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德育的概念

幼儿德育的概念

时间:2023-06-22 09:3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德育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德育的概念

第1篇

一、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同志认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只有社会性发展问题而没有品德培养间题,并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而有的同志则坚持采用品德和幼儿德育概念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与品德发展相伴的一个过程,不能代替或涵盖品德等概念。面对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幼儿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进行考察,唯有正本清源,方可了却纷争。

1、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方面,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目前,我国对“社会性”与“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还缺乏理论研究,不同研究角度对其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教育界对儿童社会性的理解则主要着重在“个人的社会性”,即所谓的儿童社会性就是指儿童个人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天的社会特性;二是由后天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各种社会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常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就是指儿童的“后成社会性”(即后天获得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周宗奎(1992)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对“社会性发展”的解释为:“所谓的‘社会性发展’,又可叫作‘非智力发展’,系指除生理和认知发展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与‘人格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常常在很多意义上包含相同的内容。”我们认同这一概念。

2、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系统、社交系统与社会规则(范畴)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社会规则(范畴)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规则或范畴方面的建构与发展。这三个方面,可以涵盖我们认定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所有内容。

3、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品德)都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为社会所承认的、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准则。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的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品德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个体心理现象,是一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特点。儿童经历了初步社会性发展(1岁以内)—>自我意识发生(1岁以后从认识自己开始) —>品德发生(2岁左右有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品德不断完善(2岁一一)的过程。由此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而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

4、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我们认为,品德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产物及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这是因为:首先,品德只是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特点,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可言.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大内容中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即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品德则是个人在执行道德准则时才表现出来的固定特点。品德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表现为伴随着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发展着。而实际上这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这是因为道德这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从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伴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过程而不断地向儿童个体施加各种影响(这就是社会道德个律化的过程),从而在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质是因为道德个体化到一定程度)后才导致个体品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产生以后并未结束,它伴随着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而继续发展着,并贯穿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二、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关未

1、德育与幼儿德育。

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某一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广义的德育概念。狭义的德育概念则主要是指德育中的品德教育,我们常说的幼儿德育,指的是狭义的德育也即,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其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2、社会性发展教育.

社会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方面发展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社会认知”就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加以综合认知的过程,如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交往关系的认知等。

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各种社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是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的外部表现。社会行为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各种外显表现。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即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都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关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三方面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能力。

3、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等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每一个体都有性别、年龄、智力、性格的差异,实现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共同要求,不是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个性化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本身是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的(前已论述),那么在这整个进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图略):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包括两个方向,即亲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于社会有利的发展)和反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规范和要求相违背甚至相对抗的发展),在这一发展方向维度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即与社会既无利也无害的发展,那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管好自己,休说他人”的人,不可不谓之为“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却无甚益处。

由此可见,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很好;社会性发展程度不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不好。如果要想让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如果没有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社会性就不会向“高而亲社会”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德育(即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它保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

第2篇

关键词:“契机”与“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效果分析

一、创意背景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育的立足点是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首要目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强调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德育课程应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1)幼儿身心特点。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对幼儿的教育应引起教师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一是好动,喜欢向他人挑战,如果有人说“我不相信你会做”,那么他会真的做出来;二是情绪变化多端,幼儿很固执也极易发脾气,他们经常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不太会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件,他们情绪会波动较大;三是开始对自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人体不仅包括手脚及身体,还包括心;四是想象力丰富。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编故事,成人会惊讶于他们所编的故事;五是非常健谈,幼儿一旦心里有所想法,他们立即表达出来。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幼儿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坚守原则,并根据幼儿的身心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2)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一个新概念。德育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课程是指有利于实现德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德育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因素。如知识、经验、信息等资源,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狭义的德育课程指形成德育课程的直接因素。

二、实施程序

(1)寓教于乐。幼儿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群体,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师不能采用初中生、高中生等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积极与幼儿互动,多与幼儿做游戏,充分了解幼儿的品性、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幼儿德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某天,带领幼儿去校园草地做游戏,发现个别小朋友不合群,时常独自一人玩耍。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其他小朋友,了解这个小朋友为什么独自一人玩耍,而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解情况后,教师应单独与该小朋友进行聊天,询问他的困惑,然后,将该小朋友带入群体中去,让其他小朋友充分表达各自的困惑,以及不与该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原因,通过讨论后,该小朋友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以及其他小朋友的帮助,该小朋友一定能够融入小朋友群体中去。

(2)利用广告进行教育。幼儿的生活世界里经常存在很多的矛盾和困惑,这些恰恰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契机,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由于小朋友对电视、广告牌等媒体广告具有好奇心以及足够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电视等媒体广告对小朋友进行道德教育。例如,电视经常播放爱护树木、爱护动物、节约资源等广告,教师可以将电视广告的内容转化为德育资源。通过播放电视中爱护树木的广告,教师可以与小朋友进行讨论,如何爱护树木、为什么爱护树木等等,并让小朋友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树木及森林,从而让小朋友切身体会爱护树木的重要性,并发自内心地得爱护树木。

三、效果评析

近年来,很多教育工作者已充分认识到应从“课程理解的范式”去理解幼儿的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应该成为幼儿所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幼儿的德育课程需教师去发现和整合,并需要幼儿去亲身体验、理解和实践,唯有如此,幼儿才能将德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并在面临不同道德情境时做出合适的行为举措。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工作;德育模式;针对性;实效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幼儿园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是灵魂。如何改进幼儿园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新课题摆在了每个德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就此问题,结合笔者的日常教育实践谈点粗浅看法。

一、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

当前幼儿园德育还存在封闭性、说教性、单一性的弊端。学校德育工作往往由班主任一人,利用班队升旗仪式或课堂时间开展教育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幼儿园德育的工作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各科教学及社会“大课堂”,形成了呆板、狭隘、封闭的德育工作模式。班主任在教育幼儿时,以说教为主,方法雷同,途径单一,缺乏生动性,不能充分注意幼儿的可塑性和主动性。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首先应寓德育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使各科课堂教学均成为德育的阵地;其次,建立“全员德育”的德育队伍,改变由班主任一人说教的德育现状,让所有教师甚至家长都来参与;第三,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德育效能,加强幼儿园德育与幼儿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

