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

时间:2023-06-22 09:3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货币资金审计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货币资金审计案例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 内控制度 审计

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集团内部组成了“中心”或“公司”,以社会经营者身份参与竞争和有偿服务。各“中心”或“公司”的经营和核算是相对独立的,但他们经营使用的资产如场地、设备、水电、资源却是学校提供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内审部门应如何开展对后勤集团业务的审计,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谈一些粗略的看法。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实施单位内部有效管理、有效监督的关键。在高校后勤集团内部,管理控制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会计监督是对管理控制的反映,审计监督是对管理控制有效性的审查评价。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的产物,它是组织经营管理者为了能够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以及保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而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调整、检查和制约所形成的内部管理机制,是组织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形成的自律系统。因此,加强对后勤集团内控制度的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集团内部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经营收入、经营成本费用以及收益分配等方面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并采用多种审计方法来检查、验证其内控制度执行的效果性,从而评价整体管理水平,并查找其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合理整改意见或建议,最终实现审计以监督体现服务的职能作用。

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在审计案例中,本文以货币资金内控制度审计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具体实施各个环节的审计。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根据货币资金存放地点及用途的不同,货币资金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由于货币资金是集团流动性最强的资产,集团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建立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以确保全部应收取的货币资金均能收取,并及时正确的予以记录;全部货币资金支出是按照经批准的用途进行的,并及时正确的予以记录;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报告正确,并得以安全保管;准确预测集团正常经营所需的货币资金收支额,确保集团有充足又不过剩的货币资金余额。一般而言,一个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应达到以下几点:(1)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的岗位分离;(2)货币资金收支要有合理、合法的凭据;(3)全部收支及时准确入账,并且支出要有核准手续;(4)控制现金坐支,当日收入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5)按月盘点现金,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做到账实相符;(6)加强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审计。

(二)货币资金审计重点检查内容

1.货币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2.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3.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办理付款业务所需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的现象。

4.票据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手续是否健全、票据保管是否存在漏洞。

5.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三)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测试检查(以库存现金为例)

1.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金额是否相符,检查非记账本位币现金的折算汇率及折算金额是否正确。审计人员测试现金余额的起点是,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金额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应建议做出适当调整。

2.监盘库存现金。监盘库存现金是证实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下所列库存现金是否存在的一项重要审计事项。审计人员对库存现金的监督盘点最好实施突击性的检查,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时,盘点的范围一般包括单位内部经管的现金。将盘点金额与库存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要求集团查明原因,必要时应提请集团做出调整;如无法查明原因,应要求集团按管理权限批准后做出调整。

3.分析集团日常库存现金余额是否合理,关注是否存在大额未缴存的现金。

4.抽查大额库存现金收支。检查大额现金收支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原始凭证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等项内容。

5.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一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收支凭证实施截止测试。集团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中的库存现金数额,应以结账日实有数额为准。因此,审计人员必须验证现金收支的截止日期,以确定是否存在跨期事项、是否应考虑提出调整建议。

6.检查库存现金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根据有关规定,库存现金在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中反映,审计人员应在实施上述审计程序后,确定“库存现金”账户的期末余额是否恰当,进而确定库存现金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中恰当披露。

(四)结合案例进行评审分析

某高校审计部门于2009年6月派出审计组,对后勤集团2008年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1.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了解和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有关情况,摘录如下:

(1)货币资金业务。该集团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分管财务的总经理个人印章由其授权办公室主任梁某保管;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特殊情况下,经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批准后,方可坐支现金;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员李某负责定期编制。

(2)销售与收款业务。该集团负责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的会计张某不经手货币资金;但负责采购审批的刘某同时又涉及销货业务的执行及款项的收取和支付。

(3)内部人员分工。该集团财务部门有3位员工要进行合理分工,以承担下列8项工作,分工结果应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①记录并保管总账。②记录并保管应付账款明细账。③记录并保管应收账款明细账。④记录货币资产日记账。⑤记录、填写支票。⑥发出销货退回及折让款项通知书。⑦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存款对账单。⑧保管并送存现金收入。

2.上述内控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理由说明。

(1)货币资金业务中,现金收入经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后,可以坐支,违反了现金管理条例,现金是不能坐支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员李某定期编制,违反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应由出纳员以外的人员定期编制。

(2)销售与收款业务中,负责采购审批的刘某同时又涉及销货业务的执行及款项的收取和支付,不符合授权的原则。

(3)内部人员分工审计建议:

上述①⑥⑦项,即记录并保管总账、发出销货退回及折让款项通知书、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存款对账单三项工作由总账会计或综合会计人员担当。理由:按内控制度的要求,分工总体原则应将不相容职务恰当划分,即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应与发出销售退回及折让的款项通知书的分开,否则可能发生贪污或挪用货款等舞弊行为,所以第⑥项与第③项工作要分开。

上述②③项,即记录并保管应付账款明细账、记录并保管应收账款明细账二项工作由管理明细账的会计担当。理由:记录并保管总账的应与记录并保管明细账、日记账的分开,所以第①项与②③项工作应由不同的人承担。

上述④⑤⑧项,即记录货币资产日记账,记录、填写支票,保管并送存现金收入三项工作由出纳员担当。理由: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存款对账单的工作要与记录、保管送存货币的工作分开,否则可能发生偷借银行账户等违法行为,所以第⑦项与④⑤⑧项工作应分开。

三、结语

对于整个后勤集团来说,如果缺乏健全的控制制度,必然造成经济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不高,财产损失浪费以及经营效益低下。因此,更新审计理念,推行“监督”和“服务”并重,在审计业务中,不仅需要开展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更需要实施以内部控制和提高效益为导向的内控审计及效益审计。

总之,高校后勤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对其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各项管理活动及过程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面向未来的审查与评价;为管理层提供准确信息,规避风险,有利于正确决策;保证后勤集团的各项管理活动运行正确,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后勤集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其依附的主体――高等学校提供更加有力的后勤保障。J

参考文献:

1.朱清.高校审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创新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措施

一、引言

货币资金是企业拥有的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企业管理中居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货币资金具有强流动性的同时,也是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货币资金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内部控制的重点:(1)货币资金具有极大的被盗和挪用的风险性,是最受企业关注和需要保护的资产;(2)货币资金业务同单位其他业务有广泛的联系,几乎同每个经营环节相关;(3)货币资金业务的工作量较大,占整个会计工作量一半左右的比例;(4)货币资金业务本身一般无合理性的评价问题,货币资金收入和支出的合理性,主要应追查与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对应的其他业务。基于以上特点,各单位自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以来,一直将货币资金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通过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减少货币资金的损失,而且有利于加强对其他业务的控制。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环境

控制环境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大影响因素的统称,包括诚信与道德观、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员工胜任能力、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等要素。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基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提供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则和构架。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管理决策者。管理决策者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中的决定性因素,特别在推行企业领导个人负责制的情况下,管理决策者的领导风格、管理方式、知识水平、法制意识、道德观念都直接影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2)员工的职业道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研究在内部控制每个环节中、各岗位都处于相互牵制和制约之中,如果任何一岗位的工作出现疏忽大意,均可以导致某项控制失效。(3)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局监督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内部审计力度的强弱同样影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存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岗位分工不一致,存在未建立岗位责任制、岗位职责不清的情况;另外,有些涉及货币资金收付的经济事项从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上未完全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缺乏监督和制约。2.报销审批制度不严。虽有制度但得不到有效执行,支出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资金稽核制度没有有效执行,支出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授权审批制度执行等。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很多企业的会计没有经过系统的会计专业学习,会计资料乱、缺、脏现象严重。

