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另一个方面看,如今的受众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了解事物的表象,而更多的是要探寻表象背后的原因、逻辑和实质。他们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渠道,而且需要睿智权威的声音来引导,而电视新闻嘉宾解读正是充当了这样一个重要角色。而且,随着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和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各种媒体传播资讯的能力已势均力敌,电视新闻直观、及时、滚动等传统优势已被新媒体赶超,讲求“深度、关联、评说”,寻求信息的“第二落点”势必成为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嘉宾担当着现场新闻评论员的角色
2009年7月27日,酝酿许久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而这其中最夺人眼球的当属众多新闻评论员的隆重登场,他们或为媒体资深人士,或为专家学者,共同特点是比较年轻,属少壮派学者,从容博学,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形象端庄,自然中不乏犀利,儒雅中透着深刻,如杨禹、周庆安、宋晓军等。由此,邀请权威专家打造评论员队伍,增加对基本新闻事实的即时解读,将电视新闻评论常态化、全天候,逐步出现一批稳定的评论员团队,成为此次央视新闻频道改革的一大亮点。
今年5月1日隆重开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万余名中外记者云集上海,尤其是开幕式,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一些电视台甚至连续几天直播,中央电视台连续直播2天,东方卫视则直播3天。在这过程中,嘉宾的作用功不可没,他们权威的身份,专业的解读,通俗的语言,为观众掀开了世博盛会的神秘面纱,也有力地支撑了长达数十小时的大直播。可以说,现在但凡重大的特别报道都离不了嘉宾解析。其中,嘉宾选择是否妥当,嘉宾现场发挥是否到位,嘉宾与主持人交流是否顺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成败。
构建嘉宾话语空间与新闻解读的意义
嘉宾参与已成为时下电视节目的有机构成,这丰富了节目内涵,吸引了观众眼球,提升了节目的关注度。在新闻访谈节目中,嘉宾说什么、怎么说,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效果和导向。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我们的报道内容,是新闻报道的延伸、补充和放大。
改版后全新亮相的《环球视线》是目前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国际新闻评论节目,这档时长30分钟的栏目,挑选当天最为重大、最具影响力的一至三个国际新闻事件或动态进行重点分析、评论,并辅以大量详实资讯,揭示事件本质。资深国际新闻主播水均益,凭借多年的国际新闻采访经验以及近400期《高端访问》人物采访的积累,每周一至周五,每天邀请2位国内外知名或极具研究功力的国际问题专家,一起针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挖掘新闻背后的问题,为观众带来多角度、多层次的客观评析,力求将其打造成一档高品质、立体式的国际新闻评论节目。据了解,栏目组为水均益配备了由国际问题专家、学者组成的权威专家团队,其中,知名军事问题专家宋晓军、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作为《环球视线》眼下出镜率最高的新闻评论员代表,以丰富的学识、专业的点评、通俗的解读和得体的举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跟水均益一问一答、相得益彰的聊天式配合,令许多晦涩难懂的政治、军事、国际问题变得生动明了,既普及了知识,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嘉宾参与新闻节目的形式,一般有采访嘉宾、访谈嘉宾、特约评论员,以及电话连线;而解读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重大题材方面,如国内时政新闻、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经济与法律等方面的纠纷等,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突发性事件。专家因长期致力于某一领域的研究而拥有相应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为观众深入分析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以及社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价值立场。不能说专家的意见就是定论,但是他们的意见无疑为一般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性质,从而最终做出自己的理性选择提供了可能性条件。同时,专家在解读新闻时往往会提供许多记者没有掌握的事例、数据和其他信息,有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新闻事实。而且,观点评说也能帮助受众在纷繁庞杂的新闻链条中反思狂热、厘清因果,提高其参与国家事务和公共决策的行动能力。目前的评论员队伍建设,势必再次引发高知人群大量流入电视传媒,从而加快知识的流动和普及,增强媒体社会教化的功能,使信息和思想得到更为迅速有效的传播。如果说主持人的作用主要是交代和引导新闻话题,那么新闻话题的展开、深入和升华则主要是由嘉宾完成的。因此,嘉宾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质量。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嘉宾是否有“谈资”,即对某一具体新闻话题是否握有大量的资料,并对该新闻话题具有权威性发言权;二是嘉宾是否有“谈品”,即在节目中能否顾及主持人和其他访谈对象,而不是一味地表现个人,搞“话语霸权”;三是嘉宾是否有“谈技”,即是否具有一定的口才和辩才,包括说得是否有逻辑、有道理,语言表达是否简练、清晰,甚至是否具有幽默感。
