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本土文化的概念

本土文化的概念

时间:2023-06-22 09:3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本土文化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土文化的概念

第1篇

文章研究的是“知名体育品牌的在地化包装设计”,因此在行文展开之前有必要对“在地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国内学者对“在地化”概念进行使用时,常常与“本土化”概念进行对比。   

实际上“在地化”与“本土化”的使用是存在争议的,并且两者之间的概念经常被混淆。这不仅在国内如是,在国外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有些研究人员将二者视为一体,有些学者把“本土化”直接作为“在地化”展开探索。在澳大利亚,“本土化”的使用比较广泛,在北欧“本土化”更为受欢迎。大陆地区不同领域的情况不同,有些社科类尤其是文史哲学科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在设计的概念框架下,“在地化”这个方面的研究没有明显的进展,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科学和合理的研究并且在品牌的设计中加以利用具有特殊意义。

在地化概念的提出,与大航海时代到来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背景密不可分。当通讯和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使整个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地不同的文化、经济、政治、宗教和民俗等相互交融,同时又相互抗争。在地化的提出使得区域文化特征得以彰显,是指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经济或者商品的流动要适应地方的需求,才能促进发展。①在地化是抵抗全球化冲击的一个重要手段。所谓本土化,强调的是某一区域内的事物,要体现这一区域的文化特质。是指共同地域的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经济、文化、心理,简单的说就是带有民族特色,指有一定地域限制的民俗形象。本土化是以时间为轴承传承下来的。本土化包装是传承下来的、具有地域特色、民间开发自然物质的包装品,是在历代包装传承过程中,各地区自然材料所组成的包装形式。从两者的概念不难看出其区别所在,即在地化强调的是区域外的事物进入本区域时,尊重和采用本区域文化特质元素的过程;而本土化侧重的是本土事物对本土文化体现的过程。之所以会出现两者概念的混淆,是因为在界定本土化概念时,对事物主体没有进行明确。   

 在地化概念对于产品包装设计的意义在于,当产品扩展到本土市场之外时,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特色,能够从情感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消除彼此的文化隔阂;也只有尊重消费者行为、理念习惯的产品包装设计,才能引起本土消费者的正面关注。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健康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体育锻炼是人们保持健康体魄的不二选择。与之相关的体育产业和体育产品更是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我国这两年就相继出台了许多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以促进我国体育品牌和体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当前我国各类体育用品品牌,在世界上并没有可以与诸如耐克、阿迪达斯之类的强势品牌竞争的民族品牌。这与中国体育大国的地位严重不相符。民族体育品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品牌的包装设计就是其打开国外市场的第一张名片。

国外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就特别注意其产品的包装设计,尤其是在在地化设计的应用上,深得其奥妙。比如在民国时期的江浙地区,国外的染坊经常吸收中国的宗教和神话为自己的产品服务。西班牙人喜欢把古典中国文学元素加以提炼,制成满足国人需要的读物;葡萄牙人喜欢把生肖和动物的图像印在香烟盒子上,借以吸引顾客;瑞士人的餐厅在内部装饰的时候喜欢借鉴中国的各类门店的内部装饰,达到中国顾客熟悉的目的等等,外部文化常常希望随意植入中国经典的美好的文化。

选题以体育品牌的包装设计为出发点,以耐克为具体分析对象,研究知名体育品牌在在地化包装设计上的理念和策略,探讨体育品牌的全球化包装设计语境下,在地化包装设计的特征;并依此对中国本土体育品牌一一李宁的包装设计进行了产品包装设计的尝试,希望为中国体育品牌走出国门,增强其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稍尽绵薄之力。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操作意义十分明显。(本文由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 咨询客服。)

第2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贾樟柯2004年上映作品《世界》中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冲突对中国底层个体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出在城市生活中的农村个体被裹挟进世界性文化范畴之后出现的迷茫彷徨。从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期,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层面,还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的本土文化不断被改变,我们必须反思的是,它究竟要以何种姿态去迎接外来者。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断层;本土文化;转型期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在纪录片导演吴文光的作品《流浪北京》中有这么一句话:90年后,很多东西真的就这么消失了。有趣的是,这部纪录片拍于1989年末,时间的触角还没有伸向90年代的时候,在四个艺术家身上,吴文光似乎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新时代中国要经历的一个痛苦转型期。而他那句话虽然说在二十年前,却仿佛在时光的反光壁上从过去洞见了未来。本文从导演贾樟柯的《世界》切入,来分析90年至今处在转型期①的中国所经历的文化裂变,尤其是面对着日以迅猛的全球化的冲击,本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所处的两套价值观体系产生冲突,中国的本土文化正在被改变。

一、“文化”与“本土文化”概念界定

在提到“文化”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同知识层次的人会不自觉地给出各种答案,有的人会把“文化”等同于知识和受教育水平,有的人把“文化”理解成与文字艺术等有关的一切,还有的人会把“文化”想成一种形而上的空洞意识形态的东西。这些对概念的认知都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却都只看到了这个概念含义中的冰山一角。

在中国我们常常提到有关文化的词语,比如茶文化、酒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等等。如何给“文化”下定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国别、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持不同意见,这里我认为文化研究学派创始人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威廉姆斯给文化的几层定义比较可取。他给文化下了三种定义:

第一是文化的理想定义:“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威廉斯的这一定义比较宽泛,这里将这个定义理解为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及其时间连续的范畴,属于文化史家的研究范围。第二种是文献式定义:“文化是知性作品和想象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中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和经验,包括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就是所谓的“精英文化”。但是这种狭义的文化概念使得文化成为社会某些阶层的垄断性资源。第三种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这种观点把文化从艺术和学术所表现的意义和价值层面拓宽到日常生活时间和社会制度层面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雷蒙・威廉姆斯对三种文化概念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出“文化”这个特定词语包含的多层丰富含义,尤其是第三种界定把文化的概念放到更广泛的层面来论述,不仅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也使得以前的文化从一种比较窄范围精英主义转向广泛的社会大众。第三个层面上的文化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对象。

由于文化的定义很难界定,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更是纷繁复杂,我所理解的本土文化是基于一个地区、民族共同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在对本地区传统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文化形式。在全球化的今天,本土文化这一概念实际上已经难以严格界定到一个地区,它受到非本国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必须将其放入国际化的视野内进行考量。

二、贾樟柯《世界》中的两种文化冲撞

在贾樟柯2004年的电影《世界》的开头,导演使用了将近三分钟的时间来描述女主人公赵小桃找东西的过程,晃动的镜头,冗长的走道,色彩明艳的演出服,杂乱不堪的演出间,为了突出真实感采用了喧闹的同期声,赵小桃大声喊着:“谁有创可贴?谁有创可贴?……”她从楼下走到楼上,一间一间屋子地问过去,几乎每个人都答道“没有。”她的声音越来越虚弱,最后一个女人给了她一个创可贴,赵小桃不满地说,“那你不早说。”

结合整部影片来看,这里的“创可贴”不仅是一个实物层面的能指,更是转义到更深的所指层面――这里的“谁有创可贴?”恐怕可以直指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本土文化断层现象。对于本土文化遭遇全球化冲击情况下形成的发展断层,去哪里寻找一块“创可贴”来把它粘合起来呢?这样一个问句是贾樟柯通过赵小桃的嘴发问的,是替他自己,也是替所有关注文化问题的人来发问。

在《世界》这部电影中,贾樟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北京西南角的世界公园里,一群来自山西的打工仔在这个梦境般的世界里生活着,他们在经历着现实困境,同时又乐于把希望放进这个“世界公园”,通过它来回避生活中的一切痛苦和烦恼。从农村进城的外来者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混迹在世界公园里,这里语言的使用也呈现多样形态:有普通话、温州话、陕西话,还有俄语。这些来自农村的底层个体,他们急切地想去往欧美等新世界,即便去不了在世界公园里做做梦也是好的。某种程度上这些人可以看作是中国本土文化的缩影,它被裹挟进全球化冲击之中,本身的发展动力减缓同时向往西方文化,但是,像世界公园给我们呈现出来的图景一样,一味的复制和模仿终究只会丢失自己。

