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时间:2023-06-21 08:58: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传播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必然要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也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读书、看报、听广告,看电视,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等,都属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如 “阿拉伯数字1、2、3、4……”,其实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商人带到西方(欧洲),西方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实这是文化的错位,这也是商人的一大贡献。由此可见,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是很难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及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2)人口迁徙――重要途径之一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南迁有三次。第一次是两晋之际的永嘉之乱以后,第二次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第三次南迁是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南迁。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3)教育―――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如: 2012年,全年共有来自184个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9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 、科研机构学习。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五位的国家我国在2012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8万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范畴,尤其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的学与教,从而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更加难舍难分地融为一体。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文化传播手段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优点或特点),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

三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古代中华文明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类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积极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

第2篇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10-02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1 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2 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

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1]。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翻译的文化意义,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虑。宏观可从文化层次上进行分析,而微观则是通过句子的构成来探究。在对语言的微观意义研究上,可从通过四种方式表现,即象形、映射、折射和暗示。我国对文字的运用手法极为丰富,人们在抒感、描写事物以及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通常会借助修辞手法加强表现效果,因此,在蒙汉翻译中,对语言修辞手法的解读将加强翻译的感染力,从而使译文更为生动。

3 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2]。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3.1 文化的凝聚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3.2 文化教化功能

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3]。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4 结语

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汉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乌恩巴雅尔.浅谈蒙汉翻译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5(20):140.

第3篇

树立正确观念

正视文化差异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前提。所谓跨文化管理包括跨越国界和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化管理。因此,承认并理解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识别这些文化差异点,这是增强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

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企业派去当地的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克服。潍柴集团海外子公司分布在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印度等不同的国家,所处地域、国度、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必然存在信仰、价值观念、语言、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差异。围绕集团海外板块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部门对派驻博杜安公司、法拉帝公司、北美分公司等海外板块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研,识别出这些文化差异点,共同确定了与海外子公司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及路径。

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客观心态。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要辩证地对待这种文化差异,在看到其不利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并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造契机。正是基于这一点,潍柴集团驻海外工作人员无论是从语言、行为还是饮食习惯等方面与当地不断磨合,在互相碰撞中取长补短。基于追求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管理风格、方法或业务技能上互相传授、互相学习;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互相交流、互相包容。

借助管理者队伍

在国际化的企业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因此在跨文化管理中必须要强调对人的管理,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从而使企业文化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强化派驻海外人员的文化领导力。每个海外子公司项目组都由经历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深刻理解潍柴文化内涵的公司高管主导,既能在工作中传递出潍柴的文化理念,又能积极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随着潍柴跨国并购整合的步伐加快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在驻海外公司高管的带动下,海外子公司主动加强了集团的文化交流。驻法拉帝项目组面向海外员工,传播潍柴文化;凯傲不断推广中文课,无论是公司高管还是管理、技术人员,都积极学习中文;潍柴北美公司积极学习潍柴企业文化;博杜安公司员工逐步接受潍柴文化,并主动要求穿上潍柴工作服;印度公司、法拉帝公司每年都组织外籍员工前来潍柴交流并进行专项的企业文化培训。在潍柴集团本埠与海外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集团文化融合的速度和进程在不断加快。

强化对派驻海外人员的文化专题培训。自2012年以来,潍柴加大了对派驻海外人员的跨文化管理培训,除国际化语言培训外,着重组织对派驻海外工作人员进行潍柴企业文化、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尤其是2013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多期国际化语言培训、跨文化沟通能力培训、面向驻海外人员的企业文化专题培训。这些专题培训着重围绕如何立足本职工作传播企业文化,充分发挥驻外工作人员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进行,其目的就是使派驻海外工作人员既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也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

创新交流方式

建设有效的文化传播、交流平台,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径。在跨文化的沟通中,只有搭建起多元化,具有贴近性和灵活性的交流平台,丰富活动载体,才能把集团文化宣传和渗透到海外子公司,形成一种正向影响力。

加强多层面座谈交流,促进管理团队文化融合。一是集团董事长每年都会倡导召开全球CEO大会,通过恳谈会、团队文化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交流,共谋发展大计。在2016年召开的潍柴大家庭恳谈会上,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印度等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团队成员一起敞开心扉,进行了开放式的文化交流,并在百米长卷上签名,祝福潍柴跨越百年。二是集团工会与海外子公司共同推动,促进多层面交流。每年法拉帝、凯傲、博杜安等公司工会都会与集团工会互访、座谈,而集团工会也主动推进,促进多个业务层面的座谈交流,起到了良好效果。

丰富企业文化交流媒介,搭建交流平台。一是面向海外子公司出版了企业文化海外英文专刊《潍柴人》。这是潍柴集团企业文化向海外子公司传播迈出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拓宽了文化交流、融合渠道。《潍柴人》共分八个版面,通过介绍集团的重要资讯、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理念、文化故事,不同国家、地域的风土人情,传递国内外各子公司信息,实现集团本部与海外公司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可以说,《潍柴人》出版的过程也是集团海内外子公司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二是出版《企业文化手册》(海外版),强化对海外子公司的文化传播。随着海内外公司文化交流的频繁,潍柴集团在面向博杜安、法拉帝、凯傲和林德等子公司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版了英文版《企业文化手册》,面向海外子公司员工着重介绍潍柴集团情况、潍柴文化、潍柴品牌等内容,促进文化交流。同时,借助《手册》内容整理和出版过程中的多轮意见征集,逐步强化对海外子公司的文化传播。三是建立海内外公司企业文化交流群,推动文化交流日常化。以海外项目组成员为纽带,借助新媒体手段,建立了文化交流微信群、QQ群,实现文化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在此基础上,各海外子公司也建立了微信群,就文化交流、管理协同等方面进行探讨。

创新文化活动,加强与海外子公司员工的互动。如何让海外子公司员工逐步了解潍柴,认可潍柴,是跨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灵活、丰富的活动是促进员工互动的有效载体。

为进一步增加与海外子公司员工的文化互动,潍柴集团支持海外子公司以“WE ARE ONE”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活动,如林德液压“骑行到潍柴”、印度公司团队拓展、法国博杜安公司卡丁车比赛、北美公司马拉松活动等。同时,借助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潍柴成立纪念日,项目组人员与外籍员工进行文化活动,增进了解。尤其是在潍柴成立纪念日前夕,中外籍员工一起录制祝福视频,共同祝福潍柴,逐渐固化成了一种仪式。

第4篇

衡水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依据现状主要是通过现已经存在和可以挖掘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环境人文资源作为基础载体,增加内容和形式,通过合适的宣传渠道和方式,达到对外辐射和交流的目的。促进衡水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关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龙头产业入手。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必然要抓住特色鲜明的龙头产业。以中尼文化交流为例,在1971―1985年的初创阶段,中国运用的就是“乒乓外交”策略,来带动对外交流,衡水可以抓住基础教育这个品牌,开展短期访学交流,或者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会议等项目,可以让每位校长遴选两名本校的学生,一道来访问。学生回去后,可以现身说法,更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二、初创阶段,可以试着从文艺、学术、体育等多角度,打开文化交流的局面。文艺、学术和体育是文化交流的普遍载体,范围广,辐射面大。衡水市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已经举办了四届,初具品牌规模,下一步应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和舆论宣传建设。文艺和学术方面可以广开渠道,以衡水湖的休闲特色承接各种文艺和学术交流活动,或联合衡水学院与文化局主动策划和创立几项艺术交流项目,如:衡水湖湿地画家写生节,湿地摄影界等等。旨在进一步推动衡水市的艺术文化交流与繁荣。

