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客家文化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那么,客家学研究如何才能向纵深发展呢?哪里是它的突破口呢?我认为这突破口应放在客家文化研究上。为什么?因为民系指的就是在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即文化。所以,区别民系最重要的标志是文化。作为南迁汉民族的客家民系、广州民系、潮州民系等等都是炎黄子孙,在血缘上是没有区别的,只能从语言上、风俗习惯上、认同感加上区别。因此,客家文化研究是客家学研究的中心与重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许多矛盾中其中必有一个主要矛盾,抓住这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客家文化研究如果能得到深化,客家其它问题的研究也就容易带动起来。
二
客家文化内涵是什么?目前客家文化研究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我随手从几本有关论著中摘录如下:
讲求实际,刻苦勤俭,艰苦奋斗的美德;坚贞、刚强,不屈不挠,富于反抗的精神;念祖恩,爱国爱乡的美德;团结奋斗的精神。
崇文尚武的精神,乐善好施的风尚,艰苦卓绝,开拓进取,勇于冒险,团结奋进,独立自强的精神。
开拓,崇文,爱国,刻苦务实;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尊师重教,热爱知识;勤劳实干,开拓进取;重视家庭,夫妇互助,弟兄和睦;爱国爱乡,不忘祖宗。
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崇尚忠义,反抗压迫,义不帝秦,同仇敌忾,爱国爱乡,注重武术;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
从上面摘录中可以看出,这些论著对客家文化内涵的阐述,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共性阐述多,个性阐述少。因为这些内涵是和客家文化一样以中原文化为主
体的其它南迁民系文化所共有的,是南迁汉族各民族的共性。世间万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的个性各自不同。个性是具体的,最丰富多彩的。一个民系文化的个性是这个民系文化最突出的特点。研究这个民系文化的个性,不仅是把握这个民系特色的需求,而且更是发扬这个民系优秀文化的需要。不善于区别客家文化的个性,客家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化水平上。
三
有许多民系文化或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可供客家文化研究借鉴。
作为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因为巴蜀山川奇绝秀丽的环境,造就了它的独具异彩。《华阳国志·蜀志》,对蜀人特征作了精彩的概括:
一,多斑采文章;二,尚滋味;三,好辛香;四,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五,多悍勇。这就是巴蜀文化的特质,是巴蜀文化区别于其它地域文化或民系文化最突出的个性。
至于燕赵文化,送别荆轲的一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以概括为燕赵文化的个性。“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之士那种不畏、重信义与气节的燕赵之风,乃燕赵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再说与客家比邻的潮州文化,潮人研究学者是怎样概括其内涵的呢?他们认为:潮州文化的主体是中原文化,但又不是一般的中原文化,它是作为移民文化进入潮汕地区的。而在汉人入主之前,潮汕地区早就存在了一个百越文化。入主潮汕的汉人,面对陌生的环境,不能不产生一种入乡随俗的心理。百越文化由于长期处于自治与半自治的状态,有较强的“山高皇帝远”的边陲意识。这边陲意识在被汉化之后,转移到潮人身上,就成了潮州文化的一个内核,因此,赋予了潮人对正统中心保持某种较自由的心态和独立取向,即使是读书人,虽然也有凡事讲究正宗,以遵古法制为荣者,但也未成为潮人普遍心理。
客家文化研究鲜见如此鲜明的个性概括!
四
客家文化内涵的研究停留在一般化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恐怕是研究者没有从罗香林大师因历史局限而产生的对客家研究欠缺中走出来。
罗香林等大师当时为了批驳对客家民系的污蔑,在正本清源上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真理往往往前一步就成了谬误。由于过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图求证客家人是纯粹的汉民族、客家文化是纯粹的中原文化,这就自觉不自觉忽略客家先民在迁移过程中,观念与习惯不得不受到新环境的挑战,因而不得不有许多变通与修改。特别是客家先民在长江流域停留了几百年时间,楚文化、江淮文化不可能不影响到客家人的观念和习惯。因此,入主闽粤赣三角地区之前的客家先民已经不是中州本土的汉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客家先民文化也不是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由于过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图求证客家人是纯粹的汉民族,客家文化是纯粹的中原文化,这就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当客家先民进入闽粤赣三角地区后与早已存在于这个地区的百越文化的融合。融合后的客家人已大大不同于中原本土的汉人了,融合后的客家文化已大大不同于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
这种忽略而造成的欠缺,影响了后来许多客家学研究者,使他们在研究客家文化中也自觉不自觉地搞“直接瞄准”,把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直接对应,把论证客家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甚至于把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完全等同起来。中原文化是南迁各民系的母体文化,中原文化的特点自然就成为各民系文化的共同属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因此,要善于从共性把握中去把握个性,也要善于从个性把握中去把握共性。
怎样把握客家文化的个性呢?我认为,一是要从源上去研究,即从作为客家文化的母体——中原文化上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那些是仍保留着中原文化基因的,哪些是这些基因的变异与发展,这些经过历史考验仍保留在客家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二是从流上去研究,即从客家迁移过程中的当地文化中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哪些是从异质文化中吸收过来的,哪些是与异质文化混合而派生的,这些吸收与混合的东西,往往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三是与兄弟民系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中容易找出不同点,这不同点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对客家人的界定是:凡具有客家血统、口说客家方言和有客家的生活习惯,在这三项要求中达到其中两项的要求,都是客家人。
无可厚非要研究这个民系的个性,不但要把握这个民系的特色,而且还需要通过研究来发扬这个民系的优秀文化。从翻阅过去的期刊文章来看,在众多的研究课题当中,不难发现大部分的研究方向都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尤其是旅游、教育、民居土楼、围屋、山歌等,一直都是学者热衷于探讨的课题。
刘劲峰先生则认为“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等。(1)
一、研究课题概述
客家文化的特性,在上世纪30年代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就已经从各个方面对客家的特性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进一步论述了特性的重要性,也让文化研究的后起之秀趋之若鹜。(2)
然而,客家文化往往被认为是反映客家人生活实践的文化。从物质文化方面,本人认为它包括饮食、服饰、建筑、经济来源等。从精神层面来看,它包括语言、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
在研究旅游文化的课题当中,各地客家资源和地方文献,如龙岩、东山、惠州、梅州等,占了重要的地位,涉及研究范围有各种特色旅游、生态或传统农业等,再配合目前最热门的课题;西部发展和生态保护,可说是与世界接轨,进一步实践与复兴客家文化。
接着就是有关土楼、围龙屋等这一类古民居的建筑探讨研究,涉及的地方有永定县、福建等这一带的古民居,其演变与发展一直都是学术界考察研究的方向。其他类似的课题还论及客家的聚落、社区传统建筑、闽粤赣三角地典型民居等。
有些学者更是针对性研究这些民居的建筑特色、演变与发展、古镇的遗产保护等,这类探讨客家族群独特的传统文化课题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经济价值,值得去推动和推广。
二、民间信仰和山歌及史料文献课题探讨
明清以后,尤其是近代开始,客家中的许多人被迫向海外谋生,迫使这些客家人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学习新知,改造自己,逐渐养成了不少新的品性。在研究客家民俗之中,对生活于老基地中的客家和海外客家人的差异,有必要认真地去区别与对待,这样才有利于全面认识客家历史,正确规划客家社会的未来。(3)
有关民俗文化的研究课题种类繁多,计有客家礼俗、风水、城庙会、龙舟庙会、妈祖、酬神、人日节、酒文化、传统服饰、传统体育文化等。在某些客家地区,老百姓除了信仰祖先崇拜外,佛教和基督教也逐渐成为主导地位,这使到信仰课题也是学者研究的方向之一。
客家山歌,上承中原文化传统,下贴人民生活,是中原民间歌曲的延伸和发展。(4)翻阅期刊时不难发现有关山歌的文章,内容论及民歌、童谣、歌谣等的传承,创作与发展,其中还谈到人文源由、文化价值、艺术特点的分析,近年来更是有与交响乐的合唱的文章探讨。
在客家民间文学方面,各类的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诗、散文、个人著作、歌仔册等,真实和具体地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结构与演化过程,这些课题都在主导着弘扬客家文化和审视客家文学的地位。
本人还发觉最近这几年,族群认同,海外华人的“寻根热”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这表明了客家文化研究不仅在众多学术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构建和谐社会,以及联络海内外中华儿女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客家民性-当代文化产业经济研究
国外学者爱得尔在《客家人种志略》和《客家历史纲要》中说客家人是刚柔相济,既刚毅又仁爱的民族,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妇女在社群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塑造成节约、刻苦耐劳的形象,或有“娶妻当娶客家女”的俗谚。(5)
因此,有关研究客家妇女的课题也受到学者的关注。其次就是人文性格的研究,针对客家人的品德、廉洁清正人格塑造,草根本色对某个人物来进行分析,进一步让其他族群更能了解这个民系的特性。