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嘉宾们意见常常互相附和,而实际上,观众期望能从不同嘉宾嘴里听到不同的声音,嘉宾之间的观点有撞击、有火花,这样才更有利于对一个问题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对新闻话题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事实上,已有许多媒体把嘉宾从一个发展到两个甚至更多,典型的节目有香港凤凰台的《时事辩论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今日观察》、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的《大声说》、东方卫视刚开播的《新闻直播室》等。这种以嘉宾唱主角的谈话类新闻节目似乎更具收视潜力,节目通常围绕一个热点或一个新闻事件,请不同立场的嘉宾,或代表不同阶层的人士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阐明观点、陈述论据。对媒体来说,辩论的结果可能并不重要,辩论的过程才是吸引观众的最大卖点。可见,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让嘉宾充分发表不同观点,很有裨益。
同时,专家解读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电视观众不同于学术刊物的读者,他们对专家习惯的抽象思维、专业化术语和冗长的复合句等都是敬而远之的。嘉宾解读能否做到深入浅出,既取决于其学术水平和表达能力,也取决于其对现实生活有无广泛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录制前,主持人要与嘉宾沟通,了解其主要思想以便在镜头前对观众可能听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或解释,并不失时机地将专家的观点圈点出来,充分发挥好专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目前,央视新闻频道和东方卫视都能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将专家的主要观点用字幕方式及时滚屏出现,以便让观众更同步、直观地了解嘉宾的意见与看法,这样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收视效果。
持久地建设和维护好专家智库
一个优秀的栏目,不仅需要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与一批权威嘉宾的互动,更需要一个有效运转的专家智库的鼎力襄助。
随着世界变化的多元与迅捷,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需要众多领域、不同专业的专家迅速做出评析解读,尤其对突发性事件的原因、性质、影响分析得越早,越有利于正确引领舆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运转的专家智库是当务之急。早在2006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原SMG)电视新闻中心组建伊始,即着手广泛搜集资料,聘请各界精英名流,组建国内电视媒体中堪称翘楚的专家智库。截至2010年6月,该智库已经吸纳3500多名各界精英人士,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军事、交通、环境、卫生和媒体等众多领域和行业,其中上海本土专家和外地专家几乎各占半壁江山,这些智库成员大多为各领域和行业的专家学者和领军人物。4年来,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各种形式为电视新闻中心的各档节目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嘉宾与专家资源,使其不仅仅在常规的新闻节目中凸显优势,更在平时的工作中充分挖掘嘉宾与专家资源的附加值,使这些“外脑”更有效地为新闻传播所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形式:
(1)参与策划。针对不同栏目,建立相对固定的策划班底,让有兴趣又有思想的嘉宾参与到节目的选题和策划会上(如央视的《艺术人生》《环球时讯》等),使嘉宾从走进节目核心。
(2)阅评参考。专家库既有众多适合直接走上电视屏幕的人士,也有因地域、时间,甚或形象、语言等条件所限而无法上节目的人士,可以分门别类采取定期约稿的形式,邀请他们为节目把脉,提交阅评意见,搭建一个嘉宾与中心各层面交流的平台。
(3)名家课堂。电视媒体工作者每日匆忙不定,经常性的充电和开拓眼界非常必要。不定期地从嘉宾库中寻找合适的人选,就某个话题举办讲座,既增长见识,又拓展思路。
(4)定期沟通。邀请嘉宾定期地与编辑、记者进行座谈,尤其是在节目形态、节目定位、节目改版、节目包装方面的献言献策显得尤为重要。
(5)特别顾问。筛选一些特别优秀的嘉宾作为中心的特别顾问,为节目提供指导性意见或建议,尤其是为中心的战略性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6)兼职评论。在嘉宾中建立和培养一支相对固定的评论员队伍,提高节目质量,挖掘节目深度。
