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

时间:2023-06-22 09:38: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食堂安全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高校食堂 食品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0-0066-0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高校食堂提供给师生们的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关系到师生们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稳定,必要的管理措施可以保证师生的饮食安全。因此,把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来抓。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预防机制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符合食品质量的安全要求。食品安全管理涉及卫生管理和食品管理两个方面。

1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003年9月,海门某中学因交叉污染导致47人食物中毒;2004年7月,如东某中学食物中毒37人;2004年9月,启东某外国语学校食物中毒49人。这些血的教训说明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们高校食堂同样不能放松对食品的安全检查。所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堂经营准则。针对学校食堂的承包商也要公开、公正、严格招聘,针对相关的供货商也要谨慎筛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校食堂的安全性,避免学生食物中毒。

2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的安全管理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具备专门的食品经营种类,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处理以及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处的场地都必须保证清洁,坚决不允许跟有毒或是有害的物质、场地等接触。(2)生产食品所需的设施设备齐全,并且保证安全性。如生产食品所需的消毒用品、照明设施、通风设备等,还应该做好相应的防腐、防鼠、防虫等相应的措施。生产后的垃圾、废弃物处理措施和设备应该完善,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整个食品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业的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等,保证整个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4)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水也应该保证是符合标准的饮用水。(5)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标准进行生产。

3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高校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初,由分管校长牵头负责,组织学生处、卫生处、伙管会等各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对学校食堂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检查。尤其是食堂的整体卫生情况,各个工作环节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是否持证上岗,食品留样和食品留样记录是否完善,食品的安全预防对策是否齐全等。另外,相关的负责人必须每天对食堂食品做如下检查:

3.1 食品操作时间的卫生标准要求

食品生熟分开,切配生熟食品必须双刀,双砧板,双抹布,地面无积水,无油腻,无杂物,墙壁无污渍、吊灰,操作间必须无苍蝇,无蟑螂,无老鼠,成品和半成品的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3.2 对加工人员的检查要求

参与食品加工的相关人员需要参加每年的体检,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后才能开展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并定期对他们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培训,以及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进行培训。要求每个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3 食品制作或备制方面的要求

冷菜、熟菜间必须做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生熟工具严禁混用,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送入凉菜间。冷菜、熟食间必须安装紫外消毒灯进行消毒杀菌,从而有效地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4 高校食堂必须对所售食品进行留样,并严格做好记录工作;同时保留的时间要保证两天,留样率也要达到百分之百。

3.5 对食品所需添加剂的相关要求

对食品使用添加剂主要是为了让食品看起来更美味,有的时候也是为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需要。添加剂可以是天然的物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质。目前,我国已有的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条款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实现5策,即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严禁滥用,超标使用。

3.6 食品餐具的相关要求

如果是一次性餐具用过一次后就不可以再用,如果不是一次性餐具在使用前或是使用后都需要进行消除处理,用化学消毒法难以冲洗表面残留的消毒剂,所以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物理消毒法,即沸水煮或蒸气蒸,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10分钟以上。洗碗机消毒控制水温85℃,冲洗40秒以上即可。消毒后的餐具必须存储在专用保洁柜内,食堂对餐具和卫生洗消人员实现统一管理。

3.7 食品采购和储存的要求

食品采购必须符合《餐饮服务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向销售方进行索证索票,对于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物品一律不能采购,必须完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要求。

3.8 食堂食品加工区域的安全保卫要求

在进入食堂的加工间和食品存储间的人员必须是食堂的相关人员,避免他人进入食堂对食品的安全造成影响,为学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4 当前高校食堂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对策

第2篇

关键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防范

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很多高校食堂标准建设和后勤社会化服务成都不断的深入,但是很多高校食堂基础条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比较多。比如,食堂的设备比较老旧,食堂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监管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没有做好原材料抽检工作,甚至还有些高校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还会通过非正规的渠道进行伪劣产品的购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给食堂的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1]。此外,在进行食堂工作人员选择的时候,为了节省资金,选择的往往是那些文化程度比较低下,并且卫生意识比较差的临时工,这也直接导致了食堂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在新员工上岗前也没有做好岗位技能培训,这也直接导致了工作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安全意识较差,从而给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

二、高校食堂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我国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来开展食堂工作。为了确保师生食品安全,首先便必须进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来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身上,只有这样,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才可能真正的提高。其次,高校必须认识到做好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应急管理体系以及预防制度的建立,并根据新管理理念来开展相关的工作,只有这样高校食堂安全才有保证[2]。

(二)做好食堂食品供应链的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校后期服务管理也进行了改革,这也导致了很多高校食品供应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食堂承包商在购买原材料以及储存原材料方面都不够规范,这也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避免问题的出现,高校必须重视食品源头的管理,对原材料进货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必须严格的根据相关的标准进行,此外,对于容易出现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环节,必须做好把控工作,只有这样,食品的安全才有保证。

(三)进行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监督体系的健全

首先,高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聊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并保证其合理,从而确保在出现突发食品事故的时候,能够有效和及时的进行问题的解决,降低事故导致的危害。所以,高校不但需要认识到食品检测的重要性,还需要进行应急防安全的建立,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监管体系,将政府相关部门、食堂内部监督、师生监督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只有监管体系真正的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正常的开展。除了学校需要不定期的做好监督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食堂管理人员,还可以将校园网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校园网让师生了解食堂食品的安全情况,若是发现出现问题,必须马上督促食堂管理人员进行整改,从而保证食堂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并且,食堂还应该以身作则,主动公开食堂的食品情况和账目,让师生更好的了解食堂情况。此外,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应急制度的建立,及时的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食品的安全。

(四)重视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及整体素质的提高

高校食堂工作人员除了确保其本身的健康之外,还需要掌握食品营养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卫生知识。现在很多食品工作人员加工食品的时候,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感觉和经验进行,虽然有些高校已经进行了岗位操作制度的建立,但是在实际实施的时候,存在的问题却比较多[4]。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定期的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比如做好岗位操作标准以及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的培训,保证培训的有效性。确保通过培训能够让食堂工作人员了解自己岗位操作的相关要求,切实提高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从而保证高校食堂食品的安全。高校食堂还可以开展食堂文化和饮食文化方面的活动,切实提高食堂员工本身的主人翁意识,并且,还可以进行员工聘用制度的改善,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收入,尽量的减少员工之间的差异,做到一岗定人和以岗定薪,留住人才。最后,高校还应该进行食堂创新机制的建立,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实现高校餐饮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这样不但能够让师生对高校食堂真正的满意,还能够促进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更好的进行,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

三、结语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对于高校建设和师生生命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便要求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高校式样食品安全管理防范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不断的完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高校食品的安全,给高校发展更好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盛松林.浅析加强与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18(32):31.

[2]耿发家.论新体制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18(4):18-19.

第3篇

【关键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高校食堂的基础条件、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均得到了改善。但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技术、环境和消费观念等风险也使得高校食品安全风险加大。同时,原有的食品卫生安全理念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因此,正确审视目前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对于保证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和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校园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多数的高校后勤服务实行了社会化管理,高校食堂食品卫生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改革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自身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加工流程布局不合理,交叉感染的现象较为严重;食堂建筑布局不合理,消毒保洁等卫生设施较少;食品的库存不安全,食品采购缺乏完整索证备查;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意识淡薄,健康合格证的持有率低等。这表明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突出问题,一般表现为:

(一)高校食堂经营者过于注重利益的获取

在高校中,食堂一般采取的都是个人承包政策,将食堂的经营权限承包给个人或团体。这样一来,在食堂经营的过程中,承包者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地压缩成本,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管理混乱、卫生堪忧。由于监管困难,且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食堂承包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极少更新、添置设备和改善卫生条件。劳动法施行后,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一些食堂聘用文化层次较低、卫生意识淡薄的临时人员。由于员工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偏低,导致食堂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更换频繁。部分高校食堂新聘人员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效培训,甚至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

(二)食品安全监管流于形式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理念落后。缺少企业化管理的经验,缺乏对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细节引导,相关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管理松懈。部分高校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够细,没有层层落实到个人等问题,在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垃圾排放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

