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时间:2023-06-22 09:38: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第1篇

作者:赵益华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分院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渠道,面队每一位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存在差异的学生个体,如何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就要求学校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使教育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肯定,实质上这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要求。因材施教(yīncáishījiào)一词出自《论语•为政》,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而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

在现代教育中,这就是量力性原则,这也是成功教育的多规格人才培养观。孔子因材施教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他能够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果,殇也达,求也艺”;第二步是分别激励,激励是促使学生尝试成功的源泉,激励充满着争取成功的力量;第三步是补偏救弊,即针对同样的问题,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讲解和回答。在中外教育思想史上,各家各派无不主张因材施教。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学习与革命》中有一句名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无论什么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理解。因此,要建立起素质教育的茂密森林,就必须关注每一棵树木的成长,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针对性很强的鼓励性评价。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15~18岁,生理上正告别少年期进入青年期,肌肉和心肺功能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骨骼生长趋缓,生理器官、神经系统基本发育成熟,各项机能已趋完善,青春期生理特点开始显现;从心理上看,他们自我意识猛醒,思维能力、高级情感迅速发展,自信,有个性,渴望得到鼓励、肯定、表扬,希望并善于秀出自我、展现自我。相对于同年龄段的高中生,职校生又是初中毕业生中学习成绩偏下、行为习惯较差、自控能力偏低的这部分学生,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如何用赏识的心态、激励的办法来进行因材施教,我们的做法是“不同的学生设不同的奖项”。多年来,我校紧紧把握“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一主旋律,坚持德育就是质量,德育就是效益的办学理念,实践中努力做到德育工作“近一点、细一点、实一点、精一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思考因材施教的学生德育管理模式,通过在学生中开展“校园之星评比”活动,对孔子因材施教第二步进行了尝试探索,以达到“不同的学生设不同的奖项”做法,变奖励为管理,变管理为奖励,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肯定,自我管理,自我辐射,扩大学生学习榜样的视角,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校园之星”是一个统称,它是由学校“技能之星”、“礼仪之星”、“进步之星”、“阳光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奉献之星”、安全之星、奥运之星、劳动之星、遵纪守法之星等系列组成,以季度为评选周期,一星一方案,评选方案由评选条件、评选方法、奖励方法、推荐材料等组成。“校园之星”评选的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育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校园之星”奖项的设计,我们认为要努力做到:(1)代表性。学校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生活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代表性地设计评选奖项;(2)针对性。奖项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青年,又要善于兼顾部分群体或个别学生,使某一类型或某一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3)前瞻性。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评选奖项。“校园之星”的评选,其理论是因材施教,其核心是赏识、激励、关爱,抱着一种欣赏的积极态度,把力量注入学生的体内,短短的一年时间,已让青年学子展开飞翔成功的翅膀。对此有几点思考,让我们同仁以此共勉:

1.赏识是一种心态,它不仅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它更是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信念以及精神状态。赏识教育是源于对学生的爱,发现并遵循生命成长规律的爱的教育。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它们变得越来越坏。将赏识教育当成一种生命需要的教育,是符合现代心理学关于人性需求层次理论原则的。

2.“皮克马利翁效应”。激励能把学生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从而达到充分释放的状态,这种状态如果不断保持,它将巩固成为学生的一种本性,从而终身受益。

3.关爱的力量是神奇的。我们往往是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才去关注他们,事实上,有时他们是通过犯错误来引起我们的关注。不是聪明的学生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学生更聪明。教育家提出:“关心自己的孩子是人,关心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并且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我校在“为不同的学生设不同的奖项”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做了一点探索,我们愿与同仁们一起分享、共同努力。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 理念; 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内涵

“因材施教”这个具体的词,不是孔子提出来的,而是后代思想家、教育家对孔子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因材施教”的解释。其中“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比喻人,“施”指的是实施、进行,“教”指的是教育、教诲。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根据,凭借,依循;材,才质,指学生的天资、才能、兴趣、心理、志向等等,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含“天生我才”的成分,也包括“孟母三迁”前后不同环境造成的人的不同品性。施,施加,进行,指教育行动及过程。教,教诲,引导,点拨。施教,不是“施知”因为它指的不是单纯顺的对受教育者交付或给予知识,而主要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受教育者领悟,指导受教育者习得,而不是为受教育者包办完成学习,即孟子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而不是一般的可供随便选择运用的教育技巧或方法,它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根本的,是普遍性的。

二、因材施教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它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定义。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中,通过一连串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动作来完成特定的任务。这些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动作所形成的集合整体就称之为人们做事的一种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使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学中要运用哪一种方法,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了,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多用讲授方;在化学教学中就要多用实验法。还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就需要用直观教学法,中学阶段的学生就可以应运以抽象的语言描述为主的教授法。学生都是个体,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法,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来实施教学方法。就是在因材施教的理念指导下,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下,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只是一种教学理念,来指导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性来应运具体的教学方法。

三、因材施教只是一种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由孔子倡导实施到二程把它概括成一个教学思想工作,再到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对其充实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成为贯穿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当时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朴素而又深刻的教学原则之所以历久不衰,寻根探源,我们可以发现,“因材施教”渗透着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重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与培养特长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育对人的完整性建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关怀人的生命成长。由此可见,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而不是一般的可供随意选择运用的教育技巧或方法。它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带有根本性的、普遍性的。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它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今天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意义,都已经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家的确认。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等全新的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中。正如柳斌同志在《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所说:“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已经被赋予全新的含义,成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尊重每一个国民的受教育的权利、有助于每一个国民发展个性和养成健全人格的必须遵循的一条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育教学的指导理念。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重灌输、轻交流,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思维,教学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思维、感知。

