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9: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业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指的是事业单位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同时参与制定的考核内容及标准,以规范化的考核流程及方法,对被考核者进行工作成果及自身素质的评估考量,并与人事管理制度挂钩,以此作为被考核者薪酬、奖惩、晋升、辞退的重要依据[ ]。绩效考核对于事业单位尤其是农业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农业事业单位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着许多较为突出的弊端,若不能及时予以纠正和完善,势必影响到农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健康发展。
1 绩效考核在农业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1.1 提供人事管理依据
农业事业单位唯有对职工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及个人能力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够确定该职工的任用与否,并且为职工安排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岗位。绩效考核能够从多方面综合评价职工的素质及特长,从而为职工的聘用、升迁、调配、薪酬提供决策依据。
1.2 为培训提供方向
通过对职工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能够准确掌握职工在专业知识及工作能力方面所存在的欠缺,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培训和进修,从而全面提升职工素质,更好地开展工作。
2 农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弊端
2.1 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部分农业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理解非常片面,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并未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仅仅填写统计表格或者自行提交工作总结报告即可,考核者也由临时调配人员组成,从而使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且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成本[ ]。
2.2 缺乏科学的绩效指标
对于绩效考核而言,合理科学的考核指标,决定着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目前常用的绩效指标包括以经营目标达成情况为主的任务绩效指标,和以评估职工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为主的周边绩效指标,就农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而言,能够制定出上述两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往往较为困难,而且很多事业单位仅仅注重于任务绩效,对于周边绩效则简单的采用评价性的描述,并未记录其客观行为性,显得过于主观[ ]。而就任务绩效本身而言,也往往偏重于单一的经营目标,忽视了其他工作成果,显得过于片面[ ]。
2.3 考核周期设定不合理
考核周期即两次考核之间间隔的时长,与考核目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相当部分的事业单位是以一年为一个考核周期[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年终奖金的分配,这种一刀切的周期设定,不利于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4 未能与奖惩体系挂钩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通过量化职工的工作成果及综合素质,督促职工切实履行工作职能,激发工作积极性,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依靠考核结果的反馈。目前许多农业事业单位对于考核结果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以此为依据构建相应的奖惩体系,具体表现在未将职工的薪酬、奖金制度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从而使职工未能体会到考核结果与自身利益的关联性,从而无法激发工作热情,丧失了绩效考核的意义[ - ]。
3 农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改进措施
3.1 明确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
农业事业单位应加大绩效考核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学习,充分认识绩效考核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农业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转变全体职工因传统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偏见,了解到绩效考核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素养及工作能力,挖掘潜力,进而更好地实现单位目标的达成,最终提升农业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绩效考核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
3.2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
农业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决定了不同工作的性质及目的具有极大的差异,因此无法采用一刀切的考核尺度,且很多工作成果无法利用货币形式予以量化,因此必须对工作性质及类型进行科学的分类,并针对工作中的不同职位及岗位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方式相结合,从整体上采用定性考核的方式对被考核者的工作目标完成进度及自身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而细部的工作成果数量及失误率等内容则应加以量化[ ],从而体现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以便全面反映被考核者的工作成绩。
3.3 采取多样化考核方法
农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具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采取正确的考核方法及考核手段显得极其重要,目前较为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包括MBO、KPI、360度评价、配对比较法、强制排序法等多种方法[ - ],农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考核方法相互结合的实施模式,保证考核方法的多样性,避免生搬硬套一种固定的考核方法,从而避免了考核的片面性,确保绩效考核的作用最大化。
3.4 设定合理的考核周期
对于不同考核指标而言,应以其考核内容为依据设定不同的考核周期。例如任务绩效指标,应适当缩短考核周期,可酌情设定为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从而确保被考核者对于自己的工作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记忆,并便于核对、审查其目标完成情况,并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而对于周边绩效,由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则应适当延长其考核周期,经过长期的观察记录,获取更加准确的结论[ - ]。
3.5 注重反馈,及时沟通
农业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时,如果仅仅注重考核过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做好考核结果的反馈、沟通和总结。当考核结果得出以后,应当及时反馈给职工,并组织职工就考核结果进行沟通交流,使其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使职工了解自己为单位所创造的价值,从而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及督促作用[ - ]。此外,应当建立起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奖惩机制,并且与薪酬制度挂钩,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对职工进行激励和回报,使职工从中感觉到自身利益相关,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积极性、主动性。
4 结语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效能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68—02
绩效考核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通过定期考核,可以使被考核者了解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从而提高工作主动性,制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绩效考核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机会,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被考核者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绩效考核还是奖励的合理依据。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在考核的过程中没有规范做法,从而没有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甚至走向其对立面。如何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现代企业常用的几种绩效考核方法
所谓绩效考核,是针对企业中员工所承担的工作,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创造的价值进行考核与评价。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员工的工作活力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将企业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部门绩效整合到企业的整体绩效中来,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使企业在发展中壮大。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做好了可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创造最大效益,留住优秀人才;反之,则会打击员工士气,影响企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常用的几种绩效考核方法多是从西方传入我国,主要有目标管理考核法、360度考核法、关键指标考核法和平衡计分考核法。
(一)目标管理考核法
目标管理的设计思想是通过有意识地为员工设立一个目标,以实现影响个人工作表现的目的,进而达到企业绩效改善的效果。目前,目标管理考核法被大量应用于企业考核过程中,其一般的操作流程是建立工作目标计划表,明确业绩衡量标准,实施业绩评价。它的优点主要有成本较低、比较公平、符合绩效管理目的,缺点有重结果轻过程、目标难以确定、短期效应等。
(二)360度考核法
360度考核法又称全视角考评方法,由被评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客户、被考评者本人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进行360度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的目的。360度考核法优点:(1)具有全方位、多角度优点。(2)有助于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建立和谐工作关系。(3)采用匿名评价方式,能够客观的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4)尊重组织成员意见,能创造更好的工作气氛,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性。(5)加强了管理者与组织成员的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
360度考评方法应选择最佳时期,在组织面临士气问题,处于过度时期,或走下坡路时,宜采用360度考评法。
(三)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PI)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是检测并促进宏观战略执行效果的一种绩效考评方法,首先是企业根据宏观的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后,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若干个考评指标,从事前、事中、事后多个维度,对组织或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全面跟踪、检测和反馈。核心是从众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提取重要性和关键性的指标。现已逐渐成为实施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
(四)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是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有效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有效地企业绩效评价和战略实施。它不仅是一个指标评价系统,而且还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是企业战略执行与监控的有效工具。平衡计分卡适用领域比较广泛,像IT业、生产制造业、服务业、上市公司等。
二、当前传统绩效考核模式的局限性