二、优化育人环境

教师、家长及与幼儿有接触的成人构成了幼儿成长的人文环境。由于幼儿模仿性强,成人的言行对其有极大的影响。为此,为师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应严于律己,以自己正确的、规范的行为影响幼儿,真正为人师表。

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区,家庭成员是幼儿最常接触的人,家庭成员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要指导家长在各方面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尽可能使家庭环境整洁,家庭关系和睦,家庭气氛和谐。

校园自然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应按花园、学园、乐园模式规划建设、绿化、美化,花草树木如花台、花带、盆花等均应合理布局,旗台设置应规范化,教室内外墙壁也应给予合理装饰,力求让校园、班级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每一处景点都蕴含教育意义,让幼儿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环境布置中,应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为幼儿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让幼儿成为环境的小主人,去设计环境、建设环境。

三、分层次实施德育

幼儿园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来自不同家庭,各自所受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影响是不同的,他们的行为习惯、品德水平是有层次的。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进行德育时应区别对待,既要面向全体,又须重视个性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确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循序渐进,采取不同的德育手段。鉴于此,笔者把班里的幼儿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诚实、懂事的,他们行为习惯好,乐于助人,遵守纪律;另一类是行为习惯不怎么好的,或会撒谎或会欺侮同学或时有逃课表现的。我们在鼓励前一类幼儿不断上进的同时,要求他们帮助后一类幼儿进步,对后一类幼儿则针对他们各自的缺点,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教育,一学期下来,班里幼儿的道德水平就齐整多了。

四、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德育

1.常规活动中渗透德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的可塑性最强,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小培养起来。幼儿园里一天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渗透德育,培养良好习惯:入园时衣着整洁,向值班老师问好;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做操时动作规范,集中精神;点心、吃饭时卫生习惯,午休时遵守纪律,睡姿正确;离校时与老师、同学道别,每一环节都可对幼儿提出具体的德育要求,并开展检查、评比,在检查评比中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觉性,每天坚持,反复导行,通过规范日常行为来实现德育目的。

2.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

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最浓,常会为了争当其中一个角色而有这样那样的德行表现。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游戏活动作为德育载体的重要性。在游戏组织前,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参观、访问,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明确生活中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为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打下良好基础。如通过公园散游,让幼儿了解花园的美丽是园丁辛勤劳动的成果;了解一些公共道德准则,在“公园”游戏中,模仿成人,爱护花木,讲究卫生。通过角色游戏,使其身临其境地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学习成人的优良品质,促进幼儿德育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五、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

幼儿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期,早期的教育对性格的塑造非常关键。《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让阳光下的花朵长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栋梁之材,就需要幼儿园教师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所以,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幼儿园在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占据首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给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

一、影响幼儿德育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的综合素质

有关专家以为,人在幼儿阶段的可塑性最大,判定好与坏、善与恶的一些形象概念,就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作为正在形成思想、性格的幼儿时期,教师是最直接的引导者和教授者。在幼儿眼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效仿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构成了幼儿思想道德的主力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疑是说明教师不单单是机械的教书匠,而是具有智慧、知识和人格魅力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幼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

(一)寓德育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如何培养孩子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环节渗透,细节观察,把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每时每刻进行教育:从幼儿早晨进园开始,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问好;晨间活动时,各班都对幼儿进行德育十分钟教育;在组织喝水时,教育幼儿排队接水,不推挤,不浪费水;区域活动时,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谦让、与人合作;户外活动前,领孩子们捡起院中飘落的树叶、纸屑等,增强幼儿文明意识,久而久之,“请、谢谢、对不起、不用谢”等文明用语已被幼儿常挂嘴边,打架、骂人的现象少了,乐于助人的现象却随处可见。幼儿大多以我为中心,对事有特别强烈的占有欲和好奇心,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机会,如:在课外,组织幼儿做游戏丢手绢、贴鼻子、贴壁等,在教学中鼓励幼儿互帮互助,从同伴中挑选自己最信任的人担任自己的“小老师”或竞争对手;课堂上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往辨别、体验、理解他人存在的情感,对于幼儿之间的矛盾纠纷,放手让幼儿自己发现题目、解决题目,从而让幼儿熟悉到合作谦让,团结友爱,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寓德育于良好环境的创设当中。环境的创设来促进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不失为一条好路径。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各种品德教育融于班级的环境中,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弥散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例如,在幼儿园大班可设立“德育之星”栏目,这个栏目中可设“我为集体做好事”“我帮助了小伙伴”“我会讲礼貌”等若干个小栏目。在每个小栏目中评出若干个“德育之星”,教师要为被评上的孩子在相应的栏目内盖上“星星印章”。每个月再根据这些评选结果来统计哪个孩子得到的“星星印章”最多,这个就可以当选为当月的“德育之星”。这种正面激励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每个孩子内心潜在的向上性。

(三)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要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中。主题活动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幼儿通过各种感官获得不同的学习经验,从而完成主题活动的目标。结合关爱他人的教育我们课题组开展了“谁对谁不对”、“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会礼貌朋友多”“我是爱心小主人”“假如我是他”“关心朋友故事多”“他怎么了”“齐心合作力量大”“谁有困难我来帮”等主题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不同情感达到各项目标。并且在每一个主题中都运用了动手、动脑、动眼、动嘴、动耳等多种感官手段使幼儿从思想上到情感上再到行动上都有了不同的转变。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01-01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这―时期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

那么,如何加强行为道德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呢?