(三)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不健全

尤其在食物中毒高发的季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存在涉及人数多、发病快等特点,但由于很多高校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没有在事发前启动预警机制,事发后的应急机制很不到位,往往手忙脚乱,仓促应对,影响处置的效果。同时,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一些高校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教训等方面反思不够,不能有效地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机制的优化对策

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组织与制度,是高校解决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组织

为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身体健康,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进行逐级明确分工,并签署《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对各层组织的人员配置采取公布岗位标准、自愿报名、群众推荐、组织批准、竞聘上岗的方式。采购供应部、质量监控部、各食堂的经理必须具备2年以上饮食工作经验、丰富的食品安全知识以及商品流通基本常识,有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只有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才有了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学校饮食经营准入制度

学校食堂经营部门要建立餐饮经营准入制度。全面审核投资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投资能力、资质信誉以及道德素质。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健康状况并择优选定,坚决杜绝有其他不正之风发生。明确质量要求和处理处罚办法,严把卫生准入关。学校食堂在采购正常使用的主副食品时,必须要到合法的经营单位采购饮食物资。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对大宗饮食物资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零星饮食物资也要实行集中定点采购。选择的定点供货单位及采购品种应报学校后勤管理机构或饮食服务实体等有关部门备案。

2.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建设

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需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律至关重要。为提高全体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以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分为样本,制定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工作预案,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做到所有部门有制度、所有工序有规范、所有岗位有规定。

3.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素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食品生产人员除应健康状况合格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为使食品从业人员自觉达到食品卫生的良好水平,每年安排食堂全体员工培训,邀请食品卫生专家和卫生监督人员为从业人员讲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基本常识,从思想上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4.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自身监查管理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尤其在高校更为敏感。在制度上着重对各个工序间关连点的控制突出各个工序间关连点的制约关系。采用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的形式,分别与供应商、监控部、中心仓库、各伙食单位建立食品安全保障责任关联体系。对食品保管、领料、加工、销售各环节,明确责任和处理权限,列出高额的奖罚措施和责任追究程序,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认真履行验收程序,把制约机制落在实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措施,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构筑牢固防线。

参考文献:

[1]李怀,赵万里.中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及规制政策转变研究[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10(2).

[2]崔莹.浅谈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2).

[3]王晓丹,徐桂花.高校食品安全问题刍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2).

第4篇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农校对接”的开展及普及,对高效食堂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校食堂餐饮工作的特点出发,探讨了石河子大学食堂食品安全的特点,分析了“农校对接”开展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校对接”的有效解决途径,从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者、农产品生产基地、运输等角度阐述了开展“农校对接”的具体措施及存在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 ]农校对接;食品安全;高校食堂;农产品生产基地

[作者简介]文刚(1976-),男,四川射洪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几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毒大米、有毒猪肉、有毒蔬菜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每年中国消费者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1]。2008年,中国卫生部通报全国食物中毒起数总共为431例,其中,发生在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的共有226例,占52.44%[2]。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餐饮经营单位的生产过程中建立和实施一套科学、高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势在必行。高校食堂是餐饮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校食堂承担着2000万左右大学生的日常饮食和营养摄入的责任,由于高校就餐人员数量巨大,对食品的需求量大[3]。在当前中国食品安全整体态势严峻的格局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高校师生的健康,而且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有效保障高校食品安全,2009年11月,由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共同发起并实施了“农校对接”工作,探索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直销模式并进行了试点。

高校食堂实行“农校对接”,是将农产品种植基地与高校食堂直接对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引导学校从源头直接采购安全农副产品,高校食堂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实现点对点对接,不仅减少了高校农产品的采购环节,而且还可降低高校食堂的采购成本,建立起一种可追溯源头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4]。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校对接”实行农产品订单式生产,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有效保障高校师生食品安全。同时,“农校对接”还提升了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5]。此外,“农校对接”缩短了高校农产品采购中的中间流通环节,还可有效降低高校食堂食品价格[6],减轻高校师生经济负担,实现了农民、学生及学校的多方共赢。

一、实施农校对接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自2009年开始至今,“农校对接”在石河子大学已初具规模,在食堂管理方面,石河子大学制定了《石河子大学饮食管理服务中心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石河子大学饮食服务中心量化餐厅管理办法》、《石河子大学食品卫生管理员工作制度》、《石河子大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石河子大学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安全五常标准》,以促进大学食堂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饭菜质量。石河子大学现有9个餐厅,其中清真餐厅3个,就餐师生3万左右,在就餐师生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实施农校对接及提高餐饮服务质量,对石河子大学的后勤管理及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保障高校师生群体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也是建设安全校园、健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题中要义,实行“农校对接”有助于提高高校食品安全保障,节约采购成本和提高效率,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利国利民利师生的重要举措。石河子大学大力实施“农校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石河子大学学生食堂数量较多,每个学生食堂内又分成多家独立成本核算的档位,每个经营档对每日所需提供的蔬菜品种、规格、数量和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实施“农校对接”时形成了独有的特点。

(一)公平公正公开的采购程序

在实施农校对接之前,石河子大学采取了以下原料采购程序:校纪委后勤计划监督科公开招标确定供货商各餐厅报计划量上会审批采购部执行采购中心验收小组验收物流保管、配送,以上程序保证了原料采购过程上的公平公正公开,在采购的每一个环节上避免原料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和校内部、外部单位合作进行采购

“农校对接”实施后,石河子大学后勤集团一方面和校内部单位——农试场合作,从农试场农户手中采购蔬菜,另一方面与外部单位——主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3团军区生活基地合作采购西红柿、茄子等蔬菜,还和博尔通古菜农签订预订协议,让农户按学校要求种植莲花白、胡萝卜等菜品,由学校随行就市采购。通过订单式农业生产,指定品种、批量、期限等,确保农产品销售与质量,甚至到选什么种子、施什么肥、用什么药等都有明确的操作和用量规范,利用校内相关的信息化技术进行远程监控管理,从而达到从选种子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监控,确保食品安全。

(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扩大农产品直采规模

“农校对接”实施过程中,石河子大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采农产品的力度,通过和奇台县农村合作社订立协议,每年从农户手中采购奇台县山中黑土地中的土豆。

(四)校际联合,成立“农校对接”采购平台

“农校对接”实施过程中,石河子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疆内兄弟院校联合,共同组建了“农校对接”采购平台,通过扩大采购规模,实行集中优势采购,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五)建立鲜活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配送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直以来,农产品的高效配送是大批量鲜活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难题之一,也是“农校对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解决肉制品的高效配送问题,石河子大学和雨润集团、西部牧业等知名企业合作,从万头生猪示范基地和阿勒泰地区萨尔湖松乡牛羊基地牧民手中采购鲜活农产品。此外,石河子大学在现有基础上成立了肉食品加工配送部,鲜活农产品屠宰后直接进入肉食品加工车间进行加工配送,为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物流部采购多辆保鲜冷藏车进行配送,逐步建立起了与高校需求相适应的鲜活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配送体系,有效地保障了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实施农校对接存在的问题

(一)利益对接制度不完善

“农校对接”在中国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农校对接关系并不是很完善。大部分高校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仅仅只是买卖双方的关系,仅涉及到农产品的简单购销,很大程度上缺乏价格协商保护政策和优质高效种植技术服务。农户很难在“农校对接”销售环节上充分享受增值利润,这对“农校对接”实施的稳定性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二)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中国很多高校的餐饮服务,还是把降低成本作为首要采购目标,并没有足够重视“农校对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虽然政府部门对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都进行了相应的监管,但仍然缺乏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于高校自身而言,做到是很难的。农产品较为安全和理想的检测方法,就是落地检测,而对高校本身来说,这就将食品安全的全部压力转移到了学校,但高校并不是也缺乏较为专业的检测机构,这不仅加大了原料的运行成本,而且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

(三)供求关系存在“断链”

