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8: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教育与教学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儿童 奥尔夫 音乐 教学法
自1984年,笔者首次接触到奥尔夫音乐教育以来,迄今已有20多个春秋,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它诠释了儿童音乐教育的真谛,它通过音乐打开了一扇知识能力共同提高、智商情商协调发展、体格人格全面进步的大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的理念是自然、有个性、有变化,倡导音乐、舞蹈、语言的融合,提倡人人参与并在音乐中通过感官体验理解音乐。那么,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呢?
一、抓住奥尔夫原本性的思想核心,使儿童音乐教育回归自然
奥尔夫说:“儿童阶段是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刻,我们应当把握机会予以启发,这对孩子未来有极大的影响。若在此阶段不去培养它,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奥尔夫原本性教育思想,探究的就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亲自参与的音乐,它探究的是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人的生命本身,它注重人对音乐最基本的感受和体验。这种体验和感受的获得,依靠的是人的自身参与,而不是外在知识的灌输。在奥尔夫教育中,儿童对音乐的认知,通过亲身体验,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而不是在困难和压力下获得的。因为它最接近大自然,所以它最适于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儿童可以亲自参与甚至自行设计和创作,即兴地进行表现全面的学习和掌握原本性音乐。这种表现的产生是儿童内心的需要,是从儿童的本能中诱发出来的。
每个儿童都要学说话,将语言赋予音乐的节奏,利用说话这一形式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从儿童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奥尔夫音乐教育在语言的发展上就有多种方式、方法。
1.用声音“唱”话。对儿童来说,年龄越小唱的兴趣就越浓厚,就越想把要说的话用自己熟悉的旋律唱出来。自由即兴的演唱,不受音高、节奏的限制,孩子们很喜欢。这也是孩子最初的作曲。这种教育方法,将复杂的创作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有利于孩子连贯性语言的发展,也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音乐创作的快乐。
2.用节奏讲话。在奥尔夫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材料,几百首歌不可能是同一种旋律,但完全可以是同一种节奏。人们说话有阴、阳、顿、挫,这里面有一种旋律。我们可以在说话时加上节奏。比如,用“ ”说一个字,如“花 ”、“我”等,用“ ”说两个字,如“春天”、“美丽”,等等,用“ ”说三个字,进而发展到让儿童用“”说一句话,如“我是一个好孩子”等,鼓励儿童将语言进行规范、押韵,这便是诗歌的最初形式。这种方法对孩子语言、乐感的发展十分有益。
3.儿歌创编。在语言活动中,我们可以对儿歌进行部分或全部创编。如“小鸭子,嘎嘎嘎,摇摇摆摆嘎嘎嘎”这句儿歌可以变换小动物及其叫声,或者改变成“小青蛙,呱呱呱,跳上跳下呱呱呱”等,请孩子创编许多不同的儿歌。再比如,儿歌《小蚂蚁》:小蚂蚁,搬大山,搬呀搬,搬呀搬,大山有多大, 一点小饼干。
由二拍子儿歌转换为三拍子儿歌。
4.听音乐讲故事。当孩子欣赏到一段音乐之后,他们会有与成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时可以鼓励他们大胆想象音乐中会有谁?它在做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儿童通过自己的讲述,发展了语言,理解了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适于从0岁的婴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它将人的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音响,是人类宣泄、表现、交流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如拍手、拍腿、捻指等。这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方法,给人以一种全面、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即兴原则
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最突出、最核心的一个原则,它是指在活动中以即兴活动的形式发掘儿童的音乐潜能,培养孩子尝试创作音乐的能力。即兴的目的不是让儿童创作音乐作品,关键是要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的即兴创造随处可见。
1.利用身边信手拈来的一切作为打击乐器。儿童可将桌面、椅子、玩具等作为打击乐器使用,他们也可以让报纸发出不同的声音,用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做节奏击拍训练。
2.即兴创编节奏、声势。儿童在固定节拍的伴奏下即兴创编不同的节奏,为儿歌进行伴奏,将和声、卡侬、配器等融入游戏中,可以充分体验即兴创作的乐趣。
3.多种方法为音乐伴奏。奥尔夫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优美抒情的,高亢激昂的,欢快活泼的,不同的情绪激发不同的灵感。听音乐绘画也是一种重要的即兴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线条表现。跳跃的旋律,儿童会用表示;急促而坚定的声音用∷表示,而则表示延续不断的声音。另一种则是完整欣赏音乐后,勾勒出音乐的意境,成为想象画,这就给了孩子足够的创作空间。
儿童在即兴创造与全体合作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遵守社会秩序,这充分体现了奥尔夫“培养社会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
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儿童是通过自己的实际唱奏甚至伴曲来体验并理解音乐,而不是通过教师、成人的说、教、示范。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每一个创作的闪光点,让儿童在轻松、鼓舞的氛围中将深奥、枯燥的音乐元素以最原始、最简捷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合奏、合唱、歌舞表演、戏剧表演及其他领域的知识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在奥尔夫音乐学习过程中,儿童会惊讶的发现,原来音乐可以变成图画,图画也可以是一首美妙的音乐。在欣赏音乐《狮王进行曲》时,教师用故事分析音乐中的渐强渐弱的对比,儿童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活动中,大家自主分配狮王、王后、小狮子、各种小动物等角色,用旧的毛巾、丝巾、报纸、玩具互相为各种角色装扮,融入戏剧的成分,再分配台词,排练成童话剧的形式。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综合合唱、舞蹈、戏剧表演等诸多因素,培养了儿童参与的意识。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民族性、本土性原则
奥尔夫不倡导使用统一的音乐课本和教材,而是鼓励大家根据本国、本民族的不同特色,以奥尔夫的观念为指导,去不断创编和改进。奥尔夫的教学中,多采用其本土的民歌与童谣。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文化是一笔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一些表面上形式简单、短小的音乐作品,往往朗朗上口,是雅俗共赏的经典作品,如《两只老虎》、《小老鼠上灯台》或经典古诗都是极优秀的创作题材。学习这些民歌、歌谣,可以让儿童通过节奏、旋律、乐器、动作创编,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这些学习活动,既提高了儿童的音乐素养,也可以让他们领略到祖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五、结语
我眼中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为了儿童的音乐,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和兴趣。它的教育方法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和原本性,符合儿童特点和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它推崇儿童主动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孩子的即兴创作,通过这种即兴性的创造开启了儿童想象力的闸门,让孩子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让孩子在探索中体验创作的乐趣,进而通过音乐培养健全人格,提升整体素质全面发展,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廖乃雄.儿童的音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一、“分散”导致音乐教育的多种模式
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全国共有600多个大学区(中小学生万人以上),3000多个中等学区(中小学生2500至10000人),12000多个小学区(中小学生2500人以下),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含各科教学大纲)。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但这种计划与大纲是非粗略的,对各个学区只具有指导性,并不具有指令性。只有学区才是真正的教育实体。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其《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一文中这样写到:“美国教育的高度分散与此(中国)形成鲜明对照,50个州的方针各不相同,有时16000个学区也各行其事,这造成了很大的自。差异不仅被容忍,而且受到鼓励,地方性也受到尊重。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因而,导致中小学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音乐教育模式自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交相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当把它们看作是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二、“创造”成为多种模式的主题思想
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模式甚多,从表面上看,会觉得五花八门,甚至会感到杂乱无章。如前所述,16000多个学区的音乐教学大纲都不一样,教材也是多种多样,甚至学校与学校,乃至同一学校不同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教法也不尽一致。然而,我们从这表面的混乱中却不难看出它内在的秩序,在这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主题——创造。
我们认为,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儿童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以下,笔者就几种当代美国的音乐教育模式与创造主题作一简析。
1.奥尔夫教学法与创造
卡尔奥尔夫(CarOrff)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谈话、运动、唱歌、演奏和玩耍。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音乐中去。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
一堂成功的奥尔夫课往往会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受。参与者(学生)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孩子们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过程中能够经历着一种通常只有专业音乐家才有的合奏感。简言之,奥尔夫教学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活动、用元素性的音乐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这一教学法从德国传入美国后,受到美国音乐教育界欢迎。他们将此教学法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固有的奥尔夫乐器中又加入了一些美洲和非洲的民间乐器,在教学中既坚持了奥尔夫教学法的精神原则,同时也使这一教学法本土化,使之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柯达伊教学法与创造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音乐文化水平——用传统音乐语言思考、读写和创作的能力。
(2)通过使用学生自己祖国的民间音乐遗产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通过本民族的民间音乐知识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和文化。
(3)提高所有学生的表演能力——在班里、在合唱队里演唱、参加重奏团与管弦乐队——把参加集体音乐活动作为丰富生活的一种方法。
(4)让全世界伟大的音乐作品成为学生的财富。
