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8: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课程一体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技工院校 德育课 一体化 课改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14-01
1、 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1是全面实现德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处处是德育,人人讲德育,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以规范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1.2实践锻炼,如文体活动、纪念庆典活动、专题活动、主题月活动、技能竞赛等,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与欲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安全文明和谐氛围。
1.3是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德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德育教学与实践贯穿于学生所有业余活动和所有专业教学之中,作为最有保障的支撑,极大地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促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德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2.1转变思想观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创建德育教育的网络工程。加强学习,领导带头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专题讲座,转变观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技工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主线,坚持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基本原则,面向人人,尊重、关爱、服务于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以打造“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为目标的全员化、全方位、全程化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一个以学校领导为负责人,班主任为骨干,德育老师为主导,科任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以德育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活动为辅、专业建设参与的德育工作渠道和方法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法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为引导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2.2以活动为中心
实现德育课程改革与课外活动一体化。德育教学要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大力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体化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生活、从实际、从自己提取课题,以故事、讨论游戏、体验、指导等活动方法为主,避免生硬而苍白无力的说教,丰富课堂教育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育教学生动化、生活化,不断增强德育课教育教学的生命力和活力,以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才能推动其他方面的德育教育活动和实际。根据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学习阶段,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开发校本德育活动课程作为补充,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以团体教育为基本形式,结合个体心理辅导咨询,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为不良情绪,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3以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德育课改的关键,是最有效的德育资源。教师的楷模作用,就是最好的德育实践,因此,学校整合了德育教师资源,组建德育教研室,全面负责德育教学教研,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职教理念,使之主动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显性的或隐形的德育因素,将德育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德育老师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发挥老师们的聪明才智,开展“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活动,号召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从事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2.4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实现德育改革与专业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打破德育课单打独斗的局面,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合力。因此,学校要求德育课教师必须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参与各专业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制定,将德育素养作为综合职业素质中的核心能力纳入学生培养目标中,形成初具特色的新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德育改革与专业建设一体化。
2.5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实现德育改革与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一体化德育课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中,还要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注重自我激励,增强学习信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具体评价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比如德育课模块化考核、过程性考核、开卷与闭卷结合、以操作或实践代替理论考核、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专家组评价的多元主体评价等。
2.6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实现德育教育与课外环境一体化
创建与发展健康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学校以创建安全和谐文明校园为契机,加大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标语、技工名人宣传画等,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构建集思想、科技、文体、智能、技能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学校以周一升旗仪式为手段,创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通过“优秀学风班级”、“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的评选和表彰宣传,推动“三风”建设,并要求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染,激发同学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感。
2.7实现教与管一体化
德育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学生管理为坚强后盾,实现教管联动,实现教学改革与学生管理一体化。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操行(分)评定制度为基础,以校规校级为保障,以多元激励为杠杆,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构建高效的学生管理体系,强化行为习惯养成。同时,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紧密结合,把德育揉合到班级管理中,以德育课程教育为主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带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以管理促教改,以教改提升管理效果。使德育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体验式的、与专业结合与成才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德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课的育人效能。
3、 结语
总之,德育课教学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因此,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无论是从观念、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师的素养等方面都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参考文献
[1] 董小英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交际 2013(1)
[2] 黄里青新时期职校开展德育工作探析[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2013(11)
[3] 阎美凤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J]-价值工程 2012(2)
关键词:中职 德育课 单元教学设计 职业能力
著名的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在倡导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强调指出,教师教学必须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目标,对课程的内容、教法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必须按照当代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原则来做,实施要点简称“6+2”。其中“6”指的是: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学生主体;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2”指的是:(1)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外语等)必须更注重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以集中上课的方式。(2)把职业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渗透到教学中。笔者参与了学校于2012年上半年启动的《中职学校课程单元综合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在近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对德育课在课程单元教学综合设计中如何实践“6+2”原则,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要体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特点
单元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可操作的设计将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能。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德育课教学,要实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就要设计体现教学内容与能力训练组合成相关任务,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必须把“实践”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比如,在《职业支点——职业道德》教学中,教师运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每4人一组,分组进行“我心中的职业道德”调查访谈活动,访谈身边的以及顶岗实习的同学、已经就业的师兄师姐、老师、家长、商场里的营业员、车间里的操作工等,经过一个月的调查, 每个学生都良好地完成了调查任务,每个同学及小组都协作完成了本组的调研报告并进行了展示。在总结分享发言中,每个组发言都很精彩,明白了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精神是企业所需要的、具体体现在哪一些方面、对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忠诚、主动和合作思想观念的理解、我们学生将如何做等。这次调查活动把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同时学生在语言沟通、交际、空间、观察等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要重点突出德育课教学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有知识、能力、情感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能力目标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学会做事的能力是我们的教学必须重视和突出的。教师要学会准确、具体地领会并描述本课程的能力目标,认真设计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根据这个目标,我们设计相应的学习单元,采用多元智能评价手段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习实践、体验、感悟、分享,最后每位学生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在班上交流作为期末考核。这些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同时使他们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要以项目和任务作为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要实现德育课突出能力,渗透素质的要求,必须是教师设计的项目和任务。学生只有在完成典型的、综合的、创造性的、有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训练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如《职业生涯规划》的单元教学综合设计,我们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如他们对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缺乏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应有的认识,对自己缺乏合理的认知,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缺乏必要的信心,对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的看法认识不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从而呈现出对发展方向不明确、上进动力不足等局面,设计出本课程的几个学习单元:“职业访问”“职场探秘”“发展条件分析”“职业目标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
四、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中职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各个项目的训练中去,通过操作训练来实现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分组合作学习。在每一个学习项目中,教师给出各小组明确的任务、给出引导问题,明确组内工作时间、组内角色和分工、小组在班上展示要求和时间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紧紧围绕项目任务,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得到职业或情感的体验,并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五、面向未来职业岗位的工作是德育课教学需依托的内容
为使德育课教学更具职业教育特点,面向职业岗位的工作,我们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分模块(或项目)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开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和先进人物等德育资源,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组织学生调研、考察、访问等德育实践活动,营造尽量多的职业工作情境开展教学,把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职业能力训练的过程之中。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以人为本;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17-001
所谓模块化教学,就是集中开展学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及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同步一体化的教学,以有效达成某项具体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的教学新模式[1]。它在现代教育中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中职德育课中实施模块化教学,能够更好的把课程知识和实践活动集于一体,更可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此探讨“以人为本”模块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以人为本”德育课模块化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标模块的设定
中职教育主要为社会培养初、中级技术劳动者,就业竞争集中表现在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业者最为核心的价值,具体表现在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公德心、心理承受力等方面,这些是中职德育课的核心内容[2]。所以,德育课教学总体目标应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结合,具体是培养出有着良好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新时期劳动者。应将德育总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即一年级学会做人;二年级学会做事;三年级学会发展。
(二)整合资源确立模块内容
