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3-06-21 08:5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第1篇

1.情理法并用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是情,浓浓的师生之情。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防止逆反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感情丰富,很容易对事物产生激情,但是他们毕竟年龄尚小,经验不足,易偏激。因此,我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在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就是法,让学生根据社会以及学校的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使情变得有原则,理变得有力。如此三者并用才能达到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的目的。

2.贴近学生的原则

所谓贴近学生的原则,就是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生理特点,客观地进行教育。要把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开放民主的原则

坚持开放民主的德育教育原则,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改变传统死板的灌输知识的做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材与德育实践的作用,切实运用好学校与社会两个课堂进行开放民主的德育教育。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德育渗透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渗透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解放学生的思想与地位,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地位以及其地位的发展。当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愈演愈烈,要想真正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作用,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笔者就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观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效率。常用到的几种教学方式有:辩论课、演讲课以及探究课,这几种方式都能活跃班级气氛,让学生乐学、去学。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求学生根据社会上的时事热点以及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对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进行探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教师要树立自身的德育意识,以身示范

第2篇

关键词:中学德育;德育现状;解决措施

在社会学中,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根据刘慧磊的《中学德育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的文章,“德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即是指道德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则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不同年龄段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健康心理等素质的教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1]

中学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学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德育是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在中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然而,现在的中学德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中学德育现状

当前,中学德育存在以下问题[2]:

中学德育地位低下。在中学的教育体系中,智育占了很大比重。学生的智育成绩得到学校的很大关注,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由于有体育中考的存在,所以学校会对学生的体育水平比较关注,但仍然比不上智育的地位。因此,中学的德育教育的地位得不到保障,往往被学校老师和管理人员忽视,德育教育成为一种形式。

中学教育的评价机制注重形式化。中学生的德育水平在评价上往往被量化,以分数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校时间里,“扣分”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上学迟到要扣分、打扫卫生不干净要扣分、在路上吃东西也要扣分……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而是被条条框框束缚住。德育的评价机制有僵化的趋势。

由学校教育引发的学生的德育水平低下。之前回到母校,随处可见的是学生“出口成脏”的行为。尽管学校总是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但是几乎不曾落实具体。因此,学生自己对德育也不太注意,在有些不良的环境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养成了道德水平不高的恶习,这对学生本身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中学德育的教育内容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不符,两者出现严重脱节。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学生从多方面接受了形形的信息。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不同的学生形成了形形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由于这些都是青少年学生自主接受,因此学生会形成很多负面的道德。而中学的德育教育依然维持在原有的水平,没有跟着社会现状的改变而有所变动,因此,两者之间产生了冲突,这对中学德育教育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注重形式,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关注较少。中学时期的学生都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此时,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会有就一个较大的发展。但是,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与活动的时候,并没有把注意放在学生的这些方面,而是注重形式。学校在规定了学年的德育目标与内容之后,以课堂教学和分数量化的形式来进行德育教育,所有学生普遍统一,不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道德教育主体地位。学校的德育教育总是以上课的形式存在,比如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等,都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成为一个教学任务而存在,甚至思想品德也是学生期末考核的内容之一。这种德育教育方式只单纯的发挥了教师的作用,但是是一种灌输,而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解决措施分析

如何应对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庭。家庭的德育教育又可简化为家教。孩子的德育水平如何可以通过家教来评定。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可以从家庭教育入手,发挥好家长特别是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学校。学校教育的主体是老师。学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老师对学生德育的塑造成为学生形成优良道德的关键因素。老师经历了一个学生的儿童期、青年期以至成年期,因此,老师的作用需要得到充分发挥。除了老师,学校中的管理人员也需要端正态度。老师和管理人员都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3]

(3)社会。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也是一个巨大的“染缸”。谁也不知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然而,我们谁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就需要社会净化环境,提供更多积极向上的资源,以正能量的形式来对学生施加影响。

参考文献:

[1]郭金萍.中学德育的问题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5.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班级;责任;教育

全面发展,德育为首。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的处首要地位。作为高中班主任,则是班级——高中学校基本组成单位的德育工作的领军人物。如果班主任注意把责任感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则会增强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责任教育加以解决

责任感是一种情感体验。从德育角度看,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自我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高度的责任感是实现人生责任的精神支柱。人生责任感不但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感情纽带。责任具有时代性、客观性、层次性、规定性、强制性、自律性、实践性等特征。把责任感教育贯穿于高中班级德育工作始终,有助于解决因高中生的叛逆心理等因素给班级德育工作带来的困挠,从而增强高中班级德工作的实效性。

(一)班级工作中的极端思想需要责任感教育予以化解。良好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在实际工作中,一是片面强调所谓的“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地位捧到“至高无上”的神坛,学生在教师“权威”面前必须绝对服从;二是片面强调所谓的“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奉为“太上皇”,放弃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放任自由。这两种做法,要么会导致师生的严重隔阂;要么会导致教师权威的丧失,从而使班级有效管理难于推行,使班德育工作出现“真空”。如果把责任感教育贯穿于班级德育工作的始终,科学确定师生的角色地位,以师生的角色地位作为师生互动效果的评价标准,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回归本位,就可以克服这两极端思想。