为达到上述目的,柯达伊强调每课时必须集中于若干不同的音乐目标,如:齐唱和分声部唱;乐谱的读写;练耳、内心听觉、记忆技能;识别、使用曲式;随音乐运动;听赏音乐;即兴创作。显然,作为最高阶段的创作是该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柯达伊教学法传到美国后,得到了美国的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采纳,其中包括T巴赫曼,L乔克西,MH理查兹和D培根。
巴赫曼博士把柯达伊教学法与美国的音乐教育实际相结合,在向儿童介绍记谱法时用一线谱的方法进行,其余几条线待必要时再导入。他把节奏从旋律中分离出来,通过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节奏而进一步强调节奏(正是这导致人们将柯达伊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结合运用)。他很重视用听写发展儿童的音乐记忆,尤其是重视音乐创作的教学。他认为,“如果儿童熟悉音乐写作,他们就能更好地掌握照谱演唱音乐。使儿童在初期就意识到他们所学的音乐能由他们自己或其他人表演。”
在使用柯达伊教学法的唱歌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人在实践中还非常重视使用黑人灵歌这一带有很强的即兴性的演唱形式,使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与奥尔夫教学法一样,柯达伊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方法。美国人还将二者结合使用,形成了以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的柯达伊——奥尔夫教学法。正如迈克尔·L·马克所说“两种方法彼此强化,使儿童更富有创造性,更理智地学习音乐。
3.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与创造
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EmileJaques-Dalcroze)所创立的教学法传人美国已久,现在该教学法在美国仍非常流行。这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虽然人们常常以为体态律动就是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其三大内容之一。该教学法的另外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
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教师(有时是学生)用钢琴即兴演奏。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视唱练耳课上,要求学生用唱名演唱音程和歌曲,尤其重要的是要进行声乐的即兴演唱,这种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视唱练耳”课与传统的专业视唱练耳课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即兴演奏多在大钢琴上进行,也可在其他乐器上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形成与对音乐进行体态反应的自由,学生进行任意速度的即兴表演练习。
达尔克罗斯甚至在理论课上也采用了这种即兴演奏的方法,他让学生即兴演奏旋律或旋律片断,作为发展他们对音程的理解的一部分,并帮助他们熟悉和声。
凡此种种,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对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自1915年前后此方法从瑞士传到美国以后,至今仍盛行于美国各地中小学,并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衍,形成为一种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4.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与创造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真正产生于美国本土的一种教学法。它是根据著名的《曼哈顿维尔音乐教学大纲》中的“螺旋形上升素质培养大纲”而开设的课程,最初是作为专业音乐学习的一门课程(包括七个方面的素质培养:乐音、节奏、旋律、和声、曲式、调性、结构。音高、音色、力度都包括在乐音内).后来推广到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领域,而且发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该教学效果更好。由于该教学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美国人又直接称之为“发掘创造力教学法”。
【关键词】中职 学生 体验式教学法
近些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职音乐技能教学缺乏专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在音乐教学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飞快的今天,中职的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首先是中职的音乐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忽略了音乐教育方面的发展。其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过于强化,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再次,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一阶段,教学方式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所以,本文将解析体验式教学法,以及如何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育推广体验式教学法。
1.体验式教学法理念对中职音乐技能课的启示
体音乐教育验式教学法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音乐教育的方法,充分的把创造音乐的行为和人类原本表达音乐的行为方式进行融合,体现了生活化、社会化的音乐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这将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教育带来了以下启示:
1.1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让学生自主学习
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教学过程才是体验式教学法的目的所在。也就是说,当老师下达一个任务时,教师不用告诉学生应该是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这个任务,也不需要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式去完成这个任务,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去完成这个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学的主动,从而发挥学生的独创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能动地参与集体性, 多样性, 探索性的整体艺术实践活动,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获取新的知识, 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使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自由、自主地活动, 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1.2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体验式教学法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 是享受快乐的过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不只是学习熟练的技巧, 而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体验式教学法是学生们跟随者教师的教学,在教师教学的教学过程中跟随者节奏随意做动作,一开始是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区别, 也就是快步走和平步走的区别,然后慢慢的加入四分、二分的声音,此时此刻,学生们很愿意跟随者音乐做动作,而且会根据音乐的节奏自己创作出适合该节奏的动作,甚至表情也会跟随者音乐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乐在其中, 乐此不彼。
1.3淡化高水平音乐技能的培养,音乐课程综合化发展,发挥学科优势
如今,课程的综合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音乐教学这方面,音乐教育课程综合化也是大势所趋,淡化高水平音乐技能的培养,音乐课程综合化发展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需要进行的音乐课程改革,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机勃发、持续发展的学科系统。从体验式教学法的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来看,也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这种教学方式。所以,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音乐课程中课程结构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艺术与各学科之间完美的结合发展,发挥学科的优势。音乐专业课程基本分为音乐理论课程和音乐技能课程,可以考虑适当进行一些课程综合。另外,也鼓励学生们将学过的曲子与节奏进行组合,试着创作出自己的歌曲。通过这些训练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们动手创作的乐趣。
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体验式教学法对策研究
2.1增强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
要想学生学习好音乐这一个课程,教师也是不可忽视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想尽办法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
2.2改善音乐教育的教学环境
要进行音乐体验式教学,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应该适当地对音乐教育环境进行改善,为教师、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良好的设施条件会使师生具有良好的上课氛围和珍惜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2.3不断完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如今,科技迅猛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教育必定要面临改革。体验式教学法是一套非常适应时展的教学方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多多学习国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完善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出色的人才。
2.4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制定适合的音乐体验式教学的方案,结合健美操课程教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健美操教学目标,为音乐体验式教学法更好的服务。
2.5鼓励学生学习健美操选修课,增加健美操选修课的课时数
学生学习健美操课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健美操对于体验式教学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体验式教学法有效的进行。增加健美操选修课的课时数,有利于学生更多的把握健美操的知识,在体验式教学法得到更好更多的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体验式教学法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适当的加以利用这一教学方式,为教育服务、为广大的中职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赖韶幸.体验式教学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柯达伊教学法;音乐;启蒙
音乐启蒙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儿童,因此教师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是极为重要的,而柯达伊教学法通过视听唱多种感受,能够快速地、有效地、科学地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提升儿童音乐素质。因此,只有把柯达伊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融入音乐启蒙教学中,才能够促进音乐启蒙教育的发展。
一、柯达伊教学法的理论及特点