三、进一步拓宽渠道。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内容。使文化交流的规模、形式、数量都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京津地区文化艺术公司的合作,搭建与京津地区合作的新平台,将交流拓展到卫生、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领域。

四、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建议京津冀一体化,最重要的是将京津冀户口统一划归北京,这将从教育、经济、房地产等根本方面促进津冀的发展。

五、 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在文化交流的发展阶段,媒体意识一定要加强,要想在特色、品牌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强传媒方面的力度。

六、文化交流是一个系统问题。文化交流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零打碎敲、各个击破,但在理论指导上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相互统筹的战略纲领,谋求全局效应。可以组建一个专门执行委员会,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一整套文化交流战略。

七、文化交流是双向行为,无论是送出去的,还是请进来的,都要重视质量。

八、文化活动承办单位,要积极探索市场运作之路,把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积极主动地持续地举办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借鉴和利用国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扩大衡水文化产品服务的国内市场的份额。

九、要持续不断的改善文化市场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衡水文化交流产业和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衡水市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繁荣与发展能否上水平,上台阶,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参与与关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文化建设与交流提出了新的建设方向,也指出了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如文艺出精品、出人才的机制亟待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填空白、补短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还需要一批新的增长点做有效支撑;对外文化传播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对高新科技应用不充分;一些文化单位活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等。

衡水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要抓住十三五的大好发展时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效益,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创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着力推动衡水传统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要: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成为重要的课题。汉语热和奥运会为汉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典籍的翻译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的桥梁,是汉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典籍 翻译 文化传播

1.汉语文化传播的契机

统计,全世界有3000万人正在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全球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一方面表明汉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和商业语言的重要性正在增加;另一方面,对汉语文化价值的认识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目前,大多数外国人对

3.典籍翻译的现状

世界文化交流本该是双向的输人与输出,交流的双方是互为主客体,以双方各自对对方的需要为基础,以双方各自对这种需要的意识为前提。然而,过去的中外文化交流并不是这样。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约有3.5万种古典书籍,但时至今日翻译成外文的只有千分之二左右(黄中习,2007)。21世纪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合流的世纪,而且应当是从“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转向“以东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纪。马祖毅、刘重德、楚至大、许渊冲、黄新渠、汪榕培、郭著章、王宏印、潘文国、卓振英和黄国文等国内学者的有关著作与译著丰富了典籍翻译这一尚未完全开发的领域。然而,典籍翻译依然是我国文化传播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从总体来说,还没有有计划地、系统地、全面地通过我国自己的译者向国外的读者译介。

4.典籍翻译与传播的途径

跨文化传播学可以为典籍翻译提供许多理论的支持,我们在研究接受美学的时候,会讲到“接受视阈”和“前理解”的问题。任何人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都会基于他们的本土文化的“前理解”。实践证明,总是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和理论最容易被本土文化所接受,对

第6篇

在讲究软实力较量的国际传播竞争中,研究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自喻。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深度等诸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如:(1)运用思辨式研究方法的多,基于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分析的实证性的论述少;(2)一般性介绍多,有分量的著作少;(3)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者跨学科研究不够,限制了研究的深入;(4)研究中美之间跨文化传播的多,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的少;(5)国际间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的多,国内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的少。

[2]且至今国内尚无关于跨文化传播学的专门学术刊物,本土学者的论述专著也为数甚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一书的面世可谓是改善此局面的强有力举措。

本书编译者J.Z.爱门森教授是美籍华人,为复旦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博士,在周游世界、长期考察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引进国外教学模式,集中精力在浙江大学等国内名校开设用双语教学的《跨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比较研究与交流》等课程。同时,编译者还是国际发行的英文学术季刊《中国传媒研究》的创办人兼主编(该刊系国际上第一家全英文版的专注于中国传媒研究的刊物,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该领域的学术精英)。在教学和创编工作中,爱门森教授深感国内跨文化传播学科资料的匮乏与研究的薄弱现状,是以精心节选编译本书。书中选取了美国跨文化传播领域权威学者、东亚教育者和实践者、华人学者及非裔美国传播学教授的著述与采访实录,新见迭出,视野宏阔。书中所选文章各成体系而又具内在的逻辑连贯性,在东西方学术对话中建构起跨文化传播学科的批评理念,丰富了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内涵,打破了欧美跨文化传播独霸学坛的局面,展现了自由、开放、多元的学术气象。这对于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科的理论建构及研究方法的探索具有莫大的借鉴作用,且在与国际接轨和如何保持本土化风格上尤为显贵。

一、研究视角纠偏

在这个全球“范式”发生更替的时期,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的大多数研究领域一样,当代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有效性与等同性越来越多地在学术上受到敏感的非西方,尤其是东亚学者、教育者和实践者的质疑与批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欧美等国在经济上的霸主地位,笼罩在后殖民语境阴影下的东方文化一直被动地接受着西方世界单向度的文化输出,北美中心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也一直被视为是泛文化的、具普适性的特征而被单向地、不经批判地加以推广。但时至今日,美国的本土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反思:“作为一门研究领域,在美国和其他文化中建构和检验理论是跨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自始至终,我都坚信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包括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建立各种跨文化传播的理论。”[3]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一)、(二)两篇中,古迪孔斯特阐述了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历史演变,考察了跨文化传播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梳理回顾了跨文化传播的各种理论,如传播中的文化变异性理论、侧重跨群体/跨文化有效传播的理论以及侧重身份协商或身份管理的理论等,提出未来跨文化传播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着重强调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方法应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中”[4],“理论一旦建立,就应该将之置于其本土文化中检验,采用与本土文化相应的方法”。[5]

其实,国内也已有学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研究局限,姜飞在其所著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文中就曾提出“跨文化传播学发展的合适方向就是首先要对由殖民主义时期以来的奠基于西方人类学基础上的思维方式进行批判,在全面检索跨文化传播学到目前为止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机制的前提下把跨文化传播引导到良性的、客观的发展轨道上来,使人类文化的发展重新回归到自我积淀机制和跨文化传播双重作用、协调互动的轨道上来”[6],但缺乏进一步提炼模式和创造新说的能力。

与此相对,在《用东亚社会文化的视角与实践完善当代跨文化传播研究》、《人类传播研究的亚洲方法:回顾与展望》和《建立亚洲背景的文化与传播理论:一个假设性基础》三文中,东亚学者批判性地回顾了欧美中心传播学研究的不足(如过于强调以实践经验为依据的研究、缺乏历时的或者说历史的视角和方法),并对亚洲传播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和重新描述,较之以欧美为中心的传播学术研究,阐明了亚洲中心传播学术研究的涵义,形成亚洲中心传播理论范式的三套哲学假设,用东亚社会文化的视角与实践来完善当代以欧美为中心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中国有着五千年璀璨光辉的历史文化,华夏文明是炎黄子孙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源泉。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寻求富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概念、视角和预设是至关重要的。编译者的专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工而自然”的人文境界和人文理想》突破欧美中心共时研究的局限,以历时的角度、历史的方法挖掘跨文化传播的价值与重要性,从广袤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本溯源,廓定“工而自然”的概念范畴和历史生成,并结合实际强调“工而自然”的人文理想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现代意义。这一本土化的新颖创见在当下迷茫无序的业界研究中实为振聋发聩之音,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和奠基作用。