四、在现在的教学中应该如何贯彻因材施教

孔子通过谈话、观察、提问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掌握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志向、学习态度和学习专长以及年龄差异等进行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实现培养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给我们教育教学最大的启示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只有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我觉得应从教师教学个性化和学生学习个性化两个层面着手。第一,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素质。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有: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与研究者等等。但是,教师的个性化素质首先表现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上,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分类进行施教;要实施双向因材施教,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而且要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教师只有敏锐地体察到这些个性特色,并将自己独特的感悟与理解融入其中,进行深加工,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产生心灵的碰撞,学生才能从中寻找到认同、理解、滋养等。 教师的个性素质表现于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各有所专长,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可以形象而直观地感染学生,带给他们审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熏陶。中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必然会引发学生在某个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必须改变接受学习的方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由于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个人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在教学目标基本达标的前提下,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参与制定切合个人实际情况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为自己制定较高的学习目标,超出一般水平,通过课外自学弥补课堂内容的不足,以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水平迈进;而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可以制定一个略低于一般水平又稍高于本人现有水平的目标,这样既可以通过努力看见自身的进步,以满足个人的成就动机,又能正视与别人的差距,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评价方式也要个性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是建立在个性发展目标基础之上的。每个个体的发展目标不同,评价也就不同。期望理论告诉我们,适切的目标产生最佳动机水平,激励作用最大。因此,制定个性化的评价要与适切的目标相吻合,才会收到最大的激励作用。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生和教师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教师应少一些指令,给学生一些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愿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 发,富有个性地学习。

综上所述,教育发展到今天,因材施教原则依然有着它的现实意义,它的内涵和对现实的指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但如果我们把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同传统的“因材施教”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社会提供的可资用于教育的一切有利条件施行教育,就会更好地发挥其高效育人、多出人才的积极作用。因此,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仍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洪雪琼.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11-3(3).

[2]张如珍. 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J].教育研究,1997.

第3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 ; 教学 ; 中专院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56-02

引言: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更,学生更是千差万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才能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若不注意具体传授知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即使高水平的教师也不一定教出合格的毕业生。

一、了解学情是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

中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在整体上素质差,日常行为不规范,这在中专院校已经形成了共识。从学生的成长经历上看,学生在思想、德育为人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着受到过歧视或不被重视的经历。他们缺少学校、老师的关爱,缺少成功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缺少家庭的温暖。形成了性格乖戾,逆反心理强的特点。他们渴求被尊重,而又不会尊重别人;渴求被理解,而又不愿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渴求得到表扬,而又不知何为正常的行为;渴求努力学习,而又缺少信心与耐心;渴求成功,而又缺少努力与韧性。而与此同时他们对新鲜事物仍存在好奇心,特别是网络的出现让目前的学生了解到比以往同龄学生更多的知识、更新的内容,因材施教地教学就更为重要了。从学生的素质上看,学生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有高中生还有初三、初二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本校12年秋季招生四百余人,经摸底考试后,语文为46.3分、数学17.3分,平均分为27.2分。这些分数中除去一些“水分”外,学生真实水平可能还要更低一些。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日常授课时应当从学生的不同差异出发,针对授课对象的思想状况,有目的地开展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力求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精心设计教案是因材施教开展教学的主要条件

(一)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突出知识的重点性和实用性

目前中专院校所用的教材,大部分是2005年左右首次出版,学情已大不相同,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做适当的增减。在讲授《工程测量》中的“坐标转换”时,需要通过坐标系的计算转化而来,内容复杂,学生难于理解,且毕业后很少会再涉及到此部分内容。授课时就应把这部分内容删减掉。而在讲授“缓和曲线详细点放样”内容时,教材中没有介绍缓和曲线总偏角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计算出来,学生对此经常会有疑问。此时就应增加对缓和曲线偏角简单介绍,学生就容易掌握该部分内容。

(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上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目前的学情来看,每节课的内容都应尽量做到让学生弄清、理解,这样学生才可能有信心,有耐心继续跟随教学进度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应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考虑目前中专院校的学生实际的领悟能力,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尽可能预测到授课时出现的细节,课堂教学不可能达到最好,但要达到更好。如在讲解《工程测量》中关于“竖盘指标差的计算”时,计算公式为x=(α左-α右)/2= ( R + L - 360°)/2。若应用此公式计算速度x时,学生就不容易理解竖盘指标差推导公式x=(α左-α右)/2。这是因为有一部分学生对字母不如对数字敏感,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两边的换算不熟练 。此时在讲解竖盘指标差x 计算时,可将所测量的数字直接代入公式x=( R + L - 360°)/2中,等式中都是观测值,再解出其大小,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总之,要以学生的思维来讲授新课,一切站在学生的出发点,不要过高地估计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在授课时,还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学习,自行归纳总结,体会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感。在讲授《角度测量》中的经纬仪时,通过对经纬仪的结构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其构成,然后分组动手操作经纬仪。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直观感,而且对学习兴趣的提升也大有益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直观教学法是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

常听一些教师说中专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差,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正常授课难以进行。目前事实的确如此,但不能因此而不进行教学或应付了事。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更应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其中因材施教地通过直观教学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可以使难点简单化,对学习无兴趣的学生,逐渐感兴趣,将“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佛隆提出了“期望理论”学说。即:激励水平=目标效价×期望值。目标效价指的是个人对某一工作目标自身重要性的估价,期望值是能达到的目标的概率。此公式表明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价值――期望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也越强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引入了声音、图像、动作等,这些对于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容易突破难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兴趣提高学生的期望值,获得成功的机率也大为增加。除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因材施教地直观教学还可以借助于实物、模型、挂图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作为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专业课教师经常会需要讲解某些科学理论,若只用叙述法讲解,学生不但感到生涩而且难于掌握,而因材施教地使用直观法就可较容易地达到教学目标。在讲授《水准测量》“安置仪器”时,可用水准仪实物,实际操作演练,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水准仪构造、架腿结构,并能自行总结归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杜绝马家爵似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育人的重要性要大于传授知识的重要性。