被音乐界人士称为“世界上著名的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的柯达伊教学法是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立的,柯达伊教学思想的形成与当时匈牙利的国情相关。匈牙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战争的重灾区,国家经济衰退、社会动荡、人民文化水平较低,因此柯达伊提出从歌唱入手来进行音乐教学,并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教学方法,形成了以首调唱名法、节奏读法、符干字母谱、科尔文手势为主的四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柯达伊非常重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儿童成长、能力发展、接受能力等儿童自然发展规律,由简入繁地进行音乐教学,柯达伊教学法摆脱了以逻辑为主的传统音乐教学法,能够使儿童对音乐产生长久兴趣。柯达伊强调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在游戏中提升音乐素养,并能够培养儿童的音乐想象力及创造力,让儿童建立自身的音乐世界。柯达伊教育体系对匈牙利音乐教育事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柯达伊的教学思想
(一)全民音乐教育思想
“音乐属于每个人”是柯达伊的愿望,音乐教育的全民性思想是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不是单单几个人创造的,而是全民族人民创造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音乐,以此继承这种音乐文化。音乐也不应该只是少数人学习,应该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探索音乐的宝藏。他还认为,音乐培养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会,只有每位公民都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匈牙利音乐的良好发展,提高匈牙利公民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柯达伊全力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在匈牙利,每个儿童从幼儿园到中学都能够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匈牙利教育部门规定,每个学校都要采用柯达伊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柯达伊教育法的推广和对全民音乐素养提升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匈牙利诞生了很多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
(二)民族音乐教育思想
民族性是柯达伊音乐教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其思想最突出的一个特性。他认为,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而音乐正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所以民族之间有着不同,文化的不同是重大原因之一,而这种“精神”一旦毫无保留,那就不能称为一个民族,如果民族文化不能传承而过度接受其他民族文化那是可悲的。柯达伊教学的首要准则就是——学校音乐教育必须扎根于民族文化当中,必须以本民族民间淳朴、优秀、易唱的歌曲、诗歌、歌谣为教材,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匈牙利人。
(三)早期音乐教育思想
柯达伊非常注重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柯达伊认为儿童越早学习音乐对其成长越有利,在出生前的九个月即胎教时期,就应该给儿童听一些歌曲。儿童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他强调三到七岁是接受音乐教育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年龄区间,这个黄金年龄如果被耽搁、被忽视,那么将对儿童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一个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儿童,会有良好的性格、坚韧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只有每个儿童都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一个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
(四)科学音乐教育思想
在柯达伊教育思想中,非常强调“人本主义”思想,以儿童为中心,强调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音乐,即遵循“儿童发展法”,即儿童的成长、儿童各能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等儿童自然发展规律。教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遵循逻辑结构进行教学,反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痛苦折磨”,更加注重对儿童兴趣的培养,让孩子从内心热爱音乐,主动参与音乐,积极感受音乐,深情表现音乐。从儿童的认知能力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让音乐贴近生活,使儿童便于理解,让儿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进而潜移默化地学习音乐,通过这种培育,提高儿童音乐素养,培养儿童音乐情趣。同时,柯达伊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简单朴实的音乐中,增加趣味性,增加简单对唱,使歌曲有了很多新变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歌唱音乐教育思想
歌唱是柯达伊教育思想的中心,喉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器官,也是最好最美妙的天然乐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参加音乐活动的途径,并且歌唱教育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音乐教育,通过最经济最有效的歌唱教学,完成柯达伊的最大愿望——音乐属于每个人。合唱是柯达伊歌唱音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实现的音乐合作形式,柯达伊认为:“只为我们自己唱歌是没有价值的。两个人一起唱会更好,逐渐地越来越多,成百上千人一起唱,直到我们成为一个伟大的和谐之音。这时我们就可以说,整个世界更美好了!”从合唱中,学生们会感受到和声的魅力,领会到音乐的空间艺术,在与同学合唱中学习音乐,在与同学合唱中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歌唱教育不单是音乐教育,更是育人教育。
三、柯达伊教学法在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柯达伊教学法与我国新课程标准相适应
柯达伊教学法强调使用本民族的歌曲作为音乐教材的主体,然而教材中也不乏许多除本民族外的其他国家地区的优秀音乐。让儿童在学习本民族音乐的同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民族特点、音乐特点和文化特点。这与我国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课程人文性(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是相吻合的。柯达伊教学法重视儿童的即兴创作能力,从儿童刚开始接触音乐时,就引导儿童多听音乐、多感受音乐、多理解音乐、多创造音乐。并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通过对儿童进行音乐即兴训练,提高学生音乐艺术创新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加了学生未来从事艺术创新性工作的可能性。这与我国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审美性(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相吻合的。柯达伊教学法着重教学顺序的科学性及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一堂课通常由六部分组成,即聆听、歌唱、获知、书写、读谱、创造。通过动用耳、口、眼、手等多器官共同协作,让儿童深入沉浸到音乐的世界中,进行音乐感知、音乐学习和音乐创造。这与我国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实践性(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高度吻合。
(二)柯达伊教学法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
优秀的音乐教学法能够在音乐教师的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柯达伊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即儿童发展法(childdevelopmentapproach)非常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方位去学习音乐,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按照儿童成长阶段、儿童能力发展、儿童接受能力等客观自然发展规律,由简至难地安排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教学内容。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引导、带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感知音乐过程、获得音乐体验、进行音乐创造,而非以理性认识为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要使儿童保持音乐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提高演唱表现能力,培养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集体意识等。通过观察与对比可以发现,在音乐启蒙教学中应用柯达伊教学法是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顺应的。
四、柯达伊教学法在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
(一)培养儿童音高概念的应用
科尔文手势是英国新教派牧师、首调唱名法的推行者约翰科尔文所创立的,同时科尔文手势也是柯达伊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这种手势通过七种不同的空间姿势来代表七音阶中的唱名,使儿童能够直观了解音阶中各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在头脑中形成音高概念。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作编排一些科尔文手势游戏进行教学,帮助儿童理解音高,将音高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科尔文手势来帮助儿童理解音乐作品的旋律,逐渐使儿童对音的强弱、渐强渐弱、渐快渐慢及音乐感情进行理解,提高儿童音乐素养。其次,通过对二声部音乐作品进行手势训练,能让儿童对和声有一定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在进行首调唱名法教学时,也可以运用科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理解Do这个音符是可以移动的,但音名发生变化,让儿童更好地理解各个音级之间的换算和转换,为儿童以后学习流行音乐知识、即兴伴奏知识打下基础。
(二)培养儿童节奏能力的应用
在柯达伊教学法中,节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先通过儿童熟悉的声音入手来进行节奏练习,如让儿童听击锣“隆隆隆隆”的声音准确了解四分音符,让儿童听走路“踢嗒踢嗒”的声音明白八分音符,让儿童听冲锋枪“突突突突”的声音来理解十六分音符等等。教师也可以自创一些节奏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掌握不同节奏,让儿童快乐地学习音乐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儿童进行手、脚不同节奏的训练,例如左手演奏高音部分,右手演奏中音部分,双脚演奏低音部分;左手演奏一种乐器节奏,右手演奏另一种乐器节奏等。手脚的不同训练开发了儿童的左右脑、提高了身体协调能力、使之掌握了复合型节奏的技巧、提高了儿童音乐素质。
(三)培养儿童识谱能力的应用
教师在进行儿童识谱教学时可以运用柯达伊教学法将识谱最难的两方面——音的长短和音的高低分开逐一击破,将音符和五线谱分开,并把音符的符头去掉使其只表示节奏,将音符的音高用字母表示,帮助学生先唱对节奏,再唱音高。之后,由于五线谱有着直观、容纳音乐信息量大等优点,应以学习五线谱为主,进行视唱练习,能够帮助儿童提升识谱能力,也能帮助儿童对旋律、情感进行理解。
(四)培养儿童歌唱能力的应用
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歌唱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柯达伊教学法的核心,尤其是集体歌唱。在教学前选用一些欢快的、本民族的、适合儿童的歌曲进行教学,激发儿童歌唱欲望,运用齐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方式增加儿童歌唱兴趣。对于儿童感兴趣的歌曲,教师可以和儿童合作进行二次创作,尤其是对中国民歌或中国民族风格的歌曲进行创作。教师应让儿童多进行无伴奏合唱训练,训练稳定音准和准确音程。在进行歌唱教学中,要让儿童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只有让儿童自己进入音乐中,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情绪与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结语
柯达伊教学法对儿童音乐启蒙教育有着积极作用,运用柯达伊教学法教学,能够培养儿童多维度音乐能力、演唱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展和改进柯达伊教学法,改变枯燥乏味的音乐启蒙教育现状,让儿童真正热爱音乐,发挥出音乐教育“育人”的特点,培养儿童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盛红芳.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J].黄河之声,2020,(12):153.