二、中观剖析与微观实例的结合

《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在宏观理论建树的文章之外,也有中观剖析与微观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和研究视阈。举凡高语境中的菲律宾文化到欧美等低语境中的媒介产业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艾滋、烟草等领域,均有涉猎,勾画出一幅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交流的宏阔版图,印证了跨文化传播的崎岖沟壑与艰难险阻。

《全球对话中的菲律宾的Kapwa:一种不同的与“他者”共处的政见》是中观剖析的范例,在研究方法上提供了跨文化交流中的一种非简化的知识建构。该文在演示有关Kapwa(意即一种自我和他着“互惠”的存在)的历史演变之时,强调它在菲律宾文化政治和传播互动中的意义,呼吁国际学界批判地审视这种知识建构的道德规范和政治见解。尽管菲律宾文化在世界上并不引人注目,在全球文化选择与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尚且存在着严重的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解码误读的问题。但从文化阐释学的角度来讲,跨文化交流就是采用己方文化视角去审视异域文化,并且在理解他国文化的基础上反观自身的文化。换言之,“与异域文化的接触过程是以面向世界的胸怀陶冶

自我的过程,是认识己方文化和异域文化的相互依赖性以及了解异域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7]的过程。众所周知,“每个人的自身认同都具有文化性,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视野,文化的不同性应该得到尊重。”[8]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另一种本土化的研究方法,或许该文能提醒我们注意他者传播的权益。

《网络广告之现状》、《美国电视网争取受众和广告主的策略》、《抗争艾滋以备抗争烟草杀手:媒体讯息、宣导及更多》这三篇可说是微观实例的体现。其研究方法是典型北美式的,注重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网络广告之现状》、《美国电视网争取受众和广告主的策略》等文中的大量数据均来自美国广电行业第一线,作者也是资深的业界人士,观点鲜明针对性强,其中的建议具备较强的现实可行性;《抗争艾滋以备抗争烟草杀手:媒体讯息、宣导及更多》属于健康传播的范畴,该文抓住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中国的具体状况写就,强调媒体宣导在预防艾滋病传染上的影响力,并极力主张亚洲的相关媒体宣导运动需要超越美国式的个体型研究范式。

反观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据学者调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集中于十大议题:翻译中的跨文化、商业中的跨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学作品中的跨文化、旅游与体育中的跨文化、教育中的跨文化、跨文化心理、不同文化间的比较、跨文化传播、艺术中的跨文化传播。[9]近年来,又增添了一些新议题,如城乡跨文化传播问题、信息研究、东西方媒体跨文化传播障碍分析、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等。相对来说,国内的研究现状大多集中在以文化、教育、交际为主的范畴内,大致以揭示表层现象、提出对策性建议为主要论述模式,理论建树方面乏善可陈,鲜有新见。事实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前沿进展一直敏锐地捕捉着时代变迁的敏感问题,观照现实正是其学术生命得以延续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推进力。在这方面,《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用的启示。

三、强调本土化的跨文化传播教学

跨文化传播现今已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显学,而在中国则刚处于始温阶段。体察各国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基本都以欧美的理论模型与范式研究为主。这一方面是因为鲜有东方理论和东方模式可供教育者使用,另外也是因为大部分东方学者接受的是西方式传播学教育,研读的是西方学术体系中衍生的论著,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在教学、科研中引进、应用和模仿西方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方式和方法。为了更好地推进跨文化传播本土化,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传播知识体系上进行积极探索,应当说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方式之一。

该文选有针对性地采访了美国两位教育专家――密西根州立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和霍华德大学约翰逊传播学院院长,两所院校在跨文化传播专业的教育形式上各有侧重:密西根州立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以学术研究为长,尤其在健康传播、信息技术和大众传播等前沿领域内领先;约翰逊传播学院致力于教育和培训合格的非裔美国人及其他有色人种从事传播事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特色化教学方式。学院舍弃美国主流教材,根据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自编教材,着力培养非裔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一教改举措成效显著,教材汇编所成《分裂的形象:大众传媒中的非洲裔美国人》一书于1995年被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评为20世纪35本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书之一。同时,访谈还涉及办学理念、学生就业、课程设置、师资配比等多方面问题,聚焦于特色化、本土化的教学思路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反观国内,当下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学科点越建越多、从业教师队伍日渐膨胀、学生人数急速扩张。然而掩藏在这虚假繁荣表象下的真实情景却是专业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教材西化、本土特色模糊甚至缺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警醒。

四、体例编排特色

《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虽由各自独立的15篇文章组成,相互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实则钩联繁复,具有内在的逻辑连贯性。整部文选的编排思路恰如开篇《世界文化和文化纷呈中的传播策略――一个致力于跨文化融洽交流的计划》所倡导的世界文化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一样,在局部精巧细致而整体兼容并蓄的基础上,构建起一套立体、交叉、开放的理论话语,并由此形成一个互文参照、前后应和、学养丰厚的思想场域。

编译者在精选优秀论文,架构体例的同时,始终以本土化理念统领全局。无论是理论话语抑或访谈实录,皆或隐或显本土化这一意旨,编译者意欲为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科贡献一己之力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跨文化传播涵盖领域深广,涉及众多学科,且极易滑入话语霸权、媒介帝国主义、后殖民等先在理论的误区,导致偏狭种族主义的论战。编译者在筛选过程中跨越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的鸿沟,以公正、客观、包容的姿态使“西学”东渐,以“对话”的形式应对西方显学的强势,以便最大程度地还原跨文化传播学科的内在文化视景。研读本文选,从背景介绍、书目注解直至某个细小概念的译法,编译者都力求还原真实并遍访名家。在国内众多的传播学译著中,该文选或许没有介绍系统的理论言说和名家流派,但它却涵盖了大量原创性的学术见解,理论思辩色彩浓厚,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与办学理念上也颇多新颖创见。

荷兰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皮尔森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有许多个经济中心、科学中心,以及更为重要的文化中心的多元性世界”[10],进入这个文化中心的前提条件是我们能否在传统文化中窥见一些与全球化趋势共融的的质素,并通过现代化手段使之发扬光大。同时,坚持“和而不同”的传播策略,凸显本土化特色,因为本土化就是最好的国际化!要达至跨文化融洽交流的理想状态,应如编译者在扉页上的题语:地球就象一叶扁舟,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运行。坐在这小船上的人们只有学会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平共存、同舟共济,这小小的宇宙船才能逍遥遨游于无限之中!

注释:

[ 1 ][美] 拉里•萨姆瓦等主编,麻争旗等译:《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 2 ]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2期。

[ 3 ]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 4 ]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 5 ]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 6 ]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期。

[ 7 ]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 8 ]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第7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翻译;异同;

前言: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通过翻译,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

1.文化交流与翻译

1.1有关文化交流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译界虽对此一直多有讨论 , 但并未取得共识。从翻译实践来看 , 不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历史上 ,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归化)的原则似乎是占了上风。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并逐渐向边缘学科广泛渗透 , 翻译理论界越来越注重把翻译放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 , 人们更多地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来看异化与归化问题 , 即把翻译不仅仅看作不同语言的转换 , 而且把它看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关系及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文试图从翻译的本质出发 , 通过讨论译者的使命 、读者阅读的认知过程及信息时代与全球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来重新诠释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处理归化和异化关系的总原则 , 即在不排斥归化法的前提下 , 尽量采用异化或异化加释义的方法来处理作品中含有文化色彩的语句。文字间意义的传达或功能的对等等方面的研究 , 而对意义与功能之外的因素关注甚少。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学研究的兴起及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 人们越来越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在他们合编的《翻译 、历史与文化》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 这一口号,这也标志着翻译的文化学派的正式兴起。在以后的几年中 , 他们又各自或一道陆续出版了几部专著来讨论翻译与文学 、意识形态 、权利及文化的关系。与以往翻译中的文艺学派或语言学派不同 , 文化学派是当前翻译理论界中具有相当强“革命”因素的学派 , 有人甚至认为他们的观点对以前的翻译理论具有“颠覆” 性。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翻译对于文化传播 、推动社会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 , 通过翻译可以引进新概念 、新文体和新的表达手段来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另外 还有一些翻译家如兰博和雷恩也推出了此功能。