充满爱心与耐心地教书育人。学情分析可知,目前中专院校的学习整体素质不高。不同的学生成长经历也都不尽相同,形成个体差异性,因而决定了对待不同的学生必须因材施教进行不同的教育,若没有爱心与耐心这“二心”是无法做到教书育人的。中专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不良表现是:有些学生上课随意说话,有些学生上课打闹,有些学生上课睡觉,还有些学生举止不雅,语言粗俗。学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是因为基础差学生无法学懂造成的,还有些不良行为是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解决学生思想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应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项规章制度来管理约束学生

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反复酝酿,充分考虑各方面情况而制订实施的。每条规章制度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武器”来管理约束课堂45分钟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做到心悦诚服。如在管理课堂时,某学生多次违反课堂纪律致使无法正常授课,劝解无效请其离开班级时。学生会说“我交了学费,你凭什么不让我上课?”教师答:“你交了学费是来学习的,没有认真学习是你的过错,但你没有权利影响其他学生正常的学习。”

(二)是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将问题矛盾尽量消灭在萌芽中。不能等其发展成参天大树无法纠正。如学生上课时由于自身的恶习偶尔会出现一些“口头语”――脏话,他们是在无意中脱口而出,甚至自己都没有觉察刚才说了脏话。教师在听到时马上就应制止。以这些所谓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思想教育会得到远比长篇大论的思想教育好得多的效果。同时在处理问题时也应“软硬得当”,正面引导为主,但对原则性问题决不能让步。

(三)是要对学生进行“三职”教育和“三职”培养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职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行为教育。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职业责任、职业要求、职业岗位和就业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和学生今后就业的适应程度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和今后个人的发展前途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提高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

通过几年来的因材施教研究的大胆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升。上课随意打闹,睡觉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升。经过期中期末考试验证,许多差生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学生经过二至四年的学习,95%以上都能实现就业,许多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技术骨干,还有百余名学生走上技术领导岗位,在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结论:

教书育人为百年大计,做为教师任重道远,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应是教学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参考文献

[1]盛大启.要处理好共用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关系《天津教育》89年第3期

第4篇

一、因材施教概述

(一)出处它出自于《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1]两篇。后来,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2]故得因材施教这一词。

(二)解释它是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3]。因材,不仅表现出对“材”的客观差异性的了解和承认,而且充分体现了对“材”的尊重和以“材”为施教依据的正确态度。就是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施教,不是“施知”,因为它指的不是单纯的对受教育者交付或给予知识,而主要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受教育者领悟,指导受教育者习得,而不是为受教育者包办完成学习,即孟子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二、数学天才儿童教育概述

(一)天才儿童的概念多年来,智力、创造力和天赋这三个词已经成为人们对天才定义的核心词汇。这里主要列举五种关于天才儿童的概念。第一种是刘易斯•特曼于1925年把天才定义为在标准化智力测验中得分排在前2%的学生;第二种是基尔福德于1967年认为,天才是有创造性潜力的人;第三种是威蒂于1951年认为,特殊的技巧与才能对鉴定天才很重要,他们把天才儿童描述为在任何有潜在价值的领域里都有良好表现的人;第四种是阮朱利于1978年提出的天才定义,其根基是人类三项特征的交互作用,即超常的智力、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非凡的创造力的交互;第五种是梅克于1996年的动力观,他把当前关于天才定义的最主要的三个成分结合起来,这三个成分即高智商、高创造性、高超的问题解决技巧[9]。刘彭芝说:“让那些具有超常潜质的孩子在常规教学中蹉跎,是智能的浪费,教育的失误,应该给超常儿童提供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7]。数学天才儿童教育主要是指对数学高禀赋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文献资料里面只有对数学天才的特征描述,所以数学天才儿童的定义并不明确,它是在天才儿童的基础之上定义的,是指在数学方面有专长的天才儿童。很多专家对这些数学高禀赋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从而获得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根据这些特征来对儿童进行数学天才教育。

(二)数学天才儿童的特征(苏)克鲁切茨基对26位数学高禀赋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个案研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克鲁切茨基得出数学天才学生特点的初步结论:数学才能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其中大部分是以计算能力的形式出现;数学才能的早期形成并非总是跟环境与培养的有利条件联系着;数学才能的早期发展是与算术兴趣的形成和乐于钻研的倾向分不开的;数学才能表现比较早的儿童,他们的心理活动具有独到的特点;有数学才能的儿童,他们解题时,对视觉—形象与言语—逻辑这两种智力活动的成分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这些儿童里,其中一些儿童的数学才能是在一般天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另一些具有数学才能的儿童则并没有表现出一般的天赋。[4]结合我国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对80名数学天才儿童进行的系统研究,她不仅对现象进行叙述,还总结出数学天才的一般特征: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突出的自学能力;强烈的独立意识;超常的记忆力;超常的心算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富于创造力(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说:“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高远的志向和抱负。