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处于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中层位置,在决策层与执行层中间具有桥梁作用,是企业中重要的中枢系统。中层管理者将决定着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以往国有企业对中层管理人员采取的传统考核管理模式是粗线条的,将考核工作定位在调整待遇以及决定奖金发放等事务性工作上,主要是采取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经济责任制考核、职代会民主评议和职工代表个别谈话评价等形式。因为缺乏科学的考核依据和标准,无法有效充分地调动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无法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新力,形成以下弊端:量化标准不科学,形成职责不清、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衡量尺度不科学,没有具体的工作指标,明确工作干到什么程度,造成干工作出工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考核程序和标准不科学,造成在考核中凭印象打分的现象。
三、某企业绩效考核方案的主要内容
某企业主要通过引入目标管理考核法、关键指标考核法和360度考核法等绩效考核方法中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同时,保留企业职代会民主测评等传统形式,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绩效考核方案。
(一)考核对象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二)考核分类
成立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办公室,由HR的有关人员组成。根据实际情况,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划分3个单元,分别是生产单位、辅助单位和机关职能部门。每个单元成立一个考核工作小组,各由1名副经理为组长。
(三)考核内容
具体考核内容分为量化指标、领导评价和民主评议3部分。考核采用百分制,量化指标50分,领导评价25分,民主评议25分,为便于操作,3项考核均先设定为100分,再按50%、25%,25%比例折算后相加得出考核分。
(四)考核程序
关键词:绩效评估;直接上级评价;自我小结
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绩效评估为企业最佳决策(如:人事调整、薪资计划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为组织目标实现提供支持;同时,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有助于提高员工业绩、指引员工努力方向,使其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评估标准、方法等方面很难达到完全客观与准确;再者,企业自身及员工对绩效评估缺乏正确认识,而直接上级评价作为企业最常用的评估方法,集中反映了绩效评估的诸多问题,在存在共性问题的同时,突出表现为企业“自我小结”式的错误评估现状。
首先我们以案例的形式来接触“自我小结”式绩效评估:
A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计算机的国有股份有限公司。因今年公司经营情况欠佳,公司总经理M先生要求人力资源部对公司部门经理及以上干部实施绩效考核。月末,生产部经理L先生收到一份绩效考核表,L先生对绩效考核不了解,猜测公司可能因为近期经营不善要减薪或者裁员。于是,便在“工作内容”一栏里填写了对本月工作的总结,且将完成较好的工作列在前面;“自评”一栏有“出色完成、较好完成、一般完成、没有完成”五个档次,由于产品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L先生担心考核结果会对自己不利,便选了“一般完成”;“原因分析”一栏,L先生填了“物料部进料质量太差,生产时间太紧”。L先生将填好的绩效考核表交予直属上司副经理B先生。B先生因日常工作繁琐,所谓绩效考核只不过是文字工作,便在“直属领导考评”一栏里对所有下属的评价都是“同意自评意见”。然后B先生将表交予人力资源部经理G女士。
G女士负责绩效考核表的汇总工作。在汇总时,她发现“原因分析”一栏,其中物料部工作欠佳的原因是“财务部资金供应不足,使得工作被动”,财务部是“销售部应收账款太多,资金周转不灵”,销售部则是“产品质量不好,应收款难以收回”。最终,G女士也不知道责任出在哪里,考虑到自己权力有限,仅对成绩考核表做了简单汇总便归档了,考核就这样草草落下了帷幕。
诊断:
1.考核双方缺乏对绩效考核的正确认识。
本案例中,M先生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人事部门的工作;L先生误以为是减薪或裁员的手段;B先生觉得只不过是文字工作;G女士则认为人力资源部只需要发放、回收表格,进行汇总即可。
2.考核内容没有规范,考核指标不明确 本案例中,L先生对考核内容不清楚,只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设定内容,进行自我评估。另外,考核标准模糊。本案例中,对于如何算“出色完成”,如何是“较好完成”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人力资源部都没有给予明确说明。
3.考核成绩过于简单,缺乏沟通 从L先生填写表格到交给B先生,再到G女士汇总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程序为:设定考核内容并且自评-+评分-÷归档。不难发现,此期间几乎没有沟通,并且只有垂直方向直属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没有水平方向上关联部门的评价。
4.考核关系设置僵化。
本案例中,考核关系单一,上级直接评价。同时考核受偏见、情感等主观因素影响而缺失评价的全面性、真实性。
针对在考核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立足企业自身境况,着手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评估实践中不断修正,真正让绩效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中发挥作用。
1.明确“绩效考核”的概念
这是实施绩效考核的前提。对于A公司,可以通过诸如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使考核双方正确认识、理解绩效考核,从而避免被考核者对绩效考核有过分敏感、反感甚至反抗情绪。
2.设定与公司发展目标相一致的绩效目标
绩效考核目标要服从公司的总体目标。实施考核前,对被考核者进行细致的工作分析,对其职责、工作指标做出明确阐述,并形成工作说明书。然后将公司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一位被考核者,这个分解目标即为绩效目标。在本案例中,如:M先生应把绩效目标与企业经营总目标相结合,将总目标分解,并将其中的部分分解目标作为B先生的绩效目标。此外,绩效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如:L先生的绩效目标,可以设定为“检验周期由I,5天设置为1天”,而不仅仅是“缩短检验周期”这样模糊的指标。
3.制定以沟通为基础的人性化考核程序
绩效考核时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法是组织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并分析了绩效考核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绩效;绩效考核;方法
1 绩效与绩效考核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绩效是指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绩效,二是组织绩效。组织绩效是建立在个人绩效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不一定就能保证组织绩效的实现。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绩效与薪酬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承诺的对等,绩效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承诺,薪酬是组织对于员工的承诺,这种关系体现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绩效是社会成员根据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而承担的那份职责。
绩效考核一般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方面认为绩效考核是从企业经营目标考虑,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的考核,考评结果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推动企业经营目标更好更快的实现;第二个方面认为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它运用一套系统和制度规范、程序和一定的方法进行考评;第三个方面认为绩效考核是根据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
2 绩效考核的方法
结合前人的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
2.1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又简称KPI考核,是英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缩写,这种方法是指通过对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然后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关键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进行绩效考核的方法。KPI主要用于衡量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效果,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企业内部具体的过程和活动,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获得高效益为目标。
2.2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又简称MBO,是英文Management By Objective的缩写,这是一种成熟的绩效考核方法,具有成熟的理论为基础,并且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用目标管理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和规范的制定程序。目标管理的成功推行,要结合预算计划、绩效考核、工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找到绩效与报酬之间的动力因素。目标管理的效果还取决于上层管理者在绩效考核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程度,以及他们和下属之间的人际关系和沟通的技巧。目标管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这种绩效考核方法没有为管理者提供在各个员工之间进行相互比较的依据。其次是目标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目标设定本身是一个非常难操作的过程,如果员工顺利完成了本期的目标,那么管理者会倾向于提高下期目标;如果员工没有在本期完成目标,那么管理者倾向于将目标保持在原来的上面,就产生了“棘轮效应”。最后是目标管理中,若市场环境出现预期以外的变动,将会影响员工目标的完成情况。
2.3 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又简称BSC,是英文The Balance Score Card的缩写,它是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和学习成长这四个方面来衡量绩效的。平衡计分卡一方面能够考核企业的过去产出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能够考核企业在未来成长期间的潜力,并预测再从顾客角度和从内部业务角度两方面考核企业的运营状况的参数,将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恰当地衔接起来,并把远景目标转化为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指标。
2.4 360度反馈绩效考核方法
360度反馈,又称为全视角反馈,是被考核人的上级、同级、下级和所服务的客户等人员对其进行评价,最后通过这些评价了解各个方面的意见,让被考核人员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来达到提高的目的。评价的依据主要是被考核人员的工作绩效、重要的工作能力和特定的工作行为和技巧等,评价者要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信息,帮助组织和个人找出优势和劣势。每个参与考评的人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被考核者进行评价,从多个方位考虑,避免一方考评的主观意见,增强绩效考评的信度和效度。360度反馈目的在于通过获得具有可靠性的反馈信息,支持和鼓励员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行为和绩效,以使组织最终达到管理和发展的目的。
3 绩效考核方法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方法广泛运用于企业等场所中,但是这种中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绩效考核方法的运用效果。首先体现在绩效考核方法在运用时没有按规范进行,而是采用简化的方法。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代企业转型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老制度的遗留问题,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分依靠人际关系,对于现代化的绩效考核方法重视程度不够,制定的绩效考核体系过于简单和形式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绩效考核的作用。同时,一些管理人员充当老好人,在考核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敷衍现象,资格较老的员工会在资历上欺压年轻人,这种情况既不利于绩效考核的推行,又打击了年轻人的积极性,严重的影响绩效的提高。不同企业的发展情况、规模水平、行业特点和企业性质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不同的企业应该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然而有一部分企业却过分追求现代化的考量,想要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忽视了其企业自身发展的特性,导致绩效考核失效。另外,许多企业搞形式主义,纯粹为了考核而考核,失去了绩效考核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施过程中,许多绩效指标形同虚设,刚开始时雷厉风行,最后沦为形式,丧失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同时,还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没有适应现实工作中的灵活多变的特点,绩效考核运用时较为混乱,没有专门的部门或是人员来负责和组织实施,导致绩效考核不能很好的为企业服务。
4 结语
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对各种绩效考核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各企业要在深刻理解各种绩效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慎用、会用和善用,使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履康,赵志群,赵自强,张红岩,张芊枫.论企业绩效考核系统的流程再造——兼谈马钢二铁总厂绩效考核信息系统项目[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5(02)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绩效考核 管理 分析
