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教材解析

初中物理教材解析

时间:2023-06-22 09:3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教材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物理教材解析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互联网整合实践

引言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对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顺应教育改革的形势,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国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初中生的学习能力。物理这一门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实验动手动脑能力,更是需要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水平。首先,从国内外的信息技术发展与教学课程整合应用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现代教育整合需要的是现代型的学习理论作为基础;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就初中的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进行探讨,并且,深入的分析此次提出的模式可行度。之后再进一步的以B中学初中的物理教学为实例,通过案例的方式展示出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模式过程;最后,评价此次的整合实践,并指出其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确立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从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实际情况出发,研讨其中的价值,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的相关基础理论,再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分析,总结方法,最后提出相应的措施。

(二)、解析其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归纳总结法。

二、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过程

(一)、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目标

初中的物理教学,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养成在遇到问题时冷静思考,正确处理问题的优良习惯。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开拓学生视野,实现整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二)、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若违背了这些原则,效果会适得其反。需遵守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在其过程里必须要有先进的指导思想。信息技术参与到物理教学当中,其本质意义是改变教学方式,改变陈旧思想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一种革命,是必须有先进的指导思想来领导的。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先进的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我们打下了基础,必须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择合理的理论作为支撑点,实现整合过程。

在其过程中要紧紧的抓住初中物理特点。有很多的研究成果表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能够整合,所以此次整合要紧紧抓住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因此要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性、直观性。

在整个过程中要掌握主次,统一目标。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整合的主体是物理学科,是学生,并非是信息技术和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根据物理教学的目标及学生学习状况及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效果优化为主线,实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成功变革为将学生、老师、教材、环境等集中为一体的综合性动态学习模式,从而实现将整合的目标与课程目标、学习目标完整的统一。

(三)、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设计理念

形成以人为本的物理教学形态。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律能力都还不是很完善,大多数的学校采取的都是强制性的方法束缚学生,通常是通过外部的作用督促初中生学习,这种方法在根本上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内部因素,无限缩小了自主性学习,扩大了外在作用。所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应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将物理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利用物理信息展示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感情。构建全新的教学形态,营造自由,和谐,轻松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的显示“以人为本”的特点。

这种教学形态的优点在于: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之后物理课程的上课形式,上课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建立,然后是学生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新知识;最后是实现学习环境轻松、自由、和谐的状态。

要打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但受到其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除了态度,情感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对如何最大限度的获取到知识是很关键的,因此寻找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信息技术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实现多元化学习的物质基础,学生可以在教师传授为主的方式下,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主动探讨式的学习,信息技术包含的学习方式有:个性化的教学视频、3D实验模拟、网站内容查询等,新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多样化选择,能够有效的与教师传授互为补充,实现有机统一。

三、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模式的构建

教学活动中,都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在整合过程中,仍然需要构建教学模式,形成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的体系。教学模式包括五个主要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

四、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

(一)、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基础条件

基础条件包括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和师生能力基础。

(二)、解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成功案例

在前面所讲到的教学模式,运用于B市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由此达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不仅实现了教学方式上的创新,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学生实物操作,利用计算机仿真线路的模拟作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让整个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化,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依托信息技术,有利于指导学生发现课堂重点,难点,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语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快捷方便,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相结合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提高,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初中学生。因此,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田霖, 新课程下高中学生数学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张正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0-21.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反思 提高能力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 “物理难学”成为不少学生的共识,也是面对浩瀚的物理知识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物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融入到探究性学习中来,引领学生跨上初中物理的台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学会在教学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构建自己的成长之路。

一、明确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1.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直击教学核心内容

教学活动往往是围绕教学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开展的,这是教学的灵魂和主旨,也是教学方法选择的根据,更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指挥棒。一节优秀的物理课,一定是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后进行目标性反思,多追问自己:这节课我的重难点问题是什么?落实了没有?今后应该怎么凸显重难点?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性学习来解析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润物细无声”中,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2.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给学生解析疑惑

有些教师总是力求将问题解析得明白精确,却往往忽视学生是否能接受和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究其根源就是教师对学情把握不准,教师不能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知程度,就不能做到及时反馈,也做不到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这也成为制约课堂实效的因素。所以,教师应在课后进行反思:这节课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有多少,课前把握的学情是否准确?这些都是值得教师及时课后反思的问题。

3.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得当得体

教师要根据课型以及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本着“因课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例如讲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法,在学生直观理解基础上,运用生活实例进行解析,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学习内容,抽象的内容直观呈现。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着“从概念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思考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课后教师要及时的反思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对于教师成长均有现实意义。

4.渗透课程理念,达成三维目标。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课后适时反思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合理地、科学地、系统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能力学习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态度,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深挖教材,进行练习巩固反思

1.习题选择要精选精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物理学科注重理论的掌握,讲究讲练结合,同时辅以课后练习和巩固,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理解物理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在学习中感悟,在练习中提升,这也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探究方法要求,更有力于培养学生发展性思维和创新型能力的培养。在讲练中学生主动探究在自学中成长。

2.训练要有梯度,有层次。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培养解题思路和技巧

3.作业批改要及时,批改方法多样化

利用面批,可以直接针对学生的解析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当然也可以采取学生互批的方式,在互批中,发现自己和同伴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专业发展,进行业务能力的反思

1.对教学语言、教态和课堂气氛等细节反思

物理教师要关注语言的规范性,要严格运用物理术语诠释物理知识,讲究逻辑性和思维的缜密性。每节课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反思和梳理。此外,教态要自然大方,演示要直观,同时教师也要活跃课堂探究氛围,让学生快乐的学习物理知识。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 实验资源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高中物理教材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演示实验就是“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有许多新版本的教材都对这一实验作出了不同的描述,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电容这一物理量的内涵,并通过观察电容器的充电放电现象来明确电容器所具有的储存电荷的本领。通过沪科版的新教材来了解并解析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资源开发与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高中物理的实验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有关物理实验方面的教学,并且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们学会基本的实验步骤与技能从而发现探索科学奥秘的乐趣,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做实验,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来说,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这就要求学生拥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高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点:一是设计实验方案,二是对实验器材的选择,三是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四是对实验误差的分析。

(一)设计实验的步骤

1、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教材中所要求学生完成的实验项目,是整个实验的中心,在明确实验目的后,根据所学的实验原理,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老师的指导,完成实验。

2、要选择可行的实验方案

由于同一个实验目的可以有好几种实验理论作基础,所以会出现多种可选的实验方案,我们要依据四点来选择可行性的实验方案。一是要有科学性:实验方案要有科学理论作为依据,符合物理学基本原理;二是要有可行性: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出现安全隐患,导致器械和人身受到伤害;三是要有精确性:任何实验中都会伴有一些误差,当然,我们要选择误差小的实验方案;四是要简便、直观:实验设计方案要方便操作者操作和读数,对数据进行整理,这就要求所选方案要简洁直观。