一、从培养幼儿爱家人入手,培养幼儿爱他人、爱集体的情感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苗,一家人都为着这棵独苗苗转,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他们根本不懂得关心家人,更何况去关心他人和集体呢!因此教育幼儿爱家人是十分重要的,如请幼儿了解家人的生活,观察父母的劳动,让幼儿谈谈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自己也应该怎样爱爸爸妈妈,以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及行为;再通过父母是怎样孝敬老人来为幼儿提供榜样,激发幼儿的这种情感及行为。还应爱更多的人,如,看到老师站着做事,应主动般椅子,请老师坐下;再如,爱小朋友,看到小朋友摔到后应及时的把把他扶起……。因此,从教育幼儿爱父母入手能够萌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及行为,这种做法是养成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途径。

二、多渠道培养幼儿的德育意识

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如何使幼儿的道德认识变为道德行为,就需要通过情感和意志这个中间桥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使幼儿对道德行为的认识变为自觉的行为,才真正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1.增强幼儿的自觉。幼儿在特定的氛围中,常常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一旦离开了特定的环境,便会变成另一个样。因此角色游戏则是增强幼儿自觉的有效手段。幼儿最喜欢扮演角色游戏,他们相信角色的真实性,为了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他们就必须控制自己,自觉的用规则要约束自己。

2.培养幼儿的关心他人的行为。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幼儿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积极生活态度和情感态度表现为:谦让、助人、合作、同情等,这是个性品德的基础部分,是社会责任感更为复杂的道德概念和情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如大班喝水时老师特意按排了几个小班的幼儿在一起,教师注意观察本班幼儿行为,喝完水后,教师将幼儿放缸子时她看到的某些行为告诉大家,引导大家讨论谁的做法好?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放缸子时,很多幼儿已经知道应该让小弟弟、小妹妹先放。教师有意识的在“喝水”这样一个小的生活细节中设置了这样一个特定的情境,又通过讨论、激发了幼儿的道德行为意识,放缸子时,幼儿的行为意识已发展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可见,特定情景的多次反复创设,将会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更有利于道德意识向行为的迅速转化。

3.寓德于乐。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不仅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做到有的放矢,更应坚持寓德于乐,组织一些愉悦性模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将快乐愉悦转变成自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如活动:《分果果》、《让座》等,这些活动中的道具都用食物,这样做可以使幼儿扮演得更加逼真形象,更具感染力,还满足了幼儿好奇、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使他们在模仿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

三、抓住教育挈机,强化习惯形成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程度,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随机教育是构成幼儿德育的主体,幼儿德育重点是优良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这一德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幼儿具体、反复的生活实践和经常不断的重复来逐步完成,着就使得随机教育在强化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1.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由于每个幼儿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使得幼儿的个性特点、思想品德状况都存在差异,因而老师要使幼儿德育行之有效,必须在进行集体教育时注意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行为,及时发现教育挈机,进行多样化的个别引导。如:一把小椅子倒在地上,几个小朋友看在眼里,绕着过去,竟无一人将小椅子扶起来,有的幼儿将别人撞倒后,视而不见,不管不问,这时教师切不可熟视无睹,错过了教育挈机,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去做并及时予以表扬或批评,以巩固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及时表扬幼儿的良好德育行为。幼儿德育是知、情、意、行的结合,禁忌训诫,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及时予以适当的表扬,可以起到强化和鼓舞的作用。俗话说的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通过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是幼儿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6篇

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有的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体验和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习惯,使其言谈举止规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概括起来,关于养成教育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行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为,如学习行为;另一种解释只针对道德行为。但人们都承认养成教育应重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但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不只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对于养成教育的性质,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标。但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了以后成人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成人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成人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成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成人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在3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人小学、中学以后的道德发展有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如儿童是非观念的掌握对儿童入小学以后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早期比较任性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辨是非发生了偷窃行为,其原因是听到同班一个同学告诉他,有个同学铅笔盒里有零用钱,并让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几个同学出去买零食。这位儿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观念,才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进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形成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与不良同伴接触后因为盲从而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主性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研究者直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关系,认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团伙犯罪。在团伙犯罪中,除了个别主犯,其余多是从犯,而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们曾经明确提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应从家庭开始,即从儿童自主性的培养着手。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7篇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奖励;奖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7/08-0021-04

幼儿园德育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奖励策略是幼儿园德育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然而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对于奖励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偏差,致使幼儿园德育效果不太理想。由此,部分研究者在论文中反复强调奖励策略的负面效应,批判教师滥用奖励,导致许多教师在奖励运用方面存在许多困惑。应该说,奖励策略是一种中性的德育方法,其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不能一概而论。〔1〕本文从奖励的界定入手,重点探讨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对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意义,并对教师如何有效运用奖励策略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以期为幼儿园教师顺利开展德育工作、有效提升幼儿道德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一、奖励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

研究者对于奖励的界定有多种方式,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界定,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的事物,侧重的是奖励的象征物;另一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正确、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表扬,侧重奖励的过程,强调奖励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德育方法。〔2〕教育研究者比较认可后者对奖励的解释。檀传宝认为奖励是德育众多具体方法中的一种,指通过一种积极的强化方式来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方法,意味着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和行为的肯定或较高评价。〔3〕笔者则将奖励界定为在幼儿园德育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表现(与不道德行为相对)进行表扬与肯定的方法。

认知学派认为奖励可以分为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并强调内在奖励的作用。行为主义者则认为奖励可以分为物质类奖励和非物质类奖励。物质类奖励包括奖品、奖状和额外获得的自由时间等。非物质类奖励包括得到教师的注意、表扬和鼓励等。〔4〕以上是根据奖励象征物的形式来划分奖励的类型。而从奖励的实施性质看,奖励包括控制型奖励和信息提供型奖励,前者指向奖励幼儿的道德行为过程,后者偏重奖励幼儿的道德行为结果。〔5〕

二、幼儿园德育中有效运用奖励的意义

1.从德育的本质特性来看,奖励是开展幼儿园德育必需的方法,具有必要性

刘铁芳认为,道德教化直接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形态,调节生命的肉身形态与价值形态的冲突,谋求个体生命的内在和谐,谋求个体在世界之中的合理、幸福生活。〔6〕檀传宝也认为,德育应回归对人生的关照,精神性或价值性是道德生活与教育的本质,而精神性的核心是精神家园或终极价值的不可或缺性。〔7〕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说,德育是要教人尚善崇美,帮助人获取幸福感,德育的过程应该是和谐、舒适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个体德性的完满。