四、强化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措施

1.改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升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表现为管理者的各种不同偏好。其表现虽然是无形的,但它会对一个组织的有效运行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而表现对货币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政策及看法等。

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设立的每一项控制措施,都应当是控制效益大于控制成本的,否则即使该项控制措施有一定的作用,也不值得设置。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非越完整越好;规模过大的内部控制,会使企业得不偿失,是要不得的。值得注意的是,内部控制成本和控制效益往往是很难衡量的,企业设置内部控制措施应当非常谨慎地进行判断。

3.完善货币资金职务分工控制。职务分工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性控制,直接决定着整个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职务分工控制要求不兼容的职务应当相互分离,各个工作岗位都应当有明确的职责,且责权利统一和平衡,以便各个岗位之间能形成有效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所谓不兼容职务,是指如果集中于一或岗位办理,会增加错误与舞弊发生的机会,或增加掩盖错误与舞弊的可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职务。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的所有不兼容职务原则上都应当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或工作岗位来执行,这是形成相互制衡的控制机制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离开了不兼容职务相分离这础,现代内部控制就难以建立和有效运行。

4.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应采取制衡原则。所谓制衡原则,是指企业的任何一个工作岗位或任何人都应当既是控制者,又是被控制者,其拥有的控制权力与承受的被控制的压力当是对等的、平衡的;各项工作岗位之间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最高领导者能否实现全面的相互制衡,是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和有效的重要标准。为此,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划分工作岗位、配备工作岗位职权与责任时,要严格遵循制衡原则;在检查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时,要把各个控制岗位,特别是领导岗位是否存在权力失衡,甚至失控作为重要内容。一旦发现有失控的岗位或情况,必须及时报告企业的权力机构,由其通过重新配备职权或岗位轮换等措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1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第3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 目标 理性选择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一、 内部审计目标

内部审计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必须考虑企业的性质和环境的,本文主要对商业企业内部审计目标的理性选择进行探讨。非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目标通常较为单一,就是为企业增加价值和提高运作效率。商业企业,一般均为私人企业,其内部审计的目标反映了企业最本质的产权属性和公司的治理属性;内部审计部门是在有效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协助组织成员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增加企业价值,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具有价值增值的导向。

二、 内部审计的重点

企业内部审计重点主要为经济效益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其涵盖财务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成本费用审计、内控制度审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对外投资审计等。

三、 理性选择内部审计目标

本文仅论述商业企业内部审计目标的选择,商业企业具有独有的企业特性,如何真正理性的选择内部审计目标,实现内部审计职能,成为当前商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亟待把控的关键点。内审部门只有真正熟悉本企业经营业务,才能做出审计目标的理性选择。下面将从商业企业经营中的几个主要方面阐述其内部控制目标。

1、 资金方面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金的内部控制目标有:

(1)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库存现金安全,预防被盗窃、诈骗和挪用。

(2)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即检查企业收到的货币是否已全部入账,预防私设“小金库”等侵占企业收入的违法行为出现。

(3)货币资金的合法性。即检查货币资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要求,手续是否齐备。

(4)货币资金的效益性。即合理调度货币资金,以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2、 采购方面

采购是指企业原材料、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审批、验收、付款等行为。采购业务需要由预算、采购、收货、财会等部门共同协助完成的。采购方面的内部控制,企业应当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并在采购与付款各环节设置相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请购手续、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协议、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

3、 存货方面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主要包括各类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存货占用资金比重较大,品类繁多的资产,且周转速度慢,对企业的资产和损益有很大影响。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不仅有助于防止存货业务的错误记录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还能使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实施低成本战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步发展,达到以效益为中心,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其控制目标主要有:

(1)保证存货的取得合理、实际存在。存货的购入是存货控制的第一步,购入的材料必须符合可供销售的要求;企业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存货,其采购程序必须是经济合理的。存货必须实实在在的存在,才能保证其安全,判断一项物品是否是属于企业的存货,关键要看其法定所有权的转移。

(2)保护存货的安全。存货的流动性大,形态在不断的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必须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要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帐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3)确保存货计价的合理准确。企业必须确立和执行对存货恰当的计价方法,首先将存货计价方法建立在符合存货特征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其次应监督合理的计价方法被一贯地执行,防止任意改变存货的计价方法;第三要保证存货成本的计算过程和会计账务处理正确;第四要保证存货价值变动的合理性,如存货的减值,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摊销等的合理性。

4、 销售方面

销售是指企业出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取货款等行为。销售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之一,也是解决企业收入的重要环节。企业的销售业务并不是简单的交易过程,而是分步骤的交易行为,从收到对方的订单,洽谈交易事宜,到货物的交接,再到货款的支付,甚至还有退货和折让的发生等等。根据销售的特点,商业企业销售和收款方面控制的目标:

首先要保证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次要保证产品的安全完整;第三要保证销售折扣的适度性;第四要保证销售折让和退回的合理性与正确性;第五要保证货款及时足额的收回。

四、结语

本文论述的商业企业经营中涉及的主要方面的内部控制目标,对内部审计部门在选择审计项目上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内部审计目标的选择上,要根据企业的性质,合理并理性做出选择,通过对相应审计项目的核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更好的掌控企业风险,维护和实现企业利益。从而进一步体现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防御和建设功能,真正使企业实现其目标,改善企业机构运作并最终实现增值。

参考文献:

[1]内部审计实务框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9年修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2]秦荣生,内部控制与审计[M],中信出版社,2008年

[3]刘华,审计治理规范与案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对我国的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影响。煤炭企业上交的税收也在纳税总额中占有一定比例,吸收需要就业人员也年年增加。

1.1.2研究意义。若是煤炭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能得以完善,将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提高煤炭企业自身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核算,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和贯彻《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案例研究法。

1.2.2研究内容

众所周知,公司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包含着内控,要提升公司的经营水平,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必须要有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一个公司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完善,对于企业是否能够健康稳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 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因此,在研究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之前,应该首先研究内部控制。

2.1国外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

早在五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内部控制这一概念。所谓内部控制,也就是内部检查,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实践并总结理论,以及审计员的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使得这一体系逐步完善。

2.2国内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

我国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内部控制管理, 影响企业外部内部控制规范的主要是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以下是已经制定并实施的与内部控制制度有关的法规或政策

3.宁煤集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实状况

3.1库存现金内部控制现状:公司的库存现金首先由出纳去银行领取保存在公司的保险柜中,而公司员工无论是需要买办公用品还是外出公干,都必须先由总经理签字批准,然后拿着签字单找出纳领取现金。

3.2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现状:在企业资产中,由于其强大的流动性,银行存款是主要的支付渠道,也是一般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每个单位非常重视,因而也作为内部控制的关键对象。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单位盗用银行存款,以及贪污的报道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

4.宁煤集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库存现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现金交易频繁2、企业坐支现象普遍。3、无库存现金限额4、私设“小金库”

4.2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银行结算凭证填制不严密。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不够规范3、支票账户管理存在漏洞。4、票据私自背书转让。

4.3其他货币资金炔靠刂拼嬖诘奈侍

4.3.1在途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在途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这一问题上,记账人员比较容易做手脚,主要就是账簿记录不真实,不合理。

(1)虚假登记销售收入,主要表现在虚假增加在途货币资金。

(2)为了谋取私利或者有别的用途,对收到的现金存款或收到的在途货币资金不作转账处理

4.3.2备用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备用金借出环节把关不严:对备用金借出这一方面企业管理力度不够,公私不分、随意占用的现象屡屡发生。