在世界公园中有各种模拟伦敦、巴黎等国际都市的标志性建筑,它给人们营造了一个乌托邦:不用出国就游览了全世界,来到这里就拥有快乐。在这个封闭的场域中,充满了复杂的对抗因素:中国与世界;乡村与城市;外来者与北京人;现实与梦想。正是这种多重的矛盾对立使得世界公园成为一个极具隐喻意味的符号,也使得《世界》这个文本可以放置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图景中来理解:在城市生活中的农村个体以为在这个所谓复制出来的“世界公园”中就是充满希望的,好像中国一些地区的本土文化一旦遭到冲击首先做的是改变自己、模仿别人;在影片的结尾,这些被裹挟进世界文化范畴内的外来者迷茫彷徨,“二姑娘”的死似乎也成为某种象征――复制和模仿是缺乏生机的,中国的本土文化想要获得新生仅通过复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中国本土文化在转型期如何突围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解散后面临着道路的选择和发展问题。在金雁的《二十年再回首:从“欧洲”到“新欧洲”》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东欧的很多国家转轨中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受民主德国帮助的东德转轨是最成功的,在完善社会福利制度、重建社会民主制度的基础上,他们的传统文化没受太大破坏。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面临的境况却岌岌可危。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层面,还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的本土文化不断被改变,我们必须反思的是,它究竟要以何种姿态去迎接外来者。从《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外地人也在追他们的文化梦,但是结果却以梦的破碎告终。影片中的人物都被限制在世界公园的大背景下,他们的表情、行为、思维方式都受到这个大框架的制约而不自知。

马克思这样描绘现代社会的图景:“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的不停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讲话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因素、被尊崇的观念和简介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现代中国可以说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经济、政治大发展时期,并以疯狂的速度被卷入全球化进程。在90年代以后,初见端倪是由市场主导的大众文化的发展,这不同时期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和它以后出现的以政治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这种大众文化似乎可以借用文学概念里的“狂飙突进”来形容,这种以市场和受众为价值导向的文化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比如给社会的评价标准和人们舍己为人的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整个社会的大体走向偏重于追求个人利益和私利,即便是曾经拥有纯洁理想的新闻业也未能在这次大潮中幸免。

这二十年间的中国正在经历文化上的巨变,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背后隐藏着的是本土人价值观受到的冲击。笔者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追寻本土文化的最大障碍在于被扭曲的个人价值观。在考虑中国本土文化走向何方之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整个社会树立一种更健全的价值观?如何寻找中国人的信仰?只有在多元化健全价值观的环境下,本土文化才有重新蓬勃生长的沃土,才可能重获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是一个适时的提醒,它表现的是当前中国文化现状的一个层面,其背后凸显的确实中国整体文化的发展状况:企图寻求变革的出路却不知路在何方。

参考文献:

[1]《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第二版),涂成林 李江涛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姜华 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当代文化转型中的断裂历史叙事》,陈娇华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4]《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贾樟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第3篇

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化全球本土化音乐教育本土知识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第4篇

新文学的本土化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仅是文学内部的问题。早在上世纪前半叶,就有“学衡派”、上海十教授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战国策派”等从文化思想角度进行相关讨论;近年来,随着“新儒学”在海内外的兴盛,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领域对本土化的强烈吁求,人们对文学本土化问题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励,思想的空间也被极大地拓展,参与对这一问题讨论的学者越来越多。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显然,这一潮流不是人们无聊的谈资,而是有深刻的必然性和复杂的内涵蕴藏其中。遗憾的是,虽然思想文化、社会人类学等领域对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已相当深入,并对文学构成了丰富的资源启迪,但总的来说文学界的回应却比较迟缓,特别是在理论的深度和介入的广度上都有所不够。这是我们展开这次讨论的现实前提。

本组讨论的四篇文章,分别归属不同的侧面。贺仲明的文章意图对文学本土化问题展开理论上的系统思考。这自然是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其论述也难言周详严密,但至少体现了一种理论探索的勇气。张桃洲和张惠苑的两篇文章角度比较具体。张桃洲论述的是诗歌文体,它以新诗的“语言欧化”为中心,阐释欧化如何影响甚至决定着新诗的发展。其论述态度比较温和,但揭示的问题却值得人深省。张惠苑则以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书写为典型个案,深入思考文学创作如何本土化,以及这种本土化对城市书写有何意义。两篇文章都不乏精到之处。李怡、李直飞的文章将“国民文学”与“文学本土化”两个概念参照起来论述,蕴含对文学本土化概念的反思和商榷的意图。对于理论上尚未周全的文学本土化概念来说,这种反思不是否定,而是一种有益的针砭和提醒,能够促进对其思考的深入和全面。

文学本土化问题牵系广泛,当然远不是这几篇文章,也不是我们几个人的努力就能解决的。我们的意图是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其中,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让这一理论在新文学的历史总结、特别是当前与未来文学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此,我们组织这次讨论的初衷就已经达到了。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文化 认同文化 入侵认同 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37-01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魅力,除了体现不同本土文化魅力外,更为重要的是本土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实践表明,英语学习者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文化认同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文化认同的概念与形成,英语文化认同危机现状,以及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有助于了解英语文化认同带给本土文化的影响,避免本土文化认同被削弱的同时,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文化认同融合,进而在外语教学上提供新的教育视角。

1 文化认同概念与形成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学习者(个体或群体)对目标语文化系统(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内化于自身本土文化中,并重新审视与定位文化标准来评价事物和规范行为的过程。[1]文化认同的形成,伴随语言学习的整个进程,其蕴含的文化世界观影响着学习者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群体归属和自我语言身份等文化身份。一般来说,个体母语的形成也就是母语文化认同的形成;而在二语的学习与文化认同却伴随着与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的互相影响过程。李站子等研究表明,跨文化的语言学习者更容易在文化认同上出现矛盾和冲突,且本土文化往往出现被整合的趋势。[2,3]

2 英语文化认同危机现状

英语的全球化增强了不同国家、民族间的联系,也迫使英语在不同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进行本土化演化。但同时,以英美为代表的极富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英语文化也影响其他语言或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让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和政治上丧失本土母语,以至丧失本民族文化和身份。在中国,英语文化“入侵”也开始导致不少本土中国人“文化失语症”,即缺乏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开始显露。

2.1英语文化总体影响

英语学了“生产性”目的语文化认同之外,我们看到更为严重和担忧的是“削减型”学习类型对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削弱及取代功能。“削减型”学习类型是指削减型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被目的语、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而“生产型”则相反。[4]陈静对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更愿意接受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5]高一虹等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研究表明,学习者受英语学习影响其文化认同变化幅度最大是“削减型”,且随学习程度的加深,其文化认同越趋于复杂性、矛盾性。[6,7]

2.2英语普及与学习时间的影响

英语普及水平越高,本土文化认同受到的变化越明显。任育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文化认同变化越显著。[9]而高一虹等在随后的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果:英语水平越高,文化认同感越强。[6]一定程度上说,英语文化认同与英语水平具有正相关性。[10]而曹梅等对少数民族英语专业英语文化认同研究表明,少数民族英语普及程度远低于其他民族,在文化认同上更能保存母语文化传统,认同本土文化身份。[11]英语学习时间越长,英语文化认同对本土文化认同的冲击越显著。钟茜韵对英语专业的民族认同感的调查发现,相比以往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母语的认同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8]

3 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对策

3.1适当弱化英语学习地位

三十多年来,英语考试在中国教育的学生考试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这必然会助推英语文化的盛行。当前,国家语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地位意义,一味地强化外语(英语)的国家语言地位,必然会弱化本土国家语言地位,损害中国文化因素带来长远效益。因此,国家教育部有必要减小高考英语地位与权重,弱化英语文化影响力。英语只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沟通工具,在将来,有必要取消英语作为学生必修课、必考科目的硬性规定,而只作为辅修课程。

3.2进一步强化中国文化元素

随着国家改革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在英语文化盛行的当下,有必要注重本土中国文化的保护,扩大中国文化元素影响力。除了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在本土倡导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如在学校教育上保留中华传统节日、鼓励毛笔书法课堂学习,倡导传统手艺传承等。在中国考试中,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主导,加强国学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玉丰.试探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与成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63―65.