[2]张婷.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创新优化策略研究——以柯达伊教学法为例[J].中国文艺家,2021,(01):79-80.
[3]冯丹.柯达伊教学法对基础音乐教学的影响研究[J].北方音乐,2020,(24):200-202.
[4]杨莉祯.柯达伊教学法在高中合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1,(05):181-182.
[5]徐占玉.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应用[J].参花(下),2021,(02):125-126.
关键词:音乐教学法;课程定位;课程设置;课任教师;教学模式
一、课程的定位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一定要突出师范性,音乐教学法课的开设是突出师范性的象征。音乐教学专业的师范性,决定了任何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掌握,都要最终致用于基础音乐教育。那么,不管是钢琴、声乐、舞蹈,还是视唱练耳、乐理、欣赏等各专业内容的学习者,都必须掌握该内容的教学法。师范生仅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很好地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如果只注重个人技巧的炫耀和展示,而没有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那么,这样的学生肯定是不合格的,这样的音乐教育也不能不说是失败的。因此,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所有课程中,音乐教学法应该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和学生应该明确认识到这一点,把音乐教学法的传授、掌握和学习作为最高的追求,从而有效地提升音乐教学法课的作用和地位,形成教师注重于学生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致力于音乐教学能力掌握的局面。
二、音乐教学法的教材、课程设置问题
音乐教学法的教材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教学大纲;音乐教学法原则;中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特征与音乐教学特点;中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教法;音乐教学的组织工作;课外音乐活动;音乐教学设备与电化教学;音乐教育实习;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等。其中“中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教法”是教材的核心和重点,它包括歌唱教学的方法、基本乐理教学的方法、视唱练耳教学的方法、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和器乐教学的方法五大部分。歌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是中学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此外舞蹈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项内容。但现有的高师中学音乐教学法教材中,没有舞蹈教学法这一内容。可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存在不足的,仅就音乐教学法这一课程,还须增加一些本学科体系所要拓展和涵盖的内容。除了以上提到的舞蹈教学法外,比如,音乐教师的基础素质(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水平),音乐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学能力),这些都是音乐教学法教材中应包含的内容。另外,音乐教师的语言形象训练、人格形象训练、职业形象训练、专业形象训练、社会形象训练、体态体貌形象训练等,也应该列入音乐教学法教材的专门章节里。因为音乐教师是多重性的复合型人才,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学音乐教师既是演讲家、语言学家、歌唱家、演奏家,又是组织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一个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他应该具有完善的人格形象、语言形象、职业形象、专业形象、身体形象和社会形象,这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教师。可是这样的教师在现实的教学岗位上又有多少呢?21世纪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新的音乐教育改革,呼唤着新型的音乐教育人才的出现。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教学尤其是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承担着面向21世纪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教材之重要,不言而喻。
三、课任教师问题
(一)课任教师的素质要求
音乐教学法课的课任教师,应该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必须具备全面的音乐素质,在演唱、琴法、乐理、视唱练耳、欣赏、指挥乃至舞蹈诸方面,有比较娴熟的技能技巧,尤其对以上各个不同专业学科,要有扎实而纵深的理论研究,既有丰富的实践操作教学经验,又有较高的学术理论知识的积淀。概括起来一个高标准的音乐教学法课的教师,理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忠诚于教育事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师表。
二是具有宽广深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钢琴、声乐、基本乐理、律学、和声、音乐欣赏、视唱练耳、指挥、歌曲写作、舞蹈、唱游和律动等各门学科,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和通透的理性认识。
三是对音乐教育学、教学法理论有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好的语言学和文学艺术涵养。
四是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积极而大胆地参与教学改革,对音乐教学法教材深入钻研、了如指掌,同时不拘泥于教材,在教学操作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因地制宜,联系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以外的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
五是具备较强的音乐教学和研究能力,能够站在音乐教学学科的前沿,对于音乐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研究、探索精神和前瞻性思考,能够敏锐地发现有关音乐教学法的问题,并能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中外最新的音乐教学法信息和资料能够及时而迅速地获取,以便用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
(二)课任教师的遴选
根据音乐教学法课任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选择什么样的教师承担这门课的教学,是必须慎重考虑的。在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中,真正在本领域具有一定建树和造诣的专家任课的情况,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并不多见。一方面是因为精通音乐教学法的人才相对缺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教学管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比较理想的音乐教学法课任教师,原则上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曾有五年以上音乐教学经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特点、现状,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和了解。
二是责任心强,有吃苦精神,热爱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三是音乐专业知识扎实、全面,教学方法灵活,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思维敏捷,有一定的管理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四是在音乐教学法方面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并且具有在本教学领域进一步纵深发展的潜力。
只有具备以上条件的教师才有可能完成好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任务。
(三)课任教师的培养策略
“不拘一格降人才”,对音乐教学法的任课教师应该采取多途径、多渠道的选拔和培养方式。
一是选调优秀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到高师来教授音乐教学法课程,因为他们是中等学校的直接教学实践者,掌握着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派音乐教学法的任课教师到基层学校蹲点,进行社会实践,时间至少在一学期以上。这样使他们能充分地了解和熟悉中学生心理特点、中学音乐教学特点,掌握中学音乐教学之所需、之所急,从而加深对中学音乐教学的感性认识,以便在中学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中,避免想当然、纸上谈兵的弊端,实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教学操作活动。
三是给音乐教学法课的任课教师创造机会,到兄弟院校考察、观摩、学习,看看人家是如何进行该门课的教学的,将好的经验和好的方法加以吸收,为我所用。另外,有关音乐教学法的全国性研讨会议,让课任教师也多去参加一些,以便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认识。
四、教学模式问题
(一)准教师模拟诱导训练模式
准教师模拟诱导训练模式也叫“全程教育实践法”,这一教育模式的提出,意味着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全程音乐教育实践,也就是化整为零的音乐教育实习法。这样使音乐师范生能尽早地确立教师角色意识,从一进校门到毕业,心中始终怀着“教师”这一崇高信念,有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造就和教师人格的完善。
教育实习是音乐教学法课的内容范畴。如果说音乐教学法中的其他内容是理论掌握过程的话,那么教育实习就是实践操作过程。传统的教学实习是短期集中训练,一般4~8周时间,在这几周的时间内,按一周一节课计算,上满了也才8节课。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很多学生往往只上了3~4节课。这样所谓的“实习”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学生对课堂音乐教学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短期集中训练”的实习形式,就提高学生的实际音乐课堂教学水平来说,是不太理想的。
“长期分散训练”是把教育实习的战线拉长,把它贯穿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现在的招生规格不像原来那样,不存在把“音乐白丁”招进来的情况。所以,要尽早地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实施“准教师模拟诱导训练”。这种音乐教学训练模式,对于音乐专科生可以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实施,如果是音乐本科生,可以放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实施,具体实施办法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学期:课堂音乐教学基本功演练阶段。主要进行课堂音乐教学的语言形象训练、仪表形象训练、板画板书设计训练、三笔字训练、普通话训练。
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基本环节演练阶段。主要进行音乐课题教案的编写、熟悉和分析教材、组织教学、课堂内容教学和方法的设计。
第三学期:听课、见习阶段。到就近的中学和小学观摩课堂音乐教学;让每个学生轮流到中、小学实践音乐课堂教学若干次,体验“准教师”的角色感,利用假期到家乡所在地的中小学了解音乐教学现状,积极争取上音乐课的机会。
第四学期:各种音乐教学法的学习和掌握阶段。主要熟悉课堂音乐教学常用的方法,创新教学法,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的学习。
第五学期:课堂音乐教学综合技能训练阶段。主要进行歌唱、音乐欣赏、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器乐、舞蹈等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模拟试讲训练,其中贯穿小组试讲、全班试讲、学生各自评讲、教师听课评讲等环节。
第六学期:教育实习与教学总结研究阶段。到中学进行实际音乐课堂教学、音乐课外活动、排练节目、担任班主任,返校后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总结和研究。
(二)全体专业教师任课训练模式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声势教学法;优势;运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幼儿音乐教育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并贯穿了整个教育领域。音乐教育有很多种教学方法,且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声势教学法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一种,它直观简单,方便幼儿学习,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律动还有节奏让幼儿对音乐有所理解,是一种比较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由此,声势教学法也就成为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喜爱。
一、声势教学及其优势
(一)声势教学法的含义