近这几年有学者也跟随着大时代的洪流,在客家文化产业研究方面提出品牌的重要性,特别是品牌经营方式、创业、赣州的营销策略等。无可厚非,在未来发展中,政府和民间都意识到了文化产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四、结语
整体来说,尽管客家文化的研究的视角,百变不离其中,从探索客家的起源、文化,到考察他们的习俗系谱,本人认为研究课题不止是限于此,而更是要探寻各个地方的客家风俗,考察客家社会的多样性和其背后的“小故事”。
客家在四处“蛮夷”的环境下,他们以中原文明之士自居,固守古老而优秀的汉族传统,同时为了与当地人相处融洽,他们又在不断地变化和适应,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总得来说,学术界公认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并非族群概念。客家文化的研究能否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加百花齐放,或是更能深化研究,这与其重视的程度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安国楼、刘劲峰、刘晓春:《话说客家人-客家学研究者三人谈》,《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第56-70页。
[2]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兴宁文史》第27辑,第298-306页。
[3]冯秀珍:《温革的教育理念对当今高等人文教育的启迪》,《客家研究文集》,台海出版社,2009年。
[4]许怀林:《赣南文化的传统与客家的土著性质》,《客家文化特色与客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注释:
(1)刘劲峰等:《话说客家人-客家学研究者三人谈》,《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
(2)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兴宁文史》第27辑,2003年,第298-306页。
(3)许怀林:《赣南文化的传统与客家的土著性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4)胡希张等:《客家风华》,广东人民出版,1997年,第424-425页。
关键词:客家节日;文化符号学;文本;客家节日符号;重建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09)11―0042―03
引言
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和谐、社会道德都在这个节日体系里得到了体现。相应地,要典型地体现客家人的和谐与道德教育,有必要重建客家人的节日。到目前为止,客家人没有一个可视为典型体现客家风俗的节日。重建客家节日是建构客家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入新千年以后,客家文化旅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基于此背景,一些学者提出了构建旅游文化体系的思想及发展历史文化游、民俗文化游、史迹文化游与建设旅游文化村的设想。“文化旅游是当前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潮流”(俞万源,李海山,2006),“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吴必虎,余青,2000)。随着当前“中国客家文化(寻根)旅游”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的大背景下,重建客家节日符号对开发客家文化旅游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文化意义。
一、客家文化与节日
1.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基于汉民族传统文化,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客家人聚居于内地通往南部沿海的要冲、枢纽地带,可以说客家文化位于中国文化模型的边缘位置。“爱国爱乡是‘乡土情结’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俞万源,李海山,2006)。“客家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是一种中国封建时代的文明,它不属于现代文明,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客家文化可以作为现代文明的‘用’而发挥作用”(贺超, 2007:145)。“客家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儒家的‘人文精神’”(贺超, 2007:147)。“客家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宋明理学”(周建华,2003)。宋明理学,又称“新儒学”,是在继承以往“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学思想基础上,吸取佛、道思想而构成为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是儒学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表现形态。客家人保留了古代中原汉语音韵,自宋代起形成了与北方和南方汉语均有差异的客家方言。客家人的住房采用围拢的合院形成,建筑呈小型宫殿式。
2.客家节日。客家节日是客家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客家节日文化是客家文化构成要素中最具普适性、丰富性的要素,其内容几乎包罗了客家生活与文化的方方面面。客家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心理、性格等等通过客家节日体现出来。客家节日文化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要素如居住,也反映出客家人的体制等文体要素。从这个角度上看,客家节日文化是客家文化中最具稳定性的因素。客家节日有元旦、二月二、清明、端午、乞巧、盂兰、中秋、重阳、冬至等,这些节日中的大多数与大多数汉族节日相同,如清明节。其它的客家节日现在也不具有典型的客家特色,不是客家人的“专利”节日。
二、文化符号学相关理论
文化符号学是由“塔尔图―莫斯科学派”杰出代表人物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构建的。文化符号学触角极广,包括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意义的创新、文化的传承、文化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1.文本――文化符号学一个核心概念。符号域是文化符号学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符号域就是一个系统,因此文化符号学强调“系统性”。客家文化就是一个符号域。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体系中,“文本”始终是一个核心概念。洛特曼将文本定义为“文本是完整意义和完整功能的携带者(假如区分出文化研究者和文化携带者,那么从前者看文本是完整功能的拾者,而从后者的立场看,则是完整意义的携带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本可以看作是文化的第一要素(或曰基础单位)”(转引自康澄,2005:42)。由此可见,洛特曼是从符号学意义这个角度来定义文本的。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体系中,洛特曼将文本划分为两种:连续性文本与离散性文本。连续性文本是指由连续性符号构成的文本。这样的文本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整个文本是信息的携带者。离散性文本是由离散性符号如字词构成的,这些符号就其本身而言是单独的但通过有序的排列与组合。两种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信息交换就构成了文化意义生成的原动力。
2.文本的三个功能。洛特曼认为文本具有三个功能:信息传递、信息生成功能与信息记忆功能。文本的信息传递功能是指传送者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两者的编码与解码相同,信息不会丢失;反之,则会出现信息的增减。文本的信息生成功能,指文本能够生成新信息,形成新意义。文本包括连续性文本与离散性文本,由多种语言同时在表述。在文本内部,存在不同的子结构及其复杂的关系。这样,就存在内在的多语性,进而形成了意义的生成机制。由于连续性文本与离散性文本内部构成要素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文本也无一成不变的意义,文本的意义会现出增减,且这种增减具有不可预见性。文本的记忆功能不但是产生意义的“发动机”,而且具有文化记忆功能(文本具有保存自身过去语境的功能)。
四、文化符号学与客家节日符号重建
“文化事物总有物质的一面和意义的一面,这就决定了文化现象的符号性质”(白春仁,2004:69)。符号是某一事物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物质体现。而“文化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具体物质的表现方面,又有抽象思想的内涵方面,缺一不可” (白春仁,2004:70)。符号具有任意性。符号的基本特性是一种关系的存在,而任何关系都是历时变化的,所以本文作者认为可以重建一个具有典型客家特色的节日“客家感恩节”以达到有传递客家文化信息、生成客家文化信息与记忆客家文化信息的目的。
1.“客家感恩节”的现代表达式。在“客家感恩节”这样的一个为客家人所独有的节日中,必须有一个作为特有的时间的设定,以及这种节日体现出来的时间观念。客家感恩节应当处于一个自然季节循环变换的节点上,而且有独特的过节理念与过节方式。本文作者认为可以客家感恩节可以设定在与“冬至”所在星期,与双休日构成三连休。每当客家感恩节到来时,客家人能深切地意识到循环时间观与线性时间观,唤起客家人的客家意识。
客家感恩节要有现代表达式。本文作者认为客家感恩节首先,应该本土化,因为客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地方文化。其次,客家感恩节应该流行起来,让更多的客家人认识到位并乐于参与到这种文化活动中来。客家文化是一种地方特色文化,本身不具有流行性,但是作为文化符号其形式是可变的,因为符号形态的时尚化可以使客家感恩节在客家人内部得以延续和发展。第三,客家感恩节应该商品化。客家感恩节可以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其符号的传播应紧密依赖于商品的买卖关系。商品所携带的客家文化符号可视为客家感恩节文化符号。客家文化属于一种“闭文化”。在“闭文化中,传统呈持续的稳定态,它表现为大量的真理系统和一完善的文本,而此文化中的“历史”即对此传统财富的逐渐消耗”(李幼蒸,2007:640)。由此可见,客家感恩节必须商品化,因为无法避免客家传统财富在现代社会的逐渐消耗。第四,客家感恩节应体现娱乐化。客家文化的发展应沿着从严肃到娱乐的路线走下去。客家感恩节中的各项活动应该偏娱乐性。最后,客家感恩节也要依赖大众传媒。当代社会的客家感恩节文化符号只有依靠媒体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客家感恩节应有选择地吸收和融合外来节日中的文明的、适合客家人的、欢快热闹、颇有情趣的成分及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以充实客家感恩节。
