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时间:2023-06-22 09:38: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第1篇

一、中学地理德育的主要特点

1.地理德育因素的广泛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兼有文科和理科的属性;中学地理课是学生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必须的基础课,它具有众多的、广泛的德育因素。《新课程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政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2.地理德育内容的时代性。

中学地理教材提供了国内外大量的现实材料:人地关系,国情国策,祖国建设成就,开放、改革、搞活、资源、能源、粮食、人口与城市问题、环境保护、生产布局和生产力发展,等等。教师还可以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最新情况充实到教学中去。这些内容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不仅体现地理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而且也反映地理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时代精神。

3.地理德育作用的独特性。

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把具体的、生动的爱国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去,能使学生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操,对消除一度出现的“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什么都是“外国的好”等错误思想,会起积极的作用;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新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唯物的、发展变化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改革,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育学生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所有这些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

4.地理德育活动的形象性。

德育活动是重复地把社会规则传递给学生,使其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方面适应所处的社会规则。地理德育活动是形象的,例如地理学论证了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可知的,等等。分析了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演变、分布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翻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论证和分析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论据具体、真实可信,这样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形象、生动,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

二、中学地理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根据中学地理德育的五个特点。在中学地理德育教育教学的渗透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地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十分丰富多样,其文字、图象、图表本身就有教育作用。但很多寓意深刻的德育因素、隐蓄在知识的基本观点之中,教师应通过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德育因素,将其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如我在讲地壳的变动这一节时,通过讲述地形是不断变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辨论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内、外力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现今的地形是内、外长期对立统一的结果,以此对他们进行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的教育;通过分析地形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民族自豪感和立志改造我国自然面貌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通过讲述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珠穆朗玛峰、南极等进行考察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教育。这是实施地理德育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2.及时补充地理德育内容。

及时补充和充实一些必要的地理教学内容,是实施地理德育不可缺少的途径。我国推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搞活政策。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具有此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和时代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以时代观念去丰富、充实我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教育的内容。根据需要, 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内适当补充一些文字、图片、图表资料,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书籍或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电影、录相等。

3.广泛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地理课外活动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克服封闭式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实施地理德育的有效途径。在课外,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通过现场教学和参观、访问、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大自然和社会现实,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增强自我教育,辩别是非,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和遵纪守法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通过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努力实行科际间的联系。

第2篇

【摘 要】中技生德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技生德育课程是进行品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它是对新技术工人步入社会前专门进行的相对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或者说是对中技学生就业前最后一次专门的社会主义德育洗礼。目前我国关于技工学校里中技生德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处于零星、分散的状况,缺乏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我们应当一方面致力于中技生德育课改的理论研究,搞清楚中技生德育课改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实践,探寻出一系列有效的适合中技学生生德育课程教学的新方式方法或途径。

【关键词】中技生德育;课程改革;必要性

德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教育活动。一般来说,“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①简言之,德育就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学校德育作为德育的一种主要的、典型的形式,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②可见,学校德育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德育活动,是对新生一代的品德教育,它对下一代的成长成才发展有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亦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德育最重要的场所。中技生德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技术学校中技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统称,其手段、途径和方式方法很多,其中通过德育课程进行品德教育是最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对新技术工人步入社会前专门进行的相对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或者说是对技工学校学生就业前最后一次专门的社会主义德育洗礼。鉴于此,中技生的德育课程必须适应当代技工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德育实践要求,更须体现技工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和生活需要——突出技工学校德育课程的特色。作为技工学校的德育专职教师,经过近几年的德育课程教学实践,我们明显感到,当下的中技生德育课程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无法满足技工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无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其改革迫在眉睫!具体来讲,一方面德育课程内容陈旧、呈现形式单一,不能反映新时期新信息新要求,亦无技工学校德育课程特色;另一方面德育课程形式僵化保守、教法学法机械简单,没有走出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无法真正实现德育课程教学目标。

