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品德考核意见

思想品德考核意见

时间:2023-06-22 09:3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品德考核意见

第1篇

做义工或纳入思想品德考查

经过两个月的意见征集和方案修改,深圳2015年中考改革方案终于出炉了,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科目调整后的中考科目为5科共460分,成绩以单科原始分、单科等级和原始总分同时呈现。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尚强表示,对于备受关注的思想品德考试,做义工等帮助他人的行为或纳入考查内容。

根据2015年中考科目设置,语文、数学、英语(含听说)、理化(合卷)、历史等五科文化课考试安排在初三年级末进行,采用闭卷笔试,体育考试项目则以深圳当年中招体育考试方案为准。各科卷面分值均为100分,但历史和体育按照卷面成绩的30%折算后计入中考总分,故中考总分为460分。

新增的生物与地理(合卷)考试也是闭卷笔试,卷面满分为100分(生物50分、地理50分),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但考生均须参加考试。在中考总分相同的情况下,生物与地理(合卷)分数高的优先录取,还可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参考条件之一。

生物与地理(合卷)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初二年级末进行(一般安排在每年中考结束后第二天下午),因特殊原因缺考的考生可申请在初三年级末参加一次补考(与下一个初二年级学生一起考试)。

备受关注的思想品德则作为考查科目,全市统一确定考查内容和要求,由各区、各新区教育部门或初中学校负责组织考查。思想品德考查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也可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参考条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并未采用此前征集意见时提出的“思想品德不及格可不予录取”的做法,只是作为学校录取的参照,最终决定权在高中阶段学校。

“思想品德光考试不行,所以不会进行考试,而是以考查为主。”尚强表示,考查内容包括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和在校的行为表现,比如做义工、做好人好事等行为,还会采用老师打分和同学自评等方式进行考核,具体的考试说明将在明年1月公布。

第2篇

问 题

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现已在很多教学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根据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重新设计规划课程体系、课程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建设和补充完善、课程建设成果之一的教材充分体现了当今先进的职教思想和理念,这些教学成果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应用。职业院校的考核评价及相关问题也属教学改革的范畴之中,各院校也做了大量的改革、尝试和探索工作,但仍存在问题。

一是注重知识掌握,轻视技能培养。目前的考核方式以理论考核形式居多,技能方面的考核这些年虽有所增加,但普及性、规范性和成熟程度等方面均与以知识掌握为主的理论考核有差距。由大部分教师的来源可知,他们一般比较注重学科的严密性、逻辑性和思维的严谨性等,而对其应用性则有所欠缺,即在实际技能操作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方法片面。考核方式近年来虽有所突破和创新,但是以期末考试和平时考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仍是主流,而期末考试又往往是以书面形式为主,实训考核则以学生的实习报告或实操作品进行考核。与这些考核形式相对应的评价方法则是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的结合,实习报告或实操作品的等级程度,考核和评价缺乏全面性。

三是考前准备充分,考后反馈忽视。学校、教师和学生均对课程考核比较重视,对他们而言,课程考核结束后,一般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结束,是否合格关系到接下来的学习,故各方均对此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考核结束后,由于教学和考核时间安排的缘故,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师生之间通常无法交流,考核通过者或多或少地存在侥幸心理,考核未通过者也由于得不到教师的反馈,而无法确定自己的缺陷所在,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考核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因此,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注重对相关岗位能力的考核;依据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过程考核,特别是对实训过程的考核;在加强考核反馈机制的同时,力求能力拓展方面考核的推广。

实 践

本着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和素质并举、力求能力拓展等原则,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制订的考核方案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根据课程性质不同,区分考核权重比

为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达到以考促教、以教促学的目的,学校制定了《关于学生课程考核的指导性意见》。意见指出,针对课程特点选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除笔试外,可采取口试、答辩、现场测试、实践操作、作品设计与制作等多种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见建议要改革和丰富考核内容,注重过程性考核,注意了过程性考核,教师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就考核问题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性质的不同,如以理论性较强的通识课(定为A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或理实一体化课程(定为B类),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技能训练等课程(定为C类),分别制订各类课程的知识、技能与素养三方面的考核权重的比例。具体内容分配见表1。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实施全方位考核

根据“以德为先,全面育人”的学校办学理念,在制订学分制考核方案中,将思想品德行为和个性发展列为考核内容之一,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分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思想品德行为学分是指学生在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个性发展学分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可以自主选择的,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职业能力的学分,它们各自占据一定的考核比例。思想品德学分将学生每学期的操行进行量化考核后记入学生的总学分中,个性发展学分的计算方法参见表2。