2.客家感恩节构成内容上的特点。客家感恩节要具有传统客家人的特色,也应有现代客家人风范,即有客家特色的构成内容。构成内容,是一种连续性文本,本身具有完整意义和完整功能,能代表客家人独有的节日即客家感恩节。客家感恩节构成内容与其它非客家语言的对话与信息交换不是一对一的,这就是客家感恩节可以产生新意与活力的原因所在。构成内容具有信息传递、信息生成与信息记忆功能。“由于编码以表达者为中心,解码以理解者为中心,因而讯息符号化与符号化中的“讯息”有时并非完全等同,尽管后一讯息总是力求接近前一讯息,但往往不能如愿”(陈宗明,黄华新,2004:57)。构成内容内部由于子结构的存在有复杂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意义的生成机制;此外,由于构成内容内部两种文本内部构成要素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会出现文本意义的增减,而且这种增减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客家感恩节必然会带上时代的烙印。
3.客家感恩节的社会心理功能。客家感恩节既然作为客家人独享的节日,它必然在客家人心目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心理功能。本文作者认为客家感恩节至少有以下两种社会心理功能。
(1)“述职”功能。把客家感恩节作为一个特别的客家节日来看待,这样一种强调性的态度是与客家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连接内地与沿海的重要作用密切相关的。在当今时代,客家人更应该在客家文化的驱使下,客家感恩节作为客家人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成就做出总结、反省或庆祝以及在祭天祭祖仪式中对前辈所呈现的一种“述职”、对家人在团聚中的亲情、对社会的和谐和相互礼待中的感谢的一种表达形态。客家感恩节文化在客家人的精神层面、为人处世中担当责任,成就自己的意义上得到认可,客家人需要这(下转63页)(上接43页)样一个节日来加以庆祝。(2)联络与加深感情功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客家人逐渐打破了原有的居住与生活方式,彼此之间更少联络了。落叶归根,客家人要寻求更大程度上的发展,有必要联络与加深感情,因此非常有必要设定一个为客家人所独享的节日客家感恩节。在客家感恩节来临时,客家人纷纷回家团聚,互相交流与联系,加深感情。“文化场是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自觉形成的习惯、习俗、文化和艺术系统”(王铭玉,2004:23)。在客家感恩节回家,这要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与一种经济行为,更要成为一种文化心理动作,形成一种客家人独有的心理认同感,回归先前形成的文化场。外在的一种热闹祥和,展现的是客家人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客家人独特的集体心理物质,这是客家感恩节的社会心理功能。
结论
本文所采用的文化符号学分析方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意在分析客家节日的符号系统与重建客家节日符号。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试着设定客家一个节日“客家感恩节”并用文化符号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尽管如此,文化符号学的定性研究有几个不可回避的缺陷:第一,研究成果不能提供数据,无法接受科学的客观验证。第二,文化符号学研究的解读具有一定的主观任意性。因此,本研究无意于赋予结论以某种解读上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
[1]白春仁.文化的符号学透视[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69-70.
[2]陈宗明,黄华新.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57.
[3]贺超.客家文化与现代文明[J].江西社会科学,2007:145.
[4]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J].当代外国文学,2005,(4):42.
[5]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40.
[6]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7]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4).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建构; 文化产业; 河源
中图分类号: G249.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102-04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下称世客会)是客家文化建构过程中的一个产物, 这个大会又成为随后的客家文化建构的最大平台。各举办地在大会前后进行各项活动极大的增强了本地“客家”人的“客家”认同, 把地区内几乎能够纳入的资源冠上了“客家”之名, 建构起了“世界客都”梅州、 “客家祖地”闽西和“客家摇篮”赣州等地方文化体系。
作为第23届世客会举办地的河源, 在“客家古邑”文化形象下的地区文化建构亦初见成效, 然而, 如何更为深入和有效的文化建构仍然是河源文化界的最大课题。本文将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这个课题进行思考, 希望对河源客家文化建构有所裨益。
一、 “客”与“非客”: 河源客家认同的困惑
康熙年间, 广东紫金县的《永安县次志》和江西兴国县的《潋水志林》两本地方志几乎是同时出现了“客家”二字①, 这是目前为止学术界能找到的最早的“客家”记载。然而,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客家”并未成为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人们的普遍自称或他称, 即便在最需要表明身份与认同的海外嘉应、 惠州、 汀州和赣州等属的华侨也极少见“客家”称谓。据颜清煌研究, 南洋客家人一开始只有宗亲组织和地缘组织, 并未冠以用 “客家”、 “客属” 的字号, 直到 20 世纪30 年代, 才有新加坡客属总会、 昔加客属公会、 古来客家公会、 泰国半山客公会等组织。
从上世纪30年代起, “客家”不但在学术论著、 报刊杂志中常出现, 也成为一部分人的普遍自称。原因是多方面的, 几次有关“客家”的污名与反污名事件促进了“客家”人对“客家”问题的重视, 而又以罗香林先生开创现代学术意义的客家研究为高峰。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观察到, 嘉应属外迁的人多, “客家”认同的需求亦是最强; 在汕头、 广州、 香港等地, 一批以嘉应属为主的政治文化精英主导了“客家”正名运动, 使梅州的客家认同开展的最早, 扎根最深。解放后, 大陆的“客家”问题停止了争议, 而海外却不断掀起一个个小, 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香港崇正总会创办“世客会”为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 梅州人又最早打“客家牌”, 以“客家”认同联系海外华人华侨。1992年, 梅州成功举办第12届世客会, 让梅州人的“客家”认同达到了顶峰, 梅州成为了“世界客都”, 梅州话成为了客家话的代表。随后闽西、 赣南也进行了类似的“客家”文化建构与认同。由此, 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一个中国汉族各“支系”中自我认同最强的“民系”(或族群)将自己的文化――客家文化成功建构。对于这样一个事实, 认为所谓“客家”不过是客者们鼓噪起来的万建中教授也不得不承认: 客家文化的建构的确是世界最成功的族群文化的“神话叙事”。 [1]
公元前214年, 龙川成为客家地区第一个建县的地方。然而, 现代行政区划中的河源在历史上的地域管辖分多合少。在宋代, 现在的河源地区就分属循州、 惠州、 梅州; 在清代, 又分属惠州、 梅州、 韶州等。统一的“河源文化”建构直到1988年河源建市才开始, 非老河源县的连平人、 和平人、 龙川人、 紫金人也慢慢习惯“河源人”这个自称与他称。但是, 这种地域归属并没有解决河源人的文化认同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很少有河源人明确认为自己是客家人, 靠近梅州的紫金、 龙川有客家认同的人多点。90年代以来, 河源的地方政府也在打客家牌, 加上“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 进入21世纪, 认同自己是客家人的河源人越来越多, 似乎河源人的文化身份问题已经解决。然而, 结果远非如此, 河源人大多数人在回答自己是“客家人”时的声音并不那么响亮, 而梅州人在这样的交流中通常显示出很强的文化自信与自豪。
河源到底是不是客家?这个问题的困惑在河源这样一个历史上多分治、 建市不久而又缺乏客家学术研究的地方显得异常突出, 尽管罗香林先生在其《客家研究导论》中已经将河源的大部分地区划为“纯客县”, 河源也认为自己是99%的“纯客地区”, 但少量的学术成果并不能为其提供实证。
事实上, 河源的这种困惑是暂时的, 因为在“客家建构”的过程中, 梅州、 汀州、 赣州等地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这困惑在客家研究较强的赣州还远未清晰。近年来学术界对传统的客家理论体系也有不少新突破, “多元一体”成为各地打破客家“梅州正统论”的有力武器。沿该路径, 河源也将有可能建构自己在多元客家中的“一元”, 而这条路径的主要内容就是历史定位和区域内的文化整合。
上杭县客家族谱馆,是在上杭县图书馆姓氏谱牒室的基础上于2000年5月成立,是专门收藏和利用客家姓氏谱牒文献,为海内外客家裔孙寻根问祖,认祖归宗,以及为客家学专家、学者从事客家文献的学术研究工作提供客家家族姓氏史料服务的文化事业机构。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上杭置县,今越千年。在千年以来的岁月长河中,一代又一代客家人在上杭这块沃土上开基创业。同时,又有客家人由上杭返迁江浙,播迁粤台,繁衍世界各地。众多姓氏的客家乡亲都说他们的上祖当年是从上杭“瓦子街”、“瓦子坪”、“瓦子巷”、“瓦子堡”、“瓦子乡”外迁的,都认同上杭为祖地。
2000年冬,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召开前夕,上杭设立族谱馆,收藏有112个客家姓氏的1300多种版本逾万册族谱。族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各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与正史、地方志成为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涵盖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经济史、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志等各方面的原始资料,具有独特的、其它史籍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拥有珍贵谱牒资料(其中60多个姓氏的族谱为原件)的上杭族谱馆,是一个真实反映客家民系不断播迁、繁衍发展的家族史料宝库,是一座吸引海内外客家裔孙和世界客家学研究者的文化宝藏,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客属血缘文化的研究中心。
