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德育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其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在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各种素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校德育就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大批具有良好德性的大学生。然而,对于这样的德育活动,人们很少去关注其绩效,很少去思考德育的结果与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更加没有人从生态位的视角去考察高校德育的绩效问题。这便是一个观念问题。教育观念是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转变观念是提高德育绩效的前提。当下高校必须提升理念,改变观念,以生态位理念为视角,树立高校德育的整体大局观;以绩效理论为指导,树立高校德育绩效的可持续发展观;结合“与时俱进”的理念,树立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二、结合高校德育要素的生态位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高校德育是一个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它存在着自身的系统结构,其德育理论、德育主体、德育受教者、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目标和德育反馈七大构成要素在此生态系统中都占据着各自的时间、空间和功能位置。高校德育的绩效是这七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要提升高校德育的绩效,就必须优化高校德育过程的诸要素,在分析其各自所处的生态位的基础之上,使各结构要素合理归位,各尽其能,进而实现高校德育绩效的最优化。具体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合理、明确的高校德育目标;第二,重视高校德育理论研究;第三,建设高素质且与德育对象相匹配的德育工作队伍;第四,充分发挥大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观能动性;第五,结合时代与地域特点丰富高校德育内容;第六,倡导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第七,加强科学的高校德育反馈。
三、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
资源是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的,并以其效用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及要素。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同样需要各种资源的储备与消耗,如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声誉资源等。如前所述,这些资源是维护和发展高校德育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也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客体,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种德育资源的配置状况,决定了高校德育的绩效水平。而要使德育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实现各资源要素之间的最优组合,就必须依赖于科学、生态、合理的德育制度安排。人性是有缺陷的。人的恣意、自私等缺陷又是富有弹性的。因此,仅仅通过道德说教予以规训、改造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法律、规范、条例等制度化的理性力量最大限度地予以刚性的遏制。制度自身具有其一定的特点,如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明确性等。这些特点能有效弥补高校德育的不足,有利于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健全德育运行机制;第二,构建德育生态竞争机制;第三,重视奖惩激励机制;第四,建立多方位的综合导向机制;第五,构架坚实的德育保障机制;第六,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
四、适应并营造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高校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处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中的,所以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各种影响。环境氛围的整体作用,对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影响很大。然而,高校德育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并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作用。既包括高校德育系统被动地适应生态环境,受环境的影响,又包括高校德育系统主动地去利用环境和优化环境,努力营造一个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生态环境与高校德育系统各要素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正向合力,从而提升高校德育的绩效。对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做好校园自然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第二,结合生态位的理念,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求;第三,配合家庭环境的差异,适时调整德育各构成要素;第四,树立积极的校风学风,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提升高校德育绩效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其对策应当是多方位、多渠道的,并不以上述几种具体的途径为限。高校德育绩效的提升,实际上是高校德育各个方面综合优化的结果。
作者:马千陈岩松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关键词:消费文化;大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46-02
消费文化作为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已经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产生了诸多有利和有弊的影响,给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对异彩纷呈的消费文化,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效果不明显。因此,研讨和解决消费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诸多特征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各个群体和社区,高校和高校学生也深受其影响,形成了高校消费文化和大学生消费文化。这种场域和群体的消费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相比,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具体说来,高校与大学生消费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从消费观念与消费内容视角来看,当代大学生消费意识日渐开放和多元化。这方面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可见一斑。当代大学生消费对象和内容体系多种多样,主要有日常的网络消费、购物消费、娱乐消费、社交消费、学习消费等等。消费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彰显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能力、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反映大学生消费行为背后的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其中,人际消费占据很大一部分,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非常喜欢社会交往的个性特点[1]。
2.从消费模式和方式视角来看,当代大学生消费传统与现代消费模式并存,其中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主流。这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一方面继续在使用传统的消费方式,比如亲自到超市购物、到歌厅唱歌跳舞等等;同时,更加喜欢网络平台的消费方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学习、网络购物等等,而且,网络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主流,更加现代化和时尚化,这些彰显了网络时代大学生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3.从消费层次视角来看,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差距日渐拉大。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由于各自的经济来源有所不同,甚至有些差距很大,这就导致了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这其实是贫富分化和阶层分化在高校的延伸,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相处。
4.当代大学生消费世界呈现出享受性、非理性和异化消费等不良倾向广泛存在。这方方面主要表在过度上网消费、过度奢侈消费等等,在消费领域展现了拼爹的发展态势。同时,很多学生消费只凭自己的喜好,不管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这些都是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引起重视的地方。
二、当代消费文化对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影响与挑战
当代消费文化是大众文化体系的一种,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同时,带来了更多的是挑战和影响,诸多问题在当前消费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中不得不思考和着手解决。
1.高校德育各个环节缺乏创新。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德育工作在价值取向与理念、内容体系、模式与方式等方面的选择上,没有很好地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消费实际去规划,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严重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
2.高校德育环境更加复杂化与多样化,彰显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公共危机的出现。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和功利主义的校园风气,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的美丽纯洁环境和氛围。
3.高校德育教师和专业学科教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急需健康引导,这就需要高校德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可是环视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师专业知识功底还不错,但是人文方面的素养素质确实还还非常不足,从人文知识到人文行为等方面发展得非常不理想。
4.高校校园消费文化及公民文化建设急需加强。社会消费文化涌入高校,给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价值观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给高校消费文化带来太多社会上的负面成分,使得校园消费文化场域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这表明了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和公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5.当代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本人产生了诸多影响。一方面,当代消费文化让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2]。比如消费文化促使大学生道德观陷入迷失的状态、陷入平庸,消费文化的自利性消解着大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感,消费文化的多元异质性导致了大学生的道德与价值共识难以成型。这些都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地方,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要多多关怀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三、提升消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的路径
消费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及其德育工作产生了诸多的影响,也提出了诸多的挑战和要求。鉴于此,高校应该主动应对,积极思考消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树立消费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德育工作视野[3];将课堂道德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育人等模式融合一起,形成高校德育的合力;将消费教育、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现代国民素质和品质;大力培养面向全球化和大众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力求建设多师型的高校教师队伍;注重德育文化环境建设,加强高校消费文化建设,以此建构起消费文化大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运行机制。
1.构建面向消费文化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与价值取向,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务必要树立一种面向学生的大众文化、手机文化和网络文化等等文化世界的教育理念,将德育内容、目标和模式方式、评价体系等环节紧紧结合消费文化进行构思和建设。
2.构建面向消费文化的德育模式与方式,让大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形成崇尚道德的勇气和践行道德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净化校园文化和校园消费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发展功能和调适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引领大学生健康消费,强化学生身份认同和道德情感意识;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模式,结合大学生消费活动,引领大学生开展体验式教育,科学激发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自爱自重性,全力消解消费文化的诸多异化功能,尽可能排除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