[2]李战子.身份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EJ].外国语言文学,2005(4):234―241.

[3]边永卫,高一虹.英语学习自传性文本中的自我认同建构[J].外国语言文学,2006(1):34―39,72.

[4]薛芬,韩百敬. 英语学习者双语文化认同发展实证研究.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88-104.

[5]陈静.关于中国涉外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的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4

[6]高一虹,周燕,战风梅,等.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五所高校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J].外语研究,2011,(2):5662.

[7]刘璐,高一虹.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综合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跟踪调查[J].中国外语,2008,(2):40―45.

[8]任育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调查与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8,(4):46―52.

[9]邵丽君,赵玉荣,孙秋月.学习动机及文化认同与语用能力发展的相关性[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7―91.

[10]曹梅,王超.英语学习与文化认同――新疆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调查研究.昌吉学院学报,2013(2):57-61.

第6篇

本土公关公司最初主要服务IT企业,之后,随着各个行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电信、汽车、医药、金融、房地产、消费品、奢侈品。本土公关公司的业务类型也从最初单纯的发稿和活动组织,逐渐发展到多元化经营:策略顾问、活动策划、政府关系、危机管理、培训等。

在西方,在经历了“公共关系黑暗时期”后,“扒粪运动”催生出全球第一家公关公司,并使公关走上专业化的道路,草莽蜕变成为精英。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西方公关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公关公司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八十年代初,伟达公关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国际公关公司,之后,博雅、万博宣伟、奥美公关、爱德曼等一批知名国际公关公司也纷纷以各种方式在中国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服务模式来自于西方。相对于国际公关公司而言,本土公关公司的发展是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理论体系相对薄弱,方法论也是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总结。不过,他们精通中国文化,熟悉本地人际关系,服务模式灵活,在很多项目的运作前敢于向客户做出承诺。

本土公关公司最初的客户还是集中在本土企业,如蓝标最初的核心客户是联想和用友。随着一批国际公关公司的人才流动到本土公关公司,加之灵活多变的服务方式,本土公关公司也受到一些跨国公司的青睐,并尝试与其合作。

另外,许多跨国公司由于不了解中国国情而在中国市场上略显水土不服,而在解决这些危机时,本土公关公司的灵活性和资源优势就发挥了作用。

目前,很多优秀的本土公关公司都在为跨国公司提供专业的公关服务。蓝色光标从96年开始就为思科、佳能等提供日常传播服务,海天网联长期为IBM提供大型活动服务,TOP10本土公关公司都拥有长期的跨国公司客户。

相对于本土公关公司服务国际企业的数量,国际公关公司服务本土企业的数量就略显不足。

多数国际公关公司目前还是以服务国际客户为主,如万博宣伟长期服务宝洁和耐克,高诚公关服务陶氏化学,奥美服务诺基亚等。他们的客户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方面来自于总部,指全球签约;另一方面来自于本地,一些国际性的公司在中国一旦有公关需求,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国际公关公司为他们提供服务,因为这样对他们来说更为方便,无论是语言上,还是文化上都非常吻合。

从中国国际公关协会每年的行业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万博宣伟、博雅、凯旋先驱等公司的业务还主要集中在国际客户上。当然,一些国际公关公司的香港分公司为中国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提供财经公关服务,但这部分的业务收入有限,还无法成为各公司的支柱业务。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伴随中国加入WTO以及奥运在中国的举办,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开始了他们的国际化进程。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国际市场,如中国移动收购国外运营商,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等。有些中国企业通过在国内和国际品牌比拼打造国际品牌,奥运赞助商伊利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打造他们的国际品牌;奥运葡萄酒独家供应商中粮长城葡萄酒借奥运机会打造“东方概念”。

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很多困境。由于中国本土企业的商业模式、财务制度、国际视野、企业文化等是针对国内环境而设定的,如果不加改造将无法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公关公司合作,并逐渐适应西方文化和商业模式,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选择。

从去年开始,中国移动、伊利、长城葡萄酒、TCL、天狮等众多国内企业纷纷选择和国际知名的公关公司合作。他们认为,国际公关公司的优势集中在全球资源优势、战略顾问优势、人才优势、语言优势、系统化运作优势以及完善的理论体系优势等方面,而这些优势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有效的进行公关战略定位以及面向全球公关传播。有些本土企业还希望借助国际公关公司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帮助他们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形象。如国内起家的家具连锁企业美克美家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国际公关公司合作,客户对他们的国际品牌概念认知度很高。

第7篇

关键词:本土 比较 探究

在西方主导的全球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者惟西方马首是瞻,试图斩断所谓的“民族文化劣根”而去和西方“优越”的文化对接,自身具有一种“他者优越”的意识。丧失了和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在比较教育的话语实践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因此,肩负教育和文化交流桥梁任务的比较教育学应注重本土探究,并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一、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比较教育之父”法国教育家朱利安(Mare-AntoineJullien)是最早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人,他认为比较教育探究的范围是摘要:“一部对此项探究能提供更直接和更重要的应用效果的著作,其内容应成为欧洲各国现有主要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比较,首先探究各国兴办教育和公共教育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全学程所包括的各种课程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以及每一目标所包括的公费小学、古典中学、高等技术学校和非凡学校的各衔接年级;然后探究教师给青少年学生进行讲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他们对这些方法所逐步提出的各项改进意见以及或多或少地所取得的成就。”

目前,对比较教育学概念比较公认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摘要:

第一,强调比较教育学的目的和实用价值。认为比较教育学探究的主要目的旨在吸取外国的成功经验。改进本国教育。其功能在于向人们提供广泛的教育情况和信息。对各国教育新问题和趋向进行探究和分析,加深人们对本国教育现象的熟悉,改善本国的教育状况。

第二,突出比较教育学的探究对象和范围。其中又分校外和校内两个派别。校外派强调比较教育学必须透过教育现象,透过对其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揭示控制各国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认为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为重要,校外的事情可以支配校内的事情;校内派则认为比较教育学是探究教育本身的一门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特征和规律。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主要实践活动也均在学校内进行。

第三,注重对科学方法论的探究,并试图从方法的角度对比较教育学确立定义或界说。赞成这种观点的比较教育学家认为方法就是比较教育学本身。

第四,非凡关注比较教育学的功能和性质。其探究对象是比较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分析其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同一性或差异性,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向以及一般原理和规律。

综上所述,比较教育的概念可概括为摘要:它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探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和非凡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向的一门教育科学。因此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其理论当然应结合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由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传统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本文主张比较教育学的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

二、比较教育学的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

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正是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方向。通过比较教育学的本土探究。使我国的比较教育学能正确地描述和解释我国的教育现实,猜测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从而提出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确实有价值的建议和策略。下面从两方面来具体谈谈比较教育学的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下面谈一谈比较教育学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的可行性

我们主张的本土探究是要拓宽交流的渠道,使单行线变成双行线,并不拒绝外来的概念、方法、理论,但强调要批判地、有选择地借鉴。做到心中想的是中国的事,为的是解决中国的新问题,但眼界和思路必须是超越中国的,是全球的。本土探究在批判地吸收外来理论的同时,要以自信的姿态积极和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对话。具体说来,比较教育学本土探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摘要:

第一,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比较教育学进行本土探究,并非关门进行探究,而是要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了解最新的国际探究动态,和国内外的探究者保持对话和交流。目前国内的比较教育探究普遍重“思辨”轻实证。进行本土探究就迫切地需要引进多种探究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就要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下进行本土探究和自主发展。

第二,对西方教育理论持批判吸收的态度。对西方理论假设,要思索、质疑,保持对其警惕。对其适用性和有效边界给予充分的反省。假如做不到,我们就会稀里糊涂地把建筑在这些预设之上的理论框架奉为神明。那些西方教育理论要在中国的本土语境里完成相应的“意义转换”才能切入中国教育现实。

第8篇

关键词:本土影视文化;形象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23-01

新疆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这里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各民族相处和睦融洽。大多数人对于新疆的印象尚且停留在大漠、飞沙和骆驼的时代。向公众传播和推广新疆,吸引大众目光,增强城市美誉度,对于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进行,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新疆形象已经成为参与市场竞争、谋求更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影视文化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是新疆形象传播的重要媒介平台。近年来,在本土影视文化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新疆形象也在其中宣传开来。

一、城市形象传播与本土影视文化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分析

“城市形象”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城市设计学家凯文·林奇首次提出的,他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一种公众印象,它是许多个人印象的迭合;或者有一系列的公众印象,每个印象都是某些一定数量的市民所共同拥有的。”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的体验来获得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形象设计。

笔者对于“城市形象”的定义如下:城市形象是指城市自然、人文等各要素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主观印象。它包括城市自然风光、建筑规划及居民生活风俗、精神面貌、文化内涵等。新疆形象既包含新特的自然景观,也包含人文因素,具体由自然风光,景观建筑,风土人情及文化内涵等四方面构成。

(二)本土影视文化是新疆形象宣传的有效手段

影视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影视文化”,是体现为“影视艺术”,即以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电影、电视艺术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及艺术性的电影纪录片、艺术性的电视“屏幕作品”。而广义的“影视文化”,应当是泛指以电影、电视方式所进行的全部文化创造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①

本文所指的影视文化是在广义概念下,电影、电视(电视栏目及电视剧)等多种文化形态的结合。本土影视文化在传播新疆形象的过程中,传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如下:

1、以新疆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根据剧本内容,摄影师一般都会选择具有本地特色或视觉美感的地方作为拍摄场地。在影视作品放映的过程中,人们在观看剧情的同时,欣赏到新特的地理风情。图像生动真实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②

2、新疆主题影视作品。这类作品比之以新疆为背景的作品更能表现当地特色,它不仅以新疆为故事背景,更以当地人的生活故事作为影视素材,全面体现新疆特有的城市形象。新疆是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热情好客的风俗在剧中得到展现,更能够表现新疆各民族同胞和睦相处的主题。例如《冰山上的来客》、《吐鲁番情歌》、《新疆姑娘》、《买买提的2008》,这类作品是完全根据新疆形象特点量身定做的,是推广新疆形象的优势媒介。

3、利用本土资源,打造精品栏目。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风景独特,历史文化遗迹多样。《走进新疆》、《丝路·发现》栏目便立足本土资源,整合利用,体现新疆文化,传播新疆形象。

二、本土影视文化对新疆形象的传播

本土影视文化对新疆形象宣传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视觉符号传播和文化传播,展现了新疆形象的独具特色,文化底蕴。

(一)视觉符号传播

俄罗斯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认为:“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黑格尔也说过,“视觉和听觉对于人类而讲是认识性的器官,能够认识世界,把握世界。”他认为视觉是第一器官。

视觉符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等符号影像。狭义的视觉符号主要指由图形和色彩构成的符号,也就是图像符号。③

本文所指的是广泛意义上的的视觉符号概念,即包含人们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性质的符号,也包含图像符号。尼尔·波兹曼认为:“人们看的及想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稍纵即逝但斑斓夺目。”的确,图像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买买提的2008》——新疆维吾尔族小朋友的足球梦想。剧中展现了沙漠、塔河、胡杨林等一系列新疆自然风光,还有典型的维吾尔族特色的村落建筑,灰白的院墙,缠着葡萄藤的廊顶,伊斯兰图案的纹饰等,处处展现着新疆别样的风情④。电视剧《情牵那拉提》中,一望无垠的那拉提大草原上撒落着白色的毡房,草原南侧有雪峰相伴,绿草、雪峰相映成辉,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二)文化传播

新疆是一个具有多元化文化特征的地方。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世界自成体系、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共有四个: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而这些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世界上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新疆。”足见新疆文化的多元丰富。

历史探索:新疆位于古老的西域,这里的神秘已经在公众的心里留下烙印。神话传说、古迹疑云、自然景观令人神往。新疆电视台《走进新疆》、《丝路·发现》栏目通过形象生动的表现方式对这些文化现象一一解读,展现新疆悠远的文化内涵。如正在播出的《丝路·发现》之新疆地名志,瓜果之乡吐鲁番,神秘的古楼兰遗址鄯善、天池所在地阜康等,处处体现着新疆的历史文化魅力。

民族精神:新疆有47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本土影视作品的主题大多立足反映新疆各民族和睦相处,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电视剧《帕米尔医生》叙述了一位普通的支边医生为高原人民做出的贡献;《爱无疆》讲述了汉族女大学生与维族青年互帮互助的故事;《风雪狼道》则以2001年阿勒泰地区罕见暴风雪为背景,讲述了我国公安干警舍生忘死挽救淘金客的故事。

旅游圣地:新疆本土影视剧作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了新疆社会:羊肉串、馕、烤包子等美食,哈密瓜、白兰瓜、葡萄等瓜果,毡房、大草原、清真寺等风景,在本土影视作品中体现着,增加了新疆的旅游吸引力。

音乐魅力: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音乐独特。《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玛依拉》皆是脍炙人口的名曲;电影《情牵那拉提》的主题曲、《冰山上的来客》的歌曲曲韵优美,令人难忘。

三、问题思考

近些年来,本土影视作品基本上每年都有佳作问世,这对于新疆形象的传播无疑是有利的。然而,本土影视作品在群众中并未引起较大的传播效应。从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来看,本土影视作品的创作还有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就内容而言,本地影视创作团队缺乏创新力,题材局限,深度有待加强。本地影视作品基本上围绕新疆故事为主题,作品中展现的新疆形象也多局限于地域特色的风光及建筑,深层次文化内涵欠缺。再者,在西部大开发的指引下,新疆的经济建设逐步提高。我们的影视作品是否应该在展现大漠风光、乡土风情的同时多融入些城市的现代化特点?

从传播渠道来讲,本土影视作品宣传力度不足。一些国际大片,未开播就已利用媒体做足噱头,宣传攻势十足,观众期待度直线上升。反观新疆影片,基本上在播出时处于“润物细无声”的状态,由此一来,反响自然不高。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面对眼花缭乱的影视作品,若想脱颖而出,传播力度实需加强!。

注释:

①胡志峰.影视文化三论(上) [J].现代传播,2000年05期第43—49页.

②李宗诚,薛媛.影视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J].电影评介,2006年20期第19—21页.

