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教育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个性的人才。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如何构建适合高校创新人才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并依托这个载体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创业教育自起步以来迅速发展,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越来越正规,但是创业教育在中国仍然处于发展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创业教育方法落后
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用应试教育的思维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专业和个性,搞一刀切、一锅烩的方式进行教学,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又局限于校内,甚至仅仅局限于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创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创业学知识的灌输
(二)高校缺乏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保守、僵化已是我国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显现出来的严重弊端,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创业教育的开展。在培养方向上,培养“对口型”的专门人才,强调以找到工作为目的,弱化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观念上,教学方法死板,忽视实践环节,仍然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封闭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学生不能提前或推迟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少,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中国高校数量多,在校学生数量庞大,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稀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某些院校让就业中心教师充当创业教育教师,使得创业教育名不副实。
(四)创业教育的学科建设滞后
创业教育传入中国后虽然发展迅速,但很不平衡,主要在少数重点大学推行,而且以直接引入创业课程和借鉴国外创业实践经验为主,缺乏对创业教育这个教育课程本身的建设和研究。
二、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要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就业水平,发展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需要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并重,从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三方面入手。
(一)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方式
1、互动讨论式学习方式
创业教育采取开放式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充足的互动,所以应当采用互动讨论式学习方式。创业教育的互动讨论式学习包括参观企业,到企业实习,请企业家学者进行访谈,校园模拟创业等,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2、市场调研方式
创业能否成功取决于创业者的实践能力,空有理论知识没有付诸实践的能力的创业只能是空谈。创业实践的能力并不是凭空取得,而是需要实践锻炼,所以创业教育中实践教育特别重要。在创业实践教育中,市场调研的能力是最为实际也最有价值的能力。只有经过市场调研,才能实地了解经济动态,鉴别创业的可行性,避免盲目创业,针对市场调研的结果,提出修正创业方案。市场调研的质量关系着创业能否成功。
3、休学创业方式
在商业世界,创业机会稍纵即逝,所以把握住机会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实践创业,有良好的创业机会,可以考虑休学创业。
4、挫折教育方式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如果面对困难就此放手,甚至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是无法成功创业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必须具备面对现实,坚忍不拔的品质。学生由于经历有限,基本上都是学校生活,遭受的挫折打击少,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经受挫折打击,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素质,所以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锻炼。锻炼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可以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体会到竞争的残酷,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从失败经历中汲取有用信息,重拾信心,勇往直前,博取胜利。
5、实践模拟式学习方式
创业教育中实践特别重要,实践形式主要有模拟创业、社会考察等方式。模拟创业是创业教育的经典实践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设计创意、市场调查、寻找商机、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团队、进行创业、获取资金、进行企业管理整个创业过程都可以得到锻炼。在模拟创业过程中不仅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实践得到强化学习,动手能力,意志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等素质也能得到锻炼。
(二)培养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
构建创业教育体系,高素质师资队伍必不可少,创业教育教师是中国有特色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构建者,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培养出要素在的创业人才。
1、学校或社会创造条件让现有的教师体验创业
我国高校创业学教师一般没有经商创业经历,对创业学理论功底扎实,但是实践能力不足,对创业中的实际困难艰辛了解不多,这导致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忽视精神品质的锻炼,传授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等问题。教师要避免把创业教育变成纸上谈兵,就要提高自身水平,弥补创业体验不足的缺陷。创业教育对教师培训中可以组织教师体验创业。
2、直接聘请企业界人士加盟创业教育的教学
一、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一)完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美术教育论文体系。然而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模仿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缺乏民族特色,而民间美术作为传统美术形式之一,如果将其与高校美术教育体系相结合,将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
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如建筑、刺绣、剪纸、木雕、民族服饰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民间美术能够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与素材,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课堂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民间美术,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民间美术不仅丰富了教学素材,而且增强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根基,丰富了文化内涵,促进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技产品和外来文化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忽视了身边的民间美术。由于诸多原因,大量民间美术作品被遗失或损坏,难以找到它们的踪迹。在这种形势下,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迫在眉睫。高校作为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地方,对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美术教学体系应当引入民间美术,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民间美术,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激发其对民间美术的热爱。高校学生是发展我国美术事业的栋梁,是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重要力量。通过高校的引导,让学生加入到对民间美术的研究活动中,使其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三)创新高校美术教育模式
民间美术在造型和色彩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学习民间美术能够训练学生的创作技法,培养其审美能力。学习民间美术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学习具有借鉴作用。当代社会各种文化和思想碰撞,民间美术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应当引起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民间美术以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其与高校美术教育相结合,并研究出适合我国学生的美术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措施
(一)转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近年来,受全球化的影响,各国文化与艺术涌入我国,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一些教师认为民间美术相对落后,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轻视剪纸、刺绣等民间美术,更没有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思想,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意识到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积极意义,进而肩负起向学生传授民间美术的责任。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展现民间美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兴趣,使其加入到传播和弘扬民间美术的队伍中。
(二)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的高校美术教师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打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在课堂中加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其魅力。高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加入到研究民间美术的队伍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民间美术工作室,了解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以加深认识传播民间美术的重要性。
(三)转变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更多的是沿袭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学生过于被动,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其参与性和互动性,主动学习民间美术。作为专业美术人才,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传播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民间美术的传承难以为继的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应当引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责任。因此,高校应当转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传承民间美术,发扬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学生的美术教育体系,以更好地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洪文.论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J].大家,2011(8).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34?03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埃利雅德在《21世纪教育面临的挑战》中指出:“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1]这就为教育指明了旨向,其目标就是培养人的创造力。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明确指出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强调高等教育应培养学生批判、独立的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鼓励创新和多元”。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全球化视野与多元价值观,在创新中形成应对全球化问题挑战的能力。由此可知无论是国内的人才发展规划,还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都突出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全球化时代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内在需求。根据这种需求,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状况提出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培养创业人才的创业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学习方式的革新、教学方式的改革、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跟踪档案的建立等诸多环节。从目标的向度看,就是强化创业教育、塑造创业环境、建立创业通道,提供创业服务。