三、因材施教与数学天才儿童培养的关系

赵大恒认为:“超常教育其实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特殊而特殊化了,它的本质不过是孔夫子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的因材施教而已”[6]。不可否认,数学天才儿童与天赋有关,如果任由他们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发掘他们在数学上的天赋,甚至还会阻碍他们的成才,出现范仲淹笔下的“伤仲永”。那么有没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法适合这些天才呢?答案就是因材施教。如前所述,这些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天赋的儿童,其智商远远高于同龄儿童,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对规律的领悟,对数学的探知能力,是其他正常儿童难以企及的,普通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满足天才儿童的成长速度,因此,需要对他们采取单独的、特别的教育方法进行培养,才不会造成人才浪费。正是因为数学天才儿童的特殊性,才需要施以特别的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对数学天才儿童的意义“因材施教”由孔子倡导实施到二程把它概括成一种教学思想,后来的教育家对其充实和完善,成为贯穿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原则。正如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所说:“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那么,这一指导原则对数学天才儿童有以下的作用。1.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激发儿童潜在的力量研究表明,数学天才儿童一般较早对数学“情有独钟”。家长或者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5]这样更能加深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自由地在数学的空间里遨游,激发他们原始的、富有创造的学习力量。2.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家长、教师的因材施教,让儿童对数学的独特爱好越来越浓,个性的指导也会让孩子愿意去钻、去思考,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角度、思维模式。3.更能发散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不是在传统既定教育下产生的,它也需要“伯乐”的因材施教,伯乐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孩子在固有的数学水平上发散他们的想象力,进而才可能有巨大的创造力。4.开阔视野,拓宽知识层面有数学潜能的孩子只有在家长、教师的因材施教下,由家长、教师提供必要的满足数学天才的外部条件,创设完备的符合数学天才的数学环境,提供相关的数学材料时,才能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5.更能创设成功的机遇家长、教师根据数学天才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进行个别个性指导,才有让孩子创造性地解决“世界七大疑难”的可能性,为世界和人类做出贡献,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学历。

(二)对数学天才儿童实施因材施教的建议虽然数学天才儿童需要特别的教育方法,但又不是各不相同,毫无规律可言。因为他们对数学表现有相似之处,比如对数学的兴趣产生早、发展快,持有相当高的热情和毅力,所以还是有很多共通的方法可取。

1.家庭方面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如同一张白纸,是谁最先去为他涂上底色,是谁第一个去在这张白纸上泼墨,那就是父辈。既然孩子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天赋,那么父母可以多加引导,比如给孩子讲一些数学故事,做一些数学游戏等,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但切忌强迫他们去做什么,学什么,这样可能适得其反。此外,父母应该做的是,怎样让孩子善良,怎样培养孩子与人友善和谐相处,怎样激发孩子去探索去发现,怎样让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强壮。“乐观、积极、善良、友爱、勤劳、善解人意,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让孩子变得聪明智慧的基础”[8]。

第5篇

关键词:班级日常管理 小学生 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10-01

诚信是一种十分良好的品质,也是生活中的一种践行。在传统的小学诚信教育当中,所采取的主要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这种知识填鸭难以真正的引起小学生内心的共鸣,因此,对于小学生思想道德上的感化作用也十分不理想。由于小学生正处在品格养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当从其日常生活方面入手。而班级的日常管理与小学生之间存在这很大的联系,因此,应将其与小学生诚信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1 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方面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班级日常管理重要任务。我国的《小学德育纲要》当中,明确指出了要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进行诚信教育。班级日常管理要求班主任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帮助小学生遵守相应的规范。而在这两项规范和守则当中,明确要求了小学生要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因此,诚信教育是班级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另外,在《中小学生发展指导》当中,也明确将品德指导列入到了班级日常管理当中。因此,班主任应当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帮助小学生对已获得的诚信知识进行巩固,养成诚信的道德行为习惯。

另外,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当中,指出了班主任应当负责班级的建设和班级的德育教育工作。因此,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班主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同时,班主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负有正确引导的责任。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主要包括了人身安全、身心和谐、品格健全、素质全面等方面的发展。而诚信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小学生品格的健全和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当中,诚信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班主任应当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对诚信产生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2 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原则

2.1生活化原则

一直以来,教育和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当严格遵循生活化的原则。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作为基础,在班级日常管理当中,对其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同时,班主任应当在班级当中营造出诚实守信的环境,以促进小学生对于诚信的理解和感悟,从而生成诚信情感和诚信行为。

2.2渗透性原则

在学校教育当中,有一些课程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进行体现的,人们将这种课程叫做隐形课程[1]。隐形课程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向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使小学生始终处在诚信的环境当中,潜移默化的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品格产生着影响。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诚信的思想和行为。

2.3因材施教原则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因材施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进行小学生诚信教育,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因材施教的本质就是根据不同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获得更好的效果。而小学生在年龄、性格、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3 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3.1优化班级诚信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对班级的物质环境和制度规范环境加以重视,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管理,以使其能够对小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3.2树立诚信的榜样形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对榜样进行崇拜和模仿[3]。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利用典型教育法,为小学生树立起诚信的正面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小学生,让小学生主动的对榜样的诚信品质和行为进行模仿,以提高小学生的诚信水平。

3.3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而在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当中,也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当中,班主任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诚信评价体系,对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诚信行为表现进行考核与评价,帮助小学生不断的强化对诚信的认知和理解,塑造小学生的诚信情感,最终将其转化为诚信的行为。

4 结语

在人们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小学阶段是最为关键的基础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正处在一些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具,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当中进行诚信教育,可以极大的提高诚信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对此,班主任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针对小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班级日常管理当中进行诚信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小学生将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浩栋.基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4.