课程对接行业要求,引入社会化评价

在各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将职业考核标准引入到相关课程中,且鼓励与要求学生参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考取工作,以此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职业技能大赛是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教师授课全方位考核的一种形式,学校通过各种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大赛,以此来检验教学。这也是拓宽考核渠道,引入综合评价的一种方式。

成 效

通过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全面客观,更能够突出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面考核的职教理念;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端正,学生更加注重全方位的发展,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均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成绩有所提高。对考核反馈的重视,使师生能够更好地总结、完善、弥补和发现上一阶段的成绩和不足,并予以及时调整,巩固教学成果。表3为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前后情况分析。

第3篇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冲突;解决办法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在现实教学中,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既是权威的管理者,又是希望通过自身的气质魅力来感染学生向上的领路人;既要在课堂中保持自我的本色,又不得不扮演好演员这一角色;既要在教学工作中富有情感,又要机械的完成学习任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注重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是势在必行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内化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外化这些知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承担了更多的角色。故而本文试图找到解决这些角色矛盾的缓解措施,让学生和教师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角色矛盾

1、情感关怀者与古板强迫者的角色矛盾

教师作为情感关怀者即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关心,理解学生,以学生同龄者的角度去看待学生成长中的错误和失败,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去关注后来者的成长。不能只以成绩来论英雄,和区分学生。教师要当好学生的朋友,要当好关心学生成长的长辈。古板强迫者的角色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从而开展一系列的教学计划,必须要以既定的要求和目标来执行教学。一切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基础,从而不能经常像朋友一样和学生进行交流。有些教师也是由于教学思想陈旧,没有更上现代学生的学习步伐,不能根据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具体的更新和调整,在提倡全面素质教育,新课改不断改革的今天,仍然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尤其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高高在上,做课堂的主导,而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更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同时因为本来教师和学生经历的时代不同,年龄差距大,更难理解现在学生的所想所需,所以在我们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难以管理和沟通交流,学生则认为现在的教师太呆板,太单调枯燥。从而在教学中带来许多问题。

2、表现者与演员的角色矛盾

表现者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根据自己的性格、习惯、特点最真实的一面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而不是矫揉造作,更不会修饰。因此自我角色进行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就是教师根据自己身上的性格特点,气质和风格的演绎,这样对学生所教授的知识和感染的行为习惯则都是出于自身最本真的最直接的真实动机。但是扮演演员的角色主要就是指教师把教室当舞台,在正常的教学中把教师身份和其他的身份区分的很清楚,教师应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是出于自己的真性情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之所以讲教师要把自己当演员,那是因为在社会中,我们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教室就是学生的老师,在同行中就是同事,在家里就是长辈,在社会上就是一份职业等等,所以不能把这些社会角色混淆,要分清在不同场合,做适合身份的事情,尤其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行为,所以有可能在教学中会忠于自己的本真,违背自己内心的却不得不传播给学生的知识的情况适合会出现自我内心的斗争。尤其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多的是传播给学生的是意识形态性的东西,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对于负面的东尽量别带进课堂,影响学生,把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分开。要传播的更是积极的一面,不管是从言语,行动还是思想上来说,都要分清本我和演员的界限,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素质的提高,注重德育的教育,保持自我的同时要传播积极向上的知识。

3、管理者与引路人的角色矛盾

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权威的管理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计划,凭借自身的管理权力来管理好课堂并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这样一个管理者角色主要是通过自己拥有的权力来让学生服从管理继而达到管理的目标来实现,这样一个角色即是课堂的“老大”,不需要别的就可以来压制学生,运用权力手段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控制和压制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而作为一个魅力者的角色,就是要通过教师自身的品德,品质,身上所拥有的气质,知识的渊博,良好的性格等来实现让学生服从自己的教学管理,教师通过这一角色让学生在自己散发的魅力和气质,使学生从心底,情愿的服从教师的管理。这两种角色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比如在平时的课堂纪律管理方面,如果只用管理者的身份去压制学生,平息课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课堂学习活跃度上来看,作为一个魅力者去引导学生踊跃发言,这样更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到学习中来。所以教师不仅要当好一个管理者,更要学会利用自身魅力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心悦诚服的融入自己的课堂。