1.2 文化交流中的翻译

著名作家于冠西说:“人类文化从整体来说,是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交流的产物。”不同文化的交流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环境氛围,独特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造就了不同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文化特色,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阻碍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给翻译带来一定阻碍和困难。因此,如何成功跨越文化阻碍,寻求恰当翻译策略,从而实现高质量跨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文化传播,是翻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翻译是不同语言社会的交流工具,通过转述语言文化信息,促进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和进步。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不同文化间的相似和差异。如果两种语言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表达方式大致相同,两种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会大致趋同,这种情况下,翻译就可以实现互译,保留原文文化色彩;如果两种语言社会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人文历史、、价值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注意,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范围和方式,制约着翻译内容的呈现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关键。

2 .目前影响翻译不同的因素

2. 1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等文化内涵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因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文化;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孕育形成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和词汇;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本民族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独特工具。由于受价值观念、社会风尚、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各民族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些不同的文化习俗也产生出内涵丰富的文化差异。因此,要重视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差异,把握翻译中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

2.1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等文化背景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客观因素。文化作品以整个社会为反映对象,用独特视角反映社会生活,形成浓厚而鲜明的时代色彩。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身处的地域环境,还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充分关注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才能充分了解作者传递的信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揣摩作者写作时心境,感悟作品深刻内涵。因此,不考虑社会时代背景对作品翻译的重要影响,就会产生翻译的文化偏差,无法保留和彰显源语文化特色。

2.3 翻译者的价值观念和语言功底等文化素质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作品翻译过程的主体,是两种文化的传播中介。不同翻译者,所翻译的作品意蕴和内容各不相同。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翻译者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和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翻译用语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翻译者要对原作品进行解读、评价、加工和改造,仔细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领悟作品的内容精髓,品味作品的思想精神,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文化传播和再造。因此,翻译者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是翻译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

3 .当前文化交流中翻译存在的问题

3.1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减少翻译语言障碍

今天,文化融合成为世界文化交往的发展趋势。作为开放的动态性系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渗透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吸纳、融合,增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增加了人们的相互认同。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翻译的障碍越来越少,语言沟通越来越顺畅。因此,翻译者要把握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强化保护源语文化意识,深度了解原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进文化融合,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

3.2合理恰当运用翻译方法,扫除文化交流障碍

翻译者是联结原著作者和译著读者关系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若以原著作者为中心,就不免会给译著读者带来诸多困惑和不解;若以译著读者为中心,就不免会失去原著文化特色。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灵活采用音译、套译、移植、译注、重创、摹仿等方法,找出传递文化信息最恰当表达方式,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或以源语或原著作者为依归,以原著内容特点为基础,采用“异化”或“直译”翻译方法,最大限度保留原著风貌和风格;或者以目的语或译著读者为指向,把握原著作者思想,关照译著读者态度,采用“归化”或“意译”翻译方法,促进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合。

3.3提高翻译者综合文化素养,增强翻译实践经验

翻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翻译作品质量的优劣。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要求翻译者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又要熟知两种文化差异;要求翻译者不仅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牢固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努力积累翻译实践经验。在翻译时谨慎处理文化差异,准确把握文化内涵,真实再现原文风貌,恰当传递文化信息,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文化交流步伐。文化交流是人类交往的产物,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次越来越深,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发展日益将整个世界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至最不发达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一历史潮流,都必须在这一浪潮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全球性的文化大交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文化受制于经济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协调、和谐、有序运转,走向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失衡,甚至瓦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又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决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它只有从其他文化中吸收营养,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否则就会变成“死文化”。古代中国非常强大,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后,中国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其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

人类文化史表明,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必然走向衰落以至灭亡。只有实行开放,不断碰撞和交流,文化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长盛不衰。古代日本比较落后,但它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吸取积极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明治维新”之后又积极向西方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基础并不很好,但战后积极对外开放,吸取别国的长处,取得很好效果。今天的美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能保持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引了来世界各国的大批优秀人才。党的之后,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并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成果。正反经验说明,文化交流是通向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音乐图书;出版活动;音乐文化传播

一、出版活动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出版活动是对以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等媒介承载的内容进行编辑、复制、发行(或网络传播)的过程。出版活动的主体是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并从事出版活动的人,出版活动的客体则是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如文学、绘画、音乐作品等,它们是出版活动的主要对象。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出版活动与文化传播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关系,它能够实现文化积累、促进文化交流、优化文化选择、推动文化创新,同时,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出版活动的发展。出版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文化传播是出版活动的最终目的。首先,出版活动能够实现文化积累。出版活动通过有形的出版物将无形的文化记录并保存下来,实现文化成果的积累,使优秀的文化成果得以传承。其次,出版活动能够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促进人们互通有无,促进文化发展并丰富其内涵。出版活动以出版物为载体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再次,出版活动能够优化文化选择。在出版活动中,为了达到文化良性传播的目的,出版机构根据大众对精神文化的实际需求,有目的地对文化作品进行甄别、筛选和取舍。最后,出版活动能够推动文化创新。出版活动是对文艺作品和内容加以整理、编辑、复制、发行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创新活动。

二、音乐图书出版的传播学特性

音乐图书出版是对音乐作品和内容加以整理、编辑、复制、发行,从而达到音乐文化传播目的的活动。它是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与其他传播环节紧密联系。从传播学范畴来看,音乐图书出版具有整体协调、文化导向、信息把关等传播特性。

1.整体协调

从传播主体上看,音乐图书出版离不开出版人与创作者、听众的沟通。与创作者沟通,是为了创造更好的音乐作品;与听众沟通,是为了发现市场价值,从而有目的地组织音乐作品出版。从传播客体上看,音乐作品与音乐出版物、媒体之间存在各种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离不开出版人对各环节和要素的协调。这种协调是由出版活动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决定的,音乐图书出版作为音乐文化传播链条的中间环节,是连接音乐创作者与受众的桥梁,它对音乐文化传播起到整体协调作用。

2.文化导向

作为一种精神文明产品,音乐作品的产生是创作者脑力劳动创造的成果。但要通过大众消费和认可,音乐作品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这种将创作者生产音乐作品与社会大众消费音乐作品串联起来的出版活动,就是音乐图书出版。音乐图书出版对音乐文化传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认为,音乐图书出版不仅传播了音乐文化,还集聚了音乐听众。音乐图书出版的文化导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音乐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与音乐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首先,音乐图书的选题、组稿源于受众对音乐文化的需求,出版机构应调研并获取市场对音乐出版物的需求信息,确定音乐图书的市场定位。例如,上海音乐图书出版机构联合美国威利斯音乐图书出版公司,制定“既富有文化品位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出版战略,结合“海派”出版优势与国际音乐文化出版音乐图书,满足了国内外对音乐文化的需求。其次,出版机构通过出版音乐图书,以优秀的文化作品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受众,并影响受众对音乐作品的消费。