(二)教师只重言传,不重身教的流弊需要责任感教育予以解决。学生具有“向师性”心理,教师的言行、思想、品德是学校的标杆和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因把高中当成“已经成熟了的小大人”,认为高中生已形成了成熟的道德评判标准,对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已大提高了,从而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言行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忽略了自己对学生言传不重身教的作用,大大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大大削弱了德育实效。

(三)教师缺乏爱心,需要以责任感加以矫正。在班级德育实践中,教师把学生当成是“加工品”,以机械的僵硬的行为对待学生,日常工作中常出现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现象,这种行为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久之必将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注意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在班级德育实践中只停留于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在班级德育工作中拘泥于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忽视了学生个性多样化、层次化的客观事实,这种德育工作毫无针对性,一是使后进生少了进步的更多机会,二是使先进生少了拔尖的机会,三是给了中等生更多的“平庸”的机会。

二、把责任教育贯穿于班级德育始终增强高中班主任工作实效

责任是自然和社会对人类的客观要求,作为社会的人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去承担责任,才能做到既向个人负责,又会社会负责,向家庭负责,向集体负责,向他人负责,向自然环境负责。把责任感教育贯穿于班级德育始终,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成效。

(一)明确师生角色地位,界定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构建真正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德育工作说到底是师生之间一种双向心理交流活动,界定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才能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成心理的默契、交流。为此,教师要把“爱生”作为教师的第一责任和义务及工作成败的评判标准:一是对于学生要多一点尊重和理解。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热爱学生,以实际行动关心体贴学生,以真心对待学生,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有用之才作为已任。

(二)师者“爱”字当头,要牢固正确教育观、学生观,善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负责任的教育不止是传授知识,更是发展能力。德育的本意是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学生才是德育工作中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在德育实践中,学生知识的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为此,在班级德育实践中,班主任要注意站在“学生道德成长、完善引路人的高度”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1.注意活动育人,以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或者有意义的主题班会为载体,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道德情感体验,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2.注重“榜样”育人,增强榜样的育人效果。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模范”,要注意通过自身良好的榜样形象影响学生,同时要善于培养优秀学生,让学生身边“可触可及”的榜样带动学生进步,收集社会上优秀名人品德事迹,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指路明灯。3.建立科学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把责任感教育贯穿其中,才能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实现知行合一,使真正成长为有道德的人。

(三)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德育角色作用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引人向善”是教师的天职之一,为此,班主任更应该关注后进生,在开展后进生德育工作时,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其人格,努力挖掘其闪光点,鼓动其进步;对优等生不能溺爱,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慎防其缺点;对中等生要引导,关于发现他们潜在的优点,鼓励他们向优等生的行列跃进。

参考文献:

[1] 刘世保;责任教育研究与指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引导

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其与班建制、导师制并称三大教育模式。国内高校学分制萌发于1918年北京大学的“选课制”,试行于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学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末,而今学分制改革和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高校学分制多年的建设为高校德育学分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后者的发展。郑州轻工业学院在其2003级学生中实行“德育学分制”,规定学生毕业需要满足修满专业学分和德育学分的标准要求。为了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和便于管理,现在上海、河南、黑龙江等地的一些高校都采用了德育学分制来管理学生。可以说,德育学分制已经成为了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是各高校的办学原则,高校德育教学应该实现教与学、德与智的统一。德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理应纳入学分制的轨道上来。高校德育学分制是集教育评价、管理为一体新型德育管理制度。它依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旨在实现德育内容、环节的学分化和德育过程、结果的成绩化以及德育教育的制度化。一般来说,高校德育学分制主要通过对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评来实施,注重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观念、法制意识、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和生活行为的考察、评价和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学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素质拓展和创新创造等内容。德育学分制作为当前高校正在推行的学分制改革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应用价值。它实现了三个统一,即教学制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培养目标过程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教学方式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研究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构建,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新特点

1.学分构成的组合性。高校德育学分制下的德育学分的构成,是一种组合式的结构,包括理论课学分和实践课学分两部分,理论课学分大致占全部学分的30%,实践课学分占70%。学生为获得学分而进行的课程或项目学习,按照其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理论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包括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理论课按照各个高校的教学计划实施。一般来说,理论课学分都是必修学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课具有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是其课程设置的原则。实践课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两部分,必修学分是指大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而完成的有关思想品德、法律规范、组织纪律、诚信文明、社会公益、劳动卫生的项目而获得的学分。实践课选修学分是学生因自主选择学习的项目而获得的学分,它倾向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考虑。