客家族谱馆成立以来,不断扩大、丰富馆藏文献,在开发客家族谱文献过程中,作好海内外客家裔孙的读谱续缘、特别注重做好台湾客家人寻根谒祖服务,重点挖掘蕴藏的族谱文献中与台湾的渊源关系,组织编写60个两岸客家人血缘关系的“源流篇”和客家族谱数字化阅读的前期准备工作。自1993年以来,上杭客家族谱馆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台湾回来的寻根者和由台湾各社团组织的大陆寻根团。如台湾财团法人高雄市文化事务基金会组织的客家文化参访团、台湾新竹客家文化交流之旅参访团、台湾羽球协会、台北县新店市客家族群促进会等。又如到馆的台湾客家人中有许多台湾客家知名人士:台北郑氏研究会会长郑健先生、台北“环球郭氏族谱”主编郭行健先生(已故)、台北县新店市客家族群促进会创会会长黄金明先生、高雄市客家文化事业基金会会长邓崑耀先生、台北市客家基金会黎国威先生、新竹县议长张碧琴女士、台湾籍“日本亚洲文化研究所所长”钟清汉先生、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院长丘昌泰教授、元智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阿荣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陈永发教授、台中侨光技术学院陈瑛珣博士、梁晓兴博士、台湾高苑科技大学陈正宜教授、台中侨光技术学院吴贤俊教授等。大量文献记载的事实和客家族谱馆的亲情服务,使到馆的台湾乡亲深刻认识到客家文化之根在祖国大陆,亲身感受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台中东势人张先生是宋末开基上杭的张化孙后裔,他说:大陆是他根生的地方,命脉所系,他是受台湾十姓宗族委托到大陆谒祖的。
此外,客家族谱馆于1997年、2000年、2006年先后参加龙岩市举办的“闽台渊源关系族谱展”、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的“客家族谱展”,以及在上杭县举办的首届国际客属龙舟文化节活动中的“‘寻根与认亲’客家族谱选展”,在此期间还举办了以客家族谱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客家族谱文化学术研讨会”。此次学术活动邀请了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院长丘昌泰、元智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阿荣、新加坡国际时报总编李福安、加拿大客家总会张其勇以及来自香港、广东、江西、四川、广西等地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收到论文47篇。
上杭县族谱馆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馆藏文献发挥优势从客家风物/姓氏源流/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人口播迁/客家精神/客家习俗/客家信仰等方面开展研究。上杭县客家族谱馆精心挑选出60个与台湾客家渊源关系清晰血缘关系密切的姓氏悉心采编这些姓氏的上祖世系、族谱族规、宗祠祖墓、名人逸事、裔孙派衍等方面的图文,让台湾客家乡亲到闽西时有谱可考,从而有根可寻,有祠可拜,有墓可祭,有力地促进海峡两岸客家的亲情和交流,为两岸读者服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影响
1、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1.1客家文化主要内容。(1)建筑文化历史上闽西客家将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并影响深远的建筑物,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第一,永定土楼。永定土楼种类多达30多种,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最古老的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第二,连城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其中老少皆知的是云龙桥和永隆桥。第三,培田古名居。它以“九厅十八井”为基本特征,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落,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1]。(2)节俗文化闽西客家节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壮观的是连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和”走古事”。所谓”游大龙”是以每姓一龙进行的竞技娱乐活动,其龙由一节高二米、长四米的竹编纸糊龙身组成,龙首与龙尾还各长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节分配,所以大姓村制作的龙往往有一百多节,长四、五百米,因而素有”连城大龙甲天下”之称。至于”走古事”,则是每台由一孩童装扮成古人古事的担架,由青壮年肩扛护送竞跑。近年来,每年元宵时节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为此特前往连城观赏,甚至被媒体誉为”山区的狂欢节”[1]。(3)婚丧文化闽西客家人相对比较保守,因此在婚丧嫁娶方面始终传承着老祖宗的文化,继承发扬了底蕴深厚和风格独特的婚丧文化。婚嫁方面,客家人保留了“六礼仪式”。在丧葬方面,保留“捡骨头”程序,即在死者安葬后两年左右,挖开坟墓,按照人体结构把骨头捡到金翁里,后人从此祭拜金翁[1]。1.2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客家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了旅游界的亲睐,于是便有了客家文化研究热潮的产生。由于开发时间较晚,难度较大,客家文化旅游总体处于粗放模式。首先,客家文化旅游发展主要局限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由于市场和技术等原因几乎没有得到恰当的开发。其中,发展较好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有永定土楼,连城冠豸山等。其次,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主要局限于闽西客家地区,规模较小,缺乏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闽粤赣都是客家文化的繁衍地,但是目前的旅游发展都比较单一,不仅没有形成必要的合作,反而在一些“客都”的称号上存在争议。最后,客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太小。相比闽东和闽南旅游,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相对落后,直到近几年,闽西才意识到旅游宣传问题,逐渐开始向闽南、闽东以及其他旅游强省学习与媒体网络和各大旅游企业合作宣传与发展。同时,因政府对文化旅游的重视,不仅在保护和传承文化上有所行动,在交通方面也逐年得到改善,这对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旅游开发对客家文化保护的影响
2.1积极影响。(1)提供资金保障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发为客家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开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如门票;第二,旅游开发吸引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投入相应的文化保护资金;第三,旅游开发提升了客家有识之士的民族认同感,为客家文化的保护吸引了民间资本。(2)稳定传承队伍由于闽西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绝大部分中青年纷纷进城务工。随着时展,人们逐渐遗弃传统的客家竹编、木雕和建筑工匠技术,除一些年过花甲的老人外,几乎没有年轻人掌握客家技艺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应,为客家人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留住了客家中青年扎根故乡的脚步。另外,随着客家技艺文化旅游的发展,在竹编、木雕和建筑等方面都有了崭新的传承队伍。(3)实现文化新生文化是一种静态的存在,旅游开发为文化活灵活现展示提供了舞台,不仅赋予文化生命,还在表演中使文化得以升华。旅游开发促进了闽西木偶戏的传承,并在为游客展示的过程中,通过木偶戏推崇的“孝道”、“尊老爱幼”和“诚信做人”等内容进一步升华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从而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4)增强保护意识客家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对客家竹编技艺、木偶戏的欣赏、赞叹,唤起了当地人对自己母文化的自豪感,唤醒了当地居民保护与传承客家文化的自觉意识[2]。另外,保存完好的客家文化为客家人带来的旅游经济收入为更好地保护文化提供了直接动力,进一步增强了客家人的文化保护意识。2.2消极影响。(1)破坏文化环境和景观文化旅游开发促进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为了短期发展旅游经济和迎合游客需求而过度开发文化资源,不仅破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还对文化景观的原真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文化景区附近是文化景观和环境破坏高发地区,为了扩大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规模,当地居民肆意把充满情怀的客家特色建筑改造成冰冷的钢筋水泥房,虽然短期获得了游客数量,但却永远地失去了地方文化特性。(2)破坏文化原真性旅游开发提高了人们对客家文化收集和挖掘的积极性,而旅游产业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则提高了当地的商业化程度。为了追逐商业价值,盲目迎合游客的趣味而不惜扭曲文化的本来面貌,导致许多优秀文化失真。甚至有些企业为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旅游开发中一些民俗如客家婚嫁习俗里的“哭嫁”被夸张改造成舞台喜剧,虚假的表演不仅流失文化内涵,还破坏客家文化的真实性[3]。
3、旅游开发与客家文化保护的对策研究
3.1加强保护,完善法规。根据国务院“保护为主、拯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旅游开发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客家建筑景观文化。政府部门应该完善文化保护的相关条例规定,严格控制环境容量,鼓励保护传承文化的优良作风,严惩破坏文化环境和景观的不良行为。3.2加强教育,提高意识。旅游是一项多元性的活动,从开发到消费主要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有社区居民、游客、管理部门和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好文化就是保护了旅游吸引物,也就是保障了利益主体的利益[4]。为了确保对文化的实质性保护,必须加强对旅游活动的核心人员的教育,促使他们在意识上和行动上都做到文化保护与传承。3.3尊重文化,科学开发。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客观规律性,在旅游开发中,应该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科学开发。为了避免文化失真,可以在旅游开发中科学采用文化旅游产品生活化的方式。即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文化传承主体,让当地人将文化体现出来,成为文化旅游的真实演员[5]。为展示客家婚嫁文化,可以在景区布置上注入客家婚嫁文化元素,并与婚礼相关产业展开合作,定期在旅游景区对新人举行公益的接亲、送亲和拜堂的婚礼仪式。在确认婚礼时间后,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以便游客按时到来。这一方式既经济又真实,科学展示了客家婚俗文化,增加景区文化氛围。
作者:杨满妹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佚名.闽西客家文化概说[EB/OL].,2017.3.