很多高校虽然在“农校对接”的合作过程中,摸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一周定一次菜的价格,采用多家多户供货等。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高校每年都有三个月的寒暑假期存在,而这三个月供求关系就发生了“断链”。高校食堂每年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极大,几万人的一个学校和一个小型乡镇的人数相当,要想做好高校的农产品供应工作,生产企业和种植户就必须大力投入。然而,所有的农产品均具有相应的生长周期,并且寒暑假,尤其是暑假是很多农产品成熟的旺季,如果生产供应中断了两个月,这对于农业生产企业来说,其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而这两个月农产品供应的“断链”,是“农校对接”过程中很难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而且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四)订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石河子大学“农校对接”实施之初,为追求规模效益,农产品种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品种较为单一,只提供部分大众菜等菜品的供应,仅仅能够解决石河子大学食堂部分蔬菜原材料的供应。而且,新疆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农产品种植基地生产的蔬菜质量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再者,由于高校师生就餐行为不固定,致使食堂在选择蔬菜品种时比较随机,数量也要视当日就餐情况决定次日采购数量,尤其是周末学校食堂学生就餐较少,且就餐数量多少无明显的规律,从而导致无法提前三天下达蔬菜订单,因此起初所设想的“农校对接”订单批量生产,短期实现较为困难,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摸索过程,迫切需要建立起安全、稳定、长期的农产品基地和高效的规模化物流配送体系。

(五)“农校对接”实施过程中的运输问题

石河子大学“农校对接”选择的农产品基地距离各校区较远,必须提前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发送订单,才能保障农产品按时送到。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运输距离较远,致使农产品运输成本比内地高校高出许多。如石河子大学食堂采购的大米是来自伊宁市的天然优质大米,伊宁市距离石河子市560公里,往返1120公里,运输成本明显高于内地其他高校。

三、进一步高效推进农校对接的对策

(一)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高校食堂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高校后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模式,用学生食堂规模化、集约化的采购信息引导农民订单式生产,积极推进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建设畜禽蛋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水产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全面推行无公害化生产。围绕规模化、良种化、品牌化,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满足高校食堂日益增长的加工原料需求。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可以考虑采取股份制的模式,高校以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参与农业基地的管理和生产,高校按出资比例享有决策权、收益权、分配权,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主动做大做强品牌,为参与市场竞争打好基础。

(二)组建农产品配送市场

组建专供大专院校的农产品配送市场,设立农产品平价直销点,作为蔬菜生产基地货源的重要补充,联合供应高校食堂日常需要的所有蔬菜品种,避免高校自己去市场采购各类蔬菜。这使得石河子大学对接订单一谈即成,每天通过信息化系统发送订单,次日一早由距离大学各校区较近的基地平价直销点直接发货,食堂便可于当天清晨收到新鲜蔬菜,既解决了蔬菜生产基地品种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运输不便等问题,进而保障了“农校对接”工作的开展,最终形成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一级批发市场、专供大专院校农产品配送市场及大专院校后勤采购中心为核心的“农校对接”农产品供应链。

(三)建立农校信息交流平台

参照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校对接”信息化网络、数字化信息交流平台,平台中建立高校食品需求信息及农业种植基地信息的数据库,针对高校食堂实际需求和库存情况等数据信息进行采购管理,对高校食品采购、物流管理全部在网上开展,使高校和基地基于统一的网络共享农产品供求信息,实现“农校对接”的高效管理。

(四)成立主副食品集中加工中心

高校食堂由于就餐人数多,就餐人群就餐习惯差别大,因此,在农产品采购环节中存在数量大、品种多、规格多、要求多等特点,若将这些问题直接交给供应商,往往只能满足部分要求,根据以往经验,运作效果也不尽理想。可考虑成立由学校直接参与、多方支持、不以盈利的“石河子大学主副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将“农校对接”采购的原材料变为半成品,成为石河子大学各个食堂的中心厨房,“加工中心”中各项食品的加工按统一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如此,不仅可以提高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效保障食品安全,还可减少各食堂的用工,减少浪费,彻底解决在“农接”中产生的瓶颈,夯实学校食品安全的基石。

(五)加强高校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

加强与疆内兄弟院校伙食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制定适合高校伙食需要、具有新疆区域特色的原料加工标准、成品配料标准、食品加工流程及其标准等各项技术指标,统一切配标准,统一配料标准,统一加工流程,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操作性强、切合实际、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金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田间考察——基于济南市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的实证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华红娟,鄢涛,曹飞.高校食堂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高校食堂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9-93.

[3]解成威,王姗姗,杨方.基于农校对接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1):89-91.

[4]曹瀚,季海亮,刘谨谨,汤伟,周洁.解析“农校对接”[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8):42-44.

[5]童国尧,叶智校.“农校对接”直销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校后勤研究,2013,(5):6-8.

第5篇

关键词:高校;食堂半社会化;改革模式;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315-04

一、国内外高校食堂现状

德国开设大学生后勤服务中心,该中心开办数百个学生食堂,学生食堂不仅可无偿使用食堂的建筑物,无需缴纳水、电、采暖等费用,还可得到州政府的补贴,学生食堂由大学生后勤服务中心连锁经营,其原料的采购a、运输、配餐的标准、质量与服务规范、人员配备等均由中心饮食服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学生食堂设有学生品尝员、民意调查员,除定期向食堂管理者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外,还将经营情况向学生公布。英国的高校食堂在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后,现食堂管理方式主要采用自行管理,部分餐厅与咖啡厅通过社会引进的方式进行经营[1]。英国高校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凡是学生会进行餐饮服务经营的,在水、电以及管理费用等均给予一定减免,并规定参与服务的人员必须为学生,该形式为在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勤工助学提供了便捷途径。

根据学者对国内高校食堂的研究,在食堂社会化改革方面,刘素梅提出“契约运行模式”,即由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代表高校作为甲方与社会上具备法人资格的乙方通过契约形成合作关系共同经营管理高校食堂(刘素梅,2010);王强提出加强高校食堂改革,完善制度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并参与食堂管理的改革模式(王强、王利梅,2009);在食堂服务评价方面,张硕提出应用模糊数学进行高校食堂服务评判,避免了在主观评判中很多的人为因素,为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和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张硕,2007);邵羽春提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培养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质,为高校师生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邵羽春,2010);食堂文化建设方面,王燕提出,要努力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寓教于乐,营造教育人的就餐高雅环境。师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放松心情地就餐、交流、聚会、开展活动,他们不仅汲取着食物营养,同时也汲取着精神营养,达到消费的是食品,享受的是文明和美感(王燕,2007)。

二、高校食堂现有模式利弊分析

1.社会化运营模式分析。社会化经营模式也称契约运行模式,由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代表高校,与社会上具备法人资格的餐饮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共同经营高校食堂所形成的运行模式。契约运行模式的特点是学校以现有的场地和厨房设备资产作为投入,对运营方实施监督管理。企业以部分流动资金、人员和技术为投入,按照约定的菜肴食品价格、服务以及卫生安全管理方式,进行高校食堂的日常经营管理,并由此获取回报。另一种模式为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由企业自行建造食堂并投入设备设施及人员等,建成后由企业独立经营管理并获取回报的方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将食堂日常经营管理交给了企业,摆脱了负担,由于企业参与了高校食堂的经营管理,使服务与菜肴食品质量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提升[2]。

由于社会化经营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高校食堂的公益属性和微利化经营特征与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方面[3],如企业实行契约经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高校食堂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其次是不少商家以变相方式提高菜肴食品价格,如采购低价原料、减少饭菜数量等[4]。第三是卫生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于菜肴食品安全、燃气和设备使用安全方面重视程度不足。第四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服务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成为高校食堂社会化的重大阻碍。

2.校内企业运营模式分析。校内企业经营模式是由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代表学校,与校内企业形成契约合作关系,由校内企业独立进行食堂运营管理。与社会化经营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法人是校内指定的在编职员,董事会由学校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组成。

校内企业管理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物价上涨时,校内企业可以顺利申请补贴维持菜价稳定,设备设施能按照计划进行维修和更换,故菜肴食品价格、食品安全相对比较稳定,但由于后勤监管部门与校内企业常因管理职责范围不清晰,出现问题时容易相互推诿。

