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化学学科思想

高中化学学科思想

时间:2023-06-22 09:3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化学学科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化学学科思想

第1篇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高中化学课程实施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高中学生通过化学课程能得到什么发展?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对这两个问题的直接回答。

1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相融合制定了高中化学课程目标[1]。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突出了“化学概念原理、化学变化规律、化学基本观念、化学实验”等关键词,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要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学科观念;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突出了“科学探究、信息获取和加工、自主学习”等关键词,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突出了“乐于科学探究、感受世界奇妙、赞赏化学应用、关注化学发展、养成科学态度”等关键词,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要发展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能够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科学素养和化学课程的价值等方面综合分析,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含“化学学科观念、化学学科思维、科学探究实践和化学学科价值追求”等方面,因此高中化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形成和发展化学学科观念、化学思维方式、科学探究能力,树立和发展科学精神和价值观。从三维目标相融合制定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可以看出,十多年前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目标中就包涵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2]。

1.1 从学科观念建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科?W的形成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活动,而自然界又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因而,科学领域不同的学科之间就必定会存在一些共通、跨越学科界限、具有普适性的科学主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版的“科学框架”(Science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中,将“尺度与结构”、“变化的形式”、“稳定性”、“系统与相互作用”、“能量”、“演化”提炼为科学主题,上述科学主题在化学学科中以学科观念或核心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表1)[3]。

“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样是化学学科观念的特征。人们通过观察(特别是通过实验观察)、辨识并表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存在状态和变化现象,如物质的形态改变、新物质的生成、能量的转化等,这种直接观察或通过一定的仪器或技术间接观察所得到的物质存在状态和变化现象往往是宏观的,可用文字或化学符号对其进行描述,即“宏观辨识”。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不仅仅满足于对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变化现象的观察、辨识和表征,还必须探析其运动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学科中主要从两个视角进行探析,一方面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相联系的视角分析,即“微观探析”,另一方面从变化和平衡相统一的视角分析,即“变化思想与平衡观点”。因为哲学认为,物质是不停运动变化的,平衡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客观世界是不断地沿着由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轨迹运动着。而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统领性和迁移性的化学学科观念。

理解“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的内涵,我们不能只看到“宏观、微观、变化、平衡”几个简单的词,不能仅从化学一般概念或原理层面进行理解,“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涉及化学变化的条件、方向、限度、能量转变,涉及物质及其构成微粒的作用力和作用力平衡,涉及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辨识、探析和表征等。

理解“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的内涵,不能把其中的“与”简单理解成两者加和,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是指以“物质结构与性质相联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变化与平衡相统一”的视角认识和分析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

1.2 从学科思维建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人类在运用化学方法探索物质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中极其重要的就是具有化学特质的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坚信有一个客观世界存在,而人类认识世界就是不断地通过实证研究去接近这个客观世界。作为科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化学十分重视实证研究,坚持科学结论需要通过多次反复的证实或证伪。事实上化学科学中许多理论的建立和原理的发现,特别是中学化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理论和原理,都是建立在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的,是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形成科学结论的,这就是“证据推理”。由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分子、原子层次的物质,且存在物质的多样性、不同物质结构的独特性和环境对物质及其变化影响的复杂性等特点,人类运用化学方法探索物质世界时,常常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后,还需要通过抽象和简化的方法建构模型,再现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模型认知”。因此“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特质的思维方法。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证据推理主要是指根据观察和实验等方面获取的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证据),通过基于证据推理的方法形成科学结论;模型认知是指对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假设,根据观察和实验得到的信息,通过抽象和模型思维,用简化的、形象化的模型再现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内在特性和一般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和完善模型。证据推理所形成的科学结论是简单的模型认知,模型认知离不开证据推理,证据推理是建构模型的前提。

1.3 从学科实践建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科学发展至今,化学实验仍然是探索物质奥秘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中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活动。从化学实验研究的对象看,有物质的合成(转化)与分离、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物质的性能和应用等;从化学实验研究的过程看,化学实验通过一定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获取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再从结构与性质相联系、变化与平衡相统一的视角,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等方法对实验现象和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形成科学的结论;从化学实验结果看,化学实验获取新的化学知识,揭示未知的化学反应原理和规律,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将新的实验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实践。因此,从化学实验研究的对象、过程和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创新是化学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特征,化学科学探究最能体现和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最能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实践的核心要素。