每一个教育过程都少不了对教育对象的评价。来自权威者的评价能让受教育者明白自身的水平和处境,帮助受教育者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受教育者作肯定或否定评价,这在教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否认,奖励能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8〕没有任何赞扬、肯定,充斥着否定、惩罚的德育活动无法培养出诚心向真、向善、向美的真德性。因此,奖励对幼儿园德育来说是必要的。

2.从奖励的效用来看,奖励的运用可以强化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具有有效性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重复能够得到奖励的行为,避免重复要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奖励确实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一旦教师对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及时给予恰当的奖励,即强化,幼儿就能获得自信和愉悦感,从而不断重复和保持这些道德行为。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并不少见。

根据操作学习理论的观点,人们在不期待即时报酬的条件下也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这是因为先前的奖赏已经使相应的行为得到内部强化。也就是说,也许幼儿之前的道德行为是建立在追求奖励的动机之上,但是奖励同时也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机生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幼儿会因为道德行为本身的愉悦感与满足感而持续这种行为,进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力。因此,奖励具有强化促进的力量,可以有效强化幼儿的积极道德行为。

3.从幼儿园德育对象――幼儿的年龄特点看,奖励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适宜性

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不能光靠口头说教,还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效方法。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学前儿童年龄尚小,其理解能力差,抽象思维发展水平低,难以对自身行为进行判别和反思。有研究指出,学前儿童基本处于道德判断的“无律”和“他律”阶段。幼儿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成人的评价和干预,需要以成人的评价作为参照。

另外,幼儿虽然思维尚未发展成熟,但是可塑性强,模仿力强。成人的赞许和肯定是幼儿的社会性需要之一。奖励对于幼儿具有积极意义。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受到教师奖励的行为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而幼儿良好的观察和模仿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模仿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奖励作为一种德育方法,对于幼儿园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因为在理解和运用奖励上的一时偏差,导致幼儿园教师对奖励产生偏见,甚至对奖励敬而远之,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奖励策略本身不存在不妥之处,关键要看教师能否合理有效地运用奖励策略,提升幼儿园德育质量。

三、在幼儿园德育中有效运用奖励的策略

综观檀传宝、郑三元、莫源秋、周小宋等人的研究,结合自身对幼儿园德育实践的所见与所思,笔者认为,实施有效德育的前提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将幼儿视为独特的有自身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个体,充分尊重每一个幼儿。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运用奖励时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奖励频次得当

有的教师在德育中滥用奖励,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奖,上课坐得端正有奖,游戏时不跟同伴打闹有奖……有些教师尤其喜欢频繁使用事先许诺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幼儿,如“你不跟小朋友抢玩具,老师就奖你一朵小红花”,“你要是能吃完一碗饭,不浪费粮食,老师就表扬你”,“你不哭了,老师就奖你自由活动”……这种对奖励的滥用容易产生“德西效应”,〔9〕一是导致奖励变得微不足道,对幼儿失去原有的吸引力;二是使幼儿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被奖励所左右,甚至把得到奖励看成是学习的目的,产生对奖赏物的关注与贪求,一切以奖励为目的,丧失内部动机。

要做到奖励频次得当,必须把握奖励的时机。如果幼儿没有内在行为动机,或者内在动机不强,教师不得不从外部激励幼儿,推动幼儿道德行为的产生和保持,这时采用奖励是必要的。但如果幼儿已经认可道德行为本身,已经具有内部动机,此时就没有必要奖励幼儿,以免弄巧成拙,不仅不能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削弱幼儿的内在动机。

2.奖励程度得当

人的发展是多样的,幼儿园教师要以多元智能观作为指导,多对幼儿作纵向评价,奖励幼儿在道德上的每一点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喜欢横向评价幼儿,往往会导致幼儿产生消极体验,因为在一些幼儿得到奖励的同时,其他幼儿可能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应该慎用横向评价。

教师奖励幼儿的程度要与幼儿的表现相一致,不能不负责任地夸大其辞,给幼儿留下不真诚的感觉。久而久之,这种过度夸大的奖励会丧失奖励的作用。

教师对幼儿的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让幼儿充分了解自己得到表扬的具体原因,这样不但能让幼儿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以便更好地坚持下去,而且还能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因为幼儿能从中感受到教师确实是在关注自己,注意到了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比如,一名幼儿摔倒了,另一名幼儿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如果教师见到后说:“你今天真乖!”幼儿往往不明白“乖”是指什么,奖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教师说:“你今天把小朋友扶了起来。你做得很好,老师很高兴!以后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也要像这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种方法既表扬了幼儿,又能强化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

3.奖励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要多方面考虑幼儿的需要和兴趣,采用多种形式奖励幼儿。奖励的形式包括有形的物质奖品(如小红花)、自由活动时间和社会性奖励(如口头表扬、点头赞许)等。有时教师还要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师提供的奖品,因为如果幼儿对于奖品不感兴趣,觉得奖品太乏味,奖励就会失去激励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奖励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幼儿将行为动机内化。因此,在奖励类型方面,教师应该适当减少物质奖励,多采用精神性奖励,因为精神性奖励更容易强化幼儿的内部动机。从实施性质来讲,教师应该多采用指向行为过程的信息提供型奖励,少采用指向结果的控制型奖励。虽然控制型奖励便于教师实施,但是对幼儿的道德发展来说,信息提供型奖励更为有益。

4.奖励公平、公正

奖励实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是有效实施奖励的关键。如果奖励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会使奖励失去权威性,致使奖励的作用大打折扣。另外,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受奖励幼儿的范围,照顾到更多幼儿的感受,促进全体幼儿的道德成长。莫源秋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调查研究的半年时间里,小班约有15.7%,中班约有23.5%,大班约有28.6%的幼儿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得到过教师的奖励。这意味着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漠视甚至放弃了对这些幼儿道德发展的关注。扩大奖励的覆盖面,使更多幼儿受益,这是急需引起教师重视和改进的问题。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一种合理的奖励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奖励制度能得到大多数幼儿的认可。另外,教师还要尽量考虑大多数幼儿的情绪和感受,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并适当扩大奖励的覆盖面,让更多幼儿拥有自信与成功的体验。处于这种奖励氛围中的幼儿,其积极性和自主性将会大大增强。