3.高校自主运营模式分析。高校自主经营由于管理者多是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对食堂进行管理,管理者多为学校在编人员,故在菜肴食品价格、卫生等方面相对较为稳定。但多数食堂管理者观念落后,在采购环节中饱私囊,在运输、贮存和销售等环节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低以及菜肴食品质量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长期困扰着现行管理模式。另食堂管理责任重大、事务繁多,管理者责、权、利不清晰也是进行现有模式改革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各类食堂运营模式多年实践及利弊分析,不论哪一种运营模式,都存在与现行政策和高校改革初衷相矛盾之处或相关问题,如社会化运营存在契约商利润的最大化与食堂公益属性矛盾,校内企业经营存在多头管理及职权不明确,自主运营模式又存在改革前期的工作效率低下、食堂菜肴质量不高但价格高矛盾等。要改变目前现状,还需在现有改革成果上分析现有问题,深入研究,以适应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三、高校食堂半社会化运营模式分析

(一)半社会化运营模式分析

高校食堂的半社会化运营模式以高校后勤为代表,通过招标与资质评估,与具有法人资格的餐饮业经营者签订合作协议,对高校食堂实行共同经营。该模式以食堂社会化合作条件为基础实施,与完全社会化经营不同之处在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参与了该模式的部分监督与管理工作。该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负责进行食堂的日常经营管理,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监督、协商与控制工作。双方各司其责,并通过共同管理,实现高校食堂菜肴食品的安全卫生、价格合理、设备设施安全得以保障,师生就餐满意度高的半社会化运营管理模式。

(二)半社会化运营模式实施步骤

1.半社会化运营高校后勤部门与企业工作的职责划分。高校食堂半社会化运营,后勤部门与企业双方职责成为该运营模式重要内容之一,职责不清,则该运行方式无从谈起。该模式的分工主要确定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生产经营者须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及食堂运营责任,二是作为学校代表的后勤部门监督管理者角色,对其经营的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如菜肴食品卫生、价格及品质、菜肴种类及创新、食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等。为此,后勤部门作为技术指导者和监督管理者,在该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理应高于实际经营管理部门,才可对食堂日常运行制订监督指导方案并予以实施,契约商与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职责(如表1所示)。

2.半社会化运营要约及相关事宜。(1)安全事故责任。安全责任事件主要是指在合同期限内发生的安全事件,包括因原料不符合食用要求、原料在存储、加工、销售等过程中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燃气及设备设施安全事件,此类事件主要包括设备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人员受伤、检查不彻底引发的燃气泄漏等事件,学校食堂应与契约商商定安全事件的责任及赔偿措施,确定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并制定相应的责任事故赔偿金制度。(2)菜肴食品种类及创新。规定每餐供应菜肴的种类、数量及价格。契约商按规定应公布的菜肴价格包括素菜类、荤菜类、荤素搭配菜肴、套餐、煲仔饭、汤菜、小炒、卤肉等。(3)合同期限。规定后勤部门与企业合同年限,并规定在合同期间内双方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及未履行职责应承担的责任,并以此为合同续签的参考。(4)其他内容。约定每月应缴纳的费用,如约定的管理费(含设备折旧、维护费用)、每月所产生的水电费,物价上涨时为维持食堂菜肴食品价格所应补贴的费用等。

后勤管理部门与企业以上述约定内容为基础,并不断进行调整、反馈和实施,进一步优化该运行模式,并逐步将该模式推向成熟和稳定。

(三)半社会化运营评价指标

1.就餐满意度调查。在运营期间内,每一年度进行该运营模式的满意度调查,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在该食堂就餐的师生,设定相关调查内容,如菜肴食品种类、制作水平、菜肴价格、卫生状况、服务态度等,以此为评价该运营模式的合格标准之一。

2.网上评价。在校园网内设定评价标准,进行网络调查,并以此为评价该模式标准。

3.管理部门座谈会调查。由后勤管理部门组织餐饮方面专家、学生会、教师代表、工会代表等群体进行座谈交流,开展相关就餐满意度讨论。

4.合同的续签。根据学生及相关人员满意率调查结果,每一年度对该运营模式进行总体评价,以此确定是否签订下一年度合约。

四、半社会化运营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半社会化运营可能产生的问题

1.契约商经营利润最大化与食堂公益经营的矛盾。企业经营食堂目的一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食堂面对的主要是学生群体,如菜肴食品超出其消费能力,则失去了高校食堂的公益属性。

2.菜肴食品的创新,菜肴出品质量检测标准。菜肴质量决定消费群体满意度,无法保障菜肴质量则其他标准无法进行,故菜肴质量是决定高校食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安全卫生管理。食品安全是高校食堂的“生命线”,工作人员在原料检测、验收、原料加工、菜肴烹制等过程如有不慎,则易产生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使菜肴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进而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燃气及设备设施安全方面,制定相关制度措施进行管理与控制,如设备关键点检查与控制、严格按照燃气设备操作程序进行日常操作等。

4.高校食堂的文化建设。进行高校食堂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食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半社会化运营模式下,建立成熟的高校食堂的文化,对于留人用人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解决策略

1.严格控制食堂菜肴食品价格,杜绝随意涨价和变相涨价现象。强调食堂公益属性并以此为合作基础条件与契约商签订食堂半社会化运营合同。根据经营者菜肴食品质量、服务等满意度,给予适当减免管理费用,物价上涨时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各食堂契约商在菜肴种类、质量、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创造学校、契约商和师生方的共赢局面。

2.加强在半社会运营下的食堂安全管理。由校方牵头,导入ISO2200和HACCP(分析危害关键控制点)标准,实行对各食堂卫生安全方面进行卫生管理,实现菜肴食品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监控。在采购方面,为避免契约所商所采购价低质差原料,学校应对契约商所采购的原料实行感观、物理及化学检测制度,对各类原料及半成品在检测中出现超标现象的,应予以杜绝使用。每餐、次实行菜肴食品留样备检制度,以方便在出现问题时了解食物的来龙去脉[5]。严格控制储物冰箱、雪柜温度,对于所储存的各类生熟原料出现问题时应杜绝使用。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方面,执行严格的设备设施点检制度,应规定日常必须检查的关键部位(如下页表2所示),对于设备设施内部不容易查看到的地方应实行定期维修,保证厨房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

3.高校食堂文化建设。高校食堂文化是指食堂全体人员应具有的核心思想理念特征,食堂进行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使全体人员认可这一理念,并强调在思想及行为准则的一致性,共同创造出被认可和接受的价值理念。要实现这一目标,改变人员价值理念,一方面,食堂管理者必须建立符合食堂自身发展的行为准则,食堂的行为准则外在表现为在为师生服务方面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内在方面表现为同事之间处事标准及原则,该标准建立后,应定期组织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并建立相关的奖惩措施,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并适时淘汰一部分不适合该标准要求的人员,使食堂文化建设进入正常轨道,使所有人员在既定的行为标准下工作。另一方面,食堂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长期的培养方可形成。第三,食堂管理者必须是高校食堂文化的倡导者,高校后勤部门应积极鼓励契约商进行食堂文化建设,积极了解员工需求,通过学习和激励,使员工普遍接受属于高校自身的价值理念,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奉行相关行为准则。卓越的高校食堂文化可以激励每一位员工,从而使他们备受尊重和重视,以此产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作用。

高校食堂半社会化运营模式是在现有食堂社会化改革基础上,进行相关矛盾及问题研究,变革对合作方的监督管理方式以及完善相关规定,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契约商达成一致协议,实现契约商按合同进行食堂人员、岗位技术、食品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运营管理。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为契约商提供完善设备设施及场地,建立信息平台并进行控制,及时掌握学生对食堂菜肴食品价格、服务及管理等信息,实现高校后勤部门、契约商及在校师生等三方面的共赢,以适应高校食堂半社会化改革发展模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曾祥龙.从英国、德国大学饭堂看中国高校食堂社会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118-119.

[2] 刘素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下的食堂管理模式初探[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12):61-63.

[3] 罗红.高校食堂科学发展路径初探(社会化问题)[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3):114-116.