一直困扰我们的是,有思想、有能力的专家学者很多,但思路清晰、导向明确、谈吐自然,适合上电视新闻能够现场评点的优秀嘉宾却并不多见。有些嘉宾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是所在领域的权威人物,但作为电视嘉宾,能够出镜头、上台面、谈得精彩,还需要有一个不断打磨培养的过程。
实际上,名电视栏目、名节目主持人、权威嘉宾、专家智库,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只有其有机组合才能打造出电视栏目品牌,也才能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界应该为之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
(作者系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总编室主任编辑)
注释:
谢春林:《重大电视新闻的专家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8期
汤天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演绎中国式新闻改革》,《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1期
广东台《今日关注》“民生大事件”的差异解读,大民生的差异定位,使该栏目首次在收视率上压倒了香港新闻,近年来,这一个栏目的收入已经达到了1个亿。Ⅲ而《今日一线》创造了广东电视界的新纪录:颠覆粤语新闻一统广州的格局,播出后一周即跃升广州普通话收视第一的位置;成功挖掘出“民生新闻”的宝藏,引发一系列广东新闻改革。2004年2月《新闻日日睇》一经推出,收视率从开播时的0.01,一路上扬最高达到11.28的峰值,被人称为创造了一个收视神话。主持人陈扬,也成了广州街知巷闻的名人、“广州粤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掌门人”。
上述三档节目在广东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广东观众的青睐。分析它们的成功因素,有助于广东电视业者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探明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一、差异化定位的本土化策略
三档同为电视新闻民生栏目,走的都是民生新闻本土化策略,其节目口号也很有特色,“民生无小事,今日多关注”(《今日关注》),“民生视角本色报道”(《今日一线》)“新闻日日睇日日倾下计”即“新闻天天看日日聊下天”(《新闻日日睇》)。但他们的具体定位有所差别:
《今日关注》面向广东及周边地区,重点是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观众,内容也偏向硬新闻,范围包括国内外新闻。《报料大搜索》板块的新闻来自于遴选的广东热心观众报料,本土新闻以广州为主,辐射珠三角,发散至全省;《百姓古仔》板块则挖掘普通人的不平凡之处,讲述的是广东普通百姓自己的故事;《民生大件事》板块除了关注本土民生大事件,更注重国家政策与民生大计的解读。大民生的差异定位使《今日关注》从其他民生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
《今日一线》有三个固定板块《封面故事》、《一线现场》、《百姓话事记者跑腿》。灾难与本土化是《今日一线》最为重要的两个主打元素。这不仅符合新闻本性中最重要的一点,帮助受众监视所处的环境,及时报道不安全因素,也符合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因素。
《新闻日日睇》的本土化最为纯粹,其节目内容大多是广州市民的生活和疾苦,其中的《G4出动》板块是由年轻记者组成的团队“G4”到街头巷尾去了解原住民的生存状态、广州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从广州食肆大起底到西关老街的变迁,从“禁摩”到老城区火灾隐患,无一不紧扣普通市民心心牵念之所在。
二、古仔+倾计+跑腿的受众至上策略
广东属于以广府粤语文化为主的岭南亚文化圈,粤语的影响根深蒂固,形成了广东人独特的收视习惯和偏好。电视节目只有尽可能地贴近广东人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以及语言背景,才能得到南粤观众的广泛接受。当“说新闻”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广东电视民生新闻摸索的是如何用“讲古仔”的方式报道民生新闻。“古仔”是粤语故事的意思,古仔讲给谁听决定了讲什么古仔,怎么讲古仔。用讲古仔的语言讲述新闻,从讲古仔的角度组织新闻要素,以讲古仔的方式来讲述新闻成为广东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特点。
“倾计”是粤语聊天的意思,体现在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上,以拒绝正襟危坐的方式,以方言的先天性亲和力,严肃而实在地讲述这个城市发生的故事,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今日关注》主持人郑达与《新闻日日睇》主持人陈扬同样敢说敢言、风趣幽默,但两人又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点评风格上,郑达亦庄亦谐理性务实,陈扬激情十足个性张扬,分别成为节目的灵魂。
“跑腿”指的是记者帮助百姓跑腿。例如《今日一线》的记者跑腿环节,就是以记者帮百姓维权为内容。在这里,具体的“百姓”个人在现实中虽是弱者,却有记者为之“跑腿”解决问题,临时享受了一番“大爷”的滋味。“为人民服务”在这里具体变成“为观众服务”。即使这种施助对于观众只是杯水车薪,即使这种施助不见得都解决了问题(事实上,该栏目的“跑腿”事项“搞定”的并不多),但记者的立场(如其口号为“鞍前马后,服务到家”)很让观众受用,他们感到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三、提升品质的策划先行策略
