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时间:2023-06-22 09:38: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3-02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物质生产及精神生活中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一味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明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而要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基础是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人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规范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一、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早在2005年,同志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此后在一段很长时间内,我们党在创新生态文明理论的同时,更积极地进行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十报告中,首次独立成篇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集中论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可集中到如下六大方面:1.思想基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实质及本质特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3.基本政策及根本方针――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4.基本途径及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重要目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目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单从概念上理解,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丝毫关联,但细细探究两者的实质,不难发现两者有着若许多同之处,主要提现在四大方面:1.阶级表现相同。两者不论是提出还是贯彻实施,均代表了社会主义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社会、民众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均体现了较强的阶级意识观。2.对象指向一致性。两者的指向对象均是具有能动性及思维性的人,人是社会的基础,一方面,人的思想行为对生态文明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好坏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对人的发展有决定作用。3.目的性一致。两者目标明确,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4.实施途径相似。两者的为最终目均为从认识到内化,再由内化转变到外化并形成良好品行,目的的最终实行均要依赖宣传与引导教育、政策法令的实施、物资与精神奖惩、环境的营造等途径及方式。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认同观的形成

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地宣传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转化旧有模式,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认同,真正做到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俞可平所言的:“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生态教育的全民性及终身性

第2篇

受邀出席本次沙龙活动的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谈了他对生态城市的认识,同时也提出对如何实践生态城市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现在的试点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叫法,有低碳城市、生态经济城市、绿色城市……名称很多,谢极认为其实际上目的只有一个——探寻我国城市发展的路径,特别是在我国致力于要解决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遵循自然规律的一些规则准则,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谢极表示,贯彻十七大精神,在我们现实的工作当中,如何实践生态城市这一理念以及如何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我们需要思考,更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和落实。谢极表示生态城市,应从以下四个环节入手。

第一,要有生态文明建设这样一个理念。理念具有引导发展战略、引导发展方向的作用。全社会首先应该有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理念,形成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绝非一个部门就可以实施。

第二,城市规划设计应体现生态文明这个理念。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求我们在规划设计中,遵循生态城市这一理念,在规划的初始阶段就要体现生态文明的概念,从而落实在规划的方方面面。

第三,应该考虑如何把这些规划和设计组织实施好。生态城市建设的实施,靠全体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需要号召全体民众的力量来贯彻落实。当然,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目前,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在进行8个节能减排示范城市的综合性政策试点工作,也是在探索生态城市的建设途径。

第四,生态文明,涉及到我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上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能不能贯彻落实好,最终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转变,是否是按照生态文明这个理念来转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以最小的环境资源影响的代价,为人们提供比较满意的生态和生活方式。实现生态城市建设,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靠社会的力量。

不久前,谢极在哈佛大学演讲中,针对推动中国节能减排主要的推动力是什么?这样一个提问时,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从此回答了这个问题:

广州一家生产LED灯企业的老板,他看到了在他们家乡有家生产电子零部件的企业,他觉得这家企业在这个地方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个老板直言,宁可在别的地方买贵一点的零部件,也不会购买这家企业的产品,他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来抵制污染环境的企业的存在。

这个例子说明,要实现生态城市,实现环保、节能,政府在履行好推动职责的同时,更需要靠民众的环保意识,要靠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够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

十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的福址,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计划,必须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更好的进行生态经济建设。以政治,文化建设为依托,全面推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我们力争实现一个美丽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够更好的进行快速发展,通过中国高等教育传播,打造中国高校中在学生时代树立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可是大学建设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复杂的问题,一些大学的新校区地盲目扩张,在显着增加基础设施,学校的公用事业及其他能源需求的增长,使得这所大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耗,各项社会事业。在这方面,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学生态文明的诞生。

一、加强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基本条件,能够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和睦与共同繁荣。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期里,必须把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渗透到高校,通过科研技术与社会服务和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和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有效统一,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公平,高效,和谐。正义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文明和谐,实现生态效益,保护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生态文明要求高校学生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和伦理,道德文化,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建设生态文明

高校学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意识还是很强的,但在实践中,高校学生并没有太多实际行动去履行生态文明,很多高校学生还有破坏生态文明的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很多学生在知道正确的生态理念之后,仍然选择继续原来的不良生活习惯,没有主动停下来。通常情况下,会主动购买环保产品的高校学生,只有8.89%,购买环保产品并经常主动采取正确环保行为,进行实践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行动的学生,只占到所有人数的18.58%。参与的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学生还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直接转化为行动。

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大学的传播机制来更好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是实现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使命。作为一个生态文明的建设者,通过科学发展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通过各种设计,很多大专以上学历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更好的实施的教育目标环境并在更好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社会有望发展生态文明,以提高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质量,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成。目前,大学基本上都有良好的教育机制,以促进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进步。大学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开始明确,另一方面,大学也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教师,以及人文的结构也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放到最后,应该提高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发展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不仅要教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的概念,整合现有的校园环境和其他外部因素开始变化和教育工作者,学生必须要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以填补生态文明的认识,通过教育,经验,认同和内化更好的完善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目前,高校让学生更有效地发现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和二者的重要关系。