(二)选择实验器材

拿电学实验为例子,电学实验的主要器材包括: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导体等器材。那么在选择器材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四点因素。一是安全因素: 在正常使用电源、电阻、和电流表的时候所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所允许的最大电流;二是:误差因素:选用电流表、电阻和电压表应选用尽量减少误差的;三是方便操作:选滑动变阻器的时候要求即能满足实验要求又能方便调节;四是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要注重实验的实际操作性,搭配好电源与其他用电器材。

(三)处理实验数据

1、直接比较法:有些简单的实验可通过对其物理量的直接测量就可得出实验结果,就可以使用直接比较法来处理。

2、平均值法:一般在同一y量环境下,所测得的物理量的值都不尽相同,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比较适合平均值法的使用,这样会更接近真实值。

3、列表法:把在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列成表格,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

4描迹法:“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通常采用描迹法。

(四)分析实验误差

首先要找到实验误差的来源,并且通过改进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的合理处理来减小实验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一是在实验前仔细地校准测量表,二是要选择适当量程和精确度的电表,三是通过完善实验步骤和方法来减小误差,四是多求几次平均值,五是对实验数据的恰当处理。

二、实验资源开发与能力培养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环节,由此看来实验资源更是重中之重。目前,物理基础教育题材的改革的重要难点就是科学探究。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最新的科学实验成果,增加见识和知识根据教材设计相应的探究性课题,带领学生在多元的环境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思维和独立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物理的应用非常地广泛。在日常生活中、生产实践中和科学研究领域中都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实践问题的研究,在传授课本中的知识理论的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与同伴合作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索的能力和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为他们今后在科学探索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总 结:通过解析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资源开发与能力培养的研究,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独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分类法就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指的是解决某一问题时,由于存在不确定因素,难以统一解答,这时需要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然后逐一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再对讨论到的各种情况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以得出问题的完整答案,即“化整为零,逐一击破,再积零为整”.分类法既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方法,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本文就分类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谈笔者的认识和看法.

1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领略分类法的魅力

分类法并不直接由物理知识、内容所表达,而是往往隐藏在知识之中,并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及应用,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方法论因素,让学生领会方法的内涵,领略方法的魅力.

例如,苏科版八下教材第九章力与运动,教材在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这一复杂问题时,分三个小问题加以讨论:(1)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怎样运动?(2)物体在不受力作用下怎样运动?(3)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怎样运动?通过一系列实验观察,数据积累,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得出:(1)物体受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运动状态不改变);(2)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3)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可以概括得出结论: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

原因.

再如,苏科版九上教材14.4滑动变阻器,如图1所示,在让学生了解其机构、各部分的名称和铭牌上各参数的意义的基础上,为了探究其正确的接法,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滑动变阻器共有A、B、C、D四个接线柱,如果只选其中的两个接入电路,可能有哪几种接法?

(2)如果将滑动变阻器A、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向左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将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将怎样改变?

学生讨论后得出:滑动变阻器任意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可能有六种接法①A、D;②A、C;③B、D;④B、C;⑤A、B;⑥C、D.

接下来,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后得出:滑动变阻器能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只有四种:①A、D;② A、C;③B、D;④B、C.进一步分析实验现象得出:①A、D与②A、C等效;③B、D与④B、C等效,最终概括为;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

其实,教材中在很多地方都渗透着分类法的思想,这不仅体现人们对分类法思想的重视,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法伴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分类法思想能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增强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解题过程中,体验分类法的应用

2.1 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分类讨论

一般情况下,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中,运动物体所处的状态未知而使问题在求解过程中显得复杂,因此尽可能对物体所处运动的状态进行充分考虑,然后进行分类讨论.

例1 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物块静止后,溢出81 g的水;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有72 g的酒精溢出,则该物块的密度为

多少?

解析 此题属于浮力中较难的题目.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m排g, 可得 F浮水∶F浮酒=9∶8,求浮力不难,但难度在于确定物块静止时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而此物块的状态具有不确定性,需分类讨论.可能有四种情形:

(1)物块在水、酒精中均漂浮;

(2)物块在水、酒精中均沉底(都浸没在其中);

(3)物块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漂浮;

(4)物块在酒精中沉底,在水中漂浮.

现将上述情形逐一分析:

(1)假设情形1成立,根据漂浮条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且物块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所以,物块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F浮水∶F浮酒=1∶1≠9∶8,与题意不符,所以假设情形1不正确.

(2)假设情形2成立,则物体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即V排=V物;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ρ水gV物,F浮酒=ρ酒gV物,得浮力比为F浮水∶F浮酒=5∶4≠9∶8,与题意不符,所以假设情形2也不正确.

(3)假设情形3成立,则违背物体的浮沉条件:漂浮ρ液>ρ物,沉底ρ物>ρ液,所以假设情形3不正确.

(4)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

所以,由(1)(2)(3)可知,只能是物体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浸没),

根据漂浮条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水=

ρ物V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酒=ρ酒gV,所以,

F浮水F浮酒=ρ物Vgρ酒Vg=98

解得:ρ物=ρ酒=98×0.8g/cm3=0.9 g/cm3.

2.2 对物质的物理属性分类讨论

有些物理问题,由于物质本身属性变化,会使问题的结果出现多种可能,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对物理属性的多种可能进行分类讨论,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例2 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正电,A和B相互排斥,B和C相互吸引,C和A相互吸引,则C带电情况的是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不带电 D.无法确定

解析 该题主要涉及A、B、C三小球中任意两球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由于A带正电,B、C两球的电性未知,可能有多种变化,因而需对B、C两球的电性进行分类讨论,具体如下:

B球的电性可能有三种:

(1)若B不带电,则A、B相互吸引,

(2)若B带负电,则A、B相互吸引,

(3)若B带正电,则A、B相互排斥,

根据题意,可确定:B带正电.

接下来,判定C的电性,参照上述方法分析:

(1)若C带正电,则B、C相互排斥,

(2)若C带负电,则B、C相互吸引,

(3)若C不带电,则B、C相互吸引.

对照已知条件,C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负电,故答案为:C.

2.3 对已知条件分类讨论

在某些物理问题中,由于已知条件不够明确,此时出现需要对已知条件的多种可能进行分类讨论,才能对问题进行求解.