1.4 从学科价值建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科学价值作为一个总的价值体系,由诸多价值要素构成,诸多价值要素聚焦于最终目标――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化学科学的发展起源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化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活动为前提的,化学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这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条件。但是片面追求化学科学技术的应用性价值,就会带来诸如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导致科学不利于人发展的异化现象,无法实现科学的最终价值。实现化学科学的价值既要充分发挥化学科学技术为人类提供物质财富的作用,又要充分分析化学科学技术应用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可能的负面影响,即充分承担起化学科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

化学科学探索是一个艰难的创造过程,需要化学学术共同体成员付出艰辛的代价,执着不懈地永恒探索和不断创新;化学学术共同体成员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中遵循着科学研究行为规范,体现着理性、客观、公正、平等、奉献、求实、严谨、民主、宽容、自由的科学精神,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道德进步的推动力量和现代人类文化体系与精神生活的核心。“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对化学学科价值很好的诠释。

2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构和内涵

根据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结合化学课程的特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可概括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既是化学学科观念,又是化学特征的思维视角和方式,“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特征的思维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的价值追求和化学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发展的贡献。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关系可表示如图1所示。“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处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中心位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既以化学科学探究为载体,又是化学科学探究的研究内容和思维视角,“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科学探究形成结论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科学探究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维度的重要成果。

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从分子、原子层次对物质结构、性质、能量转变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4],既是化学学科重要的观念,又是化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视角。

通过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并能运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形成“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和性质相联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解决相关化学问题。

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对物质发展化学变化的条件、方向、限度和变化规律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既是化学学科重要的观念,又是化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视角。

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认识物质是不停运动变化的,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可控制的;能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和能量转化守恒的观念;能从变化与平衡相统一的视角考察分析化学反应和解决化学问题。

2.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方式,是基于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的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并进行分析推理、抽象概括、建构模型以揭示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过程,是运用证据推理和模型化思想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通过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物质及其变化的证据,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形成结论,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并建构模型,用模型思想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

2.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指提出化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推理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是指能尊重事实和证据,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品质。

通过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发现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具有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的能力;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对实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质疑和批判、评估和反思。

2.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指在认识化学科学本质和化学科学的价值,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化学科学技术应有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崇尚科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并致力于应用化学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勇于承担和分析化学过程对人类社会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的责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能有效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品格。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经历化学问题解决过程。

3.1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后天习得性,决定了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课程学习。但必须指出的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习得不能是“被动接受”,不能以“灌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更不能把化学核心素养简单地转化成“宏观、微观、变化、平衡、模型、推理、实验”等知识内容进行讲授,离开了科学、正确的化学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就无法形成化学核心素养。

在化学课程实施中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必须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辩论、问题解决、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获取化学学科知识、形成化学学科观念、体验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运用化学特征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认同和践行化学学科价值追求。

3.2 在化学知识学习中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化学知识,没有化学知识,化学核心素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掌握繁琐却无法穷尽的“化学知识”,唯有将化学知识提升为可迁移应用的化学学科观念,才能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课程具有自身的内容逻辑主线,包含了许多事实性化学知识和基本概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事实性化学知识和化学一般概念上升为化学学科观念,考验着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高中化学课程实施中,需要认真理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所包含的化学学科观念的内涵,需要建立化学学科观念与化学一般概念等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学科观念体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围绕一定的化学课程内容、通过多样的化学学习活动展开的。虽然不同的化学课程内容、不一样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发展的贡献可能存在差异,但一定都能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发展。化学课程实施中一定要防止的是:将化学核心素养各维度分解开来培养,将化学课程内容与化学核心素养的某维度进行对应,并贴上“标签”。

3.3 在化学问题解决中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 特点 案例设计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①。化学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有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经验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不断模拟和探索实验才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笔者认为,了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是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本文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具备的特点。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1.1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到的化学突破书本和试卷的限制,从理论走向实际,成为有用的化学。作为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就是能够“通过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对化学的本质和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②。