一、强化创业教育
我国教育的最初含义是在教中化育,通过上行下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善性。因此,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者的学识与品德,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英文中的“educ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educate”,本义是“引出”或“导出”,后来引申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某种本来潜在于人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基于这种文化背景,西方更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现代教育的发展轨迹更接近西方教育的内涵,在教育的诸多功能中首要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高校现行的是专业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选择所学专业。为了适应专业内部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又设置了专业方向。应该说这种教育体制正是基于教育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作用,包括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但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忽略了个性化。创业教育并非只是嫁接性地开设一些针对创业的课程,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也不现实。在专业课程之外开设大量这样的课程,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修完,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国内目前还没有专业性的创业教材,也没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大量专业教师。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化。
首先,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历程的概论性课程应列入专业必修课。目前高校的专业学习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性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这在一定程度上顾及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但是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学习状态都偏离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尤其在就业压力下出现了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在国外如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人文学科并不亚于理工。在学习计划中,要保证学生人文素养发展需要的课程的比例,保证介绍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历程类课程的比例。缺乏了人文关怀,学生的专业技能再强也是狭隘的,无法从人类发展历程的视野中定位自己的专业价值。培养的只是为工作而工作的工具化了的具有稍高素质的劳动力,而非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才。
其次,专业学习变教师讲授或引导为主的模式为问题解决性的任务型学习模式。公共课应针对学生的社会化特征,培养学生的人类关怀意识、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化问题、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根据专业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学习任务或疑难问题,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以社会调查、交流合作等方式予以解决,鼓励学生给出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方案。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自然地激发出自身潜在的创造性特质,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个体价值,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要改变只开设《创业经济学》等一些以名字吸引人眼球的课程和讲座的做法。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设专业性的创业课程。同时向社会开放,打破唯文凭至上的教育机制,选聘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及社会人士担任课程教学任务。[2](178)
二、营造创业环境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学不再是往昔的象牙塔。高校扩招后,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们行色匆匆地忙于选课、上课、打工兼职。静谧、博雅的校园也日趋变得世俗浮躁。在这种时代氛围下,高校要着力塑造具有浓厚学习、学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同时在校园大环境下营造培养学生创业才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的营造分为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层面。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11903
1 高校创业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高校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认为创业教育是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新加坡则认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绝不能单靠跨国企业,必须要实施创业教育以推动本地企业发展。鼓励创业,以创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已成为世界的共识。
1.1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将成为创业的主体。然而创业者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却使创业之路曲折艰辛。对于创业者而言,传统雇佣教育所不能实现的能力培养需要专业的创业教育来弥补,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创业教育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第7条也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关心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1.2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高校的扩招,政府部门人员大量下岗分流,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改制,使得就业人口逐年大量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并没有随之增加,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68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巨大。为了有效地疏导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有必要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自我就业能力,并由此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1.3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需要
创业活动涉及面广,需要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多面手”,掌握与创业有关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创造学、人才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大学生仅凭本专业知识以及满腔热血去创业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基础。
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完善将使学生全面掌握创业所需的各项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创业活动中的运行机制、应用方法、调控手段,能够将创业理论运用于创业实践。此外,有助于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创业活动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创业机会和解决创业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正确的创业理念指导下,学生们既注重对创业理论的学习与掌握,更注重创业经验的积累与更新,推动创业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丰富。
1.4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要求
高校是科研成果的重要来源。然而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则需要一个大的飞跃。发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激发创业热情,加强大学生创业活动,就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避免了以前高校闭门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局面,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比如英特尔、雅虎、微软等许多美国著名高科技企业就是由大学生创业者们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创造出来的。我国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都催生出一大批高校学生创办的企业,表明了高校大学生群体蕴藏着无穷的创业潜力。而创业教育能够使这种创业潜力得以充分开发,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2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当前,“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近两年都将创业教育列为教育部年度工作重点,并由各相关司、局分头负责创业政策、创业基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工作。2012年,教育部就“十二五”期间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计划实施工作。发展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地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比如团中央引入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和推广的KAB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于2010年形成由团中央学校部牵头的全国、省、校三级组织化运作机制,迅速扩大KAB项目在高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如今,KAB项目覆盖高校已达1000多所,有850多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师资队伍增长到4000余人,150所高校成立了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接受KAB课程教育的学生超过30万人。据统计,2011年全国举办各类创业活动1.4万余场,参加学生达到365万人次,共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2001个,总面积达到了1083万平方米,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达到了17万人。
这些研究与实践极大丰富了我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但从总体来说,仍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46-03
一、引言
在2003年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同志提出并强调的问题。对于我们国家而言,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活力,就要求我们对于创新教育给予更多关注。高校作为一个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社会性机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是其职责所在,不容逃避。