2、备用金使用环节缺乏监督:由于企业对备用金管理的松弛,企业内部个别有关人员甚至包括部分会计人员便借此机会,在工作之余挪用或非法占用多出且暂时不用的备用金。

5.宁煤集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宁煤集团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有很多方面,本文将从客观环境和内部控制自身局限性两大类原因来分析。

5.1客观环境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影响

与其他大企业相比,宁煤集团存在很多劣势,比如没有足够的财力,组织结构不健全,很容易受到各种宏观政策,外界经济局势的影响。

5.2自身局限性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影响

5.2.1人为因素的局限

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也会因为一些人为因素,比如员工的业务能力,操作水平导致企业产生一些问题。

5.2.2制度时效性的局限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定大多都是针对经常发生的常规事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减小风险,因而都是比较固定的,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有可能不适用。当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企业要不断的调整经营战略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如设立分部,并购其他企业等,这便有可能导致以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新的局面没有很好的管理效果。

5.2.3内部监控体系的局限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本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容易忽略事后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而且贯彻执行力度也不够,往往只注重于形式,这就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6.加强宁煤集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措施

6.1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在会计职业活动中,会计职业道德作为调整利害关系的手段,也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势在必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单位可以组织各种职业实践活动。单位也应积极实施正面教育。(3)单位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6.2完善货币资金职务分工

由不同的人担任货币资金中不同的分工,虽然不能做到防止,至少可以降低会计人员在资金管理上发生舞弊事件的频率。倘若一项经济业务是由一个人执行的全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便提高了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对企业的管理产生很大的不利。反之,企业如果建立并完善了相关的货币资金制度,也有很多人参与到经济业盏墓程中,既可以相互制约,又能减少错误的发生。

应付账款的岗位责任人对现金帐户不负责管理,相应的,负责银行存款账户的也只是负责银行存款账户,现金支付,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与之相应的职员要互相分离,管理支票簿人员不能负责现金支出,同时也不管理银行存款账户,负责审批货币资金支出的职员也应独立设置,与其他人员分离。

6.3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一个企业的发展前途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紧密联系的。任何一个企业要想使内部分工明确、工作人员职责明晰,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完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下几个制度是目前企业没有建立或需要完善的:

1、实施定期轮岗制度;2、实施内部稽核制度;3、建立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6.4规范会计记录与凭证编制

会计的记录与凭证的编制是单位日常经济活动中经常发生的会计活动,因此,规范会计记录与凭证的编制对完善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也有着重大意义。

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必需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与货币资金有关的收入和支出,应当及时入账,不得拖延,不得将单位内部收入列作账外记录。出纳应集中办理货币资金的有关项目。在没有特例的情况下,无论是谁,都不能私自用单位欠条或收款凭据向他人索要款项。日清现金,核对账目,这是出纳员必须要做的事,主管部门也应对出纳的工作不定期检查。另外,银行存款也要及时对账,一旦发现不符账目,要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以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周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5,No.6410:16+18.

第5篇

关键词:审计课程;案例教学;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审计课程是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该课程分两部分,分别介绍审计的基础理论和具体的实务操作方法。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审计的特征和作用、审计种类和职能、审计准则与审计责任、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等基础;实务操作部分包括货币资金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以及财务报表审计。对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审计课程严肃性有余而活泼性不足、抽象性有余而形象性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反思,得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以下几方面区别:

1、教学目的:案例教学培养能力,传统教学传授知识。

2、教学载体:案例教学的教学载体是案例,传统教学的教学载体是课本。

3、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是讲授式。

4、沟通渠道:案例教学是多向流动,传统教学是单向流动。

5、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传统教学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

6、学习效果:案例教学为第一手知识,传统教学为第二手知识。

7、教学效果:案例教学能力培养效果高,学习系统知识效率高,传统教学则相反。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审计课程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连会计实务接触都不多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很多困难。由于案例教学能把现实生活中大家熟知的企业操作实务带入课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欲和表现欲,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积极和饶有兴趣。

2、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普遍特点,那就是对感性知识的接受强于对理性知识的接受。在审计课程的教学中,选择提供给学生的案例包含很多审计的基本理论。如果就理论讲理论,容易陷入抽象和乏味,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而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探索审计的基本理论,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有利于学生把握和深化审计课程的基本理论。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交往,也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学生的这种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今后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法下这样能力的培养是在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

二、案例教学法在审计课程教学中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的案例要有实用性。实用性要求所选案例都是来自经济活动中的现象,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由于大多数学生的生活一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平日生活中缺少接触的行业、企业及账务处理方法,同学们没有感性认识,对案例中涉及的资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分析起来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尽可能选择同学们所熟悉的企业和账务处理方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例如,在进行坏账准备审计教学时,可以某公司“坏账准备”账户记录及相关会计凭证上有关坏账准备增减的记录等资料为案例,让学生分析该公司对坏账准备的处理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结合《财务会计》课程中所学知识及《审计》课程中学习的审计技巧与方法,是能够找出所提供的案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关的处理意见的。

(二)选择的案例要有典型性。典型性要求所选案例具有同类事物变化规律,让学生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的案例,做到触类旁通。因此,教师要选择典型的审计案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审计流程和方法。

(三)选择的案例要有针对性。针对性要求所选案例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原理、观点和方法,并且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使学生不仅能解决当前问题,深刻地掌握审计理论,而且能激发其开拓创新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进行货币资金审计的教学时,教师可安排审计人员对某公司库存现金突击盘点后记录的相关资料这样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该公司对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存在的舞弊手法,进而分析该如何进行调账,从而达到货币资金审计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及意义

审计教学的实践证明,审计作为一门专业应用课程,不仅理论性、政策性强,而且内容庞杂、灵活性大。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方法,是以真实案例提供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与真实生活连接,从而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学生自我引导的学习技巧,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因此,案例教学法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理念、切合时展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审计课程的实践性、理论性和与多门学科的渗透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在审计课程的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第6篇

所谓资金链是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它是指维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所需要的基本循环资金链条,是企业经营的过程。企业要维持运转,就必须保持这个循环不断良性地运转。

企业信息流好比人的神经系统,而资金链断裂,就如血液出了问题,企业就会有灭顶之灾。如果资金链不能保持良性循环,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环境,资金链断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状况的局部裂变,对社会经济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资金链是由信用连接的债券债务链条,资金链断裂的影响必然具有传递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资金链断裂不仅仅打击当事企业,更容易威胁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资金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链管理能够确保安全的、连续的现金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二是资金链管理保证主链的资金充分宽余之外,还必须有相当的融资能力(包括利用政府、银行等非常手段),在每个循环后要有增值,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

三是资金链的畅通是企业的关键。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阻力是特别的大,一方面降低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另一方面会大量出现腐败现象。资金链管理能够保证整个资金循环的顺畅,要求不能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上滞留过多资金,以免造成企业下一步活动没有必要的资金,循环不畅。

四是资金链管理能够加快企业的加工物流和变现,提高资金的周转率。

二、企业资金链的分析思路

(一)具体思路

企业资金链的问题,主要涉及企业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存货、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等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企业资金链的分析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指标:1.企业被顾客占用的资金:应收账款-预收账款;2.企业被存货占用的资金:存货;3.企业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应付账款-预付账款。

上述1+2-3是企业营运资本的净占用,如果它大于零,则说明企业资金链货币资金趋紧;反之则说明企业的资金链趋松。企业资金链趋紧,必然减少货币资金并需要短期借款弥补资金缺口;企业资金链趋松,将会导致货币资金增加,短期借款降低,甚至产生短期投资等。