模块化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前提就是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明确模块的具体内容,具体包括三个大模块:(1)第一学年,应积极培养中职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交能力,保持健康心理;懂得基本法律法规;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等内容;(2)第二学年,该模块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基础知识,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观;能应用哲学基本知识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相应职业的规范和道德,培养良好职业行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主要有经济基础知识、经济法律法规、哲学基础知识及职业道德等模块。(3)第三学年,该阶段中职学生开展走向社会和岗位。该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自己和整个社会,适应角色转变。该模块教学内容有现代企业知识、就业理念、劳动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
二、积极创新和改进德育课堂教学方法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德育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格,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发展,并积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启发者及激励者。所以,中职德育课教师应积极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
(1)体验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模块组合把生活中各学科知识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和选择机会,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2)主导式教学:中职德育课程模块化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定然会反映多样性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而这将会对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及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3]。在此种形势下,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灌输式、导向式教学,则会使学生逐步失去学习兴趣,也难以接受,有的还出现逆反心理。而主导式教学,更为注重引导和选择的方向,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则仅仅引导学生多元化认识的理念,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开发式教学: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人的素质全面提升,而中职德育课进行开发式教学则可满足此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各模块资源的学习、实践及体会,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潜力,同时明确各模块中的文化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创新和改进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和发展。
三、改革和完善德育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实际上是教学反馈机制,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功能层面,需要淡化评价管理及选择功能,充分发挥出导向和激励功能[4]。在职业教育改革深入的今天,应建立客观、全面、公正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予导向及规范效用。开展模块化教学,能够让学生的成绩考核更易操作。每个模块学习完成后,教师可进行考核和检查。如果考核达标,此模块的学习则算完成,可进入下个模块学习。具体而言,要积极做好这几方面:
一是重新明确德育课程的成绩在平时成绩及期末测试成绩的比例。应将德育课独立列出,以家电平时成绩比例,期末成绩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1:1构成。
二是细分平时成绩的考查。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查,包括自评、同学评价、专业教师监督、辅导员评价及德育课教师评价等方面。通过综合式评价,可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意识,真正发挥出德育课的素质功能。
三是期末测定要打破传统方式。对于中职德育课的期末测试,应打破传统,以实现测试内容的开放化和多元化。此类试题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突破教材的限定,摆脱教材固定模式。学生可以对同一知识点或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答案是不唯一的,能够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在测试内容上,应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状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和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中、初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益湘.中职专业课教学评价方式的实践性研究[J]教师,2013(17):201-202
[2]张连棣.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5):217-218
【关键词】德育;新课程;改革;德育网络;家庭德育;社会德育
新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德育教学中,一个突出的改变就是提出了“生活德育”的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不仅在德育的课程基本理念、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几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而且在德育的网络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出现,不仅是对以往德育的一个反思,也是对有效德育网络建设的一个重新阐释。
一、以往德育网络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德育中,学校作为德育的主要阵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和社会作为辅助阵地,其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虽然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德育教育网络一直是德育网络建设的基本框架,但建立在以往德育课程上的德育教育网络,很难把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结合起来,其原因在于:
1.德育在学生总体测评中地位薄弱
长期以来的教育政策使得文化成绩一直是衡量学生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而学生的道德水平作为文化成绩的辅助评价标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如果成绩好,在品德方面只要不出现重大的问题,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不会成为影响家长评价的因素。加之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得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文化成绩,虽然在近几年的高考选拔中,对道德的要求也是逐年上升,但出于升学率和学校声誉的考虑,学校经常会人为拔高学生的道德评分,尤其是成绩优秀而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这就给学生和家长传达了“德育不重要的讯息”,从而使得家庭这一德育环节一直处于薄弱的态势,随之社会对此也会采取漠视的姿态。
2.德育的课堂化难以开展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
德育教学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多年以来的惯例,忽视了其他的德育方式,往往是出了课堂,德育也就算是结束了。这种德育方式人为的把德育分割了开来,没有看到德育是渗透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教育,教育方式的刻板,使得家庭和社会都没有看到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家庭往往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事情,加之学校往往不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社会德育,所以家庭和社会也就在无形之间被排斥在德育的圈子之外。
3.书面考试为主的德育测评把德育限定在书本上
德育的测评一直是引导德育教学的指挥棒,而以书面测评为主要考试方式的德育测评把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教育,重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轻学生自身行为实践,重道德认知考察,轻道德情感内化。这种测评方式使得德育教学很难在课堂之外开展下去,学校及师生都没有在课堂之外,书本之外进行德育的意识。这就使得家庭和社会德育的开展比较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的促进
“生活德育”的提出,使德育教育网络的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在空间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而是把德育扩散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在了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了家庭和社会。其理论立足点在于:
1.生活德育符合了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
作为社会人的学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信息的冲击,仅仅凭单纯的书本德育很难全面的反映学生生活的实际。生活化的德育在德育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生活化的德育把学生真正融入进了这个社会,真正地去体验这个社会的道德准则,而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2]
2.生活德育重视社会实践内容的教育
新课程内容是动态综合性的,其立足点在于学生的生活范围是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大的,他们的思想品德是伴随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发展的。因此,当前学校德育课程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按照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的逻辑,从“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相互递进的层面,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有机综合于“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和“思想品德”(初中)课程之中。[3]这样的建构方式,既使当前学校德育课程适应了学生成长的动态性,又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和家庭德育紧密结合了起来,充分调动了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性。
转贴于 三、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网络建设的注意点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口号在提倡,虽然说的很多,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固然因为以往德育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没有提供可以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的机制;另一方面学校在建设家庭和社会德育环境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使得校外德育网络的建设一直处于很薄弱的地位。因此在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
以往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基本上以家长会为主,偶尔穿插一些教师家访或者家长的校访,但无论数量还是时间上都是屈指可数,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实际作用,因此,学校在与家庭的联系上应将家访作为对班主任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办好家长学校,分期分地区举办各种活动,交流和推广经验;其三,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研究对学生的教育问题。[4]
2.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创建良好德育社会环境。
社会德育一直是我国德育领域较为困难的领域,随着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对学校德育起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在这种变化迅速,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环境下让学校德育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社会德育体系就必须充分建立起来。社会德育的建立,应该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小社区德育体系,这包括学校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和学生所在社区的德育建设两个领域。随着社区范围的不断扩大,社区对学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对这股力量好好加以利用,也成了放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难题。要建立良好的社区德育网络,要求学校充分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互相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社区建设或实践的机会,并且充分发挥社区的监督反馈作用,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要迅速做出反应和向学校反馈。社会德育的另一方面是大社会德育体系,这是针对全社会的德育而言的,这是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己之力可以为之的。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的教育目标必须要保持一致,在其中,社会大众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事实上,媒体已经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其拥有的观点往往成为了学生主要的道德引导机制。因此,加强媒体的道德宣传力度对学校德育的成效起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建立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上各具特点,难以互相取代;三者的分离与脱节也不利于德育的发展。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5]
参考资料
[1][2] 乔建中.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3] 韩震主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中职;课程教学
一、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需要融合职业生涯教育
中职学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将直接走向社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系列职业能力要求较高。单纯的进行专业知识的课程教学,会使学生缺乏职业目标,缺少应用性和针对性,难以迅速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
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技能,培养职业能力、专业技术,提升职业道德素养,顺利实现从学校生活向社会、职业生活过渡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指导,使职业生涯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中职学生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程(简称:公共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简称:专业课)两大类,公共基础课程又分为德育课、文化课、体育课和其他选修基础课。在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中融合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知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载体作用,帮助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身的行为,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受到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从而为其顺利就业、创造条件,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二、发挥不同课程教学作用,有效融合职业生涯教育
根据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涵盖的基本内容,积极发挥出中职学校不同的课程教学的优势作用,有效融入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明确合理的职业目标,提高职业素养,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掌握综合职业能力,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让中职学生成为中职学校特有的“四育新人”,获得“德”――职业道德,“智”――职业能力,“体”――职业体能,“美”――职业情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1.利用中职德育课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奠定职业思想基础
中职德育课是中职学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职业生涯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职业生涯教学多流于形式,职业生涯教育并没有真正落实,很多中职学生明显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职业目标、没有职业生涯设计。作为中职德育教育主渠道的德育课,肩负着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重任。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必须依托中职德育课程的平台,全方位重视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的生涯规划能力。