1.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遵循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安全性和无污染性。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从而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获得知识、开发自己的思维,还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重视化学实验的无污染性突出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些化学试剂是存在一定的污染性的,如果做完实验之后将实验器具等乱丢弃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危害。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的。

1.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凸显探究性的特点

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是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塑造良好的创新意识与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的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整个实验的操作者,学生只是围观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对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其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很少进行思考和分析,而在自己动手操作时也只是简单模仿,目的是获得与教师一样的实验结果。这种单纯模仿和重复的过程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凸显探究性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1.4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强化应用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有紧密联系。但是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仅仅是被当做巩固“双基”的手段和工具,其应用性基本上是被忽视的,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化学实验仅仅是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定理验证和假设的,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强化化学实验的应用性,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并积极参加化学实验,从中获益提高。”

2.高中化学实验案例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在设计时要注重突出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应用性及密切联系生活等特点,从而使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设计“CuSO■和NH■・H■O的配合实验”介绍配合物的性质及其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通过简单的实验仪器比较CuSO■・5H■O固体、CuSO■固体分别与氨水溶液培养产率的高低,比较Cl、H■O与Cu■的配合能力的强弱,测定CuSO■溶液和氨水溶液配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许多物质都能够与CuSO■配合,而且反应过程也是比较明显的,易于学生观察反应现象。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让他们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试验技能的同时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探究该实验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注释:

①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②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参考文献:

[1]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2]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实验分析;化学教学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是所有化学老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如何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改变转变化学教学的方式都是高中化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为了能够让老师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更好的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在这里笔者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高中化学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传统,新课改任重道远。在现阶段,绝大多数的高中化学老师对于过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掌握的很好,但是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加强对老师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改变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同时,新课改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需要高中化学老师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高效的教学体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遇到的苦难会让老师感到力不从心,进而让课改更加的困难,完成新课改的任务还任重道远。2、教师观念的转变。现阶段高中化学老师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作为权威且唯一的教学主体,这对新课改的实施是不利的。因为新课改的精神是要让学生回归到教学主体中,让学生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担任教学主体发挥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在课堂当中,老师应当作为指导角色协助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而不是搞一言堂。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一些学生可能会提到一些和课文知识不相关的知识内容,很多老师对此都会认为学生这种行为是不靠谱的。老师不承认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会使得学生之间的讨论也只是走一走形式,而非真正意义上为了探索学习知识而讨论,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扼杀了学生建立独立思考、系统科学的思维模式。3、应试教育的局限。在传统的所有教学都服务于应试教育这一背景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想着如何迅速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而忽略了知识体系的建立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的一个很大局限就是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以及如何在高考中保持稳定的发挥并取得好成绩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然而,教学活动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和应付高考,更是为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受益终身。而新课改从目标到内容执行都是有效的突破了应试教育的局限,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教学环境。

二、高中化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分析

2.1培养兴趣

要让学生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效率,培养起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对化学的热爱是学生学习好化学学科的内在原因和强大动力,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教授学生良好的学习化学学科的诀窍和理论。

2.2转变思想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所有的老师在化学教学活动中都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要从学生的化学学习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具体的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教师和学生两种教学主体的思维进行碰撞,推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高中化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实验和现象以及相关的理论,让学生能够激发出兴趣自己跟随老师的思想探索相应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不应当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2.3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到了种类繁多的化学实验,这些实验能够将抽象难懂的化学理论通过形象的视觉体验直观的表述给学生。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更加轻松的理解并记忆化学知识现象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老师通过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加以指引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加强其记忆深度。高中化学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结合实验教学,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的成果。

三、结束语

新课改已经在各个学校实施了一定的时间了,同时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通过学生和老师们的反映,新课改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老师和学生都积极投身到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这一些暂时不好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老师们共同的努力和时间的沉淀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宁叶阁.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7.02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中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所以往往让学生充满探索欲望。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更高效地探索高中化学,提高学习能力。