3.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消费特点和引领消费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推动高校德育话语系统青年化。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等纳入德育内容和目标体系之中;同时,努力挖掘消费文化体系中蕴含的积极有益资源,将之融于德育教育之中,不断扩大高校德育内容的现实关怀覆盖面;将现代公民教育纳入其中,全面开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教育、责任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强大学生道德勇气、道德选择批判和道德践行的能力训练,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高校德育工作还必须要将“三观”和中国梦教育纳入其中,用主流价值观去科学整合多元化的价值观世界,以主流文化整合多元的文化世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引领作用;根据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不利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务必要注重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4],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的境界和层次。
4.建设面向消费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根据消费文化对教师的要求,根据消费文化下大学生的行为和语言特点的引导要求,通过各种平台,采用各种形式,从文化、专业、现代教育技能等方面全力提升德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从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德育教师的教育能力。
5.建设面向各种场域的大学生消费文化,为大学生成长提供健康的文化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要注重高校网络文化、手机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科学引领[5],全力净化各种校园文化,力争为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现代文化环境。
总之,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三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命题――那就是如何在消费文化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生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只有与时俱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才能不断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基础和空间,才能更好培养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与高校德育导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
[2]杨淑萍.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
[3]邱叶.消费文化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消费德育路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4,(5).
2014年第4期 山东青年 总第483期
学术探索
大学精神视域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校;德育工作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视。高校德育工作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为有效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从大学精神的战略高度出发,探究高校德育工作创新路径,从而切实发挥德育在高校中的作用。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大学精神?几千年前,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开宗明义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孔子的意思是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则对大学精神做了新的注解。“明明德”,既包涵了研究学问与正心修身之意,也包括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之意;“亲民”,即新民,就是说大学要在传递、发展知识之时,还要“化民成俗”,“于社会有所贡献”。1915年,北大校长在中国提出了较完整的现代大学教育思想体系,概言之,即“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精神。之后,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特色,着力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如,朱自清先生认为“实干”的清华精神;张伯苓先生认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竺可桢认为“求是、创新”浙大精神等等。
西方名校大多起源于公元11世纪前后的中世纪大学,从这些大学创立的时间看,其共同特点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至今均有800年左右的历史,哈佛、耶鲁等也有300多年的建校经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些名校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大学精神风貌。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论是清华精神、北大精神还是哈佛精神,人们对大学精神的认识,分别从大学理念、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或者从大学人对时代精神的体现方面来理解。总之,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并具有导向规范作用、凝聚激励、熏陶感染等功能。
二、大学精神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
(一)导向规范功能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内在灵魂,能够给师生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力量,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精神的导向作用借助于大学理念的指导,可以给高校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直接影响师生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气质。当大学精神塑就之后,通过高校的精神、文化与制度等方面,并外化为特定的校风、学风、校训等,对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全体师生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就有了自我规范自身行为的内驱力和自制力。
(二)凝聚激励功能
大学精神是一种为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信仰,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向心力,产生无以替代的凝聚功能。梁漱溟在论述北大精神时指出:“彼此质疑,相互问难,兼容并包,追求真理。在这种气氛中,怎能不奋力向上!”以此说明,大学精神以其深厚的文化传统积淀和精神理念,已逐渐化为校园人的群体意识,进而在高校德育工作发挥激励的作用。大学精神使师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自豪感,从而激发内心深处产生自觉为社会、为人民谋福利而拼搏的精神。
(三)熏陶塑造功能
精神力量是富有渗透性的,大学精神广泛而有效的辐射与传播,师生能在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得到启迪、感化、陶冶作用。通过大学精神的熏陶感染,师生共同感受自由民主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各种理性的熏陶,才具有较为宽阔的胸怀和雍容的气度,能够在这种温馨的学术氛围中自由对话,发挥特长,彰显个性,将大学精神内化成个人品质的一部分,从而赋予了师生坚定的理性追求、价值信念;这些精神力量通过师生的言行对外展示,塑造了良好的大学人形象。
三、大学精神指引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
(一)高校德育机制创新
提高德育实效性, 必须建立高校“全方位”育人的主导机制。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内部机制合理整合;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外部机制相结合协作机制,同时,强化高校的监督效果,建立开放务实的保障机制。
(二)高校德育观念创新
当前,我国的教育观念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德育培养。德育在大学的工作中严重失位, 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我们必须以大学精神为指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德育工作中, 把德育标准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加强德育理论和实践创新,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切实落实“德育首位”思想。
(上接第6页)
(三)高校德育内容创新
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德育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特点,完善、更新、丰富德育内容,不断创新德育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
(四)高校德育方法创新
更新德育内容, 保持时代特色,高校德育必须创建科学的德育方式,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高校可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高校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载体方式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使高校德育手段渠道更加丰富完善。
(五)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础。梅贻琦先生所言,“凡一校精神之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一支有着深厚理论知识和优秀品格的师德队伍,可以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规范带动学生、用完善的品德情操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来感染学生,对良好大学精神的构建起到创新与继承的作用。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理应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如果高校德育工作缺乏大学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在崇高的大学精神的指引下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才能够使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充满活力并取得实际效果。唯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精神与高校德育工作形成增强素质、塑造灵魂的巨大合力,从而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健康人格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德宇.大学精神重塑与高校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2) :11 -12
[2]汪元宏.高校发展要重视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9( 1):23 -24.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注意分析德育工作体系内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全面、开放的工作思路,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坚持综合指导、全面发展的德育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重要指针,德育工作理念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把德育影响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要坚持从整体着眼的、全面指导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实现综合指导。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减少对大学生进行单方面的政治理论灌输教育,兼顾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发展,根据大学生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避免一切问题简单化。指导全面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关注的是“全人”的发展,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抛弃职业意识,而以共同的人类之爱”[2]P266,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以便能真正实现指导每一个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采用学科交叉、全面借鉴的德育工作方法
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是整个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发挥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就要借鉴其他学科或领域的先进工作方法。借鉴优秀方法。在传统德育工作方法基础上,诸如讲授法、活动法,再综合借鉴和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逐步总结出适应新环境、新对象、新问题的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提升德育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和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发挥网络优势。“网络德育”概念是随着计算机科学与高校德育工作的结合而提出来的,开辟教育的“第三课堂”,发挥网络的时效性、快捷性特点,加强博客等交互平台的建设,形成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良好互动,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增强大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抓住重点