从国际国内德育现状来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价值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二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道德教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世纪50—7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出现了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向学校道德教育转变的趋势,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教育机构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并且把道德教育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目前,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里,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制度、实验室、课程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与运行都已达到十分成熟的状态。同时,世界各国都将“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热潮已于上世纪末掀起,关于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等理念与形式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然而,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才日渐受到重视,虽然在技工学校里高技生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已逐渐在全国推广,但中技生德育课程一直未能走出理论说教的根本态势。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关于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处于零星、分散的状况,缺乏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急需解决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缺乏问题,即直面德育课改中最基本的问题,急需解决德育课程形式僵化保守等问题。因此,当前,把对技工学校里中技生德育课程改革作为一个完整课题来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

我们认为,新时期中技生德育课程改革应当基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一般目标和中技生德育个性目标要求以及中技学生成长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借鉴和利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有益经验和成果,学习普通高校“两课”和其它技工学校德育课程中的一些成熟、优良做法,衔接高技生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内容与要求,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哲学、法律和最新的国内外课程改革理论等社会科学学科知识,结合教学实践,去探究当代我国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进中技生德育课程改革。具体而言,我们需要一方面致力于德育课改的理论研究,搞清楚德育课改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重新编排出一本适合当代中技生的德育读本;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实践,探寻出一系列有效的适合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新方式方法或途径。这样才能切实促进社会主义德育发展,才能有效实现中技生德育目标,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新一代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04-112.

第3篇

1.数学教育与德育间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育是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学科系统性与独立性,但是它并不是始终独立于其它学科之外,一定程度上他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德育教育与数学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德育教学大纲的明文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学科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对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是大纲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与公理等教学知识灌输这个手段之外,还要提高学生面对难题的自信心。他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觉性,通常会运用一些学科领域的优秀学者取得的既得成绩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思想上感化、心理上默许的目的,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取得了一定的德育教学的目的。同样,德育教学的效果同样会对数学学科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的德育品质能够保证数学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德育教学中,让学生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同样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一个有着端正态度、优良品德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不用担心学不会数学的。

2.结合传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释教学内容,指出数学概念中的相互辩证关系。要把数学教学与实践生产关系相互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学科在实际生活的有力应用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渗透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之中。首先,数学知识本身就涵盖着无数的辩证关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本身就一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接受与学习。其次,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也,会是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比如,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老师鼓励学生不放弃,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做起,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进步就会取得好的成绩。让学生知道了十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在的基础差不代表以后的数学成绩不好;事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要经过一定的过程的,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要一步一步走,切记急功近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教育方式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老师的教育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通过数学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数学虽作为一门理工学科,但它拥有许多的美学因素。古代数学家、哲学家曾说:哪里存在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主要是统一、对称、和谐、秩序的表现。例如,平面图形中,最大的美不在于它具有对称性,即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而体现的一种集中注意的伟大精神,由于圆将无数零散的点,统一规律、和谐地、对称地、秩序地的排列,并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仿若一个大家庭,每个点成员都有自身的作用和存在的位置,同时又要遵循集中的纪律和规则。因此,可启迪学生,每个人就像处于圆上的孤立点,我们所处的班集体甚至是社会集体,就像是一个圆,集体的荣誉、形象离不开个体的努力,而个人违反集体的纪律,不能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不存在于圆上的点,在集体之外游离,无法得到集体的温暖。因此,用形象且生动的语言,在学生的心田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4.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

在数学学科中,有着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也有着丰富的哲理知识。针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属于对点位置进行划定的工具,利用几何中的"点"同代数中的"数"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序实数同平面点的对应,通过两个坐标点来确定一个点的平面位置。因此,可启迪学生,我们身处的社会就像一个无形坐标系,当我们进入社会之后,就好比平面内的点,都必须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通常个人的定位参数主要包括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两种,而确定位置的高低与好坏,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因素,个人是否能定位到社会上的某程度位置,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而获得。可告诫学生,中学阶段的你们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和社会有着清晰、正确的认识,树立好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通过努力的学习终有一日会成才。

第4篇

关键词:中美日;基础教育;德育教育;比较研究

一、中日素质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之比较

日本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做法体现在《改订学习指导要领》中,该要领明确提出充实心灵的教育是进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在《改订学习指导要领》中,增加了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德”素质是中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首要的素质,是中国一贯坚持的德、智、体教育方针的体现。尽管中日社会制度不同,德育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也有所不同,但是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则是德育教育的共同目标。

(一)中日道德教育目标的比较

1.相同点:第一,我国与日本的道德教育目标都具有明确的政治性要求,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愿望;第二,政府都加强了对道德教育过程的控制,并在制订实施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确立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第三,将健全人格作为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我国和日本的共识。