最近几年受各种因素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大企业通过改进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来快速适应市场,这就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过去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小、快、灵等特点,通过对市场分析判断,快速调整自身生产、销售等策略来占领市场,从而求得快速发展成长,在今天越来越困难。中小企业要想增强竞争力,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的管理,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通过绩效考核等管理方式,向内部要效益,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利用绩效管理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绩效考核就是通过设立一系列的考核标准,对员工工作及个人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并设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以达到实现企业目标的目的。绩效管理工作通常包括制定绩效考核计划,实施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管理和绩效改进管理四个工作事项。绩效考核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增强员工协作,建立公平合理的企业管理机制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绩效考核理念落后、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考核标准过于模糊、缺少量化等很多现实问题,影响着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
绩效考核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符合公司实际的有效绩效考核体系,特别是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把让绩效考核落到实处。
一、让正确的绩效考核理念深入全体员工心中
要让正确的绩效考核理念深入全体员工心中(包括企业的管理者),切实解决人们对绩效考核的心理误区,消除和澄清对绩效考核的错误理解及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理念。
首先,要向企业所有人员表明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和矛盾,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有所改进、提高。在绩效考核的前期宣传中,要重点说明绩效考核将会使得员工利益分配变得更加公平合理,更有利于员工的个人收入的提高。实施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后,领导者将更清楚地了解员工创造的价值,表现好的员工将会提拔或者加薪,而表现不好的员工则会降薪甚至淘汰。这样就保护了那些能力强、工作认真的员工利益,同时使其他员工感受到压力,促使其积极地工作。企业的领导者应高度重视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发掘员工的智慧,促进员工快速成长。同时为优秀员工提供多渠道的晋升机会。
其次,管理者也要提高对绩效考核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在中小企业中绩效考核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有效实施,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有偏差,认为绩效考核就是对生产简单的进行计件、计时。因此要想真正有效的进行绩效管理必须先解决企业管理者的认识问题,绩效考核管理是个系统的体系和过程,不是简单的制定考核计划然后进行实施,还要对绩效考核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一步完善绩效计划。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注重考核指标的可执行性。由于中小企业人员较少,简单实用、易操作是其设计的主要原则。不能盲目的学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片面的追求考核的全面性,将考核指标定得过于繁杂,这样既占用大量工作时间,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考核出的一些结果也无实际意义,有时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企业的绩效考核必须符合公司实际情况,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位根本目标,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的。绩效考核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结果,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
其次,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要突出关键业绩指标,强化激励。在考核指标设计方面应强调核心业务的完成情况,无论是主业务流程上的部门和岗位,还是辅助业务流程上的部门和岗位,都应对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使员工形成努力实现公司业绩的共同目标。同时,实施中必须偏重于激励,通过绩效考核使员工将自己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结合在一起。
三、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管理作为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关键,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类方法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和标准。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其人员构成简单,企业内部缺少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掌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基本知识和技能、方法的前提下,还要对企业各工种进行研究,熟悉各类工作和流程,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绩效考核管理者。
四、必须充分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工作
首先是和领导的沟通,没有高层的支持和认可,绩效考核很难坚持下去。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大多都有家族人员在其中,而且这些家族成员往往都在企业的一些重要岗位上,要确保考核在执行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平等、考核结果真实有效,就必须和企业的领导以及这些家族成员进行沟通,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其家族成员的理解,杜绝考核过程中因为领导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而使考核失去最终的意义。要让企业所有人员在实行的考核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氛围。其次,是要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工作。通过绩效考核管理要提拔和奖励那些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淘汰落后,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加以改进,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员工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医院内部管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医院管理给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改重点要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2011 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着重对公立医院改革作出了明确要求,很多医院正在运用绩效管理进行改革,但是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医院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一些基本的概念,才能更好的完成此项工作。
1 当前我国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混淆 绩效管理是以组织战略为导向,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的辅导与实施、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强调持续开放的沟通、改进,整个过程形成了PDCA循环;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其中一个环节,重在判断和评价,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为依据设定的。
1.2将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混淆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工资是薪酬体系的范畴,《2011 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指出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等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绩效工资的标准与上述绩效考核内容密切关联。
1.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 目前医院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可参考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平衡计分卡"、"关键业绩指标法"、"360度绩效考核法"等[1],指标设置应遵循SMART原则,即考核指标是明确的、可衡量的、对等的、可行的和有期限的,但是很多医院在指标设置时未进行科学的论证,导致考核指标选择不严谨,标准不明确,可行性较差。
1.4 绩效考核过程未有效沟通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过程的关键环节,考核并不是目的,在考核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沟通,持续改进才是关键,很多医院只重视考核的结果,与存在问题的科室沟通较少,而科室则只关注考核奖惩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出现问题未得到解决,被扣罚科室对医院绩效考核不理解,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况。
2 医院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2.1前期准备 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医院应具备良好的管理基础,对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培训,关键是要对绩效管理的相关概念充分认识,对实施过程理解。
2.2绩效管理实施过程 绩效管理主要由绩效计划的制定、沟通协调、信息收集、绩效结果沟通与反馈、持续改进五个环节组成。
2.2.1绩效计划的制定 绩效计划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开始,绩效目标必须服务于医院制定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作用。医院绩效指标不能片面地以业务量来衡量,而必须同时兼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个方面,从多个维度考量医院的绩效水平。
2.2.2沟通协调 沟通是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它贯穿于医院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沟通的目的是建立多部门协调沟通机制,在部门之间、同事之间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使沟通途径更加顺畅,发现问题能及时沟通解决。在制定医院的绩效计划时,应与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进行充分沟通,阐明绩效管理的意义,绩效管理的过程、绩效考核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选择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指标应明确、可操作性强、有指导意义,对选择的指标应反复与科室进行沟通,根据科室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2]。
2.2.3绩效考核信息收集 绩效目标是否实现,需要通过考核结果来衡量,因此对绩效考核信息的收集就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医院运用了信息化对绩效信息进行收集,并建立了专门的绩效管理网络系统,信息化的应用能使考核数据更准确、采集更方便、节省采集时间。
2.2.4 绩效考核结果沟通与反馈:考核完成后,应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对考核结果进行及时公布,使科室能及时查询当月的考核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科室可以与考核部门进行及时沟通[3],通过沟通反馈使业务科室与职能科室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帮助科室不断改进绩效结果。
2.2.5 绩效管理过程持续改进 绩效管理过程也是帮助医院不断持续改进内部质量,加强管理的过程,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对管理系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整改,使绩效管理系统能适应医院的发展,始终围绕医院的战略目标进行。
参考文献:
[1] 裴益,姚强,张研等.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描述性系统综述 [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64-66.