第6篇

深刻理解课本涉及的概念、定理的内涵,因为当代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辅助学生主动建构起新知识结构,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建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重要的结论、定理的理解能力非常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定理、概念等知识点,应灵活的采取领读、范读、提纲导读、学生自读、精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圈点、概括、批注、探究、联系、归纳等好习惯,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把握教材的“弹性”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并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原则。为便于因材施教,新教材的必学、选学内容的设计及在内容的广度上有一定的“弹性”外,习题、复习题的配置也分为~B组,体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低起点、分层次”教学,即把学生分成A―B―C―D―E五组,教学内容采取复式教学的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弹性的教学环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习的机会,布置作业也按A、B、C等层次布置,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下要保底,又使各层次的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上不封顶。

三、把握教材的广度,合理安排各类内容的教学

新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内容较广,除必学内容、选学内容,还穿插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渗透德育和数学应用知识的内容。我在教学中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除抓好必学、选学内容外,还重视安排的其他内容,在课堂上或课外辅导时抽出适当的时间,恰当的引导学生去读、去想、去做。这样对学生素养的提高很有好处。

四、重视教材“实际应用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在教学中解决实际应用重视不够,导致学生无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应用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倾向,新教材安排了一定量的实际应用题,这对我们数学老师转变观念起了导向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除了用好教材中的现成问题,还整理了更多的实际应用问题,如联系我县的经济问题编了一些实际应用题,指导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五、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体现是新教材又一明显特征,教材中体现的数学思想很多,如:分类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数学模型思想及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这些思想方法是隐含教材之中的,往往不易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思想方法的教学,以教材为依据,坚持三个原则(化隐为显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参与的原则),把握好四环节(总体设计、反复渗透、适时突破、应用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毕业班解题尤显重要,因此,对于问题,我从多角度出发探索解题思路,如:(1)一般思路,从问题出发索取与此有关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这既有环环紧扣。探本溯源的分析,又有将思维推向四面八方的发散探究,在此基础上把知识进行归纳,揭示出本质,析出其中的精华,从而得到解题思路,特别把一些图形放在圆内的问题,使用此种思路效果较好;(2)从逆向思维中捕捉思路,若把已知到未知称为正向思维,反之则称为逆向思维,在教学中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从反面去想一想,去试一试,从中可捕捉到解题思路,这种思想在代数证明题中效果较好。总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挖掘和体现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7篇

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织者与实施者,而情感教育又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教育手段之一。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利用情感教育的各项功能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鞭策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取得丰富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明确作用是情感教育的前提

情感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情感是每个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意志品质,积极健康而又丰富的情感不仅可以使学生生活得充实,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力。情感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这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但形成的力量和结果却是巨大的和可见的。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感教育,也是现代德育教育的重点所在。

二、持之以恒是情感教育的保障

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反复提高的过程。因此,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入手,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的始终,并要摆在重要位置上,并要有职业警觉性和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以及情绪变化,以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关心爱护为原则,以赏识和激励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长效的情感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理解信任是情感教育的主线

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长辈的娇惯和宠爱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班主任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应在反复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给予正确合理的解决,绝对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坦诚相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然而,理解、信任学生,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对于原则性的问题,不能睁一眼闭一眼,有错误就要批评指正,绝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否则会使有损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降低威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因材施教是情感教育的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应该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转换视角,寻找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育的突破口,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使情感教育发挥出强大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除了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还是班级的权威者,班主任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情感教育,掌握好分寸,绝不可乱用、滥用情感,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要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在情感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把情感教育融入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当中,运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不断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积极地面对学习与生活,面对机遇与挑战,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讷河市)

第8篇

【关键词】儒学 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

谈到儒学,人们可能马上会联想到它是旧的、封建的、保守的、已死的东西。其实不然,早在封建社会以前,儒学已经存在,而且一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中国“孔子学院”在世界多个国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儒学中的许多思想是值得推崇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尤其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有教无类:教育普及的萌芽阶段

“有教无类”作为一个命题,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从人的外在性来看,“有教无类”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地域与国别,不分贵族与平民,人人都应该受教育。第二,从人的天赋素质以及后天的习惯与行为方面来看“有教无类”是指不论智愚,不论品行善恶,只要诚心求教都当给予教育。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他们来自鲁、齐、晋、宋、陈、楚、秦等各国。有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和司马牛等,也有“”出身的仲弓、鲁之“鄙人”子张;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身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苦生活的颜渊;有比孔子只小四岁的秦商,也有比孔子小五十多岁的公孙龙。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不分民族,不受等级、地区、年龄等条件的限制。

当下,为了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我国相继推出了“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等助学计划。同时,还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使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这与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平等”等教育观念不谋而合。

二、教师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儒家认为一名好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学而不厌,具有渊博的知识;诲人不倦,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应善于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等等。这些品质,在今天仍然是评价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代宗师,他认为学习应该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对那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孔子重视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孔子学无常师。孔子还说过:“学不可以已”。在儒学看来,学习知识作为一个过程,它是永无止境的。孔子还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含有在“博学”的基础上走向“专精”的思想意蕴。孟子则明确提出了“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主张既要广泛学习,又要加以融会贯通,掌握要领。儒家非常重视教师知识更新的问题。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还注重“学而时习”。儒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儒家尊重教师以及对为人师表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论

历代儒学大师多直接从事教学活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教学过程中某些规律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

第一,因材施教。孔子是第一个系统地运用因材施教方法获得成功的教育家,实施因材施教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了解,孔子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平时十分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还注意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智力水平进行教育。“因材施教”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传统教学法。

第二,启发诱导。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方法。他最为欣赏的就是遇事皆问“怎么办”“为什么”的态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受教主体真正是从内心里想要解决问题,才是施教的最好契机和最直接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无功的。教师的任务首先要促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这既是对传统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继承,也是现代化教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第三,教学相长。这是儒家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既解答了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其二是“相观而善”,即师生间的相互切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儒家教学相长的思想,提示了教与学之间的本质性规律,即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而这种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教学活动无疑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四、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论,归根到底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儒家从“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出发,论证贤才的标准便是“仁德”修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为了实现这一人格追求,孔子继承西周以来的“六艺”教育传统,以《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来教育弟子们,要求他们在“礼”的约束下,尽力去实现“仁德”。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认真总结儒家的德育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德育体系也有很大帮助。我们认为:“学也者,学做人也”与“教也者,教做人也”,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儒家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德育方法,并且通过这种方法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典范,为全社会所追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一代代英才的出现,都与儒家所塑造的人格风范有着直接的关系。