2.德育载体的多样性。在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中,班集体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但是,学分制的改革和推进,打破了这种格局,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指导机构、咨询机构、服务机构以及网络载体的相继出现,创新了高校德育的工作方式。其中,网络载体主要包括网络德育主题网站、电子邮件、QQ、MSN、BBS论坛、博客、微信、飞信等平台。非网络载体,更多的是从“实”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而依托网络载体开展的网络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延伸和的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更多的是从“虚”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虚实结合教育载体的形成、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网络教育内容丰富,包括德育信息、网络德育课、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网上德育教育平台等内容,体现出高校德育开放性、现实性、交互性、趣味性等特点。此外,网络德育可实行匿名制,这就消除了师生沟通的心理障碍,为师生的充分交流创造了条件,教师可实时掌握学生德育状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可达到互动式教学的目的。

3.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德育学分制实施前,高校德育评价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而言,要片面、宽松、抽象一些。德育学分制实施后,以具体化、规范化和可视化的一系列评价细则对高校学生的德育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严格、具体的评定,评定范围包括知、情、信、意、行等方面,涉及部门有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机构。具体而言,高校学生德育学分考核由“记实”和“评议”两部分组成。“记实”坚持随时记录、公开公正、定期公开、公平审定的原则,是由班级记录的、旨在对学生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特征的关键事件的记录和评定。“评议”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议三部分组成,是依据相关测评标准在每学期期末进行的。“记实”属于定量分析,“评议”属于定性分析。

德育学分制下,“记实”和“评议”的有机结合实质是德育评价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评议的结合。这种评价标准消除了高校德育评价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评定缺陷,实现了学生德育评定指标体系的量化,增强了德育评定的客观性、公平性、规范性、实效性、科学性和透明度。

4.德育客体的自觉性。德育学分制克服了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带来的教育客体即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等缺点。过去,高校德育没有和学分挂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其可有可无。现在,得益于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各高校《德育学分评价手册》等的规范制约下,实现了高校德育的制度化、科目化和活动化,增强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德育学分制融合德育内容、教育途径和评价体系为一体,通过学分的形式来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注重的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评价,致力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旨在引导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从试点高校来看,其对学生的积极效应是明显的,在其带动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实效性有了很大的改观和提高,对学生良好德育意识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在高校德育学分制下,德育工作的权威感、现实感和严肃性更强,学生为了拿到学分并最终完成学业,就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到德育课程、项目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德育认知和主动性、自觉性的提高,实现了主动式学习的教学目的。

二、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新问题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脱节。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构建,理应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但是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受制于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教学环境、教师水平等因素,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被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从而对教师教学和教育效果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现行的德育体制中,一般将学生作为被动地接受对象和客体,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创造性。

德育是教与学的统一,这包括教育与学习、教师与学生、讲授与传习等方面。在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作为传授德育思想道德知识的教师,主导着德育的方向、内容、方式和进程,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拥有着绝对的主导权。但是必须认识到,不切实考虑学生需要的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失败的,教师传授的只是德育知识,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消化吸收。德育既要有加强德育规范的理念、约束和限制,也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内化、师生的平等交流与互动。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造成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脱节,就会影响德育的质量与效率,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道德认知是指通过德育教育形成的对现实社会道德关系、道德规范的认识,涵盖道德印象、道德概念、道德思维能力的获得、形成和发展等方面。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社会有道德、有意义的活动。现行的高校德育学分制,习惯于采用试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德育效果,评价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不能反映最真实的情况,答题好、成就高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德育标兵,答题差、成绩低的学生也可能是德育能人。因为,以考试卷的形式来考核,这无形之中会给记忆力好、考试能力强和投机取巧者钻了空子。而那些勤学苦思、坦诚己见和实事求是者得到的成绩却时常令人啼笑皆非,这是有悖高校德育初衷的。

高校德育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它关注的是学生的言行举止等各方面,培养的是思想品德好、有益于社会之人而不是只会熟记思想道德知识的专家、学者和言行不一、有人格缺陷的边缘人。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处理好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找到合适的考核方式,做到理论知识考试和道德行为的结合。

工具价值与终极关怀脱节。从价值形态上看,高校德育有两大维度,即工具价值和终极关怀。所谓的工具价值,即是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并为社会服务体现出来的价值。终极关怀是一个形而上的命题,是对来源于情感意志、价值理性的道德律令的恪守,是正确价值取向和德育精神的诉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在其著作《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中认为我国道德教育危机的实质是终极关怀的缺失,这表现在德育本体性价值的丢失、人性关怀和真实诚信的缺失和德育虚假化、形式化、表面化等方面。高校德育学分制下,德育工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工作没有给予学生终极的关怀,没有抵达学生的心灵深处,没有实现理性价值的支撑。

