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变化现象

化学变化现象

时间:2023-06-22 09:38: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变化现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变化现象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分化现象 原因调查

引言

一般中学在九年级时开设化学课程,初中化学涉及的知识较为简单,是为高中阶段引入更复杂的化学知识做铺垫,但在初中化学实际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简单是相对的,学生面对化学学习时容易出现学习分化现象,这种现象不但影响课堂教学氛围,还严重影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造成学生化学学习分化现象的原因较多,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外,更重要的是探寻引发学生出现学习分化现象的原因,并通过分析总结出解决对策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基础上促进化学教学水平大大提升。

1.学生化学学习分化现象的原因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产生学习分化现象的具体原因,笔者总结出学生个体因素与教师具体教学活动是引发化学学习分化现象的主要因素,为验证结论,笔者对108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走访,其中86%的学生认为自身个体因素是影响化学兴趣的主要原因,而7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在学习分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1学生的个体因素。

学生的个人原因致使其在化学学习方面出现分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展现出来:其一,缺乏兴趣。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学习兴趣的缺失是造成学习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二,学习意志薄弱。九年级化学会涉及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无法正确掌握知识点后便放弃了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其三,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是通过死记硬背强化学习,容易造成基础知识混淆,因而无法取得更好的成绩。

1.2教师具体教学活动。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学科,因而教师在教学中的正确引导很重要,但现有调查数据表明,有些教师不科学甚至错误的教学活动是学生丧失化学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些教师缺乏耐心,不能及时指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甚至有的会做出讽刺、诋毁学生学习能力的事情,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调查结果显示,86%以上的学生指出教师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不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如在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实验课堂上,教师没有让学生亲自实践而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化学学习分化现象的分析

通过对引发九年级学生学习分化现象的原因的调查,可以明确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对这些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总结出可行性较高的解决对策,以改善学生化学学习分化现象,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水平提升。

2.1构建趣味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趣味性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学生初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老师讲授时既要联系生活实际,又要注重实验。如食物腐败之前可以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引导学生了解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紧接着教师可以做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这两个小实验。实验虽简单,但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时能清晰地分辨这两类变化,学生自然乐在其中。在第二单元《制取氧气》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将每四个学生分成一组,让学生参与实验并给予他们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即在学生做完试验后进行小组分析与总结,然后让学生走上讲台以“老师”的身份详细向“学生”讲述自己在实验中看见的现象及实验结论等,具体的动手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其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很多,再如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一课题的教学中,教师为强化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可以采取竞赛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氛围中,与以往竞赛不同,教师可以采取“奖惩”制度,让输了的学生表演个小节目,这种即兴小节目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方面有较明显的成效。

2.2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因而教师要有充足耐心开展教学活动,不但要强化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更要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除在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其他内容的教学中也应以教学引导者的身份自居,为学生预留更多展现时间,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溶液》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教学难点,学生除了要掌握溶解度、溶液的质量分数等知识外,还要掌握一些溶液与物质发生反应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掌握起来较为吃力,尤其很多学生本身对化学的兴趣就不高,难度陡然加大,更会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因而教师需要通过与每位学生的互动掌握学生化学基础,从而为学生制定较为明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正确方法后实现成绩快速提升,提高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结语

学生化学学习分化现象的产生,虽与学生某些先天因素有些许关系,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关键是学生后天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给其带来的影响,因而为改变学习分化、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教师必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趣味性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开启化学之门,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些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由于地壳变动而埋没在地下深处的古代树木变成了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能量;铁器在潮湿的空气里逐渐生锈;汽车上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通过生动、具体的化学变化现象,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在长期跟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从而逐渐认识到,自然界里一切物质变化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掌握了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就能进一步控制物质变化的发生,以达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习

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课堂,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化学实例,积极开发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广泛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衣.我们的衣服布料多种多样,它们是如何制成的?人们喜欢穿的羊毛衫和羊毛外套,也不都是出在羊身上的“羊毛”吧!课本一开始就在“奇妙的化学”中提供了几个让学生感兴趣的疑问,其中一个就与“衣”有关,“以石油、煤炭等为原料是如何生产出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的衣服、塑料制品的”.这些足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学好化学,解释身边的有趣现象.

2.食.在炸油条时,向面团里常加入纯碱和明矾,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发明油条的人可能并不懂得化学,但是他不自觉地利用了三个化学原理,才得到受人喜欢的油条.做油条的第一个反应:Na2CO2+H2O = NaHCO2+NaOH.第二个反应是生成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气化碳:2NaHCO2

Na2CO2+H2O+CO2 .两个反应结果使面团里形成了许多充满二氧化碳的微小气室,气体受热会发生膨胀,所以在炸油条时,油条迅速膨胀起来.上面两个反应结果会产生较多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巧在发明油条的知道用明矾,来中和氢氧化钠的碱性.氢氧化铝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它能中和胃中产生过多的胃酸(盐酸),保护胃壁黏膜,因此患有胃病的人,常吃油条有好处.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原理,食的学问很大.通过学习化学,可以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又是如何供给我们身体活动的能量的.