在学校的德育课程中结合教学基本知识,利用课堂内外不同形式和各种教学实践资源,充分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帮助树立正确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职业理想;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个人的荣耻相结合,与职业生涯发展想联系。特别是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实际以及相对应的职业群对从业者的要求,加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通过德育课的学习和渗透,让学生理解职业对自身与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时俱进,重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价值取向。
2.利用中职文化课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奠定职业素养基础
中职文化课属于公共基础课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和其他专业课。中职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文化课基础比较差,因此就会出现很多的学生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这些知识并不实用,殊不知这些知识其实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对文化课的正确认识,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针对不同的文化课程完成教学设计,在其中渗透职业生涯的教育。
选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共同的文化课,特别是入校必修课――语文、外语、计算机作为重点。学好基础文化课,是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不少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鼓励学生不要气馁,通过融进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重新认知自我、了解专业、认识社会,逐步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形成学习的动力,规划好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学好文化课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3.利用中职专业课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奠定专业技能基础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零起点”,但是与教师之间是“零距离”接触,在专业实训教学中更为突出。专业课学习需要手脑并用,许多知识和技能要边学边做,以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切入点,注重专业教学细节,力求达到言传身教。在实训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现场演示、师生竞技等活动,用教师的职业素养去影响学生,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育活动机制。在专业教学中贯穿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注重安全、文明习惯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尽快适应职业纪律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课堂中贯彻产教结合、工W一体的理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激励各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长处、互补短处、正确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能力特点、兴趣方向等。通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职业兴趣。“以岗定学”引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理念,围绕工作任务完成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项目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成企业开展生产或服务的过程,开展实践情境教学法、教练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力图实现理实一体化,提升专业课实训教学效果,在课程内容选取职业实践或企业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日本小学;道德时间;德育课程
作者简介 王骏,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田艳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道德时间,即日本的德育课程,是贯穿于日本中小学教育的非学科性课程。20世纪90年代,日本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层面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以校园暴力、不登校、学习欲望低下、考试竞争和欺辱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育荒废现象愈演愈烈,价值观严重向自我倾斜,社会上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1][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日本小学德育课程开始注重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充实心灵教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课程形态。目前,在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面临诸多困境,为此,本文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时期的日本小学道德时间,梳理其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式的变革,分析其在课堂教学领域内的特点,希望从中寻找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日本小学“道德时间”
课程目标、内容的调整
我国对于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研究集中于2000年以后。王丽荣、曹能秀、王凌、李春香等人的研究从道德时间的目标、内容、指导方针以及指导方案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时间,阐述了日本小学低、中、高年级的重点内容,解读了日本小学道德时间中教师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小学道德时间的计划制定等,基本反映出日本小学道德时间重构与变革的基本历程。[3][4][5][6]
(一)教学目标的调整
日本在1998年修订的《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简称《要领》)总则部分阐述了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目标,即“在于依据《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之根本精神,为培养将尊重人的精神与对生命的敬畏之念运用于家庭、学校及其他具体社会生活中,具有丰富的心灵,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与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并具有开拓未来的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7]与以往德育目标相比,新增“丰富的心灵”和“开拓未来”的表述,这主要是基于重视培养每个儿童丰富的心灵和面向未来开拓人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考虑。
《要领》对学校德育课的规定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要领》第三章第一条中明确指出:“在道德时间里,在和各学科、特别活动及综合时间的德育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发展性的指导,使学生加深对道德的价值、人的生活方式的认识,培养学生道德的实践能力。”此次调整新增加了“加深道德价值的自觉”,其目的就是为了凸显德育课在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中的枢纽作用,进一步明确德育课的特质,即让学生学习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以生存方式为基础的道德价值,自觉养成道德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重构
20世纪80年代,即是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展开的时期。日本文部省(现已改为“文部科学省”)基于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咨询报告的精神和建议,对德育课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和重点化的重构与变革。
一是道德内容的系统化。为了明确内容的整体构成及相互间的关联性与发展性,道德时间的教学内容按照有关自己自身的内容,关于他人关系的内容,关于大自然和崇高事物关系的内容和有关与集团、社会关系的内容等四个视点进行分类和整理。这四个视点分别把自己放在与自身的关系中、与他人的关系中、与大自然的关系中和与社会的关系中看待,以谋求形成理想的自我、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地关系以及立足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自觉。[8]
二是道德内容的重点化。《要领》根据学生的生活技术掌握程度和发展阶段、认识道德价值的能力程度和社会认识的广度等发展特点,把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小学阶段分为低年级(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中年级(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和高年级(第五学年和第六学年)三个阶段,系统而有重点地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在低年级,强调让儿童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自觉地遵守基本的道德价值;在中年级,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合作能力,形成完整的道德价值体系并能够自觉遵守;在高年级,让儿童则更加注重增强自律性、自觉性和责任意识,在获得道德价值的同时,能够谋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9]
于1998年出版、2004年修订的现行《要领》继续按照四个视点对道德时间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并根据学年阶段进行有重点的安排,但在内容上有所调整。在小学低年级,为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德育的一体化,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新增“热爱家乡的文化和生活”;为强化儿童对于善恶最基本的判断,新增“区分好与坏”;为使学生能很好地关注自己的生命,感受生存喜悦,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价值,新增“对生活在这个世界感到喜悦”;为了使学生主动地建立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新增“知晓对家庭有用的喜悦”。在小学中年级,为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日本文化和传统的儿童,同时也基于日本今后国际化趋势的考虑,新增“关心外国的人民和文化”。在小学高年级,为使学生增强明确的学习意识,顺利地与初中教育衔接的考虑,新增“热爱真理”方面的内容。
二、日本小学“道德时间”
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朱炜等从道德时间课程设计实施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运用实例,对小学道德时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10]
为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德育课之中,营造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享快乐的课堂氛围,日本小学针对道德时间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目前,日本小学德育课教学方式既有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子,如交谈、小组讨论、教师解说、道德资料的运用、提问和板书等,又有现代教学方式的元素,如角色扮演、道德笔记等,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一)“学年别发展表”展现主题渐进式教育
新版《大家一起思考的道德·教师指导用书》(以下简称《教师指导用书》)编有小学六年主题构成一览表和内容项目的“学年别发展表”。这些表格不仅指明了日本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且这些目标和主题随年级的升高不断深化,并具有十分明确的衔接和恰当的过渡。比如教学主题“友情”在低年级表述为“友情”,到中年级扩充为“信赖和友情”,在高年级又扩充为“信赖、友情、男女的协力”。虽然“友情”这一教学主题在每个年级阶段的表述不同,但本质内容却是相同的,通过内容项目的“学年别发展表”更加清楚地展现了关于“友情”主题的渐进式教育。
(二)反复和深化道德主题
日本小学的德育课本并不按照主题来编排课程单元,而是采用反复影响、层层深化的形式,将同一主题的课文分别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以日本小学二年级的德育课本为例,体现“进取、勇气”的课文分别为第6课、第14课和第19课;体现主题“友情”的课文分别有第1课、第8课和第17课;体现主题“生命尊重”的课文分别为第12课和第28课;体现主题“公共心·规则的尊重”的课文分别为第10课和第24课。
(三)教学内容材料生活化气息浓厚
日本小学德育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故事或教学材料来源于日本的中小学生。这些故事或是他们亲身经历,或是他们所见所闻,这样不仅充实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如此贴近学生自身生活的故事更能促使同龄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得德育课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更加深远。《教师指导用书》中的小问题,以插叙的方式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之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够产生更多的有效互动,易于使学生养成勤思善想的习惯,有助于引发学生对于自身行为、他人行为甚至是社会行为的思考。[11]
(四)“角色扮演”强化道德实践与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日本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聆听和思考,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去“体验”,去“生活”。“角色扮演”作为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主要特色之一,主要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将德育课本和材料中的情节由学生再现到“舞台”上,按既定的剧情演出;二是当学生所扮演的角色面对的是道德两难处境时,他可以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障碍悬置起来,通过表演的形式自发地做出判断和解决。
由此可见,日本小学道德课程注重渗透式的隐性教育,不仅通过显性的教育传授给学生道德规范和理念,更重要的通过隐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将这些道德规范和理念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
(五)“道德笔记”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内化
“道德笔记”作为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另一特色,是学生对德育内容反思和内化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求学生围绕“道德时间”的核心主题或学习心得进行个体化和深度化的“道德写作”。道德笔记主要写入自己对于在“道德时间”中呈现的道德价值的思考和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对道德课本或资料中主人公行为的评价或总结。“道德笔记”的设计,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反思的成长空间,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元认知学习的体验,促进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内化。
三、有益的启示
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频繁,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在为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提供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我国小学德育课教学的难度。然而,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探索和发展对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首先,政府部门的重视极为重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重视小学德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开展情况,主动发现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只有政府部门在真正意义上重视了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以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优化小学德育课教学,我国小学德育的改革与创新才会拥有强大的后盾和持久的动力。
其次,要构建科学的德育课程体系。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应借鉴日本小学德育时间内容的反复性、链接性和层次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道德内容,有步骤、分阶段地深化学生对道德内容的理解,逐步改变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有些凌乱、缺乏条理的现状,以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
再次,内容上要注重生活化和个性化。我国小学德育内容应朝着现实化而非理想化的方向改进,应当有利于学生个人和集体生活乃至将来的社会生活。借鉴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先进理念,用个性化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
最后,强调主体性,注重道德实践。日本小学道德时间最大的特色就是注重渗透式的隐性教育,而我们的德育课教学,更多地强调系统的观念灌输,而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道德接受的心理特点,压抑了学生道德的创造性冲动,弱化了学生道德体验的权利,从而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应当从灌输式教学逐步转化为渗透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道德实践体验道德伦理和规范,并逐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8][9]饶从满.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9:351-404.