第9篇

关键词:文创;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传承保护

一、关于文创设计

“文创”是文化创意的简称,它是指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特色、整合学科知识、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在大众眼中文化创意是一种时尚现代的理念,设计师都喜欢借助世界性的设计元素和流行的设计语言及载体来进行表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发展,面对对市场中精神文化的需求,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更是蓬勃兴起,因为好的文创设计会给产品带来较高的附加值,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文创设计已逐步走向了成熟。不过现在许多创意设计中感觉还是缺少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真正多元的民族特色文化却集中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文创设计要如何传递本土特色民族文化,值得思考与研讨,现在就以贵州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创需求现状为例谈一点认识。

二、开发旅游产品需启动文创设计理念

优秀的文化产品,应该能够很好传递本土的民族文化特色。“我在贵州等你!”这是贵州在打造旅游宣传中发出的亲切邀请,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来到贵州你会发现,过去贫困落后的山区因为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当地人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最有本土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如银饰、刺绣、蜡染、织锦等,忽然间都转化成了旅游商品,但这种快速的转化并没有使当地人获得市场的最好回报!为什么呢?1.传统工艺品的盲目转换失去了本土文化特色贵州的民族艺术源于生活,其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特别是民间手工艺造型质朴、稚拙,其纹样图案更富于抽象的美学特点,如苗族的服饰图案就承载着其几千年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特征。但在文化交替大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文化还是逃不开时代的冲击。今年去贵州苗寨采风,发现苗银苗绣饰品很多都变成了机绣和机器打造的,传统意义的手工艺概念完全改变了,再走进其它村寨,看到有的苗族女孩在绣十字绣?有的地方卖的蜡染的图案是海南的耶树风情?不是说不可以,只是感觉传递的文化信息太错位了。更有甚者是,许多小店中商品里还混杂了许多在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大众货,也就是在全国所有旅游市场都能看到的那种旅游商品,恍惚间怀疑自己是否还置身苗寨,实在让人感慨本土文化特色已慢慢被同化。2.既没有实用价值更缺乏艺术价值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现状决定了当地人的审美认知和大众需求是有很大差异的。近年来跟风似的打造旅游商品,可多数商品样式还是保持着原生态状态、制作质朴粗糙,缺少贴合市场需求创意和设计,如某县开发的旅游工艺品“时钟”,其设计的钟盘上是色彩复杂的刺绣,单从外表看就会发现,花哨的底纹使人眼睛无法看清“时钟”上的指针刻度,这种强加的艺术效果影响了“时钟”的使用功能,可见该商品最基本的设计概念都没有,何谈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融合。3.开发旅游产品需启动文创设计理念文创设计的行动就是搭建起传统文化与时尚设计的立交桥。贵州近年来旅游业井喷式的发展,给旅游文化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动力。迫于生活前些年卖手工原样物品,现在盲目制作粗糙工艺品,游客选购不到满意旅游产品,购买的愿望逐渐递减。怎么办?我认为需要本土优秀设计团队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创意设计中去,合理地挖掘和吸取可用于文创开发的元素,把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注入到时尚设计中去,开启传统艺术融于现代生活文创理念。

三、通过文创设计传递本土民族民间文化

特色民族文化是文创设计核心的竞争力,将民族特色文化引入市场,鼓励设计公司、大专院校师生参与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和研究,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做好对接,用本土民族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商品的价值,为民族特色时尚产品烙上贵州印。1.走进本土文化加以深入研究很多贵州的设计师对本土文化缺乏了解和研究,所以可以由政府主导进行文化驱动,对有兴趣的设计团队提供学习了解民间艺术文化的机会,邀请他们参加各类民族节日的活动,深入村寨进行学习和研究。设计者要对民族的文化有正确认知,才能更好去开发和传承。贵州省政府通过几届的“两赛一会”活动,建立起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2015年已将“两赛一会”升级为每年一次的民族博览会简称“民博会”,其涉及范围更广,涵盖的民间文化内容更丰富。2.梳理本土文化发掘设计新元素民族文化艺术通常与宗教、历史息息相关,文创商品的设计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哪些要传承,哪些可创新,哪些载体更适合消费品市场等,最好是由当地文化部门对其民族文化特点梳理归纳,可将其分为文化典藏、传承保护、设计开发等类别,通过网络数据平台进行资源共享,把可用于创新设计部分的文化元素提供给设计团队,作为文创设计和开发新品的依据。3.走出去学习借鉴增强文化自觉意识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文化形态,增强文化自觉意识,要借鉴世界优秀文创设计方式和做法,更好地将民族精神艺术化地揉进各领域的创意设计中去。如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地区一直引领着世界的时尚与前沿设计,其文创设计就是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提升产品质量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值得学习。2012年,由贵州省一百多家专业设计公司和工作室结成的“绝对贵州”创意联盟,就是贵州设计界新生文创团体,其倡导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时代文创作品的设计,该联盟已推出了一批新颖的设计作品和一群年轻有为的设计师,他们将成为本土文创设计的中坚力量。

四、做好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创市场健康发展

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无论是刺绣、蜡染,还是挑花、织锦,民族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重新运用,可以让地域性特色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本土民间文化的现状而言,文创设计需要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传承保护的,应保持和忠实于原生态;要创新开发的,就应吸取民间艺术精华,保持基本的民族风格,创意设计出适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使之能融入现代文化的时尚设计。一种是文化承袭,强调精神内涵,一种是商业开发,注重形式美感,两者互补调节,构成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总之,文创艺术是现代生活的一种状态,将民族文化元素融于人们的生活,设计精美实用的文创产品,使文创市场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创造出融合多元文化并具本土艺术特质的文创商品。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论 本土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Chinese Teaching Theory Localization

ZHANG Xiaorui

(News and Media School, Xinxiang College,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ny one subjec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cientific concept , in the same, without of scientific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development of pedagogy can not develop. As in the macro level, the didactics plays a guiding role.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s has a pivotal role for China's education innovation. The article expounded and analysis the localization of Chinese didactics development concep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

Key wordsdidactics; localization; education

“本土化”一词在中国似已泛滥,任何学术研究都既想学得西方的学术成果,又想将其运用到我国的实际发展中来,只是鲜有人能够真正的深读之、明思之,真正的理解西方理论的内涵。中国的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有些年了,也有了些“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只是那些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吸取并突破西方理论的限制,达到学以致用,有所创新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研究从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和移植到学科发展的自我反思和创新,每一步都在努力寻求着改变和发展。只是由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某些限制以及国外一些理念的不恰当应用,致使当前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进程仍然是充满着很多阻碍,不利于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教育体制的创新。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当前中国教育论本土化的概念、现状以及未来做一些分析。

1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概念辨析

教学论,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从某个层面上讲,教学论类似社会学中的方法论,在整个教育学的发展中起着宏观指导的作用。作为教育学重要分支的教育论而言,它是由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组成的,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在当代,随着教育学的发展,它已形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整个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论的研究是在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论的历史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论概括的研究。近年来,在学术领域,有许多对教学论的研究,诸多学者从各个层面上对教学论的发展做了研究探讨。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研究就是众多研究领域中的一支,很多学者都对教学论的本土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目前,关于中国教学论本土化概念的界定有着很多说法,一般来讲,凡是有关我国国内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都属于教学论本土化研究的范畴。揭示教学规律、确立教学价值、优化教学技术是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的三大任务。其实,笔者认为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研究就是既扎根于中国本土教学文化基础之上,又融合了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创新性研究。首先,它不能离开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这是根源。其次,要想实现创新,跟上国际教育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这是标杆。从深层次来讲,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就是将教学理念放到中国历史和国内外教育环境的时空背景下,从整体教学的立场、取向和视域, 用教学理论的话语系统与话语方式, 讨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具置,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问题, 并提出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教育实质性创新的教学措施和策略的模式。

其实,关于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我国教育价值自我建构和突破的研究。教育从来离不开价值观的引导,课程与教学活动更是如此。课程与教学活动不仅要符合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更应该符合价值理性的要求,而这种价值理性在教育层面上就表现为教育活动的目的性。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教学论作为一种指导性的价值理念,也有其特定的目的性。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就要理清诸如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以学科为中心,还是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中心?教学评价是强调其选拔性,还是强调其发展性?教学方法是手段还是目的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有关,这就是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任务。