工具价值是低层次的德育价值,终极关怀则是高层次的德育价值。工具价值是短期性的、被动式的,而终极关怀则是长期性的、主动式的。工具价值不一定就是真实内心的表达,它有可能是外因单独作用、内因不乐意接受的产物,而终极关怀则是在内因、外因优化作用下生成的。二者有着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认为工具价值是终极关怀的最初形态,终极关怀是工具价值的继承、发展和升华。成功的高校德育必须实现工具价值和终极关怀的有机融合,要反对外显化、庸俗化,反对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和形而上品位,反对以简单观察、测定学生德行的做法,由内到外、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将高校德育上升为一种内心信仰和自觉的价值诉求。

外在规范与内化教育脱节。现行的高校德育学分制强调各种规范的严格遵守,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依靠政治教育的形式,借助政治权利、意识形态、学校规范强制推行。在具体做法上,往往以各种规范的遵守与否、质量的好坏、数量的多少为教学目标,这无形中造成了规范即是道德、道德即是规范、道德教育即是规范教育的假象与错觉,从制度上误导了学生,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反思和批判精神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内化教育的形成。

现代伦理学告诉我们,德育规范只是作为一种形式、一个体系、一项制度,是主观创造的东西,无论它多么完美都无法与内心的德育意识相比。德育效果不仅表现在道德规范上,还更多地体现在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上。高校德育理应实现外在规范和内化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和德育的内涵,规范的履行、宣传要适度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性,让他们参与到高校德育中来,从内心去接受德育知识和德育规范。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是否定高校德育规范,而是否定其只是以“规范”为道德教育的现实。

三、对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引导

1.转变德育教学思路,提高德育学分制构建的实效性。高校德育学分制下教学思路的转变,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德育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实现人格社会化教育和人格个性化教育的结合;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关系,实现理论知识测评和行为表现评定的结合;四是要正确处理工具价值和终极关怀的关系,实现合理价值和理性价值的结合;五要正确处理好外在规范和内化教育的关系,实现被动接受和主动参与的结合;六是要正确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七是要正确处理好德育教育与管理的关系,实现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的结合。

德育教学思路的转变,要在把握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新特点的基础上,突出解决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新问题,逐步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教育观念理想与现实的融合,才能实现受教育者角色由客体向主体、教育方式由抽象到具体、德育衡量标准由主观、片面向客观、科学的转变,才能从整体意义上促进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2.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高德育学分制构建的针对性。“隐性课程”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课堂生活》一书。依据《国际百科全书》的释义,隐形课程是指形成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高校德育课程体系。隐形课程具有作用方式潜在间接、作用途径广泛开放、作用过隐蔽渗透、作用效果深刻长远等特点。由德育理论课教学活动、德育实践课教学活动、高校校园物理环境和高校校园精神形态中隐藏、潜伏、暗含、渗透、弥漫的各类隐性要素构成。得益于其特点和构成要素的优越性,使得德育隐性课程具有认知导向、情感熏陶、意志磨炼、行为规范等功能。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历史观等德育内容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内化,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道德理念,才能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情感、态度、兴趣和行动,才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约束道德行为和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发展。

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是适应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需要,是对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尝试,是提高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针对性的切实需要。为做好新时期、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共存下的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工作,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安排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积极开设、管理和服务好隐形德育课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有意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科学的道德观念体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德育制度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德育制度的规范、引导功能;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实现高校校园物理环境的优化;四是要形成正确、科学、积极、向上、健康的高校校园精神形态,不断提高学生的德性、悟性。

3.肯定学生主体地位,提高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能动性。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次要原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在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中,教师、德育规范等是外因,学生是内因。目前高校德育学分制过度强调德育外因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了德育内因的地位和作用。实践启示我们教师虽然主导着高校德育的教学过程,但是学生却决定着自己对教师的讲授内容的接受与否,主导着德育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实践的内化过程和结果。因此,不能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即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绝对服从,不能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轻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既包括对社会的责任,也包括对自己的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学生的切实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承认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将高校德育视为一个主客观统一、师生互促互进的活动过程。

互动、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着眼点,互动才能提升高校德育的趣味性和促进师生的良好沟通,创新是对德育工作的肯定和发展。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要实现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切实掌握德育知识的目标,要推动学生运用德育认知去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改进自己、规范自己和提高自己,形成一定的德育自觉,要教育学生懂得主动接受、自主学习、能动参与并能适应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实时地吸收时代精神内涵,自主、自觉、自立、自理、能动地参与到德育学习和实践中来,这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能动性的需要。

4.健全德育管理体制,提高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引导性。目前,高校德育学分制下的德育管理体制,主要由各高校校党委和学工部、各学院院党委和学工办(辅导员)以及班级管理委员会组成。校党委是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领导核心,负责高校德育的整体工作,在其领导、指导下,校学工部负责制定具体的规划、组织原则、实施细则和研究探讨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以及督促检查各学院的德育工作。这种多层次的德育管理体制,规范了该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受制于起步晚、基础薄、技术低、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其并不是很完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下级之间协调性差、整体效益不高;二是针对学生的管理要么过宽、要么过窄,学生的抵触、不满情绪时有发生。