一、构建自主参与课堂需要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人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事半功倍的有效教学。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比较叛逆的阶段,所以教师需要充分掌握这种心理,要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可以展示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要想构建自主学习模式,那么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最终突破自己,完成自我学习的转化。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化学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对待化学的好奇心与热情,让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展示自己,实现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加自由、放松地进行化学学习,另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教学知识,帮助学生在提升知识的情况下培养其他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容易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高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模式。例如,在高中化学《从实验学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学生去实验室,在实验室内,教师综合实验方法和实验计量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感受并通过课本自主探索化学的奥妙。让学生在轻松的实验室环境下,自主探索和学习化学实验的基础方法,亲自观察和抚摸化学仪器得出实验计量的定义,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实验的思想,帮助高中化学教学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

二、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高中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吸引程度也相当高,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思想,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真正达到构建高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目的。

首先,实验作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主要工具,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最佳选择。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性学科,实验的魅力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这样就可以通过高中化学实验吸引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充满想要了解实验背后奥妙的冲动,自然就会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课堂自主学习的模式。例如,在《碱金属》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对于钠在水中反应的学习中首先是很好奇,会产生金属怎么会在水中燃烧的疑问。其次学生还会想到为什么在试验后的溶剂中滴加酚酞试剂会变红?究竟生成了什么?于是在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带着好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探究实验现象背后的实验原理,最终得出钠与水反应比较剧烈,所以钠不能在水中保存,需要用煤油保存。另外由于生成氢氧化钠,所以在碱性环境下,酚酞试剂要变红。这个实验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构建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其次,教师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巧用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充满乐趣。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要结合生活常识,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做好自主探索的铺垫。例如,在学习《氯及氯的化合物》中,教师可以提问,家中的自来水可以养鱼吗?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在学生查阅资料,以及进行讨论过后,学生知道家中的自来水中含有氯气以及次氯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对鱼会造成伤害,这就解决了用自来水养鱼需要将自来水先放置在室外晒一段时间,然后才能使用的问题。通过这种提问式的教学,帮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更好地构建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最后,教师需要多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快乐,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高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三、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知识,所以学生综合能力越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越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预习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抓取信息,提高信息解读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可以对化学知识进行延伸学习。例如,对于高中化学中《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金属防锈等方面进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防锈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自主学习过程。最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能独立自主进行整理和完善,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结束语:

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构建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翟玉凤.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23-24.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之的化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存在较大差异,高一新生在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笔者希望一方面能简单地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分析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希望这一研究能为学生全面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并能对完善教育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近几年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变化较大,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差别也较大。笔者在高一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高新生在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笔者希望一方面能简单地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分析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希望此研究能让高一的化学老师们重视初中高中化学课程衔接问题,关注学生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高中新生平稳地渡过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转化的这一过程,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

一、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由于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要想做好要做好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实施衔接的工作还应对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做到知自知彼,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对高一新生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及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珠海市第一中学,2009年高一级学生,总人数为382人。发出调查问卷382份,回收问卷370份,为有效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使用的是“学习方法运用能力’量表。内容说明: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是重点学校学生,但是学生对学习方法运用只达到一般水平;高一学生在学习方法运用上与初中相差不大,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简答题中突出的主要问题有:高一化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课堂容量加大、教师讲课进度快,而且枯燥的理论知识增多。高一化学教材内容较简单,但是配套的习题较难,看完教材还是不会做习题。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能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希望多讲解题技巧,还希望老师多总结整理知识要点,归纳重点难点。

(二)有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初中及高一化学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可以看出近年来高中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访谈中教师们分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主要的特点是记忆性的知识较多,灵活度不够;解题针对性较强,思维训练不足,知识不系统,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高一化学应重点培养学生:1、观察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归纳总结的能力4、记忆型学习向运用型学习转变。

二、人教版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内容衔接特点

笔者从课程的组织,教材内容的编排设计角度对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在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衔接上,充分体现了教材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三者合的原则。

但是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教材过于注重“三序结合”将难点分散编排,使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整合,难以形成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2、形象思维的训练不够;3、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些脱节,教材中示范性计算例题太少,但练习题中对计算方法、计算技巧要求较高。现在总结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高一需要补充的内容,如表3所示。 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表3初高中化学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补充的内容