二、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矛盾的解决措施

1、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注重教学艺术的修养

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门注重学生德性培养、品格养成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课程。它的重点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什么是好的品德并践行这种品德,因此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更是具有隐蔽性。如果一味的运用借鉴别人的上课艺术,则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越来越讨厌这门课程,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如何让课堂效果好,缓解教师的角色矛盾,首先需要品德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学科背景,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样在课堂中不会只是像一个照本宣科的工具,只是一味的重复书本上固有的知识,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而是能够灵活的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课堂活跃起来,对于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幽默的长者,学生更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心悦诚服的学习。教师在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教学艺术。教学不仅是一个活动,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艺术对于本就枯燥的思想品德课来说更加重要,首先品德课教师应该注重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就是为了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好各种提问的技巧,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年纪班级,都应该采取不同的提问策略。其次则是要注重好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艺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教材的内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进程,这样使学生基本都能跟上课堂的进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对角色的理解

教室是教师的天然舞台,对于每一次课堂就是在舞台上表演,它不具有重复性,如果教师不注重素质的提升,那么对于课堂上发生的突发状况不能很好及时合理的处理,那么就容易慌乱,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容易暴露本真,而非全身心的想着应该注意什么怎么样做才是最好的,这样容易混淆自己的角色,因此,教师要通过不同途径学习,增强自身的本领,比如通过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等来提升对教师承担的各种角色的理解,提升其角色的内涵。教师对于每堂课都会进行不同的授课内容,因而会做出不同的表演角色,即使表扬相同但是内容也会出现相异的地方。因此我们只有经常在课后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总结出其中可取的地方下次继续发扬,而对于不可取的则需要进行改造或者要舍弃,首先可以通过及时写课后小记来及时回顾上堂课中的成功的地方、失败在哪里、教学机智、课后学生们的反馈意见、教师心得等等,这样就记录了教师在当时的所思所想。其次可以以日记的,比如在班级里留下日记,对于课后学生有对老师所上的课程有所意见的,有想说的话都可以及时的记录在日记里,这样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反馈到上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更能了解学生的心灵,更是倾听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3、学校要提供良好的外部教学环境,减轻教师角色的负担

所谓的教学环境,即是指为了让教师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学校所提供的外部条件,这些包括学校的硬件方面,比如校园的环境,教师的配套设施,也包括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中,不仅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要高,专业知识要高,这些都是内部原因,但是外部因素对于事物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业,要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少不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比如光明,干净的教室,安全的教学环境,足够的教学所用桌椅等,这些都是教师正常发挥他的角色所应该具备的东西。现在传统的教师考核制度中,主要是以学业成绩为主,从而在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教学压力,使教师更加注重成绩的提高,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其他长处,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所以需要学校和社会重新制定新的考核机制,另眼看待教师,降低教师的角色负担。

在新课改这样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角色,解决和协调好各种角色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建立高效的课堂,虽还有很多问题和矛盾,相信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不断解决。(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权梧桐.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冲突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3-47.

[2] 钱海英.新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7-21.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研究性学习 途径

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思想品德知识,发展思想品德思维能力,获得思想品德探究能力,并能应用思想品德知识、科学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那么如何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研究性学习呢?

1、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这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要重视“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是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像“品德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思想品德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思想品德思维能力,特别是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显然“探索学习思想品德”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有机结合,要求突出对思想品德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从而很好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思想。

1.2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要突出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对探究式教学法的评价可以采用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评课,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通过班会课或者书面问卷调查或者口述调查等形式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发现概念原理的目标达成度,以及运用概念原理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度进行量化考核:二是教师自我分析。可以通过评课研讨活动或教学后记等形式进行分析,从内容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探究式教学目标达成度;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包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对价值观的获得;师生、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情况等):③原因分析(从质与量两个方面分析案例选择的准确性;探究式教学的方式的可行性、科学性、前瞻性:通过分析、归纳、总结,不断进行创新)。

1.3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要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取得直接知识,完成探究任务,从中为学生的观察、思维、自学、表达提供大量机会,使学生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自学,学会表达。在探究式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会学生会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这就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质量。

2、探究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2.1要设疑引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难,有所进取。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

2.2要以辩促思。课堂集体讨论或辩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社会的某个重点或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摆事实,交流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发现问题,讨论争辩,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胜过教师讲解好几遍。

2,3学生探究。探究未知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探究新知识成为自身的一种需要之时,其热情犹如熊熊烈焰升腾,令人感奋不己。教学中应尽量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这种强烈的追求意识,促使其学习动力系统水平的迅速提高,变厌学为乐学。

3、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对策。

3.1必须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状况、知识能力基础、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已经能用书本理论作指导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引入和渗透研究性学习,增强教学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5篇

教学评价的生活化是指把评价的实施过程看成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教师成为学生品德的积极欣赏者,通过“放大镜”欣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并及时选用恰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它是一种重视生活历程、重视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上进行转变。