3.信息把关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内涵各不相同,并非所有的作品都有传播的价值,因此,对音乐文化传播进行信息把关是很有必要的。音乐文化传播的信息把关责任主要由音乐图书出版来承担。在音乐图书出版的策划、选题、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负责全局把控和客观判断,对碎片化的音乐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低质量的音乐作品和内容,留下优质的音乐作品和内容。编辑的判断不是简单的信息选择,而是建立在目标受众的需求上,对出版机构的出版方针和目标进行把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判断还可能受到政治、经济、地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颇为容易。音乐图书出版对音乐文化传播的信息把关,一方面,减少了传播信息的数量,降低了受众的信息选择成本;另一方面,经过筛选的音乐作品会更符合受众要求。

三、音乐图书出版的文化传播功能

1.音乐图书出版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培养该国人民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审美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音乐不仅是一个艺术门类,更是文化产品的一种形态,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一连串符号和信息的组合,音乐作品产生之初是创作者进行创作活动的个体行为,如果它没有被传播,那么其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将得不到实现。音乐文化传播使音乐作品得以共享,并且渗透到社会群体文化中,成为一种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音乐图书出版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如同一座桥梁,将音乐作品、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传播客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链条,为音乐文化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音乐图书出版对散乱的音乐作品和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提炼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民俗等元素,生成符合大众精神需求的音乐出版物,并且进入文化传播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环节。可以说,音乐图书出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2.音乐图书出版实现传统音乐文化升华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与审美价值。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依赖于音乐文化传播活动。同时,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一方面有助于出版机构挖掘其深层内涵,集聚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和内容,通过编辑与重组生成音乐出版物;另一方面有助于创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多形态的音乐作品。音乐图书出版通过对音乐资源的创新再造,促进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音乐文化传播的价值,实现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升华。音乐图书出版不仅是对音乐信息、素材、作品的简单排列加工,还要进行一定的鉴别、筛选、分析、提炼,在加工的过程中,要去伪存真,保留音乐文化的精髓,发挥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可见,音乐图书出版对实现传统音乐文化升华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音乐图书出版与文化认同

音乐作为一种凝聚了特定语言、思想观念的文化产物,具有一定的族群特征,某个民族所特有的音乐文化是民族内部成员进行身份识别、情感维系与文化交流的纽带,并且能够唤起成员的群体认同感,这属于文化认同的范畴。文化认同是指群体或个体认可并接受来自群体外部的文化因素;新文化获得认同后会被内化为群体内部的社会准则和个人行为规范,并进行二次传播。文化认同是文化传播长期作用的结果,不是依靠个人能力就能完成的。当今社会,电视、广播、纸媒、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并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音乐图书出版具有文化导向特征,它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严格把关,并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以音乐图书为载体,将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得原本处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通过音乐文化相互理解与包容,这就是文化认同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机构,2005.

[2]王力博.传播学视野下的音乐编辑活动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2.

[3]杨浩,牛殿庆.出版文化对城市文化传播的促进与完善[J].宜宾学院学报,2014(11):116-119.

[4]李明溪.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传统音乐图书出版思考[J].传媒,2014(24):77-78.

[5]肖林霞.试论编辑出版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兰州学刊,2010(10):219-220.

[6]恽星.音乐编辑的内涵与外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第9篇

【关键词】跨文化 丝绸之路 传播学

一、丝绸之路

这条东西方贸易大道的开拓者是中国汉朝的使臣张骞。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通常指的是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为“丝绸之路”。

跨文化传播指的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它是一种文化的双向传播和交流互动,也是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跨文化传播中,同一性和差异性作为两种基本力量起着推动作用,由于人类共同的本质特征及共同面临的生存环境等因素,使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与共通性 , 这种“共享性”使得不同文化间有了实现传播的可能。差异性则是文化交流的原动力,文化差异固然阻碍了相互了解,但同时又会激发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产生了吸引力,在差异性的前提下 ,文化间才有了相互交流的必要和意义。

二、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现代传媒界已经发展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或许人们再也不需要经过长途跋涉穿越漫漫沙漠历经数年才能抵达彼国,人们需要做的只是轻点鼠标,即刻就可以在面前展现一幅异国风情。可以说,传媒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现代传播媒介本身及其所携带的外来文化信息,以其新颖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在传统环境中生活惯了的人们,他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被占用,社会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媒介变革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媒介环境。这种媒介环境的变化,对人的信息渠道和信息行为,尤其是对社会的媒介系统都产生一系列影响。”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在丝绸之路这条横跨多国的文化之旅上,必然充斥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之相伴的即是文化的冲突。以道德和风俗习惯为例,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道德思想和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当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就会出现冲击和碰撞。精神层面的文化冲突表现为受过不同文化熏陶和塑造的文化主体的审美价值、、情感方式、思维定式的成绩和碰撞。它是文化冲突中最深、最持久的部分。与文化冲突相伴随的是文化融合,它是跨文化传播发展的总体性趋势。文化融合是不同质的文化之间的交融整合。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个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在互联网、卫星电视等大众传媒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以多样的方式进行着。各种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交流、对话、理解、认同,直到交融、整合。

三、丝绸之路在今天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丝绸之路的传播是典型的跨文化传播,它跨越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媒介形态向空间偏向媒介的转向扩大了丝路交往范围、增强了丝路传播影响。就跨文化视域下的丝绸之路而言,其空间偏向媒介的崛起不亚于传播效率的革命。传播中时间和空间有了走向平衡的可能。传播学者英尼斯不仅认为媒介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之分,而且特别关注时间和空间的平衡问题。他认为时空平衡是一个社会走向文明并延续这种文明的前提,相反,不能达到时空平衡则是对文明的扰乱。

就跨文化视域下的丝绸之路而言,其空间偏向媒介的崛起不亚于传播效率的革命。媒介形态转向引发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流变媒介形态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需要和媒介技术的进步而推进,而媒介形态之变又能有效地修正传播机制。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中的时间偏向媒介的式微和空间偏向媒介的崛起,媒介形态由时间偏向向空间偏向转向,引发了传播路径由单线变为双线或多线、传播效率提高、传播影响范围扩大、传播中时空平衡有了可能等传播机制的流变。这种变化,深深地烙印在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一切成果之中,从石刻到文书,从金银到纸币,从低效到高效,从小范围到大范围,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具象的事物,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视图。

其实,跨文化传播是世界整体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全球性的交通、通讯和以互联网、电影、电视、广播等为代表的各种大众传媒的传播与推动下,使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跨文化传播也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各种文化以报刊、书籍、影视作品等形式,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广播等载体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传送,进入异域、异国的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的视野和意识中。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传播 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94-02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国家会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而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国家形象,而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为国家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合作伙伴。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渗透是整个世界文明史发展的过程,频繁的交流才能够增强彼此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间的和谐相处,减少误解和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一、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一门新型的跨专业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其的界定不同:从传媒学角度出发可以把一国在新闻传播中的形象视为其国家形象;从国际政治角度出发,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国家形象就是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民众心中的形象……本文比较偏向于吴富有先生的定义:国家形象是特定国家的内部社会公众和外部国际公众通过复杂的心理过滤机制,对该国的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以及所作所为)形成的具有较强概括性的、相对稳定的主观印象①。国际形象根据认识的主体不同而分为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而本文主要讨论国家的国际形象部分。