然而,目前对我国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较少,更是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从2007年开始,各地方高校开始陆续实施创新性研究实验计划,并对此给予了相关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现阶段国内本科生的创新活动通常都是以课外团队形式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学生凭借自身的主动性自发组织成立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以参加某种大学生科技竞赛为目标而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为目的而组建的课题小组;组建校企合作团队,建立本科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或者创业孵化基地,在此围绕特定课题项目进行创新性实践活动。
国外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比较多。目前来看,国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之所以较强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教育的科技意识取向,即国外始终坚持创新、创造。
相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和团队研究来讲,我国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课堂团队组建未普遍实行;教育辅导资源明显不足;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教师的引导、帮助;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少;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物质支持,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为继。
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缩小与国外在培养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差距,进而客观研究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是对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的新尝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这样的革新更加有助于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体制深化,从而为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研究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走向。“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这是王英杰老师对创新教育的观点,而在林淑华看来,“创新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最高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也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反思。”创新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教育。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为了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至关重要,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再加上大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甚至是缺乏的问题,这也导致高校大规模扩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质量提出严峻的考验,因此,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为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正确、科学地认识高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个中不足,可以使地方高校全面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为我国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提供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能够使地方高校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地方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更有利于为我国提供大量的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从理论上,本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丰富了理论体系。但该问题直接来源于实践,其实践意义远远大于理论意义,对实践起着更大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思路是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组建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本着创新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前沿性、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原则建组,通过组建科技竞赛团队、创新项目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来研究。将国内外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现状进行对比,对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现状做出客观、科学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改进方向。
(一)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组队原则
组队主要从以下原则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和实践,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1.创新性与实践性。这是在组队时要把握的首要原则。基于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活动也主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以达到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实践时要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吸取宝贵的经验,少走弯路。也不能想当然,只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正理论。
2.基础性与前沿性。对于本科生组建的创新、创业团队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是在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中所必须的。一切从事实出发,基于团队的研究基础,不断地进行基础性研究和学习,使团队不断自我更新,也对研究目标做出适时的调整,开拓出更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
3.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要按期完成既定的研究目标,团队的稳定存在是很必要的。一个团队要稳定发展,首先要保证有稳定且充足的人力资源,其次要保证该团队有研究的课题活动。由于受到各种现实状况的制约,我们要提出更多的应对措施。一个团队要有一个有远见有思想的领导者,把握团队的前进方向;同时,吸纳更多新鲜的血液也能为团队带来更多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得团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模式
1.组建科技竞赛团队。以各类赛事为依托,通过参加某种科技竞赛为目标而组建的合作团队,是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组建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全国“挑战杯”等综合类赛事为龙头,以各学院的特色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为基础,以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竞赛为载体,组建各类本科大学生竞赛团队。
2.组建创新项目团队。通过启动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等自主项目,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对申报并审核通过且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项目及该项目的研发实施团队,给与适当的补助,用以支持团队开展创新活动。
3.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据统计,参赛作品一般有三类形式:一种是占十分之一的大学生自己发明的项目;一种是占五分之一的导师带学生做的项目;剩下的半数以上的是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或创意,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商业性质的包装和设计而产生的。创业类参赛作品的质量不高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扶植政策,例如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学校可以批准延期毕业,并在上课、选课等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此外,每年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设计等大赛,对获奖创业创意方案给予一定量的资金支持,并对于其中具有较好商业转化前景的方案,通过沟通协调,促其孵化。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自身和学生社团组织各类型的创业讲座,用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思想。
(三)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通过如下方法和实施步骤,研究和探讨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的理论和实践方案,从某一具体角度研究和实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文献查阅调研方法。通过文献查阅调研方法能够了解有关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的背景和现状,以此来确定课题研究理论基础;对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一定的认识,有助于后续的观察和访问;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于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理论、概念和实施模式的全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问卷调查分析方法。对于此项调查,我们综合运用了历史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协同谈话、个案研究、问卷、测验等科学研究方式,对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行系统的了解,然后对得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般规律性的知识基础。
3.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法,将国外高校以及国内重点大学的组队形式、激励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与地方高校相关方面的工作进行比较,认识到问题和差距的存在,借鉴有益经验,为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四)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发展模式研究
1.借鉴研究成功的有益经验。通过文献查阅调研方法能够了解有关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以此来帮助确定课题研究理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把国外高校、国内重点大学组建团队形式和地方高校组建团队形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存在的差距,从而为各类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般规律性的知识基础。
2.为团队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培养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必备物质条件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所以高校要积极支持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改善硬件设施环境,构筑出适合于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的硬件环境。
3.建立起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立项要建立相对完整的程序,如:从项目申报到相关单位的评估,审核通过后立项研究,经过分阶段资助、中期检查、资助配套等研究过程,最后评审和公开答辩,进行评奖以及表彰奖励等,使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逐步进行规范化,以达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语
本次研究首次以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首次有针对性地在高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提出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教育模式,以此为切入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以完善其体制机制。但是从理论到实施还需要有很多路要走,我们要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使得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有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桂芳,胡家贵.浅谈的创新人才培养观[N].管理视野,2008,(01).