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矛盾,改变德育工作不能及时跟上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回答当前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现状,解决德育工作方式较为滞后、缺乏创新的问题,就要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抓住重点。
(一)坚持明确主体、贴近学生的德育工作理念
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树立贴近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的德育工作理念。明确大学生地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两个主体,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这是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时必须明确的前提。高校德育工作者需弱化自身的权威意识,把大学生视为与自己具有同等地位的人,努力开启彼此之间的平等对话,实现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完善。指导大学生发展。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除了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帮助其发展素质、健全人格、实现自我价值,也要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引导和支持,使高校德育工作走出传统模式,增强其实效性。
(二)确立科学合理、重在可行的德育工作目标
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其关键环节就是确立并贯彻科学可行的工作目标。提高目标的科学性。根据哲学方法论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观点,高校德育工作应依据工作对象的不同而设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目标。不同的大学生,其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从不同大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符合其整体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目标,以便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提高目标的可行性。可实现的目标才具有激发作用和引导价值,所以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必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高校德育工作应依据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趋势发展的要求,确立可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德育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践意义,防止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德育工作,尽量减少德育工作目标实现的阻力。
三深入调研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基本和首要的观点,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发展坚持的理论原则和衡量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依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并据此设定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动态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德育工作内容,并不断在实践中更新德育工作方法,以此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制定切合实际、动态发展的德育工作目标
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德育工作目标,并且用动态发展的目标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关注社会实际。高校德育工作目标的设定和实现最终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水平,不是单纯在理论层面的空洞探讨,也不是任凭主观想象进行制定。及时告知大学生社会的实际道德状况,运用相关的德育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诸如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等社会现象与德育教育不相适应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鼓励大学生努力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设定动态目标。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大学生素质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调整时也要考虑社会实际情况和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停滞不变的目标不但不会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能科学考察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也不能促进的高校德育工作的长远发展,只有德育工作目标切实可行并能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确立实践化、生活化的德育工作内容
现实生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基础,只有深入研究生活,在生活中关注大学生的发展,研究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功能和价值。提供生活化的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是丰富的,德育工作的内容不应该是简单抽象的,更不应该是把政治理论强行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当中,所以开展高校德育工作不能用理论灌输取代社会实践。实现德育内容生活化、实践化,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比如对新入校大学生进行入学适应性教育,培养他们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通过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大学生学校生活的幸福度;再比如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对大学生疑惑的问题给与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教育,这就远比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实际,更能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鼓励整合德育资源优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国外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和德育工作方法,也被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不断吸收和借鉴,转化为适合我国大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的德育工作经验,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优良做法,也需大力提倡,为高校德育工作所用,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促进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和完善、增强其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吸取经验、总结经验,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最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德育工作评价方式
高校德育工作评价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必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促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并不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坚持实践方法,克服评价的主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德育工作评价也应坚持实践的评价标准。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是否真正被大学生所接受,是否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是否对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有价值等,必须通过高校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把制定好的德育工作目标、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工作方法等同大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接受程度、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变化情况、德育工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大小等方面加以比较,才能科学判定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坚持辨证方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哲学坚持用全面、发展的、历史的视角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3]P291。把全面的观念引入高校德育工作评价过程中,从高校德育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队伍等方面全面考察和评价。把发展的观念引入高校德育工作评价过程中,紧跟时展,充分了解社会情况,及时观察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动态,克服高校德育工作评价标准静态滞后性与时代、社会发展情况和大学生需要变化的动态发展性之间的矛盾。使用宏观的比较方法和微观的比较方法,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方式更科学、更全面。把历史的视角引入高校德育工作评价过程中,把高校德育工作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评价,了解不同阶段,大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同特点,从而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进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发展德育工作体系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69-1
随着网络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当下新媒体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富有活力的群体,对新技术、新事物都有较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因此对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来说,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分析,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开启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其时代特点
新媒体(Newmedia)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的,后来在美国流行并被广泛使用。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一词进入我国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视野。由于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对新媒体理解角度的不同,我国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尚无定论,从当今社会来看,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笔者比较赞同《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一书中对新媒体概念的阐释,所谓新媒体,就是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中介,能够同时满足公众或用户信息需求和传播欲望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独具的时代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信息的海量化。其次是传受关系的转变。最后是新媒体的交互性能。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SWOT分析
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并存,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笔者利用SWOT分析法阐释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SWOT是一种用来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常用工具。SWOT分别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组织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所处环境中存在的发展机会和威胁,以期强化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会,规避威胁。
(一)优势。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速度快捷、传播覆盖面广、传播形式多样、交互性强等。高校辅导员借助多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二)劣势。新媒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新媒体使传播门槛降低,传播主体增多,信息数量增加也随之带来信息质量的下降,鱼目混珠,往往使需要重视的信息反而被忽略,这也就体现了新媒体在传播体制方面把关的缺失。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信息过剩挑战高校教师传统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多渠道的信息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播效果。