1.什么是声势比如拍手、跺脚、拍腿等一些能发出声响的动作叫作声势。2.什么是声势训练是当代音乐教学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主要是集节奏、动作、朗诵、演唱等于一体,最直观,最原始,因此深受孩子们的欢迎。3.声势教学法及内容奥尔夫教学法有五种教学方法,分别是:节奏朗读教学法、律动教学法、声势教学法、器乐表演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其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声势教学法。声势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实践内容有:(1)节奏模仿。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其节奏也可以重复做,主要是看幼儿对音乐的掌握情况。模仿的节奏要从简单到复杂,从慢到快,时间不宜过长,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2)接龙游戏。在节奏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游戏锻炼,进一步训练。这种方法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记忆力还有即兴创作的能力。老师要掌握好节奏,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游戏训练,与此同时幼儿可以模仿老师的节奏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创作。(3)创作。把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创作。但是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幼儿之间的差距,避免因差距过大而导致部分幼儿兴趣缺失。幼儿在掌握了部分节奏后就很容易进行节奏创作了,有些兴趣高的幼儿可能创作水平更高一些,节奏创作能够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让幼儿自主学习,增强兴趣。(4)用声势为音乐旋律伴奏。这种方法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方法最直观、最简单、最自然地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对音乐各个声部的理解能力,用声势来为音乐旋律伴奏,方式新颖,深受幼儿喜欢。
(二)声势教学法的优势
声势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声势教学法能够锻炼幼儿的听辨能力。当幼儿拿到一段音频时,对音频仔细聆听,通过反复聆听则能够分辨出这段音频与其他音频的不同之处,从而对音乐间的差异产生一些思考,并形成一些丰富的想象,能够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其次,声势教学能够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幼儿会伴随音乐作出一些动作,打一些节奏,用这些来记住音乐,因此能够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在音乐教育中幼儿的记忆力是很难培养的,音乐是一种抽象的体验,记忆力的培养要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得以实现,而声势教学法正好能够做到这一点。声势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对节奏感的培养首先要体验,幼儿一定要多体验,多听音乐,才能锻炼出好的乐感;其次就是长期的感知能力熏陶,要长时间深处一种音乐的环境中,在环境的熏陶下对音乐有所感知。声势教学法能够利用动作让幼儿不仅能够快速地记住所学习的内容,同时还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声势教学法来实现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声势教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体验
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灵活不拘束的教学方法,现在已逐渐应用于幼儿的日常教学中,不仅对幼儿早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老师的音乐素养,提高了幼儿的音乐体验。声势教学法对幼儿来说比较简单易懂,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律动、声势以及音乐游戏等使音乐更加容易理解。声势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增强对音乐的理解,也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创造性,使音乐具有真正的音乐性。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业上有所收获、进步和提高。主要是让幼儿从不懂到懂,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声势教学法能够根据幼儿的兴趣入手来设计教学环节,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要利用声势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教材和教学方式来帮助幼儿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声势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声势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避免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枯燥,让幼儿以一种轻松的心情去学习,不会感到累,也不会有负担,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愿意学、喜欢学,同时也保证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
(二)关注幼儿的差异性
对幼儿差异性的关注也是声势教学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因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所以教师一定要关注幼儿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学,比如说话的力度、语气等。对待那些理解能力较差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要有耐心。要按照幼儿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等来确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
(三)注重节奏创作、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节奏创作,提高音乐创作能力也很重要。在音乐教学中,节奏创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创作能力,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创作的成就感,让幼儿喜欢音乐,喜欢声势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节奏创作是令幼儿能够清楚理解音乐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幼儿进行创作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提高音乐的创作能力。
四、结语
音乐教育能够增强人们的艺术能力,培养艺术修养,同时也增强审美能力。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声势教学法将音乐和幼儿的感官系统联系在一起,让幼儿手脑结合,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声势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幼儿音乐教育,也适用于成人的音乐教学,具有广泛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王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4(7).
[3]陈曙光.论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3(57).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发展;流变
伴随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德国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论被更多的人所知晓。人们越来越看重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价值,众多教育家对这一理论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进行了许多教育实践活动。
一、中国学者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
第一,立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体系,对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进行介绍分析和讨论。2000年杨立梅、李妲娜合著了《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她们认为当今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亟需改革,随之引入了著名的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具体介绍,并且强调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于2002年出版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主要是从各个方面对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介绍和研究,并提供了许多教育实例作为研究依据,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整本书由许多篇独立的文章构成,比如王德君的《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与特色》、黄二鹏的《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任华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特点》和察觉民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等,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大多数从奥尔夫的基本理论入手,体现了作者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不同认知。
第二,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带入到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比如1986年廖乃雄率先将奥尔夫思想运用到儿童音乐教学研究活动中,其代表著作为《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陈蓉在2009年出版了《从头到脚玩音乐》的儿童音乐教程,她在书中将理论与教学活动的每一步骤都对应结合起来,并且从教学的方法、心理活动等各个不同角度对教学的具体步骤进行归纳分析。1986年廖乃雄将奥尔夫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翻译成中文教材,这本书主要是在奥尔夫音乐思想的基础上,提倡家长积极参与到儿童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增强与儿童的互动。并且,这个教材对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点:倡导人们自己去进行安排和设计。教材中涵盖了众多学者的文章,比如李冰妮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思想探析》、陈雯的《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运用》、李亚秋的《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董骞的《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实施现状研究》等。这些文章大多数是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意义,并且论述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奥尔夫思想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各种迹象表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学者和教育家都在对其进行研究,这有利于改善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传统方式,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但是现在对奥尔夫思想的研究还侧重于理论阐释方面,真正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还过少,尤其很难见到的是有关幼儿音乐教学的实例分析。所以专家学者理应将目光投向这个点,并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本文从课程设计以及实际教学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儿童音乐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分析。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可适性
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学前教育一样,它是对儿童进行相应的基本知识教育,但不同的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教育让儿童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让儿童了解相关的基本音乐知识,如各种音乐符号。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授儿童必备的演唱和演奏技能,使儿童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会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通过说、唱、表演等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掘儿童的音乐才能,同时这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通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儿童在认识音乐的基础上逐渐学会理解音乐并感受音乐,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的身心、性格、智力、情感等都获得了全方面的发展。这也达到了通过音乐手段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目的。所以,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音乐教育对于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相对于儿童而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教会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基础上让儿童能够理解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增强了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感受能力,通过音乐的熏陶,儿童的身心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对其以后的个人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在这一观点上,许多学者都曾给出了相应的研究。