在新闻资源越来越同质化的当下,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如何占有信息,而是如何加工信息,形成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媒体观点态度。在竞争激烈的广东,策划能力的高下往往决定了民生新闻栏目的质量高低、品格优劣。
2009年5月初,甲型H1N1流感在欧洲国家蔓延开来,当时中国还没有出现疑似病例,《今日关注》在报道流感最新发展动态的同时,自主策划了“广州公共卫生环境调查系列”。他们充分抓住了市民在危机来临之际,想了解外面事态发展又想知道本地会不会出现病例的心态,不仅及时提供新闻动态,更是主动替广州市民进行调查、审视自身的生活环境,在非常时期给市民以引导,充分实践了媒体的守望功能与服务功能。这种在公共背景下策划的民生新闻,大大提升了受众关注度与舆论力量。
而《新闻日日睇》的特点是注重在日常生活背景下的民生新闻策划。2005年5月,《新闻日日睇》策划“走进同德围”专题,关注广州仍然保持“80年代北方城乡感觉”的同德围地区。一边动用直升机让G4空中出动组织航拍,一边由G4记者进驻同德围与居民同吃同住,连续一周以每天2-3条报道的篇幅,对同德围的交通、医疗、教育等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采访调查。最后,现场组织了一场由陈扬主持的权威专家、当地领导与同德围居民面对面的户外论坛。这一大型系列报道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打响头炮后,栏目紧接着又策划了“车站24小时”、“生于五十年代”、“生于六十年代”、“情义广州”等系列专题。这些日常生活背景下的策划,挖掘出不寻常的新闻点,点亮了市民的寻常生活。
《今日一线》另辟蹊径,除了策划时政背景和公共事件背景下的民生新闻,它还经常关注一些看似冷门的题材,从中找到新意。《今日一线》的《封面》板块是属于非消息类的深度报道,时效稍稍弱一些,记者可以用心经营一些题材。如《纯阳古观,重现风采指日可待》,这座古观很长时间没有受到媒体的关注,“一线”记者向市民介绍这座鲜为人知的古观的同时,提出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四、打造明星主持和记者团队的品牌策略
主持人是节目的符号,往往决定了节目的风格,广东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崛起造就了一批明星主持,他们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成为街知巷闻的名人。例如《今日关注》打造的四主播,其中主持人郑达平易近人、点评犀利独到;《新闻日日睇》主持人陈扬幽默风趣,评析辛辣,酣畅淋漓;《今日一线》的主持人组则是美女主持,主持风格清新活泼、亲切自然,他们用自己的魅力赋予了节目别样的色彩,分别成为三档节目的灵魂人物。
《今日关注》极其注重节目品牌的树立,可以预见这是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个重要的趋势,也将是树立电视品牌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关注八姐妹”就是其在2006年推出的一个品牌,普通的八位女记者自称为“八姐妹”,她们善良、理智、有正义感,不断地为老百姓奔走呐喊;而“娱乐双妹唛”则不嫌自谓为“八卦我最得”,年经观众看到她们就觉得会有猛料;《今日关注》、《百姓古仔》等同名图书的签售发行也是节目组树立品牌的一个营销方式。品牌的树立不仅仅体现在某种称谓上,更会对主持人风格、新闻内容形式产生微妙的影响。从长远来说,品牌就是节目的指导方针。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时事教育;渗透;运用
一、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时事渗透的必要性
在思想品德课堂渗透时事教育,既是新课标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时事政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政治中考采用开卷的形式,它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减少了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命题往往通过把社会时事热点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学生对时事热点、重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重视时事政治教育的备课
备好时事政治教育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而时事政治课一般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必须在“社会生活”这本大教材中精心选择,对众多时政“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去粗取精,组织好时政教学内容。
1.确定教学内容
