以“坐长叹”的悲凉情调来渲染“畏涂巉岩不可攀”的恐怖气氛;而译文中以一个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Touching the stars, the traveler…”,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行人手摸星辰的误解。这一点上译文二表达地更准确一些:

译文二:

In the west, it connecteth Noble White Alp with a bird’s

Flight route, and joineth with the topmost peak of E-mei.

The earth yawned, the mountain crumbled, the five giants died;

And then heavenward steps and rock-hewn flights of stairs are thus conjoined.

Up above there is the highest clift for Xihe

To drive and turn his six dragons of the sun-chariot round,

And down below there are the clashing currents of the whirling stream.

Yellow storks could not fly over that and gibbons and hapales

Would be troubled by trying to climb up over it.

The Blue Sod Alps twist and turn in winding about;

They twine round nine times to form peaks and pinnacles while whirling forth.

They pierce into the sky; on them you could touch the brilliant stars

While holding your breath and pressing a palm against your breast for heaving sighs.

Let me ask you when you would turn back from journeying west-wards;

The fearful way and the sheer precipitous clifts are impassable

and insurmountable.

You would only see sad birds crying on old trees;

The males followed by their females round the forests.

You would hear the cuckoos wailing at the moon, gasping out their griefs on bare mountain crests;

The way to Shu is more difficult than ascending the azure sky;

The sad cries of the cuckoos would make their hearers hasten to become old.④

对这部分的翻译,译文二更像是散文体译诗。诗歌区别于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字的精炼,不管是韵体诗还是自由体诗,都是用最少的文字传达最丰富的意境。该译文在风格上不像前者那样明快、简练,少了些许诗歌的意味;而在句式上也不若译文一那般自由灵活、挥写自如,“地崩山摧壮士死”被译成了三个并列的主谓短语,按照原文的结构进行罗列,要讲明这其中的典故,还须加以注释。比较两位先生对这部分的译文,笔者认为,译文一更符合英文自由诗体的表达习惯,但若以散文体译诗,第二种译文则属佳译,因为他的内容更详尽,表达也更具体。

诗的最后几句话描述的是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诗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猛虎”、“长蛇”,是“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真是让人怵目惊心,不寒而栗。最后诗人笔锋一转,规劝行人“不如早还家”,再一次慨叹蜀道之难,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一:

Sword Pass is steep and narrow,

One man could hold this pass against ten thousand;

And sometimes its defenders

Are not mortal men but wolves and jackals.

By day we dread the savage tiger, by night the serpent,

Sharp-fanged sucker of blood

Who chops men down like stalks of hemp.

The City of Brocade may be a pleasant place,

But it is best to seek your home.

For it is easier to climb to heaven

Than take the Sichuan Road.

I gaze into the west, and sigh.⑤

译文二:

The Sword Steeple towereth high up over dizzy flights of steps;

Let one valiant man block the pass, and ten thousand others can-not go through.

It the keeper is not an imperil kin, he might turn out to be a wolf

or a hyena.

At morn, beware of tigers fierce; at dusk, look out for gigantic ser-pents!

They would grind their teeth and swallow blood, and butcher peo-ple like mowing down hemp.

Although the city of officials robed in gold-threaded brocade is a

city pleasurable,

It is better to forgo it for your own homes.

The way to Shu is more difficult than ascending the blue;