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则对于儿童音乐的教育具有天然的可适性。奥尔夫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人是作为直接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坐在一旁的听众。教学需要将音乐、语言和舞蹈动作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使人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进弹奏乐器、游戏、跳舞、拍手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弥补单一的音乐教学的枯燥无味,增强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这样一个有趣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增强儿童的表演能力与理解能力,对于活跃儿童的思维,增强其学习欲望,协调其反应能力以及促进其性格活泼发展。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
1.基于原本性的思想观点,顺应幼儿的天性
说话与走路是家长在儿童出生后必须要教的内容。将语言作为幼儿音乐教学的开端,有助于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好感与亲切感。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或特殊的准备,仅是借助幼儿对环境与事物的熟悉度来实现对幼儿的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原本性教育观念正是如此。语言、动作、音乐是构成音乐节奏的最基本要素,在音乐入门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在语言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匀速的鼓点来形成一种速度标准,让幼儿跟着鼓点的速度进教室或者报自己的名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幼儿对节奏掌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幼儿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另外,幼儿年幼,生活经验有限,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创造,但是也正因为这种经验有限,所以幼儿相对来说并没有受到更多的图染,其个性还处于变化之中,对音乐的感知与想象尚未固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利用乐器进行丰富的创作。鉴于此,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尽量从生活和自然中选取教学题材,让音乐教学与幼儿的生活相融合,注重幼儿的自主性与个性发展。
2.基于即兴性的思想观点,培养幼儿的想象
事先毫无准备,仅是根据当时的感受进行创作表演的行为即为即兴,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主要指通过即兴活动来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同时借此来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发挥是即兴教育所强调的。不同于以培养没有音乐经验的幼儿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为目的的传统教学,即兴教学旨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即兴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起着启发幼儿的作用。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唱一首幼儿比较熟悉的儿歌,以作示范,然后再配上节奏,让学生跟在后面喝。在引导几遍以后,让幼儿尝试结合所学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的倾听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对声音的辨识能力,其中声音包括周围人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来锻炼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在舞蹈教学中,幼儿会根据所听的音乐给出一定的肢体反应。那么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就是幼儿对所听到的声音进行想象,然后给予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增强幼儿的想象力是扎实幼儿音乐基础的关键,是提高幼儿创造能力的基础。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凭借其在幼儿想象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在幼儿音乐教学与舞蹈创编教学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3.基于综合性的思想观点,陶冶幼儿的情操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在这段时期,幼儿对外界的认识主要依赖于其感官上的直觉体验以及其自身的一些经验。幼儿对音乐的体验以及对音乐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好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实际的音乐演唱感受。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肢体动作来强化音乐情感的传递,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声势、身体各部分的动作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合奏、合唱、歌剧表演等综合性较高音乐表演形式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另外,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一些操作性材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们是辅助教学进行重要力量。比如利用各种形式的音符来装饰教室、餐厅和走廊,在课件为幼儿播放奥尔夫的乐曲光盘,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合的音乐学习环境等,且长期坚持下去,幼儿将在不知不觉中将音乐的节奏记住,同时幼儿的内心和情感也将受到此干扰,从而达到用音乐陶冶幼儿情操的目的。
4.基于参与性的思想观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口耳相传、重复唱练是传统音乐教学所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教学下培养出来的幼儿思维规定,趋于僵化,他们是听老师话、听家长话的“好学生”,但却未必是一个真正将音乐学好,领会音乐真意的学生,也就不可能是音乐的主人。所以在幼儿教学中不能仅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有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将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我国的幼儿教学相结合,基于幼儿爱玩的天性,采取游戏的形式,将歌唱训练融入歌曲情景表演之中,实现音乐教育内容与游戏的接轨,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在学习《锯木头》时,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伐木工人与木头,让扮演木头的幼儿随着“伐木工人”的动作而变换造型,在增强幼儿对音乐感知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美琳.幼儿奥尔夫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J].音乐时空,2014(11).
[2]迟艳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01).
一、奥尔夫在中国的传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音乐教育的各个领域。社会上,各种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活动层出不穷;在某些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和师范院校、系(如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音乐学系等),已经陆续开设有国外优秀教学法的课程,其中奥尔夫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近年来,随着音乐治疗专业的兴起,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领域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应用;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领域,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到大学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面向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对象,涉及歌唱教学、节奏教学、视唱练耳教学、器乐教学、合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舞蹈教学等多个教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1年,为了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开始实施课程改革。此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也随之开始颁布实施。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作为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许多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也将奥尔夫教学法渗透其中。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在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传播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专家学者、音乐教师、社会人士等)开始关注奥尔夫,关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二、奥尔夫在早期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除了学校音乐之外,早期音乐教育领域也特别注重与奥尔夫教学法的结合。早期音乐教育,即针对于0—6岁1的孩子(或家长)进行的音乐教育。尤其是近年来,各种针对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的培训逐渐增多。2009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聘请布伦特米高尔特2先生来华讲学,主题为:幼儿园中的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联通儿童的各个感官;2009年8月,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暑期奥尔夫培训中,特别聘请了德国早期教育奥尔夫教学培训专家卡提亚(KatjaOjala-Kocak)等。那么,在早教领域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亲子期”(0—3岁)音乐教学的重点是“妈妈”3研究表明幼儿在3岁之前对妈妈都有一种天生的依赖感,心理学上称之为“母体认同感”,尤其是1岁之前的宝宝还没有脱离母乳喂养,不能独立活动,大部分时间都要被自己的妈妈抱在怀里。因此,3岁之前的音乐活动多以“亲子活动”为主进行展开,这段时期也可称为“亲子期”,音乐教学活动的对象多以“妈妈”为主。在教学对象的认识问题上,很多家长甚至早教老师存有误区,认为早期音乐培训可以使宝宝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音乐方面的能力,这种思想是很片面的。对于3—6岁的小朋友而言,老师可以相对轻松教会他们音乐知识,让其感受到什么叫做固定节拍,什么叫做固定音型,此时的教学对象是孩子本身。而对于0—3岁早期音乐教育而言,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特别强调此时的教学重点是“妈妈”,而不是“宝宝”。这个时期的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针对家长进行,宝宝则在家长的音乐学习的整体过程中进行感受和体验。比如,在播放着背景音乐给孩子按摩的时候,老师是在教家长怎样感知音乐并和着音乐的节拍去做按摩的动作,而宝宝则是在感受,是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音乐感受。此时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妈妈们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舞蹈、律动、动作等)的参与,进而获得音乐上丰富的感性体验,然后在以后的亲子课堂上或是日常生活中使自己孩子受到熏陶。作为早期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并不是给很小的孩子什么样的音乐体验,而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通过音乐的手段使爸爸妈妈获得一些东西,然后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孩子。尤其是对于还处在婴儿时期的宝宝,要努力从音乐元素入手使爸爸妈妈学会放松自己的肢体,并通过抱宝宝的姿势传递给孩子。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基于以上教育理念所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如课例1《帕什帕什》)不仅可以让家长学会怎样与宝宝玩音乐,同时也可以消除或减轻年轻父母在抱孩子时的紧张心理。