一、评价内容综合化

新课程改革后,思想品德课学习实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目标,并且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优先目标。评价内容的综合化和全面化就是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重视其他潜能与特质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增进探究与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提倡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因而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知识的习得状况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行为,并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生活在学校中,还生活在家庭和社会中。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庭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即对一个学生的评价由来自学生自己、同学、老师、家长甚至实践活动的组织方等多方面的评价共同组成。这是一种更为开放的教学评价,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使评价更全面公正、更具说服力和指导性。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往的课程评价过分注重知识掌握,而忽视学生思想和生活能力的考核,因而不能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思想品德理论的学习对自身生活的意义。我们要改变“一张考卷定全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形成性的评价。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评价必须做到细致全面,既要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评价其道德行为,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的过程,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模式,将平时与考试、课堂与课外、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测试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有利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学生的发展真正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既可以通过知识性考试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也可以采用观察、写描述性评语、谈话、写优点反思卡、个案跟踪等方法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还可以采用生活情境观察、生活情境问卷、生活情境判断等方法,及时回归品德评价的真实状态。

2.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往往关注对学生的绝对评价,即在被评价的对象――学生之外预先设定要达到的目标,并以此为客观标准。这一标准虽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我们应该将学生放入其所处的团体内,与其他成员相比较进行评价,在对学生过去的思想道德水平、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表现、将来的思想品德发展趋势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作出评价。比如: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我们可以建立学生社会责任心培养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良好言行放入袋中,将有关对该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的评价、学生本人在社会责任心培养中的体会感悟放入袋中,定期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并在全班交流与分享。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进行比较、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3.活动性评价。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是一种更直接、更自然、更真实的评价。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评价的过程,评价的质量和水平决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品位。当然,我们还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或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反馈给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教学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生活化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推进品德测评的科学化进程。

第6篇

作为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来实施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全面发展。本着这个原则我做了如下己方面的工作: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 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再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的振兴而奋发向上的思想。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有的方矢,按照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2)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按照学校《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打分,班干部和学生代表轮流做文明监督岗人员,做好记录,把它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强化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二、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选拔培养班干部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为了使学生的选举结果更具代表性,我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推荐20位同学上来,然后再按所得票数的多寡进行排列,前12位的同学始得当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实践证明,在**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第7篇

摘 要: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堪忧。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讨。本文在分析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四大对策。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对策

目前,中职学校面临“三难”问题:招生难、管理难、教学难。其中,最难的是学生管理。而难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道德、礼仪和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差,不文明,没礼貌,没耐心;学习基础差,学习没兴趣;纪律观念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稍不如意,就用“武力”解决;意志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感恩意识不强,不懂得回报;法制观念淡薄,对生命不够尊重。这些不良思想、行为如果不纠正,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抓好细节,注重养成教育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应该从细节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定期开展“养成好习惯,改掉坏行为”的主题活动。餐厅、宿舍、教室、校园等都要有具体的文明行为要求,并有检查督导制度,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明确化、系列化。二是开展文体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提升自信心。三是开展感恩教育。开展“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工学交替的收入为家长买一件有意义的礼品,以表示对家长辛勤养育的回报;号召毕业生经常给老师打电话,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四是借助国庆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和团队精神。五是走出学校,到敬老院、孤儿院开展献爱心公益活动;到监狱参观,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洗涤。六是举办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七是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八是利用文化长廊、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展示道德楷模事迹、张贴名人警句,以先进的文化引领人,让学生在美好的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

二、加强“三理教育”

一是开展心理教育。建立、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配置心理咨询设备,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二是开展伦理道德教育。开设文明礼仪课程,邀请道德、礼仪专家讲解待人接物的常识性礼仪,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文明、道德、礼仪的重要性,从而知礼、懂礼、习礼、用礼。三是开展生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

学校要通过提高班主任津贴、优秀班主任晋升职称优先等措施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在选聘班主任时,应严格把关,优中选优。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培训班主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奉献精神,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强化自身修养,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高尚道德的先行者,达到“德高为师”的目的。学校要对教师的师德考核列入日常工作中。教师要说服制止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应经常和学生沟通,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组织授课内容,多欣赏学生、鼓励学生,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