三、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大学建议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的校园为支撑,以创新和持续改进能源效率为目标,为社会环境的保护提供良好的支持,以及技术创新支持,以确保有限的资源在校园,循环利用和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环境教育作为一个起点,学生认识生态文明

高校应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过硬的技术本领,通过一个很好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和很强的环境责任心,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培养。首先,高校要用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另一方面,从生态平等的技术教育,再到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学生在教学中的环境伦理,唤醒他们的感性生活,形成善待生物的意识和保护意识,以及生态环境意识并进行实践社会生态保护行动。

2.创新促进高校生态文明的形成机制

教育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高校必须完成,创新生态良好的文明教育。首先,创新必须有教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行为的目标和发育障碍的创新。其次,我们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包括生态文明技术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教育模式,高校必须要有创新搜索模式的生态文明发展,创新教学模式。第三,我们必须提高高校教师素质。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的教育水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生态文明明显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环境的改造与影响,它应该是自我创新教育。不仅要教育生态文明的概念,整合现有的校园环境和其他外部因素开始变化和教育工作者,而且学生必须受到更好的教育填补了生态文明的看法,教育,经验,认同和内化。

四、小结

学生的心理:一是攀比心理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根据西方消费文化,许多人喜欢个人消费作为评价他们的能力水平。二是虚荣心。一定的虚荣心的冲动下,通过打扮显示自我,展现出学生的心理平衡。第三,放任。对于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因不文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办法为生态文明的学生应该使电流消耗。总之,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社会的未来取决于教育,实现绿色教育,低碳未来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校,更好的实现生态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任务。

参考文献:

[1]杨梅枝,劳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08.

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加重。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化推进,将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挂钩,更好的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保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概念

1.1生态红线的概念

在生态环境中,有一些区域处于生态破坏边缘,这些区域就被成为生态红线。作为环境保护的底线,生态红线在环境保护中一直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红线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衔接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想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必须做好生态红线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衔接。

1.2三界四区的概念

所谓“三界”就是指土地资源利用扩展边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禁止建设边界以及土地资源利用规模边界。所谓“四区”就是指禁止建设的禁建区域、限制建设的限建区域、被允许建设的允建区域、具备建设条件的可建区域。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每个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均明显划分了这些区域。想要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效率,在进行“三界四区”划分时,就应该进行慎重的考虑、科学的规划,达到土地利用最大化。

2生态红线规定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红线规定原因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类别,分别为:生物保护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敏感性、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生物保护的多样性生态红线根据评价的高低分为三类,高评价的一类为野生生物类保护区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等;中评价的一类为自然林地、灌木林等;低评价的一类为草地、耕地等。生物生活环境的敏感性也可以根据评价指标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以及低度敏感。生态功能根据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重要。其中极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林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河岸带和湖滨带,一般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农业区域等。生态红线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具体、系统地划分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指导。有了生态红线的划分,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时候,就有轻重缓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

3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正作为生态红线划分的试点,施行生态红线划分,不久的将来,生态红线划定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施行。只是,在实际施行过程中,生态红线与环境功能的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融合,在目前,我国生态红线的划定内容并没有增加到环境功能划分区域内。因此,想要实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就必须首先实现生态红线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衔接。具体内容如下:

3.1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

环境空气质量根据一定的依据被分为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其中一类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其他特殊保护区等,在这一类区域中,人工开发不足、大气环境承载力大,为了保护这类区域的空气质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禁止建设区域。二类区包括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等,这一类区域中,人工开发平衡、大气环境承载力适中,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限制建设区域。三类区包括特定工业区等,这一类区域中,人工开发过度、大气环境承载力较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允许建设区域。

3.2土地利用规划与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

地表水水域根据一定的依据被分为Ⅰ类区、Ⅱ类区、Ⅲ类区、Ⅳ类区、Ⅴ类区等五个区域。其中,Ⅰ类区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水源、源头水源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不足、地表水环境承载力比较大,在土地利用規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禁止建设区域;Ⅱ类区包括水生物生息繁衍区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区域一级保护、珍惜水生生物栖息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平衡、地表水环境承载力适中,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限制建设区域;Ⅲ类区包括水鱼虾越冬区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二级保护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失衡、地表水环境承载力较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有条件建设区域;Ⅳ类区包括人体未直接接触娱乐用水区域、一般工业用水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失衡、地表水环境承载力较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有条件建设区域;Ⅴ类区包括景观用水区域、农业用水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过度、地表水环境承载力很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允许建设区域。

3.3土地利用规划与声环境质量控制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

声环境质量控功能总共划分为五个功能分区。其中康复疗养区等对声环境要求很高的区域被划分为0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禁止建设区域;文化教育、居民住宅等对声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被划分为1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限制建设区域;商业、贸易等对声环境要求一般的区域被划分为2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限制建设区域;3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有条件建设区域;交通干线等对声环境要求较小的区域被划分为4类区域,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允许建设区域。

4结语

生态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不小影响。近年来,我国因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人体疾病、物种数量减少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角度下将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起来,确保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吉喜.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建设构想[J].环境保护,2014,6. 