(二)案例分析

笔者以浪潮电子为例,根据2006年的中报,将上述思路运用到对该企业这一期间的资金链分析当中。

根据企业中报,2006年上半年该企业的应收账款为8295.87万元,预收账款为4943.84万元;企业被存货占用的资金为19161.12万元;应付账款为9227.32万元,预付账款为7501.25万元。按照上面笔者提出的资金链分析思路,可以得到浪潮电子在2006年上半年的企业营运资本的净占用为:

8295.87-4943.84+19161.12-9227.32+7501.25=20787.08(万元)

这个数据表明浪潮电子在上半年的资金运营中,企业资金链货币资金趋紧,这必然需要企业减少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弥补资金缺口。

由此看来,浪潮电子传统的杠杆式呆滞资金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和政策导向的要求,但是,对于这个真实需求旺盛、高总量、高产出的行业,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自行退出。而要想在这个行业继续做下去,必须要加强企业资金链管理,建立起与本企业相适应的资金链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融资渠道,挖掘本企业的资金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金持续的良性循环和周转,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生存和发展。

三、提升企业资金链管理的思路

几乎所有的企业稍做大一点,就会违背企业经营效率这个根本,因此,如何保证资金链的连续性发展,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究竟如何提升企业的资金链管理,保证企业的良性运行,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行“集权”与“分权”有机结合的企业经营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统分结合的企业财会工作新格局

在纳入企业合并和汇总会计报表的各二级单位范围内,建立、实施“统一资金管理、统一财会政策、统一财务预算、统一纳税办法、统一委派制度”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办法与具体工作制度。

对企业设置的分支机构或非营业执照下相关授权单位,分立会计核算业务,采取单独会计核算方式;在往来结算方式上一律实行内部结算价格清算;在成本核算方法上着力推行逐步结转核算法,以实现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内部汇总会计报表管理制度,使之成为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管理系统的一个独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所属此类二级单位,其财务会计监管系统的基本模式可设定为“单独核算、汇总报表、统一纳税、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开户”。

(二)制定相应的结算制度及对员工进行培训

为了保证结算中心的顺利运行,还应当制定相应的结算制度:财务结算中心会计制度,包括总则、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结算办法、操作规程等;财务结算中心贷款制度,包括借款对象、借款方式和方法、借款利率、借款程序、借款审批权限、借款的计算与偿还、借款的管理与监督、信贷制裁等;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员工工资及福利标准、办公用品的管理办法、费用报销程序、其他。

执行力也是关键的问题。为了让员工很好地执行相关的结算规则和制度,应当组织总公司、各分公司、办事处以及结算中心等有关人员学习有关的结算流程和相应的制度并将其学习的结果与奖罚挂钩。

(三)推进企业财务资金流与物流系统的信息化整合

实现财务会计核算与企业物流系统之“采购与付款”环节、“销售与收款”环节、“制造成本核算与出入库”环节之间的信息集成管理等三大方面的信息整合和有机衔接。

(四)提高对资金链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企业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

通过对资金链断裂案例的分析发现,在资金链断裂前总有诸多迹象表明企业生产经营上存在异常,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并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以致错失风险处置的最佳时机。

提升企业资金链管理就要求在明确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确立以风险预警、防范为核心的内控工作原则的同时,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起定期(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的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分析(审计)报告制度。在此基础上,企业当前应重点针对战略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结算风险、担保风险、财务授权风险、企业末位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十大风险区域、风险地带,建立风险的预测与分析、预警与评价工作机制。

(五)中小企业走向联合

中小企业走向联合,携起手来发展成大的联合体,以便共同在市场竞争中受益。但也存在着中国人的那种“生意好做,伙计难搭的问题”,因此,光靠民间的联合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购并实现联合。中小企业联合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联合投资组成较大的投资公司,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航空母舰。2.联合拿项目,一旦项目拿下后就根据投资需求情况组建项目公司。3.寻求与大公司合作。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得到大企业部分资金支持,解决暂时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大企业的良好声誉吸引顾客。只要合作能成功,对中小企业来讲是条融资捷径。4.拿小项目,附骥尾而至千里。中小企业为能够与大企业竞争结成联盟是十分必要的,其实大企业也离不开与一些专业公司联盟,因此说,企业联盟将是一个有效而且会发展迅速的趋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资金链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企业来说,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企业必须加强企业资金链管理,建立起与本企业相适应的资金链管理模式,实现资金持续的良性循环和周转,才能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自己的领地,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国权.信贷融资结构与企业资金链断裂现象探析—基于浙江省信贷客户资金链断裂案例的分析[J].浙江金融,2007年2月.

[2]晋永甫.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J].对外经贸财会,2006年11月.

[3]杨俊远.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研究[N].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4]何冬梅.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原理与实践[J].万方数据库,1999年.

第7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漏洞;防范;制度

1.财务管理漏洞现象

经济学中有一种现象,即把许多长方体的骨牌排列成行,然后随意推倒其中的一块,结果所有骨牌紧随其后的跟随前者,依次哗然倒下,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它延伸至生活:细微的容易忽视的漏洞往往会导致事物最终剧烈的反应,结果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工作上的纰漏就有可能成为财务漏洞的根源,慢慢扩延,进而导致企业最终的破产,就像香槟塔底层的杯子破碎,则整个香槟塔就会轰然倒塌,再无修复的可能。所以现代企业应该审时度势,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有效与良好畅通,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良好有效的决策指导,以便识别认定财务漏洞,提高警惕,防范财务漏洞的隐蔽发生,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打下夯实的基础。

2.财务管理漏洞的分类

关于财务管理漏洞的类型主要有日常会计处理漏洞和虚假经济交易信息漏洞。

2.1日常会计处理漏洞

2.1.1货币资金核算管理的漏洞

(1)现金类货币资金核算管理漏洞。由于现金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流动性最强,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因而最容易成为会计舞弊的目标,成为资产漏洞的重灾区。常常表现为通过少列现金收入或多列现金支出、涂抹凭证金额、使用空白发票或收据向客户开票、隐瞒企业实际收入、混乱使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侵吞未入账借款等手法来贪污现金;通过少加现金收入的合计或多加现金支出的合计、利用白条抵库等手法来挪用现金。

(2)银行存款业务漏洞。虽然每个企业应按银行开户方法的规定,向当地银行申请开立存款账户,将大部分货币资金存入开户银行,但由于银行存款的特殊性,极易出现漏洞,通常表现为会计人员私自签发现金支票后提取现金、将“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混乱使用、将各种现金收入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用“预付账款”的名义从单位银行账户转汇到个人银行账户、业务活动中的回扣等以业务部门或个人名义存入银行、涂改银行对账单、会计人员擅自签发转账支票、只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而不登记现金日记账、故意漏记银行存款收入账、支取存款利息不记账、涂改银行存款进账单日期等手法。

(3)其他货币资金业务的漏洞。由于存放地点和用途不同于现金类和银行存款货币资金,因此在会计上是属于分别核算的。常见的此类漏洞形式为账户设置不合理、未将剩余的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退回的专户存款及时结清、非法开设外埠存款账户、受理无效的银行汇票、非法转让和贪污银行汇票、收到存款或在途货币资金不作转账处理等。

2.1.2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管理的漏洞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营业收入,可能造成的财务漏洞表现形式为有些企业不按发票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发票以致给偷税漏税留有余地、入账金额不实、白条出库、预收账款提前转作销售收入、将销售半成品的收入直接冲减生产成本以使得企业少交税费、产品“以旧换新”用差价计收入、补收的销售额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将工业性劳务收入直接记入“生产成本”以冲减劳务成本等。