2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发展状况

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吸取与消化已经成为任何领域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国的教育学领域,研究者们也有一个基本的常识,即中国的教育学研究也应当尽量了解国外教育学研究的总体趋势以及有影响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其合理之处。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程,我们有着丰富的教育历史,也曾经有过很多学贯中西的教育学者。不过,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无论先贤们留下的教学思想多么丰富精遂、博大精深, 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教学论, 毕竟是漂洋过海的泊来之物。我国目前的教学论,主要属于所谓传统教育的范畴之内, 即以赫尔巴特为主要奠基人物, 由苏联凯洛夫等人进一步完善发展起来的理论流派, 也就是所谓教师、书本、课堂“三个中心”为特征的中国教学论体系。我们从清朝末年借道日本学习西方, 到上世纪50 年代后全面借鉴苏联, 其间虽然经历了政权更迭和教育根本属性的改变, 但是在教学论这一领域, 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突破的。后来,由杜威来华引发的教育改革、乡村教育运动、1958 年的教育大革命乃至中若干教育实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曾先后不同程度地冲击过这种传统,但是,从总体而言, 并未对其构成影响比较长久的规模性实践。所以,截止到现在,中国的教学论模式仍然是在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摸索探讨的层面上,并未形成真正的本土化模式。

实际上,我国现在的教学论本土化研究仍是以教学认识论为研究基础的。这不仅是我国学习和借鉴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结果, 也是我国哲学在教育学领域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论的基础理论阵营有所发展壮大, 从单一的教学认识论到后来逐渐吸收社会学、管理学、人才学、文化学等有益于教学论发展的学科理论,提升了教学论理论对教学实践的解释与指导能力,但是,在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着把观念性文化归入意识形态之中, 忽视文化的人类性,对人自身关注不够, 没有能够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判断方式等问题。同时,在学习国外教学论的过程中, 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存在着以资料代替研究,大量罗列从古到今的外国教学理论,以外国教学论代替中国教学论的纯移植的问题。这说明,当前我国的教学论研究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实践的关注还不够,对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也不足。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各种国外的新理念层出不穷,某种新理论被引进并很快在实践中被推广。在教务工作者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又有新的理论出台和推广,使得教务工作者们无所适从,无法形成长效的教育论发展机制,不利于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

3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未来展望

通过以上对中国教学论的概念以及现实发展状况的阐述,我们看到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虽然已经起步,但是要形成真正的体制模式,并能很好的运用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还是需要采取一些实际措施的。

3.1 通过立足于本土的批判反思,寻找适合中国教育的教学规律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需要在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方面对当前的教学论理念进行批判反思,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规律。教学论的发展是历史性存在、历史性生成的,是在更深层次上通过持续的自我反省而历史性地不断延伸的。只有将教学论作为内在的批判对象,通过自我的批判反思, 通过对教学论发展历史的时间与空间的审视,过去意义上的教学论历史才能被理解。因此, 反思是在更深层次上, 通过分析性、批判性的思考,将教学现象、教学事件中隐含的本质性因素外化并明确地表述出来, 揭示其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一个过程。通过理论的反思,不仅可以避免在学术研究中忽视已经取得的成就,而且可以避免那种仅仅变换话语形式而掩盖同一水平重复的文化包装和泡沫研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论的客观规律,以更好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工作是有其规律性的,只有符合规律性的课程与教学工作才是理性化的,也才能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所以,真正的实现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首先必须要有自我批判反思的心态。

3.2 辩证的吸收国内外的教学论思想,完善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

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中实现平衡,首先,我们需要继承中国教学传统,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稳定存在样态。我们需要将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放到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实践中寻求新的突破。实际上,在有关继承中国教学传统的理论和实践中,曾经有过一些主张和尝试,譬如采用中国古文献中的经典词句作为章节目,编撰中国特色的教学论;穿古代的衣服行拜师礼、弟子礼,读《五经》、《四书》,办仿古的私塾等方式,不过这些看似继承传统的做法还是有些僵化的,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所以,继承传统还是需要把这些教育理念融进时代的文化大潮中来评判实践的,不能流于形式。同时,在学习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层面上,我们更需要辩证的对待。事实证明, 对西方现代教学论的学习,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话语的转换,而是涉及价值取向、思维范式的根本转变的问题, 涉及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变迁的问题。所以,在学习西方的教学论理念时,必须建立在现实的批判反思的基础之上,如此才能更好的建构我国本土化的教学论, 丰富我们的理论认识。

3.3 在各级教育实践中实现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实质性发展和创新

实现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理论回归生活世界,这是教学向教育本质回归的必由之路。现代人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构造和丰富着我们的教育生活,可是工业化的进程却日益造成了教育生活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断裂和对峙,人的精神家园开始迷失。面对这些教育危机,很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呼唤教育应该回归到人的真实生活世界,回到人的实际生活和历史本原之中。在各级的教育实践中,教(下转第117页)(上接第4页)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的批评和对话,将课堂教育和生活教育结合起来,只有在这种生活型的批评和对话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理性的奥妙与价值,形成理性的意识、精神与正确的理性观念。当渗透着教学研究者对生活实践的关怀、人生价值的追求和文化理想的教学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才能实现实质性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中国教学论的本土化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协调平衡好国内外教学理念的吸收和创新,并在哲学基础和具体学科基础方面将解释、规范、指导三者有机地合为一体,在教学生活实践中实现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克平.浅谈高师教学论课程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2]高明,王慧霞.教学论的理论基础:阐释与反思[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苏]达尼洛夫,叶希波夫.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吴杰.教学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6]丛立新.教学论三问[J].教学研究,1996.8.

第11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IPO效应;中国创业板;NASDAQ市场;证券文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1-0099-05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一、IPO效应理论及研究概况

1994年,英国学者Jain和Kini对1976年到1988年美国682家公司首次招股后的经营性现金流和总资产报酬率进行研究,发现发行后这两项指标在招股后5年内整体上出现下降趋势,这就是著名的IPO效应理论。

IPO效应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对于IPO效应的原因,国外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的由于上市导致的管理层持股减少所带来的问题,原始企业家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在IPO之后表现更好。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司普遍抓住其经营业绩最好的时机上市,导致上市之后业绩下滑。第三种观点认为风险投资的参与有利于企业在IPO后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第四种观点认为公司在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夸大上市前利润是IPO效应的主要原因。

我国学者对IPO效应理论也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杜传文和叶乃杰、寇祥河等的研究表明:IPO效应与风险投资(以下简称“风投”)的参与有关,与无风投参与的企业相比,有风投参与的企业IPO效应不明显。杨亦民和胡晟姣对IPO效应与行业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行业之间的IPO效应有显著性差异,同行业公司的IPO效应无显著性差异。王春峰和李吉栋的研究结论认为:盈余管理是导致IPO企业发行之后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但是,国内外学术界缺少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上市公司其IPO效应的差异性比较研究。2007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长达6年的深度调整,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不稳定是重要原因。而对中外IPO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则有助于揭示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稳的原因。本文选取2009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本土公司以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通过比较其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分析上述三类公司IPO的特点和差异。

二、样本选取、比较指标的确定和模拟公司的形成

(一)样本公司的选取

美国NASDAQ创设于1971年,而中国创业板市场创设于2009年,为了保证比较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我们选取2009年在两个市场首发上市的公司作为比较样本。为了较好地进行IPO效应的国际比较,我们把在两个市场上市的公司分为三类:

(1)2009年上市的36家中国创业板公司。2009年9月,中国创业板开设后,当年共发行上市36家公司,这36家公司均完整地披露了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且没有1家退市,我们把这36家公司作为IPO效应比较的第一类样本公司。