[2]陈宝堂.日本教育的历史与现状[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12:232-271.
[3]王丽荣.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J].比较教育研究,2003(5):42-48.
[4]曹能秀.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时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220-224.
[5]曹能秀,王凌.当前日本小学的道德时间[J].外国教育研究,2003(2):47-51.
[6]李春香.窥探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7):71-73.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开始推行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1961年的“教育修正令”强调教育要满足国家的需要和促进文化、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注重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教学,突出精神教育和自我约束教育。不过,除了要求对所有的穆斯林中小学生开设必修课程伊斯兰研究外,没有提及到专门的道德教育。[1]1969年,马来西亚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社会骚乱。骚乱中出现了种族冲突和仇杀,骚乱后各种族之间的关系恶化,不同种族之间开始相互猜疑,变得互不信任。在种族猜疑和怨恨增加的同时,马来西亚的青少年犯罪也开始增加,校园秩序混乱,学生对国家发展意图和规划了解甚少,传统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和文化受到冲击,而以往的家庭教育和宗教教育模式对此无能为力。整个社会对道德弱化的现象反应强烈,民众强烈要求政府在学校开设系统的教育课程以改善社会风气。
二、马来西亚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内容
(一)设置专门的道德教育管理机构:道德教育委员会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1970年,马来西亚国家原则(RUKUNNEGARA)出台。马来西亚国家原则是国家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马来西亚接下来的各种改革提供了指导和参考,也为马来西亚学校道德教育大纲确定了基准。国家原则承诺,“团结所有马来西亚人,创建一个公平分配国家财富的社会,确保以一种开放自由的方式对待和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建设一个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不断发展进步的国家”,“为了实现最终的目的,我们坚持以下原则:相信神,忠于国家元首和国家,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2]道德教育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马来西亚内阁委员会要求教育部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设计和开发道德教育课程。道德教育课程将要贯穿整个中小学11年的学龄教育期,新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针对非穆斯林学生,因为穆斯林学生已经在他们的课程中学习了伊斯兰宗教知识。因此,1976年10月,经过课程中心开会讨论后,教育部决定正式成立道德教育委员会。学校督察负责人被任命为道德委员会的主席,道德教育委员会主席是道德教育委员会的负责人。各种宗教团体、志愿者组织、中学、大专、本科学院以及其他各种教育委员会成员被任命为道德教育委员会的代表。道德教育委员会主委会由8人组成,负责开展工作。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征求各方意见,经过广泛讨论后最终形成一个适宜马来西亚非穆斯林学生的道德教育大纲。[3]因为大纲要针对所有的非穆斯林学生,为了体现大纲的普适性,制定大纲的过程中需要让尽可能多的不同阶层和种族的人参与进来,相互讨论、反馈。因此,宗教团体和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到其中来讨论和认定需要在新的正式德育课程中传授的价值观。不同群体的建议和各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最终提交到主委会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修订。
(二)第一部道德教育大纲时期:寻找共同的价值观
1977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就国立学校开设德育课的议题进行了专家咨询论证,提出在正规学校开设德育课。1979年,内阁委员会通过了国家教育政策研究实施报告(the1979CabinetReport),马来西亚后来与道德教育有关的一系列活动都基于该报告。这份报告对马来西亚的教育政策进行了总结并声明:“为了建立一个有纪律、有文化和团结的社会,要求穆斯林学生学习伊斯兰宗教知识,同时要求非穆斯林学生接受道德和伦理教育。学习伦理和道德课程的所有学生,必须接受测验。在这些课程中,要求尊重个体,自由地包容任何民族,在一个多民族社会必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4]报告决定成立有国际专家参加的道德教育课程评价组,组织对课程的开发和试验。根据1979年内阁报告的安排,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起来,首先进行了道德教育课程试验。1981年,在对塞朗加省18所国立中学的中学生进行仁爱、勤奋和诚实三项内容的德育课改试验结果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在学校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德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同时,马来西亚也积极参加了一系列在亚洲各国开展的道德教育项目。例如,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领导、日本东京国立教育研究所(NIERResearchBulletin,1981)承办的道德教育项目。这个活动的参加国家可以相互分享彼此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观点和经验,该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认定普世的价值观,参与国也可以采用该项目认定的普世价值观作为自己国家道德教育中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5]为了规范和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马来西亚教育部直接要求课程开发中心制定道德教育大纲,并上报国会讨论。在制定道德教育大纲时,马来西亚的历史、宗教以及社会文化等成为道德委员会考虑的重点,大纲要体现以诚信、爱为基础的德育原则。马来西亚当局和学者们认为,信仰和宗教虽然有差异,但它们都有近似的善恶观,课程应把重点放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共同点而不是差异上。因此,课程发展中心在起草道德教育大纲时,对哪些价值体现马来西亚社会的需要、哪些价值可以不分而被所有人接受等做了认真的研究。经过道德教育委员会牵头的大讨论后,第一部道德教育大纲选择了当时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16个核心的价值观来传授给学生。这些价值观包括:同情、自恃、谦虚、尊重、友爱、正义、自由、勇敢、讲卫生和心理健康、诚实、勤勉、合作、温和节制、感恩、理性、公益意识。核心价值观主要由个体和社会可观察到的道德价值观和知识构成。这些价值观确保学生在他们所属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机构或者社群中生活和交往时能进行积极的人际间互动。教育部明确提出,这16种价值观没有先后次序之分,各个年级都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开设价值教育课。此外,其他学科的教学以及共同的课外活动中都要不断地、始终如一地把这些核心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在这个先行大纲中,要求道德教育重视个体精神、人文以及作为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它强调教诲和内化马来西亚社会的高尚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以马来西亚的各种宗教、传统文化和不同社群文化为基础,同时也和世界上主流价值观协调一致。
马来西亚新的首届非伊斯兰小学德育课程在1983年开始实施,道德教育课程师资培训计划也同时展开。在第一时间段,所有马来西亚小学都在第一学年以必修课程的形式开设道德教育,并逐年分阶段实施至小学六年级。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下一年以上一年为基础,层层递进,不同阶段传授的道德教育内容的难度和侧重点不同,这个项目计划1988年完成。1987年,马来西亚又规定所有教育学院全面开设道德必修课程。1988年,马来西亚开始实施一体化初中课程,德育课程成为其中的一个核心部分,这样德育课程在中小学有效地衔接起来了。至此,由伊斯兰研究(穆斯林学生)和道德教育(非穆斯林学生)两种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编制的目标取向已经趋向统一。1989年,随着高中综合课程的实施,道德教育开始延伸到高中。1993年前,所有的中小学课程中都把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来开,每一个非穆斯林学生必须学习这门课,并进行考试。1993年,马来西亚开始对所有非穆斯林学生实施国家级的道德教育考试。因为道德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因此,如何客观地进行评价就成为一个摆在马来西亚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挑战。经过几次修订,德育课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检测知识,另外一个是通过专题活动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进行评价。[6]第一部道德教育大纲时期,马来西亚在中小学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使个体能够认同、接纳和内化民主社会中的道德素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符合一定道德原则。第一部道德教育大纲颁布并实施后,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的不足是内容重复,以及价值澄清法和认知发展策略没有认识到学生带进德育课堂的社会文化的丰富性。把道德看成是静止和孤立的东西,引来了包括师生和教育委员会在内的一些群体的抱怨。面对这些挑战和抱怨,课程发展中心决定修订道德教育大纲。
(三)第二部道德教育大纲时期: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1991年,时任首相马哈蒂尔提出了马来西亚《2020年宏愿(1991~2020)》(Vision2020)的跨世纪发展战略规划,最终目标是要在2020年前把马来西亚建成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马哈蒂尔认为马来西亚未来面临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需要把马来西亚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形成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伦理和宗教力量的社会;一个科学进步的社会;一个成熟和韧性的社会;一个具有丰富价值观和充满爱的文明社会。他强调伦理与精神价值是物质成功的必要前提,也寄希望于通过道德教育来整合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价值观。1995年的比尔教育法案提出:马来西亚需要重新设计一个到达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体系以满足国家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1998年,马来西亚在联合国于曼谷召开的主题为“价值观教育要为和平、人权、民主和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的大会上提交了一份相关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可知马来西亚的道德教育建立在以下基本假设之上:[7]
1.价值观不是消极被接受的,而是需要认知主体积极地建构。换句话说,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2.价值观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规则和原理的集合。它们是能够被感知到的认知网络,每一个观念都是和其他观念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能够在实践中应用,价值观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传授。3.神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在宗教教学基础上的价值观是绝对权威的,人头脑中创造的价值是相对的,对神要敬畏。4.善的观念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宗教中。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是官方的宗教,其他宗教也能够映衬和补充伊斯兰价值观,不同宗教的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5.学校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地方,而是一个价值载体。教师是道德教育的关键,需要扮演道德教育的促进者,示范者和引导者。6.神创造人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价值观教育应该强调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因为人的性格是由精神、知识、态度和价值观、行为几个相互影响的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时候人们对全球化的关注已经升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种会议和开展的活动中,人们对当时的教育提出了很多的批评和建议。在这样的背景和影响下,2000年,马来西亚课程中心开始根据国家和全球的变化正式评估和修订道德教育大纲。和第一版道德教育大纲的一个主要的差别是修改后的大纲所指德育范围要广泛得多。价值澄清、人格教育和认知发展相结合构成了新德育大纲的认识论,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单一的心理学原理。道德教育大纲的理念和马来西亚《国家———教育哲学》相一致,致力于让学生发展和建构身体、心灵和精神,对神的责任和自我、宇宙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知识之间的有意义的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平衡与和谐发展。