[2]王金南,许开鹏,迟妍妍,等.我国环境功能评价与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14,2. 

第5篇

试点工作在区人大、区政府的指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依照市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文件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建设宜居”的工作要求,按照“生态打造宜居,低碳引领生活”的总体思路,分别在新建成居住小区、城区成熟生活小区、改造后老街巷小区等三种类型的小区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探索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营造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着力提升小区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融。

二、试点工作原则

1.基础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客观事实,在古城保护、绿色创建、老新村改造良好环境基础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要充分发扬我区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中的优良传统,在试点工作中注重运用新型科技和新型理念,大胆创新,结合实际打造生态出本小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亮点。

3.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试点工作中既要注重加强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态势。又要注重生态宣传教育和低碳知识普及,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4.注重引导与广泛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类组织及广大群众共享共建生态文明。

5.注重导向与分步达标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较高的技术导向框架下,脚踏实地逐步实现高标准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但近期的试点任务目标必须完成。

三、试点工作任务

承担试点的单位要按照《区生态小区试点建设导向》的要求,结合所在小区的实际,挖掘生态文明建设的元素,形成小区的主题特色。

(一)小区主要承担运用老新村改造成果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通过老新村改造过程,加载生态及低碳的元素,充分体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示范小区。(由街道办事处承担)

(二)养一小区主要承担建设生态与低碳生活体验小区的试点。通过环保基地的建设,引领小区生活,增强小区的生态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低碳生活的体验小区。(由街道办事处承担)

(三)苑小区主要承担在新城建设中形成生态文明的展示小区。通过新城生态理念的规划建设,在试点小区增强生态文明人文环境元素,展示区新城建设中的生态概念和绿色生活的新家园。(由街道办事处承担)

相关部门试点工作任务详见分解表。

四、试点工作步骤

城区生态文明小区试点工作,是在当前推进转型升级和“三区三城”建设大环境中的试点探索,也是市人大赋予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根据时间紧、要求高的实际,试点工作分为调研准备、组织实施、总结评估三个阶段。

(一)调研准备阶段:

由区环境保护局根据创建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市人大“决定”精神和相关文献,领会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小区调研,听取专家、承担试点单位及人大代表的意见,形成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和试点工作导向及评估方法,明确选择试点的单位和试点的内容,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必要的实施经费。

(二)组织实施阶段:

试点工作方案经区人大、区政府同意后,在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区环境保护局负责牵头,指导各承担试点工作街道制定各试点小区点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配合试点承担街道按时落实工作任务;在区人大的督促指导下,由区环境保护局认真组织实施进度的检查,适时召集阶段性工作会议,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试点内容和调整工作任务。

(三)总结评估阶段:

工作任务完成后,在区人大、区政府的领导下,区环境保护局邀请专家和人大代表参照试点导向,采取综合评估的方法,对三个试点小区进行初步评价。对存在的不足部分,指导各承担试点任务的街道进行进一步完善。相关街道办事处认真做好所在试点小区的经验总结和台帐资料,积极做好迎接市人大领导的指导视察准备工作。

五、试点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生态小区试点建设是我区落实市委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的实践,是城区向生态文明升级的一次新的机遇,也是一次全新概念的探索,没有可借鉴的捷径。相关部门、相关街道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把试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全力推进。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总结试点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为加强组织协调,本次试点工作在区政府分管区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区人大相关工作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区环境保护局承担试点工作牵头协调的责任,具体指导试点小区的实施,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53-02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地列入国家建设的总布局中。这是党和国家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在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与时俱进认识的新成果,也是党做出的理性选择。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2]。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而且是人的思维方式、伦理价值观念的转变。生态文明的构建,在本质上就是公民生态意识的变革与成熟[3],而成熟的生态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产生深刻、持续的推动作用。

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紧密,因为生态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态环境结合紧密的学科,关注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兴趣、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逐步形成生态观。因此,高校的生态学课程教学可以成为一个宣传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的阵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挑战和机遇下,如何使生态学课程教学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使之在传播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能适应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 生态学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人类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已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形态等方面。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生态学也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因而生态学课程内容及其教学也在为了适应这种形式而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

2.1 对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已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生态学是一门基础性强、研究范围广、学科间渗透面大、应用范围宽的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但是传统的生态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比重过大。随着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以及时代的需求,生态学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如,为生态专业型人才培养而进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4]、为进行综合素质及创新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5,6]、为加强学生的独立能力而进行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7]等,这些实践都为生态学课程教学为适应时代需求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2.2 生态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学课程也在逐步调整教学目标和方向。生态学课程教学除传授生态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外,还尝试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学的思想、理念、原理、原则等融入生态意识的培养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不仅能掌握基本生态学原理、更具有“可持续发展”信念、价值观和能力的和的新人。因此,生态学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生态理论和生态知识,还包括培养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观等。如,通过生态系统物质及能量流动模型的演示等培养学生的生态哲学观、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和投身第二课堂以实现对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8]等。