纵观儒家的教育思想,它对我国发展和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儒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要面临两种情况:首先是儒学本身的改造与调整,努力使自身适应变化着的时代;其次是作为被研究的对象,人们一直在努力挖掘儒家思想中更多对现代社会前进发展起积极作用的那些成分。

【参考文献】

[1]张健. 教育面临的挑战.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第9篇

(一)儿童本位的教育意识

推崇“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思想,他强调在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在新旧教育的比较中,他从受教育者本体的角度,阐释“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思想,“夫新教育所以异于旧教育者,有一要点焉,即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他指出,违反自然、束缚个性自由发展的旧教育,不仅是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更无益于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童子就傅以后,接父母兄姐之时少,而日与其仇耳相对,务剥削其亲和眷恋之良,而养成夫乖戾忮忌之性。夫是以在家而戾于家,在国而戾于国”。主张儿童教育要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教育的主体出发,要“尚自然,展个性”,他形象地将这种新的教育方法比喻为“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需事则资以肥料,好光则覆以有色之玻璃”。将这种科学的教育方法用于培育儿童的教育中,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更有利于儿童个性和群性的有机统一。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在儿童教育中,倡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反对“守成法”“求划一”,他主张“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其核心教育思想就是要求立足实际,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反对任何滞后或超前的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指出,以养成科名宦官之材为目的的旧教育,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必然带有强制性和盲目性,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然而“新教育则否,在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法以助之”。无论是“体育、智育,均当按其年龄而施之”,强调了教育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施行相应的教育,挣脱滞后或超前的旧教育枷锁,秉承与践行因材施教的新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践行,不仅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更隐含了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在美国给中国留学生讲演时指出:“孔子主张陶冶性情,发达个性。其教人之法,为因材施教。”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同,映射出了他自己的教育主张,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有的放矢,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更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

(三)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

强调儿童教育的目的,要通过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培养未来国家的健全公民。“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然而,中国传统旧教育却违反儿童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偏于智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在看来,对儿童德、智、体、美健全人格培养的认识误区,不仅违背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价值追求,更不利于发挥教育改造近代社会、发展未来国家的功效。只有四育全面发展,“一无偏枯,才可教练得儿童有健全的人格”。在“四育”中,首先强调的就是体育,体育是诸育之首,“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健康的精神寓于强健的体魄之中,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振奋精神,非竞技输赢。其次,的智育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和传授,他认为智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途径;二是智育重在启发儿童心智,引发儿童读书兴趣,丰富儿童精神世界,因此,他提倡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开发儿童的智力。再次,将德育视为教育的中坚,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他强调德育重在践行,要养成儿童博爱心、求上进、拥正义的良好品质,必须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最后,很重视美育独特的教育功效,美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感情,培育良好的道德心,还有助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成为科学发展的原动力,要鼓励儿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四)重视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

强调教育的彻底性,他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生而不忘。”“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其矣,家庭教育不可忽也。”但是,他对家庭教育又有所质疑,认为不应过分强调和依赖家庭教育,因为教育是一项专门的事业,只有具备较高教育素养和丰富教育知识的专业人员才能够担任,而缺少系统性专业训练的家长难以完全承担起教育儿童的责任,而且“囿于职务而无暇为教育子女之准备”。幼儿园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完备的硬件设施、内隐的精神文化以及专业性的教学人员,使其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专业性的特征。

1.幼儿园教育的系统性对家庭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的系统性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专业的教职人员以及契合教育主题的环境设计。幼儿园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是对儿童家庭教育随意性和片面性的弥补,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儿童家庭教育的成效。

2.幼儿园环境的育人性对社会的辐射。

认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可以开智陶情,提高教育成效。在学前教育场所环境的设计上,主张,一方面要把学校建在风景佳胜的地方,通过物化环境培养儿童真、善、美的性情;另一方面,要通过对人文教育环境的创设,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儿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会也必然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幼儿园环境的育人含对社会环境育人性的内在要求,为了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教育设施等软硬社会教育环境的营造,都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对接,彰显隐性社会文化的教育功效。

3.幼儿教师的示范性对家长的启迪。

在看来,由于儿童兼有养与教的特点,凡是与儿童接触的人,都具有为人师表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是儿童的直接接触者,加之幼儿时期的儿童模仿性较强,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员须有充分之知识,是以应儿童之请益与模范而不匮。”认为,教师的学识、品德、仪表、言行举止都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关系极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以学校专业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好对儿童的示范作用。

二、当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观念片面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将子女视为自身价值延伸的父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为了完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他们秉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将家庭教育“学校化”,为孩子请家教,报各种兴趣特长班,将家庭教育演变为幼儿学校教育的延伸与再续。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有的始终将满足应试教育的升学要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子女兴趣、爱好、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海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显示:0-6岁独生子女的年轻父母,更多地认同“学习第一”,在比例上甚至高于6-14岁、19-25岁两组孩子的父母。

(二)家庭教育内容单一

1.重智育轻德育。

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部分家长甚至将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在某高校“弘扬家风,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调查中显示:有70.55%的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26.02%的父母关注孩子的品德修养。

2.重知识轻实践。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家长为了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他们往往限制孩子交友和参加社会实践。“中央教科所的调查证实:中国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求知(85.95%),求知在孩子的各类素质中排到了首位,而孩子的实践(40.86%)、创新(39.24%)、审美(36.80%)等素质却被忽视。”