四、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只有社会、学校、家庭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功能。一方面,学校要与有关职能部门配合,取缔学校附近的网吧等娱乐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文化职能部门加强联系,让充满正能量的宣讲团进入校园,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与校企合作单位加强沟通,在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期间,企业既要考核学生的工作业绩,也要考察学生的品德修养。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一是建立家访制度,学校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措施;二是设立“家长接待日”,召开“问题”学生家长会,交换信息和意见;召开优秀学生家长会,交流经验,树立典型,带动其他家长;三是邀请家长来校参加重大活动,例如,颁奖大会、道德楷模报告会、技能大赛等,让家长见证学校的付出,感受学校的温暖,以激发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的热情;四是建立学生道德考核手册,家长和学校共同记录学生的表现,为教育学生提供依据。

第8篇

一、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初中学生成长评价制度,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取代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由学生学业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两部分组成。

(一)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学业成绩由学生日常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1.学生日常学习成绩。学生日常学习成绩是对初中学生3年各学科学习成绩的阶段性和过程性评价,由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小组学习、活动参与、出勤以及期末考试测评等内容组成。学生日常学习成绩采用等级评价,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公布。每校每科A(优秀)等级的学生数原则上控制在全校该年级学生总数的25%至30%范围内。学生的日常学习成绩是学生毕业及升学的重要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学习成绩每门均须达到C级(含C级)以上等级;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可以参加补考,补考工作由各初中学校负责统一组织,补考成绩达不到C级的考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须制定相应的评价办法和措施,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制定学生在校日常学习评价管理制度。为保证教学质量,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实施质量监测标准及检测办法,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进行质量监测,但不得统一组织考试。

2.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市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体育与健康。生物、地理学科在学生初二学业完成后进行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和信息技术在学生初三学业完成后进行水平考试,除信息技术采用上机考试外其它学科考试形式均为闭卷考试。生物、地理、思想品德、历史和信息技术实行等级评价,成绩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公布。体育与健康的测试根据市教育局的体育测试办法进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及升学的重要依据,未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

(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建立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制度。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要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过程、结果客观的原则,评价内容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目标要求,评价结果包括等级和综合评语两部分。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以一个学期为一个评定时段,在初中第六学期依据学生3个学年基础性发展目标总体表现,按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确定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等级为A(优秀)的学生原则上不得超过该校初三年级学生总数的25%。综合评语由班主任在征求其他任课教师意见并汇总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做出描述性评价。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将作为学生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该成绩为D级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不得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

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由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具体工作由各初中学校组织实施。各初中学校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德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管理制度。初中学校要按市教育部门统一要求,健全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的学生学业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和综合评语、阶段性突出表现(或标志性成果)等内容。市教育部门要统一确定学生标志性成果种类,各学校不得借标志性成果评选,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初中学校学生成长记录工作的管理,通过有效的监测机制,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二、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形式,以学业水平考试取代升学考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2号)要求,改革原中考文化课考试形式,自2011年起,从初二年级开始进行学业水平考试。自2012年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用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取代原中考文化课考试成绩。

(二)高中阶段学校根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新生。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后,高中阶段学校要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录取新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同时将学生日常学习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作为重要参考或限定条件,其中,语文、数学、英语3科以原始成绩计分,物理、化学两科以原始成绩的一定比例计分,体育与健康所占分值比例成绩按照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的10%计算,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级评价为D级的考生不能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生物、地理和信息技术等级考核评价补考后仍为D级的考生不得报考普通高中学校。

(三)普通高中继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招生录取。

1.推荐生录取方式。推荐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学生3年日常学习成绩均达到A等级,学业水平考试中地理、生物、信息技术考核等级及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总评等级均为A等级,经初中学校两名初三任课教师联名推荐并报招生学校审核考查同意,可作为推荐生免试升入普通高中招生学校。凡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自2011年起不享受推荐生待遇。

推荐生试点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推荐生录取管理工作,逐步扩大推荐生录取比例,规范录取程序。要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及时公布审查内容及程序,禁止采用单纯文化课考试形式或以学生初中阶段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成绩为依据选拔推荐生。要建立推荐生选拔、培养的科学管理机制,采取面试及审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相结合的办法,对推荐生进行全面考查和选拔。

2.指标生录取方式。指标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3年日常学习成绩和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总评等级均须达到B级(含B级)以上等级,学业水平考试中地理、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和信息技术等级考核必须达到B级(含B级)以上等级,其它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达到录取学校指标生最低录取分数线要求。凡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自2011年起不享受指标生待遇。

自2012年起,进一步扩大指标生分配比例,将省实验中学、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省第一中学等学校计划内招生人数的75%作为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并逐步扩大到80%。农村地区学校要参照市区学校的做法积极推进指标生分配录取办法或普通高中学校划片招生办法,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快速发展。改革指标生分配办法,指标生分配原则为根据初中毕业生人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和依法办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情况等分类分配。对在素质教育工作评价过程中或日常工作中有严重违背教育规律、违反办学行为规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或引起严重后果的学校,将减少指标生分配比例,直至完全取消其按照素质教育评价情况分配指标的资格,同时按规定对该校负责人给予处分。