2.3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课程教学改革尝试较少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十将其列入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这种价值观只有被人们所接受和掌握,并转化为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最终成为公民的自身行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仅有少量的关于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生态教学改革尝试。如,朱慧等(2008)提出通过案例教学、主题活动开展、生态知识拓展、野外实践四大措施来增强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以使生态学课程教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然而,明确地提出在生态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尝试却很少。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改革生态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之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是生态学教育工作者责任和使命。

3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为顺应党在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要求,并基于上述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已有的研究,本文将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试图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知识、增加体验式教学模式和开展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等进行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切实促进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3.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将生态知识传授与生态德育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生态德育的主渠道,学生只有扎实地学习和掌握生态学知识和生态理念,才能更好地实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课堂教学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及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深入地讲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并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道德因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以达到知识传授与生态德育相结合。

3.2 拓展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基本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以及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生存发展的先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也同样破坏严重,人类的生存收到了威胁。明确这一事实,唤起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前提。如,在课堂讲授“环境”、“生态平衡”、“生态危机”等概念后,组织学生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实际的调研、观察等活动,了解大气污染、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农药化肥污染、工业污染、城市交通污染等,体验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

3.3 增加体验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意识

生态文明中的生态价值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而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自然界的水、空气、山脉、矿藏、森林等是大自然对人类无偿的馈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自身的价值,更不会有价格。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把人看做是宇宙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之外的存在物只具有相对于人的需要的工具价值,导致了人对自然的滥用和生态危机。这是因为人们容易认同的是现实的、有形的实在价值,并为此价值而忽略或损害社会的、潜在的、长久的价值。譬如,人们只看到办个化工厂,立即财源滚滚但却忽视化工污染对生物和人们的危害。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就在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态环境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生态体验式教学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构成的整体性生态情境中, 通过师生的生态体验和交往互动, 不断确立学生的生态价值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价值认知、生态价值情感、生态价值意志、生态价值实践能力和生态智慧境界,以养成具有良好生态人格的一种生态价值教学活动。

3.4 开展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和生活方式

工业文明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不可持续发展使得环境终于不堪重负,爆发出众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绿色消费应运而生。促成生态经济和绿色消费的制度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三项核心任务之一。因此,生态学课程教学在介绍绿色消费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绿色产品知识的同时,应有目的地开展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如,举办“绿色产品知识竞赛”、“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大赛”及到相关单位进行实践等,树立学生过简朴的、绿色的、生态的、环保的文明生活的观念。此外,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以节约宝贵的木材资源;把自己不用的,而仍有使用价值的用品尽量捐献给他人或社会;少用塑料袋以减轻“白色”污染等,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文明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4 结语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在传授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探索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使生态学课程在传授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本文提出通过课堂教学内容优化、知识拓展、体验式教学模式和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的展开,逐步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生态危机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5(3): 16-18.

[2]朱慧, 马瑞君, 邢树文, 曾宪锋, 唐为萍. 师范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2: 160-161.

[3]卓越, 赵蕾. 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与现实, 2007, 3: 106-111.

[4]侯颖. 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读与写, 2012, 9(4): 70-71.

[5]王友保,刘高峰.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生态学教学改革[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 5: 40-41.

[6]胡斌,段昌群,毛晓玲,年永梅,王跃华,王焕校.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 6(4): 315-317.

[7]章家恩,骆世明,秦钟,叶延琼,赵本良.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630-1634.

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15-03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盲目地追求速度、指标,我国多地的生态环境在城镇化过程中遭到了损坏,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着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城镇化建设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多地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与城镇化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过程。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势必会对生态造成影响,而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依赖于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二、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不高,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到位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据统计,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经济发展依然是在比规模、数量、速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导致大量的技术水平低、规模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小型企业长久存在,这给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目前,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耕地被征用,土地资源更为缺乏。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由于农民缺乏技术的有效指导,即使有人指导,农户为图方便、成本低,也难按标准执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诸如施肥结构不合理,多年使用难以降解的农用地膜,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等现象。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土壤板结等情况,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欠缺

我国多数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局统筹意识不强,长远规划不足,导致建设内容朝令夕改,前拆后建。多地没有建立专门的专家团队,对生态文明建设“该做什么、怎样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没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缺乏既定的工作目标,工作手段较为单一、保障措施制定滞后。个别已经制定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规划,轻实施的问题,已编制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也未真正按照规划的时限、项目去落实。

(四)工业、农业环境污染(土壤、水、大气)明显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工业及城市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在工业化建设中,多数地区由于工业技术水平不高、工艺设施落后,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工业“三废”大量排放,构成了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也是农业环境的最大威胁。煤炭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主体,燃煤排放的废气是构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工矿企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库,对农业灌溉水源和渔业养殖水面造成污染,进而通过灌溉污染土壤、农作物。