(三)机会。新媒体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削弱其消极作用,拓展德育工作新渠道,创新德育工作新形象,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不断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使其更好的为高校、为教师、为学生所用。
(四)挑战。新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由于大学生对于新媒体没有正确的理性的认识,加之人生阅历有限,对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不能有效的辨识;其次,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媒介依赖情况,严重者会出现沉迷网络的情况。最后,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设备的追求也会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三、积极应对新媒体,开启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面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SWOT分析情况,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开启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第一,加强高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教师应增强个人新媒体方面的知识和应用技术能力,通过新媒体深入到学生中去,教育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构筑高校德育工作新阵地。高校应顺时代之发展,利用新媒体建立德育工作平台,克服传统德育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因素,增强德育工作的及时性、广泛性和丰富性。
第三,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和自律意识。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高校应将媒体素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范畴,通过课程或是讲座形式渗透到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强化其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提高自律意识,有效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科学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
参考文献:
[1](美)特纳.管理者的管理工具(第二版)[M].何,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陆地,高菲.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段亚巍(1987-),女,汉族,黑龙江人,硕士,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德育;对策
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对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道德世俗化、多元化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变化等现实作了许多探索和改革,但其中仍存在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其任务是确定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我们从实际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根据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主客观因素,研究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被称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生长生活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面对我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大环境,特别是现在进入信息时代,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鲜明的特点。学生是高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体,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研究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具有积极进取、开拓向上的特点
1.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适应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强。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时代他们可以快速的获取各种信息与知识。因而他们思想成熟,对各种事物的发展有自己的见解,在教学实践和各种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乐于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而做奋斗的愿望,并为此而自豪和骄傲;他们都有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热情和意愿,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是大学生中的主流。
2.当代大学生自信心强,有时代感,思想敏捷,他们可以不断地获取信息,适应世界的发展潮流,不甘落后于他人,追赶时尚,不断的完善丰富自己,更加注重自我设计,自我感觉良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地展现自己,追求现代,追求进步,有一定的进取精神。
3.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工作有较强烈的参与热情。他们愿意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很高兴在社会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并表现自己,体现自己,对于所参与的社会工作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特别是对一些喜闻乐见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一些社会公益活动,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参加各项活动,这样既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与能力,也为今后融入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大学生也存在不可忽视的思想心理缺点
1.个人本位,独立性不强。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显示出了较强的攻击性,喜欢公开批评他人、情绪波动大,遇到与他人观点不同不是从理论上反驳,而是更倾向于人格攻击;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差,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开支,藐视勤劳简朴的生活作风,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漠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2.追求享受,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利润,而思想不够成熟的大学生错误地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在道德上、感情上,把名誉、地位、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注重感官上的享受,认为即使追求理想和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金钱和物质享受,于是,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这引起了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疏离,一但精神防线被击垮,理想的天平发生倾斜,便会做出错误的道德行为选择。
3.道德多元化不断冲击大学生的思想,使其价值观模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新旧经济体制、东西方文化不断产生矛盾,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西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迷茫、困惑及质疑,尤其是当社会利益分配不公时,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容易发生扭曲,使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失衡,趋利意识、拜金主义等思潮的蔓延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德育工作者是落实高校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是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决定因素。而强有力的德育工作不仅能坚定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还将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创新性国家的建设。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实施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德育的实效性。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重视程度,加强德育工作力度
首先,高校的德育工作直接影响大学生终身发展,它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人格,确立革命的人生观,教育学生有一种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明确的人生准则和自强自立精神。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培养什么人的高度看待高校的德育工作。教师不论是执教什么课,目的是要把育人结合融入于教学之中,要不断的进行检查总结,发现推广德育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其次,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修养。当今的大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已远远不满足于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师的作风、言行等,对学生具有极强的示范性,教师要讲求工作的针对性,引起学生的共鸣。德育的使命是陶冶人、铸造人格,教给学生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针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选择德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德育必须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风险意识、冒险精神等进取品质,树立终身教育观和发展观。
(二)积极开展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家庭教育为辅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方式
首先,要强化和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学时代是学生思想成形,定位的重要阶段,高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要不断地强化和完善德育工作。强化“两课”教学,德育是进行政治理论、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通过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品德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代性。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而选择和制定德育内容;增加德育工作中的互动性,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实际工作和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的学习精神,必须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其次,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在德育工作的中的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示了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本质特征。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对所学到的德育知识获得体验和内化,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道德境界,达到实践育人的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再次,在德育工作中积极发挥家属亲友作用开展家庭教育。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长久,最直接的,在德育工作中积极发挥家庭亲友的作用具有不可代替的效果,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学习和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亚文化系统。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学校内同学间相互关爱的友情、师生间相互尊重的情谊、后勤人员的热心服务及完善的服务设施等都能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只有把学生置于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才能潜移默化地得以逐步提高。
(四)改革德育评价体系
改变以往教什么,记什么,考什么的德育考试方式。提倡考核形式多样化,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口试,并配合写小论文,重在理解,运用而非记忆,重在课堂参与而非结果。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应视学生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特长,采用“知行统一”的评价标准。努力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使各层次学生在相应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涛,论绿色教育[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8).