2.不同点: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的国家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两国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道德教育目标对日本等国而言有着深层次的特定的含义。

(二)中日道德教育内容的比较

日本的道德教育可以归纳为人格(品质)、心理品质(人格)、丰富的人类性(情操)、行为修养四个方面,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要求,带有明显的东西方文化合璧互补特色的资本主义德育内容。中国的德育教育内容则显得空洞、教条、内涵简单可操作性不强等不足。

(三)中日道育教育方法的比较

日本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讲究多样化、务实化,还特别重视推广采用心理咨询法。而我国的德育教育方法虽然这几年有所改善但是还是存在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等弊病。日本的《道德》教科书作为日本小学道德教育的主要使用教材,一直都以它的形象化和可接受性而颇受好评。在我国的德育教科书里,大多是以树立英雄人物为主,平常的生活事例少之又少。殊不知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英雄,而是具有完整人格的社会人。

(四)中日道德教育途径方面的比较

日本的道德教育途径主要通过三种渠道进行。第一,直接途径,即学校道德课程来实现;第二,间接途径,即渗透于各学科之中的道德教育;第三,潜在途径,主要指那些时时处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无形途径。我国则把开设道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主渠道,对于道德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强调。但是,在如何进行实际的道德教育和有效地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道德教育作用上还存在相当的问题。

二、中美素质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之比较

在美国二百年的历史中,美国人对道德教育一直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社会稳定的程度。

(一)美国强调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

美国在道德素质教育方面,有具体充实的教育内容,形成一系列独特的教育方法。提出各科教学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应与社会生活的内容紧密而有机的结合,强调社会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把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道德教育有机地相结合,这是美国德育教育的一大特色。

(二)美国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手段

1.美国学校中的道德教育

第一,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强调其基础性和共同性。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没有种族差异的为前提下,要求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事情,以培养诚实,守法,自信,合作,负责素质;第二,公民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即遵纪守法,爱国、爱乡。美国的爱国教育非常成功,可以说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第三,美国在中小学课程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对于学生的道德观念的树立和形成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第四,注重活动式道德教育。即道德教育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德育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通常在美国的活动式教育模式是按照“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进行的,即通过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行选择,其中会自然贯穿学生对于道德现象的思考活动;第五,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隐性教育是课堂内外,间接的,内隐的,以特定方式呈现,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地,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即通过情境交流,在愉悦的气氛中,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的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的。

2.美国家庭中的道德教育

独立个性,民主开放和经济意识是美国家庭教育教的三大特点,也集中反映了美国家教庭教育的全貌。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民主气氛造就了一代一代独立性极强的美国青年。

3.美国社会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由于美国社会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存在,美国人在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上与其他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人本来奉行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但随着美国种族问题的日益严重,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分崩离析,对美国的道德教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社会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紧密相连。

三、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基层文化服务德育发展

德育是确保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培育人才、确保人才健康发展,塑造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说,德育可以说是其坚持办学目标、实现艺术类学生培养目标的保障。对大学生来说,德育能够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极大的保证作用。

一、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文艺工作者和优秀的艺术家们承担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创作出无数拥有深刻思想内涵以及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感召、激励着亿万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下,因为各类思想文化的碰撞干扰,群众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取向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其中一小部分对自身素质要求较低的艺术工作者,无法抵制各类腐朽思想的侵袭,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影响。艺术类院校是培养文艺工作者的重要阵地,怎样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更好地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这是艺术类大学生文化服务意识与德育发展研究的重要任务。①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肩上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理想,大力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让其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者与实践者,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培养对策

(一)大力强化德育实践教育环节

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学院、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而其中最主要的途径便是学院教育,另外两方面因素发挥辅助作用。现阶段,艺术类高校要想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实践教育环节的开展,实行开放式教育。艺术类高校还需注重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及时沟通交流,打造一个校园为主、社会为辅、家庭为本的德育教育氛围。例如,艺术类高校可建立社会基层文化艺术服务站,针对社会基层群众进行歌舞培训、字画练习、文化宣传等。此外,艺术类高校还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特点,设定校园文化标识、拍摄宣传视频、谱写校歌、编排文艺晚会等,大力开展各项具有艺术高校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构建德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虽然在一些艺术类高校的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弊端,但德育仍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教育整体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重要部分。②德育是高校教育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从课程体系来说,加强学院德育有效性的途径主要有基层文化专业课、文化基础课以及人文选修课等。美国教育家里克纳曾明确表示,学院各项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德育来说,就好比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具有无穷无尽的潜在能力。因此,艺术类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构建与品德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借助课程体系的构建促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实现文化素质、道德认知以及行为品质等各方面的有效提升。