5.家园德育一致

家长与教师教育的一致性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认为,比较而言,教育的一致性越强,教育的效果越好。〔10〕在德育方面也如此。如果家长与教师对幼儿道德行为的奖励标准一致,幼儿的道德行为将更具有稳定性。如果两者的标准处于分歧甚至是矛盾状态,幼儿的行为在幼儿园能受到表扬,在家里却受到冷遇(比如教师肯定幼儿与同伴分享玩具的行为,但是家长因为怕幼儿弄丢、弄坏玩具而不主张幼儿这样做),那么幼儿容易在道德认识上产生混乱,甚至形成矛盾人格,导致幼儿道德行为不一致,道德发展滞后。这正是幼儿的道德行为缺乏跨情境性的原因,因为家园德育工作没有达成一致,幼儿在幼儿园和家里自然会表现不一。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最好能主动与家长联系,促进家园在德育方面达成一致,形成作用于幼儿道德发展的合力。应该说,家园合作的一致性越强,合力就越大,幼儿的道德发展自然也会更好。

6.恰当整合其他方法

奖励仅仅是教师实施德育的诸多手段中的一种,只有与其他教育手段(如批评、情境陶冶等)有机结合,遵从最优化整合等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奖励较偏重外部强化,过多地依赖这种德育方法,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一心一意以奖励为目标”。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还是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幼儿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力量,充分感受到道德行为本身的乐趣,由此形成稳定而持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为了形成对比,教师一般会综合使用奖惩策略。笔者认为,对于幼儿最好的惩罚莫过于“自然后果惩罚法”,即教师并不刻意惩罚幼儿,但是有意让幼儿感受自己行为的后果,然后再适时进行解释教育。幼儿天性脆弱而单纯,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相比,他们对于具体的惩罚(如责骂、剥夺游戏时间等)更敏感。为了逃避惩罚,幼儿往往会回避教师,而不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另外,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成人的惩罚容易使幼儿受到负面强化,学会责骂他人甚至动粗等不良行为。因此,教师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应该慎用惩罚。

综上所述,奖励这种具体的德育方法只要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运用得当,就能起到强化幼儿道德行为的作用,使幼儿在精神上感到愉悦和满足,在道德水平上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奖其当奖,罚其当罚〔J〕. 人民教育,2005,(12):11.

〔2〕周小宋,李美华. 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有效奖励与无效奖励〔J〕.比较教育研究,2004,(3):64-67.

〔3〕〔8〕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李彦.课堂管理技巧〔J〕//周小宋,李美华.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有效奖励与无效奖励.比较教育研究,2004,(3):64-65.

〔5〕HELENROSE FIVES, DANA K MANNING. Teachers’ strategies for student engagement: Comparing research to demonstrated knowledge〔R〕. Washington DC:The 2005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5.

〔6〕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7〕檀传宝. 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与历史:对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1):36-40.

第8篇

1充分发挥教师魅力渗透德育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以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品质去陶冶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感染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这句话警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人格和知识层面都要实现自我提升,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在人生和学业道路上不断前进。教师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事业、国家和社会的积极态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作为一名幼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同样也需要形成和发挥自身的魅力,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去渗透德育。由于幼师的学生基本都是女生,她们感情细腻,观察力强,教师的穿着打扮、一言一行都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品行修养,用自身道德榜样的力量影响和感化学生;同时教师也要有渊博的学识修养,用自身丰富的学识教化学生。例如,在上课时,教师不仅要声音清晰洪亮,而且语言要通俗易懂和充满关爱,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不断拉近,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使学生明白道德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性,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贯彻落实《大纲》要求渗透德育

教育部对2004年的《大纲》进行了修订,继续强调了“德育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大纲》紧密结合当下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在原有基础上继承创新,将“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利益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了明辨是非得失成败的标准,使学生能够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纲》要求中职德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作为幼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充分领会和落实《大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提高课堂内容讲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德育落到实处。幼师思想政治教师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在教学中往往缺乏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有些思想政治教师对《大纲》理解、领会不到位,教学理念上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材和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中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脱离了学生实际,导致知识的传授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从情感上很难认同。《大纲》要求政治教师要把德育渗透到教材和学生实际中,这样的教学能够贴近学生实际,这样的德育使学生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时,可以选择新东方创始人兼董事长俞敏洪、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等成功人士的案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榜样为案例,效果往往会很好。

3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幼师思想政治教材具有思想性、故事性、趣味性等特点,又兼具教育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等特征,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因此,在教材内容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融会贯通,将概念、理论和事例有机结合在一起,避免对相关名称和概念的抽象解释,因为对于十几岁的幼师生而言抽象的知识往往很难理解和记忆。除了讲授教材上的事例外,能够将知识融会到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分析也是幼师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技巧,这能够让幼师生真切感受到社会伦理道德是如何形成和如何落实在具体生活之中的。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属于德育课程,在幼师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大量的德育教育资源可以利用。例如,在讲授“经济常识”中“货币”的有关知识时,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如何正确地对待货币?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货币的态度,进一步引申出怎样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和压岁钱。再如,在讲授“哲学常识”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有关知识时,可以结合幼师生职业特点强调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教育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具体规划。让学生认识到现在努力学习既是将来顺利就业的基础,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前提条件。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认识上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政治常识”系统地讲述了国家观、政党观、民族宗教观、国际关系观等具体内容,教学中通过联系我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和宗教政策、对外政策等具体国情,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灵活运用教学形式渗透德育