3.特长生录取方式。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部门批准,并在市教育部门统一指导下,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组织测试,自主招收一定数量的艺术、体育特长生。测试结果须予以公示,公示通过后,按择优原则录取。特长生须具备以下条件:初中3年日常学习成绩应达到C级(含)以上等级(其中,其特长对应的具体学科日常学习成绩为A级),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总评等级达到C(含)以上等级,学业水平考试中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级考核达到C(含)以上等级,学业水平考试其它科目考试总成绩达到录取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要求的,可被招生学校列入计划内录取,达不到最低录取分数线要求的,经招生学校同意并按规定审批后可按照招收择校生的有关规定予以录取。

三、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学生评价及招生录取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改革和完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工作。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制度及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公正、公平、公开实施。要实行严格的公示、诚信、监督、评估监控、复查复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公平竞争。要切实保障经费投入。我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所需费用标准,在省出台有关规定之前,暂按省教育厅制定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费用标准执行,并全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第9篇

教师的使命就是教育好每一位聋生,而班主任的使命便是以聋生的健康成长为首要任务。班主任的任务是神圣而又光荣,聋生应以自己的班主任为荣,班主任也因以自己的聋生而光荣。所以身为班主任,首先就是要对得起聋生,其次还是要对得起聋生,最后但是要对得起聋生。

二、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我班共有聋生4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1人。

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聋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班风建设

1、班级工作计划

要以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和深化体验教育的意见”为基础内容,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安排,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聋生,促进聋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聋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聋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友谊中队举办一些联谊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高一聋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1)制定班级公约、班风等。

(2)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立“袖珍图书角”、“卫生角”、“金色童年”、“我们在这里成长”等文化背景。

(3)让聋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聋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聋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聋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聋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聋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3、班干部培养工作计划

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

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

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二)、班级考核评比

1.加强常规检查评比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将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并继续开展各项常规检查评比活动,每天公布检查结果。班主任要切实从班级自身出发,加强宣传发动,指导训练,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认真抓好班队课、夕会课等,

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使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评比。本学期,围绕“规范秩序”的学校工作思路,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要求班主任协助个人可教师做好教学常规的宣传、指导、训练工作,班主任要组织协调好各科老师合理安排拉差补差人员和时间,朝消灭不合格率的目标奋进。

在每日检查评比的基础上,每月汇总成绩,并评出“常规优秀班集体”与“单项先进班集体”。期末,进行“优秀班集体”、“优秀雏鹰中队”、“优秀班主任”及各个单项先进班集体的评选。

(三)针对特殊聋生,开展特殊教育

1.学期初排出特殊聋生名单(贫困家庭聋生、智力障碍聋生、自控力差生),学校建立特殊聋生档案。

2.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聋生开展教育。班主任要通过观察、与聋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特殊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行为动向。要力争和科任老师及家长对聋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3.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聋生,学校成立行规学习班,由退管会的老师和学校有关老师对特殊聋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4.开展帮困助困活动。学校设立爱心基金,通过“结对助困”等活动,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对贫困聋生进行关心帮助。

四、具体措施:

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效率。

2、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3、利用班级刊物对聋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聋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聋生。

4、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聋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5、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聋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聋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10篇

中考时间

北京市教委关于做好2018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到,2018年本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规模为6.8万。2018年中考名额分配批次计划占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比例达到50%以上,一般公办初中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达到40%以上。2018年平谷中考文化课考试时间确定为2018年6月24日至26日。中考科目

2018年平谷中考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中考总分

2018年平谷中考文化课总分为540分。其中语文试卷总分值为100分;数学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外语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采取计算机考试方式,与统考笔试分离。物理(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生物(化学)(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历史(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地理(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思想品德(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五门考试科目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三个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保留1位小数),即:三科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各科成绩相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体育考试成绩满分4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10分。今年中考文化课考试时间为2018年6月24日至26日。相关须知

2018年北京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规模为6.8万人

意见中提出,2018年本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规模为6.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规模4.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模0.6万人,职业高中招生规模0.4万人,技工学校招生规模0.4万人;贯通培养项目招生规模0.5万人,五年制高职招生规模0.1万人。