过去的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然而,中国形象的变化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国家对中国的看法还停留在20年前,充满着偏见和恐惧,中国经久不衰地被各个国家提及。而中国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徘徊于自卑与自负之间,时而充满民族自豪感,时而又缺乏安全感。如何消除他国的偏见,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二、文化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递给世界的名片。如今,飞速发展的传媒把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熔炉,文化的传播更加开放、多元和融合,不同的文化在这个熔炉中相互交流、借鉴,这是国家文化形象建立的过程,对国家形象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的文化对外传播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越来越注重文化战略,“中国文化年”和以孔子学院为基地的汉语推广战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截至2010年10月,全球96个国家(地区)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连续举办的“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美国中国文化年”等大型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好评。

但是与“中国制造”席卷全球相比,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幅度和影响力就小得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文化大国却非文化传播强国。中国悠久流传的传统文化固然具有深远的吸引力,但中国的文化传播过多地停留在京剧、武术、剪纸、唐装汉服等传统文化方面,使得各国对中国的印象始终停留在长城故宫和烤鸭身上,中国的文化传播就有着厚古薄今的倾向。与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文化输出相对比就会发现,渗入中国的外国文化表现形式多样,从影视、书刊、时装、快餐乃至迪士尼乐园,大多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很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相反唐诗宋词和孔老夫子未必能为外国人所理解。我们必须承认传统不等于现实影响力,悠久的文化传统必须经过“现实”的途径,进行创新、转化,才能成为软实力。中国必须设计一套全新的理念来向世人展示自己,这个理念并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而是借助于传统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形成一个包容万象的文化群体,让世人看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而不是一个传统而古老的中国。

2.与我们富裕的外汇储备相比,我们的文化产业处于“逆差”。2008年,我国文化产品引进与走出去的比例为7:1,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渠道还比较狭窄,我国输出的文化产品单价还远远低于引进的同类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占有13%,而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仅有6%。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图书主要出口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2005年,对美版权贸易逆差是4000:24②。中外交流的结构性逆差还体现在“点和面”的反差上。中国对外国文化的开放可以说是全方位的、面面俱到的,经过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很大程度上西方文化已经开始融进中国现代文化,影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相反中国文化在西方的普及基本上还只是蜻蜓点水,要么是空间上的“点”,比如中国文化符号都挤在狭小的唐人街里;要么是时间上的“点”,每年的春节、中秋这几天外国人才想起要大红灯笼高高挂。

3.文化机制不健全,没有统一协调的传播机制。改革开放以后,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归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新闻办、外交部、广电、文化部、文物部、商业部以及港澳台办等多个部门都有涉及,新闻办的领导作用很难体现出来。另外,从事对外文化传播的组织繁多,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的组织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整合。没有一个系统的文化战略机制,文化对外传播就很难有序进行。

(二)文化的对外传播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

文化的对外传播不等同于冷战时期东西两大阵营之间生硬地对外宣传,文化的传播主体十分广泛,不只是政府,还有民间组织,甚至每一个单独的个人都能够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就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说,其包容性和多样性对西方世界充满了诱惑,中国文化部举办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化年”受到高度评价,2002年姚明登陆NBA而在美国引发的“姚明热”,如今姚明已经是中国形象的明信片了。文化传播的目的不是生硬地输出本国文化以实现同化,而是加强交流和相互理解,是一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交流。与政治经济交流不同,文化的交流是一种情感的互动,是人类心灵之间的交流,是其他任何交流都不可替代的。

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制定了“文化立国”战略,本世纪初“韩流”开始横扫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不过十几年的时间,韩国凭借“韩流”成功扭转了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颓废形象。结合我国实际来讲,中国崛起的道路上“中国”不绝于耳,加上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和中国媒体话语权的缺失,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形象更是褒贬不一,甚至落后于中国现实。而有效的文化传播可以更加全面细致地介绍今日中国,使中国形象更加丰富和生动。

三、展开对外文化传播,建立良好国家形象

首先要打破文化外传播中政府部门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通过建立合理创新的机制协调好官方和民间的关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支持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以及个人的对外交流活动。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代表着中国形象。

其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只有把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够被广泛地接受,把文化产业化经营,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文化交流中来,中国文化就会随着中国制造传播到世界各地。恰如同迪士尼一般,不仅代表着美国大众文化,而且在对外传播中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但是我们也要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防止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最后,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争取话语权。传媒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中国大众媒体在国际上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制约了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新兴的互联网传媒是一个集音像图画为一体的多维传播工具,融合了纸质传媒和电视传媒的优势,是一条更宽更广的道路,要在互联网传媒中掌握话语权是成功的开始。另外传播过程中要尊重文化、宗教差异,用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在潜移默化间产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好感。

总之,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发展,中国要尽可能地减少国际社会上的误解和偏见,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中国文化资源,整合对外交流机制,用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向世界介绍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

注释:

①吴富有.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p4.

②赵启正.文化复兴是民族振兴的基础.上海:文汇报.省略.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 跨文化传播

一、全球化及文化全球化

根据吉登斯(Giddens)为全球化下的定义:所谓全球化,就是“某个场所发生的事情受到遥远地方发生事情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情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情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遥远地区相互连结,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①全球化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讲,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涉及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问题。目前世界对于全球化以及文化全球化的态度,基本上分为观点截然对立的两派。赞扬者宣称,全球化必将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使全人类共享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优秀文明成果;批评者断言,全球化必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事实上,在全球化/本土化,世界性/民族性这种二元对立模式中探寻民族文化有效传播的出路,只会把问题淹没在无谓的口水战中,而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的现实意义。那么,在两者之间有没有一个中庸之道:既充分利用全球化的资源优

势,又不会因为全球化而失掉民族文化的特质呢?

二、全球化裹挟下的民族文化

我们必须看到,现在全球化的显著特征是西方化,更明确地讲是美国化。在美国,麦当劳和肯德基被当成垃圾食品看待,在我国却拥有庞大的消费群,其中儿童和青少年占有相当的比重。对这些洋快餐的钟爱,在我国更多的是作为符号消费的一部分,成为某些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另外,好莱坞电影在中国丰厚的票房收入,出国热以及近年兴起的洋节热等都是西方文化向我国渗透的表象。我们不反对文化交流,但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我们给西方传达了什么。事实证明西方对中国很不了解,他们中一部分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张艺谋“红高粱”的时代,认为中国仍然贫穷落后,中国人依旧愚昧无知,因此文化冲突不断。2008奥运期间的海外圣火传递受阻,CNN对破坏活动的歪曲报道就是证明。这固然与西方批判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文化传统有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文化传播强烈的不对称和不公正。

我国所面临的西方文化入侵的状况,在发展中国家很有代表性。事实上,发达国家甚至美国的盟友,他们的文化处境也并不乐观,例如:

加拿大政府担心美国连锁书店巨头博得书店(Borders)不会摆放足够的加拿大文学作品,阻止其进入加拿大市场。法国每年要花30亿美元用于文化事业,雇佣1.2万名文化官员,旨在维护和增进独特的法国文化观。西班牙、韩国和巴西要求本国电影必须反映足够多的本土内容;法国和西班牙对电视业也有同样的管制。最近,印度甚至禁止进口可口可乐。②

三、文化全球化并非洪水猛兽

对于文化全球化,一些西方知识分子给予了相对乐观的期待,当然这些论述有为“西方文化侵略”张目之嫌,但有些论述却不无道理。

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aylor korn)认为,所有成功的文化都带有综合的特点,只有不断与外界保持吸收、交流的状态,文化才能持久更新,而不致走向封闭。割裂文明与外界的关系,一味坚守“伟大的传统”,最终只能伤害文明自身。当然,在文化交流中,相对弱势的文化可能需要面临更多的调整和转化。