3.住.我们居住的房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由原来的茅草屋变成了现代的高楼大厦,与化学也是密不可分的.建筑用的水泥、钢筋、砖瓦,装修用的油漆、木板,哪一样也离不开化学.那么,这些东西是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制得的?需要什么原料?这又给学生出了难题,原来化学这么有用!

4.行.汽车上哪件物品不是化学制品;我们穿的拖鞋、凉鞋,不也是化学的成品吗?

学化学是为了用化学.新的化学课程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人与环境、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意识.因此,学生要在生活中学习知识,也要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学生可利用日常用品做家庭实验,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从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从丰富、生动的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和价值.

三、有效组织、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和

思考能力

第3篇

1、钝化是化学反应。

2、钝化的机理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物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 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化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蚀的作用。所以钝化实质上就是将金属的表面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来保护金属内部不被氧化。既然钝化是氧化反应,那么它肯定是化学变化了。

3、钝化现象是一种界面现象。它是在一定条件下,金属与介质相互接触的界面上发生变化的。电化学钝化是阳极极化时,金属的电位发生变化而在电极表面上形成金属氧化物或盐类。这些物质紧密地覆盖在金属表面上成为钝化膜而导致金属钝化。

4、钝化的优点。(1)与传统的物理封闭法相比,钝化处理后具有绝对不增加工件厚度和改变颜色的特点、提高了产品的精密度和附加值,使操作更方便。(2)由于钝化的过程属于无反应状态进行,钝化剂可反复添加使用,因此寿命更长、成本更经济。(3)钝化促使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分子结构钝化膜、膜层致密、性能稳定,并且在空气中同时具有自行修复作用,因此与传统的涂防锈油的方法相比,钝化形成的钝化膜更稳定、更具耐蚀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我们编写的《快乐的?⒚苫?学》校本教材,把化学课堂搬进实验室,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在初二年级的6个班进行了化学?⒚山逃?课程的实践,现将改革化学?⒚山逃?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就教于大家。

1、对化学?⒚山逃?“?⒚尚浴钡娜鲜?

认清化学?⒚山逃?的特点是正确开展化学?⒚山逃?的前提。让我们先从_个教学事件说起。

开学伊始,我们要求学生对做过的化学实验提出问题。第二次实验后,初二(3)班达同学就对石灰石与稀盐酸实验一口气提出了18个问题:

(1)出现的气泡是什么东西?

(2)为什么石灰石遇上盐酸溶液会出现气泡?

(当教师告知此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后,该学生继续提出以下问题)

(3)为什么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4)二氧化碳是否与其他的水也变浑浊?

(5)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气体产生吗?

(6)石灰石会不会融化掉?

(7)物质溶解时都会冒泡吗?

(8)二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

(9)二氧化碳都是这样产生的吗?

(10)为什么要用稀盐酸?

(11)石灰石和稀盐酸是怎样产生二氧化碳的?

(12)二氧化碳必须通过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吗?

(13)还能怎样产生二氧化碳?

(14)石灰石内含有什么?

(15)石灰石还和那些溶液起反应?

(16)任何两种物体都会反应吗?

(17)什么液体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18)二氧化碳有哪些作用?该反应有什么用处?

我们尝试分析了提出这些问题的“心理动因”及“与化学基本思想的联系”,现将分析结果列表如下。

其他学生做实验后都提出了很多问题,问题之多出乎预料。随着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心理动因”的不断分析,我们对化学?⒚山逃?产生了_一些新认识。

?⒚桑?被认为是‘人生最关键的一步,在一个人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的生命就是一张白纸,?⒚删褪钦庹胖缴系哪谌荩?画成什么就是什么,再也无法抹去”。

但是,我们从初二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看到,学生已经不是一张任意涂写的白纸。问题的心理动因分析中发现,学生身上已有了“化学基本思想”的萌芽。

因此,化学?⒚删筒皇嵌砸徽虐字降闹鞴邸靶椿?”,画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是如同现代汉语词典对‘馆蒙”的解说那样是“使初学者获得基本的、入门的知识。”而去传授化学知识,更不是“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的“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我们认为的“化学?⒚伞保?应是创设丰富的环境刺激,唤醒、?⒌稀⒓だ?学生去自我行动,让学生从混沌走向明亮,最大可能地将化学中的人类智慧汲取为自身智慧的营养。