制定出一套即合理而有效的绩效管理计划是现代企业开展绩效管理的一个重点环节,同时也是实现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现代企业开展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步骤和重要的手段,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定绩效管理计划能使现代企业在内部建立一种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是把股东利益与员工切身利益聚合在一起的有效手段,制定合理而有效的绩效管理计划是现代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首要任务。制定出一套合理而有效的目标管理计划,它不仅可以能保证现代企业对整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和预期结果加以控制,还能保证所有部门的工作目标与现代企业的长远目标相互紧密连接,同时还可以对绩效管理的实施起到很大的激励效果。
二、绩效沟通是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的灵魂和核心
所谓绩效沟通,就是指在考评人员与被考评人员之间就有关绩效考评所反馈的内容以及绩效考核机制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一种贴合实际的对话,并积极寻求相应对解决方法,是服务于现代企业与员工改善和提高绩效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占据的位置非常重要,是现代企业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当中重点强调的部分,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有详细的记录,并及时反馈到各个部门,因此绩效管理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也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长期管理手段。现代企业在整个计划目标实施的过程当中,员工会遇见很多问题,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同员工沟通,以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从而保证他们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获取现代企业最大的的帮助,并为其积累经验给予积极的指导。
三、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
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它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它包括两大部分:业绩考核和行为考核。绩效考核就是现代企业在一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其特有的指标和标准,对其员工的行为和业绩加以评估,并利用评估的结果对其员工在将来工作中的行为和业绩产生正面和积极的引导方法和过程。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现代企业员工工作成果的评估明确奖罚,从而实现对员工的激励。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问题。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德能勤绩”法、“人事评估”法、“报告总结”法、“检查评比”法等,在方式方法上都有着极为不科学性和片面性。目前,现代现代企业绩效管理最常用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目标管理法(MBO)、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PI)、科莱斯平衡计分卡法(BSC)、360度绩效反馈法等方法。目标管理法(MBO)作为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反而因其独特的目标量化理论而备受现代企业界和理论界人士的推崇。其实用价值已被国内外众多现代企业所接受和认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PI)是现代企业对其工作流程的重要因素进行取样、分析、计算和设计,这是一种对绩效流程的量化管理指标的衡量,是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目标进行分解采取的一种可行性的工具,是现代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首要基础。科莱斯平衡计分卡法(BSC)是现代企业进行战略目标管理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它是现阶段现代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的一种最前沿的管理手段,此方法很适用于团队考核,它是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思想,以实现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相结合为目的。360度绩效反馈法又被称为全方位考核法,最早是由英特尔公司提出并开始实施应用的。这种考核办法是指通过反馈员工、上级、同事、下属、顾客等之间不同主体来了解员工绩效,从而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
四、现代企业如何建立一个科学而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1.设立绩效目标,又叫设立年初目标责任书。制定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于相对模糊不清或者是难以量化的目标,要更加注意不同的目标之间存在的难易程度以及考核分值的确定。考核分值的确定和量化目标需要不断地考核实践、不断地修改,每一次考核结束以后,修改考核目标以及考核分值是一项非常繁琐的事情,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现代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绝对不能考核结束就万事大吉,束之高阁。
2.进行绩效考核辅导。在传统的现代企业绩效绩效管理中,现代企业重视的只是考核,而绩效考核辅导这个关键环节却被忽视,现代企业应该及时的反馈绩效考核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员工工作业绩的改善。如果员工能够独自履行职责,那么现代企业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管理,而不应该只重监督,从而加重员工的抵触情绪。
3.信息收集与处理。现代企业应该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资料的整理与汇总以及最后的存档这些重要环节有详细的记录,从而确保绩效管理有理有据、有章可循。而信息收集与记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被考核者能够随时查阅到考核的资料。
4.开展绩效考评。现代企业进行绩效考评是其实施绩效管理的一个必经阶段,绩效管理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进行绩效考评,但绩效考评的目的主要就是使现代企业绩效管理顺利的开展,现代企业可以通过绩效考评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利于其及时改进问题,它是现代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一个机会。
一、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考核量表
影响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绩效考核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素质,还有内部员工的满意度。
在考虑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素质这个因素时,要顾及到四个方面的考核:
第一,员工的职业化技能。职业化技能是从技能角度考核员工有没有能力来担当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量化此项目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沟通协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专业知识以及影响别人、帮助别人成长的能力等。这些因素中,专业知识又包括多种内容,如组织结构设计、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招聘和培训体系的建立、薪酬体系的设计以及劳动关系等。
第二,员工的职业化态度。这个方面的考核不易量化,但也是考核中不得不考量的一个因素。所谓职业化态度,就是员工要有良好的态度和心态去从事自己的职业工作,要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要敬业、负责,还要积极主动。
第三,员工的职业化道德。职业化道德是员工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标准和道德判断。员工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总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职业化道德。只有具有了职业化道德,才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对员工职业化道德的量化考核可以从忠诚、保密、尊重和提供准确信息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考核。
第四,员工的职业化行为。虽然在职业活动中,职业化行为貌似对职业效果影响不大,但无可讳言,职业化行为还是会影响其职业活动的。衣着整洁、大方、得体是良好的职业化行为规范的首要体现,除此之外,还要求员工举止成熟、稳重以及待人处事周全。
在考虑内部员工满意度这个因素时,需要顾及内部员工对人力资源服务以及产品的满意度。提高内部员工满意度是做好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的有力保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站在员工需求的角度,提供令员工满意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这样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感以及使命感,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增加企业效益的目标。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法
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首先必得弄懂考核的含义。所谓考核,指通过对员工工作的绩效特征的分析,进而提炼出最能代表其工作绩效的若干关键指标体系,然后依据该体系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有:
1.目标管理法
目标考核模式主要适用于这样一些部门和个体,他们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行为难以量化就需要进行目标考核。目标管理法,顾名思义,即先设定绩效目标,然后据此目标对完成绩效目标的时间框架进行确定。之后再比较实际绩效和绩效目标,通过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出差距自然就是为了进行弥补,继而再重新设计新的绩效目标。目标管理法即指这样一个过程。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该法主要通过目标管理的循环来实现绩效考核。
2.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以及员工的学习和成长。通过这四个方面来实现对绩效的衡量。其中财务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以及销售毛利率。顾客包括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以及市场份额三个方面,内部业务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分别为质量、成本、响应时间以及新产品开发周期。考核员工的学习与成长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这三个方面即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动率以及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3.360度反馈法
顾名思义,360度反馈也被称为全视角反馈。什么是反馈呢?反馈,即通过分析被考核人的上级、同级、下级及其服务的客户对其的评价来实现对被考核人的考核,进而帮助其提高自己。360度反馈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在对这些绩效考核方法的应用中,企业要考虑一些因素实现更好的应用或组合。
首先,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目标。绩效评价的目标非常重要,在选择绩效考核方法时,它是决定因素。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比如初期,导入期以及成熟期。而在不同时期,即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员工进行考核当然也有不尽相同的目的。因此,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当然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看考核的目的是是侧重于管理,还是想侧重于员工的个人发展,确定了目的,才有利于选择适当的绩效考核方法。
其次,要考虑绩效评价的费用。举例而言,在应用行为观察量表法行为或尺度评定量表法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企业财力有限时,就不能光考虑到这些方法的效力了。当然,如果是评价普通岗位的一般工作人员的绩效,这些过于复杂又大耗财力的方法就不必考虑。
再次,要考虑工作性质。分析工作性质,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依据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员工的工作划分出许多种特征。比如非常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变动性很强的工作环境,再如从非常程序化的事务性的工作内容和非常不确定的工作内容。
[关键词]员工绩效考核;业务流程;组织社会化
一、外资**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回顾
总结起来,外资**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人格特质类、行为类和结果类。
1.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