三、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实施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综合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和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一这一特殊转折性的学年,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原则,笔者结合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几点适用于高一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上好绪言课,重视学生心理衔接

初中的化学课堂给学生的印象是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要让学生延续这一美好的印象,高中的第一节化学课就尤为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高一第一节课化学课,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老师的信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信心。

(二)展示学科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的魅力也充分体现在了化学实验上。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功能,应计好课堂上每个实验。精彩的化学实验就像一位不会说活的老师,默默无闻地把科学原理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有的实验按照教材操作效果不尽人意,就需要设法改进实验,增强实验效果,使其更具说服力,还能展示教师智慧、增加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化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化学史讲故事。通过化学发展史的线索,使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力求反映最新的化学观念和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揭示学科规律,渗透学习策略教学

有效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学会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化学学习策略有多种,笔者在教学过程会有意识地渗透化学学习策略的教学。

1.归纳总结学习策略实施

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归纳总结知识点。例如,归纳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用表格比较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等。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新课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传统的极其有效途径。新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了化学实验创新和探索,增设了探究性实验、边讲边实验及家庭小实验等。然而,光有实验教材的改革是不够的,有必要对我们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反思,探索化学实验的新思路、新方法,合理利用新教材的各个实验,更好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增强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把握、应用、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续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总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

从化学科学的角度看,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其产生、形成都是以化学实验这种科学实践为基础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正如我国闻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所说,“在化学教育中强调化学实验,无论如何都不会过分;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丰富的场所”。

一、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化学实验“新”定位

我国的化学教育,尽管近20年来在加强实验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但从充分发挥并落实化学实验和实验教学的各种功能、体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来说,仍然处于相当薄弱的地位。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实验教学,将化学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实验在地位、功能、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化学实验是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只重视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更应练习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应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正是体现了这一现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思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而化学实验在课程目标中多处涉及。

实验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目标的化学实验主要由实验知识与技能、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构成。

2.实验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化学实验事实、有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方面的知识、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等,实验技能目标是指基本操作技能、仪器和药品的选择和综合运用技能等三个方面。

3.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内容,除了完整的学生实验课,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概念理论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和化学计算等新授课中,以至各种类型的复习课和练习课中,都会出现化学实验。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设置,以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加以组织,不仅设置了专门的“化学实验基础”主题和独立的“实验化学”模块,以此来强化化学学科特征,还以“实验”和“实验探究”等各种形式渗透在“化学与生活”、“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其它各模块中。

4.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美国国家科学标准认为,探究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途径,也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理解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有实验探究和调查讨论两种形式。所谓实验探究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以科学证据为基础,针对特定的“问题”,是一种融合逻辑和想象、综合运用化学科学知识与化学实验技能、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而展开的活动,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二、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的“新”涵义

以实验为基础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以实验为基础,并不仅局限于学生动手做实验,而是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课堂教学尽可能用实验来展开。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实验探究、实验事实、实验史实和实验方法论等多方面“突出化学的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具体包含: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例如,通过“不同温度下Na2S203溶液与H2S04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了解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熟悉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例如,通过具体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讨论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3.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原理的形成和发展,熟悉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指导学生查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料,讨论元素周期律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4.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市售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加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通过实验学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共同追求的一条线索,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要革除传统教学的积弊,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实验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人性化、生活化、探究化、绿色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俊明.议当前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化学教学,2004,(4):1-4.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式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12-01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师围绕化学学科枯燥、知识复杂、学生学习吃力等现状,一改过去“填鸭式”教学方法,寻求教学方法上新的突破。而探究式教学方法不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问题,还释放了学生的天性,展现学生个性的同时激发了其学习潜力,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能帮助教师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难题。

1 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

1.1 符合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特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若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这个过程中,使用类似于科学家那样的“科学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创造探究式的教学情境,不但符合高中化学复杂、多面的知识结构特点,还有助于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规律,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2 符合新课标下学科教学要求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高中化学新课标中,规定了“每一个单元的内容标准都包括“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让教师可以借用情境素材为学生创设与所学单元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1]。而探究式教学,正是这其中的一种,将其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不但易于操作,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和自主体验性也将得到加强。