1)创设问题情境渗透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与德育有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政治教师可以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具有德育功能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事或社会热点以及时事新闻等题材,设计与德育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例如,在讲解“经济常识”中“敬业———技能和道德”这一框题时,联系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90后”幼师颜艳红虐童事件,创设问题情境:谈谈你对颜艳红虐童事件的看法并说明自己将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学生们首先纷纷表达了对虐童事件的愤慨,然后从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借用“三品说”告诫学生,“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强调一名合格的幼师生既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关爱儿童、热爱幼教事业,不要让虐童事件在自己身上出现。2)角色转换渗透德育。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幼师生的特点,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以小品或话剧等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配表演角色,给学生以角色转换的机会,要求学生即兴表演。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哲学常识”中“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这一框题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三个和尚,表演小品“三个和尚没水吃”。学生们精彩的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中各部分不能协作好、处理好关系就会使整体的功能小于部分之和。3)巧用漫画作品渗透德育。漫画以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来表现现实,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选用一些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并具有德育功能的漫画作品,让学生欣赏。能够生动、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例如,在讲解“经济常识”中“依法维权———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这一框题时,我请六名学生各自设计一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漫画作品,供大家欣赏分析,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达到了预期的德育效果,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4)采用多媒体教学渗透德育。在幼师思想政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字、影像于一体,巧妙的制作具有德育功能的课件,把抽象的理论感性化、具体化,进而使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开阔视野,情感上产生共鸣、价值上形成认同。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极具效率和效果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幼师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明确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将德育内容有机嵌入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又要以《大纲》为指导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幼师生的身心特点、学习实际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为祖国的幼教事业培养出色的接班人。

作者:范术军 单位:亳州幼儿师范学校

第9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童话道德教学 道德认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要求:“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幼儿道德教育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幼儿正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可塑性最强;同时也是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如果幼儿能接受良好的道德启蒙教育,他们就可以分辨真与善,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辨是与非到明辨是与非,为幼儿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一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童话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儿童德育,它是通过童话场景来呈现具体的人物和情境,以展示一定道德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对童话的欣赏,逐渐加强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体验。通过童话的学习,幼儿可以够获得大量逼真、自然、丰富的语言和情境输入,而这些语言和情境能够很容易被幼儿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当中去,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幼儿的道德认知也会随着童话所蕴涵的道德寓意的内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幼儿期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奠基阶段。个体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因素相辅相成,彼此相互渗透。其中,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是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关键。而道德认知则在道德品质形成中起着先导作用,是德育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人的道德认知越全面、越深刻,其道德观念就越明确、越坚定,就越有助于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2]道德认知起引导和控制幼儿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只有在必要的道德认知基础上才具有稳定性和自觉性。“认知是行为的先导,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基点。”[3]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作为引导,幼儿很难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情感。从道德认知入手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无论是对幼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形成,还是对整体道德品质的又快、又好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二、童话契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有效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对幼儿进行德育启蒙,首先,要遵循幼儿道德认知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才能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感受性,其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4]在幼儿期,幼儿容易接受外界各种教育刺激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后期的反复刺激和强化下,很容易在大脑中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因此,从幼儿期以正确的道德认知来影响幼儿,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若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是错失了幼儿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在幼儿的早年,不能合理地教育幼儿,使幼儿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

幼儿心理具有具体、形象和情境性的特点,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比较贫乏,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他们只能理解一些简单、形象,且与自身的原有的社会经验或者具体事物及情境相联系的道德要求,只能从具体的、个别的、表面的方面去理解道德问题。以往“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幼儿道德启蒙,不顾幼儿园有的社会知识经验基础,也不顾及幼儿自身的感受,只是灌输抽象的道德规范,严重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违背幼儿心理年龄特点,会对幼儿道德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脱离幼儿的生活、脱离幼儿的世界而进行的道德教育适得其反,会培养伪君子,会造成童年的败坏、道德的败坏。”[5]

(一)童话蕴涵的道德认知具有情感性,符合幼儿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

在幼儿道德教育中,试图通过抽象的灌输道德规范来进行,往往是收效甚微的。而童话经过人们加工、具有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情节。其中正面的力量一般被塑造成可爱或能够引起幼儿同情的道德形象,它能够激起幼儿强烈情感共鸣,这样童话自然能够吸引幼儿主动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道德认知去领悟童话的寓意,因此,用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童话蕴涵的道德认知具有情境性,有助于幼儿对道德知识的实际运用。

童话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它是通过呈现具体的人物、情境,来展示一定道德所使用的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聆听童话,逐渐丰富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体验。通过童话,幼儿能够获得大量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和情境输入,而这些语言和情境能够很容易地被幼儿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经验当中去,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道德的熏陶,幼儿的道德认知也会随着童话所蕴涵的道德寓意的内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三)童话提供的道德形象和榜样具有形象性,易于幼儿观察和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的许多社会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习得的,在社会情境中,个人的行为因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幼儿的许多道德行为便是在观察和模仿中学到的。幼儿都喜爱这些良好的道德形象,并容易为他们的良好的行为或事迹所感动。再加上讲述者对童话的动情叙述,以及绘声绘色的表演,童话中的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就成了一个个幼儿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机智勇敢的小红帽”“勤劳能干的猪老三”“团结友爱的鸭弟弟”等童话形象为幼儿所喜爱、所铭记。在相同或相近的情境中,幼儿便会对这些榜样的行为进行模仿,进而推进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期,幼儿正处在直觉思维阶段,“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表象与直接感知与道德事物的形象直接、密切地联系在一起。”[6]而童话正是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创编的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表达方式,童话给幼儿带来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道德形象。如勇敢的小红帽、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女孩、不气不馁的丑小鸭,等等。“幼儿在听或读童话时就会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获得一些教益。这些教益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道德认知的重要前提。”[7]

三、关注道德教育中童话的使用方式

(一)选择童话时应关注幼儿的兴趣。

当前,童话的种类甚多,在选择童话是要以幼儿的兴趣而非成人的意志为依据,“无论童话的创作还是欣赏,都要更多的提倡愉悦性、快乐性。”[8]因为一则童话越有趣,它的内容越能为幼儿所记忆,有的甚至让幼儿一生难忘,终身受益。