同时,意见中还表示,普通高中招生要统筹安排,适度规模。公办普通高中计划要依据《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京教策〔2005〕8号),每班不超过45人。同时,要适应本市高考综合改革要求,结合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调整,进一步完善课程计划,推进走班制教育,满足学生自主选课需求,保障学校教室、设施设备等条件保障。

名额分配比例达50%以上

还提到,要进一步完善优质高中“市级统筹”、“名额分配”等多种招生方式,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名额分配批次计划占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比例达到50%以上,一般公办初中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达到40%以上。各区要加强对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招生项目测试、特色高中改革试验项目的管理,不得随意增加项目招生规模和变更项目招生方式。

意见中指出,2018年高级中等学校继续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招生录取分为提前招生录取、名额分配招生录取、统一招生录取和补录四个阶段进行。其中,经市教委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贯通培养试点项目等按照批复文件的精神,可参加提前招生录取。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本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要求,可将本校招生总规模的30%列入提前招生。任何学校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行提前招生录取和扩大提前招生规模。凡被提前招生录取和名额分配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统一招生录取。

部分示范高中可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

第11篇

一、中学思想品德课质量不高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追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教材方面

客观地说,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虽然注意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重视教材与学生的亲和力,然而,教材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学生必然受到理论体系的束缚并且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枯燥乏味的概念。这些枯燥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是造成初中学生不喜欢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教材本身的可读性也限制了教师课堂教学发挥的余地。教材在注重学科体系和概念整体性的同时,也很注重自身的可读性。比如大量故事和案例与理论交相辉映、通俗易懂的内容、图文并茂,部分内容学生自己一看就懂,根本不需要在课堂上讲解,教师若在课堂上做过多延伸讲解,延伸内容往往又考不到,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还造成学生的负担。

2.教师方面

好的教材遇到教法不当的教师,会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课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表现积极,强调自主个性,不会满足于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熏陶的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加上教材的可读性和通俗易懂,如果教师还照本宣科,重复一遍教材内容,那么课堂教学当然就显得多余了。同时思品教师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少。目前思想品德教师总是年年变,经常换。在安排师资时,学校把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安排在较高年级或毕业班,而把那些即将退休的、经常生病的教师安排来教一二年级,甚至有的学校把后勤人员也安排来参与本学科教学,个别学校还出现了不把本学科的考核列入教师考核奖励的内容的情况。

二、中学思想品德课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如创设“问题情景”法、游戏与模拟法、讲故事法、鼓励学生法、表扬和批评法、开展课外活动法等。具体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群体特点并来实施,但总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生存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型的社会,学生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然后教师再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较好成绩时,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树立起自信,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现在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难学——太乏味,为什么会这样?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强调学生接受,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打不开,死记硬背,自我封闭,没有学习兴趣。因此,很多老师认为难教——太枯燥,学生也认为难学——太乏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使学生既得到全面发展,又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的目的。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为此,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辩论式,记者采访、小品表演等形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使思想政治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趣味盎然,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课传授的政治原理,并把这些原理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知、行、意的引导。又如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选择。多媒体集文本、语音、图形、图像、活动影像等信息源于一体,不但图文并茂,可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优化教学过程,它能把单一的知识表达结构转变为立体的知识展示结构,可有效扩大知识面,而且多媒体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和即时反馈,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乐在其中,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学习效果自然好过以往。

2、优化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理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以权威者的身份自居,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中学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其“育人”的特性更为突出,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价值在于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成长,而不是教师单纯的外在说教。初中思想品德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安全、乐学的学习氛围是上好思品课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把激励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热爱与尊重的行为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如在课堂提问时,对学生的回答,最常用的评语就是“很好”、“有创意”等,很少对学生全盘否定;这种做法包含着一种期待的色彩,能使学生不断自我肯定,不断进步,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3、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第12篇

各校学生评教采用较多的是问卷调查法。根据多年的观察和了解,笔者认为,要想使学生评教问卷调查活动收到预期效果,从学校角度说,应特别注意如下七个问题。

1.要精心设计问卷调查表,做到评价标准客观,评价指向明确。第一,评价标准要全面,既要有定性评价,也要有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指的是分项评价,可以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课前准备、学习指导、作业评改、师生关系等角度设计子项,每一个子项可以分成A(很好)、B(较好)、C(一般)、D(差)四档。定性评价指的是综合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对应,也分成四个等级: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第二,为使调查结果更具真实性,调查表不应简单地使用“选择法”或“符号法”,而应设计一项“备注”,让学生对评价为“很满意”和“不满意”的老师用文字说明理由。这样做既是对学生责任心的教育,也便于激励优秀教师,或查找存在的问题。第三,评价对象要全面,要对所有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进行评价,最好能够再设计一项“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以便于学校改进管理工作。另外,不要让填表人写上姓名,只写上班级即可。