(五)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 社会、公民的共同行动来推进,生态意识是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和理念。长期以来,国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过分注重和追求经济规模增长,忽视了对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公民整体的生态意识理念还比较薄弱,人们对资源的开发使用无保护、无节制。公民在意识上没有从珍惜能源的角度去节水节电节煤,没有从减少污染的角度去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杯等。相关企业一味谋求地区或单位的利益最大化,不顾及整体发展的大局,无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度掠取资源和违规排污排气,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群体生态意识的培育工作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

(六)生态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短板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靠制度的落实,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可以发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立法滞后与执法不严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各类恶性排污事件的发生。现行的法律不能解决现实之中的问题。例如在企业排污费的收取上,还存在着收罚利害关系倒挂的现象。罚款对企业震慑力不大,导致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违规排污的处罚标准太低或直接以罚代管。同时,环境保护部门尚未成为地区发展和决策的重要管理部门,在政府编制体制中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环保部门坚守职责往往会拖累地方经济,环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到过多干预,甚至造成权力行使的异化和腐化,导致一个企业违规成功,很多企业跟风效仿,致使环境更加恶化。

三、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包含着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个重要的特征,如何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基于生态创建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各地区应根据现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结合气候、地理、资源优势,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搞好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明确战略目标,确定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广泛吸收有关工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的意见,抓住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中的重点行业、产业,把分散在部门、条块间的人财物资源整合起来,组织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攻关。

另外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淡化传统的 GDP 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机制。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实

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着力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经济发展实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的“硬约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发挥循环经济试点的作用,带动各地区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推进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可控作用,大力发展以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能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转变居民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

长久以来,人类形成了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生活模式。在这种错误生活模式的影响下,人类生活浪费了更多的资源。当前,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人们认识到追求本真、合理的绿色生态生活消费方式才是对社会的贡献,适度的消费方式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只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排斥过度的物质消费,从而抑制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为宗旨的消费,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未来世界的发展既不是人掠夺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

(四)严谨制定并实施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依靠法治建设,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以法律的硬性约束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实践证明,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屏障。首先,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各地实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依法改善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新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防止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缺位而放纵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最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的现象,以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充分利用好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引导群众将优良的生态保护传统转变成现代化的行为规范。只有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五)加强对企业、居民等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要使社会公众、企业法人、各级干部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以政府引领为主导,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积极推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共谋共建共创共享”理念深入到群众生活,内化为群众的生活习惯,从而探索出一条以“群众路线”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六)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积极构建鼓励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技术政策,科学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限制产生环境污染、消耗能源较大的产业发展,有效克服生态创新过程中双重外部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科技创新着重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涉国计民生的环境问题。

(七)要加强生态农场的建设与推广

生态农场是以生态系统保护为基础,充分发掘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全面整合了农场内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等的有机结合,以最少的资金和能源投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实现人的经济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生态农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而广泛的意义。具体实践上要进一步完善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制度,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收益分配制度。同时,要着力改变投入结构,力求形成政府、地方、企业、农民等联合投入的模式,强化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设,切实保护基本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此外,要因地制宜选择农业产品,提高农场产业综合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维护农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农场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相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0(23).

[2] 袁业飞.雾霾之忧考验城镇化顶层设计[J].绿色城镇化如何破局中华建设,2013(3).

[3] 甘 霖.关于走生态文明之路,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议[J].中国发展,2013(8).

第8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生态、工程技术、新概念

2012年,海绵城市这个概念首次被提出,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海绵城市(LID)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利用一些绿化植物的保水功能和蓄水池等收集雨水,实现放内涝及蓄水抗旱等功能。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并助力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相比于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海绵城市建设在劳动力成本上又有了一大突破,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等相结合,“净增成本”减少。倘若海绵城市概念能够得以广泛实施,必然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生态革命。

一、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新旧观念的对抗

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传统城市建设大都采用“以求应供”的模式,导致大量资源的不合理堆滞浪费。而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却如它的名字一般,有弹性地“以供应求”。从根本上与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区别开来,也就使得大部分企业难以适应,从而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阻碍。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建设设施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地面下纵横交错的下水道正是最好的体现。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发现:雨水直接变成了废水。事实上,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强,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的逐步稀缺,雨水——资源回收率及其低的天然水资源,是具有超能的创造力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效益,生态上带来的益处简直是国人的福音。所以,深入贯彻落实“海绵思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海绵思想,即有弹性的思想,以海绵城市为出发点,不拘泥与时代,不拘泥于生活。以此逐步构建生态和谐的社会。