另外,“民族文化”的概念也是值得商榷的。“民族文化”是指于“民族国家”而言,而环顾今日世界,除了朝鲜,韩国(朝鲜族)和日本(大和民族)等少数国家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大部分国家严格地说早已不是民族国家,我国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那么对于多民族国家,究竟哪个民族的文化才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呢?因此,现在之所以强调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是基于国家在地缘政治上的文化认同。

约翰・汤林森(John Tomlinson)发现: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人类的普适价值,传播的威力正在于此。对帝国主义文本的解读实际上是文本价值观和观众价值观协商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每一个帝国主义文本的理解,都是在本土价值观的作用下进行。观众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来得主动、复杂而有反省批判的能力。③文化弱势国家的民众,他们的文化价值对于外来文化的操纵与入侵之抗拒能力,比许多媒介批评家的想象高许多,而阿芒・马特拉们实际夸大了文化帝国主义冲击的严重性。

以上论述无疑是精辟的,文化全球化除了带来文化的同质化,也给我们每个人自身提供了多元的文化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多样性是增加的。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构想,在文化上已经或正在实现。

四、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与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共享和互动过程相关联,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以及人类各个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人类的生活始终离不开跨文化传播,它总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④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曾指出的,“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纵观跨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无论传媒科技如何发达,最基本的传播载体还是符号。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指出,“符号的意义受主观感受的影响,可是这种主观的感受虽然随个人而生,在本质上却不随人而异,因为这些感受系针对符号而发,而符号的意义,只有在文化成员彼此同意之下才产生一定意义,也就是所谓的‘相互主观性’”。⑤那么,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形成这种“相互主观性”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打破现有的全球化/本土化,世界性/民族性二元对立之局限,不保守更不走极端,而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包容的胸怀,面对、接受、处理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拒绝它无异于自绝于国际社会之外。面对文化全球化首要的是更好地了解自己。文化交流从来就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双赢的问题。

第二,文化心态在文化交流中处于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它的隐含性格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书中认为,文明发展在现今阶段呈现的格局,是西方文明由于种种历史缘分在人类文化传播中主要处于“文化施动者”的地位,非西方文明则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处于“文化受动者”的地位,受动体民族在处于施动者地位的民族或国家面前往往存在自卑感。2008奥运期间,CNN对的不实报道曾引发海内外华人的强烈反弹,国人的爱国热情固然值得肯定,但也暴露出文化自卑的隐忧。客观地说,我们抗议西方媒体目的在于获得西方主流民意的认同,但当一方在试图获得另一方认同的时候已经证明了文化上的不平等关系。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作为软实力的文化自信心也应逐步培养成熟。

第三,文化交流在“全球化”作为一种话语被提出之前就广泛存在着,要以史为鉴,在过往的历史中寻求化解文化冲突之道。历史上文明的融合或生成从来就是在冲突中展开的。作为文明载体的种族或民族的创生也在冲突中进行,或者说在冲突中融合而成。华夏民族的祖先由炎黄两族融合而成,而炎黄两族也是在众多原始部族的冲突-融合中诞生的。另外,连民族认同极强的犹太人在其早期历史上也经历了多种血统的冲突和交融:古代叙利亚地区长期以来便是种族和文化的大熔炉。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看对待文化交流中的冲突,我们不应只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而要用理解和包容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结语

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拒绝全球化却大可不必,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说过:“推广一种唯一的文化模式将是灾难性的。”我们相信,文化全球化最终呈现给人类的将是一幅美丽而多元的文化图景,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将会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以其博大精深的魅力赢得称道。■

注释

①参见Giddens,Anthony,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Polity Press,1990,69。

②[美]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③[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④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第12篇

古代中国沿着丝绸之路的海外贸易是当时物质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纵观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贸易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先导,丝绸之路是在古代东西方贸易往来驱动下形成的贸易路线,进而成为文化交流的路线。商人历来是文化交流的先锋使者,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古阿拉伯人不畏艰险往返于中国与西亚、欧洲、北非等地,唐代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则在《道里邦国志》中,列举了从中国输往阿拉伯世界的商品有素绢、彩缯、金花锦(销金缎)、瓷器、物、麝香、沉香木、马鞍、貂皮、肉桂、姜等。

阿拉伯商人将中国的这些物质卖到了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也随之带去了这些物质所附着的中国丝瓷文化、中药文化、饮食文化等。正是因为中国物质文化以贸易为首要传播途径展现在世人面前,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也从物质开始。从丝绸之路上各地对“中国”国家的称谓便可以了解,古希腊人把中国称为“赛里丝”(Seres)——“丝的国度”,古印度书籍《治国安邦术》中出现了对丝的描述,将丝称为“中国的成捆的丝”。这些名称说明这些国家对中国最初的理解和认识源于丝绸这一物质。古代中国瓷器经陆海两条路运到伊朗,至今伊朗人仍把瓷器称为“秦尼”,波斯语意为“中国的”或“中国产品”。“中国”的英文翻译为“China”同时也具有另外一个意义,即瓷器。可见,在中国古代瓷器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即为“生产瓷器的国家”。由此可见,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途径,中国的丝瓷等物质文化成果传播至各国,也使各国将“中国”理解为“丝瓷”的国度,使“丝瓷”成为了古代中国的标志和文化符号。因此海外贸易是物质文化传播的传统路径,也是重要路径。

二、“文化中介”是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过程显示出锁链型的特点,中国(主要是两汉、隋唐)物质文化传播主要沿着以下路线:中国阿拉伯(北非)欧洲。因此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中介,如古阿拉伯、古罗马等,这些文化中介对中国物质文化成果中转与加工,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上的古阿拉伯是重要的文化中介,阿拉伯人充当了文化中介者的角色。由于中国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丝瓷等手工业生产虽然发达,但是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却主要不是中国人,而是阿拉伯人。在唐代以前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中,阿拉伯人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先运到巴格达东南约20英里的塞琉西亚(Seleukia)和泰西封(Ctesiphon)后,再分两路:一路经两河流域北部至安条克(Antiochia),再运往意大利等地;另一路经坐落在叙利亚沙漠中一块绿洲里的帕尔米拉(Palmyra,又称塔德木尔Tadmor)运到大马士革,为提尔(Tyre,即推罗,今称苏尔Sur)、西顿(Sidon,今称赛达Saida)等地的丝绸印染业提供原料。”

或者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在阿拉伯半岛的海岸中转,再运往罗马或埃及。不只是丝绸,其他中国物质文化的成果如中国瓷器、茶等也是沿着丝绸之路销往阿拉伯世界,并中转到欧洲或非洲。海上丝绸之路上古罗马帝国的亚历山大城也可称为文化中介。它是当时的服饰与时装中心,这里决定了流行服装的款式与质地,时尚服装在这里生产,因此这里有极其发达的服饰文化。当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丝绸辗转万里运到亚历山大城后,由这里的服装工厂重新拆开密实的丝绸,进行重新加工,织成精细薄如面纱的“科斯衣”(CoaeVestes),再把加工后的丝绸制品销售到罗马帝国各省,包括西班牙、意大利等地。这一史实杜佑的《通典》中有介绍:“常利得中国缣素(指密纹的丝料)解以为胡绫绀纹”,〔3〕美丽炫目、花纹图案丰富的“科斯衣”,是对中国丝绸的重新塑造,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审美文化,同时也附加上希腊人的服饰文化,因而增加了丝绸的文化附加价值。经过重新塑造的中国丝绸不但没有失去其本身的特质,反而使其轻、薄、绚丽的特征表现更突出,更彰显出它的美,也加速了中国丝绸这一物质文化符号在整个欧洲的传播。