第6篇

【关键词】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51-01

一、校园中毒事件频发的原因

从多起校园食物中毒事件中归结出二大主因导致当前校园食物中毒事件高发频发。

一是餐饮企业准入门槛低导致行业整体素质不高。上世纪90年代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社会餐饮企业可通过招标、承包等形式进入学校食堂,但对社会餐饮企业的准入标准却并无国家层而上的统一规定。根据现行规定,企业只要具有餐饮经营资质即可进入学校经营,对餐饮企业的诚信经营、不良记录等均没有考察评审,这就导致部分学校食堂引进的社会餐饮企业良莠不齐。

其次,校园食堂“以包代管”难以有效监管。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学校作为校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学校在对外承包食堂时只对企业承包经营权,食堂管理权由学校负责。部分学校将食堂转包给个人管理,个人再转包现象目前都不同程度存在。许多学校食堂承包方并不都具有食堂承包资质,学校食堂无证经营现象严重。在学校管理缺位的情况下,餐饮企业出于成本考虑,易出现采购不合格原材料,在餐饮具消毒、工作人员健康培训等关键环节偷工减料等违规行为。

再次,原材料采购源头把控不严,监管流于形式。校园食品安全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原材料采购源头控制,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食堂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并未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台账管理制度,采购没有正规检验单、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原材料,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也难以落到实处。学校食堂采购的食品来源不明,食堂采购的进货渠道无法追溯,大多数学校食堂进货账目由承包人掌握,因涉及学校和食堂承包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部分地区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对食堂的卫生监管也流于形式。

二、校园中毒事件的归责

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如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责任(义务),人民法院有责任(义务)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等。狭义的法律责任,专指行为人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定后果。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如道德责任、纪律责任等不同,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定性;是与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事实相联系的,具有条件性;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根据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法律责任等类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行为、心理状态、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等方而。而归责是对法律责任的归结。法律责任的归结是一个复杂的责任判断过程,判断、确认、追究以及免除责任时必须依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这就是归责原则。它是法律责任制度的核心问题。根据各国立法现实状况,一般采取的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为法律制裁。根据法律责任的类型划分,法律制裁也相应地分为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等方式。教育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主要包括与教育行政有关的法律责任、与学校管理有关的法律责任、与学生有关的法律责任、与教师有关的法律责任、与社会有关的法律责任和与其他方而有关的法律责任等。上述案例主要讨论了与义务教育有关的法律责任和与未成年人保护有关的法律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内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或死亡的各类事故。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采取“过错责任原则”。学校、学生及其监护人、其他当事人都可能成为学校伤害事故的责任主体。

三、预防校园中毒事件的措施

(一)积极主动开展自查

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全而开展食堂食品安全白查。各类学校重点白查食堂是否获得餐饮许可,管理制度是否落实,人员健康管理是否到位,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规范,清洗消毒是否符合规定。

(二)严控食品风险

保障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是提高当前校园食品安全水平的关键所在。大宗原材料采购、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餐饮具消毒等关键环节必须由学校把关,校方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能因为经营权的转移而转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三)加大监督检查

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建立校园食品安全行业协会组织,加强校园餐饮企业行业自律。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组成检查组,对各类学校食堂尤其是中小学和托幼机构食堂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违反规定没有认真开展白查,且发生食物中毒,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一律吊销其餐饮服务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布。要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卫的检查,严防发生投毒事件

(四)加大惩治力度

必须制定出台校园食品安全事故惩罚机制和措施,一旦发生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严肃追究食堂承包者和学校后勤部门与主管校长事故责任。

防止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重在预防。预防要从保障设施安全、重点排查隐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度,救治及时、形成合力方而入手。学生伤害事故的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而的努力,共同保证师生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惠志祥,对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J].冲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

[2]张玉霞,学校食堂实行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

[3]黄润生,刘凤勤学校集体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其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4)

第7篇

【关键词】营养餐;标准化食堂;经营管理目标;高校食堂基础管理

一、高校食堂推广营养餐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然而其承受的学习压力也日益增大,故高校食堂必须高度重视对在高校的大学生的营养餐的推广。即使我国的营养学家门早已意识到对学生们推广营养餐的重要性,然而他们更关心中、小学生们的营养需求,而常常忽视了我国在校大学生对营养的渴望,因此,他们很少有人对高校的营养餐有过多的了解与认识,这也导致了有关部门对高校食堂营养餐推广的忽视。实际上,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仅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更是取决于大学生餐饮的营养与健康。

二、高校标准化食堂的建设

标准化食堂是具有统一规定的食堂基础设施、食堂基础管理及食堂管理人员基础配置而建设起的食堂。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发展,我国高校的食堂越办越好,越办越强,无论是从食堂的卫生状况,还是从食物的多样性与营养程度,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通过不懈的改革,如今的高校食堂不但场地大,而且取餐窗口多,空调,电扇等设施也越加完善起来。这些改革的良好结果为我国高校食堂标准化的事业埋下了伏笔,大力的推进了标准化食堂的建设工作。

三、高校食堂应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目标

高校的食堂是为了提供学生便捷的餐饮服务而建设的,具有一定的福利性。高校食堂的经营管理者要做到以丰补欠,实现收支平衡,争取略有节余。经营管理者不仅要有经济开销的计划打算,还应定出各月份即短期的经营目标,即分解目标,精打细算,节源开流,月清月结,适时调整,以盈补亏。由于为了给予学生一定的餐饮福利,高校食堂的餐饮利润自然很低,但只要精心管理,依然可以别有一番天地。由于高校的食堂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寒暑假的餐饮状况自然是及其冷淡的,所以,最终的盈利不应该以每月的收入来计算,而是应该以全年的利润来考虑。

四、加强高校食堂基础管理

伙食管理的工作要抓好必须要强化基础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完整的规章制度。利用伙食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实行会计工作电算化,取消手工记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每个学生食堂配备一名核算员,每天对本食堂的营业情况进行如实核算,并于次日上午报饮食中心和后勤处的管理人员。

加强对采购工作的管理,制定一系列严格的采购制度,不允许食堂等下属单位私自采购物品。外出采购实行双人制,采购人员必须在采购结算时填写采购登记表,大批采购由采购组提出采购计划报上级批准,米、面、油、猪肉等大批主副食品采取先吃后付钱的办法,一旦不合要求立即退货并追究损失。

【参考文献】

[1]庄少明.加强高校外包食堂的监管和规范探索[J].经济师,2009(12).

[2]彭慧文.对高校食堂经营现状的理论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3]弋福林.浅议新形势下的高校食堂成本管理[J].经济师,2008(12).

[4]余耀森.西部地市高校食堂经营效益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9(24).

[5]范叶青.高校后勤社会化下食堂管理的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2).

[6]白亚丽.高校后勤餐饮定价策略探析[J].中国市场,2005(50).

[7]潘忠.浅谈财务预算管理在高校食堂的运用[J].事业财会,2007(01).

[8]付忠玉,张丰,朱杰,陈艳飞,范骁.对高校食堂管理的思考[J].河北企业,2009(09).

[9]林永庆.浅谈高校食堂核心管理体系与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0(22).

[10]朱甜甜,徐印州.广东高校食堂饭菜涨价的原因分析[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8(05).

[11]卢子相.高校餐饮卫生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09(24).

[12]武绍军.HACCP体系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实际运用[J].考试周刊,2011(58).

[13]王华,杜刚.HACCP体系在高校学生食堂中的建立和应用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09(12).

[14]赵相华,李春启.近期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北京高校食堂应对措施的建议[J].高校后勤研究,2009(04).

[15]林建亚.高校后勤饮食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2).

[16]张登沥.应用HACCP体系构筑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防线[J].经济师,2004(08).

[17]张晓辉,王启军,罗天威,张绮琦.广东省高校食品安全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

[18]潘毓军.加强高校食堂管理 防止食源性中毒[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

[19]王富刚.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04).