一、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1.德育管理的时空范围扩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在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接口都可上网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阅读报刊,或者相互间“实话实说”,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网络信息丰富,这些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错误、庸俗、虚假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网络信息传播快捷,任何一个网点引起的涟漪都可迅速波及全球,辐射至每个角落。因此,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管理的时空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在校内的某一段时间和某个现实物理空间,德育管理如何面向网络虚拟空间发挥作用,如何及时对网络信息作出反应,指导大学生的网上生存,是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创新面对的首要问题。
2.德育管理过程的互动性增强
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以聊天为主要目的者占80%以上,大学生对思想交流有着一种强烈心理渴求,他们需要与他人沟通,也乐意与他人沟通。在网络中,人际心理距离缩至极短,大学生容易敞开心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往往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3.德育管理的手段更加多样
网络世界的丰富性使德育管理手段也更加多样。传统的德育途径包括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党、团工作与学生会工作,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使德育管理生动而且富有感染力,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
4.对德育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更高
网络对德育的影响及其作为工具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都对德育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备现代化的思想品德素质、人文素质,还要具备相当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特别是网络意识,要善于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同时对大学生心理特别是网络心理要有精深的研究。与传统传媒相比,计算机网络的传播和表现形式都是全新的,德育工作者如果对网络发展敏感,不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就容易丧失德育管理的有利时机。[2]
二、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带来难得的机遇
互联网是一种新事物,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是一种新的认识武器、认识工具,又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因此,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努力掌握互联网这个新的认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和新的生产力,为高校德育建设服务。从高校德育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既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更有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在网络时代,高校德育与互联网结合,就是同新的认识工具和新的生产力相结合,也就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2.互联网给高校德育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是信息源方面的挑战。目前网上的信息就世界范围而言,社会主义确实还很少,宣传西方价值观的内容占了主导地位,甚至象“”的歪理邪说也通过互联网大量而迅速地传播,建设互联网上的阵地已成当务之急。二是信息传播方面的挑战。相对来说,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再加上我们的管制措施,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及信息量,都还比较慢,比较窄,比较小,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了。三是由互联网引发的对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与正统观念的挑战。大学生是上网的主要人群之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对象,如何使他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识别信息能力,总之,挑战是严峻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以至我们现在仍然奉为经典的某些基本理论等等,都可能发生深刻变化。这是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得不予以密切关注的。[3]
三、高校德育的创新
1.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
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同时,必须融入新的符合网络时代特点的新的内容,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方式联合起来,使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良好的行为方式统一起来。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的内容比较陈旧,空洞说教较多,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必须在这方面加以创新,德育不能仅仅限于思想品德课上,各门专业课、校园环境、生活学习都应成为德育的内容,学校处处应是德育的教育内容,在大学生上网人数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必须开设网络道德的课程,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网上行为方式,以使大学生能够用好网络为学习、生活服务。[4]
2.高校德育理念创新
第一,更新大学生教育价值观,确立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有机统一的价值观。纵观当今世界,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究竟如何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出现了两种相对的观点。一种是网络专家主张为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对网上活动进行全方位监控,而另一种是一些自由主义者主张在虚拟世界,充分地张扬个性。大学生大多是虚拟世界的常客,网络化的生存方式使大学生个人意识进一步增强,个人价值本位意识相当强烈,为此,网络时代必须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强调社会价值在网络社会的特殊性,要求大学生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高校德育的工作任务观念要更新,确立灌输与培养个性相结合的任务观。高校德育一直是以灌输为主,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的个性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成员主体性要求日益强烈,网络社会出现了许多道德法律问题,要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网上行为方式,必须对大学生灌输网络社会的规范,但是,目前虚拟世界的规范滞后,再加上网上行为监管难度较大,因此,对大学生的辨别是非、自我修养能力培养十分重要,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群策群力做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上行为习惯,同时培养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更新高校德育工作主体观,确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主体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在工业化社会,高校德育工作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到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发生变化,虚拟社会出现了虚拟主体,大多数大学生网民拥有了两个主体身份,一个是现实主体,一个是虚拟主体。两个主体由于所处的环境相异,他们的特点经常出现冲突,与现实主体相比,虚拟主体具有易变性,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主体观念,教育大学生将两个主体辩证统一起来,为有效地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正确的渠道。
3.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
第一,转变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影响他们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在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必须从单向型向多向型转变,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者思维方式的影响力。
第二,调整教育者对待教育对象的态度。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网络社会无序、失范的道德生活的影响,行为常常会出现某些偏差,使得一些教育者对大学生感到十分失望。因此,德育方法创新必须调整教育者对待教育对象(大学生)的态度,使两者的关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由教导者转为“切磋者”,这样才能提高高校德育的效益。
第三,挖掘和利用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德育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得以实现所借助的物质力量。先进有效的手段,可以使德育教育的相关信息的传播或传递方式更准确、更迅速、更富有吸引力,从而使德育的影响面扩大,影响力增强,提高德育的效果。因此在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必须运用先进、有效的手段充实教育方法,加大挖掘和提高传统教育手段有效性的力度,充分开发和利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教育手段。
第四,形成高效的新工作渠道网络。工作渠道是高校德育方法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工作渠道是否畅通和全面覆盖,则说明了工作渠道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也反映了教育方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在网络时代,原有的德育工作渠道格局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在现实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了德育工作的渠道的盲点。所以,开辟新的工作渠道,形成高效的工作渠道网络,是方法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5]
总之,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渠道成倍增加,更多的思想观念和各种解释出现在大学生的意识当中,许多固有的认识和形象开始破裂和瓦解,产生令人惊讶的变化。高校德育必须创新才能适应这一变化。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龚惠香. 高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0,(4).
[2]刘岚 .网络条件下德育管理的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 2003,(1).
[3]刘开寿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刍议[J]. 探索 ,2000,(2).