[2]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福安,林淑华.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吉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xjzd051)。
一、立足国情,明确高校在继续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定位
(一)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过渡
学历教育是一种颁发文凭的教育,用来证明一个人所接受过的阶段性教育。它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指学生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经过系统学习后并最终获得相应的学位或学历证书。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大都以学历教育为主要职能,其在很长时期内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这种将学历化等同于知识化的观点,与外部环境和人们客观需求的变化愈加脱节,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高校继续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成人对知识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展和提高。因此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高校继续教育工作首先应当明确定位,将大学后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性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本位,以接受过常规高等教育或具备某种专业技术职称的成人为目标群体,以知识技能不断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为主要教育目的。高校继续教育应从过去阶段性的学历教育逐步向终身性的非学历教育过渡,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机构主要职能转型势在必行。
(二)莫定普通高校教学主体地位
经过近40年发展,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已经形成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学校教育、远程教育和社会推广教育是当前继续教育的三大主流模式。其中以普通高校为代表的学校教育,由于具备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优秀的教师团队和雄厚的教育资源,理应成为继续教育的主体。然而受惯常思维的影响,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仍在普通高校的办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将更多的资源投人其中;继续教育在高校内部的地位十分尴尬,常常被视作“创收部门”。由于缺乏足够的机制和政策支撑,没有充分融人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之中,当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与社会办学机构的竞争中已然处于下风,在发展中困难重重。继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其在高校整体办学体系中的地位应得以确立。随着普通高校数量的持续增加,依托学科水平、专业设置、教师团队、教学设备和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综合性的优势,其在继续教育中应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牢牢占据核心地位,更好地履行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远程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依托于网络平台的远程教育将是未来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成人学生的工学时间,一直以来都是函授、夜大等传统高校继续教育形式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难题。而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一方面能够将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开放和共享实现最大化利用,促进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这种跨越时空的碎片化学习使得泛在学习成为可能,能够吸引更多的有知识需求的成人加人继续教育的行列中来。教育部从 1999年开始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积极帮助和扶持高校建设各类基于继续教育的数字资源数据库和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同时,在68所高校中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通过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和学习中心,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高等继续教育网络教学体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将继续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继续加强和完善继续教育在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让网络远程教育惠及更多的成人受众,促进教育公平。
二、抓住机遇,稳步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的战略转型
(一)转变观念,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体制是维系一个系统运行的组织制度,包括组织、管理和调节该系统运行的制度、方式和方法,是系统运行的外在组织形式。机制是处理一个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和方式,通过一系列结构化的规则,对该系统运行加以约束和限制。体制与机制关系密切,体制是机制存在的基础,机制在体制内生存和运营,是该体制功能和作用的具体体现。对继续教育而言,其体制是保障该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各种制度、方式和方法,包括领导制度、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度;而机制是其工作开展的运营方式,包括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在管理和办学体制上问题颇多,管理体制相对封闭,管办一体、管办分离和混合管理三种管理模式同时存在,封闭性和管理不规范,难以满足继续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另外,受客观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形式也十分多样和复杂,函授、夜大、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和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类型同时存在,资源重复建设,办学秩序混乱的问题突出,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还有缺乏长效的管理和运营机制,高等继续教育在发展、评价、监督和管理工作等方面仍需完善。因此理顺制度并创新机制势在必行。只有通过管理机构设置、责任和权限的重新制定,激励、保障和制约等功能机制的创新,才能使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走上正轨,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顺应环境,促进高校职能转型
在我国现阶段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高校依托其雄厚的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既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同时又有助于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受传统理念束缚,相当一部分高校对高等教育本质认知仍存在偏差,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常规教育,在高校各项职能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继续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校方缺乏重视、资源投人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生源不断萎缩等现象十分常见。因此高校职能的转型势在必行,应将学历教育的常规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行发展,由校内教学向远程教育、脱岗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多元化发展,进而持续提升高校在社会服务上的能力。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责任,当前清华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都将塑造继续教育品牌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理念,一方面紧密联系社会,通过继续教育这一平台服务社会,另一方面在开展继续教育过程中也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学校发展注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理顺运作,推进管理模式创新
可参考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高校继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走市场化和公司化运营道路,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是在董事会领导体制下管理,在继续教育委员会监督机制下运行,由各职能部门具体开展工作。其中董事会负责研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教育委员会负责继续教育学科设置、教学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市场的拓展、教学安排等专项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层次分明、权责清晰,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在继续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统筹兼顾,探寻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高校继续教育资源
高等继续教育作为传授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重要教育平台,已经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继续教育机构在办学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抓受众群体实际需求的脉搏,摆脱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对象、形式和内容的束缚,针对学历提升、技能提高、思维拓展等不同特色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满足不同类型成人学员的学习要求,具备面向社会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职能。当前,高校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服务的高端市场,高等院校需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加大资金投人力度,购置和建设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平台,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更多生源,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在法律层面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发展近40年来,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性体系规范,虽然随着国家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持续加深,不断在政策层面出台了若干个指导意见,但独立的国家性和专门性的《继续教育法》仍迟迟未见出台,导致继续教育事业在实践的发展中缺乏清晰明确的法律规范,高等继续教育开展无序和随意性现象突出。因此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款来保护和发展成人继续教育,通过完善的法案和法规等法律文书,逐步树立和转变国人的教育观念,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更多人的自觉意识。