[20]张威,李桂霞.应用HACCP体系确保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

作者简介:吴宏杰(1992.02―),男,汉族,上海人,上海电机学院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工业私伺服机器人用永磁同步电动机转距脉动的抑制设计,双稳态永磁继电器驱动电路优化设计。

董玉龙(1992.10―),男,汉族,安徽人,上海电机学院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风光互补节能装置、自动控制、电路板维修工艺。

张跃辉(1982.08―),男,硕士,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8篇

1加大食堂硬件投入

1.1加强食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食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用于安全防范的专门技术。前几年,这项技术因其投入与防范效果性价比不高,高校普遍没有重视。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师生员工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一些矛盾愈加尖锐,怀仇或精神不正常者快速增长,食品已经成为这些人发泄目标之一。2013年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杀人案就是一例。另外,高校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外来人员的进出,防止或社会不法分子破坏食品安全也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食品安全的防范,通过增加人力,加强值班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运用安全技防手段维护高校食品卫生安全,已经成为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防范工作的必然要求。1.2建立统一的原材料加工基地原材料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源头。高校食堂需用的原材料数量大,品种多,渠道五花八门,保障原材料的安全仅仅靠供应商的诚信和进料的抽查是不够的。特别是实行抽查制度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安全漏洞。2012年某高校错把工业盐当食用盐食用,追其原因就是当批盐没有检查,但是前后两批都有检查情况发生。在品种多、渠道多的情况下,每批次、每件原料都检查是不可能的,效率也不高。因此,原材料加工基地的建立,可使原材料从加工基地到高校食堂后直接进行菜肴的加工制作,减少粗加工及流通环节,不但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源头食品的安全。当然建立规模较大的原材料加工基地需要资金和场地支持,单凭某个高校不可能完成,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高校后勤协会等的积极推动,使得建立全市范围的原材料加工基地成为可能,高校食堂的管理模式也将被改变。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1完善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切实完善从采购至出售的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逐步完善高校食堂HACCP系统(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简称)及ISO22000体系,建立和夯实“四方监管与四方管理”责任体系,对食堂操作的关键部位进行视频监控,实行食品安全信誉公示制度、设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可能引起食堂卫生安全问题的各个关键点进行控制,实时监控[1]。2.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责任网络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落实,建立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及安全责任网络,落实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通过自查、抽查与巡查,及时发现隐患,明确每名员工的责任和任务,如果出现问题,责任到人,要用制度管理,而非人情管理。

3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3.1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食堂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是否具备食堂操作的基本技能,管理人员是否具有专业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尤其是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注重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食堂各岗位应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使员工明确高校餐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2]。同时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在工作及服务过程中提倡微笑服务,对所有师生一视同仁,身体和语言协调一致,积极、主动为师生服务,让师生感受到尊重,充分体现热情、亲情和乡情,营造家的氛围。3.2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目前,食堂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新进员工年龄偏低,为食堂管理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要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人文关怀,生活关怀,建立更加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竞争体制,凝聚人心,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4加强监督管理和宣传工作

4.1全方位、全程监督学校要定期对食堂卫生、食品操作流程等进行检查,并联合食药监局等政府部门进行监督检查。食堂管理方要加大自查力度,监管与自我管理相结合,更加重视自我的管理。同时,邀请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其中,成立学校餐饮管理委员会、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等组织,这样一来,既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对食堂工作进行监督,也可以让师生体验式管理,深入食堂一线,了解食堂的管理和运行,有针对性地对食堂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学校与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畅通沟通渠道,缓和食堂与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从而更好地促进食堂的管理工作[3]。4.2加强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首先,要经常对食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在不同的场合,不同地点都要有目的地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其次,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要创造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氛围,保证食品安全;最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不仅涉及食堂管理和运行的所有人员,还涉及所有师生员工,需要全体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齐会岩 刘晓婷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后勤保障处

第9篇

Abstract: With the rear service socialization reform, college canteen service outsourc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logistics socializ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urden of school, bring remark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o meet the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dining needs, but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it also has many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supervis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anteen service outsourcing supervisory system is the key to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canteen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高校食堂;服务外包;监管体系

Key words: college canteen;service outsourcing;supervis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41-03

0 引言

在以“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新一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绝大多数高校已平稳完成了后勤服务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的规范分离。本文从食堂服务外包的含义、食堂服务外包的意义以及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食堂服务外包管理为例就如何建立健全对高校食堂服务外包企业的监管体系进行浅析。

1 食堂服务外包的概述

1.1 食堂服务外包的含义 所谓外包(Outsourcing),在英文是“Outside Resource Using”的缩写,其直译为“外部资源利用”,是指企业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业务运作方式[2]。

就高校食堂而言,服务外包是指高校后勤根据自身实际,以合约形式将后勤食堂服务中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运营,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并增强高校后勤食堂实体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1.2 食堂服务外包的的意义

1.2.1 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通过服务外包,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强化竞争机制,促进优胜劣汰,逐步减少高校自办后勤市场份额,实现从以“自办后勤”为主向“选后勤、管后勤”为主的转变。

1.2.2 形成合力、实现企业、学校、师生共赢 高校后勤食堂合理评估食堂服务项目、结构中的不足,通过建立外包合作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一条新的供应链管理,有效地将合作双方各自拥有的优质资源、专业人才和管理能力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倍增实力,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双赢[3]。

1.2.3 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了平安校园的创建

通过食堂服务外包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社会优质服务引入校内,提升服务水准,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满足不同层次就餐需求,从而促进了和谐、稳定校园环境。

2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食堂服务外包监管体系浅谈

2.1 学院食堂经营模式的选择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先后进行了职工承包经营、外包加自主经营等方式的尝试,无论是采取哪一种方式,都给学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但是以上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弊端。为此,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了新型的校企合作经营模式,大大提高了学校食堂的服务内涵、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推动食堂经营社会化,餐饮服务品牌化,日常管理规范化,卫生监督制度化,饭菜价格大众化,品种搭配科学化[4]。

2.2 建立健全食堂服务外包监管体系

2.2.1 建立健全社会餐饮企业引入机制(企业准入管理程序) ①建立健全资格预审查制度,主要是对参与竞争企业的资格进行审查,以便剔除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业,降低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风险。②在校园网上公开招标信息,根据学院所处市场环境(区域性、唯一性)和食堂服务外包特点,具体确定参与社会企业的竞标审查门槛(标准)。③学院成立以学院分管后勤领导为组长的招标小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对投标的社会餐饮企业经营的大学食堂进行调研分析,听取同行对该公司的相关意见。其次对各投标方的资信条件、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最后根据招标文件的评标办法确定中标企业。

2.2.2 完善社会餐饮企业退出机制 学院后勤监管部门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餐饮企业承包经营高校食堂管理的意见》(苏教安[2011]11号),结合本院食堂管理模式,制订和完善食堂服务外包企业退出制度,规范服务外包企业退出程序。

2.2.3 建立健全保证金机制 食堂外包企业在与学院后勤签订合同时,予以缴纳规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作为该企业实施合同条款内容的服务质量信誉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制度的建立有效制约外包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行为,督促外包企业工作人员自觉提供优质服务的效果。

2.2.4 构建政府主管部门、学院、后总、监管部门四级安全管理机制 ①为加强食品安全,学院后勤主动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对餐饮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体检、培训,提升监管水平。②成立学院食品安全小组。学院卫生安全检查小组每学期不定时对学院师生食堂进行安全检查;同时,为明确责任,细化管理,学院与后勤服务总公司签订安全责任状。③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服务质量监督办公室。后勤办公室为主的服务质量监督办公室,每月不定时对师生食堂进行全方位安全监督,提出意见,确保师生食堂服务“价不涨、质不变”;同时按照学院要求,后勤服务总公司与食品监督职能部门生活服务中心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责任,细化管理。④食品卫生安全职能监督部门。职能监督部门与师生食堂餐厅负责人签字安全责任状明确责任,细化管理;配有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员,每天早上做好各餐厅原材料的验收,确保原材料新鲜卫生,同时做好原材料的登记、索证、肉类有效检疫证明登记工作;在食堂生产加工过程中,监督员进行安全巡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