关键词: 高校 德育工作 实效性 知行统一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但在现实中一些大学生知德能力较强,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却并不付诸行动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这种与德育目标完全背离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那么如何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凭借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应该落实在学生个体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既要着眼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又要重视道德实践的锻炼和深化。
一、推进高校德育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德育具有时代性。德育内容是德育体系的核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倘如德育的内容正好与受教育者的道德期望一致,那么就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融化成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按照要求正确地进行德育实践。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入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高素质人才。
二、创新德育手段和德育方法
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的过程。只有注意研究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选定最佳的方法开展工作,才能完成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首先,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的转变、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使德育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创建新阵地,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构建多方联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课堂,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德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最后,在教育方式上,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高校、家庭、社会整合的德育系统,三方加强联系,形成联动,达到德育过程的优化。
三、努力拓展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渠道和方式
德育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道德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能够深化道德认知,促进道德内化。德育工作者要从点滴做起,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环节中,加强道德行为规范,经过实践的反复强化,磨练道德意志,使受教育者在切身体会中去领悟道德真谛,从而不断提高其道德水准。通过开展群体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强修养;在社会实践中分清是非,崇尚真善美,使良好品质得到检验、巩固与提高,逐步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规范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依托党团组织,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组成不同服务方向的志愿者队伍,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这样既可增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又可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意识。
四、建立科学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更新德育观念,树立全面德育观、终身德育观、德育时效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估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促进高校德育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实现科学化,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抓好师德建设,对学生的道德生活起到良好的示范与导向的作用。高校要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引导、协调、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大学生在反复的行为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理论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在道德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
五、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应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德育工作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放在首位。其次,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加强新型德育人才的选拔,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并在实践中紧跟时代的需要逐步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思路。最后,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科学管理德育工作队伍,特别是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层层落实的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管理考核制度。
六、营造优良的校园道德环境
关键词:实践教育;高校德育;实效性
高校德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如何适应新时代对高级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提供参考。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实践教育法又称为实践锻炼法,是指按照教育要求,合理地设计多种教育内容与情境,组织、引导教育对象主动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形成良好习惯和优秀品德,使教育对象能够从各自的层面、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社会地位去认知、感悟和深思其人生的价值追求,从而激发其道德内需,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实现教育对象的知行统一、德才兼备,以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教育方法。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是实践教育法的理论依据,“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1]实践教育法的主要特征有: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实践教育法与理论灌输法相对,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实践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把所学的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只有经过实践,理论知识和正确认识才能成功地转化为实际行为和习惯,然后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强化,最终才能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升为优良的品质和能力,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真正统一。实践教育法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有效地促使高校学生把德育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优良行为和习惯,使他们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高校学生既是一名求学者,又是一个社会人,因此他们不仅要关注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思想品德的提高。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处在这一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成败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状况和全民的素质教育成果紧密相连。整个社会道德的良好发展能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高校德育的显著成效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道德向着理想方向前行。要想使高校的德育工作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投入到提升自身素质的实践锻炼中。
(三)内化与外化相统一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人的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信、行五个要素,它们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否则就难以形成完整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内外转化的过程,就是“人们自身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发展……也是思想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2]只有运用实践教育法,才能使得高校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同时并存且辩证统一。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育者教育与受教育者的有机结合,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当他作为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时,他是教育的客体;当他接受教育影响进而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便是教育的主体”。[3]无论是作为教育客体还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都是积极主动地对教育影响进行甄别、筛选,进而消化、吸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使得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得到强化,有利于其塑造良好素质;同时,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道德知识才有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消化、理解和吸收。
二、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德育工作者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主动参与、共同创建的各种活动,如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校园”建设,实施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帮贫助困”工程,组织参加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体现了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新的环境,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些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就必须重视实践教育法,探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实践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应对国际国内变化的有力武器
当前,国际上仍然存在敌对势力妄图在思想上利用“人权”、“民主”等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部分学生受此影响较大,形成了注重自我、倾向功利等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面向世界,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大批面向世界的人才,而只有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才能培养出面向世界、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的综合素质人才。由此,运用实践教育法开展高校德育工作也势在必行。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各种生活方式也日益呈现,这些都必然导致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产生。经济的迅速发展激发了高校学生勇于奋斗、积极乐观的精神,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以及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负面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和利用实践教育方法,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环境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的网络在为人们提供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也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各种思想都可以在网上跨国界、跨地域交流,其中那些良莠杂乱的西方政治文化价值观信息会极大地影响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导致各种信息泛滥,其中消极腐朽信息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影响很大,甚至于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肆意制造并传播发动思想。再加上有些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太成熟,抵御各种不良思想冲击的能力较弱,容易在政治上迷失正确的方向,走向邪路。还有一些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人际关系疏远,感情联系淡薄,甚至受骗遇害。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进实践教育方法,在多种实践活动或情境中,引导教育对象“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增强其明辨是非的本领,提高其抵御各种不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
(三)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社会的就业政策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高校学生自身主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一些大学生面临着不甚理想的择业就业环境,受到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这样就容易引起高校学生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多种困惑,高校学生中的心理紧张、心理障碍、甚至心理抑郁等心理问题层出不群。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心理方面的调查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在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要提高生活水平,取得事业成就,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需要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过去固有的单调的德育工作模式,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实践教育的新方法,创设适当的实践教育内容,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普及心理保健知识,提高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力,增强其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其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技术上过关,思想上过硬,心理上过强,具备极强的竞争软实力。
(四)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克服自身缺点的内在要求
几十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当前的大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群体”特殊的成长背景导致了他们形成了自身难以避免的缺点。独生子女的成长背景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一方面,是古今中外社会文化大背景,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和各种西方文明思潮;另一方面,是家庭内部环境。“独”的环境给独生子女们提供了有利的成长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例如: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变得任性、自私自利等;家长近全面的照料使他们缺乏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判断力和适应力等;父母过高的期望使他们承担了过重的心理压力;兄弟姐妹的缺乏使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淡薄等。在这些背景下成长的高校学生刚开始校园的集体生活时,会受到各种冲击,如果高校德育工作者不能适当对待和处理,则可能会使他们形成一系列负面心态,如高傲孤僻感,极度恐慌感,软弱逃避心态,压抑排斥感,自我放逐心理等。这些心态虽存在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一面,但如果引导不当或其自身自制能力弱,就会阻碍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考验。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运用实践教育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学习实践教育的理论知识,总结实践教育的经验教训,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实践教育的途径
实践教育法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要求,结合实际条件组织、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培养教育对象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实践教育法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加强实践教育,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立足于学生的思想特点
进行实践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活动,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当代高校学生主要有如下思想特点:一是思维敏捷,求知欲强。部分理论课内容在中学时已有涉及,有些德育理论课程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史实、概念、范畴,比起书本知识,学生更感兴趣的是那些新信息;加之高校学生的理解力较强,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因此,高校教育者既要重视教授内容的信息量和时效性,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新视野。二是主人翁意识强。当代高校学生都十分关注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大事,关心民族的发展前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但是他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也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些消极腐朽面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可能形成一些自认为合理但却有失公允的概念,甚至产生功利主义思想。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实践教育时必须有的放矢,结合国内外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设计的教育内容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从而搞好实践教育,使教育对象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当代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他们希望能与教师平等相处、共同探讨问题,他们能够较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偏爱于讨论式、对话式教学。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的扩展,使高校学生获得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使他们获取的信息更加实时,更加广泛。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获得离不开高校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生的自我教育。主体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方面。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的缺乏,会引起生活的贫穷和落后,而精神文明的薄弱,则会导致政治立场的动摇和道德水平的下降。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开展实践教育时,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坚定其主体信念,使之超越单纯的物质享受,重视精神追求,勇于挑战自我,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拓宽视野,提高道德鉴别能力和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免疫能力”。
(三)重点在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
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是指学生“真正接受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变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5]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与否是评价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标准之一,有效地将高校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即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一内化过程是对先进的观念、态度和信仰等的认同与接受,由于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看不到也摸不着,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实践教育中就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来感染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高校德育工作者在设计实践教育的方案之前,应该明确高校德育的方向,深化高校德育的要求,明确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了解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把握学生的道德内化规律;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使道德认知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其内在的道德需求,帮助其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实践教育活动结束后,应当立即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以便在之后的德育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将行为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才能使高校德育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四)构建完善的德育系统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整体观念,从全局出发,不断优化德育过程,增强教育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尤其重要的是要将高校德育工作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建立健全高校德育系统。具体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个家庭德育系统、高校德育系统和社会德育系统有机统一、相互配合的大系统,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共同搞好实践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微观层面上,以院系或班级为单位,构建层层领导、有机结合的高校内部德育小系统,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德育工作者进行实践教育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同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取得成效,因此,在实践教育中,德育工作者应随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定自己的信念和信心,立志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0.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2.