2规模化系统的建立难题

此规模化系统大抵可以定义为建立在全国各地的完善的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等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系统和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但是就目前来说,大多中小型城市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及管理意识,加之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能力来试水,前期投入资金的缺乏,相关技术经验的不足,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都为海绵城市的持续推进构成了一种隐形障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从政府出发,企业为辅。借鉴于以往的“先富带动后富”,依旧可以采用“公带私,大带小”的管理经营策略。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跟从,在发展中创新才是根本。

3各领域间的配合问题

生态建设的促进与利益的分工化及其合理化。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显得越发不可忽视,而海绵城市这种概念直观地体现了“循环”的意义。这是一场传统与新治的较量,各个领域。各个企业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海绵城市由于落实的反差性,在城乡规划具体实施中不占优势,使它成为了一种单一的概念。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技术捐赠、开设海绵城市专题讨研会、项目外包、组织交流沟通等均可以尝试一番。

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1科技研发的滞后性

海绵城市建设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现有的雨洪管理经验和技术利用率不高,从“零”开始研发,需要大量的实验积累与经验海绵城市建设及相关技术问题分析杨振雷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陕西西安710075分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专业研发人才却很少,以致海绵城市的持续推进受阻。培养人才是关键,可以先从教育界入手,新增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之类的专业,加强对环境维护、给排水等专业的重视,注重实践。

2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规划定位的目标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从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等条件中筛选,开发出系统海绵体。既是要点,更是难点。因地制宜,分析各个城市的区域位置、气候特点、降雨规律、水文特点等,作出不同的规划定位目标,并在此过程中,遵循资源节约、经济适用、环境保护的原则,合理选择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例如,针对降水较多的南方城市,侧重点应该在雨水的储蓄与排放,而较之降水较少的北方城市,侧重点则是雨水的净化与利用。

3突袭式建设的挑战

作为一种新概念,我们可以亲切地把海绵城市叫做一个时代的衍生物,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与利益的分工化及其合理化一直是一项有意义的挑战。接纳新事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旧模式的没落,反之,旧模式的正常运行,就是新模式最大的阻碍。政府及时制定出有关海绵城市的政策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鼓励海绵城市的推进,出面筹集资金等都行之有效。

海绵城市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一抹清泉般骤然冲击到社会这股浪潮中,是时代的战利品,也是时代的附属品。在国土、排水、道路、交通等各个方面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面临的挑战不少。但是,一旦成功覆盖实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衬映下,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必然会使绿色生态家园在这个时代火树银花般精彩绽放。

作者:杨振雷 单位: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

第9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

引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而召开的党的十,再次论述了“生态文明”,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诗意般得词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这也就对所有社会主体的知行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时代诉求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必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在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的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当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并深刻地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人对人、人对自身及其整个世界的态度,由此形成一种世界观,又落实到价值观和人生观。德国著名生态哲学家萨克塞说:“如果我们对生态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考虑,那么它不仅关系到与技术和经济打交道的问题,而且动摇了鼓舞和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人生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培育“生态人”。“生态人”是指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道德人,其行为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准则,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生态性存在。人作为文明的主体;其生存状态随着文明形态的演进,经历了“自然人”、“道义人”、“经济人”和“生态人”的流变。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废弃物排向环境,引起了空气的严重污染、世界性的水源危机、森林的惨重毁灭、物种的不断减少、臭氧层的变薄、不少地方的荒漠化。人类的极端行为到了危及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地步,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如果人类社会不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不对自己的生产、生活行为加以检点和约束,就很可能人为地造成地球生物圈的毁灭,使许多文明消失在浩瀚苍穹之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形态,是在社会发展的情形下,人类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提出的价值目标。而在实现这个伟大价值目标中,思想政教育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则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导向功能、育人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方式导向三个方面。我们这里讲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功能,主要就是讲行为方式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规范导向功能,是指通过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行为规范导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规范,另一个就是法纪规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对生态知识的学习,使外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理想和信仰,促进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

2.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内容主要包括: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激励和引导智能素质开发、培养健康身心素质。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与思想。让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调动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主人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素养。一个人的生态文明建设素养只有表现在他为社会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时才能被社会认可;一个人的价值也可以在他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的过程中得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举办各种生态保护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对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使他们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逐步形成有利于环保的行为习惯。

四、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转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新的社会责任,因此,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进行调整和创新。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教育的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了解和熟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并自觉养成文明消费和理性消费的习惯,从而自觉维护生态文明。从目前的角度看,具备生态学知识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多,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手段、自觉教育和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工作者也比较少。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和培训教育者,使他们能够具备相应的生态学的科普知识,具备相应的生态法律知识等,从而能够实现理论与生态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同时,对于具备相应的生物学、植物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的辅导员教师也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发挥自身原有的学科优势,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2.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研究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生态学的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研究人们如何形成生态观、如何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等。随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的确立,生态意识的培育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增长点。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还不成熟,但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学的结合将成为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生态学交叉与融合的深入必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曹剑辉.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82-84