同时,以法律的形式对高等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学历制度和技能认证等方面予以保障,使继续教育能够享有与正规教育同等的待遇和地位,将其纳人到法治化发展的轨道,促进高等继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差异化、特色化办学提升继续教育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在发展中“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无论在办学思路、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还是在管理运作等方面,具有自身鲜明特色和品牌实力的教学机构少之又少。这严重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社会性,致使我国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学员数量也足够庞大,但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完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在今后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特色化和差异化的战略选择,才是其关键的生存之道。这种差异化和特色化,需要基于不同办学机构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校长远发展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学科设置和教学形式,找准切人点,树立自身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找准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校的特色资源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重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必须在现有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同时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逐步从学历补偿向学历提升过渡。只有突破原有体制、职能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法律和政策方面为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保驾护航;走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办学道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作出其应有贡献。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30-01
2004年,有关部门了关于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意见,这就表明了党和政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高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发展的个性规律,构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成
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坚持一个指导思想、两条教育路线、三大教育理念,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三个方面。
(一)一个指导思想
高校学生目前还处在接受教育的阶段,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为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正确的引导,高校应该认真贯彻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上日程,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两条教育路线
首先,是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当代的高校学生的自主意识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立性,不希望受到约束,对于教师的传道授业的教学方式很不满足。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其次,是教师的辅助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地位,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三大教育理念
1.隐性教育。主要是以校园独特、新颖的文化为背景,弘扬优良的理念,传承本校的文化精神,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生本教育。应该高度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
3.自我教育。从学生本身出发,用先进的事例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影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我反省、自我觉悟,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以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三个方面可以用右图标表示出来。
二、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
(一)以隐形教育为辅,营造浓厚的教育气氛感化学生
隐形教育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其中硬件部分是隐形教育的外在支撑,硬件主要是校园环境。高校应重视对校园环境的美化,构建文明、向上的人文化境,使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以生本教育为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格局
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发展,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提倡生本教育理念。
三、构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隐形化
一所学校的隐形教学情境有很多,其中包括浓厚的文化底蕴、思想观念、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美的校园环境等,这些潜在的教学资源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隐性化,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作用。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体化
所谓的一体化就是学校各个行政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学生机构辅助,再加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系统工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确定一个指导思想、两条基本路线、三大教育理念,还要建立各项保障制度和奖励评价制度。
四、结语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其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主要从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以及职业规划决策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因此,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应该与就业服务混为一谈,应该照顾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而不是仅局限于即将毕业的学生。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现状
从我国高校目前的情况上来看,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的主要形式就是大学生就业中心的指导,而其中包含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招聘信息,以及对就业政策、求职方向的指导。但是,这些指导从作用和目的上来看,只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设立的,对于毕业前的学生并没有任何帮助。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大学生所要面对的市场竞争了。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进行改革,要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全新的高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满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要求。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行政管理工作,而是要为大学生解决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困惑。而职业的选择,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入学后,就对其灌输职业认知理念,为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专业有所认识,也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良好的规划,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目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时都迷茫、对自己能否从事所学的专业而感到困惑。这就是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导致的。因此,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应该是覆盖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全部,而不是只针对毕业生而设定的。其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以及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做出调整与改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教育流程
1.大学一年级
在大学一年级的指导教育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初步完成职业生涯教育规划。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以应对高考为目的,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许多学生都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对该专业的所学内容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了解。所以,对于大一新生的教育要以启发为主,使新生们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目的,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使其拥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以专业课程介绍、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以及自我评价的方法为主。
2.大学二年级
大学二年级的指导主要应该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为主。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大?W生活已经不再陌生,通过大学一年级的指导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部分专业相关的知识。因此,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所学专业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并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初步的了解,逐渐完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涉及内容有:课堂教学活动、专业技能的培训、实习前的准备、实习后的评估。
3.大学三年级
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与积累,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已经逐渐的步入了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往往会为在继续深造与就业工作之间来回徘徊。因此,这个阶段指导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一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个阶段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大学生的自我能力探索、大学生的环境探索、明确职业生化规划的目标并实行、大学生创业指导讲座等。