德育管理旨在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育德育人和树德育风。健全高校德育管理体制,要坚持全面规划、分工明确、统筹兼顾、协调统一、优化配置和讲求效益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德育管理主体上下级即组织与组织的关系、各级组织与德育工作者的关系、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的关系,出台更多的细则、规则、规章、制度和政策,形成自下而上、系统全面的德育教育体制。同时,要加强学生管理团队的建设,建立健全其例会、汇报、考核、奖惩等制度和各项德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通过制度的形式进一步明细校党委和学工部、院党委和学工办、班级管理委员会的权利、义务,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建立健全旨在加强德育教师政治素质、德育观念、德育理念、德育教育观建设的制度体系,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内容形式,以形成全面、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新格局。

参考文献:

第5篇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亦言:“假如我们希望任何人有德行,我们就应在他的少年时期训练他”。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青少年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演绎不完的话题。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学科的语言与思想的高度融合优势使其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学科,也体现了“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的思想理念。

一、语文德育呼唤传统回归

我国语文教育以1904年的独立设科为截点被分为古代语文和近代语文。古代语文最早可追溯至甲骨文时代,经历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道德为本的模式逐渐融入到语文教育中,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传统语文中的道德教育内含丰富,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处于语文的首要之位,因此使现代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回归传统十分必要。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知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发挥传统语文在德育中的作用,对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北上广等大城市已经试点,让“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古代经典在中小学生中推行并让学生习读,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挖掘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一)新课标下语文性质与功能确保了德育教育优势

新课标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义指出了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在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第一次站在了与工具性同等的地位,这也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门对语文德育功能的重视,体现了人文性的德育渗透,为语文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保障。在指明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之后,人文性的重新回归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的双重功能,这也间接保障了德育功能的实现。无论字词还是诗词文赋,都包涵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和精神精髓,这些都是语文学科最为核心、最为精髓的部分。新课标将这些性质和功能重新发掘出来,无疑是语文的德育功能优势发挥出来,给德育教育提供了保障。

(二)语文教学内容展现了德育教育优势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大量的文言文与诗词歌赋以其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人的情操和修养哲学,传达了人们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此外,大量的中外现代文学作品继承了民族精髓,以其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多样化的思想情感,这些思想情感都以人文道德为主线,提升了文学作品艺术境界的同时,也提升了读者的思想感悟和人生境界。新课标下语文教材及课外延伸纳入了更多的文言文及其他优秀文学作品,这些共同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展现了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

三、深化语文德育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和运用三维目标

要全面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本身必须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意义与其之间的关系。在理解三维目标的深层含义与关系之后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实现透无声无痕、巧妙自然地渗德育教育的效果。在语文德育教育的三维目标中,这三个维度相互依存,互为支持,其中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其他维度得以实现和发展的依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了德育教育的高度,过程与方法保证了德育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三者之间的整合工作,才能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

(二)强化儒家经典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经过新课标的改革,语文教材中的儒家经典文学作品更加丰富,使得基于儒家经典的德育教育重新发挥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和强化儒家经典文学的德育功能与作用,发掘其中的道德修养内涵,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产生自然的感悟,在潜移默化间完成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儒家经典作品《论语》现存20篇,492章,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主要理论道德思想以及治学思想,使其成为一个道德、修养、治学、求学的体系。但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内容毕竟有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将教材中未选入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较为容易理解以及思想不相背离的内容作为学术课外阅读的重点,形成一个体系,完成儒家经典文学的德育教育功能。

(三)从学生认知规律上设定教材顺序

在固定的语文教材条件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术的成长和认知规律,以及语文德育历史发展历程,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规划科学的教材顺序,以便学生更为容易地理解和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通常来说,设置教材顺序需从时间顺序与难易顺序两个方面进行统筹安排,时间顺序一方面遵循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另一方面遵循历史发展轨迹,以时间为轴探索古人的思想演变路线,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建立道德修养体系。

参考文献:

[1]任晓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德育教育;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4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95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而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清现实,着眼未来,勇于探讨,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优秀人才。学校德育教育既要做到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还要做到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思考以何种德育方式为先导进行教育活动,把握德育教育的现状,探索提高德育教育水平的新方法。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详细阐述新时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德育教育内容枯燥单一,与现实生活脱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封闭单一的德育教育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现阶段的学校德育教育无法与现实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往往只是教师将提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讲给学生听,至于学生有没有听懂并不重要。由于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使德育工作陷入僵局,课程的育人功能被忽视。还有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过分占用和挤压德育教育的课时,使得德育教育形同虚设,名存实亡。教师要想德育教育成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就必须顺应潮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德育的开放性,增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二)德育教育重视管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很多学校里,把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放在对学生的行为和纪律教育上,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个性培养,对德育的理解不透彻。其实,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格,以美好的情感和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现实并非如此,学校只注重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只要学生犯错就会给予相应的惩罚,使得学生变得唯唯诺诺,没有活力,久而久之就成了学习的工具。学校的这种做法使德育教育成为了管束学生行为的规则,失去了德育的真正作用,教师的教育使学生感到不满,因此,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三)德育教育高要求与低投入现象日趋明显