1.3 应用学科广泛,前景可观

当前,探究式学习已经有了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其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探究式教学在语文、英语、政治等课程教学中都有极为显著的效果,关于化学中的教学应用尤以初中课程居多,如何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于高中化学课堂,这一教研究是极为迫切且必要的。

2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改政策下,国家尤其注重对基础类课程中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而高中也是一个十分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学习阶段,让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参与探究式课堂活动,能有效提高其化学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探究式教学理论,对高中化学实施探究式教学作出了以下路径的探讨:

2.1 创设意境,提出探究价值的问题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也为学生引导一种正确的学习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知识主题,以化学内容为依托,提出多种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索化学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每节课开始的时间,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积极寻找并整理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学习材料,创设一定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情境,并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提出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自主探究。

2.2 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同时要调动与学生之间的默契性和互动性,使得师生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2]。身为教师,在化学问题的教学探究中应该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主动适应探究的需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探究的促进者,避免对学生的放任自流,教师在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伙伴。同时,教师要精心搜集有关化学探究活动的材料, 这些材料要尽可能的生活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弄清探究的目的,保证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此外,教师要将化学中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话题,v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尝试、探索、试误的机会,让整个化学学习过程成为他们“自己想办法”的过程。

2.3 动手动脑,分组实践探索出答案

高中化学中总是伴随着各种实验的设计与开展,实验为化学理论知识提供依据,也是化学理论知识的有力验证。在探究式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勤于思考,结合化学实验的设计,借助实验器材完成各类实验,在实践中验证问题猜想的正确性。在实验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人的小组,让学生在自己选定的实验方案下开展实验步骤。例如,在“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这一探究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巡视,确定其使用仪器的规范性,对错误的方法给予及时纠正,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逐步接近化学问题的正确答案。经过一番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得出影响化学平衡的以下条件:

(1)浓度:若是增加或者减小化学反应物的浓度,生成物的浓度平衡也会发生正逆方向的移动;(2)温度:在升降温度的情形下,化学的平衡分别向吸热、放热方向移动;(3)压强:在增加或减少压力的情况下,化学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少和量多的方向移动;(4)催化剂:催化剂只对化学平衡所需时间有影响,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3 结语

综上,要实现高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就应充分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挖掘“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激发学科的探究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锻炼其自主探究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1.初高中教学内容之间存在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虽然初三时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过全面的复习,但是到了高中以后化学才做一个独立的学科,学生才算真正系统、全面地开始接触化学领域。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知识点断层、错位的问题。

2.初高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问题

初中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大。一些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都有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影响了学习成效,并往往造成了学习的"恶性循环"。与初中相比,高中学习无论是知识难易程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着质的飞跃。

3.初、高中学生心理差异问题

初中生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这一时期里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进行。而高中生的时空感知已接近成人,此时观察事物的自觉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也逐步提高。因此初中生要适应高中学习和要求,也必然要面临一个衔接过渡的阶段。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探究

1.专研初、高中教材,做好初高中"知识内容"上的衔接

我认为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一的化学教师,光研究高中教材是不够的,不但要深入、透彻的研究高中教材和新课程标准而且必须对初中现行教材也应该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还必须找出初中和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知识,并做到查漏补缺。这项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化学课的学习质量。

2.全面了解学生基础,做到在"学习能力"上的衔接

(1)发展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在初中时,学生只是观看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并记录现象,再加上化学在初中不是一门独立学科,所以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不多。但是到了高中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想像推导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于要求提高,学生必须提高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通过独立操作,积极探究,提高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在化学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多留时间给学生自己独立做实验。清晰、生动、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无疑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带来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初中生刚进入高中感到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高中课堂知识容量太大,一堂课听下来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分析,解决高中的疑难问题就更费劲了。有经验的老师一堂课就是一条问题链、知识链。问题链的真正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可以实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同时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逐层深入本质的提问方式,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良好范例。我想,只要教师能够教导学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还是不难的。