修订后的道德教育大纲认为德育课程的目标是提高个体的道德标准,尤其是责任标准,以便受教育者将来有能力在获得个人和家庭幸福的同时为国家和全球化时代的马来西亚社会的和平、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道德教育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则来帮助个体的心理、智力、情感、精神和社会化有机整合。这些主要原则是:①对自己、家庭和其他人负责;②稳固的;③爱护环境;④维护和平与和谐的环境;⑤爱国;⑥尊重人权;⑦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和实践民主的原则。这些原则指导着修订道德教育大纲的内容。道德教育大纲的内容被分成几个学习领域,学校道德教育教学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领域。例如,中学道德教育课程给学生优先传授的是精神、人文、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内容。学习领域优先重视的几个方面是:①与自我发展相关的价值观;②与家庭相关的价值观;③与环境有关的价值观;④与爱国有关的价值观;⑤与人权有关的价值观;⑥与民主有关的价值观;⑦与和平、和谐有关的价值观。自我发展的价值观包括信奉神、诚实、自尊、责任、谦虚、忍耐、自强和勤奋、爱、公正、理性和谦逊;与家庭有关的价值观包括爱自己的家庭,责任感和对家庭成员忠贞,保存家庭传统和尊重家庭成员;与环境有关的价值观包括爱护和关心环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对环境有关的观点保持敏感度;与爱国领域有关的价值观包括爱国,对国家元首和国家忠诚,以及愿意为国家牺牲;与人权有关的价值观有保护儿童的权利,尊重妇女的权利和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尊重残疾人的权利和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与民主有关的价值观有尊重法律法规,演讲和言论自由,自由,参加国家建设和思想解放;与和平、和谐有关的价值观是关注和平、和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价值观的人共同和谐生活,相互帮助和合作,相互尊重。在修订后的大纲中,虽然不同阶段的学习领域和价值领域是相同的,但每一个领域的范围和强调重点是不同的,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程度,传授的道德观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丰富。另外,新大纲对学生获得各种技能也很重视,例如,一般通用技能、归纳技能、批判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冲突处理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希望这些技能能够使得学生将来面对信息技术和交流的时候充满自信,更加具有社会和道德责任。这些技能也被期望能帮助学生发展坚韧性以应对未来生活的压力和挑战。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社会生活领域去发现国家的需要,以及他们的文化和宗教如何面对全球化社会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教育成为马来西亚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公民与公民教育(CivicsandCitizenshipEducation,CCE)在2004年颁布,有学者和专家认为马来西亚道德教育大纲又需要进一步进行修订,以避免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内容相互重叠。[8]
三、马来西亚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特点
马来西亚的道德教育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一)核心价值观的普适性
马来西亚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国家道德教育课程必须有益于促进多元民族文化所享有的价值和政府所希望发展的共同价值的融合。课程发展中心在起草道德教育大纲时认定和提倡的核心价值与各种、传统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具有普世性,这些价值被理解成马来西亚人共同的价值。这些价值强调个人与家庭、群体、社会以及组织的和谐关系,是追求个体和谐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确定了这些共同的价值,为多元文化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找到了共同基础。
(二)渗透方式的立体性
马来西亚在学校德育课程建构中强化政府行为,以行政措施来推进德育改革,集中力量推行新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逐年推出全国统一的道德教育课程和德育课师资培训计划,规定所有教育学院全面开设道德必修课程。通过学校体制、教学方式中确立民族特色来增强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立体性渗透是指以德育课为基本渠道,充分挖掘其他活动的道德因素,使学校的所有活动都体现出德育功能。马来西亚的学校德育不仅依靠道德教育课和伊斯兰教课,而且通过各学科及课外活动等进行。例如:要求学校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德育融于课程改革之中,建立新的“中小学一体化课程”,强调将德育贯穿课程始终;重视中小学志愿活动。志愿活动以个人自觉主动参加为前提,以集体组织为主要形式,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内容;在校会或周会上,就校风学风问题进行总结和训示,等等。通过价值澄清法、品德教育等方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使个体的心理健康、认知、情感、精神和社会化等有机均衡整合,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三)课程资源的宗教性
十二年整体管理实践
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其管理与一所小规模学校是有差异的。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如何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又体现整体一致和互相支持,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的想法是:(1)小学、初中、高中各设一位主管校长整体进行学部教育教学设计;(2)设立面向全校的一些服务部门,避免各个学部形成分别独立的庞杂管理机构;(3)建立学部衔接机制,整合学校整体资源;(4)成立全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临时项目工作组,统筹全校性工作;(5)以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全体干部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统一学校整体工作思路和认识。
1.教育教学整合
大多数学校采取教学、德育分设主管领导管理,其主要优势是便于具体业务指导。但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体的,整合设计更有利于发挥教育的综合作用。“块状管理模式”是指将学校教育教学的双线管理转变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在具体实施管理中不单独设立教学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而是由一名副校长统一管理教育教学,实行全员德育。全员德育倡导的是教书、管理、服务、环境的全方位育人,德育不只是一部分人的专职工作和任务,而是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它要求各相关人员都必须把德育摆在重要位置上。全员德育就是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齐抓共管,实行一体化育人,避免德育效果的方位抵消,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我们实行教育教学整合管理,组建由班主任为联络人、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班级教育教学整体管理的“班级管理共同体”,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班级管理共同体”对教师教学、对学生成长、对班级管理与建设等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更多的老师开始习惯依靠“班级管理共同体”解决学生问题。“班级管理共同体”每月召开例会已经形成常态。
2.学段衔接
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教育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力图针对学生成长阶段的重点,努力实现快乐的小学、有良好习惯的初中、有理想信念的高中。小学阶段在建立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确保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形成小学是快乐的、我愿意上学的基本概念。初中重点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确保身心健康。高中阶段树立人生目标,理性规划人生,自立自觉。
利用十二年学制的优势,我们的学段衔接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在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和初三下学期设置学段衔接课程;(2)教师跨学段上课,形成人力资源整体调配;(3)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跨年级选课甚至跳级上课;(4)尝试学制改革试验;(5)统一全校的科技、艺术、体育等工作,形成连贯培养机制;(6)推动学段间学生交流和部门工作分享。这些做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整体提升。
十二年整体课程体系设计
按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教师科学幸福工作”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学校课程设计的总思路是围绕“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的学生培养目标来进行的。心忧天下,即有责任感与理想信念、遵纪守法、诚信、刻苦、友爱、助人为乐;启迪心智,即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学有优长,即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和发展兴趣特长,扬学生个性优长,以所长带动全面发展。
1.整合德育课程
我们整合育人目标,实现育人目标上的十二年一贯要求,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以高带低,以低促高,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螺旋上升,建构学校整体德育体系。
我们将学校现有德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度整合,设计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和活动形式,以符合学生的年龄差异与认知程度;充分挖掘学校德育资源,采取各种德育活动形式,以符合不同学段的德育需求;充分梳理学校发展历史,总结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德育案例,设计富有育才特色的德育方案,形成富有育才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借助课题研究平台,出版系列育才德育教材。
学校初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建构如下:
初一年级:立规养习,落实班级建设,积极促进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初二年级:迈好青春第一步,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初三年级: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每一阶段的德育课程都设计六个方面的教育:光荣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时间锻炼教育、身心健康教育、自我修养教育、英雄榜样教育。每个年级的内容层次又会有所不同,如“光荣传统教育”,一年级有入学教育,我心中的育才――综合时间活动课;延安寻根活动;校友的足迹;先农坛文化;系列主题班会(班级管理);践行“北京精神”(做有责任的小公民);祖国在我心中。二年级有延安寻根;校友讲堂;系列主题班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践行“北京精神”(做有责任的小公民);先农坛文化;祖国在我心中。三年级有践行“北京精神”(做有责任的小公民);系列主题班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祖国在我心中。
2.整合学科课程
十二年学制学校在学校教育中有很多优势,它们有利于整体设置系列化的学校课程,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搞好中小学衔接,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为加快育才学校实现和谐跨越发展,我们客观分析了学校发展现状,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学校历史及环境文化资源,依托十二年学制,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化课程改革,建设结构合理的学校课程体系”的教学工作思路,认识到学校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是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高中课程为例,我们贯彻落实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坚持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体现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对课程选择性的要求,突出“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的育人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学校高中阶段课程结构主要包括:(1)国家课程(学科领域)――以国家高中必修课程和必选课程为基础,根据需要进行重新整合。(2)校本选修――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高水平的、高吸引力的选修和拓展课程。在学生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多向成才需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前沿性的可选择的课程,包括先农文化系列、宣南文化系列、科技、艺术、体育系列、综合实践系列、特色学习活动系列。(3)研究性学习课程――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简单的研究,对实际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性能力;进一步完善“翱翔计划”内容,给学生充足时间完成相关课题研究。(4)社会实践课程――通过开展活动或服务,对学生进行人格与道德品质教育和体质、心理素质、审美等多样化的教育,具体包括活动课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考察;社会服务课程,如为社区做一定数量的义工,为弱势群体献爱心等。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德育;教学变革