2.1.3流动负债核算管理的漏洞

其中短期借款核算管理漏洞包括虚提银行借款利息和期间费用账户转入当年损益两种形式。应付账款核算管理漏洞通常表现为有些企业为了调控利润,采用虚列应付账款的方法,增制加造费用,减少实际利润;常有采购人员利用职务方便,与供货方合谋弄虚作假,由供货方多列采购金额,增大企业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核算管理漏洞是通过虚增商品销售收入,偷逃税金以及不计提应计提的费用等方式来提供虚假流动负债数额的。应付工资核算管理的漏洞出现在利用工资费用来调节产品成本、出纳虚列工资项目、将支付利息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等方面。

2.2虚假经济交易信息漏洞

2.2.1会计凭证信息漏洞

编造虚假的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会计凭证,是虚假的经济交易信息漏洞的主要方面。其中伪造、变造原始凭证;以收据代替发票;不按发票规定用途使用发票和开具发票;伪造经济合同、银行账单、税务发票等法律凭证;统一发票,发票联金额大于存根联和抵扣联,是购买方增加成本费用,以便抵扣增值税等手法都会导致会计凭证信息虚假。

2.2.2会计账簿信息漏洞

以虚假的经济交易信息及伪造的会计凭证进行登记会计账簿的行为,包括涂改凭证以及销毁会计账簿;一个企业不只建立一套账,一套用于应付相关部门检查,一套用于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对会计账簿中的错误不按规定的改错方法进行改错;故意将借贷科目做反,使对应关系混乱等方式都是实际会计业务中会出现的漏洞。

2.2.3财务会计报表信息漏洞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数额应该与利润表中的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数额保持一致、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金额应与损益表中的净利润金额保持一致,保证表表一致;增加成本费用,随意调整利润数额;多记管理费用和应收账款,造成账表不符;合并会计报表时不按规定合并等都是在财务报表上可能出现的漏洞。

3.财务管理漏洞防范制度

防范财务漏洞的关键环节是内部牵制和内部稽核。企业在财产清查的理解上忽略了实质内容的清查,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自身财产物资的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企业在对生产经营进行决策时很可能会出现生产、销售的盲目性,结果大量资金沉淀,进而导致企业经营步履维艰。同时还要建立有效地内部审计制度,审计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对保证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报告的真实可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激励约束机制的合理科学性安排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通过业绩评价制度改革,是社会对企业家的评价从单纯的经济效益转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使企业家专心专注发展企业,不必再为粉饰业绩和弄虚作假而铤而走险。企业的稽核制度是企业远航的有利条件,企业有必要制定科学的、人性化的稽核管理制度,使企业的员工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产生自律意识。

4.防范财务管理漏洞的意义

健康良好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但可以有效避免破产风险,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率和使用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保证企业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收回和资金分配的有效循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所以对于企业财务漏洞的防范,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控,以防财务控制漏洞的出现和不断扩大。防范财务管理漏洞有利于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为财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优良信息,有利于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并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良好的参考标准,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财务管理漏洞的防范关乎着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企业各种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助于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经营管理形象以及企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长胜,朱晓红.企业财务制度设计与案例大全,2006.

[2]王亚卓.财务管理漏洞与防范技巧,2006.

[3]陶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2012.

第8篇

【关键词】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思考

“小金库”的存在,不仅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诱发和滋生了一系列的腐败现象,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面对“小金库”现象,党和政府始终是关注和重视的,也是一直坚决打击的。早在1995年5月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就曾联合《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1995]29号),尤其还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小金库”治理工作举报奖励办法》,而且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还就“小金库”治理工作等,曾专程赴吉林考察调研,这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坚决要把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铲除掉的决心。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的发生,构建防治的长效机制呢?笔者有如下六点思考: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作为单位领导者要带头学习防治小金库的各项政策、法规,深入、透彻地进行理解、消化,特别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查遗补漏,还要有意识地主动剖析一些典型案例,并从中汲取教训。各单位领导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切实担负起“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领导责任,把防治“小金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认真抓好本单位的防治工作。各单位“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要按照力度不减、机构不撤、队伍不散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小金库”防治的具体组织工作。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全员防治“小金库”的意识。单位全体工作人员都应学习防治“小金库”的知识。单位可以为每一位工作人员配发治理“小金库”法规汇编手册,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开展全员培训,在单位范围内掀起“人人学防治、人人讲防治、个个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资金管理

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相关人员要定期轮岗。货币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钱账分管,管理货币资金的人员与记录支出的人员相分离。要求货币资金实物收付及保管只能由经授权的出纳人员负责处理,其他岗位人员不得接触未经支付的货币资金。出纳人员应将每天收到和支出的现金数登记现金出纳备查簿,现金日记账与现金总账应由其他人员登记。规模较小的单位,可用现金日记账代替现金出纳备查簿,由出纳登记,但现金总账的登记工作须由其他岗位人员担任。单位还应建立银行存款管理责任制,由专人负责办理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银行存款账户管理要点在于审批、审核、结算、复核、记账、核对和对账环节。此外,还要加强对各种票据的审核和管理,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对资金的使用安排,具体到收入、报销都可以适时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三、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各单位要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健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财务系统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其中,财务系统控制是单位内控体系中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另外,工作人员要明确权责,正确行使职权,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要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财会内控规范学习。积极推进单位信息系统建设,推进集中式财务管理,进行重点分析监控,做到防患于未然。单位内控建设,要结合实际,本着成本效益原则,力求部门及岗位设置科学合理,流程简洁严密。

四、强化审计功能,完善监督机制

审计是防治“小金库”的有效手段,是防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工作要形成制度化、程序化,特别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纠正错误、防止舞弊。具体来说,审计不仅包括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也包括对企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如发现被审单位和人员存在私设“小金库”,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国家资财、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要立专案进行深入审查,以查清违法违纪事实,作出相应处罚。审计工作是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审计工作不仅要事后进行,更要注重事前和事中审计,比如对财政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的审查;对费用预算、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等,都能有效防止“小金库”的发生。对“小金库”的防治,还要不断完善各项监督机制,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功能,并且切实贯彻执行好《“小金库”治理工作举报奖励办法》,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发动媒体的力量,进行舆论监督。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可以随时查询、验证各种可公开的信息,包括财务预算、收支信息等,推行“阳光”工程。

五、注重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推进“小金库”治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广大工作人员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发扬立足本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集体和国家及人民之间的关系。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就是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诚实守信和团队协作精神,并以此引导和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单位思想道德建设要融入单位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思想道德建设与单位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的形成,有利于避免舞弊事件的发生,也有利于单位“小金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小金库”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还在思想上,特别是领导者的思想觉悟,只有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廉政教育活动,才能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反腐抗体”,自觉建立起一道抵御腐败的精神防线。同时,也要加大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反腐教育、财经纪律教育和法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六、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

加大对“小金库”的执法力度,执法必严,杜绝以补代罚、以罚代刑;加大对“小金库”的处罚力度,对查出的小金库,不仅要予以没收,还要对单位及个人处以相应罚款,同时追究责任人和领导者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送交司法机关处理。加大对使用“小金库”款项挥霍浪费、谋取私利等行为的追究力度,从源头上削弱设立“小金库”的利益驱动力。对“小金库”的治理,一定要执法严、处罚重,严格按照党纪政纪法纪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提高违纪违法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总之,“小金库”各项防治措施的建立和完善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上,关键还是在行动上,相信只要把各项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一定可以铲除“小金库”这一毒瘤。

参 考 文 献

[1]郭宏.资金内部控制在防治教育单位“小金库”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11(1)

[2]高彪堂.浅议“小金库”造成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现代商业.2011(2)