确定时政教学内容,必须准确反映和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对中学生具有突出鲜明的思想教育意义。必须是近期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内容。学生接触的时事基本上来自新闻、网络、报纸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如果不抓住其实时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虽然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已经注意到了材料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但落实到具体教学设计上,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的,不同年级的学生知识背景、人生经验、理解层次都有很大差异,所以进行时事渗透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时事背景事件,从而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分析,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共鸣。
3.设计教学方法
时政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也是灵活的和多样的。时政教学可以采用听广播、看电视、教师讲授、模拟新闻会、讨论课、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必须在备课中做出教法设计。
4.精心设计,写好教案
教师要对时政教学的内容深入研究,精心挑选材料,并将条目式内容扩展为专题式内容,为课堂提供准确丰富的教学资料。只有将这些内容想好写好,教师上课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从而避免简单应付、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
三、巧用时事热点 ,讲究时事政治教育的方式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滞后于时代。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把时事问题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到时事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1.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做新闻人,最新时事新闻
课前明确主讲人,并准备资料,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知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不少同学参加演讲锻炼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新闻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演讲要适时点评,不能偏离方向;二是要克服漫无目的的应付如读报纸、罗列小新闻,读读了事,不加以整理和评析。
2.加大对学生时事问题的练习力度
做练习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练习内容的质量,对学生的练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将相应的时事设计到题目当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积来分析得出答案;或设计出问题,要求学生举出相应的时事进行佐证,使练习更具开放性、新颖性、操作性与效益性,一改练习题枯燥乏味的特点,让学生喜欢做,起到充分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作用。
3.进行时事辩论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时事为背景,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中存在争议的热点事件举行辩论会。比如,在初三教材《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涉及到“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我引入了当前备受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学生分为两组,各持一方观点。在辩论过程中,我联系本课知识及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的内容,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懂得,面对具体事件,如何正确、理智的面对,明确我们的责任,明确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
总之,时事教育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思想政治课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在渗透时事政治教育时,我们绝不能不加选择地将各种各样的时事政治都搬进思想品德课堂,更不能喧宾夺主,在时事政治上耗时过多,而把真正的课堂教学粗略带过。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反思,把握好时事渗透的尺度。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刘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导论》(第二版)李剑萍.魏薇主编.人民出版社.
[3]《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维普中文期刊.