(三)构建艺术院校德育网络平台

艺术类高校学生的思维通常较为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因此,艺术类高校应大力支持学院德育网络平台的构建,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但由于互联网具有隐蔽性和无意识性等特点,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德育工作者还需特别注重健康、安全网络氛围的建立。同时,还应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向学生讲解互联网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安全信息,提高学生网络信息免疫力。此外,艺术类高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建立德育教育网,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更新和丰富校园品德教育网的内容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学生品德教育。

(四)建立大学生德育教育基地

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与双溪村签订了艺术教育基地协议,一方面,师生深入乡镇,为当地文艺发展出谋划策,如设计文化礼堂,并为双溪村谱写了《双溪双美》村歌,得到社会的极大认可;另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让学生直接与企业接轨,如从事美术广告设计、参与乡村文艺汇演等活动,使学生思想和专业水平上都获得极大的收获和提高。此外,学校还经常指导学生开展以赞扬优秀道德品质为宗旨的文化活动,或是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博物馆、观看德育教育影片,组织学生参加专家讲座、文化艺术表演、学院社团活动等学院活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文化服务意识及道德行为品质。因此,建立大学生德育基地在德育体系建设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不仅有利于对学生专业业务的提升,遵循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基本规律,更是响应了党的“艺术要为群众服务”方针,是对文艺座谈会思想的实际践行。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环境,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素质以及专业水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更应当在新时期下不断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基层文化服务与自身德育发展的研究工作,探索出有效\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和新模式,让其更好地为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注释:

①钱晓芳.高等艺术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新美术,2014(4):28.

第6篇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反之,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二、如何进行德育

学校教育是最基本途径,各学科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德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更是责无旁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担任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经验如下。

(一)课堂教学融入德育,使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德育水融

课堂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形式,是教师向学生“传业授道解惑”的基本途径,因此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融入德育。1.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目标,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中。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中都规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三维目标。后两者是我们德育的目标。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目标,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中,把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人。2.深入钻研教材,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深刻透彻地把握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切入点,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3.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融德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大多内容理论性强、说教性强,素来为学生所不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材内容,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法、分组擂台赛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等,把教材中的思想道德理论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4.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在教学中,我们总会用适量的作业、练习、试题等来检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重大时政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载体。因此我们在编选作业、练习和试题中时,要注意多联系时政,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

(二)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营造德育的文化氛围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是对于政治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重要途径。1.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因而,活动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阅读名人传记、看感动中国节目、欣赏艺术表演、举办主题班会等。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2.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内容可以涉及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学生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意志教育、青春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

(三)德育渗透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德育渗透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学生的接受度,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思想教育,而是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1.创设情境、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电影、录像、音乐、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鲜明、生动、有趣、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2、注重教师的态度、语言,做到言传身教。教师教学言谈举止、情感态度,都可以给学生以情感的暗示,并感染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既要动用面部表情、体态语言、种种手势,恰当地将语言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又要恰如其分地运用音量、语调、语速等语言素材,做到抑扬顿挫,表现教师内心对某一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与情感,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例如,我在讲述《政治生活》第一课“政治权利与义务”时,联系“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时,我态度严肃,语言激烈、愤慨,充分表达了对日本此举的强烈谴责,引起了学生的思想共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讲述我国一些民众在游行示威中的发生的一些“”的错误、违法行为时,我的态度是不赞成的,语言语气沉痛、惋惜,使学生体会到应当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第7篇

【关键词】主题班会;德育;生活化

一、一节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影响

2008年桂林市开展主题为“抗震救灾精神”中小学主题班(团、队)会比赛,笔者组织本校08-5班学生开展此次主题班会,班会题目叫“抗震救灾精神在我心”。班会的过程是:

1、观看学生自己在网上找出来的关于抗震救灾的视频

2、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表演

切入点1:灾区学生被困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坚强。

切入点2:灾区学生在救灾现场表现出来的勇敢、自强不息、敢于抗争的大无畏气概。

切入点3:各地年轻人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巨大凝聚力、向心力和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学校德育教育需要生活化

通过这次活动,笔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能是单纯的说教。心灵的净化,不是煽情的演戏、虚伪的眼泪可以做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纯净的地方,只有真诚,才能涤荡虚伪的厚尘、功利的得失心,让每一个人深有感悟,让心灵中的纯净之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成性的活动,它的存在必须以日常生活为前提。生活既是学生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道德践行的土壤。离开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德育并不是学生敬而远之或高不可攀外在的东西,而是寻求个人成长优良环境的内在的、自觉的需要和保障,可以是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分析,人的品德形成和完善过程也是人在一个社会里合理合法地逐步满足长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过程。

三、学生表现自己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

主要是唱歌和朗诵以及发表感想。

四、教师总结

抗震救灾精神不是一句空话。首先,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

汶川地震发生后,曾经饱受诟病的80后、90后年轻人表现出了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他们活跃在救灾、捐助等现场,表现突出,让人眼前一亮。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在灾区的这些我们认为是“草莓一族”的年轻人,却让我们看到了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我们同样是90后的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这样的精神吗?不少老师有着这样的担心。而事实是一开始学生确实觉得抗震救灾精神确实非常值得学习,但与自己的生活似乎距离有些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图书、报纸、网络搜索资料,积攒主题班会的素材,并找到三个切入点通过场景表演来展示他们所理解的抗震救灾精神。

开完主题班会后,学生们说,他们自己也曾献血,也曾捐款捐物,当时想的是自己也为灾区出一点力,没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他们发现,以往那些在他们看来让人敬畏的“精神”,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他们认识到勇敢、坚强这些精神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人只要有心就能够做到的行动。而这些行动,也并不是在抗震救灾的时候才能做到。在现阶段,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就能时时刻刻学习、展示这样的品格。

以往的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社会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等的知识性传授,忽视学生思想和个性发展的状况,定位普遍“高、大、空、远”,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和个人需要,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同时,德育目标又缺乏层次性,基本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德育内容以社会为本位,过于空泛,学生难有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认同。在个人主体意识日益高涨的现代社会,只有自下而上的、从学生个人本位需要出发的德育,才容易成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道德认同、价值选择、情感体验和行为追求,成为其当前和今后生活的基本内容,这也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生活,是德育的“根”, 教育者如能以生活琐事为契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学生就能更好地健康成长,德育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大千世界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却泛化地存在于其中,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探寻和感悟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孕育着某种精神品格,能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领悟真善美,培养健康人格。在培养人的教育上,以关注内在的、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促进其形成合理合法的行为的德育,才是体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个教育本质的德育。道德是个人自身发展完善需求的产物,德育是人自我完善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实质是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由发展,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人类最高价值。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就是要尊重人的德行修养的选择权,尊重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尊重人对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自由选择权,真正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是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把为别人、为社会的教育变成是自己追求人格完善促进社会美满的教育,这才能充分实现德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学校德育生活化,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它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真实,回归学生自我。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学生不同与成人、不同于英雄人物、不同于历史文化人物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把学生看着是独立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是成长于社会生活中的有生命价值、有独特人格的个体。它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这是目前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热点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2版

2、陈坤华、彭拥军主编,《现代教育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1版

第8篇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各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慎密地制定各教学环节中的德育目标,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下面本人谈谈多年来从事物理教育教学时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