[3]梁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01-102.
[4]王炳林,张润枝.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69-72.
关键词:网络趋势;高校;德育工作
一、网络趋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一)重智育,忽德育
当下,高校在招收学生的时候,无不是凭借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标准划定的,即衡量学生的标准是通过入学成绩进行衡量的。这种做法突出显示了学校对于智育的重视度,但是德育工作也是高校育人的重点,很多高校并没有过分重视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未付诸于实际行动。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德育观更是存在弱化现象,界定不清网络道德意识,而出现了种种有悖于道德现象的问题。
(二)未适应网络新趋势
网络时代的到来势必需要有新的背景条件与之相适应,使得各种制度、规范等能够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联系体。但是就目前高校而言,其德育工作并没有完全与网络新形势相接轨,依然沿袭以往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工作变得被动而落后,很多即时性消息不能够快速进行传播,使得德育工作不能够深入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开展。
(三)不重视网络消极面所产生的影响
网络的产生虽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多种便利条件,但是网络摆在高校面前仍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网络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大学生个人德育观的树立,很多大学生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观意识不强,滥交友,不注重个人思想道德观的树立。这些方面对于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大学生个人道德观的树立,给自身产生了卑劣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高校道德工作的较好开展。
(四)迷失大学生个体差异性
每个大学生都由于自身个性特点而表达出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而往往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未能够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论是高素质人群还是低素质人群混为一谈,进行一致的批评和教育,这样不仅使得低素质人群没有任何道德意识改观,反而阻碍了德育工作的较好开展。为此,高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心和了解每个大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对于个别现象要正确引导并教育,使得他们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网络。
二、网络趋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方式
(一)在网络趋势下开展德育工作
网络给予了人们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校应该在这一优势条件下切实利用好网络,带领大学生走进网络,使得德育工作贴近网络、贴近大学生。网络的产生虽然使得很多大学生沉迷于游戏,产生了一些弊端,但是作为高校,应该正确引导这种弊端,对于大学生贴近网络给予鼓励的同时,要慢慢引导他们走出网络弊端阴影,正确合理地运用网络。尤其是德育工作要适时通过网络进行开展,建立高校德育网络平台,通过即时互动,调动大学生充分参与到德育工作建设中,切实提高高校全体师生的德育观。
(二)提高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对于网络时代所产生的种种优势,高校要善于抓好、抓牢,而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对象是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网络时代的便捷性,提高自身运用网络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熟练制作各种课件,能够较好地利用校园网并驾驭校园网,对于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解决,达到熟练运用网络的目的。由此使得高校网络趋势下的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形象更加生动、更富号召力和感染力。
(三)正确看待网络现实的利弊,培育文明网络
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网络的正负面影响,给学生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因现实影响下产生并提高网络进行的违法行为等,所以学生更应该通过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地看待网络,将网络作为自身人生价值实现的工具,不断通过网络实现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达到实现并弘扬文明上网的目的。由此,在网络趋势下,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只要是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网络行为方式,作为家长、教师都应该支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网络意识,构建大学生有效的网络生存环境。
(四)增强大学生的免疫力和鉴别力
网络有正负面影响之分,对于正负面影响,要善于区分和辨识,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高校不能因为网络锁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制止学生上网,而是应该不断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增强他们的敏锐观察力和洞识力,达到提高大学生高尚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意识的目的。尤其在面对一些网络诱惑的时候,高校要教会大学生正确辨识,学会选择和判断,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对自身的影响。在德育工作中,应该多进行个别案例介绍,通过介绍,让他们懂得不良网络所带来的消极面,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防范意识。同时,高校还应该通过网络手段,向大学生宣传一些真善美的事物,让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和分享自身的感受,真正达到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目的。
(五)网络趋势下德育工作的随机教育
随机教育主要是通过某些能够进行教育的机会或产生一些需及时进行教育的问题后,随机进行的教育活动,其将系统与常规教育中的缺陷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在网络趋势下,很多大学生会出现一些个性特点,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起初意料之外的事情也时常发生。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进行自身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提升,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能够灵活有效地进行处理,按照德育工作内容和对象的不同进行个别性教育,也就是随机教育的目的,以达到满意的处理目的。
(六)发展网络优势,探索新的德育方式
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虽然紧密相连,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应该通过这两者的不同之处,正确进行区分,探索新的德育方式,体现出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例如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众可以匿名进行留言,虽然这种匿名方式会滋生一些道德问题,但是也使得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表达了一些无法表达的言语,这种匿名方式消除了很多大学生的顾虑性,由此教育工作者可以较为顺利地与其沟通、交流和疏导。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网络趋势下高校德育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势必需要高校高度重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行改善并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意识。不管何种有效提高高校德育的工作方式都是为大学生而服务的,大学生应该积极意识到并在教师指导下科学有效地使用网络,形成高校积极有效的德育工作风。
参考文献:
[1]徐广臣;;更新德育观念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李寿全;;试析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性”[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3]曹维莲;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合格人才[N];安徽经济报;2000年
[4]卓秀坚;渗透性德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一)高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大高校也竞相以就业率作为竞争的手段,盲目加强学生市场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高校德育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的作用。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高等学校投入更大资本在教学、科研方面,忽视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第二,高校没有形成对德育教育的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德育工作开展没有考核标准,会极大地打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第三,高校德育教师师资力量和结构都有待完善,主要是高校德育工作者普遍存在年龄比较大、学历比较低、对德育教育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在知识、专业、教学方面与高校德育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德育教育理论与现实脱节严重