如今,一些学校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现象明显,将师资投入到数学、语文、英语等主要学科上,使优秀教师扎堆,而对德育教育则关心甚少,很少举办德育宣传实践和讲座等活动,致使德育工作开展困难。但是,学校又要求德育教育要形成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因此,高要求与低投入的矛盾就成为了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学生家长对德育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就是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至于德育并不重要。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也是德育工作开展不顺利的重要原因。

二、新课程背景下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要勇于接受挑战。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必须把德育与智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的目标。此外,学校要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严格的德育考核制度,构建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模式,形成“道德长城”,争取把学生培育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用自身的魅力感化和引导学生,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德育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

(二)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的内容,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教育内容,增加对爱国主义、社会道德、父母亲情等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德育教育新局面。同时,德育教育还必须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逐渐成长。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改变“小课堂”封闭的教学现状,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不断优化学生的道德行为。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博物馆或者纪念馆参观学习,感受优秀的历史文化以及革命先烈的壮志豪情;还可以组织学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倡文明出行、宣传环保知识等,培养学生养成社会服务理念和关心社会的高尚情怀。

(三)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矛盾,寓德育于活动中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矛盾,正视德育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德育在各个学科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影响,收到理想的效果。新课改明确提出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奠定基础。每一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实践中,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创德育教育新模式,建立校园网站或者校园论坛等网络互动形式,让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坚持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模式,运用各种手段实现德育的真正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德育水平,从而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德育教育;数学教育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

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第8篇

关键词:德育;问题;途径

一、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问题

1.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学校德育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机制,对青少年品德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当前,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向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学校德育由于在课程建设、人员素养、活动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育人功能难以有效发挥。首先,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轻视德育课程,看低德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师也大多从主副科的角度处理德育课程,从而导致了德育课程“副科”地位的明确化。其次,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没有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师和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德育工作也没有全面开展。

2.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互动是改善学校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德育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尤其在存在大量留守儿童的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应该承担的育人责任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也加大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难度。此外,据相关调查显示,家长与教师的接触主要是通过家长会这一制度化的联系实现的,在有限的接触中,双方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没有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能否有效互动也是影响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获得信息,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这无疑对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是有益的。但是与此同时,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负面信息的传播、网络道德的缺失、网络成瘾的危害,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网络走向歧途。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距和分歧很大,有时甚至是两个极端,学校的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样的环境给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挑战。

二、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轻视德育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想改善现阶段德育工作的问题,首先,教师要转变德育观念。注重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德育工作的理论和技能。其次,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德育活动,德育课程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最后,建立以对话、合作、交往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的学生兴趣爱好,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学会倾听、理解和宽容,实现师生间的双向沟通。

2.构建开放的学校德育

德育如果只专注于学校范围之内,其效果将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必须将家庭、社会和学校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首先,学校应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协调社会力量,优化社会大环境整合全社会德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社会开放的德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还可以与社会积极合作,要求社会加强监督,构建一种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其次,家庭的德育辅助地位不容忽视。家长应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家庭活动,比如游泳、烹饪等,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德育。家长还应很好地配合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家校协同,合力育人。

3.开展网络德育

面对网络时代对现在的德育提出的新挑战,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使之为我所用。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现代化网络技术知识和技能,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发挥德育中积极的引导作用,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网络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经常开展一些网络道德的主题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和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最后,利用网络加强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与沟通,互通信息,增进了解。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德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技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好学校网络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是实现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关乎每个青少年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在多元价值和信息时代的挑战之下,面对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发挥学校的沟通和桥梁作用,形成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标;德育;班主任德育工作

新课标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可见,应试教育正在逐渐改变,学校已经不再把文化课程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德育工作逐渐被学校重视起来。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高中生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叛逆和扭曲的思想观念。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思想价值观提高学生们的自制能力和自身素质,帮助高中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学习。

在我国的现阶段高中教育中,基本上都是实行班主任制度,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也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因此,提高新课标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而且还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所谓的高中德育工作,就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高中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这里就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地位问题。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角色关系来确定。在高中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根据一定的社会德育教育目的,承担起了一定的德育任务,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毋庸置疑的。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客体,但是学生作为有一定认识与实践能力的人,也是作为主体在活动着。针对教师作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学生也在这种活动中主动地认识着、实践着。学生也把教师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作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鉴于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现在教育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一、新课标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学内容过于死板,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制定不相应的德育教学计划。然而在现阶段的德育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是根据教育局制定的材进行德育教学,不管是普高还是职高不管学生们的基本素质是否相平,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采取一锅煮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没有领悟德育教育的真谛,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2、教学形式单一,缺少实践性