【关键词】网络影评 网民戾气 社会戾气 影评人
低头看手机,抬头看电脑,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互通互联的网络世界。有了网络,就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众多网民;有了网络,更出现了特色各异的观影模式,网络新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观影甚至发表影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一些网民通过网络传声筒自由地对影片进行发声,由于网络虚拟世界具有匿名性和交互性,鱼龙混杂的受众在网络世界“高谈阔论”,甚至漫无边际,网民戾气也在网络影评中展露无遗。
网络影评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倾覆的大趋势,主要体现出两种形式:一种是言说评述,主要体现在主流论坛的影视板块或者是专门的影视网站,这种平台上的网络影评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媒体性,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对影片进行评论;另一种是评分方式,主要体现在豆瓣网的评分机制上,在电影还未上映前就已经通过点映或者前期的舆论宣传使受众了解电影,对其进行评分,这样的评分对电影上线之后的影院受众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和观影建议。
无论是言说影评模式,还是评分影评模式,这些网络影评都是对影片的态度表达。现在网络影评开始出现话语暴力,即“狂欢式话语”,“俄罗斯学者巴赫金将狂欢节式语言特点概括为三点:首先,它是大众的语言,是通俗的语言;其次,充满了至俗、卑贱和亲昵;最后,狂欢节的语言赞美与咒骂并举,呈现为驳杂多元的复调形式。”①用巴赫金对狂欢式话语的概括来描述影评中出现的话语暴力相当贴切。
一、网络影评中网民戾气评析
网络影评中话语暴力的出现是网民戾气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网民戾气的出现是现实社会戾气与网络虚拟非理性情绪表达相结合的产物。
网络虚拟社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话语暴力,常见于一些突发性社会事件发生后出现的不正常社会心态:仇富仇官、愤世嫉俗、冲动暴力、社会正义等。在网络影评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这种话语暴力。网络影评中的网络戾气指某一部影片上映,随后爆发出的一种激进、负面的言语评论浪潮。网络戾气不一定是对影片的负面评论,主要包括3种类型:第一种是对影片内容的评论,指由于影片所揭示的社会现实而爆发出的对社会不满的情绪言语;第二种是对影片表现形式的评论,与影片真正表达的主题内容无关,而是对影片过度商业化或者政治化的一种对抗式言语冲击;第三种是对专业的拍摄技巧的评论,这一点是从影片专业角度进行评析,对影片剪辑和拍摄技巧进行评说。
第一种是对影片内容评论中产生的戾气。网络中所展示出来的戾气并非都是虚拟的情绪表达,这也是一种社会戾气在虚拟空间中的爆发体现。例如2014年上映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社会正义力量的推动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之前,看到微博或是朋友圈寻找孩子的信息,我不会转。之前,看到地铁街角乞讨的孩子,我不会施舍,不会问询,不会拍照,不会上网。仿佛距离很遥远。但是,以后我会,因为也许这条信息对于背后的痛彻心扉焦急万分的父母是种希望。”这是百度影评中对《亲爱的》的评论,这样的评论正是社会中问题的折射和引申。刘德华主演的《父亲》、张译主演的《山河故人》,这些电影都是抓住了社会的痛点,同类型电影的出品使更多网民对拐卖孩子的行为嗤之以鼻。
第二种是对影片表现形式评论中产生的戾气。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折射出商业文化,电影中的植入广告、网络宣传和前期影评比比皆是,最为典型的网络营销电影案例就是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其网络营销的关键就是由郭敬明和《小时代》带来的“全民争吵”,郭敬明从炙手可热的作家向导演D型,拍摄《小时代》,其在网络时代电影营销方面展现了其独有的商业奇才。在微博上,其尽可能多地对电影片段进行合理释放,到演员阵容的高度配合,再到紧锣密鼓的话题炒作,每个细节都兼顾到,同时也遭到了各行各业的质疑甚至言语攻击,用郭敬明本人的话说就是“你既然在宣传期惹我,我就借一下你的力”。另外的《致青春》《泰濉返群诼淼缬暗某鍪溃都和前期的网络营销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前期的大肆好评宣传与后期的网民话语暴力形成了对比,但至少为票房的提高铺就了道路。
第三种是对专业的拍摄技巧评论中产生的戾气。主要体现在一些专业论坛或者媒体网站中专业影评人的评析,另外也包括一些对知名导演评头论足的话语暴力。现在的影评人中有一种“自傲”的情绪存在,谁都不认同谁,对其他电影习惯于评头论足。“精致的外形与粗糙的刻画是一部电影最为可悲的地方,而电影《小时代》正好是个典范。郭敬明最大的失误在于,在一部电影太过追求吸金和表现更多东西,这种贪心导致镜头切换过快,忽略观众情绪过渡的时差,使得电影看完后感觉平平,毫无质感。”“电影情节错位不顺。”这些都是从较为专业的角度对《小时代》进行的评价。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世界中的话语暴力此起彼伏,但网民戾气终究是社会戾气和人的戾气的投射。