一、把科学史与教材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上,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曾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不少研究成果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如我国古代已在机械、水力、热学、磁学(例如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光学、地仪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发明和发现;现在又有许多科学技术领域赶上和超过世界领先水平。把这些内容和教材有机结合在教学中,突出我们国家和民族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是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自豪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把科学家的事迹引入物理教育教学,为学生树立榜样,创造教育情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时介绍科学发展史和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许多物理规律和定理都是经过长期艰苦的研究和实践才总结出来的,比如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经历了10多年的辛勤劳动,做了大量实验,才得出欧姆定律;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材料做灯丝失败了近八千次;焦耳花了四十年时间致力于实验研究,做了四百多次实验,用各种方法测量出热功当量,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打破了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艰苦曲折的,只有勇于探索、勇于攀登、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有所发明和创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三、把重要的科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历史背景切入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在研究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时,随处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运动和力、物态的变化,分子运动论,电磁场、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等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物理现象、物理定律的客观性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理论和应用技术都是通过反复试验,反复实践才逐步充实,逐步完善的。如运动和力的关系,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伽利略的实验结论――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发现真理的方法和途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利用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教师除了注重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外,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渗透德育。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应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体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很容易被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所吸引,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积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推荐《趣味物理》《物理世界》等书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兴趣教育,诱发爱科学的萌芽。积极开展物理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还可以通过举办物理讲座、开展社会调查、组织竞赛、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从中加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主题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举行物理学史的讲座,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在学习完“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调查社区或学校的噪声来源,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向社会提出倡议,让学生从小就具有社会责任感。

总之,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教育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看是细微的,但滴水成河,积沙成塔,一个标点、一句话、一道习题、一个实验,都能启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

第9篇

1 寓德育为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以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品德与社会课是直接地、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课程。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起导向作用。因此,在我校每周设两节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教学,结合学生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不能因为是常识课就敷衍了事,要充分认识国家教育部门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及课程的作用,而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同样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不能私自调课,占课。是不是说德育只是品德老师的责任呢?当然不是,他需要很多老师的参与。因为教师教书就要育人,只教书不育人或只育人不教书的教学,我们是不提倡的。各科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在组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德育教育。每一学科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资源,只要加以合理利用,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语文课上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技巧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2 寓德育为班级管理之中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学生主要在班集体中学习生活,通过学习、劳动和在与他人、集体的交往中,学会如何学习、生活和做人,对学生思想品德成长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来做工作,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力量,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班级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所以,每学期寒暑假及正常工作期间我都会要求老师读教育专著《第56号教室的奇迹》、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等,并且与新教育实验活动相结合,定期举行读书会,然后将自己的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体会发在新教育在线论坛及我校新教育实验园地主题帖上供全体教师浏览、交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期间,认真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校规校纪,加强良好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另外,各班每周一节主题班会,班级成员交流思想、反思成长。要求班主任认真上好每周的班会课,班会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并随时做好班会记录,这样,学生就会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同伴的鼓励支持下不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

3 寓德育教育于日常管理之中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学校根据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结合朱永新教授新教育“每月一事”活动,每月“坚守21天”,扎扎实实地开展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并且各班制订了《学生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在守纪律、懂礼貌、讲卫生、爱公物以及一天中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坚持树立榜样、严格要求、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反复训练、养成习惯。各班之间开展“纪律、卫生、出勤”三项竞赛,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使这项活动立足于育人,融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于一体。学校少先队成立“文明监督岗”对各班级进行检查、督促、评比,每月评选出“文明班级”、“文明之星”,由于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有力地强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学校的校风、校貌、校纪有了明显的改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文明之花开满校园。

4 寓德育为常规活动之中

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常规化活动。每年的“六一”师生经典朗读,使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丰富的课外兴趣小组(书法组、手工组、音乐组、体育组……)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最重要的是每逢重要节日,学校都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黑板报、手抄报、朗诵、演讲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学校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劳动教育;结合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5 寓德育为校园文化环境之中

第10篇

2013年10月我校成立了《对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研究》的课题组,为深入了解全校小学德育工作基本情况,进一步明确德育教研工作方向,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全校德育工作水平,我们进行了调研掌握,结合日常工作中的观察、了解和思考,形成了该报告。

这次调研活动由课题组长张红带队,课题组八个教师(班主任)参与了调研。调研共涉及9个班级。调研主要采取听课、观摩主题教育活动、观察师生精神风貌和卫生状况等形式,调研过程中组织了班主任为主的座谈会,收集到大量、具体的一线德育信息。