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长期发展以来只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实践教育由于受到社会现实、教育资金、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实际中并没有受到高校的过多关注。这样的教育模式脱离了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导致学生对于德育的理解掌握仅仅止于理论概念上,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并没有转换成自己内心的行动指南。与此同时,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相对滞后,枯燥乏味、教条化且没有实际价值,缺乏时代性的教育内容,加上德育教育模式太过单调,对于学生的教育目标实行统一化,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实行层次化、区别化对待,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
(三)德育方式和手段单一化
为了应付教育部对于高等院校下发的教育指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目的性极强,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对于大学生的关注,这样导致了高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模式的单一性,单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理论知识教育,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因此学生德育情况不是很理想。其次,高校开展德育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教育功能,将学生困囿在课堂之内,采取传统的应试德育知识学习,不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于学生实际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二、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观念
高校要开展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首先要进行德育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创新。最主要的就是要求高校德育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不但要善于教育、引导和理解学生,还要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才能引起高校对德育教育地位和功能认识的转变,以适应大学生德育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作为大学生接收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其文化教育氛围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中,高校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与环境。首先,高校要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认真做好教师的遴选工作及后续相关培训教育;其次,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能够在德育氛围浓厚的校园内进行学习;最后,高校还要注重校风建设,发挥德育工作在实践中的示范作用。
(三)探索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德育 低效 归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学生管理工作者肩负着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责任,而德育的低效性是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难题,笔者将就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管理中德育效果提出对策。
1 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
从目前高校德育的实际状况看,大学生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德育内容疏离现实。德育内容脱离了现实、抽象空洞,就很难使受教育者认同德育内容,就更不可能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从现实看当前高校有部分德育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或与实际不相符合,使学生感到很空洞;有些德育理论使学生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和把握,个别典型事例缺乏时代性或过于简单,学生感到远离自己的现实生活,缺乏真实感,不能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
(2)德育方法单调。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按照受学生的接受特点,正确、恰当地运用的德育方法,必然会提高德育效果,反之,可能会降低效果。但目前高校的德育方法大多采用简单的说教和硬性灌输,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教育已经具有思维、判断、选择、评价能力的当代大学生,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理解、认同德育内容,反而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消极地对待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施教。
(3)部分学生管理工作者素质较低。学生管理工作者是德育过程的促动者和学生品德发展的指导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看,文化、道德素质较高,但也存在部分人员素质偏低现象。如果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人格品质与德育内容要求背离,很难使受教育者认同其施教的德育影响。
(4)德育过程缺乏良好的情感氛围。良好的德育情感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德育过程,从而提高德育实效。但我国高校德育的模式缺乏民主、尊重、信任的情感氛围,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对问题的质疑,对德育内容理解的偏差和自己的质疑只能“潜隐”在心中,不能通过争论、辩论、讨论来澄清问题,反而容易使学生德育内容产生心理拒斥,降低认同的效果。
2 提高德育效果的对策
针对影响德育低效的主要因素,依据大学生品德发展和形成的规律,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高德育的效果。
(1)优化德育内容。首先,德育理论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理论要反映现实的客观实际,只有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能体验、感受到德育理论的真实性,才可能内化为自我的人格品质。其次,德育内容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德育内容的针对性是指,德育内容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规律来规定。再次,德育内容应生活化。德育内容的生活化是指德育内容要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体验、感悟、理解德育内容,在情感体验中产生移情和共鸣,提高对德育效果。
(2)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首先,德育方法应多样化。德育方法的多样化是指,要根据德育过程的客观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德育方法,或多种德育方法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其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其次,德育方法应注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育。道德认知能力主要包括道德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德育认同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只有促使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才可能使学生从“被动认同”转化为“主动认同”,从表层认同发展为深层认同。再次,德育方法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当学生管理工作者脱离学生的生活情景,谈诚实、谦虚、自律、奉献等道德品质时,学生常常感到不可理解,而通过具体的情景展示,或直接使学生参与生活的实践,亲身经历、切身体验时,学生才会产生亲近、崇敬感,主动认同德育内容,并确立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
(3)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主要包括品质、人格、德育能力以及对德育内容的理解程度等等。提高德育者的素质,首先,提高德育者的人格素质。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博学善思。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不断拓展,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才可能较好地解答学生的质疑,否则学生可能会感到学生管理工作者“什么都不懂”,降低德育认同效果。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应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对德育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可能较好地解答学生的质疑,赢得学生的认可、尊重,提高对自己所施教的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再次,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德育不同于智育,德育过程的重心放在“育”上,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好人,做一个道德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德育能力。德育能力主要是指德育过程的活动设计能力、启发导悟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以及灵活地熟练运用各种德育方法的能力。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可能使学生真正认同德育内容。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管理工作者引导下,学生通过分析、判断、选择、评价等,逐步澄清道德问题。其次,要建立和谐管理关系。当学生管理工作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把学生管理工作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建立和谐的管理关系,才能使学生对学生管理老师的积极肯定态度迁移到对其施教的德育内容上去,提高德育认同的实效。其三,营造良好的德育情感氛围。德育认同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良好的德育情感氛围有利于提高德育认同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营造一种能使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移情性理解,使学生感到学生管理老师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提高对其信息源的认同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