例3 已知电源电压为6 V不变,现有两个定值电阻R1、R2接入电路中,串联在其中的电流表示数为0.25 A;若R1、R2换另一种方式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为1 A,求R1、R2的阻值分别为多少?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答此类题首先需要确定两个电阻的连接方式,但在已知条件中并没有明确表示,致使R1、R2的连接方式有几种可能:

(1)若R1、R2并联,则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

I=UR1+UR2

(2)若R1、R2串联,则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

I′=UR1+R2

比较上述两式,可得:I>I′,

由此可得 6VR1+R2=0.25A

6VR1+6VR2=1 A

第5篇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有较多的不同,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对于一些物理量的来源不做过多的探究,但是高中物理知识比较复杂和深入,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还要进一步探究这些物理量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变化的.比如,电和磁的学习.这些物理量比较抽象,学生无法亲眼观察到它们的存在,因此很难理解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随着微课在高中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等形式直接观察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使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微课的内涵与优势

微课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60秒教学”演变而来的.强调课堂教学时间应该是由许多短的时间段组成,教师在每个时间段内讲解一个重点知识,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把握课堂重点内容.随后经过众多教学工作者的总结概括,进而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就目前来看,微课就是以视频为基础的一种短时间的教学模式.微课的特点就是将课堂进行分化,一节课可以分为4~5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讲解一个重点知识,在讲解知识的同时,配以相应的视频和一定的配套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可以将视频作为桥梁与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从整体来看,微课主要有以下优势:第一,时间短,重点知识相对集中.由于学生难以在课堂中较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因此利用微课划分时间段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第二,容量小.微课教学是教师通过视频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能够突出教学重点,而且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一个重点知识进行学习,有利于其更快地掌握抽象的内容.第三,生动形象.微课教学是将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原来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二、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微课,设计物理课堂实验.高中物理涉及大量的实验,通过实验直观的展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许多教材中的实验难以在课堂上完成.例如,在讲“光电效应”时,教师无法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如果只是结合课本进行讲解,让学生用抽象思维来理解知识,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让学生观看这一现象,从而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图像,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

2.利用微课理论,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物理现象,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但是遇到题目就不会解答的原因.利用微课教学,能够让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高中物理的难点.例如,在讲“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时,有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很难想象物体在这两种运动过程中路程、时间、速度都是如何变化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普遍问题将这两种运动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一起探究这两种运动过程中诸多物理量的变化情况.这样,为学生及时答疑解惑,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利用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微课教学,可以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以及实验,帮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规律,总结知识,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总之,高中物理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方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要重视微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赵善田 单位:安徽阜阳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1通过识图,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内容

图像具有描述物理情景的作用,它能将文字描述的物理情景、环境、综合条件等相关物理内容用形象的视觉语言表述出来,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图表,根据图像的特点可以分类如下:(1)图示结构,如《声音的特性》中的人和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中一些声源的分贝数、《电流和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等;(2)用以表示某个连续的过程,如《热机》中的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电动机》中线圈不能连续转动、《液体压强》中船闸工作示意图等;(3)用来表示某个实验的操作过程或实验装置,如《阿基米德原理》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中的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弹力》中的各种测力计等;(4)表示某个物理过程,如《熔化和凝固》中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光的直线传播》中的光路图、《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中的声波等;(5)表示某个实验过程变量的控制,如《焦耳定律》中的两个密闭容器实验图、《电生磁》中的奥斯特实验图、《压强》中的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图等;(6)呈现某种不易观察的微观结构或宏观事物,如《分子热运动》中的电子显微镜的金原子、《核能》中的氘氚聚变成氦、《太阳能》中太阳的结构等;(7)呈现某些直观的事物,给人直观的感受,如《科学之旅》中的给停止沸腾的水浇冷水、小“人”随音乐跳舞、冰棍“冒”出的“白气”上飘还是下落等等.物理教材中的图像以其比文字更生动、直观、简洁的表达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传达内容丰富的信息.教师要重视图像的作用,以物理图像为蓝本,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并结合实际逐渐构建情景,既能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图文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从而掌握所涉及的物理内容.

2通过作图,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过程

物理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可以直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用数学式表达,还可以用物理图像描述,借助于物理图像我们能形象直观的观察到较为完整的动态物理过程,进一步明确相应的函数关系,实现文字与图像的巧妙转化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增强感性认识与理解.事实上,利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物理过程表述为物理图像;二是从物理图像上分析物理过程.因此,学会物理作图是解题的关键,作图的过程就是分析、理解题意的过程.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强化作图训练,让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能灵活地运用.

如暑假小明跟父母外出旅游,离开家后他们先是乘公交车以70 km/h的速度行驶了一小时来到车站,而后以4 km/h的速度步行20 min来到旅行社,最后坐特快列车以150 km/h的速度经历了2 h才来到旅游目的的,请你根据本题所给信息,作出小明旅游的v-t图像.教师在指导学生作图时,要注意确定坐标轴、符号和单位,着重注意一些特殊点(如起点、拐点、终点),然后用平滑的直线或曲线连接各点.

又如电学的多电阻计算题中因为涉及到多个电阻、电流、电压值,学生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作出等效电路图,对应标明各电阻的电流、电压、电阻值,简化题意,帮助解题.

3通过用图,帮助学生解决物理问题

识图、作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用图来帮助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物理上很多问题的分析、解答时要依靠图像,利用相关的图形、图表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难题变成易题,从而方便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例1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是

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判断

解析一些同学看到“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极易选A,然而按题意画图,由图1所示,很明显不是平衡力,应该选B.

例2如图2所示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 ℃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0 min~3 min时物体处于固体状态,吸热升温,3 min~6 min时物体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吸热温度保持0 ℃不变,6 min~9 min时物体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又开始上升,上升到100 ℃时,水开始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整个过程中,物体都在吸热,所以它的内能将不断变大.故答案选B.

例3如图3所示,开关闭合,当滑片在某两点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 A~2.4 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7.2 A~10 A,则电源电压为

A.10 VB. 12 V

C. 15 VD.无法计算

解析该题虽然有了一个电路图,但题目叙述了两种电路情况,为了不将电流表和对应的电压表的数据弄混淆了,可分别将这两种情况的电路图画出来,并把相关数据标在图上,如图4所示.