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所关注的是员工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些被认为对**的成功非常有利的人格特质,如品德、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创新精神、领导力等。如果员工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好,那么员工的绩效水平的分数就较高。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图尺度评价法(graphicratingscales,GRS)及其各种变体。
2.行为类考核方法
行为类考核方法通过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将员工的行为表现与组织希望员工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绩效水平。这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关键事件法(criticalincidentapproach,CIA)、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anchoredratingscales,BARS)、行为观察评价法(behavioralobservationscales,BOS)等。
3.结果类考核法
Bernardin等人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工作绩效的总和相当于关键和必要工作职能中绩效的总和(或平均值)”,这是“绩效为结果”的典型观点。基于这种理解,研究者们认为注重目标与结果的差异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好办法。
不难看出,这三类考核方法都是以组织的目标作为基准,用以检验员工的人格特质、工作行为或工作结果是否达到了组织的要求,将找出其中的差距并缩小差距作为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这同时也是公司进行员工培训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二、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的原理与难点分析
**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们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赚得了利润。顾客关心的是**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至于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中间经历了哪些环节,他们并不关心。换句话讲,他们关心的是结果,而不是购买产品以前的**行为。员工的工作结果相当于是展现在上级主管面前的产品,而对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很大的主管来讲,衡量产品最直接、最现实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产品是不是达到了要求,这可能就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在我国本土**中极其普遍的重要原因。但实践证明,员工的绩效结果并不是完全能由员工自己控制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赖于公司提供的条件,依赖于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因此,仅从结果的方面来考评员工的绩效,并不完全合理。基于此,公司自然应考核员工能够控制的内容,也就是员工的行为。
应当明确,在公司条件许可、目标设定合理的条件下,员工的绩效结果将取决于员工的行为。行为一致性模型指出,良好的行为将带来良好的绩效。而且行为学已经证明,过去的行为往往是将来行为的指标,因此,以员工的行为作为绩效考核的要点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考核方法在**的实务中是有一定的难度的:(1)上级主管不可能时时盯着下属,因此,所记录的员工行为可能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2)存在近因效应,也就是离考核时点越近的行为越容易成为评价该员工的主要依据。(3)实际工作中的行为绝大多数是普通的行为,是不具有独特性的,而不具有独特性的行为又不易引起上级主管的注意,这就容易造成上级主管注意到的都是那些非经常性事件(如与顾客发生争执,或受到顾客的表扬,或有很明显的创新行为等等),真正有价值的平凡的行为(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行为)却被忽略了或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这经常导致员工刻意去营造一些所谓的好的独特性的行为,反而会给**造成一些不希望出现的后果。
在行为符合公司要求的前提下,当然是良好的人格特质(如团队意识、工作积极性等)将获得更高的绩效;相反,若员工的人格特质是孤僻、消极的,就必然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加之这类考评指标开发简单,因此,基于人格特质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在摩托罗拉、正大集团等公司的绩效考核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必须指出,管理水平较高的外企普遍有规范的业务流程规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有较严格的要求,而且有完备的岗前培训方案与长期的导师,这使得进入外企的新员工能够在严格的制度规范下、在导师的辅导下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组织社会化过程,从而逐步形成了一切按公司规则行事的思维习惯与**文化,员工若不按规则行事将无法完成规定的工作,这是外企普遍采用这种方法的根基。但若公司的员工尚不能自觉地按照公司的业务流程要求和规则行事,使用这种方法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各类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在我国**中失效的原因分析
1.结果类考评方法失效原因分析
结果类考评方法在我国**中应用很普遍,但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总结来看,问题出在要么是目标太高,结果根本无法实现;要么是公司不具备相关的条件,目标实现的软硬件不足。即使这两者都具备,还是经常出现偏差,主要的原因是员工努力的结果与主管期望的结果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出现员工多次返工仍达不到主管要求的情况。除此之外,结果导向是一种事后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进行改进,因此无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2.行为类考评方法失效原因分析
行为类考评方法因其实施困难,在我国的**中应用范围要小一些。主要的问题在于评价人员对员工的行为很难进行全面的跟踪,而且因为近因效应的存在,容易出现“一俊遮百丑”或“一丑掩百俊”的现象,也容易因人际关系问题而使得考评结果不够公平。总体而言,这类方法因公平性而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3.个人特质类的考评方法失效原因分析
个人特质类考评方法,因指标开发容易,为我国的许多**所采用,几乎是耳熟能详的基于“德、能、勤、绩、体”的考评方法,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属于这一类。该方法经常流于形式的原因,就在于这类考核指标无法量化,主观性太强。
比如,在某**中关于“能”的考核指标,其中一个分指标是“综合分析能力”,其判断标准是: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考虑问题周全细致,善于全面分析问题,逻辑性强。如果以这个标准为甲乙两员工评了不同的分数,就很难让分值低的员工感到公平。实际上,无论员工的思想敏捷程度如何,接受新事物的快与慢,只要不影响工作,就不应当作为考核的标准,即:考核应当只考那些与工作有关的指标!在“德”的方面的考核,出现的争议就更大,因为在我国的文化中,品德与人格向来被视为是人生中至高无上的,任何人都不会允许在德的方面被低估或被看轻。
四、我国**在员工绩效考核方面的缺失
**缺失什么,为什么如此多的考评方法在实施中都困难重重?与著名的外企进行对比分析,就不难发现,我国**的管理在基础上与著名的外企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而绩效考核方法出现的问题只是表象之一。管理基础上的差距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缺乏
**的文字性业务流程要么没有,即使个别**建立了流程,也多是基于理念层面的,真正能用于指导员工日常工作的业务流程极为少见。我们认为,基于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体现的是一个**真正的核心竞争力(Prahalad&Hamel,1990),是一个**真正区别于其他**的地方,也是一个**管理水平的体现,它也将成为员工融入这个**最重要的指南。同时,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也是一个公司发展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一般来讲,是独特的,很难会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而理念层面的流程,如顾客导向、以人为本等,中外**则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经过多年总结并不断完善的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一般是高效率的,是符合**的经营实际的,因而也是最经济的,只要员工按业务流程的要求操作,其行为则必然是符合公司的要求的,是高效率的。因而,对员工行为的考核,应当是基于操作层面的和业务流程的。
2.操作层面的标准缺乏
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不仅应当指明员工进行日常业务操作的方法,同时也应当明确说明每一个步骤的要求是什么,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就为员工行为的自我矫正、自动进行结果的对比提供了依据。
**缺乏标准,使得员工往往工作很努力,却难以达到主管的要求,根本原因在于员工根本就不清楚主管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导致员工的工作经常是多次返工却仍达不到要求的重要原因,因此,极易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相反,许多著名的外企,其基础管理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在以上两个方面做的都非常优秀。员工经过多次行为矫正之后,已形成了按公司规定的业务流程开展日常工作的习惯,甚至内化成为日常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了个人的行为准则。此时,**已经不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对员工加以考核。基于这样扎实的基础,采用人格特质类考核必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采用行为类考核会起到大的促进作用,采用结果类考核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基础还非常薄弱,从一定程度上讲,本土**的大部分员工还没有彻底完成从家庭自由式劳作方式到按部就班的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社会化转变。如果盲目地引进外资**的考评方法,而忽略了这些考评方法背后的基础,则必然难以取得好的成效。相反,看海尔、华为等我国的著名**,无不在这些基础管理方面有独到的建树,因而他们采用的以上三类考评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员工绩效考核也最终能够落到实处。
五、适合我国**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的建设途径
通过分析我国**与外企在管理基础方面的差别,可知本土**可行的办法就是必须从基础做起。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进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1.完善**操作性的业务流程
这是**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经之路,也是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必备的前提。同时,这一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体系建设,可使**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获得的经验与知识得以固化,能够在**未来的员工中传承;可使得员工重新整理思路,进行反思,增加每个环节的工作严谨性,思维的缜密性;同时,也可以消除工作中的盲点,使得那些被“遗忘的环节”显现出来,实现管理的“无缝”连接;最后,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也是新员工从事公司业务的指南,是新员工实现组织社会化的保证,它将起到指导新员工尽快融入到**中来的重要保障作用。
2.制订明确的工作标准
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为员工的工作提供了指导,但业务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标准及要求也必须明确,尤其要可衡量,这样,员工才有可能将自己的行为与公司期望的行为相对比,找出差距。没有标准、标准含糊或不具有可操作性,经常使得员工无所适从,这是现今我国**管理中的一大软肋。
3.考核内容主要定位在操作性业务流程的执行上
通过对流程与标准的考核,就能够使员工逐步完成组织社会化过程,从而保证员工的行为按**的要求去表现,按**要求的目标去完成。此阶段不必要求上层主管时时关注员工的行为,只要在一定的时期(最好不定期)考察员工所负责的业务流程的记录和结果即可。通过与业务流程的标准对比,就可以看出员工对公司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这在本质上就是对过程与结果的考核。
4.人格特质的考核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在员工完成了组织社会化过程的基础上,将人格特质的考核纳入到考评系统中来的时机就已经成熟,此时公司就不必关注员工的行为,因为按公司的要求行事已经成为个人的习惯。通过人格特质类的考核,促使员工在亲和力、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有所突破,能够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当然,人格特质类的考核指标仍应是针对与业务流程有关的人格特征,而与工作无关的人格特征类指标最好不要采用。
通过以上的途径,我国**就能够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随着**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当按业务流程开展工作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时,**就可以逐步省去对操作性业务流程的考核,直接采用目前外企的三类方法中的某一种即可。
参考文献:
[1]雷蒙德·A·诺伊.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蒋跃进,梁盄.团队绩效管理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04,(13).