(二)以合理方式呈现童话,唤起幼儿的道德体验。

“体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这正好符合了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有助于幼儿对童话寓意的理解,“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它将主体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识衔接、贯通,并帮助主体实现认知的升华。”[6]为此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讲述,让幼儿表演,多媒体辅助等方式,为幼儿创设好童话中的情境,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情境,去感受童话的道德寓意。

(三)引导幼儿解读童话,启迪幼儿道德智慧。

教师要引导幼儿的道德成长。引导关键在于两点:首先,要发掘童话中有利于幼儿道德成长的主题。如《小鸭和小熊》写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让路给小鸭子》使幼儿意识到对小动物也要有爱心。其次,教师要指导幼儿对童话的解读。当幼儿沉浸在童话的情节当中,就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幼儿明确童话的寓意。

(四)把握幼儿道德成长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育不仅要针对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更要考虑幼儿的潜在的发展水平。过高水平的道德内容对幼儿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而水平过低的道德内容,幼儿又不感兴趣,因此,在选择童话时要以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应过高或过低。因此,教师组织的童话,既要适应幼儿的发展,又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童话德育契合了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通过感染、启迪而不是说教、灌输,童话让幼儿逐渐体验、理解人际交往中必要的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幼儿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成为引导幼儿道德行为的准则。

四、童话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入

随着人们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以及童话对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的不断重视,童话作为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素材,已经渗透到幼儿家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各级各类幼儿园中的近200多名教学一线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94%的幼儿教师在本班幼儿一日生活中适时投放数量不等的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这表明教师们,尤其是一线的幼儿教师们十分重视运用童话寓意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也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科研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多是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难以准确说明童话在幼儿道德认知发展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更难把握运用童话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基本规律。为了让人们更为准确地掌握童话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给幼儿以适合发展特认知发展特点的、快乐的道德教育,提高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自觉性,需要我们对童话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相关问题作出持续而深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6.

[2]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8.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4.

[4]高岚.学前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2.

[5]刘晓东.“救救孩子”以及“如何救救孩子”[J].幼儿教育,2004(11).

[6]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心理发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74.

[7]刘晓东.论童话的教育学意义[J].学前教育,2000(2)

[8][9]童话精神与幼儿审美教育[A].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第10篇

我班现有幼儿35名,其中有1名幼儿是这学期刚转入我班。多数幼儿能遵守基本的学习活动规则,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礼貌用语,尊敬长辈。但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长辈的宠爱,多数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常有挣抢玩具的现象。

通过一个半学年的培养,幼儿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作息,多数幼儿能自己安静地入睡、并学会了整理幼儿园和自己的玩具。午餐、点心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我班幼儿挑食现象较严重,如:XXX,XXX等。

我班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基础较差.大多幼儿能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和念儿歌。但也有部分幼儿胆子较小,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表达时声音不够响亮。不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喜欢随便插嘴。大多幼儿喜欢看书,但有时也有幼儿不爱护书的情况出现。

我班幼儿喜欢参加科学活动,喜爱动、植物,知道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学习了动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喜欢绘画,并能丰富画面。幼儿喜欢音乐,男孩子也很喜欢唱歌,跳舞,但有时唱歌的声音不自然。

二.具体目标及措施:

健康:

1.促进动作发展:

(1)练习双手交替拍球,30个以上。

(2)学习短距离投掷目标。

(3)能按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4)学习双脚行进跳。

(5)能双脚站立由高30厘米处往下跳。

(6)学习单脚跳圈。

(7)学会听口令:稍息、齐步走、跑步走。。

2.养成卫生习惯:

(1)复习巩固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会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逐步养成勤剪指甲、勤理发的好习惯。

(3)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3.注意安全保护:

(1)了解上下楼梯和乘车的安全知识。

(2)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手中拿东西和转弯时不奔跑。

(3)不推撞同伴。

措施:

1.每天保证幼儿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2.组织生动活泼的分散、集体游戏,吸引幼儿参加,从而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

3.通过评选“卫生好宝宝”、值日生等活动鼓励幼儿勤剪指甲、勤理发的良好习惯。

4.通过谈话、故事等方式使幼儿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社会化情感:

1.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2.知道集体活动时要按次序不拥挤。

3.能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轻。

4.能和同伴友好的玩,要玩同伴的玩具时要先征得同伴的同意。

5.学会系鞋带,会整理图书、玩具,逐步学会做值日生的工作。

6.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礼貌用语。

7.培养幼儿初步爱家乡的情感。

措施:

1.通过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评选每月好宝宝活动营造幼儿积极参与德育活动的气氛,将德育渗透到每天、每周、每月活动中。

2.通过外出考察、迎六一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和感受、热爱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3.通过亲子活动,社区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各行业人们的劳动。

语言:

1、培养幼儿听的能力

(1)能听懂普通话。

(2)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朗诵儿歌。

(3)能听老师对集体、同伴讲话并能按成年人的指示去行动。

2.学习说话

(1)继续学说普通话。

(2)初步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神态自然、大方地讲话。

(3)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做简单的表演。

(4)喜欢看图书,能和老师一起边看边讲图书的内容。

措施:

1.通过各种语言游戏培养幼儿听说能力。

2.通过听故事、听别人说话等活动,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3.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形式,引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科学:

1.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教幼儿有目的地、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学习初浅的知识

(1)知道春夏季的名称及显着特征。

(2)观察两条腿、四条腿和没有腿的动物,知道其名称、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3)初步形成日常生活用品的概念,并知道其名称。

4.培养幼儿学习计算的兴趣让幼儿愉快的参加计算活动,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和形的兴趣。

措施:

1.引导幼儿观察园内、教室内的动植物生长变化,有探究的欲望。

2.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幼儿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

3.通过角色游戏、区角活动,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型、时间等现象产生兴趣。

4.通过谈话、故事、做小环保员等形式,引导会幼儿关心周围环境。

艺术:

1.音乐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会安静地听音乐。

(3)学会唱愉快、有力的歌曲。

(4)学习简单的集体舞。

(5)学习用几种乐器进行轮奏。

2.美术

(1)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对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物体及色彩产生兴趣,愿意参加美术活动。