则U=I1R0+U1=I2R0+U1,

即1 A×R0+10 V=2.4 A×R0+7.2 V,

解得R0=2 Ω,

所以电源电压U=12 V,应该选B.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路识别;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24-03

物理是一门学科,同时更是一门科学,中学物理教育不仅担负着教授学生物理知识的重任,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物理研究的一些基本科学方法。正如赞可夫所说,“无论学校的教学大纲编得多么完善,学生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那时候,他们将不得不独立、迅速地弄懂这些东西并掌握它。要迅速地弄懂这些新知识、新发现,掌握这些新技术,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是很难达到的。”[1]所以,科学方法教育在物理教育研究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无论从当前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还是从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的角度来看,做好物理科学方法教学工作,都具有鲜明而深远的时代意义。[2]

一、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及方法

在2011年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在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下明确提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进行研究以来,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还没有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实施,许多问题都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自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以笔者自己在实习过程中与一些老教师的谈话可知,他们认可科学方法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反馈的不及时,总是感觉科学方法教育虚无缥缈,犹如一盘散沙。实际上,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着某种物理学思想和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而造成以上弊端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科学方法缺乏较深入的教育实践研究。[2]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

物理学科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方法,总地说来,这些科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物理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和哲学方法。[3]其中,在初中阶段常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科学抽象法、逻辑推理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及想象法等。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一项长时间的教育研究,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初中物理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此时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应采取先“暗线”再“明线”的方式,本文以电路识别问题为例,阐述如何在具体的问题中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三、初中物理电路识别问题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电路问题是电学知识的代表,它将前面所学电流、电压、电阻以及欧姆定律的知识集合于一身,又是后面电功和电功率的基础,可谓是电学问题的集大成者。对于这种电学综合题,电学规律多是其难点,准确辨别串并联电路是其重点。想要正确解答关于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就要准确地判断电路的连接方法,准确辨别串联、并联,甚至是混联电路,才可以正确地应用地相关知识解答问题。在初中阶段,我们常用的电路识别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定义法、电流法、断路法和节点法。下面就分别介绍每种方法以及与其对应的科学方法。

1.定义法——观察法。定义法:如果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首尾相连),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如果电路各元件是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首首相连,尾尾相连),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例1:

解析:图1中三只电灯依次首尾相接,然后接在电源两端,其为串联。而图2中三只电灯的左端连在一起,右端连在一起,然后接在电源两端,其为并联。

根据定义法识别电路主要应用观察法,观察是最基本、最古老、最直接的科学方法,观察是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方法又称为科学观察。观察法作为当今严密的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何让学生掌握观察法的步骤,教师在这一过程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以上面两图为例,教师在讲解是的第一句话经常是“同学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图”,这里的“看”不是单纯地看,教师隐含的要求是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思考,这就与观察的目的一致了。为了渗透观察法教育,教师这时不妨将自己的“看”替换为“观察”,久而久之,学生在遇到电路问题时,第一件事就是要观察电路。在学生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系统地讲解观察法,“明暗”结合,最终让学生掌握观察法的操作方法。

2.电流法——类比法。电流法: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观察。若电流无分支,逐个经过所有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即电流只有一条路径,该电路为串联电路。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分成几路分别通过不同的用电器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即电流在某点分流,在某点汇合,有多条路径,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例2:

解析:如图3,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通过电灯L1、L2、L3回到电源的负极,有且只有这一条路径,则其连接方式为串联。如图4,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可以分别通过电灯L1、L2、L3回到电源负极,有三条路径,所以其连接方式为并联。[4]

利用电流法判断电路时,可以巩固有关类比法的知识。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由于电流不好观察,教师在讲解电流这一课时,已经用过将电流比成水流来便于学生理解。利用电流法识别电路,重点是清楚电流从电源正极回到电源负极的路径,并在图中做出标示。在此处,教师在讲解电流流向时,也可以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式讲解,这样既形象,又能够巩固学生对类比法的掌握。

3.断路法——实验法。断路法:断开其中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还能工作,若其它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的;若其它用电器照常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并联的。由于这一方法中用电器的工作与否易于观察,可以应用实验法进行教学。

例3 如图5,闭合三只开关时,试判断三只电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如图所示,闭合三只开关,我们采用去用电器识别法,若去掉电灯L1,则电路如图6所示,电灯L2、L3依然工作,说明L1与L2和L3是并联的;在此基础上再去掉 L2,电路如图7所示,L3依然能工作,说明L2与L3也是并联的;由以上两步可以判断这三只电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上面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简化电路的能力,如果是在电路识别的初期教学中,用物理实验将这一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直观印象会更加深刻。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基础科学,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能力也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同时实验探究部分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相比较所不同的是,实验方法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断路法的主要特点是观察一个用电器对其他用电器的影响,如果光靠想象,学生印象并不会深刻,教师在介绍这一方法时,可以先将电路图连接好,制定好探究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观察串并联电路拆除其中一个用电器对其他用电器的影响,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4.节点法——科学抽象法。节点法:是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不管电路有多复杂,只要导线上没有用电器和电源(开关可视为导线),导线两端可以视为同一点,这样就可以找到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然后把公共点按原电路连在电源上,就得到了等效电路,从等效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了。

例4 如图8所示的电路,试判断三只电灯是串联还是并联?

解析:我们采用节点法进行判断,首先在电流分流和汇流处标上字母A、B,且同一根导线标相同的字母,如图9所示。则从图9中不难看出L1、L2、L3三只电灯的两端都连在A、B上,且A连在电源的正极,B连在电源的负极;则等效电路可画成图10所示。由此可见,三只电灯是并联的。[4]

节点法是四种电路识别方法中最难的一种,也经常用到一些复杂电路的判断上。根据节点法判断电路,除了需要一定的观察能力,更需要学生发挥抽象思维进行想象。抽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把复杂的现象转化成简单的模型,从复杂到简单。大多数学生看到上面例题中电路图的反映都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导线电阻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可以把导线想象成一根可以伸缩的橡皮筋,没有用电器的导线可以伸缩到一点,这样形象地讲解有利于学生想象,帮助其抽象能力的形成。

以上每种电路分析方法对应的物理科学方法并不唯一,而且大多数的物理问题都需要几种科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分析。

参考文献:

[1]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57.

第8篇

解析老师:宜宾市一中高三英语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王彝秀

考纲特点:从《考试说明》来看,今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基调仍然是稳定中有调整,取消了听力测试。听力测试取消后呈现两大特色:一是在阅读部分增加了新题型———补全对话,二是提高了单项选择、改错和书面表达的分值,明显加大了主观题的比重。

复习策略:

1、考试内容和目标仍侧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查,考生可以脚踏实地地在以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内容和应用技能。在复习语言点的时候,要依据语言的横向组合和纵向聚合,依照点—线—面的顺序,构建知识网络环境,对知识内容进行巩固、深化和提升。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切忌带入个人经验,必须以阅读材料为背景,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2、补全对话题主要考查考生在连贯对话中对常用交际用语的正确使用以及交际情景的正确理解。此题要求考生在通读全篇对话的基础上,把握各部分的逻辑联系,充分理解对话内容以及谈话双方的意图。考生不仅应该熟悉初中教材所涉及的话题及情景交际用语,还应对高中教材里Speaking部分里所有的语言功能项目(FunctionalItems)巩固复习,深入理解并掌握在不同功能环境中交际用语的使用,且对教材上每个单元提供的有用表达法(usefulexpres-sions)进行替换练习和读背,其次要配合老师做一些开放性和仿真性的补全对话练习。做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通读全篇对话,弄清谈话的语境及内容;前后照应,注意对话的“链条”;先易后难;充分利用对话本身所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词;注意英美国家风俗习惯;重读对话,验证答案。