2、厘定化学?⒚山逃?的任务

将化学?⒚山逃?立足于之上,我们该做什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规划、编制课程,实现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2.1 激发兴趣,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让化学?⒚傻目翁弥叵稚?命的勃勃生机是我们的追求,没有情感的化学学习是很难发展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化学?⒚山逃?应该遵循快乐至上原则,应使化学学习成为乐事而非苦事、严肃的事情变得有趣味。当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不快乐的时候,?⒚山逃?肯定是出现问题了,就要停下来立时采取改进措施。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条件,比如实验和讨论的条件,一切学生能做的事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自主活动中取得成功,享受成功,教师就扮演饭店的大厨和服务生的角色,用心选料,深情烹饪,当美味佳肴上齐后,“先生,菜上齐了,请慢用”就躬身退下任凭学生尽情享用。

2.2 让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工具

首先,从生活中找到认识化学的源头,打通生活和化学的联系通道。自然中的化学现象比比皆是,比如,羊和牛吃的是草,生成的是肉和奶,人们自然地认识到这种变化肯定是不同于冰融化成水之类的变化,当我们将这类变化称之为“化学变化”的时候,只不过是对这种早已存在的认识赋一个名称而已。同样,化学的科学探究与生活中的投石问路、摸着石头过河是“质”相同、“形”相近的一类活动。

其次,通过亲自动手的实验,观察化学现象,感受化学事实,让化学学习建立在“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路线上。由于化学科学知识更多地来自化学实验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让化学学习接地气,建立丰富的化学实验的感性认识是更为直接、集中、生动、直观、便捷的途径。

为了让化学?⒚山逃?接“地气”,必须让学生掌握:怎样观察自然、怎样找寻化学知识发生的源头、怎样学会做化学实验、怎样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怎样进行化学的科学探究等的技能、能力、方法。学生掌握这些“工具’,才会做化学的“事”。

第三,开发、发展学生的化学素质。正是丰富的自然变化现象、化学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才会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其不断提出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醒学生不要采取直接获取现成答案的拿来主义做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解决化学问题的直觉能力(潜能)。

我们之所以强调化学?⒚山逃?,只是因为在现时社会中舍弃学习能力的培养实在是太容易了。分数至上的教育异化、学校课堂的传统教育方式、文明带来的舒适、人性中保持安逸的惰性、生活中的乐于接受而不是积极参与和接受挑战等等,都可能使学生身上已有的创造本能被淹埋,而变得抗拒学习,才能退化,潜能抑制。

2.3 找寻“源头”,追求“原创”,让学生获得化学思想的工具

化学?⒚山逃?要引领学生探寻生成化学核心知识的原初想法是什么,这种原初想法又是如何发展为化学理论的。要引导学生回答化学源头上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含有丰富的化学基本思想,只有清楚了化学思想发展演变的过程,才能发展化学思维的原创力,理解整个的化学知识大厦。

在化学?⒚山逃?阶段,最主要的化学思想工具是原子论、元素论及物质的化学变化观,包含在原子、分子、元素、化学变化等基本概念及背景材料之中,但又不是背会这些概念的字词即单纯知识教学所能形成的,这正是化学?⒚山逃?的精妙之处。化学思想史应该是化学?⒚山淌Φ谋匦蘅巍?梢钥隙ǖ氖牵?在教师的引领下,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包含的化学思想,学生才能进行化学的科学思维,才会说化学的“行话”。

2.4 认识符号,理解含义,让学生学会使用化学语言的工具

第5篇

一、视频教学的发起

一节好的科学课应该是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不是简单的实验、记录,而是让学生体验整个科学探究过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责任。笔者认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不是在一条条的科学死概念下形成的,而是在“观察――提问――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这样一个探究循环过程中慢慢养成的。

想要完成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其实并不容易,往往问题就出现在观察上。由于场地和时间的关系,学生没有办法去观察到更好的素材。以我校科学校本课程《物质的变化》一课为例,要想让学生去观察尽可能多的物质变化过程,指望学生慢慢去看似乎不太可能,这个时候老师在课前对素材的选取和后期加工就显得相当重要,这也是笔者赞同科学课以视频的方式导入的原因。

二、如何利用视频来教学

笔者所说的视频教学里的视频不是在网上随便找,或是在生活中随意地选取,或是找几个学生简单地拍摄,而是选取可用的视频素材进行非线性编辑后的成果。这些素材可以是网络上的,也可以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实验现象,利用它们去制作一个符合课堂、符合学生学情的视频资料。

(一)观察类视频在引入课堂中的应用

前面笔者也说过,观察的结果往往会影响到学生对探究的欲望,影响到一节科学课的成败。《物质的变化》一课涉及了许多的物质变化知识和实验,学生观察现象需要实验,学生探究物质变化也需要实验,学生验证自己假设同样也需要实验。然而一节课也就40分钟,这时候就是视频教学放光发热的时候。