(3)发展自学能力

第一,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

3.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做到在"化学思想"上的衔接

(1)分类思想

《化学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化学知识点,并将其分类。"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是学生学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的一个关键性和转折性章节,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已经积累了很多,教师必须适时教会学生使用化学反应流程图,以便将纷繁的化学知识点串联或并联成体系。《化学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深刻理解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多尝试预测未知化学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彻底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2)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给研究化学变化带来了帮助。如:质量守恒定律为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进行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奠定了基础;能量守恒定律为理解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关系打下了基础等等。树立守恒思想来学习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就是抓住了化学变化的根本,让学生做到了以不变应万变。

(3)辨证思想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长期以来,高中化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一直是困扰高中化学教师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从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导入环节非常重要,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对课堂导入环节缺乏应有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总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教师才是高中化学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学活动的实施应该围绕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学生只是化学教学实施的配角,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教学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总以机械灌输方式展开,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教师教得死板。尤其是化学教学导入环节,教师总认为导入环节只是化学教学的开始,对后续化学教学效率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对这部分的教学设计缺乏应有关注,在教学导入环节,经常是简单地处理,没有关注学生在导入教学环节中的感受,这样的认识对导入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非常不利。因此,要改变这一导入环节的教学现状,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学习基础与心理特点,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且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导入环节,以教学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充满吸引力的高中化学导入环节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化学问题,学会探索化学问题,以此促进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二、以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高效课堂构建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程一贯倡导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有效开展[1]。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对于教学情境创设缺乏重视,教学实施更多的关注知识的填鸭,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忽略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方式陈旧、落后,缺乏活力,教学气氛压抑,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良好教学情境非常必要。要实现在高中化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与兴趣点,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创设一些能发掘学生学习潜力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对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遵循实效性原则,在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差别化教学情境,以多样教学情境创设启迪学生智慧,善于引导学生在情境创设中观察思考一些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探寻更多创新性问题,教师在化学教学情境创设中,设计的问题要充满深意,让同学们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让同学们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探究,以此促进高中生化学素养有效形成。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三、以实验的巧妙设计促进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化学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看到高中化学学科的发展究其本源是实验,没有实验可以说化学学科就很难成立。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实施非常必要。但是以往高中化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是主要原因。要在高中化学教学实施中发挥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高中化学教师为了赶进度,让学生快速提升化学成绩,在教学实践中更重视化学理论教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被知识性理论教学占用,在实际教学实施中,教师很少领着学生做实验,即便做实验也大多进行演示实验,应有的分组实验很少组织学生做,势必影响现阶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不利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精心设计实验,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设计中,以实验的巧妙设计促进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开展高中化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对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实施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开展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非常必要。

第10篇

一、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教学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相对以前越来越富有,国泰民安,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我国的教育事业。目前,我国很多的高中,其已经具备有一些基本化学实验演示和学生教学的条件,这也是国家方针方面想让学生可以更多去发挥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感受化学的美妙和神奇,对自然科学探索有更大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也是为了转变我国过去只注重课本教学的应试化教学到现代化的素质化教育中,素质化教育就是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多维度、多方向发展学生教育,这在现在中学基础教育中,尤其高中化学教育中,需要结合实验教学和理论课本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中,对化学有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对知识是立体全面化的吸收。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以学生为主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的程度,更加符合现在素质化教育,也是可以极大提高高中化学教育的效率,这也为了加快缩小我国和国外学生动手思考能力的差距,更好地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有益的贡献。

二、开展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化学作为一门理科性质的基础学科,其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很多化学现象和理论都是基于实验的基础,可以说化学就是一门活的实验学科,新的化学进展都有实验加理论的支持。在高中化学课上开展实验教学有以下几个积极的作用:一是带动原本枯燥的教学气氛,变成活跃的课堂;二是丰富教学内容;三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五是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领悟,启发学生创造性思考;六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改善师生教学关系,也是可以促进教师的进步,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所以,从以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有益点中,可以看出实验教学是极其必要的,是具有重要教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样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之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三、实验教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1.思想上鼓励学生多自己操作化学实验