(一)社会戾气在网络中的重生
在网络语境中,观影环境发生改变,个性化是鲜明特点,网民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观看自己喜欢的影片,并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网络影评,也可以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后续评价,甚至可以聚合相似趣味的人在同一空间。网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网络,形成虚拟集群,集群环境下更多的负面语言就可能发酵、扩展开来。
网络暴力的出现一种是用户的对抗式话语,就是对电影内容、形式、宣传营销的一种对抗式话语表达;一种是电影商业文化的话语收买,为了达到影片的商业利益,收买一些网络,对影片进行评论,吸引关注度。这样的网络影评不单单是对影片的正面评价,更多的是对影片的抨击和批评,因为越是极端越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代网络影评最让人担忧的不是暴力话语问题,而是‘话语是否独立、是否出自内心、是否控或是盲从,或许更值得警惕的是媒介资本的话语收买’。”②这样的话语收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出现于电影上映前、中、后。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社会压力,现实中,受到道德、法律、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限制和规范不好发泄出来,而在网络社会,匿名的环境下与法不责众的心态造就了“非理性的狂欢者”。
电影是一种来自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的艺术展示形式,或讽刺黑暗,或幻想未来,都是社会真实的一种体现;而真正的对影视作品的评价主要展示为一种形式的美与内涵的真的融合体现,如果我们单纯地追求对现实生活负面的一种真的情绪表达,而选择放弃美的表达形式,就可能出现太多的话语暴力,从而造成网络虚拟社会中的戾气之风。
(二)人的戾气在网络中的放大
人的戾气指的是一些人内在的心理状态和属性导致出现的社会不良之气,这样的心理原因有如下几个:
1.审丑时代
社会的流行风尚在不断改变,各路网红为争夺受众,各行其法,当审美无法获得关注,就开始选择“审丑表现”。审丑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模式,越是与主流背道而驰,越是极端的言语或者行为越能够引起关注,从而突显出自己的存在价值,无论这种存在价值是金钱利益价值,还是社会关注价值。在网络影评中,极端的、粗俗的、别具一格的甚至抨击性的言语最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2.话语收买
“话语收买”是现在网络营销中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影片宣传阶段一个必不可少的方式和途径。这个心理诉求很简单,就是众多网络用户为了获得一点经济效益而成为网络,越容易引起重视的话语经济效益越高,越是极端的话语越能受到众人的关注。
3.自炫心理
自炫心理,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自我炫耀、自以为是的心态在作祟,一般这样的心态出现在专业的影视人或者影评人中。万事万物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瑕疵会被所谓的“专业人士”诟病,或者是由于想法、观点存在差异,也可能导致出现负面的评价,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确性,总是建立在对别人的批评上。
4.从众心理
观影的网民一般都是社的普通民众,没有较为专业的影视制作技巧和评价能力,但是却具有一定的草根意识和公民意识,处于社会群体中不可能不受社会的影响,一旦出现激烈的批评甚至批判的言语时,处于从众的心态,这些人可能会分门别派地开始进行“口水战”,不同“派别”之间的口水战只会使得网络中“烟雾弥漫”。
二、寻找与新时代契合的网络影评新途径
网络影评中的负面评论是现实压力的排气阀和影视进步的推进器,网络社会“人人都是影评人”的现状也导致了专业影评人的消失,所以对于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呼唤真正影评人的出现”,让其服务社会和大众。
(一)影片内容的提升
呼唤影评人前提必须是好影片的存在,现在的商业社会下,电影作品内容趋同,专业性弱化,商业化倾向明显,若想出现专业理性的影评,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影片内容。“事实上,今天中国电影业的辉煌,并非昔日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电影的逻辑延伸,而基本上是在一次彻底的断裂之后,在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中产生的、巨无霸式的电影产业。”③影片的创作必须考虑到全球化的市场发展规律,了解世界电影市场,寻找到更好的主题和绝佳的表现形式,从内容、形式、经济效益三方面宏观把控,才能创作出好电影,有了真正的好电影,影视界才可能成就真正的影评人。