我在课前选取了六个实验:水加热沸腾冒“白气”;纸片的燃烧;酸碱在指示剂下的混合;黄豆绿豆的混合;折纸飞机;小石块和稀盐酸的混合。显而易见,这里面的物质变化包含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我设计这六个实验的初衷就是让学生发现物质变化的本质,从而认清物质的变化。但是如果让学生一个个去尝试这些实验,时间上是不允许的,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观察现象上,似乎也是不值得的,而课前的视频准备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在课前利用家用摄像机对六个实验进行了录制,选取好的素材进行后期的处理。在我录制的过程中,六个实验依次完成要花掉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制成的视频资料的时间却只有1分钟。尤其是水沸腾的实验,时间长,而在视频里却可以加速播放,省去了大量的无用时间。试想一下在生命科学板块,观察植物生长或是种子发芽,基本在课堂上无法实现,但现在通过后期视频的剪辑却很容易就实现了。

(二)演示类视频在实验过程中的应用

这里的演示类视频和观察类实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物质的变化》第二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去寻找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证据――新物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需要学生去体验化学变化过程中会有发热的现象。把生石灰与清水混合会发出大量的热,这个热量能够把生鸡蛋煮熟。学生肯定会对这个实验感兴趣,但是这样一来会带来两个问题:时间不够和安全隐患。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很好地利用视频资源。我们可以利用flash制作可爱动画结合实验现象向学生展示生鸡蛋煮熟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不用冒着安全隐患去了解到发热现象的发生,同时也缩短课堂时间,也没有磨灭学生的兴趣。

(三)说教类视频在结论讲解过程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实验……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每个实验小组都会得到自己的实验结论。笔者在这里认为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抽象出现象背后隐藏的事物的特点,这是孩子们所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如何才能让孩子有成功的喜悦呢?他们的不同结论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这个时候需要用一个说教类的视频,让学生恍然大悟,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笔者认为,他们只要完成了探究就是很了不起的,值得表扬的。《物质的变化》一课中,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物质变化现象,进行着分类。有按照颜色分类的,也有按照气泡分类的,也有按照新物质分类的。他们之中的结论也许和正确答案大相径庭,但是还是要给参与到完整探究过程的学生点赞。

三、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生活化教学 实践探索

化学是高中教育的基础科目之一,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元素,化学知识的应用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化学理论的研究与知识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无论是简单的化学元素,还是复杂的化学反应,化学知识已然渗透到人们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广阔的自然生存环境、鲜美而丰富的物、珍贵的能源资源、品类繁多的工程材料,以及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生物医药,等等,无不渗透着一定的化学原理。这些化学原理与理论,正在以一种不易察觉的状态,悄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等待有心之人细心观察,细心发现。

放眼四方,我们可以看到各样各样的化学变化,五光十色的化学现象遍布我们的周围。人们的生活所需,离不开化学变化,化学知识的形成与探索更离不开生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化学的生活化属性,理解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现象与化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建生活与化学的有力桥梁,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并对化学理论知识产生深刻记忆,从而加强自身的化学应用能力,构建完整的化学理论体系。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对于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探索,有几点具体思考与总结。总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与方法合理地展开化学科目的生活化教学。

1.理论源于现象,由生活现象切入课堂

化学科目的教学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噱头引入相关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从学科的方面提出问题来引入,而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生活现象,以此带来相关知识的引入,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知识本身。例如,我们在教学酸碱反应时,可以抛出一个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作为引入:“在炒菜时,为什么要放料酒,尤其是烹调一些肉类、鱼类食品时放料酒可以产生更好的烹调效果?”这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得其背后的化学原理:料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二者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即我们所学的酯化反应,从而生成乙酸乙酯,而酯类是普遍带有一定的香味的,从而掩盖掉肉类、鱼类本身所带的腥味。

2.化学源于生活,由生活经验解答化学疑难

由于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许多化学上难以解答的疑难与抽象的化学概念都可以由一些生活经验解答。如果我们尝试着用知识来描述知识,用理论解答理论时,往往容易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换一种角度,用他们所熟悉或了解的事物解答化学疑难,可以使他们轻松地理解一些抽象概念。例如,在学习常用的化学元素“钠”时,我们了解到它是一种质地柔软,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必须妥善保存的一种化学物质。极易与水反应,在空气中不能单独放置,必须封于石蜡中,是人体肌体组织与神经组织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我们可以举一个最常见的生活经验,生活中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食盐,食盐中的重要化学构成是“钠”,钠可以腌制一些常见的肉类、蛋类,满足我们食用的各种口味,还是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钠的缺失或不足容易使人的大脑产生兴奋性,导致身体无力或者发生颤抖,是人们维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