[2]张瑛,高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行政管理研究——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4):81.
[3]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34.
关键词:白鹭古村;学术史
白鹭村,位于江西省赣县的最北端,毗邻兴国和万安,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在这个古村落里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落,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的祠堂、庙宇共69座。在2006年9月18日于湖南闭幕的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上,特色独具的中国十大古村隆重亮相,赣县白鹭村成为中国十大古村之一。悠久的历史让白鹭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国第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堂,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等,继2003年公布第一批2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2007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其中,赣州唯一入选的是赣县白鹭乡白鹭村。正因为白鹭村有浓郁的古村特色,所以,近几年来白鹭村成为各个专业的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以前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赣县白鹭村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学术史回顾。
一、民俗事项的研究
关于白鹭村民俗事项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抢打轿”这一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打轿”体育民俗的由来以及“抢打轿”的仪式,重点分析了白鹭“抢打轿”活动长盛不衰的原因,作者认为,“打轿”这一民俗体育活动维系着人们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填补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一丝空白。“抢打轿”作为赣县白鹭村独有的古老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充满活力的民俗体育。白鹭人尚武好斗,刚猛有余而文气不足,“抢打轿”意在以一年一度的赛事满足勇士们的斗勇之欲,同时赢得平日族人的尚文重德、团结和睦。“抢打轿”表现出了儒学性、历史性、农耕性、传承性和娱乐性的体育文化特征,并有浓郁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商业价值。打轿活动产生于赣南白鹭的生产生活中,寄托于民族的神灵崇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关于“抢打轿”的民俗活动,张玉菊,吴玉华,曾晓莉《探析客家白鹭“抢打轿”民俗体育及其传承价值》一文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等方法,也对“抢打轿”这一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活动组织程序,传承价值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该文作者认为“抢打轿”作为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内容的丰富,其蕴含的精神思想与思维方式,对人和社会的发展、整合都有深刻的启发与借鉴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民间休闲娱乐功能以及可以促进旅游的发展价值。
二、建筑风格的研究
关于白鹭村建筑风格以及其表现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意义,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张嗣介《赣县白鹭村聚落调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白鹭村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作者从白鹭村的地理与历史谈起,详细叙述了村内街道与建筑布局,并以典型的村内代表古建筑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说明了白鹭村建筑的与众不同,作者认为,白鹭村的街道布局建筑设计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村庄的发展和布局以及建筑追求风水意识,同时也周到的考虑生活的功能。建筑中的装修一般比较朴实简单,“祠”和“堂”在白鹭村没有本质的区别,关键是看何祠何堂。白鹭村以钟氏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村内人口繁衍至数千人,但实际上是一个家族村,是宋代客家钟氏没有间断的延续族体,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较多的宋代客家人的文化原型。白鹭村的整个村庄布局、街道、建筑基本上还是明清时期的格局和建筑,有着自己独有的建筑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是我省现存罕见的一处客家古村落。针对白鹭村的古建筑的研究,学者郭粼、曾国光《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一文主要从白鹭村的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的分类及表现手法出发,探讨其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作者认为,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的艺术表现一是顺应当地群众传统欣赏习惯,在建筑物的雕刻装饰上,呈现出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二是着力写意,有情有趣。三是寓教于乐的表现手法。在建筑装饰中雕刻技法的不同体现出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和匠心之巧的艺术特点。通过不同部位和不同内容的雕刻之间的配置、组合、呼应,构成统一面完美的艺术形象。白鹭村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其真实的反映了白鹭古村落居民的家族形态、生活形态、文化形态、艺术形态、观念形态及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是赣南传统民间吉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白鹭人民的精神的需要,而且表现了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的思想情感、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而另一学者许鹏在《客家民居建筑文化风格――白鹭村》一文中,作者认为白鹭的客家民居,借“祠堂”而独秀天下,白鹭祠堂从使用功能上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奉祀祖宗神位并举行“辞祖”仪式的祠堂,一种是既聚居人家,又奉祀祖宗神位的祠堂。从构成上角度看,基本是由建筑实体围绕中空的天井构成,即“四水归堂”建筑。白鹭民居为砖木混合结构,其重要特点是注重雕刻装饰。学者高健婕《赣南客家女性祠堂研究――论“王太夫人祠”的文化内涵与装饰艺术特点》一文从祠堂的建筑理念以及与客家民俗的关系上,详细探讨了“王太夫人祠”的文化内涵和装饰特点。作者认为,“王太夫人祠”的建筑特点不仅体现出了赣南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客家民俗观,同时,其建筑风格与装饰特点又与祠堂主的思想交相辉映,呈现出质朴典雅、庄重秀丽的艺术风格。“王太夫人祠”作为客家民俗文化与客家人文精神的物化形式,也体现出了独特的赣南客家区域人文环境和民俗观,并蕴涵了独特的客家建筑审美文化,它融客家民俗文化之精华,已然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象征符号,折射出了客家人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对自然、人生、世界的观点与看法,体现了客家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当下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研究
白鹭村自2006年被选为中国十大古村落之一,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去参观,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白鹭村也成了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熊桂兰、戚蕙兰在《白鹭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主要针对白鹭古村作为旅游品牌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村民对古建筑等文物保护意识尚需加强、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积极性不高、旅游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以及白鹭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提出白鹭村今后旅游开发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思考:充分调动村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走保护与建设之路,注重清洁与整齐并举以及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作者认为,白鹭村不仅有着成群的古建筑,而且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东河戏、木偶戏等民俗文化。其中发源于赣县白鹭的东河戏,在2008年6月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白鹭村客家文化在国内外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白鹭村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要使旅游观光的人们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还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努力。另一位学者钟福民《论赣南客家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以赣县白鹭村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认为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文化资源因为与人的有机结合而显出相当的复合性。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古村落加以合理的保护,涉及到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关系,并且体现出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作为农业文明孕育下的村落,白鹭村不但布局合理,而且其村落文化的构成要素也很完备。白鹭村正是靠其古老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文化资源,体现出古村落的独特价值。但是,白鹭古村在文化保护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新旧景观的不协调,景观的生活性和观赏性不协调以及直观的物质文化与潜隐的非物质文化的不协调三个方面。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作者提出相关的对策,根据白鹭村当前的情况,对其保护宜采用“分区式”和“景观式”相结合的思路,并且做好村民的环境卫生教育,让他们不要将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随便摆放,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进行科学处理,再者,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要帮助村民对村里的道路进行统一规划。而学者涂秋风《处在深闺无人知,客家古村重放彩――白鹭古村旅游资源特征分析》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对旅游资源特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古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初步构想和基本思路,重点阐明了客家文化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价值和地位。作者认为,白鹭古村及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明显,它包含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旅游资源,尤其重要的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广大的市场潜力和前景。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主要有: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正确协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依托赣州城作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中心集散地的强大优势,加大旅游促销力度,积极开拓旅游新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体系配套;实施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项目间的区域协作,打造优势集成,以观念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营销创新为向导,提高白鹭古村对赣南乃至全省旅游发展的贡献度;积极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筹措资金。作者把古村旅游的功能定位位以客家文化为主脉,民居古建为依托;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为辅的自然-田园-风水-寻根游。策划的旅游项目包括:客家溯源寻根游、民居古建观光游、客家民俗活动游以及绿色家园休闲度假游。