一、主要成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德育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灵魂,适当的德育目标设置是取得德育实效的最基本保证。调研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了一些班级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他们把德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梯次,把爱国、爱党、爱人民、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等13个一级德育目标,按低、中、高三个阶段分别设置了具体目标,为全校教师开展各项德育活动明确了方向,得出了“爱国先爱家,爱家爱父母;爱国先爱校,爱校爱集体;爱国先爱人,爱人爱自己”的结论,在德育目标设置上做到了化远为近、化大为小,提高了德育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目前,主题教育活动仍然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学校较为注重通过小学生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和交流,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任务以外,较为普遍地组织开展了“孝道教育”、“感恩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成效显著的系列活动,不仅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底蕴,同时为形成育德育工作特色奠定了基础。

3、注重利用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德育途径得到不断拓展疏通。通过多学科教师共同的精心教育,学生得到来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德育元素的点位刺激,使学生容易形成稳固的品德心理特征。小学的活动课德育目标更为清晰,紧紧围绕奠定良好品德基础为核心进行德育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立足学科特点,常常贴近重要德育内容确立主题,引导和帮助学生、特别是单无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中小学德育最有利的途径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研究与思考:

1、德育目标体系研究有待于更多的更高程度的重视。大部分班级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即便是在这方面有较高程度重视,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的班级,德育目标体系研究工作仍然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2、学科德育渗透缺少统筹,难以形成最佳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科之间各自为战、互不通气,在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完成方面缺少统筹,无法形成合力,不能给学生统一的、力度足够的刺激,学生们有得于心的情形很难出现。

3、班主任工作缺少有效指导,培训实效有待提高,学校内部对于班主任的业务指导,也多限于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班主任主要依靠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增强处理学生品德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由于缺少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培训,许多班主任在应对单亲学生教育、问题学生转化等问题的方法不多,思考不足、能力不足。

三、对今后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要把研究制订科学的养成教育目标体系,作为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突破口,列入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日程。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订出层次清晰、内容详细、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养成教育目标体系。通过长期持续的良好行为习惯训练,实现优良品德形成、巩固、发展。要对小学生的评价制度进行改革,进而实现德育工作的评价改革,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

2、重点研究小学阶段德育内容和主线,动员和引导教师把“孝德”教育作为德育奠基内容和主线进行研究。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打好基础;通过班级的交流与学习,汲取先进的经验、学习科学的方法,引导小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训练,有效落实养成教育目标体系。

3、学校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出发,明确提出学科教师的德育工作任务。一是要求学科任课教师都承担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养成任务。二是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统摄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工作,通过各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系统的德育渗透,统一各学科德育渗透指向,形成合力,使学生尽快形成稳固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优良品德生成奠定基础;三是把部分学科作为德育渗透重点学科,强化研究实施工作。语文、美术、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及其资源应当是极富德育价值,又易为儿童、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德育资源,在学科德育渗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学科德育渗透体系中应当承担更多、更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4、以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为方向,通过分步骤、有计划地组织相关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有效解决目前面对的重难点问题。我们建议由本校的班主任承担主讲任务,提高班主任队伍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今后,要恢复德育(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工作,为班主任在上述问题进行的研究搭建交流平台。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事关广大少年学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我们要以十精神为指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切实肩负起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使命,面向新世纪的德育创新,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树立以发展为本的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注意拓宽德育的渠道,形成德育的新格局,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 德育课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5-02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案例的描述、分析,总结归纳出所要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具有诱导、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必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的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项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采取的是师生互动的双向知识的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交流沟通空间,学生的参与度加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花费更多的精力,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选择具有正能量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析,与学生一起探讨,相互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德育课的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更不是一个机械的接收教师传授知识的接收器,而是具有独立思考、健全人格、丰富生活阅历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纠正不正确的认识等等。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增强德育课吸引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案例是现实社会或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的凝聚了正能量,有的可以吸取反面的教训。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分析,能够吸引、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阅历、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等等。

(三)案例教学法具有诱导、激励的作用。一个活生生的德育课教学案例,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心理注意,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保证教学秩序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能够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案例反映出的道德问题和包含的人生哲学,思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明确自身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四)案例教学法具有协调作用。选择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课案例进行教学,既能消除德育课教学给学生造成紧张不安的心理,又能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德育课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真挚的情感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另外,德育课本身有着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有的问题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了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消除了学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发挥了协调师生间关系的作用。

二、如何正确运用案例进行高职德育课教学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要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正确运用案例教学,必须在案例的收集、选择、运用的方法上进行探讨。