3.重身体轻心理。

在“健康的精神寓于强健的体魄之中”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较为重视,而忽视了以隐性方式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思潮的泛滥,使儿童理想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的真实境遇不符甚至相悖,这一时期需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

(三)家庭教育方式欠科学

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但大多数父母却不太了解儿童心理,不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施行教育,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娇宠型、专制型、放任型三种非科学的教育方式。

1.娇宠型。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增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呈现出骄纵溺爱的一面,至少两代人及其双方家庭关注着“小宝贝”的一切活动,对他们百依百顺,缺乏管束,鼓励他们在“安全网”内学习、生活。

2.专制型。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父母对子女的学历期望值偏高,为了让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愿,想当然地为他们准备生活、学习上的一切,包括报读特长班、不让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家务劳动等,这种忽视儿童自主性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对儿童自由发展个性的泯灭。

3.放任型。

部分父母由于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他们只将抚养、照顾子女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幼儿园。上海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显示,0-6岁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绝大多数为“放任型”,即一方面对孩子给予的关注有限,另一方面对孩子提出的发展要求也非常少,属于“随便孩子怎么样”的状态。

三、启示

(一)转变观念,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科学、民主、平等的思想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社会生活基础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必须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进行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是观念上的变革。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创新精神和独立能力,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施教主体的父母,要遵循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施以相应的家庭教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教育中,父母与教师承担相同的职责,父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自利,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想法;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发挥表率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在家庭教育中榜样角色的力量,对儿童施加影响;最后,父母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还表现在要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父母不仅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充分的物质资源,也要供给丰富的精神养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摒弃已往错误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切忌喧宾夺主,以主导性代替儿童的主体性。

(二)因材施教,彰显儿童的独特个性

在以儿童为本位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强调在教育实践中,要奉行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因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使人获取更多的知识,还需要丰富个性、多角度思维、关注人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为适应社会、发展个性的教育培养新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坚定的“性善论”者卢梭主张,要根据每个阶段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应该遵循教育任务使儿童“归于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他提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任何滞后或超前的教育方式都是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违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因材施教,以年龄为选择教育方式的维度,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潜能,切忌照本宣科,对儿童进行模板式的“克隆”。同时,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父母要注重对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与年龄相适宜的活动。

(三)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成才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懂得人之为人的意义,明白人的生存价值和追求目标,促进人在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智育属于精神方面,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精神养料;思想道德素质在儿童和谐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关键;强壮的身体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首要前提,是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基础;高尚的审美情趣以提高道德,完善人格为根本宗旨,对儿童四育的培养,是促进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根据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矫正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重身体轻心理的教育弊端,树立通过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目标。处于幼稚期的儿童,可塑性较强,在可塑期内对儿童施以教育,学得好就好,学得不好就不好,儿童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难以轻易改变。父母对此阶段儿童的教育,要立足于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提升儿童知识文化、体育和美育的水平,秉承“强壮的身体始于健全的精神,高尚的品德源于情感的陶冶”原则,对儿童施以德、智、体、美的教育。

(四)家园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10篇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挑战的战略举措。国民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命运。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学校的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优化育人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环境育人要素绝不是孤立的、支离破碎的,而是多元的、有机结合的。学校应全盘规划,从教育教学到行政管理,从文化课、专业课教育到政治理论教育,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学习空间到生活空间,从师生关系到同学关系,从学校到社会和家庭都可成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强化素质教育功能。真正使学生在学校的任何角落、任何环节都能感受到人际和谐、秩序井然、优美整洁、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同时,优化育人环境还要创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要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用丰富的精神养料滋润学生,通过长期的砥砺和耳濡目染,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品格。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构建高雅的环境氛围。学校既要充分利用合理的校园布局、整洁的绿化园区,又要构建体现校园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人文景观。使校园环境幽静、雅致、高洁,更具学习气氛。其次要在校园创建浓郁的学习学术氛围。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素质塑造活动,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有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因此,在校园中要建立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推进素质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是强调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健康地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要把学生看作被动的认知体,而要把学生看成完整的生命体,把教学目的定位在使学生学会做人,做现代中国人。如何做人,有政治方向问题,有思想品德问题。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以德育人,二是因材施教。以德育人是根本,因材施教为总法则,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没有因材施教是达不到目的的。教师应该使每一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觉地追求真善美。这样才可以摆脱或减弱以往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走出一条从实际出发,促使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新路子。

在现代社会里,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有机组成的复杂结构体,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制素质等等。其中,政治素质是核心,指的是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思想素质是主体,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基础,前者指的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后者指的是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由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反复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从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增强公民意识入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法、懂法、用法,自觉守法,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观念。首先使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然后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既是很宏观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体系,又是很微观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但是,素质教育的体系、模式、方法等究竟是怎样的,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这就是说,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虽然已经开始,但还没有总结出科学规范的模式和方法。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悉心研究,竭力探索,不断进取,形成理论,加以升华完善。

第11篇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实效低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德育教育的目标设定的虚空或低俗,因而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在德育教育方法上把学生单纯地视为德育规范的被动的接受者,忽视学生的德育生活和需要,等等。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所谓分层次教育,就是把一个教育目标,细分成多个层次,按从低到高给每个层次确定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像爬楼梯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多次的成功,逐步达到最高的层次要求,最终完成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下面以德育教育之一的养成教育的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例,详谈如何实施分层次教育。

    一、分层次教育的结构

    按照不同要求,可以把对学生的自理养成教育分成五个层次:自理小标兵自理小能手自理小主人自理小卫士自理好少年

    二、分层次教育的内容

    1.自理小标兵

    要求:会穿衣服与鞋袜、会自己梳头洗脸、会洗饭盒与蒸饭、会叠被子、穿戴整齐、夜间会自己上厕所等,定期给自己评判。

    2.自理小能手

    要求:穿戴干净整洁、会洗头、会洗澡、会洗衣服、能熟练地整理内务、合理使用零用钱等,写生活日记。

    3.自理小主人

    养成自理习惯,在做到前面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自主地审视自己的自理表现,随时作出适当的调整,以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写反省日记。