一、信息技术促进中职德育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改变也必然反映到教育中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信息技术整合进德育教学,符合科技发展的潮流,与社会生活特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相吻合,是对传统教学革命性的改造。学习也是一种生活,现实生活的独立性、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征也必然反映到学习当中来,反映到学生身上来,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全新的认知工具,在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建立起师生多边互动,合作创生的新模式。信息技术为师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
案例中职德育教学引入信息化因素,为中职德育教学带来了革新,虽然刚刚开始,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笔者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材《哲学薛丹华与人生》中两课为例,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的思考。教学案例一:《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授课对象:2014级航空服务(中专)学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联系的含义,了解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际关系复杂性和交互性。(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以积极态度正确看待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营造和谐人际关系。(3)运用目标:培养学生全面、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等的人际关系。教学重点:联系的含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难点:物质世界的普遍性,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观察体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1)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贴近学生岗位,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2)按学生个性特征分组,登录教师网站下载预习任务,运用信息化手段查找资料、完成预习任务,规定时间上传至教师邮箱。教学过程:环节一:知识积累播放第一小组递交的预习成果:《航空安全知识视频》教师设疑: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并展示大量图片。教师自制动画:和谐自然小动画——学生感受人类社会、自然界至物质世界的普遍性。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环节二:实际应用第二小组递交自行设计的PPT:《学生人际关系网络图》教师自制:《复杂人际关系交互网动画》、PPT《人际关系特征图》联系的复杂性与交互性:人的一生,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共事共处。环节三:认识升华第三小组递交:自拍课堂情景剧小组讨论:乘务员为什么与顾客发生冲突?我们该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教师播放《校优秀毕业生在空乘服务》视频和《人际和谐》动画。学生总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真诚、宽容、平等等因素。环节四:指导人生播放第四小组递交的视频:《2008奥运会和文化》视频小组活动:寻找身边的和文化小游戏:打开千千结课堂小结:运用电子相册,回顾本堂课重点和难点,提升人生哲学并布置作业。课后拓展:登录教师网站,完成教学评价表,QQ、博客等交流答疑解惑。该案例通过网络、视频、动画、图文等信息技术手段,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单纯的说教生动化,突破了靠想象学哲学,真正贴近学生岗位和生活实际。教学案例二:《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授课对象:2014级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中专)学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了解内外因的含义及辩证关系,理解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态度。(3)运用目标:培养学生用内外因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的能力。教学重点: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教学难点: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课前准备:(1)QQ群:课前自习微课《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并完成相关作业。(2)搜索你关注的名人、热点人物、机电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分析在其成长道路中的内外因等因素,给你的哲学和人生启示是什么?(上传老师QQ邮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回顾微课《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学生讨论预习作业,并交流学习成果。新授巩固: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成果。问题1:鸡蛋变成小鸡,请思考:需要哪些条件呢?1.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1)内外因的含义。问题2: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问题3: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问题4:正常受精的鸡蛋经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就顺利孵化成小鸡;正常受精的鸭蛋,经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却孵化成小鸭;而石头呢,即使有适宜的温度,最终也还是一块石头,孵化不出小鸡、小鸭。说明了什么?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问题5:用上述哲学道理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问题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指出蒲松龄的这幅落第自勉联所蕴含的哲学道理。问题7:那么没有阳光、水分、肥料、温度等,可以收获瓜果和豆类吗?问题8:一只鸡蛋放在开水里煮,能煮出一只小鸡吗?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问题9:种瓜得瓜。但同一种瓜,种在不同的田里,结的果实有大有小,这是因为()案例: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微课知识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答疑。2.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案例分析1:机电专业优秀毕业生关鹤《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求:确立观点并阐述理由,小组代表发言。案例分析2:马云的成长故事和给年轻人的励志视频(1)马云的哪句话或者哪个成长经历让你印象最深,给你的哲学与人生启示有哪些?(2)请结合你自己的内外因素,分析自己和环境,给自己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措施。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建立认知框架。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提升人生哲学并布置作业。
三、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防止纯业务化倾向
所谓纯业务倾向就是教书、育人两者相互隔离,仅仅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当作一门学科任务来完成,不主动自觉地把德育课程与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忽视了德育课程的终极目的。学科建设、学科教学根本的落脚点是育人质量的显示和提高,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这一点,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因此,中职德育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避免纯业务倾向。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对社会应有的人文关怀精神。
2.防止纯技术性倾向
当前,在课程与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种“纯技术性倾向”,表现在:第一,过度追求技术手段的完美而脱离学生的学习;第二,追求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全覆盖而脱离德育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师生互动环节;第三,追求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使用过程中的便捷,而忽视教书育人过程当中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整合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整合是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整合的主题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因而要将信息技术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
3.以科研工作加强引领
目前,信息化教学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纯业务、纯技术等不良倾向,这些情况说明必须加强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的科研工作。只有提高课程的教学研究的质量,增加课程教学的科技含量,探讨信息技术与德育课程整合的具体形式和最佳途径,才能增强德育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薛丹华 单位: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德育、教育、社会、实践
我们生活的21 世纪,常常被称为信息时代,表明了人们对新世纪的期望,新的世纪必然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党的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但是,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如用经济惩罚手段来代替思想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也必须认清和正视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新矛盾,不断探索新的工作策略,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益。
一、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对滞后性与社会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表现为德育观念的淡化。“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虽然我们都已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次是德育目标与社会实际的脱离,将德育目标封闭在校园狭小的圈子中,造成了实际上存在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加强德育”的结果往往是弱化了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成分。再次是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背离,传统的德育教学很难摆脱“灌满水缸”的形式,整个教育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注,学生接受。只注意了人的知识学习,忽视了人格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样其实是忽略了人的主体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道德教育不能没有活动,活动可以起到造声势、广泛发动的作用,一些实地的参观、考察活动能引起学生情趣产生激情,促使他们萌生理想、增强各种情感。
2 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家庭负面影响的矛盾:
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其中,学校是主导学生价值取向、内化素质的主阵地。但当前家、校、社会的德育目标还缺乏一体化,社会、家庭中客观存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理想的完善。
3 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的矛盾:
德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而这种理性选择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身实践。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正面灌输和机械训练的较多,而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上的较少。言德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锻炼。很多教师不会综合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不注意他律代替自律,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了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
二、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现代的教育研究表明:只有回到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才能获得教育的生命力。
1 提高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小学生是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德育工作中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把学生当作德育工作的主体,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待,正确认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社会要求教育“必须本着尊重人及其完整的精神”培养人,并且特别要关注伦理方面的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树立综合发展观念。德育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是整体,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几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互相替代。
要树立系统德育观念。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协同。必须用系统教育观念作指导来运作德育工作,即形成一个网络小系统,学校自身是个网络系统,各个班级又是学校德育的子系统。学校外部有学校与家庭网络,学校与社区教育网
络,学校还要利用社会的多种德育基地,形成一个德育系统,各种途径相交叉,推进德育健康有序地运行。
2 处理好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石。”
构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
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课程,是为了进一步修订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以小学思想品德课为中心,以班会、队会等为主要教育形式,在语文、数学课、文体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中进行渗透。小学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挤占、挪用、删减德育课程的课时。按年龄段施之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方法。小学低年级,教师采取模仿、观察等方式,以通俗易懂浅显明白的道理和行为要求,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可感可知的行动或事物为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在小学低年级段(1-3 年级),主要进行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祖国的首都等的教育;在小学高年级段(4-6 年级),主要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教育,进而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同时进行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创新小学德育工作方法:
[关键词] 三三二育人模式;德育;班级建设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机构,育人是学校的根本目的,活动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中小学德育和班级建设是学校育人的两条核心渠道之一。中小学德育和班级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困惑和问题之一是没有像教学工作那样具体、明确和有可操作性的育人目标,严重地影响了德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三三二育人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理论和政策依据构建起来的,该模式与中小学德育和班级建设工作相对接并相适应,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操作性的特点。
一、“三三二育人模式”简介
1.概念界定
“三三二育人模式”是指以培养中小学生“三种习惯、三种能力、两种品质”为核心的育人目标模型。第一个“三”代表三种习惯,指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第二个“三”代表三种能力,指合作交流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二”代表两种品质,指思想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
2.适用范围
“三三二育人模式”主要适用于指导中小学校校内外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也适用于指导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德育分层育人目标设计与实施,还适用于指导班主任对班级育人目标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
3.理论依据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设计目的是建立系统、全面、可操作的中小学育人目标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其育人目标整体框架的构建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三种习惯”育人目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道德品质育人目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品质育人目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对“三三二育人模式”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
二、主要内容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三种习惯、三种能力、两种品质的育人目标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三三二育人模式”的构建过程和提高模式的可操作性,我们需要建构“三三二育人模式”的多级指标体系,并把握各级育人目标体系的理论政策依据。图1是中小学育人目标体系构建及其理论依据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系统表达了“三三二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
图1仅构建出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三级、四级甚至更多级指标的构建给中小学校留有更大的空间,以便提高“三三二育人模式”的普适性,并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育人目标是一个较完整的终身育人目标体系,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育过程也是一个循环往复、循序渐进、不断升华的过程,因此,中小学校可以依据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初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高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等不同学段,分别制定以三种习惯、三种能力、两种品质为核心的育人重点,以便实现教育过程设计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见表1)。
三、实践价值
“三三二育人模式”的育人目标体系对于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实践目标指导价值。
1.作为设计学校和班级育人目标体系的参考依据
与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相比,学校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缺少系统、全面、可操作的育人目标体系,导致德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经常致力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基本秩序的稳定、各种教育活动的组织等内容,似乎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一切都在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2001年开始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大改革,也为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育人目标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就具备了这样的功能。在基础教育的育人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缺陷是操作性相对较差,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对接比较困难,因而其实效性经常受到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质疑。
“三三二育人模式”以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借鉴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核心内容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精神,包容了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部内容,并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体系的理论思维,转化为中小学育人工作的实践思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小学校育人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作为设计学校和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目标的参考依据
常规管理工作是德育和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实的状况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经常把常规管理作为一种日常工作来做,而不是作为一种育人工作来做,目标意识和育人意识比较淡薄。“三三二育人模式”为学校德育和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我们可以依据学校工作基本规律、德育管理基本规律和“三三二育人模式”的目标体系,制定以时间、空间和内容为基本维度的各种管理常规,实现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在时间、空间、内容上的一体化,并实现常规管理过程与育人目标体系的一体化,达到常规管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例如,陈经纶中学分校通过制定以时间为基本维度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等,对学生进行时间维度引领和管理,实现学校德育工作时间维度上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序性;通过制定以空间为基本维度的教室管理常规、办公室管理常规、实验室管理常规、楼道管理常规、操场管理常规等,对学生进行空间维度的引领和管理,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空间维度上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序性;通过制定以内容为基本维度的课堂常规、眼操常规、课间操常规、升旗仪式常规、集会常规、课外活动常规、早自习常规、午间管理常规、静校管理常规、卫生管理常规、值周管理常规、用餐管理常规等,对学生进行内容维度的引领和管理,实现学校德育工作在内容维度上的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所有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都以“三三二育人模式”的目标体系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3.作为设计各种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育人目标的参考依据
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机构,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以活动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为了提高学校和班级活动的目的性和育人效果,我们可以把“三三二育人模式”的目标体系作为设计各种校园活动目标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
我们可以依据学校德育年度工作规律,制定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社团节、读书节等月度学校德育节日规划,统筹学校科技、体育、艺术、社团等组织建设和校本课程安排,通过系统化的德育活动开展推动育人目标的实现。
我们可以依据育人目标和学校整体规划,设计校园、橱窗、楼道等校园环境,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让校园环境成为隐形的德育课程。通过系列国旗下主题教育活动,扩大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推动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美国新品格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58-02