2.在“安全”的世界里玩音乐在奥尔夫早期音乐教学初期,有很长一段时间,音乐活动都是以“问候舞”开始导入。这是因为幼儿对于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新的环境、新的面孔,宝宝在觉得新鲜的同时也会对一切陌生的事物产生害怕的心理。因此,在亲子园做活动的时候,老师要确保孩子对教室、老师产生一种安全感、可信赖感,老师要和家长一起,帮助宝宝在音乐课堂上尽快寻找到一个非常安全的“世界”,这样才能有利于音乐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在实施早教的过程当中,任何一个音乐活动的设计都必须从宝宝“能够接受”的音乐元素开始入手。所谓“能够接受”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在音乐知识与技能方面,老师所设计音乐活动的难度要适当,应基于孩子已有的音乐能力进行拔高。否则,难度太小,小孩子很容易失去兴趣,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难度太大,大部分孩子都无法参与其中,活动的效果和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其次,从儿童的心理认知过程方面来讲,应特别注重对孩子进行学习经验的积累,消除孩子对陌生音乐形式、音乐活动形式的害怕心理。不仅仅是儿童,对于成年人来讲也是一样。在面对熟悉的事物时往往可以从容应对,面对陌生的事物时则会显得不知所措。因此,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特别强调音乐活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铺垫,让孩子在“既熟悉又陌生、既安全又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快乐的参与音乐、享受音乐。下面以奥尔夫教学中的即兴环节为例进行介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特别强调“即兴性”,即兴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三大特点5之一。如果音乐老师想让小朋友在音乐活动中的某个环节创编出自己的律动、动作、舞蹈,那么,一定要先进行一系列与音乐经验积累有关的活动。在每个即兴的环节之前,可以先让小朋友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比如行走练习,探索空间的练习,肢体练习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教给小朋友一些简单的舞蹈技巧。以上都是属于动作经验积累的阶段。有了动作经验的积累,孩子在进行即兴创编的时候就有了大量的“素材”,就可以在前面的基础之上,尽情的创编出富有个性的动作。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17-0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育领域中有着比较高的地位,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帮助。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近年来艺术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在这种形式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能发挥出其本身的优势,将歌舞融为一体,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有着较大的帮助。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针对音乐教育所创立的一种教学体系。奥尔夫教学法主要主张将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综合化的音乐教学形式。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这种方法对学龄前儿童来说也比较容易接受,它能带给孩子们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到音乐知识,同时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有着一定的作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为了显示出幼儿教育的语言和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结合,体现原本性教育理念,在应用过程中有着以下几种特点:一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则是人的教育,人本身有着用音乐进行表达情感的能力,音乐教育也应当凸显出这种原本性的特点。二是参与性,奥尔夫教育法认为,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所有人都是参与者,学生在进行学习中一定要亲自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创造更多的快乐。三是创造性,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人参与到音乐中来,同时还在于从音乐中感受快乐,创造乐趣,丰富想象力。四是综合性,音乐活动是语言、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当中每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是将综合性音乐教学法进行利用,以此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明显的缺少对音乐教育的规范化建设,通常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校时都不会进行艺术类考试,很多学生只是凭借着自己对学前教育的热爱,还有文化课成绩到学校来,因此在音乐技巧上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充分的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技术,让学生真正的了解音乐教学活动,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重视教学的针对性,所以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教师应引导他们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以来当学生步入社会进入到学前教育中实践是,就会为幼儿营造一个比较好的音乐氛围,使幼儿放松心情,逐渐地体验音乐。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对音准把握的不够好,总是会跑调,但有着一定的节奏感,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运用打击乐器或者身体律动节奏等来锻炼学生,一些来提升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身体上的平衡,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展示自己的才能。
2.创新教学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成为了当先的重点内容。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要不断地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通过情境演示和演讲等形式来丰富教学。例如在进行钢琴基础教学中,以《三只熊》为例,教师可以在教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到台上来进行即兴表演,或者以舞蹈的形式进行表演。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日后的学前教育奠定基础。
3.教学评价多样化。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评价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评价教师应注意针对性和客观性,以此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音乐成果。教师应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评价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高校音乐教育评价工作与课堂教学之间仍然有着密切的练习,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应多以鼓励为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热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在教育观念的改革推动下,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音乐教学是必然的趋势。作为音乐教师应正确的把握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和思想,科学、合理的应用与教学当中,以此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佐尔坦?柯达伊1882年生于匈牙利凯奇凯梅特,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家。在有些人看来,他主要以作曲闻名,他的创作生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后的时间大致相等。分水岭在1924年-1925年左右,他的后期作品基本都是为了儿童和年轻人创作的,可以用于音乐教育,这些作品都是音乐教育的材料,同时也是优美的艺术作品。其实大部分人认识柯达伊都是因为他提出了一种音乐教育理念――柯达伊教学法。不管是作曲方面还是教学方面,柯达伊的贡献都非常巨大。要了解柯达伊的音乐教育观,就有必要理解柯达伊的个人,音乐教育观不是灵光乍现想到的,而是多年积淀逐步形成的。
我们所知道的柯达伊教学法不仅仅是教学法。他是一个完整的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育使得教育发展更充分的一个部分,它与语言、历史、数学等学科同等重要。柯达伊教学法远远不止手势语言和节奏语言那么简单,而且柯达伊教学法中著名的手势语言其实并不是柯达伊提出的,是柯文提出的。对于柯达伊教学法,可以给出最好的表述是:它是一种精妙而简单得难以置信的儿童教学方式,有恰当的材料、训练有素的教师和反复练习,三个逻辑分明的要素。换句话来说,柯达伊教学法就是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的总体理念。
二、柯达伊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柯达伊是匈牙利精神的一个标志,他的教育理念比较独特。柯达伊教学法是一种思想理论,首先他认为儿童音乐教育应基于以下几点:(一)使用民间音乐素材;(二)融于日常通识教育;(三)符合音乐应属于每个人的观念,以普及音乐素质为目标。
柯达伊教学法的教学应用要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1.按音乐材料的逻辑渐进,训练音乐的读写能力,有助于培养节奏、韵律、形式等方面的能力;2.每个新的教学步骤都要在理论上准备好,从音乐材料出发,并有充分的音乐经验。关于这一点柯达伊曾说:“在学校教音乐和歌唱,要采取让学生不觉得痛苦而觉得快乐的方式;要培养学生渴求更好的音乐,而且是一生渴求。决不能从智力、理性的角度看待音乐,也不能让学生把音乐当成无法连通的一套代数符号。”3.每天进行音乐教育并让孩子在合唱团里一起歌唱。柯达伊写到过:“没有什么能比合唱团更能显示社会团结,许多人团结起来做到多聪明的人都不能单独做到的事,每个人都一样地重要,一个人的失误会破坏全局。”4.使用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是个秘密工具,孩子们掌握它就能比用其他方法更快地学会看谱歌唱。首调唱名法并不是匈牙利人提出的,而是一位叫做柯文的英国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的,在他提出后人们时用时弃。但是现在我们长期在使用它,就证明了它是非常实用的。5.手势教学,柯达伊教学法中使用了约翰?柯文手势,以帮助孩子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及调性音级倾向;它使得抽象的音高关系更直观,是一种身体语言的形式。
三、中小学合唱教学
开展校园的合唱活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合唱对学校来说不需要用到很多经费,容易组织及操作,具有很好的音乐教育普及性。
柯达伊来自于匈牙利,他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对这个国家的普通学校教育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极具参考的意义。关于合唱训练中几个内容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来自匈牙利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方法:
(一)节奏感训练:柯达伊认为节奏训练应该要通过长期并且有规律的音乐活动来使得学生的节奏感得到全面发展,岁数较小的学生的歌唱总是要与动作紧密相结合的。可以在音乐游戏中通过动作的配合,帮助学生体验节拍的运动规律。在练习中可以通过拍手或腿、踏步等方式来伴随歌唱,从而使学生从动作感受及声音听觉中获得稳定的节奏感。
摘要:深入研究国内外钢琴教学法,将外国钢琴教学先进理念引入中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才能。实践中教师要正确大胆地改进教学模式,以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国外钢琴教学法;钢琴教学;实践运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的教法以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国外先进的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铃木教学法都遵循了教与学这对双边活动的主体,只是在各自的思想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特点上有所不同。
一、奥尔夫教学法在钢琴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l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丈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人,并由此发掘出入的精神,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一这是尔夫音乐教育的摹本理念。他注重元素性音乐教育,以节奏为基础,侧重声态的模拟与创造。采用多声结构与简单的和声体系,使用各种打击乐器。鼓励学生即兴演奏,以钢琴曲肖邦的“离别练习曲”为例,首先我们要使学生了解肖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以更好的了解曲子的意境,诠释作曲家通过乐曲传达的心境,有了这些基础的知识我们就为下一步的弹奏打好了根底,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开始阶段我们一定要求学生以节奏为基础,可从慢练着手,但必须严格按照音符时值弹奏,不可任意的忽快忽慢,在慢奏的过程中理清大致的音乐线条为以后的音乐处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我们要了解曲子的和声结构,这对于音乐的表现尤为重要。写出和声的进行,连接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理念,而且自己也会对作品有一些深入的理解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完成这些之后,加强曲子的熟练度,在基于有自己理解认识上,可以多听一些钢琴大师的不同演绎,对比不同钢琴家的处理方法并分析他们的音乐思路。从中找自己应完善的地方加以修饰,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会一味的模仿照搬,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想溶入,弹奏出来的乐曲自然是富有生命力的,有感染力的,