四、结语
白鹭村作为一个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古村落,近几年来,不管从其民俗活动、建筑风格以及旅游开发项目等方面都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白鹭古村的研究对现代古村落的开发与今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于古村落原有生态保护的重视,而且对于其他古村落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多年来学界对于白鹭古村的研究尽管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不足,比如白鹭古村作为旅游开发的具体实践有哪些可行性,人们意识上的不重视导致传统文物大量的流失现象以及古村落的建筑修复的经济来源,今后的发展状况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待于对白鹭古村做进一步的研究。(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2期
[2]张玉菊,吴玉华,曾晓莉:《探析客家白鹭“抢打轿”民俗体育及其传承价值》,贵州体育科技,2013年9月
[3]张嗣介:《赣县白鹭村聚落调查》,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4]郭粼、曾国光:《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艺术与设计
[5]许鹏:《客家民居建筑文化风格》,中华建设,2006年第1期
[6]高健婕:《赣南客家女性祠堂研究》,美术大观,2011年第3期
[7]熊桂兰、戚蕙兰:《白鹭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关键词】非遗;客家婚俗;创意服装设计
0引言
服饰是反映时代文化和地域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文化标志。不同时期的服装总会演绎出各异的服饰情怀。周朝,齐桓公成为第一位运用紫色服饰的君王,以及后来的“雪中退朝者,朱紫尽诸侯”。不同朝代的君王对于服饰的规定彰显了其在中国历代王朝中的地位。在服装的发展中,中国的政治时代的转变以及后期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服饰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也将服饰的研究受到更多地重视。
1客家婚俗研究的意义
1.1客家婚俗
客家婚俗,是指在客家地区形成、流行、传承和发展的民间习俗。东莞的客家传统习俗,主要分布在东莞市山区片及部分丘陵片客家人居住的地方。
1.2客家婚俗的历史
客家婚俗从中原古礼发展而来,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据《仪礼》记载:“婚有六礼,纳采、问名、娜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宋史•礼志》中,将六礼合为“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礼,但习俗内容和文化内涵几乎没变动。元末明初,随着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处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体,融合吴、楚和百越土著文化的客家文化在岭南逐渐占据主流地位,风格独特的客家传统婚俗也在客家大本营里得以产生和广为流传。
1.3客家婚俗的主要特征及文化价值客家婚俗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方面。
1.3.1传承发展的脉络清晰
客家人不论是在古中原,还是在其大本营,甚至沿海边陲地区,对于客家文化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保留与折射。
1.3.2地域特色浓厚
客家在迁徙的过程中,客家文化也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了“和而不同”的文化风貌。
1.3.3文化蕴含丰富深广
在婚礼的活动中,每一个环节,每一组动作都有一定的寓意,以及表达的价值取向。例如,新娘跨火盆,代表驱除路途中遭遇的瘟邪。在传统客家婚俗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融入了众多的文化信息,对于文化、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继承中,不但反映了客家人社会的礼仪秩序,而且体现出了他们的伦理价值观念。
2客家婚俗服装的创意设计
2.1服装制作前的准备
在做此项目中,东莞文化馆组织对客家婚俗有记载的凤岗镇进行了调研。根据文字、图片以及口述的方式对客家婚俗有了较全面的理解,并且参观了具有代表性的龙凤山庄。此次调研对今后服装设计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2.2服装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首先确定的是面料的色彩和图案。面料的用色中,主要采用喜庆的红色以及代表富贵的金、银双色。面料的质感更加讲究光泽度。图案选用升凤,寓意家庭事业腾飞,宏图万里。在廓形方面,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将马褂进行创意设计。面料的使用上,马褂和袍红色面料进行软硬质感的对比。图案的制作采用剪纸的方式进行设计。将金色作为底色,银色作为廓形的勾勒,金银双色展示中双凤效果。下装为裙。
3客家婚俗服装的展示
在服装的展示中,为展现出现代特色,将凤凰盘绕至服装的左侧。加入中国元素的配饰,彰显独特的魅力。大面积的红色、金色中,选用中国蓝的项圈以及耳饰,在整个的表现中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4结语
服装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发展。在服装创意设计中,不但对东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于文化的传播与继承也萌生了一种责任。此次活动,特别致谢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东莞市文化馆以及我的师兄黄益群。文化的传承需要高度重视,同时也是需要特定的方式。在了解了东莞非物质文化中,对于其进行创意服装设计是非常科学的学习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何环珠.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下)[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2]吴山.中国纹样全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3]熊兆飞,陶辉.服饰新饰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关键词:赣县;客家文化;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作为“客家摇篮”的赣县,客家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综合交错,慢慢地,许多人就淡忘了赣县客家文化。为了弘扬和发展赣南客家文化,让客家山歌、童谣及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如何将赣县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中,便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为了让孩子发现家乡的美丽,了解家乡的客家文化,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使幼儿从小萌发学好本领、长大建设家乡作贡献的愿望,下面笔者就结合幼儿教育实践,谈谈赣县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通过创设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为了发挥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相应的环境,营造出传统的文化氛围。例如,在幼儿园外墙上喷绘各种蕴含教育意义、体现赣县客家文化习俗的照片,在幼儿园的走廊、各个活动室内外,挂上一幅幅体现客家风情的生活用品及艺术品,以此营造出浓厚的客家传统文化氛围,使幼儿如置身在客家文化的大家庭里。
二、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所以,要把丰富多彩的客家乡土文化真正融入幼儿教育中,就必须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幼儿的视觉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学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并根据各年龄段制定目标。把客家山歌、童谣及客家人的优良习俗和生动活泼有趣的传统游戏融入教学,使幼儿通过学习,发现家乡的美丽,了解家乡的客家文化,激发自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
三、将活动内容跟主题探究有机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以本土资源内容为载体,将赣县客家文化渗透到主题探究活动中。赣县客家文化丰富多彩,为了切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各级各班可以根据本班特点选择符合本班孩子探究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
例如,大班老师带领孩子们对独特的客家服饰生成主题活动“客家服饰”。整个主题探究活动让幼儿从欣赏客家服饰开始,到了解客家服饰的演变过程和生产过程,了解客家服饰独特的染布及造型。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可动手量衣、裁剪、走模特秀等,既培养了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识,感受客家服饰的美,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为了让赣县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教学中要结合形式多样的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将客家文化渗透到一日活动之中。例如,教师用客家方言和幼儿问好,利用课间和幼儿一起玩客家传统游戏,如跳绳、打石子、跳格子等。为了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赣南的客家历史文化,可以带幼儿参观了客家文化城,请客家山歌老师教幼儿学唱山歌,这样将乡土课程灵活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真正做到情境化、生活化。
2.结合节日开展活动,感受客家传统文化习俗。例如,幼儿园可在端午这一传统节日时,举行赣县客家美食节活动。活动首先由老师与幼儿一起探讨赣客县家美食,再让幼儿与家人共同参与制作美食,与大家共享。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孩子了解客家美食,更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客家传统端午节的认识,让幼儿了解了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验过端午节的快乐。
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不仅得到了客家文化的熏陶,更将爱我赣县、爱我家乡的情感植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客家学子;中庸思想;文化整合;农耕文化;城市文化