[3]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Prahalad,C.K.an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May-June,1990.
[关键词]员工绩效考核;中国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社会化
一、外资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回顾
总结起来,外资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人格特质类、行为类和结果类(雷蒙德·A·诺伊,2001)。
1.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
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所关注的是员工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些被认为对企业的成功非常有利的人格特质,如品德、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创新精神、领导力等。如果员工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好,那么员工的绩效水平的分数就较高。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图尺度评价法(graphicratingscales,GRS)及其各种变体。
2.行为类考核方法
行为类考核方法通过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将员工的行为表现与组织希望员工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绩效水平。这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关键事件法(criticalincidentapproach,CIA)、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anchoredratingscales,BARS)、行为观察评价法(behavioralobservationscales,BOS)等。
3.结果类考核法
Bernardin等人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工作绩效的总和相当于关键和必要工作职能中绩效的总和(或平均值)”,这是“绩效为结果”的典型观点。基于这种理解,研究者们认为注重目标与结果的差异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好办法(蒋跃进,梁盄,2004)。
不难看出,这三类考核方法都是以组织的目标作为基准,用以检验员工的人格特质、工作行为或工作结果是否达到了组织的要求,将找出其中的差距并缩小差距作为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这同时也是公司进行员工培训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二、各类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的原理与难点分析
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们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赚得了利润。顾客关心的是企业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至于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中间经历了哪些环节,他们并不关心。换句话讲,他们关心的是结果,而不是购买产品以前的企业行为。员工的工作结果相当于是展现在上级主管面前的产品,而对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很大的主管来讲,衡量产品最直接、最现实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产品是不是达到了要求,这可能就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在我国本土企业中极其普遍的重要原因。但实践证明,员工的绩效结果并不是完全能由员工自己控制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赖于公司提供的条件,依赖于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因此,仅从结果的方面来考评员工的绩效,并不完全合理。基于此,公司自然应考核员工能够控制的内容,也就是员工的行为。
应当明确,在公司条件许可、目标设定合理的条件下,员工的绩效结果将取决于员工的行为。行为一致性模型指出,良好的行为将带来良好的绩效。而且行为学已经证明,过去的行为往往是将来行为的指标(劳伦斯·S·克雷曼,1997),因此,以员工的行为作为绩效考核的要点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考核方法在企业的实务中是有一定的难度的:(1)上级主管不可能时时盯着下属,因此,所记录的员工行为可能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2)存在近因效应,也就是离考核时点越近的行为越容易成为评价该员工的主要依据。(3)实际工作中的行为绝大多数是普通的行为,是不具有独特性的,而不具有独特性的行为又不易引起上级主管的注意,这就容易造成上级主管注意到的都是那些非经常性事件(如与顾客发生争执,或受到顾客的表扬,或有很明显的创新行为等等),真正有价值的平凡的行为(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行为)却被忽略了或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这经常导致员工刻意去营造一些所谓的好的独特性的行为,反而会给企业造成一些不希望出现的后果。
在行为符合公司要求的前提下,当然是良好的人格特质(如团队意识、工作积极性等)将获得更高的绩效;相反,若员工的人格特质是孤僻、消极的,就必然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加之这类考评指标开发简单,因此,基于人格特质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在摩托罗拉、正大集团等公司的绩效考核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必须指出,管理水平较高的外企普遍有规范的业务流程规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有较严格的要求,而且有完备的岗前培训方案与长期的导师,这使得进入外企的新员工能够在严格的制度规范下、在导师的辅导下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组织社会化过程,从而逐步形成了一切按公司规则行事的思维习惯与企业文化,员工若不按规则行事将无法完成规定的工作,这是外企普遍采用这种方法的根基。但若公司的员工尚不能自觉地按照公司的业务流程要求和规则行事,使用这种方法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各类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失效的原因分析
1.结果类考评方法失效原因分析
结果类考评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很普遍,但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总结来看,问题出在要么是目标太高,结果根本无法实现;要么是公司不具备相关的条件,目标实现的软硬件不足。即使这两者都具备,还是经常出现偏差,主要的原因是员工努力的结果与主管期望的结果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出现员工多次返工仍达不到主管要求的情况。除此之外,结果导向是一种事后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进行改进,因此无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2.行为类考评方法失效原因分析
行为类考评方法因其实施困难,在我国的企业中应用范围要小一些。主要的问题在于评价人员对员工的行为很难进行全面的跟踪,而且因为近因效应的存在,容易出现“一俊遮百丑”或“一丑掩百俊”的现象,也容易因人际关系问题而使得考评结果不够公平。总体而言,这类方法因公平性而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3.个人特质类的考评方法失效原因分析
个人特质类考评方法,因指标开发容易,为我国的许多企业所采用,几乎是耳熟能详的基于“德、能、勤、绩、体”的考评方法,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属于这一类。该方法经常流于形式的原因,就在于这类考核指标无法量化,主观性太强。
比如,在某企业中关于“能”的考核指标,其中一个分指标是“综合分析能力”,其判断标准是: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考虑问题周全细致,善于全面分析问题,逻辑性强。如果以这个标准为甲乙两员工评了不同的分数,就很难让分值低的员工感到公平。实际上,无论员工的思想敏捷程度如何,接受新事物的快与慢,只要不影响工作,就不应当作为考核的标准,即:考核应当只考那些与工作有关的指标!在“德”的方面的考核,出现的争议就更大,因为在我国的文化中,品德与人格向来被视为是人生中至高无上的,任何人都不会允许在德的方面被低估或被看轻。
四、我国企业在员工绩效考核方面的缺失
企业缺失什么,为什么如此多的考评方法在实施中都困难重重?与著名的外企进行对比分析,就不难发现,我国企业的管理在基础上与著名的外企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而绩效考核方法出现的问题只是表象之一。管理基础上的差距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缺乏
企业的文字性业务流程要么没有,即使个别企业建立了流程,也多是基于理念层面的,真正能用于指导员工日常工作的业务流程极为少见。我们认为,基于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Prahalad&Hamel,1990),是一个企业真正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地方,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它也将成为员工融入这个企业最重要的指南。同时,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也是一个公司发展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一般来讲,是独特的,很难会有两个企业是完全相同的,而理念层面的流程,如顾客导向、以人为本等,中外企业则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经过多年总结并不断完善的操作层面的业务流程,一般是高效率的,是符合企业的经营实际的,因而也是最经济的,只要员工按业务流程的要求操作,其行为则必然是符合公司的要求的,是高效率的。因而,对员工行为的考核,应当是基于操作层面的和业务流程的。
2.操作层面的标准缺乏
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不仅应当指明员工进行日常业务操作的方法,同时也应当明确说明每一个步骤的要求是什么,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就为员工行为的自我矫正、自动进行结果的对比提供了依据。
企业缺乏标准,使得员工往往工作很努力,却难以达到主管的要求,根本原因在于员工根本就不清楚主管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导致员工的工作经常是多次返工却仍达不到要求的重要原因,因此,极易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相反,许多著名的外企,其基础管理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在以上两个方面做的都非常优秀。员工经过多次行为矫正之后,已形成了按公司规定的业务流程开展日常工作的习惯,甚至内化成为日常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了个人的行为准则。此时,企业已经不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对员工加以考核。基于这样扎实的基础,采用人格特质类考核必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采用行为类考核会起到大的促进作用,采用结果类考核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基础还非常薄弱,从一定程度上讲,本土企业的大部分员工还没有彻底完成从家庭自由式劳作方式到按部就班的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社会化转变。如果盲目地引进外资企业的考评方法,而忽略了这些考评方法背后的基础,则必然难以取得好的成效。相反,看海尔、华为等我国的著名企业,无不在这些基础管理方面有独到的建树,因而他们采用的以上三类考评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员工绩效考核也最终能够落到实处。
五、适合我国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的建设途径
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与外企在管理基础方面的差别,可知本土企业可行的办法就是必须从基础做起。我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进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1.完善企业操作性的业务流程