目前,美国社会主流的道德教育模式是新品格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很多优势,对培养美国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做出了巨大贡献。探讨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及其培养方式,对突破我国目前价值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困境”、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需要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
价值教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作为古代德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品格教育思想,认为人的品格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依靠后天教育和训练来养成。这一强调后天“实践智慧”的思想为西方品格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20年代后,工业社会逐步取代城邦社会,美国传统品格教育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区环境,渐渐走向衰弱,适应时展的进步主义道德教育兴起。但该教育所倡导的道德相对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给美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美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失去对“何谓有价值”问题的道德共识,陷入道德虚无主义,并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这种恶劣情形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使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回归,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现代道德教育的主流思潮,即为新品格教育。
新品格教育一方面批判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标准的模糊界定模式,为公民提供主流的价值评判理念,另一方面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强调对价值观进行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这一价值判断标准的突出特点是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美德,而要求根据时代的特殊要求和现实的情境需要采取符合理性的价值观。这表明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其关键不在于美德的内容,而在于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相应的行为。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1.采取显性与隐性互动的价值观培养模式,而且隐性模式的约束力更强
一方面,针对美国青少年没有标准价值观的缺陷,美国一些州实行具有代表性的品格教育课程计划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加深对关心、责任等价值理念的理解和体验。
另一方面,美国也有许多学校不开设正式课程,而采取非正式课程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种隐性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其他非道德课程中进行价值传播,其核心观念是让学生在具体学科学习过程中进行道德实践,培育价值观学习社群。二是在学校和社会上营造能促进价值观发展的环境。在学校内部,通过可视性或非可视性事物来反复提醒和强调核心价值,为形成潜在的价值观影响力提供环境支持。在社会上,通过舆论宣传和公益机构的构建,与学校形成一致性的教育环境,强化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功能。三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来体验和养成核心价值观。这些隐性教育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墨菲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对这种方式给予较高肯定[1] 。
2.实行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模式,让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掌握核心价值和美德
家长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起到直接作用,因此,美国的家、校联系十分紧密。在家校协作中,学校扮演着推动者角色,采用许多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在具体操作上,许多学校设立学生顾问职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解决心理、情感以及学业等问题的专业意见,或开设提高家长教育技能的课程,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10个小学联合开展家长培训计划,每周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教授家长教育学生的技能,这种“家长工作坊”的方式让参与者能更好地承担培养下一代的责 任[1]。此外,学校还采取建立家长咨询委员会、邀请家长成为家校合作的志愿者等各种方式促进家校协作一体化。
社区亦成为学校实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美国学校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与社区合作。一种是推行社区组织模式的教育,其特点是构成成员众多,包括商业界、地方政府和宗教组织等,影响力较大。在这种组织模式中,社区家长服务机构的作用非常突出。该机构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家长教育课程,在课余不断提升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质量。另一种是社区服务计划,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让学生直接成为服务计划的主体,学生通常能愉快轻松地掌握核心价值观,因此该方式在美国备受欢迎,该计划参与学生的数量和学生参加服务活动的百分比已成为目前衡量学生价值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
3.实行“交互式主体”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价值选择的自,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任何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传统品格教育偏重家校的作用,学生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受到压制。新品格教育打破这种局面,把学生看作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能动性的个体,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既引导他们掌握核心价值观,也丰富他们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真正理解和应用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模式上,美国并不局限于学校系统,而是在家、校和社会一体化中进行。这种“整体”模式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品格发展的主场所。课堂上,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自由讨论各自的见解;课外,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协会、学会或俱乐部,在活动中学会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等价值观。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为青少年价值观培养提供更丰富的内容。青少年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包括维护社会安全、保护生态平衡以及在图书馆、医院等地方做义工等。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协作,学生个体锻炼了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体验到自身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起来体系宏大,但其内容很具体,隐含在我们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要更好地让这些目标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就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实现。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成功范式无疑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1.加强隐性约束力,使人们能够自觉自愿地贯彻核心价值观
目前,我国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一般是在学校或单位直接宣传教育,或采取德育课程进行教育。这些模式过于直接,不易让人接受。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的隐性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针对现代陌生人社会生活碎片化的德育环境,我国可仿效美国构建学校道德社群,以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先在具体课程中渗透这些价值观,使这些核心理念成为一种群体意识。一旦确立了这种社群意识,它便存在于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强大效力,为构建社群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在学校和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特别是不应忽视社会环境的作用。我国学校在可视性环境的建设方面已初见成效,但非可视性环境的建设还十分薄弱。因此,应制定规则,开展活动,大力营造非可视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信任中接受核心价值观。
最后,社会德育环境是需要重点建设的部分。目前我国社会媒介盈利性特征太突出,德育宣传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强对这些行业的控制和管理,为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确立正确导向。此外,要加强建设公益性的图书馆、文化馆等,让学生在节假日等闲暇时间能够得到更多有益环境的熏陶。
2.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作
目前,我国在建构价值体系时主要依赖学校进行,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却较少关注,导致出现“5+2=0”的不良效果。因此,要使核心价值观深植人心,必须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
一方面,应改变家庭在德育上的“亚群体”地位,使其与学校积极配合,成为架构道德社群的重要力量。其参与方式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提高家长对学校相关活动的参与度。应注意,家长力量的整合其关键不在家长自身,而在于学校的积极准备和沟通。要真正使家长角色融入校园,仅靠平时的简单联系远远不够,可以仿照美国在校园设立家长工作坊,与家长充分沟通,并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学生的监督能力。
另一方面,引入“社区”的全新理念,扩大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体系建设队伍,其具体实施途径可联系我国国情采取中式的社区组织模式或服务计划。具体而言,我国可采取“社区入学校”、“学校入社区”以及社区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三种方式。“社区入学校”是让社会的不同群体加入校园德育行列,根据学校需要为青少年提供相应服务;“学校入社区”是指学校与社会的各种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的实践场所,共同培养和训练学生;社区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是指社区以各种方式主动为家庭和学校提供义务服务,成为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
3.改变学生在价值观培育上的客体地位,使之拥有更多自
我国德育从2001年已有改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学生在德育课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德育方法有较大改进,抛弃过去教师单方灌输的呆板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我国的德育方法较局限于课堂教学,这显然不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潜力,让其主动掌握价值观体系,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比如在选修课上不应盲目追求考试科目的训练,应让学生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课程,在丰富的科技文化海洋中提高自身价值观素养等。
在保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开拓更多的领域为学生主体角色的培养提供舞台。比如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如体育馆、图书馆及各种协会等。但家庭和社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一些偶尔进行的志愿者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成为衡量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标准。我们应参照美国的做法,让学生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并提升这些活动在衡量学生品德方面的比重。只有真正在生活实践中贯彻价值观,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接受并积极履行它们,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