3.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化学知识的揭示源自生活,但它的本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中。无论我们学习到多么复杂或抽象的概念,最终它的功用还是要实现为人们所用。化学揭示了一套物质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形成了一套理性的科目理论,便不能脱离生活孤立地理解化学本身。因此,教师除了在教学中增强科目与生活的联系外,在练习与训练环节,也应增强题目的生活气息,充分发挥练习素材的素质教育的功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题目中完成知识的解答,能力的提升。这对教师的题目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展开生动教学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生活中有丰富的经验与现象可以供我们采撷,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生活这个巨大平台。为学生选择相关的、有趣的、代表性的例子及现象,供学生思考,使他们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化学本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目,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一些生活中相关的材质与物质,为学生搭建相关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亲切感,使实验课堂生动有趣,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生活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善于观察与发现,便可以发现更多、更实用的化学道具与素材,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为学生展现不一样的另类课堂,使高中化学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

5.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应建立在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关注学生需求,营造以人为本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感觉到被重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及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本是一门探索与实践性强的应用科目,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探索,鼓励学生创造与设计自己的新设计与新途径,鼓励学生发展动手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升华,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尝试与探索,可以为学生带来相关成功与喜悦感,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保持一定热情,保持对真理的探求和渴望,不断攀高,创造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罗志.高中化学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价值与策略研究.2010.

第7篇

一、电教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㈠、使用电教媒体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在化学课堂教学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使其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以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极大兴趣。比如,在讲“煅烧石灰石”时,运用多媒体的缩影作用,把开发、煅烧石灰石、技术人员检验煅烧后生成物的成分以及于谦的名诗《石灰吟》,用图像、声音、文字动态地展示整个过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煅烧、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讲“碳的化学性质”时,我将课本中古画放大复印,上课时展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模型的展示、挂图及活动挂图的合理运用,均是一些简单却不失为有效的教学媒体。

但是,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如果一味地追求使用媒体,整个课堂教学变成视频图像,或频繁地更换媒体,都会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因此,传统的教学媒体也无需都被电脑取代。如讲“煅烧石灰石”和“碳的化学性质”时,我只把煅烧石灰石的过程和古画作为教学情境在教学前引入,达到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中去就可以了。

㈡、使用电教设备可以提高化学实验效果

投影是在投影仪上进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经过投影可以得到形象放大、清晰、真实的实验现象,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演示的实验效果。实验现象经过投影可以放大几倍,使教师中远离展示台的同学也能清楚的看到。有些实验只有细微的变化或变化现象不太明显,如果通过投影放大,可以清楚的展示在屏幕上。一般我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都是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而有些实验则需要俯视仪器内部才能较全面的观察到化学变化中的各种变化。使用投影仪竖直投影时,银幕上的影象是,侧视观察到的现象,投影仪水平投影时,银幕上的影象是俯视观察到的现象,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选不同的角度观察,方便快捷。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一般是在烧杯中进行,水面与学生的视线持平,学生从侧面很难观察到完整的实验现象,我采用投影仪水平投影,学生可俯视水面,能很好的观察实验现象。计算机可以对有毒害物质出现的实验或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进行模拟,可以避免毒害物质对师生身体的损害,减少实验消耗: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创设教学情景, 可以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 学生看后印象深刻。下列错误操作都可用动画来模拟: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液体沸腾飞溅;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发生装置的爆炸;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水倒吸试管炸裂; 加热装有液体超过容积1/3 的试管时, 液体冲出管外等。学生看了错误操作的动画演示, 对错误操作的原因及危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这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或者实验中涉及有毒气体的,我们可以事先

做好实验的实录,到时再播放。

但是,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化学实验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说化学实验是不可替代的。我主张化学实验尽量让学

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享受第一感觉。

㈢、电教设备辅助学结

在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CAI课件,即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O2、H2、CO2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CAI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也可制作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实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 ,九年级学生大多十四五岁,他们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如果整个过程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很有可能扼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㈣、利用电教设备可以深化反馈检测

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练习或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起到教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编拟试卷,可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帮助分析试卷、分析成绩;通过各种成绩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强化优势。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把试题审核一下,试题不仅要包括化学课程标准的全部知识点,而且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帮助,这样,就要求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设计程序,而要编程序,难度大,由此需要有一个CAI教师备课系统,使教师便于选择、存储、检索加工组成课件。可是,现在许多教师不具备这种能力。还有,在使用计算机时,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如问学生期望的问题,用赞美的信息肯定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容易接受。

二、使用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九年级化学教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九年级化学教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利用电教媒体自身优势,把电、光、声、形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在动和静、虚和实、局部和整体、外表和内质之间进行转化,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有利于多角度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例如,在讲授初中化学第二章《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这节课时,我运用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学生在投影银幕上看到钠原子核外离核最近一层排有2个电子,较近一层排有8个电子,最远一层排有一个电子,通过投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运动情况。这时教师指出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是这种情况,那么其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情况如何呢?通过投影解题,学生饶有兴趣,急于学到新知识。如用微观知识解释化学反应时,利用电脑动画模拟“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水分子”的过程。