语文

解析老师:宜宾市三中语文高级教师郑勇

考纲特点:相对2008年考纲,2009年没有新变化,仍然维持了写作“每错1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的要求,着重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内容明确要求具备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能力,并注重对概念含义的考查;默写要求不变,但取消了对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要求,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负担。选考部分,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

复习策略:全面复习,随时查漏,及时补缺,逐项突破。

作文需及早着手整理和积累素材,解决考试中“巧妇”“无米”的问题;及早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以应对“错1字扣1分”的要求,适当体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要求。

在语言知识与表达方面,应强化这些考点: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常见修辞方法,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等。

在文言文复习中,必须以翻译为重点,尤其是关键词语要落实。

数学

解析老师:宜宾市一中高三数学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王家泽

考纲特点:《考纲》与2008年完全相同,没有变化,仍然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对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复习策略:

1、对照《考试大纲》理清考点。《考试大纲》中有哪些考点,每个考点的要求属于哪个层次,如何运用这些考点解题,要认真思考。可以画出知识网络图表,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2、从试卷结构的角度整理思路。数学高考题型有三种: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其最大特点是综合性)。要对选择题、填空题进行专门训练,对解答题中的每一个大题也应该进行集中训练,以达到一定的熟练度与高度。

3、在抓好“三基”的同时重视“综合”与“联系”。“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仍是高考的基调之一。随着高考命题的改革,基础题表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因为高考常常在知识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

4、树立新的“能力观”。包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

政治

解析老师:宜宾县一中高三政治备课组马代莉

考纲特点:2009年思想政治考纲总体保持稳定,考核目标和要求均未改变,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只有个别知识点作了调整,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时间限定为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

复习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能够通过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2、要关注社会热点,将热点和学科知识相结合。3、重视基本能力培养,加强针对性训练。重视设问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形成答案提纲的能力和规范表达的能力。4、整理错题集,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化学

解析老师:宜宾市三中化学一级教师吴祖金

考纲特点:2009年四川高考化学《考纲》总体上和往年没有什么区别,但试题的难度会有所增加。大家要打消畏惧心理,不管高考试题怎么变,毕竟变的只是少数,而且变化也必然在考生学过的知识范围内。

复习策略:可以采用“广读、深思、熟记、精练”的复习方法。“广读”———读教材、读复习资料、读试题、读考试大纲。在读的过程中,既可以加强记忆,又可以查漏补缺,还可以训练思维。“深思”———对于重要的理论知识以及解题方法,一定要深入思考,做到真正理解,这样才可能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记”———对于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组成、结构、性质等,如果没有熟练记忆,很可能连题都读不懂,自然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都会大打折扣。“精练”———要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练最有价值的题,要练好三类题:专题针对训练题、化学单科综合题、理科综合化学题。每类题都要精选,价值不大或者已经掌握的题要少练甚至不练,常考常错的题型要多练。

历史

解析老师:南溪一中历史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聂学海

考纲特点:2009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与2008年相比,无任何变化。这反映了考试中心要实现保持稳定不变的考试内容、考试容量和难度,以及导向。

复习策略:要研究前三年的高考题,找规律,寻导向,最好把它们拿来做一遍。因为高考不回避重点,很多重点知识可能再考,只是命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要回归教材,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抓住基本概念,清理基本线索,记住基本结论。

要重视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最好把这些知识以专题的形式整理出来,并加以理性思考。但不要一味去追求热点,因为高考不回避热点,但不是专考热点。要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方面的历史。从内容上看它既是民生新话题与民本老话题的统一,又是基点与热点的统一。

要用文明史观和整体史观来指导我们的复习,用现代化的眼光去审视历史,既要站在中国看世界,也要站在世界看中国,既要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又要探索上下前后的必然联系和进步。

生物

解析老师:宜宾县二中杨小莉

考纲特点:2009年起全国大多数省份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今年的生物高考考试大纲也随之进行了调整:一是部分试题难度有所提高;二是语言更科学准确。必考部分出现了六处内容方面的变化,考纲已经按新课标的精神有很大的体现,对一部分考试内容要求的描述更为具体、准确和规范,对考生认知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复习策略:针对这一调整,建议考生在复习中,搞清楚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能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或表示;理清各单元知识点,并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尽量形成小知识链,以便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和应用;注意相同知识点试题的变式练习。

物理

解析老师:南溪一中物理教研组组长粟小红

考纲特点:2009年《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的物理部分,继续保持稳定,没有修订。

复习策略:

1、逐条钻研《考试大纲》,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明确要考查的知识和技能;认真研读分析课本,把整个高中物理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梳理出知识结构,总结其规律,使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查漏补缺,争取在知识准备上不留死角,不留疑点和盲点。

2、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应用。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一些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的较高层次的试题,都是与以上主干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

3、解题训练要有针对性,抓住中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思维方法。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解题时注意弄清楚物理过程,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和恰当的物理模型。关注联系生产实际、社会生活最新科技成果的问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尝试解决新情景问题,提高自己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

地理

解析老师:宜宾县二中高三地理备课组长、高级教师黄虎贤

考纲特点:2009年地理考纲基本无变化,只是将“世界地理分区”修正为“欧洲的东部和北亚”(2008年的表述为“欧洲的东部和北欧”),这样就与教材相对应了,避免考生产生误解。其他考点与去年完全相同。

复习策略:

1、加强主干知识学习,构建知识网络。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时间计算);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产生的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第9篇

关键词: 教材素材高考复习科学训练

高考复习备考课中注重科学训练是形成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必要途径,但学生能力的提升并不仅仅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还需要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进而内化来实现。这是因为学生从对外界信息的识别、分析、输入,到对内部存储的知识的检索、提取、迁移,然后按一定的程序有序地组合、加工,最终形成结果,是一个知识活化运用的复杂过程,只有通过多次重复才能被强化,进而形成某种学科能力。不训练或训练过少不能形成能力,科学的训练是形成能力的必要途径。因此,在高考复习中要重视回归课本,以双基为主,注重科学化的训练,狠抓主干知识,关注教材中素材的合理应用,提高高考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结合研究近三年安徽省高考自主命卷及全国其他省市新课标高考试题,我发现,物理试题的命制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1年安徽省自主命卷理综物理学科考题明显突出了教材中素材的应用。如第17题通过介绍研究曲线运动弯曲程度的方法,依托斜抛运动考查向心加速度的相关知识,试题的背景取材于人教版的必修2第五章第七节中的一段文字;第18题考查的示波器原理,由选修3-1第一章第九节中讲述示波器的原理后面的“思考与讨论”的内容改编而成;第21题中的第三小题,由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多用电表》中“说一说”栏目改编而成的。这在2009年、2010年高考试题中也有所体现,这种依托教材并发挥教材的作用的高考命题思想有利于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本文以近三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物理卷部分试题(兼顾其他部分省市考题)为例,分析命题中教材素材选用的几个方面。