二、柯达伊教学法在钢琴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柯达伊(zoltan kodaly 1882-1967)是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匈牙利的音乐教育,1905年,柯达伊和巴尔托克(Bela Bartok)于1905年开始赴匈牙利各地收集民谣,由此,让他渐渐地警觉到需要去改善歌唱的品质、训练优秀的音乐教师和小孩以提升匈牙利人民的音乐水准。1920年。他运用民谣素材创作儿童合唱曲:柯达伊于1929年,决定使音乐成为每个小孩教育的一部份。柯达伊音乐教育的主要理念是使学生把学习音乐当作一种享受,并且将喜好音乐的渴望注入他们的生命中。柯达伊教学法的思想是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强调民族音乐教育,他以歌唱为基础,推崇合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和手势唱名法等方法,歌唱是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唱歌是任何人都能参与的,所以说普及音乐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歌唱能给人最直接、真实的音乐体验;歌唱训练具有丰富的学习内容,音准、节奏、速度、音乐表现形式、曲式分析、和声功能等等,都能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有效的作用。如果学生在学习器乐前先学习了歌唱,这对他的器乐学习会有很大帮助,我们汲取柯达伊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在学生识谱的第一阶段要提倡边弹边唱,口,手,眼,脑并用,这样训练的结果不仅是训练了弹奏能力,识谱能力也同时训练了试唱能力,如此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理念,我们可以在熟悉曲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唱出乐曲的强弱变化,在音乐气息的运用上通过唱也能很好的理解等等,教学中使用首调唱名法有以下三点益处:首先,锻炼了固定音程。比如在C大调中,一级和三级的D。、ui两音的音程关系是大3度,在F大调中,一级和三级的Fa、La因为固定了调式音级的关系,就要唱Do、Mi,那么它们的音程关系也就是大3度,其次,锻炼了固定功能。同样是因为调式音级的固定关系,所以不论在那个调,看到一级就是主,看到四级就是下属,五级就是属,等等。第三,易于看谱(识谱),提高视唱的准确性。对于专业音乐学习者而言,首调唱名法可以让调号多的乐谱变简易,,加快视唱速度,提高准确性。 三、铃木教学法在钢琴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提出来的铃木教学法,是以探索和发展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以“人性”和“人类爱”为中心。遵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注重音乐技能与音乐内涵之间的传授关系,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健全人格,铃木教学法,开始仅应用于小提琴的教学,后又推广至其他器乐教学,现已应用于各个不同领域的教学之中,铃木钢琴教学法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铃木钢琴教学法是以铃木教育哲学及基本音乐教育原则为方向和基础,结合钢琴器乐及钢琴教学的实际特点,并针对当今钢琴教学中的误区和弊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有铃木特色的钢琴教学法。铃木钢琴教学法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专门的钢琴演奏人才,而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钢琴这门乐器表达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其音乐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健全其人格品质,它的具体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都是根据这个教学目标制定和实施的,因此,它在对初学者的教学,读谱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演奏活动的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铃木式的教学方案。它侧重创设一种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和强化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重视组织学生积极投入音乐活动中,培养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使音乐各方面的学习形成一个综合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国内的钢琴教育空前地繁荣,各种新的教学法层出不穷,然而有着五十多年发展历史并在世界十四个国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铃木钢琴教学法却还鲜为人知,我们要学习其中的精髓,强调学生自己的主动性,避免一个教师教出一班一摸一样的学生,这样学生所学知识是生硬死板的,好的音乐也不会从其手中弹出,我们要做的就是抛砖引玉,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有自己诠释的音乐并赋予其生命力,
总之,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法是必要的,我们通过学习不断探索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审美体验,摆脱教学程式,创新教学手段,无论是什么方法,只要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宗旨,在课堂教学中快乐相伴,他们就一定能在广阔无垠的音乐空间自由翱翔,我们的课堂也会变成他们心中神圣的殿堂,
1.创造性是灵魂
奥尔夫教学法的每一个课例都有即兴创作或创编活动,小至一些动作,大至创编音乐剧,在所有的创编活动中,要求不能雷同或需大家共同合作完成,所有的人都会全身心地投入,而后又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奥尔夫教学法正是抓住了这大好时机使一个人从小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使创造性能力逐渐得到发展。
2.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始终
奥尔夫教学法认为每节课不用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排练与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这里我们是学习的主人,多年来,音乐教育一直在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有了明确、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去怎样做。
3.综合性与音乐文化
综合性与音乐文化是奥尔夫教学的又一教学特色。课例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丰富的,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表演于一体,所有的内容又紧紧与音乐文化相联系,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全面提高了我们的音乐修养。 4.从感知到认知
奥尔夫教学法贯穿在所有的课例中,在每一节课例后要引导大家去做总结,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发表个人看法。这时大家把自己的切身体验提高到科学理论认识,并很自信地、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但提高了个人归纳总结的能力,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刚开始上课时,大家还不会说、不敢说,而后来却会争着说、抢着说,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锻炼。
二、奥尔夫教学法对高中学生音乐教育的意义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法,它拉近了人和音乐的距离,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民族和国家的距离。这种集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可以为受教育者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运用其中重要的原本性节奏进行教育,对于我国普通高中学生个体音乐素养差异悬殊的特殊国情,可以说是一种适用性非常强的音乐教学法。
一方面,学生们因为这种既简单又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不仅可以学到大量的音乐知识,拓展了思维,提高理解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共同学习,加强互相之间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达到全方位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奥尔夫教学法对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这就促使教师的整体知识水平要得到很大提高,能力水平要得到均衡发展,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是极好的事情,更有益于教学工作。而且,这种教学方法简便易行,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容易推广。
我们研究教学法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机械地运用其法则法规,而在于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师音乐教改虽然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环节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育本质目标上未得到彻底改善。奥尔夫教学法融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契机,是一个切入点,其“原本性”教育思想可以触发人们再度审视音乐教育的目标功能,扭转“重技轻理”、“重音乐轻教育”的现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其效能不仅体现于教法之借鉴,更使整个教学体系从深层的思维理念到表层的课程环节均得到改善。因此,从根源入手,彻底改变人们对音乐价值观的认识,优化内环境和外环境,使教育深入人心,才能有的放矢地建立起一个真正高效、有序的音乐教育体系。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课程改革犹如一阵春风向我们暖暖吹来,新课程让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这无疑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思路吻合,观念一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的特点是综合性、即兴性,亲自参与,为全体学生的多元化的教育,它充分体现了我们课程改革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因此,我们广大音乐教师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借鉴其精华,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按照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材内容不仅是简易的,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而且最好带有游戏性。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分解,降低难度,使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音乐语言,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融为一体。奥尔夫教学法非常重视节奏的教学,奥尔夫教学的目标就是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让音乐具有演奏和舞蹈的性质。
四、奥尔夫教学法在高中音乐课上的应用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对于普通高中学生,音乐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他们培养成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个体,更重要的是运用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易于理解的内容,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笔者为一所艺术高中的专业教师,在我看来,奥尔夫教学法对艺术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培养他们对音乐专业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他们对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艺术高中的特长生,也有着对知识的渴望,更加突出的是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的思维富于跳跃,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新鲜事物易发生兴趣。根据他们这一生理特点,我们应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摸索出一套符合艺术高中学生自身特点、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原则。即兴――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形式。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律动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的形式发展学生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从而让音乐教学“动起来”、“活起来”,达到“愉快教学”、“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学生发挥其创造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的意识去探索、创造、表现,以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一代。
2.奥尔夫教学法内容在普通高中教学内容中的巧妙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