但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既要注意画面的设计,不追求过分刺激而忽视教学效果;同时又要注意,表象不能代替经验,不能片面追求化难为易,而忽视对学生思维的敏捷和深刻性的培养,应在丰富的计算机表象基础上,给学生思维设置一些坡度,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和用微观知识解释化学反应时,我先让学生想象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和“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水分子”的过程,等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以后,再出示投影和电脑动画。

总之,我只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化学教学和教学难点突破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新课程改革和实验向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不论是中小学硬件设施,还是教师的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相关配套的软件资源,都相对不足,因而不能很完善地为实验课程改革服务。因此,要实现在多媒体环境下对化学教学取得更大的效果,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并真诚地献身于这场改革之中。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分化 成因 对策

化学新课程提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然而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学生的学习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现象,学困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之间的化学成绩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应当找到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十分关键。

一、初中化学学习分化的成因

1.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校是一所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初中学校,外来务工子女的数量已超过全校总人数的一半,学生的来源、家庭状况都比较复杂,周边的社会环境也比较复杂,部分学生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变得贪图享乐、不思学习,甚至厌学逃学,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基本是放任不管,有的对子女过分溺爱,使孩子养成了许多坏习惯。

2.学生自身基础、习惯、心理的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的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儿童学到些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所以,学生化学学习的分化并非是在学习化学之后才产生的,首先其它基础学科的学习水平对化学学习的分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如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符号的书写和记忆能力,对图形、算式和操作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对数据的运算能力,这些能力的差距对后来化学学习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其次学生学习习惯对化学学习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没有良好的预习、听课、复习的习惯;又如遇事浮躁,思考不深入;再如做事马虎,书写潦草,表达混乱,听课不专注。这些不良的习惯导致他们化学越学与别人差距越大。再次学生学习心理对化学学习的分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一些学生在其它基础学科的学习中经常失败,屡受挫折,使得他们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机,没有学习目标。即使有了学习兴趣,也是很不稳定的,他们意志力薄弱,吃不了苦,稍遇挫折,又会放弃努力。

3.化学学科特点的影响

首先,化学知识点繁多、零碎,事实性知识较多,属于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只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已经掌握,才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初中化学仅是化学科的启蒙阶段,没有一条主线将它们串起来,学生的记忆负担确实较重。其次,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分子原子离子的内容比较抽象,需要较强的微观想象力与推理能力,学起来比较吃力。酸碱盐及其相互关系规律性灵活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具有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再次,教材中一些概念拔的较高,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之相脱节,如化合价的引入,化合价怎么来的,如何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学生就会产生困惑,进而影响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学习。

4.教师教学活动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影响较大,有的教学讲究教学方法,讲课有艺术性,课堂充满了乐趣,这样的课堂学生欢迎,这样的化学课学生爱上,因而教学质量就会上去。如果教师总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极易产生倦怠,学习效率低下。

二、初中化学学习分化的解决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具有吸引力,最容易激起兴趣。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既是教学所必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手段;化学也是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加强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教学中,可以用榜样的生动范例教育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老师始终在关注着自己,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教师还要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对部分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爱抄作业的学生,教师要教育他们认识到抄作业的害处,教育他们要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自控力。

3.建立化学课堂和谐师生关系

亲其师则信其道,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如果他们认为某个老师好,有号召力感染力,就会对这位老师很崇拜、信任、爱戴、拥护,从而很喜欢这位老师所教学科。所以,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困生找到自信,亲近老师也便能向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了。

4.改进教法,多做实验,采取多种措施化解难点,防止分化

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教学情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具体做法是:①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将书本知识和教师授课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加强理解。②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演示实验,准备内容相当的实验由教师先演示一边后,再让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减少学习困难学生实验操作失败的可能,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③利用化学实验来解答化学作业中的问题。让学习困难学生不再害怕失败,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观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5.运用现代教学段,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

第9篇

将具有STS涵义的内容加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一方面是要强调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是希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STS内容有利于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全面的视角、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局限和科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关系。这对于学习和认识化学科学是有积极有益的,对于发展学生运用化学相关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必需的。同时,STS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生动载体。因此,将具有STS涵义的内容列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STS教育既是设计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课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三个目标领域中,STS教育目标具体反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相对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的STS教育内容更加具有实施上的操作性。高中化学新课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具有STS涵义的内容。一是集中体现,如必修课程中设有一个专门的一级主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选修课程中专门设置了“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模块,供学生选择性学习。二是分散渗透式体现。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各模块从不同角度体现了STS教育特点。