1.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中的内容。

教材是高中教学的蓝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命题依纲扣本,可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对中学教学的导向功能。

例1(2011安徽理综卷第17题):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1(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以速度υ■抛出,如图1(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

(a) (b)

图1

A.■B.■C.■D.■

解析:本题以斜抛运动为载体,要求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曲率圆”和“曲率半径”等名词的定义,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公式、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来综合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本题突出了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考查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新颖、表述简约,所涉及的知识与方法是课本中重点介绍且学生应该理解的内容。结合题图,将该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上抛运动,得到在运动的最高点P处,物体的速度为v■=v■cosα,物体受力为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mg=m■,有ρ=■。故选项C正确。此题是根据新课标必修2第21页内容改变的。一般曲线运动,轨迹各个位置的弯曲程度不同,在研究时可以把曲线分割成许多很短的小段(微元法),质点在每一小段的运动视为圆周运动,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此题考查曲线运动、向心加速度等知识点。

2.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中的问题与练习。

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板块,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也用来评价学习的效果。高考命题源于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可抑制教辅泛滥,减轻学生负担。如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第21题(Ⅰ)来源于教材3-1第68页的问题与练习1。

例2(2009安徽省高考理综第21题Ⅰ):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b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a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例3(2011新课标理综卷第20题):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b点的切线)()。

A B C D

解析: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质点所受电场力一定做负功,所受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夹角大于90°,所以图示可能正确的是D。此题是根据必修2第23页问题与练习第5题改编的。原题是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判断四个图中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的方向哪个是正确的。这启示我们,真正弄懂教材上的基础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赢得高考。

例4(2007宁夏理综卷第17题):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100sin(25t)V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Hz

C.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00■V

D.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100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50W

解析:由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可知,该交流电的电压峰值为100V,有效值为U=■V=50■V,周期是T=0.04s,频率是f=■=25Hz,选项A、C错误,选项B正确;若将该交流电压加载阻值R=100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小号的功率是P=■=50w,选项D正确。此题是根据选修3-2第36页问题与练习第4题改编的。原题是给出正弦式电流波形图,根据图像求周期、频率、电流的峰值、电流的有效值。这启示我们,对教材练习做适当改编延伸,真正弄懂教材上的基础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赢得高考。

3.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中的例题。

新课标教材上的例题不但教给学生解题方法、深化知识,而且给学生解题提供了典范。高考命题源于新课标教材上的例题,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例题的导向作用。

例5(2011北京理综卷第22题):如下图所示,长度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的大小可以忽略)。

(1)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小球保持静止,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图,并求力F的大小。

(2)由图示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求当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及轻绳对小球的拉力。(不计空气阻力)

解析:(1)受力图见右。根据平衡条件,应满足Tcosα=mg,Tsinα=F,拉力大小F=mgtanα。

(2)把最低点选作重力势能的零势面,设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v,运动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mgl(1-cosα)=■mv■。解得通过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v=■。

在最低点,设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对小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解得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mg+m■=mgl(3-2cosα),方向竖直向上。此题是由必修2第7章第71页例题改变而来,原题是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高考题做了适度拓展,增加了难度,考查了学生的相关学科知识与能力。

4.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中介绍的与实际密切相关内容。

新课标教材,注重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强化了学生探究和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常用仪器的原理,使物理知识与实际更加紧密结合,通过问题与练习、思考与讨论,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例如选修3-1第3章第5节,介绍了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通过思考与讨论,深化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的认识。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很多试题的材料来源于教材,应用的都是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例6(2011安徽理综卷第18题):图(a)为示波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图(a)

图(b)图(c)

ABCD

解析:此题考查示波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由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可知,在y方向图形从y=0开始且向+y方向运动;由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可知,在x方向图形从-x半个周期开始,所以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B。此题是根据新课标教材选修3-1第一章第35页中示波管的原理内容及其思考与讨论改编成的试题。新课标教材上的思考与讨论栏目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我们在教学和备考中要引导学生真正的“思考与讨论”,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7(2011安徽理综卷第15题):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入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n=A+■+■,其中A、B、C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12所示,则()。

A.屏上c处是紫光 B.屏上d处是红光

C.屏上b处是紫光 D.屏上a处是红光

解析:此题考查光的色散、折射率等知识点。由于屏上d处光偏向角最大,说明折射率最大,由:n=A+■+■可知d处光波长最小,因此d处光是紫光,a处是红光,选项D正确。此题是根据新课标教材选修3-4第十三章第69页中“折射时的色散”内容改编成的试题。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的内容初中就有所涉及,高中进一步深化,不但要知道现象,更要理解产生的原因。

5.试题素材来源于新课标教材上的新增栏目。

新教材中新增加了一些栏目。如:“做一做”、“说一说”、“科学漫步”、STS、思考与讨论和课题研究等,这些内容对拓展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重大作用,是新课标教材的一大亮点。在近年高考命题中,涉及这些新增栏目内容的试题很多。因此,在高考备考中要围绕重点知识,多加关注新增栏目,用足新教材,但不可抛开主干知识,人为增加难度,引入偏题、怪题和难题的误区。

例8(2011安徽理综卷第21题II(3)):下图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当S旋到位置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时量程较大。

解析: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和多用表的内部电源接通,可以用来测量电阻;当选择开关S旋到位置1、2时,表头并联分流电阻,可以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1时,并联的分流电阻较小,分流电阻上电流较大,电流表的量程较大;当选择开关S旋到位置5、6时,串联电阻较大,可以测量电压,其中选择开关S旋到位置6时,串联电阻较大,电压表的量程较大。此题来源于新课标教材选修3-1第2章第65页的“说一说”栏目。目前新教材上“说一说”栏目有很多可以作为高考命题的题源,教学和备考时要多加关注。

6.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为了增加区分度和高考的信度,一般不照搬教材内容进行考查,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知识的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考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不直接考查速度图像,而考查x/t―t图像,考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采用电流表和电阻箱与电池构成闭合电路考查I-R图像等。