(2)2009年上市的11家NASDAQ美国本土公司。2009年在NASDAQ市场IPO的美国本土公司共有19家,其中有6家公司现已退市。由于退市公司退市后不再进行财务数据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因此在研究中予以剔除。其余的13家美国本土公司中,有2家公司因到目前为止没有披露2012年的年报及招股说明书数据披露过少,无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所以我们把这2家公司也从研究中予以剔除。剔除6家退市公司和2家财务数据披露不完整的公司后,我们选择在NASDAQ上市的11家美国本土作为IPO效应比较的第二类样本公司。

需要说明的是,如表1所示,在6家美国退市公司中,仅有一家是因破产而拍卖,拍卖价格也只比发行价格低了35.71%。其余5家均因被收购而退市,被收购的公司仅有1家股份收购价格低于发行价,另外4家公司股份收购价格均大幅度高于发行价格,可见美国本土退市公司的股东大多得到了较好的回报。

(3)2009年在NASDAQ市场上市的5家中国概念公司。中国概念公司是指在境外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实际控制人也是中国居民的公司,此处是指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2009年在NASDAQ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共有6家,其中有1家退市(退市时间为2011年10月28日),退市价格为6.96美元,与发行价格12美元相比,以发行价格购买IPO股份的投资者亏损了41.97%。剔除退市的这家公司,目前还在NASDAQ上市交易的5家公司是我们进行IPO效应比较的第三类公司。

(二)财务数据和评价指标的选取

中国创业板和NASDAQ均要求披露公司上市前2年的财务报表。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我们选取了上市前2年、上市当年和上市后3年(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统计、比较和分析的基础数据。

进行比较所选取的财务数据及派生财务指标共6项,分为三个大类:

(1)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核心数据指标:选取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这3项财务数据指标进行比较,主要用来反映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

(2)盈利比率指标:选取总资产收益率作为比较的指标。之所以选取总资产收益率而没有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比较指标,是因为:一是考核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情况时,总资产收益率(ROA)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二是中美会计准则在股东权益执行标准上的差异,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不具有可比性。

(3)变化趋势指标:根据统计的财务数据,我们计算了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作为变化趋势的比较指标。此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公司盈利状况的变化趋势。

(三)模拟公司的建立

样本公司和数据指标选取完成后,为了能准确地反映上述三类公司的总体状况,我们用绝对值加总的方法对三类样本公司要比较的核心财务数据(包括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按年份进行加总和计算,最终建立了A、B、C三个模拟公司。其中A公司代表2009年在中国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36家公司;B公司代表2009年在美国NASDAQ市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11家美国本土公司;C公司代表2009年在美国NASDAQ市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5家中国概念公司。

三、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核心数据指标的比较分析

(一)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数据指标

(1)净利润又称为净收益,是指企业的利润总额中按照规定缴纳了所得税之后的利润留存。净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对于投资者来说它是决定投资回报的一项基本因素。净利润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企业在某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是评价企业经营和盈利的综合性指标。

(2)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要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是企业最基本、最主要的收入,只有保证主营业务收入的充足,企业才能有获得净利润的空间,当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也未必能够保证净利润的增长。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经营活动现金总流入量与总流出量之差,其被粉饰的可能性和空间都很小,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指标的比较分析

如表2、表3、表4所示,我们可以看出:

(1)净利润:A公司的净利润从2007―2011年逐年上升,但2012年的净利润较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低于2010年的净利润数,只相当于上市当年(2009年)净利润的1.28倍。B公司的净利润除上市当年(2009年)有所下降外,从2007―2012年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的净利润相当于2009年的5.45倍。c公司的净利润在上市前的2007―2009年呈上升趋势,而上市以后的2009―2012年则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2年的净利润只相当于2009年净利润的90.78%。从净利润指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NASDAQ美国本土公司的表现最好,而中国创业板公司次之,在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表现最差,并且在三者之中,只有NASDAQ美国本土公司的净利润在IPO之后保持了上升趋势。

(2)主营业务收入:A公司和B公司从2007―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的绝对值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A公司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是2009年的3.38倍,B公司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是2009年的1.67倍。C公司在2007―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整体也呈上升趋势,但其中2010年度和2012年度略有下降,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是2009年的1.19倍。整体上看,中国创业板公司、NASDAQ美国本土公司和在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三个模拟公司在IPO之后的经营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中国创业板公司的增长幅度最大,NASDAQ美国本土公司的增长幅度次之,在NASDAQ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增长幅度最小,而且很不稳定。

(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A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07―2012年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只有2010年略有下降,2012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2009年该指标的1.91倍。B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在2007―2012年均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2009年该指标的3.44倍。c公司该指标在上市前的2007―2009年呈上升趋势,上市后的2009―2012年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中只有2012年比2011年略有回升,2012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只相当于2009年该指标的0.838倍。从这个指标我们可以看出NASDAQ美国本土公司该指标表现为稳定增长的态势,且上市以后增长幅度较大;中国创业板公司虽在2010年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增长幅度最大;NASDAQ中国概念公司在上市前稳定增长,但上市以后表现不佳,呈明显下降趋势。

四、盈利比率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资产收益率(ROA)是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不易受到财务杠杆的影响,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计算方法为:总资产收益率=2*净利润/(上一期总资产+本期总资产)。

如表5所示,A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在2008―2012年呈下降趋势,其中上市当年也就是2009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2.11%,2010年比2009年下降幅度为18.18%,虽然2011年的总资产收益率保持了2010年的水平,但2012年又开始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达到33.33%。B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在2008年到2012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9年至2011年上升趋势非常明显,2012年的总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当年(2009年)的3倍。C公司在上市前后的总资产收益率一直呈明显下降态势,2012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只有上市当年(2009年)的36.4%。

通过总资产收益率对比可以看出:(1)中国创业板公司在IPO后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并没有随着大规模股权融资而增加。(2)NASDAQ美国本土公司在IPO之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比上市前有所提高。(3)NASDAQ中国公司在IPO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大幅下滑。

五、变化趋势类指标的比较分析

(一)变化趋势指标

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了企业盈利水平的变化趋势情况,其计算方法为: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一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反映了公司运用总资产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情况,采用的计算方法为本年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本年总资产收益率一上一年总资产收益率)/上一年总资产收益率*100%。

(二)比较分析

(1)净利润增长率:如表6所示,A公司上市前的2008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了30.41%,而上市当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则达到最高,为46.81%,上市以后,净利润增长率一路下滑,2012年甚至出现净利润下降,净利润增长率为19.04%的情况。B公司上市前,净利润由2007年的亏损转为2008年的盈利,且盈利额达到2.43亿美元,但2009年的净利润并没有因为当年上市而出现大幅度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22.46%的情况,随后,B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一直保持了大于零的状况,说明B公司的净利润一直在增长。C公司在上市前的2008年净利润增长率竟然高达74.15%,在上市的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也达到了52.83%,但上市以后,净利润增长率掉头直下,且转正为负,下滑至6.58%,2011年虽略有反弹,达到4.08%,但2012年又掉头向下,转正为负,下滑至6.63%。且从上市后三年净利润增长率的平均水平看,只有C公司的平均值为负(-3.04%),明显低于B公司的平均值(113.58%)和A公司的平均值(11.07%)。

(2)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由表6可见,A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只是在2011年为正,但也仅有0.33%,其他年份均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C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历年均为负。B公司则表现比较好,从上市后三年的平均水平看,只有B公司为正,且B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平均为82.79%,显著高于A公司的平均值(-17.15%)和c公司的平均值(-27.98%)。

六、研究结论及原因探析

(一)研究结论

三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在上市后都有所提高,但最能反映股东回报能力的净利润水平和最能评价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的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情况及最能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差距较大,其中NASDAQ美国本土公司IPO后表现较好,稳中有升;而NASDAQ中国概念公司表现最差,在上市后基本都呈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中国创业板公司表现介于两者之间。总体上看,无论是净利润、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增长情况,还是盈利能力,上市后,NASDAQ美国本土公司都要明显好于中国创业板公司和NASDAQ中国概念公司,其中NASDAQ中国概念公司表现最差。综上所述,三类样本公司中,NASDAQ中国概念公司IPO效应最为明显,中国创业板也存在比较明显的IPO效应,而NASDAQ市场的美国本土公司并不存在明显的IPO效应。

(二)原因探析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时,常常把原因归结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但在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的业绩表现却向这一普遍认可的结论提出了挑战,因为中国概念公司在纳斯达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其IPO效用最为明显。

是不是中国和美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导致了IPO效应的差异呢?在2007年至2012年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3%、9.6%、9.2%、10.4%、9.3%和7.8%,增幅位居全球第一。同期美国GDP的增幅则只有2.1%、0.4%、3,5%、2.4%、1.8%和2.2%,而且美国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显然,中国的宏观经济明显优于美国,我们不能把IPO效应的差异归因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差异。

NASDAQ上市的美国本土公司没有明显的IPO效应,而中国创业板公司和在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均具有IPO效应,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又该作何解释呢?