现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过于强调对学生们的理论知识灌输,舆论的约束,以及学生们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对德育知识理解的过于死搬硬套,不能做到灵活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育教育也是这样,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与德育教学相关的活动,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良好思想道德的学生。

3、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于提高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由于教师资源的匮乏,大部分德育教育都是班主任负责,这样就导致高中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主导力量,负责的事情很多再加上德育工作,使得高中班主任教学任务繁忙没有时间进行自身素质的学习和提高。教师的德育专业性就没办法得到很好的提高。

4、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现阶段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只是注重对学生们进行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一味的听从老师的教导,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认知,所以在对待德育知识的时候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必然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兴趣是学生们学习的最好老师,没有兴趣,教学质量肯定下降。

二、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效率的措施

1、学校要定期为班主任进行相应的德育培训,素质培训。学校应该至少一个月开展一次教师德育培训教育,自身素质培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德育教育中学生们主要是听从教师的指导,所以,作为高中班主任,应该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2、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经验是重点。学校要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们的实践经验。比如,学校可以每周组织学生们去当地的养老院去看望老人,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孤寡老人做一些相应的交谈,让老人们感受到热闹。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爱心,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3、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性。学生是教育活动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作为“人”来对待,必须承认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具有主体地位的人。这就是说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不是受教育者支配的消极对象,不是总是在被动的接受教育者所给予的东西的地位。学生作为“人”,是说学生同教育者自己一样也是具有主体地位的人。学生有自己的主观意志,会做出自己的判断等。学生在学习教育者所给予的东西时,都是经过他们自己考量以后,才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学生的学习结果之所以会有所不同,正是他们作为主体行动的结果。两个学习情况不懂的学生,恰恰可能就是对教育者做出不同反应的结果:积极的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结果,消极对的学习态度产生消极的结果。

思想道德在现在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光反应一个人的自身素质,更加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素质,社会的和谐程度。因此,德育工作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高中生是思想价值观形成的良好时机,学校应该提高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进而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德育学习条件。

参考文献

第10篇

1教师方面,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德育管理工作成效一直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将人本管理运用到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必然趋势,在日常教学活动认为只要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即可。事实上,教师才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部分,为了更好的将人本管理理念运用到德育管理中,必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多,是学生思想建设的主要力量,只有教师具有了主人翁意识,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目标。

2学生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的德育管理理念的影响,学生一直处于德育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与老师之间未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人本管理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还要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为:其一,要尊重学生的性格。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性格的形成阶段,心智尚不成熟,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与学生建立对立的关系,德育管理工作应该更加人性化;其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老师应当为学生创建更大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轻松健康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3创建民主自由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将人本管理运用到德育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性的外界条件,体现的也是学校管理的文化和精神,为了将人本管理理念不断深入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应当为老师和学生创建民主自由的校园环境。一方面,教师能够发挥自己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与学生建立更加民主自由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发挥潜能,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4结语

本管理理念是符合当今时展特点的管理理念,体现了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将人本管理运用到学校德育教育中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将人本管理更好的运用到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中。

作者:刘渝祎单位:重庆市旅游学校

第1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规律;客观要求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意义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学校德育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这是教育自身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注重德育,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基础教育处于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由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置于沉重的升学压力和过重课业负担之下,过分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甚至出现了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空白,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导致了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自私狭隘,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自强自主精神等等问题。科技兴国,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知识科学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知识方面的素质再高也弥补不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失衡。道德素质堪忧的一代怎能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迎接跨世纪的挑战?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奠基工程,现在不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德育的“重中之重”地位,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德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更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在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应从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入手,针对其特点和实际,着力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关心他人、尊敬长辈、友爱同学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健康的心理素养等基本品质;到高中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只有人的素质得到普遍的、全面的提高,社会风气才能根本好转,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才能够最终实现。可见,德育工作肩负着培养塑造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未来人才的许多品质要求,如诚实守纪、独立自强等都必须由德育来完成,参与竞争的意志、毅力、胆识等人格化素质的形成,主要靠德育途径来实现。所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首先必须抓住德育这个“重中之重”。

二、突出德育的“重中之重”,有必要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

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缺一不可。由于德育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故对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多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动力和保证作用。学生学习目的明则动力足,非智力因素强则自觉性强。

当然,就德育抓德育容易空对空,无实效。只有把德育工作同提高教学水平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使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德育才能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才会无往而不胜。否则,德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生命线。

总之,德育只有紧紧把握装两全”的办学方向,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等途径为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而使“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以及社会长远发展所具有的真正效益,才能把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学校办学思路和学校改革的运作机制。

三、落实德育“重中之重”地位的方法

第12篇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动态生成

一、生活化德育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腾飞,我国的居民收入逐渐递增,而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在下降,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不良社会风气有滋生蔓延的趋势,急需从社会大环境、人们的具体日常生活中重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道德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德育。生活化德育强调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尊重道德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受教育者能够重塑德育实践目的,把握道德的内涵,运用道德生成规律的空间性与时间性,有意识地引导道德主体分辨善恶,构建美好的生活愿景,培养完全社会人的过程。