例9(2010安徽理综第21题Ⅱ):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在我国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上,大量利用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在有光照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没有光照时,可以视为一个电学器件。某实验小组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探究一个太阳能电池在没有光照时(没有储存电能)的I-U特性。所用的器材包括:太阳能电池,电源E,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开关S及导线若干。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请将图1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2)该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点绘出了如图2的I-U图像。由图可知,当电压小于2.00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填“很大”或“很小”);当电压为2.80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约为Ω。

图1 图2

解析:(1)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电路连接如图;

(2)在电压小于2.00V时,由图可知电流很小(几乎为零),由R=U/I可知,太阳能电池的电阻R很大;

(3)当电压为2.80V时,根据题图读出对应的电流I=2.8mA,由R=U/I得:R=1.0×10■Ω。

此题给出的太阳能电池相当于电阻,是教材知识的适当拓展和延伸,意在考查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伏安特性曲线的分析与相关计算处理等。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在高考复习中一定要关注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高考复习,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总之,学生只有自己学才能学得会。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前主席焦塞姆说:“最好的老师,是让学生知道他们本人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老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以后不再需要教师去教。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调控学习全过程。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明确每一节复习课的三维目标,准确把握重点与难点,要向学生介绍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考点要求。课前必须采集问题形成学案,课堂落实,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挥习题的训练评价功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要做到科学有效的练习达到最佳复习效果,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题目选择时,各题组要紧密围绕课时考点和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螺旋式递进,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使其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第二,题目的选编以考纲和课本为本,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题目要精而活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和代表性,能起到巩固、强化、引领、示范作用。

第三,一组题目解完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回过头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些基础知识?应用了哪些物理方法?考查了哪些基本技能?体现了哪些物理能力?重温了哪些物理过程?渗透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拓宽、变式引申?哪些题可以一题多变?哪些题还存在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10篇

在初中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由于逻辑思维的迅速发展,初中生看问题的深度、广度和客观性比小学阶段明显增强,能够对各种观点作理论的思辨,不再轻易接受别人的或书上的言论。同时,由于意识的形式逻辑思维的有效性和深刻性,他们急于用这些新的认知工具来重新审视和寻找客观规律。因此,初中生一般求知欲十分旺盛,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想象奇特而丰富,对一些深奥神秘的现象也希望了解一二。物理学本来就是具有实践、创造特点的学科,物理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物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分析能力外,更应积极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基于上述两方面的特点,在初中物理过程教学中我们应适当渗透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创造力。

那么,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以下笔者介绍自己的一些做法。

1.夯实基础,为创造力的培养做好准备

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是创造力构成的一个方面,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构建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认知冲突途径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学习物态变化时,笔者通过回忆2008年我国南方雪灾、冻雨的情景引入。如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时,笔者通过播放不遵守安全用电守则而造成事故的视频或图片引入,等等。如讲解物理规律时,笔者要求学生注意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如欧姆定律I=U/R,我们要注意I、U、R三个量都是对应同一导体同一状态而言的,即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另外,要注意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不随电流和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又如电功率公式的两个推论P=U2R和P=I2R都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必须指导学生把握研究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解决电学问题时,我们首先要识别电路,然后根据灵活选择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规律解决问题。又如解决浮力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弄清物体是处于漂浮、悬浮还是沉底状态,或者是处在上浮抑或下沉的过程,再灵活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和相关公式解决。

2.实验教学中重视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创造能力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是实验教学中创造教育的重要目标。物理实验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要阵地。如八年级下册第29页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在完成本实验后我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本实验是怎样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本实验如果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又该怎样进行?”“给你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和若干导线、一只电压表和一只定值电阻,怎样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给你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和若干导线、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怎样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各自的方案。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3.利用“想想做做”激发探究热情,培养创造能力

在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编者设计了“想想做做”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编者设计了大量构思新奇、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实验、小制作。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是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简单易行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动脑机会,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在小实验小制作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用品,学生就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从仪器的设计、制造,实验步骤的方法和意义,到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全过程,都由学生亲自完成,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有利于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八年级下册第80页的“让线圈转起来”,笔者先在课堂上演示预先制作好的“小小电动机”,不少学生发出了“真神奇啊”的惊叹声,自然而然,学生内心产生了自己动手制作的欲望。接着,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制作一台“小小电动机”。这个制作的成功与否由于受材料、摩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同时,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制作,诸如如何调节电动机转速,如何改变电动机转向、换向器的作用等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已经牢牢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4.在习题教学中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开创性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培养发散思维的习题,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和一题多答等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灵活地掌握各知识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之目的。近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中不乏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题,教师可把它们精选出来,在习题教学中灵活使用。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电阻R2的阻值是10Ω,开关闭合后,通过电阻RR2的电流是0.5A。

(1)请参考下面方框内的示例,自主设问并解答2个相关物理量(所求的量不能与示例相同)。

(2)若通电时间为10s,求这段时间内电流所做的总电功。

简析:此题为开放型计算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试题让学生直接参与提出问题,学生提问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

例2:给你如下器材:玻璃杯,水,硬纸板,矿泉水瓶,水槽,广口瓶,浸有酒精的棉花球,剥了壳的熟鸡蛋,酒精灯,火柴,塑料吸盘,挂钩,请选择所给器材设计三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写出所选器材,主要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判断

【中图分类号】G633.7

对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高中物理是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科目,其中对一些物理量,尤其是矢量概念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因素。新课标教材《物理1》从运动学开始,目的就是降低台阶,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因对一些核心概念(如:速度、加速度和力等)层层深入阐述。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但学生受初中物理前概念的影响较深,实际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学生对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的矢量性不能理解,在解决问题时还是经常出现问题,从而打击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形下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讲透摩擦力的有无、方向、大小及作用效果,从而使学生顺利逾越“摩擦力”这个横在学生面前的“鸿沟”。

一、摩擦力的“概念”教学,挖掘内涵是关键

摩擦力的概念非常抽象,深刻挖掘其内涵对于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方向判定非常重要。笔者在教学时就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启发学生,帮助他们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讲到“静摩擦力”的概念时举例:将黑板擦用手指按压在黑板上不动,问学生:“黑板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吗?如果有,方向怎样?”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讲到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时问:“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吗?”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这时教师继续演示:将黑板擦用手指按压在黑板上,待会儿松手,问:“黑板擦沿黑板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作用吗?”“受到”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分析,由于撤掉了压力,黑板擦就不可能再受到摩擦力作用了。总结得出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物体间存在摩擦力作用,就一定有弹力,;反之,有弹力作用的两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二、摩擦力的“方向”教学,判断方法有新招

摩擦力的方向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科书指出:“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并且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教学中首先要强调静摩擦力方向的方位:“总是沿接触面”,如果接触面是曲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举例:人行走时后脚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就是向前,因为后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