第9篇

1.1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知识结构不完整。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普遍毕业于各大高校,这些教师并非来自于企业,也没有真正地接触审计工作。所以现在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是很多高校存在的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只能单纯地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甚至有可能是对书本知识一知半解,而使用的案例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网络和参考书,有些案例并不适合教学,任课教师对案例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彻,这些都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审计学课程综合性强,里面包含会计、税法、统计、经济法等很多学科的知识,所以对于任课老师的要求很高,但是除非是教课经验十分丰富,任教时间很长的老教师,这些学科都能非常擅长,对于很多青年教师来说,虽说都是从会计专业、审计专业毕业的,但是因为精力有限,授课时间比较短,很难在短时间内对这些学科都很精通,种种的原因都导致了教师知识结构并不完整。

1.2教学时间比较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审计课程通常会被安排在大三的上学期或下学期来上,因为审计课程需要有会计、税法、经济法等知识的铺垫才能学习,这个时间是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此时安排的课程数会比较少,课时数也会比较少。所以,审计课程安排的课时数通常为48课时甚至是更少的32课时,这么少的时间,要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确实是很吃紧的,任课老师对于有些知识只能点到为止,一带而过了,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了,案例分析会很耗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案例分析也只能走走形式了,所以安排如此少的课时给审计学,还不如不开设为好,因为一学期上下来,可能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不到什么。

1.3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案例为辅助,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理论教学会比较枯燥,案例教学又得不到好的效果。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在实际中,审计所面临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单位,有事业单位也有盈利性的企业,性质、行业不同,其会计业务是有区分的,被审计单位千差万别,也就导致审计具体工作也有很大差别。第二,案例资源匮乏。前面也提到,现阶段适用的审计案例比较少,有些比较陈旧,顺应不了现在的审计准则,而有一些又太简单,无法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另外,有很多有价值的审计案例,因为存在着行业信息保密的规定,不能全部拿来使用,这也影响了案例教学的真正效果。

1.4实训室的使用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据笔者调查,有些高职院校会建设审计实验室来供学生进行审计业务实际操作,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无非是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审计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实际处理审计业务的能力。但是,实训室的建设和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配备齐全的软硬件设施,成本会很高,另外建设完毕后,还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有审计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在很多高职院校中,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是匮乏的。再者,就是实训室的规模满足不了大量的学生,由于审计实训室建设成本较高,因此规模一般不会很大,这样,一个班级的学生就不能全部直接参与实训,必须得轮流着来操作。

1.5教学评价体系陈旧。考核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出卷子考试或写篇关于审计的论文,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够真实的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好多学生考完之后,很快就会把所学的知识忘光了。

2对于审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2.1教学方法多样性。老师不要总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照本宣科,来讲授枯燥的审计理论知识。笔者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讲解理论知识,理论知识还是要讲的,而是用通俗的语言或者是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专业术语。在讲解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审计小知识,例如审计需要的资料有哪些、如何鉴别发票、通俗的企业会计流程是怎样的、会计账簿造假如何辨别等等,通过这些小知识的介绍,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PPT制作,将审计工作过程中会使用到的资料展示在上面,也可以播放视频,观看审计工作的相关视频。同时,在课外,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过来给学生们做讲座。对于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很重要,尽量选择通俗易懂但又能说明问题的案例,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留有时间自己讨论分析,然后做简单的指导。任课教师每次进行审计教学,不能每次使用的案例总是那么几个,应该及时更新补充国内外发生的审计案例,保证时效性。另外,根据案例实际的应用情况,对案例的选择和讲解适时的进行调整。

2.2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对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由学院牵头,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其中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校企合作,把学校里的老师送出去,到企业一线去实习。笔者所在的学院,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每学期会输送专业教师去事务所学习审计,这使得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教会学生怎么做。其次,学院应当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2.3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数。审计课程安排在大三是合理的,因为必须要保证学完会计、税法之类的课程才能学习审计。但是单单安排一门审计基础课程,对于会计专业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少,所以可以多安排关于审计课程的实训课程或者也能通过安排选修课来解决时间上的问题。其次,也能通过增加课时数来解决,笔者所在的院校审计课程只安排了2个课时,总共32课时的上课时间,显然是很紧张的,因此建议可以增加到48课时,这样就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案例讨论和审计实操了。

2.4教学内容的改革。笔者对审计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整合,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按照审计主体的不同分类,以四种不同类型的审计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课程结构分为基本知识模块和实践训练模块两大类。基本知识模块主要从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存货与仓储、筹资与投资这些环节介绍审计的基础知识、审计工作原理、方法、程序和要求。实践训练模块按照审计主体不同分类,分别以四个不同类型的审计主体的业务为载体,训练实操审计业务,让学生在真实业务的环境下,体会审计工作的实质。四个不同类型的审计主体业务分别为行政事业单位、商品流通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能够从老师教到自己做逐步过渡。每个模块都以企事业单位的真实审计工作为素材,仿真度极高。要求学生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操练结合起来,实现做学教一体化,培养学生掌握审计鉴证岗位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笔者以32课时的审计课程为例,下面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①项目一审计基础知识(8学时)主要包括:a审计业务基本流程;b货币资金审计;c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及相关账户审计;d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及相关账户审计;e存货、应付职工薪酬和主营业务成本审计;f短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财务费用、实收资本、盈余公积、金融资产审计;g撰写审计报告。②项目二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业务(4学时)(A职业技术学院)a单位基本介绍、审计常用知识介绍;b行政事业单位概述、该单位审计业务实操。③项目三商品流通企业审计业务(4学时)(B副食品商行)a单位基本介绍、审计常用知识介绍;b商品流通企业审计注意事项;c审计业务实操。④项目四内资制造企业审计业务(8学时)(C模具有限公司)a单位基本介绍、审计常用知识介绍;b内资企业审计注意事项;c审计业务实操。⑤项目五外资制造企业审计(8学时)(D电池有限公司)a单位基本介绍、审计常用知识介绍;b外资企业概况、审计注意事项;c审计业务实操。估计各位看了这个课时安排表会觉得课时很紧张,确实如此。因为这门课程在本院被安排在了大三的上半学期上,课时数比较少,所以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尽量紧凑,所以多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后独立完成审计业务实际操作,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花少量时间进行点评。

2.5完善校内实训场所,建立实训实践基地校内审计实训室建设完毕后,要进行改进和完善。制定出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详细而周全的实训计划,编制一套适用本校学生使用的实训手册和审计案例相关资料。同时,安装必要的审计软件,本校教师进行审计软件使用培训。通过实验室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审计过程,掌握和巩固知识,也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可以缓解校内实训资源不足的困难。学院应当积极地与校外的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进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事务所可以派遣专业的审计人员来学校给学生做讲座;学校输送专业老师和学生去事务所进行审计实习;审计课程教授期间,可以在课后找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事务所以及审计工作过程。

2.6改进考核办法考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平时情况,具体有上课情况、课堂案例讨论分析;第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第三,实际业务操作情况,各个部分分别评分,并且加以权重,最后总评,即为总成绩。这种考核方法,显然能够真实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考核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考核了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也确确实实地掌握了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中进行运用。

3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列报改进;初步意见稿

根据IASB和FASB提出的《初步意见》以及结合我国国情考虑,笔者认为改进后的财务报表应按经营活动相关和筹资活动相关而进行重新分类,划分为经营性和筹资性两类。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并不支持《初步意见》中列示的财务状况表颠覆了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要素应该引领确认和计量,而新的列报模式却颠覆了IASB与FASB制定概念框架所坚持的“目标—信息质量特征—要素及定义—确认和计量”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案例分析——重述财务报表(见表1)