2.参评学生的数目要合理。参与填写问卷表的人数最好是全体学生,这样收集上来的信息会更加全面客观。若采用抽查的方式则要注意学生的代表性,每班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学习成绩好中差都有,性别男女生都有,住宿生与走读生都有,座位前排、中排、后排都有;但思想品德要注意,所选学生的思想品德越好,调查所得结论的可信度就越高。

3.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进行填表的技术性指导。教育无小事,学校的每一项活动,对学生来说都含有教育的元素。尤其是像评教这样的活动,由于学生年龄小,其认识水平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在填写问卷表之前,组织者必须对学生进行填写态度和填写方法的教育。首先要说明活动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本着对老师和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独立填写,不能凭个人感情好恶随意填,不要因自己犯错误受到某位老师批评就“砸老师的黑砖”,给老师不好的评价。其次是要严明纪律,教育学生在给老师提缺点时,态度要诚恳谦虚,用语要文明得体,不得有不尊敬老师的现象。最后是指导填写方法,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要保持一致,若定量评价的各个子项都是A,则定性评价就应填“很满意”;定量评价的各个子项都是D,那么,定性评价就是“不满意”。

4.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正确对待学生评教。一是让老师理解,评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家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亮点”,找出存在的不足,促进业务水平的提升,而不是故意整老师的黑材料。二是老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公平的,否则岂不是自己教育的失败?即使有个别学生的意见可能片面甚至偏激,老师也应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正因为孩子们不成熟,才更需要我们老师的悉心教育!三是引导老师学会自我反省,学会常思“己过”,多看自己的缺点,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很多学生不认可我,是我工作不认真,教学方法不得当,学生学无所获,还是我过于严肃,不平易近人,不与学生交流沟通,还是我处理问题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体罚了学生?一个会自我反思的老师才是成熟的老师,一味埋怨外界对自己不公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四是要有严明的纪律,对使用不正当手段(如恐吓欺骗拉拢学生)取得高满意票的个别教师,要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并对相关的班级重新组织学生填写调查表。要教育教师把心思花在搞好教学上,用良好的工作赢得学生的满意、学校的放心、家长的认可。

5.数据统计要准确,分析要客观。调查表回收后要安排工作细心认真的人员及时准确地统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机阅”),先分学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然后将同一教师不同班级的数字相加,得出总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再对某一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但有时也不能简单地看待评教数字,比如,有的教师任教一个班数学兼三个班的历史课,数学是他的本专业学科,学生反映很好,而历史课因非本专业学科,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学生反映较差。对于此种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将两个数据相加:一是在反馈时两门课分别反馈,让老师对两门课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改进;二是在计算考核分数时,根据满意率按权重(专业课的比重要大)分别计算,然后加起来。为慎重起见,对于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或某些特殊问题(如师生恋、体罚、乱收费),还开一定范围的学生座谈会,进一步深入了解情况,防止问卷调查结论出现偏差。

6.反馈要及时,方式要恰当。没有反馈,活动就没有意义;反馈不及时,效果也会打折扣;学生评教调查不能变成走过场、搞形式,不能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反馈的方式有“集体谈话式”“个别谈话式”“小信封式”“张榜公布式”等。集体谈话就是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总结评教调查情况,公布调查结果。要充分阐述学生反映的正面意见,表扬老师好的做法。指出存在的问题时,重在明现象,挖原因,指方向,最好不要点到具体人。个别谈话一般是对学生反映比较多的教师,谈话目的是帮助教师认识自身问题,商讨改进办法,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谈话态度要和蔼,气氛要融洽,先谈优点后说不足。“小信封式”反馈就是将学生意见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后,写到纸上装入信封反馈给教师本人,旨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张榜公布式”一般不宜采用,这种方式容易损害老师形象、伤害老师自尊心,也容易激发许多矛盾。

7.结果运用要慎重,“挂钩”要适度。虽然学生评教调查总体上能够反映基本情况,但学校管理者也不能夸大它的价值,比如有的老师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都不错,但可能由于衣装打扮不是很适当等原因导致评教满意率低。因此,对评教结果的运用要慎之又慎,与教师的切身利益――评先评优、发放奖金、晋升职称等“挂钩”要把握好尺度。学校把评教结果纳入对教师个人整体工作考核的做法是对的,但有的学校将其比重设置高达30%,不能不说是有失偏颇!

(作者单位:安徽宿州市祁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