一、“文化整合”是客家学子在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客家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多个省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族群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在传统习俗、价值取向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日本学者濑川昌久在其著作中叙述客家族群的特征有“作为‘我们客家人’的强烈自我意识以及自尊心其中客家的自我意识高这一特点得到大家的公认这不单是伙伴意识或者排外意识的强弱而是意味着客家往往主张自己系谱的正统性和优秀性”[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无客不住山”的客家族群也同样参与到都市化的进程中大量乡村客家人带着孩子进入城市参加工作越来越多客家孩子进入城市学校学习在融入城市环境的过程中尽管客家学子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够适度调整自己的观念但由于他们多数来自山区长期处于“农耕文化”环境中与处于“城市文化”环境中的城市学子在交往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为此本文以来自不同省份、不同院校尤其是来自小城镇、农村受客家文化影响较直接的客家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形象风格、行为方式、生活现状、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的情况探讨客家学子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对调研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客家学子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长期处于“农耕文化”环境下的客家学子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有的可能出现“文化脱节”的现象即精神和思想意识跟不上城市化进程在问卷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客家学子表示难以适应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怀念进入城市之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闲生活对城市拥堵的交通状况感到不满(2)由于地域文化差异部分客家学子在适应城市环境过程中可能产生“文化自卑”心理城市学子的个性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客家学子相对保守、拘谨客家学子在与城市学子在交往过程中观念差异明显沟通缺少共同话题难以互相接近客家学子难免对城市学子产生距离感产生自卑心理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环境(3)在“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碰撞或融合的过程中有的客家学子存在从众心理或被同化现象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客家学子虽然对客家文化认同度较高但是对客家传统文化认知度较低尤其是较早跟随父母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生活的客家学子他们对于客家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认知度较低仅在与家人沟通时使用客家话客家传统节日习俗也在适应城市环境过程中有所简化他们的价值观因为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与传统的客家人有一定差异总之有一部分客家学子虽然认同客家文化但被城市文化同化的现象却普遍存在综上所述ꎬ“文化整合”已成为客家学子在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文化的差异也逐渐凸显文化冲突随之加剧这一趋势更加体现了文化整合的必要性“文化整合是指通过分析和比较使不同的文化价值或理念相互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兼容并包、从而实现文化的完善或创新从而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过程ꎮ”[2]各种文化在不同的视野相遇时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机械的外部冲突和相互排斥的状态之中而要完成文化整合的使命我们就必须通过扬弃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来实现其理性与价值的整合[3]
二、“中庸”思想在帮助客家学子进行“文化整合”过程中可发挥的作用
“中庸”思想与“文化整合”相契合儒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长久以来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ꎬ“儒学作为一种积极入世而以济世安民为己任的学说则其方法论自然应以务实为旨必须立足于现实面对现实并具备包容一切正确观点和适应一切变化的功能”[4]例如ꎬ“中庸”思想在促进不同民系文化之间相互适应与协调减弱自我中心化意识方面就可发挥重要作用以广东高校为例广东高校的学子主要来自三大民系即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及潮汕民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其在相处过程中难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各种问题而在“文化整合”过程中首先理解“中庸”思想可以帮助不同民系的学子建立文化平等意识平等关注各地文化促进各种民系文化在同一话语系统中平等对话其次理解“中庸”思想有助于引导客家学子理性判断时代特点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建立新型的城市观与人文观最后理解“中庸”思想有助于培养客家学子的包容精神有助于他们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加强与城市学子的文化沟通增进相互理解通过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优秀成分尤其是优秀的价值理念等精神内核实现本土文化的再创造与发展综上所述ꎬ“中庸”思想可以帮助客家学子建立对不同文化的理性态度和理性思维是对文化发展的深度领会与整体把握其理性精神正与“文化整合”的理念相吻合具体可发挥如下四个方面的作用(一)帮助客家学子积极建立新型城市观与人文观«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ꎻ嫂溺援之以手权也嫂溺不救是豺狼也ꎮ”«荀子儒效»:“应变曲当与时迁徙ꎮ”“中庸”思想强调以“中正”为原则的“时变”“权变”ꎮ“中庸”不是世故与圆滑不是全盘妥协而是要在复杂的环境中调和各方的利益寻求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中庸’的行动抉择具有场依性、全面性及变通性的特点以保持所处生活环境的动态平衡ꎮ”[5]这一理论可以启发客家学子因时而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ꎬ“城市文化”与客家学子长期接触的“农耕文化”不同其重要特点就是集聚效应包括文化的高度集聚因此客家学子从“耕山”族群向“城市文化”的适应过程中不能脱离城市的经济文化去谈发展而应适度调整自己的观念在精神与思想意识上跟上城市化进程实现与都市环境的自觉融合特别是就读于省会城市学校的客家学子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在都市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看到城市化进程的必然性“中庸”思想体现了不同文化要素或文化形式之间寻求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从而转化为有机整体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客家学子积极建立新型城市观与人文观(二)引导客家学子合理调控情绪朱熹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ꎮ”(«中庸集注»)朱熹认为人的性情本来是没有所谓喜怒哀乐的情感的对于事物的喜好也没有所谓的偏袒即使将情绪表露出来也要合乎中道没有偏倚不暴戾这就叫和这启发客家学子在面对多元复杂的校园文化环境时应该把握好“中庸”的立场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受外界的干扰有的客家学子的自我意识强在融入城市环境过程中因“城市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难免与城市学子发生矛盾中庸思想中的“和”启示我们对待各异的文化不可只固守自己的家乡文化客家学子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客观公正地看待各种文化吸取各地文化的精华“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ꎮ”面对文化冲突时要根据“中和”的原则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做到合理的情绪表达避免过激在心态上要做到不卑不亢灵活处理问题ꎬ“处于不同的位置应该清醒地选择自己的应对姿态”[6]在必要时还要学会适度忍让在自己与环境之间追求一种平衡的状态达到自己与所在群体的内在统一这不仅是一种情绪情感的克制还是对本性的回归(三)培养客家学子的自我修为增强“文化自觉”意识“中庸”思想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境界的人“中庸”包含了“礼”ꎬ“礼”即道德准则根源于人的舍而未发的内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存在一个“礼”字要懂得文化差异带来的利弊学会理解懂得礼让学生同在一个校园由于来自五湖四海加之大部分学生都是首次离开家乡因此他们是直面文化冲突的主要群体面对这种情况客家学子应学会以宽容礼让的态度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以“礼”服人以实际行动获得城市学子对客家文化的认可与尊重ꎻ同时客家学子应不断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有互鉴之处在继承传统优秀客家文化的同时要自觉吸纳城市文化的优秀元素以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文化空间(四)加强客家学子与城市学子的互动交流以开放促发展“中庸”思想可以帮助客家学子学会平衡“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ꎬ看到两者之间的互补和提升效应为了加强不同文化的互容互鉴高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文化整合的措施带动客家学子与城市学子的互动交流以开放促发展例如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优化文化社团体系、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等途径来实现各种文化在同一话语体系中的平等对话在开展多元文化交流活动方面高校可以组织介绍客家文化特色的讲座、主题分享会、民俗文化节等提升客家学子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ꎻ在社团体系建设方面高校要对宣扬家乡文化特色的社团予以支持和指导并鼓励不同文化社团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促进不同文化和谐发展ꎻ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高校可以开设多元的文化课程聘请客家地区优秀的教职人员或研究客家地方文化的科研人员向学生介绍客家文化帮助学生认识“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异同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上述一系列整合措施一方面可以使客家学子更深刻地认识城市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另一方面可以为客家学子对外展示传统“农耕文化”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城市学子与客家学子对“城市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认识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三、运用“中庸”思想帮助客家学子进行“文化整合”可望达到的结果
(一)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引导客家学子借鉴运用“中庸”思想促进他们在适应城市化进程中主动调整心态、积极融入城市环境一方面可以唤起客家学子对多元文化的共识以及对不同文化的爱护与保护让他们自觉认识“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在碰撞之后的互补与提升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客家学子的开拓精神强化他们的包容意识和创新意识实现客家学子与都市环境的自觉融合(二)实现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引导客家学子借鉴“中庸”思想让他们正视“城市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与交叉有利于帮助他们理性分析观念差异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克服某方面的文化自卑心理应对在融入城市环境过程中遇到的“文化脱节”问题“中庸”理念拉近了客家学子与城市学子的心理距离促进了客家学子与城市学子的和谐相处有助于实现客家学子与城市学子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运用“中庸”思想平衡“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让客家学子看到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创新对“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进行理性整合有利于客家学子在文化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人与环境、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濑川昌久河合洋尚.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族群性及其边界[M].姜娜蔡文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ꎬ2013:9.