表1 中国移动综合财务状况表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

2010年年末余额 2009年年末余额

Ⅰ、营业活动

1、经营

经营性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292,346 264,507

应收账款 7,632 6,405

预付账款 10,286 9,064

其他应收款 7,076 3,490

存货 4,249 3,847

经营性流动资产合计: 321,589 287,313

经营性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111,646 95,985

应付票据 502 642

预收账款 49,571 41,281

应付职工薪酬及福利款 4,797 4,391

其他应付款 13,489 11,900

递延收入 43,737 35,890

其他流动负债(应计费用) 17,859 11,763

经营性流动负债合计: 241,601 201,852

经营性净资产: 79,988 85,461

经营性长期资产:

物业、产房及设备 385,296 360,075

在建工程 54,868 46,094

预付土地租赁费 12,040 11,201

商誉 36,894 36,894

无形资产 813 727

其他非流动资产(已抵押银行存款) 162 77

经营性长期资产合计: 490,073 455,068

经营性长期负债:

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费) 68 68

经营性长期负债合计: 68 68

净经营性长期资产: 490,005 455,000

净经营资产合计: 569,993 540,461

2、投资

投资资产及负债

联营公司权益 40,175 -

合营公司权益 8 6

金融资产(中国非上市公司股本证券) 77 77

应收最终控股公司款项 25 25

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 (4) (4)

应付直接控股公司款项 (119) (119)

净投资资产合计: 473,284 473,284

Ⅱ、筹资活动

债券(带息借款) (33,596) (33,551)

筹资活动净负债合计: 33,596 33,551

Ⅲ、非持续性经营

非持续性净资产: 576,900 506,835

Ⅳ、所得税

应交税费(税项) (9,178) (8,079)

递延所得税资产 9,720 8,939

递延所得税负债 (39) (61)

净所得税资产: 503 799

净资产合计: 577,403 507,634

Ⅴ、所有者权益

股本 2,139 2,139

留存收益 574,018 504,609

非所有者投资净资产 1,246 886

所有者权益合计: 577,403 507,634

表中几个项目数据的计算说明:

1.财务状况表的经营活动中的货币资金是根据移动公司历史平均的“货币资金/销售”百分比以及本期销售额,推算经营活动需要的货币资金额,多余部分列为筹资活动中的货币资产。本文依据移动公司主要货币资金用于保持稳健经营,将其全部划分为经营活动的货币资金。

2.财务状况表的经营活动中的预付账款主要包括预付租赁费及预付税款。

3.财务状况表的经营活动中的递延收入项目包括向客户收取的预付服务费、未兑换的积分奖励等递延至未来提供服务期间确认收入。

二、改进后财务报表列报模式的评价

在中国移动调整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改进后财务报表列报模式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

1.更加贴近企业活动的财务信息分类模式

按照这样的分类方法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反映管理层如何看待和管理一个主体及其资源,使得管理层能够向报表使用者传递主体业务方面的独特信息。

2.向一致性的财务报表框架演变

财务状况表与综合收益表整体分类为营业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所得税、终止经营、权益等不同功能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增强了财务报表之间勾稽关系的内在一致性,能够在不同报表的相同位置上找到相同活动的不同方面的信息。

3.主表中各项划分更细类别,报告信息更多

相比以往只在主表中披露各个项目的汇总数值的做法,这个做法无疑提供了更多的企业财务信息,便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和筹资状况进行更细致的评估,进而对其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4.关键财务指标的计算取得更加便利

改革后的财务报表区分经营负债与筹资负债,利息与筹资活动产生的负债相除,才是真正的筹资活动的平均利息率;此外,筹资活动产生的负债与股东权益相除,可以得到更符合实际的财务杠杆,因为经营性负债没有固定成本,本来就没有杠杆作用,将其计入财务杠杆,会歪曲杠杆的实际效应,中国移动的具体指标改进前后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移动财务指标改进前后比较

基于调整后报表列报模式 基于现行报表列报模式

主要财务指标 本年 上年 变化 主要财务指标 本年 上年 变化

经营资产收益率(净经营利润/经营资产) 18.86% 20.04% -1.18% 权益净利率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20.76% 22.74% -1.97%

实际平均利息率(利息/有息负债) 16.84% 17.70% -0.86% 平均利息率(利息费用/负债总额) 2.21% 2.83% -0.62%

实际的财务杠杆(有息负债/股东权益) 5.82% 6.61% -0.79% 财务杠杆

(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44.27% 41.33% 2.94%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95.77% 102.61% -6.84%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22 2.21 -0.99

三、国际财务报表改革在中国应用将面临的限制因素

1.实施新编报方式的执行成本过高

新列报模式会对企业诸多会计基础工作(账户设置、记账程序、信息系统等)产生较大影响,从企业角度来看,需要对财会专员进行强化培训,完善企业日常记账程序,例如,为了使得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加清晰明了理解各个会计科目的内容,需要在一级科目基础上增设多级会计明细科目。

2.管理层法受到质疑

管理层有权决定对外披露内容和方式,这会(下转第140页)(上接第134页)削弱财务报告减少信息不对称、缓解问题等方面的作用;较多管理层意图和职业判断被引入,主观性大大增加,将导致同行业不同企业财务报告方式不同,同时需要判断管理层的分类是否客观公允,外部审计难度将加大。

3.提高内聚性的意义不显著

现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确认、计量等程序所运用的“复式记账机制”和“账户体系”本身就存在内聚性,有着不同程度地相互勾稽与联系,系统任何部分的改革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4.财会人员接受初步意见的能力有限

中国企业财务人员可能难以理解并接受报表列报如此大幅度的变动。温青山等学者的案例研究表明: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员即使给出了调整对照表,但考虑到由此所需要的时间、人力及相应的职业判断,大部分成员企业都望而却步。

5.缺乏相关的法律支持

中国若按照国际财务报表改革的趋势进行改革,整个财务报表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将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这需要中国设计出台更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四、结论与建议

《初步意见》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未来财务报表列报将在按功能分类的基础上提供更具决策价值的总括信息和明细信息,随着XBRL模式建设的不断推进,将可以大大降低其实施成本。对于像我国这样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新兴转型国家来说,一方面,我国应该先通过我国法律法规执行意见,对会计制度完备的大型上市公司先行执行改革后的财务报表列报模式,进行试点改革,从强化资产负债表观、逐步引入综合收益表、强化管理层意图分类、细化提供给使用者的财务指标等方面加以借鉴,对这几家大型企业进行测试、研究和对比列报改进前后的效益与成本的关系,使得众多金融会计工作学者在实践中总结适合我国新兴转型国家的特殊性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XBRL模式建设,提升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为即将实施的新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温青山,等.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改进财务报表列报效果研究——来自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实例检验[J].会计研究,2009(10):10-17.