One turning to look west ward could but heave long sighs.⑥

形式上,原作诗歌不拘一格,不受格律和字数的限制,因而对其译文没有太多形式上的要求;译文一仍旧以其简单明快的译笔完成了从汉语古诗到英文自由体诗的转变,李白的反复咏叹在此译文中也以三个相同的句子体现了出来;译文二也完整地传达了原诗的意义,但句式相对冗长,各别字句的处理不像第一种译文那样形象生动,例如对于“猛虎”、“长蛇”之“磨牙吮血”的翻译,译文二取其字面意思译为“grind their teeth and swallow blood”不如前者所译“Sharp-fanged sucker of blood”后加一个定语从句来得自然明了。另外,由于汉语为意合语言,句子的意义常常不受严格的句子形式的束缚,因而主语常常省略;而英语本是形合语言,除了祈使句外一个句子中万不能没有主语;这样,在翻译主语很少出现的中国古诗时,一定要追本溯源地译出句子的主语。原诗最后一句话“侧身西望长咨嗟”是说作者自己向西方望去不禁长叹息,抒发的是作者自己的悲愤情怀,而译文二主语是泛指任何一个人的“one”,与原诗意义不相符合。

中国古诗英译的大手笔翁显良先生认为,汉诗英译要保持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色。

“这本色,一不在于词藻,二不在于典故,三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意象以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只要能再现原作的意象,不一定模仿其章法句法字法。”⑦

两种译文对“蜀道难”的翻译都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意象的再现也都比较具体完整,句法上译文一更灵活一些;但是就保持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色而言,原诗意境之美的传达在两种译文中都有所缺失,这是由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和英文诗歌语言本身的巨大差异造成的。中国古诗注重音美、意美、形美与韵脚,这点很难在以格律诗为主、没有平仄声调的英文中找到共鸣;而其特有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背景要译成其他语言显然也是非常艰难的,因而有“古诗的不可译性”之说。事实上,所谓的“不可译”也不过是翻译过程中很难完全保留原诗的风格和韵味。由此可见古诗英译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3古诗英译的局限性

理论上,译诗要实现“三美”才为善,但实际操作中,这“三美”的实现都存在一定的限度。

首先是音美翻译的局限。由于语言的特点不同,英汉诗歌形成音美的表现形式也大不一样。汉语一字一音,且永远以元音收尾,再加上平、仄、去、入四种声调,便可奏出变化无端的乐章;而英语由多音节词组合而成,词有音调起伏,音有长短之论,所以英诗的音韵美主要由轻重音交替产生的节奏和宽松的押运方式形成。诗歌音韵美的不同表现形式决定了古诗英译中能传达的音美只能是在译文中重新调整出基本合乎译文的韵律,正如杨先生所译“蜀道难”,只能采用合乎英文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这样,原诗中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声韵美便不复存在了。

其次是形美翻译的局限。古典汉诗的形美主要是诗体的建行形式美。“蜀道难”一诗虽然不像其他五言或七言律诗或绝句那样整齐划一,但在结构上,四言、五言、七言安排得错落有致,且多为对称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丝毫没有损掉诗的意味;而英诗的音步以发音为依据,且英语单词长短不一,这就造成建行形式长短不均的现象,如此一来,古诗译成英文时势必打破原诗的结构形式,虽说译诗最重要的是意境的传达和风格的再现,但由于诗歌本身的美是由音、形、意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才能表现出来的,若不计较音美和意美,只怕意境的美也很难再现出来。

最后,意美传译时的局限是最突出的。译诗要传神传情,而每个诗人的风格又是不一样的。李白的诗风热情奔放,雄奇飘逸,他的诗风是浑然天成的,是后人无法模仿的,更何况要用另一种语言再现李诗的风格,那更是难上加难。另外,每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都有其独特性,诗歌中经常引用一些典故,而且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这些都给诗歌的意境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

杨先生和孙先生都有着很深的英文造诣,且有多年的译诗经验,在中国翻译界久享盛名,然而其译诗之作也难免不能完全令读者感受到如原诗般的意境,译诗之难可见一斑。也许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译诗之难,难于上青天!

参考文献

[1]Yang Xianyi,Gladys,Yang.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5.

[2]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翁显良.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议之三[M]//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285-286.

[4]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中国文学出版社,编.朝花夕拾:中国文学古代诗歌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注释:

①③⑤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M].杨宪益,Gladys,译.

②④⑥古诗文英译集[M].孙大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