这是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经之路,也是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必备的前提。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企业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体系建设,可使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获得的经验与知识得以固化,能够在企业未来的员工中传承;可使得员工重新整理思路,进行反思,增加每个环节的工作严谨性,思维的缜密性;同时,也可以消除工作中的盲点,使得那些被“遗忘的环节”显现出来,实现管理的“无缝”连接;最后,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也是新员工从事公司业务的指南,是新员工实现组织社会化的保证,它将起到指导新员工尽快融入到企业中来的重要保障作用。
2.制订明确的工作标准
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为员工的工作提供了指导,但业务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标准及要求也必须明确,尤其要可衡量,这样,员工才有可能将自己的行为与公司期望的行为相对比,找出差距。没有标准、标准含糊或不具有可操作性,经常使得员工无所适从,这是现今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一大软肋。
3.考核内容主要定位在操作性业务流程的执行上
通过对流程与标准的考核,就能够使员工逐步完成组织社会化过程,从而保证员工的行为按企业的要求去表现,按企业要求的目标去完成。此阶段不必要求上层主管时时关注员工的行为,只要在一定的时期(最好不定期)考察员工所负责的业务流程的记录和结果即可。通过与业务流程的标准对比,就可以看出员工对公司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这在本质上就是对过程与结果的考核。
4.人格特质的考核
市场竞争日趋剧烈,企业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冲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则成为许多公司的当务之急。然而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绩效考核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何根据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必然是企业主管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人就此谈谈一些做法。
一、企业绩效考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涉及被考核方的因素,有的涉及具体的评定技术,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情况:
1.绩效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
表现在考核目的不明确,为了考核而考核,把考核仅仅作为一种形式“走过场”而已;考核原则的混乱和自相矛盾,在考核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与战略的关系不明确,不知道绩效管理如何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从而会影响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绩效考核基准模糊
即没有考核标准。表现在考核标准含糊不清、考核项目设置不严谨、考核内容不够完整,或以偏概全等。主要原因是管理基础较为薄弱,指标进行量化存在难度,这些都使考核者打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人为操纵可能性大,考核结果争议性大,很难令员工信服,结果只能引发矛盾。
3.考核过程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行为脱节
即没有真正地将绩效考核过程与招聘、培训、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进行衔接,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使得员工抵制考核。其原因是绩效考核仅仅被看成是奖金分配的手段,重视奖惩而忽视员工发展。
4.考核方法选用不当
常用的绩效考核模式有以下几种:关键绩效指标、目标管理法、平衡记分卡、360度考核法、共同确定法及分级法等等,不同的模式方法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与适用条件范围,方法使用不当,很可能造成劳民伤财,还会使得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或需要细致的考核简单化。
5.考核结果无反馈
表现在考核者主观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原因主要是考核者缺乏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没有驾驭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许多考核者缺乏沟通技巧,使得反馈沟通受到限制,绩效考核不能得以完美实施。
6.考核者心理、行为上的错误
考核者在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时,由于受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局限,会不自觉、下意识地出现各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错误举动,往往会出现很多偏差,使得考核质量受到影响。如晕轮效应、趋中倾向等。
7.职责划分不清
多数管理者认为绩效考核与自己无关,在许多的企业里,绩效管理的任务全部划归人力资源部,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或直接管理者根本不去关心绩效管理,认为绩效考核与己无关,他们不愿意在绩效考核上花费精力,不愿意严格执行绩效考核。
二、促进企业绩效考核的对策
1.做好绩效考核宣传教育,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让全体员工了解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员工心中,消除和澄清全体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把考核的目的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更多地转向每个人的个人发展诊断。其次要遵循绩效考核的原则,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工作沟通,考核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最后要提升考核者的管理意识和素质能力,真正使他们在公司绩效管理的各个层次中发挥牵引力作用。
2.做好职务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
编制岗位说明书,确认每个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通过进行工作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企业应通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加强与各主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为每位员工做出工作职位说明书,让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流程与职责有十分明确的认识,也使员工从心理意识上进入状态,接受考评。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要求,考核指标也有所不同,考核指标应在考核目标确定后,视考核目标而决定,而且要尽可能准确、明白、多用量化的客观标准,以减少考核人员主观心理因素的干扰,不能量化的应具象化,具象成关键事件进行考核。
3.结合员工的发展开展绩效管理
一个好的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影响就在于能够根据企业组织的目标需求,根据组织业务程序、职责任务帮助员工诊断素质、能力状态,在诊断的基础上给予员工培训的机会,帮助员工提升素质和能力。绩效考核管理也要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绩效管理系统,引导、帮助员工确立更长远的发展目标、路径,促使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促使员工职业生命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必须从整体战略的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厦,让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如培训开发、管理沟通、岗位轮换晋升等等)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4.选用适合的、最佳的考核方法
开展绩效考核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选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考核的目的、对象、工作性质、岗位不同等具体情况,仔细考虑各种考评工具在企业中的适用性、针对性,努力挑选能使员工理解和接受的实用化、标准化方法,以保证考核的有效性。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高科技型企业,工程设计、科研开发人员、市场销售与售后服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一直是考核工作的难点,因为他们的工作与生产工人、操作人员相比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在考核实施上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就要根据其工作性质不同选用适合的考核办法。例如对于软件开发人员的业绩考核来说,就与公司其他人员(如管理、销售、工人等)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其考核就不适合采用诸如平衡记分卡、360度考核等一些较为繁琐的方法,由于研发一个软件项目所需的时间较长,可以运用目标考核法,根据员工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在开始一个软件项目之前,项目负责人把任务进行分解,和每个软件开发人员就各自所需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期限和考核标准达成一致,形成一份完整的“任务说明书”,在期限结束时,项目负责人根据每个开发人员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根据完成目标情况给出考评的分数。
5.保持持续、动态的沟通
管理者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力,与员工保持及时、真诚的沟通,对考核进行反馈并持续不断地辅导员工改进和提高业绩,如果在一项工作结束数周以后或是在员工辞职时,你才跟你的下属交流,这项工作他做得如何的出色或者是如何的糟糕,对于员工而言是不公平的,也是低效或无意义了。相互之间不间断的沟通,是降低员工对绩效不理解和敌对情绪的关键,当面对半年或一年对员工的考评结果时,我们的管理者和员工都会认为是在情理之中,并没有感到任何奇怪或对考评结果的不理解,这是我们最期望的结果,因此及时地对员工进行评价对于员工直接上级尤为重要。另外还要注意考评信息的清楚传递,把你对员工的评估结果,用最简洁的语言传递给他,即使评估的结果很可能会让员工失望,但是不要回避或用含糊不清的语句,必须清楚的反馈给你的员工。有的管理者喜欢隐藏听起来不那么好的评估结果,不希望因此而引起和员工之间的争论,这样就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给后进者以警示,势必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沟通是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始终,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通过主管与其下属员工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及绩效目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影响员工的行为。
6.克服考核者本身的心理、行为错误
一般情况下,绩效考核的主要责任人是员工的直线经理。这是因为直接经理在观察员工的工作绩效方面处在最有利的位置,而且这也是他应该承担的管理责任。对考核者进行培训,是提高考核科学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让考核者了解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以避免晕轮效应、近期效应等这些问题的发生。有人提出一种防止晕轮效应的措施,那就是在考核时,考核者每次只就一个评价维度对所有的被考核者进行评定,然后再进行第二评价维度的评定。这种做法的一个潜在假设是,每次只评价一个维度迫使考核者去考虑特定的内容而不是对被考核者的总体印象。评定中的宽松和严厉倾向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加以控制或消除:一是控制评定结果的分布状况,比如要求有一定比例的“优秀”,一定比例的“不合格”,这样迫使评定者评定标准较一致;二是降低评定量表本身的含糊性,使评定遵循特定的明确要求。要减少考核中的趋中倾向,关键是要让考核者认识到区分被考核者和评定结果的重要性,必要的时候,组织也可以明确要求考核者尽量减少选择中间等级的次数。近期效应会使评定者出现偏高或偏低的倾向,要摆脱这一效应,可以采用诸如关键事件法之类的技术,全面考察被考核者在较长时期内的行为表现和工作业绩。