化学1: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化学2: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与生活:直接反映STS教育的目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通过积极参与调查访问、参观、研讨、查阅资料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的有关问题做出判断和解释;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与技术:直接反映STS教育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强化技术意识;形成自然资源利用、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观念;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交流等途径认识实际化工生产技术问题的复杂性,增强创新意识。

物质结构与性质: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化学反应原理: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有机化学基础:使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化学在社会、生活、环境、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应用及其相互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映象表征;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0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0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是否会学习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改变以往向学生机械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合适的心理表征方式,为学习和记忆创造有利条件。

一、映象表征的含义

1.表征及其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人心理上的感知反映。同一事物,由于其感知方式不同,在人的心理上可以形成多种不同表征形式。

布鲁纳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对儿童智力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指出在个体智慧生长期,通过动作、映象以及各种符号三种表征方式来认识事物。并且,随着个体发展,三种表征方式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是“认知生长或智慧生长的核”。

2.映象表征

映象表征是指用意象、图形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认知主体通过对事物进行有选择的知觉,把时间、空间和定向结构的知觉转化成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加工形象,从而在头脑里保留记忆痕迹。这里所说的意象、图形或表象都是人们头脑对外界客体读取和加工之后的产物,是抽象化产物。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实物、模型、图表等外在表征形式,具体、形象、直观表征化学知识,便于学生较为快捷地“可视化”化学知识,构建化学知识网络。

(1)宏观表征——宏观信息的映象表征

宏观表征即宏观知识或信息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它主要是指物质所呈现的外在可观察的现象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具体到化学学科是指所能感知(如视觉、触觉、嗅觉等)的物质、物质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呈现出来的现象。中学化学中,由于知识的宏观表征特别丰富,具有直观、鲜明、生动等特点,因而宏观表征成为学生最易形成和接受的表征形式。

(2)微观表征——微观知识的映象表征

微观表征即微观知识或信息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主要是指有关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及相互作用等微观属性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1],是不可感知的物质及其变化,如分子、原子及其运动。如氯气与钠发生化合反应时,涉及的氯气分子、氯原子、钠原子、钠离子以及氯化钠的形成都是微观状态,不能被我们肉眼直接观察到,因此都属于微观表征。事实上,化学上的一切变化都是微粒相互作用的结果,抓住了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抓住了化学研究的本质,微粒作用观是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和微观角度的核心。形成微观表征是一种对知识深层次或本质层次上的理解,因此掌握微观表征能够使学生巩固对知识长久的保持,是衡量学生对知识准确理解的一杆“标尺”。

二、映象表征的心理机制

知识是由言语和意象(或表象)表征的联想网络构成的。在信息的贮存、加工与提取中,语言与非语言的信息加工过程同样重要。Paivio研究发现,若教师在教学中提供视觉映象,如要求学生在阅读每一句话时,在头脑中想象其情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保持技能[2]。这项研究表明,大脑对于视觉映象材料记忆的效果和速度优于对言语文字记忆的效果和速度。当学习者看到文字时,会自觉用言语方式进入记忆痕迹;但是当学习者看到图片时,会自动地将图片转换成言语的方式来处理,因此既会形成言语记忆痕迹,又会形成视觉记忆痕迹。正是由于这种双重表征,视觉信息可以用两种方式来提取,比较容易回忆。映象系统一般比言语系统更不容易遗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形象的教学材料相比抽象材料,学生更容易记忆,正是由于前者易于形成映象表征,从而进行双重编码表征。

三、映象表征研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化学是一门在宏观上研究物质性质变化规律,在微观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的基础学科。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知识可以分为化学事实性知识、化学理论性知识以及化学符号性知识三大类[3]。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尝试与化学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化学知识选择相应的表征方式教学,以便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1.利用实验,进行化学事实性知识教学

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宏观描述物质性质,反映物质的存在、制法、保存、检验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具有内容繁多、记忆杂碎、分布散乱等诸多特点,造成学生学习化学时感到易学难记,难以形成清晰的印象和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感知化学事实,加深对事实知识的宏观映象。

实验是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质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值得学生回忆的难忘映象,是化学知识内化的催化剂[4]。著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譬如,在物质的制备及其化学性质实验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产物来巩固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在物质的鉴别实验中,学生通过辨别实验现象达到区分物质,进而深化对物质特征反应的理解。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并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在学校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可能开放化学实验室,放手让学生大胆开展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性材料,将经历的实验过程刻在头脑里,形成记忆影像,帮助他们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

第11篇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①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教室范围大,除了少数前排学生能看得清楚,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②许多化学变化现象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③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④一些高温、爆炸、有毒的化学实验,反件条件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⑤某些化学实验只能观察到一些宏观的,表面的现象,其中的微观变化情况无法看到;⑥课本上涉及的一些物质的工业制法及原理,仅靠课本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授,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