(一)案例的收集。德育课教学案例的收集途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就是指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德育课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是常用的、间接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案例收集方法。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报刊杂志、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进行案例收集。尤其要注重收集在社会上、理论界、学术界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思考的、有争议的案件,是德育课教学的最好案例。这样的案例不但能够说明一般的理论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盲点,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探讨意识、兴趣。

2.网络收集。网络收集是指教师通过不同的网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是教师收集资料、备课的最有效的渠道。由于网络信息多,内容更新快,教师可以通过网路收集到最新的典型案例,运用到德育课教学中,增强说服力。

3.实践收集。实践收集是指教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德育课教师也不例外。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是德育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课教师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收集案例,通过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并把收集到的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更能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选择。

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通过资料收集、网络收集、实践收集到的案例,并不一定都适合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课的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德育课教学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要包含或者准确说明德育课中的某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同时,德育课中的许多基本原理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因此,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某一个基本原理,作为德育课教师,不但要精心阐述、论证德育课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而且要通过案例的具体描述、分析进行说明,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深入地思考,分类选择。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具有说服力的、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

选择案例的原则。如前所述,德育课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有的还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德育课教师在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类选择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1.目的性原则。所谓目的性原则,就是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选择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德育课的内容和基本原理讲清楚,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准确理解和把握德育课所讲授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做到有的放矢,切记脱离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纯粹的选择案例。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始终坚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从现实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真实的故事,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德育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德育课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课程,选择的案例必须要准确说明德育课的基本原理,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选择具有科学思想、聚集正能量、使学生能够产生正确思想认识的案例,杜绝选择具有非科学思想的案例。

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针对德育课教学中某个章节、某个基本原理、某个知识点,尤其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案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教学内容,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案例的选择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果案例选择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案例也不能说明教学内容,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

(三)案例的运用。运用案例教学是为了说明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方法,所以,运用案例教学要跳出案例看案例,正确运用案例。

1.案例的运用以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以运用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那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案例对学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尽量不要在教学中运用。另外,运用的案例既要简单,又要说明问题,复杂的案例,最好不要运用,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2.案例的运用在精不在多。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案例,但是,并不是运用的案例越多越好,过多地运用案例,不但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会影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对学生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地运用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意识的运用即简单明了,又能说明问题的案例,突出一个“精”字。

3.案例的运用要适时更新。任何一个案例都有特殊的适应范围和时限,即使同一个案例能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都能运用,也不能反复运用,如果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反复运用某一个案例,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案例,要适时更新,每一个案例最好运用一次,说明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最多使用两次。

参考文献:

[1]王跃.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2]陈钧芩.浅谈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年19期

第12篇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指南》指出: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要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德育教学组织模式,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道德思想和整体素质,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完善小学生的人格。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小学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给孩子们更好的关爱与呵护,真正体现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实效性的德育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刚经历了幼儿园的学习,各个方面都还不能很好适应。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呵护中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与班级里面的学生进行沟通,并对每个学生做一次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可以在开学第一天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把班里爱玩的那些学生叫到一起,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认真询问他们喜欢的课是什么,不喜欢的课是什么,再分析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另外,询问他们希望任课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对于班里面的学困生,老师需要用心关爱他们,用真诚去感化他们,走进这些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其次,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从而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可以端正学习态度,促进教师的高效工作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立足小事,进行德育

学生的一言一行体现着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指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常言道“不以善小而不为”,也就是说最细小的事情可以完全体现出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首先要加强校纪校规的教育,即班主任每周给学生进行一次班会活动,在班会中首先给学生强调校纪校规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的新时代小学生。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里面的各种宣传栏和讲文明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使学生积极参加这种教育性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强调学生榜样的作用,从而影响小学生的实际行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教师在德育中要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而形成群体效应去影响学生行为,为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

三、课内课外德育相结合

课堂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技能与方法、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重要场所。而适当的课外德育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在现阶段德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课外的学习中接受德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首先,教师在课堂德育教学活动中,把德育的重要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微课学习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挖掘德育教育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探究德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其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们从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如“学校的各种晚会,诗词朗诵教育竞赛,书法绘画展示活动,少先队员班队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德育教育参与意识,使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活动中,提升?W生对德育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小学德育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注重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组织一些新型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不断完善小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