7.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组织和责任体系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和责任体系来保证,绩效考核管理只能浮在上面,是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为保证有效地实施绩效考核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组织和责任体系。
(1)企业应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组织体系。根据国内外成功绩效管理的经验,绩效管理组织体系一般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成立由公司最高层领导任主任、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公司绩效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公司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对公司各主要部门负责人进行绩效评估,对有争议的绩效评估结果有最终裁决权。第二,公司绩效管理委员会下设由人力资源部经理任主任、绩效管理专家和绩效评估专职人员任成员的绩效管理办公室,负责绩效管理的日常工作,如对公司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对各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跟踪,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绩效管理的经验等。第三,成立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推进小组,小组成员由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与有经验的员工代表组成。绩效管理推进小组负责在本部门内向员工进行绩效管理的宣传、发动,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并定期向绩效管理办公室汇报绩效评估的结果及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企业应建立健全绩效管理责任体系。绩效管理要有效落实,除了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外,还应该把绩效管理的责任最终落实到人。根据成功企业的做法,绩效管理活动的一般职责分工是:第一,企业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进行有效绩效管理的首要条件。这是因为企业高层领导是绩效管理的氛围营造者、资源支持者、政策设计师和制度的推动者。第二,中层管理者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充当关键角色,应是绩效管理的主体。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直线经理人员主要扮演的角色包括:合作伙伴、辅导员、记录员、公证员和绩效诊断专家。第三,人力资源部门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扮演着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实施组织者、咨询者、培训者和宣传者角色,只能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起到组织、支持、服务和指导的作用,而不是绩效管理的主体。第四,员工是绩效的主人,员工创造并拥有绩效,企业要搞好绩效管理工作,应注意采取措施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
总之,绩效考核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环节繁多的系统工程,在实际运行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管理者需要认真地选择适宜的方法,做好考核的基础工作,克服评价者的种种主观意识,不断进行沟通、反馈,才能达到考核目的,同时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应当把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同员工的生涯规划、企业的培训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绩效考核组织和责任体系,做到全员参与。
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与制度也应作相应地调整,只有持续地改进和提高,绩效考核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的管理向高水平、高效率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6.
[2]徐二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
[3]崔保华.人力资源整合精华读本[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7.
[4]佘慧瑾.中国式绩效管理[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6,1.
[5]章凌.怎样让绩效考核落到实处?[OL].新浪网,2004-06-16..
[6]刘远我.绩效考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OL].资料搜索网,2003-11-2.省略/listknowhow.asp?articleid=4110.
[7]杨书勇,朱全友.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1.
[8]林光明,曹梅蓉,饶晓谦.提高绩效管理的绩效[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11.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 意义
绩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个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绩效管理的研究对于组织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绩效管理的几个概念和关系
(1)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2)绩效考评:是以企业员工为考核对象,目的在于通过对员工全面的评价,判断其是否称职,并以此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切实保证职工的报酬、晋升、调动、职业技能开发、激励、辞退等各项工作的科学性。
(3)绩效管理:是一种提高组织员工的绩效和开发团队、个人的潜能,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整合的管理方法。
以上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绩效考评是一个先进的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与实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可以使企业按其远景规划与价值来制定公司的经营策略,并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换成可操作的具体工作计划,制定出部门与个人的工作目标,包括考核和评价,以业绩、能力、态度三个方面为基本内容,但在评价中主观因素影响结果较大;绩效考核只是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事后考核工作的结果,而绩效管理是事前计划、事中管理和事后考核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系统。
2、影响企业绩效管理实施的因素
(1)观念的问题:在我国的企业中,管理的观念还比较落后,现有的管理基础无法支撑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由于管理观念的陈旧,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能前瞻性地看待管理的问题;员工竞争压力较弱,不能自愿接受新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它们是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之路上的最大障碍和绊脚石,要想有效实施必须强调、改变和提升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
(2)人力资源经理的尴尬地位:在许多企业里,人力资源管理依旧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面,人力资源经理忙于具体事务的处理,继续充当着高级办事员的角色,其权限和工作积极性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使得他们的威信不足,说服力不够,企业的环境和文化让他们不愿意得罪人,因此导致了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力度跟不上,在推行和实施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3)人力资源经理的内功修炼不够:新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经理应是企业的管理顾问和咨询师,应对管理理论进行深度研究,设计出符合企业特点的优秀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实施方案,但许多人力资源经理的头脑中,绩效管理的意识还仅停留在绩效考核阶段,不能系统地理解绩效管理的过程,曲解了绩效管理的理念,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只要达到考核的目的就可以了,更谈不上战略地规划和创新企业绩效管理,甚至有的企业以民主评议为主要考核手段,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导致作老好人的人际关系风气日趋严重。
3、企业常用绩效考核技术
(1)非系统的绩效考核技术
关于非系统的绩效考核技术即员工个体绩效考核系统设计,关于个体绩效考核的非系统化技术非常多,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类型,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起来使用,如对企业而言,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使用以个人绩效合约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技术,而对于除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则使用关注员工行为及个性特征的绩效考核技术等。
(2)系统的绩效考核技术
a)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基于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系统考核体系,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考核和管理被考核者绩效的可量化的或可行为化的标准体系,体现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通过沟通可以进行工作期望、工作表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达成;通常,公司关键绩效指标由公司级、部门级和具体岗位三个层次构成,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尤为重要,因为后续的关键绩效指标均依据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来制定,若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不合理,将导致后续的关键绩效指标可操作性差,影响公司的绩效管理;但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公司在初步建立后经过试运行,然后收集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补充、修改,使其不断完善并能稳定运行。
b)平衡记分卡(BSC)
平衡记分卡(BSC)从四个角度关注企业绩效:顾客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发展角度、财务角度,这种新的绩效测评体系使高级经理们可以快速而全面地考察企业;平衡记分卡受到广泛的应用,其关键点在于它能够满足企业多方面的需要,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借助它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战略思考和资源的优先配置,而且可以把企业的战略或使命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评估指标;可以有效地推动组织的变革,借助它不仅可以有效处理组织内外部各种变量在变革中的相互关系,而且保证整个组织系统变革中的均衡性
c)目标管理与标杆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