[2] 刘春元.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9年第6期

[3] 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

[4] 杨鲜兰.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10-13

[5]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0篇

我看十之美丽中国

文/墨菲

美丽中国是个什么概念?我的理解她起码包含两个方面或两个体系,第一是人,第二是自然。归纳起来应该是这么四句话:山要青起来, 水要绿起来,天要蓝起来,人要富起来。实现了这四句话,美丽中国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美丽生活就实现在我们身边。

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关于美丽中国,报告中描述得很生动很具体: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上周看了两集纪录片,片名就叫《美丽中国》,是由中英联合摄制小组历时四年拍摄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纪录片,其中很多野生动物和风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些唯美的画面,真实的自然,那些山野隐映的乡村,那些质朴生态的百姓民居让人流连,让人震撼,中国原来还有这么多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美丽地方。

说实话,过去我们总认为国外的东西更美好,不仅片子拍得讲究,环境和人文也很棒,但看了这部纪录片会大大改变我们的认识。正如该片策划人员所记述的那样,因为理念和视角的不同,中外联合拍摄组也是经过了一番讨论争辩之后,才各自说服了对方,也才有了这部真实记录和表现中国人与自然万物众生,画面绮丽的视觉大片。

以往,很多西方人不了解真实的中国,也有大部分国人不了解自己的中国,所谓大好河山都只是口头上的,显得空洞而概念。而这部使用当今最先进的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不仅惊叹了摄制组的那些“老外”,也惊讶了我们自己。

在经济与建设,绿色与发展的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进步的符号和时代的要求。中国人对绿色对环保从认识到努力,也是渐进渐深的。以过去10年为例,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再到德班,几届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坚实。

十上,美丽中国、生态和谐方略的提出,被摆在中国总体发展布局的高度进行论述,表明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更加深化,对人与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刻,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美在人文。山更青, 水更绿,天更蓝,人更富,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劲更足。

第11篇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恩施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认为是“天人关系”。在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命题中,儒、道、佛等各家学派均曾有过丰富精辟的论述。道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张天人和谐。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一羊。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体”。而佛教禅学关于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得最为完整。在生态观E,佛家主张“依正不二”,即生命之体与自然环境是―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认为生存需要环境,生存需要能力,才能圆满实现生存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具有划时代的永恒价值,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市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恩施市虽然欠发达和开发,却蕴含和保存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文化。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的客观需要。恩施市第七次党代会确立了“努力将恩施市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好、民族特色鲜明、社会文明进步、在武陵山区具有一定综合服务功能的中等规模城市,成为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的总体要求,并明确提出了奋力推进市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近几年来,全市上下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要求,大力发展以绿色富硒食品加工为重点的生态工业,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以茶叶、烟叶、牲猪、蔬菜、药材为重点的生态农业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市域经济发展壮大。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26.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3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8.1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3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3%、54.7%、28.4%。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一同构成和谐社会的物质精神基础,也是政治支撑和生态条件。稳步推进恩施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创造一个符合人们内在需求的环境,使人获得稳定感、安全感、满足感和充实感。倘若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必将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遭到破坏。

二、恩施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生态文明的速度。现实社会中的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文明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教育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的灌输和生态意识的普及。一是要在全市范围内搞好生态学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普及。要使每个公民将生态教育作为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注重从青少年抓起,把中小学作为生态教育的主渠道。二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宏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三是要注重把道德关怀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基础和道德基础,要在全社会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养成良好的生态品质。

2、加大生态产业发展力度,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和落后工艺设备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坚持走产业发展生态化及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一方面,要大力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着力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绿色富硒食品加工等生物资源产业和洁净能源产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工业生态工程,引导企业摒弃过去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成本,而忽视其生态成本的传统工业生产及其作法。采取有效措施,将生态成本纳入企业生产的成本核算体系之中,使企业的生产活动以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为目标。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村是我们进行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进一步深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巩固壮大茶叶、烟叶、牲猪、蔬菜、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切实搞好测土配方施肥,防止土地肥力退化,加强植物生物防治;大力推广猪一沼―果、猪一沼―茶、猪―沼―菜“三沼”综合生态农业模式。同时,搞好废弃地的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三是要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全力推进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龙麟宫等重点景区建设,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力争在一定时期内将恩施市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打造成全省、全国知名旅游品牌。围绕市域生态旅游发展,构建现代商贸、房地产、交通运输、宾馆餐饮、文化娱乐、信息通讯等现代生态服务体系。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同时,还必须把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使其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

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构建鄂西南重要生态屏障。一是要着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切实加强天然森林、天然草地、天然湿地等原生态植被保护,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

高效经济林和防护林建设,以沼汽池建设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构建以森林植被为重点的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外来有害入侵物种的防治和生物安全管理。二是要着力搞好以清江河为重点的沟河塘库水污染综合防治,以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突出抓好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三是要着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对重点区域、行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工程建设。