公司在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夸大上市前利润是NASDAQ中国概念公司IPO效应最为明显的直接原因。在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就是它的净利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等主要财务指标在上市当年(2009年)与上市前和上市后的其他年份相比,均达到了峰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在上市前或上市当年达到或接近峰值,而这些财务指标与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密切相关。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国概念公司为提高股权融资效率进行了上市前的盈余管理,甚至有财务造假的可能。

中国创业板公司IPO效应比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要轻,说明中国公司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下,上市前进行盈余管理、夸大上市前利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

对于导致境内外创业板IPO效应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更应该从证券文化的差异上进行剖析。

第12篇

关键词: 地方课程 地方性文化 地方课程开发

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一起构成基础教育的课程形态。各地根据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质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地方课程,对丰富我国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地方”与“地方性”是它的内在规定性,是其特质与边界。研究和开发地方课程应界定和掌握好“地方”和“地方性”的本质,紧紧围绕“地方”和“地方性”开发和建设地方课程。

1.“地方”的内涵

从本义上讲,“地方”是指地域,地方课程中的“地方”有其特定的意义。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省、市、县(区)、乡(镇)等均为地方,地方是一个区域概念,同时地方往往指一级政府及其行政职能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在地方课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不同的责任。

“地方”还是一个负载着文化的概念。所有的地域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它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地方”是一种文化标志。地方课程实质上是关于地方文化的课程,通过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关注地方文化现象,注重地方文化价值,构成地方课程的文化特色,从而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情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的内涵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地方”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地方”才有可能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吸取外域多元文化,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地方课程建设中的“地方”是本土与外域的结合,以地方为主,或立根于地方,面向外域,甚至面向世界。地方课程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还应当培养他们的世界胸怀、全球眼界、国际意识。

2.“地方性”的内涵

首先,“地方性”是指地方所特有的和固有的性质。所谓地方特有的,即只有本地才具有的,是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吸收多种外来文化和信息形成的;所谓地方固有的,即是传统的、原本就存在于本地历史和传统之中的,从本地文化之根中提炼出来的。依附本地所生长的,无论是固有还是特有的,均揭示了“地方性”的基本特质。这时“地方性”往往指领域,由此可被引申为视域,即从本土出发,在本土的视域中寻找、发现或生长的。这样,“地方性”被赋予了文化的解释,这种阐释引导我们从文化的立场去看待、审视和归定地方性。同时,“地方性”就是要追求显著的地方特点,即追求地方差异性。可见,关注和追求“地方性”是为了追求地方课程之异,否则地方课程就失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失去了开发和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地方性”主要指地方性知识。上世纪60年代,地方性知识就已经在人类学界乃至全社会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方性知识主要针对普遍性知识,是对历史特殊主义的认同和具体解释,强调各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特征,主张作具体、深入和真实的考察;追求社会科学本土化,主张社会科学在本土生根、在本土发展、为本土所用。

最后,用地方性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来关注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地点性知识的载体,其主旨就是要从地方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和发展需要出发,重点、突出地反映地方性知识。但是,地方课程不能被完全地局限在地方性知识上,而要对地方性知识有所超越,因为,地方性知识具有发展成为普遍性知识的可能,每个局部知识又包含整体的意义。因此,“地方性”具有超越性。可以这么认为,地方课程着力于地方性知识,但更着眼于整个文化的意义和文化的整体发展。地方课程的根源是在本土上,但是如果缺少宏大的知识背景和视野,缺少对外域的地方文化的参照,地方课程就有可能变成对本土文化的怀旧与守旧,从而显得狭隘、保守和封闭。

二、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意义

1.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

地方性文化是在一定的的自然区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在一般情况下,共享同一区域的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并一代一代地传递、积累、保留下来,从而形成共同的比较稳定的文化。

从文化存在的现实性看,文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中,生活着不同的人群,在长期的生活中,这些人群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自己的宗教和意识形态、自己的人种特征、自己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体系。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加上人们自由选择中的结果,从而形成不同地域空间中的文化模式,表现出文化与空间之间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每一种文化就其实质来讲都有其地域性。这种不同的地域性文化的存在就是“地方文化”。

2.地方性文化存在的意义

人类依据一定的生活环境创造了相应的文化,文化因人而存在,也为人而存在。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文化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其面对的是具体的、独特而现实的地方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寄予于文化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当中,当地人是当地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本体,同时当地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也必须以当地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其前提。由此可见,人是生活于特定的文化世界中的人,人的发展首先是当地文化感染和熏陶的结果,教育过程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文化处境。

三、地方性文化和地方课程开发

地方课程开发的题旨就是要从当地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及发展需要出发,集中、突出地反映“本土化”,即地方性文化。即使是普遍性知识,也应“本土化”,赋予其“地方”的理解和“地方”的内涵,经历“本土化”的过程。

地方课程是为了求异,而不是求同。所谓求异,是寻找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差异,凸显地方课程的特质与价值。对差异的认同和关注汇集于一点,是为了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热爱本土文化,这样才有可能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贡献,满足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课程的求异可以促使课程结构的完善和丰富,使地方课程从一元走向多元,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知识的角度去考察,地方课程负载的是地方性知识,地方课程着重反映地方性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地方课程应是地方的文化,是地方文化的描写和反映。地方课程试图为当地学生提供体现地方性文化的课程,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要求进行地方课程开发,着眼于地方性文化的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可以打通教育与生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认为生活应是教育的根本和中心,书本教育应与生活实践相一致。“生活教育”理论深入揭示了地域性知识合法地位和地方课程存在的深刻价值,充分表明地域文化对于重建课程与儿童的价值,实现缓解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的对立、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对立的重大意义。课程必须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而超越理性生活,建构一个真切的、完整生活的世界。课程内容应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使学生的个人知识,以及他自己的特殊文化世界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其次,着眼于地方性知识开发的课程,对实现课程文化有显著的作用,课程作为文化必须摒弃课程被简单地理解为知识载体的文化工具的逻辑与机制,还原其本体地位,彰显其内在自为性和超越性品质。教育不仅承担着个人发展的使命,而且担负着文化发展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是课程建设应负的历史使命。

总之,在地方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为学生和为地方的原则,国家课程已开始关注地域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讲,国家课程注重的是基础性,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表现得更为充分的是统一性,这样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要求。设置地方课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同时可以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服务。但是,课程的主体是人,为地方服务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地方课程必须面向学生,关注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从价值目标看,让地方的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尊重本土文化,重视本土文化存在的空间,培养热爱本土文的情怀;从内容上看,所开发的内容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只有这样,地方课程才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心智,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参考文献:

[1]田景正.文化体与地方课程开发[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2]成尚荣.地方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7,(9).

[3]孙宏安.课程概念的一个解释[J].教育研究,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