4.大学四年级学生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历经了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涯,即将步入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具体课程内容安排有:大学生就业讲座、招聘相关事宜的培训、工作岗位的选择、调节就业压力的心理课程。
关键词:创业;保障;体系;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健全创业教育组织保障体系
大学生创业成为校园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富有活力,敢想敢做,是创业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大学生社会阅历浅,缺乏经验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创业的不利条件。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引导职能,为学生创业提供保障。学校建立以分管领导、分管职能部门领导、学院分管领导等构成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通过完善的组织机制、服务体系统一处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完善现有的创业相关制度。将大学生创业纳入学校部门考核体系之中,对积极贯彻大学生创业政策,完成大学生创业评价指标出色的部门及个人给与奖励。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统一协调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工作关系,整合各类创业培训资源,完善创业培训环境,通过各种保障措施来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理论体系
建立创业相关学科课程理论教育体系,通过设立创业专业课、创业选修课、创业系列讲座等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既有各类与创业相关励志教育、政策宣讲、创新机遇的识别把握,同时还有系统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内容涵盖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设置的必修课与选修课课程包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公司法、合同法、经济学、管理学、企业家精神、项目管理、创业管理学、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国际金融与贸易等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多种课程,满足学生创业相关各类理论知识的需求。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创业热,促进了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目前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但还未成为常设的正式课程,多是短期培训或临时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任课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严格来说仍未达到要求。同时课程与真正的创业实践的结合紧密度不够,导致大多数课程只是“纸上谈兵”,学生上课感觉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无法实践,不能转化成实际价值。久而久之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难以保证。因此,应结合现实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完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凸现创业教育特色。针对低年级学生应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创业意识培养;针对高年级学生则侧重于职业定向和创业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创业构想、开展创业调查及拟定创业计划,参与创业实践,使学生循序渐进了解创业,参与创业。同时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指导老师队伍建设,支持鼓励创业指导教师、专任教师参加各类创业培训学习,使创业指导教师更具专业化、专家化。
三、建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建立创业实践教育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活动或模拟创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验证创业理论,体验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活动既要包括趣味性较强的传统学生活动,如创业社团活动、各类创业知识竞赛、创业精英赛等;也包括严肃性较强的创业体验活动,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女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沙盘模拟、企业营销策划和创业市场调研等,这类活动更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坚持创业竞赛门类的趣味性、多样化保证学生的参与性。并可结合实际情况实行奖励与学分挂钩的制度,对在创业实践中获得佳绩的同学在推免研究生、评选奖学金时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
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孵化基地在提供创业政策解读、技能培训、项目研究等服务的同时,将通过与中小企业、各行业协会加强联系,不断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以创业基地为平台,鼓励引导大学生创业团队申报各类创业研究课题,推进大学社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团队自主创业,提升成功创业比例和质量,为在校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四、优化创业教育环境体系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学生创业,增强创业自信心,加强以创业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创业的经验、成功创业的典型,建设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校园创业文化氛围。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等举办创业大讲堂讲座。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建立长效宣传机制,在学校报纸上、网站等媒体常年开设创业专栏,对校园创业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进行重点宣传,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表彰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通过创业环境体系的建设吸引学生了解创业,对创业产生兴趣,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直至实施创业。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钌枇“大学生创业基金”,健全创业扶持资金,强化创业资金功能。创业扶持资金不仅为孵化基地、创业教育、培训、宣传等工作提供资金支持,而且支持学生在自然学科、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进行研究、发明、社会调查,帮助学生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同时“大学生创业基金”还可以为学生自主创业、兴办企业申请小额贷款提供担保。
五、结语
大学生创业是目前国家政策的导向,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实现多种就业渠道,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新入社会,学校作为连接其和社会的纽带,做好教育引导十分必要。逐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创业的“助力器”,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也能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完善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不仅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努力和整合,也需要上级教育部门、政府以及社会的支持和保障。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还需要今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房欲飞.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的意义[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2]申倩倩.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5).
[3]苏益南.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结构维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6).
关键词:学分制;创新能力学分;创业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03-02
高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创新能力是知识再造的过程,在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学分必将引起教育界的极大关注。
一、创新能力学分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动力
创新能力对大学生来讲意味着生存的能力。高校通过创新能力学分的设置与评估,可以使大学生正视自身的不足以及发展方向,激发其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主动去探索未知世界。
创新能力学分的设置能够激励学生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效过程,也是一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的活动。目前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为:“第一具有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行动力;第二,思维敏捷,缺少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三,有灵感,缺少创新技能;第四,有创新兴趣,缺乏创新热情和创新毅力。”[1]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由于对新事物的好奇以及探索的欲望,创新意识与创新兴趣并不缺乏,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敏捷的思维。那么,如何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实践,并形成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学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创新能力学分的设置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学生在校期间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创新能力学分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学分体现的不只是个人的能力,而是团队的总体价值。诸如科研项目、模拟营销、试验研究等创业教育,是建立在小组合作基础之上,学生按照各自所长合理地分配任务,最终完成属于一个团队的工作量。创业能力学分的评估综合考量学生本人的创新能力及团队的整体创新成果,继而确定该生是否完成所修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创新能力学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