在教学中,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其原因在于:一是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难判定,比如:“拉动桌子,让桌上的书与它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判断书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书的真实运动向右,相对运动趋势却向左。二是虽说只是简单的相反,但将原来的判断结果颠倒一次,多了一道程序,使本不简单的判断更不简单。事实上,只有摩擦力作为阻力时,方向才有一个相反的感觉,而这又恰恰误导了很多学生把摩擦力只作为阻力看待和处理。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困难,笔者归纳出一种新的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摩擦力的方向就是该力产生效果的方向”,即:动力(促进)或阻力的效果,下面采用这个方法再解决上面的问题,书是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的,故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总之,“摩擦力的方向就是该力产生效果的方向”有效避免了教材方法理解和应用的困难。理解起来直接而直观,应用起来也简单明了。教学中只要稍加启发,学生就可归纳总结出来。

三、摩擦力的“大小”教学,“一刀切”的思想是前提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的大小介于0和Fmax,即0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运动速度无关,跟接触面积无关,由公式Fμ=μFN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压力FN应当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下面举例说明摩擦力大小的求解方法之大不同:

例: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 N的物体,受到F1=13 N和F2=6 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2)若只将F1撤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又如何?

【解析】 (1)设物体相对地面静止,则有

F1=F2+Ff,得Ff=7 N

而fm=μFN=μmg=8 N>Ff

故物体没动,受的静摩擦力为7 N,方向向右.

(2)撤去F1后,Ff1=F2=6 N

故物体受静摩擦力,大小为6 N,方向向左.

(3)撤去F2后,因F1>Ffm,物体将向左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Ff2=8 N,方向向右.

四、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教学,理解“阻碍”的涵义很重要

通过以上的阐述,不难发现,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运动趋势,而不是物体的运动,而且这个摩擦力还可以是动力,如上例当中的书;再如:一小物体放在水平圆盘上,随圆盘绕中心轴匀速转动,小物体受到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作用,这一摩擦力提供了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对小物体不做功。反之,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教材中“问题与练习2(4)瓶子压着一张纸条,扶住瓶子把纸条抽出”分析瓶子所受摩擦力时,瓶子虽然是静止的,但它与纸条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所以瓶子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抽出纸条的方向相同,这个滑动摩擦力对瓶子没有做功。当然,滑动摩擦力阻碍的也是相对运动,而不是物体的运动,比如:轻放在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的物块,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受到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此过程中正是滑动摩擦力提供了物块运动的动力。

总而言之,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既要讲清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又要强调摩擦力有无、方向的判断,还要让学生掌握摩擦力大小的计算.计算时,首先要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再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韩静波.用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J]. 物理教师.2005(11):17-18

[2]张大昌.《 物理1》《物理2》的编写思想 [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2)1

第12篇

初中数学课前备课的有效性李海涛

初中数学习题训练的有效性龙江艳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教学有效性研究和焕玲

"互批作文"模式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张洪伟

用快速作文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李春兰

初中英语教学测试诊断的有效性研究梅广宇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备课的有效性郭宏博

初中物理教学讲解的有效性研究甄洪斌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张玉岐

《木兰诗》教学实录与评析朱小红,孙雷,邹兰春

《端午的鸭蛋》导学设计高玉霞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及反思肇亚娟

寿镜吾先生为什么不回答鲁迅的问题——兼谈文本解读和背景资料呈现的关系刘宏业

加强课堂评价提升教学效益陈锋

三角形全等的教学案例与分析陈芳

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数学课堂文继志

"不愿","不复",还是"不用"——李白《将进酒》中一处疑点考析李小军

藤野先生对匿名信事件究竟是什么态度汪茂吾

简约,是语文课堂不能缺少的李冬梅

硬笔写字教学调查研究与方法措施程灿

PBL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对一节市级公开课的课例研究王丽娜,徐峰

数学学科评价应力求促进学生发展董诗林

数学课应对学生加强发现思维训练文辉

构建"情境引探五环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王红香

摩擦因数一定小于1吗李志强

《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中『行之辨音佟百成

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学物理课堂杨福松

几何计算型综合题在中考中的命题特点韩春见

2009年中考物理光学力学作图题分析王桂梅

给"爱"设置防线王旭红

上课总是分心怎么办章睿齐

对待小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邓立

和"双面"学生"过招"王国伟

『不差钱的学生差什么何广茹

教师,先从自身找原因邱官钦

我想起了小丁……高兆华

少女变形记周仁满

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她刘春莲

谁扔的纸团袁桂利

呵,张良曲传靖

魏书生给学生增讲的课外文章赵忠福

清塘荷韵季羡林

硬朗朗的生命礼赞——《清塘荷韵》赏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沈永生

难忘那一年于郑庆

校门口的那棵老柳树郑春哲

请家长周毅

丑小鸭的"丑"与"美"陈蕊

心灵的成长人生的启示张蕊

入情入境入味的品尝孙红

以《最后一课》教学为例谈爱国教育刘宏业

《教师教学用书》应该如何用——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教学为例符礼科

《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板书教学崔悦

《社戏》中的"呐喊"程云花

孔子在乎得可爱沈永生

《马说》研讨练习题的变更建议史峰HtTp://

在探索中享受快乐王爱生

关于"三角板"操作讲解六例何树生

提升英语"话题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以EEC教材第9单元第2课为例的课例分析吴岩

大道至简妙得解——对一道中考试题的探究齐安德

对一道课本例题的质疑李祥燕

中考数学复习要点指导李成康

根据光学作图题特点进行物理中考复习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崔胜春

方案设计问题在中考中的命题特点及主要解法(上)韩丁

那个倾斜的易拉罐刘卫杰

漫画后的漫画臧玉霞

小孩子怀何伟

我与小凯关于情感问题的对话张雪梅

窗内窗外郑春哲

馒头与我的大学黄军英

爷爷的智慧——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的一些感悟王文治

体验知识发生的教学过程不能省王爱生,张文光

好的开始一定能成功一半吗——《浮力》教学案例许洁

『在洞庭一湖的『一字究竟作何解释徐宏寿

是"感人的亲情"还是"快乐和自得"——对《散步》主题的深思侯守斌,陈明

项羽自刎为哪般李小军

如何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段祖明

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张林德

2010年中考物理新题面面观刘桂英,崔胜春

新学期给新班主任的几点建议王旭红

一座弯弯的小石桥石铁权

求阴影面积的常用方法郭连元

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的几个策略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钱跃华

对教育领域几个经典修辞的理性思考赵惠,刘涛

如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设置情境施晓微

英语课堂上的关怀不可忽视严雪青,欧阳锡龙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与思考王冬梅

分析中考教学中的多答案考题郭丽华

中考物理信息给予题分析王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