第11篇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开设了审计学课程,审计学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审计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学生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兴趣。目前的审计学教程主要包括三大块内容:一是审计基础理论,包括概述、审计准则与审计标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二是审计方法,主要有审计程序和审计抽样、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内部控制及测试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审计实务技能,主要包涵各业务模块的审计实务。从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审计课程教材的很大篇幅是对基本理论知识及方法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审计课程是先对审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处理相关业务的审计工作,而且在业务审计的过程中,要运用到前面学过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而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以前知识点的掌握也不够,学生在学习审计课程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故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更加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知识点。且鉴于高职学生的学生文化素质不高,喜欢操作性强的学科的事实,对于理论性强、且在对业务的审计过程中还需要职业判断能力的审计学课程更是缺乏学习兴趣。

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不能设计出好的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有高技能的教师,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教师是硕士、本科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实践经验缺乏,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驾驭审计课程,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流于表面,不能系统性的开始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到审计终结进行课程的讲授,且在审计过程中每个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不一样,对于同样的业务根据自身经验的不同,不同的审计人员对于相关审计证据的收集也不一样,而教师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也只是对案例的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提高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目的。

3.校内外模拟实训基地效果欠佳。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在校内外建立了一些实训基地,校内的实训基地主要是购买的企业开发的审计实训软件,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审计实训软件上的案例资料内容不多,且审计职业的逻辑思维不够严谨,很难满足某一具体审计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虽然一些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但是鉴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和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很难在审计工作岗位得到深入实践的机会,以致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形同虚设,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实践效果的作用。

二、会计查账实务与审计学的对比

会计查账和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查账是审计的部分内容,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查账作为基础,审计工作就无法进行。但是它们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1.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会计查账课程更突出实务操作。审计学的教学内容可以说理论与实践并重,教材中的很大篇幅在介绍审计准则、标准、目标、计划、程序、审计抽样、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理论知识,再是对于销售、采购、存货、筹资、投资等业务的具体审计工作。而查账只是审计工作的一部分,它的重点在检查相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在教学内容上实践性更强,在介绍了会计错弊的含义及查账的方法后,就是对会计凭证、账簿、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业务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业务的审查。对比可以看出,会计查账课程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理论知识较审计学的理论知识而言简单且容易理解。

2.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不同。审计学课程由于其较强的理论性,在教学方法上较为单一,一般采用的是“学生听,教师讲”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教师自己缺乏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于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乃至审计报告的编写掌握不够,不利于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够自信,学生更是听得云里雾里。而会计查账课程的内容仅仅是审计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当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其实践性强,教师容易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案例资料更容易收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更多更好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微课、项目案例演示、分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教师讲课形象生动,学生能理解相关知识点,提高了学生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更好。

三、开设会计查账实务课程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会计查账课程相较于审计学课程而言,课程的理论性降低,实践性提高,高职会计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动手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开设会计查账课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会计查账课程的实践内容涵盖了审计学课程的大部分实践内容,例如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业务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业务的审查等,与其让学生因为无法理解一门课程而失去对整门课程的兴趣,还不如转换一下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的精髓,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经济管理系会计电算化专业从2012学年开始将审计学课程改为开设会计查账实务课程,通过2学年教学效果的对比发现,学生对学习会计查账实务课程更感兴趣,学习主动性更强,学习氛围、教学效果更好。

2.提高教师自信心,改善教学效果。鉴于高职院校教师多数为从学校毕业再到学校工作的事实,专业教师对于审计学课程的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等审计工作缺乏实践经验,且在对业务的审计过程中经常运用到职业判断,而这一点更加需要在工作经验中积累,教师怕上不好、教不懂,导致专业教师大部分不愿意上审计学这门课程。虽然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去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实习、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审计实务操作技能,但是由于会计资料的特殊性和审计工作的复杂性,短时间的实践很难让教师全面深入的掌握审计实务操作技能。开设会计查账实务课程降低了对教师审计工作操作技能的要求,且教师更容易收集到相关业务的案例、项目资料,教师自信心提高了,上课更形象更生动,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学效果更好。

第12篇

本文在分析当前审计学教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材内容选取应突出实用性、强调逻辑性和实战性等方面提出了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审计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构想。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教材建设;实战性;逻辑性

《审计学》是一门集应用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基于《审计学》的多学科属性及边缘性和综合性、经验性等特征,该课程理论内容多,抽象、枯燥、乏味,加上学生没有会计、审计实务经验,因此,学生普遍感觉此课程难学,老师也感觉难教。审计教育的改革要深入到审计教学的各个领域,教材则是重要的基础环节,没有优秀的教材就不能培养优秀学生。在从事审计教学的过程中,讲授过不少版本的审计教材,由于教材基础理论不宽厚、滞后,内容缺乏与国内审计实践的紧密联系,学生觉得审计没有什么东西可学。鉴于此,应加强审计教材的建设,以带动审计教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当前《审计学》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内针对本科教学《审计学》教材众多,其中不乏有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这些教材的规范性大都较强,都能按照我国已的审计准则来编写、修订,《审计学》教材同《财务会计》教材一样,均是“准则加说明”。目前的大多数《审计学》教材,具有大致相同的大纲结构、章节目录,但没有按照本科的不同培养目标在内容上和体例上进行很好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适用性不强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审计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培养获取和应用审计知识和审计方法的能力。同时,《审计学》又是一门实务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根本出发点也在于如何去进行审计。教材是审计课程的载体,也是将审计课程传输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而目前的大多数《审计学》教材,在审计实务方面注重纯理论探讨,而涉及可操作性的内容不多,较少涉及如何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底稿等,致使学生学完之后在后续的实习或工作中仍然不知道怎么去做审计,在脑海中留下的只是抽象的审计概念。

2、案例编排过少

在目前的大多数《审计学》教材中几乎没有案例的出现,在某些教材中曾出现过课前的引导案例,这对《审计学》课程中审计原理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和引导作用,但在审计实务部分的引导作用差强人意。因为在审计实务部分,学生需要的是与会计实务密切相关联的案例,甚至是有差错的会计实务案例,而不是审计小故事式的案例。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构思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类专业教学的《审计学》教材的建设目标应定位于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审计判断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内容编排上既要符合规范性又要突出适用性,便于学生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相结合,同时增加审计知识点的趣味性。

1、教材内容的选取突出适用性

《审计学》教材的编写首先应强调规范性,以我国已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为教材编写宗旨,审计教材应同财务会计教材一样,是“准则加说明”。但是审计教材不能简单的罗列审计准则的所有内容,编写人员应从教学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内容选取上考虑内容的适用性,将独立审计过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囊括进来,包括审计目标、管理层认定、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同时在编写时应注重从理论上对审计准则予以系统的论证、总结和升华,从实务上对审计准则的运用予以全面透彻的阐释、说明和指导,反映现代审计实务的最新发展。

2、教材编排应强调逻辑性

《审计学》课程主要讲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关内容,因而教材的内容应主要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在章节的安排方面,按照独立审计工作过程的结构来编排,这样能使学生既熟悉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又加深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深层内涵。

独立审计工作过程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三大阶段,在教材的大结构安排上应首先遵循这样的顺序, 其次,在审计原理部分,应首先突出审计主线的编排,即按照审计目标――审计程序(总体审计程序、具体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顺序编排,将审计风险(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审计方法、重要性水平知识点穿插到主线的相应位置中,便于学生在脑海中将零散的知识点汇成一张生动的图画。在审计实务方面应摆脱传统的按财务报表顺序的审计方法排列,以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与费用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循环作为教材的编排顺序,这样使得审计教育更符合实践要求。

3、审计教材应穿插审计案例

审计学教材不应只是理论的堆砌,应该在教材中穿插案例,这样可使审计的教学既有说服力,又有生动力,同时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在具体编排时,可考虑首先编排完整的企业案例,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政策、会计资料等,其次,将案例的相应部分分解成微型案例穿插到教材的相关章节中,使案例与规范的准则内容相融合。案例可分为课堂教师引导案例、课堂学生讨论案例和课后学生分析案例。课堂教师引导案例是指在每章内容前以与该章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引导案例开头,给枯燥的理论加一点鲜活的背景和情节,这样可使审计的教学既有说服力,又生动。课堂学生讨论案例,案例内容安排上要有案情、有场景,学生身临其境,以审计人的身份参与到案件审计中来,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认真研究案例,归纳自己的观点,参与辨论,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学生分析案例,是针对需要强化训练的审计理论及方法编排的,应在案例分析及要求中提出有一定深度且具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4、教材内容编排应强调实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