(2)会利用绘制成的美术作品进行游戏,会使用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措施:

1.支持、鼓励幼儿参加“小舞台”的表演,让幼儿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各种音乐游戏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3.带领幼儿接触园内,社区等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4.为幼儿提供各种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

三、家长工作:

1.通过家长会、家园栏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和班级的最新教育动态。2.通过家园联系册,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四、特色工作:

1.通过多媒体、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11篇

中国传统的幼儿启蒙读物数量大,品种多,知识面广,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从中可挖掘的德育内容十分丰富。《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弟子规》《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这些启蒙读物,不仅注重形式的多样化,趣味性强,适合儿童口味,在内容上也十分全面,知识广泛,讲究实用。以特别形象化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把道德教育融汇到日常的生活中。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合我们时代精神的糟粕,我们在运用这些内容时一定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选择。

2.从名人故事中挖掘德育内容

中国历史悠久,名人故事众多。从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中,可以挖掘出丰富的德育内容。

屈原爱国爱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他坚持节操,有“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人民的疾苦为念,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苏武出使西域,尽忠守节,在被匈奴扣押的19年中,他含辛茹苦,受尽折磨。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不屈服,面对北海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仍然不屈服。苏武始终忠于祖国,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堂堂正气。他以不辱使命而闻名于世,而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此外,我们可以从岳飞身上学到“精忠报国”之志,从范仲淹身上学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3.从古代教育家、思想家的教育思想理念中挖掘德育内容

我国古代德育历来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始终把伦理道德及为人之道放在第一位。历代有作为的教育家、思想家,从孔子、荀子,到韩愈、朱熹,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都重视培养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等都极力倡导教书育人,要学生“砥砺德行”,奋发向上,“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可见,重视人伦道德,重视做人的修养,是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当代教育的重要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德育过程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展开的,注重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的感知及道德概念、道德准则的解释与说明。要求青少年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对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重视不够。而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一代,他们可塑性大,内心矛盾多,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敏感,寻求独立自主而辨别力又不强,逆反心理严重,不愿接受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这说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不适合当代青少年成长的需要,而应当启用体验式、实践式德育模式,如主题班会、队会、报告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在体验中认知。通过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通过良好社会风气和周围环境的熏陶,使德育过程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基础上,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实践中学习、思考、领悟,明白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从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 中学生 健全人格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72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德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然而,历史传统的德育工作仅仅拘泥于课堂教育方式,仅限于说教,这样虽然能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效果,却无法将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开展,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序工作中也收效甚微。

科教文组织将教育目标定位为教育要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因此培养健康人格的人才已经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切实问题。德育教育的内涵转变势必带来教育方式的改革,而传统的说教艺术已经无法适应德育工作新要求,这就要求教育者应打破传统的课堂说教方式,以开放的心态构建开放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一、重视历史概念教学

历史知识概念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之网络,是形成思维能力之基础。因而中学历史第一轮复习须作为重中之重。如讲“中国的近代化”问题,首先让学生从三个方面理解近代化的概念内涵,以概念作为串引知识的主线。(1)从生产力角度上看是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2)从生产关系角度上看是从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转入资本主义的人身自由;(3)从政治制度上讲是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进程,然后引导学生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依概念分为三阶段去掌握:(1)从到,主要是经济上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2)从到,政治上是由封建专制到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国的尝试;(3)从失败到,文化上为近代化的需要提供理论基础。这样使学生对、的产生和发展、维新变法运动、、有一个更新、更高层次的认识,并从基本理论方面加以指导点拨,达到了水到渠成之效果。

二、完善历史教师自身人格,加强教师的表率作用

古语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可见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修养,在品德上为学生起到典范的作用。一方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人与事极为敏感,极细小的事物都能影响到他们心理的成长。所以教师要以完美的人格为他们起到表率作用。另一方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在人们的观念中都有“师道尊严”,的确,“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学生心中有极高的心理定位。且不论这种定位是对是错,而作为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个别一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成长。

通过教师无言的表率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劳动,有意识培养自身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可见,一位人格完美的教师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言传”过程中,更要注意“身教”的作用。

三、建立和谐互助的班集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可见环境对人情绪有一定的感染作用。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表示班风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学习热情。中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他们缺乏一定的自制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熏陶感染,尤其是受到班风的影响。所谓“班风”就是一个班级的大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相同的稳定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少数成员所具有,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周围的学生。可见,班级这个小环境对学生性格形成有极大的影响。教师应针对此种情况,努力建设和谐互助的班集体,让团结友爱的风气感染每个学生,以此种方式加强德育工作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在班级内通过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教师与家长合作”活动、“教师与学生互帮”活动、学生走进社会活动以及将专家教授请进来的等一系列校内校外活动,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建立良好学风和班风。

四、面向家庭,开展传统的美德教育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而“孝悌”的教育观念更是五千年礼仪文化的基础与核心。“孝”指对父母要尽孝心,“悌”指要关爱兄弟姐妹。传统的德育教育将教育核心定位为理想道德、品质教育,而忽略了亲情教育。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一个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人,他的情感很难升华为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所以家庭教育应以“孝悌”教育为契机,开展面向家庭的传统美德教育。如,教师、学生过节或平日给父母做一道可口的饭菜;或在校操作完的菜品及面点制品,拿回去给父母品尝。又如,教师利用每年“父亲节”“母亲节”开展以“服务家庭”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再如让学生以“谈谈我的父母”为主题,挖掘父母亲身上的美德。使他们热爱父母,进而热爱家庭,增强家庭责任心。

五、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世界教科文组织认为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且阐述作为“健康人”的标准,即有健全的价值观,善于与他人相处,有生态伦理意识,有社区服务观念等。“社区服务观念”作为“健康人”的标准,已经明确地被提出。传统的德育也强调“公德”教育,而这种教育却一直停留在说教层面,没有提供道德实践机会,其结果只能是道德人人皆知,但没有行为上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