基于以上原因,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你在台上演示,我在台下看

”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觉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在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呢?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改进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强实验的可视性、可听性、直观性、可控性,加强动态感、形象感、立体感,自然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解”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之难。

一、转化反应的速度

有些化学反应速率慢,由于受时间限制,难于将实验搬进课堂演示整个实验过程。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如铁生锈实验所需时间要十天左右,可采用电视录像记录整个实验过程,再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将实验过程中出现有明显现象变化的点剪辑出来,就可在课堂上用较短的时间放映铁生锈的过程,这样,既节省了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的时间,又让学生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有些化学实验瞬间完成,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用多媒体虚拟实验,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放”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感受中获取知识,达到省时高效之目的。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什么不能选择稀硫酸和大理石作原料?演示此实验时,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反应瞬间就结束了。如果能设计Flas模拟演示此过程,就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和了解整个反应过程,就能深刻的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什么不能选择稀硫酸和大理石作原料。

二、化危为安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现象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对于一些危险系数大的实验或者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教师不能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冒险用实验去验证,而借助多媒体模拟这些实验,可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如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前的一个步骤是熄灭酒精灯与撤走水槽。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个过程要强调要先撤水槽,后灭酒精灯。如果操作次序错误,就有可能造成水的倒流,导致试管炸裂,对于这样一个错误操作过程,不适合用实验演示给学生观看,我们就可以把它做成Flash课件,模仿水的倒流和试管炸裂的过程,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中错误操作的危险性,加强了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具有的一种严谨性教育。当然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等都可以设计成课件。

另外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也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模拟或在实验室里进行,把实验过程拍成录相于课堂播放。这样,既能减少污染又能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还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煤炉里煤层上方的一氧化碳燃烧等。

三、化抽象为形

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再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这样的方式由于其僵化、固定而缺乏直观的效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

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及某些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用图形、图象、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变小为大,变静为动,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这样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教学信息丰富,学生获得的记忆表象数量及质量均大幅提高,日积月累想象力自然得到长足发展。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我们化学教学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应用,如在"原子"一节中,原子概念的形成是重点、难点,而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不易理解,多媒体可用动画方式将微观世界放大,学生能通过氧化汞分子的分解实例,较易建立原子概念。再如在“NaCl和HCl的形成”教学中,可制作课件,将HCl分子中的H原子比喻成一个男孩,而将Cl原子比喻成一个女孩,他们各拿出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人排除隔阂将手真诚地握在了一起,这时响起了背景音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将共价键形成的本质一语道破,教学的难点无形中就被攻克了。事实证明,结合计算机课件,在教师的简洁,明了的讲解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四、化小为大

化学离不开实验,有时一个演示实验的好坏会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怎样让所有的学生准确、清晰地观察到现象是决定一个演示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可见范围较小,在讲台上演示,很难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得清现象。为了弥补其不足,演示完毕后,教师的做法通常是在教室巡回让学生观察,但是学生看到的没有过程,仅是结果。同时也浪费了课堂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可适时使用投影仪以增加可见度、直观性,提高实验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等问题谈一点看法。

1改变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式教学法。教师通过讲解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听.记、抄、背达到学习目的,不应否认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体系,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在“应试教育”中有时很见成效 然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呈现现成的结论而不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教师的思维过程,剥夺了学生的思维权利,削弱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放弃了思维习惯和创造勇气。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对间题的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实验教学中.应给学生必要的设计、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方法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创新主体必备的素质和条件.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培养创新意识和训练创造能力,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科学地思考,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学生建构任何知识,都必须从感性认识开始,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十分注重学生自身实际和实践活动。在化学教学中就可很好的借助于家庭小实验。如讲酸碱指示剂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花瓣或果皮的天然色素中制作指示剂,观察它们遇酸碱时的颜色变化并做好记录。再如学习了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都可与醋酸反应,在做醋酸性质实验时可叫学生带些家里的水垢和鸡蛋壳,叫他们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组成也有碳酸钙。

在原电池教学中根据原电池的组成、概念,可让学生利用一些含酸性电解质的水果(如桔子),自己动手构建原电池。在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中,学生知道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可被用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明白了一些现象的化学本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这种提问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而且又是经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得出的概念,其效果比直接告诉学生概念要好得多。 3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如“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棒互相靠近,出现'空中生烟'的奇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等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有两种:一是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学生通过讨论筛选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归纳出“物质溶解时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的结论。二是调查、辩论等活动。如“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状况,提出有关的问题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等。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图书馆或互联网)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4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

对于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物质及其变化现象,要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例如,水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质,在水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出发认识生活中的水,探究水的组成和性质,了解水的污染和污染源、水的净化和纯化等。

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如燃料和燃烧、溶液、酸、碱、盐、有机物和各种材料等。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剑春.论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