2.2.5 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安全意识 ①食堂采用现场管理—“6T实务”。为提高师生食堂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师生食堂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与推行餐饮现场卓越管理规范(简称“6T实务”)相结合的“双轮驱动”长效机制,坚持从源头防范、过程控制着手,切实通过监管模式的转变,理清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和餐饮企业的责任,实现了餐饮单位环境整洁、卫生清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操作规范,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促进了企业加强自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使餐饮企业管理水平呈螺旋式上升。②制定食堂经理6T管理手册。提升餐厅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餐厅经理责任,加强食堂经理对食堂食品卫生的监督,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推进食堂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③着力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员工多层次培训机制。制订《员工培训制度》,开展员工岗前培训,强化员工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和服务理念;组织餐厅经理到兄弟院校食堂考察学习,提高餐厅经理管理水平[5]。④做好台账管理工作,规范台账记录。在各餐厅实行“6T”岗位制度,岗位责任人每天每餐专人做好餐具消毒记录、饭菜留样记录、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剩菜剩饭加热记录、紫外线消毒记录、饭菜质量抽样记录等食品安全方面的台账,进行检查、备档,做到有档可查,有据可寻,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2.2.6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督 ①完善操作流程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根据高校饮食服务相关规定及国家、省市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政策法规,先后制定了食品采购、储存、保管、领用到食品加工、留样、出售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同时将制度上墙,使师生食堂管理日趋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②建立周例会卫生互查制度。根据师生食堂实际情况制定周例会餐厅经理卫生安全互查制度。通过卫生安全互查,加强食堂经理之间交流,相互督促、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高了师生食堂饮食安全系数。③建立经理日巡查制度。根据师生食堂实际情况制定餐厅经理日巡查制度,餐厅日巡查主要由一名餐厅经理和一名中心监管部门成员,每天对食堂操作流程进行全天候检查。通过日巡查提高了各餐厅经理管理水平,增强了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师生饮食安全。④严格执行《生活服务中心奖惩条例》。为推进食堂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生产,规范化服务;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完善公司制度,结合本院师生食堂实际情况制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生活服务中心奖惩条例》。

2.2.7 明确食堂投入主体,坚持食堂服务公益性 引进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必须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满足社会企业的营利性,又要符合教育规律实现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在引进食堂服务外包过程中,学院、后勤、企业明确责任,合理分担投入,坚持食堂服务公益性[6]。

①实行“交钥匙”工程。食堂主要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购置、房屋建筑年度维修均由于学院负责,中标餐饮企业只需易耗品和日常流动资金投入即可营业。②建立价格平抑基金。学院为保证饭菜价格稳定,解决因市场伙食物资持续上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对食堂饭菜价格的影响,学院设立价格平抑基金,每年度根据食堂营业额、物价等因素给予补贴。③平价水、电、气政策,学院根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委[2007]2463号)文件,对食堂用电、用水、用气统一按居民类价格标准进行收取。④制定《大伙饭菜价格执行标准》,强化食堂内部管理。对各食堂原材料进行电子台账管理汇总,对伙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每家食堂的毛利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确保饭菜品质价相符。

2.2.8 完善量化考核机制,搭建良性竞争平台 ①采取“6T”考核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进一步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强化员工安全责任意识,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结合“6T管理”建立6T考核奖励机制,做好月月有奖励,提高师生食堂服务质量。②建立年度考核机制,优胜劣汰。为加强食堂经营管理,促进师生食堂经营、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食堂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建立起以伙食管理委员会考核为主,学院卫生安全小组、后勤、职能监督部门参与的考核机制。

3 总结

高等院校食堂社会化运作、管理、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更要立足于为师生服务,保障供应,维护校园稳定;既要考虑经营者的利益,更要兼顾广大师生的利益。文章就高校食堂服务服务外包分析,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后勤食堂服务外包监管体系的简述,为我国高校食堂监管如何健全服务外包监管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肖竟章.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后勤实体职工思想工作[J].中国市场,2006(40):42-43.

[2]祝招玲.马云驰.论酒店管理中餐饮外包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50-51.

[3]马祥甸,徐燕.关于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构建.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1):132-134.

[4]张建学,高职院校食堂经营模式的探讨[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7(10):4-5.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食堂 档口 经营 管理 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05-01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国民生活水准的大幅提高,以及“独生子女”大军就读高校,高校学子的饮食消费,由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中低端消费,向中高端消费飞跃,由此推动高校食堂的经营模式不断地向高端、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学生大伙食堂经营呈萎缩之势,与之比肩的是档口经营(合作经营),这种发展方向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典型代表。

所谓档口,就是将原来的大伙食堂统一规划、装修成约干10至20平米的若干独立区间,分别经营不同味型或不同风格的特色饭、风味小吃等特色餐饮,实现原材料统一采购、销售价格统一申报、定价,经营者自由发挥其独特餐饮技艺、从其营业额中提成盈余的半承包的经营模式。档口的特点是,食堂出资源,统一监管;档口经营者出技术,多劳多得。从高校后勤餐饮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角度来看,档口经营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主动找市场。就高校餐饮服务业态而言,档口经营实现了高校餐饮的错位经营,功能互补,良性竞争,分别锁定和满足了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将高校大伙食堂从枯燥单一的经营模式中解救出来,重新注入了新鲜血液,是食堂大伙功能的补充及完善,因而焕发出无限生机。就档口经营的餐饮品种而言,大多以特色风味小吃为主。祖国地大物博,各地餐饮文化风格独特,各地都有自己的餐饮“绝活”。这种小吃,已经是一种在当地的饮食文化,绝非只是在三餐之间填饱肚子,追求不饿肚子的层次。特色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在过去,这些地方名优小吃通常只能在大街小巷中吃到,高校的莘莘学子们只能在传统的大伙食堂,日复一日地吃着大锅菜、白米饭、大馒头,他们从没想过,若干年后,这些街头巷尾的特色美食能够端上高校食堂的餐桌,不出学校,就可以吃遍天下美食!因此档口的科学管理提上了高校后勤的日常事务中来。本文试图就高校食堂档口管理作如下论述。

一、档口的招聘

相对“打工族”而言,尽管赚的是“辛苦钱”,因技术系数大幅提升,档口经营者的收入也大有提高。故档口成为具有餐饮一技之长者的“抢手货”。档口招聘引人注目。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向社会公布档口招聘信息,集中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商务谈判、签订《档口合作经营合同》。考试先实际操作,后面试,回答餐饮服务方面的相关问题,主要考察档口经营者的餐饮理论知识及服务意识。

二、 档口员工招募与管理

劳动力是第一生产力。档口员工的厨艺是档口的生存根本。身怀绝技的厨师,成为档口的抢手货。作为高校后勤管理者,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习俗,严格按照国家《劳动法》,统一管理。档口自主聘用的员工,必须严格符合餐饮用要求,应持有有效的健康证。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应将档口员工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状况、籍贯、工作简历、医疗保险、甚至法律纠纷等内容),报人力资源部登记存档。档口员工的薪酬待遇尽管由档口自行商议确定,但必须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定期发放。员工住宿由档口自行解决。档口应按规定为其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一般是“五险一金”)。档口员工上岗前应接受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统一培训。

三、档口原材料采购管理

为保证食品安全,档口所有原材料,及大宗炊用具,经法定招投标程序后,由高校后勤物流、配送部门统一订购配送,不得私自采购,并进物流、财务系统。每天按时向仓库保管递交第二天的原材料采购计划。每天早上对照订货计划进行原材料验收,严格检查原料质量,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食堂。

四、档口品种设置及价格审批管理

在高校后勤主管部门确定档口的经营项目后,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品种经营,如在经营过程中,需开发新品种,或需调整价格,必须上报高校后勤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同时不得与其他档口设置的品种相冲突。

五、档口设备及公共设备使用管理

高校后期部门提供的大宗炊用具(一般议定为单价人民币300元以上),档口仅有使用权,并按购价在一定年限内折算分摊完毕。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由档口共同承担,使用不当或恶意损坏则照价赔偿。单价300元以下的,由档口自行购买,所有权归档口私有。另外,档口需另行添置的大宗餐具,由后勤部门统一采购,费用由档口自行承担,其所有权归档口所有。

六、档口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依照《食品安全法》,根据学校后勤的实际情况,制定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伙食质量、价格体系等方面的管理细则,并与档口经营户签定《食品安全卫生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由质检职能部门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抽检督导实施,并记录在案,作为年终总体评估的依据。