(二)影评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今天电影市场重要的问题,不仅是资本的绝对、近乎唯一的引领角色,而且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甚至试图僭越电影这一特殊商品的特质与电影市场的规律。”④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出现了特殊的商业电影,在对其进行影评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商业经济可能对专业或者非专业影评人的影响作用,以防止影评人对用户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影评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舆论引导的作用,一旦受到利益驱使、导向发生偏差,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网民群体在进行网络评论时,更需要坚持自我,表情达意,切忌受到蝇头小利的诱惑而出现导向偏差。
(三)专业影评的出现和引领
影评的出现最初都是以专业性为前提的,包括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的专业影评,都具有其自身的影评理论性和专业性,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成为了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时代,“网络影评因其门槛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突出的市民性,又因网民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导致影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情况时有出现。”而且影评质量的好坏也对影片的最终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影评我们必须坚持朝着语言亲民化、内容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粗制滥造影片情况时有出现,但是却反映了大众的批评意见。”网络影评也是一种传播方式,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反过来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传播并不是一个从传播者到受众的直线行为,受众在吸纳作品意义的同时也贡献着多样化的自我解读,使得深层次的作品意义得以最终生成与流通。”⑤如果网络影评有一定的自我意识的表达,这样通过网络社会可以了解到网民对现实的不满或者意见,但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商业电影所利用,这样的网络戾气对我们的现实社会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杜庆春认为网络影评‘话语暴力是对公共事件的对抗’,‘是对权威文化的对抗’,这种定位是看得很准的。这是一种‘对抗性表演’。”⑥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社会中的话语暴力是不可规避的,在任何空间存在的话语暴力实质上就是一种对抗性表演。现在的商业电影的网络影评的出现更是当今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文化体现方式,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更好地利用,使之成为影片质量提升的催化剂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注释:
①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②⑤魏天娇、董思文.豆瓣网最受欢迎网络影评类型及特征研究[J].新锐视点,2014(11):22.
③④戴锦华.呼唤影评人[J].热点评论,2016(1):18.
⑥唐宏峰.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J].当代电影,2011(2):18.
参考文献:
[1]宋家玲、宋素丽.影视艺术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36.
[2]【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135.
[3]曾莹、杨向荣.受众心理影响下的网络影评及其反思[J].求索,2016(6):162.
[4]宰飞.网骂岂能当作生活“必需品”[J].青年记者,2015(19).
[5]张亚璇.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和当代独立电影制作――克里斯朵夫・泰尔西特访谈录[J].艺术评论,2010( 4):36-37 .
[6]【美】扎克・坎布尔等.互联网时代的影评:专题论丛.吉晓倩译.世界电影,2009(4):29.
[7]张真.亲历见证――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都市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2009(4):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