化学这门具有很强实验特点的学科,本身而言,就会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和不可避免的枯燥,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能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而落下课程,这样会带来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下降和信心缺失。但是实验教学却可以带来活跃的课堂氛围,由于实验的新奇和有趣有益性,会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些需要教师对学生在思想上去鼓励和大力实施实验教学,思想上学生有了实验教学准备,有了教师的积极鼓励支持和详细仔细的实验说明,可以让学生保持很好的好奇心和期待。只有动手了,学生才会对课本上讲授到的具体概念和现象有了感官直接的体会,这样还可以结合实验和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维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创造性。

2.具体实验中,注重实验安全和严谨实验过程

在当下和谐社会发展中,我们的稳步快速发展都是基于环境的安全和谐,在实验具体教学中,安全问题也是首当其冲的,只有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实验教学才有意义。有了安全科学的化学实验操作,我们才能够得到预计的实验现象与结果,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室最基本的要求,这不仅在学生中是很重要的教学学习内容,也是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在心的意识。比如,在浓硫酸和铜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浓硫酸是具有强腐蚀性的危险品,如果没有一点安全意识,会发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另一面也可以看出,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之前,除了给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之外还应该和学生沟通好实验方案,而具体的实验方案则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实验的具体目的和沟通具体实验步骤,此实验步骤需要精心而严谨得设计。在实验过程中也需教师在旁边查看实验过程,及时提醒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做好实验总结和安全教育总结,最后完美地完成实验教学。化学实验必须注重实验安全和科学严谨的实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和达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3.实验过程中督促学生领悟过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课程比例是很重要的,这种动手操作中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但最后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学习好掌握好高中化学这门课程,所以教师在具体实验教学中,需要强化学生对化学课本具体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这就需要教师在学术实验操作中督促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领悟,对实验过程注重体验感受。在明确实验目的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过程的记录和实验总结分析,像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颜色、气味、烟雾、溶解性等有的实验变化,都需要学生能够做好完整的实验记录,科学的新奇而重大发现很多都来源于实验中的特别现象发现,这样在实验教学中,也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化学原理的来源和神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有了更好的实验领悟,从而获取知识,也会无形中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好高中化学这门课程,也能更好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第11篇

一、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的特点是身心有成熟的一面又有不成熟的一面,他们对周围事物存在好奇,愿意去花费时间去研究外面世界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特点为切入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化学作业,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深刻勾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与世间万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设计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求学生去观察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物变化,增加学生对化学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渴望;

二、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即是一种将因材施教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的实质是面向整体的学生,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从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选择权利,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思想。进行分层教学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教师应和学生交流沟通,以掌握学生们的学习近况和心理感受。分层教学是站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平等、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基础偏差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和安慰。

另外,对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动的。差生有可能通过努力取得进步,优生也有可能走向倒退,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分层状况,以便和教学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加强实验探索教学模式

实验探索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来探索化学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把现存理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探索方案,积极引导学生按一定思路。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练习等多种活动,探索化学知识,发展各种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从认识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与获取知识有机的结合,通过引导、探索、训练三结合的形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实验探索

转贴于

教学结构一般是启发质疑一实验探索一巩固扩展。

四、培养学科意识、揭示化学规律

第12篇

一、加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化学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敏感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自我表现欲望也很强烈。教师要通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去自然地关注学生的变化,肯定学生的优势。高中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在教学中,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主动,也会让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心得到建立。一位平易近人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依赖。化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正确对待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给学生表达个性化观点的机会,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轻松和谐。比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一味地跟着自己进行化学学习。当学生勇于表达观点时,哪怕存在错误,也要从其他角度进行肯定,激励学生与自己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加强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能够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形成,大大提高化学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科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讲解《氨硝酸硫酸》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关于三种化学物质的性质,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看到三种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并利用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三种物质的用途。当学生对其具有基本认知时,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得以创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对化学知识进行验证,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

三、加强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改革的今天,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只有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让化学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各学科学习模式的相似化,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过于枯燥。作为一个自然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且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比如在讲解《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总结尽可能多的能源利用方法。在课堂中,通过抢答的方法去回答能源应用方面的问题,以计分的方式决定胜负,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发展新时期下,高中化学教师要接受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加强以人为本思想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会让高中化学课堂更加活跃,也让教学质量快速提高。

作者:陈瑞林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