[2] 邹雁余佳桦.广东地方院校应重视对地方文化的整合[J].教育探索ꎬ2014(1):104-105.
[3] 何中华.哲学的跨世纪使命:文化整合与自我拯救[J].文史哲ꎬ1995(6):39-41.
[4] 徐儒宗.中庸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48.
[5] 杨中芳.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结合之实例:中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ꎬ2009(3):54-60.
[6] 傅佩荣.止于至善:傅佩荣谈大学中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ꎬ2012:124.
[7] 文选德肖君华.以传统“中”“和”思想涵养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ꎬ2014-04-21(11).
关键词: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文化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53-01
灯彩是一种结合我国各地民族风情,从我国民间沃土中成长起来的民族文化。赣南客家灯彩歌舞在文化形态上以民间舞蹈形式出现,它基本深入到客家人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是客家文化历史的缩影。如今,在全球产业文化的热潮中,促进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产业文化发展,是当前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对产业文化中的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起源、文化价值及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化现状有一定了解。
一、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起源、文化价值及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源于东汉时期的“花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赣南传统节日的应时之作。赣南客家灯彩不仅具有独特的舞蹈,还具有独特的灯饰艺术风格。多在新春正月初二至十五之间进行,色彩斑斓,动作优美,阵型千姿万变,它的服饰等具有赣南客家的独特韵味,主要以消灾、求子、祈福、娱乐等为目的。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首先,它能提高舞蹈者体型的协调性,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升华和净化观看者的心灵,起到让人身心愉悦的作用。其次,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事作为一种能感官的客观对象,能提升人的审美,在合作中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彼此思想的交流。第三,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原始民族气息对人的自强、宽容等精神有一定塑造作用,一定程度能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各种旅游文化的展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状态仍然是表层式的自然发展,虽然经营单位不少但大部分都缺乏品牌意识,且传播方式较少,宣传力度较小,导致其知名度提不上来,在供求关系上仍处在低水平阶段。
二、产业文化中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发展策略
(一)成立相应的产业管理与服务职能部门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要有序正常地进行产业化发展,就必须对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进行建立和成立。这种部门与文化产业协作中心的职能部门比较类似,可以使因缺乏长效协调机制,遇事互相推诿的现象得以减少,提高其办事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等各种不良现象。通过职能部门可以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艺术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有效解决,提高社会资金吸纳能力,使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扩大。赣南客家灯彩歌舞艺术研究机构的建立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进客家文化艺术的深入挖掘,研发出更多客家文化艺术产品,给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及咨询服务。
(二)对市场进行分析,确定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产业开发的定位
在产业文化发展中,应该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优势和障碍。只有对赣南及全省乃至全国客家文化艺术的内容有深入了解,才能对赣南客家文化艺术的消费吸纳力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明确的分析,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帮助。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优势。在发展中,赣南客家灯彩歌舞应该紧跟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将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艺术与旅游、经济等结合起来,对具有明显特色且市场化操作性较强的文化艺术产品进行开发,提高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特色性。
(三)整合资源,形成品牌效应,促进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客家文化区域性特征极为明显,但在资源开发方面却并不给力。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要转化成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必须多途径、多渠道地从不同角度去挖掘资源,使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品牌的背后是对其文化的综合,从这一角度来说,整合资源就变得尤为重要。可以根据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内容,拍摄相应的电影、电视宣传片,也可以通过对现代音乐艺术和流行因素的把握,打造出独属于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音乐等,提高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知名度,促进其品牌效应的形成。此外,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必须促进其产业的良性发展。这就需要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赣南物质文化、民俗文化艺术进行利用的同时将其保护好;通过对地方高校资源以及政府管理资源的利用,做好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管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傅丽.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文化价值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1(02):78-79.
关键词:客家;民俗体育;成因;功能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5-0027-03
Abstract: Through investigating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sport anthropology, this paper tries to delineate and analyze the folk sporting activity of fire dragon dance in Hakka regions. And it maintains that Hakka folk sporting activities truly reflect the cultural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kka ethnic group. Besides, the body-building, social, recreational and symbolic functions that these activities represent provide significant reference value in our conception and such practical activities as initiating 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s, making innov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school and promoting sunny sports.
Key words: Hakka; folk sports; causes; functions
客家民俗体育是指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并与客家民俗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客家民俗体育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客家族群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的生存智慧、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是客家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与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文化追求与文化生活方式的体现。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与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客家文化研究的内涵,而且对于促进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提升学校体育,具有非凡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体育人类学的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客家地区舞火龙的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描述分析,意欲揭示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生存土壤与社会功能,以期深化对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认识。
1 舞火龙民俗体育活动的内涵
在闽粤赣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地,民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总体而言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与客家人的传统节日有紧密的联系,如春节的灯舞、端午的划龙船、中秋期间的扮故事、重阳的登高与放风筝等等。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是客家人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客家人审美情趣、文化追求和价值观念。客家虽为一族群,但客家文化却在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亦然。如春节的舞龙活动就形式多样,有灯龙、布龙、稻草龙、板凳龙、猪笼龙、花环龙、火龙等区分,其原因都始于地域之别。但是细考客家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却可以发现舞火龙是客家地区比较普遍的活动形式,在赣南、粤东乃至四川客家地区广为流传, 成为一种超越地域的民俗体育活动。
1.1 粤东梅州丰顺县埔寨烧火龙
烧火龙是粤东丰顺、兴宁、五华、河源等县市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习俗,其中以广东丰顺县埔寨镇最具特色。丰顺埔寨镇每逢元宵或盛大庆典均有烧火龙民俗活动,以庆丰收、迎新岁、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台湾火龙则在1998年开始,由苗栗市长邱炳坤倡导,作为该市元宵节重要庆祝活动,台湾的火龙用稻草编成。
埔寨烧火龙这个具有浓郁民间风情的传统艺术,始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关于舞火龙习俗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传说。
传说一:相传在远古的时候,东海龙王的第21个孙子叫浊龙,被父派到南粤莲花山脉管辖赤岭(指现今埔寨一带)。浊龙上任后,胡作非为、鱼肉百姓,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群众忍无可忍,只好向老龙王告状,于是龙王命其小女清凤,佩上龙剑赶往南粤。一日,清凤趁浊龙醉酒如泥时杀死了他,将其斩成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段,然后带回斩下的龙头向父王禀报。留下其余三段,变成现今埔寨的“龙身”、揭阳的“龙尾”、揭西(与埔寨交界处)的龙颈。于是埔寨人民的祖先把这古老的民间故事,巧妙地通过“烧火龙”的形式,作为闹元宵的文艺活动,代代相传。
传说二:相传古时客家居民集中居住的南粤莲花山赤岭一带(即今丰顺埔寨所在)旱灾连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一年元宵节,东方天空突然流光四溢,半空飞来一条金黄色的火龙,口吐祥云,当瑞云覆盖整个天空的时候,天空渐渐乌黑起来,霎时大雨滂沱。大雨持续了数天,久旱的大地渐次复苏,各种农作物迅速成长,人们喜笑颜开、载歌载舞度过了旱灾后第一个欢乐的元宵节。从此以后,当地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人们笃信这归功于火龙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在这个信念驱使下,曾经为衣食犯难的善良客家民众,每年都在元宵节自发组织模仿火龙下凡,巡游村寨的活动,这就是烧火龙民俗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