学生是高校得以存在的根本。对于学生来讲,小学是知识的接收期,中学是知识的领悟期,而大学则是知识的创造期。从高校自身来讲,有责任通过师资的配备、课程的设置、资源的引进等软硬件设备设施,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的最佳环境,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学校通过创新能力学分的测评,可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之所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辅,真正实现高校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学分的设置优化了高校课程体系。在实行学分制改革的高校中,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课程结构中的一部分。学分制加大了学生选择的空间,改变了传统的重教学、轻科研的教育模式。“从表面看,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学年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计量单位,后者是以课程学分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计量单位。从实质上讲,学分制是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项根本性变革,学分制的实施对现行学生教育管理将产生强烈冲击”[2]。学年制背景下的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单调枯
燥,应试教育思想显著,以教学为主,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的重点,很多学生养成考前突击的应试思想,对于平时的学习更加松懈,不仅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即便是书本的理论知识也未能完全吸收。高校将课程学分作为考核重点后,加大了创业教育的课程比例,以科研为主,将创新视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合理地优化知识结构,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学分的设置实现了高校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包括实验、科研项目、团队创业、发明创造等,有些学生具备较强的创造力,但很多时候被理论知识的学习所压制,难以做到人尽其才。高校提高创新学分的比例,通过学生的创业课程选择、创业过程设计、创业结果输出等多种考核方式,能够更为透彻地分析学生的创造潜力方向,也能够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创新兴趣与创新思维,以兴趣带动学习,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增加选择创业教育课程的学生比例,将知识与资源分配到最合理的用处,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创新教育带来的优势,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力,增加社团性质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团队活动中的重要角色,还可以加大与社会各行各业的合作,提前让学生了解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提前适应社会环境,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在创新学分加大之时,高校必须正确处理好学与用、理论与实践、个体与团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关系。
三、创新能力学分是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脊梁
创业教育有广义与侠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指教会学生经商、创办企业的教育;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变化、创新岗位或创造性就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教育,是高层次的就业教育。概括地讲,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是传授创业知识、规律、关键性问题,可能遇到风险、挫折,帮助理性发展、把技术能力变成社会价值的教育”[3]。也就是说,创业教育是一种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意识属于主观认识范畴,创业教育是要通过外在的知识传授、内容讲解、能力培训、技能操作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观意念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创新。
创新能力学分的设置可以引导创业教育体系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配备充足的资源,制定完善的制度,并得到学生、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可为目标。在我国,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发达国家,许多陈旧的教育理念阻碍着创业教育的发展,从目前创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多数学校已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范畴,而仍然有些高校只是为了顺应潮流而开设创业教育课堂,甚至有些高校仍未进行创业教育。在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中,普遍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这充分说明了学分对创业教育的影响,创新能力学分在创业教育体系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创业教育的合理化发展,必须以创新学分为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到创新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创业教育。很多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只是为了毕业后的自主创业,这种狭隘的观念致使大多数学生自动放弃创业教育的学习。然而事实上,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思维的课程,而非纯粹意义上的创业,是一种生存技能的学习与缔造过程。
创新能力学分的设置促成创业教育宏观与微观并重发展战略的制定。既然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则须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创新能力学分是创业教育战略规划的微观层面,微观战略是宏观战略的基础,也是宏观战略的实施,能够准确地映射宏观战略的实施效果。宏观层面是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创业教育的政策、体制、制度的建立,从战略高度指导创业教育的发展,宏观战略是微观战略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从这一层面看,创业教育的宏观与微观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国目前创业教育宏观战略规划制定不够完善,微观执行效果更加难以保证,上下脱节现象比较严重,通过创业教育各项学分的制定,能够从点到面带动创业教育实现良好的发展。
四、创新能力学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知识的获取、开发、创造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创新则是知识管理的动力机制。很多具有高学历、名校毕业证的学生被招聘公司拒绝,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其缺乏动手创造的能力以及用脑创新的思维。大学四年是进入社会最好的演练阶段,将创新能力学分纳入到学分制的改革中,有助于提高学校及学生本人的创新创业意识,为日后的择业创业夯实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率先掌握知识者,就掌握了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必将能够脱颖而出。对于学生而言,知识决定命运。在现代社会,高文凭已不能代表学生个人的创业就业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知识的捕获、运用、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毕业后的挑战。对于高校而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如今高校正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生存危机,很多学生在择业时由于学校出身而被拒绝,这就说明高校在社会竞争中的地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采取积极的教改措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高高校在社会中的可信度。
创新人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才是本世纪竞争的主要对象,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兴趣、创新知识、创新技能,上述统称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无高度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校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摇篮,正是在高校期间,学生摆脱了教科书中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观念,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及优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本科阶段的教辅工作,同时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承担者,应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增设创新能力学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主研发及创造能力,为国家发展及社会进步塑造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周红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瓶颈与突破[J].现代教育,
2006,(20).
[2]宋美春.浅谈在学分制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
创新能力[J].课外阅读,2011,(9).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
[DOI]10.13939/ki.zgsc.2015.44.159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转型阶段,呈现出分散、多元、自主、探索的特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突出反映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迫在眉睫。在未来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高校创业教育须实现以下六个转变。
1 从精英向普及转变,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基本理念
面对我国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1]这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需要,更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同时,创业教育不简单是一种附加或补充,而是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门选修课或一项课外活动,而是在新的知识观指导下对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创业教育不等同于职业培训,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创业教育并非让受教育者都去创业,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因此,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普及型教育,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都必须树立这一基本观念,主动融入其中。
2 从分散向整体转变,建成有力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有效推进创业教育的根本保障。自身特有的开放式、实践性和社会性特征决定了创业教育实施离不开一个具有校内外协调功能的、专门的就业创业教育组织服务与协调机构。[2]这方面,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在美国,创业中心是实施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正规组织,可分为四种类型:教学型创业中心――关注课程建设和学生培养;科研型创业中心――关注创业研究的发展;外联型创业中心――为学生创业者提供资源,加强与工商界联系;整合型中心――关注教学、研究和服务。[3]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部分院校虽然成立了校级的类似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常常出现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活动重复等问题,难以确保教育活动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可持续化,同时专门从事创业工作的人员,也缺乏专业背景,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未来,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高校在校级机构下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主管部门有望成为趋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常都有厚实的学术研究机构作为支撑。例如,美国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等都设有创业研究中心;日本一桥大学设有创新研究中心;韩国仁荷大学设有创业研究中心。[3]当前,国内创业教育起步不久,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其主要任务在于教学,今后,在不断提高师资水平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中国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创业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为优化创业教育提供指导。