    4.自理小卫士

    要求:在得到“自理小主人”的基础上,积极地加入自理监督小组,监督学生的不良自理行为,同时写监督日记。

    5.自理好少年

    要求:注重家庭与社会形象,能尽力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能参与社区活动,写活动日记。说明:后一个层次,都是在前一层次基础上的补充与提高。

    三、分层次教育的实施

    1.准备争当“自理好少年”行动手册

    就每一项内容,分别按要求设计不同的表格,然后装订成册,在活动时发给每位学生。

    2.召开动员大会,形成氛围

    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适时地召开全校性的全员动员大会,从校长到学校的领导层,从具体的组织者到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从班主任到班干部,从队干部到全体学生,上下一心,共同认识争当“自理好少年”活动的重要性。在动员会上,校长亲自起动员令,以强有力的号召,以饱满的情绪,宣布活动的开始。

    3.取得的成绩与评比挂钩

    首先,有一个对学生的评价问题。每个学生都必须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取得的成绩作为评比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队干部、文明学生等评优的依据;作为普通的学生评比合格少先队员等的依据。

    4.以班级教育为主,学校考查为辅

    在引导与教育上,组织者应起到烘托气氛的效果,不时以广播的形式,当面点评某班取得了多少成绩,以达到刺激与激励作用。同时,在评定学生的成绩时,班主任应作为主要的角色,对于表现合格与优异的学生,积极上报,等待考核。组织者采取考核材料与对学生进行暗访、实践检验的形式,确认学生取得的成绩,相应地颁发给学生获得的荣誉。

    5.结合活动形式,检验学生的成绩

    “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为了检验学生的自理成绩,在开展一段时间后,应及时组织开展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动,如内务整理、洗衣服比赛、扫地比赛等,在检验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的效果,促进后进的学生更加努力地达到自理的各项目标。

    四、分层次教育的效果

    1.变他律为自律、自主

    压力与动力并存,变他率为自律。把对学生的自理教育,变成了学生的自主需要,学生成了努力完成自理目标的主导者,这首先就预示着教育的成功。在美好前景的召唤下,学生把争当“自理好少年”作为自己的一项必须的任务,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在实施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参与德育教育的主体。

    2.体现全员性

    自主的自理培养,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人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提高,取得了学校与教师、学生等的认可,并获得了相应的评价。这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

    3.满足学生的需要,体验成就感

    可以看出,对于“自理小标兵”这个层次,只要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通过自己的些许努力,都能够达到要求,从而获得第一层次的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进一步向前争取更高目标的动力,在内力与外力的作用下,学生将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

    4.体现教育的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接受德育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层次的划分,给学生降低了难度,学生可以沿着各层次的要求,有顺序地逐步达到一个又一个的要求。其中,有学生的努力参与,也足够让学生轻松地参与。

第12篇

关键词:通用技术;德育;实践与思考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作为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通用技术,其教学实践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技术素养提高,却忽视了其中蕴含的德育功能。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好德育渗透,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做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案例,希望能与广大同行探讨、交流。

一、德育与通用技术教学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渗透德育是通用技术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使其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通用技术》教学实施德育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水准,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通用技术教学实施德育的路线图

1.挖掘通用技术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感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通用技术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与德育有关,如,在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36页“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试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体味“技术试验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活动,需要试验者具有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技术试验往往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更需要试验者拥有顽强的毅力”。

又如,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41页“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的教学中,我们结合案例“当核材料接近临界值”,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到技术试验需要试验者具有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顽强的毅力等良好品质。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我们能够列举出诸多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科学探索实验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博格丹诺夫、伊丽莎白・福列希曼・阿夏姆、让・弗朗索瓦、舍勒、居里夫人等。斯洛廷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感染每一位同学,他们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学生心中得到了内化和升华。

再如,在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30页“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中,我们结合案例“赵州桥、飞檐”,引导学生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欣赏评价,让技术所蕴含的人文因素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增强爱国热情和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热情。

2.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提升通用技术德育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提升通用技术德育的有效性,必须抓好“三要素”。

(1)抓好主体要素――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恰当的情境创设,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把通用技术的教学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78页“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教学中,我们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开启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情景图片(视频)设计问题:

①结合神舟十号、天宫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全过程,请你概括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②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你认为做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应考虑哪些因素?

以上设问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在分析和探究中激起学生崇尚科学、热爱航天的梦想和激情。

(2)抓好主题要素――改革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要真正落实课改理念,就要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实施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等方法;与时俱进,拓宽教材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取材力争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比如,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78页“发现问题”教学中,放手发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对问题现象认识提升到问题的本质。

(3)抓好主线要素――实践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它能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做中学”和“学中做”是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变化,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比如,每个学期伊始,要求每位学生依据教材进行学期设计,通过设计表来规范、引导学生的设计过程。推进学生设计作品交流,在互动中实现思想的交流、丰富和深化,使学生能够在足够的参与和表现自我的过程中建构并掌握设计知识。

由于每个学生设计千差万别,在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152页“制作模型”中,为了确保不同风格学生作品的材料供应,作为教师我们应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跑市场代购零部件,学生就会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集体荣誉感。

三、通用技术教学实施德育的评价

技术设计是技术的基础内容,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对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技术素养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

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是开放、灵活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书面测试、方案及作品评析、过程记录、访谈、活动报告等。这些评价方法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者要根据具体的评价目标、内容,客观分析并灵活运用这些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