2.现实意义

生活与道德的统一性即生活的道德性和道德的生活性。道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在长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向上的心理与精神需求,道德与生活相互统一。生活化德育是德育的根基,生活化德育又是从生活到实践不断发展变化动态的过程。生活化德育的目标是提升人类的道德水准,是人类生活全方位的展开,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脱离了生活化,德育成为无本之木,空洞乏味,倾向于教条化、知识化,不利于个体道德的完善与发展。

二、生活化德育的生成过程解析

1.交互生成

道德的产生源于生活。道德作为一种更高于物质生活的心理需求,离不开生活世界、实践世界和科学世界。人类作为主宰世界的高等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解放了双手,开发了大脑,产生了语言,形成主客观思维。马克思指出: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各种需要,维系各种关系过程中有了高于生活的一种心理上的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物质的生产是人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劳动方式作用于劳动资料。它是以人的交往为前提的,通过交往合作,解决了生活的需要,建立了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交互性也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商品的交换,货币的度量及分配、消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阶级社会的产生,还产生了教育、政治、军事、宗教等的需要。从阶级地位的关系中,道德的需要受制于物质生活,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但离开交往,道德便无从谈起。

2.实践生成

道德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生活是在现实生活、可能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人的生活由各种各样的实践方式达到。自然界本身无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只有人类通过智慧与双手来完成。实践是满足各种需要的原动力,是实现现实需要,解决未来需要的唯一方式。马克思说: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体,人的实践是生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在实践的作用下,劳动变得有价值和实体意义,劳动也满足了人类基本的发展与时代进步需要,实现了人类文明的一次又一次飞跃。因此,生活与实践是相互交融的,没有实践性就没有生活的起点,就不能产生道德需要。

3.内化生成

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是主观能动地吸收与接纳,从而实现道德自律阶段。由于传统社会强调集体利益、集体观念,社会道德占主导地位,人们对这种道德的主体过程、生成过程、实现方式理解不够,没有发挥个体道德的主观能动性,致使道德出现教条化与脱离实践的现象。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这说明人类在生活、生产创造人类世界的实践过程,人类的自身对各种道德知识本身也有一个自我接受、体验、反思、感悟、觉悟、领会、维系的过程。生成性是人的主观思维作用于生活世界,起到了主体内化的作用,人类构建美好的生活需要,形成主观的意愿,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通过主观努力,沟通人与人关系,构建人与社会的秩序,达到构建精神生活需要。这个阶段是个体德性生成与德育引领与超越的过程,过一种真善美的现实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提高了自身对道德的认同与接纳,巩固了道德的地位,学会运用道德去评价善恶,去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行为准则与社会道德规范。

4.超越生成

道德的发展受社会物质生活与人类交往关系制约,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与阶级地位的限制,但人是社会交往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自身创造性,对未来生活的理想与追求是有超越现实特点。正是因为人性的超越性才构成了不断发展完善的道德图景,生成了共同维系的道德准则。人类不满足于现状的道德追求是产生美好生活的动因,超越性产生了某种品质,习惯的养成,推动了人类社会对美好道德追求的实现。

三、生活化德育生成的目标

1.现实生活目标

德育是生活,但生活不一定都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成的目标是一种具有自觉的有目标、有目的的教育。德育面向生活,不是面向社会中的一切生活和生活中的一切,而是体现主观的意愿努力,具有道德实践意义的现实生活,促进主体人格的独立,对现实生活具有能动的需要,把握现实生活的根基,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

2.可能生活目标

道德的境界不在于眼前的利益,而是不顾利害,不屈于物质需要和个人私欲的愿景与敬仰。它是以牺牲个人的感性而显现的存在,志高行远。德育面向生活,不仅指个人日常生活,还有理性的科学生活。人是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的统一。实践生活是以生活为基础,融合感性与理性,使道德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融入、渗透于社会实践中,发展完善于社会关系中,倡导真善美的可能生活目标。实施生活德育不是取代别的德育方式,而是从更加主动性、主体、自觉性出发,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发挥德育的示范与带动效应,传递德育力量,更新德育内容,引导德育价值,关注生活质量。

3.理想生活目标

随着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德育价值的多元化,德育课程从文本走向动态生成,生成德育生活体验与美好道德目标。德育教育的开放性、动态性、内化性、超越性引领人们志存高远。德育的现实性批判不道德生活,发挥人的道德生成与道德良知作用,追求美好幸福的真善美生活。正是那些对美好的意愿、善良的举动、崇高的信仰的追求,才形成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理想形态的德育生活目标终会实现。人不满足于现实生活,才有了高瞻远瞩的目标,才有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寻找生命的意义。即使追求到了想要的幸福与完美,也不是结果,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轨迹,只有人类能够创造未来,创造可能生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生活。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