三、“文化受众”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丝绸之路上文化传播的受众是中国物质文化成果的海外消费群体。这些群体的主观选择直接影响了中国物质文化的传播效果。同为丝绸之路上的古阿拉伯人与古希腊人作为文化受众对丝绸服饰文化的传播就存在较大差别。丝绸经由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过程中,波斯、阿拉伯人最先接触丝绸,但史料记载较多的是阿拉伯的丝织贸易、丝织业生产、丝织技术,而对阿拉伯人将丝绸作为服饰原料的介绍则不多。而将丝绸作为服饰艺术,史料记载较多的是古希腊。希腊人对丝绸的喜爱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这表现出阿拉伯人与希腊人对丝绸服饰文化的接受程度不同。其原因主要是世界各地气候环境以及文化审美的差异使文化受众对丝绸的接受与认可程度有差别。从气候环境来看,阿拉伯世界地处西亚,虽气候炎热,但风沙较大,环境要求阿拉伯服饰要具有隔热防沙的功能,因此不适合穿着轻柔透风的丝绸。而希腊处于地中海附近,气候炎热无风沙,日照又不很强烈,比较适合穿着丝绸质地的服装。所以自然环境的适宜程度是影响丝绸文化传播的因素之一。

从文化习俗与文化审美来看,丝绸传入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人对透亮、鲜艳、具有极高科技含量的丝绸十分喜爱,但是丝绸与他们的服饰文化并不契合。阿拉伯世界信奉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阿丹的子孙啊!我赐给你们衣服以遮盖羞体并作装饰,敬畏的衣服是最好的服饰。”(《古兰经》7:26)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着装要庄重典雅,教法强调穆斯林遮盖自己的羞体,言外之意是不可以穿着暴露。丝织品体现出的透明、鲜亮、绚丽不十分符合穆斯林服饰文化需求,因此智慧的阿拉伯人热衷于丝绸贸易、生产、技术学习,但对丝绸服饰文化的接受度不高。与此相反,希腊人生活在地中海气候中,享受着明媚的天空和湛蓝的海水,他们更崇尚自然。在服饰文化上也认为人身体具有的美丽形态是最重要的。因此薄衣透体展示形态美符合希腊人的审美趋向,中国丝绸轻、薄、透亮,正契合希腊人的审美文化。阿拉伯人与希腊人对待丝绸的不同态度说明了同一种物质在面向不同受众传播时,受到受众自身文化的影响,传播的效果不尽相同。了解并契合受众文化是提高文化传播有效性的方式之一。

四、丝绸之路物质文化传播的现代思考

(一)重视“海外贸易”这一物质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

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传播路径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但海外贸易作为传统且有效的传播路径仍然要受到重视。古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流促进了中国物质文化的世界传播。贸易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驱使着人们排除万难,战胜自然障碍,将中国的物质文化成果运输、销售到世界各地,同时商人为了销售出这些商品,竭力宣传这些商品所附带的文化含义,这样一来,商人无形中充当了这些商品的宣传者,也助推着商品所附带的文化价值的传播。在当今时代,信息全球化虽然可以让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便捷,但是贸易作为文化传播的路径仍然不可替代。通过贸易,附带大量中国文化的各类商品可以直接进入其他国家民族人们的生活,从而对中国文化有直接的感知与体验。这种感知与体验可以让受众更深入了解、理解、接受,直至喜爱中国物质文化。当代美国的物质文化的成功传播也是以贸易为传播路径。当麦当劳快餐店遍布全世界连锁经营时,我们走进店里品尝的不只是汉堡薯条,更重要的是尝到了快速、简洁的美国现代饮食文化。当我们购买并使用“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手机时,也同时体验到了美国现代科技文化及“顾客体验为主”的服务理念。

因此作为美国物质文化符号的麦当劳、耐克、苹果等随着贸易传播到世界各地,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发展当今中国的物质文化产业,打造当代优秀中国物质文化符号,这对于中国物质文化的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那么如何打造当代中国的物质文化符号呢?中国古代与美国当代的物质文化符号能够给我们诸多启示。首先,我们认为挖掘古代物质文化的现代生命力是打造现代中国物质文化符号的捷径。中国丝绸瓷器从汉代直到明清在世界上辉煌了几千年,代表的文化也传播了几千年,已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各国的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提高丝绸瓷器等物质文化的科技含量,结合当代文化元素与审美元素,让古代物质文化符号重放光彩,成为现代物质文化符号代表。其次,当代美国物质文化符号传播的成功也启示我们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学习美国打造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物质文化符号。总之,我们要创造更多的能够代表中国优秀物质文化的产品,助推中国物质文化符号在世界上的传播。

(二)充分发挥文化中介的文化传播力量

文化中介可以推动物质文化的传播,加大文化的附加价值,使文化传播更为有利。丝绸之路的贸易路径如环环相扣的锁链,每一个环都可以看成是贸易的中介。阿拉伯作为一个良好的贸易中介,加速了中国商品在欧洲、北非国家的输出。它充当贸易中介的同时,也成为中国物质文化传播的文化中介。中国的纸张、司南、火药、丝绸、瓷器等物质所附带的中国文化以阿拉伯为中介不断西传,阿拉伯人民具有聪明才智,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十分迅速,加快了中国物质文化与科技成果的西传,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而亚历山大进行丝织加工,将中国丝绸文化附加上当地的文化审美,增加了中国丝绸的文化附加价值,促进了物质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传播应善于寻找并利用文化中介,充分发挥文化中介的传播优势。

当今世界存在着大量的文化中介,需要我们具有善于发现并利用的能力。例如美国的电影产业在某种时候就充当了文化中介的作用,例如美国的文化影视公司打造的电影《狮子王》、《功夫熊猫》等,选取全世界人们都喜欢的非洲狮子、中国熊猫充当电影中的主角。狮子作为非洲物质文化符号代表着勇敢,中国熊猫作为中国物质文化符号则代表了憨厚和谐。《狮子王》在电影中体现了责任、勇敢、爱与宽容。而《功夫熊猫》体现出“小人物经过努力成就梦想”的人生哲学。这些电影受到世界欢迎的同时,对非洲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影片中的馒头、饺子、筷子、面条、毛笔字以及中国功夫,通过美国“文化中介”用高科技手段的重新塑造,立刻使大众视觉上有了新的亮点,以更好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国是文化大国,但文化产业不够发达,对文化亮点的挖掘与展示能力还不够,多与各国的“文化中介”合作以达到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加深了解传播受众需求,避免“胡萝卜钓鱼”现象

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都受到传播受众价值取向的影响,应加深了解传播受众的文化需求。丝绸之路上的丝绸等物质文化在阿拉伯与希腊传播的深度不同,印刷术与造纸术在西方传播的速度也不同,这些现象都说明传播受众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是有价值选择取向的。“只要传播者与特定受众之间情趣一致、意气相投,传播者的讲话内容就容易得到受众的接受和认同,彼此之间也会产生好感。”〔4〕不只是在谈话中,在物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这种“情趣一致”与“义气相投”来获取传播受众的“好感”。古代中国物质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为了吸引受众,除了提高科技含量,还采取了各种迎合受众文化的措施,如更新丝织品花纹、纹饰,改变中国瓷器器型,设计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图案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物质文化的传播要了解受众需求,比物质文化更不易被受众接受的精神文化在传播时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