3 从粗放向精细转变,形成科学的创业教育运行模式
在普及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建立系统化、全程化、特色化、分层化的教育模式,实现创业教育的精细化转型。
(1)立足自身实际,突出学校特色。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学科特色、专业背景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该也必然存在差异,教育主管部门在加强普及的大前提下,应允许和鼓励高校立足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建立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模式。
(2)覆盖不同年级,加强分类指导。高校应系统地拟定对学生在大学期间实施创业教育的计划,对低年级学生注重普及、体验,加强创业通识教育,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第二课堂活动等,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对有志于创业的高年级学生加强竞赛、实训,实施创业精英教育,培养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3)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全程跟踪。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组织机构、师资队伍,到课程建设、活动开展,再到反馈评价、保障支持,都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科学实施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程化的培养。
4 从内生向外向转变,打造强大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要进一步改变传统封闭办学的模式,面向社会,打造一支由“学者型企业家”或“企业家型学者”共同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当前,可行的路径有:
(1)着力培养校内优秀教师。校内专职教师在创业教育中发挥着主导和基础性作用,当前,要在进一步充实数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质量的提升,一方面,选派优秀教师参加进修学习,通过系统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了解新的趋势,掌握新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开展创业活动,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丰富个人的实践体验、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生动素材和正确指导。
(2)积极引进校外成功人士。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是创业教育中“活”的教材,他们在学生中往往有着无可比拟的吸引力、权威性,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将其作为兼职教师、创业导师引入,可以较好地弥补在创业实践教育中的不足。
(3)实现高校优质师资共享。面对创业教育优质师资短缺的困境和创业教育发展失衡的格局,高校之间也可通过适宜的方式加强师资交流,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5 从零散向系统转变,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结构是人才培养的支柱。《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般而言,完善的创业教育含有五个基本目标要素,即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新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从内容上看,可以将其划分为通识教育类、专业技能类、体验实践类课程。
在课程设计上,要注重创业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使之有效衔接,形成大学阶段全程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纸上谈兵,逐步形成更加注重互动交流和体验参加的教学模式。
6 从非主流向主流转变,培育浓厚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创业教育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走入师生心灵。
6.1 纳入核心指标,确立主流地位
要使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全面渗透到学校的办学过程中,与整个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目标考核的联结与互动,从而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的认识,为创业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6.2 利用宣传媒介,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园网等传统媒体,积极探索使用QQ群、微信等新媒体,深入宣传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倡创业精神,讲解创业政策,介绍创业典型和成功经验,搭建创业交流平台等,使创业成为师生关心的热点。
6.3 立足创业平台,激活创业群体大学生创业基地、各类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等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在创业文化塑造中发挥着先锋引领和连接纽带的作用。高校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科学指导,提高活动质量,使其成为吸纳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试验场”和创业团队开展创业活动的“桥头堡”。
6.4 依托项目载体,活跃创业文化实践证明,创业项目对于创业文化的牵引作用明显。以“挑战杯”创业竞赛为例,近年来,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高校给予了高度重视,以此项赛事为龙头,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创业工作运行机制,使得创业教育迅速升温。因此,高校要加强竞赛、项目、活动的科学设计,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有益的体验,繁荣校园创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闫广芬.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J].天津:南开学报,2013(3):151.
社团课程中,艺术类、技术类课程是优势学科,所以在设置课程时应优先考虑这些。表1是一些可开发的共青团校本课程建议。
3.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利用团组织品牌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主张在“做中学”,其课程特点恰与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不谋而合,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应考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共青团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应该要求学生四年至少完成一定数量的研究课题,共计2学分。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四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才能获得2学分。可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见表2。
4.与大学生创业课程结合,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素养。复旦大学团委于2012年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课程,该课程共两学分,不仅构建了综合性开展创业知识教育的基础平台,也给对创业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为有准备参加创业竞赛的学生提供相关服务。课程的开设得到了相关院系、教务处和校产办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整合部门资源,深入开展创业教育,让学生有准备地进行创业的良好开端。同时编写创新创业教材《向左走,向右走――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教材结合“复旦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和创业竞赛中遇到的实际案例,由三个部分组成,共有十章,为学生的创业解疑答惑。
二、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的保障措施
将共青团活动与思政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现共青团工作的课程化不仅可以保证共青团活动的时间、场地,还可以促进团干部的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推动共青团的职能建设并带动组织建设。但要保证校团委开发的课程真正融入相应课程中,不仅要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采取有效的活动方式,还应建立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的相应机制,确保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的顺利实施。
1.建立相关课程领导机制。推动成立由分管校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专项负责思政实践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团委应成为重要成员单位,部分承担办公室的职责,发挥综合协调职能。
2.建立相关课程师资队伍遴选机制。学校应当吸引青年教师到团委兼职,既担任团委常委或委员,又承担课程教学的相关工作,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计算工作量。
3.完善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的管理,针对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的标准、教材的开发与管理、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定期对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的目标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将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管理落到实处。
4.构筑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的保障机制。学校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共青团工作课程化的运行机制,按照“课程成本”的逻辑加强经费和物质保障,解决共青团工作在场地、设备、人员和经费方面的实际困难,使共青团工作与新课程改革互相借势助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德福.共青团工作纵横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尤伟杰.校园文化活动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基层共青团工作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
[3]郑长忠.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2,(1).
[4]刘力.对新课程改革若干问题改革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7).
[5]吴振球.论新世纪高等教育课程重构的理念和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报,2002,(5).