七、档口现金及收入管理

高校后勤引进档口,实质是引进档口技术。除办伙物质由高校后勤职能部门集中统一采购外,档口营业额也由高校后勤职能部门统一掌控,不得私收现金。一句话,物质采购和收入必须全部进入高校后勤的物流系统。这是档口只是引进技术、是与高校后勤合作经营的“命门”。这也决定了档口的本质是服务。档口经营者的收入每月月底按《档口合作经营合同》约定结算,发放。

八、档口服务质量管理

档口的职业道德、文明用语、行为仪表、服务规程、师生意见投诉等素质要求,是高校后勤对档口进行业绩监督、考评的“硬”指标。各高校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适合自身的监督、考评细则,是与食堂大伙一致的规范要求。除高校后勤职能部门每月定期不定期的抽检抽查外,高校后勤还向广大进餐师生公布投诉电话,派专人值守。

九、档口监督考核及“末位”淘汰制

新陈代谢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高校后勤服务一如其它行业,必须与时俱进,高校后勤的档口必须适时更新。高校后勤职能部门可从食品安全卫生、品种市场认可度、经营业绩、服务质量、物资采购行情、服务陈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打分”,从高到低排名,视高校后勤办伙实际情况,淘汰末位。再重启招聘。原则上一年一次。

上述论证足以归纳为:档口服务是高校后勤大伙食堂服务模式的功能提升与完善,得到了高校进餐者(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基本实现了高校后勤及从业者双赢。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食堂,都有档口合作经营,档口管理的模式也日趋成熟,正在向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食堂 食品安全 HACCP体系 运用

高校食堂就餐人员时间地点集中,人口密度大和集聚程度高,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危地带。高校食堂的卫生安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对食品安全尤为重视[1]-[2]。

HACCP是基于“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的、预防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被认为是控制食源性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一、HACCP的原理

HACCP是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缩写,意思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它旨在通过在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到食品食用的全过程中对造成食品污染发生或发展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防止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其确定能有效地预防、减轻或消除各种危害的关键控制点,进而在关键控制点对造成食品污染或发展的危害因素进行控制,并监测控制效果,随时对控制方法进行校正和补充。[3]

分析统计资料表明:在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中,93%的危害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对食品进行卫生控制的重点应考虑其微生物方面,共包含七个基本点[4]:(1)危害分析(HA):分析确认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造成消费者疾病和伤害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因素,确定危害的种类,找出危害来源及预防措施。(2)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关键控制点是指能将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危害的风险降到最低水平的一个步骤或程序。(3)建立CCP的监控体系:监控是指一系列有计划的观察和措施:用以评估CCP是否处于控制之下,监控内容包括监控什么、怎样监控及监控频率和力度的掌握、负责人的确定等方面内容。(4)确定CCP的关键限值:关键限值(CL,critical limit)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界限,是区分食品安全与不安全的分界点。关键限值采用温度、湿度、时间、pH值、水分活度等参数作为关键限值。(5)建立验证程序:为证明HACCP的各项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建立验证程序。(6)确定纠偏措施:针对每一个CCP所制定的、当偏差出现时应采取的纠偏措施方案,从而使关键控制点重新得到控制。(7)建立记录和文件保存系统:文件记录和保存系统是保证HACCP体系持续、稳定运转的必要条件。

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的危害性分析

高校食堂供餐食品品种很多,加工过程繁简不同,除原料外每个品种都涉及很多工序,由HACCP小组对每个工序进行危害分析(附表一)。

1.物理因素。

受到食品原辅材料的新鲜度、生产加工温度、贮存时间等物理因素的影响。例如猪在屠宰分割贮存运输过程中都可能因环境及其他原因混入线头、昆虫尸体等杂质,在加工过程中要求去除上述可能存在的物理杂质。

2.生物因素。

食材原辅材料处理不当,易造成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易使食材原辅材料腐败变质,不但影响成品的外观和口感,而且会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如:蔬菜浸泡时间短,未清除有害物质如害虫、毛发等;反复冷冻和解冻食品未去除腐烂部分;隔餐食品草率加热等。

3.化学因素。

粮油、肉蛋、调味料、鱼贝类等应进行重点检测和监督并达到国家标准;蔬菜有无农药残留;原料采购涉及供货单位广,高危险食品种类多。农副产品可能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滥用食品添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

4.HACCP体系的日常监控(附表二)。

为了保证计划良好运行,学校食堂应制订良好操作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规程等。另外,食品监管员人负责每天对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控制情况、监控记录、纠偏措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贮藏、销售等进行监督检查;每天食品监管员对HACCP相关监控记录进行审核;HACCP小组定期对HACCP体系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对HACCP计划流程进行验证。

三、HACCP在实际运用中的要点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查制度停留在监督检查的低水平,忽视对整个加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注重的是在最终的食品检测方面,主要是凭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去评定,容易产生错误,是被动的、事后管理模式[5]。在HACCP体系下,食品卫生安全渗透到了采购、验收、储存、预处理、制作、出售、餐具消毒全过程,控制更加科学有效。

1.严把原料采购关,监控加工销售过程。

严格按照采购管理制度进行采购和验收,是高校食堂安全生产的基础。食品通过规范的工艺流程、标准的加工和烹饪时间控制、熟食放置时间控制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危害风险。在食品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个过程,要做好防蚊蝇、防尘、防鼠和防变质工作,防止污染。

2.强化硬件和软件建设,结合实际提高可操作性。

高校食堂用餐人员多,加工时间紧,加工过程忙碌,应用HACCP体系要求食堂流程布局合理,硬件设施齐全,从业人员素质较高,否则会出现很多关键控制点需要控制,降低效率。测菜品的中心温度适用于食堂大批量烹饪,小炒菜只能感官检验食品是否熟透,并由检查员记录结果。

3.HACCP体系建立后,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HACCP体系可以有效地防止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和完善,及时修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例如HACCP体系要求对脱离安全温度区2小时以上的食品要重新加热,在实施中还应强调,对隔餐食品要重新加热至安全温度,且只可重复一次。

参考文献:

[1]侯彦喜.高校学生饮食卫生安全与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98-4299.

[2]徐勇.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现状与研究展望[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73-674.

[3]王华,杜刚.HACCP体系在高校学生食堂中的建立和应用初探[J].卫生政策与管理,2009,12:2289-2296.

第12篇

一、 成立督导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宋xx

副组长:田xx

成员:宋xx 刘xx 刘xx 王东xx

二、 具体分工及自查内容

项目内容

责任人

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学生是否按时返校。

田xx

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田xx

教材和教辅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是否在开课前将课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教辅材料的选用是否符合《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田xx

后勤保障情况。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及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维护,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

刘xx

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

刘xx

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是否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7年修订)》,做到上墙、入屏,并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教育活动以及安全防范主题教育活动。

刘xx

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将排查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消除所有D级危房。是否建立高校危旧房屋排查整治台账,尤其对高校老校区危旧房屋建立整治规划,及时维修、改造和加固,对D级危房是否及时封存并落实拆除措施。

刘xx

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就餐环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

王xx

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是否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省级校车服务方案,校车管理机构及协调工作机制是否健全。

宋xx

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使用拼装车、报废车、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车辆接送学生,以及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人员驾驶校车、超速、超员、不按许可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是否按照要求设置校车站点,校车运营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门口道路是否设置警示牌、减震带。是否针对不同季节交通安全特点,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事故逃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王xx

学校“三防”建设落实情况。学校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寄宿制校园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刘xx

重点领域治理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切实加强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宣传教育;是否采取措施有效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进行电器火灾综合治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

刘xx

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和反警示教育。

刘xx

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情况。是否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是否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制定完善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王xx

校园周边综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警校联动机制是否建立,校园周边公安机关高峰勤务、“护学岗”和群防群治机制是否健全,校园周边警务室民警是否经常到校沟通联系、指导工作,是否经常协调有关部门对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专项排查整改。

刘xx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情况。是否利用开学初对中小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否突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教育重点,是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宋xx

三、 要求

各分管责任人,要站在政治的高度认真做好自查工作,为2017年秋季顺利开学提供有力保障,其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各分管责任人需要提交分管内容的自查报告,于明天中午报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