4、加大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力度,积极营造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目标必须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形成科学的长效机制。制度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石,制度的缺失和体制机制的不合理,是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是要健全和完善污染控制、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明确政府、企业、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责任,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二是要健全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生态文明的组织领导。各级相关单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布暑、推进,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强化公众参与,凡是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要实行听证公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要健全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做到污染者付费、保护者获补偿、贡献者获奖励、多消费者多交税的社会公平和生态公平。四是要健全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外来资金和金融信贷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三、恩施市生态文明建设应注重的问题

1、注重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的文明体系,它们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灵魂,政治文明是保障,而生态文明是前提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四大文明”的辩证关系,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2、注重搞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生态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今后城市规划的主流方向。生态规划的编制必须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着重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产业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人居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六大体系入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框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必须立足市隋、讲求特色、注重创新。恩施市要力争在“十一五”末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评体系,启动实施一批重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校园;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同时也让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实际上,党和政府也意识到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矿业,推广绿色消费模式,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在十报告中,环保、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概念被纳入“生态文明”,并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开始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全国人民对中华子孙、对全世界负责的精神。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其所追求的人、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与所追求的自然解放、社会解放、人的解放具有相同的价值理念。为应对当前全球性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我党站在时展的前沿,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反思工业文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利弊得失,适时在十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张。“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指明了方向[2]。

1 生态文明理念下高职院校的建设

而作为教育系统要贯彻落实十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并应该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面。校党委李秋华书记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高职的文化自觉》一文中也写到了[3],办大学就是办环境。高职院校是大学里重要的一部分,她的环境,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无论空间布局、环境改造还是设施配置设计、活动组织,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人为本,体现培养人和培养职业人的统一。其建设应该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学生需求。从时代特征和职业特征两个维度关注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尊重人格为基础,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学习需要。二是注重氛围营造,按照单位和企业里实际生产需要设计实训场所、配置实训设备规格,在课程中贯穿“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在实践环境中设置相应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规范和操作警示规范,在校园文化活动上体现校企文化交流与互动,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养成提供条件。三是注重陶冶情操,充分关心好每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成长的空间,使环境育人贯穿到课堂内外,贯穿到校园的每一个脚落,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名言、典故、趣谈等载体的文化浸润,能让学生在产生惰性时得到警示,在学习失意时得到励志,在心情郁闷时得到放松。四是注重办学积淀,在教学制度和氛围上形成一种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其核心和灵魂,就是有一种统一全校思想、体现学校特色、激励师生成长的学校精神。最终,形成高职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引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从美丽校园开始,从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开始。

2 “美丽校园”、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

根据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医学院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可以把“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分绿色校园、文化校园、生态文明三方面。

2.1 “绿色校园”建设:①推进全院师生植绿护绿活动常态化。每个党员负责学院某个绿化区域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医学院师生对所属绿地进行植树造林、抚育管理等绿化活动。②编写一些生态环境和健康相关的宣传手册,既可以面向医学生,非医学专业学生和普通大众,作为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关心自身健康和提升环境意识的科普读物。以通俗语言系统介绍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读者在全面了解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③加强绿色生态和医学相关的课题研究。可以把绿色生态跟医学基础课程进行结合,向校内外组织申报一批相关课题。

2.2 “文化校园”建设:①把医学基础课程和生态环境专业相结合开发公共课程建设。如吸烟与疾病,室内污染和健康等,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医学教育当中。②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高职教育活动。在6月5日的世界环境保护日,按一定的主题,开展相应活动,重点宣传环保日,倡导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低碳经济意识,环境爱护意识。③开展林业与绿化知识竞赛和环保知识竞赛,使之成为传统竞赛项目。通过竞赛了解林业、了解林业政策、养成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美化环境。

2.3 “生态文明”建设:①开展安全文明行为规范活动,建设安全文明校园。宣扬禁烟禁酒,建立清新的无烟校园和无酗酒校园;严禁校园不文明恋爱行为,男女同学文明交往,形成自重、自律、自爱的良好校园精神风貌。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及和谐工作关系,建设和谐校园。继续加强教师对贫困生的帮扶支持,为家庭困难同学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实现党建进公寓,党员示范岗设到学生公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③实施节能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节约水电,禁止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增加绿色环保材料的宣传与使用;在基础医学实验中规范和加强实验室排污管理,防止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化学废物污染环境。

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基础和生力军,应当走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前列,发挥好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构建教学、科研、行政的生态组织系统。协调生态特色学科和其他学科共同发展,教学和科研并重,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实现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的开放式办学[4]。高职教育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教师、教材、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课程设置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要素,具有一定的生态定位。营造人文生态,建立绿色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知识结构和整体教育,促使理性、非理性因素、智力、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注重习得者的体验、理解和感悟性教育,增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实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生态人”的愿景[5] 。

参考文献:

[1] 徐琦.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报告新意解读.中国环境报,2012-11-12.

[2] 杨英姿.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J]. 理论视野, 2012, (2): 61~63.

[3] 李秋华. 高职的文化自觉.光明日报, 2013-01-22.

[4] 杨克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大学建设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06):34.

[5] 肖文,郭起华. 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职教论坛. 2012(28):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